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1.兴办军事工业生:(学生阅读教材并分析问题)
师:19世纪60年代初,太平天国革命力量走出低谷,开始复兴。洋务派首先试图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镇压太平天国的革命,达到其师夷长持以自强的目的。1861年在长江流域,曾国落的部队占领安庆后,立即创办安庆军械所,这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师:同学们仔细看一看天津机器制造总局、江南制造总局大门这两幅历史照片,这些照片上的建筑,它们的外观有什么特点?再想想它里面设备是什么样的,比较一下两者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生:(仔细观察历史照片)
师:天津机器制造局的外观是以中国旧式建筑为主,再加上一些西式厂房和高大的烟囱,房屋里面安装的是从西方进口的先进机器。洋务运动刚刚开始,洋务派办的军事企业的外观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的,这些建筑的不协调之处就在于:上观上是传统建筑的形式,厂房里却是用西方大机器进行生产。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使用西方的机器进行生产,却不按机器生产的要求建构新的厂房,而是以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为主,又加上一些西式厂房,这从侧面反映了洋务派怎样的思维方式呢?大家发表一下看法。
生:(互相讨论,发表意见)
师:(总结学生的发言)正如大家所说,洋务派试图把西方资本主义先进技术,嫁接到清王朝腐朽的封建制度上来。大家思考一下,洋务派的这种想法,错在何处呢?
生:(相互讨论,发表意见)
师:大家的观点集中起来就是——建立在近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基础上的近代技术与腐朽的封建社会体制是不相容的,这正是洋务派的不足之处。那么洋务派在70年代以后,为什么将重点转向民用工业?
2.兴办民用企业
生:(分析教材内容并回答)
师:洋务派办的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在性质上是否相同?
生:(阅读材料,发表意见)
师:判断一个企业的性质,应从哪些角度进行分析?
生:(分析并概括)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一个企业的性质主要由生产目的、产品分配、销售和企业管理特点等方面决定的。像江南制造总局这样的军事工业,其生产目的是为清政府服务,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内无资金积累,外无市场联系,企业的管理机构又是封建衙门式的,所以我们称像它这样的军事工业为封建性质的企业;像轮船招商局这样的民用企业,其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企业的管理中也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管理方式,因此这些民用企业基本上是以利润、市场和价值规律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我们详尽地分析了企业的性质,就有助于深化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师:在兴办军事和民用企业的同时,洋务派筹划了海防。有人说:洋务运动创办的新式军队,一开始就把镇压人民革命放在第一位,因而这一运动的目的带有明显的反动性。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3.筹划海防生:(归纳总结,发言)
师:同学们分析得不错。70年代清政府开始着手筹划建立新式海军。这时候,全国规模的农民起义已基本被平息,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洋务派筹划海防的主要目的是防范和抵御列强的侵略。在创建海军的同时,洋务派又有一个重要的举措——培养人才。
4.培养人才师:为什么如此重视人才?
生:(归纳总结)
师:正如大家总结的,中国旧时代的教育场所主要是私塾和书院,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等封建儒家思想典籍。洋务运动兴起,需要了解更多的西方科学技术,这对翻译、科技、军事人才的需要日益迫切,急需培养这些方面的人才。那么洋务派是如何培养人才的呢?
生:(概括总结)
师:洋务派在培养人才方面主要有两项措施:一是创办了新式学堂,培养的人才涉及翻译、军事和科技等各方面,这些近代学堂的出现,是文化教育领域中前所未有的事物。二是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兴起后,才有计划地向美、德、英等国家遣留学生,他们中的不少人,正如教材所介绍的,在以后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学们通过以上内容,了解了有关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的内容,你们对洋务运动怎样评价呢?(组织几名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课本提供的资料进行辩论。正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包含许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国成功地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反正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最终也只是以破产告终)生:(学生听取正反双方的辩论,然后根据课本上提供的史料、教学等内容发表自己的意见)师:(对发言的同学进行历史材料运用方面的指导)反方同学认为,历史给进行了30多年的洋务运动以检验成效的机会,今天我们可以从实际的效果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结论是洋务运动以破产告终,没有给中国带来富强的前途。反方发言的同学有两个依据:从对筹划海军的结果来看,有的同学以1883年~1884年的中法战争清王朝以胜求和、1894年~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清王朝以签定屈辱的《马关条约》告终为依据,认为这些战争的结果至少说明洋务运动中的增强国防力量的主张根本没有实现。从军事工业的生产情况来看,有的同学以课本上提供的对江南制造总局的产品质量介绍的文字作依据,证明军事工业虽然建立起来,但评价洋务运动的成果,更要从其实际情况来分析,以上材料证明洋务运动中的军事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效果不佳,更证明了洋务运动的不足。反方同学认为评价一个事物主要要通过现象分析本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注定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师:请大家思考:反方同学所说的洋务运动的破产,破产指的是什么呢?
生:(讨论回答)
师:对,我与大家的观点一致:洋务运动的自强求富;未能做到将侵略者赶出国门、收回被侵占的权利,这正是洋务运动的破产之处。
师:(对正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正方同学很好利用了课本提供了的大量材料,从几个方面论证了洋务运动给近代中国带来的新的内容,证明了洋务运动给中国封建社会躯体中注入了一些新鲜的血液。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方面看,正方同学以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产品为例,证明了这批军事工业引进了西方国家的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些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以轮船招商局收买美国旗昌公司的例子、湖北织布局的产品的长江中下游数省畅销的例子,说明洋务办的民用企业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从军事方面看,正方同学认为,没有洋务运动,就不会有左宗棠平定阿古柏的叛乱,收复新疆;就不会有冯子材的镇南关大捷;就不会有甲午黄海海战中重创日军的战绩。正方同学认为对洋务运动中军事方面的评价,应放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评价的观点是十分正确的。正方同学高度评价了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举办的近代教育事业,认为教育事业的初步发展,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影响;预习过课本的同学还指出洋务运动兴办的民用企业,使一批官僚、地主开始投资近代工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中国封建经济也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
师:正方同学在进行辩论的时候,有的同学谈到这样一个观点:历史上出现的一些事物往往是主观动机和客观结果不一致,那么我们该有怎样的评价标准呢?
生:(进行讨论)
师:(进行小结)曾国藩、李鸿章并不太了解他们开创的中国近代化的事业,他们一是忠于清政府,二是镇压革命和抵御外敌。我们看到在将近30年的时间中,办起十八家军事工业,二十多家民用企业,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正是他们手中开始发展起来的。我们对历史事物进行评价时,其标准只有看它是否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如果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就要肯定他们的历史作用;相反,如果使社会生产力倒退或停滞不前,我们就否定他们的历史作用。刚才有的同学提出了新颖的观点——对洋务运动评价,我们是站在今天的立场和角度进行思考的,今天我们抨击洋务派没有进行社会改造而只是引进西方技术与生产方式,但当时的情况下,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先追求武器的先进。后人也正是在他们没有成功的基础上,对学习西方产生了新的思考,推动历史前进的。能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说明同学们认真对洋务运动进行了分析。那么大家看这个观点是从什么角度对洋务运动进行反思的呢?
生:(讨论回答)
师:对了,这个全新的观点,正是从中国现代化,即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角度进行总结和思考的。总体来说,总结同学们刚才的讨论,可以得出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派在客观上顺应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采用西方的机器生产,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因而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但如果从近代化(或者说现代化,即传统的农业文明转换为现代的工业文明)的角度考察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一步。即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师:大家接着刚才反方同学的观点——后来的甲午中日战争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那么洋务运动为什么以破产告终呢?大家能不能根据课本上提供的相关材料,进行分析呢?
生:(查阅课本提供的史料,进行概括、发言)
师:同学们刚才以翔实的材料,分不同角度归纳了洋务运动没有成功的原因。有的同学以奕批评洋匠唯利是图的材料,得出结论——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所谓的专家牟取私利,使洋务派的企业难以发展。有的同学以清政府担心造成外重内轻局面,由不懂军事技术的满族官僚办军事企业的实录事例,说明洋务运动一直受清政府内部的阻挠和破坏。有的同学从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说法中,总结出洋务派的一些官僚将企业的积累资金留为个人的私产,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我补充一点——如果从整体上看洋务运动实施的情况,你会发现,在洋务派的代表名单上,中央只有奕一人,刚才同学们引用了大量的史实和实例说明洋务运动的特点时,会发现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几位重要的汉族地方官僚——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这与洋务运动的破产有什么联系呢?
生:(讨论发言)
师:刚才大家讨论的内容都是洋务运动破产的具体原因,在家再进一步进行分析:看一看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呢?生:(讨论回答)师:大家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进行了分析。的确,不改变封建制度,就想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洋务运动不成功的根本原因。洋务运动的失败,还可以从他们的标榜的中体西用的理论上进行分析:这个理论的积极的作用就在于减轻了改革所遇阻力,为中学和西学的结合找到了一种理由。但是其不足之处又是明显的:洋务派把西学的内容认定为科学技术,殊不知技术的背后还有许多思想文化层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与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单纯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既然地方阶级不能胜任担负起使中国富强的任务,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历史使命又落到它的肩上呢?
生:(讨论回答)
师:我的观点是本该领导近代化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在60~70年代刚刚形成,这一时期,只有地主阶级能担当起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任务。那么民族资本主义后来又有哪些探索呢?下一节课我们进行探讨。
21世纪是科技高度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新教育理念要求我们“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了解历史、培养成一种发展的、动态的历史主义眼光,以此关注和审视现实。
在讲述“洋务运动”一目时,首先向学生简单介绍洋务运动经历30多年,它上承鸦片战争时期开明地主阶级改革派林则徐、魏源等人的一些思想,下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是近代中国思想骤变时期,也是开风气的重要年代。
林则徐、魏源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学生回答:“鸦片战争打响之后,中西间的武器较量使得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少数人意识到历史大变局的到来──西人东来,西学东渐,古老的中国被迫于现代的西方相接触”。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有进步作用,是反侵略是爱国的。反映了鸦片战争后知识分子中的先进人物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解脱出来,开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见解,是为向西方学习的突破口,对后来的洋务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洋务运动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由学生讨论后回答:一是在清王朝遭到太平天国威胁;二是英法联军入侵的威胁。
教师还要进行补充:洋务运动是在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必然代替封建主义的历史条件下兴起的;是在变落后为先进,变封建主义为资本主义,变贫弱为富强的变革思潮中发生和发展的。洋务运动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它顺应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是以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近代工商业、新式海陆军为中心,并相应地进行新式文化教育事业建设以达到“自强”、“求富”,来挽救清王朝的统治。由于人民起义被镇压,俄国、日本等国加强武装侵略,国内阶级矛盾相对缓和,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洋务方针随之有所改善,即由制内为主而变为御外侮为主,大办新式海军,在经济方面由办军事工业为主变为办民用工业为主。洋务派提出的“自强”、“求富”口号始终是以物质和制度文化的局部变革作为走入近代化的原动力。在变专制为民主的思潮时,洋务派官僚“违反历史潮流,使这个变专制为民主的任务,历史的落到了戊戌维新派肩上。
今后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1.必须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
2.必须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洋务运动并不是以破产或失败而告终,而是以“结束”而告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使高中教师有一个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高一历史上册复习资料:洋务运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历史上册复习资料:洋务运动
1.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
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4.发起者:洋务派,即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的开明官员。(“师夷长技以自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5.代表人物:在中央的代表是奕訢,在地方的代表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6.口号:“自强”“求富”。
7.内容(主要措施):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①时间:19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
②口号:“自强”
③目的:武装军队
④创办的主要工厂: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⑤性质:官办封建企业
(2)发展近代文化教育事业
①目的:为满足洋务的发展需要
②主要措施:a.兴办新式学校(京师同文馆等),培养翻译人才和军事人才;b.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c.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3)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①时间:19世纪70年代-19世纪90年代
②口号:“求富”
③目的:辅助军事工业
④兴办的重要企业: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煤矿(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湖北织布局(张之洞)等。
⑤性质: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近代民用企业。
(4)建立新式海陆军
①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②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北洋舰队。1885年,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
8.洋务运动的破产(失败):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9.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①西方列强的阻挠和技术垄断;②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③洋务派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④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相适应),这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10.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影响):
①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②进步性(积极影响):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③局限性(消极影响):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而非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1.洋务运动给中国近代化探索留下了哪些有益的启示(洋务运动的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吸取)?
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②防止官员贪污腐败;③科教兴国;④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协调进行;⑤对外开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⑥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⑦民族独立是近代化的前提条件等。
12.小结: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虽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给近代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4课 洋务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掌握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及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比较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掌握分析比较事物的能力;学生通过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掌握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兴趣;史料分析,提高能力;讨论交流,加深理解;思辨探究,激励创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历史发展的趋势观察,洋务运动包含一些成功的因素,使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但它作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明显的失败了。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模式:发现探究式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请同学们注意大屏幕上的图片,屏幕上这幅图片是中国第一套邮票,共有三枚,面额分别是壹分银、参分银和五分银。由于它的设计者使用中国传说中的龙作为图案,它们被称为“大龙邮票”。
该邮票是清政府下令印制的,当时正处于洋务运动时期,这场运动是缘何兴起的,它的发展状况如何,它对中国近代社会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第二节洋务运动。第二章第二节洋务运动(板书)
首先,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材。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
洋务派和顽固派出现的原因是什么?洋务派与顽固派有何异同?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列举洋务运动的时间、口号及主要措施,分析洋务运动所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分布特点及企业性质。
三、洋务运动的结局及评价
洋务运动的结局如何,分析出现这种结局的原因并评价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
1、原因(板书)
好,同学们自学到这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这分,洋务派和顽固派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
正如同学们所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威胁清朝的统治,外有列强侵略加深统治危机,为维护清朝统治,清政府内部急需一场自救运动,因此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和顽固派的代表有哪些?(学生回答: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奕忻,在地方的代表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顽固派的代表是大学士倭仁)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以下材料,结合课文相关内容,分析说明洋务派和顽固派有何异同?(出示幻灯片)
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材料三:张之洞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四:倭仁说“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明体达用,规模宏远足以应付,外人自会避而远之。”
(学生回答)
不同点:
维护清朝统治的手段不同,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而顽固派仇视一切外洋事物,盲目排外,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
相同点:
(1)阶级相同,都是地主阶级;
(2)根本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
(3)都没有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是封建制度的落后
也因此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体是体制,中体是体制依然是封建制度,西用,西方的科学技术为我所用。那么,这种把西方科学技术直接稼接到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上的作法能否挽救中国,我们拭目以待。
2、条件(板书)
小阅读(出示幻灯片)
中国最早的一条铁路是1875年英国人在上海与吴淞之间修建的一条十几里长的铁路,因为在行车中轧死了一个人,被当时人看成是妖魔,破坏了风水和祖宗的龙脉。众怒难平,中国政府只得与英人交涉,最后照价把它买回,然后把它拆毁,将火车和铁轨投入大江。
咸丰的弟弟奕訢力倡洋务,排行第六,人称“鬼子六”,洋务能手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李鸿章一生事业与洋务相连,晚年心酸自谓:“三十年来无时不在被谤。”
顽固势力如此强大的情况下,洋务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学生回答)
慈禧的暂时支持
总理衙门的推动
汉族官僚的积极推行
中外暂时友好局面的出现
国际上创办近代工业浪潮日益高涨
慈禧为什么支持洋务派?(学生回答:1、刚上台需要巩固政权;2、洋务派的实力并得到列强的赏识。)
这些都使得洋务运动能顺利的兴起和发展,下面我们共同关注一下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时间
2、口号
3、中央机构
4、主要措施(板书)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视频,结合课本理清洋务运动的发展概况(视频)
(学生回答同时出示幻灯片)
1、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2、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3、中央机构:总理衙门
4、主要措施: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③筹划海防,建立三支近代海军
④创办近代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如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崇厚的天津机器制造局,屏幕右下角这幅图片是江南制造总局仿制的毛瑟枪。(幻灯片展示图片)
通过以下两则材料分析洋务派发展军事工业的目的是什么?洋务派认为的“心腹之患”是谁?(出示幻灯片)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之,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
就今日形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患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之志,肘腋之患也。英国志在通商……肢体之患也。——奕訢
(学生回答)
正如同学们所说洋务派发展军事工业的目的是镇压国内人民起义,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清王朝统治。
洋务派认为的心腹之患是国内人民起义。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又以“求富”为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这几幅图片分别是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李鸿章的开平煤矿、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幻灯片展示图片)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的直接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辅助军事工业)
(出示幻灯片)据统计“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抵制了一些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这是洋务企业的分布情况(幻灯片出示洋务企业的分布示意图)1、请你结合地图分析一下,洋务企业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2、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个特点的原因?{学生回答:自然环境优越(资源丰富、气候宜人),交通便利;城市人口密集,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场大;较早开放为通商口岸,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结合图片分析洋务企业与中国传统手工业相比新在何处?(幻灯片出示图片)(学生回答:用机器生产)
这种用大机器生产的企业,我们称之为近代企业,那么它们是不是中国的资本主义企业呢?我们结合课本36、37页小字来分析洋务派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性质。(出示表格)
判断一个企业的性质,主要看它的资金来源、产品的去向和管理方式等方面。
军事工业民用工业
资金来源政府出资官商合资(主)
产品去向供给军队一部分供给军事工业,
一部分投向市场
管理方式封建衙门式近代雇佣模式为主
性质官办封建企业带有资本主义色彩
(学生填表并回答:洋务派的军事工业在资金来源上,主要是政府提供;产品去向上,供给军队,不进行市场交换,不积累利润;管理方式上企业采用封建衙门式管理,企业设刑庭,监狱。这种企业不是按照价值规律经营的,因此从生产关系上,它是旧式封建企业。
民用工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以官商合资为主;产品一部分供给军队,绝大部分应用于市场,以获取利润;管理方式上,以近代雇佣模式为主。因此这些企业带有资本主义色彩。)
虽然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但它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军事方面;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中国出现了近代海军。其中实力最雄厚的是哪支海军?(学生回答:北洋海军)北洋海军的结局如何,它对洋务运动有何影响?(学生回答: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文化教育方面:为了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又送留学生出国深造。
这是京师同文馆,后并入京师大学堂,后者成为北大的前身;这是1872年赴美留学的幼童。清朝先后派了4批共120名官费留学生,清政府原本设计了一个长达15年的留学计划,但是进行到第10年,中途召回留美学生,这是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对清政府召回留美学生一事发表的社论。
“政府认为这些学生,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只学习军事有关的工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这种想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摘自中国青年报—清末中国留美幼童的故事一文2004/04/21
(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读一读)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清政府送青年学生出国是为培养哪方面人材?(学生回答:军事、科技、翻译)中途召回留学生,体现了清政府怎样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洋务运动有何影响?(学生回答:中体西用、洋务运动破产)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洋务运动的结局及评价。
三、洋务运动的结局及评价
1、结局(板书)
结局:破产
标志——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
破产原因分析:
(1)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
(2)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3)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4)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根本原因是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相符。
2、评价
这里有两种观点:观点一:洋务运动并没有取得积极的作用,最终只能以破产告终。
观点二:洋务运动包含许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国成功的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
(教师介绍近代化的含义)近代化的主要标志是,经济上,发展科学技术,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政治上,民主化、法制化,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飞跃,向人们昭示了近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世界发展的主流。
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你支持哪种观点,用史实说明,注意评价历史事件的原则,一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二是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结合洋务运动的措施,总结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内容积极影响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
兴办近代民用工业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一定抵制作用
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筹划海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清军战斗力,巩固了海防
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为近代中国培养一批新式人才
有利于封建教育制度的改革
总之,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结合现实,谈谈洋务运动的哪些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吸取?(学生畅谈: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防止官员贪污腐败;科教兴国;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协调进行;对外开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民族独立是近代化的前提条件……)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虽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但它给近代中国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使古老的中国开始顺应世界潮流,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最近网上流传一本新编历史剧《洋务运动》,请根据教材知识,判断下列剧情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如有错误,指出错在何处。
剧情一:
在乾清宫,慈禧召集李鸿章、曾国藩、张之洞、倭仁等大臣商讨国事,李鸿章提出要修铁路,遭到张之洞的反对,张之洞说:“电线铁路,冶铁织布,变华为夷,鄙见迂疏,期期以为不可。”双方激烈辩论,难分高下,慈禧问倭仁意见,倭仁说:“购买外洋事务,尤属明正言顺。”
剧情二:
1872年某年某月慈禧对奕訢说:“小六子(奕訢的小名),李鸿章前日上奏折,说是要引进西方的政治制度,开国会,设议院,这不是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吗?”
选择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部意见分歧。甲派主张“言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乙派认为“购买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这反映出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
A、对待外洋事物的态度
B、对待改变清朝政体的态度
C、对待外国侵略者的态度
D、对待农民起义的态度
2、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自强新政
B、发展资本主义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3、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自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国。”以下洋务活动哪一项符合上文思想
A、创办轮船招商局
B、成立三支海军
C、创办天津机器局
D、创办新式学校
4、“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抵制了一些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使中国产生了一批无产阶级
D、使中国走上了“自强”的道路
5、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之“近代”含义,最主要指
A、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B、由机器生产而不是工场手工业生产
C、都是私人投资兴办
D、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派民用企业的诱导而兴起
6、在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建立了近代化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7、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A、顽固派的阻挠、破坏
B、洋务运动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D、未真正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的背景
1、原因
2、条件
二、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1、时间
2、口号
3、中央机构
4、主要措施
三、洋务运动的结局和评价
1、结局
2、评价
本课利用发现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大龙邮票,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参与意识;通过提供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问题,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分析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异同点;通过观看视频,理清洋务运动的发展概况;通过地图分析,洋务企业分布上的特点,;通过图表分析洋务企业的性质……通过讨论评价洋务运动,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5185.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