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北师大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多少经典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北师大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备课时间:9月1日

教案编号:001

课题:第1课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一、课标要求

1、知道《神曲》,复述达芬奇的主要活动,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

2、说出《最后的晚餐》的作者和艺术风格。

3、知道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但丁《神曲》的创作内容及主要成就。

讲述达芬奇的主要成就和艺术风格。

了解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

通过对文艺复兴运动的了解,能够认识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所起的作用,认识文化变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广泛搜集文艺复兴运动的资料,从文学、绘画、雕塑、建筑、天文等各个方面,重塑这一时期的辉煌,加深学生对这一时期的认识。

通过朗诵《神曲》中的名言,感受但丁对封建教廷的抨击与控诉、对人性的渴望与追求。

通过名画赏析以及将宗教作品与达芬奇作品对比等形式,使学生全面深刻地了解达芬奇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地位。

以评论、表演等形式了解莎士比亚的主要成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文艺复兴时期对科学认知的探索及对宗教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崇尚科学、反对宗教迷信的人生观。

通过对人文主义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人的价值,培养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对优秀作品的了解,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情趣和态度。

教学重点南点

重点 初步认识文艺复兴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所起的作用,理解文化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难点 通过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体会文艺复兴的实质。

三、教学过程

(一)设计思路

根据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教材、学生等因素的分析,本课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确定本课教师的活动以启发、引导为主,多媒体课件演示为辅,通过看图说话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体验、探究,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课堂展示

[导入新课]

名言赏析: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教师引入:改革开放以来,对个性的追求成为一股潮流。近30年来,很多大中小学生在他们的毕业留言册上都写过这句话,或者在憧憬未来时表达过这样的思想。同学们,在你们的留言册上有过这句话吗?你们谁能说出这句名言的作者和他揭示的主题思想吗?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作新课导语:社会越是发展,对个性的追求就越为社会所尊重。作为新新人类的“90后”,同学们是追求个性化的主力军。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段人类历史上最早追求个性解放、尊重人权的思想解放潮流——文艺复兴运动。

[学习新课]

1、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盘点,初步构建知识结构:

①西欧社会的最高主宰力量是(),他们的专制统治禁锢思想,扼杀人性。

②()世纪,西欧许多人发掘和继承()和()的文化传统,追求()和(),表现了人类()的本性。这一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

③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代表作是《》,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向()过渡的标志。这部作品批评了()的罪恶,强调()的伟大;提倡追求(),反对()。

④达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的画家、()、()和(),还涉足()等各个科学领域。堪称()的文化巨人。

⑤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国的著名文学家。他的代表作品有《》、《》、《》和《》,合称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总结:以上是我们本节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那么,同学们看看四个子目的内容之间是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边讲解知识结构,边板书或使用多媒体展示)

2、活动探究:

步骤一:看一看,画家笔下的诉说

图一:中世纪的一副镶嵌画(图略)图二:《最后的晚餐》(图略)

教师提问:比较上面两幅图画,你觉得画中人物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图二人物内含“神秘的微笑”,其含义是什么?(通过中世纪宗教绘画与《最后的晚餐》的比较让学生找出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与以前相比反映了什么思想的光辉。教学目标:说出《最后的晚餐》的作者和艺术风格。说出达芬奇的主要成就。)

步骤二:读一读,文学作品流淌的情感

《神曲》节选(内容略)《哈姆雷特》节选(内容略)

学生带着感情朗诵后教师提问:《神曲》表达的主题内容是什么?结合《哈姆雷特》的节选,谈谈你如何理解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并简要概括这些作品是怎样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教学目标:知道《神曲》,知道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

步骤三:议一议,新时期的“文艺复兴”

北京大学教授林庚老先生说:“由于文艺复兴,欧洲社会才逐步地步入了一个富于创造性的自由发展时代,同时也就使自然科学得到更大的发展,所以才会有了这个时代的胜利。”钱学森老先生说:“欧洲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也是科学的伟大复兴,它把人们从上千年的封建枷锁和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人重新认识了世界、认识了人自身。因而,给了人们无穷的力量和勇气,为人类的才能和智慧的发挥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教师提问:结合我们现在受到的教育,体会两位文化老人语句的深刻含义。(教学目标:感受文化巨人对封建教廷的抨击与控诉、对人性的渴望与追求,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人生观,认识文化变革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3、巩固提高

①如果有人想了解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你会说“他”是

A但丁B达芬奇C彼特拉克D莎士比亚

②15世纪以抨击教会、反封建为思想核心创作一部文学作品,对它评价最高的应该是

A国王和贵族们B教皇C城市资产阶级D僧侣们

③被认为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A莎士比亚的《麦克白》B但丁的《神曲》

C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D拉斐尔的《大卫》

④如果让你出一期“张扬人性——欧洲中世纪的终结”的主题板报,请完成下列题目:

本期板报的中心历史事件是

在人物方面你选择的是、和。

你会选用他们的哪些成就(文字或画作)展示在板报上(每人一项)?

如果让你对他们的成就做个评论,你怎样描述他们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

用三个词写出你在学习生活中从他们身上学习的优良品质:

、、。

教学反思:

相关阅读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北师大版)


前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历史的含义;补充公元纪年法,什么是“年代”?什么是“世纪”?怎样计算?中国古代史的大致线索。
思想认识: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学习历史有哪些用途。
能力培养:通过让学生讨论学习历史的用途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公元纪年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
教学重点:历史课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计算历史时间的方法
教学设计:通过问答法,启发学生思考并理解历史的含义;通过记者访问并做口头报道的活动形式,使学生们了解学习历史的重要性;通过讲读法和讨论法让学生明确学好这门课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都去过天安门吧?那么我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天安门前的又长又粗用汉白玉做成的柱子叫什么?(齐答:华表),天安门前后共有华表几根呢?(四根)
华表是做什么用的呢,是不是用于计时的表呢?(有人说是,有人说不是,还有人说是装饰用的),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华表顶上的是什么?(蹲兽),蹲,就有方向,四个蹲兽,蹲的方向是怎样的。蹲兽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呢?(蹲兽姓“望”,望君归,望君出)解释名字的含义。
金水桥的两边各有一个石狮子,其中一个石狮子上有一个洞,同学们注意到过吗?介绍一个传说。
此时我们又来到了故宫内。大家去过吗?劳动人民文化宫,中山公园大家去过吗?现在又有了一个问题,大家觉得从树的角度来看,三者之间有什么明显的不同(故宫的树小,其它的树大,且多为古树)为什么?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历史故事,1813年,一支农民起义军伪装成普通居民混进了皇宫,清守军封住了宫门,但起义军爬树攻进了皇宫,起义军最后虽然失败了,但嘉庆从此怕得要命,命令将故宫所有的树全部砍掉,才出现了这种景象)
我们不妨再顺着天安门向西走,来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这就是国家领导人居住的中南海,(大家去过吗),中南海的南门是哪个门?(新华门)但是新华门最开始并不是门,而是一座楼,是乾隆为他的妃子香妃修建的楼——宝月楼。乾隆为什么要为香妃修筑宝月楼呢?(香妃家族在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中起了非常伟大的作用,乾隆就赏赐她家迁居京城,但香妃却非常的思念家乡,乾隆自然不会让容妃回到新疆,就想了个法子,修建了宝月楼,并在其下迁居了几百户回民居住,这样,香妃思念家乡,只需要登上宝月楼就可以看到类似于家乡的生活)。那么宝月楼又是在什么时候改建为新华门的呢?1913年,袁世凯将中南海变成了他的总统府,将宝月楼改名为新华门,成为他的正门,此后一直沿用至今。
说了这么多,我只想告诉大家,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的一切一切都有历史的影子,就象刚才老师说完那段话,那么这件事也成为历史了。对了,还没介绍我自己,刚才我的身份是带领大家“话说天安门”的导游,这一身份也已成为历史,其实我的真实身份就是你们的历史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探索历史的奥秘,一起思索历史带给我们的启迪。介绍自己。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讨论几个关于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的问题。请同学们分组活动,选出两名记者采访并作口头报道。
一、什么是历史(板书)
同学们,你们能给历史下一个定义吗?历是什么意思?史又是什么意思?
二、学习历史有什么用(板书)
学习历史又有什么用呢?
既然学习历史这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这门课呢?请同学们读课文,并讨论。
三、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哪些?
1、文物古迹——实物资料
2、书籍、碑刻等——文字资料
四、怎样学好历史课(板书)
网站
学好历史课:毛泽东,四多:多读、多写、多想、多问
多读书,多写历史小论文和历史笔记,多思考,多提问。

补充:
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史的线索。中国是人类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又是一个有着辉煌文明的古老国度。从步入文明的门槛之日起,中国先后经历了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宋辽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等等历史时期。历代统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绩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内容不同的剧目,或名垂青史,或遗臭万年。在数千年的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以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勇于探索的聪明才智,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同期世界历史上极其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万里长城、大运河、明清故宫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种出土文物,无不反映出大胆、高超的生产技术;同时在思想文化、科学技术领域产生了无数杰出的人物,创造出无比博大、深厚的业绩;而包括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这“四大发明”在内的无数科技成就,更使全人类获益非浅。古代的中国,勇于进取,以开阔的胸怀包容四海,开拓疆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出多民族融合的壮观景象,汉族与众多少数民族共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在对外交往活动中,中华民族一方面积极吸取其他国家和民族之所长,另一方面更尽自己之所能,无私地将自己取得的卓越成果推向世界。
人们常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丰富的中国古代史,正为后世留下了无数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学习历史,要有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我们要坚持左图右史的学习方法,培养历史空间感,另外,历史的特点“一度性”就决定了历史时间观念的重要性。今天是什么日子?用的是公元纪年法,那么公元纪年法是怎么回事儿呢?
公元,以传说的耶稣诞生的那一年,为公元元年。向前推算,向后推算,称公元前和公元后。
世纪,每100年,称为一个“世纪”
年代,第10年,为一个“年代”
课堂练习:做两道年代计算题。
小结:根据板书进行小结,并说明下节课我们将要去拜访我国境内最早的居民——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课后活动:通知科代表组织准备一个科幻小品,下节课表演。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我国境内的最早人类——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制造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群居生活;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点;山顶洞人的石器、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山顶洞人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
二、能力培养目标
初步了解、认识历史领域各种不同知识范围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阅读,可以接触考古知识、神话传说、古史资料、历史地图、文物插图等各类与历史有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引起兴趣,重视历史课的学习。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我国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七十多万年以前,从而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感情。
2.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从我国远古人类制造工具、会劳动的历史,认清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
教学重点:
本课重点是元谋人,包括元谋人的发现地点、距今年代、考古发现情况等。另一重点是北京人,包括北京人的发现地点、距今年代、制造石器、使用火、群居生活等。
教学难点:
本课难点有二:1.初中学生对原始社会的名词比较生疏,刚刚学习历史,需要逐步理解;2.人类自身从猿到人的发展,劳动创造人的真理比较抽象,一时不易讲清。
教学设计:
利用一场科幻剧表演,使学生了解我国境内原始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区别,再以拜访祖先的形式,引导学生一步步探寻祖先生活的痕迹,使学生认识到人类进化的历程,及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中华大地上,谁是最早的居民呢?他们长什么样?吃什么?穿什么?住在什么地方?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探寻我们祖先生活遗迹,“拜访”祖先。
第1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板书)
距今170万年到公元前21世纪,是我国的原始社会时期,第2课到第3课,我们将要了解这一时期我们祖先的生活生产状况。让我们首先来看一看是谁揭开中国原始社会的序幕的吧。
一、元谋人(板书)
20世纪2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中华大地上发现了众多的原始人类遗址。那么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是什么人呢?元谋人。为什么说已知?元谋人距今有多少年?约170万年。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事情源起于两颗牙齿和一些粗糙的石器,这是1965年5月1日,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经科学家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遗物,距今约有170万年。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祖先的牙齿。
用投影仪展示《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然后指出元谋人的发现地点,元谋人因发现于元谋而得名。从这件事我们也能体会到:1、我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的历史:即远古历史不仅仅局限在黄河流域,而是有若干文化源流。云南是我国边远省份,元谋人的发现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2、元谋人遗址的发现也说明我国的历史不是从几千年前的文明史开始的,人类的历史和我国的历史都应当从有人类活动开始。
从中国远古人类遗址的分布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华大地上,北起辽河,南至珠江,都发现了远古人类的遗迹。事实证明,我国是历史十分悠久、古代遗址遗物最为丰富的国家,这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根据学术界统计,我国已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数百处,旧石器早期遗址也有七十多处,但在课文地图上不可能一一都列出来,只能列出重要的几处,而在课文正文中,仅举了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几处。要求学生记忆这三处远古人类遗迹。
二、北京人(板书)
“北京人”一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需结合课文的两幅插图《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和《北京人使用的石器》,进行形象的讲解。先用讲读法和范例教学法,让学生看书,并对照元谋人的学习要点来总结北京人的情况。包括:1.北京人的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北京人的距今年代:生活在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前。2.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结合北京人头像指出他们保留了猿的特点,头部仍然像猿(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但因为用手劳动,手足已向人靠近,这是劳动的结果,也说明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真理。3.北京人会制造工具和已经使用天然火。这一点是本课重点的重点。思考两个问题:1.“旧石器和天然石块有什么区别?”2.“考古学家凭什么判断北京人已使用天然火?”北京人的发现在世界学术界之所以如此重要,就是因为在北京人遗址发现了大量石器和用火痕迹,足以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控制使用火,这是从猿到人的一个重大而关键的发展步骤。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所以我们说:“他们已经是人了。”关于天然火的使用,请同学们思考其用途:“照明、防寒、吓跑野兽”和“烧烤食物”。用火“增强了他们征服自然的能力”。还有更重要一点是人用火烧熟食物,可以增进人类体质本身的变化。指导学生观看《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因为关于北京人的考古发现相对较多,所以我们还能够了解北京人的生活情况。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和“这就是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请同学们思考:1.为什么过群居生活?是由于生活环境太险恶,只有靠集体力量,才能适应自然。2.为什么要分享劳动成果?由于环境迫使他们群居,共同劳动,自然也分享劳动果实,这是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
三、山顶洞人
展示自拍照片“山顶洞人遗址”。我们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发现了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以前的北京人,又在龙骨山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了距今约18000年的山顶洞人,应当说,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是永远不会见面的邻居,可是有一天,恶劣的天气使山顶洞人居住的地方出现了强大的引力场,一个美丽可爱的女孩子被带到了北京人的时空,于是一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对话开始了。
现在,我需要两位有非凡表演才能的同学来即兴表演这场科幻历史剧,在表演之前,我有必要澄清一下,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主要是为了让大家形象生动地了解山顶洞人相比于北京人的进步之处,呆会在表演的过程中,希望大家分清哪些内容是虚构的,哪些又是我们要掌握的知识点。
山顶洞人(简称山)(女)
北京人(简称北)(男)
山(环顾四周):我奶奶的奶奶的奶奶……说过,我们这很早以前生活过一种人,叫什么北京人,难道这是他们住的地方吗?(看见一北京人蹲着发愁)
山:喂,你蹲着干什么,你是不是北京人啦!
北(站起来,还未说话)
山(尖叫起来):哎呀你怎么没穿衣服?
北(红着脸,着急地说):你别诽谤人,谁说我没穿衣服,我这不裹着树叶吗?
山:树叶也能叫衣服,俗话说,“佛要金装,人要衣装”,你看我,穿的名贵的兽皮,是我妈妈用骨针缝的呢!漂亮吧。
北(自惭形秽,极难为情地地点了点头)
山(走到北的跟前,仔细看了看北京人)叹道:你脾气很好,也很温柔,但是你的确很丑,你看看你,前额偏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尤其是你这头还向前倾,怎么象孙悟空?
北(更加无地自容)
山(伶牙利齿,继续道):其实,人嘛,“三分长相,七分打扮”,戴个项链什么的不就好多了吗?
北(一脸的茫然,不知项链为何物)
山:好了好了,项链就是脖子上戴的,(取下项链),好了我做一个好人,把它送给你了,(说着,给北京人戴上)
北(心想,原来是送我这么希奇的东西,他看了看,就只有手上的一个石块,和一根石棒)就慷慨地说:“这是我用了好几天时间敲打而成的工具,可以挖植物的根、茎、果物,割动物肉”。
山(接过来,心里道:送也送好一点的,这么粗糙,原来还处在旧石器时代,根本不懂磨制)
突然,刮起狂风,电闪雷鸣,地动山摇
北(非常高兴,要打闪电了,马上就有火了,对山道):我去取一点火,你等一会儿,我马上就来陪你玩。
山:这么落后,取火还要等闪电,我们早就会人工取火了。
突然,山消失不见了,回到了她的时空。回来,不见了山,非常迷茫失望地说:曾
北:曾经有一个珍贵的机会摆在我的面前,而我没有珍惜,尘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会说,让我做一个山顶洞人吧,如果一定要在前面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十五年。
看完了精彩的表演,让我们回过神来,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从刚才的表演中分析出哪些是虚构的,哪些是真正的历史事实并填写下表。

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究竟有没有好的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课程标准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说出《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了解义和团反侵略斗争的史实,对比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认识中华民族危机及全面加深的重要原因。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学习、交流合作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动手设计“辛丑条约及影响”的知识表格

运用图表,比较历次侵华战争,得出中国正在遭到越来越多的国家侵略的史实。比较历次战争签订的条约内容,得出中国人民遭受的灾难越来越深重的史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八国联军的暴行给中国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向清政府进行的又一次穷凶极恶的敲诈勒索;处于弱势的中国人民是不畏强暴的,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勿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八国联军侵华史实和《辛丑条约》的内容

难点:《辛丑条约》的影响,正确理解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

四、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知识构建

指导指导自读课文,完成下列提纲:

时间:1900年6—8月

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

第一阶段:从1900年6月发动战争到廊坊阻击战

八国联军经过

侵华战争第二阶段:从1900年7月到8月攻陷北京。

结果:清政府战败,签署《辛丑条约》

签订时间:1901年9月

签约国:清政府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等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白、馆、禁、兵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板块体验历史

复习提问:

1、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清政府战败,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2、清政府为什么会战败?

清政府腐败无能。

3、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从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由此导入新课。

一、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媒体展示:《时局图》(如右图)

思考并回答:

1、《时局图》反映了当时中国怎样的社会状况?

中国处于被列强宰割和瓜分的危机中。

2、面对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表现出怎样的态度?

激起中国人民强烈的反抗,义和团运动兴起。

媒体展示:《义和团运动形势图》(如右图)

读图,结合课文,思考并回答:

1、义和团运动首先兴起于什么地方?其主体是哪些人?

山东、直隶等地,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等。

2、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什么?为什么提出这样的口号?

扶清灭洋;因为民族危机的加深。

3、这一口号,可以看出义和团运动怎样的性质?体现了什么?

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抵抗的巨大力量。

4、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引起当时社会怎样的变化?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

5、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借口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

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其根本目的是使清政府彻底投降,成为洋人的朝廷,协助其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媒体展示:图片《八国联军在大沽口登陆》(目标: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义和团反侵略斗争的史实)

指导学生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00年6月发动战争到廊坊阻击战。遭到中国人民的抗击:廊坊、杨村等地阻击战;结果:侵略军狼狈退回天津。

第二阶段:从1900年7月到8月攻陷北京。结果:7月攻陷天津,8月攻陷北京。

结合课文,思考并回答:

1、八国联军由哪八个国家组成?

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学法指导:可采用谐音记忆“因祸得福,每日依靠”)

2、义和团在哪些地点对八国联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廊坊、杨村、北京的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和西什库教堂等地。

3、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后,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说明了什么?

(从烧、杀、抢、掠几方面来引导学生小结)烧毁户部,毁灭罪证;疯狂屠杀中国百姓;抢劫户部和礼王府等;公开拍卖所抢物资;……

4、北京沦陷后,清朝统治者如何对待?

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仓皇出逃,并下令屠杀义和团。

二、《辛丑条约》

媒体展示:图片《李鸿章与列强各国签订〈辛丑条约〉》

读图,结合课文思考并回答:

1、照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辛丑条约》的签订

2、该条约签订于何时?为什么叫《辛丑条约》?

1901年9月,因这一年是农历辛丑年,所以称为《辛丑条约》。

3、试采用列表格的方式整理出《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目标:《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民族危机加深的影响)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3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3

3.西安事变时间:地点:发动者:

目的

中共

措施

结果

和平解

决意义

(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为什么采取不抵抗政策?产生了什么恶劣后果?

2.从1927年“四一二政变”开始,蒋介石屠杀了成千上万

的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还要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释放蒋介石?

(倾满天甘露,润明每一天渴盼的眼睛)

本节课三个问题之间有何内在联系?请用几句话简单说说。

(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2010江苏连云港)“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八国联军侵华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

2.(2010江苏无锡)右图是沈阳九一八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残历碑”。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变的史实。“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A.局部抗战阶段B.全面抗战阶段

C.局部反攻阶段D.大反攻阶段

3.(2010山东日照)右图是20世纪某时期的一幅标语。

该标语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A.甲午战争结束后,半殖民地化加深

B.巴黎外交失败后,五四运动爆发

C.国共合作破裂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D.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沦陷

4.(2009滨州中考)歌曲反映时代的特点,往往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旋律。以下歌曲不属

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的是()

A.《翻身农奴把歌唱》B.《义勇军进行曲》

C.《志愿军进行曲》D.《学习雷锋好榜样》

5.(2010湖北鄂州)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改善国共两党关系B.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C.粉碎国民党亲日派企图D.挑起国民党内部矛盾

6.(2010重庆綦江)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C.七七事变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7.(2010山东临沂)2009年9月,杨虎城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他的特别伟大之处是1936年同张学良联合发动了()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西安事变D.百团大战

8.(2010四川南充)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北文化日报》报导的—则消息,请回答:

①此消息报导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②此事件的策划者是谁?他们策划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③此事件的结果如何?有何重大意义?

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2.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推开一扇窗,你会看见满眼的绿色!)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1页到93页的内容,回答1—2问题:

2.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又向哪些地方发动了

大规模进攻?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3—94页的内容,回答第3题:

3.南京大屠杀发生在什么时间?日军杀人手段

有哪些?共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

的中国士兵达多少人?看右方图片,你有何感想?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94页的内容,回答第4题:

4.说说与这两付臂章有关的历史。

(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为什么说“芦沟桥事变”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现在,日本国内不时出现一些公然篡改历史、美化侵略的事情,日本政要络绎不绝地参拜靖国神社——靖国神社内供奉着战后处以死刑的东条英机、大屠杀元凶松井石根等十四名甲级战犯及其他战争罪犯。日本右翼势力竭力否认侵略战争,否认南京大屠杀血的历史事实,对此,你想说些什么?

(倾满天甘露,润明每一天渴盼的眼睛)

胡锦涛主席在日本演讲时说:“历史是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近代以来,我们要牢记的日本侵略中国的史实有哪些?

(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2010安徽)“勿忘国耻”研究小组要实地考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他们必须去的地方是()A.台儿庄B.南京C.卢沟桥D.沈阳

2.(2010湖南岳阳)“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B.红军长征胜利C.全民族抗战开始D.国共十年对峙结束

3.(2010湖南永州)永州市某校初二(1)班同学准备举行“1919~l949年历史图片展”。小军找到一幅《中国军队血战卢沟桥》的图片,你认为它应该归入的栏目主题是()

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B.十年对峙烽火绵延

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4.(2010福建三明)“……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三十万同胞的遇难地点是()

A.东北B.北京C.上海D.南京

5.(2010广东广州)我们要研究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以下最有力的证据是()

A.文学作品中的描写B.电影片段中的场景

C.屠杀现场遗迹与当时的新闻照片D.日本的官方言论

6.(2008山东省)观察右图,佩戴这种臂章的军队应该是:

A.北伐战争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抗美援朝时期

7.读图题

(1)图一中此地曾发生过哪一重要历史事件?对中国有何重大影响?

(2)图二反映的信息与日军的哪一暴行相关?

(3)面对日军的咄咄逼人之势,两党的表现如何?

第19课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主备人:实验中学游潘英参与人:陈集镇中学杨福银

(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不怕牺牲的精神。

2.知道冼星海、徐悲鸿、侯德榜的主要成就。

(推开一扇窗,你会看见满眼的绿色!)

请同学们逐目阅读教材内容,分别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三、众志成城――各阶层人民支援抗战

称谓人物贡献

人民音乐家创作了《______________》等作品,鼓舞了中华民族的抗战。

画家创作反映爱国抗战精神的画作,举办画展,资助抗战

科学家发明联合制碱法,为抗战时期的民族工业做出了贡献。

(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的人民之前,使它像一头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头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毛泽东

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说只要中国的广大民众组织起来,就一定能将日本侵略者这匹野牛“烧死”?你认为广大民众在抗日战争中组织起来了吗?为什么?

(倾满天甘露,润明每一天渴盼的眼睛)

填写下列简表:中国军队抗击日军著名战役简表

战役名称时间地点中国参战部队指挥者战绩意义

(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2010山东聊城)1938年,田汉为庆祝某一战役的胜利写了一首歌词。词中写道:“将

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一战役是()

A.贺胜桥战役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2.(2010江苏宿迁)在央视“非常6+1”知识竞答中,一选手对屏幕提示(如下)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难以决断。若给你打求助电话,你应该选择()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淞沪会战

3.(2010江苏泰州)某电视台组织了一次“追寻历史足迹”活动,途经卢沟桥和山东的台儿庄等地,是为了纪念()

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4.(2010湖南衡阳)《亮剑》中的李云龙有句台词:“我们要主动‘关照’日本鬼子,让它尝尝被八路军打的滋味。”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规模最大的战役是()

A.汀泗桥战役B.卢沟桥抗战C.百团大战D.挺进大别山

5.(2010呼和浩特)朱德赞扬百团大战“带有全国性的伟大战略意义”,主要是因为该战役()A.破坏了敌人在华北的交通线B.摧毁了敌人的据点

C.增强了人民坚持抗战的信心D.提高了共产党的威信

6.(2008山西中考)研制出世界先进的制碱工艺,打破西方国家对碱业的垄断,为我国制碱工业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A.侯德榜B.张謇C.詹天佑D.茅以升

7.(2009南京中考)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首抗日救亡的歌曲,带给人们巨大的精神力

量!创作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激发中国人民抗日斗志的歌曲有()

①《义勇军进行曲》②《国际歌》③《黄河大合唱》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A.①②B.①②④C.①③D.①③④

8.(2009内江中考)1937年~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抗战取得胜利。

根据抗日战争相关史实回答:

(1)揭开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序幕的事件是什么?

(2)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在哪次战役中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3)抗战开始后,八路军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是什么?这次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4)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力量是什么?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

第20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主备人:实验中学游潘英参与人:陈集镇中学杨福银

(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掌握中共“七大”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意义。

2.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及历史意义

(推开一扇窗,你会看见满眼的绿色!)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03页到104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知识梳理: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04页到105页的内容,完成2—3题:

3.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①。

②。

(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抗日战争为什么能取得最后胜利?

(倾满天甘露,润明每一天渴盼的眼睛)

请你在下表内的横线上分别填上恰当的内容:

1.年月日标志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2.年月日

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3.年月日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4.年月日标志着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5、台湾光复:年月日,被日本割占年之久的台湾,又回到了祖国怀抱。

(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2010山东泰安)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中共七大C.中共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2010陕西)“这里本是黄土高原上一片贫瘠的土地,自从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它就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地名逐渐成为决定中国命运的思想制高点。”下列各项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A.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B.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D.召开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2010广东东莞)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是()

A.中华民国成立B.五四爱国运动C.抗日战争胜利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2010湖北十堰)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A.甲午战争B.解放战争C.抗美援朝D.抗日战争

5.(2010山东莱芜)出现右图的场面是因为()

A.百团大战振奋了人心B.台儿庄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

C.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D.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6.(2008浙江台州)假期里,阳阳同学观看了以下四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鸦片战争》②《井冈山》③《甲午风云》④《血战台儿庄》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③④①②

7.(2010福建莆田)2010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根据提示,回答以下问题:

(1)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事件是什么?

(2)冼星海、徐悲鸿、侯德榜是中国各阶层民众抗战的主要代表人物。请你写出其中2位代表人物的主要事迹。

(3)简要概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8.(2010吉林)以下是红色旅游重要景点的图片:

请回答:(1)根据图文信息,分别写出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的名称及历史意义。

(2)感受红色旅游,你有什么体会?

第22课全面内战的爆发

主备人:实验中学游潘英参与人:陈集镇中学杨福银

(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所作出的努力。

2.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认识国民党独裁内战的本质。

(推开一扇窗,你会看见满眼的绿色!)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12页到113页的内容,回答1—2题: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15页的内容,回答第3题:

(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945年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时,著名民主人士柳亚子先生称赞毛泽东的行动是“弥天大勇”,你同意柳亚子先生的评价吗?为什么?

(倾满天甘露,润明每一天渴盼的眼睛)

学习本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请你列出本课知识要点。

(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2010河南)历史赋予各个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主题是()

A.爱国、救亡B.民主、和平

C.自强、求富D.和平、发展

2.(2010湖南湘潭)自2009年台湾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以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络绎不绝。为了吸引大陆观光客,中国国民党党史馆设计制作了右图——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版”雕塑。历史上蒋介石与毛泽东“欢笑言和”所取得的成果是()

A.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签署了《双十协定》D.建立了新中国

3.(2010广西贵港)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哪一解放区,全国性的内战从此开始?()

A.山东解放区B.东北解放区C.陕北解放区D.中原解放区

4.(2009重庆中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材料二

材料三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海峡论坛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5月19日)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华民族怎样才能“挽救祖国的危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国共合作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中的老照片,指出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的代表是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双方在重庆签订了什么?。后来国民党撕毁这一协定,发动了内战。根据材料二中的图表,说明内战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

(3)综上所述,你得到什么启示?

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

主备人:实验中学游潘英参与人:陈集镇中学杨福银

(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

2.知道1947年6月,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我军战略进攻得的序幕。

(推开一扇窗,你会看见满眼的绿色!)

一、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17页到119页的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二、读一读陈毅元帅的诗,结合课本第二目内容,讲一讲与此诗有关的故事。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

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20页到121页的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看右表:在解放战争之初,

国共两党力量众寡悬殊。蒋介石曾

狂妄的叫嚣:只用三到六个月,就

可以消灭共产党。

一年之后,人民解放军不但

没有被消灭,却先后粉碎了国民党

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想一想: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共产党为什么能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2.1947年解放军的战略反攻,为什么选择在大别山地区?

(倾满天甘露,润明每一天渴盼的眼睛)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请你做一个小结,写出本课的内容提纲。

(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右图照片拍摄的历史背景是()

A.长征时B.国民党重点进攻时

C.反”围剿”时期D.反“扫荡”时期

2.(2009咸宁中考)1947年夏,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

主力挺进大别山的是()

①彭德怀②贺龙③刘伯承④邓小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2008广安中考)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D.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

4、(2010江苏淮安)标志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是()

A.重庆谈判B.转战陕北C.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

5.(2010浙江温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杨(指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中华民族抗日全史》

我跟蒋显示(指蒋介石)的冲突,就是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口述历史》

(1)在1927~1936年的十年中,蒋介石为了“安内”,对中国革命犯下了哪些罪行?

(2)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

全品毛泽东说:“直到现在国民党还是一个大政党,拥有庞大的军队,这个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现在总算也还在打日本……”

——《同赫尔利的谈话》

(3)请列举国民党军队“在抗战头两年打仗打得比较好”的一次战役。

1950年,败退的蒋介石在反思失败的原因时曾说,此次战争(指解放战争)的失败实在是国民党自己打倒了自己!

(4)你如何看待蒋介石的这一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第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

主备人:实验中学游潘英参与人:陈集镇中学杨福银

(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掌握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和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2.分析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推开一扇窗,你会看见满眼的绿色!)

请同学们逐目阅读教材内容,分步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主力大决战,填下表:

战役名称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开始时间1948年12月

领导人略

作战地区

战略战术关门打狗略

重要战事攻克______,封闭了国民党军进出东北的大门。歼敌地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49年1月,_______率军接受和平改编,______

得到和平解放。

辉煌战果解放________全境。

歼敌___万。解放军取得数量上的优势。解放了__________地区。歼敌55万,为______战役奠定了基础。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___

人,基本解放_________。

重大意义三大战役共消灭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基本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进程。

(不依附,不从众,让思考成为习惯!)

1.解放军同国民党军的战略决战为什么首先在东北战场展开?

2.为什么北平的解放能采取和平方式?

3.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那些?

(倾满天甘露,润明每一天渴盼的眼睛)

本课讲述了哪些战役?这些战役有什么意义?

(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

1.(2010山东聊城)右边是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图片。据图片内容判断,该同学的探究题目应是()

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B.北平和平解放

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D.国民党政权垮台

2.(2010浙江嘉兴)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

作用的结果。解放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因素有()

①精良的武器装备②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③丰富的物资供应④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2010山东日照)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应该是哪一次战役?()

开始时间指挥者结果

1948年9月林彪、罗荣桓解放东北全境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4.(2010山东菏泽)下列影视资料中不属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A.《渡江侦察记》B.《血战台儿庄》C.《挺进大别山》D.《大决战》

5.(2010江苏南京)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初二某班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请你所学知识,帮助完成图中配制的解说词。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7459.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