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分析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所以老师在写教案时要不断修改才能产出一份最优质的教案。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应该怎样写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分析”,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分析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加减法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会计算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2.能够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课本65—66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四、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进位与退位的算理。

五、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等。

六、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见口算题卡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七星瓢虫吗?它可是田园的小卫士呢,想不想去看看他们的工作场面?

2.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虫?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一共有多少棵白菜?

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算法。

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当出现竖式计算时,要板书竖式:

让学生对照竖式再说一说算理及算法。

2.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虫?

刚才我们计算了“一共有多少棵白菜”的问题,现在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地里共有多少只瓢虫”这个问题吗?

3.小结: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一说在计算加法时要的问题。

4.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检查?

你自己能解决吗?自己试一试。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哪个小组愿意把小组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

说到竖式时板书:

,435

—276

,159

说算法:个位减起,5减6不够减,从十位退1,15减6等于9,十位2减7不够减,从百位退1,12减7等于5,百位3减2等于1,所以,435减276等于159。

5.已检查的茄子比已检查的白菜多多少棵?

用你喜欢的方法去做。全班交流自己的竖式算法。

6.小结: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从连续退位、细心计算两方面进行交流。

(四)巩固练习

列竖式计算:

,192+58=432—153=

,646+354=542—169=

学生独立完成后,重点让学生说说自己竖式计算的算法。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书67—68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连续进位、连续退位的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四、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进位与退位的算理。

五、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等。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昨天我们学习了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的笔算方法。我们来复习一下。出示:

,592+109=615—457=

让学生同位互相说一说计算方法。而后指名起来说算法。

(二)自主练习

1.第3题:计算并验算。

2.第4题:

(1)说题意,你做这道题时是怎么想的?

(2)独立完成,全班汇报。

3.第5题。

(1)先说一说题中告诉我们的数学信息和要求的问题,然后再解决。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完成。

4.第6题:找规则,填一填。

5.第7题:数学游戏。

6.第8题:谁摘的松果?连一连

让学生独立去完成,汇报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7.第9题:

要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入口到珍禽馆”共有几条路?分别是哪几条?

8.第10题:

做题时先让学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再根据信息解决问题,并提出问题。

(三)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觉得对你有什么帮助呢?

、【教学结束】

课下小组学习本课内容,下节课提问知识点。

小编推荐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信息窗一

课型

新授课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能力。3、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

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备

第一课时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七星瓢虫吗?你都了解它哪些方面?(学生可能会说出许多自己知道的知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大家知道的真多,七星瓢虫吃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田园里的小卫士。你想不想去看看它们是怎样捉害虫的?[出示信息图]师: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棵白菜?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虫?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活动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师:我们先来解决刚才大家提出的“一共有多少棵白菜?”这个问题。你自己试着解决一下,好吗?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尝试解决。2、师:把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谁的方法巧妙。小组交流。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算法说给大家听?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1)估算:179≈180364≈360179+364≈540(棵)2)口算:100+300=40070+60=1309+4=13130+13=143143+400=543(棵)3)笔算:179+364=543(棵)179+364543让学生板书竖式,通过观察、比较竖式的写法,让学生说出算理及算法。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说明理由。3、师:刚才我们计算了“一共有多少棵白菜”的问题。现在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地里一共有多少只瓢虫”这个问题吗?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竖式解答。全班交流做法。4、师:大家已经自己解决了两个加法问题,想一想,你觉得我们在计算加法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适时的总结。5、师:下面我们再来解决“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你能自己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吗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师: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1)估算:435≈440276≈280435-276≈160(棵)2)用学具摆一摆3)笔算:435-276=159(棵)435-276159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把你喜欢的方法介绍给小组同学。6、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已经检查的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这个问题。学生汇报做法。师:你觉得我们在计算减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活动三:拓展延伸,巩固练习1、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做法,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指导和点拨。2、看图填算式,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先让学生看懂图意,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同位互相商量一下,弄懂图意再做题。然后全班交流做法。可能会出现以下答案:265+45=310(块)350-178=172(米)265-45=220(块)3、自主练习第3题。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然后根据学生整理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独立解决。全班交流。3、找规律,填一填。让学生尝试自己独立填写,如果有困难可以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做法。活动四:归纳总结,谈收获师: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吗?第二课时活动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今天我们用新学的知识一起来解决几个问题,好吗?活动二:自主练习,巩固知识1、师:想一想,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加减法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让学生说出在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师:今天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出现这些方面的错误。2、用竖式计算234-267=564+342=168+743=657-489=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师:在做题的时候,你都注意了什么?3、完成自主练习第6题。弄懂题意,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计算出结果,比较估计结果和准确结果有什么不同?体会估计的用途,最后小组内交流。4、小游戏:1)每个人掷三个骰子,根据掷出的数字写出一个三位数;2)用写出的两个三位数进行加减法计算。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长分好工,看哪个小组合作的好,任务完成的好。小组汇报,并进行评价。5、完成自主练习第8题。先让学生自己分类整理图中的信息,然后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自己解决,最后小组交流提出的问题。活动三:拓展延伸,总结收获完成自主练习第7题。先让学生弄懂图意,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到珍禽馆走哪条路近”的策略,就是要找出到珍禽馆一共有几条路,每条路是多少米,然后通过比较再回答问题。交流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提出其他问题进行解决。师:你认为这节课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回顾整理(1)万以内数加减法


回顾整理(1)万以内数加减法

课型

复习课

1、能熟练掌握的计算方法并能又对又快地进行计算。2、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有条理再现旧知,正确熟练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有条理再现旧知,正确熟练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回忆呈现,查漏补缺谈话:同学们我们再一次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那么到现在为止,你对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你都记着那些知识,老师出个题考考大家好吗?小黑板出示:计算下面各题,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算。32+47546+217497+139580-200912-804603-205学生可能出现:用口算、估算、笔算或用拨计数器等方法算。(让学生各自说出不同算法的思路过程)谈话:通过刚才计算大家观察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学生可能说:●发现这三组题有加法也有减法。●发现第一组是不进(退)位加减法,第二组是一次进位和一次退位加减法,第三组是两次进位和两次退位的加减法。(此处,学生用“一次、两次”表示,老师可适时点拨用“不连续、连续”表示更规范)。二、比较深化加深理解谈话:刚才同学们采用了不同方法进行了计算,也发现了这么多知识。下面大家用笔算计算下列各题并演算:837—205329+182306—97(指3名同学板演)计算后在小组内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再讨论一下用笔算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先让板演的三名同学向全班同学说说是怎样算的。交流讨论结果,学生可能:①只说加法计算法则。②只说减法计算法则。谈话:同学们再动动脑筋连起来想一想,笔算万以内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可能说:相同点:都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算。不同点:计算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计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此处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话说明白即可。)三、实际应用,拓展延伸1、以组为单位互相出题进行练习,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时间大约8分钟)2、开放题:方框里可以填那些数?并计算出结果。342-12=21只改变1473+378中第一个加数的最后数字3,使它仍是连续进位加法。开放性题目不做统一性要求,根据学生差异,有的可能全部做出来,也可能只做出几个来。四、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对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进行了整理与复习,你学得开心吗?有哪些收获?

万以内数加减法回顾整理(2)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万以内数加减法回顾整理(2)”,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回顾整理(2)

课型

复习课

1.引导学生回顾整理综合运用多位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熟悉这类题目的结构(即条件和问题)。2.比较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与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总结出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3.让学生学会合作,大胆交流,能完整的分析应用题。4.使学生学会归纳与总结,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欲望。

使学生学会归纳与总结,学会有条理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总结出解决这类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教具准备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复备

一、回顾呈现。1、揭示课题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在第六单元学完万以内的数的加减法之后,还学会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一下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方法。[板书课题]2、回顾呈现①出示教材70页第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图中有三个小朋友,你能分别给他们起个名字吗?生可能回答:穿绿衣服的小男孩叫小明;穿蓝衣服的小女孩叫小青;穿黄衣服的小男孩叫小新等。(教师在图中板书三个名字)②搜集信息提出问题师:现在三个小朋友都有名字了,你能从图中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吗?(思考一会儿)把你搜集的信息和提出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③全班交流学生交流可能会出现如下情况:●小明有16张卡片,小新的卡片比小明多25张,小新有多少张卡片?●小明有16张卡片,小青的卡片比小明少7张,小青有多少张卡片?教师板书这两个应用题。二、梳理归纳1、独立思考,组内交流⑴学生读题,比较两题,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生可能有如下想法)●都是知道了小明有16张卡片,求另一个人有几张卡片。●这两个题都是和小明的卡片数做比较。●第一题是“小新的卡片比小明多25张”,第二题是“小青的卡片比小明少7张”。小结:相同点都是已经知道了“小明有16张卡片”,要求另外一个同学有多少张卡片。不同点是第一题是“小新的卡片比小明多25张”,第二题是“小青的卡片比小明少7张”。⑵分析这两道题,小组内交流思考方法。2、全班交流,展示思维过程(1)交流第一题,学生有可能出现如下想法:●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分析第一题。(展示线段图)所以要求小新的就是把16和25合起来●用在脑子中画图的方式分析第一题。●没有画图,这样想,小新的卡片比小明多25张,说明小新的多,小明的少,要求小新有多少张卡片,就要把16和25合起来。(2)交流第二题的解题方法。(3)学生口述算式。3、分析比较,揭示解题思路有的学生用画线段图帮助理解的方法解答;有的学生根据题意直接写出算式。引导学生说出解答这类实际问题时应该注意:(1)知道谁和谁比。(2)知道谁多谁少。(3)知道要求谁。(4)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确定计算方法。三、拓展应用1、师生共同游戏,提出要求:老师在黑板上用磁卡片组成数403,学生在桌子上组成另一个数,你告诉大家,你的数比老师的数大几还是小几,其他同学猜一猜你组成一个什么数。2、72页第六题信息图①教师谈话:快到六一儿童节了,你想怎样庆祝一下自己的节日?二年级一班的同学开展了向福利院的小朋友献爱心的活动,他们通过什么方式来表示自己的爱心呢?②出示信息图,学生观察。③要求学生独立收集信息,在本子上提出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④全班交流。(可能有如下想法)●一组做剪纸123张,二组比一组多做58张,二组做多少张?123+58=181(张)●一组卖剪纸320元,二组卖剪纸200元,一组比二组多卖多少元?(二组比一组少卖多少元?)320―200=120(元)●一组卖剪纸320元,二组卖剪纸200元,两组共卖多少元?320+200=520(元)●154+160=314(元)115+80=195(元)154+115=269(元)160+115=275(元)154+80=234(元)160+80=240(元)一组可以买一种礼物,也可以买任意两种礼物。●115+80=195(元)二组可以买一种礼物,最多能买两种笔。●把18支钢笔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支?18÷9=2(支)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疑问吗?请提出来。2、作业:完成72页6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分析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分析,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分析

10.3复习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各个知识点,对读、写、组成、比较等各知识点有个系统的回忆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

2、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复习重点:

对万以内数的读、写、比较等知识进行回忆与整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的基本概念”

1、计数单位

(1)按顺序说出我们学过计数单位。

(2)最小的一位数是几?同时它又是一个计数单位——个。

(3)提问:

①最大的两位数是多少?比99多1的数是多少?

②最大的三位数是多少?和最大的三位数相邻的四位数是多少?

③最大的四位数是多少?和最大的四位数相邻的五位数是多少?

(4)提问:仔细观察,这些计数单位之间都有什么关系?

2、数位及数位顺序表

(1)提问:这些计数单位能不能随意排列?为什么?

(2)小结:这些计数单位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下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就叫做数位。比如:计数单位“个”所站的位置就叫做“个位”,“十”所站的位置叫做“十位”,……构建“数位顺序表”。

(4)提问:这个数位顺表,你们能记住吗?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1位是什么位?第2位是什么位?第4位呢?第5位?

二、复习“写数、读数、数的组成及数的大小比较”

1、写数:

用两个0,一个6,一个9你能组成哪些数?(可任意组合,没有位数限制)

2、读数:

(1)读出这些数

(2)总结:

数中间有两个0时,也只读一个0,如6009。在写数时,这两个0只写一个,不行?在这里,0是用来占位的。

3、把组成的数按顺序排列

总结:

(1)位数不同,位数多数的大。

(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后面的一位数。

三、基本练习

1、填一填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三位是()位,万位在第()位。

(2)一万里面有()个千。

(3)一个数是四位数,这个数的最高位是()位。

(4)最小的四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和是(),差是()。

(5)比497大,且比502小的数是()。

2、写出下面各数。

(1)二千六百零七
(2)二百八十三
(3)九千
(4)五百
(5)一千零一十
(6)一万

3、课本练习二十二第3、4、5、6、7、8题。(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四、变式练习

1.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2,个位上是4,其它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①204②2040③2400④2004

(2)550比150多()

①600②700③400④500

(3)最大的三位数加1是()

①10②100③1000④10000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1)1090100911001909

(2)999989009990890910000

五、拓展练习

1.你有几种填法?(最小能填几?)

7□23〉7667

2.用7、0、2、3、0五个数按要求填空。

(1)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

(2)组成最小的四位数是()

(3)组成比3000小的四位数是()

(4)组成只读一个零的最大四位数是()

(5)一个零也不读的四位数是()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百”与“千”,了解计数单位“万”,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计数单位体系,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能用知道的计数单位数出数量在万以内的数。
2、了解百位和千位的意义,初步建立数位的基本概念,能理解不同数位上的书表示的含义,知道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4、在现实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会对较多物体个数进行初步的估计判断和推测,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猜测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1、2、3。
教学难点:在数的过程中认识计数单位,结合数突破“翻坎数”。
教具、学具准备:小棒、计数器、卡片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1主题图,P2—P2例1、例2、例3。课堂活动1、2、3、4。
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百”与“千”,了解计数单位“万”,让学生建立初步的计数单位体系,掌握个、十、百、千、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2、在现实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3、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能充分的感受到数数的快乐与成功。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师谈话引入:我们已经知道10个一是十(边说边摆10个一根小棒,再出示一捆小棒。)并板书:10个一是十。
2、请学生摆10捆小棒,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同桌可以合作摆一摆,从而得出10个十是一百。板书:10个十是一百
3、小朋友已经会数100以内数了,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往往还会遇到很多的数。请小朋友打开书第1页,看一看,你看到些什么?知道了什么?学生独立看书,再指名说一说。
4、师:刚才小朋友通过看书知道了塔高465米,飞机飞行高度8000米,每小时飞行900千米,实验小学有1200多人。这些数都超过了100,都比100大。
二、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我们先来数数。
并板书:万以内数的认识数数
(一)、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探索新知。
1、教师出示一张印有100个小格方块的灯片,先让学生数一数一块有多少个格子(100个),然后再看着灯片一百一百地数:一百、二百、三百、四百……九百、一千。
师:刚才我们数了几个一百就是一千?
生:10个一百是一千。
师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1000)
2、在计数器上拨珠数。
师:在计数器上怎样拨一百?
(1)请学生自己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生:在百位上拨一颗珠子就是一百。
(2)请学生边数数边在计数器上拨出二百、三百……九百、一千,并对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拨出一千这个数的。
(3)指名全班交流。
3、在直条图上数数。
教师出示有刻度的直条图,先让学生认识一格表示一百,再让学生从0依次数出100、200、300、……900、1000。
(二)用实物数出一万
师出示实物,让学生一千一千地数:一千、二千、三千……九千、一万。并问:几个一千是一万?生:10个一千是一万。师板书:
10个一千是一万(10000)
(三)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认识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
1、让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十、一百、一千、一万,同桌互相一说你是怎样拨的。师可指名说一万的拨珠方法。(在万位上拨一颗珠子就是一万)。
2、师:我们知道10个一是十,那么个和十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同桌互相讨论,再交流得出:个和十之间的进率是10。
3、那么十和百、百和千、千和万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
同桌互相讨论,在全班交流得出:十和百之间的进率是十,百和千之间的进率也是十,千和万之间的进率仍然是十。
4、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知道了个十、百、千、万都是计数单位,还知道了个和十、十和百百和千、千和万之间的进率都是10,也就是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十。
5、学生看书P3,读一读右下角的一段话。
三、课堂活动
1、P4—第1题,数一数,说一说。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订正。
2、在计数器图上画珠子。(P4第2题)
3、填一填。(P4第3题)
4、下面的人民币每一扎是100张,各是多少元?(P4第4题)
学生先独立填空,再全班交流,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因为100个一是100,10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
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数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
计数单位有:一(个)、十、百、千、万
五、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5—例4、例5,P6—课堂活动1、2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了解百位和千位的意义,初步建立数位的基本概念,能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的含义。
2、知道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能正确地数出万以内的数。
4、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使学生能感受到数数的快乐与成功。
教学重点:1、能正确地数出万以内的数。
2、知道万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学难点:在数的过程中突出计数单位,突破翻坎数。
教具准备: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昨天我们认识了那些计数单位?
生:认识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
那么10个一是(),10个()是一百,()个一百是一千,
10个一千是()。指名口头回答,全班齐读一遍。
二、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数数,并板书课题:数数
三、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4,通过一根一根数小棒,突破翻坎数数的方法。
1、小朋友自己用小棒从九十七开始,一根一根地数,一直数到一百二十。数好的小朋友可以同桌互相数一数。
2、指名全班交流。
师问:数到九十九,再往后怎么数?
生:该数一百了。(因为9后面添上1就变成10,10和90合起来就是100。)3、师问:一百二十里面有几个百和几个十?生:一百二十里面有1个百和2个十。
4、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①请小朋友在计数器上一个一个地数,从二百九十三数到三百零五,先独立拨珠数,再指名拨珠数。
②再一个一个地数,从三百九十八数到四百零二;
③再一个一个地数,从四百九十九数到五百一十;
④再一个一个地数,从五百九十五数到六百一十。
4、接龙数数
①一个一个地数,从六百九十六数到七百零八;
②一个一个地数,从七百九十七数到八百一十三;
③一个一个地数,从八百九十九数到九百一十三;
④一个一个的数,从九百九十八数到一千零五。
(二)教学例5
1、一十一十的数
⑴在计数器上从九百八十数到一千零五十;并说出九百八十由()个百、()个十组成的,一千零五十由()个千、()个十组成。生先自己拨珠数数,然后填在书上,再和同桌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师指名回答。
⑵在计数器上从一千九百数到二千零一十;并在书上填出一千九百和二千零一十这两个数的组成。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⑶继续在计数器上拨珠数数
①从二千九百七十数到三千零九十;
②从三千九百二十数到四千一百;
③从四千八百七十数到五千零四十;
④从五千九百六十数到六千一百三十
师指名边拨边数其中的数,全班订正。
2、接龙数数
⑴一十一十地数,从八百数到一千;
一十一十地数,从六千九百数到七千零六十;
一十一十地数,从七千八百九十数到八千一百三十;
一十一十地数,从八千九百五十数到九千一百二十。
⑵一百一百地数,从一千数到二千;
一百一百地数,从二千四百数到三千二百;
一百一百地数,从六千五百数到七千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从九千七百数到一万。
⑶一千一千地数,从一千数到一万。
四、课堂活动:
1、P6—2题⑴,先让学生看懂计数器图,再填空。
2、P6—2题⑵,由学生直接填在书上,再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数万以内的数)你学会了什么?(一个一个地数,十个十个地数,一百一百地数,一千一千地数)
六、课后记:

写数读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7—P9例1、例2、例3、例4,课堂活动1、2、3、4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建立数位的概念,能理解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含义。
2、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能正确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3、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中的广泛性、现实性。
教学重点: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读、写万以内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计数器、一些实物图片,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计数单位?这些计数单位在计数器上是怎样排列的?
生:认识了个、十、百、千、万。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边指边说各个数位。并请生在计数器上拨出85个数,再写出这个数。师指名说是怎样写的。
生:十位上有8颗珠子就在十位上写8,个位上有5颗珠子就在个位上写5。
师:小朋友已经会写100以内数了,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写数和读数。
二、师揭示并板书课题:写数读数
三、通过拨珠,探索万以内数的写法。
(一)教学例1
1、师:谁会拨二百八十五这个数?你是怎样拨的?
生:在百位上拨2颗珠子,在十位上拨8颗,在个位上拨五颗。
师:怎样写这个数?小朋友先自己写一写,再对同桌说一说怎样写的。并指名说。
生:百位上有2颗珠子,就在百位上写2,十位上有8颗,就在十位上写8,个位上有5颗,就在个位上写5。
2、生看书P7例1的第二幅计数器图,并在书上写出计数器上所表示的数。指名上台板写,集体订正。
3、师:刚才我们在写这几个数的时候,是从哪位开始写的?
同桌讨论后,再全班交流汇报。
生:从高位写起,哪位上有几个珠子就在那一位上写几。
(二)教学例2
1、师:小朋友会在计数器上拨出二百六十吗?
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指名拨。
师:你们会写这个数吗?
生写一写,和同桌说一说。指名上台写,并问为什么在十位写0?
生:因为个位上一颗珠子也没有,所以写0。
师:这个数该怎么读呢?
生:读作二百六十
2、生看P7例2的第二幅计数器图,先写出这个数,再读出这个数。
师:为什么这个数的十位、个位上都写0?
生:因为十位、个位上都没有,所以用零占位。
师:刚才我们在读这两个数时,末尾的零读出来了吗?
生:末尾的零不读。
补充:在计数器上拨出五千这个数,学生写完后再读出这个数。
3、师小结:读数时,当我们遇到末尾有一个零,或者两个零,还是三个零,我们都不读。
4、学生看书自学P8例2的后两幅图,先填写在书上,再和同桌读一读,互相讨论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的读法。师指名汇报。
生: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教学例3
学生先自己读一读,再读给同桌听一听。师指名读,再出示卡片让全班看着卡片齐读。
(四)、教学例4
1、师先在黑板上写出四千八百,请小朋友写出这个数,并对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写的。指一生上台写,并说出是怎样写的。
2、学生在书上写出其它三个数,再同桌讨论写万以内数的方法。
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小结写万以内数的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顺序写;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如果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四、课堂活动:
1、读出下面各数。(P9—第1题)
2、⑴读出第1页情景图中的数据;
⑵用四张数字卡片摆出不同的四位数,再读出来。(P9—2题的小道)
3、写出下面各数。(P9—3题)做在作业本上。4、你读我写。(P10—4题)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
六、课后记:
第二课时
练习内容:练习一第1、2、3、4、5、思考题。
练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数位顺序表和万以内写数、读数的方法。
2、能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
3、能充分地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练习重点:熟练地写出万以内的数。
教具准备:卡片、计数器等。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五位是()位。
2、10个一百是(),()里面有10个一千。
3、6个千、8个十组成的数十();6个千、8个一组成的数是()。
4、6539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
5、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它是()位数。
二、指导练习
1、P10—1题,边数边写,写在作业本上。再集体订正。
2、P10—3题,(2005315045105200)
①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再指名说。
②师:这四个数中的5各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多少?
生自己说,再同桌说一说,师再指名说。
3707这个数中的两个7各表示多少?同桌说一说,再点名说。
3、P11—4题,先让学生看书自学,弄懂4328的组成和填写方法。然后,再独立完成⑵、⑶小道。指名学生上台填写,全班集体订正。
4、小调查。填在书上。
三、独立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P10—2题)
2、看卡片写数:二千七百四十一千零三五千零八十八
六百零三八千一万四千五百零二七千九百
四、拓展练习
P11—思考题
一个三位数,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多1,百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少1,这个三位数可能是()。
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
五、课后记:
大小比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12—P14例1、例2,课堂活动1、2、3、4,练习二1、2、3、4、5。
教学目标:1、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物体的个数,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
2、会比较数的大小。
3、在现实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会对较多物体个数进行初步的估计、判断和推测。
教学重点:掌握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正确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让学生探索、讨论,寻求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具准备:一些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写数
1、P17—1⑴,依次写数;
997,998,(),(),(),()。
学生自己独立填写,再指名说为什么要这样写。
2、小朋友能一个一个地依次写数,能在线段图上依次写数吗?
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指出一格是100,那么两格是多少?(200)三格……十格、十一格呢?学生说,教师在黑板上填写。
3、请小朋友看线段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在前面的数最小,越往后面就越大。
师:小朋友真能干!观察得真仔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小比较。师板书课题:大小比较
二、师生共同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1、师出示800○1000,问:800和1000这两个数哪个大?哪个小?为什么?
生在书上填写,和同桌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填,再指名说。
甲生:因为1000数在800的后面,所以800小于1000。
乙生:800是三位数,1000是四位数,所以800小于1000。
师:小朋友都说得很好,我们可以根据数数的顺序,还可以根据位数不同判断数的大小。2、我们再来看一看,师出示:
100○1000500○1000700○1000900○1000
学生先独立填,再讨论如果不看图,怎样判断大小呢?
指名回答。(如果位数不同,位数多的就大,位数少的就小。)
3、师:如果位数相同,又该怎样判断呢?出示:
200○8001000○1100
生独立填写,在讨论判断的方法。
点名说怎样判断的。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是:如果两个数的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如果两个数的位数相同,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小,这个数就小;如果千位上的数相同,就看百位;百位上的相同就看十位,十位上的相同就看个位。
4、①小朋友你们想考考老师吗?请你出两个数,老师来判断。
②同桌互相出两个数考一考。
(二)、课堂活动
P13—1、2,学生先独立做。再集体订正,指名说判断的方法。
(三)教学例2
1、学生看书自学,师指导橘子的个数在哪一排画√,釉子的个数又该在哪一排画○。
2、学生独立填完后,指名板填,并说明为什么这样填。
三、课堂活动:
1、P14—3,学生先在书上连线,再集体订正。
2、游戏:比大小(P14—4)师讲明玩法。
(1)两人出手指,每出一次,将两人手指个数的和各自填入自己选定的一格中(和为10时不记);
⑵连续进行三次,各自组成一个三位数,数大者获胜。
四、课堂作业:P17—1、2、3、4、5、6。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六、课后记:
较大数的估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15—P16例1、例2、例3,P16—课堂活动1、2,练习二7、8。
教学目标:1、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会对较多物体进初步的估计、判别和推测。
2、让学生体验数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现实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猜测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教具准备: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请小朋友猜一猜老师每天给你们上课都要用到什么东西?(粉笔)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盒粉笔有多少支。师生同数,然后得出一盒粉笔大约50支。老师从中大约拿出一半的支数,小朋友猜一猜现在盒子里大约有几支?(大约25支吧。)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猜的。
师:小朋友真能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较大数的估计。
二、揭示课题并板书:较大数的估计
三、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1
1、师出示装有大约40支铅笔的笔筒,那么这样的两盒大约有多少呢?同桌讨论后,再指名回答你是怎样猜的。
生:一盒是50支,两盒就是50+50=100,所以大约是100支。
2、请生看书P15例1,先独立填空,在给同桌说一说怎么想的。指名说一说。
3、师再拿出粉笔盒,刚才我们知道了一盒大约有40支,那么两盒大约有多少支,三盒呢?四盒呢?
(二)、教学例2
1、让学生先量一量自己的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多少厘米;
生量完后,再汇报交流,得出一本数学书的厚度大约是7厘米。
2、生看一看这本书大约有多少张,(大约76张);
师:也就是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那么100张这样的纸大约有()厘米;1000张呢?
3、学生自己先想一想,再全班交流汇报。全班齐读得出的结论。
(三)、教学例3
1、师给每桌(四人一桌)准备一盘花生,让学生估一估一盘花生大约有多少颗。
2、分组讨论估计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估计的结果。
一种:先数出一把有多少颗,再抓一抓盘子里一共有几把,就知道道一盘有多少颗了。
二种:一颗一颗地数就知道有多少颗了。
三种:用自己的小杯子先数出一小杯有多少颗,再看能装几杯,就可以知道有多少颗了。
3、比较这几种方法,得出哪种估计方法最快、最好。
(四)通过这几道例题的学习,小结较大数的估计方法。
先确定一个数,再看较大数里面大约有几个这样的数,就可以很快估计出这个较大数了。
四、课堂活动
1、P16第1题。师重点问是怎样猜的。
2、P16第2题。
①师想一个数,让学生猜一猜这个数大约是多少。(给三次机会)
②请一学生想出一个数,老师来猜一猜。(给三次机会)
③同桌互相猜一猜。(给三次机会)
五、课堂作业
1、练习二第7题,看图后,说一说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2、练习二第8题,让学生把到商店调查商品的价格,自己选择有关商品名称再填入表中。然后再说一说。
六、课后记:

整理与复习
一课时
教学内容:P19—P21,整理与复习,练习三1、2、3、4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1、经历整理的过程,尝试整理的方法,体验整理的优越。
2、进一步掌握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能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以及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数的大小。
3、通过回忆、整理、复习和练习,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技能。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具准备:图片、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整理与复习
(一)、请学生回忆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
生可以看书回忆,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数数写数读数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
1、师:在数数时我们认识了哪些计数单位?
生:认识了个、十、百、千、万这五种计数单位。
师:这五种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
生: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生做P19第2题,再集体订正。
3、师:我们是怎样写万以内的数,读万以内数的呢?
指名生说出万以内写数、读数的方法。
4、生做P19第4题。
5、师:怎样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呢?
指名生说出比较万以内数的方法,再做P19第3题(做在作业本上)。
然后再集体评讲。
6、师:怎样估计较大数呢?
生回答后,做P19第5题。
师:你是怎样估计出这所学校的学生人数的?
生:先估计一个班的人数,再估计出一个年级的人数,最后估计出全校的学生人数。(二)师:刚才通过回忆、复习,我们知道了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写数、读数,大小比较和较大数的估计。现在老师就来检查小朋友是不是这些知识都学得很好。
二、课堂练习
1、写数。P20第1题(让学生说出填数的方法)
2、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在()内打“√”。(P20第2题)
3、比较快慢。(P21第3题),让学生说出理由。
4、P21第4题,学生先独立填写,再指名学生说出理由。
5、补充:
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⑴一个一万就是一万个一。()
⑵最大的四位数是1000。()
⑶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按顺序读、写。()
⑷一个四位数,不管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⑸五千零八十写作5000080。()
⑹306是一个两位数。()
⑺个位上的1,十位上的1,百位上的1,千位上的1,表示的意义同都是“1”。()
6、拓展练习(P21—思考题)
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再填空。指名说出是怎样想的。
三、课后记:

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对二年级学生来说,万以内数已经是比较大的数了。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大数的机会不多。但是,学生经历过百以内数、千以内数的学习,积累了一些认数的经验和数的知识。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培养数感。
1、万是比较大的计数单位,生活中比较难找合适的实物来代替,教学时以小正方体和计数器为素材,借助小正方体的直观,计数器的半抽象,直至最后数的概念的抽象概括,让学生经历一千一千地数的过程中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体会十进制计数的原理,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认识计数单位万,在展现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数感。
2、组织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加强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如:看一看、数一数、拨一拨(画一画)、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等,形成数的表象,学生自主探索万以内数的读、写法和组成,体会数的意义,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同时,本节课存在的不足和欠缺也让我深深反思。其一,面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学形式不够活泼,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够生动,课堂教学氛围没有很好地被调动起来。其二,练习设计还不够多样化,缺少挑战性,很难体现学生的个性思维。

二年级数学下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教学《整百、整千数学加减法》这节课,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把获得新知的过程交给学生自己,整节课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自主探索活动为主线的思路,注意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
例如,我先通过课件演示创设老师家新添了彩电和冰箱,请你们帮老师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元?这样的情境引入例9。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一下,该怎么样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再让学生交流、介绍自己的算法,归纳几种不能的算法,比较方法的优劣,让学生挑选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口算。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鼓励每个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在教学例10时,通过老师给母亲买了一件衬衣,一条裤子,一件上衣的情境,给出数据,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数据,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这一部分的内容,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引导学生采用类比和推理的方式自己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特别关注学生自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的探索,并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创设出了一个轻松,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数加减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数学教案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就必须编写一份较为完整的教案,这样有利于我们准确的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你们见过哪些优秀教师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数加减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0以内的数加减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数学教案

第二课时: 20以内的数加减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材106页,练习二十五的第2、4、5、6、9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加减法含义的理解。

2. 进一步提高20以内加法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以及1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能力,进一步巩固数的组成。

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准备:自制转盘和口算联系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数学游戏

(1)教师将1~10的两组卡片打乱顺序,分放在两个纸箱里。

(2)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他们相加的得数,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否则,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抽完所有的卡片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

(二)复习数的组成

可以同桌两个为一组,一个说,一个答,相互交换

(三)复习口算加减法算式

(1)口算加减法算式

(2)指导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五的第5题)

(3)口算比赛

(4)完成课本上的练习

(四)总结提升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老师讲课学生爱听,还愿意自学的情况下,往往少不了一份教案。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从而以举一反三的方式学会其他的知识点,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第七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教材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体育场的容量,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千、万,知道万位,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更大的计数单位的教学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百以内的计数单位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明确"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并能体会数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学习多位数的认识打好基础。在整数的认识过程中,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对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为万以内的数需要大量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而二年级学生的经验有限,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可能会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教学时,应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教学计数单位认识时,更多地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数学思考: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

问题解决: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情感态度: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1.会数10000以内的数,探索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成。

2.能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

3.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

教学难点:1.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3.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课时安排:14课时

1.1000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 …………6课时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3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编辑推荐: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教案分析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教案分析

第五课时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大于、小于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昨天请同学们调查了关于家用电器的价格,谁能给我们说说你的调查结果。(指名汇报)

电冰箱2413元;洗衣机825元;彩电4593元;电脑4998元。。。。。。

同学们真能干,看得很清楚。今天我们就用这些价格信息来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二、新授:

1、师:你们可以从中任意选择两样商品比一比,看看谁贵谁便宜?能不能用“□○□”这样的形式写下来?

2、学生活动。

3、师:谁能汇报一下,你们选择哪两样商品,谁贵谁便宜?并用□○□式子表示出来了。

4、式子都整理在下面并编上号,你们给它们分分类,好吗?(自由分类。)

①8252413②24134593③49982413④8254593

⑤8254998⑥49984593

你认为可以怎么分?(指名回答,分类情况。)

5、老师出示:第一类①④⑤第二类②③⑥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你认为位数相同怎么来比较大小,位数不同又怎么比较呢?(小组讨论)

(1)问:谁能结合例子来说说?(指名学生回答。)

问:如果二位数和三位数比、三位数和四位数比,四位数和五位数比呢?

(2)谁能说说位数相同的数怎么比较呢?千位、百位、十位都相同,比哪一位呢?千位、百位、十位、个位都相同,又怎么比呢?

教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自己能通过分一分、比一比、看一看、议一议,发现了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找到和自己收集一样商品的好朋友,两人将价格比一比。

2、在○里填上“或、=”。(看屏幕回答)

299○3024780○39871010○999568○570

6029○60313248○32491456○1456

3、有三个小朋友,他们为三个数排了队请你看看他们排得对不对。

小羽:1010>936>963

小舟:1010>963>936

小健:936>963>1010

4、游戏:找座位

请四位同学上台来,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请这四位同学互相帮忙、合作,按老师要求组成数字。

5、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

四、作业: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下册第76至77页例2、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圆点、小棒等活动,使学生理解1000以内数的组成。
2.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的意义,初步体会读数和写数的一般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感。
3.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目标解析:
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法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继续学习1000以内数的组成及读、写法。在层层递进的操作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理解知识,培养数感;在分层练习中内化知识,提升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读、写1000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以数的组成为基础,理解读、写数的本质。
教学准备:课件、圆点图、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迁移激趣
(一)复习旧知:(课件演示)
1.数一数。
(1)在三百八十七后面连续数出5个数。
(2)下面共有()个小正方体。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2.说一说。
(1)8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68由()个()和()个()组成。
3.估一估:有多少个圆点?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二)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10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为新知学习做好铺垫。同时在引入新课时让学生估一估,既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又激发他们后续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展开,探究新知
(一)圈圆点,经历数数的过程。
1.同桌合作:拿出圆点图,圈一圈,一共有多少个圆点,看看刚才估得准不准。
2.汇报交流:重点在于比较不同数法的异同,突出用百数较大数的优点。
3.课件演示:先圈出一个100,再圈出一个100,还剩下3个十和5个一。
4.学生回答:2个一百是多少?(二百)它与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多少?板书:二百三十五
(二)摆小棒,探究数的组成。
1.小组合作:拿出小棒摆一摆,怎样能清楚地表示出二百三十五。
2.汇报交流:100根小棒摆一大捆,摆2捆;10根小棒摆一小捆,摆3捆,剩下摆5根小棒。根据摆的小棒说一说,这个数是由()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3.课件出示:
(1)《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说一说:这个数是由()个百和()个十组成的,合起来是多少?板书:四百六十。
(2)《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说一说:这个数是由()个百和()个一组成的,合起来是多少?板书:四百零五。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中,让学生直观的感知数的组成,同时,设计了小棒摆出的四百六十和四百零五的环节,既巩固了数的组成知识,又为下面学习写数提供较好的素材。】
(三)拨珠子,探究数的读、写法。
1.自主选择:学生自由选择黑板上的3个数:二百三十五、四百六十、四百零五,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1)认识计数器上的数位:从右往左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和千位等。
(2)认识计数器上珠子表示的意义:百位上表示几个几,十位上表示几个几,个位上表示几个几。
(3)拨一拨,说一说。拨好数后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拨的。
2.写数:学生根据拨出的数写一写,重点突出当计数器上的十位或个位没有珠子时用0占位。
(1)比一比。46和460,45和405有何不同。
(2)说一说。让学生直接说说上面每个数的组成。
3.读数。
(1)独自读:235、460和405。
(2)合作议:你是怎么读的?什么位置的零要读?
4.举例:学生例举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数,互相读一读。
5.小结:读数和写数时都从最高位起;读数时,百位是几就读几百,十位是几就读几十,个位是几就读几;如果中间有一个0就直接读零,末尾无论有几个0都不读。写数时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哪一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都没有,就写0占位。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有了100以内数的读、写基础,本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1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教师做好引导。为了突破数的中间有0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这一难点,教学中有意设计了比一比和举例环节,加深学生的理解。】
(四)看数轴,丰富对1000的认识。
1.数彩点。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数出例3的彩点共有多少个。
(1)圈一圈,数一数。学生观察,一行10个,圈出10行是100个;之后每100个圈一圈,再数一数共有10个100,也就是1000个彩点。
(2)比一比,填一填。对照数轴,看数轴0到100之间平均分了多少份,(10份)每一份正好代表多少个彩点,(10个)根据对应的彩点依次填出数轴上的数。
2.说发现。观察填好的数轴,你有什么发现?
(1)说说1000的组成。例如:1000里面有(10)个(100)或(100)个(10),(900)和(100)合起来是1000。
(2)指出950和590的在数轴上位置,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例如950里面有(95)个十,(59)个(十)是590等。
3.玩游戏。
(1)找位置。教师报数,学生找出它在数轴上位置。例如:380,8个百和6个十组成的数,38个十组成的数等。
(2)说组成。指名学生找数轴上的一个点,其他学生写出这个数,并读一读,然后说说它的组成。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数形结合的综合体现,彩点图与数轴的对应,直观形象与抽象思维的碰撞在这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多方互动,真正寓教于乐。在学生多角度认识1000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分层练习,内化新知
(一)基本练习
1.教材第77页做一做第1题。借助小正方体,在学生理解了1000以内数的组成基础上完成。
2.教材第77页做一做第2题。在计数器上拨数之后写数,并说说是怎么拨的,写数时要注意什么。边操作边叙述,巩固方法。
(二)综合应用
1.9个百和3个十组成的数写作(),读作(),它里面共有()个十。
2.蜜蜂每秒约振动380次翅膀,海龟的寿命最长可达152年。读出这两个数,并说说它们的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已学的知识,在综合应用中脱离了直观的材料,旨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联系生活,总结升华
(一)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二)生活中你见过哪些1000以内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完整建构本课知识体系,同时感受生活中的大数,体会数学的价值。】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教案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西师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第三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运算、减法运算的意义。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100以内加减法的知识基础,联系生活经验,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计算三位数结合计算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方法与过程。
3、能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并作出适当的说明。
4、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5、结合学习活动,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伴积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探索,掌握三位数的加减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三位数的连续进位、连续退位,以及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计数器、图片、口算卡片等。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整十、整百数的加减。P34—例1、例2,P35课堂活12、3,练习五1、2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运算的意义。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联系生活经验,用自己理解的方法,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数的加减。
3、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和过程。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具准备:食物图片、计数器、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师谈话引入:
小朋友知道三月八日是什么节日吗?
生:是国际妇女节。
我们学校要开一个表彰大会,需要用气球布置会场。老师买来了8袋红气球,5袋黄气球。每袋10个。
问:⑴两种气球一共有多少个?
⑵红气球比黄气球多多少个?
二、探索新知,寻求计算方法。
㈠、学习例1。
1、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再和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2、指名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80+50=()80-50=()
一种:8个十加5个十得13个十,一种:8个十减5个十得3个十,13个十就是130。3个十就是30。
二种:80+50=80+20+30=130二种:因为50+30=80
三种:80+50=100+50-20=130所以80-50=30
四种:80+50=50+50+30=130
五种:80+50=50+50+30=130
3、师:刚才小朋友做的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都是整十数的加减法。
师板书:整十数的加减
㈡、学习例2
1、师:星期天的上午,小明的妈妈到商店里买了700克的苹果和900克的梨。有谁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2、生:⑴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克?
⑵苹果比梨少多少克?
⑶梨比苹果多多少克?
3、学生提出问题后,再独立列式计算。
4、再指名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
700+900=1600(克)900-700=200(克)
并指名说出你是怎样想的。
5、观察比较这两道题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师板书:整百数
6、试一试:
300+50=()350-300=()350-50=()
学生独立填写在书上,再指名说你是怎样算的。
㈢、小结整十、整百数的加减的方法。
三、课堂活动:
1、P36第1题,生独立看图填写,再订正。
2、师出示口算卡片
①开火车报得数,②任意指名说得数
3、口算游戏(P36—3题)
①师说一得数,生说出相应的算式;
②生说得数,师说算式;
③同桌互相说。
四、课堂作业:P37——1、2题
五、课后记: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P35例3、例4,练习五3、4、5、6、7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整十、整百数的加减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
3、结合计算体验加减计算的检验,掌握检验的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1、3。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实物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①6000里面有()个千。
②4000里面有()个百。
③1700里面有()个百。
④40个百是()。
⑤150里面有()个十。
⑥14个十是()。
⑦4500是由()个千和()个百组成的。
2、5000+4000=()7000-3000=()
400+40+()440-40=()440-400=()
指名说出你是怎样算的。
二、探索加减法的检验方法
㈠教学例3
⒈师在黑板上帖实物图,请学生看懂图意,说出图意。
2、要求小玲家到小丁家有多少米的距离,该怎样列式?
生:400+500
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4个百加5个百得9个百。
师板书算式:400+500=900
3、师:怎样检验计算结果对不对?
4、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说一说,最后全班交流。
一种:用500加400得900。
二种:因为900-400=500,所以400+500=900。
三种:因为900-500=400,所以400+500=900。
5、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生提问后再列式计算。
师板书:500-400=100
㈡教学例4
1、学生自学例4,列式计算在书上。
2、再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看懂这幅图的?
全班说一说这道题的意思。
3、指名一生板算:600-400=200(册)
4、自己检验计算的结果对不对,并对同桌说一说。师再指名说出你是怎样检验的。
㈢、回忆小结整十、整百数加减的检验方法。
可以检查再算一遍,或交换位置再算一遍,还可以做减法想做加法想减法。
四、课堂作业:练习五3、4、5、6、7题。
第5、6、7题师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然后再独立完成。
五、课后记: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加减法的估算。P39—P40例1、例2、例3,课堂活动1、2,练习六。
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
2、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具准备: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这个季节也是各种疾病流行的发病期,为了小朋友能健康的成长,我们学校要为每一位学生准备预防乙脑的药片,每人吃一片。我们学校有男生315人,女生408人。请小朋友算一算大约要准备多少颗药片?
二、探索加法的估算方法。
㈠、教学例1
1、学生独立列式,再指名说出算式,师板书:315+408
1、生先自己独立思考大约得多少,再对同桌说一说。
3、全班交流汇报,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一种:把315看作300,408看作400,300+400=700,所以315+408≈700
二种:把315看作320,408看作410,320+410=730,所以315+408≈730
三种:乙脑药片的颗数比700多,比800少。
……4、估算结果怎样写?估算的结果样=表示行不行?为什么?你能创造一个符号表示估算的结果吗?
估算结果用一种新的符号≈来连接。介绍≈的读法,让学生试写≈。
㈡、教学例2
1、师出示例2的教学图,学生看后,自己独立列式,再计算,直接填写在书上。然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指名说出计算过程,(注意多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3、师根据生的回答并板书算式。
4、观察例1、例2这两道题,我们在估算加法时是怎样算的。小结估算方法:在估算时,可以看成整百或整时的数计算,由于是估算,因而得到的结果不是唯一的,只是一个大约的数。
㈢、教学例3
1、生独立读题后,再列式估算。
2、同桌互相讨论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3、师指名全班交流汇报,再板书估算的过程。
327-187≈()元
一种:把327看作300,把187看作200,300-200=100,所以327-187≈100。
二种:把327看作330,把187看作190,330-190=140,所以327-187≈140。
……
535-327≈()元
把535看作540,把327看作300,540-300=240,所以535-327≈240。
……
4、师强调在减法的估算时,如果买东西需要回答够不够,一定要注意,特别是回答还差多少钱,一般回答只能多,不能少。
㈣、小结:
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很多,可以把加数、减数、被减数看成比较接近的整十数、整百数、,也可以用补移的方法,因此估算的结果也不是唯一的。
三、课堂活动:P41—1、2题。
四、课堂作业:练习六1—7题。
五、课后记:

第四课时:三位数的加法
教学内容:P44例1、例2,P45课堂活动1、2、3,练习七1题。
教学目标:1、会用竖式计算三位数的加法。
2、能结合计算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
3、结合学习活动,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具准备:实物挂图,口算卡片、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P48—练习七第1题,直接计算在书上。
二、创设情境,探讨新知。
㈠、学习例1
1、学校买了一些办公用品,师出示例1的主题图。
2、学生看图后说出钢笔有220支,铅笔260支。
3、师问:两种笔一共有多少支?该怎样列式?你是怎样计算的?
4、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再和同桌的说一说。
5、师指名说你是怎样算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板书。
220+260=480(支)
⑴可以是2大盒加2大盒(都是100支),得4大盒,2小盒加6小盒(都是10支)得8小盒,就是480支;
⑵可以是个百加2个百得4个百,2个十加6个十得8个十,就是480;
⑶可以是200+200=400,20+60=80,400+80=480;
⑷可以用竖式计算:220
+260
480
⑸可以是220+200+60=420+60=480;
……
㈡、学习例2
1、师出示例2表格,让学生看懂表格说出题意。
2、学生独立列式后,先估算一下,这个学校大约有多少人,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计算在书上。
3、指名上台板算竖式:433+418=851(人)
433
+418
851
4、议一议,让学生从各自的感受中,归纳一下竖式计算应该注意什么?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三、课堂活动:
1、P45—1题,看图填数。学生独立填写在书上,再集体评讲。
2、P45—2题,生先看统计表,然后在作业本上写竖式计算。
3、P46—3题,生看懂图意,做在作业本上。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要注意什么?
五、课后记: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P46—P47例3、例4,课堂活动1、2、3,练习七第2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2、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理解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30+40360+3050+220130+400320+300
770-60960-200660-600450-40680-50
2、竖式计算:345+216=128+657=
3、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要注意些什么?
二、探索新知
㈠、学习例3
1、学生看例3主题图,先说出题意,再独立列式计算。
2、计算完后,再和同桌说一说十位上的数相加满10怎么办?
3、师指名回答,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
153+270=423(千克)
153
+270
423
4、指名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用了几步计算?
㈡、学习例4
1、师在黑板上贴出例4主题图。
2、学生看图后,完整说出这道题的意思。
(一辆童车125元,一辆儿童自行车378元,一辆大人的自行车比前两种车的总价还多257元。)
3、师提问:⑴一辆童车和一辆儿童自行车,一共要多少元钱?
⑵一辆自行车要多少元钱?
4、学生先独立列式计算,再全班集体订正。
5、师指名上台板书,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列式。
6、要求自行车多少元钱,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一步计算行吗?要几步计算?
㈢、观察例3、例4这两道题,小朋友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1。
三、课堂活动:P47—P48,1、2、3题。(指导看懂第3题的立定跳远图,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四、课堂作业:练习七第2题(做在作业本上)
五、课堂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六、课后记: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七第3、4、5、6、7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看卡片开火车口算。
5×839÷49×68÷88÷178-2825+17
200+400550-50870-700340+50070+60260+400930-900
2、竖式计算。
426+353=426+358=426+383=
生先独立做在作业本上,指名3人板算,再集体订正。
3、师问:我们在计算三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生:要注意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向加满十向百位进1。
二、指导练习
1、判断,并改正。
⑴348⑵78⑶432
+215271+167
553349699
()()()
2、P50第6题,先指导看懂图意,再列式计算。最后集体订正。
3、P50第7题,注意提示单位不统一,要先把3吨化成3000千克,然后再进行计算。
三、独立作业
练习七第3、4、5题。
四、发展练习
P50思考题,算一算一个苹果重()克,一个梨重()克。
并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第七课时:三位数的减法
教学内容:P51例1、例2,课堂活动1、2、3题。
教学目标:1、会用竖式计算三位数的减法。
2、能结合计算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方法与过程。
3、结合学习活动,培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作10再减的道理。
教具准备:实物图、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13-828-930-542-2035+535+5074-23
450+400450-40070-30420-20350+500880-800880-80
二、创设购物情境,探索新知。
㈠、学习例1
1、师:出示一个计算器,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现在老师身上有340元钱,要买一台120元钱的计算器,请小朋友帮老师算一算,还剩多少元钱?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再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指名回答,并板书。
第一种:300-100=200,40-20=20,200+20=220。
第二种:用竖式算340
-120
240
第三种:340-120=340-100-20=240-20=220;
第四种:340-120=340-20-100=320-100=220;
……
㈡、学习例2
1、生看例2的表格图,说出题意:前卫小学一共有学生876人,其中女生438人,男生有多少人?
2、生独立列式后,先估算男生大约有多少人,再计算男生有多少人。
3、师指名上台板算:876
-438
438
4、观察这两道例题,再想一想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三、课堂活动:
1、P52—1题,看图填数。(先让学生看图说出题意,再直接填在书上)
2、P52—2题,学生看表格后,指导理解“相差”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李红已经写的字比王峰写的字多多少个?或者王峰已经写的字比李红少多少个?)然后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在作业本上。
3、P52—3题,比一比,谁的家离学校近?近多少?
生独立看图后再列式计算。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五、课后记:

第八课时
教学内容:P53例3,课堂活动1、2题,练习八第1、2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能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被减数中间有0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小棒、计数器、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复习引入
1、三位数的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小朋友在生活中遇到过吗?谁来举举例子。
2、哪些算式你能计算出来?请选择2道来计算。
3、你觉得在计算中要注意些什么?
4、教师指着从学生举例选择出来的两道退位减法题说,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已经会计算了,真了不起!但有的小朋友计算还有困难,没关系。我们今天还要继续学习三位数减法。
二、探索新知
1、猜测验证,自主探索
⑴刚才小朋友都举出了很多例子,下面老师举一个例子好吗?
(出示主题图)美丽的春天来了,小朋友到郊外去爬山,上山行了517米,下山比上山少行了85米,下山行了多少米?
⑵猜猜他们下山大概行了多少米?你是怎样想的?
生:他们下山大概行了400多米。因为上山行了517米,下山比上山少行了85米,说明上山要行得多些,下山要行得少些,所以我认为下山大概行了400多米。
⑶要求下山行了多少米,可以怎样列式?(板书517-85)
⑷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来验证一下。(学生在作业本上列出算式,并尝试独立计算)
2、发现问题、探讨解决
⑴十位上怎么减?
计算这道题时,你觉得哪里不好算?
生:十位上的数不够减。
能自己独立解决吗?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师注意巡视,了解情况)
教师启发,解决难点。
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的计算。
517
-85
432
对于这个小朋友的计算,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问:十位上的数不够减怎么办?
生答:十位不够减,从百位退1作10,10+1=11,11-8=3。
生答:1减8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作10,10-8=2,2+1=3。
……
⑵百位上怎么减?
生问:是5或是4,为什么?
生答:十位不够减,从百位退1,百位上的5就变成4了。
生答:十位不够减,从百位退1,百位上还剩4,4-0=4,所以百位得4。
……
3、辨析比较、归纳梳理
⑴出示:517703
-85-548
432155
比较这两个竖式,你发现了什么?
⑵说说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课堂活动:
1、P54第1题,注意换算单位后再计算在作业本上。两人板算,集体订正。
2、P54第2题,先说说错在哪里,再改正。
四、课堂作业:
1、口算P55第1题。(直接做在书上)
2、先估算,后计算。(竖式计算在作业本上)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记: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P53例4,课堂活动3题,练习八第3、4、5、6、7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三位数的退位减法,能正确计算。
2、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伴积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生活中两步计算问题的思考方法和步骤。
教具准备:主题图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只列式,不计算。
1、比276多308的数是多少?
2、一个加数是355,另一个加数是361,和是多少?
3、减数是84,被减数是436,差是多少?
4、555比427多多少?
二、学习例4
1、小朋友喜欢看电影吗?今天育才小学组织全校学生看电影。电影院里有800个座位,男同学有327人,女同学336人,电影院还剩多少座位?
2、生先独立思考怎样列式计算,再在小组里讨论说一说。
3、师指名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板书。
第一种:⑴先算男同学和女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327+336=663(个)
⑵再算还剩多少个座位?
800-663=137(个)
说一说怎样算出800-663的得数的?
师在计数器上演示计算的过程。然后再板演竖式计算。
第二种:⑴先算出男同学坐了以后剩多少个座位?
800-327=473(个)
⑵再算女同学坐了以后还剩多少个座位?
473-336=137(个)
4、小结三位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活动:第3题。(引导学生理解“平衡”的意思是“相等”)
四、课堂作业:
1、第3题,指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猜想、分析等活动来认识条件和问题。然后再列式计算。
2、第4题,学生可按自己的理解直接说出4个250就是1000,所以够吃4天。也可以列成加法250+250+250+250=1000,还可以列成减法1000-250-250-250-25-=0。
3、第6题,先让学生认识图形,明确水表、电表、气表下面写出的数,就是水、电、气本月底的读数,并填入图下的表中,再分别算出本月使用数。
4、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直接填在书上)
五、课堂小结:今天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六、课后记:

第十课时: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P57—P58例1、例2,课堂活动1、2、3。
教学目标:1、能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作出适当的说明。
2、结合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伴积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1。
教具准备:多媒体演示,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你看见过飞行表演吗?屏幕出现国庆50周年阅兵式的飞行图,看见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生:飞机飞得好整齐呀!
生:飞机一排比一排多一架。
生:飞机的排列真有规律。
……
师: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生活中的一些规律。(板书课题:探索规律)
二、探索新知
㈠学习例1
1、完成表格
⑴出示例1(把例1改为学生熟悉的蜗牛回家图),填出已行路程和剩下路程。
已行路程(千米)304580
剩下路程(千米)30

⑵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让学生展示交流填好的表格,并说一说自己填表的方法。
2、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师:根据表中反映的已行路程与未行路程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生:上面一排的数越来越大,下面一排数越来越小。
生:上下两个数相加都是90。
生:已行路程依次增加,剩下的路程依次减少。
……
3、在生活中你遇见过像这种规律的问题吗?指名说一说。
4、对手指游戏。(P58第1题的第⑴道)
①师出数,生对;②生出数,师对;③一生当小老师出数,其他学生对数。
㈡学习例2
1、填表格
⑴认识表格,师指导学生理解“相差”是什么意思。
⑵分组讨论:怎样填?说说这样填的道理。
⑶展示交流。
2、观察表,从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父亲年龄越来越大,小明年龄也越来越大。
父亲总是比小明大26岁。
小明总是比父亲小26岁。
……
3、小朋友猜一猜老师有多少岁?老师比你们大多少岁?10年以后,你们在干什么?老师又在干什么?
4、说数游戏。(P58第1题⑵小道)
三、课堂活动:P59第2题(看一看,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五、课后记:

第十一课时
教学内容:P59—P60例3、例4,课堂活动1、2题。
教学目标:1、能发现给定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能应用规律。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伴积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目标1。
教具准备:多媒体演示器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现在我们一起去钱塘江欣赏唐潮吧!(课件出示钱塘江)从刚才播放的画面中你了解了些什么信息?钱塘潮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规律,是大自然赠送给人类的礼物,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在自然界、生活中还有许多像钱塘江的现象和规律,你们想去欣赏和探索吗?
板书:探索规律
二、探索新知
㈠、学习例3
1、为了让钱塘潮更美丽壮观,人们在钱塘门修建了河堤。课件展示河堤片断。它们是用什么形状的材料修成的?(正方形、长方形)
2、请小朋友拿出6个正方形,发挥你们的聪明才能,摆一摆,看你能摆出一段什么样的河堤来。(生动手操作,师巡视,展示学生摆出的图形)
3、你最喜欢哪一段?说一说理由。
4、课件出示例3的主题图,它们有规律吗?这些图形有什么样的律?下一个图形该怎样画?说一说理由。
5、小组汇报:这些图形都用了6个正方形。
上一排依次多一个,下一排依次少一个。
依次从下一排移一个到上一排。
下面是6个,上面就是0个;下面是5个,上面就是1个;下面是4,上面就是2个。
……
㈡学习例4
1、在数学王国中有许多有规律的东西。(课件出示例4主题图)请小朋友在小组里讨论:这些数有什么规律?空格中可以填什么数?为什么?
2、学生汇报:每组方格中第一个数比第二个数多5。
每组方格中第二个数比前一个数少5。
第一个数为10、15、20,依次增加5;第二个数为5、10、15、20,也依次增加5。
后一组的第二个数等于前一个数的第一个数。
……
3、小朋友真能干,通过小组合作找到了图形的规律、数的规律。现在请大家独立完成P60第1题。
三、课堂活动:学生做1、2题,再集体评讲。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记:

第十二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九1、2、3、4题。介绍数学文化。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探索规律,并能在生活中应用规律。
2、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目标1。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填出合适的数,并说明理由。(P61第1题)
生先独立填写,再和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填写。然后全班交流。
2、看书第21页思考题,想一想,说一说这些人排列的规律。
二、指导练习
P61第4题,学生试一试,并与同学合作交流、讨论。
1、出一道探索图形规律的题;
2、出一道探索数字规律的题。
三、独立练习
在下面横线上填出合适的数或图形,并说明理由。(P61第3题)
⑴3,6,9,,,,。
⑵1,1,2,1,1,2,,,。

四、介绍数学文化
小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学习中,只要不断地观探索、思考,就会发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在18世纪90年代,德国有一个10岁的孩子,非常调皮,老师出了一道题:1+2+3+…+99+100,同学们都忙于计算,只有高斯不慌不忙,但是很快得出了答案,他用1+100,2+99…一共有50个101,于是就得到5050,这就是有名的高斯定理。只要你们不断观察、探索、思考,也会成为第二个高斯的。
五、思考题
按规律填数,你能有几种不同的填法吗?
10,20,,,,。
六、课后记:

第十三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P63—P64例1、例2,P65课堂活动1、2题,练习十第1、2、3题。
教学目标:1、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3、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具准备: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产生探究欲望
1、小朋友,你帮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吗?(学生自由发言)
2、请你将你最感兴趣的一次买东西的经历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3、请各组推荐一名代表,说说买东西的经历。
二、提供探索机会,经历探索过程
1、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小伙伴。想知道他是谁吗?
课件演示彭远小朋友的自我介绍。
师:让我们看看彭远小朋友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课件演示:他用10元钱到超市买了1支钢笔,用了3元4角,一本笔记本用了1元8角)
师:从刚才的动画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回答。
师:哪位小朋友能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生:彭远一共用了多少钱?
一支钢笔比一本笔记本多多少钱/
还剩多少钱?
一支钢笔的价钱是一本笔记本的多少倍?
……
师:小朋友真能干,提出了那么多的数学问题。其中,有的问题是我们会解决的,让我们一起来解决,好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重点探索怎样解决像问题3那样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2、合作探索,解决数学问题
⑴师:彭远小朋友用10元钱买了一支3元4角的钢笔和一本1元8角的笔记本,还剩多少钱呢?你能帮助彭远算算吗?可以自己独立想办法解决,也可以几个小朋友一起商量讨论解决,如果遇到困难,也可以请老师参加讨论。
⑵学生独立探究或在小组里合作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⑶交流探究成果
师板书:第一种:10元-3元4角=6元6角
6元6角-1元8角=4元8角
第二种:10元-1元8角=8元2角
8元2角-3元4角=4元8角
第三种:3元4角+1元8角=5元2角
10元-5元2角=4元8角
师: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得出了许多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发现了其中的秘密。看来,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方法可是多种多样的!
三、内化加深,学会应用
师:彭远小朋友得到了大家的帮助,非常高兴。同时他也非常感谢和敬佩小朋友。
师:刚才小朋友们开动脑筋,帮助彭远解决了问题。那么,这两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㈠、学习例2
1、生独立看例2表格,再算出结余。(指导理解“结余”的意思)
2、学生做在作业本上,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指名学生上台板算。再集体订正。
㈡观察小结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题都是两步计算的问题,小朋友要弄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选择合理的算法进行计算。
四、课堂活动:P65第1、2题。(生做在作业本上)
五、课堂作业:练习十第1、2、3题。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七、课后记:
第十四课时
教学内容:P66例3,P67课堂活动1、2题,练习十第4、5、6题。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探索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具准备: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动画并画外音)美丽的春天到了,小朋友到公园来春游,他们来到一个美丽的湖边,这时湖上传来一阵欢声笑语,哇,好多人在划船呢。
二、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你们想划船吗?
生:想。
师:那么我们去租船。
(动画演示:小朋友来到岸边租船处,发现一块牌子上写着,大船:6人/船,小船:4人/船)
师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写法所表示的意思。(就是每只大船坐6人,每只小船坐4人。)
师出示:男生16人,女生20人。
生提问:这么多人,要租多少只船呢?
三、解决问题
1、师出示学具:一堆圆片(当作船),一小包小棒(36根),组,利用准备好的学具或自己想办法设计集中租船的方法,组长作好记录,介绍给全班同学听,咱们来比赛一下,看哪组的方法最多。
2、学生分组操作设计,师巡视,并指导。
3、汇报展示。
第一种:全租大船,16+20=36(人),36÷6=6(只)。
第二种:全租小船,16+20=36(人),36÷4=9(只)。
第三种:既租大船又租小船,6×4=24(人),4×3=12(人),24+12=36(人)。
……
4、师:刚才个小组的同学都发挥了聪明才能,采用拼凑、分组、计算的方法,找出了多种租船的方法,所以你们都是成功的,都是胜利者,同时也说明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
四、课堂活动:P67第1、2题。
五、课堂作业:P69—P70第4、5、6题。
六、课后记:

第十五课时: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整理与复习P70第1、2、3题,练习十一1、2、3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熟练掌握三位数的口算、估算、竖式计算的方法。
2、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方法,熟练计算。
教学过程:
一、师揭示课题并板书:整理与复习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那些内容?
生回忆,也可以看书回答。
师根据生的回答板书这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
2、你能举例说明吗?
3、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4、今天我们只复习三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竖式计算。
二、回忆三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竖式计算的方法。
1、指名说一说口算的计算方法。(完成P71第1题)
2、P70第3题,587+239=424-286=
⑴先估算,说一说湖酸的方法;
⑵再计算,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全班齐练,两人板算,再集体订正。
三、课堂作业:
1、下面的计算对吗?如果有错请改正。(P71第3题)
全班齐练,两人板算,集体评讲。
2、先估算,再计算。(P71第2题),生做在作业本上。
3、补充;①比458多246的数是多少?
②两个加数都是357,和是多少?
③比419少88的数是多少?
④一个数比602少159,这个数是多少?
⑤555比386多多少?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你以前的困难解决了吗?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后记:

第十六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探索规律,练习十一第4、5、6题。
教学目标:1、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发现规律,并掌握规律。
2、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规律。
教学重点:目标2。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并板书,今天我们要复习探索规律。
二、我们已经探索和发现了生活中的很多规律,现在老师想请小帮助我找出最大的一位数、两位数和三位数以及最小的一位数、两位数和三位数。
1、学生先独立想一想,再写一写。
2、师指名说一说。
板书:最大的一位数最大的两位数最大的三位数
999999
最小的一位数最小的两位数最小的三位数
110100
3、从上面这些数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和同桌的说一说。
4、师指名说一说。
三、练习
1、P72第5题,生先在书上直接判断,再集体订正,之拧说出你是怎样想的?
2、在横线上填出合适的数、算式或图形,并说明理由。(P72第6题)
3、完成书上第4题。生独立看懂图意,再做在作业本上。
四、课堂小结:

第十七课时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练习十一的第7、8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1、掌握两步计算问题的思考方法和步骤。
2、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过程:
一、师揭示课题并板书:解决问题
二、基本练习
1、只列式,不计算。
⑴比17多25的数是多少?
⑵比75少15的数是多少?
⑶第一个数是720,它比第二个数多80,第二个数是多少?
⑷35里面有几个7?
⑸6个100是多少?
2、白兔有8只,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3倍。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学生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师再指名回答。
⑴黑兔有多少只?
⑵黑兔和白兔一共有多少只?
⑶黑兔比白兔多多少只?
⑷白兔比黑兔少多少只?
4、你能解决提出的这些问题吗?
5、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再指名全班交流,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6、观察小结: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的题是一步计算,有两步计算。如果一步不能计算,那么要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确定用什么方法计算。
三、课堂作业:练习十一第7、8题。(师指导生看懂8题的表格图)
四、发展练习:P73思考题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复习了什么?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六、课后记:

第十八课时:赶场
教学内容:P74—P75,实践活动:赶场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买卖、调查、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
2、结合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及与同伴积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几样东西。(可以是玩具、食品等)
教学过程:
一、师谈话引入:
小朋友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一同去买过东西吗?(买过)
今天有几个小朋友正好去赶场,你们想去看看吗?(想去)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索新知,感受买卖过程,
1、请小朋友打开数学书P74,看一看,这几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他们去菜场卖东西。
2、他们卖了些什么东西,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些物品他们准备卖多少钱一千克?
3、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师再指名说一说。(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题)
4、师:如果卖2斤白菜多少钱?
卖3斤鱼多少钱呢?
卖4斤鸡要用多少钱?
5斤鸡蛋多少钱?
5、学生再独立解决提出的这些数学问题。
6、师:这些小朋友把带去的东西都卖完了,他们非常高兴,于是来到了文具店,想买些学习用品。
7、看图请你们帮助他们,想一想,他们可以买到哪些学习用具。
8、在小组里说一说,再这名在全班交流。
三、亲身体验买卖过程
学生把从家里拿来的东西,分成4个小组进行买卖。师边巡视边指导。
四、课堂小结: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要买卖东西,就需要用到数学知识,学好了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许多多的生活问题。
五、课后记:

青岛版一数下《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反思


学生在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笔算时错误颇多。主要错误类型有:

①基础计算不过关。如经过一个暑假有不少同学记不清6+7等于几,导致计算错误。

②书写规范问题。如数位没对齐,加号忘记写,书写顺序不对或进退位的记号搞错等;

③不能正确进位或退位。该进位或该退位时不进或不退,不该进位或退位时却退了;

④审题不仔细。有的学生是在写竖式时将题目数字抄错,有的学生是加减混淆,在同一题中一会算加一会算减。

针对这样的种种错误,我认为在平时的笔算教学可以做以下的努力。

一、基础口算要过关。

口算作为一种技能是孰能生巧的。一段时间不练就生疏了,因此在平日的教学中或课后练习中要加强对基础口算的练习。尤其是对于20以内的加减法要保持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状态。

二、加强对算理的教学。

课本中出示了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活动让孩子理解算理,但考虑到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秩序,在平日的教学中我都没有让学生实际独立操作小棒或计数器,而是让一个孩子在投影仪下代为操作或者直接课件演示。事后想想这似乎有些得不偿失。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亲自操作小棒,有了把小棒满10根捆成一捆的经验,对于理解个位满十进一的道理就数到渠成了,我想对鈥湶桓媒蝗唇烩€澋恼庵窒窒笥Ω没嵊兴镏?/p>

三、加强检查。

教给学生一定的检查方法。如鈥湸植殁€潯O瓤纯从忻挥新┬吹模绾崾降拇鸢傅龋蚶霉浪阕龀醪降募觳椤b€溝覆殁€濃€斺€斺€溡欢浴⒍恪⑷殁€潯O榷蕴饽渴欠癯恚缓竺勺〈鸢钢匦孪爰扑愎蹋俸拖惹按鸢感6裕詈蟛榭词欠窆娣叮缡皇欠穸云氲取?/p>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教案分析》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629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