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围魏救赵”,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出处简介

《资治通鉴》(Comprehensive Mirror to Aid in Government )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1019-1086) 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叫《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全书 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是我国编年史中包含时间最长的一部巨著。

《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司马光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编辑推荐

《围魏救赵》相关知识


作为一位刚入职不久的新任教师,在授课上的经验比较少。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围魏救赵》相关知识》,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

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后逃往齐国,为田忌门客,助田忌赛马获胜,被荐给齐威王。时威王正图与魏相争,为此广揽贤才,器重孙膑的军事才能,任之为军师。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魏惠王因赵攻魏属国卫而命庞涓率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次年,赵求救于齐,齐出兵8万救赵。孙膑以己初至齐国,尚无威望,且防庞涓警觉,仅以军师身分坐镇指挥。针对魏强兵在外,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防务空虚,采取批亢捣虚、攻其必救的战法,率军先攻平陵(今山东定陶东北),示敌以弱,尔后直奔大梁,逼使庞涓仓促回救,而在其回军必经之途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截击,大败魏军,擒(一说擒为制服、战胜)庞涓(见桂陵之战)。二十七年,魏又因韩联络齐、宋,不赴逢泽(今开封南)之会而攻韩,韩求救于齐。齐再度以田肦(一说田忌)、孙膑率军救韩,仍以攻其必救之法直扑魏都大梁,待庞涓撤围,即还师回齐。然魏军欲全歼齐军而紧追不舍,孙膑因势利导,以逐日减灶之法迷惑庞涓,诱其弃主力步兵,仅以轻车锐卒追赶,齐军则以逸待劳,连车为垒,伏于马陵(今范县西南),大败魏军,杀庞涓(一说自杀),掳魏太子申(见马陵之战)。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孙膑兵法》,反映了孙膑的军事思想。认为战争有一定的规律;在战略战术上贵势,即依据一定条件占据主动和优势;突破前人速战速决的理论,提出了持久作战的思想;适应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强调攻城;认为只有覆军杀将方为全胜,开创歼灭战的理论;对野战中车垒的运用、阵法的研究和将领的必备条件等均有阐述。

《围魏救赵》课外拓展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解说后的按语,多引证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全书还有总说和跋。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现传《三十六计》较早版本系1941年由成都兴华印刷厂所用土纸翻印的,封面书《三十六计》,旁注秘本兵法,并说明原书是手抄本,1941年在分州(今陕西省分县)某书摊发现,抄本前部都系养生之谈,而未尾数十篇,附抄三十六计,解释皆用兵法,然后知其果为兵法也。1961年,收藏者叔和在《光明日报》撰文加以介绍后,又将这土纸本赠给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此后便出现了各种翻印和传抄的版本。

《围魏救赵》教案之一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从而在课堂上与学生更好的交流,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围魏救赵》教案之一”,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复述课文中进一步积累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3.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概括有关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孙膑的资料,了解有关孙膑的故事。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通过预习,你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词语吗?多种形式检查认读文中的词语。

(围魏救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危在旦夕、胸有成竹、乘虚而入、以逸待劳、稳操胜券、心服口服、惊慌失措、日夜兼程、人心惶惶、天罗地网、精疲力竭、措手不及、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落荒而逃)

2.老师示范说一个这样的句子。(一支拥有八万精兵的军队由进攻时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到最后被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这一切就发生在围魏救赵这个故事里。)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与课文有关的话,帮助对词语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试着简要介绍课文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根据课后第二题的提示,试着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把括号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第一部分: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1~2段)。

第二部分:田、孙商议,直取大梁(3~8段)。

第三部分:佯攻襄陵,围魏救赵(9~12段)。

第四部分:孙膑设伏,齐军大胜(13~14段)。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抓重点词读出文字背后的信息)。

1.读一读,说说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魏国军队怎样?在文中勾画出相应的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为了体现魏国军队强大,课文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1)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直接写出了魏国军队的强大。庞涓率领的军队在攻打赵国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2)齐国的担心间接写出魏国军队的强大。

3.结合自己的理解,练习读相应的关键词句,你还能读出什么信息?

(严峻的形势让齐国必须出兵救赵,然而面对强大的魏军,齐国想救赵也不是那么容易。这为后文齐军大胜,体现孙膑的足智多谋埋下伏笔。)

(二)学习第二部分(从对话中了解孙膑计谋的绝妙之处)。

1.分角色读田忌、孙膑的对话。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依田忌之计直奔邯郸,联系上文试想这次救援会是什么结果?如果直奔邯郸有可能:

(1)邯郸失守,因前文提到赵国危在旦夕。

(2)打了胜仗的魏军士气高涨,远道而来的齐军若与魏军主力硬拼,胜负难料。

3.再读孙膑的话,体会孙膑计谋的绝妙。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先对魏军的优势、劣势做了分析,然后提出了避实就虚,攻打大梁的计谋。

乘虚而入,直取大梁既有形势的分析,又有行动的策略,孙膑的计谋判断准确、措施果断。

4.从胸有成竹稳操胜券这些词中,你可以看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三)学习第三部分。

1.孙膑的计谋是怎样具体实施的?自由读第三部分,用自己的话简要说一说。

2.在齐军佯攻襄陵直奔大梁之时,魏军士兵的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这里又可以看出孙膑的计谋妙在什么地方?

(孙膑一方面让无名将领带兵佯攻襄陵,一方面又逼近魏国都城大梁。魏军洋洋得意之时放松了警惕,孙膑的计谋得以顺利实施,一攻一逼让魏军实力消耗,出其不意的举动又令魏军人心惶惶。孙膑的计策不仅从体力上打败了对手,更从心理上战胜了对方。)

3.把自己感兴趣的精彩部分再读一读。

(四)学习第四部分。

1.在孙膑的一攻一逼之后,这件事的结果会怎样呢?自由读第四部分。

2.精疲力竭的魏军在进入孙膑设下的伏击圈后是个怎样的状况呢?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

3.魏军此时的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与攻赵时的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相对比,你体会到了什么?

4.对于孙膑的围魏救赵你有什么看法?

四、再读课文,讲述故事

1.再读课文,结合课后第二题再次梳理课文脉络。

2.根据课后第二题的提示,在小组内讲一讲围魏救赵这个故事。

3.小组推荐组员为全班讲述这个故事,共同交流评议。

4.故事交流会:讲一讲课前搜集的其他有关孙膑的故事。

五、自主积累,书写生字

1.找出课文中的成语,用读一读,记一记,抄一抄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积累。

2.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

附:板书设计

第三十课:围魏救赵


第三十课:围魏救赵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复述课文中进一步积累语言.

2.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了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3.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概括有关内容.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孙膑的资料,了解有关孙膑的故事.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通过预习,你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词语吗多种形式检查认读文中的词语.

(围魏救赵,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危在旦夕,胸有成竹,乘虚而入,以逸待劳,稳操胜券,心服口服,惊慌失措,日夜兼程,人心惶惶,天罗地网,精疲力竭,措手不及,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落荒而逃)

2.老师示范说一个这样的句子.(一支拥有八万精兵的军队由进攻时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到最后被打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这一切就发生在”围魏救赵”这个故事里.)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选择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与课文有关的话,帮助对词语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试着简要介绍课文主要内容.

3.再读课文,根据课后第二题的提示,试着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并把括号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第一部分: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1~2段).

第二部分:田,孙商议,直取大梁(3~8段).

第三部分:佯攻襄陵,围魏救赵(9~12段).

第四部分:孙膑设伏,齐军大胜(13~14段).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抓重点词读出文字背后的信息).

1.读一读,说说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魏国军队怎样在文中勾画出相应的词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为了体现魏国军队强大,课文用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1)”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直接写出了魏国军队的强大.庞涓率领的军队在攻打赵国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2)齐国的担心间接写出魏国军队的强大.

3.结合自己的理解,练习读相应的关键词句,你还能读出什么信息

(严峻的形势让齐国必须出兵救赵,然而面对强大的魏军,齐国想救赵也不是那么容易.这为后文齐军大胜,体现孙膑的足智多谋埋下伏笔.)

(二)学习第二部分(从对话中了解孙膑计谋的绝妙之处).

1.分角色读田忌,孙膑的对话.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2.如果依田忌之计直奔邯郸,联系上文试想这次救援会是什么结果如果直奔邯郸有可能:(1)邯郸失守,因前文提到”赵国危在旦夕”.(2)打了胜仗的魏军士气高涨,远道而来的齐军若与魏军主力硬拼,胜负难料.

3.再读孙膑的话,体会孙膑计谋的绝妙.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先对魏军的优势,劣势做了分析,然后提出了”避实就虚,攻打大梁”的计谋.

“乘虚而入,直取大梁”既有形势的分析,又有行动的策略,孙膑的计谋判断准确,措施果断.

4.从”胸有成竹”“稳操胜券”这些词中,你可以看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三)学习第三部分.

1.孙膑的计谋是怎样具体实施的自由读第三部分,用自己的话简要说一说.

2.在齐军”佯攻襄陵”“直奔大梁”之时,魏军士兵的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这里又可以看出孙膑的计谋妙在什么地方

(孙膑一方面让无名将领带兵佯攻襄陵,一方面又逼近魏国都城大梁.魏军洋洋得意之时放松了警惕,孙膑的计谋得以顺利实施,一攻一逼让魏军实力消耗,出其不意的举动又令魏军人心惶惶.孙膑的计策不仅从体力上打败了对手,更从心理上战胜了对方.)

3.把自己感兴趣的精彩部分再读一读.

(四)学习第四部分.

1.在孙膑的”一攻一逼”之后,这件事的结果会怎样呢自由读第四部分.

2.精疲力竭的魏军在进入孙膑设下的伏击圈后是个怎样的状况呢找出相关词句读一读.

3.魏军此时的”丢盔弃甲,溃不成军”与攻赵时的”所向披靡,势如破竹”相对比,你体会到了什么

4.对于孙膑的”围魏救赵”你有什么看法

四,再读课文,讲述故事

1.再读课文,结合课后第二题再次梳理课文脉络.

2.根据课后第二题的提示,在小组内讲一讲”围魏救赵”这个故事.

3.小组推荐组员为全班讲述这个故事,共同交流评议.

4.故事交流会:讲一讲课前搜集的其他有关孙膑的故事.

五,自主积累,书写生字

1.找出课文中的成语,用”读一读,记一记,抄一抄”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积累.

2.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

五年级语文下册《围魏救赵》优秀教案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下册《围魏救赵》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年级语文下册《围魏救赵》优秀教案

一、感知课题读课题,从课题中你知道写了一件什么事。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1.课文究竟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通读课文,注意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字多读几遍。3.出示全文的生字新词,开火车诵读,并把生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4.分小组分读课文。注意在评价中正音。5.读完全文,结合课后2题理清脉络。6.指导生字书写。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第1部分1.读一读,事情的起因是什么?2.魏国军队怎么样?在文中勾画出相关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3.为什么在这种状况下,齐王还要去救赵国?(适当地引入“唇亡齿寒”的故事)4.读课文。第2部分1.分角色读田忌、孙膑的对话。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2.出示课后句子,理解孙膑计谋的绝妙之处。3.读孙膑的话,从中你看出孙膑是个怎样的人?第3部分1.孙膑是怎样安排的?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读文,魏军的心里有哪些变化?3.从孙膑的安排中你体会到什么?第4部分1.事情的结果怎样?读最后一部分。2.为什么孙膑要选择桂陵这个地方与魏军交战?3.魏军当时是什么状况?4.读最后一部分,你想对孙膑说什么?四、讲述故事,拓展升华1.读全文,再次梳理课文脉络。2.小组内讲故事。3.指名在全班讲故事,交流评议。4.拓展推荐:充满智慧的历史故事有很多,如《弦高犒师》《宰相甘罗》等。军事家孙膑他是孙武的后人,生于齐国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鄄城县北一带)。因其受过膑刑(剔去膝盖骨),故名孙膑。孙膑是中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孙膑在战术上因势利导,制造假象,用围魏救赵、避实就虚、减灶示敌等谋略使敌产生错误判断而自动就范,在中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特别是其创造的“围魏救赵”的战法,为历代兵家所借鉴。著有《孙膑兵法》传世。孙膑与庞涓孙膑与庞涓本是要好的师兄弟,都跟随鬼谷先生学习兵法。庞涓求取功名富贵心切,学业未成,就投靠到魏国当了将军。孙膑继续求学,深得孙子兵法的精要,后被庞涓“邀请”到了魏国。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设计陷害孙膑,还假意关心他。孙膑遭陷被剔除了膝盖骨变成了残废,还为庞涓背写孙子兵法以答谢庞涓救命之恩。后来孙膑得知真相,后悔莫及,焚烧了兵书,并装疯麻痹庞涓。后来,孙膑被人救到齐国受到齐威王的重用。在马陵之战中,孙膑以逐日减灶之法迷惑庞涓,迫使庞涓大败,自杀身亡,从而报仇雪恨。

五年级下册语文《围魏救赵》生字组词西南师大


五年级下册语文《围魏救赵》生字组词西南师大

【逸】

读音:yì

巧记:“兔”子逃走(辶)了。

字义:①安闲,安乐②跑,逃跑③避世隐居

组词:①安逸②逃逸③隐逸

造字:会意法

造句:过分安逸的生活会使人懒惰。

笔顺:“兔”呈收缩之势;“辶”的捺平,托住上部。

2【痹】

读音:bì

巧记:一“田”横撇竖(丌),病(疒)房里面住。

字义:痹症,中医指由风、寒、湿等引起的肢体疼痛或麻木的病

组词:麻痹痹症风痹寒痹小儿麻痹

造字:形声

造句:小儿麻痹这种传染病在我国基本绝迹了。

笔顺:“疒”竖撇不宜过开;内部“田”稍扁。

字歌:

癌症若化疗

痛苦可减少

得病别麻痹

治疗要及早

3【佯】

读音:yáng

巧记:

字义:假装;伪装

组词:佯狂佯攻佯装不知

造字:形声

造句:敌人再次发起佯攻。

笔顺:

4【怠】

读音:dài

巧记:把“台”湾同胞放在“心”上。

字义:懒惰,松懈

组词:怠慢懈怠怠惰消极怠工笃新怠旧孜孜不怠

造字:形声法

造句:妈妈教育我不能怠慢了家里的客人。

笔顺:“台”的“厶”略宽,“口”不宜过大。

字歌:发水要治理手把木抬起用心别懈怠成功心神怡

5【兼】

读音:jiān

巧记:谦无言,赚无贝,嫌无女。

字义:①加倍,把两份并在一起②所涉及的或所具有的不只一方面

组词:①日夜兼程②兼顾兼职德才兼备

造字:会意法

造句:为了完成任务,战士们日夜兼程。

笔顺:“丷”上开下合;横折的折笔取斜势,中横长。

字歌:兼职不计嫌言语很自谦广来人廉洁欠礼应道歉

6【惶】

读音:huáng

巧记:“皇”帝心(忄)不安。

字义:恐惧

组词:惶恐惊惶惶恐不安人心惶惶诚惶诚恐

造字:形声法

造句:突如其来的灾难使人们惶恐不安。

笔顺:“忄”左点低,右点高;右部横画间距均匀。

字歌:蝗虫危害大惶恐心害怕彷徨想办法辉煌成就他

7【盔】

读音:kuī

巧记:上面“灰”为声,下面“皿”为形。

字义:①作战时用来保护头的帽子②盆子一类的器皿

组词:①钢盔丢盔弃甲②瓦盔

造字:形声

造句:敌人被我们打得丢盔弃甲。

笔顺:下部底横要长些,托住上面。

字歌:

本字是灰

加皿读盔

加山读炭

加心读恢

8【溃】

读音:kuì

巧记:春雨(氵)“贵”如油。

字义:①散乱,垮台②肌肉组织腐烂

组词:①击溃溃散溃败崩溃溃不成军②溃烂溃疡(yáng)

造字:形声

造句:在我军的强大攻势下,敌人溃不成军。

笔顺:“氵”呈外弧形;“贵”“口”扁横长,末笔为点。

《围魏救赵》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微课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845.html

更多
上一篇:一枝白玫瑰 下一篇:林中乐队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