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囚蚁”,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一、谈话导入

1、师激情引言: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在平时看似平凡的生活中,也常常会有许多新奇的发现。记得吗,作家王蒙睁开发现的眼睛就发现透明无色的水在不同的海域就有不同的颜色,九岁费奥多罗夫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竟然发现了生命胚胎发育的规律,那么著名作家赵丽宏在五岁时她发现了什么呢?咱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课文《囚蚁》,(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囚是这课的生字,它是会意字,所谓会意字,是通过它的字形去猜测或体会它的字义,同学们想不想试一下?

生1:就是把人关在一个封闭的牢房里,没有自由。

师:哪里像一个封闭的牢房。

生:就是那个口。

师:还有哪个同学愿意猜测一下?同学们不要拘束,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生2:我认为就是把一个人关在一个密不透风的封闭空间里,他没有自由。

3、指导书写生字。

师:我们在写这个字里要注意,这个字虽然很简单,正如同学们所说,这个外边的口是个像个完全封闭的空间,我们在写的时候这个口在封紧,自己在生字表里把这个字写一遍。这个字可不可以组几个词给我听听看?

生:囚禁。囚犯。

师:囚蚁是什么意思呢?(

生:把蚂蚁关起来。

师:真不错,同学们能够根据我们汉字的构字特点,来记住它的字形并且了解它的字义,学习能力真不错,那么其它字词同学们掌握怎么样。我们来读一下。

二、自学交流

1、检查词语:饲养遗憾饼干屑安乐窝突发奇想无所不能安安静静

窸窸窣窣惊惶不安平心静气兴致勃勃威风凛凛

指导读好窸窸窣窣。

师:指导这个词再读一次。它是个象声词,在课文中它是描写谁发出的声音,这两个字比较生僻我我们再把它读两次。

2、检查课文主要内容。

同学们字词读得非常好,那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迅速地浏览一遍课文。

师:好,我想听你说一下。

生:作者小时候认要所有的动物可以由人来饲养,也可以养大,在五岁时和妹妹捉蚂蚁到玻璃瓶里,15只蚂蚁全死了,第二次找来一个火柴盒把蚂蚁放进里面,扎一些小洞,把稻草剪碎后放进火柴盒,还给它们饼开屑,可后来蚂蚁全逃了,作者从中明了道理。

师:她基本上按课文的顺序,把文章中相关的词句进行了一个提炼和小结,说得比较清晰的。我再请个同学看看。

生:作者小时候认为所以动物可以由人来饲养,在五岁时和妹妹突发奇想把蚂蚁关进玻璃瓶里饲养,把瓶盖旋紧,结果过不久蚂蚁死了,第二次她又把蚂蚁放到火柴盒里,结果蚂蚁会逃了,于是从试验中作者明白了没有什么比自由的天性更可贵的道理。

师:刚才这个同学的发言也比较清晰,但是我觉得,在我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说它的过程可以拣重点来说,比方说第一次养蚂蚁,蚂蚁全死了,第二次养蚂蚁,蚂蚁全逃了。我们可以抓重点词来说。在两个同学的发言中,我发现有一个细节可能忽略了,她首先认为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那干嘛去养蚂蚁呢?这个地方我觉得漏了一个环节。请你补充一下。,

生:因为作者对蚂蚁特别有好感。

师:特别有好感,而所有的动物在她的眼里可以由人来饲养。所以她想把自己最喜爱的蚂蚁饲养,让它长大。让我们来归理下。看板书:

第一次养蚂蚁死

由人饲养自由生活

养蚂蚁逃

师:童年时她认为所有的动物都可以由人来饲养,于是选择喜欢的蚂蚁来饲养,第一次养蚂蚁,蚂蚁都死了,第二次蚂蚁,蚂蚁都逃了,从而明白了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可贵。

3、质疑:

师:这篇作文的思路,叙述顺序都清楚了,那么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特别感兴趣,或者有疑惑?

生:为什么是囚蚁?

生:为什么第一次蚂蚁都死了,第二次都逃了?

生:两次试验有什么不同不处?

生:为什么要做第二次试验?

生:这个结论是怎么体会出来的?

师:同学们刚才的提问都非常有价值,那我们把它归理一下,就会发现,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都必须回到课文中的试验过程,那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是讲这个问题?

三、深入探究

1、请大家默读3-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作者和妹妹是怎样养蚂蚁的,为什么说它们是囚蚁,找到相关的语句并写下自己的批注。

2、生自学课文,圈点批注。

3、交流。

探讨第一次养蚂蚁的过程。

师:让我们来看看,作者和妹妹第一次是怎样养蚂蚁的,谁来给我们讲讲?请你来讲?

生:读找一个有盖子的玻璃药瓶,然后将蚂蚁捉到瓶子里,我们一共捉了15只蚂蚁,再旋紧瓶盖。从旋紧这个词可以看出,作者和妹妹将里面变成一个密不透风没有空气的地方,蚂蚁就没有透气的地方,就没有新鲜的空气。

师:那也就是说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下,她是怎么样养这只蚂蚁?是把蚂蚁都怎么样?

生:关在里面。,

师:还有吗?

生:我从便旋开瓶盖投进一些饭粒,投进体会到作者养蚂蚁没有经验,饭粒那么大,蚂蚁那么小。蚂蚁吃起来根据不方便。

师:哦,你感觉作者第一次养蚂蚁没有经验,那么大的饭粒就往里投。还有吗?

生:我从只见它们不停地摇动着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地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蚂蚁被关在一个瓶子里,它们很焦急,它们在寻找从瓶里的出路。

师:你现在在给我们讲的是蚂蚁在瓶里的反应,我现在在问什么问题:和妹妹是怎样养这只蚂蚁的。我们现在要关注的是作者和她妹妹的行为。刚才同学们在第三自然段当中找到了她们第一次养蚂蚁是蚂蚁放在玻璃瓶里,旋紧瓶盖,把它们关在里面。我请个同学来把她们的做法读给我们听听。

生读:找一个有盖子的玻璃药瓶,然后将蚂蚁捉到瓶子里,我们一共捉了15只蚂蚁,再旋紧瓶盖。

我想它们大概是饿了,便旋开瓶盖投进一些饭粒。

师:好。第一次养蚂蚁的结果是15只蚂蚁全死了,是不是?那作者就开始了第二次养蚂蚁,第二次养蚂蚁又是怎么养的?

探讨第二次养蚂蚁过程。

生:怕它们再闷死,我命令妹妹用大头针在火柴盒上扎出一些小洞眼和从保暖用的草窝里抽出几根稻草,用剪刀将稻草剪碎后装到火柴盒里,我和妹妹还放进一些饼干屑。从这里体会到作者很细心,和第一次更加为蚂蚁着想,把蚂蚁照顾得无微不至。

师:在火柴盒上扎一些小洞眼,把稻草剪碎装到火些盒,还放进一些饼干屑这是作者和妹妹在进行第二次养蚂蚁试验,那第二次和第一次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次是把蚂蚁放进玻璃瓶里,旋紧了瓶盖,没有空气,第二次扎小洞,体现了作者的细心。

师:那二次比第一次考虑得更周到,还有吗?

生:我从从保暖用的草窝里抽出几根稻草,用剪刀将稻草剪碎后装到火柴盒里,作者十分细心,因为稻草十分长,作者剪碎,这样蚂蚁住得十分舒服。

师:考虑得非常周到。

生:这一次还放进一些饼屑,可以让每一只蚂蚁都可以吃,上一次是放的饭粒,饼干屑更适蚁吃。

师:可见这一次比上一次的做法更细心,那我们来配合读这一次的做法:

师引读:怕蚂蚁们再闷死生读我命令妹妹用大头针在火柴盒上扎出一些小洞眼,用来透气。

师引读:怕它们冻着了生读我从保暖用的草窝里抽出几根稻草,用剪刀将稻草剪碎后装到火柴盒里,这样,我们的蚂蚁客人就有了一个又透气又暖和的新家了。

师:怕它们饿着了生读我和妹妹还放进一些饼干屑。

师:我们对蚂蚁可生说:关心,可细心,可为它们着想了。处处体现了我们对它们的关爱。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还从哪儿流露了这种关爱?

生:我从后面的把耳朵贴在火柴盒上,火柴盒是比较脏的。作者贴在火柴盒上听蚂蚁的动静,一点都不怕脏。

师:这个贴让人感觉很亲近。

生:我从夜深人静时听,感觉到作者很晚熬夜听蚂蚁的动静。

师:为什么熬夜听?

生:怕它又象第一次一样死了。

师:听是为了看蚂蚁是不是活着。会不会发生第一次的惨剧。

生:我从平心静气地听体会到。因为如果声音大的话,蚂蚁可能会打扰所以从这句话体会到对蚂蚁的关爱。

师:我们一起来把她对蚂蚁的亲近之情,关切之意读出来,大家练读。

学生自由读。

但可以用耳朵听,把火柴盒贴在耳朵上,可以听见它们的脚步声,这些窸窸窣窣的声音极其轻微,必须在夜深人静时听,而且要平心静气地听。

指名读。

师:什么叫平心静气地听?

生:不躁动,心平气和地听。

师:连大气也不敢出,这样细心地考虑能不能表现出来。

生读。

师指导读好这段话。(声音要小)

出示这句话:在这若有若无的微响中,我仿佛已看见那些快乐的小蚂蚁正在长大,它们长出了美丽的翅膀,像一群威风凛凛的大蟋蟀

这句话放在这儿表现什么,传递什么?

生:对未来的憧惊。

师:她通过自己的饲养,蚂蚁们能长出美丽的翅膀,像一群威风凛凛的大蟋蟀。

师:虽然只是一种期待,对未来的一种想象,并不是真实的存在。但在这里,作者的虚实结合,让自己的关爱之情更加细腻,更加有情趣,更加丰富,让我们共同畅想它们的未来。

师生共同读这段话。

师:处处传递对它们的关爱,为什么还说她们在囚蚁呢?

生;它们没有自由。

师:文章中哪些语句说蚂蚁没有自由。

生:读它们不停地摇动着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上下来回地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我从它们的表现可以看出。

师:(课件出示)

师:它们在寻找什么?(找出路)

师:找到了吗?(没有)

师:它们惊惶不安地在瓶里奔跑,是什么让它们惊惶不安?这是一个陌生的环境,没有空气了,呼吸都很困难了,它们在用自己的语言喊什么?

生:快救我。放我出去。救命。这是哪里?

师:这15只蚂蚁它们原本在路边排队,搬家,觅食,嬉戏,甚至博斗。现在突然被关进了陌生的环境,它们在里面生读(不停地摇动着头顶的两根触须)急急忙忙地在瓶子里生读(上下来回地走动,似乎在寻找什么)它们多想找到出口啊,可是怎么找也找不到,于是,它们更加生读(惊惶不安地在瓶里奔跑)它们向每一个光亮处跑去,可是这透明的玻璃已经冷冷地将它们与外界隔绝开来,它们只能用生读(它们的语言大声喊叫)快放我出去,谁来救救我们,可惜我们生读(听不见)

第二天早晨,15只蚂蚁横七竖八地躺在瓶底,安安静静地一动也不动,它们全都死了。这15只蚂蚁被迫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被迫失去了自由的权得,被迫剥夺了活下去的权利,它们的确是被关在玻璃瓶里的囚犯。第二次他们在火柴盒里的表现作者没有描述,大家能想象到吗?赶快和同桌讨论一下,它们在火柴盒里是怎么样的?

生:蚂蚁在火柴盒里到处走动,在寻找出去的路。

生:在一起商量着怎么样找出口,好逃出去。

生:在火柴盒里到处找缝隙

生:在火柴盒里很焦急,商量找出口。

师:这火柴盒里虽然透气,虽然有温暖,虽然有食物,可是它们和玻璃瓶一样限制了自由,把它们关在里面,它们被当作了囚犯。

火柴盒虽然好,可是那是个狭小的空间,蚂蚁们是不愿意被关起来的生读(最后一段:它们宁可在墙角、路边和野地里辛辛苦苦地忙碌搏斗,也不愿意在人们为它们设置的安乐窝里享福。对它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

有人饲养,固然无忧,可怎么比得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无拘无束的,所以蚂蚁们宁可在(生读)

安乐窝里虽然应有尽有,让他们无惧风雨,得享美食,可毕竟是一个狭小的空间,怎比得上大自然的广阔无垠,所以蚂蚁们宁可在生读。

这一死一逃的试验结果真实地呈现在作者的眼前,也使她终于明白生读(蚂蚁们是不愿意享福。)对于它们来说生读(没有什么比自由的生活更为可贵。)

师: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体验写一写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自由的生活谁都想要,没有拘束,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师:你也很渴望这样的生活。

生:自由的生活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即便是苦,即便是难,那也是快乐的。

4、学习写法,体会呼应。

师:我们予以蚂蚁关爱,可以让蚂蚁感受到温暖,但是如果蚂蚁们关住爱那就是在囚蚁,作者最初的想法是这样的吗?她最初可以为蚂蚁是由人来饲养的,现在的结论是它们不愿意让人来饲养,更渴望自由地生活,这样尽管结论相反的,可是它们都是围绕蚂蚁这个话题而谈,从而形成了首尾呼应的写法。那她得出的这个结论,你接受吗?

生:蚂蚁渴望自由的。不愿意被养的。

四、总结回顾

师:作者是通过真实的试验,真实的过程体会出这样一个结论。在这其中运用了一种事例求证的探索方法,并把它完整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在很多年以后作者曾戏称囚蚁是她做的了件笨事。可是这件笨事让我们在玩笑也应该学习事例求证这种探索方法以及这种表现方法。

只到现在,作者还常常记起这件事,在羞涩一笑这后,她发出这样的感慨,生齐读自由是一种天性,

也许,

人与动物相处的最高境界

小编推荐

《白杨礼赞》《囚绿记》教案及练习


《白杨礼赞》《囚绿记》

二.重点难点分析

1.理解象征手法

体会散文“形散神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特点,理解托物言志的象征写作手法。体会作者在散文中寄托的感情、散文的内涵美及其象征意义。

2.感受《白杨礼赞》中中华儿女正直、质朴、紧密团结、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理解《囚绿记》中“绿”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赋予“绿”的深刻思想内涵即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黑暗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3.了解散文中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其作用。

4.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新课讲解

1.识记生字词

无边无垠(yín)坦荡如砥(dǐ)恹恹欲睡(yānyān)

虬枝(qiú)婆娑(suō)秀颀(qí)

嵌着(qiàn)瞥见(piē)涸辙(hézhé)

暇择(xiá)蕈菌(xùn)移徙(xǐ)

猗郁(yī)揠苗助长(yà)淅沥(xīlì)

2.背景介绍

《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作者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囚绿记》:陆蠡(1908—1942),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抗日烈士,原名陆考原,幼时有“神童”之称。他有三本散文集:《海星》,于1936年8月问世;《竹刀》(曾名《溪名集》),于1938年3月出版;1940年8月出版了第三本散文集《囚绿记》。三个文集的共同特色是凝炼、质朴,蕴藉而秀美。陆蠡也写过许多短篇小说,给人的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3.课文讲解

《白杨礼赞》

这是一篇记叙性散文,采用象征手法,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华北抗日军民坚强不屈的品质。全文共勾勒、描绘了四幅图:高原风景图、白杨远视图、白杨特定图、物人联想图(敌后抗战图),每一幅图都有诗情画意在其中。

A明晰结构:

全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直抒对白杨树的崇敬、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5—6段):具体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7—8段):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第五部分(第9段):以白杨树与楠木对比,表达鲜明的爱憎,再次赞美白杨树。

B品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的标题为“白杨礼赞”,细读全文,看看全文有哪些句子和段落是直接对“白杨”进行“礼赞”的?

明确: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反复赞美白杨树呢?用课文中的原句加以回答。

明确:第8段告诉我们赞美白杨树的原因: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3、刚才我们讨论的都是写白杨树的,但文章的第二段似乎不是写白杨树的,这一段写什么呢?它与白杨树有关系吗?

明确:这一段是描绘西北高原的壮美景色,它是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4、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西北高原的?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

明确:作者先从三个方面来描绘:色彩——“黄绿错综”;幅员——“无边无垠”;地势——“坦荡如砥”。作者之所以要着意描写黄土高原是为了给白杨树的出现设好背景,不平凡的环境培育了不平凡的白杨树,描写黄土高原有烘托白杨树的作用。

5、白杨树外形的总特征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具体描写来突出白杨树的总特征的?

明确:作者描绘白杨树的总特征是:力争上游,倔强挺立。作者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面来刻画白杨树的外形。

6、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反映在文章中哪些语句中?又是如何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

明确: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将白杨树和其他树种进行对比。指出白杨树不是“树中的好女子”,却是“树中的伟丈夫”。作者列举了七个褒义词热情地赞扬了白杨树的品格、气质:“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实际上这正是抗日军民的品格和精神的艺术写照。这种把“树”和“人”紧密联系起来,由此及彼的写法,就是借物咏人的写法。注意,在文章第7段,完成了由树→人的转化,第8段则直接把“白杨树”与“北方农民”两个相似的地方突出来,此外又用两个“象征”,画龙点睛地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7、第7段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这组反问句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并深化,发人深思。第一句由树及人的过渡,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那么,应该觉得它是什么呢?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

“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等词语就反映了一层比一层深的含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这组反问句主要是一步步地深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结构相似而有所变化,内容相近而不断深化,清楚地表明本文歌颂和赞美的真正对象是“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中国的抗日军民。至此,作者反复赞美白杨树的目的基本明确,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也清楚明确。

8、作者最后为什么又写楠木,目的何在?

明确:茅盾同志回答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结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呼应篇首。

C学习象征手法

《白杨礼赞》运用了象征手法。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蜡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此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

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例如本文作者把对北方农民的赞美之情寄托在对白杨的具体描绘与精辟议论上。这种描述是贯串全篇的。因此,本文用的是托物抒情的象征手法。

《囚绿记》

本文是现代散文家陆蠡的代表作,写作者在上海“孤岛”时期,怀念在北京的生活:窗外的两枝碧绿的长青藤被自己牵进迎窗的案头,然而这“囚进”屋里的绿藤,尖端仍朝着窗外的阳光,颜色却一天天变得萎黄,枝条也细瘦起来。直至抗战爆发,作者被迫南归,才将这个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释放,并真诚祝福它繁茂苍绿。

A关于赏绿和囚绿

1、提出问题:“这朝东的房间令人感到炎热”,作者为什么还选择“这朝东的房间”?

在课文中第四段找到答案: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

2、分析作者是如何赞美绿的,又如何形容其对绿色的渴望的。把文中作者赞美绿的句子找出来:“绿色是多么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从中感受作者对绿的喜爱和深情。

3、提问:“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的花草的茎叶的欢喜”各自说明了绿色给人什么的感觉?

结合“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色是自然的颜色”,更深地体会绿色给人的感觉。

4、作者是如此的爱绿,以致“忽然有了一种自私的念头”。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带着问题阅读第八段,并说出自己的看法:“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作者太爱绿了,以致于想占有它。

5、提问:作者“囚绿”后,常春藤的生长状况如何?作者有什么新的感受?作者的一片“善意”,为什么感觉“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甚至恼怒它的固执?

用课文中的语言回答:“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它渐渐失去了清苍的颜色”,“好像病了的孩子”。

B关于放绿和思绿

1、提问:作者为什么最后让绿囚恢复了自由,并且“向它致以诚挚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回答:作者要走了;作者太爱绿了;作者被它的不屈服感动了。

2、总结作者对绿的感情变化,即由爱到囚再到释放并祝福的原因。

3、通过分析“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说明“绿囚”的象征意义。如代表了当时不怕任何黑暗势力的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4、提问:联系文章中交待的历史背景说一说,课文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文写的是“囚绿”的故事,实际上是赞美“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歌颂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也是作者期望沦陷的祖国山河早日摆脱日寇黑暗统治、重获光明的内心的表露。作者采用“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借两枝绿藤的想象描写,启人联想,让人寻味。散文意境常用曲笔,用象征和暗示的手法,给人留下思维空间,把人引向一个高尚的精神境界。

四、比较阅读

把《白杨礼赞》和袁鹰的《白杨》做比较阅读

把《囚绿记》和朱自清的《绿》做比较阅读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一、基础知识

1、根据下面提示,仿写句子。

山对海说:你博大辽远,深邃宽容,是值得我尊敬的老师。

海对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归纳共同点,给它们下一个结论。

……居里夫人、斯汤达尔、麦克韦斯……都是年幼丧母;牛顿是个遗腹子,范仲淹、夏衍都是幼年丧父。

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工作,只能偷偷研究相对论;巴斯德赶走了纵横驰骋的老鼠,才在一间破阁楼上弄了间实验室……

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现象,招来的多是嘲笑;达尔文发现生物进化,反被权威骂了祖宗……米丘林进行植物杂交实验,神父狂叫:“你竟敢把上帝的果园变成妓院……”

在这些成功者的背后,蕴藏着一个发人深思的哲理,那就是:

本文结尾写出来的结论应当是()

A、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B、天无绝人之路。

C、逆境促进人自强,令人奋进,使人成才。

D、人间没有不变的逆境,世上没有永恒的春天。

3、某大学教授在新生入学的第一课上发出感慨:“我梦想有一天,所有的中国人都能遵守《小学生守则》。”请问:大学教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说出对应的人物或作品。

示例:潇湘馆丫环紫鹃葬花《红楼梦》人物:林黛玉

①赤兔马单刀赴会败走麦城《三国演义》人物:_________

②海滩荒岛“星期五”英国历险小说主人公:______

5、用下列词语联成一段表意明确的话。

潇洒别出心裁魅力

二、阅读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chuíliàn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juàndài,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1、给加点字注音。

潜滋暗长()坦荡如砥()

2、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chuíliàn()juàndài()

3、黄土高原的特点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请从文中摘出三个四字短语填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

①色彩:②幅员:③地势:

4、上文在描写黄土高原中写到了“我”的情绪变化,请根据提示用三个词语概括“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由“雄壮”、“伟大”引起)(由“单调”引起)(由“树木”引起)

5、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妙处。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扑:

6、上文描写黄土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试题答案】

一、1、略2、C3、中国人应从小就学好怎样遵守道德规范或中国人的道德规范差。

4、关羽鲁滨孙5、略

二1、zhǎngdǐ

2、锤炼倦怠

3、黄绿错综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4、不平凡→恹恹欲睡→惊奇

5、与“奔驰”相照应,写出了迎面而来的情景,形象而准确。静态的黄土高原“扑”入视野,这是乘车者的实感,准确地表现了“奔驰”的汽车速度之快。“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扑入”视野,也反映了黄土高原的辽阔平坦,一望无际,无遮无碍。

6、写黄土高原,写种种感受,都是为了展现白杨树的不寻常的生长环境,显示白杨树不寻常的意义。

《囚蚁》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微课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546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