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上土地制度演变专题辅导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那么到底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上土地制度演变专题辅导”,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中国现代史上土地制度演变专题辅导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多年时间里,由于受生产力发展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土地制度的演变一波三折。
一、新中国成立到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土地由地主所有转为农民所有
全国范围的土改运动是以1950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作为标志的。《土地改革法》第一条“总则”明确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由此可见,土改运动的实质是把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实现土地所有制形式由地主所有向农民所有的转变。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已基本完成,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的基础——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被彻底废除。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土地由农民个体所有转为集体所有
为了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中共中央决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对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作了明确规定,即通过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助原则,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实现包括土地在内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转变。到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完成,五亿多个体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土地的个体私有制被改造成集体所有制,土地所有制从性质上发生了根本变化。
三、人民公社化运动到改革开放:土地全民所有的尝试到“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由于受当时急躁冒进的“左”倾思想的影响,农业合作化运动已经存在缺陷,并且尚未克服。1958年又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大二公”,采取多种极端方式,追求生产资料的高度公有,出现了土地由集体所有向全民所有转变的趋势,土地公有化程度达到顶点。这种趋势严重背离了当时生产力水平,中央不得不采取措施加以扭转,后来实行的基本上是土地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所有制。
四、改革开放后:保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农业生产责任制
改革开放后产生的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均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改变过去“集体劳动,集体经营,统一分配”的模式,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力。这些方式都没有触及土地所有制形式,土地公有制的性质并未改变。在目前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土地都属于公有,所有制形式只有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方式,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土地制度的演变是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探索,满足了农民得到土地的愿望,推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虽然在改革过程中有失误,但都能得到及时改正,所以在总的趋势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扩展阅读

2017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近现代史


2017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中国近现代史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涉及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初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包括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a.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

除注意侵略战争外,还要注意不平等条约反映了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侵略特征,主要表现为:①割地、赔款的增加。(同学们可以用课本相关史实填充。)②政治、经济和军事特权的获取和发展。③通商口岸的开放和扩大。④宗教文化侵略加深。

b.中国社会的初次变化

i.传统社会结构的破坏

①政治: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等主权遭到严重损害,独立自主的国家地位开始丧失。②经济:五口通商后,在外国商品冲击下,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ⅱ.中国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性质的变化。

ⅲ.中国社会新因素的产生

鸦片战争以后,外商企业的出现,使中国境内出现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因素。在外商企业中,出现了近代第一批无产阶级。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c.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

i.地主阶级的救国主张

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他们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同学们可自己填入内容,把握其产生背景、主要内容、结果、影响。)

ⅱ.农民阶级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同学们应把握背景、分阶段把握过程、其纲领的主要内容、结果、影响,并与世界史亚洲风暴的相关内容结合。)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和形成(涉及19世纪60年代初至20世纪初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进程,包括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等项内容。本阶段可以中法战争为界标,在这之前,列强侵华相对和缓;之后,侵华变本加历。清政府被动挨打,至《辛丑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a.西方国家侵略活动的加剧

i.列强侵略在“和缓”中日益加剧

60年代,在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基础上,出现了暂时“和好”的局面。但是,随着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开始对中国邻邦和边疆地区新一轮的侵略,中国出现边疆新危机。

ⅱ.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

伴随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大规模侵略战争。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甲午中日战争使清政府在军事上基本丧失了抵御外来侵略的能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打掉了清政府身上最后一点御外的勇气。

三次侵华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进一步丧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ⅲ.瓜分中国的狂潮

b.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变化

i.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政治方面:主要表现为外国势力对中国内政外交的控制不断加深。经济方面:主要表现为中国社会经济的独立地位不断丧失。

 ⅱ.清政府的内外政策调整和统治阶级的分化

“辛酉政变”,标志着清政府中倾心与外国“和好”的媚外派上台,在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基础上,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总理衙门的设立表明清政府被迫放弃了闭关自守的政策。洋务运动借“器”练兵自强求富,扩展了“西学”的内容。

ⅲ.中国社会近代新因素的进一步发展

新经济因素: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的兴起使中国出现近代民族工业。9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成为维新变法运动的经济基础。

新阶级力量: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由官僚、地主和商人转化而来,他们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又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的双重特点。中国无产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洋务派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中产生)。

“西学”思潮的发展:从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早期维新派,主张在中国进行政治改良,发展资本主义,到90午代,维新改良思想发展为政治运动,民主革命思想开始闪亮登场。

c.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

i.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

ⅱ.资产阶级挽救民族危亡的活动

面对瓜分狂潮引起的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和革命派几乎同时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ⅲ.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

它是旧式农民战争在中国的终结。“扶清灭洋”口号突出反映了反帝爱国性质,又有严重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的直接功绩是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它也给行将就木的清王朝最后的有力一击,推动革命高潮的到来。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时期[涉及20世纪初《辛丑条约》签订后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历史发展的历程。这是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入谷底和出现上升趋势的时期。涉及的史事包括: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制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反对张勋复辟和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

a.帝国主义的侵略活动

i.“以华治华”的侵略政策

经过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列强完全确立了在华的统治秩序,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侵华的统治工具。在直接瓜分不可取的形势下,列强转而实行“以华治华”的侵略政策。

ⅱ.日本侵华势力的膨胀和美日对华争夺。

ⅲ.俄、英侵华

辛亥革命造成中国政局的动荡。这一时期帝国主义侵华的特点是:利用中国政局不稳向中央政府施加压力,以满足其侵略新要求;笼络中国边疆地区的上层分裂势力,以图分裂中国。

b.中国社会的变化

i.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帝国主义列强成为中国的“太上皇”。此后,列强挟制清政府和北洋政府,或废或立,或支持或抛弃,一切以维护其侵略利益为转移。政治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ⅱ.社会矛盾的变化

20世纪初,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秩序的确立,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逐渐汇流,相继以中国人民与清政府、北洋军阀统治之间的矛盾表现出来,中国人民的首要斗争就是推翻清政府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这一斗争同时也具有打击帝国主义侵华势力的作用。

ⅲ.政局的变化

清政府的政策调整与封建帝制的终结。北洋军阀的统治与中国政局的动荡。北洋军阀的统治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出现,从根本上看是由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

ⅳ.社会新因素的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中国近代新思潮的发展。民主革命新因素的出现。“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短暂繁荣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中国民主革命的方向酝酿着新的转变。

c.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i.政治:建立和维护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斗争

ⅱ.经济:“实业救国”的探索

ⅲ.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涉及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近代后期中国历史发展的历程,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创立、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内容,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性质上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领导是无产阶级,其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

a.帝国主义的侵略活动

i.帝国主义的协同侵略(1922—1931年)

争夺对中国的支配权: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美英与日本各自支持军阀集团进行混战,中国政局更加动荡。帝国主义协同侵略激起中国人民的反帝革命浪潮,国民大革命兴起。

扶植代理人:国民革命的浪潮基本摧毁了北洋军阀的统治。面对革命形势的发展,帝国主义更换新的代理人,支持革命阵营内部的蒋介石、汪精卫集团背叛革命,建立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的统治。在这一过程中,英美帝国主义在华势力进一步增长。

加紧对华经济侵略:“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扩大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出,使中国民族工业陷于萧条。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美日两国对中国市场争夺激烈,帝国主义进一步控制中国的金融财政。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后,帝国主义大肆在华倾销“过剩商品”,转嫁危机,对中国社会经济造成严重损害。

ⅱ.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31—1945年)

“九?一八”事变动摇了华盛顿体系。中日民族矛盾急剧激化。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表明日本侵略全中国的图谋。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排斥英美,独霸全国,全面侵华战争开始。1945年8月,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下,中国军民举行大反攻,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投降。

ⅲ.美国独霸中国野心的破产(1945—1949年)

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美国的侵略活动。

美国独霸中国图谋的破产。中国人民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美国“扶蒋反共”政策失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

b.中国社会的变化

i.政局的变化

北洋军阀统治的延续与结束(1919—1928年)。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建立和结束(1927—1949年)。①经过宁汉合流,建立起统一的、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②“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推行“不抵抗”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继续“围剿”红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民党被迫实行联共抗日的方针。全国抗战开始以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实现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在抗战防御阶段,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积极组织了几次大规模会战,但由于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使日本在一年多时间内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导致国民党统治集团的内外政策发生重大转变。汪精卫亲日派集团公开叛国投敌,建立伪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亲英美派集团内外政策重心发生转变: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制造了皖南事变等反共摩擦。在国统区,国民党政治上强化独裁统治,压制民主力量:经济上加强四大家族的经济垄断,使官僚资本急剧膨胀。③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破坏和平民主,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内战。内战初期,国民党处于军事优势。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国民党的统治陷于全面危机:军事上,全面进攻、重点进攻相继被粉碎,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经战略决战,国民党军事主力基本被消灭;政治上,国民党丧失民心,空前孤立;经济上,经济陷于全面崩溃,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的统治。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长达22年的反动统治被推翻。

ⅱ.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的变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同阶段,中国近代社会两大主要矛盾所表现的形式不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主要体现为中国人民与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之间的矛盾,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前期,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投靠帝国主义,国内阶级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是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大举侵华,民族矛盾迅速上升,逐渐成为主要矛盾,团结抗日是中华民族的共同任务。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与美蒋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革命任务表现为推翻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在完成上述任务的过程中,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ⅲ.社会经济的变化

官僚资本统治的建立和发展。官僚资本与封建残余经济和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势力共同构成阻碍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反动因素,它是南京国民政府反动统治的经济基础。因此,它是民主革命消灭的对象。

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萎缩。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混战和“一战”后帝国主义加强资本输出,使民族工业发展艰难;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民族资本在帝国主义加强经济侵略,官僚资本的垄断和排挤下,发展艰难;抗战时期,日本的经济掠夺政策严重破坏了中国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国统区的民族工业遭到官僚资本的大肆掠夺,曲折发展;解放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对国统区经济进行搜刮,导致工商业纷纷破产。《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对民族工商业造成毁灭性打击。至解放前夕,民族工业已陷于绝境。

ⅳ.民主革命方向的转变

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中国共产党的创立(1919—1923年)

中国共产党完整的创立过程包括党的“一大”和“二大”。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进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从1922年初至1923年初,出现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2)与国民党合作推动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

(3)领导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救亡斗争(1927—1937年)

(4)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37—1945年)

(5)赢得解放战争的胜利(1945年8月—1949年9月)

6、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涉及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90年代中国现代史的发展历程。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为界分为两阶段,之前,是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制度的过渡时期,内容包括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内容包括10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文化大革命”的失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1949年10月—1956年底)

i.巩固新生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

ⅱ.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同时,我国开始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是边建设边改造的经济发展计划,“一五”的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在此期间,我国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基本形成。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建立。

ⅲ.社会主义的政治、外交建设

1956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根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发展。1953年,我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我国政府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亚非国际会议都起了积极、重要作用,发挥了大国影响。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曲折探索(1956—1966年)

i.“八大”前后的正确探索。

ⅱ.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政治上“左”倾错误的形成和发展。

经济建设上“左”倾冒进方针和挫折。十年探索错误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阶级斗争问题,把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无限扩大化,甚至人为地制造所谓“阶级斗争”;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问题,不顾生产力发展水平,忽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盲目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错误趋势的发展和积累,最终导致“文化大革命”悲剧的发生。

c.“文化大革命”的动乱(1966—1976年)

i.“文革”的政治动乱

ⅱ.“文革”的经济瘫痪

ⅲ.“文革”中外交工作的突破和统一战线政策的破坏

 ⅳ.“文革”的评价

对文革应考虑动乱中有哪些进步的正面的事件(因素),大体有四点:①“二月抗争”②周恩来整顿经济③邓小平治理整顿④文革期间的外交成就。(前三点高考均已涉及.)

d.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78以后)

i.历史转折的实现。

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

理论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强调改革也是革命,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的政治保证: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规定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中共“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提出爱国统一战线和“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

实践探索:对内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在城市,扩大企业自主权,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建立现代化管理体制。对外开放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城市、沿海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平息了1989年政治风波。在民族地区也实行改革开放。进一步完善了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解决了香港、澳门回归问题。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为国内经济建设营造良好国际环境。

专题19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


专题19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

1.中国古代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①夏商西周,实行土地国有制,即国王所有。西周的井田制是典型的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土地所有权归周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周王将土地分封给亲属、臣下等,受封者可世代使用,但不得买卖。②春秋战国,随着铁器时代到来和牛耕的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现了井田制公田以外的私田,并且逐步采用封建剥削方式。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客观上促使土地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正式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③秦朝:通过法律确立土地私有制。④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农民获得了一定的土地,但地主官僚多分了土地,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地主土地所有制。⑤清朝:康熙帝宣布“更名田”,规定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起到了稳定社会和巩固统治的作用。成为康乾盛世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2.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①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和绝对平均主义的圣库制度,违背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②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即核定地价,核定地价前的地价归原主所有,涨价部分归国家所有,后来又提出了土地国有的主张。这是资产阶级的土地制度,否定了地主土地所有制。但并没有满足农民对土地的需求。

3.中国共产党的土地制度和土地政策:①土地革命时期,为了废除封建剥削和封建义务,毛泽东提出了“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制度为农民阶级的土地制度”的土地路线。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这条土地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巩固和发展了红色政权。②抗战时期,中共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③为了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1947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翻身农民积极发展生产和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④为了解决新中国建立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问题,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在新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采取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有利于减少土改阻力,稳定城市民族资产阶级,更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已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在我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⑤为了克服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从而使农民土地所有制转变成了农民土地公有制,农业合作社成为农村基层行政组织、生产组织和生产资料的所有者。⑥1958年,毛泽东和党的一些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⑦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了人民公社,由农民自由耕种承包的土地。土地所有制仍属集体,农民享受土地经营权,自负盈亏。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奠定了基础。为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走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的道路

专题七中国现代政治制度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专题七中国现代政治制度”,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专题七中国现代政治制度

一、温故知新

现代中国的含义

1、起止时间:

2、社会阶段:

阶段

时间

3、4个时期

时期

时间

重大事件

二、本专题你需要理解的概念:

1、说说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和意义?

时间:

意义: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哪一年制定的?制定的目的何在?说说其内容和意义。

时间

目的

内容

意义

3、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主要表现在哪3个制度上?这3个制度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前两个制度是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原因陷于瘫痪或名存实亡的,又是在什么情况下重新焕发生机的?

表现:

法律依据:

瘫痪与新生:

制度

瘫痪原因

新生原因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有哪3个重要环节?说说各个环节的情况?

环节

情况

5、“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熟的?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

1979年元旦:

1979年1月:

1981年9月30日:

1982年12月:

1984年:

1984年12月:

1987年4月:

1992年:

1995年:

2002年:

6、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过哪些外交方针与政策?取得过哪些重大外交成就?

毛泽东提出的:

周恩来提出的:

1953年:

1955年:

意义:

成就

建国一周年时:

1954年:

1955年后:

1971年:

1972年:

1972年9月:

1978年12月:

1979年1月1日:

2001年:

2001年12月21日:

2002年:

三、本专题你需要背诵的知识:

1、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宪法规定国家的性质,而1949年在北平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履行的就是宪法职能,到1954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取代,故而是临时宪法。

2、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指的是?

1954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规定了公民的权力和义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社会主义原则是其区别于共同纲领的新特点。

3、说说台湾问题的来龙去脉?

三国时称夷洲,吴国将军卫温率军到达台湾。

隋唐时称流求,隋炀帝派人到过台湾。

元朝时称琉球,元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加强了对琉球的管辖。

清朝时称台湾,郑成功于1662年一举收复,结束了荷兰人对台湾人民的奴役。1683年,台湾纳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95年4月,日本威迫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清政府签订了耻辱的《马关条约》,割占了台湾、澎湖诸岛。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但不久又陷入了两岸隔绝的痛苦之中。国民党政府于1949年败退台湾。美国政府把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

1972年2月美国尼克松总统正式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并表示从台湾撤出全部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从新中国成立到1979年,中国共产党一直主张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对金门等岛屿每天都进行炮击。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的方针,建议海峡两岸首先实现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命令解放军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

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主张举行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谈话具体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台湾国民党当局的态度,阐明了统一后对台湾的基本政策。

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即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这一构想,获得大会通过。

一国两制的构想,在台湾岛内外逐渐引起强烈反响。1980年以后,回祖国大陆定居、探亲访友、采访观光的人员不断增多,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松,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但是,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并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独”的活动严重影响着和平统一的进程。

4、台湾、香港、澳门各是如何脱离祖国和回到祖国怀抱的?

台湾: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清初,郑成功率战舰300多艘,在台湾登登陆,打败荷兰殖民者,1662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1945年日本战败,中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回归祖国。

香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1898年深圳河以南地区成为英国的租借地。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该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香港回到了祖国怀抱。

澳门:从16世纪开始,葡萄牙殖民者不断侵扰我东南沿海地区,1553年获准在澳门暂居,后买通澳门守将,每年纳银500两,租借澳门为暂居贸易地,擅自修筑城垣和炮台,设置“自治”机构,任命官吏,派驻军队,强行租占澳门。1987年4月,中葡双方在北京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当日,澳门回归,人民解放军进驻澳门,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

5、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是怎样根据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而调整的?

20世纪50年代,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和斗争,中国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清除帝国主义残余势力,实行一边倒,坚决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团结世界各国人民,同临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同苏联等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中美关系恶化,中国加强同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往来,为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苏联威胁中国安全,美苏争霸激烈,美国欲与中国改善关系,中国用小球(乒乓球)影响大球(国家关系),中国恢复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缓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成为我国的国策。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重视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关系。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实行对外开放。

四、本专题你应该通过的测试:

1、“九一三”事件以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他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我国外交上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有

①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日邦交正常化

③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④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日内瓦会议

A、(1)(2)B、(3)(4)C、(1)(3)D、(2)(4)

2、下列史实的先后顺序是①“一五”计划的完成②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③中共“八大”召开④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②④①③D.④②③①

3.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A.美国乒乓球队首次访问中国B.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C.《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签订D.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4、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迄今已经实现的主张是①停止炮击金门等岛屿②海峡两岸实现“三通”③开放海峡两岸探亲旅游④结束海峡两岸军事对峙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5.下列各项中最能体现中国在国际社会长期发挥重要作用的是

A.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B.在亚非会议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C.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D.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6、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根本依据是

A、民主党派帮助过共产党B.民主党派已变成代表部分劳动者的政党

C.共产党信任民主党派D.共产党需要民主党派

7、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哪次双边谈判中

A、中印谈判B、中缅谈判C、中苏谈判D、中美谈判

8、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更大的自治权,这主要是指

A.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B、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

C、外国资本不动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9、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A、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10、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2)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3)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4)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A、(1)(2)(3)B、(1)(3)(4)C、(1)(2)(4)D、(1)(2)(3)(4)

11、我国基本上解决了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的时间是在

A、1949年B、1951年C、1953年D、1956年

1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下列大事,按其发生时间先后排列应是

(1)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2)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3)派团出席万隆亚非会议(4)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A、(1)(2)(3)(4)B、(1)(3)(2)(4)

C、(2)(1)(4)(3)D、(2)(3)(1)(4)

1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中共八大的召开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4、下列推论盛行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大前提: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小前提:17年来,资本主义正在各个领域全面复辟

结论:所以,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

这个推论:

A、大、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B、大前提正确,小前提与结论错误

C、小前提正确,大前提与结论错误D、大、小前提与结论都是错误的

15、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反右斗争扩大化B、大跃进运动C、农村人民公社化D、文化大革命

16、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1)中日建交(2)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3)中美建交

A、(1)(2)(3)B、(2)(1)(3)C、(3)(2)(1)D、(1)(3)(2)

17、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

B、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原则

D、70年代形成的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18、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原则的背景主要是

A、亚非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亚非国家间宗教信仰不同

C、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边界冲突

D、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中提出“反对共产主义问题”

19、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异”原则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

A、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

B、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来决定亲疏、好恶

C、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

D、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在妥协的基础上求得一致利益

20、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1)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2)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3)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4)《中日友好条约》签订

A、(1)(2)(3)B、(2)(3)(4)C、(1)(2)(4)D、(1)(3)(4)

21、1999年12月20日中国将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在此之前,葡萄牙已占据澳门

A、150多年B、近400年C、400多年D、500多年

22、新时期我国民主党派在政治生活中的主要作用是

(1)政治协商(2)民主监督(3)参政议政(4)维护统一

A、(1)(2)(3)B、(2)(3)(4)C、(1)(2)(4)D、(1)(3)(4)

2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在于

A、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重要思想

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逐步缓和D、中日邦交正常化

2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的组织并发挥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作用,开始于

A、1949年底B、1954年秋C、1956年底D、1978年底

25、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D、第六届联大特别会议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专题一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一、土地所有制形式:

农业是中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土地是我国古代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是构成封建生产关系和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在中国古代史上,土地制度可分为三个阶段:

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所有制。土地归氏族公社所有,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享用劳动成果。

奴隶社会:奴隶主贵族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实际是国王所有,即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封建社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三重形式)。

中国古代的所有制关系主要是指土地所有制,其产生、发展、衰落均与生产力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从本质上讲,都是私有制。

1、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

(1)性质: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它是土地私有制不发达的表现。

(2)兴衰:它始于商朝,完备推广于西周,春秋后期逐渐瓦解。

(3)内容(权利与义务):土地所有权属于国王,诸侯臣下能世代享用,奴隶主驱使奴隶集体耕作并剥夺奴隶的劳动果实

2、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

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战国确立。商鞅变法规定:废井田,开阡陌,政府承认田地归私人所有,允许自由买卖,标志着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地主占有大量土地,用地租剥削农民。这种制度是我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要土地制度。

封建土地所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1)地主土地所有制

在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三种形式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它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地主阶级正是凭借对土地的垄断,迫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于他们。这种土地制度在中国存在了二千多年,对于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繁荣起过积极作用,但其闭塞性和自给自足的特点却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阻碍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社会的长期贫困和落后。

(2)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有王田制(新)、屯田制(三国)、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三种形式

▲屯田制:

目的:主要是为了戍边和保证军需。不少朝代都实行过,如西汉、东汉、曹魏、蜀、金朝、元朝、明朝、清初都实行过。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农民背井离乡,土地荒芜,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推行屯田。后来,魏、蜀、吴也都实行屯田。

基本特点和具体做法:屯田制是封建制的土地国有制,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权;含有兵农合一成分

方式:这是政府或统治者组织的农民或军队的开荒种地。屯田有军屯、民屯。军屯:由士兵屯垦;民屯则招募流亡农民进行屯垦;屯田农民要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政府设官管理;屯田民要分别不同情况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但他们不再负担兵役。

作用: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流亡农民,有利于稳定了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曹操推行屯田,保证了军粮供应,为统一北方提供了物质条件。

▲均田制:

实行:均田制始于北魏(485年),流行隋唐,且被日本借鉴、吸取,其影响深远。

目的: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前提:政府掌握大量的无主荒地。社会上存在大量无主荒地和劳动力,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实行这种制度不触及贵族地主利益,农民对国家承担租赋徭役,贵族地主无此负担。

内容:①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奴婢、耕牛也相应受田;——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地主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②土地不得买卖;——对土地兼并有所限制。③官吏得给公田;——其利益得到了保障④农民对封建国家的租、调、役负担。(贵族、地主却无此负担。)

政府规定,一夫一妇要向国家纳租粟二石,纳调帛一匹,产麻的地方纳布一匹(不交帛)。此外,农民还要向政府承担一定的徭役杂调。

作用:授田时,既不触动地主的土地,又能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因此,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比较完备)

(3)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

这种土地所有制形式不占主要地位,封建社会各个朝代都存在这种自耕农土地所有制,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土地所有制一样,是对封建生产关系内容的重要补充,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共同构成封建经济基础,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重要基础。在封建经济发展过程中,地主不断兼并农民的土地,使这种土地所有制不断破产。

特点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认识:古代土地制度变革与调整的实质

中国封建土地制度下,土地兼并是最大特征:①土地兼并是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地主阶级力量增加的表现,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的情况下,封建社会无法克服的经济现象;

②当土地兼并严重时,两种矛盾突出起来;一是农民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这两种矛盾的发展,将出现两种可能的结果,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使兼并得到一定的缓和,二是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335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