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七年级地理下册《工业》教案

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地理下册《工业》教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七年级地理下册《工业》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生产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2、能力目标
能用图分析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能绘制一些简单工业产品的生产联系图;能用图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我国工业的发展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我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
2、我国工业发展的前景。
★教学难点
1、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条件。
2、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发展差异。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讨论分析法等。
★教具准备投影仪、录像资料、电脑、图片文字资料等。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工业与我们
第二课时工业的空间分布
第三课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图4.25:张梦的家,找出家里的工业产品。
(承转过渡)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家,其实就是一个工业产品的展览室,没有这些工业产品,我们的家就会黯然无色,没有这些丰富多彩,我们的生活也会单调乏味。但工业产品远不止这些!那么什么是工业?工业产品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讲授新课]
一、工业生产过程
(承转过渡)汽车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我们以汽车为例来分析工业的一般生产过程。
(读图讨论)引导学生读图4.24:什么是工业,分析以下问题。
1.汽车生产有几个阶段?(三个阶段:开采铁矿石、冶炼钢铁、生产汽车)
2.各阶段的生产原料是什么?前后生产阶段有何联系?(后一阶段所用的原料是前一阶段的产品,即前一阶段的生产是为了后一阶段的进行,生产是有计划性、针对性地生产,而非盲目生产)
3.铁矿石是来自于什么地方?(自然界)生产汽车对铁矿石进行了几次加工?(两次)
(归纳总结)谁来总结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针对工业产品的不同,对原料加工的次数也有多有少。
(提问启思)汽车的生产反映了工业生产过程中具有哪些特点呢?(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
(教师总结)工业生产是从自然界获得物质资料,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每个加工阶段都形成相应的工业部门,工业部门间又通过产品发生联系。有的工业产品需要多种零部件共同装配合成,所以往往与许多工业部门发生联系。(比如汽车生产需要钢材,还需要轮胎、玻璃)
阅读活动2的内容,判断以上所涉及到的工业部门,哪些为重工业,哪些为轻工业。
轻工业:家具加工、食品加工、面粉加工、食油加工。
重工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木材加工。
(板书)工业部门重工业、轻工业
(承转过渡)工业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我们每天都在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工业品,享受着工业带给我们的快乐与便利。在国民经济中,工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二、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演示活动)学生阅读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这一部分内容,并让四名学生分别扮演农民、建筑师、科学家、军人说出课本上4种人所说的话。学生体会并讨论为什么说工业是国民经济主导?
(学生答)工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是国家经济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为农业、建筑、科研、军事等部门提供了许多机械设备、科研仪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学生活动)我国行业部门有许多,工业还为哪些部门提供了方便呢?大家任选一部门,把你当成这一部门的一员,把工业与这一部门的联系介绍出来。(选出表演最好的给以表扬,并对其他同学给以鼓励)
(教师总结)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如农业、交通运输、商业、教育、国防、科研等提供多种原材料、能源、生产工具和技术设备。我国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的生产水平和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程度。所以工业也是国家经济自主、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之一工业。并了解了它的一般生产过程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我们相信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一定能成为富强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观看录像)收集有关工业的生产情况录像资料供学生观看,增加学生对工业的感性认识。

延伸阅读

七年级地理下册《台湾》教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七年级地理下册《台湾》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七年级地理下册《台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

(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3.德育目标

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方法

1.教学重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教学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

3.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画面配以台湾的一些著名的景观。

提问: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

学生齐答:台湾省。

讲述: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台湾除阿里山外还有些什么山、什么河呢?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板书: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二、讲授新课

我们首先来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6.22,回答以下问题:

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

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数量,计算台湾省的人口密度。

学生自学、填图、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讲述:台湾省,简称台。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达611人/km2,属人口稠密地区。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北温带。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台湾岛西部与大陆福建省隔海相望,距离很近。

活动:1.请大家量算基隆——福州、高雄——厦门之间的实地距离(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量算,写出过程)。

2.阅读P34:蓝色内容,填出下面空格:

材料______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地缘关系

材料______说明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关系

材料______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与文化渊源。

提问、学生回答。略

归纳、补充、讲述:通过刚才的量算大家知道高雄距厦门306km。基隆离福州仅276km。若在此两地之间修建海底隧道,乘特快列车仅需3至4小时即可到达,足见两地距离之近。而且种种史实资料和证据证明: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

首先,从地缘关系上,台湾原本就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大约l万年前,相连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海中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这从台湾海峡的海底地形可以得到证明,台湾海峡的海底就像一条河谷,有向南和向北两大河系,这是当它还是陆地时,被河水冲击、侵蚀而成的,最深处不过100米,大多数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而在1.5万年前,东海海面比现在低130米左右,这在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是一个板块,台湾、澎湖等岛屿就在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与福建省相连接。现代科学还证明,台湾不仅是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而且台湾的基本地形,与大陆的地块相同,在地质成分上是与福建、浙江省相同的酸性火成岩体。所以,后来有人送给台湾一个雅号——“浮福建”,意思是说,台湾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

其次,从血缘关系上看,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主要来自祖国大陆的广东、福建。即使是台湾的“土著”居民高山族人,他们的根也在大陆。据专家考证,台湾高山族是我国古代於越族(简称越人)的一支,他们的根在中国大陆浙江、绍兴一带。约在4000年前,绍兴一带的部分越人因某种变故,乘船渡海,迁人台湾繁衍生息,成为台湾最早居民。今天台湾高山族的许多风俗习惯,原始的宗教崇拜,与古越人极其相似,如二者都有断发纹身的习俗,都崇拜岛神,以鸟为图腾。高山族与越人先民在遗物方面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80年,台湾台东卑南乡发现的大批石棺、石器、陶片和玉器,与百越族遗物非常相似。更令人惊讶的是,台湾大坌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印纹陶器,与河姆渡的印纹陶器仿佛是同一模子里出来的……这一切都说台湾同胞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血脉相通。

最后,从行政区划、文化渊源上来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历朝历代的“王土”。早在公元230年,三国时东吴国君孙权派大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元统一后,设立了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和琉球,台湾正式为中央政权所控制。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者,于1662年正式收复台湾,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蜂拥而至,清政府更加珍惜这块宝地,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正式设置台湾省。但隔十年之后爆发了甲午战争,综上所述,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同胞是我们的兄弟姐妹,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殷切地盼望台湾回家,祖国统一,都希望看到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祖国繁荣昌盛的那一天我们相信那一天为期不远了。

刚才我们提到从明朝开始,列强就多次进犯台湾,他们主要是看重了台湾之“宝”。

活动:请大家阅读P3,课文“美丽富饶的宝岛”及图6.24,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概况台湾自然环境的特点。

2.台湾之“宝”主要指台湾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说说台湾有哪些农林产品,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对农林产品分布的影响。

3.看看台湾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读图方法。

提问:小组代表发言,组员补充。

归纳讲述:台湾岛多山,山地丘陵占2/3。其中玉山最高峰3952米,为全省最高点,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西部及东部狭窄的沿海地带。

台湾岛属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20?C一22?C,年降水量2200mm左右,季节分配较均匀。岛上河流众多、水量丰富,但由于地形限制,流程较短,最大河流为浊水溪,最大湖泊日月潭。

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面积广阔的山地孕育了台湾岛丰富的森林资源。台湾山脉海拔较高,从山下至山上气候的垂直分异明显,使得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其中樟树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台湾西部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深厚肥沃,成为稻米、甘蔗、亚热带热带水果的主要区,因此台湾有“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的美誉。

台湾岛四面环海,还有丰富的渔业和盐业资源,因此台湾又有了“东南盐都”的美称。

从图上我们还可得知,台湾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铁、石油、天然气、铜等。

丰富的资源,优越的位置为台湾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来了解台湾的经济特点。

板书:二、经济特点:出口导向型经济

(请大家读图6.28)讲述: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的经济一直以农业和农产品的加工为主,主要出口蔗糖、菠萝、稻米、樟脑等,大家看图,上世纪五十年代,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的出口比例远大于工业产品,但从60年代以后,台湾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一加工一出口”型经济。大家从图6.28上可以明显看出60年代后出口商品中工业品直线上升,而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下降很快,到90年代,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在台湾出口商品中所占比例已微乎其微。

那么,大家思考过没有,台湾发展出口加工业的优势在哪?

活动:请大家读图6.27,分析回答刚才所提问题。

提问,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讲述:台湾经济在60年代以后得以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四小龙”之一,得益于以下几个有利因素:1.台湾地肥水美,物产丰富。从基础产业到工业原料都为经济的腾飞创造了条件;2.台湾是个海岛,有许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3.60年代后,台湾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大幅度提高了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台湾人口稠密,这为台湾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廉价而又素质很高的劳动力;4.60年代后,台湾扩大了开放力度,吸纳了大量外国资本,为经济的腾飞提供了资金保障;5.为加速经济发展,台湾还大力建设了大量出口加工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台湾硅谷”——新竹科学园。请大家阅读P,。材料。

在以上优势条件的推动下,台湾经济发展很快,那么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呢?

活动:请大家阅读图6.30,回答以下问题

1.台湾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城市?

2.这几个工业城市的分布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3.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可能受了哪些条件的影响?

提问,学生回答。略。

台湾工业主要分布在台北、台中、高雄等位于台湾西部平原的沿海城市

这种分布特点的形成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从地形来看,这几个城市都位于平原。平原地势平坦、土壤深厚肥沃,农业发达,这为城市的形成、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2.从开发历史来看,西部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相距较近,是大陆移民首先到达,最早开发的地区;

3.由于西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移民又先到达,因此西部开发历史悠久,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这也促进了城市和工业的发展;

4.这几个城市多为沿海城市,交通便利,尤其是海运便利,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总之,工业的分布,城市的分布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这些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随着经济的发展,台湾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活动:请大家阅读图表6.1,完成表下两题。

1小题要求学生用铅笔在课本上完成)

学生画图,分析。教师指导,检查。

提问2,台湾的产业结构有何变化?

学生回答,略。

讲述:从1965年至1998年三十多年问,台湾的三大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一产业持续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较大,下降了近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是波动小幅度上升,第三产业升幅较大,目前是三类产业中所占比例最高的,达63.1%。比1965年上涨了将近20个百分点。这再一次说明60年代以后,台湾的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了解了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点,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之“宝”。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翘首盼望着她的归来,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平统一尽一份力。

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教案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我们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在以后有序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教案”,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七年级地理下册《印度》教案教学
目标(一)知识目标
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邻国、首都;知道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人口大国。
2.读图指出印度主要的地形种类和地形单元,知道主要河流、平原、山脉和高原。
(二)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过度增长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2.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与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印度人口问题、水旱灾害的原因等学习,培养学生认识到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教学
重难点印度的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热带季风气候与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关系;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及分布地区教具多媒体课件四个环节教学过程研讨
完善明确目标1.利用地图说出印度的位置、邻国、首都;知道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世界人口大国。
2.读图指出印度主要的地形种类和地形单元,知道主要河流、平原、山脉和高原。
3.根据阅读材料说出印度绿色革命的主要措施以及粮食生产取得的成效。
一、导入
多媒体课件演示一组印度的自然风情、民间舞蹈和世界七大奇观之一泰姬陵等图片,提问:这些反映的是哪个国家呢?(印度)。教师简述介绍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指出与我国的可比性,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学习。
二、教学过程
一、自然环境
1.课件演示:图7.32印度在世界的位置,印度的地形
学生描述:印度的海陆位置,主要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及方位,对比国家面积,读出印度首都。
重点突出: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2.课件演示:图7.34印度的地形,引导观察:印度的地形特点,找出主要的河流、平原、山脉和高原。
3.学生读图,回答:主要河流是恒河(印度人心中的母亲河,圣水河),印度地形可以分成三大地区,西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南侧山地,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广大的德干高原。
教师讲述:从地形来看,印度分布面积最大的是德干高原,其次是恒河平原,山地面积较小,绝大部分领土在海拔1000米以下,起伏较小,由于开发历史悠久,(补充)印度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目前,印度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
二、世界人口第二大国
1、演示:世界人口数前六位国家,读出中国和印度的人口数。截至2011年,印度人口总数为12.10亿,成为世界上第二个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
2、课件演示:图7.36印度人口数量变化,思考:2000年印度的人口数,从1951年到2000印度人口大约增加了多少亿?读图分析印度人口每隔10年的增长速度,师生得出印度人口问题的主要特征是: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3、学生阅读印度的人口政策和数据表,分组讨论人口过度增长会给印度带来的影响。课件演示人口压力的图片,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印度人口如果继续按照年均近1600万人的速度增长,这个南亚大国将在本世纪中叶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了避免人口爆炸的危机,印度政府正逐步加强计划生育的宣传推广。印度除了人口压力外,还面临着水旱灾害威胁。
三、印度的气候与农业
1.思考:印度主要气候类型以及气候特点。西南季风对印度农业发展的影响
2.图7.42印度水稻和小麦的分布,让学生快速抢答:刚才在图中你看到哪两种粮食作物?读书明确印度水稻和小麦均居世界前列,知道印度是一个农业大国。
3.两次绿色革命
教师点评:印度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而且不同的生产特点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四、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
课件演示:图7.44,7.45印度软件外包产业中心的形成年代与分布,找出主要工业城市。
巩固拓展1、印度的人口位居世界第。
2、印度的北部是山脉,中部是,南部是。
3、印度以气候为主,其特征是受夏季风影响,灾害频繁。
4、印度1月风向,此时是季;7月风向是,此时是季
板书设计一、位置和范围
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首都,邻国
2.地形特点
二、世界人口第二大国
1.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2.人口问题(对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三、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1.热带季风气候及特征
2.西南季风的影响
四、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
1.绿色革命
2.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的分布
五、迅速发展的服务外包产业--世界办公室

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教案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大家在细心筹备教案课件中。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促进我们的工作进一步发展!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教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七年级地理下册《美国》教案
一、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美国的领土组成、面积、人口;
(2)掌握美国的地理位置;
(3)知道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及其移民主要来源,了解华人、华侨队美国的贡献;
(4)了解美国的主要山脉和河流、湖泊的分布,气候特点;
(5)理解美国优越的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以及掌握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
(6)掌握美国的工业布局及高科技的特点;
(7)了解美国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8)了解美国主要城市和风景名胜。
2.方法与过程:
(1)运用美国的地形图、气候图和农业带的分布图,掌握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2)运用美国的矿产资源图以及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图,掌握美国的工业布局及高科技的特点。
(3)运用柱状图和有关数字资料,引导学生讨论、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地理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美国对世界资源的掠夺和环境的破坏,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美国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农业生产特点、工业特点以及种族构成等。
2.教学难点
美国农业生产的布局与特点;工业布局;认识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世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应负的责任。
三、教具:
世界政区图、美国的地形图、美国的气候图、美国的农业带(区)图、美国的工业区与主要城市图、美国的矿产资源图、相关图片、课件等。
四、学生活动形式及时间:
回答老师的提问,观看多媒体课件,时间大约15分钟左右。

导入新课:
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是哪个国家?——————————美国
教师: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踏上西半球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透过美国,了解北美洲的自然风貌、经济特点和人们的生活风俗等。
放映ppt,显示美国的地理风情图片以及美国的国徽和国旗。
教师:众所周知,美国国旗成为“星条旗”,大家看课本68页美国的国旗的阅读材料,说一说在美国国旗上有多少颗星星和多少条条纹,他们分别代表了什么含义?
学生:美国国旗的左上角蓝色星区内,一共有50颗白色五角星,他们分别代表美国的50个州;星区以外还有13道红色白色相间的条纹,他们又代表美国最初独立时的13块英国殖民地。
教师:美国的全称叫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居世界第四位,人口居世界第三位。大家读图说出美国的夏威夷州和阿拉斯加州,从美国的领土组成看,美国地跨哪两个大洲?
放映ppt,显示美国政区图。
学生:北美洲和大洋洲。
教师:再查一下美国的海陆位置和相邻的国家有哪些?
学生:东面是大西洋,西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面是墨西哥。
创设情景:请大家先看一段录像(播放美国街头游行队伍录像片段),看看在美国的普遍居民中,都有哪些肤色的人?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白种人、黑种人、黄种人,说明美国是一个由各种人种构成的移民国家。
教师:美国建国只有200多年,居民都是由各大洲移人的,所以说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它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
放映ppt,显示美国人口构成与分布图。
教师:大家读图看一下美国居民主要是从哪些国家移民过来的?
学生:英国、法国、西班牙等等。
教师:你所熟悉的美国名人中,哪些人是其他国家或大洲移民的后裔?
学生:华盛顿:美国人。爱因斯坦:德国犹太人。杨振宁、李政道:中国人。乔丹:非洲人。
教师:在美国也有很多的华人和华侨,他们为美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家看课本69页的阅读材料,了解一下在美国的“中国城”,你所知道的哪些华人和华侨为美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生:西部开发,修筑铁路;科学界获诺贝尔奖的有: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等;航空领域有第一位华裔太空人:王赣骏。
放映ppt,显示美国白人警察殴打黑人的图片
教师:在美国社会中,黑人、印第安人和华人在政治、工作、生活中受到不公平待遇,也就是说在美国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
教师:现在有许多的中国人生活在美国,那么美国的气候条件和其他自然环境与中国有哪些不同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美国的自然环境。
放映ppt,显示美国气候图和降水量图
教师:美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三面环海,对气候影响非常大。大家观察图,看看美国有哪些气候类型?最主要的是哪种?
学生:温带大陆气候、亚热带温润气候、温带海洋气候、高山气候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温带大陆气候。
教师:我们了解了美国的气候特点,那么它的地形又是怎么样的呢?
放映ppt,显示美国地形图
教师:同学们,从图上找出阿巴拉契亚山脉、洛杉矶、科迪勒拉山系、中央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圣劳伦斯河和五大湖。
学生读图,同时把主要的山脉、河流和地形区填到地图册上。
教师:美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哪种地形面积最大?
学生:美国的地形东西高,中间低,即:西部为山地,中间为平原,东部为低矮的高原。其中,平原面积最大,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
教师:我们知道农业状况与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已经知道了美国的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那么美国的农业状况又是怎样的呢?
教师:美国作为农业大国,除了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以外,还有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
放映ppt,显示美国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图片。
教师:美国从事农业人口,不到全国总人口的3%,却耕种了世界10%的耕地。在美国,一个农业劳动力可以养活76个人,比世界每个劳动力供养5人的平均水平要高出10多倍。以上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美国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效率高,产量大。
教师:美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具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
地区生产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区)。好处是:能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便于推广农业技术。
放映ppt,显示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学生读图,在地图册上填出美国的农业带。
放映ppt,显示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
教师:美国有哪些农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首位?
学生:玉米、小麦、大豆、棉花
教师:美国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阅读图表,查阅资料,合作讨论,我们理解了美国的移民国情,了解了美国的位置范围。农业生产中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专业、高效的生产特点,值得我们借鉴。
教师: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产品是美国生产的?请列举一些产品或品牌。
学生:可口可乐、摩托罗拉手机、福特汽车、柯达胶卷等。
教师: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它的工业产品遍布世界,我们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今天我们就来全面认识美国的工业状况。你知道美国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吗?
放映ppt,显示美国工业图
学生:钢铁、汽车、化学、电子、宇航、石油、飞机制造、军火等。
放映ppt,显示美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
教师:请同学们在图上指出下列工业城市,并说明各个工业城市的著名工业门类。
学生:底特律、纽约、休斯顿、旧金山、洛杉矶、西雅图。(底特律:汽车。纽约:纺织、化工。休斯顿:石油、宇航、飞机。旧金山:电子。洛杉矶:宇航、电子、电影。西雅图:飞机。
教师指导学生在地图册上填出主要的工业城市和工业部门。
教师:东北部是美国开发最早,污染最严重的工业区,主要是传统工业部门。后来逐步向南部、西部“阳光地带”转移,这两个地区逐步发展成为以新兴工业门类为主的工业区。
教师:有人说:“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你同意吗?你能列举一些有关高新技术的产品和其他事物吗?
学生:航天飞机、微软公司、彼尔·盖茨、爱国者导弹、大型轰炸机。
教师:美国工业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大,技术先进,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近几年,美国的经济平稳发展,主要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它众多的工业产品和高水平的生活消费,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
放映ppt,显示美国街头众多汽车的图片,同时引导学生做一做课本75页的练习题,借助材料,直观感受美国对世界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教师:美国的人均能源消费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78倍,是中国的8.9倍,是世界上能源消耗大国,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以大量掠夺、消耗世界资源为代价,发展本国经济,对世界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什么说保护世界资源和环境是美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学生: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有能力保护;美国也是世界第一资源消耗和排污大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美国政府应该有责任心,有措施,使世界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教师: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需要珍惜;环境遭到破坏是很难恢复的,我们应当有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放映ppt,总结这节课的内容。
教师:美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而且也有很多的旅游资源,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美国主要的城市和风景名胜。
放映ppt,显示美国主要的城市和风景名胜图片。
练习时间。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30777.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