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

老师在新授课程时,一般会准备教案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对教案课件的工作进行一个详细的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学案

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史实及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会讲述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探究,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曹操、诸葛亮等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分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战争双方胜败的原因

①情境法:创设历史情境,有利于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②探究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究问题。

③其他方法:指导法、讲解法、练习法等。

学案导学→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点拨→总结归纳

(设疑预习)(静心独学)(交流互动)(板书、口述、或表演)(适当点拨)(知识梳理)

本课知识点涉及较多,可以利用要点提炼法,将本课内容概括为:一种局面、两大战役、三国鼎立、四个人物、五个时间来记忆。

①一种局面:三国鼎立;②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③三国鼎立:三国名称和都城;④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⑤五个时间: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2年。

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把学生带入情境,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结束后,问:知道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哪一课吗?那么,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呢?是哪三国?你知道吗?三国形成的历史与大家所熟知的哪些历史人物有关系呢?(创设情境,再现历史,激发兴趣)

学案导学(我学习,我思考,我展示,我快乐!)(仿宋体字部分是学生供学生使用的学案)

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本,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并把重点内容在课本上做好标记,独立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和你的同伴携手解决!

活动一:知战役,以少胜多

步骤一:归纳比较两次战役比较表

名称
背景
时间
交战双方
兵力情况
结果
胜方战术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步骤二:分析探究

为什么曹操官渡之战中能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却以多败少呢?

步骤三:历史感悟

是非成败,都会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启示,曹操在两次战争中不同的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

活动要点:

1、阅读课文,独立思考,做好标记或作答;

2、小组内交流上面的问题;

3、全班交流

设计说明:

此活动内容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活动综合性较强,教师要在学生活动中多设台阶,多点拨。

点拨(或追加问题):

1、引导学生描述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让学生探讨曹操最终统一北方的主要原因。

2、学生在展示两次战役学习内容时,要引导学生讲述战役的经过和结果,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假如你是曹操,谈谈统一北方后的打算。”的问题设计,过渡到“赤壁之战”。

4、学生在探究学生展示时“为什么曹操官渡之战中能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却以多败少呢?”可能只能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来谈,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尽量把思维打开,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问题。

5、谈启示时不要只拘泥于战役,可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谈具体一些。

活动二:话三国,三足鼎立

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完成下列三国鼎立知识表:

1、图中的A、B、C表示三国的国名,a、b、c表示三国的都城,请在下列表格中正确的位置填出三国的国名、都城和建立者。

国名
都城
建立者
经济发展
A_____
a_____
B_____
b_____
C_____
c_____

2、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是不是历史的进步?

活动要点:

1、阅读课文,独立思考,完成表格;

2、小组内交流上面的问题;

3、全班交流

设计说明:

设计图旨在通过图片的直观性以用表格的比较性,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提高学史的兴趣,也为学生掌握、记忆知识提供了一种方法。

点拨(或追加问题):

1、指导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三国”建立的概况

2、全班交流“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是不是历史的进步?”使学生认识三国鼎立的历史意义。

3、通过“三国建立后,首要的任务是什么”的问题设计,过渡到“三国经济的发展”。学生了解其基本情况即可。

4、了解三国经济的发展时,追问:三国时哪一政权与夷洲有往来?夷洲就是今天的哪里?让学生明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活动三:品文化,精彩纷呈

襄阳举办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活动期间,一外宾想参观襄阳地区与三国相关的名胜古迹,他想参观几个地方,大饱眼福,你能帮帮他吗?

活动要点:

1、小组内交流上面的问题;

2、重点展示襄樊地区与“三国”有关的历史知识

设计说明:

此活动设计目的在于激励学生热爱本土文化,从而热爱襄樊,激发学习兴趣。

活动四:评人物,各抒己见

1、我们先说曹操。说起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戏曲舞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依你之见呢?

A、曹操能谋善断,很有眼光。B、“治世之英雄,乱世之奸贼”

C、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D:曹操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

2、接下来我们再来评价一下诸葛亮。诸葛亮在后世人民的心中已达到神化的程度,成了忠诚和智慧的化身,甚至有“诸葛近妖”的说法。你该怎样看待诸葛亮?

A、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B、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C、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D、他帮刘备统一了西南地区,并采取措施使西南地区得到开发。E、他是人,不是神。

活动要点:

1、老师提醒大家: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客观公正,树立科学的评价方法,要一分为二的看待,要看他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发展。

2、全班积极讨论交流,能有理有据的说出自己的观点,

设计说明:

此活动方案通过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培养学生辩证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由于学生阅读量和知识面相对较窄,此活动设计时,对人物评价特从几个方面进行提示,以此降低学习降度,更好达成情感目标落实。

活动五:谈感悟,学史增智

历史使人智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三国历史后,你有什么感悟?

活动要点:

1、大家积极思考,大胆交流。

2、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多角度、全方位谈学习后的收获:①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得到启示:②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我得到启示:③从三国时吴国船队到达过台湾谈我的启示;④从对文艺作品中的诸葛亮、周瑜与历史上的诸葛亮、周瑜的比较中,我认识到什么;⑤纵观历史发展长河,你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什么。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尽可能自己总结归纳,形成历史知识体系)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最后究竟是谁独霸天下,问鼎九州呢?我们将在下一课学习。

随堂检测(请同学们认真做下面的问题,以检测本课的学习是否取得了成功)

1、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A、赤壁之战B、官渡之战C、三顾茅庐D、七擒孟获

2、三国时,第一个称皇帝的是:

A、曹操B、曹丕C、刘备D、孙权

3、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中播放了易中天的《品三国》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请问:历史上最早进入三国的时间是

A、220年B、221年C、222年D、229年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材料中的“三国”指哪三国?

(2)材料中的“周郎”指的是谁?与他一同指挥战役的还有谁?

(3)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战役有关?请写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结果。

(4)在这一战役前,曹操已基本统一了北方,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战役是什么?

(5)归纳这次战役中曹操失败的原因。

课堂延伸(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热情)

1、游览三国名胜古迹──隆中、赤壁,寻觅历史足迹,开发三国历史文化。

2、举办三国历史故事会。

3、搜集曹操的诗词。读读有关“三国”的故事书。

延伸阅读

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学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学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学案

历史七年级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课 三国鼎立※知识梳理三国鼎立官渡之战背景:东汉末期,政局混乱,东汉王朝已形同虚设,军阀盘踞一方交战双方曹操占据地点:河南一带重大措施政治上:①____________________,并招揽各种人才经济上:采用②______________,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袁绍占据地点:黄河以北实力:兵多粮足,实力强大时间、地点:200年、③__________结果: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屯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影响:为以后统一④__________打下了基础官渡北方赤壁之战时间:⑤__________交战双方曹操:兵力20余万孙权和刘备:兵力约5万结果曹军大溃,曹操带着败兵北撤分析原因曹操:兵士疲惫,北方人不服水土,又流行疾病;不习水战;指挥失误孙刘联军:诸葛亮和周瑜用火攻;黄盖诈降成功;火烧战船和曹营影响:为⑥__________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08年三国鼎立形成背景曹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刘备占领了湖南、湖北、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三国魏:220年,⑦__________在洛阳称帝蜀汉:221年,⑧__________在成都称帝吴:222年,⑨__________称吴王,229年在建业称帝发展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230年,孙权派卫温到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曹丕刘备孙权

※真题演练1.(2016广东)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A.历史剧《三国》B.罗贯中《三国演义》C.司马光《资治通鉴》D.诸葛亮《出师表》D2.(2015深圳)下图中,序号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名称依次是()A.魏、吴、蜀B.魏、蜀、吴C.吴、蜀、魏D.蜀、吴、魏B3.(2015襄阳)著名典故“三顾茅庐”源自东汉末年。这位曾住在茅庐里的历史人物是()A.曹操B.刘备C.诸葛亮D.孙权4.(2015绥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首诗的作者自比“烈士”,他是()A.项羽B.诸葛亮C.刘备D.曹操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备课教案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备课教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备课教案

第20课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知道我国古代重要历史人物曹操、诸葛亮,区别文学描写和历史原貌之间的关系;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等基本史实。知道三国的大致位置;学习用表格归纳知识的方法。

2、学习重点:通过分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培养学生一定的历史分析能力。

3、学习难点: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101-----P105内容,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1.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

名称

时间

作战双方

结果

特点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三国鼎立的局面的形成

国名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1、想一想,为什么曹操能够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战胜袁绍,却在赤壁之战中以多败于少?新课标第一网

2、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否定者多,肯定者少,在戏剧中被刻画成白脸奸臣的样子,有的甚至认为他是一代奸雄,请谈谈你对他的评价。

3、你的疑点、难点:

一、单项选择题

1.200年,曹操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B.长平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2.“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指()

A.曹操B.周瑜C.刘备D.诸葛亮

3.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统一天下B.消灭袁绍C.废汉称帝D.建立魏国

4.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国鼎立局面,三国当时的国号分别是()

①魏②蜀③吴④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对于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

B.与东汉后期相比,三国鼎立有利于当时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C.是由割据走向局部统一,由混战趋向相对稳定的过程

D.三国鼎立的出现是一种分裂,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天子”指谁?“挟天子而令诸侯”有什么作用?

2.从材料看,诸葛亮给刘备提出了什么建议?举例说明这个建议是否正确?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复习提纲岳麓版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复习提纲岳麓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复习提纲岳麓版

第20课 三国鼎立

一、官渡之战

形势: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时间:公元200年作战双方:袁绍VS曹操

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二、赤壁之战

形势: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统一全国;南方刘备、孙权势力有所发展。

时间:公元208年作战双方:曹操VS孙刘联军

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

国号

时间

都城

开国君主

国号

220年称帝

洛阳

曹丕

221年称帝

成都

刘备

蜀汉

222年称王

建业

孙权

四、三国经济的发展

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7232.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