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一个优质课堂,就是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练习八”,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练习八

教学目的

进一步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巩固对乘法的认识。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

2+2+2+2+2+2()×()=()

2、看图先填空,再写乘法算式。

()个()相加

()×()=()或()()=()

3、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认识,今天我们上一节练习课。看看同学们掌握得怎样。(板书课题:练习8)

二、练习8

1、练习八1

(1)出示第1小题图,提问:每堆有几个胡萝卜?有几堆?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出:这道题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计算?M.jab88.coM

(2)独立完成第2小题,集体交流时提问:求一共多少个草莓就是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

2、练习八2

(1)出示第一小题图,指名说说图意后,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求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

(3)独立完成第2小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求买3只狗一共用多少元就是求几个几的和,为什么用乘法算?

3、练习八3

(1)出示第3小题图,提问:图中画了些什么?每种分别有几处?每处有几个?

(2)你能列出多少个乘法算式?学生独立完成。

(3)集体交流,汇报结果,每一道乘法算式都要求学生说出是求几个几的和。

一、作业布置:机动

扩展阅读

浙教版数学四下:《练习八》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浙教版数学四下:《练习八》教案”,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32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灵活进行试商,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学生验算(和估算)的良好习惯。

2.通过解答应用题,对学生进行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练习八,它的主要内容是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包括:口算、笔算、估算。这节课,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掌握得如何?比一比,哪些同学能干!

(二)新课教学

1.基本练习,第1题。(投影出示)

巡视差生的口算情况,并作辅导,然后校对答案。

2.专项训练。

(1)练习八第2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校对。说说估算方法。

(2)练习八第3题。(投影出示)

A、改为连线题形式。

用线把式题与正确答案连接。

2029254 102

4365485 7251

22881263 9

31212360 87

B.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找到正确的答案:对于优生还可培养发散思维,不计算直接用线连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3)练习八第4题。

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2748458 8924376 35424492

A、分小组,每组做一题。

B、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本组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C、纠正本组学生的错误,比较哪组做得好。

3.综合练习。

(1)练习八第5题。

1407035240 (6724-6224)125 1372(1280-937)+996

a、引导仔细观察,确定运算顺序。

b.学生草稿本中练习,投影校对作业,并订正。

C、小结:当、、十、一混合时,我们不但要考虑运算顺序的正确性,还要注意计算的正确性。

(2)练习八第6题。

A、读题、析题、分析数量关系式。

B.列式计算,判断对错,并订正。

C、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3)练习八的思考题。

提示:按照计算法则,判断出商的千位是1,再得出回7两位数小于34的几种情况,即:0、1、2就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再根据第二个问题考虑,□里应该填2。

(三)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要能熟练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以后更深广的知识中去。

(四)作业:《作业本》第28页[二十八]。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八》数学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八》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小数加法和减法

练习八

教学内容:

课本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计算的算理,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结合现实情境,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的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热身(3分钟左右)

学生完成练习八的第7题

学生直接把结果写在书本上。

学生完成后,指名交流得数,

同桌互批, 全对的打一颗星。

二、自主练习,巩固算法 。

学生独立完成, 练习八第8题

0.45+2.85= 17.6+3.9=

6.1-5.78= 14-3.9=

集体校对,分别订正。

说说计算时的注意点。

提醒: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把小数点对齐后加减。

三、分层练习

练习单

1.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

4.3 8.36 16

-2.14 -7.4 - 6.7

2.24 96 10.3

2. 练习八第9题。

学生独立练习

说说如何思考的过程。

如何求王晓芳比李明跳的低的高度,数量关系式怎样?

3.练习八第10题。

(1)读取题中表格中的信息。

(2)完成书中的三个问题。

提醒:正确找到他的最高体温和最低体温,开始时的体温和一天结束时的体温。

4.练习八第11题。

(1)独立解答前两个问题。

(2)同桌互相再提一些问题进行解答。

点拨:妈妈付出40元,求找回多少元,可以用付出的钱减去物品的价钱。

提醒学生提出问题时不要随意增加条件,符合用加减法计算的意思。

5.练习八第12题。

学生独立练习

全班交流,说说如何思考的。

点拨:要求这一天一共耕地多少公顷,要知道上午耕地数和下午耕地数,根据书本上的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下午的耕地数。

6.创编题

① 修一条公路,已经修好了136米,比剩下的少86.4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点拨:先求出剩下的米数,再求出公路的全长。

②一桶油连桶重10.5千克,用了一半后,连桶还重6千克,原来的油和桶各重多少千克?

点拨:先求出半桶油的重量,然后乘2求出一桶油的重量,最后求出桶的重量.关注学生不同的方法。

7.智力迷宫(练习八中思考题)

(1)学生自己独立审题,小组交流想法。

(2)请学生自己解答,再次说说想法。

教师提示:引导学生先写出5.1一( )=2.76,利用已有经验算出减数,然后再用5.1加上算出的这个数。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

八年级课堂巩固练习: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

第一部分:

1.本文选自,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2分)

2.周瑜要杀孔明的原因是,使用了什么计谋?(4分)

3.说说描写所反映出的人物性格。(4分)

⑴瑜大惊曰:此人决不可留!吾决意斩之!()

⑵瑜曰:吾自有公道斩之,教他死而无怨。()

⑶孔明曰:只消三日,便可拜纳十万枝箭。()

⑷瑜大惊,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4.孔明是怎样化解周瑜的杀机的?(3分)

5.你能说说下列人物语言的潜台词吗?(6分)

⑴瑜曰:先生之言,甚合愚意。但今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监造十万枝箭,以为应敌之具。此系公事,先生幸勿推却。

⑵瑜大喜,唤军政司当面取了文书,置酒相待曰:待军事毕后,自有酬劳。

⑶孔明笑曰:吾料曹操于重雾中必不敢出。吾等只顾酌酒取乐,待雾散便回。

6.每课一图:这幅《决策图》有什么深义?(4分)

第二部分:

(一)

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譬如人染沉疴,当先用糜粥以饮之,和药以服之,待其腑脏调和,形体渐安,然后用肉食以补之,猛药以治之,则病根尽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气脉和缓,便以猛药厚味,欲求安保,诚为难矣。吾主刘豫州,向日军败于汝南,寄迹刘表,兵不满千,将止关、张、赵云而已,此正如病势危羸已极之时也。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豫州不过暂借以容身,岂真将坐守于此耶?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计日,然而博望烧屯,白河用水,使夏侯惇、曹仁辈心惊胆裂,窃谓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至于刘琮降操,豫州实出不知,且又不忍乘乱夺同宗之基业,此真大仁大义也。当阳之败,豫州见有数十万赴义之民,扶老携幼相随,不忍弃之,日行十里,不思进取江陵,甘于同败,此亦大仁大义也。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昔高皇数败于项羽,而垓下一战成功,此非韩信之良谋乎?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盖国家大计,社傻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

7.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⑴新野山僻小县,人民稀少,粮食鲜薄

鲜薄:

⑵夫以甲兵不完,城郭不固,军不经练,粮不计日

粮不计日:

8.孔明在反驳张昭豫州既得先生之后,反不如其初也,管仲、乐毅果如是乎时,为什么要先谈治病养身之道?列举韩信一例的原因是什么?(4分)

9.孔明在反驳张昭时,为什么一再强调刘备的大仁大义?(3分)

10.诸葛亮在舌战群儒时针对每个人提出的观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反驳,从而展示出人物各自的身份和不同的性格特点。对张昭的舌战,针对张昭的什么特点进行了批驳?采取的是什么方法?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特点?(3分)

针对张昭:

采取的方法:

表现了诸葛亮:

(二)

早些年,黄梅县城有两家布庄,一家老板姓廖,一家老板姓李,两人都想独占黄梅市场。这一年,两家老板都去浙江进货。回来的路上,正巧遇上了。哪知在离黄梅百余里的鹰嘴岭上,商队碰到了土匪。货物被抢,伙计们也全被杀了。幸亏廖老板和李老板跑得快,才捡了两条性命。

两人在山上一口气跑了个通宵,也没跑出山林。正准备歇下来吃点东西,廖老板这才发现自己的干粮袋不见了。他偷眼看李老板,李老板也只剩两个烤红薯。

廖老板知道,没有吃的,绝对走不出这片山林。要想活命,只有将李老板的烤红薯弄到手。讨?两个人一向是对头,人家不会给。买?谁会卖自己的救命粮。只有抢!

廖老板将行李放在地上,自言自语说:我去找找看,有没有什么野果子。他在周围转了个圈儿,悄无声息地绕到了李老板背后。这时,李老板正将最后一个红薯递到嘴边,再不抢就来不及了。廖老板几步冲过去,一把夺过红薯,提起行李就跑

回到家里,廖老板暗自庆幸:如果当时自己不抢李老板的红薯,只怕永远走不出山林,这就叫无毒不丈夫啊!他打开行李,却意外地发现包袱中竞躺着一个烤红薯!原来,就在他说要去找野果子时,李老板将一个烤红薯塞进了他的包袱。

廖老板愣住了,继而是无尽的羞愧

第二天晚上,李老板奇迹般地回到了县城。廖老板不敢去问李老板,是怎么挺过来的。他连夜将店铺搬到了邻县,没脸再见人。他老婆对他的举动十分不解,一直追问其中的原因。

廖老板叹着气说道:你不知道,就凭那个红薯,我早已经不是他的对手了啊!

11.顺着行文思路,请把廖老板愣住了,继而是无尽的羞愧中的省略号补充完整。(3分)

12.全文的主题可以这样准确概括:(4分)

13.全文的情节可以这样简洁表述:(4分)

14.句末说:我早已经不是他的对手了啊!你如何理解?(4分)

15.廖老板失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4分)

16.从这则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示?(4分)

第三部分:片断写作练习(40分)

你还知道哪些能够体现孔明智慧的故事?写出来。

参考答案:

1.《三国演义》;罗贯中2.嫉妒孔明的才能。让孔明在短期内造十万枝箭。3.⑴心胸狭窄,嫉贤妒能⑵老谋深算,阴险毒辣⑶镇定自若,胸有成竹⑷施计未成,自叹不如。4.略5.⑴我倒要看看你孔明用什么东西造十万枝箭!⑵立字为据,还怕到时你不认帐?⑶那他只有用箭攻了,正合吾意!(意近即可)6.成理成文即可。7.⑴稀少。⑵意思是粮食缺乏,不按天数计算供给。8.诸葛亮一治病之道论述战争的策略,反驳了张昭对自己的蔑视,以证明自己的真实才干。以韩信为例,增强了反驳的战斗力,使对方无言以对。9.其目的是为了说明刘备拒曹是正义之师,说明孙权联蜀抗魏是正义之举,是人心所向,与张昭为首的主降派的论调是针锋相对的,从而让人们清楚地认识主降派的真正嘴脸。10.针对张昭的只是善辩的特点,即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批评了他的临机应变,百无一能。采取的是曲折迂回的方法。表现了诸葛亮机警雄辩地威力。11.省略号的内容实质上就是廖老板此时愧疚的心理,示例省略。12.真正取得胜利的是被对手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李老板。13、两位生意人路途遇险,其中一位抢走另一位活命的红薯,抢者最终还输给了被抢者。14、廖老板感叹自己输给了李老板,因为他一味地只考虑自己而不顾及别人。15.廖老板真正失败在为人上。16、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以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示例省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课八》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练习课八》数学教案

第5单元 简易方程

第13课时 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P75~76练习十六第2、7、8、10、1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巩固学生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练习过程,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 点: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 点: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及自觉检验的习惯。

【教学方法】:引导回顾,练习讲解。合作讨论,练习巩固。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教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谁来说一说,你有怎样的认识?

指名口答,其余学生补充,教师小结。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进行一些相应的练习来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

二、指导练习

1.请你判断下面各式哪些是方程?

(l)a+24=73 (2)4x

(3)72=x +16 (4)x+85

(5)25÷y=0.6 (6)2x+3y=9

生:(l)、(3)、(5)、(6)是方程,(2)、(4)不是。

师:为什么说(1)、(3)、(5)这三个是方程,而且(6)也是方程?

生:因为它们含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所以是方程。(6)也是方程,只不过它含有两个未知数。

2.我们班学生在作业中有这样解方程的,你认为这样做对吗?如果不对,就帮他改正过来。

x +32=76 x -3.2=6.5

解: x =76-32 解:x -3.2=6.5-3.2

x =44 x =3.3

x ÷8=0.4 3x =18

解:x ÷8×8=0.4×8 解:3x -3=18-3

x =3.2 x =15

生:第一题正确,第二、四题两边没有同时加或除以相同的数,第三题等号没有对齐。

3.你认为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

生1:等号对齐。

生2:两边必须要根据天平平衡的原理同时加、减或乘、除以相同的数(O除外)。

生3:要验算或口头验算,保证解的正确性。

4.出示教材第75页练习十六第2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

教师提示:要先找准题中的数量关系,黄河的长度+835=6299,再列方程解答。

指名学生口答,集体订正。

5.出示教材第76页练习十六第8题。

(1)引导学生读题,捕捉题目中的信息:

①猎豹的奔跑速度是每小时110 km。

②猎豹的速度比大象的2倍还多30 km。

(2)教师: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运用数量关系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根据以上两个条件,你会想到哪些数量关系?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汇报。

(3)请根据归纳的数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

学生根据归纳的信息列式,可能列出:2x +30=110,从而求出大象的奔跑速度。

三、巩固练习

1.解下列方程

4x +13=365 3x +2×7=50 4x +2.1=8.5 48.34-3.2x =4.5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2.拓展练习。

(1)教材第76页练习十六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检查订正,并交流解决疑问。

(2)教材第76页练习十六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发现问题,个别辅导。同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不同做法,并通过展示作业在全班讨论。

(3)教材第76页练习十六第11*题。

引导学生转化为方程解题,独立解答,汇报交流。

分析:这道题其实就是解两个方程(36-4a)÷8=0和(36-4a)÷8=1。

解答:(36-4a)÷8=0 a=9 (36-4a)÷8=1 a=7

四、课后小结

通过练习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作业:食堂买来大米和面粉共595千克,其中大米是面粉的2.5倍,大米、面粉各多少千克?

【板书设计】

练习十六

第8题: 2x +30=110

第11*题: (36-4a)÷8=0 a=9

(36-4a)÷8=1 a=7

练习7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练习7》,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⒈认识几种常见的戏剧脸谱及代表意义,讲讲有关人物的故事;
⒉读背8个词语;
⒊朗读、背诵《古今贤文——劝学篇(下)》的片断;
⒋认真写好钢笔字;
⒌口语交际:小小展销会;
⒍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背诵词语、篇章。
难点:说话训练,把话说完整、合理,注意礼貌。
教、学具:投影、小黑板、各种图书玩具。
预习要求:
⒈查阅有关戏剧脸谱资料及人物故事;
⒉查阅成语词典;
⒊把自己的图书玩具整理一下并标好价格;
⒋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自己的图书玩具。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练习7》。
板书:练习7
二、学习第一项
⒈激趣导入
⑴投影出示四张戏剧脸谱。
⑵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仔细观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⑶师述:我国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仅脸谱艺术就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不同的胜谱表示的人物质形象也各不相同,今天我们就去作一个小小的探索。
⒉审题
⑴指名读题
⑵齐读
⒊指导
⑴读一读人物的名称,并和相关的脸谱相连。
⑵你能说说什么颜色的脸谱代表什么样的人物质性格吗?
⒋交流
关羽应和红色脸谱相连,代表忠勇。
包公应和黑色脸谱相连,代表正直。
秦桧应和白色脸谱相连,代表奸诈。
孙悟空应和猴脸相连。
⒌反馈
你连对了吗?
⒍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讲讲有关这个人物的故事。
⒎评出“小小历史故事家”
(实小李红梅)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
⒈审题,明确要求
指名读题
⒉要求生自读这8个词语,要读准字音。
⒊指名朗读词语,注意正音。
⒋大致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⒌齐读这8个词语。
⒍练习背诵。
⒎反馈。
二、练习
⒈审题,明确要求,指名读题。
⒉要求学生各自朗读这话,试着理解意思。
⒊请几名学生朗读这话。理解这话的意思。
⒋师小结:这话告诉我们要勤动脑、勤动手,做事专心,持之以恒。
⒌请同学们齐读这话。
三、写好钢笔字
⒈审题,明确要求。指名读题。
⒉指名读这3个字并组词。
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田字格中这3个字的间架结构,特别是捺的写法。
说说捺为什么要写成点?
⒋师小结:在书写汉字时,这种笔画的变化叫“让位”,目的是避免呆板,让汉字显得更美观。
⒌请同学们描红、临贴。
师巡视指导。
⒍反馈。
(实小吴文芳)
第三课时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今天非常高兴。老师知道那是因为你们的桌上有许多自己喜欢的图书、玩具。
二、练习读
过渡:那么,你们愿意别人也喜欢你们的东西吗?怎样才能令别人喜欢你们的东西呢?自己试着说一说。
⒈指名说。
⒉师小结:要使自己的东西卖个好价,必须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东西的特点。
下面请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东西的特点,看谁能将自己的东西卖掉。
⒊师生共同总结卖的注意点。
三、练习买东西
过渡:要想从别人那儿买到喜爱的东西,又该怎么说呢?
怎样才能了解别人的东西呢?买时应注意什么呢?
⒈小结买时注意点。
⒉师为买主,一生为卖主,示范练习。
四、举办班级小小展销会
过渡:同学们既会买东西又会卖东西了,那么我们就来开个小小展销会,展示一下自我,好吗?
五、师小结
在展销会中成交的请举手。看来,只要拥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就一定能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一定能卖掉自己想要卖的东西。

练习七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练习七”,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练习七(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5页练习七1~4。

教学目的

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口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6一8=83一2=37+40=

32+4=25一7=36一8=

67一9=62一9=51一5=

84一6=80一6=60一2=

直接说得数,并指名说一说36一8、67一9的计算过程。

2.导人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板书:练习七(1)]

二、练习。

1.练习七1。

(1)学生独立口算。

(2)集体交流时提问:每一组的三道有什么区别?(第一组中被减数相同,减数不同,第一题不退位,第二、第三题需要退位。第三组中被减数不同,减数相同,三题都需退位。)

2。练习七2。

(1)出示第2题,老师说明题意:用图中的数字分别减7和9。

(2)同桌同学互相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好。

3.练习七3。

(1)老师说明题意:括号里哪一个得数对,把对的圈起来。

(2)学生独立圈数,集体交流,在说出正确得数后,让学生想想错误得数锗在哪里。

4.练习七4。

(1)出示第4题图,仔细观察提问: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小女孩有8张邮票,小男孩有31张邮票,求小男孩比小女孩多多少张?)

(2)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时提问“求小男孩比小女孩多多少张”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么算?

(3)集体口答。

三、练习总结:让学生谈练习收获。

四、堂上小测。

一、直接写出得数。

28-9=27-8=60-3=41-2=54-7=82-6=

54-7=52-6=25-8=35-7=68-5=65-9=

二、填一填。

被减数37258679905746

减数484098087

三、列式计算。

1、儿童乐园有红色和蓝色的碰碰车共35辆,蓝色的有6辆,红色的有多少辆?

2、小明家有21本呼事书,他已经看了9本,还要看多少本才能看完?

教学后记:时间安排得好,课堂气氛活跃.

第六课时:练习七(2)

教学内容

教材P55~56页练习七5~9。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一步理解退位减的口算过程,并能正确地、熟练地口算出已经学过的计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69一9=78一7=32一7=

84一6=46一8=23一6=

55一8=60一6=83一9=

(直接说得数,并指名说说84一6、60一6你是怎样算的?)

二、练习设计:

1.练习七第五题:算一算,比一比。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提问:

(1)第1组的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65-4先从个位上减,65-40先从十位上减)

(2)第2组的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

(76-6个位够减,不需要退位,76-8个位不够减,需要退位。)

(3)第4组的两道题为什么53-4的差是四十几,54-3是五十几?

2.练习七第六题:

(1)判断一下题中的8道题哪些是退位的,哪些不需要退位,每题的得数是几十多。

(2)学生计算并与估计的结果进行比较。

3.练习七第七题:

(1)老师说明题意:用题中的每一位数字分别减去8和5。

(2)同桌同学互相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好。

4.练习七第八题:

(1)12题口算,要求学生在2.5分钟内完成,集体订正时说一说60一20、40+32、61一4、45+9这四道题是怎样算的?

(2)统计正确率,了解错题情况,及时订正。

5.练习七第九题:

(1)出示第9题,仔细观察并提问:图中的三位同学分别买了什么商品?它们的价格是多少元?

(2)学生独立解答。

(3)集体订正时说说解题思路。(求男孩比女孩多用多少元、就是求买书包比买钢笔多用多少元,也就是求34比8多多少?)

(4)指导学生集体口答。

(5)以游戏形式围绕第9题进行提问题的练习。

三、堂上小测:

1、写出卡片上每个数减8得多少?

23439475571634832542

2、直接写出得数。

36+3=47-20=58-6=73-8=

27-9=64+4=80-7=25+9=

三、从90里连续减9,把每次减得的差写在横线上。

9081

从37里连续减5,把每次减得的差写在横线上。

37

四、(1)36比8多多少?(2)4比21少多少?

教学后记:时间安排得好,课堂气氛活跃.

第七课时:练习七(3)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页练习七10~1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地解答应用题。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的。

我们已经学完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今天我们要上一节练习课进行口算和应用题练习。

二、练习设计:

(一)、计算练习。

1.练习七10。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每组的两道题有什么不同?

2.练习七11。

(1)出示第11题,说明题意;要求学生找出得数小于50的算式,并在后面的方框里画“V”。(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练习七12。

(1)一个算式与一个数怎样比大小?(先算出得数,再比大小。)

(2)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

(二)、应用题练习。

1.练习七13。

(1)出示第13题图,观察图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树上原来有32个桃,小猴采了5个桃。)

(2)根据题中所给的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还剩多少个?)

(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指导学生集体口答。

2.练习七14。

“(1)出示第14题图,观察图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

(红金鱼有24条,黑金鱼有10条,黄金鱼有6条。)

(2)“求红金鱼和黄金鱼一共有多少条”要哪些条件?怎样算?(学生计算解答,集体交流。)

(3)“求再买几条黄金鱼就和红金鱼同样多?”是什么意思?需要哪些条件?怎样算?(学生计算解答,集体交流。)

(4)根据这道题的条件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后解答。

四、练习总结:师生共同谈收获。

五、质疑。

六、堂上小测:

1、填表。

38413649725063

893029530

和()()()()()()

差()()()()()()

2、停车场有50辆小汽车,30辆大汽车,还有8辆上卡车。

(1)大汽车和小汽车一共有多少辆?

(2)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练习六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知道有哪些教案是比较简单易懂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练习六”,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练习六[1]

教学内容

教材练习六第1~5。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89=53+7=64+9=

57+4=6+29=73+8=

29+7=92+8=54+20=

集体口算,选一两题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板书课题:练习六(1)]

二、练习。

1.练习六1。

独立口算,集体订正时提问。

每一组的第1题与第2、第3题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第一题是不进位加法,第2题是进位加法,因此十位上的数比原来多1。)

2.练习六2。

老师可以将第2题做成道具,改动要加上的一位数,让学生多练几次,掌握计算方法。

3.练习六3。

(1)出示第3题,老师说明题意:在括号中选择一个正确的得数,并把它圈起来。

(2)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你圈的是哪个数?另一个得数错在哪里?今后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4.练习六4。

(1)出示第4题,指名说图意,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已各原来有37张光盘,再放3张就满了,求一共可以放多少张光盘?)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说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5.练习六5。

先计算后比较。

(1)先找出哪几道题进位加,哪几题不是?

(2)每一组的上下两题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主和不同的地方?

(3)24+3与24+8为什么一题得二十几,另一题和三十几?

老师小结:在计算加法,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十位上的数要加在十位上,个位上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

二、作业布置。

《练习与测试》练习六(1)。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算一算。

(一)45+3=3+52=6+40=

45+5=8+52=6+44=

45+8=9+52=6+49=

(二)49+3=52+6=4+68=

49+30=52+9=4+66=

二、在正确的得数上打“√”。

54+9(635373)8+63(716172)

95+5(9990100)75+9(847485)

三、直接写出得数。

2+89=55+5=92+8=

57+40=6+29=64+9=

29+7=30+70=75+20=

教学后记:学生忘了进位,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第三课时:练习六(2)

教学内容

练习六6~9。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8+6=83+7=6+35=

54+3=30+26=73+9=

9+27=74+8=34+30=

集体计算,选一两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比一比,算一算。

5+32=3+42=35+3=

5+39=9+42=35+8=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比一比上、下两题计算时有什么不同?5+32和5+39为什么一题得三十几,另一题得四十几?

3.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上一节练习课。[板书:练习六(2)]

二、练习。

1.练习六6。

1)先估算,说出每道题的得数是几十多,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2)独立计算并检查估计的是不是合理。

2.练习六7。

比一比谁先到河对岸,同桌同学互相学习,鼓励学生算对,帮助小蚂蚁过河,培养责任感。

3.练习六8。

12题口算,要求学生在2.5分钟内完成,集体交流,统计全对人数,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给予表扬,并指导学生分析错题,指导学生改正错题.

4.练习六9。

1)出示第9题图,弄清题意,提问:小牛、小白兔、小狗队分别得了第几名?

从图中看,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分别可以得多少分?

2)想一想,怎样才能知道哪个队得分最多?是多少分?

3)学生计算三个队的得分,再比较,集体交流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算得分的?谁最多?你是怎么想的?

4)指导学生集体作答。

三.作业布置。

《练习与测试》练习六(2)

第三课时作业设计

一.找出得数大于50的算式并在后面的方框中打“√”

30+22□46+5□37+6□

2+30□46+3□37+60□

二、在○内填上、或=。

54+8○6354+9○9+54

98+2○10063+6○65+6

75+9○8025+9○30+4

三、1.河里有38只鸭子,9只鹅,鹅和鸭一共多少只?

2.池塘里有一群青蛙,先游走8只,又游走27只,两次一共游走多少只?

《练习五》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练习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练习五》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等能力。

3.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

4.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口头表达等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计算,寻找规律。

1、第1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第1组(一列3题为一组)和第2组。

(2)组织学生观察每一组算式,找一找有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个数不变,第2个数逐渐多1,得数逐渐少1。减去越大的数,得数就越小。)

(3)引导学生先观察第3组算式,用刚才发现的规律,写出得数。

(4)比较第4组和其他3组的区别。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个数如果每次多1,第2个数不变,得数也会每次多1。)

(5)引导学生根据第4组的算式规律自己写出一组算式。

如:12-5,13-5,14-5。

(可以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2.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3.第6题。

(1)让学生独立计算。

(2)观察算式,看一看有什么规律?

(3)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二、游戏(比比谁钓得多)。

1.游戏准备:每组一些鱼形的算式卡片,一个写着数字的竹篓。

2.游戏要求:小组同学根据本组竹篓上的数字,选择相对应的算式。老师计时,比一比在1分钟内,哪个小组钓到的鱼最多。

3.游戏结果交流:每组代表读出本小组中的算式,其他小组给予评价。

三、解决问题。

1.第4题。

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只要学生能够说出合适的理由,以下算式都是正确的,12-3=9,或3+9=12,11-4=7或4+7=1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式标出答案。

2.第5题,小熊射门。

(1)小朋友们观察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小熊在踢球,小兔子、小猴子、小浣熊在为它加油呐,小狐狸当守门员。

(2)找出题目中的数学问题。

一共有几个球?踢了()个,还剩()个。

(3)大家依据图,把问题填完整。(可以用小组交流,集体讨论的形式)

四、总结:

这节课,小朋友的计算都得到了提高,还找出了许多算式的规律。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小朋友都表现得很积极,4人小组合作也完成得不错,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加上一颗智慧星。

板书:练习五

15-7=12-4=

15-8=13-4=

15-9=14-4=

第八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教案及课堂练习(新版人教版)


20以内进位加法用数学(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97页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三。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准备我会做

1、我是口算小能手。

9+7=13-3=5+8=4+9=5+7=7-4=

14-4=10-5=4+8=3+8=7+6=5+9=

完成得怎么样?家长评价,在□里划“√”:(好□一般□差□)

2、填一填。

(1)在○里填上“+”或“-”。

67=1387=1529=11164=12

49=1396=15199=101110=1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8+()=17()+8=115+()=11

7+()=13()+9=114+()=12

()+6=12()+7=14()+8=15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8+5=+65+=7+5+9=+8

9+=6+3+8=+42+=9+

完成得怎么样?家长评价,在□里划“√”:(好□一般□差□)

二、探索研究学新知

1、(出示挂图)

看,一(3)班小朋友参加了一次文艺汇演。瞧!他们来了。

问:①、谁能给大家介绍画面内容?

②、其他同学再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③、同一幅图,为什么观察到的信息不一样呢?

2、解题。

提问:求一共有多少人?

①、要求一共有多少人?该怎么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②、学生独立思考。

③、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同学说一说,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巡视:及时和学生交换看法,给予拨点。

④、汇报:

A、数出总人数。1、2、3、4、5……13、14、15,一共15人。

B、数出前后两排的人数,再加起来。

---------后排有8人。

---------------前排有7人。

所以,8+7=15(人),一共有15人。

C、按性别数,将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加起来。

(男生有9人)

(女生有8人)

所以,9+6=15(人),一共有15人。

⑤、评一评。

问:哪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好,为什么?

3、小结:

使学生明白:把所有的合起来,求“一共”的就是用加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提高快

1、教材第97页“做一做”。

求: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问:①、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③、你想怎么解答?

④、还可以怎么解答?

⑤、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只天鹅?”,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

2、教材第99页第1题。

求:一共有多少人?

问:①、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③、你想怎么解答?

④、还可以怎么解答?

⑤、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只天鹅?”,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

3、求一共有多少只小猴?

问:①、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③、你想怎么解答?

④、还可以怎么解答?

⑤、都是求“一共有多少只天鹅?”,两种解答方法有什么不同?

4、想一想。

问:这几道题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这几个题目都是求“一共有多少”,表示把它们都合起来。

(都用加法计算)

四、盘点收获我很棒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五、探索研究思路多

我的前面有9人,我的后面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

六、教学后记:

第八课时20以内进位加法用数学(二)

教学内容:教材98页例6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三。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求原来有多少”这类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找准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并确定解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准备我会做

1、玩一玩。

家长准备纸盒,在盒内放入一些物品,拿出其中一部分,并告诉孩子剩下多少。

问:袋子里原来几个?

例如:在盒内放入7个硬币,拿出4个后告诉孩子盒内还有3个。

问:盒内原来几个?你是怎么想的?

完成得怎么样?家长评价,在□里划“√”:(好□一般□差□)

2、想一想:

一共有多少只兔子?

问:①、你从图中都了解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②、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③、你能完整的说一说图的意思吗?

④、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该怎么样解答呢?

⑤、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

⑥、你还有其他不同的算式解答吗?你是怎么想的呢?

二、探索研究学新知

(出示情境图)

1、猜一猜。

老师去商店买口哨,已经领走了7个。

(出示情境图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不出现,板书:7个)。

问:请你猜一猜,原来有多少个口哨?为什么?

(小组讨论)

小结出现的情况:①、如果商店的口哨领完了,那么原来是7个;

②、如果商店还有剩余的,那么原来的可能是8、9……个。

(总之,不少于7个)

2、说一说,算一算。

①、出示剩下一部分情境图。

问:求原来有多少个?

问:商店的口哨没有卖完,还有多少个口哨?

(板书:商店还剩下5个)

问:a、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能到前面边指边说吗?

b、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你能到前面指一指哪些是原来的哨子吗?

c、你能完整地把这幅图的意思说一说吗?

d、可以怎样解答呢?同学们自己试一试。

②、讨论后:商店原来的口哨的个数是—总数。

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领走的7个,另一部分是还剩下的5个。

求原来有多少个口哨,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③、列式计算。

问: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表示剩下的5个。

-------表示领走的7个。

板书算式:5+7=12(个)或7+5=12(个)

追问:“7”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12”表示什么?

3、编一编,说一说。

师:像这样的数学问题,你在生活中一定也遇到过,你能自己编一个这样的问题吗?

①、同桌相互编一编,说一说。

②、全班交流。

4、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求“原来有多少?”的实际问题就是要反过来想,用加法计算。

三、巩固练习提高快

1、教材第98页“做一做”。

求:原来有多少少个鸡蛋?

问:①、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③、你想怎样解答?

④、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2、教材第100页第5题。

求:一共有多少人?

问:①、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③、你想怎样解答?

④、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3、教材第100页第6题。

问:①、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同样多”是什么意思?

③、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④、你想怎样解答?

⑤、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4、想一想。

问:这几道题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结:这几个题目都是把去掉的和剩下的两个部分合起来,求原来有多少。

(都用加法计算)

四、盘点收获我总结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五、创新实践解难题

填一填:

1、停车场开走了7辆汽车,还剩8辆汽车,停车场原来有()辆汽车。

2、树上飞走了4只小鸟后还剩下9只小鸟,树上原来有()只小鸟。

3、小明做完了6道题后还剩下6道题,小明原来要做()道题。

六、教学后记:

第九课时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101-103页。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

2、通过整理和复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自习看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20以内进位加法表。

教学过程:

一、学习准备我能行

1、我是口算小明星。

8+5=7+6=9+4=8+6=8+8=6+9=

9+5=7+7=6+6=7+9=4+9=7+5=

3+8=5+9=8+9=7+8=9+3=8+4=

5+7=6+7=4+8=6+5=7+4=5+6=

9+7=5+8=4+7=9+8=9+2=8+3=

6+8=8+7=9+6=3+9=9+9=2+9=

计时:答对:道答错:道

完成得怎么样?家长评价,在□里划“√”:(好□一般□差□)

2、说一说。

①、我们学过哪些20以内进位加法?

说得怎么样?家长评价,在□里划“√”:(好□一般□差□)

②、20以内进位加法,你都知道有哪些方法计算?

说得怎么样?家长评价,在□里划“√”:(好□一般□差□)

3、填一填。

将“我是口算小明星”题目中所有20以内进位加法算式填入下面□内。

想一想,怎么样整理更好?

整理得怎么样?家长评价,在□里划“√”:(好□一般□差□)

二、探索研究学新知

1、基本练习。

出示卡片,指名学生口算。

9+48+47+45+7

10-512-25+312+1

问:谁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样计算“9+4、8+4、7+6、5+7的”?

2、整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

①、出示20以内进位加法算式。

②、引导学生观察加法算式。你能把这些算式进行分类吗?

③、交流分类情况。通过学案准备,点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样分类的?

第一种方法:把第一个加数相同的分成一类;

第二种方法:把得数相同的分成一类。(CAI出示分类表格)。

④、出示“20以内进位加法表”。

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

A、竖着看。

分别读出每列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

想一想,每竖列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B、横着看。

学生默读每行的算式和结果。

想一想,各行的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C、启发提问。

从加法表中,你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

⑤、小结。

这张表中,我们只需要记住哪些题就能很快算出所有的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师一边引导学生观察,一边用红笔勾出来,是学生知道只需记熟20道题,就能计算所有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解决问题。

①、一共有多少盆花?

问:a、你从图中观察到了哪些信息?

b、同一幅图,为什么你们了解到的信息不一样呢?

c、这个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d、谁会解答?这个列出的算式是什么意思?

e、还可以怎样列式?这个算式又是什么意思呢?

f、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你想说些什么?

②、原来有多少个?

问:a、你从图中观察到了哪些信息?

b、这个题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c、哪些是原来的?

d、你能完整的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吗?

e、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呢?

f、谁会列式?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③、想一想。

问:a、比较上面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点?

b、有什么相同点?

c、说一说为什么都要用加法解答?

4、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的什么知识?

三、竞技赛场我争先

1、一共有多少只羊?

问:①、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③、你想怎么解答?

④、还可以怎么解答?

⑤、为什么都用加法?

⑥、都用加法,怎么列式不同?

2、一共要用多少块积木?

问:①、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7块”在图中的哪儿?“9块”在图中的哪儿?

③、“8块黄色”在哪?“8块红色”在哪?

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⑤、你想怎么解答?还可以怎么解答?

⑥、为什么都用加法解答?

⑦、都用加法解答,为什么算式不同呢?

3、原来有多少少个水饺?

问:①、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③、哪些是指原来的水饺?

④、你想怎样解答?说一说你的理由。

4、一共要种多少棵树?

问:①、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②、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③、哪些是指一共的棵树?

④、你想怎样解答?说一说你的理由。

四、盘点收获我很棒

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五、创新实践提高快

想一想,填一填,把得数相同的算式连成一串。

①、8+6=+=+=+

②、4+8=+=+=+

③、8+=+7=6+=+5

六、教学后记: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八(1)》数学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八(1)》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八(1)》数学教案

第9课时 练习八(1)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页。

教学目标:

1、巩固前面学习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内容,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

的计算技能。

2、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谈话:同学们,我们前面一起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你们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习了哪几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今天,我们来进行相关的练习(板书课题:练习八)

二、基础知识训练

1、完成练习八第 1 题

指名口答

2、完成练习八第 2 题

独立计算,同时板演。

做完后同桌互相批改,再集体批改板演题。

注意提醒学生用乘法验算。

3、完成练习八第 3 题

学生填表,集体交流。

体会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三、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八第 4 题

出示题目,理解题目意思。

列式计算,全班交流。

2、完成练习八第 5 题

出示题目,怎样计算一共有多少个教室?(用除法)

怎样计算一共安装了多少台吊扇?(用乘法)

学生独立计算,互相评价。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1.20 13 22   22 41 21  23 34 11

2. 72÷4=18 76÷3=25……1

90÷5=18 85÷4=21……1

585÷5=117 658÷4=164……2

306÷9=34 473÷7=67……4

3.被除数:67  63  商: 28 11 余数:0 2

4. 845÷5=169(千克)

5. 216÷9=24(个)  24×4=96(台)

教学反思:

本课的练习紧紧围绕本单元的几个知识点来展开,既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注重学生估算意识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把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避免了为练习而练习。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通过有效分层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练习八(二)》数学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练习八(二)》数学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练习八(二)》数学教案

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4课时 练习八(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70--7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用括线表示实际问题以及求未知加数的方法,能正确根据图的意思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提高灵活计算的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体会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感受其中蕴含的规律。

教学重点:

掌握用括线表示实际问题以及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根据图的意思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

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口算。(口算卡片)

7-5 4+4 8-5 3+2

6-3 5+0 9-5 6-6

6+3 9-3 9-8 2+6

5+3 9-7 8-2 1+7

2、看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 □?□=□

□+□=□ □?□=□

二、基本练习

完成第5题。

(1)出示第5题的算子,让学生看着算式说说:这些算式告诉我们什么?

(2)学生在书上写出结果。

(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用加法或减法计算?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第6题。

(1)演示第6题小兔采蘑菇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原来有几个蘑菇,采了以后蘑菇是怎样变化的。

(2)出示算式图,说说这里有几道题,分别是哪几道?

(3)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得数。

(4)汇报交流,说说每道算式的含义。

2、完成第7题。

(1)出示第7题。

(2)指名说一说可以怎样算出括号里的数?(算括号里的数,加法可以用减法来算,如第1小是,可以用10-8来算出括号里的数。)

(3)在书上填空。

(4)反馈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板书设计:

5. 8 6 4 3

6. 8 6 4 2 0

7. 6+2=8 7+3=10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八(2)》数学教案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八(2)》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八(2)》数学教案

第10课时 练习八(2)

教学内容:

教材第63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计算,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态度,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难点:正确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这节课什么继续来进行练习。

板书课题:练习八

二、基础知识练习

1、完成练习八第 6 题。

(1)完成口算。

对比首位能整除和不能整除口算的不同。

(2)完成口算

对比乘法和除法的计算,知道除法可以用乘法来验算。

2、完成练习八第 7 题

学生口算,选两题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习八第 8 题

学生完成方框里的填空,注意第二题要倒着想。

4、完成练习八第 9 题。

说说商是几位数,指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说说笔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习八第 10 题

认真观察情境图,说说从图上,什么能知道哪些信息?已知条件哟哪些?

(1)要求小明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怎样列式计算?从题目中,已知从家经过邮局到少年宫一共用了 9 分钟,那走了多少路呢?怎样列式?

(2) “用同样的速度”是什么意思?

2、完成练习八思考题

学生观察,交流完成,教师指导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6. (1)12 17 12 16 32 24

(2)36 18 45 15 75 15

7. 16 18 15 14  13 19 14 13

8. 72 18 90 15  16 48 12 60

9.商是三位数 155  商是两位数 93  商是三位数 133

商是两位数  76  商是三位数 141  商是两位数 94

10.(1)335+250=585(米) 585÷9=65(米)

(2)65×7=455(米)

思考题

546÷3×2÷4=91(克)

教学反思:

练习课比新授更难把握,一味的练习计算,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厌倦。练习课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明确练习的目的,避免为练习而练习。练习题的设计应从实际出发,把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数学化。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练习八(一)》数学教案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练习八(一)》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练习八(一)》数学教案

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3课时 练习八(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7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10的加法与10减几,并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2、在练习过程中,初步感受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10的加法与10减几。

教学难点:

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课前准备:

课件、投影、光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口算。(口算卡片)

7-5 4+4 8-5 3+2

6-3 5+0 9-5 6-6

6+3 9-3 9-8 2+6

5+3 9-7 8-2 1+7

2、一图四式。

(1) 出示第1题图,指名说说图中葫芦的个数。

(2)在书上写出四个算式,并在小组中交流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3)反馈,说说写出的算式,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算式。

(4)小结: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列出四个算式,其中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第2题。

(1)出示第2题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有些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2)师:小蜜蜂各应该采哪一朵花上的花粉呢?请小朋友在书上用线连一线,帮助小蜜蜂正确采到花粉。

(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连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连线。

2、完成第3题。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

(2)奖励口算又快又准的小朋友。

(3)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得数。

三、综合练习

4、完成第4题。

(1)出示第4题。

(2)学生比较第一组数,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上下两题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比较算式与数的大小时,先要算出算式的得数,再比较)

(3)在书上完成其它的题目。

(4)反馈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1. 7+3=10 10-7=3 3+7=10 10-3=7

3. 1 8 9 10 9 5 10 3 4 10 2 7

4. 2 4 3 2

《练习八》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高中素质练习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846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