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九教时”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九教时

(可以考虑分两个教时授完)

教材:单元小结,综合练习

目的:小结、复习整单元的内容,使学生对有关的知识有全面系统的理解。

过程:

一、复习:

1.基本概念:集合的定义、元素、集合的分类、表示法、常见数集

2.含同类元素的集合间的包含关系:子集、等集、真子集

3.集合与集合间的运算关系:全集与补集、交集、并集

二、苏大《教学与测试》第6课习题课(1)其中“基础训练”、例题

三、补充:(以下选部分作例题,部分作课外作业)

1、用适当的符号(,,,,=,)填空:

0F;0N;F{0};2{x|x-2=0};

{x|x2-5x+6=0}={2,3};(0,1){(x,y)|y=x+1};

{x|x=4k,kZ}{y|y=2n,nZ};{x|x=3k,kZ}{x|x=2k,kZ};

{x|x=a2-4a,aR}{y|y=b2+2b,bR}

2、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然后说出其是有限集还是无限集。

①由所有非负奇数组成的集合;{x=|x=2n+1,nN}无限集

②由所有小于20的奇质数组成的集合;{3,5,7,11,13,17,19}有限集

③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第二象限的点组成的集合;{(x,y)|x0,y0}无限集

④方程x2-x+1=0的实根组成的集合;F有限集

⑤所有周长等于10cm的三角形组成的集合;

{x|x为周长等于10cm的三角形}无限集

3、已知集合A={x,x2,y2-1},B={0,|x|,y}且A=B求x,y。

解:由A=B且0B知0A

若x2=0则x=0且|x|=0不合元素互异性,应舍去

若x=0则x2=0且|x|=0也不合

∴必有y2-1=0得y=1或y=-1

若y=1则必然有1A,若x=1则x2=1|x|=1同样不合,应舍去

若y=-1则-1A只能x=-1这时x2=1,|x|=1A={-1,1,0}B={0,1,-1}

即A=B

综上所述:x=-1,y=-1

4、求满足{1}A{1,2,3,4,5}的所有集合A。

解:由题设:二元集A有{1,2}、{1,3}、{1,4}、{1,5}

三元集A有{1,2,3}、{1,2,4}、{1,2,5}、{1,3,4}、{1,3,5}、{1,4,5}

四元集A有{1,2,3,4}、{1,2,3,5}、{1,2,4,5}、{1,3,4,5}

五元集A有{1,2,3,4,5}

5、设U={xN|x10},A={1,5,7,8},B={3,4,5,6,9},C={xN|0≤2x-37}求:

A∩B,A∪B,(CuA)∩(CuB),(CuA)∪(CuB),A∩C,[Cu(C∪B)]∩(CuA)。

解:U={xN|x10}={0,1,2,3,4,5,6,7,8,9},C={xN|≤x5}={2,3,4}

A∩B={5}A∪B={1,3,4,5,6,7,8,9}

∵CuA={0,2,3,4,6,9}CuB={0,1,2,7,8}

∴(CuA)∩(CuB)={0,2}(CuA)∪(CuB)={0,1,2,3,4,6,7,8,9}

A∩C=F又∵C∪B={2,3,4,5,6,9}∴Cu(C∪B)={0,1,7,8}

∴[Cu(C∪B)]∩(CuA)={0}

6、设A={x|x=12m+28n,m、nZ},B={x|x=4k,kZ}求证:1。8A2。A=B

证:1。若12m+28n=8则m=当n=3l或n=3l+1(lZ)时

m均不为整数当n=3l+2(lZ)时m=-7l-4也为整数

不妨设l=-1则m=3,n=-1∵8=12×3+28×(-1)且3Z-1Z

∴8A

2。任取x1A即x1=12m+28n(m,nZ)

由12m+28n=4=4(3m+7n)且3m+7nZ而B={x|x=4k,kZ}

∴12m+28nB即x1B于是AB

任取x2B即x2=4k,kZ

由4k=12×(-2)+28k且-2kZ而A={x|x=12m+28n,m,mZ}

∴4kA即x2A于是BA

综上:A=B

7、设A∩B={3},(CuA)∩B={4,6,8},A∩(CuB)={1,5},(CuA)∪(CuB)

={xN*|x10且x3},求Cu(A∪B),A,B。

解一:(CuA)∪(CuB)=Cu(A∩B)={xN*|x10且x3}又:A∩B={3}

U=(A∩B)∪Cu(A∩B)={xN*|x10}={1,2,3,4,5,6,7,8,9}

A∪B中的元素可分为三类:一类属于A不属于B;一类属于B不属于A;一类既属A又属于B

由(CuA)∩B={4,6,8}即4,6,8属于B不属于A

由(CuB)∩A={1,5}即1,5属于A不属于B

由A∩B={3}即3既属于A又属于B

∴A∪B={1,3,4,5,6,8}

∴Cu(A∪B)={2,7,9}

A中的元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A不属于B,另一类既属于A又属于B

∴A={1,3,5}

同理B={3,4,6,8}

解二(韦恩图法)略

8、设A={x|-3≤x≤a},B={y|y=3x+10,xA},C={z|z=5-x,xA}且B∩C=C求实数a的取值。

解:由A={x|-3≤x≤a}必有a≥-3由-3≤x≤a知

3×(-3)+10≤3x+10≤3a+10

故1≤3x+10≤3a+10于是B={y|y=3x+10,xA}={y|1≤y≤3a+10}

又-3≤x≤a∴-a≤-x≤35-a≤5-x≤8

∴C={z|z=5-x,xA}={z|5-a≤z≤8}

由B∩C=C知CB由数轴分析:且a≥-3

-≤a≤4且都适合a≥-3

综上所得:a的取值范围{a|-≤a≤4}

9、设集合A={xR|x2+6x=0},B={xR|x2+3(a+1)x+a2-1=0}且A∪B=A求实数a的取值。

解:A={xR|x2+6x=0}={0,-6}由A∪B=A知BA

当B=A时B={0,-6}a=1此时B={xR|x2+6x=0}=A

当BA时

1。若BF则B={0}或B={-6}

由D=[3(a+1)]2-4(a2-1)=0即5a2+18a+13=0解得a=-1或a=-

当a=-1时x2=0∴B={0}满足BA

当a=-时方程为x1=x2=

∴B={}则BA(故不合,舍去)

2。若B=F即D0由D=5a2+18a+130解得-a-1

此时B=F也满足BA

综上:-a≤-1或a=1

10、方程x2-ax+b=0的两实根为m,n,方程x2-bx+c=0的两实根为p,q,其中m、n、p、q互不相等,集合A={m,n,p,q},作集合S={x|x=a+b,aA,bA且ab},P={x|x=ab,aA,bA且ab},若已知S={1,2,5,6,9,10},P={-7,-3,-2,6,

14,21}求a,b,c的值。

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知:m+n=amn=bp+q=bpq=c

又:mnPp+qS即bP且bS

∴bP∩S又由已知得S∩P={1,2,5,6,9,10}∩{-7,-3,-2,6,14,21}={6}

∴b=6

又:S的元素是m+n,m+p,m+q,n+p,n+q,p+q其和为

3(m+n+p+q)=1+2+5+6+9+10=33∴m+n+p+q=11即a+b=11

由b=6得a=5

又:P的元素是mn,mp,mq,np,nq,pq其和为

mn+mp+mq+np+nq+pq=mn+(m+n)(p+q)+pq=-7-3-2+6+14+21=29

且mn=bm+n=ap+q=bpq=c

即b+ab+c=29再把b=6,a=5代入即得c=-7

∴a=5,b=6,c=-7

四、作业:《教学与测试》余下部分及补充题余下部分

扩展阅读

人教第九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人教第九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一)枫桥夜泊

教学目标:

1、吟诵《枫桥夜泊》,体会古诗描写的景,体会作者的心情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所表达的意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简介时代背景和作者

张继是唐代大诗人。

二、释题:

(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

三、范读诗歌(听录音带)

四、读诗歌,提出疑问。

读诗歌,借助注释想象诗意,提出疑问。

(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睡呢?)

五、试讲诗歌描写的景色

1.同座对讲。2.指名试讲。

(月亮渐渐落下,听到乌鸦哇哇地啼叫声,天空中布满了寒霜,诗人面对江边的枫树,渔船上的灯火,满腹忧愁而难以入睡。这时,姑苏城外寒山寺里夜半敲钟的声音传到客船上来了。)

六、指导朗读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七、读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朗读时要想象诗中景象,体会诗的意境。

八、总结

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

由于这首诗情景描写真切,画面清新,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甚至使得枫桥和寒山寺也因而名扬天下。

板书设计: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所见月落霜满天

江枫渔火

所闻乌啼钟声

作业: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二)别董大

教学目标:

3、吟诵《别董大》,体会古诗描写的景,体会作者的心情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感悟品味诗中所表达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简介时代背景和作者

《别董大》是唐朝诗人高适漫游时写的送别诗,作者送别的朋友董大名叫法董庭兰。他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古琴手,当时盛行胡乐,他受到冷落,高诗送别他,也正是诗人失意的时候。

二、释题:

《别董大》:和董大告别。

三、范读诗歌(听录音带)

四、读诗歌,提出疑问。

读诗歌,借助注释想象诗意,提出疑问。

五、试讲诗歌描写的景色

1.同座对讲。2.指名试讲。

千里黄云蔽空,日落时天色昏黄。

(这暗示了董大失意的境遇。)

北风吹刮着大雁,大雪纷飞。

(写雪中景致,也隐喻和董大即将分手远行)

不要忧愁前面没有知己,天下哪个人不赏识你呢?

六、指导朗读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前两句语速较慢,要有凄凉之情,空旷之感。

后两句要读出慷慨大度的气势。

七、读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总结

诗的前两句写北国风光,烘托出诗人送别董大时的失意心情,后两句对友人进行安慰与鼓励,是一首发自肺腑的感人的赠别诗。

(三)暮江吟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暮江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首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有感情地朗读诗句,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复习或收集一两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王维、李白的诗,你们完成了吗?(检查二三人),今天,我们再学习两首,着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讲读第一首古诗《暮江吟》。

1.初读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1)解题。板书题目:《暮江吟》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诗中描写了深秋的时候,从日落到夜晚江上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愉悦的心情。题目的意思是:吟咏暮色降临的江上景色。暮,傍晚。吟,吟咏,作诗。

指名读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2)教师范读。(注意生字、新词。)

(3)指名学生试读。

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学生试讲,逐句理解,教师点拨。

①一道残阳铺水中(残阳:指快要落山的太阳。铺:展开,铺展。这里是斜照的意思。句意:夕阳的余辉斜照在江面上。)

②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这里指碧绿色,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颜色。句意:江水有一半是绿色的,有一半是红色的。)

③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可爱的意思。九月初三:指农历九月初三,这时已进入深秋季节。句意:九月初三,这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

④露似珍珠月似弓(似:好像。月似弓,农历初三晚上,是月牙开始出现的日子。月牙好像一张弯弯的弓。寒露降临,附着在树叶和草丛上的露珠,在月光的映照下,就像闪闪发光的珍珠。句意: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月牙弯弯像弓一样。)

2.精读训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读。

(2)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用了一个铺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突出了江水的平静,夕阳的美丽。铺在这里是斜照的意思。)

②读可怜九月初三夜,体会可怜在这里的意思。(可怜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九月初三这个深秋的夜晚的留恋、喜爱。当时诗人的心情是十分愉快的。正因为喜爱,他才从黄昏到入夜,久久地停在江边观赏景色。)

③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两个贴切的比喻,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用了两个贴切的比喻,写出了江边美丽的月夜景色。)

(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想象诗的意境,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②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味。

第九单元戊戌变法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让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第九单元戊戌变法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知识要点:

一、变法的历史根源:

1、社会根源——列强的侵略和民族危机加深:必要性

(1)《马关条约》签订,日本的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

(2)经济掠夺(资本输出)奴役性借款: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张了在华的政治势力

争夺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的权利

在中国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开设银行《马关条约》

(3)列强瓜分狂潮: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4)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3、清政府统治危机:危机感

原因: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政府的腐朽

表现:财政危机原因:偿还外债;自然灾害

措施:增收节支

结果:成效甚微,政府支出有增无减

政治危机: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4、经济根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客观条件:帝国主义侵略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扩大

爱国工商人士“实业救国”主张的推动

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放松限制,允许民间设厂,

部分官僚、地主和商人积极投资新式企业

表现:甲午战争后商办企业、资本额都有较大增长,出现了一些颇具规模的厂矿企业

问题: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其发展困难重重

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基础

5、阶级根源——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6、思想根源——早期改良思潮出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等

目的:解救民族危难和缓和社会矛盾

早期改良思潮主张思想:兼采西学,变法自强

经济: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通过“商战”同外国资本主动脉义进行竞争

政治: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政治制度,设立议院。

影响: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形成社会思潮,为维新变法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康有为、梁启超的思想:

1、康有为的活动:

(1)康有为的思想:

康有为:自幼接受正统的儒家教育,青年时期关心国家命运、留意西学

萌发变法思想:1888年,第一次上书光绪帝主张变法自强

阐述变法理论:人类社会三阶段理念:“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

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影响: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2)领导公车上书、创办报刊和成立强学会,宣传变法

①公车上书

起因:日本逼签《马关条约》

性质: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举人”)第一次以社会政治力量表现出的群众性爱国政治行动

影响: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社会影响极大。

②《中外纪闻》

目的:扩大变法维新的影响,争取更多支持

创办:康有为等在京、沪、湘、津等地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宣传变法主张

③强学会

宗旨:研习西学,交流变法思想

成立、发展:1895年8月,康有为等在北京成立,得到中央和地方要员支持。不久,又成立了上海强学会

性质: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影响:维新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3、梁启超与《时务报》

梁启超在上海活动:担任《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等文章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改革科举,培养人才,发展近代工业

影响:在上海掀起声势浩大的变法宣传运动,大大推动了变法维新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4、谭嗣同在湖南活动:发表《仁学》,参与时务学堂、办《湘报》、学会等培养维新人才

影响:湖南维新运动蓬勃发展

5、严复在天津活动:发表《原强》等文章、创办《国闻报》、翻译《天演论》等

主张:借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自己的维新变法主张

维新活动影响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

维新变法新局面逐渐形成

第九章名词性从句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我们要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九章名词性从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从句构成的句子叫复合句。名词性从句在复合句中起名词的作用,它包括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四大类,在句中分别用作主语、宾语、表语和同位语。一、一、引导名词性从句的关联词A.that
连词that本身没有意义,在从句中不担任任何句子成分,在宾语从句中有时可省略。
Ihear(that)hehasjoinedthefootballclub.我听说他已经加入了足球俱乐部。
Thatlighttravelsinstraightlineisknowntoall.众所周知,光是以直线传播的。
ItsohappensthatIknowtheman.碰巧我认识那个。
Isitcertainthattheywillwin他们一定会赢吗B.whether和if
连词whether和if本身有意义(解释是否),在从句中不可省略。
1.whether可以连接所有的名词性从句,而if只能引导宾语从句。
Ididntknowwhetherhewouldattendtheconcert.我并不知道他是否参加音乐会。(宾语从句,可用if代替whether)
Thequestioniswhetheritsworthtrying.问题是值不值得试一试。(表语从句,不可用if代替whether)
Whethershecomesornotmakesnodifference.她来不来都没有关系。(主语从句,不可用if代替whether)
Hemustanswerthequestionwhetherheagreestoitornot.他必须回答他是否同意此事这样一个问题。(同位语从句,不可用if代替whether)
2.whether引导的宾语从句可作介的宾语,而if则不能。
Italldependsonwhethertheywillsupportus.这完全取决于他们是否支持我们。(不用if)
Ryanwasworryingaboutwhetherhehadhurtherfeelings.瑞恩担心是否伤害了她的感情。
3.if既可引导语从句,也可引导宾语从句。如果用if会引起歧义,应避免使用if,而用whether。
Pleaseletmeknowifyouwanttojoinus.请告诉我你是否想加入我们。(if引导的从句可被看成是宾语从句,if表示是否)
Pleaseletmeknowifyouwanttojoinus.如果你想加入我们的话,请告诉我一声。(if引导的从句可被看成是条件状语从句,if表示如果)
Pleaseletmeknowwhetheryouwanttjoinus.请告诉我你是否想加入我们。(为避免引起歧义,可用whether表示是否)C.who,whom,whose,what,which
连接代词who,whom,whose,what,which等在从句中既起连接作用,同时又担当主语、宾语、定语、表语等成分。
Nooneknowswhohewaswaitingfor.没人知道他当时在等谁。
Weareworryingaboutwhatweshoulddonext.我们正在为下一步该怎么办而烦恼。
Tellmewhoshouseitis.告诉我这是谁的家。
Letmeknowwhichtrainyouwillbearrivingon.告诉我你将乘哪列火车到达。
D.where,when,how,why
连接副词where,when,how,why等在从句中既是连接词,又作状语。
Idontknowwherewearegoingtohavethemeeting.我不知道我们将在哪儿开会。
Shealwaysthinksofhowshecanworkwell.她总是在想怎样能把工作做好。
WhatIamanxioustoknowiswhenwecanvisitthemuseum.我急于知道我们什么时候能参观博物馆。
比较:
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中的不同时态。
Pleaseltmeknowwhenyouarrive.你到的时候,请告诉我一声。(when引导的是时间状语从句,从句中用一般现在时来表示将来。)
Pleaseletmeknowwhenyouwillarrive.请告诉我你什么时候到。(when引导的是宾语从句,从句中用一般将来时。)E.whoever,whomever,whatever,whichever,whosever
连接代词whoever=anyonewho任何人,无论谁;whatever=anythingthat凡是...,无论什么;whichever=anythingthat无论那一个,任何一个;whomever=anyonewhom(whoever的宾格形式)。
Whoevercomestotheclubiswelcome.不论谁来参加这个俱乐部都欢迎。
Whateverisworthdoingatallisworthdoingwell.凡是值得做的就值得做好。
Theyatewhatevertheycouldfindothedesertedisland.他们在荒岛找到什么就吃什么。
Youmaydowhateveryouwill.你可做任何你想做的事。
Illtakewhicheverbookinterestsme.我愿买任何让我感兴趣的书。
Whoseverbookisoverduewillbefined.不管谁的书过期未还都要被罚款。
比较:
连接代词whoever在宾语从句中作主语,whomever作宾语从句中宾语。
Youmayofferhebooktowhoeverwantsit.你可把这本书给任何想要的人。(此句中不能使用whomever,因为whoever在宾语从句中作wantsit的主语)
Youmayofferthebooktowhomeveryoulike.你可把这本书给任何你喜欢的人。(whomever在宾语从句中作youlike的宾语)
一、表语从句表语从句放在连系动词之后,充当复合句中的表语。A.可接表语从句的连系动词
可接表语从句的连系动词有be,look,seem,sound,appear等。
Chinaisnolongerwhatsheusedtobe.今日的中国不再是过去的中国了。
Thequestionremainswhethertheywillbeabletohelpus.问题还是他们能否帮我们。
Itappearsthathehasatasteformusic.看来他对音乐有一定的鉴赏力.
Atthattime,itseemedasifIcouldntthinkoftherightwordanyhow.当时,我似乎怎么也想不出一个恰当的字眼来。B.as,asifthough引导的表语从句
Helookedjustashehadlookedtenyearsbefore.他看起来还与十年前一样。
Itsoundsasifsomeoneisknockingatthedoor.听起来好像有人在敲门。C.because,why引导的表语从句
Ithinkitisbecauseyouaretalkingtoomuch.我想这是因为你话说得太多。
Thatsbecausehedidntunderstandme.那是因为他没有理解我。(Thatsbecause三同位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用于对前面的名词作进一步解释,说明名词的具体内容。同位语从句一般由that引导,但也可以由whether以及连接代词和连接副词引导。A.同位语从句一般跟在名词fact,hope,idea,news,doubt,suggestion,information,opinion,decision,discovery,truth,promise,statement,problem,rule等的面。
Theywereallverymuchworriedoverthefactthatyouweresick.对你生病这件事,他们都很焦虑。
WheredidyougettheideathatIcouldnotcome你在哪儿听说我不能来?
Ihavenoideawhetherhellcomeornot.我不知道他是否来。
Wehaventyetsettledthequestionwherewearegoingtspendoursummervacation.到哪儿去度暑假,这个问题我们还没有决定。
Itisaquestionhowhedidit.那是一个他如何做了此事的问题。
Thereisnodoubtthatwewillwin.毫无疑问我们会赢的。
注意:
当含有同位语从句的主句谓语部分过短时,可以把谓语动词提前,使同位语从句与名词隔开,以避免头重脚轻的现象。
WordcamethatMrPresidentwouldcomeandinspectourschoolhimself.有消息说总统先生将亲自来视察我们学校。B.使用虚拟语气的同位语从句
在一些表示建议、命令、要求的名词后的同位语从句中,谓语动词用should+动词原形表示,should可省略。
Thisisouronlyrequestthatthis(hould)besettledassoonaspossible.尽快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我们唯一的请求。
Hemadethesuggestionthatwegobytrain.他建议我们坐火车去。

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学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们打好基础,减轻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教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学案”,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学案

●戊戌变法

1、背景:①民族危机: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②经济基础: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③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④思想基础:西方近代思想传入;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兴起。

2、过程:

(1)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

(2)创办报刊和学会,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局面的形成。

(3)施政纲领:《应诏统筹全局折》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4)百日维新:①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参与政权。②经济方面: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文化教育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废除八股,改试策论。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④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有利于抵御外侮和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3、失败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根本原因),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寄希望于没有掌握实权的光绪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列强也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维新派策略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改革过程中善后措施没有跟上,有些改革措施缺乏可操作性。还有维新派急功近利,铤而走险。

4、影响:

(1)积极:

①戊戌变法的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②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提倡兴办近代工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③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维新运动留下的许多遗产,如变革观念、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对促进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也起了重要作用。

(2)性质: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3)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走不通,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漫长而又坎坷。

第九单元戊戌变法

(09年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敢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6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4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摘自《戊戌变法》

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

——摘编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

材料三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摘自《梦蕉亭杂记》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6分)

(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4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监统计表

时间企业数工人数量产值(千卢布)

186099116007854

18792874200051937

材料三1888—1894年日本工厂蒸汽机数量变化示意图

项目1888年1894年

工厂数16915985

蒸汽机数4091808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现代化”的基本含义。(不得摘抄原文)

(2)19世纪50年代哪一事件的发生使俄国“倍感现代化的压力”?为打破现代化的瓶颈,“紧紧跟上”现代化浪潮,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依据材料二,概述此举对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3)在“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洲推进的过程中,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结合材料三,指出日本政府为推进工业化而采取的经济措施。

(4)俄、日两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方式有何共同特点?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1)理由:欧美各国距中国较远,习俗与中国不同,变革的时间相隔太久,不易效仿;日本距中国较近文化习俗相似,维新时间较近,成效显著,便于直接效法。地位: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实质:变革政治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局限性:该主张不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所效法的日本政治体制带有浓厚在专治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1)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

(2)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过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分歧。

(1)含义: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为主要表现之一的社会转型过程。

(2)事件: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措施:1861年签署废除农奴制的“二一九”法令。

影响: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只答“促进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给一半分)

(3)措施: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实行地税改革;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明治政府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4)共同特点:都采取改革的方式。

启示:与时俱进的改革推动着现代化进程。

第九单元戊戌变法

1、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成败原因比较:

(1)社会背景:日本方面——人民反抗持续而猛烈;新兴的阶级力量相对较强;统治阶级内部发生较大的分化。中国方面——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很不充分;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比较强大。

(2)领导力量:日本——中下级武士拥有较大武装力量,通过武装倒幕使天皇掌握实权,改革的阻力相对小。中国——改良派不能发动群众,寄希望于毫无实权的皇帝,虽然颁布一系列改革诏书。但根本无法实施。

(3)国际环境:日本——明治维新期间,世界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还未出现。西方列强正加紧侵略中国,客观上也为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国——维新变法期间,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迫切需要开拓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这样的情况下变法图强,为帝国主义所不容。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2120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