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教案
考纲考点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课程标准:概述丛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二战后,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
(1)
(2)
2、内容(1)农业:①
②
③
④
(2)工业:①
②
③
5、评价:进步性
局限性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措施(1)
(2)
(3)
(4)
2、结果(1)
(2)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
2、内容(1)
(2)
(3)
(4)
(5)
3、结果
4、失败的原因①
②
③
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32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的工业生产已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从斯大林主要关心的世界实力平衡的角度看,苏联的全部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份额从1921年的1.5%增长到了1939年的10%和1966年的20%。其识字率从1897年的28.4%上升到1926年的56.6%、1939年的87.4%和1959年的98.5%。在1913年到1961年间,外科医生的数量从23200人增加到425700人,预期寿命从32岁上升到69岁,婴儿死亡率从每千人273降到32。……
农民就将集体农庄视为外来的、强加给他们的东西而消极怠工,……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作再投资(工业),这也就意味着低工资和消费品短缺。一个苏联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由于长期政局不稳、社会动荡,以及在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决策方面屡有失误,1988年起苏联的经济每况愈下,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之中。……据苏联国家统计局发表的数字,与1989年相比,1990年苏联国民收入下降4%,国民生产总值下降2%,劳动生产率下降3%,对外贸易额下降6.9%……
——摘自周尚文等《苏联兴亡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一个五年计划给苏联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苏联当时由哪位领导人执政?概括当时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改革的角度说明分析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
(3)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
1、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冲击了斯大林模式B.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C.打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框架D.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
2、观察以下两幅漫画,根据图一反映的政治主题,判断图二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头的人是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3、有的史学家认为: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有一半是失败的,但也说明另一半是成功的。”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B.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C.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D.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5、(12分)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历史上试图改变斯大林模式的三次尝试,但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弊端是什么?
(2)三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3)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有哪些?
(4)三次改革和苏联解体有何联系?它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09广东文基)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正确理解是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改革的先河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C。开创了改革的先河之前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经济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突破原有体制的束缚,改革没有成效,因而说他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
2、(09广东理基)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许多人认为,五年计划不过是斯大林的个人幻想,但在相对落后的国家要实现工业化,五年计划或许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它却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生与斯大林没有任何直接关系
B.计划经济的做法对于落后国家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C.计划经济是所有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最佳途径
D.计划经济的做法对苏联工业化没有发挥过积极作用
B。从题干中的“是一条有效的捷径”可以看出计划经济有一定的合理性,其它选项答案太绝对。
答案:(1)积极影响:完成工业化并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提高了国民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国家的科技水平,提高了医疗卫生水平。(4分)负面影响: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不高,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3分)(2)戈尔巴乔夫,经济衰退(或经济恶化等)。(2分)原因:“加速发展战略”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使原本畸形的经济结构更加失调;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效果不佳。(3分)(3)认识:经济体制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必须保持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能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经济体制改革要关注人民生活水平。(2分,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第(1)问,学生在答题时一定要一分为二,从积极和消极方面回答,并且要结合材料的有效信息,如在科技和医疗水平方面,劳动者的积极性等。第(2)问的原因分析有一定难度,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概括。(3)认识要体现出改革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经济要协调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等等。
1-4CCCC
5.(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没有自主权;片面强调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忽视经济规律。(2分)(2)赫鲁晓夫改革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侧重于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改革在经济方面制定经济发展的“加快发展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3分)(3)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做法上缺乏实事求是的作风。(2分)(4)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失败,成为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成效不大,政治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成为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3分)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之一,必须坚持改革;改革应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难度不大,(3)三次改革在经济方面的侧重点不同,要分清。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学案
重点: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比较,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影响
难点: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课前自主学习
1.赫鲁晓夫在经济领域改革的重点______________,但收效甚微,原因在于改革______________.
2.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______,但从_____年起,苏联经济陷入停滞。
3.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他首先进行______________改革,以______________管理方法取代行政命令。
4.戈尔巴乔夫改革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推动个体劳动和______________的发展,出现了与______________合资的企业,一些集体农庄开始实行______________制。
知识点一:赫鲁晓夫改革
赫鲁晓夫的墓碑是由两块一黑一白大理石相互咬合组成的,它是由苏联著名艺术家曾受赫鲁晓夫当众奚落过的涅伊兹维斯特内设计的,涅伊兹维斯特内为什么会如此设计赫鲁晓夫的墓碑,此中有何喻意?
1.背景
(1)一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
(2)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上台稳固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调整政策,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2.改革的内容
(1)经济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具体包括: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2)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3.评价
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在客观上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其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赫鲁晓夫下台后,其改革随之告终。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苏联改革的原因主要是()
A.苏联模式弊端日益暴露
B.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的影响
C.稳定东欧和苏联政局的需要
D.苏共“二十大”打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二战后,苏联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
A.民主法制遭到破坏
B.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不高
C.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日益显露
D.对斯大林的崇拜有增无减
知识点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20世纪70年代苏联的军事实力大增,在美苏争霸中处于优势,但与此同时苏联经济发展速度呈下降趋势。什么原因使苏联的综合国力上升,又是什么原因致使其经济逐步陷入停滞?
1.内容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2)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3)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特点
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尤其是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重工部门。
3.结果及其原因
(1)改革的结果:前期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
(2)原因:一是仍然没有突破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二是1967年,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这种过高估计苏联社会实际发展水平的错误判断,进一步阻碍了改革进程。由于苏联在这一时期推行霸权主义的外交政策,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到1975年以后,国民经济进入停滞时期。
勃列日涅夫实行的不利于推进改革的做法是()
A.全盘否定斯大林
B.宣布苏联建成“发达社会主义”
C.实行经济刺激新体制
D.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下列有关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只局限于农业领域
B.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C.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在社会主义国家中进行得最早
知识点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991年苏联解体,存在近70年的社会主义“老大哥’’不复存在,世界格局由此发生了重大变化,两极对峙结束,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苏联为什么会解体,与戈尔巴乔夫改革有什么关系?
1.改革背景
(1)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
(2)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进行改革。
2.改革历程
(1)经济改革
内容: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上是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了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还出现了与外国合资的企业,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结果: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原因:①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②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
(2)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未能取得预期成果,戈尔巴乔夫不得不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
3.影响:改革并未取得成功,苏联的形势迅速恶化,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改革()
A.都没有突破僵化的“斯大林模式”
B.都没有彻底改变苏联的经济状况
C.都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D.导致苏联走向解体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最大的不同点是()
A.政治体制改革B.福利制度改革
C.文化制度改革D.经济体制改革
巩固测试
1.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不包括()
A.工农业生产发展缓慢
B.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
C.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D.苏联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加剧
2.关于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客观上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
B.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
C.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
D.彻底打破了原来体制的束缚
3.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
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国家政治生活
4.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A.对“斯大林模式”的首次改革
B.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C.只局限于农业领域
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5.勃列日涅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
A.成为超级大国
B.增强综合国力
C.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D.增强军事和综合国力,与美国争霸世界
6.对勃列日涅夫改革来说,1975年是个转折性年代,表现为()
A.他本人黯然下台,改革随之告终
B.经济增长率连续下降后,进入停滞时期
C.由政治改革过渡到经济改革
D.由经济改革转变为政治改革
7.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相同原因是()
A.没有改变和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和一贯的战略方针
C.把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
D.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8.苏联解体说明()
A.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
B.“苏联模式”的失败
C.列宁主义的失败
D.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失败
9.下列关于苏联经济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赫鲁晓夫改革彻底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
B.勃列日涅夫在工业上推行新经济体制
C.戈尔巴乔夫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10.下列人物按在苏联执政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勃列日涅夫②斯大林③赫鲁晓夫④戈尔巴乔夫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D.④①②③
14.阅读下列材料: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首先从农业开始,为提高粮食产量开始大规模的垦荒工作和推行“玉米运动”。在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时,他提出在15年内在人均产品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美国。1961年,他又声称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赫鲁晓夫的改革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请回答:.
(1)赫鲁晓夫推行大规模的垦荒工作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2)“玉米运动"推行后,许多地区种植的玉米不结穗,导致计划破产,原因是什么?
(3)赫鲁晓夫改革为什么以失败而告终?
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右图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次陪同外宾参观的过程中,赫鲁晓夫手持玉米,正在兴高采烈地向外宾介绍他的玉米种植计划。玉米是赫鲁晓夫的最爱,他认为,通过大规模种植玉米,发展畜牧业,就能解决苏联的粮食问题。但是,他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盲目扩大玉米种植面积,违背了自然规律。在气候十分寒冷的苏联北部地区种植玉米,其结果只能是颗粒无收。
“赫鲁晓夫的改革从哪个领域入手?为什么?————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从而导入本课。
赫鲁晓夫为什么要改革?
材料展示:1931-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增加了12倍,农业只提高了40%,1953年全苏联人人均粮食低于1913年,牲畜存栏数与1913年相当,而苏联人口比1913年增加了20%。
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了什么信息?
答:1913-1950年苏联工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停滞不前。粮食短缺等。所以改革目的在于摆脱困境。
导致苏联经济发展不健康的症结是什么?
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低;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和农业,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自主学习:
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1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日益显露。
○2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他在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进行改革。○31956年2月,苏共召开“”。赫鲁晓夫在大会闭幕后的一次会议上做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这份报告在苏联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1、背景: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特别是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沙皇统治下的俄国曾是粮食出口国,但这时的苏联却存在粮食短缺问题;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仅及其他欧洲国家平均产量的约三分之一;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他在稳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开始调整政策,试图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
历史纵横
1956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大”。赫鲁晓夫在大会闭幕后的一次会议上做了《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尖锐揭露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的个人崇拜造成的严重后果。这份报告在苏联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如何评价“秘密报告”?积极:否定斯大林模式及个人崇拜值得肯定;消极:全盘否是的极左思想,容易造成思想混乱,走向另一个极端。
2、自主学习,改革内容是什么?
农业上
(重点)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玉米运动)
工业上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
给予企业部分权一定程度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积极性。
2、内容:针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方面。改革的内容包括: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大规模开垦荒地,提高粮食产量,提倡种植玉米。
历史纵横
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大规模垦荒。1954~1960年,苏联先后开垦荒地四千多万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其中的三分之一就是由这些新开垦的土地提供的。由于经营管理不善,60年代初,垦荒区提供的粮食越来越少。1964年,苏联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粮食。不仅如此,由于耕作粗放,垦荒还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许多地方变得寸草不生。
工业方面,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
3、结果:尽管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1964年10月,赫鲁晓夫黯然下台,他的改革随之告终。
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如何?有什么不足?其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结果:收效甚微,1964年10月,赫鲁晓夫黯然下台,他的改革随之告终。
不足:理论上没有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未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幻想扩大耕地面积,盲目垦荒,导致生态破坏。原因: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只是对原来的体制上的小修小补。
3.评价
(1)积极: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对苏联当时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改革和调整,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促进生产的发展,1954-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到60年代初,耕地、谷物的播种和收获均已实现全面机械化。
(2)局限:对斯大林模式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只是在原有经济体制上的局部调整。
1: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掘墓)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
(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
1.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开始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暴露B.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C.苏共二十大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D.斯大林的逝世
二战结束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片面发展重工业也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A
2.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是指赫鲁晓夫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掘墓人是指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守墓人是指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
C
◎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教材主要介绍了改革的内容,改革的结果及其原因。
1.内容
项目内容
企业管理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体领导;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善经营管理
工业(重点)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
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赫鲁晓夫的政策做了一些调整,如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在坚持集中计划管理的前提下,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勃列日涅夫把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他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在他任内,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但是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
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苏联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
时间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
1966~1970年7.8%8.5%
1971~19755.7%7.4%
1976~1980年4.3%4.4%
导致上边现象的原因:勃列日涅夫统治后期,个人专断作风滋长,政治生活僵化,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国家陷入困境。
2.结果
(1)执政前期,经济增长加快,政局稳定,军备力量大为增长,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前期取得一些成效,苏联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达到与美国相抗衡的水平
(2)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停滞。
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增加苏联的经济负担,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日益严重,苏联的轻工业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苏联经济增长开始下降,国家面临新的困境。3、结果的原因: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束缚。
2:试比较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有何异同?
同:①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②结果:前者收效甚微,后者初期效果明显,后期停滞不前;
③原因: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异:内容有所不同,前者的重点在农业,后者的重点在工业。
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在上台后都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从上图看这些改革对苏联经济建设的作用是
①两者的改革在一段时间内收到了一定成效
②从长期而言,都以失败而告终
③都没有解决苏联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
④两者的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此题用排除法,导致苏联解体的改革是戈尔巴乔夫改革,而不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改革。
D
2.下列关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次突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C.改革使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D.改革给苏联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
第一次突破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是勃列日涅夫改革,而是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
A
◎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1、背景: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持续下降的危机局面。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逐步下降的危机局面。
教师讲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自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积累的弊端与矛盾日益严重,二战后出于与美国争霸的需要,以非理性方式进行军备竞赛,致使军费开支达到国民收入的1/4,背上沉重的包袱。而且导致民用工业品技术落后,质量低劣。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亚洲、拉美一些国家。苏联人均生活水平从革命前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居世界第八十八位。俄国历史上靠扩张起家,民族众多,但各民族发展极不平衡。无论是沙皇,还是苏联都对少数民族实行同化的高压政策。斯大林时期采取镇压和强制迁徙的政策,造成很多问题。斯大林之后,高压政策被怀柔政策所取代,民族问题日益显露,地方民族主义倾向日益明显。面对困境,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开始改革。
2.内容、问题及影响
内容问题(原因)影响
经济重点: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实质: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1.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
2.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政治作为改革的重点局势失控、苏联解体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为了缓解经济困难,他首先进行经济改革。改革的重点,是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了一系列法规,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开始实行各种形式的租赁和承包,并出现了与国外合资的企业;一些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也开始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但这些经济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的解体。
: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与中国的经济改革有何异同?
相同:改革经济体制。
不同:
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前提下,克服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人民公社制的弊端。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末能真正深入到经济体制的弊端中。
学思之窗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思考◎对比新经济政策,理解邓小平为什么说“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答案要点:新经济政策从俄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短期内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但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其指导思想日益“左”倾化、教条化,失去了自我调节的能力,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4: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当中获得的训示
(1)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
(2)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
(3)任何经济制度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都应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革适应
比较填写下表:
4:二战后苏联经济改革当中获得的训示
(1)社会主义建设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符合国情的道路;
(2)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改革来完善。
(3)任何经济制度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都应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改革适应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改革的重点成果(后果)问题
赫鲁晓夫农业一度促进农业发展对原有经济
体制的修补
勃列日涅夫重工业、国防工业成为超级大国
戈尔巴乔夫经济领域转向政治领域苏联剧变并最终解体放弃了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苏共领导
1.就苏联改革,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说“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的主要论据可能涉及戈氏
A.没有在经济领域进行消除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
B.与美国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国内的经济危机
C.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将改革引向了歧途
D.缺乏丰富的从政经验、灵活的应对政策,个人独断专行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指导思想“民主社会主义”,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实行多党制。实质上是背离和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将改革引向歧途。
C
2.苏联国旗降下已经17年了,当年苏联最后一位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为了摆脱困境进行了改革,这与1978年后的中国改革相比,其共同点在于
A.都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B.都在经济领域取得巨大成果
C.都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方向D.都适应了各自的国情
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为了缓解经济困难,他首先进行经济改革。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
A
本课测评为什么会出现戈尔巴乔夫改革?其结果如何?
答案要点: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出现了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逐渐下降的危机局面。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为了缓解经济困难,进行改革。其结果是造成苏联的解体。
高中历史复习要点:二战后的历史
二战后的历史总的说来是在二战和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的历史。二战后的历史三个阶段:第一是战后初期两极格局的形成(1944--1954);第二阶段是60-80年代冷战和世界的深刻变化(多极划趋势出现);第三阶段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巨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新走势。二战后的历史四条线索:其一是资本主义阵营的稳定,高速发展,不平衡到趋于多元;其二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改革,解体到剧变,曙光(曲折发展。);其三是民族解放大胜利,殖民体系大崩溃,第三世界兴起;其四是国际关系领域两极格局到美苏争霸,两大阵营瓦解,再到冷战结束后多极化的明朗。
1、雅尔塔体系形成的背景,体系的内容(处置法西斯;建立联合国;划分美苏的势力范围)体系中的矛盾。体系的评价(积极为主--三个有利于;消极之处明显。国际格局巨变)。
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注意其国家。
3、深刻理解战后美国采取冷战政策的原因,表现,和影响。重点分析马歇尔计划的原因,特点,(两个结合)作用。
4、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互相对峙的两大集团历史上共出现过三次:同盟国和协约国;轴心国和盟国;北约和华约。注意其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5、战后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原因(四方面:科技;国家宏观管理;安定环境;剥削落后地区。)1973年危机的原因,特点,启示。
6、欧共体建立的原因,发展的趋势,产生的影响(对欧洲,美国,世界)。
7、美国霸主地位动摇的原因,表现(经济,政治)。
8、苏共二十大的内容和影响(对苏,东欧,中国,资国,世界)。
9、东欧改革失败的原因。对比东欧和西欧的经济,政治,外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0、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双方的态势,成因。在争霸的不同阶段两强和中国的关系变化。从两强争霸中得出的启示。
11、亚洲新加坡、韩国等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潜在的隐患。
12、60-70年代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表现和成因,影响。
60-70年代世界政治多元化的表现和成因,影响。
60-70年代世界国际关系的四个突出特点和成因。
13、理解苏东剧变的实质和原因。正确认识之。
14、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是总体政治和经济形势的特征和表现。本次国际格局变动的特点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15、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现代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
16、注意近代物理学的突破,其他著名科学家的贡献。牛顿,居里夫妇,爱因斯坦,拉瓦锡,门捷列夫等。
17、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的原因、特点、影响。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3586.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