88教案网

光学复习学案(一)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光学复习学案(一)”,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十章光现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够区别两种不同类型的光源,知道白光的组成,了解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存在和他们的特性及运用。
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能够运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小孔成像,日食月食
3.理解平面镜成像的主要特征,知道实象和虚像的区别会运用对称法做出平面镜中的像,了解平面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理解光的反射定律,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能够区别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知识结构】
【重点难点及典型例题】
1、光源的辨别
正在收看节目的电视荧屏,正在放映的电影影幕、月亮、恒星、烧红的铁块
2、光的三原色及光的色散实验
例.1、用放大镜看正在工作的彩色电视机,可以看到三色。如图所示,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应标色,区域2应标色。
例2.在没有其他光照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是()
A.全身呈绿色B.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3、举例说明光具有能量
例.植物光合作用将能转化为能,太阳能发电站将能转化为能。若用放大镜在烈日下照射一根火柴头,一会儿,火柴头燃烧起来,则这里能转化为能。
4、光的直线转播
(1)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相关现象及应用
日食月食,影子的产生,瞄准射击、列队等
例1、晚上,小明同学在街道上行走经过一盏路灯,路灯下小明影子的长短会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是。
例2.2004年6月8日下午13时左右在南通可以看到“金星凌日”的天文奇观.“金星凌日”是在地球上看到金星从太阳面上移过的现象,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图为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的示意图,金星的位置在()
A.甲B.乙
C.丙D.丁

(2)小孔成象的探究
例1.小明同学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
(1)请在图12中作出蜡烛AB的像AB
(2)小明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
时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
像的高度h/cm1.02.03.04.05.0
像到小孔的距离
s/cm2.04.06.08.010.0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13坐标中画出h与s的关系图像
(3)从图像中可以看出h与s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知道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测出了光斑的直径为7.0c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7.5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由此可以估算出太阳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m。

5、光的反射定律
(1)实验探究
例1.在探究反射定律得实验中,如图,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量出∠BON∠AON(选“”、“=”、“”),若AO向ON靠近,则OBON。(选“靠近”或“远离”),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此时看见反射光线(选“能”或“不能”),这个现象说明。

例2.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为3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度.当入射光线向法线偏转度时,反射角变为40°

(2)作图
例1.小明要用平面镜将一束太阳光反射到竖井中,请在图上做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镜面与水平面夹角的度数.

(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例1.雨后的夜晚,路面有些积水,甲、乙两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在路上相向而行,甲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亮,而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怎样的?请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4)光路的可逆性
例1.如图,M、N两平面镜互相垂直,组成了一个角反射器,光线AO经两个平面镜反射后,沿与AO平行的方向“反向射回”,若入射光线AO不动,将反射器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则反射光线O′B将()
A.不发生偏转
B.沿逆时针方向偏转
C.沿顺时针方向偏转
D.无法判断是否发生偏转
6、平面镜成像
(1)实验探究
例1.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某同学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如图是这位同学做完实验后在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他实验时画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B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B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

例2.如图所示,小明在研究平面镜成像时,在水平桌面上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薄玻璃板前,然后把另一支同样大小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它的后方的桌面上并移动,使它跟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重合。操作中小明在桌面上无论怎样调整后方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其原因可能是。他经过调整后,找到了像的位置,发现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点燃的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用白纸放在像位置时,在白纸上没有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2)作图
例1.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下左图中作出三角形ABC
例2.如图所示,S为一个点光源,P为平面镜前的某一点,试画出由S发出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的光路图

(3)平面镜成像规律的运用
1、实像还是虚像
例1.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况如图所示,图中A是__________(选填器材名称),放在“烛焰”上的手指________.被烧痛(选填“会”或“不会”)
2、等距性
例2.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m;人若以
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为rn/s.
3、等大性
例3.小明和母亲一起到商店买服装,他在平面镜前0.4m处试穿衣服,则在镜中的像离他
m,当他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他在镜中像的高度将(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4、对称性
例4.如图所示,张华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课后提升:
一.填空题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在我国古代《墨经》中记载着世界上最早的实验.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m/s.太阳与地球相距1.5×1011米,则太阳光传到地球需秒.
2.当入射光线跟镜面的夹角是30°时,反射角的大小是,要想使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成80°,入射角的大小应是.
3.能够从不同的方向看到一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发生的缘故.这时,每一条反射光线都(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反射定律.
4.下面两个图都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甲:;乙:.
甲:乙:
5.一个人立于平面镜前2米处,此人在镜里成的像是的像.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米.
6.在某饭店的一个长方形房间里,为了使客人感觉室内宽敞,主人在一面墙上装一个与墙等大的平面镜,这是利用了原理达到这一目的的,这样一来可使人感觉房间的大小是原来的倍.
7.皮鞋穿旧后表面很灰暗,这是反射;而擦上鞋油后又变得很光亮,这是反射.
8.1997年3月9日,在我国的漠河地区出现了“日全食”现象,它说明了;如右图表示在出现日全食时,地球.太阳.月球的相对位置,则图中A是,B是.
9.某人将手指紧贴在水银镜面上,发现镜中手指的像距手指为6mm,那么该玻璃镜的厚为.
二.选择题
10.如右图,入射光AO与镜面成30°夹角,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射角是60°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夹角为120°
C.入射光线AO与法线间夹角是60°
D.反射角是30°
11.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离平面镜越远,经平面镜所成的像越小
B.平面镜所成的像总是与物体等大
C.若像与物之间的距离增大20厘米,则物体要向平面镜靠拢10厘米
D.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岸边的景物在水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12.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而是对准天花板的适当位置,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
A.光的直线传播B.光路可逆性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

13.如图所示,在观察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烛焰在玻璃后成的是虚像
B.若把点燃的蜡烛移近玻璃板,它的像变大
C.当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也远离玻璃板
D.烛焰的颜色和镜中像的颜色是一样的
14.小明的写字台上有一盏台灯,晚上在灯前学习的时候,铺在台面上的玻璃“发出”刺眼的亮光,影响阅读.在下面的解决方法中,最简单、效果最好的是----------------()
A.把台灯改为吊灯B.把台灯放在正前方
C.把台灯放在左臂外側D.把台灯放在右臂外側
15.下列实例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霓虹灯的灯光眼花缭乱B.节日烟花五彩缤纷
C.公园里的花朵五颜六色D.雨后天空的绚丽彩虹

16.如图所示,A是太阳,B是月亮,如果地球在区域3内,则地球上的人看到的太阳是()
17.如右图,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正立的
B.薄膜上烛焰的像可能是放大的
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

18.小春同学去眼镜店配眼镜,商家采用了如下方法给她检查视力,请根据图中的数据找出正确选项----------------()
A、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2.1米
B、小春距离她的像5米
C、视力表的像距离小春4.6米
D、小春的像距离视力表的像2.1米

三.作图题
19.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下左图中作出三角形ABC
2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完成下右图中的光路图:
21.完成A点到B点的光路图

四.实验与探究
22.晴朗的天气,中午时我们可以在大树底下看到各种形状的光斑,其中属于太阳的像的是(选填“圆形”或“非圆形”)的,这些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选填“有关”或“无关”).如果此时发生日偏食,光斑形状是(选填“圆形”或“月牙形”).
23.如图,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桌面上有一个小球向镜面滚去。要使平面镜中小球的像盐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应为。
24.小章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小章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蜡烛所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5.如图所示,将易拉罐的主,部剪去,蒙主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小孔成像实验,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B.物体做顺时针转动时,像做逆时针转动
C.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小
D.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26.晚上台灯下写作业时,书桌上垫的玻璃会反射出刺眼的光,影响学习,请写出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每种方法所运用的原理。
(1)方法一:
原理是:
(2)方法二:
原理是:
27.小明同学想测出学校操场旗杆的高度,他设计了三种方案,如图,请你任选其中一种方案,
(1)说明其运用的物理知识。
(2)利用同学们的实验数据,计算出旗杆的高度。

28.在国际斯诺克大师赛中,“火箭”给我国选手丁俊辉做了个障碍球,如图所示。试找出解决方案,做出解球路线。(用1号母球击打2号目标球,忽略球的旋转带来的路线转弯)

延伸阅读

光学作图复习


光学作图
一:复习目标
1.能利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解决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的形成。
2.能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成像特点,作平面镜成像的光路图
3.能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相应光路图
4.会画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理解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作用
二:知识储备
1.光的反射作图要点:
a.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_______入射角,______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且_____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像时,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________。用此法完成图1
b.根据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完成图2
2.光的折射作图要点: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等其它介质时,折射角入射角;反之则折射角入射角。完成图3
3.作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作图一定要规范。
(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
(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
三、典型例题解析
一、光的直线传播类
例1:如图4所示。AB为一不透明的挡光板,CD为一日光灯管,EF为光屏,请用作图找出光屏上没有照亮的区域。

针对练习:
通过作图说明为什么睁开两只眼睛比闭上一只眼睛更能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直接用光的反射定律类
例2:通过作图表示一束太阳光沿与水平面成45°射到水平地面上,并作出其中的一条光线的反射光线。

针对练习:
一条与水平地面成60°角的入射光线如图7所示,若使它的反射光线与地面平行,应该怎样放置平面镜?

三、平面镜成像特点类
例3: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8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光线SA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针对练习:
如图10所示为一个反射式路灯,S为灯泡位置,图中已画出灯泡射出的两条最边缘的出射光线.MN是一个可以调节倾斜程度的平面镜.请在图中画出灯S照亮路面的范围(保留作图中必要的辅助线).
四、光的折射规律类
例4:李华在洪泽湖乘船游玩时,发现水面下某处有一只青蛙(如图11所示),他用激光笔照射到了这只青蛙。请你在图中画出李华在照射青蛙时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解析:因李华是在空气中用激光笔发射光线,照射到青蛙的光线应是折射光线,画图时只要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就行(如图12所示)。

针对练习:
在研究光的折射时,小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小明想: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发生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呢?即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实验: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水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依次斜射入冰、空气中,其光路如图13所示。然后老师又告诉他光在一些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下表。

针对小明提出的问题,仔细观察图中的光路,对照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并根据你得出的结论,在图14中画出光由玻璃斜射入酒精时,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五:透镜的特殊光线类
例5:如图15所示,AO是入射光线,OB是光通过凸透镜或凹透镜折射后的传播方向,试在图中的适当位置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并画出主光轴的位置。
解析:根据透镜成像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当入射或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时,就可确定折射或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由以上特点,当入射光只有一条时,可添加一条与入射光线平行的辅助线,使之形成一束平行光,然后再看这束平行光经过光学元件折射后光路宽窄的变化,以区分是会聚还是发散了,若是发散,则填个凹透镜(如图16左图);若是会聚就填个凸透镜(如图16右图)。辅助线可加在入射光线的上方,也可以加在下方,同时将辅助线当作主光轴,这样一来就能得到两个解答。

针对练习:如图17所示,入射光线AB经过凸透镜L后沿BC方向射出,用作图法确定此凸透镜焦点的位置。

达标测试:
1、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在图18中作出蜡烛AB的像AB。
2、完成图19中的光路图

3、如图20所示青蛙在井中的P点,画光路图确定青蛙在无水和有水时能看到的范围。
4、完成图21中光线由空气进入玻璃砖和玻璃三棱镜两次折射的光路图。
5、完成图22中光线经过各透镜后的光路。

6、在图23方框中填入适当的透镜

7、如图24所示,在平面镜上有从某一点光源发出的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反射时的两条反射光线,请通过作图法找到这个发光点。
8、如图25所示,A为发光点,B为反射光线上的一点试画出经过B点的反射光线和这束入射光线。

9、黑箱内有一只焦距为3cm的凸透镜和一只平面镜,请你画出图26黑箱内的光路图,并标出平面镜上入射角的度数。
跟踪练习参考答案
根据课本中的“试一试”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在图23中作出蜡烛AB的像AB。

第一册光学


光的折射教案之一

(南京四十六中学周永昌)

(一)教材: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2.知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其他介质中及光从水、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情况。

3.知道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能用光的折射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三)教具

碗、适量的水、筷子一根、全反射演示器(或光的折射演示器)。

(四)教学过程

一、观察本节课文“?”中的现象,引出课题请同学们观察几个现象。

1.教师出示一只碗,让学生观察确定的深浅。给碗加入适量的水,再让学生观察碗的深浅,有什么变化。

2.取一根筷子,让学生看是直的。将筷子斜放入水中,再让学生观察筷子有什么变化。

教师问: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回答:碗加水后好像变浅了。筷子放入水中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教师再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来研究光的另一种现象。学习后,同学们就能解释这些现象了。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讲授新课

1.通过演示,讲解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折射角。

教师用“全反射演示器”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现象。演示时,在入射点处垂直水面插入一细木棒作法线。学生看到光在水面处改变方向继续在水中传播。教师讲述什么是光的折射现象。在黑板上画出折射光路图。接着讲述什么是折射光线、折射角。同时强调指出: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而不是与界面的夹角。

2.通过演示,研究光的折射情况

①教师用“全反射演示器”演示课本上图6-2的实验,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折射情况及垂直入射的情况。让学生观察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改变入射角再做一次。

演示完在黑板上画出光路图。教师先画出入射光线,然后让学生画出不同入射角的折射光线(如图1)。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光线垂直水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都等于零,即方向不改变。(在黑板上板书)

教师补充讲述,如果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水晶等一些透明介质中时,情况和上述相同。

②再演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和垂直射入空气时的折射情况。先让学生小结,然后教师再给出结论,并板书。

比较①、②的情况。教师指出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在图6-1中用反向箭头标出光路。

师生共同小结光的折射规律。让学生阅读教材上本节课文方框中“光的折射”一段。

3.举例应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现象。

分析课本图6-4所示的现象。画出光路图,教师解释池底变浅的原因。强调:人看到池底是因为池底射出的光经过折射后进入人眼。人眼的生理功能只能感觉光是沿直线射来的。所以池底好像抬高了,也就是变浅了。需要指出:人们看到池底的A′点是A点的虚像。

回顾本课开始同学们观察到的第一个现象:碗底加水后变浅。其道理和上述一样。

三、小结本课内容。讨论实例。完成课文中的练习

1.本课主要内容是光的折射现象、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及应用它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

2.让学生课内完成课文后的练习。请学生自己回答、订正。

3.回顾本课开始学生观察的第二个现象。组织学生讨论“想想议议”中的问题。最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图,小结筷子向上弯折的道理。

四、作业

1.阅读课本中的阅读材料“海市蜃楼”。

2.节后练习第1、2、3题。第3题要先做实验后回答。

五、说明

1.本节教师演示较多,要注意让学生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以加深对折射现象的印象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始引入课题的实验器材,要用碗不宜用杯子,避免解释的麻烦。筷子要斜插入水中,学生从侧面观察效果好。

2.本节演示器材较多,重点是观察折射时的光路。为保证观察效果,最好在实验室上课,并且要遮光。

3.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做每个演示实验前要提醒学生观察什么。实验完,教师不急于讲解,先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归纳,然后教师再补充、小结。当然应注意控制好时间,不要影响教学内容的完成。

4.运用折射规律解释现象,学生会有一定困难。教师应注意示范引导,边画光路图边分析解释。应强调:人眼看到物体是该物体射出的光进入人眼,而且人眼的生理功能只能感觉光是沿直线进入人眼的。


常见的光学仪器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常见的光学仪器”,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第六章《常见的光学仪器》单元复习教案
一、复习目标
1.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找到镜中像的位置.
2.知道什么是凸、凹透镜,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进一步理解实像和虚像概念.
4.知道幻灯机和投影仪、照相机、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
5.了解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6.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7.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8.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过程,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学会注意观察事物的本质特征.
9.培养学生受护光学仪器的好习惯.
10.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11.通过学习,使学生有保护眼睛的意识.
二、知识要点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平面镜所得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2.透镜:用玻璃、树脂或水晶等透明材料制成的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仪器.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3.主轴、光心、焦点与焦距: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轴;薄透镜的中心叫透镜的光心;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一点,该点叫焦点;凸透镜在实焦点,凹透镜在虚焦点.
4.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距)[像的情况
正立、倒立放大、缩小实像、虚像
u>2f2f>v>f倒立缩小实像
u=2fu=2f倒立等大实像
2f>u>fv>2f倒立放大实像
u<fv>u正立放大虚像
u=f不成像
说明:
(1)一倍焦距是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成实像时:像与物在透镜的两侧,且像、物左右相反,上下相反.
(3)成虚像时: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且像、物左右一致,上下一致.
5.幻灯机和投影仪:当物距(镜头到幻灯片的距离)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在屏幕上得到倒立的实像,其像距大于物距.
6.照相机:当物距(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在底片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内.
7.放大镜:相当于短焦距的凸透镜.
8.显微镜:由物镜(短焦距的凸透镜)和目镜(焦距比物镜略长)组成;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目镜相当于放大镜.
9.眼睛的结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瞳孔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视网膜相当于底片.
10.近视眼及矫正:近视眼只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物体;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及矫正: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物体;用凸透镜矫正.
眼镜的度数=×100(f单位为m)
三、典型例题
例1.人站在平面镜前4米处,并与镜面平行,那么人与镜中所成像间的距离是多少米?当人以1米/秒的速度向着平面镜运动2秒时,人与镜中所成虚像的距离又是多少?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与它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对镜面来说是互相对称的,即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与像的距离是物与镜的距离的2倍.
答案:人与镜中所成虚像的距离分别是8米,4米.
例2.图中正确表示光通过透镜的是()
A.甲图B.乙图C.丙图D.丁图
解析:根据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观察入射前和出射后光的变化情况,光通过甲图中的凸透镜变得比原来会聚了,通过乙图中的凹透镜变得比原来会聚了,通过丙图中的凸透镜变得比原来发散了,通过丁图中的凹透镜变得比原本发散了,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发散”作用并非只是针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而言,“会聚”作用应该理解为出射光比入射光会聚了一些;“发散”作用应理解为出射光线比入射光线发散了一些.
答案:AD
例3.当物体从4f处移到2f外,它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像和像距如何变化?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2f,则f<v<2f成倒立缩小实像,且当u减小,v增加,像也逐渐变大.
答案:像和像距都变大.
四、能力训练
1.小明同学从他家墙壁上平面镜中,看到电子钟的液晶显示板如右图所示,那么这时的时刻应是____.
2.小明的金鱼缸是圆形的,当他从侧面观察鱼时与正上方观察同一条金鱼时比较,发现从侧面看到的金鱼比正上方看到的要____(填“大”或“小”).
3.把发光体放在离凸透镜1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出现了该发光体倒立、放大的像,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5cmB.10cmC.18cmD.20cm
4.一个教师在使用投影仪是,发现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
A.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B.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C.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下调凸透镜,减小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D.增大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上调凸透镜,增大凸透镜到物体间的距离
5.如何利用太阳光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答案:1.2:51
2.大,放大镜,虚像
3.B
4.C
5.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用刻度尺量出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f,f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636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