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一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教材分析苏教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一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教材分析苏教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高一化学专题1《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教材分析苏教版M.Jab88.cOM

一、课程标准分析
1.内容标准
⑴知道元素、核素的涵义。
⑵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⑶能结合有关数据和实验事实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⑷能描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道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⑸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⑹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⑺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2.活动与探究建议
⑴查阅资料并讨论: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在能源、农业、医疗、考古等方面的应用。
⑵实验:几种金属盐的焰色反应。
⑶查阅资料并讨论:第三周期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变化的规律。
⑷讨论或实验探究:碱金属、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⑸查阅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史料,讨论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⑹交流讨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
⑺制作简单有机分子的结构模型。
二、各个单元教学深广度建议
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
基本要求
①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律,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1~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②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原子半径、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等随元素核电荷数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③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同主族、同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化学性质的递变规律;了解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的分布;了解主族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
④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意义与作用。
发展要求
①原子序数大于18的部分典型主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
②利用教材中的“化学史话”查阅有关元素周期律发现和应用的史料,并从历史和发展的观点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各种形式。
③体会模型、假说等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培养学生通过交流研讨、实验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
注意事项
暂不宜拓展:
①副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性质递变。
②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核外电子排布式、电离能、电负性等。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基本要求
①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存在不同的作用力,认识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含义。从微粒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多样性理解物质的多样性。
②知道离子键的概念和成因,离子化合物的概念。
③知道共价键的概念及其成因,共价分子的特点,了解共价化合物热稳定性差异的原因。
④用电子式表示简单的离子化合物、共价分子,能将共价分子的电子式转换成结构式。
⑤了解分子间作用力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某些物理性质的影响。
⑥从碳的成键特点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多样性。
发展要求
①了解一些简单共价分子的空间结构,键能的概念。
②以水为例认识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
注意事项
暂不宜拓展:
①离子键、共价键的特点和键长、键角等参数。
②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的区分。
③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
④形成氢键的条件和原因。
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基本要求
①从微观结构了解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②以碳、氧的同素异形体为例认识同素异形现象。
③以C4H10和C2H6O为例认识同分异构现象。
④了解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石英的微观结构,知道晶体可以分成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
⑤初步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特点。
发展要求
知道四类晶体的主要特性及简单的性质比较。
注意事项
暂不宜拓展:
①晶体、非晶态物质、液晶的区别。
②晶胞的计算。
三、课时分配建议——14课时
单元名称
内容
建议课时
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
元素周期律
2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2
第二单元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离子键
2
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
1
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同素异形现象
1
同分异构现象
1
不同类型的晶体
1
专题回顾和小结
2
专题检测和讲评
2
合计
15
四、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策略建议
本专题和《化学1》的内容相衔接,从原子、分子、离子层次探究物质性质变化的规律和本质原因,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物质的微粒观,认识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决定于它的结构,为后续课程包括《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专题首先研究单个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以元素周期表为线索,探究微观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关系;然后从微粒的相互结合方式认识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最后,把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联系起来,分别研究同素异形现象和同分异构现象,探索几种常见晶体的结构和基本特点。
本专题教学内容涉及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周期表、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晶体结构、同分异构现象等物质结构常识,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这些教学任务,教师要控制好教学的深广度,只作一些粗浅的介绍,不宜拓宽加深。应帮助学生了解物质结构的基本常识,能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同时,帮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对比、归纳、分析、综合、演绎等逻辑方法;认识模型和化学用语在化学概念和理论学习中的作用;认识化学基本理论对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指导意义;感受化学世界所体现的对立和统一;认识科学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贡献,感悟科学发现和发展的艰辛,激发学生研究化学科学的热情。例如,关于元素周期律的教学,可以通过通过实验探究并引导学生解读已经见过的元素周期表,研究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利用周期表让学生了解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了解元素性质变化的周期性,从而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律。
五、教辅分析
当前各种教辅鱼龙混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的内容标准精心选择。建议大多数学校只用一种教辅即可,个别学校如果学生基础比较好,也可以一种为主,一种为辅(主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使用)。以下仅分析本地使用量比较大的教辅材料——由福建省普教室陈启新主编,鹭江出版社出版的《基础学习与能力提升》。
在本专题中,《基础学习与能力提升》(2006年第1版)有3份“达标训练”、1份“提高训练”和1份“专题检测”,共90题。总的看来,本专题的习题量和难度都比较适中,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在“提高训练”部分有适当的发展要求,适合作为主要教辅。另外,本专题对各单元的“知识梳理”以及对整个专题的“知识整合”比较准确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内容标准并比较全面和系统,这些指导材料适合作为学生课后复习时的参考材料,对教师把握新课程的内容标准也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基础学习与能力提升》(2006年第1版)的“达标训练”采用整个单元习题混合编排,没有进行适当的细分,进行随堂练习时不够方便,这是第1版的不足〖注:《基础学习与能力提升》(2007年第2版)已经对“达标训练”进行适当的细分〗。另外,《基础学习与能力提升》(2006年第1版)的“参考答案与提示”存在以下错误:
①第2页(知识梳理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原来为:“3个长周期:第4~6周期”。
更正为:“4个长周期:第4~7周期”。
因为不完全周期也是长周期。
②第16页(第10题,第2行)
原来为:CO256.6℃。
更正为:CO2-56.6℃。
③第22页(第11题(3)小题,第2行)
原来为:C的质量分数为76.9%。
更正为:C的质量分数为26.9%。
④第124页(参考答案与提示:第三单元第14题(3)小题)
原来为:H2C为H2O。
更正为:A2C为H2O。
⑤第124页(参考答案与提示:提高训练第13题(3)①小题)
原来为:Mg、Al的位置填写在第2周期ⅡA族、ⅢA族。
更正为:Mg、Al的位置填写在第3周期ⅡA族、ⅢA族。
⑥第125页(参考答案与提示:专题检测第22题(2)小题)
原来为:O2。
更正为:O3。
六、教学设计案例或示例
教学设计案例或示例建议直接参考由王祖浩、吴星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坊??(必修)》一书等教学参考书。本文仅列举以下第一单元发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例1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
在化学1的基础上,学生已对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及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有所了解。本单元则较为系统地学习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的重要原理和规律。本教案侧重引导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理解:
(1).科学家得出元素周期律所用的思维方式与方法。重点有归纳与演绎。
(2).利用原子结构更好的学习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3).利用元素周期表的典型应用示例,认识科学理论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1-18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及相应的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上述元素的核外电排布。
(2).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核外电排布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化合价、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3).了解周期表的基本结构,了解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结构及性质之间的关系。知道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趋势及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利用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钠镁铝的活泼性顺序、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变化趋势、同周期元素化合价上升等,学习归纳思维方法。
(2).利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学习演绎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发现简史,学习科学研究中的去伪存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教学重点:
(1).1-18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
(2).元素周期律。
(3).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
5.教学难点:
元素周期律
三、教学过程
【板书】第一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问题情景】
画出1-18号所有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问题与探究】
按某些共同特征,将上述18种元素分组,说明你分组的依据及优势(注意:不能与图1-2重复)
例如:可以按核外电子偶数分组,可以按单质状态分组。
【小结】
科学理论来自于客观事实。但科学理论在被证实之前,会有很多瑕疵,从简单到复杂,是所有科学理论的发展路线。
【问题与讨论】
图1-2中核外电子排布依据的规律主要有以下几个要点:
【板书】1.元素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规律
(1).核外电子依据电子能量的高低不同划分电子层(K、L、M、N、O、P、Q或n=1、2、3、4、5、6、7)。离核近的电子层能量低,离核远的电子层能量高。
(2).电子总是尽先占据能量最低的电子层。
(3).各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1、2、3…)
(4).最外层最多不超过8个电子
【思考】
(1).依据上述规律解释Na为什么不是?
(2).上述规律能否解下列现象。(见表1-1)
X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什么不是或
【答案】
(1).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2).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
上述规律只是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中的主要几条。各规律之间在同一原子中互相不冲突,即科学理论解释自然现象时,不能有互相矛盾之处。
【思考与讨论】
(1)、依据图1-2分析,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在原子结构上有什么区别。
【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较少。但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不一定是金属元素。】
(2)、依据Na、Mg、Al等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其金属的活泼性关系,预测Li、Be的金属性强弱。(上述结论可以推广到所有元素吗?)
(3)、依据几种常见元素C、N、O、Na、Mg、Al、P、S、Cl等,讨论元素的化合价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作业】
已知铁原子、亚铁离子、铁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如下图所示:
、、。
说明上述原子结构示意图与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有无冲突?
【板书】【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
【问题与探究】
分析1-18号元素的电子层数,最外层电子数与核电荷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问题与讨论】
画出一个直角坐标,把1-18号元素的核电荷及其最外层电子数,标在该直角坐标中,然后把这些点逐一用线条连在一起。
(1)、说明你所画出的图包含的信息及化学意义。
(2)、该图能否说明各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具有规律性?
【板书】
1.原子序数:元素按核电荷数由小到大顺序编号。
【思考题】
指出自然界有那些现象具有循环重复的特征。说明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特征。
2.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具有周期性变化:
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1逐渐增加到8(H→He为1→2)。这种重复在现有全部元素中无一例外。
【问题与讨论】
在一个直角坐标中,把表1-2中各元素的核电荷及其原子半径标出,并用线条连接。把所得到的图与前边所画的图(核电荷--最外层电子数)比较,找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结论】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原子半径均呈现周期性变化,且二者之间呈对应关系。
【板书】
元素原子半径,随其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
【问题与讨论】
在一个直角坐标中,标出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核电荷数,并用线条将各点之间连起来。所得图与前边二个图做对比,找出三者之间的关系。
【结论】
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主要化合价均呈周期性变化,且二者之间呈对应关系。
【板书】
3.元素主要化合价随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而变化。
【作业】
(1)、为什么研究元素原子半径及其化合价时,都把稀有气体元素排除在外?如果把稀有气体的原子半径及化合价与其他元素一同研究,则上述规律应如何修改?
(2)、总结一下3-9号元素,11-17号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规律。说明这两组元素化合价有什么不同之处?
【板书】【第三课时元素周期律】
【问题与情境】
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变化。这对元素性质有着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也表现出相应的周期性。
【问题与探究】
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导致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也呈周期性变化。
⑴哪些事实能证明这一结论。
⑵得出这一结论用的是什么方法?
【板书】
4.金属性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实验探究1】
分别完成钠、镁、铝与水的反应。如果不反应,可以将镁、铝表面的氧化物除去并加热。
【板书】
剧烈反应
微弱反应
与水不反应(无现象出现)
【思考与讨论】
上述反应可以说明Na、Mg、Al的金属性顺序吗?这一结论与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在说明问题上,哪一种方法更为准确?
【结论】
上述反应中钠、镁分别失去一个电子、二个电子,都做还原剂。从反应的剧烈程度看,失电子能力:钠﹥镁。
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用到具体半径数据,属定量方法。金属活泼性的比较,无法用数字比较,属于定性研究。
【实验探究2】
但如用金属单质与水反应,区分镁、铝的金属性,差别并不明显。现改为用镁,铝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研究相应的差别。
【板书】
Mg2HCl==MgCl2H2↑比2Al6HCl==2AlCl33H2↑更剧烈。
【结论】
上述反应说明镁比铝更易失电子,金属性更强。
[思考题]
(1)、上述研究钠、镁、铝的金属性初步得出的结论为,金属活泼性顺序为钠镁铝。把这一事实与碱性强弱顺序氢氧化钠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对比,可得出什么样的对应关系,如何验证这一对应关系,是否具有普遍性?
(2)、初中所学的金属活动顺序表,可以预测金属元素之间相互能否置换。但对钠、镁、铝之间的相互置换却无法用实验加以证实。试讨论可能的原因。
【板书】
金属性越活泼,相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小结】
金属活泼性比较的几个指标。
(1)、单质与水或酸反应比较的反应的差别。
(2)、金属元素之间的置换。
(3)、比较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
[板书]
5.元素非金属性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问题与讨论]
依据以下事实
(1)硅、磷、硫、氯气等与氢气的反应差别,
(2)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结合原子结构知识,合理解释元素非金属顺序:硅磷硫氯。
[思考与讨论]
已知硅、磷、硫、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硅酸磷酸硫酸高氯酸。
据此说明非金属性与金属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的酸性强弱的关系。利用这一结论预测一下硼酸、碳酸、硝酸的酸性强弱顺序。
[小结]
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指标
(1)、单质与氢气反应的难易。
(2)、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练习]
总结11-17号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以及相应的实验指标。
[板书]
元素周期律:元素性质随核电荷数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作业]
(1).依据本单元的知识预测:
①锂、铍与水反应的难易差别。
②氢氧化锂与氢氧化铍的碱性强弱。
(2).H2SCl2==与HClS==哪一个反应可以发生?说明理由。
【板书】【第四课时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问题情景】
把元素按元素周期律排成一个表格,这就是元素周期表。
【问题与探究】
周期表中每一行为一个周期,每一列为一个族。根据已学过的1-18号元素分析,元素所在的周期、族,各与原子结构的哪一部分有关?
【思考讨论】
(1)、指出周期表中有多少个周期,多少个族。计算每一周期,每一族各有多少种元素?
(2)、参照1-18号元素,指出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练习]
依据碳、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在下列空格中填上必要的内容。
[板书]
(1)、核电荷数:碳氮
(2)、原子半径:碳氮
(3)、非金属性:碳氮
(4)、氧化性:碳氮气
(5)、热稳定性:甲烷氨气
(6)、酸性:碳酸硝酸
【结论】
同周期元素由左向右,随着核电荷递增,最外层电子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思考与探究】
根据氟、氯、溴、碘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对下列事实给出合理解释
(1)、它们的单质与氢气反应越来越难。
(2)、它们的单质与水反应越来越难。
(3)、氯、溴、碘的置换顺序为:氯溴碘。
(4)、它们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氟氯溴碘。
(5)、它们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为:氯溴碘。
【结论】
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递增,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失去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思考题】
根据氮、磷、砷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对以下各物质的性质排序
(1)热稳定性:PH3、NH3、AsH3。
(2)酸性强弱:H3PO4、HNO3、H3AsO4。
【作业】
砹,原子序数85,是一种人工放射性元素,化学符号源于希腊文,原意是“不稳定”。化学性质与碘类似。试较为详细地描述其金属性与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等,并与其它卤素加以比较。
【板书】【第五课时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思考与讨论】
依据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主族元素,副族元素所在的区域。
(2)、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所在的区域,以及二者的分界线。
(3)、了解过渡元素,所在的区域及其核外电子排布特征。
【问题情景】
铝,硅处在第三周期的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两侧。处于该分界线二侧的元素,既有一定的金属性又有一定的非金属性。
【问题与探究】
已知有如下反应式:
2Al2NaOH2H2O==2NaAlO23H2↑
Si2NaOHH2O==Na2SiO32H2↑
2Al6HCl==2AlCl33H2↑
SiHCl==不反应。
3S6NaOH==2Na2SNa2SO33H2O
Cl22NaOH==NaClNaClOH2O
依据上述反应事实,解释铝,硅是否同时具有金属性与非金属。
【结论】:
铝的金属性较为明显。
铝、硅、硫、氯单质均可与碱反应。铝、硅单质与碱反应有氢气产生,明显不同于硫、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说明它们有一定的非金属性。
【问题与讨论】
为什么制造半导体材料的元素,集中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两侧?
【结论】
金属一般是导体,非金属单质一般不导电(石墨等少数非金属单质例外)。在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分界线两侧的元素,既具有一定的金属性,又具有一定的非金属性,故其单质适合制造半导体材料。
【问题情景】
门捷列夫据其提出的元素周期律,所画出的元素周期表,尚有许多空格。他认为这些空格是一些有待发现的未知元素。例如,门捷列夫预测的类铝、类硅元素的有关资料如下:
类铝(1871年门捷列夫的预言)
镓(1875年布瓦博德朗发现镓后测定)
1、原子量约为68
2、比重约为5.9-6.0
3、熔点应很低
4、不受空气的侵蚀
5、将在酸液和碱液中逐渐溶解
6、其氢氧化物必能溶于酸和碱中
7、能生成类似明矾的矾类
8、可用分光镜发现其存在
1、原子量为69.72
2、比重等于5.94
3、熔点为30.150C
4、灼热时略起氧化
5、在各种酸液和碱液中逐渐溶解
6、氢氧化物为两性,能溶于强酸和强碱中
7、能生成结晶较好的镓矾
8、镓是用光谱分析法发现的
类硅,门捷列夫15年前预言
1886年德国人温克勒尔发现锗的实际值
1、原子量约为72
2、比重约为5.5
3、氯化物比重大约是1.9
1、原子量为72-73
2、比重等于5.47
3、氯化物比重1.887
上述现象表明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价值,在于它能预测未知的事实。
【问题与讨论】
各种化学现象中,存在一个重要的规律,这一规律就是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试指出如何根据原子结构的特征,确定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
【结论】
元素电子层数较多,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则金属性较强;元素电子层较少,最外层电子数较多,则非金属性较强。
【思考题】
元素周期表中蕴含着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当物质的某些性质在数量上发生改变,到一定程度后,这些性质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在周期表中,找出对应的现象。
【结论】
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增多,元素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电子层数增多,元素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作业】
1865年,英国化学家纽兰兹提出了"八音律"。他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按原子量递增顺序排列成表,发现元素的性质有周期性的重复,第八个元素与第一个元素性质相近。下表选取了其中的三个纵列。试指出:
(1)该表与课本中元素周期表的主要差别,
(2)该表前三个纵列中的缺陷。
H
1
F
8
Cl
15
Li
2
Na
9
K
16
G
3
Mg
10
Ca
17
Bo
4
Al
11
Cr
18
C
5
Si
12
Ti
19
N
6
P
13
Mn
20
O
7
S
14
Fe
21
【教学反思】
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中科学家的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既是本单元的精髓,也是本单元教学的最大难点。

延伸阅读

高一化学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取与应用》教材分析苏教版


高一化学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取与应用》教材分析苏教版

一、课程标准内容
1、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甲烷、乙烯、苯等的主要性质,认识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的重要作用。
2、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能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等领域中的应用。
4、了解有机化合物的成键特征。
5、能举例说明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6.能说明合成新物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讨论在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
二、学习目标与教学要求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甲烷、乙烯、苯等的主要性质,认识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的重要作用。
2、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能举例说明高分子材料在生活等领域中的应用。
4、了解取代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皂化反应、水解反应、加聚反应的变化特征;理解取代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的概念;理解酯化反应、皂化反应、水解反应与取代反应的关系。
5、能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物质的化学式。
【过程和方法】
1、通过科学探究活动,进一步理解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培养问题意识,培养思考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3、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培养观察、比较、分类、归纳、想象等各种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培养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培养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1
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基本要求
①知道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认识综合利用化石燃料对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及保障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意义。
②认识甲烷、乙烯、苯等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及应用,并比较它们在组成、结构、性质上的差异。
③能识别饱和烃和不饱和烃,判断取代、加成等基本有机反应类型。
④了解石油的分馏、裂化、裂解以及煤的气化、液化和干馏的主要原理及产物。
⑤了解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基团的概念。
⑥以烷烃为例了解同系物的概念,知道烷烃的分子组成及简单命名。
⑦知道燃料(气、液)在保存、点燃中的安全问题。
发展要求
①碳原子数不大于6的烷烃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乙炔的结构与性质。
②能根据有机化合物中各元素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其分子式。
③有机基团与性质的关系,简单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
说明
不宜拓展:
①甲烷、乙烯、乙炔的实验室制法,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
②炔烃的性质。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基本要求
①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②判断酯化、水解、氧化等有机反应类型,了解皂化反应。
③了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④了解葡萄糖的检验原理和方法,了解几种常见糖类物质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⑤了解有机物中特殊的基团—官能团。
发展要求
①能看懂有机物的结构模型,并引导学生从官能团变化的角度,用结构简式规范书写有机化学方程式。
②乙醇在不同温度下的脱水反应。
③适当归纳总结有机化学中各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说明
不宜拓展:
①卤代烃、酚、醛、酮等的性质
②皂化反应等实验细节。
2
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基本要求
①通过乙烯制备乙酸乙酯的可能合成路线的设计,了解确定实际生产中最佳合成路线的方法。
②以聚乙烯的合成为例,了解通过加聚反应合成有机高分子的途径。
发展要求
①能正确书写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有关反应式。
②能依据简单有机合成高分子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能依据单体书写常见高分子的结构等。
说明
不宜拓展:
较为复杂的结构分析及有机合成问题。
三、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苏教版化学必修2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取与应用》共分成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从天然气、石油、煤等化石燃料在人们生产、生活、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入手,引导学生认识甲烷、乙烯、苯等重要且简单的有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并从石油的炼制、煤的综合利用、天然气的开发利用让学生认识获取这些有机物的途径。在上述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学习中加深对同分异构体概念的理解;在性质学习中认识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重要反应类型;在交流与讨论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学习有机物化学式的推算方法;在观察、探究、讨论、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的各种科学素养,使三维目标能顺利达成。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物知识呈现方式与第一单元很相近,首先让学生了解酒精、醋酸、葡萄糖、油脂、淀粉、蛋白质与食品的关系,然后再学习酒精、醋酸、葡萄糖、油脂、淀粉、蛋白质的组成、结构、性质、来源、用途;在性质学习中认识酯化、皂化、水解等重要反应的变化特征、规律;在观察、探究、讨论、练习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培养学生的各种科学素养。
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首先让学生认识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的意义,然后以乙酸乙酯的合成途径为线索,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形成绿色化学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关心生活、关爱社会的理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几种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原理,并从中认识加聚反应的变化特征。
本专题教学内容建议
【各单元具体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1.介绍确定有机物分子式的一般方法。
2.掌握甲烷的光照卤代和可燃性。(甲烷的制备和用途在课程标准中并未提及。)
3
3.确立烃和烷烃的概念、通式、状态、密度。联系前面所学的碳原子的成键特征和同分异构现象让学生理解直链和支链的不同,从而介绍直链烷烃的简单命名、烷烃的通性。(会书写烃和烷烃的燃烧反应方程式)
4.掌握乙烯的分子结构,与溴水、水、氢气、卤化氢的加成反应方程式,与高锰酸钾溶液的反应现象,乙烯的可燃性,乙烯的用途。
5.掌握乙炔的分子结构,与溴水和氯化氢的加成反应方程式。
6.掌握苯的结构,物理性质,苯与液溴、浓硝酸、浓硫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不做要求)。
7.掌握典型的有机反应类型: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8.了解石油炼制的过程,重点掌握蒸馏的操作,了解煤的综合利用,知道煤焦油和焦炉煤气的主要成分。
9.补充基的概念。有关混合烃的计算题不做要求。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1.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物性、用途,掌握乙醇和钠的反应现象和化学反应方程式,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现象和化学反应方程式。乙醇的制备和脱水反应不要求。
2.作为同类物质补充甲醇和丙三醇的分子结构
3.掌握乙醛的分子结构和被氧化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乙酸的酸性(乙酸与钠、碳酸钠、氢氧化铜的反应)、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和方程式。
5.补充甲酸、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的结构简式。
6.在补充酯的概念及水解反应的基础上讨论油脂的分子结构和水解反应。有关混甘油酯单甘油酯、油脂的氢化不做要求。
7.关于糖类,重点掌握其分子组成、二糖和多糖的水解、葡萄糖的检验。葡萄糖的结构不做要求。
8.关于蛋白质,掌握其盐析和变性的不同条件及利用该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9.关于氨基酸,熟悉甘氨酸、丙氨酸的分子结构,理解其两性,可以补充羧基和氨基间的脱水反应。
10.建议不要随意补充有机物类别、官能团通性和相互转化。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燃烧规律在选修模块中讨论。
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1.能区分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了解高聚物的一般特点。(混合物、链节、单体、聚合度等)
2.对于加聚反应,能由单体写出高聚物(可以补充不同种单体间的加聚,但不建议补充二烯烃的加聚)。对于缩聚反应,能写出酚醛树脂的制取方程式,可以补充氨基酸缩聚成蛋白质的反应。
【本专题的学习重点】
1、了解甲烷、乙烯、苯等的主要性质,认识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的重要
4
作用。
2、知道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3、了解常见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反应及乙酸乙酯最佳合成途径的选择。
4、了解取代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皂化反应、水解反应、加聚反应的变化特征。
5、能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物质的化学式。
【本专题的学习难点】
1、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主要性质。
2、根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物质的化学式。
3、乙酸乙酯最佳合成途径的选择。
4、取代反应、加成反应、酯化反应、皂化反应、水解反应、加聚反应的变化特征。
本专题教学方法建议
(1)在初中《科学》学科中,学生对一些简单有机物如甲烷、乙炔、糖类、蛋白质、脂肪等已有初步了解,通过本专题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感觉化学“有用”、“有趣”。教学中应注意与初中相关知识的衔接,同时要把握好教学深广度,确保学生的可接受性。
(2)第一单元教材是以三种化石燃料的存在、加工和利用为线索,学习相关的有机化合物,把STS教育与烃的基本知识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应用化学实验探究甲烷、乙烯、乙炔、苯的主要性质,初步认识有机反应类型;通过对比和分析认识它们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差异;由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使学生理解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途径与意义。教学中联系“西气东输”的成就,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和生产实际。
(3)第二单元以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为线索,用对比、归纳等方法学习乙醇、乙酸、糖类(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主要性质和转化关系,了解它们的结构特点等。
本单元学习的有机化合物都是学生身边的化学物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若教学时间及学校条件允许,可将教材中的实验作为学生实验。第一,可消除学生对探究活动的神秘感,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第二,能进行基本实验操作的训练。第三,能进行实验成功与否的反思、实验的改进。第四,本单元的实验相对较为安全。如让学生了解怎样用油脂制得肥皂;淀粉的水解和水解产物的检验等。
(4)第三单元初步学习简单有机物和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反应,了解合成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意义及其在生产和科技领域的地位。通过对比乙酸乙酯、乙酸、乙醇分子结构,理解设计合成有机物的思考方法;通过由乙烯合成乙酸乙酯的合成路线的讨论,了解选择最佳合成途径的依据和方法。
关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教学:①使学生知道高分子化合物与小分子化合物有何不同。②使学生了解天然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蚕丝、天然橡胶等)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如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及涂料、黏合剂等)。③明确高分子化合物是小分子化合物通过聚合反应制得的。④会写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能根据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其链节和单体。
本专题的教学过程应努力创设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学习情景,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学习一些新知识。如认识食品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学习重要的化学概念,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从而使他们体验探究活动过程的乐趣,进一步提高学生
5
的科学素养。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感受化学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本专题实验教学建议
教科书中的实验不分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目的是让教师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尽可能多地开设学生实验。对于实验室条件已具备、学生能在课内完成、能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而且比较安全的实验,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去完成。教师要努力改进实验,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成功率更高。
(1)甲烷气体的燃烧,建议教学时用干燥的锥形瓶罩在火焰的上方,这样对CO2气体的检验,实验效果将更加明显。建议做CH4气体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实验,以便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CH4气体的稳定性。
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受气体的纯度、体积比和光的强度等因素的影响。使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CH4和Cl2可除去HCl、丙酮等杂质。实验时CH4与Cl2以体积比为1:4进行混合,效果比较佳。这个实验不能用日光直接进行照射,以防止引起爆炸。如果用室内光照射,反应约须10~15分钟,在距离反应器15cm左右处点燃镁条进行照射,反应大约在2~3分钟内完成,如果采用高压汞灯作为光源,效果也很好。教学时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光源进行实验。
(2)建议增加乙烯、乙炔的燃烧实验,增加乙炔使酸性KMnO4溶液、Br2的CCl4溶液褪色的实验。
(3)石油的分馏实验教学,可简要地向学生介绍该实验主要仪器的构造与功能,逆流的原理。安装时要注意装置的气密性,以保证气化的烃全部通过冷凝管。实验时如果没有原油,可以由汽油、煤油和柴油等量混合来代替。
(4)苯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有毒,使用苯时应注意防护,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苯的溴代反应实验不宜在此拓展。
(5)乙醇性质的实验探究分实验1和实验2,建议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究为主。实验1可根据钠在煤油、乙醇不同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乙烷、乙醇分子结构差异得出乙醇跟钠的反应原理。实验2,可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两步写出化学方程式“2CuO22CuO、CuOCH3CH2OHCuCH3CHOH2O”再让学生合并成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得出乙醇在铜催化作用可被氧气氧化成乙醛。
(6)乙酸性质实验探究中,实验1可以学生探究为主,最终得出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的结论;实验2建议由教师演示。实验2要强化新物质——有香味的乙酸乙酯的生成,并讲清乙酸、乙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方法,以及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方法等。
(7)糖类性质的实验探究分实验1、实验2、实验3,这些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且反应物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可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建议让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本实验要求学生熟练直接加热、水浴加热等基本操作方法。
(8)用动物脂肪制肥皂实验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油脂是怎样转化成肥皂的化学过程,理解油脂易溶于乙醇、不溶于水等性质,由于实验时间较长,可放到课外进行。
(9)蛋白质性质的实验探究分实验1、实验2,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蛋白质的某些性,建议在教师指导下,采用边讲边实验的形式进行。通过加硫酸铵后蛋白质凝聚、再加蒸馏水蛋白质又溶解,但加硫酸铜、甲醛凝聚的蛋白质不能再溶解于蒸馏水等现象,让学生理解蛋白质变性这一性质。
6
四、课时分配建议
单元名称
内容
建议课时
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天然气的利用甲烷
1
石油炼制乙烯
2
煤的综合利用苯
1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乙醇
1
乙酸
1
酯油脂
1
糖类
1
蛋白质和氨基酸
1
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简单有机物的合成
1
有机高分子的合成
1
专题回顾和小结
1
合计
12

化学1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教材分析


化学1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本专题编写思路
本专题属于高中化学的基础和必备知识,对初、高中化学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物质的组成、分类、转化是重要的化学基础知识,而物质的量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必要工具。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则是对我科学态度和方法的一种培养和引导。
第一单元介绍“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教材以初中化学的相关内容为基础,归纳总结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进而引入“物质的量”,简要介绍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等重要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简单介绍分散系、胶体等概念。第二单元介绍“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三单元介绍“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教材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人类对原子结构伯认识过程,原子的构成,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之间的关系,同位素、核素等概念。
本专题教材编写思路:对宏观物质的基本认识----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
二.各单元的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1.知识与技能要求:
基本要求
①初步认识物质的科学分类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化学物质及物质间的转化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在此过程中掌握根据物质的存在状态、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根据物质的导电状况等进行分类,掌握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能根据化合价的变化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②认识物质的量,并利用物质的量进行简单计算。
③知道不同聚集状态物质的一些特性,了解影响气体体积的主要因素,初步学会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简单计算。
④能用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导电的原因。
⑤了解分散系的含义,知道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
发展要求
①物质的量运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②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关系。
③阿佛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说明
不宜拓展提示:
①对氧化还原反应只要求学会判断,不要对其它概念(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进行扩展,也不对复杂氧化还原反应进行配平。相关内容将在后续课程中学习
②胶体的概念只要求了解其不同于溶液的特性,对胶体的凝聚、布朗运动等不宜扩展。
2.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介绍“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教材以初中化学的相关内容为基础,归纳总结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进而引入“物质的量”,简要介绍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等重要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简单介绍分散系、胶体等概念。所以本单元内容实质上是在引导学生以化学的眼光,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使学生认识到宏观和微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的科学方法之一。
3.教学建议
(1)注意与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衔接,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广度。
作为《化学1》的第1专题,既是初中化学学习的总结和概括,又必须为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新的基础,这是本专题教学中要把握的一条重要思路。在教学实施中,要注意以旧引新,点到为止。“超前”、“超标”、“一竿子插到底”地进行教学,都只能把学生的学习带入困境,是不可取的。事实上,教材对大部分概念知识的要求是螺旋上升的,教师要深刻理解课标和教材对内容的深广度要求,注意化学基本概念学习要求的层次。例如
①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分类的角度、方法、分类的层次?各类代表物?怎样判断具体物质所属的类别?这些要求都在不断扩充、加深),在第一单元可补充“氧化物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知识,如果补充酸可分为强氧化性酸和非强氧化性酸就超前了。 
②几个化学概念与相关知识的层级发展
学习
阶段
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物质结构
初中
化学反应过程中会发生物质变化、物质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四种基本类型)
从得失氧的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从具体的物质氧气来认识氧化性;氢气和一氧化碳来认识还原性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必修1
化学反应的类型除四种基本类型外,有些反应中原子的外层电子也会变化,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有些以离子进行。
第一单元: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原子核的结构、原子中各微粒的关系、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第二单元: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氧化剂、还原剂、氧化性、还原性概念等
必修2
化学反应过程中会发生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其变化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感性认识)、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定性分析)、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感性认识)
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
选修
化学反应的方向、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理性分析)、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定量计算)、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理性分析)
通过电解、原电池等学习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核外电子的能级排布(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
(2)举例要适当、典型,不宜选用学生不太熟悉的反应实例
本单元是高中化学的起始部分,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上,要从学生的经验和生活现实出发,举例要适当、典型,不宜选用学生不太熟悉的反应实例。例如:
“CO2和NaOH反应的不同情况、正盐与酸式盐的互变、微溶物参加的反应”
“金属与水反应”等例不宜在此使用。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的栏目
专题1设置了活动性栏目,资料性栏目和工具性栏目近40个,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支持。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体会各种栏目的功能和教育价值,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对课本中的栏目不可置之不理,也不能照单全收,而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栏目。
例如:
P5对图1—3和P16的“交流与讨论”若全面展开分析,必会出现书写Ca→Ca(OH)2反应方程式和分析Mg2、SO42—、Ba2、Cl—等离子的反应情况,此时出现这些,是不合适的。
(4)实验教学建议
①教师可以再适当补充一些溶液和胶体作光照对比实验,以便使学生归纳出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对教材中“氢氧化铁胶体有哪些应用?”的问题不作讨论。
②溶液导电性实验,可用并联装置,五种溶液同时进行,以便学生作对比观察。
③补充单质、酸、碱、盐关系实验作为学生探究实验。
④教学气体摩尔体积时可利用针筒、乒乓球、篮球创设情景、建立模型
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1.知识与技能要求:
基本要求
①了解蒸馏、萃取、分液、过滤、结晶等实验方法。
②初步学会NH4、Cl-、SO42-、Na、K的检验方法,能用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常见物质的组成。
③知道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初步学会溶液配制的实验技能,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发展要求
①物质的分离、提纯及物质检验的一般原则。
②物质的量浓度应用于溶液中化学反应中的计算。
说明
不宜拓展:
①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
②把物质、离子的检验过于具体化。
2.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教学并不仅仅是学习化学实验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教材的编写思路是:化学家研究一种物质,首先考虑的是怎样从混合物中把这种物质物质分离出来,怎样提纯这种物质,再进行分析、检测,研究它的结构、组成,研究过程中既要用到定性分析的方法、也要用到定量分析的方法。教学中不要急于让学生学到新知识而是把重点放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培养之上,放在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总结和提练上,从中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总结概括能力,着重让学生在这些基础内容中体会化学家研究化学物质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要让学生学会方案设计、观察方法、记录处理、安全知识等。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在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之前,先介绍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概念和对概念进行应用,并了解应用物质的量浓度的好处,以及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区别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的介绍可采用边讲边演示,然后总结出配制步骤的要点,有利于学生掌握。
本节教学重点: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
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3.教学建议:
① 运用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正确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涵义
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不同点的比较,使学生比较直观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涵义
②做好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使学生掌握溶液配制的要点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是高中学生必须学会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之一。教学中要介绍容量瓶的特点和使用方法,以及为什么转移溶液时要用玻璃棒;为什么要用水将烧杯洗涤数次,并将洗涤液倒入容量瓶中;容量瓶中溶液接近瓶颈刻度时为什么要改用胶头滴管加水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步骤可归纳为:计算、称量、溶解、洗液、定容、摇匀等。
实验教学建议:
①从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混合物中提纯硝酸钾实验,课本只要求学生设计方案,相应的学生实验在《实验化学》模块中课题3安排,各校可根据本校实验条件,决定是否将该实验提前在本专题教学中进行。
②学生物质分离(如蒸馏、萃取、分液等)的操作技能可在《实验化学》模块中再加以训练。
③溶液的配制可提到概念前作为探究实验
④建议“溶液的配制”及“物质的检验”两节课到实验室上课。附带胶体性质实验。
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1.知识与技能要求:
基本要求
①通过了解原子结构模型演变的历史,体验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艰难过程,认识实验、假说、模型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②了解部分典型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并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来表示。知道活泼金属和非金属原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电子得失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的事实。通过氧化镁的形成了解镁与氧气反应的本质。
发展要求
从氧化镁的形成推知其它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原因。
说明
①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原子的构成、同位素知识我省学生在初中科学课程中已学习掌握。
②对夸克等不宜作过多纠缠,只要有不断发展的概念即可。
③对离子键、共价键等不必深化,《化学2》还要研究。
2.教材分析: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和应用的一门科学。因此,研究、了解原子结构,才能更加深入地学习化学,了解化学变化规律。
本单元内容分成“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和“原子的构成”两个部分。教材先安排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让同学们了解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初步认识原子结构,形成“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观念;而且,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了化学变化中原子的变化,形成许多原子有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倾向等规律。再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原子的构成,从更加微观的角度认识原子的构成,同时了解核素、同位素等概念,了解质子数、中子数和质量数之间的关系,并能根据原子组成符号分析、判断原子的构成等。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为后面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氧化还原反应奠定基础,而且对《化学2》系统学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和元素周期表等知识打下理论基础。
3.教学建议:
(1)认真阅读,抓住核心内容
课本出呈现文字材料外,还呈现了大量的图片、表格,这些内容都是为揭示核心内容而编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研读教材,通过对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的分析,通过归纳、提炼和概括,掌握关键知识、形成主要观念。
(2)深入探究,探索知识规律
本节内容涉及许多规律性知识,这些知识必须通过深入思考、认真探究才能得到。比如,P28中的“交流与讨论”栏目,必须经过深入思考,才能得出以下知识规律:
①化学变化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但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会改变;
②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具有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倾向等知识。又如,P29中的“问题解决”栏目,也必须在深入探究的基础上,才能得出“单质发生反应生成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与其在反应中失去或得到电子的数目之间的关系”以及原子得失电子情况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关系等。
三.教辅分析
由于教师还习惯于采用传统的习题教学和训练模式,加之教材中个别习题的表述和问点与教材正文内容之间的跨度偏大,市场上的习题教辅资源往往偏难、偏繁、偏旧,所以使学生“学得高兴,做题痛苦”。面对这种情形,教师要改变原来的习题处理方式。
首先要关注习题教学,不能将习题课简单处理成练习课,要将典型的习题进行剖析,培养学生将新知识运用到习题的分析和解答中的迁移能力。
其次,教师要将习题的处理和新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尤其是,应该将运用新知识的重要习题,放在新知识获得后处理,作为新知识的应用巩固,及时培养学生将新知识运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的能力。
再者,教师要对习题教辅资源进行筛选,选择难度适合、考查点适合的题目,不要让习题牵绊教师的教学。有的教辅习题质量较差,挂着新课程配套资源的字样,内容却是原来教辅资料的简单重组。教师按照新课程进行教学后,学生不会做教辅中的习题,教师不是对习题进行筛选,而是将习题中涵盖的内容、新课程中不要求的内容,挤出时间在课堂上给与补充,这是不倡导的错误做法。
最后,教师要注意,习题的处理也要分出层次水平。例如,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有的教师仍然按照原来的经验,从学生接触到相关计算的时候,就让学生达到高考的要求,即复杂的计算。新课程的教学进度较快,在较短的时间内,很难达到原来要用一个月的教学时间达到的水平和难度。如果仍按照原来的处理,会导致学生连基本的计算都没有掌握(实验区的事实证明)。
习题的选择或编写建议:
(1)增加主观性,(2)增加探究性,(3)增加开放性,(4)增加信息性,(5)增加应用性。
(2)教材中习题是主渠道
 难易比较适中,和教材联系较紧,联系生活,形式较活,能力要求较高。
(3)其他方面(三个一点):省编新课程配套作业选一点、自己编一点、其他资料剪一点。
本单元教材习题比较适中,课外习题不要超过教材。
四、本专题课时建议
单元名称
内容
建议课时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
物质的量
2
物质的聚集状态
1
物质的分散系
1
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
常见物质的检验
1
溶液的配制及分析
2
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1
原子的构成
1
专题总结
合计
11

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教师教学。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进化与生物多样性”,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1、描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2、识别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3、说出三个层次的多样性的关系;4、概述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的关系。

一、预习及课堂展示内容:(预习课本104-110页,完成以下内容)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简介

1.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遗传多样性: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也叫__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平3个层次的多样性。

一个物种的_____________越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就越广,同时反映了物种的潜力。

(主要指多样性)

(指多样性)

3.物种多样性: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131918

碳的多样性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碳的多样性”,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碳的多样性
学习目标:
1、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2、知道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及其之间物理性质的差异及形成差异的原因。
3、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广泛存在形式。
导学过程:
碳是自然界中的最主要的元素之一。其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态和态形式存在。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1、同素异形体:

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
氧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1、金刚石:
的晶体,正八面结构,是最的天然物质,可用于装饰品,切割玻璃、大理石等。
2、石墨:
色、质,导电性,常用作:
3、C60足球烯
足球烯是:色固体

思考:金刚石、石墨、足球烯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什么性质差别如此之大?

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
由碳元素与、、、等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中碳主要以氧化物、碳酸盐等形式存在。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天然气:大理石:
方解石:白云石:
菱锌矿:菱镁矿:
菱铁矿:苏打:
小苏打:

课堂达标:
1、最近,科学家研制得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结构,化学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C60和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
 C.C60中含离子键D.C60的式量是720
2、以下气体因与人体的血红蛋白作用而引起中毒的是()
A.Cl2B.SO2?C.H2SD.CO?
3、能证明金刚石和石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事实是?()
A.都具有较高的熔点?B.都难溶于一般的溶剂?
C.在O2里充分燃烧都只生成CO2?D.在一定条件下,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
4、由CO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经分析测知含氧质量分数为70%,则该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为()
A.1∶3B.7∶33?C.33∶7D.3∶1
5、将CO2通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不与其反应的是?()
①Na2CO3②Na2SiO3③NaAlO2④C6H5ONa?⑤Ca(ClO)2⑥CaCl2⑦CaCO3?
A.①③④⑤⑥B.①和⑥? C.只有①D.只有⑥

5、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产生的混合气,其主要成分是CO、H2,还含有CO2和水蒸气。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中含有CO和H2。?
(1)上图所示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各接口的代码字母):?
混合气→()()接()()接()()接()()接()()。?
(2)确认混合气体中含有H2的实验现象是。其理由是。

习题参考答案:
1、BD2、D3、CD4、A
5:(1)EFCDABIJGH
(2)无水硫酸铜变蓝色H2使还原CuO生成的水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907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