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初三物理第十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学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初三物理第十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7.2欧姆定律
【学习目标】1、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理解欧姆定律,会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导入新课】上一节课的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把上一节课的实验结果综合起来,即为欧姆定律
一、欧姆定律★探究活动一:理解欧姆定律及其公式
1、欧姆定律的内容:
2、公式:
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U——R——I———
说明: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二、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探究活动二: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1)、利用欧姆定律求电流:应用公式:
例1:一条电阻丝的电阻是97Ω,接在220V的电压上,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2)、利用欧姆定律求电路的电压:由公式变形得
例2、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K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1A,则加在电熨斗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3)、利用欧姆定律求导体的电阻:由公式变形得
例3、在一个电阻的两端加的电压是20V,用电流表测得流过它的电流是1A,,则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4、通过以上的简单电学题目的计算,提出以下要求:
(1)、要画好电路图,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2)、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物理公式再数值计算,答题叙述要完整。

三、对R=的理解
★探究活动三:对R=的正确理解
(1)可以利用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计算出该导体的电阻。
(2)同一导体的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几倍,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变。
(3)电阻是导体自身的性质,与其自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有关,与其两端的电压和电流无关。
归纳小结1、什么是欧姆定律?其公式和变式有哪些?
2、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M.jAB88.COM

【随堂练习】
1.(2012昆明)根据欧姆定律可以得到公式R=,关于这个公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同一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两端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同一导体的两端的电压增大几倍,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几倍,电压和电流的比值不变
2.一盏照明电灯,发光时的电流是0.11A,工作电压是220V,该电灯工作时灯丝的电阻为Ω。
3.一段导体接在电压为9V的电源上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1A,若将这段导体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这段导体的电阻是()
A.9ΩB.6ΩC.3ΩD.由9Ω变为3Ω
4.某同学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发现通过电阻a、b的电流随电压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
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电压相同时,阻值大的电阻通过的电流大
C.电流相同时,阻值小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大
D.两电阻阻值的关系是Rb>Ra
5.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图象.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
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6.小刚用如图电路探究“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此实验过程中,当他将图中10Ω电阻更换为5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操作是()
A.保持变阻器滑片不动
B.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左移动
C.将变阻器滑片适当向右移动
D.将电池个数增加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2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2A.求:
(1)电源电压U;
(2)电阻R2的阻值。

相关知识

初三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导学案


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导学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一节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导学目标知识点:
1、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2、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3、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电阻一定时,成正比;
2、电压一定时,成反比。
课堂导学
猜想与假设:导体中的电流可能跟和等因素有关。
由于电流可能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故应用的实验方法是
探究一: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关系
1、实验器材
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3、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4、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
R=Ω
电压U(V)
电流I(A)
5、在下图的坐标系中画出电阻的U—I关系图象
6、分析数据和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探究二: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之间的关系
1、实验中要改变的量;
要控制不变的量是;怎样达到这一目的
2、实验电路图
3、按图连接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阻值和电流值
U=V
电阻R(Ω)
电流I(A)
4、在下图的坐标系中画出每个电阻的R—I关系图象
5、分析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归纳小结
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可表示为:
课堂练习
1.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4.0V时,导体中的电流是1.0A,如果将其两端的电压减少到2.0V,导体中的电流变为()
A.2.0AB.0.25AC.3.0AD.0.50A
2、为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小星将实物连接成如图23甲所示。
(1)请你指出图23甲中连接的错误之处:
①_______;②_______。
(2)请你将正确的电路图画在答题卡虚线框内。
(3)电路连接正确后,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后,应调节_______,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_______。
(4)图23乙是实验中电流表的某次示数,则电流是_______A。要使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根据你所画的电路图,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_移动。

课后练习
5.当某导体两端的电压是6V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是0.6A,如果使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再增加3V,那么这时该导体的电阻将(填变大、不变、变小);通过它的电流是
A。
6.甲、乙两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4Ω和8Ω,若将它们并联后接在12V的电源两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则通过甲电阻的电流是与乙电阻的电流之比是___________;若将两电阻串联到同一电源上,则通过他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7、在探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同学们进行了下列实验。
(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处于。
(2)当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3、图-4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为V,电流表的读数为A.
(3)移动滑片P,读取了多组电压值和电流值,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课后反思
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一)

导学目标知识点:
1、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欧姆定律的内容:
2、公式:
课堂导学
上一节课的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把上一节课的实验结果综合起来,即为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
2、公式:
公式中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U——R——I———
说明:欧姆定律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3、应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流、电压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1)、利用欧姆定律求电流:应用公式:
例1:一条电阻丝的电阻是97Ω,接在220V的电压上,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

(2)、利用欧姆定律求电路的电压:由公式变形得
例2、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K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1A,则加在电熨斗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3)、利用欧姆定律求导体的电阻:由公式变形得
例3、在一个电阻的两端加的电压是20V,用电流表测得流过它的电流是1A,,则这个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4、通过以上的简单电学题目的计算,提出以下要求:
(1)、要画好电路图,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2)、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物理公式再数值计算,答题叙述要完整。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对欧姆定律公式I=U/R的理解,下面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A.对某一段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在相同电压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C.导体中的电流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电阻有关;
D.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属性,所以导体中的电流只与导体两端电压有关,与电阻无关。
2、如果某人的身体电阻约在3000Ω到4000Ω之间,为了安全,要求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能大于5mA,那么此人身体接触的电压不能大于:()
A.5VB.15VC.30VD.36V
3、甲、乙两导体通过相同的电流,甲所需的电压比乙所需的电压大,则它们的阻值大小关系是:()
A.R甲R乙;B.R甲=R乙;C.R甲R乙;D.无法比较
4、有一电阻两端加上6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5A,可知它的电阻为Ω,若给它加上18V电压,导线中电流为A,此时导线电阻为Ω,若导线两端电压为零,导线中电流为A,导线电阻为Ω。
5、要想使1000Ω的定值电阻通过8mA的电流,那么应给它加________V的电压;如果该定值电阻所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5mA,那么它两端所能加的最大电压是_________V。
课后练习
6、一个定值电阻接在某段电路中,当电压为1.5V时,通过的电流为0.15A,当电压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为原来的2倍B.电阻为原来的2倍
C.电流为原来的1/2D.电阻为原来的1/2
7、将2Ω和4Ω的电阻串联后接人电路,已知2Ω电阻通过的电流是0.5A,则4Ω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
A.1V、0.5A;B.2V、0.5A;C.2V、1A;D.0.5V、1A。
8.一个20Ω的电阻,接在由4节干电池串联的电源上,要测这个电阻中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电流表,电压表选的量程应为()
A.0~0.6A,0~3VB.0~0.6A,0~15V
C.0~3A,0~3VD.0~3A,0~15V
9.如图所示电路,当图中的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电阻R的阻值是2.6欧,电压表有“+”、“3V”、“15V”三个接线柱,问电压表应使用的是哪两个接线柱?

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两端的电压是6V,灯L1的电阻是8Ω,通过的电流是0.2A,求:
(1)通过灯L2的电流;(2)灯L1两端的电压;(3)灯L2两端的电压和灯L2的电阻。

课后反思
第三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二)

导学目标知识点:
1.进一步熟练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2.掌握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规律。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2、复习欧姆定律的内容:
2、公式:;两个变形式
3、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4、两个电阻串联的规律:
两个电阻并联的规律:
课堂导学
一、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电阻串联的规律:
1、实验: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右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
再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电路中,重复前面的实验。
3、实验现象是:
3、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4、理解:两个相同的电阻串联,相当于、相同,增大,所以总电阻。如右图所示

二、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电阻并联的规律:
1、实验: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并联起来,接在接在右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并跟接入一个电阻时灯泡的亮度对比
2、实验现象是:
3、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4、理解:两个相同的电阻并联,相当于、相同,增大,所以总电阻。如右图所示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有两个电阻阻值分别为6Ω和9Ω,串联后接到某电源上,那么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____,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电路的总电阻为____Ω。如把这两个电阻改为并联后接到原电路中,那么两电阻中的电流之比为____,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电路的总电阻为___Ω。
2.如图1所示路中,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示数为4V,R2=4Ω,电流表的
示数为____A,R1的阻值为____Ω。
3.电阻Rl=7Ω,R2=5Ω,串联后接在12V电源两端。此时电路总电阻为__Ω,通过R1的电流为________A,R2的电压_________V。
4.把R1=15Ω和R2=5Ω的两电阻并联后接在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是0.4A,R2两端的电压为____V,干路中的总电流为____A。
5.为了得到10Ω的电阻,在30Ω、15Ω、8Ω、5Ω四个电阻中,可选____的电阻,____联起来使用。
6.一个2Ω电阻和一个3Ω电阻串联,已知2Ω电阻两端电压是1V,则3Ω电阻两端电压是_____V,通过3Ω电阻的电流是_______A。

课后练习
1.两导体电阻R1=10Ω,R2=1Ω,并联起来使用时并联总电阻R的阻值范围()
A.大于10ΩB.在1Ω与10Ω之间C.小于1ΩD.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电键S由闭合到断开时,两电流表的读数将()
A.A1不变,A2变大B.A1变大,A2变小
C.A1不变,A2变小D.A1变小,A2不变
3.学校照明电路的总电阻,当()
A.全校电灯开关都闭合时最大B.全校电灯开关都闭合时最小
C.全校电灯开关都断开时最小D.全校电灯少用时最小
4.电阻R1和R2并联在某电源上,且R1>R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R1两端的电压大于R2两端的电压B.R1中的电流等于R2中的电流
C.R1中的电流大于R2中的电流D.R1中的电流小于R2中的电流
5.电阻值分别为R1=40Ω、R2=20Ω的两个电阻。串联后接到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强度为0.2A,则通过R2的电流强度为______A。若不改变电源的电压,把R1和R2并联后再接到原来的电源上,则通过R1的电流强度为______A,通过R2的电流强度为______A。
6、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3V,L2的电阻是12Ω,电源电压是9V特,则L1的电阻是多少?

7.小灯泡电阻为20欧姆,在正常工作时它两端的电压是12伏特,现有的电源电压是16伏特,要把这盏灯接在这个电源上,需怎样接入一个阻值多大的电阻?将电路设计出来,并画出电路图。
课后反思

第五节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导学目标知识点:
1.能够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
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欧姆定律的公式:;两个变形式分别是
2、测量未知电阻阻值的方法之一是用测出电阻两端的,用测出流过电阻的,然后根据计算出阻值,此方法称法。
课堂导学
1、学生先做下题
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V,用电流表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多少?

此题的启发:电阻的阻值可以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求算出来。
要利用变形公式R=求电阻,需要知道U、I值,怎么能知道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呢?
2、实验:测量小灯的电阻
(1)、实验原理: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实验电路

(4)、实验器材:
(5)、部分器材的作用分别是:
电压表:
电流表:
滑动变阻器:
(6)、连接电路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7)、实验时应如何调节灯泡两端的电压值
(8)、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
实验次数电压U/V电流I/A电阻R/Ω
1
2
3
(9)、比较计算出的几个电阻值,电阻的大小相同吗?,你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
为减小实验的误差,可求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Ω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
课堂练习
1.请将下图中的器材连接组成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并根据你连接的电路,说明要使灯泡两端的电压减小,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怎样移动?
2.如上图是小明同学为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而连接的电路。他的连接有什么错误?请你帮他指出并纠正过来。
3.如图1所示是“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实物连接图,请完成下列各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所缺的导线补上;
(2).如果在实验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9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V,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_A;灯泡的电阻R=____________Ω。
课后练习
1.电阻Rx的阻值估计在6—10Ω2之间,小红同学利用以下元件测量Rx的阻值,电路连接如下,其中有一根导线没有接好。
(1)请在实物图上补画所缺的一根导线,并在右边的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_;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置于滑动变阻器的____端。(选填“A”或“B”)
(3)若某次测量时,两电表示数如下图所示,则I=___A,U=___V
(4)根据实验数据可得Rx=______Ω。

课后反思

课题: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序号:09

导学目标知识点:
1.会用欧姆定律的知识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2.了解短路和断路。
3.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导学方法:讨论归纳法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1、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家庭电路的电压是V,已经了安全电压。
2、人体是导体,根据欧姆定律可以知道,加在人体身上的越高,通过人体的越大,就越。
3、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现象,云层之间、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可达
伏,放电时的电流可达安培。
4、避雷针是
课堂导学
1、认识高压危险的标志,如右图所示。
2、教师介绍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特征,分析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1).算一算:设人的双手之间在干燥时电阻是1000Ω—1500Ω,潮湿时是200Ω—800Ω,如果在双手间加36V的电压,计算一下干燥和潮湿时的电流分别能达到多大?
(2).由计算可知,双手是潮湿的时,那人体流过的电流将,此时的36V电压并非是绝对安全的电压了。
(3).根据欧姆定律我们不难发现:对于阻值不变的电阻而言,电压,流过的电流就会;对于电压不变的电阻而言,阻值,电流也就;电流越大就越容易产生危险。所以电压越危险。
3、断路和短路。(学生自己填写,老师介绍短路的两种情形)
(1).断路:,
(2).短路:。
(3).学习短路可能造成的的危害
4、学习防雷知识
(1).分析雷电产生的原因;
(2).认识雷电的危害性;
(3).介绍防雷电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1.人体发生触电事故,主要是指()
A.人体带了电B.人体中有电流流过
C.人体上有电压D.人体中流过的电流超过了一定值
2.如果人体的电阻按1KΩ计算,那么通过人体的安全电流应不大于mA.两手同时接触家庭电路的两根导线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是mA,所以,这是十分危险的.
3.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V,大量事实表明,不高于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为防止因电流过大而损坏电路,通常在电路中安装有。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甚至,所以,即使不直接接触也可能使人致命.
4.水在通常情况下是体.如果用湿手插拔插销、开关电灯时,不小心水流进了插销或开关里,就会使人体和相连,造成危险,所以千万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
5.发生雷电时,在云层和大地之间雷电的路径上有强大的电流通过,会给人们带来危害,雷电的路径往往经过地面上突起的部分,如树木、高大建筑物、室外天线等等.为了防止雷电对一些高大建筑物造成损坏,要在这些建筑物上安装.高压输电铁塔最上面的两条导线也是用来的;我国古代建筑上的龙角形铁制装饰物据说也有的作用.

课后练习

1.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室外天线要装置避雷装置B.只要不接触高压带电体,就不会触电
C.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接上地线D.检查电路时,人体可能成为电流的通路
2.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小明和她的同学一同去效游,在野外他们看到小鸟停在高压线上欢快的歌唱,他们感到很奇怪,老师不是才讲了的吗,人接触高压线时,会触电的,那么小鸟为什么不会触电呢?针对这个问题,她们讨论了以下四种结论,你认为有道理的是()
A.小鸟的电阻很大,通过导体的电流很小B.小鸟的脚是绝缘体
C.小鸟只停在一根电线上,两脚之间的电压很小D.小鸟的天性不会触电
3.不能用湿手摸用电器和开关的原因不是因为()
A.皮肤潮湿时电阻小,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很大
B.皮肤潮湿时电阻大,通过人体的电流会很大
C.水流入开关内能导电,使人和电源相连
D.家用电器漏电时,人用潮湿的手触摸金属外壳时会有很大电流通过人体
4.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把台灯插头插入插座时,电灯突然全部熄灭,说明电路中()
A.电路原来是断路B.插座处短路
C.台灯灯丝断了D.台灯接线处短路
5.测得某同学出汗时,手与塑料脚底之间的电阻为11kΩ,如果他不小心触到220V电压和36V电压时,流过他的电流为多大?有无危险?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新人教版)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能说出电流与电压、电阻的正比、反比关系。
过程与方法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进一步熟悉控制变量法,学会观察、收集、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并尝试采用图像法分析实验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注重养成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关注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
1.运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设计和完成实验探究过程。
2.实验的评估和交流。
【教学难点】
1.运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设计和完成实验探究过程。
2.利用图像法进行数据分析。
【教学准备】
教师用:教学课件、演示实验电路、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规格不同的小灯泡。
学生分组用: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Ω、10Ω、15Ω)、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等。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景
播放视频:
展示电路:一、播放视频:舞台音乐剧。
光束的强度、色彩随音乐的高低起伏而发生变化。

(设计意图:以光束强度的迅速变化和声音大小的变化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产生进一步的思考,体现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
二、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展示电路演示板: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路(如图一所示),其中右边电路作为对比电路,完成下列操作:

1.如图一两个电路中接入两个标有“2.5V,0.3A”规格的小灯泡。闭合开关,观察两个小灯泡的亮度,现象如图二所示;
2.将左边电路中的小灯泡更换为“3.8V,0.3A”规格的小灯泡,观察两个灯泡的亮度,现象如图三所示;
3.在第2步的左边电路中再串联接入一节干电池,再次观察两个灯泡的亮度,现象如图三所示。
引导学生根据灯泡亮度的变化分析电路中电流大小的变化,结合电路中的元件,提出问题:
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导体电阻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定量关系?
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利用更换电路中元件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出电流大小与电压和电阻有关,及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观看视频,分析光束强度以及乐曲声音大小变化的原因?

根据电路元件的变化,分析电流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新课讲授:
1.探究实验:
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2、探究实验:
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3.学以致用: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压有怎样的关系?
2、猜想与假设:
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何种关系,说出猜想依据。
猜想1: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
猜想2: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设计实验:
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探究方案,并画出电路图。
设置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合理的实验:
①.你采用实验方法是。
②.实验中要记录的数据是。
③.你设计的电路图是。
④.选择的实验器材是。
⑤.怎样才能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4、展示学生关于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设计的电路图:
①.部分学生会通过改变干电池的节数来实现或通过学生电源来提供不同电压。
②.部分学生是通过滑动变阻器调节电压分配,从而达到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分析两种设计电路的如何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比较两种设计方案哪一种更容易成倍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更容易操作,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
(设计意图:低起点、小坡度、阶梯式设计问题,适当降低思维难度,增加学生课堂思维密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5、进行实验:
屏展动画: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学生实验操作前出示以下“温馨提示”的内容,提醒学生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温馨提示:
①.小组成员分工合作;
②.及时记录测量数据;
③.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④.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如何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并强调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6、打开《探究学习活动卡》(见附件1),开始实验探究:
动画展示实验操作过程: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R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地变化(便于测量),读出每次电阻R两端的电压值和通过的电流值,并记录数据。
(学生分为若干探究小组,组内成员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巡回指导,注意观察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评估实验的参考。)
7、分析与论证: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学生实验数据见附件2),得出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定量关系: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
进一步提出问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提出利用图像法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

在坐标系中描点并画出函数图像,分析图像特点,确定结
论的正确性。(学生图像见附件2)
8、评估与交流:
小组交流讨论不同实验小组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得出实验
结论是本实验的关键点之一,因此应引导学生对整个实验
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做出客观的评估。
(以下作为参考问题)
①.你在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成功与不足之处?
②.比较你所在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与其他小组的实验结论有什么差别?
③.分析实验结论与开始的假设有什么差异。
④.分析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是关键点之一,教师引导学生对探究的全过程进行评估。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对数据更深入的分析,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定量关系。)
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提出问题: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有怎样的关系?
2、猜想与假设:
它们之间可能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猜想1: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
猜想2: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设计实验:
以提问方式进行引导:
①.控制哪些量改变哪些量?
②.如何改变电阻?
③.怎样才能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根据讨论的结果确定设计方案,如下图:
4、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过程:
(1)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R两端的电压为适当值。
(2)更换不同电阻(成整数倍地变化),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R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记录通过的电流值。
5、分析与论证: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学生实验数据见附件3),得出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
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
在坐标系中描点并画出函数图像,分析图像特点,确定结
论的正确性。(见附件3)
6、评估与交流:
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回顾、反思,思考在探究中哪些问题不清楚,实验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操作中会造成误差的因素可能有哪些——通过评估,能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总结,不断提高。
(设计意图: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思维能力,而且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会欧姆定律发现的逻辑过程,感受实验成功的喜悦。)
三、想想议议:
利用“探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的实验数据计算

并与电阻R比较,看看电阻R与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理解并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为欧姆定律的学习做好准备。)
根据已掌握的电学知识猜想电流大小与电压的定量关系。

小组讨论分析问题,设计探究方案,画出电路图

分析讨论:
这两种设计方案如何完成实验探究,并比较两种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和操作难易度。

明确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借助《探究学习活动卡》完成实验探究。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在坐标系中描点并画出函数图像,结合图像特点确定结论的正确性。

引导学生对不同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实验过程中的得与失。

根据已掌握的电学知识猜想电流大小与电阻的定量关系。

分析讨论:
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值时如何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认识到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控制电压的重要作用。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并画出函数图像

引导学生对不同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实验过程中的得与失。

分析讨论:
电阻R与的关系
三、盘点收获
梳理、巩固节课所学的知识组内讨论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困惑?
(设计意图:及时总结在知识与学习方法上的收获,使知识内化形成学生的能力。)学生交流讨论做合理有效的整理。
四、课堂检测见附件2。(教师巡视指导)完成练习。
五、布置作业1.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如何改进实验才能减小误差?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一、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导体电阻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定量关系?
1.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
2.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
【教学反思】:
一、本案例的“亮点”:
1.导入实验步步推进,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由小灯泡亮度的变化分析出电流大小的变化,根据电路中元件的变化引出电流大小与电压和电阻有关。此时再提出要探究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定量关系这个重要问题,起到以疑生趣,以趣激趣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求知欲望。
2.教师合理启发学生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电路,亲自动手实验,分析数据,归纳得出结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动画展示实物电路的连接过程及实验操作过程,降低实验操作中的难度,让学生更容易完成实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教学中易出现的问题:
1.在实验探究过程环节,由于对学生操作能力估计过高,实验时间过长,实际完成的实验并不是很理想。
2.时间分配不是很合理,授课环节过长,反馈练习环节有些仓促,没有起到很好巩固的效果。
附件1:
探究学习活动卡
一、实验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与导体电阻和导体两端电压的定量关系?
1.实验电路图:

2.根据电路图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表一:保持电阻不变时,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请注意: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及时记录电压、电流的值。
实验次数电阻R/Ω电压U/V电流I/A
1R=
2
3
表二:保持电压不变时,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请注意:更换阻值不同的电阻后,要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应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个定值,观察电阻并记录电流的值。
实验次数电压U/V电阻R/Ω电流I/A
1U=5
210
315
3.实验结论:
①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
②在导体两端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
4.图像法处理数据:
附件4:
反馈练习:
1.根据欧姆定律,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小
B.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的电阻就越大
C.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D.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这段导体中电流就越大
2.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5V,通过它的电流是0.1A,该导体的电阻是Ω;若它两端的电压为2.5V,则通过它的电流变为;电阻是Ω。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1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由b端移到a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大
B.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小
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D.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4.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定值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是

5.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向左移动,在此过程中()
A.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
B.电流表A示数变小,电压表V1示数不变
C.电流表A示数不变,灯泡L亮度变亮
D.电压表V1示数不变,灯泡L亮度变暗
6.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过程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
(2)小明按左图连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只填序号)
A.电流表断路
B.R断路
C.R短路

(3)排除故障后,小明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1.5V,电流表示数(如右图所示)为A.
(4)小明再分别换接10Ω、15Ω的电阻,重复实验,得到表一中另两组数据。分析表一数据,可得出结论:保持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比。
电阻R/Ω51015
电流I/A0.150.10
表一:

(5)小丽在做此实验时,每次只更换电阻,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二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她无法得到与小明相同的结论,其原因是。
电阻R/Ω51015
电流I/A0.30.20.15
表二:

7.做探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实验中可供使用的器材有:
A.电流表(量程0~0.6A,0—3A)
D.电压表(量程0~3V,0—15V)
C.定值电阻R1(阻值为30Ω)
D.定值电阻R2(阻值为10Ω)
E.滑动变阻器Rl(10Ω,2A)
F.滑动变阻器R2(100Ω,1A)
G.干电池二节(一节电压为1.5V)
H.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则:学
现利用以上部分器材,操究“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要求实验
过程中电流表的最大示数能超过电流表量程的一半,同时又考虑操作的方便,则:

(1)用来探究的定值电阻R应选,滑动变阻器R应选(选填实验器材前的字母代号),电流表的量程宜选。
(2)、根据实验要求,在如图所示的虚线框内,正确画出实验所需的电路图。(其中,部分电路已画出)
(3)、根据所画的电路图,用笔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起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阻值变小,使之成为符合实验要求的电路。(其中,部分导线已连好)
(4)某小组的同学还想通过此连接好的电路测量所选定值电阻的阻值。如果要比较精确测量所选定值电阻的阻值,要求电表的指针至少达到量程的三分之一,同时又要防止损坏电表,那么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化范围是Ω。
附:反馈练习答案:
1.D;2.50,0.05,50;3.A;4.A;5.A;
6.断开,B,0.3,反,没有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7.D,E,0——0.6A,0—5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内容

3.4.2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节题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建议

第1节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1

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进一步熟悉实验探究中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根据探究目的设计电路。

3、会同时使用电压表、电流表,会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4、会观察、收集、分析实验中的数据,并尝试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5、能说出电流与电压电阻成正、反比的关系。

1、教材明确了两个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是课标要求的必做实验。

2、一节课的课堂上完成两个实验探究比较困难,会淡化探究的过程,建议重点做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探究,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在实验中能够做出自变量电压的取值在实验中电压的变化区间内取值,对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的电压形成感性认识,在后续分析电路中有铺垫作用。

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可以教师引导下设计。学生会操作,收集数据。注意更换电阻的时候,需要断开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移到阻值最大的地方。

第2节

欧姆定律

1

1、理解欧姆定律,包括对公式及变形公式的理解,明白三个物理量的关系。

2、能应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

3、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养成良好的解答电学问题的习惯。

1、注意欧姆定律并不是上一节课的实验结论,而是欧姆经历了大量的实验归纳得出的。——进行一次实验的特殊性(我们探究只用一个电阻,做了一次实验)与多次实验的普遍性的区分。

2、课堂上应设计对欧姆定律的理解的教学过程,如U、I、R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的三个物理量,三个量的关系的正确理解,突出电压变化,电流变化,但是比值不变,即电阻不随电压的改变而改变。熟练用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计算。增加某电阻两端电压变化(2个或更多电压值),求电流。

区分公式的数学意义与物理意义。区分电阻计算式R=U/I,与电阻的大小的影响因素,进一步理解电阻的含义。

3、对于初三学生进行欧姆定律的计算,已经有了计算的规范性的习惯,三个量的公式变换计算很轻松。本课要增加一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后求电流的类型题,并将其作为重点,突出计算中角标的书写、欧姆定律变形R-U/I的理解。

第3节

电阻的测量

1

1、知道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的原理。

2、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导体的电阻。

3、熟练电学仪器使用、连接电路的技能

4、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

1、学生实验,进一步熟悉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2、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独立设计设计实验、进行操作、收集数据的过程。

3、先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求出每组电阻进行对比,教师引导分析实验数据结果,强化对欧姆定律公式以及变形公式的理解。

4、在上述问题清楚的处理的基础上,换成小灯泡,重复测量定值电阻的实验步骤,分析实验数据,发现问题,试着解释。

5、这个实验是学生首次独立进行连接电路收集数据,在连接电路中会出现很多现象,导致不能顺利搜集数据,教师应搜集记录学生实验中出现的故障,并在总结中进行原因分析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1

1、能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特点,解决串并联电路中的问题

2、通过实验、理论推导得出串并联电阻的特点。

3、通过解题锻炼思维能力,能从做简单的具体的定量计算迁移到定性分析。养成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

1、根据的大连地区的要求,教学中需要的出串、并联电阻的公式,在计算中可以直接运用。串并联电阻的计算着这节课的新内容

2、建议按照教材提供的例题,用已有的知识,避开电阻公式进行计算,然后再用推到出的电阻公式用另一种方法计算,让学生体会到电学计算中多途径解决问题思路。

3、本课教学突出欧姆定律的应用,切记做成没有实际意义的计算题专题,充分利用例题计算的结果,强调串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电阻大小的决定因素的理解。如P83和P84页例题1和例题2后,都有“由上面的例题可以看出………”,教学必须引起重视。

4、两课时的处理方法:可以串、并联各一节,以串联电路为例一节课的内容包括:

1)例题:不涉及串联、并联电阻计算公式的计算,体会欧姆定律与串并联电流电压特点综合运用。

2)对例题计算进行解释。

3)例题类型的串联电路定性分析

4)推导串联电路电阻,并解释串联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的原因。

用串联电阻公式进行串联电路计算。

习题课:动态电路分析

1

1、熟练判断滑变、开关通断引起的电路中电阻的大小变化

2、熟练运用欧姆定律根据电阻的变化判断电路中的电流的变化。

综合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欧姆定律分析部分电路的RIU的变化。

可以根据上一节的教学内容确定是否增加习题课

若将串、并联分两节课进行,则在一节课中应同时完成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

若一节课中完成两个例题及穿并联电阻的推导,则需要加此习题课。

保证前后节教学的联系。

复习与检测

1

完成巩固知识、建立知识联系、总结学习方法、沉淀学习过程。

1、梳理本章的知识,使知识网络化、结构化;

2、总结方法——本章教学中的涉及到的学科思想方法知识化呈现,能力化运用。尤其是两类实验——探究性实验:探究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的变化规律;测量性实验:测电阻,总结电学实验方法,进行训练。

3、典型题分析——提升知识运用能力,规范熟练物理解题过程,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本章典型题:

1、识记了解类: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结论,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电阻公式。

2、技能类:测量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连接实物,画电路图。电学实验规范。

3、理解类:欧姆定律以及变形公式R=U/I的理解

4、探究类:规律的探究——两个物理量相关性。

5、应用类:串并联电路的计算,定性分析

分享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8944.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