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知识点: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名优秀负责的教师就要对每一位学生尽职尽责,作为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知识点: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知识点: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新中国诞生)

1、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河北西柏坡。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恢复和发展生产(第二次工作重心转移);确定了中国从农业国转变到工业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

2、人民政协一届全会:1949年9月,北平。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文件;《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4、政治意义: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人民民主政权;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

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背景:195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成立奠定了法律和组织基础。

一届人大:1954年9月,北京。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意义:开创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初步确立:1949年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初步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正式确立:1954年中国人民政协二届一次会议召开,为了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共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人民政协需要继续存在和发展。(职能和地位: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新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1、背景: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为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共同发展。

2、概况: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繁荣的民族关系原则,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划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已建立,到1958年新疆、广西、宁夏也成立自治区,1965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3、意义: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m.jab88.CoM

1、1949年的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A、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B、决定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

C、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

D、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2、共同纲领规定的国家性质是()

A、社会主义国家B、新民主主义国家

C、人民民主专政D、无产阶级专政

3、即使新政府的施政方针,又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D、义勇军进行曲

4.新中国成立标志着()

A、中国领土的全部解放

B、中国革命取得了完全胜利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

5、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首要任务是()

A、制定根本大法B、选择国家领导人

C、规定一五计划内容D、确定统一战线政策

6、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

③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④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7、下列关于一届人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共同纲领不再代替宪法

C、刘少奇当选为国家主席

D、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

8、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提出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是在()

A、1949年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1954年一届人大

C、1959年二届人大D、1964年三届人大

9、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背景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C、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D、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0、中国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管理坚持的重要原则是()

A、区域自治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D、共同繁荣

相关阅读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知识点: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知识点: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知识点: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以独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同帝国主义两大阵营对抗的局面,美国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执行的是从扶蒋反共、助蒋内战到敌视新中国政权的政策,所以中国共产党确定,新中国在对外关系上要实行“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的政策。首先是联合苏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使新中国很快就得到了世界人民民主国家的承认。10月2日,苏联首先与新中国建交。中苏两大国建交,带动了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阿尔巴尼亚、越南等10个东欧和亚洲的人民民主国家与中国建交。此外,印度、瑞典、丹麦、缅甸、瑞士、印度尼西亚等国也相继与中国建交。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也为新中国经济建设争取到所需资金和技术。1949年12月,毛泽东率中国党政代表团访问苏联。1950年2月14日,两国政府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条约规定,一旦一方受到日本或日本同盟国之侵袭而处于战争状态时,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双方根据巩固和平与普遍安全的利益,对有关中苏两国共同利益的一切重大国家问题,均将进行彼此协商。还规定:“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按照这一原则,两国又签订了处理中苏遗留问题的协定,包括归还大连、旅顺及中国长春铁路,以及苏联援助中国3亿美元贷款等协定。在此以后,中国从东欧国家也争取到约7.3亿美元的贷款。这对亟待恢复国民经济的新中国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新中国外交的另一重要政策是“另起炉灶”。就是说,新中国不承认原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鉴于当时一些国家仍支持国民党集团或企图制造“两个中国”,因此,中国政府坚持建交前必须进行谈判,对方必须同国民党集团断绝外交关系,在联合国支持中国恢复自己的席位,并将各该国管辖地区内属于中国的财产交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此相联系的还有“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政策,就是不急于得到帝国主义国家承认新中国,先把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清除一下,把屋子打扫干净了,再请客人进来。

1.(2013·广东高考)下示材料说明当时()

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毛泽东

A.中美关系已经实现正常化

B.中国已有反霸统一战线构想

C.中国积极参与不结盟运动

D.中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的是毛泽东划分的三个世界的外交理论。材料指出中间地带是反美或反苏的,可知此时我国与美苏对立,故排除A、D两项。中国并不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故C项错。

2.(2012·福建高考)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新中国()

A.发挥了大国应有的政治影响力

B.促成了“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

C.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领袖地位

D.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内部团结

答案:A

解析: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通过这次会议,世界看到了在处理国际问题当中新中国的作用。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A项正确;“一超多强”是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故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在1961年才正式形成,且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从两次会议的参加国及其内容可以排除D项。

3.(2011·江苏高考)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

答案:D

解析: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毛泽东的“走出去”是指要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故A项不正确;当时中国还没有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故B项错误;克林顿执政时期中美关系才被定位为“战略伙伴关系”,故C项不正确。

4.1950年中国外交部发布《外侨管理外资处理意见》,其中规定对“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国家侨民”采取“赶、挤”政策,有步骤地令其全部撤回。这一做法体现的外交思想是()

A.“一边倒”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另起炉灶”D.“求同存异”

答案:B

解析:“一边倒”是指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排除A项;“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B项符合题意;“另起炉灶”是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排除C项;“求同存异”方针提出于1955年万隆会议上,排除D项。

5.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这主要是因为()

A.中苏两国社会制度相同

B.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

D.二战后亚非国家的支持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根据题干信息“不是倒向苏联怀抱”表明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选C。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因此A错误;B项与题干无关;D项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知识点: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知识点: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知识点: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史料链接]“一国两制”最初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和平统一祖国。那你了解台湾的历史吗?

(1)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澎湖等岛屿,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3)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立了台湾府,隶属福建省;(4)1885年:中法战争后在台湾设立行省;

(5)1895年:通过《马关条约》日本强占台湾;

(6)1943年:《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把台湾归还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归祖国;(7)1949年:蒋介石逃往台湾,海峡两岸再度分离。

(一)形成过程:

1、雏形: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除外交外,台湾一切事物都有蒋介石全权处理,后者还可以派人参加中央政府;

2、基础;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等等。这些原则后来称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形成:80年代以后,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深刻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4、宪法保证: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5、成为方针:1984年,“一国两制”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注解]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它享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的高度的自治权,但不是完全自治。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还可以保留军队。

问题探究1:为什么“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原因:(1)“一国两制”是我们党和政府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的,符合中国的实际,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2)用“一国两制”的办法和平解决,可以避免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符合人民的愿望;

(3)“一国两制”既可以确保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又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之,“一国两制”是顺应时代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的正确方针,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

(二)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历史回顾]香港问题的由来是怎样的?

①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中被割占;②九龙司:1860年《北京条约》中被割占;③新界:1898年《中英展拓界址专条》中被租借。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条件:

①物质: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理论:“一国两制”构想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完善,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指明方向;

2、香港回归:

(1)过程:①提出方案: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国正式提出以“一国两制”方案收

回香港;②签署声明: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届时将把香港交还中国;

③恢复主权: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同日,《中华人民共和

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正式生效。

(2)意义:①香港的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翻开了香港历史新的一页,中华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②香港的回归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3、澳门回归的过程:

①1987年4月,中葡双方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祖国怀抱。

4、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参考人教版):

(1)对中国:①洗雪百年国耻,提高国际地位;②开创港澳和内地共同发展繁荣的新纪元;③标志着祖

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④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为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成功典范。

(2)对世界: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用和平方式解决

国与国之间历史问题的成功范例;问题探究2:同是“一国两制”,政府在港澳和台湾的具体应用上有什么不同?

——除了享有香港、澳门拥有的一切权力之外,台湾还可以保留军队,但不应对大陆形成威胁。问题探究3:为什么我们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重要性:①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

望,也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②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发展和繁荣;③解决台湾问题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紧迫性:①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敌视、颠覆活动仍然存在,不断插手台湾事务;②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日益发展,企图分裂国家。

△国际敌对势力和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是台湾统一的两大障碍。

二、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文革结束后,祖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上了议事日程;2、1979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3、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宽,台湾民间回内地探亲、观光、投资经商、文化交流等活动不断加强;

4、两岸还以民间团体对话的形式进行政治经济方面的接触与会谈,并于1992年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一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5、1995年,江泽民主席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就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八项主张;

△八项主张核心内容: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②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意义:体现了党和政府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的决心和诚意,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6、2002年,中共十六大关于台湾问题的内容:

①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呼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两岸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尽早恢复对话;

③郑重声明: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

整,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

注:其中斜体加黑部分为记忆方法,要求学生了解、能大致复述即可。

[各抒己见]依据以上内容,你认为台湾如何才能顺利回归?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何重大历史意义?答案要点:

1、方式:由学生各抒己见,注意强调“一个中国“立场;

2、意义:①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根本基础,没有祖国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振兴。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突出标志,是民族复兴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

[时政要闻]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思维拓展]你认为国共两党60年后能够再度握手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你从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中能得出什么认识?

条件:①和平和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主题;

②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人民渴望和平统一;③祖国大陆经济政治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提高;

④改革开放以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加强,联系日益密切;⑤“一国两制”政策的提出,并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

认识:①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②中国统一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我们必须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团结一致、共同排除外国干涉势

力的阻挠,早日实现祖国统一;③台独势力猖獗,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统一;④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1、“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A台湾问题B香港问题C澳门问题D西藏问题

2、“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中的“两种制度”指的是:

A两种管理制度B两种社会制度C两种经济制度D两种法律制度

3、《联合声明》中规定香港、澳门地区50年不变的是①外交制度②经济制度③军事制度④生活方式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4、台湾问题的产生最主要是由于

A中国内战遗留问题造成的B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造成的

C雅尔塔体系规定造成的D联合国托管造成的

5、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的行使主权的各种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

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愿望

C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D“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

6、邓小平在1984年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上述观点表明

A反对美国插手中国内政B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C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D“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7、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远占优势的对手的交道。”这段话主要说明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时坚持不妥协立场B中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崇高地位的威望

C英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威胁D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的主动权就越大

8、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中国是一国两制的前提B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自治权

C中央人民政府代表中国行使主权D特别行政区原有制度不便

9、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

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D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10、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深圳特区、珠海特区等经济特区的最大区别是

A、法律制度B经济问题C社会性质D政治体制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作为高中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知识点:世界多极化趋势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欧共体:欧洲若干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个地区性经济、政治一体化联合体。

1、联合原因: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2、联合过程: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57年)

(3)欧洲共同体成立:1967年,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机构——欧洲共同体

3、影响:

(1)欧洲共同体成立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

(2)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1、原因: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日本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的作用

(1)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

A内因:

⑴政府进行大力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⑵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⑶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⑷适时提出经济发展的口号——“贸易立国”、“出口第一”。

B外因:

⑴美国大力扶植;

⑵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

2、结果(影响):

①1956年—1972年,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②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美日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③形成了美、日、欧三足鼎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

多极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

日本经济的崛起给我们的启示:

(1)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2)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3)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原因:

①政治基础: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

②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不结盟运动兴起。

③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

(2)标志: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的举行(时间、地点、倡议国、斗争目标等)

①倡议国:南斯拉夫

②形成: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③政策: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

a重要任务:在政治上反对美苏霸权主义。

b行动纲领:在经济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④发展:20世纪70年代起,

(3)意义:

①不结盟运动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

②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局。

2、中国的振兴: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的因素:

(1)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

(2)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实力大增。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开展竞争。在外交上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3)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经济格局。日本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4)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

(5)改革开放使中国迅速崛起,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总之,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或区域集团之间力量对比此消彼涨,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知识点: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1知识点: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什么叫“冷战”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外交对抗、封锁禁运、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发动代理人战争等。

1、冷战的背景

(1)美国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2)苏联努力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

(3)美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4)美国将苏联视为称霸的最大障碍。

2、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年)

(1)内容: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同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

(2)影响: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3、两极格局对峙的表现

(1)美国: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

经济上:实施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援助西欧恢复经济);

军事上:建立北约组织(1949年)。

(2)苏联:政治上:建立情报局;

经济上:组织经互会(使欧洲的社会主义国家自成一个经济体系;)

军事上:成立华约组织(1955年,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4、两极格局对峙的影响

①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

②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下;

③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核恐怖平衡);

④破坏世界和平,爆发了局部“热战”——朝鲜和越南战争.

认识:美国同苏联全球争霸,重点放在欧洲,但不放松对亚洲的控制:单独占领日本;扶蒋反共;发动侵朝战争;发动侵越战争。

1.(2013·广东高考)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A.联合国B.欧洲共同体C.华沙条约组织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答案:D

解析: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既是美国控制西欧各国的措施,又是美国对抗所谓的苏联“侵略”的措施。联合国是国际性政治组织,其主旨在于维护世界和平而非倡导对抗,排除A项;欧洲共同体是西欧国家建立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不包括美国,且是在1967年建立,而材料中马歇尔计划的提出是在1947年,排除B项;华沙条约组织是苏联主导的军事政治集团,目的是对抗美国,排除C项。

2.(2010·广东高考)1959年,美国国家展览会在莫斯科举办。对于榨汁机和洗碗机等展品,赫鲁晓夫表示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这反映了当时()

A.美苏冷战的重点从军事领域转向经济领域

B.美国霸主地位动摇,急需打开苏联市场

C.苏联轻工业发达,不需要进口这些器具

D.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改变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

答案:D

解析: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美苏两国以展览会为平台的经济文化交流,但是“工人阶级决不会购买这些无用的小器具,当场引起了美国副总统尼克松的反对”说明两国意识形态的对立并没有改变,所以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经济交流而不是经济领域的冷战,所以A项错误;B项到20世纪70年代才发生;苏联农业和轻工业相对滞后,所以C项错误。

3.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B.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C.成立华约组织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中美国正在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推断是马歇尔计划。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应对,以建立一个旨在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

4.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第三世界崛起

C.美国和苏联势均力敌

D.欧洲走向联合

答案:C

解析:题干中“强大的稳定因素”说明“冷战”中的美苏双方势均力敌,保持了均势的态度,谁也不敢首先发起战争。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629.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