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九年级下册历史《告别“雅尔塔”》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正在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九年级下册历史《告别“雅尔塔”》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九年级下册历史《告别“雅尔塔”》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一、戈尔巴乔夫改革

1、改革的背景

戈尔巴乔夫改革

提问:简述二战以后,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

学生回顾知识,说出战后赫鲁晓夫为了克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开始对苏联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标志着战后苏联改革的开始。

教师:赫鲁晓夫的改革改变了苏联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但农业落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担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继续进行改革。

学生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97页小字部分,归纳总结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学生:在政治方面,他采取“稳定政局”的方针,并趋于基本恢复赫鲁晓夫改组以前那种高度集中的党政领导体制,并部分恢复了斯大林的名誉,外交上奉行霸权主义,推行一系列侵略扩张活动如侵犯我国珍宝岛等。

在经济上,新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特别是在初期,农业发展很快。但是,农业落后问题没能根本解决。苏联的农业底子薄,自然条件较差;改革步子不大,国家统得仍然过多,吃“吃大锅饭”的现象仍然存在。

在军事上,他主张以核武器为基本力量,各军种联合发展,一方面常规力量再次受到重视,另一方面,他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消除苏联在核力量方面所处的劣势。这就促使重工业片面发展,压抑了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新兴工业的崛起,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经济基础日趋衰弱,难以支撑沉重的军事负担,使得综合国力逐渐衰退,社会矛盾不断积聚。

教师总结:勃列日涅夫的改革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综合国力逐渐衰退,亟待进行再次改革。

2、改革的内容

教师: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时,苏联在经济、政治领域问题成堆,可以说他是在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时刻上台执政的,他是如何解决这些难题的呢?

学生:(1)经济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担任新一代的党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指出苏共当前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和巩固社会主义,有计划地和全面地完善社会主义”,并要求在15年使国民收入和工业总产值翻一番。在政治上也提出了“进一步民主化”并“扩大公开性”。在对外政策方面,提出要广泛进行国际合作,“来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国际安全体系”,并“解决全人类和全球的问题”。由于“加速战略”仓促上马,对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农业体制的深入改革未予重视,对企业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以致各项改革效果不佳。1986—1988年,国民收入增长率仅为2.8%。

(2)政治改革。由于经济改革失利,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改革,政治思想向民主社会主义倾斜。1988年的苏共第十九次代表会议上,戈尔巴乔夫在报告中首次完整地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并把“社会主义多元论”“民主化”和“公开性”作为“三大革命性倡议”。会议通过了相应的决议,决定把一切权利归还苏维埃,并成立有全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再由它选举组成最高苏维埃作为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会上形成了三大派,即叶利钦为代表的“民主激进派”,以利加乔夫为代表坚持党领导的“传统派”和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新思维“主流派”。

教师:那么,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苏联人民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学生发言:随着政治体制“根本改革”,政局失控状况日益严重,无政府状态在全国迅速蔓延,社会日益动荡。罢工浪潮不断,经济和刑事犯罪率猛增,反对党派纷纷成立。苏共党内的思想十分混乱,自由化思潮严重泛滥,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发展到彻底否定十月革命和苏联70多年的历史,反对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反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苏共分裂趋势日益严重,一些加盟共和国开始分裂。

识图:《莫斯科市民排队购买商品》图片。

3、对改革的评价

(1)戈尔巴乔夫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

(2)戈尔巴乔夫改革与中国改革有什么不同?

(3)指导学生评价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学生: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操之过急,违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方针政策制定失误,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4)戈尔巴乔夫改革有哪些经验教训?

学生:要始终将经济建设放在首位,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抵制西方的和平演变。

教师总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的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沉思、去探讨的地方。由于改革的失败,使得苏共的威信和影响力急剧下降,一些高级领导人宣布退党,反对党派纷纷成立。潜伏已久的民族矛盾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民族分离活动愈演愈烈。1991年,强大的苏联解体。

二、苏联解体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99页第一段小字部分,归纳“八一九事件”前夕苏联的社会状况,了解苏联解体的社会背景。

(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政治思想领域混乱;民族自决欲望膨胀;社会频繁出现动乱。)

教师:为了防止联盟的瓦解和维持最低限度的统一,1991年3月8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公布了《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该条约不仅将苏联国名改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而且要把苏联变为一个松散的邦联,这样“八一九事件”爆发了。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在了解“八一九事件”经过的同时,思考你怎样评价“八一九事件”。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八一九事件”实质上是苏联“传统派”为了挽救国家的完整和统一,为了挽救社会主义而采取的一场政变行动。但是,这种政变行动在西方国家的强大压力和叶利钦等人的猛烈反扑下,同时由于“国家紧急委员会”仓促上阵和策略错误,最后只能以失败而告终。它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教师:八一九事件后,国家大权转移到了反对政变的中心人物、时任俄罗斯总统的叶利钦手中,政权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教师:在苏联分裂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一纸宣言对苏联的终止做出了最后的判决。标志苏联完全解体的宣言是什么?

学生:《阿拉木图宣言》。

阅读:101页材料阅读《阿拉木图宣言》的主要内容。

请大家在阅读材料后,分组讨论:为什么说独联体不是一个国家?

学生回答:“独联体”只是独立国家间的协调联合组织,不具有联盟国家的性质。jaB88.coM

教师总结:正如《阿拉木图宣言》所说,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停止存在。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签署了他最后一道总统令:辞去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职务,将武装部队和“核按钮”的控制权移交给叶利钦。(展示相关图片及自制动画: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俄罗斯国旗缓缓升起)一个新时代开始了。

学生可能提出或老师补充的部分问题:

1、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内部原因:历史原因——苏联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战略。

2、苏联解体对世界造成哪些影响?

学生:首先,苏联的解体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表明战后美苏两极世界格局结束,世界格局进一步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其次,苏联解体加速了欧洲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的分裂过程,如南斯拉夫的分裂。

再次,苏联的解体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欧盟和北约扩大创造了条件,也为欧洲摆脱美国而成为独立的力量提供了前提。

最后,苏联的解体对欧洲科学社会主义事业是严重打击,使得欧洲的社会主义运动面临更大的困难。教师总结:由于苏联长期社会动荡,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从1989年的下半年起,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人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由于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学生回答:(略)

教师: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不是社会制度不先进,而是经济长期不良状况激化了民族矛盾以及领导阶层的分歧及改革失败、西方国家对苏联、东欧实行长期“和平演变”等因素,导致了解体及巨变。随着苏联的解体,原来以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瓦解,在告别雅尔塔体系后,世界正向多极化曲折发展,在这一进程中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对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因此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从自身做起,努力储备知识,以迎接挑战,振兴国力。

升华:“苏联的改革和解体、东欧剧变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哪些经验教训?”

①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②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③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

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相关知识

九年级下册《苏轼咏月诗文》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更好地安排接下来的工作!哪些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九年级下册《苏轼咏月诗文》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九年级下册《苏轼咏月诗文》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卒后追谥“文忠”,北宋杰出文学家、诗人、散文家、词人、书画家,四川眉山人。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2中心思想

《记承天寺夜游》:本文通过对庭院月光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表达出作者那种纵使在悲凉苦闷中仍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水调歌头·中秋》:此词写中秋之夜,借中秋赏月之机,表白了词人为人的高洁,也流露了他对“从仕数困”的些许幽恨。抒发了诗人“高度不胜寒”“人有悲欢离合”等人生感悟,也表现了超然达观的思想。

3句式

倒装句

1、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介宾短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定语后置)

省略句

解衣欲睡:(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省略主语)

判断句

盖竹柏影也:大概是竹子跟柏树的影子吧?(“也”,表判断)

北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邪恶的轴心》知识点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在仔细规划教案课件。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未来工作才会更有干劲!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北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邪恶的轴心》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北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邪恶的轴心》知识点

第6课:邪恶的轴心

一、德国法西斯恐怖

1、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政党:纳粹党。

2、法西斯暴行:(1)、镇压共产党,制造了“国会纵火案”逮捕德共中央主席台尔曼和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季米特洛夫。(2)、疯狂迫害犹太人,二战开始后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屠杀约600万犹太人。

二、非洲之角的战火

1、意大利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时间:1922年,人物:墨索里尼。

2、意大利法西斯暴行:1935年侵略埃塞俄比亚。肆无忌惮地屠杀当地人民,不仅对未设防的城市乡村医院进行狂轰滥炸,还灭绝人性地大量施放毒气。

三、愤怒的《格尔尼卡》

作者;西班牙的毕加索。背景:德意法西斯武装干预西班牙内战,1937年对格尔尼卡的城镇进行了地毯式的轰炸。

四、死亡工厂

1、日本法西斯的暴行:(1)、1937年制造南京大屠杀(30万人)(2)成立731部队,基地设在“哈尔滨”,因此叫“死亡工厂”。

五、德意日法西斯在共同反共的相互勾结形成的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影响:战争阴云日益逼近各国人民,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九年级下册《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九年级下册《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九年级下册《唐诗是早晨,不是下午茶》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作者简介

胡晓明,1955年生,四川成都人。199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获文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秘书长。目前从事中国文学思想研究及近代诗学和学术史的研究。

2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对唐诗精神的分析,对唐诗作用的评价和赞美,表现了唐诗积极进取、蓬勃向上的生命精神,也体现了那一时代人的精神风貌和高尚的艺术人格。同时作者也提醒今天的人们要多读唐诗,汲取其中营养,提升人格。

3分段及段意

本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指出唐诗具有早晨的特点,提倡多读唐诗。

第二部分(2-7):引用唐诗中的大量名句分别论述唐诗具有“世界开阔、力量充沛、精神豪迈”等特点,从而得出“唐诗是早晨,是少年,不是下午茶”这一中心论点。

第一层(2、3):唐诗精神豪迈,力量充沛得很。

第二层(4):唐诗可以提升人格,振作生命浩气。

第三层(5):唐诗中的江河大气,有贯通宇宙的气魄。

第四层(6):唐诗中安静的情绪,是宇宙生命不息的气息。

第五层(7):唐诗中感伤的诗作,充满了生命大气蓬勃的力量。

第三部分(8、9):探讨唐诗的精神和时代的关系,分析唐诗在当代的价值。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6306.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