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二历史教案:《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

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二历史教案:《五四爱国运动》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爆发的必然性;知道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五四运动的性质及五四精神;理解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产生的深远影响。

过程与方法:以一首诗导入新客,为学生互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创造有利条件;通过“感悟五四”的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五四运动,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通过五四运动的学习,使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教学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五四运动的过程。

教学难点:五四运动的意义及其五四精神,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导入新课:

“公理战胜强权”是中国人对巴黎和会的期许,也是鸦片战争以来几代人的梦想。然而,弱国无外交,欧美列强在和会上出卖中国权益,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于是,五四运动像火山一样爆发了。那么,巴黎和会是怎样的会议?为什么中国人对它有期许?下面我们就来探究它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中国加入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作战,虽然没有派一兵一卒直接参战,但派出了20万华工作战争后勤工作。所以,中国也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中国各界对和会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当时中国派出了陆征祥、王正廷、顾维钧等五人的代表团参加会议。在会上,提出了一些正义的要求: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日本打战时夺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各种特权等。那一位同学能回答一下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时的背景是什么?

(学生答)(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欧洲列强无暇东顾。(2)袁世凯急于称帝,需要日本的支持。

那么,“二十一条”的内容是什么呢?

(学生答)略。

这对中国主权的侵害和显示出来的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野心。如其中第五款的一系列要求,旨在通过设立日国顾问体系来控制中国政府及警务,垄断中国的军火贸易,参与中国军备建设,这种类似对待战败国的条件,使本来就倾向于英美的袁世凯不敢贸然接受,袁世凯便将这些令人发指的条款透露给外国报社,以求得英美对日施压,迫使日本政府同意将第五款“容日后协商”。但称帝心切的袁世凯又想取得日本对他的复辟帝制的支持,最后仍然屈服于日本的压力,接受了大部分条件。但是,这些未被袁世凯接受、“容日后协商”的条件,在段祺瑞政府时期却被日本以提供巨额贷款为诱饵而取得,并有所扩大,如日本军队开入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地区,聘请日本人担任政治、财政、军事顾问,由日本派军官训练中国军队等,这使日本帝国主义在华侵略势力迅速膨胀,开始打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同时也使中日民族矛盾更加激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会,商讨处理战败国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等问题。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代表团提出了七项条件,而主宰会议的帝国主义强国不仅蛮横拒绝了中国代表的要求,而且对中国的要求作了以下处理:对前两项内容,和会“以不在和平会议的权限之内”为借口不予讨论;对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取德国在山东的各项权利,虽然讨论了,但日本借口“二十一条”中有明文规定,段祺瑞政府有同意的复文,坚持不交。因此,帝国主义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给了日本。同学们试想,中国作为战胜国,不但没有从巴黎和会上收回任何权利,反而被帝国主义当猴给耍了,中国人能不愤怒么?(答)巴黎和会上关于中国问题的处理决定,赤裸裸地方反映了会议的分赃性质。使中国人对帝国主义列强所抱有“公理战胜强权”的幻想破灭,反映了弱国无外交,这也必然引起中国人火山一样的反抗高潮。

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中国的正义要求遭到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以后,人民外恨列强,内恨卖国的军阀政权,长久埋藏在人们心中的愤怒像活山一样爆发了。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五四运动开始了,青年学生的游行队伍从天安门出发,先到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前示威,又来到赵家楼曹汝霖的住宅。当时,曹正与陆征祥在一起,他们听到学生过来的消息后,慌忙各自躲了起来。学生寻曹汝霖不到,一气之下火烧赵家楼,这一把火救了曹汝霖一命。起火的时候,陆征祥慌忙从屋中逃了出来,被学生发现。学生正好有气没处发,于是将他抓住,痛打一顿。这时大批军警赶来逮捕了32位同学。

当时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学生答)外争国权(争山东的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到卖国贼曹汝霖、章总祥、陆宗舆。

一石激起千层浪,5月4日北京大学 的行动如黑暗的夜空中发出的一声震耳欲聋的春雷,立即震动了全国。第二天,北京学生纷纷罢课,进行爱国宣传,要求释放被捕学生。他们的行动得到了全国各地学生的声援。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也积极营救被捕学生。在强大的声势之下,北洋政府被迫释放学生。当他们回到北大时,蔡元培校长亲自率学生迎接他们,给他们戴上大红花,同学们将他们高高举起,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被捕学生的爱国行动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学生们为了救国,纷纷到全国各地进行宣传。在6月3—4日,北洋政府又到北京大学大肆逮捕学生,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激烈反对。也就是从6月份起,运动发生了变化,请同学看书,填以下表格:

类别

时间

口号

运动中心

运动主力

斗争形式

第一阶段

1919.5.4-6.3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打到卖国贼曹汝霖、章总祥、陆宗舆

北京

学生

游行示威

第二阶段

1919.6.3-6.28

上海

工人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五四运动中的“三罢”斗争有那些人参加?有什么特点?

参加者有学生,工人和商人。特点:一是突破了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青年学生、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爱国运动;二是工人阶级表现出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坚决性和彻底性,在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

每当民族处于危亡的时刻,爱国主义象一个严厉的法官,把一切卖国贼都揪出来,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那些为民族的利益冲锋陷阵的人,就成为千古不朽的英雄。即使那些在别的时候或在别的问题上犯有错误甚至是罪恶的人,只要他为民族作过一丁点好事,人民也不会忘记他。

随着五四运动在广度上和深度上的迅速发展,由北京到全国,由学界到各界形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吓坏了北京政府。五四运动因此也取得了初步成果,请问是那些?

直接成果:a .北洋政府被迫释放学生,罢免曹、章、陆三人职务。b.中国出席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想一想,中国为什么能够拒签和约?

第一,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收回被德国强占的一切权益是合理的正义的要求;第二,中国人民各阶层联合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给北京政府造成巨大的压力;第三,在巴黎的中国留学生和华工的斗争;第四,中国代表团成员顾维钧、王正廷等人有强烈的爱国心。

三、五四精神

你觉得五四精神是怎样的精神?

爱国、民主与科学、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爱国是五四运动的核心,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

讨论: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如何体现的?

(1)首先,就其起因而言,它是在中国政府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巴黎和会,不仅未取得战胜国应有的权益,竟连自身合法权益都保不住的情况下爆发的。列强的偏袒和压迫是事件的直接起因。(2)其次,就其宗旨而言,是为了反抗外国强权,维护民族利益。(3)再次,就其行动而言,从破指血书,以抵制日货,举行“三罢”,行动对象都是帝国主义和卖国贼,其宗旨吻合。(4)从过程看,始终坚持的目标只有一个:维护主权,反抗强权。因此,它本身所体现的是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

1840年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揭开了中国人民近代反侵略斗争的序幕,开始了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中华民族的危机日益加深,腐朽没落的清王朝在列强侵华战争中屡战屡败,充分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在此过程中,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寻求富国强民的道路。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讨论:新旧民主革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①社会性质: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革命任务:都是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

③革命性质: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不同点:

①领导力量: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是无产阶级。

②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的平等、自由思想和民主共和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

③革命前途:旧民主主义革命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后,还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④革命发展和群众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

⑤结果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有胜利的一面,但最终果实被窃取,革命任务没有完成,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在这一意义讲是最终遭到了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为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结果。

⑥所属的革命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具体是指:一是五四运动广泛传播了各种学说思想;而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先进分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正是这些进步与真理的思想,促进陈独秀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投身与筹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去。

讨论: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主力军,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将承担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责任。

(2)五四运动启发广大人民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联合,因此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使更多的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并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4)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这样,五四运动后,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以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的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彻底性表现:

(1)反帝的根据:①从斗争起因看:由山东问题引起,此问题是分赃的巴黎和会所导致的。②从斗争口号看:“外争国权”不承认和会对山东问题的决议。

(2)反封建的根据:①从斗争目标看:开始时提出罢免卖国贼职务,工人参加后,进一步指向北洋军阀政府。②从斗争口号看:“内除国贼”。

(3)彻底的根据:指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势不两立的斗争精神而言。

课堂小结:

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迫使北京政府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并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第一次拒绝了由世界上几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制订的和约;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为后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课堂作业:

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比较。

板书设计:

一、“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

1.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2.巴黎和会

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1.五四运动的爆发 2.五四运动的发展 3.五四运动的结果

三、五四精神

爱国;民主与科学;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精选阅读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每个教师都不可缺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五四爱国运动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五四爱国运动教案
重点: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难点: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讲解法;电教手段应用:电影资料剪辑《五四运动》。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仁人志士为救国进行的探索与抗争”的内容,引入本课主题。
一、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
教师首先放映电影资料剪辑《五四运动》,然后要求学生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和以前所学知识回答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下面几段材料:
材料一:军阀扩充军队数目:1914年全国陆军45万多人;1918年85万多人。
材料二:对人民的压榨:1912~1919年田赋增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印花税增加了6倍。
材料三:1916~1919年5月北洋政府共借外债100多次,债权国包括:日、美、英、法、德、俄、比、荷等国,以中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券、期货为担保。
材料四:据统计1913日本在华投资总和4.9亿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1.6亿日元,1919年增至4.47亿日元;美国对华贸易额从1913年0.35亿海关两增至1919年1.08亿海关两。
材料五:日本首相寺内称:在他任期内1916~1918年日本对华借款3倍于前,日本在华权利何止十倍于二十一条。
回答: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一战期间仍加紧对华侵略的是哪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控制段祺瑞政府以图实现其独霸中国目的的是哪一国?
学生回答后,教师概括出如下内容: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革命运动的爆发不可避免。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经过
关于“巴黎和会无理拒绝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建议教师首先简单提问学生: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背景、目的是什么?然后向学生展示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政府的正义要求。
最后介绍巴黎和会对于中国政府的正义要求予以拒绝,此时教师出示材料: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决议案。
关于“五四运动的爆发、发展和初步胜利”,建议教师首先依据教材小字部分向学生介绍5月2~3日的情况;然后让学生看教材相关内容;最后由学生分析五四爱国运动前后两个阶段各自的特点(从运动中心、领导阶级、运动主力、最终成果等方面考虑),教师做出相应补充。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结合辛亥革命的失败,分析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然后教师依据教材做出以下补充分析:
第一、“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五四”运动过程中,青年学生喊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并且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相比较以前的革命,在反帝反封建的要求中更坚决、更坚强。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五四”运动过程中,在上海工人罢工声援学生爱国运动后,全国的斗争形成新的高潮,正是工人阶级的巨大作用,迫使北洋军阀政府让步,“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先进知识分子指导和推动了运动的发展,并起了领导作用。第二、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五四”运动过程中,全国二十多个省,一百多个城市,尤其是工业相对集中的城市都爆发了声援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参预的群众超过历次革命,人们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空前的联合。第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选择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为振兴中华的革命理论,并为之积极行动。第四、“五四”运动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五四”运动受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并成为当时社会主义潮流的一个组成部分。总括上述,“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因为有新的生产力、新的革命力量——工人阶级,新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新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中国革命较之以前的革命,由于这些新的因素,进入到新的阶段。
教学设计思想
通过学生比较五四爱国运动前后两个阶段、辛亥革命与五四爱国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教师分析相关问题,补充相关材料,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五四爱国运动
一、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
二、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和经过
1.巴黎和会无理拒绝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
2.五四运动的爆发
3.五四运动的发展和初步胜利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五四爱国运动说课稿

《五四爱国运动》是岳麓版高一历史17课的内容。现就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几个部分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上承辛亥革命即旧民主主义革命,下启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又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故教材的地位相当重要。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二十一条”的严重影响;巴黎和会的概况、性质;五四运动的爆发、口号、发展及结果;五四精神的内涵;
通过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对比,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培养学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②通过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设置场景及相关问题,角色表演,探讨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加深对五四运动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二十一条”是日本妄图灭亡中国而提出的,“二十一条”激起了人们的反帝斗争,为五四运动的发生提供了深层背景。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②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
③使学生体会到,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学生是时代的主人翁,爱国是学生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结果及五四精神
难点:五四精神的内涵
(四)教具准备及课时安排
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以辅助教学,内容包含五四运动的相关史料、板书设计等;本课安排1课时。
二、教法采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本课教学本人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如讲述法、提问法、设问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引导讨论法、小组讨论回答得分法等,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本人还将采用倒叙法,打破教材结构,把五四运动背景放到五四运动经过、结果之后并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法讲授。对五四运动经过和结果的讲授,本人将采用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方法,使学生融于其中。
教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一定要充满激情,自始至终的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
三、学法指导
由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五四运动的背景、五四精神等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采取“提出问题—阅读材料及课本—分析理解—分组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搜集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课堂中指导学生扮演角色,并采取阅读法、归纳法、比较法等,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后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加深对五四精神内涵的理解等,并指导学生用归纳法构建知识结构。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节的教学程序安排如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情境设计:多媒体课件显示江泽民同志在1998年北京大学100周年华诞上的讲话内容:“同志们,朋友们,今天五四青年节,79年前,北京大学的爱国青年发起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提问“五四运动精神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来导入。
二、讲授新课(38分钟)
(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13分钟)
本目的讲授,采取指导学生营造历史情境,进行角色表演的方法来突破。
场景:
时间:1919年6月28日
地点:民国电视台
事件:《新闻关注》节目录制现场
人物:《申报》记者邵飘萍北大学生许德珩
北大校长蔡元培本台评论员
主持人播放《五四运动》片段(课前准备的视频)回顾五四运动的经过。
通过采访邵飘萍,根据他的所见所闻及出示的材料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通过采访许德珩,根据他的亲身经历——五四运动前的筹备:口号和传单的确定;运动的游行路线及其发生的重大事件;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以及被捕到最后的释放等种种经历,进一步落实五四运动的经过。
通过采访蔡元培,根据他的所见所感掌握五四运动初步胜利成果及青年学生、工人阶级、陈独秀和李大钊等在五四运动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地位。
角色表演后,多媒体显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口号、二个阶段,(用表格制作)和结果(取得初步胜利的三个表现),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
教师总结:这次运动能够取得初步的成功,我们同学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为我们同学的表现感到自豪、骄傲,也对我们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有我们这样的学生在,中国的前途是光明的。也希望今后的同学,能以这次运动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精神为榜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做出更大贡献。谢谢!
(二)“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的背景)(9分钟)
本目是教学重点,我先通过五四运动时间、口号来简单分析背景。然后打开多媒体课件显示一组背景材料,并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再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并采用抢答和加分的方法让学生归纳回答。
本目讲授完后,再通过多媒体显示:议一议“为什么袁世凯签定‘二十一条’时国内没有太大的反映,而现在一次外交失败,国内都有这么大的影响?”从而使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爱国主义思想得到升华。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6分钟)
本目的讲授,采用学生阅读法和归纳法相结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五四精神”一目的内容,并归纳。
在讲授到“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时,打开多媒体课件显示新旧民主义革命比较表,请学生对表格里的要素进行回答,通过表格对比,学生就认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

附:新旧民主义主义革命比较表
(四)五四精神(10分钟)
本目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我先指导学生对照课本找出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然后设置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多媒体显示问题:如果你是那时的一个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爆发以后,你会怎么做?你从那时的青年身上,又看出了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后指导学生上讲台发表看法,并打开多媒体幻灯片显示二则材料:
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更高地举起爱国和进步的旗帜。
弘扬五四传统就是要发扬民主、崇尚科学。
弘扬五四传统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改革。
——江泽民《在北大100周年纪念会的讲话》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青年兴则社会兴,青年亡则国家亡!
——陈独秀《敬告青年》
通过二则材料突出五四精神,特别是主旋律——爱国主义精神。
三、总结(2分钟)
采用概述法进行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87年由北京的青年学生发动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青年学生应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奋斗,勤奋学习。
四、布置课后练习
作业分层布置,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延伸知识,并布置小组合作探究题:新时代如何弘扬五四精神?
五、板书设计:
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五四运动的经过和结果)
1.导火线
2.口号:
3.经过:
4.结果:
二、“二十一条”与巴黎和会(五四运动的背景)
1.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2.巴黎和会
三、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
1.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
2.传播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3.思想解放运动
4.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四、五四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名称性质任务主力领导阶级结果前途指导思想
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人民
群众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共和国资本
主义三民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无产阶级人民民主
专政国家社会
主义马克思
主义

高一历史《五四爱国运动》学案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高一历史《五四爱国运动》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历史《五四爱国运动》学案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内容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故先讲解学生熟悉的过程,在通过过程来分析背景和意义。考虑到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节课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所以重点放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将形成本课的一个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五四运动的爆发;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
二、思想教育目标:
1、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中国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表现了伟大的力量,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青年学生应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而奋斗。
三、能力教育目标
a)引导学生对比五四运动前后中国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b)通过五四运动和以前革命(特别是辛亥革命)的比较,引导学生分析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说教学媒体:电脑及教学软件
第二部分:说教法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本课教学采用了讲述发、提问法、图示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应掌握五四运动的原因、过程、意义。重点掌握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五四运动

一、背景:
1.国际背景:
①一战期间,乘机加紧侵略中国,尤其是,已成为侵略中国最主要的国
家,这就促使中国人民的反帝情绪日益高涨。
②,为中国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
2.国内背景:
①政治原因: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五四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
②阶级基础:
③思想基础:
3.导火线:1915年日本的“”妄图使中国沦为其殖民地;1918年巴黎和会上,
欧美列强作出将德国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失败,是五四运动的导
火线。
请思考1: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是如何努力的?结果如何?反映了什么问题?
二、经过
1.第一阶段:5月4日—6月3日学生为主力,中心在北京。
2.第二阶段:6月3日以后,工人是主力,中心在上海。
口号:。

阶段主力军运动中心斗争口号斗争的成果及表现取得成果的主因
前期青年
学生“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取得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章、陆三人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6月3日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加入斗争的队伍
后期无产
阶级
请思考2:五四运动前期和后期有何不同?
三、结果和意义
1.结果:初步胜利
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②免除、、的职务;
③拒绝和约签字。
2.意义
①性质:
②思想影响: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
③世界意义: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革命以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④标志: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四、五四精神
1.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体现出
2.五四运动是一场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出
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出
请思考1:五四精神的实质是什么?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是幸运的,远离了国家衰亡的风雨飘摇。五四运动已成为过去,那么五四精神是否也已经过时?现实生活中你认为应如何发扬五四精神?


1.简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①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性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始终,成为主旋律;
②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
③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④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比较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比较项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
相同点社会性质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任务反帝反封建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不同点领导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群众基础缺乏群众基础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结果和前途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失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所属世界革命的范畴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1.(1997年上海卷)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C.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
D.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其斗争的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A项是五四运动的国际背景,C项是主要原因,D项是阶级基础
答案:B
2.(2001年上海卷)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建立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D.中华民国建立、五四运动
解析:审题要注意时间是“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也就是1911——1920年这个时间段,要注意关键词历史转折之里程碑。
答案:D
3.(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8)“共争青岛归来,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以上这幅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保路运动B.五四运动C.五卅运动D.一二九运动
解析:从材料中的“青岛归来”、“国贼罢黜”、“学生复课”、“商店开门”等信息可推断出此对联反映的是五四运动。因为本题选项中其他运动与青岛没有关系,而五四运动最终中国拒绝和约签字,罢免了曹汝林、陆宗舆、章宗祥三个卖国贼的职务,之后三罢斗争(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才结束。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B

一、单选题:
1.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这里的“彻底”是指
A.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坚决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精神
C.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D.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登上了政治舞台
2.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具有明显的不同点是:
A.其发生有更深刻的社会根源B.其指导思想更具有革命性
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D.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五四运动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它比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B.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开始发生变化
C.无产阶级开始担负起革命的领导任务D.它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4.(1999年广东卷)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主要是因为他①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②出任北大文科学长并直接领导了五四运动③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④联系进步青年和社团,指导和推动运动的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1990年上海卷)“五四”运动成为我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标志是因为①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了初步胜利②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③中国共产党给予重大影响④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领导
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
6.(01上海15)在20世纪第二个十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是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B.《新青年》创办、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新青年》创办D.中华民国成立、五四运动
7.(2004年江苏卷)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B.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C.十月革命的影响D.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
8.(05春季16)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
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C.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D.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
9.(2007广东理科基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
A.五四运动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
10.(08年广东单科,8)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总体评价,代表中国共产党观点的是
A.五四运动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B.五四运动破坏了了中国传统文化
C.五四运动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折点
D.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
二、非选择题
11.(1998年全国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代表顾维均在巴黎和会上指出,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利应直接归还中国;至于二十一条,1918年中日关于山东问题的换文,以及英法等国与日本之间关于山东的协约,均应欧战爆发所致,此次和会应予以变更。中国代表团另提交了取消二十一条,直接收回山东权利的书面照会。
日本代表宣称:胶州湾自日本占领后,事实上已为日本领属,而且中日对于胶州湾租借地和铁路问题已有成约;如果山东问题不能圆满解决,日本将不在和约上签字。美国代表提出:中日先于1915年就山东问题订约换文,1918年又有续约,且英法同日本也有协约承认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和会须维持各项条约的神圣性。英国代表则提出山东问题两项解决办法:或按照中日协定条件,或使日本继承德国权利。
据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
材料二(1919年)6月24日以后,北京外交部接连电告代表团:国内局势紧张,人民要求拒签,政府压力极大,签字一事请陆总长(注:外交总长陆宗祥,中国代表团团长)自行决定。……当时国内公众团体以及某些省份的省长们甚为焦急,纷纷致电代表团,坚请拒签。
摘自《顾维君》回忆录第一分册
材料三:因感觉大会对山东问题解决方法不公道,中国代表团曾于1919年5月4日对最高会议提出正式抗议,并于5月6日声请保留……媾和会议,对于解决山东问题,已不予中国以公道,中国非牺牲其正义公道爱国之义务,不能签字。
摘自1919年6月28日《中国代表团宣言》
根据以上材料,评述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努力。
要求:内容应包括外交努力的主要目标、经过、结果及其评价。答题应成文,无需罗列材料,限180字以内。

12.(04全国四38)(32分)在中国近代史上,山东是列强激烈争夺的地区之一。1898年德国强租胶州湾,山东成为其“势力范围”。
回答:
(1)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初,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发生了什么变化?(5分)
(2)巴黎和会是如何处理山东问题的?中国代表团和中国人民作出了什么反应?(15分)

(3)华盛顿会议期间山东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能够得到解决的原因是什么?(12分)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DCCB 6―10 DBBAD
二、非选择题
11.参考答案
目标:直接收回山东权利。
经过:驳斥日本无理要求,顶住英美压力,以各种方式据理力争。
结果:交涉无效,拒签和约。
评价: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义立场,不畏强权,捍卫民族尊严,应充分肯定。
12.答案:
(1)日本夺取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2)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交给日本。中国代表团拒签和约,中国人民掀起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
(3)中国与日本签订条约,收回在山东的主权。中国人民和政府坚持斗争,美英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中国,向日本施加了压力。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113511.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