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二年级数学上册八单元表格式教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八单元表格式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案(序号54)

课题

9的乘法口诀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8本教时为第1教时备课日期11月18日

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让学生在记9的乘法口诀的同时发现规律。掌握9的乘法口诀和利用这些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9的乘法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找出记忆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教学准备图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回顾旧知二、探究新知三、巩固练习四、课堂总结五、布置作业1、师生对口令2、开火车(分组开火车)3、选一题说说怎样算的?1、出示★图请看一行有几格?每行有几个★?是几个9?2、出示第二幅图:观察图片:说说1个9比10少()是()。2个9比20少()是()?同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填在书上。3、交流:说说18你是怎样算的?27呢?45里有几个9?63呢?4、编写9的口诀(1)编给你的同桌听(2)把口诀填写完整5、记忆9的口诀根据口诀你能找到它们有什么规律应用找到的规律记一记同桌背一背、指名背、集体背师生对口令6、试一试P73上下共练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你发现了什么?小结:略1、P73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说一组四题有什么不同?小结:(略)2、游戏小火车一个说口诀一个说四个算式3、口算4、看一组题说说怎样算快P73第2题5、同桌悄悄算6、听算抢答7、口算比赛P74第5题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看教学进度而定

课后感受

本节课的知识采用的是自学的方式,首先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进行观察,发现五角星图的规律,然后填写表格,最后自己总结出9的乘法口诀,效果很好。教案(序号55)

课题

9的乘法口诀练习

课型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8本教时为第2教时备课日期11月19日

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口诀二、综合练习三、口算练习四、解决实际问题五、课堂总结1、把口诀填完整一九得()()九十八四()三十六()九二十七六九()()九七十二九九()()九四十五()九六十三2、9的口诀有什么规律帮助记?3、对口令背4、指名背5、同桌背6、集体背1、7×9○3×92×9○6×38×7○6×99×4○4×8学生完成在书上,说一说四怎样比较的?2、27÷936÷945÷918÷972÷963÷954÷981÷9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有什么不同?怎样帮助记9的口诀?1、出示小黑板(一行是乘、一行是除、一行是乘除混合)说一说除法是怎样算?2、看一句口诀说四个算式。3、看一个算式说出其他相关的三个算式。4、卡片抢答、听算。(一)1、请学生仔细观察P75第8题看懂了什么?2、出示:有9组同学在跳绳,跳绳的一共有多少?有36人打乒乓球,被分成几组?18个同学平均分成2队拔河,每队有几人?求一个问题还需要知道什么?怎样列式计算?说说理由。(二)1、用10元一张的钱去买9盒牛奶,至少要几元?2、同桌讨论交流。说说理由。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课后感受

“五九四十五”和“六九五十四”这两句口诀有些学生混淆。教案(序号56)

课题

整理乘法口诀

课型

整理和复习

本课题教时数:8本教时为第3教时备课日期11月20日

教学目标整理1~9的乘法口诀,使学生熟练掌握的乘法口诀,可以横着背、竖着背、拐弯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有序整理,帮助记忆口诀。教学准备乘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讨论填表二、找规律三、活动练习四、开放练习五、口算练习六、解决实际问题1、我们学过了哪些口诀?学生背一背(指名、同桌、集体)2、出示口诀表:仔细观察表里的口诀是怎样排列的?然后在表格里填完整。3、交流填表的情况。1、同桌讨论:表里的排列有什么规律?2、交流得出:横看分别是:1的口诀,2的口诀。。。。竖看分别是:一几、二几。。。。。九几的口诀。最上面斜着:都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3、怎样能很快记住这些口诀?讨论,交流。4、齐横背、拐弯背、竖背。5、任意抽对口令。1、打手势乘除法练习;师出一个数,学生出一个数,然后说出两题乘法,及相应的除法。2、生生互动。3、出示P77第2题游戏找位置。(学生每人手上两张数字卡片)先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是怎样得到的?你能很快找到它的位置吗?并说出它是哪两个数的乘积?1、出示:()×()=8()×()=18()×()=2412÷()=()16÷()=()36÷()=()学生独立完成2、有哪些不同的方法,你是怎样想到的?3、归纳:积是8、18、24、12、16、36的口诀分别有几句?1、出示卡片练习。2、出示小黑板同桌练3、听算练。4、比赛。1、出示P78第5题你们看懂什么?(1)怎样求成人的票价是小孩的几倍?(2)小红带18元可以买哪些东西,同桌交流,然后评价。2、出示P78第6题观察图,说说有什么规律?同桌交流。然后填写。集体评价。

课后感受

有个别学生8、9的口诀不熟练。有个别学生口诀背的很熟练,但是当口算时,需要将口诀从头至尾背出来才能知道得数,不能够灵活运用。教案(序号57)

课题

整理乘法口诀

课型

整理和复习

本课题教时数:8本教时为第4教时备课日期11月21日

教学目标整理1~9的乘法口诀,使学生熟练掌握的乘法口诀,可以横着背、竖着背、拐弯背。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运用。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背乘法口诀二、乘法口诀练习三、开放练习四、口算练习五、完成练习六、布置作业1、横背2、竖背3、拐弯背4、生生互动。1、打手势乘除法练习;师出一个数,学生出一个数,然后说出两题乘法,及相应的除法。2、生生互动。3、出示游戏找位置。(学生每人手上两张数字卡片)先让学生观察这些数是怎样得到的?你能很快找到它的位置吗?并说出它是哪两个数的乘积?1、()×()=12()×()=24()×()=3616÷()=()············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出示卡片练习。2、出示小黑板同桌练3、听算练。4、比赛。完成《练习与测试》上的有关题目看情况定

课后感受

有个别学生口诀不熟练,应该要求他们竖背。教案(序号58)

课题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8本教时为第5教时

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白计算的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体会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白计算的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学难点:体会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回顾旧知二、自主探究三、比比做做四、巩固练习五、全课总结六、布置作业出示:6×8+78×5-730+9-627+9+1079-20-9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1、出示2×3×436÷4×3观察这些算式有哪几种运算?2、再出示计算过程观察:它们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桌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4、试一试:48÷6÷28÷3÷6说说有哪几种运算?试一试怎样算?交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5、归纳:今天的算式有什么特点?(揭示课题)怎样计算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3×324÷432÷89×56×84÷23×3×524÷4×832÷8÷2独立完成,同桌讨论:一组三题有什么关系?然后交流。1、练习:6×3÷9=16÷4÷2=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4÷9=32÷4×9=2、卡片:练习,其中一、两题说说过程。3、游戏:夺红旗指名俩个人比评出优胜者同桌比赛。今天学习了什么?怎样计算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看情况定

课后感受

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效果很好,要求学生将前两个数的得数写出来,再算第三个数的,不容易做错.教案(序号59)

课题

练习九(1)

课型

练习课

本课题教时数:8本教时为第6教时

教学目标巩固乘法口诀,并能利用口诀熟练进行口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巩固乘法口诀,并能利用口诀熟练进行口算。教学难点:让学生独立思考,去探索数学规律。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口诀练习二、口算练习三、竖式计算四、找规律五、课堂小结1、背口诀(2分钟预备铃,竖、横、拐弯)2、对口令3、看一句口诀说四个算式4、写出积是8、16、18、24、36的乘法算式。1、完成P80地3题,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计算乘数和除数的?2、口算卡片。3、口算比赛,集体批阅,说一说连乘、连除及混合运算的顺序。出示:3×924÷89+6380-27指名板演,说一说竖试计算应该注意什么?1+3=1+3+5=1+3+5+7=2+2=3+3=4+4=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同桌讨论能发现什么?今天有什么收获?

课后感受

个别学生的口诀还是不熟练,另外在学习习惯方面还应该加强,有些学生口诀背的很熟练,可是如:做5×9=□的时候,就要将口诀从一九背到五九,不熟练。教案(序号60)

课题

练习九(2)

课型

练习课

本课题教时数:8本教时为第7教时

教学目标根据情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口算卡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基础练习二、解决问题三、开放练习四、课堂总结五、布置作业1、口诀练习(1)背1~9的口诀(2)填空三()十八()七二十八三八()()四十五()六二十四七九()2、口算练习(1)卡片练习培养(2)同桌悄悄算。(3)听算。1、学生看书P81第7;说一说看懂了什么?(1)同桌交流题意,独立解答,然后学生评定。(2)比一比: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什么不同?(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第7要求学生看懂题意(38颗糖,每9颗一盒,4盒能装下吗?)学生自己解答,然后交流。1、第8题你看懂了什么?指名说一说。同桌讨论:怎样乘比较合适?出示交流:你是怎样想的?2、出示第9题(1)怎样求一个游泳圈的钱?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说说怎样想的?(2)自己还能提出哪些问题,自己解答。同桌交流。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视情况而定

课后感受

有些学生不易将数学与生活结合起来,所以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遇到困难,应加强数学活动课中这些知识的训练.教案(序号61)

课题

算24点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8本教时为第8教时

教学目标通过实践活动根据3张或4张牌数选择运算方法计算出24,不仅加强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难点:根据3张或4张牌数选择运算方法计算出24。教学准备扑克牌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3张牌二、4张牌三、比一比四、课堂总结1、介绍牌:每人准备1~9张牌,A看做1。2、介绍方法:出示7、6、3张牌,根据3张牌上数字,选择加、减、乘、或除进行计算,每个数只能算一次,算出的得数是24同桌讨论,然后交流。学生自己随意拿3张怎样算,得数也是24?然后交流。1、如果拿4张牌,按照刚才的方法,会算吗?出示:1、2、5、82、交流有哪几种方法?3、一组四人每人出一张,怎样算?如果实在算不出就重新换牌
(在草稿上算)然后交流,(多进行几次)四人为一组,选一名组长,看谁最快,谁就获奖,再重新比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这个游戏可以回去和朋友爸爸妈妈一起玩,人数不限,看谁算得快,谁的方法多。

课后感受

学生积极性很高,活动效果很好.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案(序号62)

课题

综合练习

课型m.JAB88.CoM

练习

本课题教时数:1本教时为第1教时

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前面所学内容。

教学重难点

复习巩固乘法口诀的运用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回顾乘法口诀二、基本练习三、提高练习四、课堂小结五、完成练习与测试上的题目1、横背乘法口诀2、竖背乘法口诀3、拐弯背乘法口诀4、随机抽查1、口算卡片:81÷9=30÷6=8×4=9×8=24÷3=56÷8=48÷6=27+9=7×5=27÷3=8×2=5×9=············学生自己说出得数,并说说用到哪句口诀。2、用竖式计算。5×9=24÷6=9+63=85-39=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完成,后集体订正答案,并说说该注意什么?3、桃树有35棵,梨树有7课。(1)桃树的课数是梨树的几倍?(2)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4、操场上有9个同学在跳绳,踢毽子的人数是跳绳的4倍,踢毽子的有多少人?独立完成,后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乘法?)1、37人去郊游,乘8只船过河,怎样乘比较合适?小组同学讨论,后集体交流一下。找出最合适的乘法。2、出示图片:(略)一个游泳圈(?),一件游泳衣(18元),一条短裤(9元),一顶游泳帽(3元)。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独立完成,后批改。

课后感受

(1)、学习习惯需要加强。(2)、思维习惯的训练要到位。可在结束时增加一些思考题留做课后思考。

精选阅读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人教版)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人教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第1周长度单位

第2周100以内的加减法2

第3周100以内的加减法2

第4周100以内的加减法2

第5周角的初步认识

第6周表内乘法1

第7周表内乘法1

第8周表内乘法1

第9周表内乘法1

第10周表内乘法1

第11周观察物体

第12周表内乘法2

第13周表内乘法2

第14周表内乘法2

第15周表内乘法2

第16周统计

第17周数学广角

第18周总复习

第19周总复习

第20周总复习

第1单元目标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学科数学课题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2、在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较正确、灵活的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尺子、小剪刀、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

教学步骤个人修改

一、创设情境,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情境设置,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

师: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大家桌面上都摆着崭新的数学课本,你知道你的这本数学课本有多长吗?(让学生分成两组测量,可以用学生准备的东西比一比,量一量。

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

在刚才的实际测量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6颗回形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1根铅笔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

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数学课本的长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在师生交流中得出结论:虽然都是测量数学课本的长,但是每个人所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所以量出的长度也不同。

师:要想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长应该怎么办?

3、揭示课题,介绍测量的工具。

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是经常用到什么工具?(尺子)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尺子。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摸一摸,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在黑板上贴出直尺放大图,使学生了解尺子的结构)

交流中使学生明白:赤字上有很多数字,这些数字都分别对着一根长的刻度线,是数字几,我们就把它叫做刻度几,也就是几厘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1厘米。

(1)在直尺上找。

师: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在直尺上找一找,并把它表示出来。

师生共同交流得出:首先在直尺上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刻度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师:除了刚才找出的这段是1厘米,你还能找到哪段是1厘米吗?

学生思考后交流得出:直尺上从刻度1到刻度2、从刻度2到刻度3……都是1厘米。

师:我们刚才在直尺上找1厘米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2)在生活中找1厘米。

师:我们刚才在直尺上找到了1厘米,下面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学生汇报,师生共同交流)

(3)用手比。

师:小朋友们,你现在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吗?拿出你的手指在直尺上量一量,看看你的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再用两个手指在尺子上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看着两指之间的距离,把它记在脑子里。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启发学生发现从刻度0到刻度3、从刻度4到刻度7……都是3厘米,让学生比划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大约的长度)

师:你知道从刻度“0”到哪儿是2厘米长吗?(从0到2)从刻度“0”到哪儿是3厘米长吗?(从0到3)也就是说,从刻度“0”到几,就是几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3、用厘米量。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①教师在黑板上贴上一张纸条(这是书上放大的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

(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②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2)统一测量的方法。

介绍: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

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

①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②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

③量一量拃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厘米。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练习一的1-3。

1、第1题,看一看,填一填,让学生说一说这支铅笔的长度为什么是8厘米。

2、第2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10厘米的纸条,并把它剪下来。

3、第3题,让学生用尺子分别量一量铅笔的长,练习本的宽,墨水的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本领?

(学生交流后强调: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初步学会了用尺子去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时要注意把尺子0刻度对准所量物体的左端,看有段对准尺子上的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五、布置作业。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厘米,学会了用尺子量。可后或回家后选择你最想量或最感兴趣的物体测一测、量一量,并把它记录下来。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交流得出: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是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去量才能量准确。

(尺子上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在测量实际物品时,为计算方便,可以取整数)

板书设计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1厘米,2厘米,3厘米,5厘米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题认识米和用米量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直到1米=100厘米。

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在学习活动中,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并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2、学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米尺、软尺、绳子

教学步骤个人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问学生自己的那个手指的宽是1厘米。

2、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边和短边各是多少厘米,并在小组内交流测量的结果。

3、让学生自己估计一下课桌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再让学生用尺量一量,并把结果告诉大家。

4、让一名小朋友用厘米尺量黑板的长,另一名小朋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发现了什么?

说明: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做单位。如果要量黑板或操场的长用厘米做单位就不方便了,就要用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来量。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

板书课题:认识米和用米量。

二、探究实践,体验活动。

1、认识米。

(1)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

①教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就是前面讲的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让小朋友们拿出自己准备的米尺,和自己的学生尺比一比,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进行验证)

②刚才我们认识了米尺,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准备好的1米长的绳子,把它拉直,仔细看一看,再闭眼想一想,1米有多长?

(可以让学生用米尺和自己的身高比一比,将两臂伸平,用米尺量出1米的长度,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等方法来记住1米的长度)

③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学生交流,老师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物体)

④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绳子,两人一组量出1米、2米、3米的长度给大家看。

(2)认识米与厘米的进率。

师:刚才大家认识了米,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师:这条是1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100厘米)

小结:1米也也就是100厘米。

(板书:1米=100厘米)

2、用米量。

(1)出示卷尺。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它可以量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较长的距离。

(2)让两个小朋友合作到展示台上量出每条绳子的长度。

小结:量物体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端开始,一般用米尺或卷尺的“0”刻度对齐物体的一端,一直量到物体的另一端,尺子要放平放直,这样才能量准确。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练习一的第4题。

同桌互相帮助,测量自己的身高是几米几厘米,老师巡视,并帮助测量有困难的学生。

2、课后同学之间相互合作测量教师的长、宽,后面黑板的长、宽,讲台的长、宽,并把它记录下来。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学会了什么?

(在共同交流中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米,学会了用米去量较长的物体长度或距离,还知道了1米=100厘米)

五、布置作业。

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米,学会了用米量。课后或回家后选择你最想量或最感兴趣的物体测一测、量一量,并把它记录下来。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引出米尺。让学生看看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要量几次,量完后,提问:“用哪种尺量黑板的长度更方便一些?”

二年级数学认识米教案(表格式)


科目:数学第2课执教时间:2011年月日课题认识米编写者: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根据1厘米和1

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2、通过同学的合作,能用米尺度量整米长度的物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观念教学难点:建立1米的观念教学准备:教具: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4厘米、6厘米长的纸条.

学具:1米的卷尺,1根较长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提问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3厘米呢?

(可补充人身上的三把尺的介绍,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感性材料的积累)(二)学习新课1.认识米

出示米尺,这是一把米尺,观察它的刻度都是以10厘米为单位.让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1米长的卷尺,和教师1米直尺的刻度是一样的.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教师用1米的直尺,量一量从地面到讲台桌的什么地方是1米,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高.再在黑板上画1米长的一条线段,让学生观察1米有多长。

让学生用自己的卷尺,把两臂伸开,看一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两人互相量一量身高,从地面到身体的什么部位是1米,你的身高比1米高,还是不到1米.同学们看到在公共汽车或电车门口有一个1米的标记,不足1米高的儿童可以不买车票,超过1米则要买票,同学们乘车要自觉遵守这一规定.2.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厘米,1厘米有多长呢?同学用两手指比一下,教师在黑板上1米长的线段的上面并排画出1厘米.1米有多长呢?同学们用两手比一下.那么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操作发现)

1米=100厘米

教师出示卷尺,并说明量比较长的距离,一般用卷尺.用卷尺量物体的长度时,一定要从物体的一头开始,由学生拿住卷尺的一端,对齐要量物体的一端,尺子要放平拉直,再看另一端在尺子的什么刻度上,这样才能量出准确的长度.(三)巩固反馈1.两人互相量身高,_______米______厘米2.以4人小组为单位,利用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分工量下面的长度(每组量一项):前面黑板的长,后面板报的长,教室地面的长、宽,四周墙壁的长等.测量后,每组派代表向全班交流.

3、选择恰当的单位名称

一棵树高15()

一本书的厚度约为2()

一张床的长度是2()

铅笔盒的长度约是20()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有哪些收获?

修改意见:

备注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表格式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岛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表格式,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年级二年级课题

信息窗1

上课教师第一单元(组)课时一课型新授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对后面学习乘法的认识打好基础。△使学生在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的习惯和合作的学习态度。教学重难点经历几个相同的数相加的计算的学习过程,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前置自学提纲设计观察课本第二页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奇幻魔术团表演的“魔术三部曲”中的第一场。(出示挂图)二、新课(一)组织学生看图提问,培养观察能力(个性设计)1、观察图画,教师引导: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奇幻魔表演团都表演了什么节目?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提问:你想知道什么?3、分小组进行提问:4、全班进行交流:我想问小鱼有几条?我想问花儿有几朵?我想知道小女孩托着的盘子里有什么?5、教师进行评价:同学们问的问题都不错,下面我们一起去解决们的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好吗?(二)带领学生解决问题1、解决第一个问题:魔术师一共变出了几朵花?你有什么办法知道一共有多少?那就请你来数一数,好吗?谁有和他不一样的办法?怎样列算式呢?2、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为什么要用2+2+2呢?教师对学生的想法予以肯定:你说得很好,仔细观察才能找出规律。3、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灯笼?3+3+3+3+3=15(个)提示学生说想法:一串灯笼有三个,一共有5串,所以要用3+3+3+3+3

个人意见

教学过程

4、问题口袋,要计算这样的20个灯笼的个数,怎样列算式呢?5、解决第三个问题:鱼缸里一共有多少条鱼?4+4+4+4=16(条)说算式的意义:一个鱼缸里有四条鱼,有四个鱼缸。(三)体验相同加数连加1、教师指着算式:2+2+2=6,加数都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2、同位互相说说起他算式的加数有几个三、巩固练习(一)练习一:下棋1、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画中有什么2、根据图意列算式3、找学生说算法:为什么你要这样列算式呢?(二)练习二:摆摆算算1、让学生摆学具,小手动一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来摆一摆。2、根据小组内摆的学具列算式3、鼓励算法多样化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四、作业设计:练习100以内的加法;思考老师最后留下的问题。

个人意见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2+2+2=6(朵)4+4+4+4=16(条)3+3+3+3+3=15(个)

年级二年级课题

信息窗2

上课教师第一单元(组)课时2课型新授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白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体会体会乘法的意义。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明白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体会体会乘法的意义。前置自学提纲设计观察课本第五页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你还有其他算法吗?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奇幻魔术团表演的“魔术部曲”中的第二场。(出示挂图)二、新课(一)组织学生看图提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1、观察图画:幻魔表演团都表演了什么节目?仔细观察,你还看到了什么?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提问:你想知道什么?3、分小组进行提问:4、全班进行交流:我想问小鸟有几只?我想问葫芦有几个?我想知道舞台灯的灯孔有几个?5、教师进行评价:同学们问的问题都不错,下面我们一起去解决们的问题,你们有信心解决好吗?(二)带领学生解决问题1、解决第一个问题:魔术师一共变出了几个宝葫芦?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葫芦那么多,数有些麻烦,有没有简单的办法?提示:你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办法?怎样列算式呢?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2、教师进行讲解。在这个算式中有几个加数?8个,加数是几呀?58个5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比较简便。教师板书:8×5=40读作:8乘5等于40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渗透:这个算式也可以写作:5×8=40读作:5乘8等于40。讲解各部分名称:

个人意见

教学过程

3、解决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个只小鸟?4+4+4=12(只)提示学生说想法:一个鸟笼有4只小鸟,一共有3个笼子,所以要用4+4+4=12教师提问:怎样列乘法算式?为什么这样列?学生说算法,教师订正。4、问题口袋,你还有什么问题吗?可以记录在问题口袋里5、解决第三个问题?舞台灯一共有几个灯孔?3+3+3+3+3+3+3+3=24(个)说算式的意义:一行灯孔有3个,有8行。你能列乘法算式吗?三、巩固练习(一)练习一:乒乓球赛1、让学生观察图画,说说图画中有什么2、根据图意列算式3、找学生说算法:为什么你要这样列算式呢?列成乘法算式你会吗?引导学生说算理:2个8相加,写成乘法算式就是2×8或者8×2(二)练习二:填一填1、让学生摆学具,小手动一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来摆一摆。2、根据小组内摆的学具列算式3、鼓励算法多样化: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算法?作业设计:初步认识乘法,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考考你。

个人意见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5+5+5+5+5+5+5+5=40(个)8个5相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8×5=40读作:8乘5等于40也可以写作:5×8=40读作:5乘8等于40

年级二年级课题

信息窗3

上课教师刘第一单元(组)课时3课型新授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中0与生活的联系;探索并掌握0的乘法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感受乘法中0与生活的联系前置自学提纲设计1+1=()×()=()0+0=()×()=()1+1+1=()×()=()0+0+0=()×()=()1+1+1+1=()×()=()0+0+0+0=()×()=()1+1+1+1+1=()×()=()0+0+0+0+0=()×()=()1+1+1+1+1+1=()×()=()0+0+0+0+0+0=()×()=()1+1+1+1+1+1+1=()×()=()0+0+0+0+0+0+0=()×()=()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复习:1、填一填3+3+3+3=()×()7+7+7=()×()5+5+5+5+5+5=()×()6+6+6+6+6=()×()(说一说乘法算式的意义)2、写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4×3=12()()()(说一说乘法算式的意义)二、谈话:神奇的魔术家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节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魔术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家的表演吧!语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新授:1、出示挂图:第一幅图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魔术师在变什么魔术?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几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老师引导学生提问:第一幅共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小组汇报)2、出示挂图:第二幅图思考:魔术师现在在变什么新花样?谁看懂了?老师引导学生第二幅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老师想问问大家现在三顶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鸽子?(小组汇报)3、汇报课前小研究,你发现了什么?

个人意见

教学过程

四、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1:提问:(1)图中一共有几棵树?你是怎么知道的?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说的对吗?为什么他说得对?谁能列出乘法算式?你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2)树上一共结了多少个果子?你是用什么办法算出来的?什么方法数得快、算得快?请你在书上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让学生比较数数的方法、连加的方法、乘法哪种方法最快)2、自主练习2:根据插图,按顺序回答。(1)吊椅上现在坐了几个人?指名上黑板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的问题符合题目内容,都要给予肯定。五、小结: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有0的乘法的列式计算

个人意见

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现在三顶帽子中共有几只鸽子?0+0+0=?0×3=?

年级

二年级

课题

单元综合

上课教师

第一单元(组)

课时

4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

使学生观察图画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丰收园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教学重难点

观察图画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前置自学提纲设计观察课本第10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教学过程

一、谈话:

本单元在数学课你有哪些收获?背1-3的口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几个数学问题,你们有信心吗?

二、解决实际问题:

1、投影仪出示情景图。

师: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虚线表示什么意思?(先引导学生看懂图意:虚线表示把不同的活动分开组)图上共有几组学生在活动?他们在做哪些体育活动?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几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

2、生质疑,师板书:

做操的有多少人?

玩吊环的有多少人?

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跳摇绳的有多少人?

踢键的有多少人?

3、分小组讨论,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式。

选代表说算式。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

做操的有多少人?

6×4=24(人)4×6=24(人)

玩吊环的有多少人?

0×2=0(人)2×0=0(人)

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1×6=6(人)6×1=6(人)

跳摇绳的有多少人?

3×4=12(人)4×3=12(人)

踢键的有多少人?

2×4=8(人)4×2=8(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所说符合图意就可以评价为好)

个人意见

教学过程

三、数学小知识:

1、投影出示:课本第10页“小知识”

乘法符号是根据加法符号变化来的。乘法运算是一种特殊的加法运算,所以将加法符号“+”稍作变动,变为“×”,英国的奥特雷德首先使用了“×”作为乘号。

2、同桌一起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老师提问:你记住了什么?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练习,老师看得出你们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很好,继续努力,把以后的知识学的更好,你们有决心吗?

五、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观察周围事物进行乘法练习

个人意见

板书设计

我学会了吗?(实践活动)

加数相同时,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我学会了与同学合作;我发言积极了

我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年级数学加、减法估算教案(表格式)


科目:数学第课执教时间:2011年月日课题加、减法估算编写者: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估算的过程,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化。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估算的思路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估算教学准备:情景图,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引导学生了解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1.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情况不需要进行精确计算,只要计算出大致的结果就可以了。

2.出示情景:双休日,妈妈和小明一起到商店买东西。先买了28元的热水瓶和43元的水壶,然后又到文具专柜买了彩笔,当小明挑选了24元的彩笔时,妈妈拿出100元问:买这三样东西够吗?

3.引导学生谈通过情景知道了什么?

二、探究体验:

引导学生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帮小明估算妈妈带100元买3样东西够不够?再在小组进行交流

组织学生笔算这三中物品一共要花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三、实践活动:

1.完成做一做

2.完成1、23、游戏:能买哪些物品

(看谁估计得又快又准)小组为单位,从标有价钱的图片中迅速选择物品,然后在全班交流时让其他组判断:他们的选择是否合理?为什么?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3.独立完成

(1)完成P32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进行判断。

(2)完成练习六第2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估算方法。

(3)完成练习六第3题教师指导学生交流

修改意见:

备注

二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案(表格式)


科目:数学第课执教时间:2011年月日课题连加、连减编写者:教学目标:1、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同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教学难点: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式题的方法,计算时能用口算的要用口算。教学准备:算术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质疑金色的秋天来到了,秋姑娘想给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发电报,催它们快点收集食物,准备过冬(出示口算卡片)谁能把电报发得又快又准?生读题说结果:13-5=18+7=86-4=64-40=(说出计算方法)9+4+3=14-5-4=8+7+3=7+4+6=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小松鼠一家首先接到电报,就立即行动起来了,忙着收集松果(出示图文并茂的情境图)1)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师板书:松鼠爸爸收集34个松果松鼠妈妈收集28个松果小松鼠收集23个松果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师结合学生的问题进行随机指导当学生提出“松鼠一家一共收集了多少个松果?”时贴出问题卡片2.探究交流:

1)三个数相加该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把方法写在练习本上。2)小组合作交流3)指生汇报交流:(到黑板板演,并讲解计算过程)2862+34+236285

2828+343462+23+238585师:同学们有三种计算方法,第一中象平房,第二种象楼房,第三种象一座小塔,你喜欢哪一种呢?3.收集了这么多的松果。小松鼠一家真高兴呀,瞧它们又忙着往洞里搬运松果了。出示信息条爸爸运走29个,妈妈运走27个剩下的要小松鼠来运,这可愁坏了小松鼠,我们快帮它算一算吧!1)生独立解决问题2)独立计算,如果有困难请身边的伙伴帮助3)指生板演计算方法并讲解计算过程。4)你喜欢哪种方法?4.师生小结比较不同,小结方法三、实际应用现在,小松鼠可高兴了,坐在家里吃起松果来,它的松果上还藏着有趣的知识呢!48+25+17=76-28-19=同桌合作完成题目。再出示一些松果。你能又对又快地计算。7+59+20=72-6-40=37+10-5=81-7-70=课堂小结:今天学习的知识,我们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修改意见:

备注

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表格式)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有的老师会在很久之前就精心制作一份教学计划。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二年级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表格式)”,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科目:数学第课执教时间:2011年月日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编写者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的含义;认识乘号,会写、会读乘法算式。2、使学生能够通过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体会到乘法的含义,感悟乘法与加法的关系。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乘法含义。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出示游乐场情景图:同学们看,这是哪?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观察画面,提出数学问题:玩过山车的共有多少人?做小火车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说算式及结果。2、能解决这些问题吗?4+4+4+4+4=203+3+3+3=122+2+2+2+2+2+2=12……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二、新授在游乐场的一个角落,一些小朋友在用小棒摆图形,咱们来看看他们都摆了什么?你们想摆吗?把自己的小棒拿出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看看在规定的时间内,你能摆出多少个?看着你摆的图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操作汇报自己摆了几个什么?把算式写在练习本上。把你的算式说出来学生汇报的同时师板书由一个较长的加法算式如:3+3+3+3+3+3+3+3=24师:这么多个3,胳膊都写酸了,算式也太长了,有什么好办法吗?不想知道数学家是怎样解决的?8个3就写成8х3=24(板书)谁认识这是什么法?你们想的办法都很好,想不想知道数学家是怎样解决的?8个3就写成8х3=24(板书)明确8х3=24也可以把相同加数3写在前面3х8=24谁会读?

1、能把黑板上的其余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吗?2、把自己练习本上的其余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三、巩固练习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并解决

看游乐园过山车上共有几人?

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个()相加

乘法算式:或

小火车上共有几人?

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个()相加

乘法算式:或

荡秋千共有几人?

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个()相加

乘法算式:或2、出示乘法卡片小结同学们,这节课在游乐场里高兴不高兴,你们学会了什么新知识?

修改意见:

备注

二年级数学乘加乘减教案(表格式)


科目:数学第课执教时间:2011年月日课题乘加乘减编写者: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教学重点:乘加、乘减式题运算顺序教学难点:认识同一组口诀中两句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秋天到了,小熊的实验田丰收了,你们想参观吗?二、探究新知1.逐步出示例5挂图,问: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还剩几个玉米?学生观察、回答。这个问题怎样解决?你们先自己想想,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1.学生讨论交流2.汇报并根据列式说说想法。板书算式。3.观察算式,说说算法。问:3x3+2=11,先算什么?3x3求的是什么?4x3-1=11,这个算式在计算时先算什么?43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减1?4.小结: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揭示本课教学内容,板书课题。问:乘加、乘减式题怎样计算?三、巩固练习1.第56页做一做(1)小猴要过生日了,它准备了桃子招待朋友们,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呢?(2)填得数。提示:43+4=1644-4=12得数差几?你发现什么规律?2.比一比(练习十一6题)要想计算中1、中2两班小朋友的人数,比比哪组又对又快。

3、在口里填上正确的数。

8+9=口×口+口7+5=口×口+口9+7=口×口+2

=口×口-口=口×口-口8×6=口×口-2

4+6+8=口×33+4+5+6+7=口×口

四、拓展性学习

假如你是客人,来到我班,不问别人,怎样很快知道我班人数?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活中解决哪些问题用到了数学的乘加、乘减,请你去仔细观察。

修改意见:

备注

二年级数学2、3的乘法口诀教案(表格式)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二年级数学2、3的乘法口诀教案(表格式),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科目:数学第课执教时间:2011年月日课题2、3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2、3的乘法口诀,应用口诀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2、3的乘法口诀,应用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熟记2、3的乘法口诀。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我们已经学了5的乘法口诀,下面我们用对口令的方法背一背。2、示口算卡片,学生说得数。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新的口诀。二、新授(一)2的乘法口诀3、看书上的情景图,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向日葵发芽了,一棵幼苗张开两片子叶。)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棵幼苗,问:“能不能列出乘法算式。”试着编一句乘法口诀。学生列算式:1х2=22х1=2同桌试着编口诀:一二得二4、再填上一棵幼苗,说:“现在有几棵幼苗,一共有多少片子叶?”试着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相应的口诀。5、学生汇报时,师板书2的口诀,采用多种方式记住这两句口诀。(二)3的乘法口诀1、这些向日葵在两个小朋友的精心护理下,渐渐地长高了,请同学们看:出示例3的图: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2、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看哪个小组能够看着这幅图把3的口诀编出来。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师巡视指导。)学生合作学习,在组长的带领下自主探究3的乘法口诀。(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师巡视指导。)3、汇报:师板书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提问?这几句口诀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记忆口诀。两个人一组,对口令练习2—3的乘法口诀。巩固练习

三、巩固练习

l.做教科书第一25页做一做中的练习。
做第1、2题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集体订正。这样的练习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的意义和来源,同时用这些口诀进行乘法计算,通过计算又可以巩固乘法口诀。
第3题,是对口令游戏题。可以用来复习学过的乘法口诀,训练学生记熟每一句口诀。练习时,可以由教师说题目,先让学生集体说得数,然后再指定学生说得数,尽量多给学生一些练习机会。
第4题,让学生看乘法算式写出乘法口诀,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课后小结:

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是《标准》对解决问题方面提出的具体目标之一。根据《标准》(第一学段具体目标)要求,本单元教学,应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中专门编排了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境,组织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比如教学第59页例6,先展现大象运木料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大象运木料的故事,吸引学生看图搜集大象运木料的信息,并让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对于提出的需要用新知识(乘法计算)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动脑探索。让学生参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注意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逐步增强学好数学的内驱力。同时,在不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中,逐步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修改意见:

备注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表格式教案


学科数学课型学期计划

教学过程全册课时安排:共计约65课时

1、准备课+数一数………………………………………约2课时

2、位置………………………………………………约2课时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

4、认识物体和图形……………………………………约3课时

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约21课时

6、11——20各数的认识………………………………约4课时

7、认识钟表……………………………………………约2课时

8、20以内的进位加法………………………………约12课时

9、总复习………………………………………………约10课时`

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一册

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的教学重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实验教材,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进行的实验课本,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全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全册重、难点:

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

个人修改

学科数学课型准备课

教学目标初步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鼓励学生学好数学;初步了解和培养学生的数数能力。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学校开学图,第4页的数10以内的数、分类和写字准备练习,练习一的第1题。

教具准备1.挂图或投影片,内容是教科书第2~3页学校开学图。

2.三张挂图或三块小黑板,内容是教科书第4页上的两幅分类图,一幅1~10十个数字图。

3.在黑板上画上写数字练习格。

4.教师给学生准备带有虚线数字的写字练习格。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学校里学习很多有用的知识。这节课是数学课,在数学课上我们要学习数学知识。数学知识非常有用,比如在日常生括中数物品的数量,买东西用多少钱,应找回多少钱,工人制造机器,农民使用化肥、农药,科学家把火箭、卫星送上天空等等都需要用数学知识。老师要知道我们班有多少名学生,要准备多少本课本也需要数学知识。所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数学,我们要好好学习,学好数学,掌握本领,长大了更好地建设祖国。从今天起同学们可以比一比,看谁学得最努力,看谁把数学学得最好。

二、新课。1.出示彩色挂图或投影片,教学数数。

(1)教师:这幅图画的是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大家一起来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先让学生观察,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一面国旗、一位教师;两个同学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浇花;3个同学在踢球;有4朵葵花;宣传栏上有5个大字;花坛里有6朵花;天空有7只鸟;楼边有8棵树;校园里有9个学生;10个人等)。

(2)教师引导学生数一数教室里实物的个数。提问学生,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

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

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我们教室的墙上有几张画?

2.教学分类。

(1)挂上画有一枝铅笔和两个皮球的图或小黑板。教师先提问学生,图中的物品都是什么?各是做什么用的?然后归纳学生的发言。

教师:大球、小球都是小朋友们玩的球,是同类的物品,老师用一根线把它们圈起来(边说边用红粉笔画上圈),表示它们是同一类的。铅笔是同学们用来写字的,画画的,和球不是同类的物品。

(2)让学生看书上画有鸡(母鸡、公鸡、小鸡)、书包和气球的图。

先让学生观察这幅图,然后让学生试着把同类的东西圈在一起。教师巡视。

提问:这幅图中的哪些东西是同类的?你是怎样圈的?为什么?

3.教学数1~10十个数。

挂出画有教科书第4页上l~10十个数的挂图或小黑板。

先让学生数一数每一个圈中各有几个物体,认一认圈旁边的数字。

教师指挂图或小黑板上的数字,指名让学生说数,也可以一个人接一个人地说。如果说错了,可让学生数一数圈里的实物,然后纠正说错的数。如果有时间,教师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字让学生说出数。

4.写字准备练习。

教师在事先画在黑板上的写数字练习格里,边示范边向学生说明画线的方法:画横线要由左向右,画竖线要由上向下。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格里试着按虚线点描一个样子,教师巡视检查,合格后,让学生自己在书上独立描。描完虚线点后,再让学生在练习格里独立写一写。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一的第1题。

教师让学生看练习一的第1题。教师读题后,先带领学生一起看左图,让学生说一说图里画的各是什么,哪些是同类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再着重指出:西瓜、香蕉、桃都是水果,可以看作一类,因此这三种水果可以留在一个圈里。让学生动手把三种水果圈起来。接着提问:布娃娃能不能算作水果?然后,让学生看右图,先看看图里画的各是什么?想想哪些物品是同类的,再让学生动手把同类的物品圈起来。个人修改

引入时可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数学,举出实例。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

教师可分别让一位圈对的和一位圈错的同学来回答问题,然后教师再说明圈对的道理和为什么圈错了。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型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教学过程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第2——5页)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单元课时安排:约1课个人修改

学科数学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体验小组合作的乐趣,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课题数一数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学会数数的方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具准备挂图或者课件

教学过程一、口头数数。

教师: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二、看图数数1、激发观察兴趣。

多媒体课件显示: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先出示一位老师,再出示两位学生(生:老师好。同时鞠躬、敬礼。师:同学们),接着陆续出示一组一组的学生,最后从天边飞来7只鸽子(伴有鸽子的哨音)。

教师:这是什么地方?(学校)对,这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同桌同学互相说说,然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2、数图中的数量。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1)数数量是1的事物。教师: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一面国旗图并加上圈。(或是图片)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初步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运用多媒体课件适时的引导,入情入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教师有目的引导学生观察,学会数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有几位老师?在国旗的下面出示老师图加上圈。教师:一面国旗、一位老师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课件同时在两幅图的左边出示数字”1”。教师领着学生读一读,学生自己再小声读一读。教师:看一看,图中还有哪些东西的数量是1?(一栋教学楼)此不再单独出示教学楼的图。

(2)数其他数量的事物。仿照(1)进行。数到数量是3以上的人或物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知道其数量的。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出来的”或”数出来的”。教师可以让数出来的学生到前面给大家数数看。看完后,可以让全班同学发表意见,说说他数的对不对。

(3)认读1——10各数。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再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数。如果读错了,可以让学生数一数圈里的人或物,然后纠正读错了的数。如果有时间,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让学生说数。

3、数教室里的事物。

三、小结教师: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习资源。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评价别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学习资源。知道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与应用。

个人修改

同桌同学互相唱数。然后先请几位会数的同学数给大家听,再请不会数的同学试着跟大家数几次。

学生每说完一种,教师要反复提问:还有什么?

启发: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板书设计:数一数

1,2,3,4,5,6,7,8,9,10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2、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3、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内容课题比多少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的内容,完成练习一的习题1、2、3、4。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难点:在多和少的教学中的两种不同的说法是一个难点。

教具准备1、情景图、各种图片、2、学具:各种图片、铅笔、橡皮、作业本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在森林里,住着许多的小动物,他们生活得很快乐。它们每个小动物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天,突然下了一场大雨,发起了大水,小兔一家住在河边,大水把它们的房子冲倒,它们伤心得哭了。邻居小猪知道了,就来到小兔的家,对小兔说:”别难过,我们大家重新帮你们盖一座结实的大瓦房,你们就不用怕大水了。”小兔高兴地说:”谢谢你,小猪。”小猪说:”不用谢,我们应该互相帮助,一起战胜困难,咱们开始动工吧。”这时,他们开始忙起来了,我们一起去看看这热闹的场面吧。

出示情景图: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二、通过操作,让学生体会”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1、揭示概念”同样多。教师:你们的故事讲得真好,仔细看一看,图中有几只小兔?你能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吗?(课件同时演示或用图片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由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由故事引出情景图,让学生看图讲故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理解同样多的含义。

小兔和砖连起来,表示一只兔子搬一块砖。你能用学具摆一摆?摆完以后,同桌讨论,你看到了什么?教师:你能把你看到的告诉给大家吗?(生回答)教师揭示同样多的概念。板书:同样多

揭示概念”多”和”少”。教师:图中有几只小猪?用学具摆一摆?小猪扛几块木头?用学具摆一摆。比一比,你看到了什么?(教师课件演示)同桌说一说。揭示概念”多”“少”(小猪少,木头多)谁多?跟谁比?我们就说木头的跟数比小猪的只数多。还可怎样说?(小猪的只数比木头的跟数少)

2、玩一玩小组活动:小猪帮小兔盖房子,小兔请小猪吃饭,小兔准备了一些苹果和萝卜?1只小猪吃1个苹果,够不够?1只小兔吃1个萝卜够不够?请你们小组合作用学具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各小组汇报。你是怎么知道的?同学说得真好。我们做一个游戏,”比一比”(教师做个示范:我看到图中有3个萝卜,我看到图中有4个板凳,两个同学边摆边说,放在一块比较,萝卜的个数比板凳的个数少,板凳的个数比萝卜的个数多)你们像老师这样把图中的东西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看哪一组说得多,说得好。(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各小组汇报。

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同桌的同学分别比一比自己的手指、眼睛、耳朵理解同样多。让学生拿出手里的东西如:铅笔、橡皮、作业本、书小组比一比。教师巡视并参与他们的活动。2、练习一1、2、3、4、1题学生独立完成,你是怎么想的?2题提问:两种动物是不是同样多?你是怎么想的?(不管学生用哪种方法,只要是对的,应给予鼓励)3独立完成,你是怎么想的?多指名说,使学生明白只要看第二行就行了。4题让学生独立做,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四、小结设计意图方法同上揭示多和少的含义。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运用观察、操作的方法,充分体验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精神。与日常生活相系,掌握这些概念的含义。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能灵活运用知识。

个人修改

你能象老师那样把故事讲完吗?小组里互相讲一讲。你愿意把你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每只小兔搬几块砖?随着学生的回答,逐一将图中的4块砖复制下来与小兔一一对应上,每复制一块砖,都用小圆点做记号。

板书设计:比多少

和同样多少多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翟利民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4、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课题上下前后

教学内容:教科书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的第5、6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正确辨别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准备挂图、小动物贴图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

1、上、下

出示主题图

(1)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把自己从图上看到的情景说一说?

(2)思考:卡车在轮船的()面

轮船在火车的()面

卡车的下面有什么?

(3)小结:上面和下面是两种具有相互关系的方位词,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不能孤立的说。

(4)完成“做一做”第1题

2、前、后

(1)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2)在黑板上贴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说。

(3)小结:指出前后与上下一样,都是具有相互关系的方位词,因些它们都不能孤立的存在。

(4)完成“做一做”第2题

三、集体游戏

1、一切行动听指挥

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教师说“停”时,向全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上”、“下”、“前”、“后”。

2、找出在你身边有哪些物体是处于上下或前后关系的,请你用一句话说。

3、画鼻子

在黑板上画一动物头像,让学生轮流给小动物舔上鼻子,做游戏的学生蒙上眼睛,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让其顺得添上鼻子。

4、摆一摆,把数学书摆在笔盒的下面,把橡皮摆在笔盒的上面。

四、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作业:根据下图,请你指出图中的前后关系。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

5、小美、小明、小刚、小丽

说一说,小美在最前面,谁在她的后面?

小刚走在第()个,他的前面是()

板书设计:第一课上、下”“前、后

卡车在轮船的()面

轮船在火车的()面

教后反思:

学科数学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教学目的: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习惯。3、利用”野生动物图”使学生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同时滋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愿望。

教学内容课题1——5的认识

教学内容:本册教科书第14——16页,练习二中的第1——4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1——5的写法。

教具准备野生动物园图、计数器;学生准备15根等长的小棒、5张数字卡片、计数器若干个,(每小组一个)、教科书第16页上的点子图及”做一做”中的实物图片5张。

教学过程一、14——15页的”野生动物园”图。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师:出示挂图,这是什么地方?小朋友们,今天咱们一起到动物园去看一看,好不好?2、咱们分小组去参观,你看到了什么人?什么动物?每个小朋友在小组里说一说,数一数。小组活动。教师巡视。3、用1——5各数表示画面中的人和物。小组汇报。当学生说到1个太阳、1头大象时,教师出示图画,并告诉学生一头大象、一个太阳都用数字1来表示。并在图下贴上1,你能从手中的卡片找到数字1吗?举起来,让老师看一看,放到桌子上。这幅图还有哪些东西的个数可以用1来表示。2、3、4、5的教学过程与1的相同。4、1——5各数的形状的认识。你们仔细看一看卡片,这5个数字象生活中的哪些东西?小组里说一说,看谁的想象力最丰富。5、根据1——5各数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1)教师:请你拿出1根小棒摆放在数字1的下面。学生操作可让一个学生上台演示。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由图画抽象出数字,使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通过这形象的比喻,加深学生对这5个数字的形状的正确记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请你拿出2根、3根、4根、5根小棒,分别放在数字卡片2、3、4、5的下面,并摆出你喜欢的图形,摆摆看,学生操作,让学生到台上演示。(2)请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用1—5各数表示。6、做第16页的”做一做”。教师端出3个苹果,提问:不用出声,在心里说老师拿出了几个苹果?请你用其它物体和数字表示和老师一样多的苹果数。二、教学数序1、逐次感知1——5的数序。教师用计数器演示:在计数器上拨上一颗珠,问:老师拨了几颗珠,用数几表示?在计数器上标上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在计数器上拨上1颗珠,提问:再拨上一颗,是几颗?1添上1是几?学生拨完后,教师在计数器上演示。

2、整体感知1——5的顺序。让学生将学具卡片”点子图”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然后教师提问:1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几?

3在谁的后面又在谁的前面?

三、教学数的写法1、教学1、2、3、、4、5的写法。教师写,学生观察,然后让在桌上书空、描字。

四、课堂练习做练习二中的第1——4题。读懂题意,然后再回答。

五、小结。设计意图这一操作活动,不但使学生加深对基数含义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使学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理解数的含义,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数序。教学数字的写法。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个人修改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青岛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所以大多数老师都会选择制定一份教学计划。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表格式教案(青岛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共2课时第1课时
教学
内容第七单元信息窗2主备人
教学
目标1、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括号的作用,理解有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2、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课型新授
重点
难点对运算顺序的理解与运用个人实施情况

程一、导入
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去参观一个养鸭场,看一看从那里我们能学到那些知识。
(出示课本P81情境图)
二、提出问题
1、观察情境图,找出并熟悉图中的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问题?
(1)现在花鸭比白鸭多多少只?
(2)要买500个鸭蛋还差多少个鸭蛋?
三、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1)
小组讨论一下解决这个问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全班交流确定思路
(1)现在白鸭有多少只?
(2)花鸭比白鸭多多少只?
学生独立尝试列式
305-95=210(只)398-(305-95)
398-210=188(只)=398-210
=188(只)
2、根据学生列式的具体情况让学生体会加小括号的必要性。并从中总结出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解决问题(2)
先同桌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独立列式解答。
先算剩下多少个鸭蛋,再算还差多少个鸭蛋。

程列式
600-200=400(个)500-(600-200)
500-400=100(个)=500-400
=100(个)
4、结合问题再次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和运算顺序。
四、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1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2、火眼金睛辨对错
284-184+95365-(65+285)193-(317-246)
=100+94=300+285=510-246
=94=585=364
(1)以上的题做得对吗?说说错在哪里,并改正过来。
(2)计算这样的题应注意什么问题?
3、
235-165-60530-130+20
235-(165-60)530-(130+20)
对比每一组中的两个题,你发现了什么?
五、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混合运算
现在花鸭比白鸭多多少只?要买500个鸭蛋还差多少个鸭蛋?
398-(305-95)500-(600-200)
=398-210=500-400
=188(只)=100(个)
算式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后记

课题练习课共2课时第2课时
教学
内容P83自主练习主备人
教学
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括号的作用,理解有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2、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课型练习
重点
难点对运算顺序的理解与运用个人实施情况

程一、基础练习
1、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460-(218+147)524+(276-159)
540+(121+80)684-(726-541)
2、
700-240+150620-310-270
700-(240+150)620-(310-270)
对比每一组中的两个题,你发现了什么?
二、火眼金睛辨对错
178-(78+50)530-(130-20)
=100+50=400-20
=150=380
(1)以上的题做得对吗?说说错在哪里,并改正过来。
(2)计算这样的题应注意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2
独立完成,订正时注意两种方法的区别,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

程2、自主练习4
先观察对比每组两个算式的特点,再计算,对比计算结果。
对比时,引导学生从形式和运算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3、自主练习5
学生独立解决第一个问题:5月2日比5月1日少看了多少页?
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引导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并独立解答问题。
4、自主练习7
独立完成
思考:怎样知道够还是不够。
5、自主练习8
(1)先根据身高记录单算出林文今年的身高,再解答题目中的问题。
(2)能不能猜想一下爸爸今年的身高?为什么这样想?
6、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思考自主练习9和聪明小屋的问题。
板书设计混合运算

算式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后记
课题混合运算共1课时第1课时
教学
内容第七单元信息窗3主备人
教学
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交流合作,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课型新授
重点
难点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和运用个人实施情况

程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到小芳姥姥家的花圃去看一看,看一看在那里我们能学到那些知识。(出示课本情境图)
二、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1、仔细看图,图中有什么?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交流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出重要问题
(1)一串红还剩多少棵?
(2)山菊花还剩多少棵?
(3)月季还剩多少棵?
三、解决问题
1、解决问题(1)
先把相关信息读一读,然后同桌讨论怎样算。
全班交流确定思路:两种方法
(1)从一串红的棵数中去掉上午卖出的再去掉下午卖出的,
(2)先算出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棵,再算剩下
二数第9页

程多少棵。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注意第二种方法中小括号的应用。
2、解决问题(2)
先把相关信息读一读,然后同桌讨论怎样算。
全班交流确定思路:
先算山菊花有多少棵,再算山菊花还剩多少棵。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3、解决问题(3)
学生独立完成
订正时要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
4、根据以上三个问题,总结一下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1
口算,独立完成,注意8×9+3100-63÷9的运算顺序。
2、自主练习2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3、自主练习3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板书设计混合运算

(1)一串红还剩多少棵?
(2)山菊花还剩多少棵?
(3)月季还剩多少棵?

教后记
二数第10页
课题加减混合运算综合练习共1课时第1课时
教学
内容教材P88我学会了吗主备人
教学
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应用。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课型练习
重点
难点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个人实施情况

程一、《我学会了吗》1题
1、蔬菜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它富含人体需要的维生素、矿物质及消化系统必须的粗纤维等,多吃蔬菜有益人体健康。这是新星小学二年级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调查表,(出示调查表)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问题?
(挑出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板书解决)例如:
(1)喜欢吃卷心菜和西红柿的比喜欢吃黄瓜的多多少人?
(2)喜欢吃西红柿的比喜欢吃胡萝卜和芹菜的多多少人?
3、你能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吗?试一试
集体订正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自己提出独立完成。
同桌互相检查问题的合理性和解答的正确性。
二、《我学会了吗》2题
1、(出示手机销售情况统计表)这是胜利商场手机销售情况统计表。从表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交流信息
二数第11页

程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问题?
(挑出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板书解决)例如:
三月比一月二月的销售总数少多少?
3、你能独立解决这些问题吗?试一试
集体订正
4、第一、二季度分别销售手机多少部?
(1)先讲解“季度”的意义
(2)独立计算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的销售量
(3)你能估计一下第三季度、第四季度的手机销售情况吗?说出你的理由。
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自己提出独立完成。
同桌互相检查问题的合理性和解答的正确性。
三、练习
1、P87自主练习5数学故事
根据图中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P86自主练习4
根据图中数据同桌讨论怎样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混合运算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备课表格式教案(青岛版)


第八单元:新校服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认识简单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各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及系统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及1个代表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借助真实、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经理简单的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能对统计结果做出分析,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
2、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特点和作用,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哈方法,会填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重点:
能从统计图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借助真实、有趣的情境分析、整理数据。
2、重视学身迁移能力的培养。
3、注重与同伴合作进行统计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关键:
学会画条形统计图,理解每一格代表多少。
教学准备:
课件、导学案。
课时安排:
1、认识条形统计图(一)........1课时
2、认识条形统计图(二)..........1课时
3、智慧广场.........1课时
中心小学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课堂教案
年级四主备人使用人
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
课题名称第八单元《认识条形统计图(一)》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收集整理和交流描述数据的方法,能对统计结果作出分析,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2、能了解制作条形统计图一般步骤和方法,明白对于较小的数据一格表示一个单位(重、难点)。
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和阅读。
教学难点数据的分析和绘制。
教学准备导学案、课件。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自主预习
学习前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要做新校服了!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的尺寸么?(观察信息窗1)
2、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我的校服尺寸是多少?全班的校服尺寸是多少?
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带领学生一起整理数据,根据数据的大小先分成合适的组,比如:尺寸在135及以下的是一组,尺寸是140的是一组,尺寸在145的是一组...再把数据归类,按照收集到的数据归到每一组下,根据96页表格填写完整。
4、汇报交流:
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习,你能把你们自己的想法给大家汇报一下吗?能记录下来自己的尺寸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组内学生校服的尺寸,记录统计数据。再由老师带领一起统计全班数据。
(关注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否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1、你们能根据小组内的数据,制出小组内的统计表么?
2、小组统计表制出后,能不能总结制出全班的校服尺寸统计表呢?
展示交流
精讲释疑在黑板上根据小组数据整理,现场和学生一起制作条形统计图。完成课本96页表格及统计图。
后检反馈
当堂达标1、学会收集整理数据
2、根据数据提炼信息
3、根据数据画出条形统计图
4、自主练习3、5题,独立完成后交流。
拓展交流
总结提升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中心小学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课堂教案
年级四主备人使用人
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
课题名称第八单元《认识条形统计图(二)》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收集整理和交流描述数据的方法,能对统计结果作出分析。
2、能进一步知道制作条形统计图一般步骤和方法,明白对于较大的数据一格表示多个单位。
3、能学会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重点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和阅读。
教学难点1格表示多个单位条形统计图的学习。
教学准备导学案、课件。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自主预习
学习前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交流全校校服尺寸数据(观察信息窗2)
2、提前准备全校数据。
3、教师提供数据,在黑板上组织学生一起交流归纳填写表格。
4、汇报交流:
全校校服的尺寸差距大么?差距大的话一个格可以表示多少?
生1:一格表示1,格子不够了,我们往上又添了几个格。
生2:一排格子不够,我们再在第二排涂格子。
生3:格子不够,我们用一格表示2。
师:我们给这三种办法分别取名为“添格法”、“添排法”、“一格代2法”。观察对比这几种做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师:通过比较,大家一致认为“一格代2法”比较科学。从这种方法可以看出:一格表示1,格子不够时,一格可以表示几?还可以表示几?一格表示几要根据具体的数量来确定。
(课件演示一格代表2条形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师:从这个条形统计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尺寸在135以下的有4人。
生2:我知道尺寸在150的人数最多。
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1、一格能代表多少?
2、一格不够能不能用一格表示多个代替?
3、一格除了表示一个,两个,还能表示多少?
展示交流
精讲释疑1、各小组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2、汇报时,回答其他小组提出的问题。
(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注意解释一格所代表的数。)
后检反馈
当堂达标1、自主练习第1、3题。
2、准确填写数据,并说一说方法及注意事项。
拓展交流
总结提升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中心小学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课堂教案
年级四主备人使用人
学科数学课型新授课时第3课时
课题名称第八单元《智慧广场——植树问题》
教学目标1、利用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在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树立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建立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间隔”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间隔”的含义

教学准备导学案、课件。
教学流程个性化修改
自主预习
学习前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导入106页栽树的问题,课件讲解“间隔”的含义。用手指表示树,用两指间的空隙代表树间距,更好地理解“间隔”。
2、汇报交流:
同学们伸出自己的手,用手指代表树,来计算栽树问题。分三种情况研究一段栽树一段不再树的情况,两端都栽树的情况,和两端都不栽的情况。
3、优化方法
谈话:三种情况数间隔的规律是什么?
4、总结反思
两端都栽树的情况下,间隔数+1=棵树
一端不栽树的情况下,间隔数=棵树
两端都不栽的情况下,间隔数-1=棵树
同学们可以发散思维,相信,还有什么情况下可以用到“间隔”这个概念?又该如何计算呢?
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1、什么是“间隔”?
2、条件不同,间隔的算法是是什么?
展示交流
精讲释疑1、谈话: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你们同位两人研究出来的答案?
2、对比观察,提炼方法
谈话:比较三种情况,你发现有什么规律?
3、谈话:这三种规律还如何应用?
后检反馈
当堂达标1、理解“间隔”的含义
2、自主练习3、4题
3、理解记忆三种间隔规律

拓展交流
总结提升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表格式教案(部编版)


“翻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总课时数:

课题场景歌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

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

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突出教学重点环节指导书写

练习背诵

程第一课时

激趣引入

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愿意吗?请你给我招招手,(我就跟你招招手)、点点头、笑一笑、去旅游。那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跟随《场景歌》中的一群少先队员去旅游,好不好?(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地方?板:(海边、乡村、公园)

三、随情境学文、识字

1、学习第四小节:

⑴先来看看要做哪些准备吧。你看到了什么了?指名说,引导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出示图片: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

⑵师:要想去玩呀,得先拿生字参观券啊!

(出示:“铜号”、“红领巾”)认识生字“铜、号、领”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读对了,这张参观卷就送给你了。我们高举着少先队队旗,吹响铜号,戴好红领巾,欢声笑语的去郊游。大家是多么高兴啊!你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互相读,指名读,齐读)

2、情境延伸,学习第一小节:

师:出发喽!我们先去海边,好不好?(出示:海边景色)

⑴预设学路1:

①师:(出示海边景色),你看到什么了?(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小朋友说的真好!这里啊藏着几个生字宝宝,说说怎么记住他们的(引导识记生字方法),记好了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出示卡片:海、鸥、滩、军、舰、帆)

师:蔚蓝的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威武的大军舰,一条彩色的小帆船在漂游着。一只雪白的海鸥从海面飞过,无数游客在美丽的沙滩上玩耍。好美丽的海边景色啊!(出示图片: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

你想读吗?(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⑵预设学路2:

①师:前面是什么地方,到处一片翠绿鲜红?

师:(出示:乡村景色),你看到了什么了?(尽量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这里的生字宝宝也想考考你。通过了,我们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出示:稻(禾字旁跟禾苗有关)

自主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师:一方鱼塘,小鱼们在快乐地游来游去。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正向你们招手呢,小村子美吗?谁想用朗读来表现它。(出示: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自由读、指名读、四人小组赛读)。

⑶预设学路3:

①师:我们已经到了最后一站。(出示:公园景色),你看到了什么?

(尽量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你会读这两个词语吗?(出示:石桥、翠竹)并且认识“桥”“翠”。特别注意“桥”的右边是“乔”而不是“交”。

师:瞧,一竿竿翠竹修长挺拔,一孔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

(出示图片: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竿翠竹,一群飞鸟。)

同学们,我们一路上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那那些认识的生字宝宝,你能认的出吗(开火车认读,玩摘苹果游戏,检查生字)

四、诵读全文

1、师:同学们,这些美丽的景色呀,都在我们的课文里。快来读读吧。翻到课本第16页。(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生读,评价)

3、多种形式读(对读,拍手读,男女生读)

师:让我们想象着刚才看到的美景,尽情地读一读。(齐读)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生活在这么多姿多彩,美丽的地方是多么幸福,快乐啊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出示词,认读词语

2、出示课文,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

二、创境学文,培养语感

1.出示图片,感受美景。教师不由自主状随着学生一起说出:海鸥,沙滩,军舰,帆船;垂柳,稻田,鱼塘,果园;翠竹,小溪,石桥,飞鸟。

2.感受美景,导入数量词。

(1)感受美景,感受数量词。师:这些东西美吗?我们再次来欣赏。师口中念念有词:啊,一只漂亮的海鸥;啊,一片美丽的沙滩……

(2)导入数量词,出示课题。大家看,像一只、一片、一艘这样的词我们把它叫做“数量词”(板书:数量词)。你们能从文中找一找,读一读,并用笔把它们划出来吗?

3.指名用我们书本中的数量词来说一说呢?

4.我还能说(看谁说的多)

师:“一只海鸥、一群海鸥……”除了书中的数量词,还能用哪些数量词来形容这些事物。

三:指导书写,练习背诵。

师:读了,说了,同学们的嘴巴越来越灵活了,老师还想检验下同学们字写得好不好,大家有信心吗?

1、(课件出示“园、旗、领、群”等字。)

⑴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⑵观察老师范写,注意笔顺。

⑶学生照样子书写。

⑷写完后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和结构美。

2.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

3.师生“对口令”游戏:老师说数量词,学生说出相应的事物。

4.(课件出示全文),学生带着喜爱之情试着背诵课文。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游戏“找朋友”

2.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课文中的数量词学的这么好,老师有一首“数量词”歌也不错,想送给你们。大家听听吧……(出示课件)

一盆花、一杯茶、一棵树、一台电视、一辆车、一幅画、一双鞋、一件衣服。

3、大家想生活中的例子,也学着说说。(视时间灵活处理要作为课内延伸或作业)

4、出示图片,仿照课文,说说上面有什么。(课件出示)。

5、观察教室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说一说。(小练习)

师总结

今天我们的收获真不小,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学习了数量词,掌握了几种识字方法,还写了一手好字,下面请看作业:回家后仔细观察家中物品,用上数量词说给父母听。课堂

生成

板书

设计场景歌

海边乡村公园活动

教后

“翻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总课时数:

课题树之歌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1.会认识15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教学

重难点1.会认识14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背诵课文。突出教学重点环节识字环节

课后理解

拓展迁移

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

1.同学咱们的学校绿树成荫,你们知道学校里有什么树吗?

2.出示学校一些书的图片,让学生猜是什么树,并说明原因。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树之歌,板书课题。

二、初学儿歌,学习检查生字。

1.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

2.指名读儿歌,相机帮助正音。

3.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梧桐掌枫松

柏装桦耐守

疆银杉化桂

5.读一读,记一记

泡桐白桦云杉翠柏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三、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P18,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解释课题

1、同学们课本18页画了几种树?你知道他们都是什么树吗?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树之歌,板书课题。

二、再读儿歌,理解意思。

1.全班齐读儿歌。

2.现在请你根据课文再确定课本上的图片都是什么树?

3.结合课件,边读句子边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树木。

4.再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5.指导背诵。

三、课后理解,拓展迁移

1、同学们中国俗语繁多,其中很多与树相关,俗语都有其深刻的含义呢。

2.学生读课后第一题的句子,小组讨论其意思,全班交流: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句意: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因此,这句话寓意着国家、民族、家庭只有做好人的培育,才能得以接续、繁衍、传承。古人云:江山代有后人出,一代新人换旧人。这样人类才能永续繁衍、生生不息。

(2)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意思是: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终还是要回归故土。

(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意思是:就是人要立志,没有志向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3、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树的俗语吗?

4、拿出图片向同学介绍你喜欢的一种树。课堂

生成

板书

设计树之歌

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柏木棉银杏金桂

教后

“翻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总课时数:

课题拍手歌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1.正确认读“深”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熊、猫”等10个字。

2.正确认读“牢记、孔雀、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拍手、保护、动物”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

4.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教学

重难点熟读课文,能做拍手游戏。突出教学重点环节细读课文,借图识记

程(一)展示图片,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认识其中的哪些动物,告诉学生这些动物就藏

在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

2.揭示课题,板书“拍手歌”,学生齐读。

3.认识“拍手歌”。回忆二年级学过的拍手歌。课件展示,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

生拍手应和。教师简介:拍手歌就是拍着手诵读的儿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感受读课文的节奏,数一数课文有几个小节。

2.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三)细读课文,借图识记

1.画一画,找一找。

引导学生自己画一画、找一找课文里提到了哪些动物,然后交流。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第一组词语:“孔雀、锦鸡、雄鹰、雁群、百灵、老虎、熊猫”。

认读后重点指导认识“隹”。先让学生观察“雀、鹰、雁”字形的相同之处,然后演示“隹”的字形演变过程(详见“教学资源”),让学生知道带有“隹”的字与鸟类有关。

最后拓展识字,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部首是“鸟”或“隹”的字。

2.读一读,选一选。

这一环节主要学习第二组词语:“牢记、保护、伙伴”。教师可以出示如下练习:

牢记保护伙伴

我们要()大自然中的动物。

动物是我们的好()。

学过的生字大家一定要()。

练习之后再出示“记、己”进行对比,出示“保、伙、伴”三个字,练习组词和用词

语说句子,看谁用得准确。

3.开火车”认读,巩固识记。用卡片出示要求会认和会写的两类字,采用开火车、同桌互读、小组赛读等多种形式

加以巩固。再认字的时候,将生字放在词语里,再把词语放到课文的句子里,再结合着理

解句子、结合句子内容说话,将字词句运用整合起来。

4.自由读文,巩固生字。

(四)拍手游戏,品读课文

1.学生自己拍手读课文,要求注意朗读的节奏。

2.同桌拍手互读。

3.全班拍手对读;教师引读。如教师读“你拍一,我拍一”,学生读“保护动物要牢

记”,体会诗歌的节奏。

(五)整体把握,练习说话

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第1小节和最后一个小节讲了什么道理。

2.学生思考后交流。

3.让学生抓住文中动物的特点练习说话,交流对动物的了解,升华情感。

(1)先说说自己对课文中动物的了解,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说。

(2)让学生模仿例句,用一句或几句话夸夸它们。在说完整话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能

够说出动物的特点来(详见“教学建议”)。

(六)书写“保、伙、伴”

1.观察偏旁,归类书写。出示生字卡片“保、伙、伴”,观察比较,说说写好单人旁

需要注意些什么。

2.观察部件,交流提醒。引导学生观察生字部件中的笔画,说说书写时要特别注意

哪些笔画或部件。

3.教师范写,学生练习。

4.师生赏评,练习改进。

(七)拓展小结

1.总结全课: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动物朋友,也了解了它们的生活特点。动物

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共同拥

有美丽的大自然。

2.拓展延伸:学生课后搜集其他内容的《拍手歌》,准备在后面的学习中交流。

(八)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把今天学过的内容讲给家人听。课堂

生成

板书

设计拍手歌

我们要爱护动物

教后

反思

“翻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总课时数:

课题田家四季歌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知识与技能]

1、能借助拼音读准“春、夏、秋、冬、”4个生字的字音。

2、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并为这4个字组词。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按标点停顿。

4、能在田字格中描写“春,秋,冬”。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游戏,巩固所学习的生字。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诵读儿歌、改编儿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

重难点教学重点:

学习“春、夏、秋、冬”4个生字,并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儿歌的改编。突出教学重点环节

程一、欣赏音乐,激发情感

1、播放歌曲《四季歌》。

激发情感:小朋友,刚才的那首歌好听吗?想不想知道那首歌的名称呢?那首歌就叫《四季歌》,那是日本的一首民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儿歌,它的名字也叫《四季歌》,谁来拼一拼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字词,诵读儿歌

1、小朋友,一年有四个季节,你知道是哪四个季节吗?出示:“春、夏、秋、冬”四个生字师:在这四个字中,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能告诉我们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的吗?学生交流自学的生字。(春:日子底;夏:从上到下写;夏天给你的感觉是什么?秋:拼一拼,记字形:禾加火;冬:下面两点要上下对齐。)

2.叫号游戏。(巩固四个生字)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叫号游戏,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认识它们了,来,请出小老师!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第一个季节是春天,春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夏天)夏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秋天)秋天过去了,什么来到了?(冬天)冬天过去了,又是第二年的春天来到了。就这样,四季在轮回。

3.听课文录音,整体感知。(1)师:小朋友真了不起,现在我们该把“春夏秋冬”这四个字宝宝送回到课文里,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儿歌里讲了四季中的哪几样景物?你能不能边听边把它们圈出来?生听课文录音。师:儿歌里每个季节都提到了一样景物,你听到的是什么呢?

根据生答板书:花儿、蝉儿、枫叶、雪花三、朗读儿歌,理解内容:(一)读准字音1.跟录音读课文。

师:小朋友真聪明一下子就把这些景物都找出来了。下面让我们跟着录音读读课文吧。小朋友读得轻些,注意听清楚录音里的字音和停顿。2.指名读。师:读得真不错。3.比赛读。(2小组)

(二)理解儿歌:

1、师:小朋友,你们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景色。你最喜欢哪个,选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2、春天花儿笑。(板书:笑)师:笑的反义词是什么?“花儿笑”是什么意思呢?(“笑”字形象生动,把花儿当人来写,在“笑”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3、夏天蝉儿叫。(板书:叫)师:蝉儿的叫声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一听。蝉儿还有一个名字叫“知了”。听着蝉儿的叫声,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夏日的炎热。

4、秋天枫叶红。(板书:红)师:红是一种颜色,红色彩明丽,代表着秋天的丰收。

5、冬天雪花飘。(板书:飘)师:“飘”字写出了雪花的轻盈。冬天下雪了,我们可以干什么?6.师生合作读。

师:一年四季的景色那么有特色,又那么美,老师情不自禁地想来读读课文了,你们愿意和我合作一下吗?(师生配乐读儿歌)这样,你们还能和老师合作吗?

四、巩固拓展,看图编儿歌

1、师:小朋友学得真好。下面老师要考考你,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懂了。

(1)一年四季,你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可以用儿歌里的句子回答,也可以自己组织句子回答。

(2)读一读,想一想,什么季节开什么花?

(3)想想下列词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

2、师:小朋友真棒!老师奖励大家一首儿歌。这是老师学着课文的样,编的一首秋季歌。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编一首冬季歌啊?

3:师:一年四季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来看看图,说说还有什么景物,好吗?可以说图上的,也可以说图上没有的。但是要求学着课文的样子说,你行吗?(生合作完成一首四季歌)4、请你读一读:

5、游戏:拍手歌五、总结:师:小朋友,一年四季的景色是多么优美,每个季节又有着特殊的景物。我们的大自然可真奇妙!希望我们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能发现周围的美。

五、总结拓展

那么你也一定可以和课文的作者一样,写出大家喜欢的儿歌的。回家去和爸爸妈妈一起编一首属于你自己的季节歌或者四季歌。

花开草长蝴蝶飞。

麦苗儿秀了,

桑叶儿正肥。

夏季里,农事忙,

才了蚕桑又插秧。

早起勤耕作,

归来带月光。

秋季里,稻上场,

谷像黄金黄,

身上虽辛苦,

心里却安康。

冬季里,雪初晴,

新做棉衣轻又轻,

一年农事了。课堂

生成

板书

设计

田家四季歌

春季蝴蝶麦苗

夏季插秧蚕桑

教后

反思

“翻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案

总课时数:

课题语文园地二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

重难点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突出教学重点环节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程第一课时

一、读儿歌,导入新课。

1、学生读儿歌:

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

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哇跳,够不着。

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2、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有不认识的字我们怎么办呢?

3、提示新课:查字典。

4、回忆音序查字法

5、当我们不知道字的读音时,该怎么查字典呢?(板书部首查字法)

6、回忆学过的部首。

二、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1、学生自由读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四步骤,巡视。

2、请同学汇报用部首查字法的四个步骤。

3、老师把字典放在平台上作示范,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字典中找出“部首检字表”页码上的“部首目录”、“检字表”、“正文”,告诉学生应怎样看正文中的注音及解释,让学生明白,查字典必须按一定步骤进行,才能查到要查的字。

4、练习

(1)查一查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哪一页。

艹()糸()犭()酉()

(2)数一数下面的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葡()紫()狸()笨()酸()

5、实践操作: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

6、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三、老师小结,布置作业。

1、字典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上学期我们学习了音序查字法,现在我们有学习了部首查字法,以后在阅读中遇到不会读不理解的字词,记得可以请教字典。

2、作业:用部首查出自己姓名里的字都在那一页,并说说其意思。问问是否爸爸妈妈给你取得名字的寓意。

第二课时

一、提问引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会说对联吗?你都知道哪些对联?

2、请部分同学来分享自己了解的对联。

3、提示新课,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对联。

二、日积月累,对对联

1、出示26页3副对联,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教师用课件出示对联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

4、学生逐句读对联,直到读通顺,读熟为止。

5、师指导朗读对联,感受对联所表现的意境。

6、生再次试读对联,直到读得流利,有感情。(互读,小组合作读,全班齐读)

7、指名说说对联的大致意思。

8、生带着情感,小组合作试背。

9、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10、分享自己收集的对联

三、我爱阅读

1、同学们还记我们学过一首诗,写的是一种冬天开放的花吗?

2、全班齐背《梅花》

3、今天我学习《十二月花名歌》,大家会知道更多的花和他们开放的月份。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十二月花名歌”,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老师用课件出示儿歌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生逐句读,直到读通顺,读熟悉为止。

5、学生再次自由读,并用横线勾画出每个月开的花名。

6、全班交流汇报。

7、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花是什么月份开的?举例说一说。课堂

生成

板书

设计

语文园地二

对联

教后

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家学内容: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单元教材分析:
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可以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传统的教材中没有单独编排这部分内容,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是本册教材新增的内容之一,教材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方法,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内容结构如下:简单的排列——最简单的推理——简单的推理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数学广角(一)
教学内容:
课本P9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币。实物、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数学活动课,你们喜欢吗?
出示课题:数学活动
2、我们先来做一个拼图游戏:小朋友每人的桌子上有三张图,请你任选两张拼一拼看看是什么?先和同桌说一说。
3、交流反馈。用不同的图可以拼出不一样的效果,如果老师给你数字卡片,你能拼出什么数呢?
二、动手操作,探索规律
1、用1和2两张卡片摆数。
(1)自己动手摆一摆,看一看谁最爱动脑筋,谁的小手最巧。
(2)独立动手摆,然后在班内说一说自己用这两张卡片摆了那些数。展示大家看。
2、用、1、2、3三张卡片摆数。
教师激励学生动脑摆一摆:从数字卡片中任选两张卡片,你能组成什么数?可以与小组同学讨论,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拿出卡片,自己动手摆一摆。
引导学动脑,找规律去摆,我们比一比谁摆的数朵而不重复。
3、学生摆完后,小组交流,组长把成员摆的数记下来,并总结摆数的方法。
4、小组汇报。师生总结,指明学生说一说。
三、小组合作,巩固发展
(1)三人做握手的游戏。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几次。
(2)小组汇报,三人到台上有规律的握手,得出结论。(3次)
2、师:我这由三本练习本卖5角钱可以怎样付钱。请同学们拿出你的人民币,动手试一试。谁想来卖?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到台上来卖。
板书学生的方法。
3、衣服搭配
出示两件不同的上衣和两条不同的裤子图:请看这里有几种搭配方式?试一试。
交流反馈。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玩的有趣吗?说说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激趣导入,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兴趣,在活动中找到启示。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在操作活动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学习中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应用意识,同时使学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不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第二课时数学广角(二)
教学内容:
课本P10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具学具:
动物图片、语文、数学、自然等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游戏一:
故事导入:森林王国要举行运动会,入场时要组织一个花束队,鸡大婶让蓝猫和非非准备一束花,鸡大婶说:“他们拿的分别是红花和蓝花。”蓝猫说:“我拿的不是红花。”鸡大婶说:“请同学们猜一猜,蓝猫和非非分别拿的是什么花?”
今天有许多这样的问题等着同学们去猜,大家要比一比谁最爱动脑筋。
二、游戏二:
(1)出示例2的第一组图让学生注意观察。
让学生猜一猜他们拿的是什么书?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小组活动
4人一组,两名同学分别拿语文数和数学书,其中一名同学说:“我拿的不是什么书。”另外两名同学比赛看谁猜得快。交换进行。
(3)、同桌活动。
拿出准备好的动物卡,又一名同学操作,左(右)手拿的是(不是)什么,另一名学生猜,交换进行。
三、游戏三:
1、找三名同学配合,创设真实情景,根据例题做一做,让学生猜一猜,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小组活动
A、师:把猜一猜的游戏规则说一说。4人一组轮流进行,每人至少猜一次。
B、进行活动。教师不做任何规定,让学生撇开思维,自己去猜。
C、小组交流,向全班汇报活动过程。
3、观察比较例3和例2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4、巩固练习:师生一起做游戏。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你们在游戏中都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故事导入新课等于抓住了儿童的天性,激起了他们玩的乐趣和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种游戏活动,既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活动,一起在活动中探索新知。放手让学生随意玩,鼓励他们玩出新意,教师捕捉创新的火花,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

《二年级数学上册八单元表格式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650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