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1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教案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第1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第1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0世纪30年代世界形势发展的基本特征:大危机使世界走和战争。

一、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顶点1、历史背景(1)法西斯德国吞并奥地利:①时间:1938年3月;②提示:这是德国在欧洲吞并的第一个主权国家;③影响:使德国和意大利两个法西斯国家在地域上连成一片,增强了法西斯的势力;(2)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割占苏台德区;主要借口:保护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意志少数民族的利益;主要原因:①苏台德区经济发达,战略位置重要;②法西斯国家的扩张本性决定;英法态度:牺牲捷克斯洛伐克,以图祸水东引苏联;2、慕尼黑会议

项目

基本概况

时间地点

1938年9月;德国慕尼黑;

主要

代表

英国:张伯伦;法国:达拉第;德国:希特勒;意大利:墨索里尼;捷克斯洛伐克代表不在场;(禁止当事国参加,违背了国际惯例)

主要内容

订立《慕尼黑协定》,强行将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实质

牺牲小国利益,谋求大国安全,企图祸水东引,怂恿德国进攻苏联;3、慕尼黑阴谋的影响(1)损害了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是大国强权政治的表现;(2)是西方大国绥靖政策和法西斯侵略政策相配合的产物,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3)慕尼黑协定严重恶化了国际局势,造成严重的后果:①暴露了英法的软弱,为德国侵占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创造了条件;※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时间:1939年;

☆影响:△大大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加速了德国侵略扩张的步伐;

②助长了德国的侵略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最大后果)③加深了苏联对英法的不信任,不利于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合作;※链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苏

原因

苏联与英法构建集体安全努力失败;

时间

1939年8月,苏联为自身的安全同德国签订;

内容

双方互不侵略,划定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主要

影响

①使德国发动战争避免了两线作战之苦;

②使苏联避免了首先遭到德军攻击,赢得了战备时间;

③使苏联放松了对德国的警惕,导致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失利;

④靠牺牲东欧小国换取苏联的暂时和平,是大国强权的表现;

⑤客观上助长了希特勒发动更大规模侵略战争的野心;

⑥其实质是中立自保,是对法西斯势力的绥靖纵容;

⑦使英法与苏联联合抗德已无可能,导致战前国际反法西斯战线没有形成;

※链接材料:材料1:苏联认为:《苏德条约》是成功利用帝国主义矛盾的典范,是苏联外交的重大胜利;材料2:西方国家认为:《苏德条约》是魔鬼的联盟——(因《苏德条约》“炸毁了慕尼黑阵线,英法‘祸水东引’美梦破产”)。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二战全面爆发(1)爆发标志: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战争最先从东线打响)(2)波兰亡国之因:①德军强大,闪电突袭,波兰措手不及;客观原因②英法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军苦战;③苏联出兵波兰,向西扩展疆域,构建“东方战线”;④波军装备陈旧,战术落后;主观原因(3)爆发原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备注

具体原因①德日对凡-华体系的惩治和压制极为不满;②30年代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

催化作用

③法西斯蓄意发动侵略战争,使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

直接原因

④英、法、美推行绥靖政策,加速了战争的爆发;

客观

原因

⑤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客观上促使世界大战的爆发;⑥反法西斯势力基本上孤立无援,未能形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无法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阴谋;2、西线“奇怪战争”“静坐战争”(1)概况:英、法对德宣而不战,在西线坐视波兰灭亡;(2)材料:材料1:大战爆发后,德军在西线仅23个师,而英法联军有110个师。初期三个月中,英军仅损失1人;

材料2、英国认为: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明显英国希望波兰灭亡后利于德国进攻苏联。(3)实质:英法绥靖政策在战时的继续;3、苏联“东方战线”(1)构建时间:1939年9月至1940年8月;(2)构建概况:向西部拓展疆域;①扩展疆土:芬兰东部大部分领土,波罗的海三国,罗马尼亚部分领土;②战线范围: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3)基本认识:①践踏了国际公法,体现了大国强权主义;②实质上是对德国的绥靖政策;三、西线战事1、德军西线进攻(1)开始时间:1940年四五月,西线“闪电战”;(2)战争概况:①侵占北欧诸国:丹麦、挪威;(1940年4月)②侵占西欧诸国:卢森堡、荷兰、比利时;(1940年5月)③绕过马奇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2、敦刻尔克大撤退(1)概况:1940年5月,被德军逼到法国敦刻尔克的40多万英法军队,经过拼死奋战,大部分撤到了英国。(2)认识:①为未来的反攻保存了有生力量;②丘吉尔评价:“援救中孕育着胜利”;3、法国沦亡(1)德国总攻法国:1940年6月,德军总攻法国,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宣战;(2)法国灭亡: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南部成立贝当为首的维希政府;(3)自由法国运动:戴高乐等爱国者流亡英国,坚持抗德斗争;(4)法国沦亡之因:①根本原因:追随英国,长期推行绥靖政策①英国“扶德抑法”,削弱了法国的相对地位;②德军进驻莱茵非军事区,英国无反应,损害了法国的战略地位②长期受和平主义思潮影响,民众普遍追求和平,害怕战争;③法国军事思想落后①军事装备和军事技术落后,军事指挥失当;②自恃马奇诺防线,采取消极防御的方针,以致战备不足;4、英国军民的抗战(1)绥靖政策破产:1940年5月,绥靖首相张伯伦下台,抵抗首相丘吉尔就任;(2)英国抗战政策:面对德国进攻,丘吉尔坚定地执行“抵抗政策”;(3)不列颠之战:★概况:1940年7–10月,为迫使英国投降,德国对英国发动了猛烈的空袭战和潜艇战;

★结果:丘吉尔领导英国军民粉碎了希特勒的阴谋;

★认识:不列颠之战是二战以来希特勒德国遭到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提示:不列颠之战时中国正在进行百团大战;※知识综合:(1)二战初期德国侵占的国家:

时间

国家

区域

1938年

奥地利

中欧,二战前侵占;

1939年

捷克斯洛伐克

中欧,二战前侵占;

波兰

东欧;

1940年

丹麦、挪威;

北欧;

卢森堡、荷兰、比利时、法国

西欧;

(2)二战初期德国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①德国蓄谋已久,准备充分;②英法长期绥靖政策导致战备松懈;③小国国力太弱或存依赖心理;

延伸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精品教案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3-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

知识与目标

1、识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标志;德军的西线攻势、敦刻尔克大撤退及法国败亡;不列颠之战的时间、过程;北非战场的激战。

2、理解:通过对波兰、法国速亡和英国成功粉碎德国侵略计划等史实的学习,深刻认识到影响战争胜败的一系列因素,如态度、战略战术方针、军事装备等。

3、运用:分析英国对德国法西斯态度、政策的变化,培养用联系和矛盾变化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归纳: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归纳二战全面爆发的概况,并总结这一阶段二战在战局、战术方面的特点。

2、问题探究:通过阅读教材和课外材料,探究波兰、法国迅速灭亡的原因和英国成功粉碎德国侵略计划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波兰、法国迅速灭亡的史实的学习,深刻认识到绥靖政策的危害性树立积极态度的必要性。

2、英国人民在丘吉尔领导下,英勇不屈,单独抗击法西斯,使希特勒的侵略计划首次受挫。

3、始终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品质、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德国入侵波兰;不列颠之战。

难点:“闪电战”;法国败亡的原因。

教学方法与手段

1、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概括有关史实;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2、分析处,冷静推理,启发学生思维;讲解时,慷慨激昂,调动学生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这节课先请大家看两句名言:“有较大意志力和智力的人经常能够获胜。”“胜利在于意志”。说这话的人肯定是一个意志特别坚强的人,他是谁呢?(展示图片)福煦——世界战争史上独一无二的三国元帅。正是他,凭着坚强的意志,非凡的智慧,指挥协约国军队取得了一战的胜利。其实,他还有一句名言广为人知,“此非和平,乃二十年休战也”。不过,这句话说得太不吉利,一语成谶,1939年——恰好时隔一战20年,又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阶段——全面爆发。

讲授新课

请学生快速浏览教材,归纳二战在全面爆发阶段的大概进程。

结合形势图,学生作出回答。

一、德国入侵波兰(东线)

1、经过

(1)1939年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

(2)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3)9月底,华沙沦陷。

2、波兰迅速沦陷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9年的军事问题可以综合为为两句话。在东面一支毫无希望的陆军被一支小型坦克部队所迅速的打垮了,这支坦克部队又和一支优秀空军合作,并且把一种新奇的技术付诸实践。同时,西面,一支行动缓慢的陆军始终未能发挥任何有效的压力,直至实践已经太迟为止。

材料二希特勒对他的将领们说:“我在慕尼黑会议上领教过英法的头面人物,他们根本不是能打世界战争的人,再说,英法凭什么同我们打仗?他们根本不肯为一个小小的波兰找死!”

结合教材内容(包括“历史纵横”),分析波兰迅速沦陷的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

波兰:部署不当;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

德国: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战术先进——采用闪电战。

链接:何谓“闪电战”?

概念:

集中大量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发动闪电般的突然袭击的一种战争样式。目的在于一举摧垮敌方的抵抗能力在短期内赢得战争的胜利。法西斯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首先使用。

特点:奇袭性、进攻性、速决性。

英法:在西线对德国“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立无援。

二、法国的沦陷(西线)

1、经过

(1)1940年4月,德军攻占丹麦、挪威;

(2)1940年5月,德军攻占荷兰、比利时;

敦刻尔克大撤退:在德军地空火力猛烈轰击下,英法联军仍撤出了33.8万余人,被誉为“敦刻尔克奇迹”!英国著名的军事历史学家亨利莫尔指出,欧洲的光复和德国的失败就是从敦刻尔克开始的!

(3)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

2、法国迅速沦陷的原因

阅读教材P62“学习延伸”,分析法国速亡的原因。

解题关键:从材料中全面提取信息,概括作者的观点。

思路引领:结合作者观点,参照本课内容,说明个人看法。

答案提示:作者观点:苏德条约使德国单线作战;德国在装备和战术上的先进性;法国不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

个人观点:本题属开放型设问,答案没有惟一性,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言之有据即可。

三、不列颠之战(西线)

(播放视频“不列颠之战”)

材料:对于这场人类战争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大空战,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0年9月20日的演讲中以这样的名句来赞誉:“在人类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人从这么少的人那里得到这么多!”

请问: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毫无疑问,这么少的人当然是指英国空军的飞行员、地勤和指挥通信人员,当时英国空军的全部作战人员,从飞行员、地勤到指挥通信,仅区区3000人!这么多的人不但是英国人民,而且还包括所有不愿忍受纳粹暴政的人民。英国空军挽救了英国!

阅读教材,结合以下材料(展示图片),分析英国胜利粉碎德国侵略计划的原因。

学生讨论回答,各抒己见。

抗战的决心!必胜的信心!奉献精神!

设问:英国不是实行绥靖政策的吗?这个时候抗战的态度为什么会变得这么坚决了?

引导学生用联系和矛盾变化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四、北非战场的激战

阅读教材,了解北非战场的激战情况。

第2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第2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一、苏德战争的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1、德国突袭苏联(1)突袭时间:1941年6月22日凌晨;(2)突袭条件:①德国控制了欧洲广大地区,战略处于有利地位;②《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产生了一定的麻痹作用;③6月22日是星期日,苏军防御比较松懈;(3)主要影响:①苏德战争爆发,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②德军侵占苏联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约40%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业区;(4)苏军失利之因①大批优秀指挥员在大清洗中丧生,苏军战斗力受到严重削弱;②《苏德条约》一叶障目,对德军进攻情报没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没有作充分的准备;③战略防御思想不当,主要兵力和军事物资配置在国境线附近,导致损失惨重;2、莫斯科保卫战(1)时间:1941年10月初至1942年初;(2)结果:①斯大林领导苏联军民粉碎了德军迅速占领莫斯科的企图;②苏军歼敌50万,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3)影响:①莫斯科之战是希特勒陆军的第一次大溃败,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示:中国军民打破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之战是平型关大捷;②从此,苏德战争开始转入战略相持阶段;二、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1、历史背景:争夺亚太地区霸权,美日矛盾的激化;(1)日本加紧同东南亚扩张:①政策:1940年,日本制定“大东亚共荣圈”计划,企图建立亚洲、太平洋地区的霸权;②影响:损害了英美在亚太地区的既得利益;(2)美英制裁遏制日本:

项目

基本概况

制裁原因日本扩张损害了英美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制裁表现美国①贸易禁运:禁止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②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增加对中国的援助;英国英国等国也对日本采取了相应的制裁措施;制裁影响①严重打击了对战略物资依赖进口的日本;②进一步激化了美日之间的矛盾;(3)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美日争夺亚洲、太平洋地区矛盾的激化;②直接原因:美英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经济根源)③战略意图:日本军部决定突然袭击,先发制人,夺取战争主动权;④客观原因:希特勒德国在欧洲战场节节胜利,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2、爆发标志:日本突袭珍珠港(珍珠港事变);(1)事变时间:1941年12月7日凌晨;(2)事变概况:日本海空军突袭美国在太平洋的海军基地珍珠港,以微小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3)主要影响:标志太平洋战争爆发;☆提示:珍珠港事变发生时,日本还在东南亚各地对美英军队发动了进攻。3、战争影响(1)珍珠港事变的发生,标志华盛顿体系最后崩溃;※提示:凡–华体系崩溃的根源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决定;(2)美国太平洋舰队严重受损,美英等国对日宣战,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3)到1942年春,太平洋战争使日本侵占了东南亚和太平洋的广大地区;(4)太平洋战争爆发促使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1、形成原因(1)根本原因:法西斯国家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矛盾日益激化;(2)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起了促进作用;(3)美国对法西斯态度发生变化;

主要表现

基本概况

①1939年,美国改变“中立”态度,加强对英国等国的援助;

目的

维护自身安全利益;

认识

表明美国对法西斯侵略的态度发生变化;②1941年,美国推行《租借法案》

内容

美国无偿援助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

①使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②成为反法西斯国家结盟的经济纽带;(4)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各国反法西斯斗争逐渐连成一片,相互支援;2、形成过程

历程

基本概况

美英

同盟

①美英发表联合宣言《大西洋宪章》

时间

1941年8月,在大西洋一艘军舰上;

人物

罗斯福和丘吉尔;

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②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

认识

成为结盟的政治基础;②宣布《租借法案》施行于苏联,美英开始对苏联提供些援助;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发表

时间

1942年初;华盛顿;

目的

为反对共同的敌人法西斯;

国家

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亦称《26国宣言》)

①各国保证竭尽全力团结一致,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②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意义

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说明

3、性质特点:由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组成的特殊的军事政治同盟;①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利益高于意识形态的斗争;②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为了共同的利益和安全也能实现合作;4、历史影响(1)大大加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反法西斯性质;(2)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3)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志;(4)改变了二战的战略态势,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最大影响)※知识归纳:1、二战时期的四大突袭战:(1)1939–09–01,德国突袭波兰;(2)1940–04,德国突袭北欧的丹麦、挪威;(3)1941–06–22,德国突袭苏联;(4)1941–12–07,日本突袭珍珠港;2、德国侵略或控制的欧洲国家示意图;

①奥地利

②捷克斯

洛伐克

③波兰

丹麦

挪威

⑥卢林堡

⑦荷兰

⑧比利时

⑨法国

⑩英国

1112131415匈罗保南希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 ,示例


一名爱岗敬业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才能让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二) ,示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十一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

要求掌握的知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盟军在北非取得胜利;墨索里尼垮台和意大利投降;开罗会议及《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及对德作战方针的确定;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雅尔塔会议及其主要协议;苏军攻克柏林德国投降第二次大战在欧洲结束,《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第二次大战结束。

通过斯大林格勒战役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变化,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及波茨坦会议协调了反法西斯联盟的行动,对打败法西斯国家有积极作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都肯定了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苏联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及苏德战场的胜利,英美开辟第二战场,加速了纳粹德国的灭亡。 

教学步骤

重点:斯大林格勒战役。

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的作用的比较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一、法西斯国家的暴行

请大家阅读教材第57页的正文和小字部分,请一位同学归纳,法西斯的暴行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基本保证,从此这些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反法西斯的旗帜下联合起来,在各个战场同法西斯敌人进行了殊死斗争,推动战争向有利于反法西斯力量的方向转折,走向胜利。1942年,三大战场都发生了具有转折性的关键战役,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苏胜德)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后,希特勒为使德国避免两线作战的窘境,决定先集中力量打垮苏联。于是德国集中了150万兵力,在苏联南线发动了攻势,重点进攻斯大林格勒。

(教师演示课件,使学生明确斯大林格勒的准确位置,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斯大林格勒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的交通枢纽,是连接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之间的交通要道。

(教师在课件中播放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视频资料,关闭声音,教师结合画面进行讲述)

1942年7月,震撼世界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开始了。为了赢得这场战争,希特勒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军队。先后出动飞机十万架次,投掷炸弹100万枚,整个城市几乎化为灰烬。但英勇的苏联军民坚持战斗。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为苏联红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冬季,苏军展开强大的反攻。到1943年2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重大胜利,德军遭到了它发动战争以来最大的失败。

为什么说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转折点?

德军元气大伤被迫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法西斯轴心国是以德国为核心的,希特勒的胜利是建立在进攻之上的,进攻一旦停止,它灭亡的日子也就为期不远了。此外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巩固发展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的内部开始发生分化。因此,斯大林格勒战役不仅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2.中途岛之战(太平洋战场—一美胜日)

为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1942年6月,日军进攻美国的太平洋海军基地中途岛。美国成功截获了日军的密码,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最后,美国以少胜多,日军损失惨重。从此,美国取得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3.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英胜德意)

1941年初,德军进入北非。纳粹名将隆美尔指挥德意军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之后,在1942年6月逼近阿拉曼,英军如果不能取胜,就可能丧失包括埃及在内的整个中东的势力范围,英国同海外殖民地的联系就会切断。英军在蒙哥马利指挥下反攻,取得了胜利,改变了北非战场形势。

这三场战役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斯大林格勒战役改变了苏德战场的形势,巩固并发展了反法西斯同盟,促使法西斯集团的瓦解,推动了整个战场形势的转折。在太平洋战场上,中途岛之战以前,日本几乎没打过败仗,而以后日本没打过胜仗。阿拉曼战役以后,丘吉尔曾说:阿拉曼战役以前,我们战无不败;阿拉曼战役以后,我们战无不胜。以这些战役为代表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转折阶段。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来看,法西斯国家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的过程,即反法西斯力量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过程。斯大林格勒战役是其中最重要的转折。

1943年,北非的德意军队投降,美英盟军乘胜追击,在西西里登陆,攻入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1943年底,反法西斯战争出现胜利的曙光。

列表对比三个战场的三次转折性战役,由学生总结,教师帮助归纳整理。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1.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画面演示)

教师通过电子幻灯片演示:开罗会议“中美英首脑照片”;德黑兰会议“苏美英首脑图片”。加深学生印象。

尽快打败德日法西斯,夺取战争胜利是反法西斯盟国的首要目标。为此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会晤协同对日作战。会后发表《开罗宣言》,确认中国在战后收回台湾等被日本侵占的领土。苏美英在德黑兰会议上通过了三国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的宣言,而且决定在1944年5月以前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2.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画面演示)

提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最担心的是什么呢?

(大家可以结合一战中德国的失败加以分析)

对。东西两线作战。

利用多媒体演示:诺曼底登陆地图,登陆路线,登陆战斗的图片;东西夹击德国进军路线。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从西线逼近德国。苏军也在东线发动猛攻。从此德国便陷入盟军东西夹攻之中。1945年初,两线军队相继攻入德国本土,德国法西斯败局已定。为加快战争的最后胜利和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苏美英三国首脑召开雅尔塔会议。

3.雅尔塔会议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雅尔塔会议内容包括哪几部分?有什么作用?内容包括三部分。这些决议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为夺取最后胜利和建立战后和平作出贡献。雅尔塔会议进一步协调了盟国的行动,加快了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

4.德日法西斯的投降

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溃灭,欧洲战事胜利结束。7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在德国波茨坦会晤,重申对德国问题处理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名义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在反法西斯力量打击下,9月,日本签定投降书。这样,一场人类文明史规模空前的战争结束了。反法西斯同盟一方取得彻底胜利。

提问:二战后期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呢?

初中学生对教材加工整理的能力并不是很强,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采取表格的方式将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等二战后期四次非常重要的国际会议进行对比。帮助学生认识,它们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不同阶段。作用也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共同作用是有效地协调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动,巩固和发展了反法西斯同盟,对加速二战的胜利起来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电子幻灯片列出表格的办法,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事半功倍。

提问:那么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伟大的正义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板书设计

第11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二)

一、法西斯国家的暴行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1.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德战场)

2.中途岛战役(太平洋战场)

3.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

三、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1.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2.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3.雅尔塔会议

4.德国法西斯投降

5.日本法西斯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第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一、盟军的反攻
1.太平洋战场
(1)瓜岛战役:1942
意义:美军从此牢牢掌握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
(2)马里亚纳战役;菲律宾战役
结果:日本的海空军主力基本被消灭
2.北非地中海战场
(1)北非战事结束:
1942年美英联军“火炬”登陆
1943年北非德意军队投降
(2)意大利投降:
1943年7月,盟军西西里岛登陆
意大利政变,新政府投降
(法西斯轴心国开始瓦解)
3.苏德战场
(1)库尔斯克战役:
1943年7月,坦克会战。
德军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2)苏军基本收复国土(1944)
二、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1、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开罗会议的召开(1943年11月)
参加国:中、美、英。
会议内容: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意义:中国人民坚持抗战,收复领土的神圣权利得到国际承认。
德黑兰会议的召开(1943年11月)
参加国:苏、美、英
内容:决定在1944年5月由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战后处置德国;成立国际组织。
2、开辟第二战场的目的
为了加速战争进程,早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3、“霸王行动”:诺曼底登陆(1944.6)
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由美国人艾森豪威尔指挥。
4、第二战场开辟的历史意义
从此法西斯处于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加速走向灭亡。
诺曼底登陆战役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战前的准备长达半年,兵力和物质准备充足,对登陆地区的天气、地形等作了详细调查;第二,登陆是在掌握了绝对的制空、制海权的条件下实施的,在登陆前和登陆过程中以强大的航空兵进行猛烈轰炸,摧毁德军海岸防御,掩护步兵登陆;第三,有大规模空降相配合;第四,采取了严密的伪装措施,在登陆前,对加来地区进行了猛烈轰炸,使德军错误地作出判断,将大量兵力配置在加来地区,从而使诺曼底地区成了防御的薄弱环节,使盟军登陆得以成功。
盟军登陆成功后,对德国展开了强大的攻势。1944年8月盟军占领了巴黎,很快,整个法国被解放。
三、德国法西斯的覆灭
1.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
内容:加快战争进程,战后对德国的处理和战后世界事宜的安排。
2.盟军的进攻,柏林战役
3.德国投降(1945.5.8)
四、日本投降和大战的结束
1.盟军对日本的打击:
1945年初,美军已日益逼近日本本土。4月,美军攻占硫磺岛和冲绳岛,轰炸日本本土。日本经济濒于崩溃。
2.波兹坦会议:
⑴背景
反法西斯战争全面胜利即将来临
⑵内容
①着重讨论战后世界安排问题
②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3.中美苏对日本的打击和日本投降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359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