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优秀有创意的教案要怎样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考点五:秦朝的统治

1、秦朝的统一

2、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3、秦末农民战争

一、秦朝的统一

1、条件

社会基础:提高,、联系加强;

经济条件:彻底,国富兵强,实力最强;

人心所向: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主观条件:秦王的雄才大略;

2、经过:公元前年到年,灭东方六国;统一地区,加强对西南统治;北击,夺,筑万里长城

3、疆域:空前辽阔——东临,西到,南濒,北抵一带

4、意义:结束了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符合各族人民愿望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时间:;都城:;

2、措施

政治: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定皇权至高无上,在中央设、

和,地方推行,颁布秦律

经济:实行制,统一、、、修驰道

文化:书同文;;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作用

积极:加强了,促进了发展,巩固和发展,促进中华民族形成

消极:专制统治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激化阶级矛盾

三、秦末农民战争

1、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2、经过:公元前年,、领导大泽乡起义,以为口号,在建立政权;、灭秦主力,公元前年,秦朝灭亡

3、意义:推翻暴秦,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迫使后来汉初统治者采取政策;陈胜、吴广的精神,成为历代农民的榜样;口号为汉初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学法指导——剖析重点难点

1.秦朝统一中国的原因

秦统一的原因:应从客观上的需要和实际上的可能两个方面分析秦统一的原因。(1)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①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②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县制,有的还实行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③春秋战国时期,各民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④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统一。⑤长期争霸战争,大国拓展了疆域,形成了局部统一。(2)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①秦国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②秦国新兴地主阶级力量较强,封建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③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④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含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前者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断独裁。后者是指全国各种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包括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机构的三公制和地方机构的郡县制。其特点是皇帝通过直接任免中央和地方官而掌握人事大权,这相对战国以前的分封制来说,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2)原因:①经济根源: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的个体小农经济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②政治根源:适应地主阶级完成、巩固统一,加强对人民控制的需要。③理论来源: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

(3)过程:形成于战国,确立于秦,巩固于西汉,完善于隋唐,加强于北宋,发展于元,强化并渐趋衰落于明清。

(4)特点:皇权的至高无上和不可分割;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借助于神权来巩固和加强;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

(5)积极作用:①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继承和发展。②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国家独立和保障经济、文化发展。

(6)不利影响:①这套制度愈严密,人民所受压迫也愈严重。②君主专制易使皇帝成为专制独裁的暴君,成为社会进步的严重障碍。

3.秦始皇的功过

功: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统一了中国,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统一了全国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过: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刑律,给人民带来了痛苦和灾难;焚书坑儒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其残暴统治最终引起农民起义,导致秦朝灭亡。功过相比,秦始皇功大于过。●真切感悟——高考试题演练

1.(2000年广东卷)秦朝施政主要依据的学说是

A.儒家学说B.墨家学说C.道家学说D.法家学说

2.(2000年上海卷)秦朝时期,郡的监御史主要负责

A.收取赋税B.征发兵役C.管理军事D.监察郡守

3.(2004年新课程文综卷)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

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C.家族势力在地方绝迹D.县以下不设基层组织

4.(2000年津赣卷)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

①崇法反儒②防止旧势力复辟③毁灭文化④加强思想控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5.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的措施

A.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B.用隶书取代其它文字

C.导致秦朝实行焚书坑儒D.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原因

6.(2004年新课程文综卷)最早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工运河开凿于

A.战国时期B.秦朝C.汉朝D.隋朝

7..堪称当时世界之最,却加速民不聊生、王朝倾覆的宏大工程,除隋朝的大运河外,最为典型的是

A.都江堰 B.秦长城C.唐长安D.明皇宫

8.(2002年上海卷)汉承秦制,唐袭隋规,都出现了盛世。然而,秦朝与隋朝却二世而亡,其主要原因是

A.周边少数民族入侵B.统治集团内讧变乱C.宦官擅权外戚临朝D.横征暴敛苛政黩武

●模拟考场——考点能力检测

一、选择题

1.秦朝规定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最能说明()

A.秦朝的社会制度性质B.秦朝对农民的态度

C.秦朝没有重农抑商D.秦朝承认土地私有权

2.以下有关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B.郡县制的弊大于分封制的利

C.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D.两种制度没有先进与落后和好坏之分,采取哪个是由统治者的好恶决定的

3.秦朝统一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这种“有利”主要是指()

A.推广了农业经验B.创造了安定环境

C.减轻了人民负担D.促进了各地交流

4.秦始皇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与行政机构,其中最重要的是“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关于它们各自的职责,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政令

B.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C.太尉负责管理军事D.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

5.秦朝建立的专制制度的特点是()

A.中央分权B.地主集权C.强化相权D.尊君抑臣

6.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的最大贡献是()

A.确立了封建制度B.建立了皇帝制度

C.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7.秦的残暴统治给社会历史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A.加剧了农民生活的贫困B.大量土地被地主兼并

C.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D.导致了秦末农民起义爆发

8.《秦律·法律答问》中规定“盗徙封”(私自移动田界)要判处“耐”刑,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秦朝严格实行法治B.《秦律》详细而完备

C.维护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D.秦朝刑法残酷

9.“竹帛烟销帝业虚,关间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秦朝的历史事件是()

A.政治改革平定山东B.统一六国焚书坑儒

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

10.下列论述中,最能反映奏短暂而亡的是()

A.“秦之所以殄灭而降辱者,六王之后也。”

B.“四维(礼仪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D.“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考点六: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1、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2、察举制

3、编户齐民

一、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1、汉初、并行。

2、汉武帝颁布、削弱诸侯王势力;颁布,限制诸侯王活动,逐步解决问题;

3、东汉末期,随着刺史权力增大,地方上形成、、三级制

二、察举制

3、汉朝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

4、察举是一种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主要途径之一;

3、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累世卿的世家地主形成并发展起来。

三、编户齐民

1、背景:,人口众多;

2、目的:加强对的管理;

3、内容:称为编户齐民;具有身份;依据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学法指导——剖析重点难点

1.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革新

两汉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两汉社会制度比起秦朝更加完备,汉朝在废除苛法的前提下,进行革新。包括:刺史制度、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察举制、编户齐民等。在这些内容中,主要是围绕着三个方面的关系与矛盾展开的,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矛盾、选用官吏的形式,对百姓的管理。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过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监察;此外,通过“推恩令”和“附益之法”,削弱和限制藩王的活动。在选用官吏的形式中,以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为最主要的途径之一。通过实行编户制度,加强对百姓的管理。●真切感悟——高考试题演练

1.(1992年全国卷)西汉初年刘邦分封同姓王的权力不包括

A.征收租税B.任免官吏

C.释放官奴D.铸造钱币

2.(1993年全国卷)汉武帝颁行“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诸侯王的权力B.剥夺王国的封地

C.分割王国的封地D.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

3.(2002年广东卷)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材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文中“上”指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4.(2000年山西文综卷)两汉魏晋时代的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的共同点是

A.直接导致士族制度的形成

B.主要形式是乡举里选

C.选官不重门第与出身

D.导致世家大族政治特权地位的形成

5.(2002年广东)下列各项,属于人头税的是

①算赋②口赋③调④租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6.(2004年新课程文综卷)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察举制B.设置刺史

C.取消封国D.创设御史大夫

●模拟考场——考点能力检测

一、选择题

1.刺史制度()

A.是汉承秦制,起源于秦朝的御史大夫制度

B.汉武帝时设刺史监察,代表中央,监察诸侯与百官,具有较高的级别

C.在西汉时加强了皇权,到东汉时削弱了皇权

D.刺史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成为州的最高长官

2.东汉末年刺史的职能是()

A.监察特定区域内的封建官员B.监察中央百官的官员

C.执掌州的军政大权D.地方行政区域州的监察官

3.西汉前期统治者在施政措施上的最大失误是()

A.实行编户制度,对人民进行严格控制B.分封同姓王,实行郡国并行制

C.对匈奴采取了耻辱的和亲政策D.实行无为而治,不利于经济的恢复

4.汉武帝颁布“附益之法”的根本目的是()

A.禁止王国官吏进入中央任职B.限制诸侯王网罗人才

C.防止诸侯王与官吏串通D.孤立诸侯王,加强中央集权

5.造成“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的举措是()

A.刘邦分封异姓王B.刘邦分封同姓王

C.汉武帝颁布推恩令D.汉武帝颁布“附益法”

6.西汉选官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察举②皇帝征召③乡举里选④门第族望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东汉后期,以察举方式选拔人才的主要依据是()

A.声望B.才能C.门第族望D.裙带关系

8.西汉编户齐民制度是()

A.一种行政管理制度B.一种赋税制度

C.一种地方行政机构D.既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9.下列有关西汉编户制度叙述正确的是()

A.编户齐民编入政府户籍,无独立的身份,人身依附关系十分严密

B.编入政府户籍的人要承担沉重的田租

C.编户制度使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D.在文景之治的盛世,老百姓也要承担沉重负担,说明西汉的强盛是虚伪的繁荣

10.编户制度下的农民负担国家税役的依据是()

A.土地B.人口C.资产D.地区

考点七: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1、匈奴的兴衰

2、张骞通西域

3、西南夷与百越

一、匈奴的兴衰

经济生活以为主,公元前世纪时,已使用,推动起向文明社会发展,在战国时强盛起来,秦汉之际,统一了北方草原,占领,形成强盛的。

西汉初期,匈奴不断南下进攻,但鉴于,被迫实行“”政策,文、景帝尽管经过修养生息政策,但还不具备反击匈奴的条件,继续推行这一政策。到汉武帝时,依靠,派、进攻匈奴,经过次,重创匈奴后,双方争夺的重点转移到部。后来匈奴分化,一部归附汉朝,汉元帝将作为公主远嫁匈奴。

东汉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向汉称臣,北匈奴退居,依然威胁,东汉前期大将、先后出击,打败北匈奴,政权瓦解,他们对和的威胁最后解除。

二、张骞通西域

第一次:时间是公元前年,目的是,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到过、,获得资料,也向各国介绍了的情况,因此司马迁将此行称为“”。

第二次,公元前年,诸国也派使者回访,汉朝与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公元前年,设,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汉明帝时,开始经营西域,且被任命为西域都护,管辖西域。

三、西南夷与百越

_______时,先后在此地区设郡,______时,汉朝在南越设______等九郡,进行管辖。●学法指导——剖析重点难点

1.对张骞、班超经营西域的认识

张骞、班超经营西域,沟通了内地与西域的联系,促进了西域的开发,丰富了汉族人民的生活,加强了两汉政府对边地的有效管辖以及对外交往的起步。因此,评价两个人的活动,要结合两个人的具体贡献及影响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一是为中华民族开疆拓土定位版图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二是把先进的文化远播中国周边的各少民族,使各民族渗入中华民族的大融合。三是加深了汉族人民与各少数民族人民的友谊,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大团结。四是开拓了“丝绸之路”,既发展了各族人民的经济,又使古老的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五是开拓了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甘英出使大秦和大秦王送礼汉桓帝,这是中国古代外交的开始。●真切感悟——高考试题演练

1.(1993年全国卷)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匈奴族的历史?

A.早先游牧在蒙古高原一带

B.战国时活动在河套地区

C.两汉初征服了西域

D.十六国时期先后建立了北凉、前秦、夏等国

2.(1989年全国卷)下列事件,发生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时间范围内的有

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两汉设置西域都护

班超出使西域 张骞出使西域

A.B.C.D.

3.(1995年上海卷)张骞于公元前138年第一次出使西域,班超于公元73年出使西域,两者相距

A.209年B.210年C.211年D.212年

4.(1998年全国卷)中央政府管辖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天山南北地区最早的行政、军事机构是

A.黑水都督府B.西域都护府

C.北庭都护府D.安西都护府

5.(2000年春季卷)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A.打通“丝绸之路”B.加强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C.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D.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

6.封建王朝在珠江流域设置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始于

A.秦朝B.西汉C.东汉D.东晋

●模拟考场——考点能力检测

1.“昭君出塞”,“细君公主远嫁乌孙”分别是在()

A.汉元帝、汉明帝B.汉高祖、汉武帝

C.汉元帝、汉武帝D.汉文帝、汉明帝

2.汉武帝曾在南越地区设南海等九都,进行有效管理,南越即()

A.福建、广东地区B.广东、广西地区

C.浙江、福建地区D.浙江、广东地区

3.“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这首诗高度评价了王昭君是由于()

A.对汉代和亲政策的肯定

B.王昭君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幸福

C.昭君出塞消除了外敌的威胁,是民族英雄

D.昭君出塞改善了汉与匈奴的关系

4.秦汉对匈奴的战争是正义的和进步的,主要原因是()

A.先进对落后的战争

B.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反对掠夺的战争

C.单纯防御性战争

D.反对外族侵略的战争

5.汉武帝时西汉得以打败匈奴的原因是()

①休养生息政策使国力强盛②解决了王国问题使中央政权巩固③匈奴分裂,势力衰弱④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军事才干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6、贾谊(前200年-前168年)在《过秦论》中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这是下列哪一次军事行动造成的

A、蒙恬率军出击匈奴B、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C、窦宪率军出击北匈奴D、窦固带兵出击北匈奴

7、西域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B、设置西域都护C、班超经营西域D、窦固大败匈奴

8、张骞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B、加强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C、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D、打通“丝绸之路”

9、秦朝征服越族地区和张骞出使西域所产生的最深远的进步影响都是

A、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B、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区域

C、促进了民族融合D、扩大了铁器的使用范围

10、两汉先后在西南设郡,由中央委派官员,又封当地郡长为王侯、邑长,这样做

A、不利于治理西南地区B、给西夷反叛留下陷患

C、为了笼络夷人之心D、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考点八: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考点扫描

1、与朝鲜的关系

2、同日本的关系

3、“丝绸之路”

4、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一、与朝鲜的关系:三韩中为秦韩。中国生产工具输出到朝鲜。

二、同日本的交往:时,日本有三十多个国家使译通于汉。东汉时赐以印绶。

三、“丝绸之路”:出使西域以后,丝绸之路开通。中国的铁器丝绸以及术,法,造纸术先后西传。教传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南端。

四、与西亚、欧洲的往来:公元97年,班超派出使大秦,166年,大秦派出的使者,到达东汉,这是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学法指导——剖析重点难点

1.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汉代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通道。结合教材认识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及路线,注意结合地图。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通路线,主要有三条“丝绸之路”,就是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之所以叫“丝绸之路”是因为在这几条商路上传播最早、最多、最重要的商品是中国的丝绸,而中国丝绸在世界上的出现,给世界历史和世界文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大家一致公认以中国的丝绸来命名这条国际贸易往来的通道最为合适。

我们现在所说的“丝绸之路”,主要是指由西汉张骞、东汉班超出使西城后打通的西去中亚、欧洲的陆上“丝绸之路”,即著名的北方“丝绸之路”。这条丝路自西汉的国都长安,穿过河西走廊,到达当时中西交通的中心敦煌。再往西就遇到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阻拦。因此这里路分南北两条,绕过大沙漠西行。南路西出阳关(唐时高度繁荣),经鄯善(今新疆境内的古楼兰)、于阗、莎车,再往北到达疏勒(今喀什),又往西到达大宛(今乌兹别克境内的费尔干纳盆地)。北路是西出玉门关(汉朝时比较繁荣),经车师(即高昌,今新疆吐鲁番)、龟兹(今新疆库车),到达大宛。在大宛南北两路会会继续往西到达安息(即波斯,今伊朗)、条支(今伊拉克)和大秦(即罗马帝国),全长7000多公里。它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中国的漆器、陶瓷器以及养蚕、丝织技艺、火药、造纸、印刷等,都通过这条道路传到西方。与此同时,西域和欧洲的物产如葡萄、苜蓿、胡桃及玻璃制品、宝石、香料等也都由此传入中国。佛教、景教、伊斯兰教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也相继进入我国并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西汉开辟的丝绸之路推动了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对于发展中国与欧亚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起着促进作用。●真切感悟——高考试题演练

1.(91年全国)据史籍所载,中国同欧洲国家最早的直接友好往来是

A.甘英出使大秦B.大秦王安敦派使臣来中国

C.张骞出使西域D.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

2.(2001年上海卷)西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与边疆各民族的联系也得到了加强。请回答以下问题:

(1)列举西汉同西域关系的主要史实。(5分)

(2)2000年北京老山汉墓被确认是汉武帝儿子燕王夫人之墓。科学家对女主人的头像进行了复原后,意外地发现她极像西域女子(见图),这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猜测:她是今新疆地区人?是古代中亚人?是有西域民族血统的汉族人?还是西域以外的人?你倾向于哪一种说法?请简要说一说你的理由。(3分)

(3)女主人究竟属于哪一民族,需要进一步探究。研究这一问题有何历史意义?(1分)

(4)揭开这一谜底,有待进一步收集直接和间接的证据。你认为有哪些方法?(4分)●模拟考场——考点能力检测

一、选择题

1.通过丝绸之路西传的汉朝先进生产技术有()

①铸铁术②井渠法③造纸术④养蚕缫丝技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汉武帝时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抵达()

A.波斯湾B.非洲东岸

C.东南亚D.印度半岛南端

3.西汉与西亚、欧洲通商关系发展起来的主要条件是()

A.西汉丝织业的发展B.张骞沟通了与西域的联系

C.甘英到达了波斯湾D.西汉在西域设西域都护

4.关于丝绸之路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先进的生产技术先后西传

B.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C.佛教由此传入中国

D.中国与西亚、中亚、东南亚及欧洲诸国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

5.既利用陆上丝绸之路与汉朝频繁交往,又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转手贸易的是()

A.安息B.大秦C.大月氏D.身毒

6、赐给倭国“汉委奴国王金印”的是

A汉明帝B汉景帝C汉武帝D汉光武帝

7、两汉之际,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是

A伊斯兰教B佛教C基督教D印度教

8、秦汉时期,中国已走向世界,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大秦王安敦派使臣从海道来中国B丝绸等技术传播到中亚和欧亚地区C甘英出使大秦,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创造条件

D中国与欧亚非许多国家开始了直接的贸易往来

9、下列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水陆上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②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③佛教由此路传入中国

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

10、两汉时期,我国对外交往中,向外传播的主要是

A实用性技术B手工业产品C书画艺术作品D农作物品种

考点九:秦汉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

2、哲学与宗教

3、《史记》

4、秦陵兵马俑

5、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

一、科学技术:

1、汉武帝时,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西汉有世界最早的关于的记录。张衡对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他还发明制作的,比欧洲早年。

2、成书于东汉的数学著作是汉代最重要,是当时世界上最的数学,标志中国古代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3、医学:西汉编定的,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东汉末年的著名医学家有,他擅长外科手术,被人誉为“”,他发明的,是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麻醉药,比西方早多年。的是后世中医的重要经典,后人称为“医圣”。

4、造纸术:前期已经有纸,甘肃纸,是目前世界上所知最早的纸,105年,东汉改进造纸技术,4世纪起,传到、、,8世纪后传到、、。

二、哲学与宗教:

1、西汉时对儒学加以发挥,核心是“”、“”。

2、东汉前期,杰出的唯物思想家,在书中反对说,反论。

3、末年,佛教经传入中国内地,东汉派使臣到求佛法。东汉时,民间流行的与学说相结合,形成道教,主要经典是。

三、《史记》:写出了第一部通史,叙述了至间的历史。

四、秦陵兵马俑:秦汉陶塑精品丰富,最突出的是。

五、秦汉时期的文化特点:、、

、。

●学法指导——剖析重点难点

1.对秦汉文化的认识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交往频繁,同时也开始了中外交往。这一切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它上承战国的“百家争鸣”,继承先秦“诸子百家”的遗风,使文学、艺术、思想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汉赋和乐府诗的出现,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著有《论衡》,司马迁的《史记》成为中国史家之绝唱。汉武帝设立太学推动了官办教育的发展。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革新技术的需要,自然科学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数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了地动仪、浑天仪。张仲景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华佗的“五禽戏”流传至今。总之,秦汉时期的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灿烂的奇葩。2.秦汉时用封建统治阶级对治国思想的选择

中国古代思想的主体是政治思想,属于上层建筑领域。是社会存在的必然反映。秦用“法家”思想治国。原因是:战国时秦国用法家商鞅,实现了富国强兵,奠定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基础;吸取分封制造成春秋战国分裂割据的教训,而法家主张中央集权,反对分封;秦统一后,秦始皇认为只有实行中央集权才能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同时认为严刑酷法可以阻止人民反抗。”西汉先用“道家”后用“儒家”。先用“道家”是因为:刘邦等认为秦朝采用法家思想是招致其灭亡的根本原因,因而采用“道家无为”思想,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刘邦还认为秦没有采取分封而实行集权也是其灭亡的原因,故恢复分封制。后采用“儒家”是因为: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汉武帝在位时封建国家强盛,这给封建统治稳定提供了前提。儒家思想经董仲舒改造,宣扬“大一统”,对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非常有利,它不同于法家强调刑罚,而是强调思想统治,更有利于专制统治,所以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真切感悟——高考试题演练

1.(2000年上海卷)既通天文,又擅文学,其发明创造保持世界记录长达1700多年的我国科学家是

A.张衡B.祖冲之C.僧一行D.郭守敬

2.(1991年全国卷)《九章算术》讲到了下列哪些方法

①丈量土地面积②计算凿渠、筑城的土方

③测量距离远近④计算方仓、圆仓的容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1991年全国卷)下列史籍中,属于纪传体通史的是

A.《春秋》B.《史记》C.《汉书》D.《资治通鉴》

4.(2000年全国卷)下列史学著作中论及当时统治者的是

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资治通鉴》

5.(1993年上海卷)在长江流域出土的文物是

A.半坡人面网纹盆

B.秦始皇陵东侧的陶兵马俑

C.马王堆汉墓帛画

D.刘胜夫妇墓中的金缕玉衣

●模拟考场——考点能力检测

一、选择题

1.秦汉文化的特点包括()

①统一性与多样化有机结合②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③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④气势恢弘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造成“秦汉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这一特点的直接原因是()

A.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确立与巩固

B.处在封建盛世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达

C.中外交通发达,政府重视对外交流

D.科技文化先进,对周边国家有强大的吸引力

3.关于两汉天文学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

B.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

C.最早记录太阳黑子

D.留下了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

4.我国造纸术外传地区的先后顺序是()

①朝鲜②日本③阿拉伯④欧洲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

5.下列科技成就中,对于人类进程影响最大的是()

A.张衡制造地动仪B.蔡伦改进造纸术

C.华佗发明麻佛散D.西汉编定《黄帝内经》

6.下列文化成就属于秦汉时期的是()

①留下了世界上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②形成了中国古代完整的数学体系③奠定了祖国医学理论基础④兴起了新的文学体裁——赋

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②③④

7.“蔡侯纸”()

A.出土于甘肃天水,是世界上最早的纸

B.它的出现标志着造纸术发明

C.东汉时开始经阿拉伯传入西方

D.原料易得、造价低廉、便于推广

8.王充写作《论衡》主要是针对()

A.董仲舒的儒学B.佛教“因果轮回”说

C.民间神仙方术D.唯心主义神学

9.“辞范华丽、笔法铺张,缺乏充实的生活内容”,这是下面瞩种文学体裁的特点()

A.楚辞B.汉赋C.汉乐府诗D.先秦散文

10.司马迁说他《史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说明其主要目的是()

A.搜罗天下异闻B.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C.成一家之言D.考查研究古今兴亡成败原因参考答案

考点5

真切感悟

1——8DBABAABD

模拟考场

1——10ACBADDCCCD考点6真切感悟

1——6CCDDAB

模拟考场

1——10CCBDCACDCC考点7

真切感悟

1——6DBBBCA

模拟考场

1——10CBDBABBCCD

考点8

真切感悟

B

2.(1)汉与匈奴的战争、和亲、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西域物产传内地、西汉技术入西域。西域都护设置等,以上几点每点1分,5点以上给5分。

(2)能以一定的史实为依据;(1分)能结合史实,逻辑合理(2~3分);

(3)能正确对应和概括其历史意义(1分),如:假定为今新疆地区人,则可答进一步了解西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4)能结合史实具体回答(1~4分)。如:可以从老山汉墓中继续查找(1分);到西域实地考查研究(1分);查阅有关历史文献资料(1分);如具体答《史记》、《汉书》等资料;民间的史料,国外记载的资料等(2分)。(如答从西域民族的衣食住行等风俗习惯上来旁证,或其他合理的方法,可酌情加1~2分)

模拟考场

1——10DDBDADBCDA考点9真切感悟

1——5ADBAC

模拟考场

1——10DCDABADDBD

相关知识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学习目标]

1.分析秦统一的历史条件和意义,结合秦朝政治、经济状况认识秦的历史地位。

2.分析西汉初、汉武帝时、东汉初,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的原因、实施的措施、作用、实质,提高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正确分析、评价秦、西汉、东汉建立和加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作用和弊端。

4.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比较秦、西汉所采取的不同措施,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培养分析比较历史问题和把握内在联系及规律的能力。

5.掌握秦汉时期建立的各项政治制度,理解“汉承秦制”,把握秦汉政治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关系,认识秦汉所开创政治制度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6.分析秦汉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掌握社会经济发展的概况、影响。

7.分析、比较秦汉实行的民族政策、采取的重大举措和结果。把握秦汉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间的关系,认识秦汉民族关系的主流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8.分析、比较秦末、西汉末、东汉末政局的特点和统治危机的表现,正确评价秦末农民战争、西汉末农民战争和黄巾大起义的特点及作用。

9.全面、正确地评价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光武帝的政绩和历史地位,提高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个人和历史发展的关系。

[要点梳理]

本单元包括秦、西汉、新、东汉四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秦王赢政顺应统一趋势的历史潮流,实施了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于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统一。过分的役使百姓和残暴的统治,使社会矛盾激化。终于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二世而亡。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建立了西汉。通过汉初几代皇帝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进入强盛时期。此后,昭宣中兴,又进入高峰时期。在外戚和宦官干政,政局混乱的形势下,王莽夺权建立新。短命的新朝,被绿林、赤眉起义军推翻。汉皇族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专权,政局黑暗,豪强地主势力发展,地方割据势力膨胀,最后引发了黄巾大起义。东汉王朝被农民起义瓦解了。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大一统局面的时代,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维持了四百多年的统一局面。政治上,秦汉开创了一系列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经济上,封建经济得到发展。边疆得以开发,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中国与亚洲和欧洲开始了频繁的文化交流,秦汉文化有了重要发展。

2.秦汉时期政治

(1)封建统治思想的确立秦始皇接受了韩非和李斯的法家理论,以吏为师,将法家思想作为基本统治思想。西汉建立后,吸取了秦二世而亡的教训,顺应汉初社会经济遭到破坏的现实,一度实行了与民休息的黄老思想。汉武帝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从此,这种改造了的尊儒尚法和杂以阴阳五行学说的儒家思想成为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①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始皇首先建立皇帝制度,集中突出个人的权威地位,使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并使之神化和物化。在中央确立了三公九卿行政管理体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从而保证了皇帝对中央和地方的控制。此外,秦始皇还颁行了统一法令,严密控制六国贵族势力,在经济、文化方面实行了一系列配套措施。秦所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②西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汉承秦制”,西汉仍沿袭了秦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但有因有革。在地方上,西汉初实行郡国并行,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③与秦汉封建制度处于初步发展相适应作为上层建筑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是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在此期间,也曾出现过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并导致了七国之乱;东汉末年豪强势力膨胀,割据因素增长,中央集权一度削弱。但整体上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起来了。实践证明,是符合中国古代国情的合理的行政管理体制。

(3)秦汉时期的农民起义

秦汉时期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绿林、赤眉起义和黄巾大起义。这三次大起义爆发的原因,一是封建徭役繁重,土地兼并严重,二是封建统治残暴,三是政治黑暗。陈胜起义以反对秦的暴政为号召,赤眉起义军、黄巾大起义的反抗目标是封建皇帝。这三次大起义,都直接打击了封建统治,迫使封建统治者在新王朝建立后对封建生产关系作某些调整。

3.泰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1)封建统治阶级发展经济的措施任何统治阶级在取得政权后,都会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采取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秦汉“大一统”局面的出现,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也有利于经济发展。秦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车轨,重视水利事业等,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汉初“反秦之弊,与民休息”,实行轻徭薄赋、慎刑和重农抑商政策,东汉初释放奴婢、恢复三十税一、整顿吏治、提倡节俭等政策,汉朝实行的编户制度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封建生产关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生产力的变化秦广泛推广牛耕和改进后的铁农具。两汉时,牛耕、铁农具在全国范围内得以推广。铁铧的出现、耧车的发明,耦耕法和犁耕法的使用,使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大规模的兴修水利,使农业进一步得到开发。织花机、水排的发明大大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3)经济发展概况统一局面的出现,统治阶级对经济政策的调整,各民族和中外交往的密切,生产力的提高,使社会经济有了迅速发展。

农业比前代有了很大发展。手工业取得辉煌成就,煤成为重要冶铁燃料,东汉时用水排鼓风冶铁。商业出现繁荣局面。

4.豪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1)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有了新发展。通过战争与和好、开拓与发展,解决了中原王朝与用边民族的关系,加强了民族融合。

(2)秦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统一六国后秦又取得东南和南方越族地区,击退匈奴后取得河套地区,并修筑了长城。秦重视边疆地区开发。秦与周边国家已经有了交往。

(3)两汉时期,边疆地区各民族发展较快,北方匈奴、南方的越族,西部少数民族和西域诸国等与中原有不同形式的交往和联系。两汉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对付匈奴:在实力不强时,通过和亲和联络其他民族的办法;在军事实力强大时,又派兵反击匈奴。张骞、班超通西域和和亲,使中原与西域联系日益密切。西域都护设置,标志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此外还在西南地区设置郡县,加强管理。

(4)汉朝开始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并突破了东亚范围,开始走向世界,远及欧洲和非洲。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关系。

5.秦汉文化

(1)秦汉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发展时期。这种发展,是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为后世封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2)秦汉文化特点表现为

①统一和多样化有机结合

②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③水平居世界先进行列

④气势恢宏

(3)突出的科学成就天文历法方面,东汉张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西汉初的《周髀算经》最早引用了勾股定理的特例商高定理,形成了中国古代数学完整的体系。出现了《九章算术》、《伤寒杂病论》等大批医著,和张仲景、华佗等名扬千古的名医。两汉时,成功解决了纸的发明。

(4)哲学与宗教发展西汉时董仲舒的新儒学取得统治地位,东汉时唯物思想得以弘扬,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形成斗争。佛教传入,中国土生的宗教道教产生,古代宗教的发展,基本形成新格局。

(5)宗教与教育制度化汉武帝时创建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私学普遍,出现了一批专门教材和教育家。

(6)史学、文学、艺术的巨大成就《史记》《汉书》等奠写了中国古代编写史的典范。赋和乐府诗成就突出。雕塑成就辉煌,绘画艺术发达,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题例剖析]

[例1]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

B.加强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C.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

D.打通“丝绸之路”

(2000年北京、安徽春季高考)

剖析:本题的正确选项“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在教材中有较明确的表述,只要基础知识掌握准确,能够再认当时的历史阶段特征,就能作出正确判断

答:C

[例2]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指出汉武帝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思想控制三方面与秦始皇的类似之处。比较秦皇汉武的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1995年全国)

剖析:此题是材料型的问答题,考查知识记忆、材料处理、历史阐释和文字表达、比较历史人物和把历史现象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等多种能力。它要求首先要读懂材料,知道材料认为汉武帝有秦始皇的过失却避免了秦始皇的下场;其次要理解设问的细微之处,依据设问进行回答。第一问的“相似之处”即两人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思想控制等方面的共同做法。回答时可从其目的、方式上答出,无须答出具体史实。第二问是本题的重点,可从军事行动、役使百姓、思想控制三项相同举动的不同目的、条件、客观效果即可论证题中的结论——秦亡汉兴。注意不要超越题目限制,也不能罗列具体史实,另外还应注意答题格式:逐项分开比较,不能答成列举题。

参考答案:

汉武帝用大军北击匈奴,征发大量农民服役.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类似。

秦始皇不顾当时的国力,用几十万大军攻打匈奴,未能完全解除匈奴的威胁,以后又征发大批农民修筑长城,戍守边疆,苦役百姓,民不堪命,这是秦朝覆亡的重要原因。秦始皇为了个人享乐,征发农民修建宫室、营造陵墓,使大批农民离开土地,社会生产遭到破坏。汉武帝征发农民服役,主要是用以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均与秦始皇的滥用民力不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虽然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但前者通过思想统一,光大了儒学,而后者则起了钳制思想、摧残文化的恶劣作用;[辨疑解难]

1.秦能统一中国的原因

应从客观上的需要和可能两方面探索秦统一的原因。

(1)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从经济方面看,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中央集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第三,在民族关系方面.各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共同体。

第四,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

第五,长期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2)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实力。

第一,秦国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第二,秦国新兴地主力量强大,经济发展迅速,军队战斗力强。

第三,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

第四,秦王赢政本人的雄才大略。秦具备完成统一的主客观条件。2.关于秦亡汉盛问题

秦与西汉都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王朝。秦仅存在15年,二世而亡;西汉存在了200多年,在汉武帝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强盛局面。要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

秦亡汉盛的原因如下:

(1)从两个王朝的建立看,秦朝由春秋战国时的秦国发展而来,没有经过农民战争对政权改造这个环节。而西汉是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朝后建立的,刘邦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亲历者,农民战争对封建政权的改造作用很大。

(2)从统治政策看,秦崇尚法家思想,统治残酷,实行严刑峻法,徭役繁重,人民赋税负担沉重,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致使社会矛盾激化。而西汉初的几代皇帝,面对社会经济凋敝的状况,实行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减轻农民负担,爱惜民力,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3)从国家进行的重大工程看,秦朝征调大量劳力用于长城和陵墓、宫室的修建。而西汉则多利用国家力量进行水利工程的修建,前者破坏生产,后者有利于生产。

(4)在对待王国贵族和割据势力方面,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思想文化政策方面秦汉也有差异。

(5)秦始皇、秦二世与西汉前期几位皇帝的个人性格和秉性也有不同。以上原因导致了秦汉两种不同的结局。

3.东汉的外戚与宦官专权及朋党之争

外戚与宦官专权是东汉中后期政治的一大特色,它是东汉专制皇权加强的产物。东汉是豪强地主势力膨胀时期,外戚是其代表。宦官专权则是皇权的寄生物或畸形演化。所以外戚与宦官的斗争,实质是皇权和豪强地主斗争的反映。无论是外戚还是宦官,他们一旦得势,便党同伐异,诛灭异己,互相残杀。外戚与宦官集团,都是极端腐朽的政治势力的代表,他们的专权,造成了东汉政治的极端腐朽和黑暗。

与宦官外戚专权相联系,还同时出现了朋党之争,这是皇权与豪强斗争的另一表现。一部分正直官僚、士大夫为反对宦官专权,他们与外戚联合起来,一方面利用舆论力量,抨击宦官专权;同时还利用控制的权力,打击宦官势力。宦官则利用皇帝的权势,进行反击,大批官僚被逮捕和禁锢、迁徙,受到残酷镇压。这种宦官与朋党之争虽属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但正直官僚揭露宦官罪恶并与之展开斗争,在客观上是符合人民利益的。他们标榜的气节和斗争精神也是应该肯定的。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

第三节 两汉政治经济制度

教案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刺史制度;郡县制和封国制;推恩令;察举;编户齐民。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讲述“汉承秦制”的内容,对比秦汉政治经济制度的异同点,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从而获得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人们应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改革。培养学生进一步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综合归纳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秦亡汉立,汉初统治者基本上承袭秦制,目的是巩固和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其主流是维护国家统一,安定社会,恢复和发展经济,推动历史的进步。应当看到,秦虽第一个实现国家统一,但并不巩固,直到汉武帝时期,国家统一才真正巩固下来。

2.两汉时期出现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他们关于治国理财的方针、制度和经验,值得研究和总结。两汉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珍贵的历史遗产。

3.要求认识两汉政治经济制度的两面性,客观上有进步的一面,但另一方面,其本质是封建剥削的制度。编户制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教学要点

一、刺史制度

1.西汉的刺史制度

2.东汉的刺史制度

二、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

1.西汉的郡县制与封国制

2.推恩令

三、察举制

1.西汉的选官制

2.东汉的选官制

四、编户制度

1.两汉的编户齐民

2.农民生活的贫困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课的重点:本课涉及的知识点,在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中很多没有提到,学生比较生疏,学习有一定的难度。重点是抓住中央集权制度和编户制度进行讲述,从而加深认识封建社会的本质。

本节课的难点:如何正确理解“汉承秦制”的含义。

二、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先说明两汉是指西汉(前汉)和东汉(后汉)。然后回忆一下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两汉的制度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问题,是封建时代的必然产物。

从秦末到西汉建立前,历经8年战乱,社会经济残破不堪,一片荒凉景象,即使统治阶级也无法搜刮更多的财富。司马迁说:“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可见问题的严重性。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恢复封建统治秩序,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这是关系到西汉政权存亡的首要问题。刘邦认识到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的道理,定都在渭河之滨,名为“长安”,其意是注意长治久安。这说明统治者在认真思考如何治国的问题。

汉初的几代皇帝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制定统治制度,因为只有明确的制度为依据,才能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两汉的统治制度,基本上是符合当时国情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希望和平、统一、安居、温饱的愿望。

汉初,基本上是承袭秦制。所谓“汉承秦制”,不能理解为照抄照搬,一成不变,而是在秦制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发展。

两汉的制度,范围广,课文只讲几个主要方面。这些制度,对维护国家统一、安定社会、发展经济具有进步意义,使西汉达到鼎盛的局面,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

三、“刺史制度”一目,需要讲明两个问题:

1.秦朝时,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武帝时,为了加强监察地方的诸侯王和郡守县令,在各州均设置刺史,即监察官。西汉时,刺史官阶低于郡守,但其代表中央,权力很大。这样,就形成一套监察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东汉时,刘秀把西汉监察地方政情的刺史,变为州一级的地方长官,地位高于郡守。到成帝时,为镇压农民起义,又把刺史改称州牧,让其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这些州牧后来又逐渐形成割据势力,后患无穷。

监察制度是必要的,但刺史逐渐演变为地方长官,权力不断膨胀,就失去监察官的作用。

四、“郡县制和封国制的并存”一目,需讲明三个问题:

1.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这是地方政权组织。西汉承袭这种制度。由于历史的原因,刘邦建立西汉前后,又实行封国制。被封的异姓王有7个,还封了一百四十多个列侯。这就是王国和侯国的由来。后来,刘邦剪除异姓王,又分封9个刘姓子弟为王,即“同姓王”。此后王国数量不断增加。这种国中之国的大量存在,是造成分裂局面的隐患,对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不利。

2.西汉王朝前期在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方面,主要是采取暴力和非暴力两种方式。直到汉武帝时,他软硬兼施,实行“推恩令”,使王国越分越小,又制定“附益法”,限制诸侯王的活动。从此,王、侯不得过问政事,封土而不治民,才最终解决了封国问题。封国名义上虽然还存在,但已名存实亡。

郡国并存,不利于国家统一管理,且有分裂危险,这是历史教训。

五、“察举制”一目,需讲明:

1.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西汉的统治基础,汉武帝颁行了新的选官制度,注意选拔人才,充实官僚机构。选拔人才有几种渠道,最主要的是察举(选举)制。汉武帝要的是德才兼备的开拓型的人才,不论出身,只要是“有非常之功”的“非常之人”,他就破格任为“将相”或“使绝国者”(出使外国)。因此,在他统治时期人才济济,比如破格录用了出身贫寒的主父偃和朱买臣,从牧羊人中提拔了卜式,从商贾中擢升了桑弘羊,在奴隶群中发现了大将卫青,在降虏中任用了金日。加上公孙弘、韩安国、郑当时、董仲舒、苏武、张骞、司马相如、司马迁、霍去病、霍光等,形成了“汉之得人,于兹为盛”的局面(《汉书·公孙弘传》)。正因为有这样一批文才武将,才使汉武帝时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个辉煌时代。

2.东汉时期,继续推行西汉的察举制。那时,虽然名义上,被察举的人,必须有“高才重名”,为乡党舆论所推崇。但不少士大夫为了博取高官厚禄,采取贿赂请托,营私舞弊,特权横行,“以族(门第)举德,以位(权位)命贤”(王符《潜夫论·论荣篇》)。这些世家大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发展成为门阀士族。同时,那些所谓举主、府主和门生、故吏互相勾结,又形成一个个官僚集团。这些官僚集团在东汉末年镇压黄巾起义中,乘机扩大了武装力量,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

六、“编户齐民”一目,需要讲明三个问题:

1.编户齐民既是行政管理制度,又是赋税制度。秦始皇统一后,对赋税制度进行了统一和改革。公元前216年,命全国各地自报占有田亩数目,即文献记载的“令黔首(百姓)自实田”。这是我国历史上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土地登记制度的开始。秦朝还规定田租十税一,人民有服徭役、兵役的义务。

汉代,承袭和发展了秦朝这一制度,一套完整的封建管理制度和赋税制度正式形成。教师要给学生讲明什么叫做编户齐民制度,然后指出西汉政府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人口,剥削农民。编入户籍的民户,主要是广大农民,但也包括无爵位的地主和小官吏,其中人数最多的是自耕农。

2.编户齐民制度有利于国家对农民征收赋税。那时,农民的主要负担有四项,即田租、人口税、兵役、徭役(或纳更赋以代役)。

3.教师应指出,汉初的赋税制度,对农民的剥削较轻,但随着汉王朝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生活日益奢侈腐化。国家、地主和官吏对农民的剥削也日益加重,汉末,终于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


第二章封建大一统时期

第一节秦朝的统治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秦统一的历史条件,秦王嬴政统一全国,秦朝的疆域;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巨鹿之战,秦朝的灭亡。

二、能力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具体分析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2.指导学生评价秦始皇,培养学生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进行“材料解析”的练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大一统思想从此深入人心。

2.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

3.秦朝的暴政,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农民用武力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迫使后来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推动了历史的发展。陈胜、吴广的革命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

教学要点

一、秦朝的统一

1.统一的历史条件

2.秦王嬴政实现统一的措施及经过

3.秦朝的疆域

4.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1.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作用

三、秦末农民战争

1.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2.农民战争的主要经过

3.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讲授两课时。重点:秦统一的历史条件与意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影响;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难点:全面掌握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并具体分析其历史作用与影响。

二、在讲述本章引言时,注意强调秦汉王朝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及在当时世界的地位,以激发学生探求这一时期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秦朝的统一”一目,教材分四段作了说明。1.统一的历史条件;2.秦王嬴政实现统一的措施及过程;3.秦朝的疆域;4.统一的历史意义。

1.统一的历史条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商鞅变法,强调它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然后具体分析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即位时,具备的实现统一的三个客观条件:①社会经济发展,民族、地区之间联系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基础;②人民苦于战乱,渴望统一;③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实力最强,具备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

2.秦王嬴政实现统一的措施及过程。教材介绍了嬴政掌权(公元前238年)后采取的两个方面的措施:①搜罗任用外来人才;②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

关于统一的过程,教材从灭六国、平越族、击匈奴三个方面进行了概述。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初中学过的知识予以了解。对于秦长城的修筑及意义,可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小字部分作具体了解。教师须强调长城的修筑“对抵御游牧民族骑兵的进攻,起到一定的作用,保障了中原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长城基本与农牧分界线吻合,“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富于智慧和独创性的见证”。最后点明,秦的统一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幅员空前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3.秦朝的疆域。让学生对照《秦朝疆域》图了解秦朝疆域的四至。教师指出,在这辽阔的疆域内生活着各族人民两千多万人。以此印证“幅员空前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4.秦统一的历史意义。教材从两个方面作了说明: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②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教师可强调指出:从此,统一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国家的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秦王嬴政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完成统一大业,功不可没。

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一目,教材先概述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以咸阳为都城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并指出秦朝颁布加强中央集权政策措施的目的。然后,具体介绍了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并分析了其历史作用与影响。

1.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

政治方面。第一,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其中包含三层意思:①皇帝称号的由来(嬴政自认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及为何称“始皇帝”(见注释);②皇帝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一切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③皇帝制度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自秦开始至清末,延续了二千一百多年。第二,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①中央设“三公”“九卿”(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三公”的名称、职责;“九卿”及分掌的事务)。②地方实行郡县制(让学生理解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的意义在于打破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同时要了解郡、县、乡、里这些机构的职责)。③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皇帝能够有效地控制封建朝廷和地方权力。第三,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①秦律制定的基础是秦国自商鞅以来的律令。②秦律集中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影响了后世封建律令的制定(教师让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对秦律的介绍及教材引文《史记·秦始皇本纪》节录)。

经济方面。教材介绍了四项措施:第一,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第二,统一度量衡;第三,统一货币;第四,统一车轨、驰道。教师在讲述“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时,要指出: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地主阶级统治的经济基础。封建政权保护土地私有制,有利于社会生产的组织,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从而巩固其统治。同时,也加重了人民的地租、赋税负担。小字部分关于秦朝依户籍征发赋税与徭役,可让学生自己阅读,不必讲解。讲“统一度量衡”时,可让学生看《铜权》图,指出“权”就是秤锤。在介绍统一度量衡的情况后,指出它改变了战国以来度量衡的混乱局面,便利了经济交往和发展。讲到“统一货币”时,可让学生看《秦半两钱》图,指出圆形方孔钱的形制,为后来历代王朝所沿用,只是重量、大小不一。货币的统一,便利了商品的交换和物资交流,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讲到“统一车轨、驰道”时,教师可介绍秦修筑驰道的情况,指出秦朝1尺相当于今25cm,6尺等于1.5m。“车同轨”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文化方面。教材介绍了三点措施及其作用。

第一,书同文。即统一文字。教师应指出,小篆是当时的官方文字,民间则使用更加简易的隶书。文字的统一,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秦统一文字后,汉字的字形结构基本定型,影响深远。

第二,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关于焚书坑儒的情况,初中已学过,教师启发学生回忆即可。在分析其作用时,一方面要肯定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要强调实行这种文化专制主义,毁灭大批文化典籍,极大地摧残了文化。

第三,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这就规定了教学的内容(法令)和教师的资格(官吏,当时设有专门担任教师的官吏)。秦朝只许官府办学,又规定了统一学习的内容,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以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作用。

教材从两个方面予以说明。积极方面:①为维护封建统一提供了条件;②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消极方面: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

五、“秦末农民战争”一目,教材讲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2.农民战争的主要经过;3.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1.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总的来说,是由于秦朝的暴政。教材分四点作了介绍:第一,徭役繁重,大量人口脱离生产,田地多荒芜。第二,刑罚严酷,致使数十万人成为囚徒,大量农民“亡逃山林,转为盗贼”。第三,赋税十分沉重,除田租、户赋外,还有种种苛捐杂税。第四,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讲完上述四点后,教师指出,由于秦王朝的这些暴政,弄得民不聊生,阶级矛盾激化,从而导致了一场大规模农民战争。

2.农民战争的主要经过。教材分二段作了介绍:①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及其失败。分四层意思:a.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起义;b.起义军队伍迅速壮大,并在陈建立张楚政权;c.吴广、陈胜兵败被害;d.反秦起义由刘邦、项羽领导继续进行。②刘邦、项羽领导起义军推翻秦朝。分两个层次:a.秦统治集团内讧,赵高杀秦二世,子婴被立为秦王;b.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教师在讲述农民战争经过时,可利用《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让学生了解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义的地点和进军路线。对于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赵高等人的情况及巨鹿之战等,因学生初中已学过,教师适当点及即可,不必过多讲述。

3.秦末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教材从直接意义与间接意义两个方面作了阐述,其中包含五个要点:①直接意义,含两个要点:a.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b.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迫使后来汉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②间接意义含二个要点:a.他们的首创精神,为历代农民树立了榜样;b.他们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汉初“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思想基础。

由于教材对秦末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讲得简要明晰,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即可,不必再作引申发挥。但要强调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基本动力,而生产者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秦朝的暴政,使得民不聊生,极大地破坏了生产力。因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暴秦的统治,解放了“刑徒”,迫使后来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这就保护和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其正义性与进步性是不容置疑的。从而理解掌握,“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六、教师在讲完新课后,可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评价秦始皇”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给秦始皇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七、教师在讲授本节教材时,要注意让学生把握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理解:①秦朝的统一具备客观条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②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也大大加强了统治人民的力量,加上徭役赋税繁重,法律的严酷等,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秦末农民战争的爆发,秦朝由此灭亡;③秦朝存在的时间虽不长,但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它开创的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制度和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为汉初统治者所吸取。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359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