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一、济南版八年级“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是在第一节“遗传的物质基础”上,从染色体层次上描述了遗传物质的传递以及性别决定的机理。对于学生而言,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心目中总有一种神秘感,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还可以让学生科学地理解生男生女的问题,认同男女性别比例的重要性。
二、
三、
通过让学生辨别男女体细胞染色体异同,明确男、女染色体的差异;通过“棋子”游戏,模拟生男生女几率相等;通过性别决定填图,让学生更多地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实践、分析与讨论获得结论,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科学的真实性、可操作性及浓郁的趣味性;通过对男女比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四、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染色体以及人类性别决定的有关资料,准备模拟实验的材料。
五、
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5分钟)1、韩国变性人河莉秀、南非女运动员塞曼亚的图片。他们是男性还是女性呢?

2、他们并不同学们认为的河莉秀是女性,塞维亚是男性。这种事情在世界运动史上并不罕见。例如:1932年波兰运动员斯坦妮斯洛娃瓦拉谢维奇创造了世界纪录,获得了女子一百米冠军,后来在美国遭遇了一起汽车抢劫案,被无辜枪杀。在医生尸检的时候,发现这位被波兰人民称为女英雄的运动员,原来是一位男性。
为了维护竞赛的公平。1993年在我国上海举行的首届东亚运动会上,组委会采用了只需1根带毛囊的头发即可鉴别性别的新技术,准确率达100%。这种鉴别方法的依据就是男女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形态差异。

分辨河莉秀和塞曼亚的性别。

听讲,进入思维状态。
学生对事情的真相感觉不可思议,增加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知道人们常用第二性征、第一性征来判断男、女并不是十分准确的。

用1993年在我国上海举行的首届东亚运动会上的实例。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自主学习(9分钟)1、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1)数目:()对。
(2)种类:①常染色体()对。
②性染色体()对,女性的性染色体可以表示为();男性的性染色体可表示为().
2、每个人的体细胞中都具有来自父母双方的(),亲代的遗传信息也就随之传递给了后代,故人类的遗传是通过()在亲代和子代之间传递实现的。
3、女性产生的卵细胞只有一种是,每个卵细胞内都有()条常染色体和一条()染色体。男性产生的精子有两种,一种精子含有()条常染色体和一条()染色体;另一种精子则含有()条常染色体和一条()染色体。
4、如果含()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染色体的卵细胞结合,后代是男孩;如果含()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后代是女孩,且结合的机会是()。看教材进行自主学习,重点知识在教材上画下来。5分钟后小组交流。通过自主学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二、引导探究、层层推进

1、人类染色体传递:(10分钟)

2、人类的性别决定。
(10分钟)

知识整合、迁移应用
(3分钟)

自我测评(1分钟)1、人体染色体图谱:
2、(1)哪幅图显示的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图显示的是女性的染色体?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2)图中哪条染色体是Y染色体?它与X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人的生殖过程,推测染色体从亲代到生殖细胞到受精卵(后代)的传递规律。
4、人类染色体传递的flash动画,强调: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并不是单纯的数目减少一半,而是每一对都减少一半,当精子和卵细胞相融合时,精子的一半与卵细胞的一半又形成了23对染色体,即受精后数目恢复正常。
5、:(1)同一对染色体能同时进入一个生殖细胞吗?(2)染色体的这种传递方式有什么意义?
6、:
马蛔虫体细胞内只有两对染色体,1883年,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研究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内只有两条染色体,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内又恢复到两对,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体细胞分裂形成精子和卵细胞时,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后来科学家在研究其它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一规律。
7、:生男生女的比例
参照教材P79的探究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制定自己的实验方案(有困难可咨询老师),时间3分钟。
(1)你打算用什么材料?
(2)怎样设计实验装置?分别模拟什么?
(3)如何进行实验操作?
(4)你认为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细节?
(5)统计结果,得出结论:
次数12345678910
性别
统计:男次女次男/女=次
8、模拟实验说明了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从科学的理论角度来看,生男生女的机会又是怎样的呢?
9、请你填写人类的男生女的图解,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解上不难看出,男性有______种精子,女性有______种卵细胞。因此可以肯定:从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角度来看,决定生男生女的关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从理论上来讲,男女比例大致是:____________。
(3)在战火纷飞,战争不断的年代,一位国王制定了一条法律:任何夫妇,如果上一胎生的是男孩,可以再生,如果生的是女孩,就不能再生了。他认为这样可以使他国内的男丁多些,女人少些。请问结果会如他所愿吗?请用你学过的知识加以说明。
10、有一种疾病总是由父亲传给儿子,由儿子传给孙子,控制这种病的基因最可能存在哪里呢?父亲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传给儿子的概率是多少呢?
11、中蒙地区150万男性的Y染色体
相同的实例。

小结:本节的重难点,构建知识结构。读图比较男女染色体组成的异同点。
m.JaB88.CoM

读图4.4-6,描述人类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传递过程

归纳总结
意义:后代的体细胞具有来自父母双方的染色体,父母的遗传信息随之传给了后代。

设计如何设计实验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可以用乒乓球、围棋子、纸牌等。)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怎样解释实验结论,怎样做才能使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读图解释人类性别是如何决定的

学以致用,
巩固提高

讨论理解:一个男性的Y染色体来自于自己的父亲,又只能传给自己的儿子。男性的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自己的母亲,只能传给自己的女儿。

构建知识结构。通过染色体图的观察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身体验获取知识。

形象的动画,
便于学生理解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23对。其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通过模拟游戏步步导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真切体验。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强调:每完成一次必须把摸出来的“生殖细胞”再放回原来的材料袋)

通过图解理解生男生女的比例是1:1。
性别决定的图解看似简单,部分学生由于初次接触,需要通过练习及时巩固。

这个练习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当堂训练、及时反馈
(7分钟)A类:
1.决定人的性别的时期是()
A.受精卵分裂时B.胎儿出生时C.卵细胞受精时D.胚胎性器官分化时
2.新生儿的性别取决于()
A.精子的类型B.精子和卵细胞C.母亲的体细胞D.父亲的体细胞
3.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决定精子的产生和成熟的基因位于()
A.常染色体上B.X染色体上C.Y染色体上D.X或Y染色体上
4.子女的性别是由()
A.母亲决定B.父母共同决定,母亲为主C.父母共同决定,父亲为主D.父母共同决定
5.一对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女孩,他们很想再要一个男孩,那么,第二胎生男孩的几率是()
A.100%B.50%C.25%D.0
6.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双亲通过生殖细胞分别向子代传递了()
A.全部的性状B.全部的染色体
C.全部的遗传物质D.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
B类:1、已知牛的体细胞中有30对染色体,那么在牛的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分别为_______条、条和条。
2、1990年科研人员在Y染色体上发现了促使睾丸发育的基因,说明了:

3、人类生男生女的奥秘可用右图表示,
据图回答:
(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染色体符号:
1;2;
3;4;
(2)国家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胎子女,
符合法律、法规条件的可以生育第二胎。
假使一对夫妇第一胎生的是男孩,预测
第二胎生女孩的机会是%。
C类:我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出生婴儿性别男女比例为119:100,即当时平均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应地出生了近120名男婴,这大大偏离了103~107的正常范围,其中进行胎儿性别选择是整个社会男女比例失衡的重要原因。
(1)场景一:妻子怀孕了,丈夫兴冲冲地拿来了“转胎药”,此药据说有将女胎转为男胎的神奇功效。你觉得有科学道理吗?”

(2)场景二:“忧心忡忡地丈夫,带妻子到医院去鉴别胎儿的性别,迎接他的却是‘严禁非医学需要做胎儿性别鉴定’,你能解释原因是什么吗?如果人为的进行性别选择,有什么害处?”
(3)也许,在你的身边,就有类似场景中的人,你会怎么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对他进行劝导呢?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1、模拟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实验,准备起来虽然麻烦些,但是通过学生做实验,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通过做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4人一组,在实验的过程中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在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协作能力、合作能力。
2、教师注意强调在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并暗示模拟游戏的原理蕴涵着人的性别决定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索人类性别的奥秘。
3、教师通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景、平等融洽的人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由单纯的信息表达者转变成信息的加工者、组织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走进科学家的探究历程,在观察和思考中,愉快地学习,处于主体地位。

相关知识

第二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二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人的染色体组成和传递规律
2.揭示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3.模拟人类的性别决定过程,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二)能力目标:
收集和交流关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报道、资料等信息,关注生物学的前沿知识,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三)情感目标:
能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生男生女的问题,认同男女性别比合理的重要性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利用染色体的传递规律,揭示人类性别决定的原因
难点:理解人的性别决定方式。
三.学习过程
1.情境导入:
展示视频:小品《超生游击队》,师:生男生女决定于谁呢?
资料:1993年在我国上海举行的东亚运动会上,组委会采用了只需1根带毛囊的头发即可鉴别运动员的性别的新技术,准确率达100%,你能说出这种鉴别方法的科学依据吗?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大家揭开其中的奥秘。
2.自主学习:
目标1:识记人类染色体的组成(重点)
阅读教材77页内容,分析图4.4-5回答以下问题:(5分钟)
①人类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对,________条。
②人类染色体的组成:
人类染色体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对)和____________(______对)组成的.前者是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后者是决定个体性别的染色体。
③表示方法:
女性的性染色体用________表示,男性的性染色体用_________表示;
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规定学习时间,巡视指导,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对于未解决的问题小组交流讨论,对于人类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要求学生在课本上记录下来,3分钟时间将上述知识点记住。
认识了人类染色体的组成,接下来我们将探究染色体是如何在亲代与后代之间传递的。
目标2:描述染色体的传递规律(重点)
学生阅读教材78页第一段文字,分析图4.4-6完成助学88页中的目标2

引导学生分析以下两个问题:
①在生物进行有性生殖产生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数目要减少一半,你认为有何意义?(注:假设法,假如染色体的数目不减半,后代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可能么?)
②父亲与母亲的染色体分成一半后,分别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请你用字母的方式表示出来。
小组合作探究,然后生生交流,学生总结答案。
两种类型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几率相等么?接下来我们就来探究“生男生女的机会相等么?”
目标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
学生按照教材79页提供的探究步骤,小组合作完成探究活动(8分钟)

①实验用具可以改用围棋子,和黑色的塑料袋;
②指导学生弄清黑白棋子表示的含义和两个塑料袋分别装有黑白棋子的数目,并在两个塑料袋上贴上精子和卵细胞的标志;
③在操作时,小组成员都要操作,从精子和卵细胞的塑料袋中各拿一粒棋子,并统计结果,求出平均值;
④教师巡视指导;
⑤全班各小组的汇报统计结果,教师对全班的结果再求平均值;
⑥对于出现的偶然结果,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⑦学生总结得出结论。
学生阅读教材79-80页内容,完成助学88页“自主学习”中的目标3和“当堂达标”中的第3题
师:一对夫妇生了一个女孩,如果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一定是男孩么?生男孩的几率是多少?
生:不一定。生男孩的几率是50%。
由此可见,生男生女是由父母双方共同决定的,主要取决于父亲,而人的性别也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
3.知识归纳:
完成助学90页的“自我感知”梳理所学知识。
4检测:
助学的“当堂达标”。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及反思(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了教案课件新的工作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教案及反思(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第三节人类染色体与性别决定

课型

新授课

教师姓名

教学目标:

1、描述人的染色体组成和传递规律。

2、解释人类性别决定的原理。

3、通过探究活动,认同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4、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认同男女性别比例合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能够说明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2、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教学难点:

1、在形成生殖细胞时,男性产生两种精子,女性只能产生一种卵细胞。

2、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减少一半的意义。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引入:

从社会上热点问题引入课题。

2014国际皇后小姐(变性人)选美大赛决赛,2014年11月7日晚在泰国旅游名城芭堤雅举行,来自18个国家的22名选手参加了当晚的决赛。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的知识,分析作变性手术,改变了第一性征,在遗传学上是否真的可以改变自己的性别?那么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这里只做简单处理,引入课题。这样可以直接抓住学生对热点问题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复习旧知,学习新课:

知识回顾:

1、在体细胞中,染色体_______存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染色体会_____,分别进入不同的_____细胞中。生殖细胞中,染色体_____存在。

2、人类的体细胞中有_____染色体;在精子和卵细胞中有______染色体。

一、人类染色体的传递:

通过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尝试写出遗传图解,理解染色体传递的过程和规律。

思考下列问题:

1.人类精子和卵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什么关系?

2.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与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什么关系?

3.受精卵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别来自哪里?

4.人类的遗传是通过什么实现的?

巩固知识:习题练习。

二、人类的性别决定:

1.染色体的组成

观察与思考:

观察教材104页,图4.4-12人的染色体图谱,思考下列问题:

1、图中可以看出男女相同染色体有对,男女不同染色体叫做什么?

2、男性和女性染色体组成如何书写?

2、人类的性别决定

(一)观察图4.4-13性别决定图解,图,思考下列问题:

1、如何书写卵细胞和精子中染色体的组成?

2、在图中写出受精卵性染色体的组成情况。

3.人类性别在什么时候决定?

有些人认为:生男生女的责任全

在女性。你认为这种想法科学吗?

为什么?

4、根据图尝试描述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二)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

小组活动:

给每组同学装有等量围棋的2个塑料袋。黑色棋子代表X染色体,白色棋子代表Y染色体。其中一个注明“父亲”的塑料袋中装有20个黑色棋子和20个白色棋子。另一个注明“母亲”的塑料袋中装有20个白色棋子。一个学生做好记录,其他学生随机抽取。最后得出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结论。

资料分析:

1990年,一个英国研究小组发现Y染色体短臂上的SRY基因在男性睾丸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失去这个基因,个体将发育出卵巢而不是睾丸。

思考: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

关注社会: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5.88,即每100名出生女婴对应115.88名出生男婴。正常范围应该是103至107。

你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教学引入:

图片展示国际皇后小姐(变性人)选美大赛决赛。

提出问题:

1、变性手术,改变了人的性征,在遗传学上是否真的可以改变自己的性别?

2、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

复习旧知,学习新课:

将复习题目展示出来,指导学生回答,引领学生思考人类染色体的传递规律。

教师展示人类染色体传递过程的遗传图解,同时讲解。重点指导学生理解一下要点:

1、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的相同,实现了子代与亲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2、人类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中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人类的遗传信息通过染色体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

教师展示染色体图片,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明确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往往成对的染色体形态相似。

教师补充男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的书写分别是:男:22对+XY,

女:22对+XX。

2、人类的性别决定

首先让学生思考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如何书写,(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书写:精子:22条+X或者22条+Y,卵细胞:22条+X。)

在以小组为单位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教师出示记录表格,收集六个小组的记录数据,计算全班的平均分,得出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的结论。

指导学生理解性别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

生物的性状是由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

教师指导学生认识男女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第一,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

第二:养儿防老的思想。第三:非法鉴别胎儿性别等等。

对社会的影响:大大引发买卖婚姻,拐卖妇女等犯罪行为,严重阻碍我国人口的和谐、健康地持续发展。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本节课的知识总结。

教师根据检测情况,总结本节课的教与学的效果,反思教与学的得失。

学生观看图片,回答问题。

学生做完学案上的练习题,并订正。

师生共同完成遗传图解。

学生做习题。

首先思考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进一步能书写出男女染色体组成。

然后:完成身份证的填写。

分组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小组长做好记录。

探究结束后,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进行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各抒己见。

学生完成检测。

项目

次数

精子所含性染色体

卵细胞所含性染色体

受精卵所含性染色体

子女性别

总计(人)

男女比例

1

男:人

女: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性别和性别决定


《性别和性别决定》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的内容为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生命的延续》中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第4节《性别和性别决定》。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在学生中总是存在着一种神秘感,自然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本节内容可以满足学生对于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另外,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重男轻女思想,母亲生出女孩而遭到家庭成员冷落和责备的现象并不少见。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同时,生男生女的原理的分析又是对上一节《性状的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中遗传图解的巩固,因此,本节内容对确定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学习分析:
(1)心理和生理特征:从年龄特征来看,初二学生平均年龄15岁,对什么事情都很好奇,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不喜欢死记硬背枯燥的知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注重正确引导学生思维,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2)知识现状:本节是在初二年上期快结束时学习的,学生对生物知识已经有所了解,学习积极性相对有所降低,为此,在教学中抓住这一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的、形式多样的学习方法和学生广泛的、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知识障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认知水平的差异会产生不同层次的学习成果和不同的学习体会,在生男生女的原理中机率是相等的,对个别学生可能会造成认知上的困难,在综合运用上需要老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三、设计思想
本人从2002年到我们学校任初中教学一直到现在,而且高中也完成了四界,对生物的教材和课外知识掌握比较好,我校从2004年安装了多媒体的教室,挂图与实验材料仪器都比较完善,能圆满完成初中生物教学的各项要求。我也是一如既往的安照新大纲完成实际教学任务。
《性别和性别决定》这节课很容易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且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一系列问题。
(1)教学理念: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愿学、乐学、主动学、会学。我设计了激发学生参与的学习的情景,通过学生做游戏的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真正体验“在学习中游戏,在活动中学习”的新理念。
(2)教学原则:根据《生物课程标准》要求: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3)教学方法: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设计学生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有利于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又有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情境教学法: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情趣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学生极积思维、强化训练,倡导合作共学的教学方法。
游戏法: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
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以XY型为例理解性别决定的知识,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解释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人口教育。并能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同时树立“生男生女一样好”、“男女平等”的思想。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类性别决定的方式和生男生女的原理。
难点:生男生女的原理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准备:①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②教具(乒乓球(白色35个,黄色35个))
课时安排:一课时
情景导入新课:
(1)投影(一张孕妇的图片)并进行提问:你们想到一个什么问题?
(里面的宝宝是男孩还是女孩?……)
(2)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旧社会农村的婆婆对生女孩的媳妇总是不满意,认为生不出男孩就是女人的过错。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自由讨论。
引入课题:性别和性别决定
讲授新课:
提问:男性与女性在性别上的不同,男性与女性为什么会有性别的不同呢?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男性与女性性别的差异呢?(由性状是由基因控制,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引出人类的染色体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是性染色体。)
课件:(出示男女染色体)学生看图观察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女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相互讨论,回答问题。
师生进行小结:
1.人类染色体的特点?
人类染色体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共23对,其中常染色体22对、性染色体1对。
2.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有什么异同点?
男性的性染色体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女性性染色体为两条X染色体。
3.人体染色体表示方法:
男性染色体表示22+XY――女性染色体表示22+XX。
过渡:人体的染色体与人体的性别有什么关系?
课件:展示性别遗传的基因图解(动画过程)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性别遗传的过程,让学生回答受到什么启发。
根据遗传规律,生殖细胞中基因不成对,男性能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精子即男性能形成X精子和Y精子,女性只能产生X卵细胞,X精子受精生女孩,Y精子受精生男孩,
结论:生男生女是由男性(父亲)决定的。
提出问题:一对夫妇一胎中生男生女的机率是多大。
游戏:生男生女的原理
游戏规则:
1、把70个乒乓球(白色35个,黄色35个)放在纸箱内,分别代表男性产生的两种生殖细胞(X、Y),任意选择如黄色代表X染色体(即代表会生女孩),白色代表Y染色体(即代表生男孩)。
2、学生轮流随机抽取乒乓球,每个同学抽两次,一次只能抽取一个,否则无效。
3、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教师应强调注意数据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4、由男女代表各1人,分别抽取50次,规则如上,同时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
(学生小组进行交流数据分析,教师对全班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引导学生比较“生男”“生女”的比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进一步深入探索人类生男生女的原理,通过游戏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进行结论:
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结论。“生男”还是“生女”是随机的,“生男”和“生女”的比例基本相同。男性精子中是X染色体还是Y染色体决定了后代的性别——这就是生男还是生女的原理。
课件:人的性别遗传图解生男生女机率
引导学生按照投影进行示意图的填写,了解人类的生殖过程中生男生女的机率是相等的。
过渡:现实生活中,男女性别的比例与理论上是否保持一致?
(课件)展示中国近年来五次人口普查男女性别的比例,并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
归纳总结:
利用板书进行小结。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1、提倡男女平等的思想,坚决杜绝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2、男女的比例出现的问题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男生大大超过女性,对于男性面临的问题:不好好努力,争取一番事业,以后在社会上不能立足,同时不能拥有幸福的家庭;对于女生来讲,更不能在中学时代出现早恋的现象,走上社会,有机会选择更优秀的对象。
随堂练习
1.生男还是生女主要决定于母亲,与父亲无关。
2.小明是个男孩,他只接受了父亲的基因,而没有接受母亲的基因?
3.小明的父母如果再生一个孩子,从理论上讲,生男孩的机率有多大?
课后拓展:
1、人们的观念和医疗技术会不会影响男女性别的比例?
2、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吗?

板书设计:
第4节性别和性别决定
一、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

二、生男生女决定于精子的类型
生男生女的机率相等

课后反思:
2007年12月11日在八年级一、二班的教学,学生在学习中有很浓的学习兴趣,参与性非常高,在读图、游戏中充分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游戏中突破重难点。采用学生抽取黄白球的游戏,理解生男生女的原理。全班同学参与,并由此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以真正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并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强烈的求知欲和科学的探究精神。特别是在学生活动中,活动的结果抽取黄白两球的比例与设计意图和原理出现大的差异时,我及时调整思路,一是从学生中抽取两次摸到不同的球的比例进行原理的分析;二是从同学们的表情中结合社会现象“重男轻女”是不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引导学生转变这种传统的封建思想,既能达到教学的知识目的,又能对学生进行人口主义青春期进行情感教育,从而正确树立男女平等的思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思想。
2、活动有实效,全班同学都参与。平时上课不太积极的学生,也都积极表现,如的摸球时手放在箱子里认真的慎重的摸出一球。这真正能达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让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
3、创设生物教学情景,启发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创设乐学情境,加强师生的信息交流,优化和完善课堂环节。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297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