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古今中外法制专题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减轻高中教师们在教学时的教学压力。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高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今中外法制专题”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古今中外法制专题

注:囊括大纲版和新课标版。含有知识归纳、规律小结、热点冷点、高考题例、新题预测共五个实用专题构成部分。

一.知识归纳

第一部分:大纲版

(一)中国古代史

1.先秦:战国时期的著名法家思想代表人物是商鞅和韩非子。主张“以法为本”治国,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国君外,不论贵贱,一律要受法律约束,“法不阿贵”。商鞅变法法令中包含连坐法,其严刑峻法对后世有消极影响。2.秦汉至隋唐:《秦律》集中体现和维护地主阶级利益和意志,《田律》部分还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秦与隋都实行严刑峻法。北宋初规定地方司法人员改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核准,这就把地方的司法权收归了中央。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改革科举制度,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3.明清:《大明律》的特点——①增加经济立法(反映明代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主张分等量刑(皇族大臣有特权;百姓不满受极刑);③严法整顿吏治(重典治国:首创廷杖制度;剥皮实草—警示继任)。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主张以“法治”代替“人治”(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反封建思想的一种体现)。(二)中国近现代史

1.农民阶级:《资政新篇》明确提出依法治国。2.资产阶级:(1)维新派虽提出定宪法主张,但在百日维新法令中却没有得到体现。(2)革命派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是主权属民、民族平等、国民自由、国民有选举被选举权、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目的是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意义是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3.大地主大买办阶级: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以无限期连任,实质上是逐步破坏民主共和制度。4.无产阶级:(1)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制定宪法大纲。(2)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中国为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有临时宪法性质。(3)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是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特点是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意义是使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广大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含内容是两规定两体现,也就是规定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主义国家,规定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评价是它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可想象为肯定地位、回顾过去、展望未来)。(5)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内的制度由全国人大以法律规定。1990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三)世界近现代史

1.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目的是限制王权;主要内容是限制国王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作用是使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其意义主要是使君主立宪制在英国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2.美国:(1)1776年《独立宣言》(时间是1776年7月4日;起草人是杰斐逊等人;意义是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布独立;评价:它是“第一个人权宣言”)(2)1787年宪法(背景北美独立战争取胜;内容是规定联邦政府政经军外等大权、按三权分立学说设置国家职权;评价是规定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使它具有民主性,允许奴隶制存在和不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使它具有局限性。)(3)1862年《宅地法》(内容规定美国公民只有付10美元手续费,就可以在西部获得64公顷土地,连续耕种5年以上就成为私有财产;影响短期来说是顺应民意,扭转内战战局,长远来说主要是加速了西部开发)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内容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诸州的奴隶获得自由,并可参加联邦军队)3.法国:(1)启蒙运动中,英国的洛克、霍布斯和法国的卢梭都有社会契约思想(按人民的公共意志和利益办事);英国洛克和法国孟德斯鸠都主张分权(洛克是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事权分属议会和君主;孟德斯鸠是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分属人民集体、法院和君主);英国洛克、法国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2)1789年《人权宣言》(内容是生来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不可动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评价是揭示了人权、自由、平等原则,体现了否定封建等级制度和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将启蒙运动中的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不足之处是它的自由平等建立在私有财产贫富悬殊的基础上,只能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3)1791年宪法(规定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缺陷是规定了财产限制的选举制度)(4)1804年拿破仑法典(使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到法律上的保障;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4.俄国:(1)1861年废奴法令(内容是规定农奴人身自由和高价赎买份地)(2)1924年苏联第一部宪法(规定苏联是联邦制的社会主义国家)(3)1936年苏联新宪法(背景是随着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在苏联国民经济中已经占绝对支配地位;内容是规定苏联性质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意义是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5.1917年墨西哥资产阶级宪法内容口诀:土河矿国有;收回外垄断;拆散大地产;保障工人权。第二部分:新课标版

(一)中国古代史

1.商鞅变法:制定秦律——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有利于加强统治。轻罪重罚,轻视教化;连坐法加重了对人民的压迫,法律的严酷,容易造成统治者的暴政。2.秦朝灭亡、隋朝灭亡的共同原因之一是刑罚严酷。(二)中国近现代史

1.辛亥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总理可限制总统的权力。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2.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大会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还规定了国家各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普选方法产生。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为了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1)“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在动乱中,各项法律名存实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都失去了保障。“文革”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连续十年没有召开,人民代表已无法正常行使其权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不能实行。新中国成立以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了。(2)法律制度走向健全:“文革”结束后,党和人民深刻认识到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不久,在全国范围内平反各种冤假错案。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包括民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使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法律化,为依法治国奠定了重要基础。(3)民主制度的重建与完善:1984年,政府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改变了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推进了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各地创造性地发展了各种村民选举制度,比较有名的是创自吉林省的“海选”制度。(三)世界历史

1.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梭伦改革时,设立公民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伯利克里改革时期,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法官从各部落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产生。他们审理各类重要案件,监督公职人员,并参加立法。

2.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公元前509年,罗马共相国在意大利半岛上建立起来。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垄断着立法和司法大权。当时罗马只有习惯法,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这样,多由贵族担任的法官,常常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保护自已,损害平民利益。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罗马成文法诞生。这部法律内容相当广泛,条文比较明晰。从此,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利益得到保护。当然,它也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所以被称为公民法。在公民法下,罗马公民受到法律保护,并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

(2)罗马法的发展与完善: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至1世纪后期,罗马帝国已经建立三十多个海外行省,控制欧、亚、非三大洲的广阔疆域,统治了许多不同的民族。为统治如此庞大的国家,罗马帝国的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把法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他们颁布的法令成为罗马法的组成部分。法学家也积极立法,进行法律解释,以充实罗马法律。为巩固统治,帝国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授予公民权,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以适当的司法保障。3世纪,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不复存在,公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的罗马法加以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3)维系统治,影响后世: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它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这有利于调整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解社会矛盾,稳固了帝国的统治。但是,罗马法也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影响广泛而深远。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当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则和做法,都可在罗马法中找到源头。近代时期,资产阶级根据罗马法中的思想,制定出保障自己利益的法律;他们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3.英国的《权利法案》:光荣革命以后,议会的权力大增,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其中,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影响最为深远。《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这样,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冶”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准确说来是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其确立应是工业革命的完成)。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议制。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4.美国1787年宪法:1787年宪法的颁布:1787年,各州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这就是1787年宪法。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各州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弊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宪法。它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第二年,这部宪法正式生效。但是,它仍然存在着不足,后来,陆续以修正案的形式加以弥补。

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初,在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拥护下,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众议院议员由成年男子直接选出,任期四年;参议院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其中的三分之一。参议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宪法规定国家的行政大权由总统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部长等高级官员、缔结条约和实行特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以后,资产阶级共和派经过艰苦斗争,终于掌握了众议院、参议院、内阁和总统等关键职位。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6.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不久,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皇帝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宰相主持内阁工作,由皇帝任命而不是议会选举产生,任期由皇帝决定,只对皇帝负责。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联邦议会由各邦的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作用很小,它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宪法还规定德意志帝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帝国政府掌握了军事、外交等大权,各邦则保留了一些自治权。

7.俄国“二一九法令”:1861年3月3日(俄国2月19日),亚历山大正式签署一系列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史称“二一九法令”。在司法方面,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废除旧的等级法院;仿效英法实行公开陪审制。8.日本的《大日本帝国宪法》: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政体形式是君主立宪制。9.苏俄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在攻打冬宫的炮声中,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为了解决广大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这次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就公正的和约进行谈判,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后来,苏维埃政权同德奥集团达成协定,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制定这一法令的目的,是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10.美国罗斯福新政:颁布《紧急银行法》,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并通过国家干预,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联邦政府还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立法。罗斯福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二.规律小结

1.历史上的法律制度是统治阶级利益的的体现,是国家政权的统治工具之一。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法治”,本质上还是“人治”,是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工具。3.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法治,既是资产阶级利益的体现,也是资产阶级提倡的若干原则的集中反映。4.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法治,既是对前一阶段革命和建设成果的确认,也是对下一阶段建设的指引。当然,它也经历了一个由建立、破坏到重新认识的过程,如苏联在“大清洗运动”后和中国在“文化大革命”后对法治的重新认识。5.中共十五大的重要决议,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本国策。三.热点冷点

1.古今中外重要法律制度与法律文献,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热点。2.封建社会中的治治和前苏联的法律制度,在历年高考中考查较少,是高考的相对冷点。3.注意古今中外法律制度的时代性、阶级性和发展性。如《大明律》、《人权宣言》体现的时代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阶级性;从《共同纲领》到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1924年苏联宪法到1936年苏联新宪法,它们所体现的发展性。4.注意法律制度作为上层建筑之一,它与经济基础的必然联系。注意其它历史要素对具体法律制度的影响,如政治体制、文化传统、时代背景等。四.高考题例

01.(2005全国文综二卷17)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宣告中华民国的成立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D.标志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诞生

02.(2005全国文综二卷18)与《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03.(2005辽宁文理大综合10)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规定

①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②总统有权单独颁布法令

③国民享有居住、言论等自由④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04.(2005辽宁文理大综合1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①规定了国家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④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05.(2005天津文综17)1791年法国宪法规定,路易十六被称为“国家的第一公务员”,必须宣誓效忠国家和法律。这表明

A.法国人民推翻王权成立共和国B.该宪法体现了霍布斯的主张

C.国王权力受到三级会议的制约D.法国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

06.(2005上海历史24)1804年3月21日是法国人惊喜交加的日子:刚颁布的《拿破仑法典》规定了法国人享有的民事权利,但已婚妇女仍未享有公民权。对这部法典比较确切的评价是

A.进步意义大于缺陷B.歧视妇女一无可取

C.因有局限无法实行D.长久实行没有改变

07.(2006全国一卷文综13)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的目的之一是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体现这一目的的主要规定是

A.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

C.实行总统制D.实行责任内阁制

08.(2007四川文综13)出身“布衣”,重视经济立法并严惩贪污贿赂的古代皇帝是

A.隋文帝B.唐玄宗C.明太祖D.乾隆帝

09.(2007广东历史11)《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A.确立了国家性质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

C.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

10.(2007天津文综23)《拿破仑法典》阐述的原则是: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契约自由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把启蒙思想的原则规定下来B.奠定资本主义社会立法基础

C.推动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确立D.摧毁了法国小农土地所有制

11.(2008广东历史12)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同,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确立了政治协商制度B.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

C.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D.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法律保证

12.(2008广东文科基础32)下列宪法中,首次规定司法权与行政权、立法权分离的是

A.英国《权利法案》B.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l787年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3.(2008上海文综12)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不久前,美国著名的“反战母亲”强烈要求美国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学生小明对此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政治模式的理论渊源,为此,你建议他阅读

A.《论法的精神》B.《人权宣言》C.《权利法寨》D.《独立宣言》

14.(2009年广东历史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

A.总统制B.联邦制C.君主立宪制D.责任内阁制

15.(2009年广东历史12)《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规划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实行的

16.(2009广东文科基础2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A.20世纪70年代8.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初

17.(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29)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卫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18.(2009广东文科基础29)经平民与贵族的斗争而制定,允许拥有奴隶、维护私有财产的成文法典是

A.罗马法B.英国权利法案C.美国联邦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

19.(2009天津文综历史9)1787年宪法是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对权益的要求

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20.(2009年四川文综20)“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确定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

A.《人权宣言》的发表B.《社会契约论》的出版

C.《拿破仑法典》的颁布D.《论法的精神》的出版

21.(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3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书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22.(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4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组成国民议会的法国人民的代表们,认为不知人权、忽视人权或轻蔑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

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

——《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材料二第三篇国家权力第一章国民立法议会第二节初级会议选举人的选任第一条为了组成国民立法议会,积极公民们应每年一次在城市和在区集合为初级会议。第二条凡属积极公民,必须:……在王国内任何一地至少已经缴纳了相当三个工作日价值的直接税,并须提出纳税的收据。

——摘编自《1791年宪法》(法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有何区别。(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人权和公民权的宣言》与《1791年宪法》作出有关公民权利的规定的原因。(10分)高考题例答案及解析:

01.DA项是南京临时政府的行政措施,B项是清帝下诏退位,C项表述有误,D项是这部宪法的性质。

02.C这里的“社会主义原则”正是《共同纲领》所不具备的新特点,其余三项是相同点。

03.C②项表述违背“责任内阁制”的相关规定。

04.A④项所指应该是1956年底“一化三改造”的完成。

05.D应强调1791年法国宪法明确规定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06.A既要辩证看待,也要分清主次。

07.D从目的找措施,从措施想内容。

08.C从《大明律》的特点出发去思考。

09.A其余三项表述都不适合《共同纲领》。

10.DD项应为“保障法国小农土地所有制”。

11.D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历史作用角度思考。

12.C从较早体现三权分立原则的法律文献中选择。

13.A思考“三权分立”原则的理论来源。

14.D从《临时约法》按三权分立原则,用内阁总理制约总统权力的规定可得出结论。

15.BA错在“最早自治区”;C错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D错在“根据”。

16.B依据必修Ⅲ有关知识,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时间。

17.B识记、理解“罗马法”的有关规定。

18.A识记、理解“罗马法”的有关规定。

19.A②项错在“满足人民群众”;③项错在“责任内阁制”。

20.C从拿破仑法典的历史地位角度看问题。

21.D思考“帝国议会”的选举产生方式。

22.答案要点:

(1)(仔细对比两份法律文献在公民参与立法范围上的区别)区别:《人权和公民权宣言》规定全体公民享有参与法律制定的权利;《1791年宪法》规定只有部分公民享有此权利。

(2)(分别从反封建意义和资产阶级属性去认识这种区别的原因)原因:《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目的在于否定封建制度,从普遍人权着眼,确立基本的民主原则;《1791年宪法》从确立实际的民主制度出发,目的在于限制下层群众的政治权利,保护有产者的利益,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五.新题预测01.秦律规定“盗徙封”(指私移田界)要处“耐刑”,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A.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B.秦朝法律详备C.秦朝法律残酷D.秦朝厉行法治02.《秦律》和《大明律》最主要的相同点是CA.都有经济法的内容B.都主张“重其重罪,轻其轻罪”C.都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D.都是由前代的律令发展而来的0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这体现了DA.人民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利B.对君主制度的否定C.实现了对袁世凯权力的制约D.三权分立政治体制0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在D①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②人民的权利、义务③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④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05.《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这一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DA.国王与议会共商国是成为一种制度B.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C.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D.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06.“自由”“平等”之所以被视为天赋人权而写入《人权宣言》,归根到底是DA.反对封建专制的需要B.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的需要C.维护私有财产的需要D.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07.1787年宪法的中央集权原则使美国从“头脑听从四肢的指挥”的邦联变为“四肢听从头脑指挥”的联邦,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下面对美国1787年宪法评述,不正确的是DA.有利于美国的迅速崛起B.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与统一C.有利于国防的巩固D.根除了州权主义08.1917年墨西哥宪法规定:“国家有权收回外国垄断组织占有的土地、矿山、油田”,这里的“外国”主要是指CA.英国B.德国C.美国D.西班牙09.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其主要原因是BA.它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B.它规定苏联的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C.它宣布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D.它规定苏联的政治基础是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10.《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对此理解正确的是B

①中华民国是一个真正的人民民主共和国②体现了西方民主思想

③其实际意义主要在于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④从此中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③④11.《人权宣言》被史学家们称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制度的诞生证书”,不是因为B

A.它从根本上否定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特权制度

B.它否定了法国的封建君主制度,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C.它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等基本原则

D.它推动了法国大革命向前发展,成为资产阶级的斗争武器

12.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反映了C

A.民主启蒙思想不断深入B.民主共和政体逐步完善

C.走向共和历程十分艰难D.封建势力复辟导致危机1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B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B.保证司法的独立性C.实现三权分立D.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1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在中美两国法制建设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B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②都受法国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③都规定实行总统制④都具有反专制的进步意义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②④D.①②15.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即保护人为被保护人进行诉讼代理,这一制度后来发展为CA.陪审制度B.审训制度C.律师制度D.诉讼制度16.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美国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材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DA.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D.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朱元璋命令各级学校讲授《大诰》(注:《大诰》明法律,内容为严惩官民犯罪的具体案例),连科考也要考《大诰》,……但朱元璋死后,《大诰》即被臣民所遗忘。《大诰》规定:违旨下乡,动扰于民者,许民间高年有德者,民率精壮拿赴京来。——《中国法制史》材料二《草木子》说明太祖严于吏治,凡守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法令森严,百职厘举。祖训所谓革前无姑息之政,治旧欲污染之徒。——赵翼《廿二史札礼》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摘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四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搅统治权;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官员;大总统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全国陆海军;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司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参议院应大总统之咨询,审议重要政务。——摘自《中华民国约法》材料五美国1787年宪法有两大缺陷,一个是在当时没有来得及解决的问题;一个是在当时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概述朱元璋为惩治贪官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2)依据材料三、四,总结《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中华民国约法》分别规定的政体原则是什么(4分)?简要指出这两部宪法在性质和目的上的不同点(8分)?(3)依据材料五,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当时没有解决的问题是什么(2分)?为什么没有来得及解决(2分)?后来是怎么样解决的(2分)?为什么另一问题在当时无法解决(4分)?答案要点:(1)重视学校法制教育;(2分)严刑酷法;(2分)惩治贪官,允许民众直诉最高统治者,允许民众扭送贪官。(2分)(2)前者规定实行内阁制,后者规定实行总统制(4分)。前者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目的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制;后者是对《临时约法》的否定,它为袁世凯独裁提供了法律依据(8分)。(3)1787年的制宪会议主要解决建立中央集权等重大问题(2分),人民基本权利问题没有来得及解决(2分),后来通过《1787年宪法》修正案逐步解决这一问题(2分)。奴隶制问题在当时无法解决,主要因为南方奴隶主在独立战争过程中的贡献和其重要的社会地位(4分)。

相关知识

古今中外兵制与战争专题


古今中外兵制与战争专题

注:囊括大纲版和新课标版。含有知识归纳、规律小结、热点冷点、高考题例、新题预测共五个实用专题构成部分。

一.知识归纳

第一部分:大纲版

(一)中外兵制(军事制度):

1.中国古代史:

(1)先秦:诸侯要随从周王作战。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按功受爵,贵族无军功不再受爵。

(2)秦汉:秦朝中央由太尉管理军事,每年服兵役的不下三百万人。西汉编户农民也要服兵役。

(3)隋唐:隋文帝继承西魏以来的府兵制,兵农合一有利于生产、增加赋税收入、清除胡汉分治遗迹,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唐初府兵三分之一以上驻守关中;兵将分离,不易割据;但农民要负担沉重的军费(武器、粮食、马匹要自备)。由于均田制破坏、兵役繁重和府兵地位下降,唐玄宗前期府兵制崩溃。接着实行募兵制,由国家召丁男当兵,供给衣食,免征赋役;增强了战斗力;但导致了军阀割据。

(4)宋元:北宋初,削减节度使兵权,禁军将领统兵,枢密院奉旨调兵,更戍法规定禁军换防将领不动,禁军半数拱卫京师以“强干弱枝”,由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王安石变法时实行将兵法和保甲法(兵农合一)。金朝推行猛安谋克制,兵农合一,加深了女真族的封建化。

(5)明清(鸦片战争前):明太祖在中央设五军都督府,只能统兵;兵部奉旨调兵;皇帝临时任命将领统率军队。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这种兵农合一的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但清朝中后期却成为封建毒瘤之一。清军入关后还建立了汉军八旗,用绿旗,称绿营。

2.中国近现代史:

(1)半殖半封开始时期:为镇压太平军,咸丰帝下令建立汉族地主武装(地方团练),如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等。林则徐在鸦片战争期间,积极仿制西方战船,提出建设一支新式海军主张。

(2)半殖半封形成时期:洋务派创办了军事工业,初步建成了三支海军,成立了海军衙门,创办了水师学堂、船政学堂等军事学校。戊戌变法法令在军事方面规定,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清设海军(记忆口诀:裁绿营征兵设海军)。

(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先利用会党起义失败,后凭借新军起义成功,再依靠西南军阀对付北洋军阀,继而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建立黄埔军校,组织国民革命军北伐,北伐期间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表现最英勇。

(5)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

(6)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南昌起义仍用国民革命军旗号,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在起义中诞生。秋收起义打出工农革命军旗号,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井冈山会师后,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反围剿斗争中,提出了游击战术(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九一八事变后,抗日联军是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冯玉祥与吉鸿昌合作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联系北京政变后的中华民国国民军,北伐期间的的国民军联军)。

(7)中华民族全面抗战时期:八一三事变后,西北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皖南事变后,重建新四军军部,代理军长陈毅,政委刘少奇,参谋长赖传珠。

(8)解放战争时期:粉碎全面进攻时,解放区军民的战略是“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战术是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粉碎重点进攻时,西北野战军的战术是“蘑菇”战术。战略反攻的战术是三军配合、两翼牵制。战略决战时,辽沈战役是“关门打狗”,淮海战役是“临机处置一切”,平津战役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

(9)新中国(中国现代):1955年实行义务兵役制,实行军衔制度。把发展国防工业和国防科技作为建设重点。中国军队已经发展为多军兵种合成军队。现在正贯彻质量建军、科技强军。

3.世界近现代史:

(1)英国:《权利法案》规定,除经议会同意外,国王征募或维持常备军,都属非法。

(2)法国:雅各宾派专政时,国民公会发布总动员令,宣布全国处于紧急状态。巴黎公社建立了国民自卫军,保卫公社政权。

(3)美国: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把汇集在波士顿附近的民兵整编为大陆军,委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美国内战中,为了扭转不利的战局,北方扩充了兵力,调整了部署。二战后初期,军事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还垄断了原子弹,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近五百个军事基地。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如南联盟、阿富汗、伊拉克、朝核问题等),严重干扰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4)日本:倒幕运动中,以中下级武士为首的倒幕派建立了倒幕武装,发展为明治政府军队。明治维新时,推行征兵制,建立了一支绝对效忠天皇的新式军队,积极准备对外侵略扩张。二战前,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化的主要决策者和推动者。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内阁上台,标志日本军事法西斯专政的建立。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军费逐年增加,成为美国重要的战略伙伴。现任小泉政府在海湾危机、台湾问题上都追随美国。

(5)德国: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把武力统一和灵活外交相结合,最终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但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上军国主义传统,侵略扩张欲望强烈。巴黎和会上,德国军备受严格限制,废除义务兵役制,陆军不超过10万人,海军不能拥有主力舰和潜艇,不准拥有空军。希特勒政府撕毁《凡尔赛和约》,扩充陆军,重建空军,建造军舰,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二战后,西德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二)中外战争(国内国际)

1.中国古代战争:

(1)反阶级压迫战争:国人暴动、秦末农民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有反对民族压迫色彩)、明末农民起义。

(2)争权夺利战争:牧野之战、城濮之战、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楚汉战争(略)、陈桥兵变、靖难之役。

(3)国内民族政权战争:犬戎攻进镐京、北宋与辽、北宋与夏、北宋与金、南宋与金、南宋与元之间的战争。

(4)叛乱与平叛战争:西汉“七国之乱”(略)、西晋“八王之乱”(略)、唐朝“安史之乱”(略)、准噶尔噶尔丹叛乱、回部贵族叛乱、三藩之乱。

(5)抵抗外来侵略: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派兵反击沙俄侵略军。

2.中国近现代战争:

(1)列强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略)、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

(2)国内革命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武装斗争(1895年广州起义、1906年萍浏醴起义、1907年浙皖起义和镇南关起义、1911年广州黄花岗起义和武昌起义、1913年二次革命、1916年护国运动、1917—1918年第一次护法运动、1921—1922年第二次护法运动)、大革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反围剿)、解放战争。

(3)边境冲突战争:中苏边境冲突、中印边境冲突、中越自卫反击战。

3.世界近现代战争:

(1)各大国国内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及巴黎公社革命、美国内战、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日本武装倒幕、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2)大国间局部战争:法军与外国干涉军(瓦尔密、莱比锡、滑铁卢)、普法战争(色当)、英荷及英法殖民争夺战争(略)、英法俄克里米亚战争。

(3)反殖民主义斗争:北美独立、拉美独立、亚洲革命风暴、亚洲觉醒、非洲人民反帝斗争、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4)帝国主义掠夺战争:1898年美西战争(略)、1904-1905年日俄战争、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马恩河、凡尔登、索姆河、东线俄军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等)。

(5)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如闪击波兰、敦刻尔克撤退、不列颠之战、莫斯科战役、珍珠港事件、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海战、诺曼底登陆等。

(6)二战后局部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苏军侵略阿富汗、两伊战争、两次海湾战争、北约轰炸南联盟、美军侵略阿富汗战争等。

第二部分:新课标版

1.中国古代兵制:西周,分封制下诸侯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随从作战。秦朝,全国军政大权由皇帝总揽,调动军队的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秦始皇建立的中央机构中,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秦朝的郡守和县令要管理地方兵役。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六部,其中兵部在皇帝掌控下分管军事。唐中期,节度使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往往发展成为割据势力。北宋军事上,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清朝雍正帝时为办理西北军务,又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的作用只是上传下达。

2.中国近现代战争:

(1)两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英国舰队进入广东海面挑衅,鸦片战争爆发。英军北上,一度攻占浙江定海,到达天津白河口,威胁北京。道光帝将林则徐等撤职查办,改派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谈判。为给清政府施加更大压力,英军于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英军扩大侵华,又攻占东南沿海一些城市。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架炮攻城,清政府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56年,英军进攻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随后,法国加入侵华战争。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不久,英法两国不满清政府指定的进京换约路线,再起冲突,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咸丰帝逃往热河。

(2)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月,洪秀全集合拜上帝教群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永安建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太平军北伐西征并举,北伐军一直打到天津郊区,但因孤军深入而失败;西征军同曾国藩的湘军交战,先失利后取胜,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天京变乱后,为了重振国威,洪秀全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和李秀成,让他们指挥军事。1858年,陈玉成和李秀成合力打垮江北大营并取得三河镇大捷的胜利,太平天国局势暂时稳定。1860年,陈李配合攻破江南大营。李秀成乘胜东征,一直打到上海近郊,但因英法联军配合清军进攻而退回苏州。湘军攻陷安庆,随后陈玉成被俘就义。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

(3)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朝鲜农民起义被平息后,日本拒绝清政会关于中日同时撤军的建议,继续增兵,蓄意挑起战争。1895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清军在朝鲜平壤陆战失利。在黄海大战,中方损失虽比日方略大,但主力尚存。李鸿章为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随后日军进攻中国辽东和山东半岛。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人民反帝斗争高涨。由民间组织义和团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打着“扶清灭洋”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1900年6月,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在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顽强阻击下,八国联军先受挫收缩后增援得逞。八国联军占领天津、北京并在北京紫禁城内立司令部。慈禧太后在出逃途中,命令清军严厉镇压义和团,并部署与侵略者“议和”。

(5)武昌起义: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的一系列武装起义,以黄花岗起义最为惨烈。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工作,武汉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1911年5月,清政府秉承列强旨意发布“铁路国有”法令,强行收回民间集资自办的粤汉、川汉铁路,引起保路风潮。四川同盟会会员组织保路同志军起义,清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空虚,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率先起义,攻占楚望台军械库,12日占领武汉三镇。

(6)北伐战争: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消灭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派势力。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北伐胜利进军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7)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成功爆发。起义军在南下途中损失严重,一部分转战湘南,一部分转入海陆丰。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八七会议”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秋收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改向敌人防守薄弱的山区进军。在粉碎敌人“围剿”的基础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机关和红军八万多人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

(8)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秋,中共制订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抗战前期,中国军队虽然取得了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胜利,但失去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937年12月,日军在南京制造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1941年初,日军在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村进行大屠杀。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东北成立专门研究细菌战的部队,称为“七三一部队”。1940年下半年,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为确保滇缅公路国际交通线,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缅甸,同日军作战。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9)解放战争: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也被粉碎。1947年6月,刘邓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从1948年秋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在中国战争史和世界战争史是空前的。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1949年4月,国共两党北平谈判破裂,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3.世界历史上的兵制与战争

(1)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获得胜利,国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国诞生。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战斗,1781年,美国终于打败了英国殖民军队。两年后,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还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1792年,法国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但是,共和制和君主制之间的斗争并没有结束。1870年,法国与普鲁士之间爆发战争,法国战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法国再次建立共和国,这就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2)德意统一战争: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大业。1871年初,德意志帝国建立。不久,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规定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

(3)俄国“二月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貌似强大的沙皇俄国充分暴露出它的弱点。战争进一步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1917年3月,一场革命在短短的几天里就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这次革命爆发在俄历二月,被称为“二月革命”。在这次革命中,首都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建立了新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建立了自己的武装。二月革命后,当时的苏维埃领导人支持临时政府,临时政府掌握着实际权力。俄国出现了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4)无产阶级革命战争:

①巴黎公社革命:临时政府利用法兰西银行的财政支持,积极调动军队,向巴黎公社发动了疯狂进攻。5月下旬,敌人攻入巴黎城区。经过一个星期的战斗,巴黎公社被扼杀在血泊之中。1870年,普鲁士与法国爆发战争。法国在普法战争中战败,普军直逼巴黎城下,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围困巴黎的敌军,采取了屈膝投降政策,同德国草签了割地赔款的条约。与此同时,临时政府秘密调集军队,准备以武力解散巴黎人民的武装——国民自卫军。1871年3月18日凌晨,政府军企图夺取巴黎城内蒙马特尔高地等处国民自卫军的大炮,被人发现。巴黎警钟长鸣,一场革命爆发了。国民自卫军向政府军发动进攻,当晚就占领了城内的战略要地,临时政府狼狈逃往巴黎郊外的凡尔赛。3月28日,巴黎人民经过选举,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临时政府利用法兰西银行的财政支持,积极调动军队,向巴黎公社发动了疯狂进攻。5月下旬,敌人攻入巴黎城区。经过一个星期的战斗,巴黎公社被扼杀在血泊之中。

②俄国十月革命:1917年7月,俄军在前线出击遭到惨败。消息传到彼得格勒,50万工人和士兵举行示威游行。临时政府出动军队血腥镇压,首都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11月6日晚,起义开始。列宁来到起义司令部,亲自领导起义。到11月7日(即俄历十月二十五日),起义工人和士兵占领了彼得格勒的主要战略要地和政府各部。晚上9时45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震耳欲聋的炮声,这是进攻临时政府的最后据点——冬宫的信号。次日凌晨,冬宫被占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接着,莫斯科等城市的武装起义也相继取得成功。这次革命发生在俄历十月,所以被称为“十月革命”。

(5)20世纪的战争与战争制约因素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

A.背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帝国主义的实力对比;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加剧,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B.过程:双方——协约国、同盟国。性质——主要是帝国主义战争。主战场——欧洲战场,西线战场又具有决定意义。主要战役与事件——马恩河战役、凡尔登、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美国参战、俄国十月革命、德国投降。

C.后果和影响:后果——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摧毁了俄德奥土等帝国,削弱了英法,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崛起;俄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是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D.一战后到二战前的战争制约因素:《非战公约》——规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的原则;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是第一个提出放弃把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国际条约;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但对侵略者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国际联盟——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和平与安全,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提出了维护和平、实行集体安全、对战败国殖民地实行“委任统治”等基本原则;国联盟约所体现的基本宗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不能制止侵略、制止战争,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

A.背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力量对比出现新的变化;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的政治危机;法西斯崛起扩张,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局部反法西斯战争开始,但未能制止大战的爆发。

B.进程:爆发(特点:世界大战由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战争;德国处于战略进攻的有利态势)——德国突袭波兰和波兰迅速灭亡;苏联建立所谓东方战线;德国突袭北欧西欧;敦刻尔克撤退;法国迅速灭亡;不列颠之战。扩大(特点:战争规模空前扩大,席卷世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苏德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转折(特点:战争形势发生转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转入战略进攻)——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欧洲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的转折点,是二战的转折点。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的转折点。胜利(战争特点: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全面胜利)——北非战场的胜利与意大利投降;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德国法西斯的溃灭,波茨坦会议,波茨坦公告,日本无条件投降。

C.结果: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取得胜利。

D.意义: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使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二战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二战还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运用。教训——法西斯主义是战争的根源;绥靖政策对世界大战的爆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落后就要挨打;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关键。

E.二战后的战争制约因素:美苏冷战局面——美苏冷战,大搞军备竞赛,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美苏控制的第三世界国家与地区局部冲突争端不断;同时因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美苏两国全球战略的调整、两国首脑的一系列互访和会谈等。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成立联合国裁军委员会,加强军备控制;颁布通过《世界人权宣言》;成立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和与西方国家对话、对抗的合法舞台。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49年,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时举行;1950年,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成立世界和平理事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1935年,针对的是核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后果而发表;60至70年代美国反战运动,主要反对侵越战争,青年学生充当了反战和平运动先锋;联大通过《国际和平年宣言》,宣布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联系加强,彼此影响直接;经历大战、冷战、局部战争和面对核武器威胁,人民渴望和平;解决全球性的问题,最终取决于和平与发展问题的解决。

③二战后的局部战争

A.朝鲜战争:背景——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1948年在美苏支持下,朝鲜半岛出现两个对立政权: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主要经过——1950年朝鲜战争从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局部战争;1950年10月中国开始抗美援朝;1952年签订《朝鲜停战协定》。特点和影响——二战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战争;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越南战争:背景——1954年《日内瓦协议》签订,越南分裂为越南民主共和国和越南共和国;美国出于称霸的需要干涉越南内政。主要经过——60年代初美国推行特种战争;1965年美国将特种战争扩大为局部战争;1969年美国推行“战争越南化”;1973年双方停战。特点和影响——越南人民抗美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1975年越南实现统一;美国消耗了国力,内外交困;调整对外政策。

C.中东战争与和平进程:背景——中东的主体民族、政治统治、宗教信仰多次变更,造成民族纠纷频繁;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是大国倾力争夺之地;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对同一地区提出的排他性主权要求是阿以长期冲突的关键。主要过程——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年),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和平进程——1978年埃以和解;1993年巴解组织与以色列签订和平协议;1993年巴以达成临时和平协议。特点与影响——造成中东地区长期的动荡不安,严重危害了世界和平;造成巴以双方相互仇视和冤冤相报,使中东和平进程异常艰辛。

D.印巴战争:背景——英国“分而治之”的政策;边界和领土归属长期不定;克什米尔地区归属问题;美苏两国不断向印巴两国出售武器起了推动作用。主要经过——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1949年),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年),第三次印巴战争(1971年),1972年孟加拉国成立。特点和影响——造成南亚地区长期动荡不安;使印巴双方军备竞赛加剧,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

E.两伊战争:背景——领土和宗教派别之争;民族间的纠纷;战略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主要经过——1980年伊拉克首先对伊朗发动进攻;1980—1981年是相持阶段;1988年停火。特点和影响——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之间规模最大、损失最重的战争;两国经济全面倒退;造成中东分裂。

F.海湾战争:背景——两极格局逐步走向解体,中东局势动荡;伊拉克与科威特之间长期边界纠纷。主要经过——1990年伊拉克突袭科威特,美国先后实施“沙漠盾牌”计划、“沙漠风暴”行动、“沙漠军刀”攻势;1991年战争结束。特点和影响——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是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对中东和世界格局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规律小结

1.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军事制度的演化实质上是强化中央集权趋势在军事上的反映。如由分封制到奖励军功、北宋初和明初集中军权的措施。

2.中国古代主要有四个兵民合一的军事制度,即:府兵制、猛安谋克制、保甲法、八旗制度。

3.中国近代的军事制度、军队建设,既是中国近代化历程在军事上的反映,也是与世界形势和具体国情相结合的。如近代海军的创办、新军的训练、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等的组成。

4.世界近现代军事制度的演变与具体国家的历史传统、国家利益和国际局势密切相关。如德、日两国军事制度的演变(国民经济军事化——全力准备对外侵略;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集中力量搞好国内建设)。

5.近现代史上的战争,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革命与反革命;二是侵略与反侵略。

6.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阻碍和平和发展的因素也很多,当前有哪些因素制约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又有哪些因素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三.热点冷点

1.中国古代的主要军事制度的内容、中国近代新式军队的组建、世界大国间的主要战争,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具体军事制度与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之间的联系,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

3.注意结合课本关于主要军事制度和古今中外主要战争的基本结论,在新材料、新情境中,头脑清楚、明确判定。

4.军事是政治的延伸,军事是经济利益的继续,战争是利益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产物,要注意军事制度和主要战争与当时具体国际、国内形势的联系。

四.高考题例

01.(2004天津文综15)明太祖朱元璋设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制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前者掌京师军权,后者掌地方军权B.前者掌地方军权,后者掌京师军权

C.前者有统兵权,无调兵权D.前者有调兵权,无统兵权

02.(2004上海历史24)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倾轧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

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D.同僚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费不足

03.(2004广东历史11)北伐军决定先扫除直系军阀吴佩孚,因为他

A.是北洋军阀的总头目

B.在北洋军阀中实力最强

C.盘踞两湖,直接威胁广东革命根据地

D.勾结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三一八”惨案

04.(2005全国文综一卷20)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泛指江西)一带不停留,便向潇湘(泛指湖南)直进”描述的是

A.北伐军进军湖北B.八一南昌起义

C.湘赣边秋收起义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05.(2005上海历史21)2003年3月,美国未经安理会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推行“坦克式民主和自由”。这表明美国是冷战结束后

A.唯一的超级大国B.多极世界的一员C.欧盟外交的代表D.两极世界的一极

06.(2006四川文综16)“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篇。她在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武装起义是

A.浙皖起义B.黄花岗起义C.萍浏醴起义D.镇南关起义

07.(2006广东历史14)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千里跃进大别山B.百万雄师过长江C.挺进大西南D.挥师大西北

08.(2007海南历史17)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歌词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这支军队是

A.八路军B.新四军C.义勇军D.抗日联军

09.(2007全国一卷文综14)八旗制度由努尔哈赤创立,其早期特点是

A.士兵由招募而来,保证兵源B.士兵有专门军籍,世代为兵

C.士兵不从事生产,专事作战D.兵民合一,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10.(2007全国一卷文综15)清末湘军的组织形式“譬之木焉,统领如根,由根而生干、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这种军队组织形式是

A.便于国家直接控制、指挥军队B.使将不专兵,妨碍军队作战

C.造成兵归将有,为近代军阀所承袭D.促进官兵平等,有利于提高战斗力

11.(2007全国一卷文综17)1925年8月,广州国民政府组建国民革命军。这支军队与以往各式军队的主要区别是

A.重视思想教育,配置专职政治干部B.聘请外国军事顾问,帮助训练军队

C.实行征兵制,提高军队素质.D.通过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

12.(2008四川Ⅰ卷文综16)1904年爆发的日俄战争对当时中国国内的“立宪”、“专制”之争产生了很大影响。立宪派和主张君主专制的人对战争抱有不同期望。立宪派普遍希望

A.日败俄胜B.日俄俱败C.日胜俄败D.日俄休战

13.(2008四川延考区文综16)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为确保金融中心和首都的安全,集中主力与日军展开的会战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

14.(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30)科学家竺可祯写了60年日记,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C.解放军入北京城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

15.(2008上海历史共同部分24)1870年由法国人主动发起的在历史上被称为“最愚蠢的一场战争”的是

A.七年战争B.普法战争

C.拿破仑战争D.第一次世界大战

16.(2008全国Ⅱ卷文综21)图5为历史上某次战争

的形势图。该图所示战局的时间是

A.1812年

B.1914年

C.1918年

D.1941年

17.(2008广东理科基础68)1949年美国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其目的是

A.拉拢东欧国家B.压制殖民地独立运动

C.军事上遏制苏联D.与华沙条约组织对抗

18.(2009年福建文综13)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

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

19.(2009年全国Ⅱ卷文综14)图3所示战役是

A.明朝与瓦刺之战B.明朝与后金之战

C.清军反击噶尔丹之战

D.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战

20.(2009广东文科基础22)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高考资源网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高考资源网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高考资源网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高考资源网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21.(2009年福建文综17)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主力从集结地开赴华北战场协同友军作战,途中需要

A.东渡黄河B.北渡长江C.跨越陇海线D.挺进大别山

22.(2009海南历史18)“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水湘水,又成离别。绝缴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这首大学校歌出现的时期应是

A.1912-1919年B.1920-1926年C.1927-1936年D.1937-1945年

23.(2009年全国Ⅰ卷文综19)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我军……对于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以下战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

A.淞沪会战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D.平型关战役

24.(2009年江苏历史8)1937年7月7日,驻华北l3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

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D.九一八事变之后

25.(2009海南历史2)在伯利克时期的雅典,绝大多数公职任期一年,只能连任一次,并且均为抽签选举产生。只有军事领导职务通过举手表决选出,一年一任,但可无限期连选连任。这是因为

A.军人实际上控制着国家

B.雅典军人享有崇高威望

C.军事事务需要专人执掌

D.军职比行政公职更重要

26.(2009海南历史12)历史学家乔科尔顿写道:“这场战争持续四年其中有些好像拿破仑时代一样的大规模战斗,这是除了中国1853—1864年的太平天国之外,在19世纪发生的最惨烈的战争。”该战争应是

A.普法战争B.印度民族大起义C.美国内战D.马赫迪民族大起义

27.(2009年重庆文综21)色当战役的重大影响是

①促成了法国与撒丁王国结盟

②导致了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

③推动了普鲁士与奥地利联合

④增加了德国工业发展的资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8.(2008全国文综Ⅱ卷39题第(1)、(2)问)阅读分析资料如图7,完成下列各题。

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援华物资通过西北陆路运到中国,英美物资通过香港、越南和1938年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到中国。威廉凯宁在《飞越驼峰》一书中指出:“从这方面看,中国维持战争的能力完全变成了一个供应问题。”

1942年3月,中国和美国合作,开辟了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至中国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空中航线……驼峰航线。

3年中,中、美通过这条航线,将大量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并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辟驼峰航线的必要性。(14分)

(2)分析驼峰航线的作用。(6分)

29.(2009天津文综历史13题)(16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等

材料二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4分)

材料三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3)依据材料三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2分)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2分)

(4)依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2分)

30.(2009年山东文综35题)(10分)

彩虹是由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最空上看到条希望的彩虹。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

(1)结合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说明材料中“彩虹”的寓意是什么。(2分)“我们”有什么共同的“理想”?(2分)

(2)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2分)这一行动有何意义?(4分)

高考题例答案及解析:

01.C识记明初军事上的集权措施。

02.A注意从李鸿章的话语中总结主要原因。

03.C从吴佩孚所处的地理位置思考。

04.C在中共领导下的、打着工农革命军旗号的、在江西和湖南边界上发生的只能是秋收起义。

05.A重点在“美国未经安理会授权,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06.A识记同盟会成立后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07.A这里实际上是指在蒋介石军队重点进攻解放区时,人民军队的向中原地区战略反攻。

08.B从关键词“扬子江头淮河之滨……深入敌后”思考。

09.D从八旗制度的性质角度考虑。

10.C从题中“根、干、枝、叶”的关系和“用公款,用私惠”等关键词思考。

11.A结合课本小字部分对国民革命军特点的表述答题。

12.C立宪派希望君主立宪的日本打败沙皇封建专制统治的俄国。

13.A从关键词“为确保金融中心和首都的安全,……的会战”思考。

14.B只有B项符合淮海战役的情况。

15.B1870年法国人发起的“愚蠢战争”只能是普法战争。

16.C从图中奥匈帝国的存在和同盟国控制范围较小可知是一战末期。

17.C从北约的军事、政治组织性质上思考,且当时华约组织尚未成立。

18.D注意公元前206年—前202年应是前3世纪的最后几年。

19.C从图中“京师”、“长城”、“乌兰布通”等信息综合判断。

20.AB错在“与鸦片无关”;C错在“两败俱伤”;D错在“体现人类正义和道德”。

21.A八路军从西北地区到华北山西、河南一带抗日,必然东渡黄河。

22.D从题中“离别衡水湘水”、“除仇寇”、“还燕碣”等关键词判断这是抗日战争。

23.C从题中先失地、再诱敌与分敌、打击敌人主力等信息综合判断。

24.BA项应该是驻兵山东半岛,不是华北地区,B项与八国联军的构成有关。

25.C从军事事务的特殊性角度出发思考。

26.C注意时间,在19世纪爆发的持续四年的只有C项(1861—1865)。

27.D色当战役是普法战争中的关键战役,思考普法战争的影响。

28.答案要点:

(1)(从中国的需要、主要战场概况和世界形势变化等角度作答)中国国防工业薄弱,军用物资匮乏;长期战争消耗,外援更显重要(4分)。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无力援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占领东南亚大部分地区,英美援华物资通道被切断(6分)。中美等国结成反法西斯同盟,盟国希望中国牵制日军(4分)。

(2)(从对中国和对世界的作用两方面思考)从物质上支援了中国抗战,鼓舞了中国军民抗战的士气;有利于中国对日作战并将日军主力牵制在中国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6分)。

29.答案要点:

(1)(从英国的请求和中国的利益思考)直接原因:英国请求中国求援;中国保卫滇缅公路。

(2)(从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角度思考原因,识记《开罗宣言》的内容)原因:中国在印、滇、缅战场和国内战场坚持抗日,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重大成果:发表《开罗宣言》。成果内容:日本所窃取中国的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3)(点明国际合作制约战争构想及其战后机制)主要目的:战时合作,消灭法西斯;战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落实:创建联合国。

(4)(言之成理即可)认识:各国政府和人民同心协力,密切合作,世界才能和平、发展。

30.答案要点:

(1)(从德黑兰会议的召开目的角度思考)寓意:合作。共同理想:打败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

(2)(点明德黑兰会议后盟军在欧洲的重大行动并指出其作用)军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或“诺曼底登陆”)。意义:使德军陷于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加决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若回答“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等也可得分)。

五.新题预测

01.隋唐有兵制,可使“士(兵)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杜渐、绝祸乱之萌也。”其制应为A

A.府兵制B.征兵制C.募兵制D.养兵制

02.唐朝出现了大量以反映战火频繁的抗击少数民族贵族侵扰为主题的边塞诗歌。从“丈夫誓许国”(杜甫《前出塞》)和“归来报天子”(王维《从军行》)以及“将军天上封侯印,御史台中异姓王”(岑参《九曲词》)中,可以看出他们D

A.将爱国与忠君相互混淆B.投笔从戎以期加爵封侯

C.仇视周边少数民族政权D.既报国忠君又追逐功名

03.新华网银川2006年11月28日电,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固原市原州区南郊乡境内的开元堡古城遗址经过三个月的考古发掘,确认这是一座宋代中等规模的驻军古城堡,大小堡数十座,犬牙交错,形成纵深防御体系。宋代修筑这些城堡的目的是防御A

A.西夏B.蒙古C.金D.辽

04.据《文献通考》记载:“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治兵得其道也。”下列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的是D

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B.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

C.收回地方兵权达到“内外相制”D.地方贫弱导致对辽、西夏战争失利

05.以下是19世纪30、40年代中英部分武器装备数据对比,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C

中国英国

步枪射程100米.射速1-2发/分钟射程200米、射速3-4发/分钟

火炮泥模制造、炮管杂质多、气孔气泡多铁模制造、镗床切削、膛壁光滑

火药硝量过高、杂质过高、颗粒粗糙标准火药配方(硝78%、硫8%、碳14%)

A.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B.儒家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差距

C.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D.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间的差距

06.《红军不怕远征难长征组歌》合唱中有句歌词:“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墙。不怕流血不怕苦,前赴后继杀虎狼。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关于“途中”“迷雾”产生的原因是A

①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②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转移

③转移途中损失惨重④日本帝国主义对红军的围攻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④D.②③④

07.列宁指出:“现代的文明的美国历史,是从一次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决定这场战争的转折性战役是B

A.瓦尔密大捷B.萨拉托加大捷C.阿亚库巧战役D.萨多瓦战役

08.民国5年2月《新青年》发表文章说:“击死奥大利(奥匈帝国)之男女两青年耳,竟演成一折天拄绝地维空前之大决斗。始则奥塞二国之眦睚,於是俄人与焉,德人与焉,法人、英人与焉。……如土耳其之弱、如意大利之中立,皆袂投入战争,惟恐或后。”这说明C

①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爆发的导火线②意大利在战争前保持中立

③土耳其追随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作战④一战参战国之多、范围之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09.二战爆发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法)扔出了两个‘小孩’,再扔出另一个‘小孩’给‘狼群’以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但英、法仍然对德国心存侥幸,幻想德国人在战争打响后,会东侵苏联。三个“小孩”分别指B

A.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B.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

C.西班牙、南斯拉夫、波兰D.卢森堡、荷兰、比利时

10.1979年苏联出兵对阿富汗实行军事占领,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进行持续78天的轰炸。其实质是D

A.高唱“人权高于主权”论B.实行“人道主义”干涉

C.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D.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11.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B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12.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B

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D.德国强租胶州湾地区

13.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C

A.三元里抗英斗争B.黄海海战C.反割台斗争D.南京保卫战

14.一个课外学习小组准备筹拍一部反映西方侵华的电影,如果你是小组的成员,在拍摄电影《八国联军》过程中,不应该出现的场景是B

A.联军用蒸汽轮船运兵B.光绪帝利用义和团进行抗击联军

C.部分中国军队用大刀长矛对抗联军D.联军用电报传递军事信息

15.抗战时期,国民党将领陈诚提出“在抗战第一期间,国军……消耗适度人力,保存我国军力。以空间换时间,扩大战场,分散敌军兵力,以求达成提早阻止敌人前进的目的……”为此国民政府所组织的会战包括C

①淞沪会战②徐州会战③太原会战④枣宜会战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6.毛泽东说:“人民解放军转入全面反攻,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毛泽东指的事件反映在下列哪个图片中A

17.下列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述不正确的是D

A.资本主义文明受到巨大挑战B.为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提供时机

C.民族主义引起人们的重新审视D.维护了欧洲传统国际格局

18.西班牙内战被人们称之为“小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因为A

A.世界主要政治力量都直接间接地介入了这场战争

B.内战远远超出了西班牙的领土范围

C.内战直接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D.内战中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展开了激烈斗争

19.山本五十六曾说:“凭日本的工业,根本不能与美国为敌,同其抗衡。如果(日美)非打不可,在开始的当年或一年中可以奋战一番,并有信心争取打胜。但战争如果持续下去,以至拖到二年三年,那就毫无把握了。”结果,不到一年他的预言就应验了。下列战役中最早应验他的预言的是A

A.中途岛战役 B.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C.马里亚纳群岛战役 D.菲律宾战役

20.有人评论一场现代战争的结果时说“战争之后,波斯湾变成了美国的内湖”。这场战争的双方是C

A.伊朗与伊拉克B.美国与苏联

C.多国部队与伊拉克D.英国、法国、以色列与埃及

21.观察下列两幅反映中日关系的图片,结合图片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两幅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分)

(2)图2场景的出现对中国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4分)

(3)造成图1、图2两种不同场景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5分)

(4)由上述图对今天中国的发展有何启示?(2分)

答案要点:

(1)图l: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1分)

图2:抗日战争中国胜利,日本投降。(1分)

(2)抗日战争中国的胜利,是中国人民100多来年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为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4分)

(3)主要原因:(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以加1-2分,但总分不得超过5分。)

图l:中国清政府腐败无能,避战求和,不敢依靠人民群众;(1分)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国势强盛,对华战争蓄谋已久(1分)。

图2:中国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全民族抗战。(1分)

日本发动的是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1分);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互相支持(1分)。

(4)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维护世界和平局势;发展好自己,才能真正自强于世界(2分)

22.(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初,爱因斯坦从相对论的思想出发,提出了著名的质量能量公式,为核能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二战爆发后,爱因斯坦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建议,应抢在纳粹德国之前研制出原子弹。……但当他得知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时,感到非常痛心,他说:“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后悔当初从事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

材料二邓小平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材料三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穆罕默德巴拉迪获得了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他在颁奖典礼上说:“我坚信,假如我们希望逃过自我毁灭的下场,我们集体良知和安全保障体系内就不该允许核武器存在。”“为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彻底确保不会有更多国家拥有核武器。”巴拉迪还强调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在监督和平利用核能方面扮演的角色,即确保核材料仅被用于发电、医疗、研究等方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爱因斯坦对制造和使用核武器的主张。(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发展核武器的目的及其意义。(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前核问题的认识。(2分)

答案要点:

(1)研制核武器作为预防法西斯核战争的手段;反对把核武器作为大规模杀人武器。(2分)

(2)目的:反对核战争,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独立。(2分)意义:增强了国防实力,维护国家安全,提高国际地位。(2分)

(3)核武器依然严重威胁世界和平;要和平利用核能造福人类;防止核扩散。(2分)(写出2点即可)

古今中外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


古今中外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

注:囊括大纲版和新课标版。含有知识归纳、规律小结、热点冷点、高考题例、新题预测共五个实用专题构成部分。

一.知识归纳

(一)中国古代史:

1.先秦:“五谷”在商周时已有种植;当时的牲畜可供食用、拉车和祭祀;商朝青铜器主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西周青铜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增多;周朝漆工艺大量用于车身、车篷的装饰;夏朝的交通工具种类很多,有车、船、橇等;商朝以贝作货币;商周时,道路沿途设有旅舍;春秋战国时,人们能用曲酿酒;《诗经国风》中的许多民俗民情诗,对我们了解春秋时代社会经济生活,有很大参考价值。

2.秦汉:有统一的度量衡、货币、车轨与文字(小篆——隶书);丝绸之路开通后,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一种牧草)、胡豆、胡麻(亚麻)、胡瓜(黄瓜或青瓜)、胡桃(核桃是其一种)移植内地;西域的良马(大宛马)、骆驼等源源东来;中原的丝织品、铸铁术、井渠法传到西域;东汉的画像石与画像砖,其画面题材包括生产、风俗、出行、建筑陈设等;楚歌、楚舞在汉代风行一时;汉武帝以后,西域的琵琶、笳、箜篌等乐器传入中原。

3.南北朝:南方主食稻米,常见的有稻米饭、麦饭和粟饭等;北方盛行面食;蜀汉发明了馒头,北魏人已会炸油饼,胡饼成为内地人喜食之物;三国以后,饮茶之风开始盛行;南方士大夫盛行宽衣博带;北方盛行胡服;南方流行穿屐(木底鞋)和芒屩(草鞋);北方多兴穿靴。

4.隋唐:隋唐时在交通要道上开设的私家店肆,备有供客商骑用的“驿驴”;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货币;唐代市场的摊位和交易时间都有严格限制;隋朝时,人们喜穿戎装;唐朝时中原人喜穿胡服和靴子,妇女盛行穿男装;胡饼是当时的主食;当时有不少蔬菜来自国外,如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尼泊尔)的菠菜等;中原人从高昌学到酿造上乘葡萄酒的方法;隋唐时,贵族高官的住宅占地大,设施全,老百姓的房屋大多小而简陋;隋唐时使用高型家具和垂足而坐,已逐步代替古老的席地而坐的习惯,后世的床、桌、椅、凳等重要家具,在唐末已基本形成;隋唐两代,人们出门喜欢骑马、骑驴;唐代流行一种和轿子类似的肩舆;隋唐时,有打马球、竞渡、荡秋千、斗花草等文娱活动;隋唐时季节性节日很多,特别热闹的是正月十五的灯节。

5.宋元:宋代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传播到江淮地区;城市居民广泛用煤作燃料;南宋棉纺织业的兴起,标志着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北宋时商业活动已不受地点和营业时间限制;市内还有娱乐贸易场所“瓦子”;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政府在一些大港口设有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词、宋话本、元曲的兴起,其社会原因都是适应不断扩大的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6.明清:明代从国外引进的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和经济作物烟草,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清军入关后,在全国推广男人剃去前额头留长辫子;清代,满族妇女以长袍为主,汉族妇女一般上衣下裙,后来满汉妇女相互效仿。

(二)中国近现代史

Ⅰ.大纲版:

1.半殖半封开始及形成时期:洋务运动中,开始创办新式学堂,开始把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作为必修课;政府重要文件开始用电报拍发;中国近代第一份报纸《申报》在1872年创刊于上海。

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提倡“自由、平等、友爱为纲”的公民道德,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禁止蓄辫、缠足、赌博;当时,具有进步思想的人士,除喜欢穿西服外,男的喜欢穿中山装(一种正面有四个口袋的上衣),女的喜欢穿旗袍。家庭观念由旧式的男尊女卑、三从四德开始向男女平等、男女同权转变;婚姻观念由旧式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转变为自由恋爱、婚姻自由自主。

3.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沦陷区低价收购甚至无代价征发农产品,造成农村普遍粮荒,饿殍遍地;在上海,日本三年间配给居民的粮食,尚不足一年的食用;北平居民吃的是配给的豆饼、树皮、草根等制成的“混合面”。

4.民国时期的社会生活:除上述南京临时政府提倡的习俗及服饰变化外,民国时期的饮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在一些沿海城市,吃西餐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但西餐传入中国源于鸦片战争后通商口岸的开放);牛奶、汽水、啤酒、咖啡、饼干、面包、味精等西洋或东洋的食品,在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外国传来的卷烟,大量地排挤了中国的旱烟和水烟。民国时期的交通有一定的改善,轿子、马车逐渐减少,人力车、自行车成为常见的代步工具;城市里奔驰着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公路和铁路事业有所发展;民用航空和水上航运业缓慢发展;始于清朝末年,只限于官方使用的邮政、电报、电话等通讯事业,逐步成为民间相互联系的主要途径。在住宅建设方面,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草房仍旧大量存在;在沿海城市,一些富商和大官僚,盖起了钢筋水泥结构的西式“洋楼”。

5.社会主义新中国:从1949年至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工农业生产超过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市场物价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一五”计划的完成,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由于“左倾”错误等原因,造成1959—1961年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市场物资供应紧张。“文革”开始以后,在毛泽东的号召下,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从主要方面和长远影响来说,给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带来相当的困难。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结束了生活物资短缺、凭票证供应的历史;服装方面,男的以西服和夹克衫为主,女的式样更多,牛仔服是青少年中最为流行的服装;饮食方面,更加多样化,主食比例逐渐下降,副食和果品的比例逐渐增加;由于暖棚等技术,人们可以随时买到反季节蔬菜;在茶和啤酒之外,中国人对果汁、可乐、咖啡有了更多的热情;远距交通一般都选择铁路、高速公路或飞机;市内交通除公共汽车、电车、地铁、出租车外,摩托或私人轿车的比例在增加;但目前城乡人民个人的交通工具主要还是自行车,中国是世界上自行车最多的国家,被称为“自行车王国”;通信方面,除传统的信件、电话、电报外,人们更多地采用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人们的住房及配套设施也在逐步改善;利用假日旅游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许多人生活内容的一大变化;在风俗方面,使用火葬、禁放鞭炮等新风丧正在推广。

Ⅱ.新课标版: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物质文化生活与社会习俗多沿袭传统。从当朝皇帝到达官贵人,穿长袍马褂,吃满汉食品,住深宅大院;平民百姓则粗食布衣,住普通民居。当时,吃穿都是中国自产。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百姓生活中,“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服装五花八门,有西服,有粗布大衫,有旗袍,学生装在青年人中成为文化教养的象征,而仿照欧洲风格的裙子也流行于大城市中。中国各地饮食具有地方特色,如南方人喜吃米饭、海鲜,北方人喜欢面食、肉类。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随着中国开设通商口岸越来越多,西方建筑样式更多地出现在中国,一些官员或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近代中国社会风俗也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断发易服”具有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与大城市相反,近代中国的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农村坚若磐石地沿袭下来。

(2)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劳动就业问题,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从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人们衣着朴素,食物比较简单,城市住房总体看比较拥挤,家具陈设只有床、饭桌、椅子等必需用具。由于物资比较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比较低。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的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了百姓的餐桌。

2.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铁路与公路:在中国,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因地区而异。南方多水路,船是主要运输工具;北方多旱路,人们以乘坐马车为主。平民百姓外出,多以步行为主。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不久就被拆除。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西北、西南和内地之间,基本没有铁路交通。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南、西北地区的沟通。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不断改进机车和对铁路技术进行改造的基础上,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但由于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加上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公路交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新中国成立后,建起汽车制造厂,公路运输获得较快发展。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

(2)水运和航空:鸦片战争后,轮船进入中国,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各大口岸相继涌现出一批轮船公司,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铁路、公路和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新中国成立初期,乘飞机有种种限制,民航发展有限。改革开放以后,逐步放宽并最终取消了这些限制,航线和航班不断增加。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3)通讯工具的变迁:19世纪7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建起一个电报机房。随后,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从此,清政府开始在各省架设有线电报线。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无线电台在各地陆续开设。当时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则官商通用。1875年,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到1949年,全国电话普及率仅0.05%。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改革开放以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话由奢侈品变成日用品。人们还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使信息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3.大众传媒的变迁:

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中国境内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1)报刊业走向繁荣: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比较著名的有《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等。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戊戌变法前后,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越来越多,且多反映社会思潮。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利用报刊大力宣传民主科学思想。中国报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展开斗争,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而《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容比较丰富。改革开放后,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景象。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纷纷创办。各报刊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普遍扩大信息含量,拓宽报道领域。

(2)影视事业的发展: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在30—40年代,诞生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影片,如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渔光曲》和电影《风云儿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许多优秀影片荣获国际国内大奖。电视的出现要比电影和广播晚。1958年,北京电视台(央视前身)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最初只在京、沪等少数大城市建有电视台,只有少数人拥有电视机,电视节日也比较单调。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人们最早使用的黑白小电视,如今已被大屏幕高清晰度彩色电视以及液晶电视取代。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各电视台创办了一批内容更充实、质量大为提高的名牌栏目。一些重大事件和体育比赛的现场直播,以及优秀电视连续剧的播映,吸引了无数观众。在现代社会中,看电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3)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90年代以后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而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等媒介一样,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因此,被称为“第四媒介”。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接受,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互联网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三)世界近现代史:

Ⅰ.大纲版: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以来):机织布代替手纺布;蒸汽轮船代替帆船;坐火车旅行日渐普遍。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可以用上电灯,看电影,打电话,拍电报,坐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火车、轮船或飞机出门旅行,用化学工业方法合成的塑料、染料、人造纤维等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3.新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科学技术的进步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人造纤维工业的出现,使人们的服装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化肥的大量使用和高产品种的推广,促进了农业产量的提高;电子计算机开始走进家庭;以集成电路为基础制造的小型家电,如照相机、电视机、洗衣机等,进入万户千家;日新月异的现代化通讯手段,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Ⅱ.新课标版:

1.新航路开辟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欧洲的商人们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他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以及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各地销售,赚取丰厚利润。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工厂逐渐集中,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做工,城市在国家社会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电的广泛使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成就。发电机、电动机先后问世,出现了集中供电的发电厂,输变电技术也日益完善。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电气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灯使城市的夜晚亮如白昼。电车使城市居民出行更加方便,电梯使摩天大楼越建越高。电话使相隔千里如同近在咫尺,电冰箱、洗衣机、电熨斗等的使用大大减轻厂人们繁重的家务劳动,电影和电视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人们在用内燃机驱动火车和轮船的同时,还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化学工业的发展也令人瞩目。科学家们从煤和石油等原材料中,提炼出多种化学物质,并以此为工业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和人造纤维等多种化学合成材料,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家里完成很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乐趣。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着改变,网络聊天、网上购物使人们足不出户也能够与其他人沟通并享受服务。但是,网络也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5.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19世纪晚期,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为电影的出现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1895年底,他们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已拍摄的电影短片,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20世纪初,美国人格里菲斯拍摄和导演了集故事性和艺术性于一身的电影作品,如《一个国家的诞生》等。但是最初的电影是黑白无声片,称为“默片”。这一时期,苏联电影事业迅速发展,拍摄了《波将金号战舰》等影片。1927年,美国首次拍摄成功有声音、有对白、有音乐和歌唱的有声影片,电影进入有声片时期。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家》拍摄成功。二次大战后,宽银幕和立体声电影等相继问世。电影逐渐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和广为流行的娱乐形式。有人称之为继诗歌、音乐、舞蹈、美术、建筑和戏剧之后人类创造的“第七艺术”。20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机出现。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首次开办每天两小时的电视广播。30年代末,英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已达两万户。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二次大战后,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电视进人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电视节目从直播发展到实况录像转播,从多路传播发展到卫星传播。电视节日的内容极为丰富,电视传播覆盖范围十分广泛。有人把电视艺术称为艺术大家庭的“第八艺术”。影视艺术既反映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又直接敏锐地回应、影响文明的发展和社会风尚的变化,满足人们各式各样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深刻和广泛。

6.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调整,使“福利国家”发展起来。“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随着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福利国家”制度也有许多弊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二.规律小结

1.古今中外社会生活,主要包含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及社会风俗的变化。

2.古今中外社会生活的变迁,它在主要方面属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内容。

3.古今中外社会生活的变迁,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多因一果”),即与特定时期的政治前提、经济状况、政府政策、民族外交关系、经济文化交流等多种因素有必然联系。

4.古今中外社会生活的变迁,也反映了时代潮流的演化。可以说它是时代潮流的一个“风向标”。

5.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的社会风俗和衣食住行等深受影响。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后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大大改变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反映出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6.近代交通和通讯工具由西方传入中国后,发展速度缓慢。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全国的交通、通讯网络。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7.报刊、影视、互联网等传媒的发展,反映出科技发展带来媒介手段的不断进步。不同历史时期,各种媒介手段发挥作用的程度各不相同。媒介手段的进步使人们越来越快、越来越广地获得信息,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

三.热点冷点

1.近两年来(2007—2008年)各省市高考题中,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程度日益升温,2008年起全国文综考纲明确把“社会生活”列入新增考纲要求,这是2009年考纲必须重视的热点。

2.应注意分析社会生活与政治、经济、民族、外交、文化等多种因素的联系。

3.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标杆,应注意它与经济基础、科技水平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联系。

四.高考题例

01.(2007海南历史4)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D.州治、县冶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02.(2007海南历史14)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03.(2007广东历史10)“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B.清朝C.民国D.新中国

04.(2007广东历史24)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05.(2007天津文综18)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等。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达B.对外交流的繁荣

C.西域都护的设置D.泉州口岸的开放

06.(2007天津文综19)清末的一首打油诗云:“洋帽洋衣洋式鞋,短胡两撇口边开。平生第一伤心事,碧眼生成学不来。”该诗反映了当时

A.服饰的西化B.洋货倾销中国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07.(2007天津文综20)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

A.革命封建礼仪B.废除封建身份制度

C.带动文明开化D.进行政治制度改革

08.(2008上海历史分叉部分B组5)服饰有实用功能、标识功能、装饰功能等,以下古语能体现服饰装饰功能的是

A.“衣,依也B.“衣,隐也”

C.“衣服,所以表贵贱也”D.“衣,身之章也”

09.(2008江苏历史6)1869年,《教会新报》的一篇文章写道:“外国生产皆归男医接生,虽经此例,似不成规矩。……男归男医,女归女医,岂不至善也!”材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虽已开放,但人们思想还比较保守B.西方男女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冲击D.人们难以接受西方医学知识

10.(2008宁夏文综29)据记载,1888年清朝政府在北京西苑修建了一条铁路,慈禧太后因火车司机坐在自己前面开车,弃用了从德国引进的蒸汽机车而改用太监牵拉。这说明

A.顽固势力拒绝引进西方科技B.封建等级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C.清廷天朝大国思想根深深蒂固D.封建迷信阻碍近代科技传播

11.(2008宁夏文综32)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12.(2008天津文综16)隋唐时期民族大融合导致了社会观念的诸多变化,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表现是

①贵人御馔,尽供胡食②饮茶之风开始盛行

③喜吃胡瓜、胡桃、甘薯④妇女盛行穿男装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3.(2009年四川文综12)图4、图5是甘肃嘉峪关、酒泉一带魏晋古墓中发现的以庖厨为题材的彩绘墓砖。这两幅图

A.反映了魏晋时期当地百姓民族构成情况B.证实了魏晋时期男女劳动分工状况

C.展现了魏晋时期当地动物养殖状况D.有助于了解魏晋时期饮食生活状况

14.(2009年山东基本能力31)(1分)被喻为“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冒出的蘑菇”的福建土楼,是典型的客家民居。据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土楼以圆楼为主,也有一些是方楼

②在古代同一幢土楼里居住着不同宗族的人

③圆筒状的土楼象征着合家团圆、万事和合

④土楼体现了江南水乡私家园林的建筑风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2009年上海历史17)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16.(2009年上海历史18)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17.(2009年安徽文综15)下列图片(图3)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

18.(2009上海文综10)服饰体现了社会风尚,并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中国废除服饰分贵贱的冠服制度(见右图),并实现服饰制度根本转变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19.(2009年广东历史11)下列歌谣中,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的是

A.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B.文明洋伞小包裹,长统洋袜短脚裤

C.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D.改良的头,改良的花,改良的姑娘大脚丫

20.(2009广东理科基础63)“又是庚申元旦节,过年过得直贯冲。见面齐声道恭喜,脱帽都行一鞠躬……祝罢再把新年贺,两手深深打一恭。”长沙市民曾有的这些习俗,最早可能出现于

A.唐宋时期B.明朝后期C.民国初年D.新中国时期

21.(2009年全国Ⅰ卷文综22)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B.工厂纪律严格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D.贫富差距缩小

22.(2009上海文综11)好莱坞是“美国电影”的代名词,人们易把好莱坞与电影划等号。然而,电影是由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应在

A.1500~1600年期间B.1765~1830年期间

C.1870~1900年期间D.1945~1970年期间

23.(2009海南历史15)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但受到舆论责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这说明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

C.妇女装束变化与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D.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自身权利

24.(2009年江苏历史22)(12分)近代以来,人们的婚姻观念逐渐改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

——陆秋心《婚姻问题的三个时期》(《新妇女》1920年4月15日)

材料二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材料三婚姻不是件私事;……在任何地方一个男子或女子要得到一个配偶,没有不经过一番社会规定的手续。

——费孝通《生育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人们的婚姻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为婚俗背景的经济基础和家庭关系,从传统到近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中“我”的婚姻态度发生变化的社会条件是什么?(7分)

(3)据材料一、三,不同学者在婚姻自由度问题上的视角分别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这一问题?(3分)

25.(2009年四川文综37题第(3)小题)

材料四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生存保障。这一制度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二战以后吗“福利国家”在西欧日渐完美,在很大程度上起了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这样的“福利国家”必然占用相当大的财政预算,而人民对福利政策不仅已经习惯,而且不嫌其多,只嫌其少。至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病已明显化。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严重地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高新科技的投入。(摘编自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

(3)根据材料四,概括“福利国家”产生的历史根源和作用。(5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福利国家”日渐完善的主客观条件,并揭示“福利国家”遇到的难题。(6分)

(4)依托上述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就富民与强国的关系问题谈谈你的主张,并举出史实论证你的观点。(3分)

高考题例答案及解析:

01.C从唐政府的商业活动的限制性规定出发思考。

02.D从诗中对清末报纸社会作用的评述思考。

03.B从西餐传入中国的源于通商口岸的开放思考。

04.DABC三项均有表述失误之处,结合二战后电子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思考。

05.B新物种的引进源于对外开放或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06.C服饰及生活习惯的西洋化实际上是一种崇洋现象。

07.C重要政治人物率先改变生活习惯实际上是为了推动某项社会习俗的进步。

08.D理解四个选项的含义,按照“服饰装饰功能”标准去选择。

09.A结合题中时间及材料所述观点思考。

10.B慈禧太后这种出行方式本质上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反映。

11.D从公历(“新历”)1月1日被称为“元旦”(中国传统节日)可得出结论。

12.C②项始于三国时期;③项胡瓜、胡桃始于西汉,甘薯是明代从国外传入。

13.D题中文字“庖厨”和图画都与饮食有关。

14.B②错在“不同宗族”,④错在“江南水乡”。

15.C日本本土文化如和服、茶室、歌舞伎等;西方文化如西服、咖啡、西洋歌剧等。

16.A理解“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的含义。

17.B只有B项剪掉辫子才有反清革命色彩。

18.B理解“废除服饰分贵贱的冠服制度”是指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19.CC项拖辫子、说之乎者也不属于满清封建风尚。

20.C从题中“鞠躬”、“打恭”等关键词判断。

21.B工人离不开钟表,是因为工厂纪律严格、不能迟到早退。

22.C识记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的时间。

23.C从妇女裤装和短裙利于参加劳动角度思考。

24.答案要点:

(1)(从婚姻不自由到自由)变化:从遵从父母之命到追求婚姻自由。

(2)(经济基础变化引起家庭关系变化、应从制度、团体、法律等层面分析社会条件)经济基础: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家庭关系:从传统纲常伦理(父为子纲)到家庭成员的平等自由。社会条件:社会制度的变革(新中国的成立);社团组织(家庭、妇联)的支持;法律保障(新婚姻法的颁布)。

(3)(从历史演变和社会规矩角度考察,另外婚姻自由是相对的)视角:历史考察;社会关系考察。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婚姻当事人越来越自由,但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婚姻自由总是相对的。

25.答案要点:

(3)(从经济基础和阶级差别分析根源;从“福利国家”政策的目的看作用、用辩证观点分析条件和难题)历史根源:工业革命的发展;贫富差距加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3分)。历史作用:缓和社会矛盾(2分)。主客观条件:资本主义国家汲取历史教训;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4分)。难题:人民过于依赖福利制度,国家财政不堪重负(2分)。

(4)(有理有据,即可给分,答案灵活)主张(1分);用史实论证(2分)。

五.新题预测

01.一位历史研究者想要编写《昭君出塞》一书,涉及长安民俗生活的情景,他可以利用的素材是A

A.吃葡萄、喝肉羹B.盖棉被、穿绸衣

C.放鞭炮、听说书D.抽卷烟、烤甘薯

02.东汉以来,许多新的词句在社会上的使用日益频繁。如:报应、造孽、来生、浮屠等。这反映了A

A.佛教日渐流行B.道教传播广泛

C.“仁”的思想影响越来越深入D.人民生活越来越困苦

03.中国古代饮茶之风始于C

A.传说中的神农氏时期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D.隋唐时期

04.《柳南续笔》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它反映了D

A.棉花在内地的传播B.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

C.绵纺织技术的推广D.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05.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细微地描写了贾府的洋货使用。第40、59回,凤姐用以包裹银箸、黛玉用以包裹匙箸的洋巾,宝玉的俄罗斯国出品的雀金裘氅衣。第105回,抄家时没收的洋灰皮、洋呢、哔叽、姑绒、天鹅绒等呢料。材料反映了清朝中期B

A.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B.官宦人家使用外国奢侈商品

C.进入中国的商品主要是纺织品D.外国商品丰富了中国民众的生活

06.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安德森在他的名著《中国食物》里谈到,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很少吃牛肉,而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物原料。造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根本原因是B

A.历史传统的不同B.生产方式的不同

C.生活习俗的不同D.宗教信仰的不同

07.下列哪一历史现象不可能发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B

A.打电话、发电报使远距离联系更加便捷B.照相机、洗衣机走进了千家万户

C.远洋轮船和飞机成为更时髦的交通工具D.发电机、电动机是工业必备设备

08.右图为“上海——吴淞”铁路。1876年由怡和洋行承建,该铁路于1877年被中国政府购得后捣毁。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D

A.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

B.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

C.清政府推行“铁路国有”政策,维护中国铁路路权

D.清统治者思想愚昧保守,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

09.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穿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健康,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C

A.太平天国运动中B.辛亥革命中

C.义和团运动中D.新文化运动中

10.右图是1907年秋瑾在上海创办的妇女杂志。该杂志设有论说、演坛、译编、传记、小说、文苑、新闻和调查等栏目。该杂志大量发行对人们的影响有B

①开阔视野②关注国事③减少文盲④传播新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1.客家民居是中国四大民居建筑之一,是研究民族、民俗、社会人文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以下是建于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几种客家民居,从中可得出的历史信息是C

①聚族而居②小农经济的基地③有一定的防御功能④近代受到西学东渐的影响

客家嗣龙屋客家椭圆楼城堡闸楼东西合鉴式围楼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

12.1993年,号称“中国第一票”、“第二货币”的粮票终于完成其长达38年的历史使命,退出历史舞台。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C

A.粮票在中国长期实行是中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物资供应相对匮乏下的产物

B.取消粮票是建立在改革开放以来粮食产量提高,促进农产品流通的基础上的

C.粮票的长期实行满足了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从根本上解决了粮食供需矛盾

D.取消粮食能反映出中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重大变革

13.“60年代看天上(太阳),70年代看墙上(挂钟),80年代在手上(手表),90年代在腰上(手机)”。这是对20世纪我国老百姓看时间方式的生动写照。这反应了B

①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②科技进步是生活质量提高的前提

③科技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④我国的科技已处于世界前列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4.有一位旅行者,早晨5点钟从新加坡机场打电话给北京家人,要求给他准备午餐。此事说明世界变小了。下列选项中,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的因素有A

①汽车、飞机的创制②电话、电报的发明

③互联网的诞生④新航路开辟⑤电冰箱、洗衣机、避雷针诞生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15.电视具有覆盖厨广,时效性和现场感强的特点。下面情景不可能出现在电视上的是B

①直播贝多芬演奏英雄交响曲场面②播放毕加索美术作品现场拍卖会新闻

③访问电影的发明人卢米埃尔兄弟④放映改编自拜论《唐璜》的电影作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6.下列哪一个事件最有可能通过电视为民众所了解?B

A.俄国沙皇政权被推翻B.总统候选人尼克松和肯尼迪进行政策辩论

C.贝多芬的音乐演奏会D.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进行试飞

17.“社会史”是人类全部历史的浓缩,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社会史范式也逐渐进入了高考命题人的视野。请回答下列有关中国近代社会史的几个问题:

(1)下列三幅图片是重庆市游自国先生家族先人的老照片,深刻地反映了民国初期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据下图指出其变化及成因。(7分)

穿着改良旗袍的五位婆婆不再缠足的姑姑刚剪掉辫子的四位爷爷

(2)新中国成立以来,女性的服饰也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过程:

20世纪50年代女性最时尚、单调的列宁装20世纪80年代末陕西韩城党家村姑娘们展示的时尚服装

请回答:有人说“流行的服饰是社会发展、变化状况的一个缩影”,请你结合上述两幅图片阐述这个说法。(5分)

参考答案:

(1)变化(分两个层次赋分):第一层次:民国初期人们的服饰、生活风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分,若答具体表现“穿旗袍”“剪辫子”“禁缠足”等亦可。)第二层次:民众观念发生了变化、中西合璧(或中西文化开始冲突碰撞)、妇女地位得到改善等(3分)。

原因:辛亥革命带来了社会风气的进步,西方思想文化传入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任2点,2分)。

(2)20世纪50年代流行列宁装,反映了当时中苏关系的亲密(或: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生活水平低;高度集中的社会体制导致了服装的单调(任2点,2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1分),人民生活富足(1分),审美观念提高导致了服饰的多样化(1分)。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物资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欧美还数十年前,人皆结发也,至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民风也,且垂辫既污衣,而篱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废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天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二我们剪辫的最后目的,应该大家联合起来等到全体的中国人都可以剪辫子时才把辫剪掉。若是一个一个地把发辫剪下,是不相宜的。这种愚昧的风俗,是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必须等全体的中国人决心把它剪掉,或者至少要有一个大多数,使全世界都知道才行。并且这种发辫不过是中国所受许多侮辱中一种,我们应该立刻地把许多侮辱去掉的。

——《孙中山年谱长册》(上册)

请回答:

(1)请概括材料一康有为主张“断发”的理由(不得摘抄原文)(6分)

(2)孙中山为什么主张“剪辫”?(3分)

(3)试分析康有为与孙中山主张的相同点。(4分)

参考答案:

(1)不利于中外友好交往;无法从事机器化生产;不利于行军作战;欧美各国都随机器工业的开展和战争的需要剪发而富强;既不美观又不卫生;有损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每点1分,共6分)

(2)是推翻清朝统治的民主革命的需要和象征,也是摆脱中华民族耻辱,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的需要和表现。(3分)

(3)都把剪辫这一陋俗置于强国富民、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振兴中华的政治高度来认识,而非泛泛地移风易俗。(4分)

古今中外文化教育制度专题


古今中外文化教育制度专题

注:囊括大纲版和新课标版。含有知识归纳、规律小结、热点冷点、高考题例、新题预测共五个实用专题构成部分。

一.知识归纳

(一)大纲版

1.中国古代史:

(1)先秦:秦秋晚期,孔子以“有教无类”思想办学,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只允许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使平民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战国时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实质上是文化高压(抑儒尚法)。

(2)秦汉: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使用小篆,后来流行隶书;焚书坑儒是文化专制,起因是郡县制和分封制之争,虽有利于巩固大一统,但箝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教育官办,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汉武帝开始实行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选拔标准在两汉时期逐渐由德才兼备发展为只注重门第族望,世家地主(士族门阀)形成并发展起来。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建立太学,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

(3)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但它必然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而无法继续。

(4)隋唐: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建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为主,以儒为师,大办学校;武则天增加录取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能破格用人,创立“自荐”求官制度;唐玄宗前期,任用高官主持考试,以后成为定制,设集贤院,广聚学者。科举制的进步意义:抑制士族门阀;扩大官吏来源;提高文化素质;加强中央集权。吐蕃创制了吐蕃文字。隋唐时,中印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是玄奘和义净,中日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是吉备真备、阿倍仲麻吕和鉴真,中朝文化交流的代表人物是崔致远。

(5)宋元:北宋初,科举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掌握;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的科目;实行糊名法防止舞弊;录取名额大大增加。王安石变法在教育方面,一是改革科举,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二是整顿太学,重编教科书《三经新义》,使学校变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契丹人仿汉字偏旁创制了契丹文字。元昊仿汉字楷书创制了西夏文字,推行科举制选拔官吏。元世祖忽必烈请“八思巴”创制蒙古文字。

(6)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见解,答卷文体有严格限制,它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文字狱以清代最严重,这种文化专制,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中国近现代史

(1)半殖半封开始时期:太平天国后期纲领《资政新篇》在文化教育方面提出,反对迷信,兴办学校、医院和慈善,禁卖人口、吸鸦片。

(2)半殖半封形成时期:洋务运动中,培养人才主要采取办新式学校和选派留学生两种形式,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湖南巡抚陈宝箴聘请梁启超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变法法令规定,创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中小学堂,兼习中西各科,废除八股,改考策论(中国历史、清朝政治),开设经济特科(特别开设的经国济世的实际学问),设译书局、报馆、学会,选派留学生。(办学废八股译馆留)(1905年清政府宣布正式废除科举考试)

(3)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在教育方面规定不读四书五经,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

(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5)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占领区推行奴隶化教育。在学校教育方面,延长初等教育年限,教科书以“中日亲善”、“共存共荣”、“大东亚新秩序”为基本思想,日语定为必修课,不挂中国地图,不用“中华”字样。在社会教育方面,利用报刊、图书、广播等进行奴化宣传和反共宣传。

(6)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7年邓小平恢复工作,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召开全国科学大会,扭转对知识分子“左”的政策(如“臭老九”、“反动学术权威”等),恢复了在“文革”中被废弃的高考制度。现在,“普九”教育、希望工程等,正在提升我国的国民素质。“科教兴国”已经成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战略。

3.世界近现代史:

(1)法国:拿破仑建立公立中学和法兰西大学,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教育。

(2)日本:明治维新时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的封建文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现在,日本当局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良知的泯灭。

(3)德国:希特勒政府对文化思想和教育领域进行严密控制,用纳粹党的理论箝制人们的思想;还对犹太人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4)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西德和日本的经济恢复,都与注重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有关。新加坡之所以能成为现代化工业国家,也与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重视道德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紧密相关。

(二)新课标版

1.中国古代史:

(1)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为了广泛搜罗、管理人才,汉朝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九品,指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是品评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由世家大族担任)。在这种制度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人仕途,所以他们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隋朝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唐贞观时增加了考试科目,其中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还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朝的进士科,是做高官的阶梯,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但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并不能直接做官,还得通过吏部选官考试。吏部选官标准有四条:“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书法遒美;四曰制,文理优长。”

(2)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与教育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和经济大变动,导致教育和学术领域也发生变化,贵族垄断教育、学术的局面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平民百姓也开始接受教育。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从汉武帝时起,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公元前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专事研究和传播五经的教官,称为“博士”。自此,教育为儒家所垄断。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兴办太学,规定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使非贵族官僚家庭的子弟也可凭太学资格做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西汉末年,太学生达到数千人,东汉时曾达三万余人。除太学外,汉武帝还下令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这样,儒学于各郡县得到推广,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汉武帝以后,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特别是用纲常名教几条绳索,把人束缚得更紧。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四书章句集注》包括《大学章句》一卷、《中庸章句》一卷、《论语集注》十卷、《孟子集注》七卷。后人因而称《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为四书。宋朝书院讲学之风盛行。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书院因朱熹和学界名流陆九渊等曾在此讲学或辩论,这里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

(3)中国古代重要改革与文化教育

商鞅变法时的文化专制:“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实质是文化专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的汉化政策: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便于接受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促进了鲜卑贵族的封建化,并巩固北魏统治。

王安石变法时的取士之法:王安石也非常关注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采取的措施有: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4)中国古代重要历史人物与文化教育

秦始皇:统一文字;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唐太宗:发展隋朝科举制,重视进士科,扩大了统治基础。

康熙帝:大兴文字狱。

2.中国近现代史:

(1)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①人民教育的奠基: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决定“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来建立人民教育事业;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这就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制订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是人民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毛泽东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还建立了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②动乱中的教育:“文革”开始后,很多师生都被卷入“扫四旧”批走资派活动中,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只要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不需要文化课考试就可上大学,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文化大革命”使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③教育的复兴:“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在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大量增加教育投入,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订了《义务教育法》;对中等教育,实行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高等学校增设了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建立了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20世纪90年代,为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国家着手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面向21世纪,在全国重点办好100所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在教育投资上,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社会力量办学应运而生,启动了“希望工程”。到20世纪末,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在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国家还增加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大力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2)中国近代重要改革与教育

洋务运动:洋务派还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近代新式学堂,又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戊戌变法法令中的文化教育措施:一方面颁布新法,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另一方面改革旧制,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

3.世界历史

(1)世界历史上重要改革与文化教育

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文教方面,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文化教育措施:重视科技和人才,聘请专家,派遣留学生,设立了东京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改革教育制度,确定了国民皆学的方针。介绍西学,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重视传播,发展新闻出版事业。改变社会习俗,提倡衣食住行的欧洲化。

(2)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与文化教育

柏拉图:注重教育,创立雅典学园,有利于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别具一格。提出“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师生关系: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凯末尔:大力发展文化和教育,男女同校,提高妇女地位。

二.规律小结

1.中国古代史上的文化教育制度,本质上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2.应该用辩证的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中国古代史上重要的文化教育制度与思想。如辩证看待从秦国到秦朝的重法教育;又如发展地看待从隋朝到明清时期的科举制。

3.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教育制度,本质上是教育近代化(资本主义化)的产物。这些制度的时代性和阶级性都很强。

4.新中国的人民教育,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量的建设人才。“文革”给中国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破坏。“文革”结束后,中国教育重新获得生机。“科教兴国”战略极大推动着中国教育的持续发展。

5.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文化教育制度,曾经有为侵略扩张服务的不光彩一面;但二战后,重视科技和教育,这是人们共同认识到的强国必由之路。

三.热点冷点

1.古今中外文化教育制度与思想的具体内容,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具体文化教育制度与思想和具体的政治形势、国际环境的联系,是高考的相对冷点。

3.在准确识记相关教育制度与思想的基础上,应该更多地注意采用适当的哲学方法分析重大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规律。

4.在加强文化教育制度与思想的专题归纳的同时,也应重视训练学生形成在新材料、新情境下运用课本知识解答相关问题的能力。

四.高考题例

01.(2005江苏历史9)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于

A.鸦片战争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百日维新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

02.(2005全国文综三卷17)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政府选送留学生出国学习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D.甲午中日战争以后

03.(2005全国文综三卷18)戊戌变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开办京师大学堂B.废除八股

C.设立译书局D.废除科举考试

04.(2005全国文综三卷19)中华民国成立后,临时政府在教育方面

A.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B.鼓励阅读儒家经典

C.规定教科书必须符合共和民国宗旨D.允许继续使用清政府颁行的教科书

05.(2005全国文综三卷20)1977年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后,在科教文化领域进行大力整顿,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②恢复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制度

③1978年初召开全国科学大会④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06.(2006江苏历史5)明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发生了某些变化,主要表现为

A.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B.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

C.首创了武举和殿试D.在考试方法上开始实行糊名法

07.(2007全国二卷文综20)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这

A.标志着十年动乱的结束B.宣告了改革开放的开始

C.体现了社会公正的重建D.意味着拨乱反正的完成

08.(2008上海历史分叉部分B组11)“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09.(2008海南历史16)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

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

10.(2009年北京文综16)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同文馆

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

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D.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

11.(2009年浙江文综20)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背景音乐:反映粉碎“四人帮”的歌曲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这“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路略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2.(2009广东文科基础2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高考资源网

A.20世纪70年代8.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初

13.(2007重庆文综37)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故道德一于上,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以有为于世。自先王之泽竭,教养之法无所本,士虽有美材而无学校师友以成就之,此议者之所患也。今欲追复古制以革其弊……以俟(等待)朝廷兴建学校。(王安石《临川集》)

材料三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以同文馆、电报学堂、武备学堂、水师学堂、自强学堂等命名的学堂相继创办。其间还有150多人被派赴美、英、法等国留学。

材料四拿破仑通过《教育基本法》等法令实施教育改革,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同时改建与发展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初等学校、中等学校、专科学校和军事学校等。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当时的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教育改革的原因,(2分)概括其教育改革措施的特征。(6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教育改革的历史背景,(4分)并对此变革加以评价。(4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特点,(4分)说明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目的。(4分)

(5)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到什么启示?(2分)

14.(2008天津文综37)(31分)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论语》曰:“学而优则仕”。宋真宗在《劝学诗》中说:“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六经:《易》《诗》《书》《礼》《乐》《春秋》)。

据《明史》记载,明代科举制“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及特点。(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稍变其试士之法”的表现及产生的影响。(4分)

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侧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

(3)材料二中新式学堂由何者创办?(2分)从课程内容说明新式学堂在当时所起的作用。(3分)

材料三1904年清政府学部颁行《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堂课程、课时如下:

课程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语历史地理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图画法制理财体操合计

课时5451936111120884310180

(4)与材料一相比,清末中学堂课程内容有哪些特点?(4分)你怎样评价?(2分)

材料四德国菜比锡大学建于1409年,初期开设的课程有神学、文科(语言)、法学、医科。以后逐渐增加,至19世纪开设了数学、天文学、哲学、逻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几十个科目,并设立了研究院,鼓励科学研究。德国的其它大学也普遍发生!这样的变化。由于教育的高度发展,德国创造了19世纪末的奇迹。

(5)依据材料四归纳15至19世纪德国人学课程改革的趋势。(4分)结合材料和学知识各举一例说明这一趋势对19世纪末的德国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6)综上,谈谈你对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2分)

15.(2009年广东历史32)(9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公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妈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据《略讼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问题: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3分)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2分)

高考题例答案及解析:

01.B识记洋务运动的四个“近代化”开端。

02.C理由同01题。

03.DD项应为1905年清政府的政策,它不属于戊戌变法的措施。

04.C识记临时政策的对内措施,也可从临时政策的性质推导。

05.A④项应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的内容。

06.B准确识记科举制相关演变内容。

07.C从高考制度的公平、公开、公正特征可作出判断,其余三项表述不适合题干。

08.D从题中材料强调长幼秩序可得出结论。

09.D从阶级属性或思想主张看李鸿章与康有为“体”“用”主张的不同。

10.CA开始于明清时期;B是指戊戌变法;D是新文化运动。

11.A注意1977年底恢复高考时,其余三项相关历史事件都未发生。

12.B识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时间。

13.答案要点:

(1)(归纳孔子的教育主张,对比其前后变化)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变化: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格局,把教育对象扩大到平民子弟。

(2)(从变法的时代背景分析原因,结合课本与材料归纳特征)原因:当时的教育不利于培养人才;舆论不利于变法。特征:注重改革教育内容;培养实用性人才;扩大选官途径。

(3)(结合洋务运动的大环境分析背景,采用辩证方法评价)背景:鸦片战争后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洋务运动兴起,迫切需要近代人才。评价:培养了一批翻译、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人才;但单纯学习西方科技,没有改变教育制度。

(4)(从教育政策看特点,从阶级性看目的)特点:教育立法,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近代教育体系。目的:培养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人才;为了政治稳定和资本主义发展。

(5)(言之成理可给分)略。

14.答案要点:

(1)(从备考看内容,从考试作用看特点)儒家学说(四书五经)。读书与做官紧密结合(教育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

(2)(归纳明清八股取士的形式及消极影响)内容专取四书五经,文体采用八股文。束缚了读书人的思想,加强了专制主义(阻碍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3)(归纳洋务运动中教育措施的作用)洋务派。适应了洋务运动需要,培养了翻译、军事和科技等实用性人才。

(4)(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看待清末学制)添设西学课程,科目设置全面,经学仍占据重要地位。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5)(从课程设置看趋势,从科技与经济发展看影响)趋势:自然科学学科增多,鼓励科学研究(理性主义的影响增强)。影响:德国科技高度发展,如电磁波、X射线、发电机、内燃机等;出现许多新兴工业,如汽车制造、电力、化工等;德国成为欧洲强国,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6)(充分认识教育的重要地位)认识:要加强社会的发展,必须优先发展教育。

15.答案要点:

(1)(从孔子的教育实践及教育思想角度回答)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推出了合理的教学方法。(3分)

(2)(点明阶级属性,一分为二看待)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2分)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二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2分)

(3)(言之成理即给分)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2分)(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五.新题预测

01.我们说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的依据是A

①兴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 ②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

③他强调“不耻下问”、“温故知新” ④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02.《日知录》说:“开元以后,四海晏清,士无贤不肖,耻不以文章达。其启诏而举者,多者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所以百才有一。”这里赞赏的是D

A.秦朝军功授爵制B.汉代察举制

C.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D.隋唐科举制

03.宋代以后最具权威性的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是C

A.《春秋繁露》B.《五经正义》C.《四书章句集注》D.《四库全书》

04.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D

A.对科举制的评价完全正确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05.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每年派遣30名幼童留学,同时规定幼童留学生每3个月要学习华文14天,内容为《孝经》和圣谕。清政府派遣幼童留学的主要目的是A

A.培养强国人才B.扩大中国影响C.弘扬传统文化D.废除科举制度

06.以下图片所示的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C

A.对学生述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B.开创私学之先例,所收学生并无贫富贵贱之分

C.讨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的问题

D.学生问他何谓“仁”,他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07.“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首创作予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和法国的国歌《马赛曲》的共同之处是A

①都是在外敌入侵,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创作的②都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

③都鲜明地体现了革命年代的时代精神④都是电影的主题曲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08.某学者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右图所示,你认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是D

A.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

B.欧洲是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

C.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D.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的大发展

09.下列哪个选项较适合王安石变法和戊戌变法在教育改革方面的共同点C

①为改革造舆论并培养人才②着眼点在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

③改革当时的学校教育制度④特别注意培养精通实务的人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0.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D

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B.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11.(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世官制是先秦时期在选官用人方面所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春秋以来,宗法世族的削弱,动摇了世官制的根基;其时士阶层的崛起与私学的产生为职官制的形成创立了条件;而战国新人才观的提出以及县郡制和谷禄制的推行又为职官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从而使职官制逐渐取代世官制成为选官用人的主流。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度”下,主要官员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产生的?(1分)根据材料一,分析先秦时期“世官制”被取代的原因有哪些?(2分)

材料二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2)材料二中反映的是什么制度?(1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中官员产生的主要方式是什么?(1分)

材料三观察下面一幅图片

(3)根据材料三中的图片,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1分)这一制度流行于中国古代的哪一时期?(1分)

材料四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至于秀才就更不计其数了)。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外交家、军事家等大都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之中。我国的科举制度从宋元以后东渐西传,越南、日本、韩国、朝鲜在其国内都较长时间仿照中国推行过科举制度;法国、美国、英国等国家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也都直接受到中国科举制度的作用和重要影响。西方现代的文官选拔制度、我国现代的教育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都是中国科举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孙中山先生曾在《五权宪法》充分肯定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拔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五权宪法》)。

(4)科举制度兴起于何时?(1分)其选拔官员的方式是什么?(1分)“八股取士”的做法出现于何时?(1分)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有何积极影响?(3分)

答案要点:

(1)世袭。(1分)宗法世族的削弱。士阶层的崛起。私学的产生。战国时期新人才观的提出,县郡制和谷禄制的推行。(2分)

(2)察举制度。(1分)推荐。(如果学生回答“推举”、“举”等,都给分。1分)

(3)九品中正制度。(1分)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果学生回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也可给分,1分)

(4)隋唐时期。(答:隋朝、隋炀帝时期均可给分,1分)考试。(1分)明清时期。(1分)

(5)影响: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3分)

古今中外农业政策史


古今中外农业政策史

囊括大纲版和新课标版。知识归纳全面、规律小结简炼、热点冷点实用、高考题例映证、新题预测演练。

一.知识归纳

(一)中国古代史:

1.大纲版:

(1)先秦:西周实行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实际上是周天子土地私有),它规定:一切土地周王所有;受田诸侯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买卖;要向周王交纳贡赋;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种。春秋时期,齐国的“相地而衰征”指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的“初税亩”实行按亩收税,它们不再区分公田、私田,都促使土地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化。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2)秦汉:秦朝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当时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承担的徭役繁重、赋税沉重。西汉实行编户制度,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百姓(编户齐民)依据资产多少承担赋税、徭役、兵役;汉代农民的负担,主要有田租(较轻)、人口税(较重,含算赋、口赋)、更赋(代役钱)、杂税、杂役。(3)隋唐:实行均田制(仅按人口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它是府兵制和租庸调制的经济基础。隋和唐朝前期实行租庸调制。隋朝农民年满五十,可纳绢代役。唐朝时,“租”指成年男子向官府交谷物,“庸”指纳绢或布代役,“调”指每年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实行租庸调制的意义是利国(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巩固了国家统一)利民(保证了农民劳动时间,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由于土地兼并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国家财政收大为减少,唐德宗时实行两税法,即两种征税标准(资产、田亩)和两个交税时间(夏、秋两季)。其意义在于:税制得到统一,保证国家财政;改变人丁为主,放松人身控制;扩大税源,增加收入,减轻负担;是封建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缺陷是: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赋税转嫁农民身上;加派许多苛捐杂税。(4)宋元:北宋初在各路设转运使,规定地方赋税大部分转运中央,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中央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北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包括:青苗法、募役法(纳钱代役)、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和市易法。(5)明清:明初,地方设布政司,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明神宗时推行“一条鞭法”:多税合一,折成银两,役银分摊,人田分担。意义:减轻农民负担,松驰依附关系;适应商品经济,有利农商资萌。清初,康熙帝实行“更名田”并固定人丁数,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征收统一的地丁银。意义:人头税已全废除,人身控制更松驰;促进农业发展,激化人地矛盾。2.新课标版:(1)土地和赋税制度的演变在原始社会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在。夏、商、西周的土地国有制被称为“井田制”,特点是:层层分封;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买卖;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集体耕作,遭受残酷的剥削和奴役;耕地十分规整,成方块状。春秋时期,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私田。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战国时期,为了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他提出: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此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重农抑商政策,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成确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面对土地高度集中,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明朝政府多次在全国丈量土地并绘制图册,因所绘田亩图册很像鱼鳞,称“鱼鳞图册”,它是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这些措施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2)商鞅变法时的农业政策: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正式废除了井田制,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推动了地主经济的发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3)北魏孝文帝改革时的农业政策:推行均田制,租调制: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掌握的荒地分给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

(4)王安石变法时理财措施中的农业政策:青苗法针对大地主和高利贷高息盘剥百姓的社会现象。农田水利法针对战乱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的社会问题。免役法针对官僚地主享有免徭役特权的社会现象。方田均税法针对官僚和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的社会问题。(二)中国近现代史:

1.大纲版:

(1)半殖半封开始时期: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在土地方面,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土地私有制);在产品方面,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产品分配公有制)。(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同盟会政治纲领(三民主义)中包含“平均地权”(民生主义)规定现有地价归原主,增涨地价归国家(卖主变为资本家,买主就是资本家,国家财政有保障)。这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路线规定: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意义:调动了一切反封建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4)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意义:减轻封建剥削,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积极性;保障地主利益,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在沦陷区,日本侵略者强占大量耕地,用于修建公路、封锁沟和飞机场等,或者分配给日本移民使用;极低价收购农产品,甚至无代价征收;对上海、北平等沦陷区城市居民,实行标准极低的配给制。在国统区,国民政府采取“粮食征购”(低价向农民强制征购粮食)、“征借”(强行向农民“借粮”,不付现金和利息)等手段,加重对农民的剥削。(5)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土地改革,按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实行耕者有田,农村人口平分。贯彻解放区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消灭封建剥削,发展农业生产。意义:使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可靠保证。(6)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建国初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特征:保存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意义: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土地改革以后,引导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大规模兴修水利,发展生产;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涌现的农业劳模是耿长锁。1953至1956年开展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合作化),其原因有:国家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急剧增加;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了农村生产力发展,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采取“积极发展稳定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原则,方法是“典型示范逐步推进”,主要步骤有:互助组—社会主义萌芽;初级社—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社—完全社会主义性质。到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7)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和一平二调(绝对平均分配、无偿调用公私财产),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影响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8)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安徽、四川试点,试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最后形成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使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结果: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9)本世纪初: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进行退耕还林还草和退田还湖等生态工程,废除农业税、实行农村低保和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工作陆续展开,农村经济正向更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2.新课标版:(1)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鸦片战争后,洋纱首先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洋布输入,取代土布,使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列强对中国原料的收购,使中国的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求,日趋商品化。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它们在农业经济上自给自足的成分,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同时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2)国共对峙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在革命根据地,毛泽东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3)解放战争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制定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土地改革使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支援前线。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农民。(4)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据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国家对农业进行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5)探索与失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大跃进”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农业上对粮食产量的估计越来越高。中央政治局又通过在农村建立人民社会的决议。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许多地方的公社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央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6)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的责任制。仅几年时间,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三)世界历史

1.大纲版

(1)英国:为了满足制呢业对羊毛的需求,“圈地运动”出现。本质:英国资本主义农业改造运动。结果:英国农村出现了资本主义牧场和农场;产生了新贵族(农牧场主)和农业工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宗教改革以来,没收天主教会的土地,新贵族通过廉价购买或受赠获得天主教会的土地。(2)法国:大革命前,教士和贵族占有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却不缴纳赋税;围绕征税问题而召开的三级会议成为大革命的导火线;君主立宪派规定废除什一税、赎回永久地租、一切公民和一切财产均应纳税;吉伦特派按户分配公有土地,废除“没有领主土地”上的封建权利;雅各宾派规定土地小块出售、分期付款,公有土地按人口分配,无条件废除一切封建权利;拿破仑法典使新建立的小农土地所有制得到法律上的保障。(3)美国:西进运动促进了西部领土开发。《宅地法》规定美国公民交10美元手续费,得64公顷土地,连种5年以上,成为私有财产。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政策,要求农民减产,政府补偿损失,从而稳定农产品价格,保护农业资本家利益。(4)日本:明治维新承认土地私有,废除禁止土地买卖的法令,从法律上保障新兴地主的土地所有权,统一征收地税。(5)俄国:1861年改革规定农奴必须以高价赎买才能得到一块份地;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新经济政策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剩下的余粮归农民自己支配,有限度地允许农民租佃土地和雇佣劳工;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确立农业集体化方针,规定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从农业开始,实行减税提价卖机械、大量垦荒种玉米,很快以失败告终。2.新课标版(1)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农业政策: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包税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度;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农作物新品种;

(2)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时期的农业政策:宣布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规定土地仍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加强了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3)日本明治维新的农业政策: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4)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在农业方面,为摆脱危机,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5)苏俄和前苏联的农业政策变化

在攻打冬宫的炮声中,全俄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开幕。会议制订的《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制定这一法令的目的,是消灭俄国的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1919年初,苏维埃政权颁布了有关余粮收集制的法令,规定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全部余粮按国家的规定价格交售给国家。因卢布迅速贬值,农民实际上是将粮食无偿地借给国家。政府还派遣征粮队携带武器下乡征粮,连农民的部分口粮也被征走。余粮收集制在短期内取得了明显效果,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成为扭转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但这一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

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到1937年,超过9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被称为“斯大林模式”。它使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也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这种模式也存在严重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改革的内容包括: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戈尔巴乔夫改革时,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二.规律小结

1.在中国古代史上,土地制度可分为三个阶段:(1)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2)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际是国王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3)封建社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重形式)。中国古代的所有制关系主要是指土地所有制,其产生、发展、衰落均与生产力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从本质上讲,都是私有制。2.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沿革的五大趋势(演变特点):(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2)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3)赋税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4)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5)税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这种趋势说明,随着历史的进步,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用银两收税则是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活跃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相应反映;赋税制度的沿革取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水平状况,实质体现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赋税是封建国家生存的经济基础;赋税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社会进步与倒退,是评价历史人物和封建统治的依据之一;赋税制度的变化主观上取决于统治者的素质,客观上取决于生产力的进步。3.中国近现代史上土地赋税制度的变化,既是阶级利益的反映,又是时代发展的折射。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变化,主要是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作出的调整。4.世界近现代史上土地赋税制度的变化,既是顺应生产力发展所作的生产关系调整,也是不同时期社会矛盾发展变化的反映,对这些土地赋税政策也要辩证地、分清主次地看待其影响。三.热点冷点

1.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土地赋税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影响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因为它们是文综考试的长期热点“三农问题”的必考部分。2.对某一时期土地赋税制度的历史背景和这些制度的深入理解,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3.既要强调对具体土地赋税制度的准确归纳记忆,也要理清它们的阶级实质、演变规律,还应贯彻一些基本的哲学观如生产力的决定因素、主次矛盾、辩证观和普遍联系等观点来分析这些土地赋税制度的变化原因及影响。4.应突出在新材料、新视角的条件下,把对材料的的理解与课本的基本考点联系起来的方法。如2007年四川文综第7题“布票、粮票题”和2007年全国文综二卷第40题(1)、(2)、(3)小题“玉米题”。四.高考题例

01.(2005天津文综14)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税亩制的目的是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B.确立贵族土地私有制C.增加地主租税收入D.确立国家土地所有制02.(2005江苏历史8)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与愿望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D.是太平天国的反帝革命纲领03.(2005广东历史15)下列各项中属于“大跃进”运动中泛滥的“左”倾错误的主要标志是A.高指标B.高投资C.高积累D.高能耗04.(2005北京春季文综12)唐初规定:“凡水、旱、虫、霜灾害,……十分损四以上,免租;损六以上,免租、调。”该项规定出自A.均田制B.屯田制C.租庸调制D.地丁银制05.(2006广东历史3)中国古代与均田制相应的赋税制度是A.租调制B.摊丁入亩C.一条鞭法D.两税法06.(2007重庆文综16)在抗日根据地建设措施中,适应现实要求的经济内容是A.打土豪分田地B.废除封建债务C.限制富农经济D.减轻封建剥削07.(2007天津文综21)“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主张由孙中山最先提出,但在民主革命时期卓有成效付诸实施的是中国共产党。这主要取决于后者A.同情农民疾苦B.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抑制贫富不均D.制定了可行的土地纲领08.(2007四川文综17)图5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但现在已失去了它原本的作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经济改革体制深化B.农业产量稳步增加C.生活物资日益丰富D.粮棉物资统一管理09.(2008上海历史分叉部分A组5)均田制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土地制度,推行该制度的朝代有①西周②北魏③唐朝④明朝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2008天津文综14)王安石变法解决“积贫”的指导思想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此制定的新法是①青苗法②募役法③免役收庸法④方田均税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2008四川延考区文综13)表1所示为清代人口增长状况。这一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表1清代人口状况年代

1741

1762

1790

1834

人口(亿)

1.43

2.00

3.01

4.01

A.疆域的扩大B.赋税制度的改革C.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城市的发展12.(2008海南历史17)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A.民族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C.民生主义思想D.国民革命思想13.(2008四川Ⅰ卷文综18)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基本原则是A.没收地主和富农的土地分给农民,允许土地买卖B.没收地主和富农的土地分给农民,不允许土地买卖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使用权D.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14.(2008天津文综15)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地土地政策。这一政策的特点是A.限制封建剥削B.解放广大农民C.保护封建剥削D.废除封建剥削15.(2008四川Ⅰ卷文综20)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是A.继续实行减租减息B.实行土地公有制C.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D.保留富农土地

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1953年4月出版

16.(2008江苏历史9)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17.(2009年辽宁宁夏文综26)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D.官府募民耕作

18.(2009年广东历史4)中国古代,朝廷有时将不在户口册内且因此不纳税的人称为“盗贼”。这反映当时朝廷

明朝的“鱼鳞图册”A.要求民众纳税B.只要求部分民众纳税我C.不要求民众纳税D.只要求部分“盗贼”纳税

19.(2009天津文综历史2)对右图所示内容认识正确的是

A.政府奖励垦荒耕地数量增加的情况

B.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记录

C.农村土地专业化经营的情况

D.国家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收赋税的依据20.(2009年福建文综15)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1.(2009年江苏历史10)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B.富有地域特色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22.(2009年北京文综21)在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各国实行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其中属于法国的是A.通过立法确立小农土地所有制B.允许农奴通过赎买获得“份地”C.圈占土地建立资本主义农牧场D.承认土地私有,实行地税改革23.(2007广东历史30)(1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蒙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据(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3分)(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6分)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3)新中国“一五”和“二五”计划期间,在农业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2分)(4)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对斯大林经济体制有何突破?(6分)24.(2008天津文综39第(3)小题)问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三我国粮食产量1959年为3400亿斤,1961年为2950亿斤(人均约440斤),1978年为6000亿斤,1984年为8000亿斤(人均约800斤)。

(3)指出材料三中反映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2分),并从经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4分)。25.(2009年全国Ⅰ卷文综37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一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按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丁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收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材料二表4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

时间

农业实产量

实征农业税

农业税占实产量%

合计

正税

附加

合计

其中:正税

经济恢复时期

3806.50

494.54

433.88

50.66

13.00

11.70

“一五”时期

8017.80

933.21

847.45

85.76

11.60

10.60

“二五”时期

6983.20

833.32

745.66

87.66

11.90

10.70

1963-1965年

5004.50

374.02

333.42

40.60

7.50

6.70——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材料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摘自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3月5日)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1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比例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10分)(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8分)高考题例答案及解析:

01.AB项是实质,C、D表述不符合“春秋时期鲁国实行初税亩”这一主题。

02.A其余三项表述均有错误。

03.A识记“探索时期”中国经济建设上“左”倾错误泛滥的标志。

04.C从题中的时间和引文内容角度判断。

05.A中国古代与均田制相适应的赋税制度是租调制和租庸调制。

06.D理解“抗战时的现实要求”是团结尽可能多的力量抗日。

07.D土地革命纲领是否切实可行,是二者的最主要区别,其余三项是共同点。

08.DD项是“票证”起作用时的物资管理体制。

09.B理由同05题。

10.D③项并非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

11.B清朝前期中国人口激增主要是由于“地丁银”制度完全废除了人头税。

12.C“防止资本主义愿望”是指防止贫富悬殊,这正是民生主义的“共富”目的。

13.D准确把握土地革命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变化。

14.A准确把握“两减两交”土地政策的实质。

15.C识记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土地政策的主要内容。

16.A思考1953年中国的土地赋税制度。

17.C准确理解“均田制”的含义,政府掌握的无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18.A强调农民纳税义务。

19.D准确理解明初“鱼鳞图册”的历史作用。

20.CC项错在“进一步发展”,应为“逐步解体”才符合实际。

21.D理解题中“小农经济”到“合作社”再到“人民公社”所反映的土地所有权变化。

22.A其余三项分别是俄、英、日三国的土地政策。

23.答案要点:(1)(思考1928年苏联的农业政策及原因)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为了满足国内工业化的需要。(2)(从农、轻、重结构及影响角度思考)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持续发展。(3)(在中国“一五”、“二五”计划的时间范围内思考)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4)(从体制与经济结构方面思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4.答案要点:

(总结数字现象,透过现象思考体制原因)状况: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粮食产量降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体制原因:人民公社化运动削弱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25.答案要点:(1)(从征收标准和征收方式角度看特点;从生产资料占有、商品经济、政府政策等角度思考变化原因)特点:两税法实施以前,以自耕小农、人丁为主要征收对象,以征收实物为主;两税法实施以后,逐渐以土地为主要征收依据,以征收货币为主(8分)。原因:土地兼并趋势难以遏止,小农破产,租佃关系成为普遍现象;生产区域性特征日益显著,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政府适时调整税收政策,保证财政收入(6分)。(2)(从表中数据看大趋势是下降趋势,但中间略有上升是因为国际形势变化、国家建设需要和国家政策调整导致的)变化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中间略有反复(2分)。主要原因: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加上抗美援朝等需要;随后,国家采取重点发展工业的政策,需要农业的支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受高指标和浮夸风等因素影响,农业税比例略有上升;此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阶段,农业生产以恢复和稳定为主,农业税比例明显降低(8分)。

(3)(从改革结果、经济转型和国家政策转变等角度归纳认识,言之成理即可)认识:取消农业税是党和政府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改善、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长达2600年的农业税的取消,意味着中华文明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标志着国家政策的重大转变:由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由重视积累、优先发展到关注民生、共享改革成果,由重视城市建设到强调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8分)五.新题预测01.公元前594年,鲁国某贵族拥有封地500亩,另辟新荒地200亩,按照当时的规定,他应该向国家交税的亩数是:DA.500亩B.200亩C.300亩D.700亩02.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C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03.观察下列图片,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最准确的信息是C

A.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B.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C.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D.生产工具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04.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说明租庸调制A①基本特点是以丁计税②实物租和劳役租相结合③是一种商品经济不发达状况下的赋税方式④反映了国家对农民人身的严格控制A.①②③④都正确B.①②③正确,④错误C.②④正确,①③错误D.①②正确,③④错误05.与“农为天下之本,而工贾皆其末也”观点不一致的是CA.“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皆莫如被服”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C.“士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D.“舍本逐末,贤者所非”0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在制度创新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有A

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创办乡镇企业③村民自治制度④农民进城务工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07.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这一措施实行于B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B.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08.下列表述最能揭示下图本质的是D

A.铁器使用,使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强B.人口激增,人们迫切需要扩大耕地面积

C.为提高效率,秦以集体耕作取代个体劳动D.奴隶制经济基础崩溃,秦向封建国家迈进

09.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是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其最重大的意义在于:C

A.取消了人头税,放松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B.增加了封建政府的财政收入

C.改变了长期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D.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10.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泉州府“佃农所获,朝登垅亩,夕贸市廛”;而浙江秀水县佃农居然“上米贸银,别以下中者抵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AA.人身依附的削弱和商品经济的发展B.工匠服役制度的改革和农业的丰收C.一条鞭法的推行和封建地租的降低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市场的开放11.据《清朝通典》记载:“我朝削除故明宗室禄田,令与民田—例起科(征税)。其废藩田产号为更名地者,皆给于民,而薄其征敛。”清朝的这一政策实际上是B

A.否定明末农民起义”均田免粮”的成果B.承认耕种明朝藩王土地的农民拥有所有权

C.加重对耕种明朝藩王土地农民的剥削D.优待归降清朝的明朝残存藩王

12.文物是历史文字记载的重要补充。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C

太平天国发给农民的田凭民报苏维埃政府分田证明

A.采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B.因革命道路脱离中国国情而最终失利

C.以反封建统治为革命的斗争目标之一D.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为革命的重要内容

13.下表为我国l957—1960年间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公斤),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年份

粮食

植物油

猪肉

1957年

203

2.4

5.1

1960

163.5

1.85

1.55

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B.互助合作运动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1957至1960年我国出现严重自然灾害D.“文革”的“左”倾错误扩展到经济领域14.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归纳起来有三个步骤:给农民土地——给农民经营权——给农民补贴。这体现了我国党和政府农村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A

①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作为调整农村政策的出发点②改革和调整农村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③依据国家经济的发展逐步减轻农民的负担,增加农民的收入④农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5.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小岗村考察期间发表谈话指出:将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历史事实证明,规模经营有利于农业现代化,也有利于农业与工业等其他产业的协调发展。近代史上,下列哪些国家通过农业的规模经营,促进了社会经济总体发展B

A.英国、日本B.英国、美国C.德国、俄国D.美国、法国

16.20世纪20年代初,苏俄农民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皇统治和猪肉”的口号,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苏俄政府实行的政策是A

A.实行粮食税B.废除农奴制

C.兴办集体农庄D.收集余粮统一分配

17.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认为,粮食收不上来是富农反抗造成的。于是,斯大林一方面采取强制措施,强迫富裕农民把多余粮食按固定价格卖给国家。苏联采取这种粮食政策的影响不包括C

A.为实现工业化提供了条件B.使农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D.导致农民的积极性受挫

18.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反映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C

A.在苏共“二十大”上揭露斯大林的错误B.在工业企业中实行物质利益原则

C.开展强行推广大面积种植玉米的运动D.废弃工业领域的部门管理体制

19.在2008年初的抗击冰雪救灾斗争中,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以实际行动,模范实践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做出了生动的诠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清朝前期,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有利于改善民生的经济政策?(6分)(2)在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是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的(4分)?给法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3)党和政府始终心系民生。列举在1957—1976年,党和政府围绕民生问题做出的举措。(8分)答案要点:(1)政策:推行“更名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摊丁入亩”。(6分)(2)措施: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卖给农民;农村公有土地按当地人口分配。(4分)影响: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小农经济的大量存在,造成农业的落后和国内市场的狭窄,阻滞了法国工业化的进程。(2分)(3)举措:1957年,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1960年冬,党开始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1961年初,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初,中共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经济逐渐恢复发展;“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解放干部,经济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邓小平进行全面整顿,国民经济迅速回升;粉碎“四人帮”,结束动乱。(答出四点即可,8分)20.(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清史稿食货志》和王戎笙著《清代前期历史中的几个问题》中记载,顺治十八年全国人口约1920万,康熙五十年约10000万,乾隆二十七年约20000万,乾隆五十九年约31000万。材料二(1709年)康熙帝说:“本朝自统一区宇以来,于今六十七八年矣,百姓俱安享太平,生育日以繁庶。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产,供数家之用,共谋生焉能给足?”——《清圣祖实录》卷240、卷259材料三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直隶永定河边蓄水防洪的淀泊,“水退一尺,则占耕地一尺”,“每遇潮涨,水无所容,甚至漫溢为患”。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这时,南北各地湖泊大多出现类似情况。——《清高宗实录》卷910、卷1147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其形成原因是什么?(3分)(2)材料二中康熙帝的言论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4)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我国传统农业、人口、生态环境三者相互关系的认识。(2分)(5)当前我国的人口状况如何?为此党和政府实行什么政策?(2分)(6)上述我国的政策有什么意义?(2分)答案要点:

(1)现象:从顺治时期,到康熙、乾隆时期,我国的人口迅速增长。(1分)原因:由于摊丁人亩的实行,隐瞒人口现象大大减少。(2分)

(2)问题:人口增长大大超过了耕地的增长,人地矛盾尖锐。(2分)

(3)现象:反映了乾隆时期普遍出现了“人与水争地”的现象。(1分)根本原因:由于人口增长,大量人口无地可耕,盲目开荒。(1分)

(4)三者关系: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入,造成人口高速增长;大量人口过剩必然导致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2分)

(5)状况:每年人口净增数量很大,年均约1500万人。(1分)政策:政府实行“优生优育,控制人口增长”的计划生育政策。(1分)

(6)意义:有利于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2分)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358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