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一生物DNA的复制教案1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一生物DNA的复制教案1”,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3节DNA的复制

课型:新授主备:同备:审批:
课标要求: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学习重点:
知识:了解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及特点。
能力: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情感:1.探讨DNA复制的生物学意义。2.体会证明半保留复制的实验的巧妙之处。
学习重点:DNA分子复制的条件、过程和特点。
自学等级
学习难点: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课前预学:
1.DNA分子复制是指以_______为模板,以为原料合成子代DNA的过程。
2.时间:有丝分裂____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____。
3.过程:边解旋边进行复制。
①解旋:在____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②以解开的____为模板,按原则合成子链。
③每一条子链与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形成两个新DNA分子。
4.特点:半保留复制,即新合成的DNA分子中,保留了________。
5.条件: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
6.结果:一个DNA分子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7.基础:
①为复制提供精确模板。
②能保证复制准确进行。
8.意义:使遗传信息从传递给,保持了遗传信息的。
三.合作探究:
1.DNA分子的复制的基本过程。

2.关于碱基互补配对的相关特点。

四.我的疑问:

五.归纳总结:

六.自我检测:
1.假设将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含水量有15N的DNA精子所占的比例为()
A.0B.25%C.50%D.100%
2.某生物的双链DNA分子共含有碱基700对,其中一条链上(A+T):(C+G)=2.5,问该DNA分子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A.300个B.400个C.750个C.600个
3.储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A.核糖体B.染色体C.细胞核D.线粒体
4.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脱氧核苷酸
B.在复制过程中,复制和解旋是同时进行的
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D.两条新的子链通过氢键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5.DNA分子在细胞的自我复制发生在()
A.在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B.在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
C.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D.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6.某DNA分子经过3次复制后,所得到的第4代DAN分子中,含有第1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的条数有()
A.1条B.2条C.4条D.8条
7.某DNA分子经过DNA解旋酶处理后,得到的产物是()
A.脱氧核苷酸长链B.DNA双链C.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D.无法确定
8.一个具有放射性元素标记的双链DNA噬菌体侵染细菌,若引细菌破裂后释放出n个噬菌体,则具有放射性元素标记的噬菌体占总数的()
A.1/2nB.1/nC.2/nD.1/2
9.将32P标记的DNA分子放在32P的培养基上培养,经过3次复制,在所形成的子代DNA中,含32P的DNA占总数是()
A.1/16 B.l/8 C.1/4 D.1/2
10.DNA分子的双链在复制时解旋,这时下述哪一对碱基从氢键连接处分开()
A.G与CB.A与CC.G与AD.G与T
11.DNA复制的基本条件是()
A.模板,原料,能量和酶B.模板,温度,能量和酶
C.模板,原料,温度和酶D.模板,原料,温度和能量
12.DNA分子是边________边复制的.首先在________的作用下将________键打断,把两条扭成________的双链解开,这就是________。经过复制,一个DNA分子就形成了________,以后随着细胞有丝分裂中________的分开,分配到________中去.子女像父母,就是由于父母把自己的________复制出一份传给子女的缘故.

CG13.左图为DNA的复制.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TA(1)DNA的复制发生在______________期;
TA(2)②的过程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G(3)指出③中的子链________________;
AT
(4)过程必须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CG
TA(5)子代DNA分子中只有一条链来自亲代DNA
②TA
CG分子,由此说明DNA的复制具有________特点。
AT

CGCG
TATA
③TATA
CGCG
ATAT
ⅠⅡⅢⅣ
(6)将一个细胞的DNA用15N标记,放入14N的4种脱氧核苷酸培养基,连续分裂4次.问:含14N的细胞占总细胞数的________;含15N的DNA细胞占总细胞数的________.
(7)已知原来DNA中有100个碱基对,其中A=40个,则复制过程中将需要________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参加.

相关知识

高一生物《DNA的结构和复制》知识点总结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一生物《DNA的结构和复制》知识点总结”,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高一生物《DNA的结构和复制》知识点总结
二、DNA的结构和复制
1、DNA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
2、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来合成子代DNA的过程。DNA的复制实质上是遗传信息的复制。
3、解旋:在ATP供能、解旋酶的作用下,DNA分子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配对的碱基从氢键处断裂,于是部分双螺旋链解旋为二条平行双链,解开的两条单链叫母链(模板链)。
4、DNA的半保留复制:在子代双链中,有一条是亲代原有的链,另一条则是新合成的。
5、人类基因组是指人体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分析测定人类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
6、DNA的化学结构:①DNA是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它的基本元素是C、H、O、N、P等。②组成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由三部分组成:一个脱氧核糖、一个含氮碱基和一个磷酸③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四种。DNA在水解酶的作用下,可以得到四种不同的核苷酸,即腺嘌呤(A)脱氧核苷酸;鸟嘌呤(G)脱氧核苷酸;胞嘧啶(C)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T)脱氧核苷酸;组成四种脱氧核苷酸的脱氧核糖和磷酸都是一样的,所不相同的是四种含氮碱基:ATGC。④DNA是由四种不同的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聚合而成的脱氧核苷酸链。
7、DNA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与磷酸相间排列在外侧,形成两条主链(反向平行),构成DNA的基本骨架。两条主链之间的横档是碱基对,排列在内侧。相对应的两个碱基通过氢键连结形成碱基对,DNA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确定了,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另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也就确定了。
8、DNA的特性:①稳定性:DNA分子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的顺序和两条链之间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是稳定不变的,从而导致DNA分子的稳定性。②多样性:DNA中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碱基对的排列方式:4n(n为碱基对的数目)③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都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构成了DNA分子自身严格的特异性。
9、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碱基含量计算中的应用:①在双链DNA分子中,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是相等的,占整个分子碱基总量的50%。②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嘌呤之和与嘧啶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中相应的比值互为倒数。③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的比值(A+T/G+C)与其在互补链中的比值和在整个分子中的比值都是一样的。
10、DNA的复制:
①时期: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②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
③条件:a、模板:亲代DNA的两条母链;b、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为;c、能量:(ATP);d、一系列的酶。缺少其中任何一种,DNA复制都无法进行。
④过程:a、解旋:首先DNA分子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扭成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称为解旋;b、合成子链:然后,以解开的每段链(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随的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不断地延长,同时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互相盘绕成螺旋结构,c、形成新的DNA分子。
⑤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⑥结果:一个DNA分子复制一次形成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⑦意义: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给子代,从而使前后代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
⑧准确复制的原因:DNA之所以能够自我复制,一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能为复制提供模板;二是因为它的碱基互补配对能力,能够使复制准确无误。
11、DNA复制的计算规律:每次复制的子代DNA中各有一条链是其上一代DNA分子中的,即有一半被保留。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则形成2n个DNA,但含有最初母链的DNA分子有2个,可形成2ⅹ2n条脱氧核苷酸链,含有最初脱氧核苷酸链的有2条。子代DNA和亲代DNA相同,假设x为所求脱氧核苷酸在母链的数量,形成新的DNA所需要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数为子代DNA中所求脱氧核苷酸总数2nx减去所求脱氧核苷酸在最初母链的数量x。
7、核酸种类的判断:首先根据有T无U,来确定该核酸是不是DNA,又由于双链DNA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单链DNA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来确定是双链DNA还是单链DNA。

高一生物DNA分子的结构教案2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

课型:新授主备:同备:审批:
课标要求: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
知识:1.构成DNA分子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种类、碱基种类、元素种类。
2.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
3.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能力:1.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对科学家探索基因的本质过程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领悟模型方法在这些研究中的应用。
情感:1.认识到与他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体验模型构建对于生物学发展的重大意义,并在学习中坚持多动手。
学习重点:1.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2.DNA分子结构的特点。
学习难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我的课堂:
自学等级
一.情境导入:
二.课前预学:
1.DNA分子的化学组成基本结构单位——______________
含氮碱基脱氧核糖磷酸将下列碱基与中文名称连接起来:
腺嘌呤A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G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C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T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DNA分子是由许多个连接而成的长链,简称多核苷酸链。
2.DNA的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是由条脱氧核苷酸长链,按(指一条链的起点为磷酸,另一条链的起点为脱氧核糖)方式盘绕成_______结构。基本骨架由_______和_______交替排列而形成;中间的_______严格按______________原则(与配对,与配对)形成碱基对。
三.合作探究:
1.DNA分子的模型构建的基本过程。

2.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及有关特征。

四.我的疑问:

五.归纳总结:

六.自我检测:
1.某DNA分子含腺嘌呤520个,占碱基总数的20%,该DNA分子中含胞嘧啶()
A.350B.420C.520D.780
2.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上,腺嘌呤比鸟嘌呤多40%,两者之和占DNA分子碱基总数的24%,则这个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上,胸腺嘧啶占该碱基数目的()
A.44%B.24%C.14%D.28%
3.一个DNA分子中,G和C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士46%,又知在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碱基数的28%和22%,则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碱基数的()
A.28%和22%B.22%和28%C.23%和27%D.26%和24%
4.DNA分子中的某一个区段上有300个脱氧核糖和60个胞嘧啶,那么该区段胸腺嘧啶的数量是()
A.90B.120C.180D.240
5.下列分子中含有1个磷酸基的是()
A.核苷酸B.ATPC.ADPD.DNA
6.有1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有结构有1个腺嘌呤,则它的其它组成是()
A.3个磷酸、3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B.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胞嘧啶
C.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胸腺嘧啶D.2个磷酸、2个脱氧核糖和1个尿嘧啶
7.作为遗传物质的核酸及成分核苷酸、五碳糖、碱基种类依次是()
A.2、8、2、5B.2、2、2、2C.2、1、1、4D.2、2、2、5
8.假设1个DNA分子片段中含碱基C共312,占全部碱基有26%,则此DNA片段中碱基A占的百分比和数目分别是()
A.26%,312个B.24%,288个C.13%,156个D.12%,144个
9.若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A:C:T:G=l:2:3:4,则另一条链上A:C:T:G的值为()
A.l:2:3:4B.3:4:l:2C.4:3:2:1D.1:3:2:4
10.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G)/(T+C)=0.5,则另一条链和整个分子中上述比例分别等于()
A.2和1B.0.5和0.5C.0.5和1D.1和1
11.某双链DNA分子共有含氮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A+T/C+G=2/5.问该DNA分子中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A.150B.200C.300D.400
12.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上的T与C分别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32.9%和17.1%B.31.3%和18.7%C.18.7%和31.3%D.17.1%和32.9%
13.下图所示DNA分子平面结构图,仔细阅图回答下列各问:

(1)写出图中各编号的中文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
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⑤________;⑥________;
⑦________;⑧________;
⑨________
(2)图中共有脱氧核苷酸____个,碱基__对。
(3)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15N的同位素培养基上,则能在此图的________成分(填写编号)上可以测到15N。
(4)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32P的同位素培养基上,则能在此图的________成分上可以测到32P。
反思与积累:

高一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3


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主备:同备:审批:
课标要求: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学习目标:
知识:1.简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设计思路。
能力: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情感:1.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2.认同与他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本质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学习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我的课堂:
自学等级
一.情境导入:
二.课前预学:
1.20世纪20年代,人们认识到蛋白质是由连接而成的大分子物质,而
的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藏着,因此,许多科学家认为是遗传物质。
2.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DNA是由许多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这一认识使人们意识到可能是遗传物质。
3.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包括两个实验:英国科学家的实验和美国科学家
的实验。
三.合作探究:
1.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
①R型活细菌(菌落粗糙、无荚膜、无毒性)注射小鼠→_____;
②S型活细菌(菌落光滑、有荚膜、有毒性)注射小鼠→_____;
③加热杀死S型菌注射小鼠→_____;
④R型活菌+灭活S型菌注射小鼠→_____;
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初步结论:

结论:_____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2.艾弗里的实验—教材P44图3-3。
①科学家们在证明什么是遗传物质时的一般方法是:设法将和等分开,以便、去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②实验结果表明:才是遗传物质,不是。
思考:
1.格里菲斯和艾弗里的转化实验对照是怎样?
2.格里菲斯和艾弗里的转化实验能否完全证明DNA就是遗传物质,为什么?

3.格里菲斯的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是什么?因此能够说明DNA和蛋白质的稳定性谁更强?
四.我的疑问:

五.归纳总结:

六.自我检测:
2.若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使之与活的R型细菌一起感染小鼠,结果或结论错误的是( )
A.小鼠死亡 B.多糖不是遗传物质
C.能证明DNA是否为遗传物质D.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4.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个试管,依次分别放人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
6.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实验结果()
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证明了RNA是遗传物质
C.证明了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D.没有具体证明哪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不能证实的是
①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②DNA是遗传物质
ABCD③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重要载体
④在不含DNA的生物体中内,RNA就是该生物的遗传物质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关键一步是()
A.区别出肺炎双球菌的类型B.灭火的有荚膜菌可使无荚膜菌的后代长出荚膜
C.无荚膜菌不会使小白兔得病D.有荚膜菌的DNA可使无荚膜菌的后代长出荚膜
4.1944年,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了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然后分别加入到培养R型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加入了DNA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转化成了S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和多糖的培养基中,R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变化。这一现象说明
①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DNA决定的②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加入到R型细菌中③DNA是遗传物质④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R型细菌的DNA不是遗传物质⑤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⑥蛋白质和多糖在转化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A.①②④⑥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⑤⑥()
5.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科学家于1928年完成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将R型活细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含S—DNA)混合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且细菌的后代中出现少量的S型细菌,且这些S型细菌的后代均为S型。这一实验证明了。
(2)为研究上述转化的物质基础,科学家将S型细菌的DNA、荚膜多糖、蛋白质、RNA等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结果只有DNA使R型细菌完成了转化。这一事实证明了
。加入的S—RNA之所以不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是因为。
(3)上述实验中,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最关键的设计思路是

反思与积累: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主备:同备:审批:
课标要求: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学习目标:
知识:1.简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设计思路。
能力: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情感:1.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2.认同与他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本质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重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学习难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自学等级
我的课堂:
一.情境导入:
二.课前预学:
1.噬菌体的标记:
含35S的培养基培养含35S的细菌培养蛋白质外壳含的噬菌体。
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含32P的细菌培养内部DNA含的噬菌体。
2.生物的遗传物质。
(1)遗传物质的分布和种类:
①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
②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
③近年发现的朊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2)结论:
①_____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或_____。
③一般来说,蛋白质不起遗传物质的作用。
三.合作探究:
1.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2.通过肺炎双球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四.我的疑问:

五.归纳总结:

六.自我检测:
1.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应是( )
A.子代噬菌体DNAB.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C.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D.部分子代噬菌体DNA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证明的是()
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蛋白质是遗传物质
C.DNA是遗传物质 D.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3.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大肠杆菌的蛋白质,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生的噬菌体可含有()
A.32PB.35SC.32P和35S D.二者皆无
4.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全过程中,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始终留在细菌的外面,对这一事实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噬菌体的传种接代中,蛋白质不起遗传物质的作用即得到了证明
B.在噬菌体的传种接代中,起遗传作用的不是蛋白质即得到了证明
C.在噬菌体的传种接代中,起遗传作用的是DNA和蛋白质即得到了证明
D.在噬菌体的传种接代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即得到了证明
5.关于染色体和DNA的关系,正确的是()
A.DNA和染色体都是遗传物质B.染色体的组成成分之一是DNA
C.一个染色体含有一条多核苷酸链D.DNA只存在于染色体上
6.噬菌体在繁殖的过程中所利用的原料是()
A.自身的核苷酸和氨基酸B.自身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D.自身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
7.下列哪项不是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的是()
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B.能表现或反映出生物体的各种性状
C.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D.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8.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A.细胞核内B.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内C.细胞质的基质内D.细胞核和细胞质内
9.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试验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这两个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
A.重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应B.诱发DNA突变,研究其表型效应
C.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D.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DNA在亲代与子代之间的传递
10.下图是噬菌体侵染细菌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正确顺序应是___________。
(2)图中D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留在细菌外的是___________,注入细菌内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图中E表明__________。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得出了___________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结论。

高一生物绪论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高一生物绪论”,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必修本
第1课时绪论
知识精华
生物基本特征解释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蛋白质是的主要承担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构成的
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总称
生物体都有应激性生物体对外界刺激都能发生一定的反应。因而能周围的环境
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以便保证种族的延续。
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的各个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科学的发展阶段主要成就
描述性生物学阶段1、细胞学说;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实验生物学阶段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被重新提出
分子生物学阶段1、1944年,艾弗里用细菌作实验材料,第一次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题例领悟
例1:夏日取池塘中一滴水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一些生物的存在。你确认它们是生物的主要依据是:
A、B、C、
解析:确认它们是不是生物应主要依据生物基本特征,这些基本特征,只有生物才具有,而非生物是不可能具有的。因此,这些基本特征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重要标志;另外,要关注题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一条件,从生物基本特征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特征。
答案:A、有细胞结构B、能进行繁殖C、对外界刺激能发生反应
例2:大雁每年秋天由北方飞往南方越冬,到第二年春季又飞回北方繁殖,大雁的这种节律行为,从根本上说是由下列哪项决定的()
A、食物B、温度C、大雁的DNAD、适应性
解析:大雁的这种迁徙行为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是适应环境的表现。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性、变异性有极重要的作用。大雁的这种迁徙行为是由大雁的遗传物质——DNA决定的。
答案:C
自我评价
一、选择题
1、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应激性的是()
A、鸟的前肢变成翼B、葵花朵朵向太阳
C、狗见主人摇尾巴D、敲击人的膝盖骨下方的韧带,会产生膝跳动作
2、病毒可作为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A、能产生后代B、具有细胞结构
C、由有机物构成D、能使其它生物致病
3、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生物体具有()
A、细胞结构B、应激性
C、遗传性D、新陈代谢作用
4、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大肠杆菌B、变形虫C、衣藻D、噬菌体
5、20世纪以来,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是()
A、粮食、人口B、人口、环境
C、水和能源D、粮食、资源、人口、环境
6、实验生物学阶段研究的目标和手段主要是()
A、描述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B、观察生物的形态并进行分类
C、用理化手段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D、用实验手段和理化技术考察生命过程
7、、下列属于生物工程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A、营造华北、东北、西北防护林工程
B、建设小张庄农业生态工程
C、在南方建立桑基鱼塘生态工程
D、将某细菌抗虫基因导入棉花,培育出抗虫棉
二、简答题
1992年,陕西一农民从河中捞起一块重达20多公斤的不明物体——“怪肉”,这是不是生物?经观察此物体具有不断生长的特点,因此初步判断为生物体,经鉴定为大型粘菌复合体。构成“怪肉”的微生物有乳酸杆菌、醋酸杆菌和酵母菌。该物中含有大量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以及核酸、多糖、矿物质等。特别是具有能刺激人体细胞生长、提高人体免疫力、消除多种疾病等功效。
(1)、粘菌、乳酸杆菌、醋酸杆菌和酵母菌的基本组成物质中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
(2)、粘菌、乳酸杆菌、醋酸杆菌和酵母菌的生长、生殖发育、应激性等都是生物体在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上实现的。由此可见
(3)、科学家制造“超级菌”分解石油属于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自我评价答案:

1234567
AADDDDD
1)蛋白质、核酸(2)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3)生物工程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254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