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高二语文教案:《望海潮》优秀教学设计(三)”,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高二语文教案:《望海潮》优秀教学设计(三)
【设计思路】
本课内容为宋代的词,以前学生学习《沁园春?长沙》的时候就已经接触了词的一些知识,但是相隔半年,已经模糊了,所以先要温习。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词学习重点也在于诵读,所以要结合多种诵读方式,让学生感悟其中的音美,景美,情美。还要注意鉴赏方法的指导,启示学生把握词的意象,感受词的意境,分析情景关系,体会作者流露的真切感受。
【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了解柳永及其词的特点;感受词的意境、词的情韵;学习借景抒情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反复吟诵,感受词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领会作者对杭州西湖的喜爱之情。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词的节奏美,音韵美,意境美。学习“点染”的变现技巧。品味词中蕴含的情感。
2、通过把握词的意象,感受词的意境,分析情景关系,体会作者流露的真切感受。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结合探究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导语:到过海边的人都知道,海水有涨潮和落潮现象。涨潮时,海水上涨,波浪滚滚,景色十分壮观,而观看潮汐最为著名的地方就是在杭州的钱塘江畔。我们对杭州并不陌生,那里有很多美丽传说、诗词、旅游景点,同学们知道哪些呢?(学生汇报预习活动成果)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著名词人柳永笔下的杭州。2’
一、 基础知识 5’
1、 词的起源
产生于盛唐,盛行于宋。又称为“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 词牌和题目
词牌就是词调的名称。早期的词牌有名称,许多和填词的内容是一致的,如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就是写江南的美丽风光,张志和的《渔歌子》歌咏的是渔父生活。因此可以说,早期的词牌有许多也可看作标题。但到后来词牌往往只表示词的声韵格律,与调的内容渐渐失去直接的联系。因此,后来填词的人常常在词牌后加些文字来标明词所写的内容,这就是词题。如宋代晏殊的《山亭柳》词,词牌下有“赠歌者”三字,这就是词的题目,表示了词所写的内容。又如苏轼的《念奴娇》,题目是“赤壁怀古”。有的用词题还不足以表示所写内容,往往就写一段小序来说明创作的原委,如姜夔的名作《扬州慢》就有颇长的一段小序。所以有的词,不仅有词牌,有词题,而且还有小序。这种例子在南宋词中尤其普遍。
3、 词的分类
①按字数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到90字)长调(91字以上)
②按风格分:婉约词(柳永、李清照、秦观、周邦彦)豪放词(苏轼、辛弃疾)
③按曲段分:单调,双调(上下阕),三叠(第一阙、第二阙、第三阙),四叠。
4、 作者介绍
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北宋仁宗曾批评他:“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将名字抹去。柳永自称:“奉旨填词。”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据说完颜亮读罢柳永的《望海潮》一词,称赞杭州之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并且柳词可分俚、雅两派。
二、 整体感知 8’
1、 教师范读并指导,学生体会读
2、 根据词的基础知识,分析这首词所属的类型。
3、 学生谈一下作者笔下的杭州有什么特点。
明确:柳永《望海潮》词中描写了杭州城市的繁华、钱江大潮的壮观、西湖风景的秀丽,表现了对豪富、安乐的都市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这是盛宋社会风貌的速写,把杭州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市井风情,表现得既充分又含蓄,俊逸、豪爽的格调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三、 合作探究15’
1、 上阙四句话各说了什么内容?
板书:杭州繁华 城市规模 自然景观 市井面貌
探讨“怒涛卷霜雪”中“卷”字的妙处。
2、 理解之后再有感情的齐读上阙。尝试背诵
3、 上阙就杭州城各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和刻画,再现了杭州的繁华气象,那么下阙围绕着什么地点来写?
板书:西湖清嘉
下阙描写了哪些人?他们的情态反映了什么深层含义。
板书:百姓自得 官员怡乐 作者欣羡
明确:突出社会安定祥和。(这是一首以拜谒为目的创作的词。)
4、 有感情的齐读下阙内容。
四、 能力提升8’
1、 点染:国画用语,引申到古典诗词中,所谓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所谓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以便读者对其能更具体、更生动地把握。(但必须强调的是,点染之间不能“有他语相隔”,只能是一气而下。)本词是怎样运用点染手法的?
有人说诗歌中,“一切景语皆情语”。本文描绘的景色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 借景抒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抒情的种类:
① 乐景抒乐情
② 哀景抒哀情——《天净沙.秋思》
③ 乐景抒哀情——《春夜洛城闻笛》《绝句》(江碧乌逾白)
④ 哀景抒乐情——《喜见外弟卢纶见宿》
作业:从下列诗中任选一首,从点染结合、借景抒情的角度赏析。
《蜀道难》《琵琶行》《登高》
板书
望海潮 柳永
杭州 —— 繁华
西湖 —— 清嘉 美景—怡情 (点染结合借景抒情)
官民 —— 怡乐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教案:《望海潮》教学设计”,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高二语文教案:《望海潮》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流畅背诵,感知本词的景物描写方法。
2、了解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
3、掌握词的一些基本常识。
二 教学重点:
1、柳永对慢词长调的开创意义。
2、本词景物描写的方法。
三 教学难点:
1、数量词运用所体现的风格。
2、景物描写中白描、铺叙手法。
四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五 参考书目:
1、《中国文学史》(三),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2、《唐宋词名篇讲演录》,王兆鹏著,广西大学出版社
3、《中国古代诗词精品赏读丛书:柳永》,赵长征 编著 ,五洲传播出版社
六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口语训练
(一)导语:
晏殊是北宋前期的代表性词人,写了很多婉约曲致、歌咏升平的词作。14岁入朝后,历任要职,官至仁宗朝的宰相,生平喜爱文学,又喜欢荐拔人才。北宋诗人张舜民写了一本笔记叫《画墁录》。书中的第一卷里说,柳永第一次赴汴京预备参加科举时,流连于花街柳巷,没能考取功名,他写的《鹤冲天》中有一句词“忍将浮名,换了浅吟低唱”得罪了仁宗皇帝,很长时间内吏部不让他升迁。柳永就去找同是词人的当朝宰相晏殊,希望能拉他一把。但晏殊却讽刺他作“彩线慵拈伴伊坐”之类的情词,和当时的“深斥浮艳虚华之文”的仁宗皇帝一样,鄙视他的俚俗浮艳的词风,自然不肯帮他。不过这个晏殊是个非常有诚信的人,七岁能文,被誉为神童。十四岁参加科举考试时,宋真宗召见了他,让他和进士们一起在朝廷接受面试。晏殊在会试中看了题目后,向皇上奏道:“臣十天前已做过这篇文章,草稿尚在,请圣上另命一题。”皇上赞其诚实,当众赐同叔进士出身。正是他的诚实获得了皇帝的信任,也最终帮助他官场上的升迁。我的故事讲完了,下面把时间留给发言的同学。
(二)口语表达:
话题:同学们可就毅力这个话题,结合自己看过的某本书,某个名人的名言、某个影视中的人物事迹,发生在同学中的某个人或事作主题发言。
训练:请五六名同学上讲台,每个人作五分钟的主题发言。
点评:根据同学发言的情况,针对主题是否鲜明、语言是否流畅,讲话是否有感染力,讲话的姿态等和同学们一起做个点评。并现场打分,作为一项平时成绩。
第二环节:课文教学
一、词的基本常识:
(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词的标题是词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词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
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
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二、作者生平及创作:
柳永( 987?—1055后)原名三变,字景庄,后 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居崇安(今福建)。祖父柳崇,以儒学名,父柳宜,曾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入宋后授沂州费县令,官终工部侍郎。永少时流连于汴京,在秦楼楚馆中恣情游宴。后曾西游成都、京兆,遍历 荆湖、吴越。景佑元年(1034)登进士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馀杭令、定海晓峰盐场监官、泗州判官、太常博士,终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晚年流落不偶,卒于润州(今江苏镇江)。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宋史》无传,事迹散见笔记、方志。善为诗文,“皆不传于世,独以乐章脍灸人口”。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柳永是宋代词坛上最为流行的词作家。当时有“凡有井水饮出 ,即能歌柳词”的说法,对后世词家、金元戏曲、明清小说都有重要影响。
柳永的词集《乐章集》流传于世,存词二百余首。这些词作大致分为三类:
一类写羁旅行役内容的词。在柳永之前,并不是没有写羁旅行役内容的词,但柳永是第一个大量创作羁旅行役的词作家。他入仕之前,曾长期漫游;为官之后,又到过很多地方。根据地方志和他的词作,他到过的地方有,汴京,杭州、洛阳、长安……他的词常借用登临水的所见所闻,淋漓尽致地表现一个落魄、不得志的文人的悲哀和感叹。如《八声甘州》相对于五代多写闺阁闺风的词风,这种表达怀才不遇,失意痛苦的作品可谓境界大开,将传统诗歌言志、缘情的功能移植到了词的领域,这种词作也蕴含了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打破了五代词狭小的表现空间。
一类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尚。宋仁宗统治时期,号称太平盛世,城市经济更是空前繁荣,汴京、杭州、苏州等都是很繁荣的大都市。柳永是个颇具“市民意识”的作家,他热爱这繁华富庶的都市生活,《乐章集》中有不少描写都市繁华的词。《望海潮》(东南形胜)写杭州。这是一首最早出现的,由文人创作的长调慢词,它形象地描绘出钱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华富庶。
一类描写男女情爱。柳永写了不少反映秦楼楚馆生活和男女之情的词作。其中有放纵的欢娱、俗艳的调笑,也有离别的惆怅、真切的思念。这类作品鱼龙混杂,给他的声誉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尽管柳永的这类词作多为文坛上流所不齿,但其中的佳作如《凤栖梧》(伫倚高楼风细细)、《雨霖铃》(寒蝉凄切)得到他们的高度评价。
柳永一生都在烟花柳巷里亲热唱和,大部分的词诞生在笙歌艳舞、锦榻绣被之中,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三、背景介绍
在两宋词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大凡名作,往往有本事,本事包括创作过程的故事和传播过程的故事。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里记载,《望海潮》词传到金邦,金主完颜亮听到之后,欣然有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头鞭渡江之志”,激发了他要占领南宋的决心。一首词竟引发一场战争,这种传说可能不甚可靠,但至少说明这首词的传播之广,影响之大。
刚才说的是这首词传播中的故事,其实这首词在创作中,也含有柳永个人的目的。这首词的创作本事是,柳永不得志,到处飘泊流浪,寻找晋升的途径,希望有人能提拔他。柳永到杭州后,他的老朋友孙何正在当杭州太守,但孙何的门禁甚严,柳永是一介布衣,没办法见到孙何。柳永没有法子,只好写了这首词,请了当地的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说,如果孙何在宴会上请她唱歌,她不要唱别的,就唱这首《望海潮》。后来,这位歌女在孙何的宴会上,反复地唱着首词,孙何就问这首词的作者,歌女说是你的老朋友柳三变写的,那时柳永还没有改名。孙何就请柳永吃了一顿饭,把他打发走了,后来也没有怎么提拔他。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
四、整体感知:
(1)通过老师范读、学生齐读和自由读对本词进行整体感知。
(2)结合课文的注释和老师的讲解了解词的大意。
(3)同学讨论,老师点拨,分阙赏析:
1、师:上阙写了什么?
明确: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是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着笔写的。杭州地处东南,地理位置很重要,风景很优美,故曰:“形胜”。“三吴都会”,是从社会条件着笔写的。它是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那里人众荟萃,财货聚集,故曰:“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这一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因为杭州具有这些特殊条件,所以“自古繁华”。下面就对“形胜”、“都会”和“自古繁华”进行铺叙。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是对“三吴都会”的展开描写。“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是对“东南形胜”的展开描写。这里选择了钱塘江岸和江潮两种景物来写。“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是对“钱塘自古繁华”的展开描写。描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商业贸易情况——“市列珠玑”,市场里摆满了珠宝等珍贵商品,用市场上的珍宝,代表了商业的丰富、商业的繁荣;二是衣着情况——“户盈罗绮”,家家户户都满是绫罗绸缎。“竞豪奢”,又总括杭州的种种繁华景象。杭州的富庶当然不只这两个方面,但这两者都是妇女常用的装饰用品,暗示城市的声色之盛。
2、师:下阙些什么?
明确:写杭州人民和平安静的生活景象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这既是进一步描写“东南形胜”,同时又是杭州人游乐的背景。 “重湖”,写湖本身,西湖有里湖和外湖;“叠巘”,写湖岸,山峰重叠。西湖水碧山青,秀美异常,所以说“清嘉”。“三秋桂子”照应“叠巘”二字,写山中桂花。“十里荷花”照应“重湖”写水里荷花。红花绿叶,莲子清香,也是很能体现西湖特点的景物。南宋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三秋”,从时间着眼;“十里”,从空间着眼。桂在秋季开花,莲在夏季开花,写出了西湖不同季节的美景。
西湖不论任何季节、任何时间都是美的,所以就有游人去游玩。接下来就写到“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羌管弄晴”写的是白天人们悠扬的笛声,“菱歌泛夜”写的是人们晚上快乐欢快的歌声,“嬉嬉钓叟莲娃”是对前面两句的总括,所以这一句写的是杭州人民的游乐。“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写的是杭州官员的游乐,分两方面写的,一是“乘醉听萧鼓”宴酣之乐,二是“吟赏烟”山水之乐。是对地方官员的赞美,暗示这些官员与民同乐。“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对孙何的直接赞美,也在本词的结句说明投献的用意。
3、本词的是怎样铺叙和赞美杭州的富庶、魅力?
明确: 从词的构思上看,“形胜”和“繁华”是词眼。“形胜”是自然环境的美;“繁华”是经济的繁荣发达。“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表现的都是杭州优美的自然景观。“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参差十万人家”表现的是杭州经济的繁荣。
4、本词中的数量词的运用有什么特色?
明确: 词中数量词的使用尤见匠心,“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前骑拥高牙”等,或实写,或虚写,或夸张,营造出高迈豪放的气势,整首词所表现出来的博大豪迈的格调,已接近于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
5、作为一首投献之作,这首词是否表现出低三下四的奴颜婢膝?
明确:没有,在歌咏太平盛世、湖光胜景的作品中,此词的气格高华。
五、作业
1、仿本词写一首胜地胜景的词。
2、背诵《望海潮》(东南形胜)。
第三环节:相关文章导读
在中国的诗词创作中,悲秋是一个非常普遍的创作主题。柳永的词作中也有大量的悲秋之作,除了我们在中学时学过的《雨霖铃》外,本课本中还选了他的另一首非常有名的作品《八声甘州》。另外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晏殊的《蝶恋花》(菊愁烟兰泣露)、马致远的《双调?哨遍?高祖还乡》等都和秋天有关。这些作品体裁不一样,作品的风格也不一样,同学们可进行对比性阅读,看看它们选取的意象有没有相似之处,看看它们的意境是否一样,作家们用秋天这个时令段通常抒发怎样的情感。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望海潮教案设计的全部内容,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教学文章!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高中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么一篇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下册语文《望海潮》优秀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语文必修四《望海潮》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宋词及作者的基本常识,了解点染的手法,体会本诗层次之美。
2.反复吟诵,体会音韵情感,运用联想和想象,感悟诗词意境,理解诗人写作意图。
3.体会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词中重点词句的赏析,运用想象体会诗意之美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等
四、教学用具:板书、PPT
五、教学时数:1课时
六、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导入:宋词文体导入,引出作者及背景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今天我们就来讲宋词。(词的介绍)词出现于隋唐,到了宋代经济发展,勾栏瓦舍兴起,由于娱乐需要,这些逐管弦而歌的曲子词(板书:曲子词。词又称曲子词)开始兴盛(展示PPT)。起初多是民间艺人为演唱而自己填词,后来扩展到文人雅士之中,按谱填词很快成为一种风气(注意是“填”,作诗填词)。我们一般把词分为那两个流派?(婉约和豪放,展示PPT)词调蕴藉者为婉约,气象恢弘者为豪放。那么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大家能想到哪位(辛弃疾苏轼等),婉约呢?(李清照,温庭筠,柳永)还有柳永,那个写“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婉约派代表人物。
(二)作者及背景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柳永,看课后注释1.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北宋词人。因为排行第七所以又叫做柳七。他常出入于歌楼舞馆,和歌女们关系都很好,所以他很多作品都是为歌女所作。柳永仕途不顺,他曾作一首词《鹤冲天》,自诩“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还说自己“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这首词被宋仁宗看到,就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于是柳永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但柳永真的甘于这种沉醉烟柳巷陌的生活吗?从注释二看(写作背景)(谒见:见地位或辈分比较高的人)他想见孙何,还写诗投赠是为了什么?(能帮到他),那这首词一定要能吸引到孙何的注意,一定要能打动他。那接下来你们就是孙何,写作这首词就呈现在你们面前了,你们看看能不能被打动。
朗读课文,注意断句,揣摩一下怎么读才更有味道,之后我会请同学示范朗读。
(三)朗诵文本,整体感知
1.展示基础知识PPT
2.学生范读,点评(从断句节奏和情感上看)
3.提示朗读注意(“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读了好几遍细心的同学可以看出来这一句在文章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揭示出所咏之地,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都市的繁华,有总领的作用),所以要停顿一下为下文蓄势,两个字一断等,重点字词,“盈”,“图将”等,情感要饱满,语气较轻快,但具体一些地方要舒缓)
4.再齐读一遍
(四)品味语言,鉴赏形象
朗读评价,我没在读的时候有没有那种杭州美景扑面而来的感觉,下面我给大家找了几幅图片,大家来来试试用望海潮里面的诗句来给图片拟标题。
(PPT展示图片)
图片是简单的,诗的语言却韵味无穷,有人说望海潮,一句即一景,而诗歌中所描述的景物,就应该是(意象)。下面请大家再次细读文本,从这一幅太平盛世中杭州的繁华图景中找出你认为特别出色的画面,品味其用墨的精妙(语言)之处。
1.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烟,水雾,“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宿建德江孟浩然》歌词“春雨如酒柳如烟”,就是比喻柳树本身,初春柳树刚抽芽的时候,明年初春的时候大家可以注意一下我们学校的柳树。烟柳画桥,淡雅中不失华丽,风帘翠幕层层叠叠,参差,阁楼房舍远远近近,高高低低坐落在烟柳画桥之中,替我们展示了整个城市的风貌。)
2.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这里写得是钱塘堤岸和潮水,云:像云一样的,写出了树之葱郁。绕,环绕,写出了堤岸的弧线,绵延迤逦。怒涛,浪潮之大。卷,动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波涛比作霜雪,写出怒涛如雪的白色,也写出了江潮带来的森森寒气。孟浩然“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3.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竞相展现自己的豪华,物阜民丰的繁华之景)
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三秋,时间,十里,空间,从时间和空间上写出了西湖之美景。)
5.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弄,玩赏,“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泛,荡漾,飘荡。嬉嬉,欢乐的样子。人民游乐的情景,安乐,怡然自得。)
6.官员之乐,吟赏烟霞(风雅)。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祝愿之语,含蓄点出了写作目的,总括全篇,实属巧妙之辞,无关格调高低。)
(五)梳理结构(总结文本),体会作者情感
最终这篇文章落在这个“夸”上。那我们下面来总结一下他到底夸了什么,提示一下,上阙和下阙有区别。
下阙:重湖叠巘清嘉人民和乐点染
→归去凤池夸
写作目的:
(六)朗诵一遍结束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二语文必修4《望海潮》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高二语文必修4《望海潮》教案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1091.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