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一、温故知新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知识体系一览
生产工具:原始:,商周:,春秋
耕作方式:原始:,商周:,春秋
农业
公有制:时期
土地制度井田制:出现,瓦解,崩溃
私有制:形成限制进一步发展
部门:
手工业成就:
经营方式:
发展历程:
商业重农抑商:
资本主义萌芽:
经济结构上:
农业生产模式上:
组织经营上:
生产部门:
劳动分工:
手工业生产技术:
经营形态:
生产水平:
商业:
二、本专题你需要理解的概念:
1、我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一览
天文学方面:
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是:
我国对彗星的记载比欧洲早:
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
中国古人对太阳黑子的记录比欧洲早:
我国最早的天文学专著是:
世界上最早的星表是:
东汉科学家张衡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
世界上首次恒星位置的变动是和用发现的。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的简仪比欧洲同类仪器早:
我国古代最精确的一部历法是:
数学方面:
最先提出勾股定理的一个特例的是:,比西方早
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的是:
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领先世界达
农学方面: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元代的详细记载了、
、和等重大发明。
的作者被誉为
医学方面:
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是:
的作者被称为
最早的麻醉药剂和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
是发明的。
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是,他还创立了
四大发明:
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是:
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
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发明是:
最早关于火药的记载见于
在四大发明中历史最为久远的是:
2、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的历史之最
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是: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
东晋最著名的画家是:,他的绘画理论也是中国古代的开创之作。
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是
在描绘市井生活的作品中,最著名的当数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屈原楚辞中最著名的诗篇是
唐朝最著名的三个诗人是:
宋元时期主要的小说形式是
明朝的“四大奇书”是:
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是在等作品中。
明清时期批判现实的代表性力作是:
我国最古老的戏剧源头之一是
最为著名的“元曲四大家”是
京剧迎来第一个繁盛期是在
三、本专题你需要背诵的知识:
1、春秋以来,儒家思想是如何演变和被利用的?
儒家创始人是春秋晚期的孔子。他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他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使平民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孔子晚年编订了《诗经》、《尚书》、《礼》、《易》和《春秋》五部书,史称五经。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是孟子。孟子主张施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宽刑薄税。另一代表是荀子,认为自然有自己的规律,具有唯物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儒家思想当时不受重视。
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儒学受到打击。
西汉时,董仲舒对儒学加以发挥,认为天和人息息相关,皇帝要依照天意办事,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统治天下,其他学说都要禁止,应当建立太学,用儒家经典作为教育内容。他倡导的儒学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宋代理学仪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集大成者是南宋朱熹。认为理是第一性的,气是第二性的。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明清两代,封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进步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他揭露道学家的虚伪,说他们“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2、战国以来,除儒家外,还有哪些学派、思想也有很大影响?
道家:创始人是春秋晚期的老子。老子的学说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无为,反对严刑峻法。战国时期,继承老子道家学说的是庄子,他痛恨“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的现象。
战国的墨家:创始人是墨翟。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兼爱就是爱一切人,平民百姓也要爱。非攻就是反对战争,渴望社会安定。尚贤就是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战国的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认为今胜于昔,主张进行政治变革,以法为本,法不阿贵。韩非子的思想在商鞅变法中得到体现。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他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身体力行,对后代学风影响很大。代表作是《天下郡国利病书》。他反对君主专制政治,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唯物观点。他还提出朴素辩证法思想,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
3、战国以来,我国诗词发展的情况怎样?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收集的是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民歌,雅是宫廷乐曲歌辞,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对后世文学有重要影响。
战国时期的伟大诗人是屈原。他创造出新的诗歌体裁——楚辞,《离骚》是其许多优秀诗篇中最有名的。
汉代诗歌以乐府为代表。
建安时期,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诗人,写出了不少诗赋,史称建安文学。代表作有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诗》和蔡文姬的《悲愤诗》。诗风慷慨苍凉。
东晋诗人陶渊明写了许多田园诗,《归园田居》、《桃花源诗》尤为著名。
南北朝时期,南方民歌代表作有《采桑度》,北方民歌有《刺勒歌》、《木兰辞》等。
唐朝流传下来的有两千多位诗人创作的近5万首诗歌。初唐诗人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盛唐山水田园诗人有孟浩然、王维。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李白、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全是他的诗句)的成就最高。中唐白居易,晚唐杜牧、李商隐。
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
苏轼是宋词中豪放派的代表,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柳永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代表,代表作有《雨霖铃》。
两宋之交的李清照的词属于婉约派。
南宋词人辛弃疾继承发展了苏轼的豪放词风,代表作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南宋陆游文学成就以诗为主,词也很出色。代表作有《钗头凤》。
4、战国以来,我国散文、戏剧、小说发展的情况如何?
孟子的文章刚柔相济。庄子的散文文字优美,想象丰富。《秋水》、《逍遥游》等,都是古代文学名篇。
兴起于两汉的赋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西汉赋代表作是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赋代表作是班固的《两都赋》。
宋代兴起话本,艺术成就较高,直接社会原因是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元杂剧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组合的文学剧本。散曲是北方地区的流行歌曲。关汉卿是元代剧作家的代表,代表作有《窦娥冤》。
明清时期,我国古典小说蓬勃发展,产生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长篇小说。
5、春秋战国以来,我国绘画艺术发展情况如何?
春秋战国时期,绘画成为独立的艺术。长沙楚国遗址出土的《妇女凤鸟图》和《御龙图》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帛画。青铜器的装饰发展为完整画面。四川出土的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壶身刻画多种画面,形象生动,表现出精湛的艺术技巧。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色帛画是汉代艺术的珍品。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艺术性强。
三国时的曹不兴,是我国佛像画的始祖。
东晋画家顾恺之擅长人物画,代表作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隋朝画家有展子虔。
唐朝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
6、东汉以来我国书法艺术发展情况如何?
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门艺术。著名学者蔡邕是有名书法家。
曹魏的钟繇,把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
东晋王羲之世称“书圣”,代表作有《兰亭序》、《黄庭经》等。其子王献之造诣也挺高,和王羲之合称“二王”。
唐朝书法家有初唐欧阳询,盛唐的颜真卿(代表作是《颜氏家庙碑》),中晚唐的柳公权(代表作是《神策军碑》)。草书大家有张旭(草圣)和怀素等。
7、春秋战国以来,我国天文历法发展情况如何?
春秋时期,公元前613年,留下了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那时基本确立19年7闰的原则,比西方早160多年。
战国时期,出现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定出中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历书“太初历“,开始以正月为岁首。西汉留下了世界上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东汉科学家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他发明的地动仪比欧洲人早1700多年。
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成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表明中国历法体系的成熟。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第一人。
元朝郭守敬创制简仪和高表等天文观测仪器,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他主持编定《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8、战国以来,我国医学发展情况如何?
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医生是扁鹊,被后世医家奉为“脉学之宗”。他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成为我国中医的传统诊病法。
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华佗和张仲景是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华佗擅长外科手术,发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被誉为“神医”。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的经典,张仲景被后人称为“医圣”。
唐朝医药学家孙思邈著《千金方》。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四部医典》。唐高祖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800多种,方剂1万多个,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称为“东方医药巨典”。
9、东汉以来,我国数学发展情况如何?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标志中国古代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魏晋时的数学家刘徽运用极限理论,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正确方法。
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比外国早1000年。他还著《缀术》。
10、隋唐以来,我国印刷术发展情况如何?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的国家,隋唐时期已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
11世纪中期,北宋平民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了400年。
11、隋唐以来,我国火药发展情况如何?
唐朝中期的书籍里,已有了制成火药的配方。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北宋政府在东京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
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枪”。
金的火器制造业比较发达,金军曾用火药武器打退蒙古军的进攻。
12、我国四大发明的传播情况如何?
造纸术:4世纪起,造纸术传到朝鲜,后又传到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传到非洲与欧洲。
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发明以后,向东传到朝鲜、日本,向西传到埃及和欧洲。
指南针:罗盘针在宋代海船上普遍使用。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
火药和火药武器:13世纪中期传入阿拉伯,后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13、战国以来,记载我国生产科技成就的著作有哪些?
战国出现了有关手工业工艺的专著《考工记》,在我国工程技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当时的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
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北宋沈括著《梦溪笔谈》,总结了我国许多科技成就,在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有重要地位。
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学成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16世纪后期,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华,徐光启积极引进西学,与来华传教士合译一些西方科学技术书籍,将《泰西水法》内容引入,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
明朝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4、秦朝以来,我国历代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政策是怎样演变的?
秦统一全国后,秦始皇下令把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后又流行一种更加简便的隶书,是为书同文。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规定教育由官府举办,严禁私学,实行愚民政策,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西汉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东汉明帝派使臣到西域求佛法,请来两位高僧,用白马驮来佛经。明帝让两位高僧在洛阳传教,为他们建造了白马寺。
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曾先后两次灭佛。
唐玄宗时限制佛教,裁汰僧尼,禁建新佛寺。
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
清代统治者大兴文字狱,造成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四、本专题你应该通过的测试
1、右图为我国古代某文物图片,图中文字
A.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
B.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C.是最早的全国统一标准字体
D.是我国书法艺术的最高典范
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3、商业的发展与人们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在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城市走向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与这些经济现象相适应,文化领域也成就非凡,这些成就不包括
A.小说的出现和繁荣B.魏晋书法的形成和发展
C.宋朝风俗画的发展D.黄宗羲等人提出“工商皆民生之本
4、有关“司南”,当时的著作《韩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谷子》中记载了司南的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确保不迷失方向。……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被应用到军事、生产、日常生活、地形测量等方面,特别是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记载;1819年奥斯特已发现如果电路中有电流通过,它附近的普通罗盘的磁针就会发生偏移。法拉第从中得到启发,他成功地发明了一种简单的装置——事实上法拉第发明的第一台电动机。两则材料读完后,你的结论是
A.科技是生产力并随社会需要而发展B.磁性的应用有一定的过程
C.“电的鼻祖是我们中国人”D.我国科技战滞后于西方
5、唐代有一位诗人,被称为“诗风壮浪纵恣,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夸张和奇特想象”。根据描述,你觉得位诗人应该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孟浩然
6、《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
A.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B.刘三叔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
C.驮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D.娱乐场所瓦肆表演杂剧《西厢记》
7、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这一评价反映黄慎的绘画属于
A.山水画B.写意画C.宗教画D.风俗画
8、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箭发明,但最早把人送入太空的却是西方人,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古代科学重经验总结,少理论研究
B.中国人缺乏创新思想和进取精神
C.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D.封建统治和殖民侵略,造成中国长期落后
9、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
B.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C.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
D.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戏剧
10、从宋代的瓦肆到元代的杂剧再到明清的小说,说明我国古代文学:
A、反映了教育的普及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要求
C、有利于白话文的推广D、在发展中,高雅文化消失
11、明清时期的文化,与以往相比具有新的时代特征,表现为
①产生了反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②伴随城市经济发展,市民文学蓬勃兴起
③出现了鞭挞封建礼教的文学作品④出现了介绍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科学巨著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2、在描绘市井生活的绘画作品中,最著名的是
A、《五牛图》B、《清明上河图》C、《水浒传》插图D、《五子夺莲》
13、在明清小说中揭露黑暗现实,抨击腐朽社会制度的作品,不包括:
A、《碾玉观音》B、《红楼梦》C、《聊斋志异》D、《儒林外史》
14、唐朝,其诗体现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的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李清照D、陆游
15、“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
A、《诗经》中的“国风”B、汉赋C、唐诗D、元散曲
16、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脸”表示
A忠勇正义B奸诈狡猾C凶猛残暴D刚直果敢
17、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总理曾邀请国际友人观看了一部根据我国民间故事改编的彩色戏曲故事片,引起很大反响,该片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戏曲电影是
A花木兰B红楼梦C梁山伯与祝英台D穆桂英挂帅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与实践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
难点:中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内容
导入
李约瑟说:“中国文明在科学技术史上曾起过从来没有被认识到的巨大作用”,“在现代科学技术登场前十多个世纪,中国在科技和知识方面的积累远胜于西方”。你了解中国古代有哪些科技成果吗?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一、天文学成就
(一)概况
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方面成绩突出,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古代天文学体系。
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前列。
★阅读提示★阅读本课教材时特别注意掌握我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的领先于世界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深刻认识我国对世界文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二)具体成就
1.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
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书中的《石氏星表》测定了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知识链接★
战国时齐人甘德作《天文星占》,魏人石申作《天文》,后人把这两部书合编起来,叫《甘石星经》。星表,是把测量出的若干恒星的坐标(常常还连同其他特性)汇编而成的。它是天文学上一种很重要的工具。我国古代曾经多次测编过星表。其中最早的是战国时期《甘石星经》中的《石氏星表》。其测绘者是魏人石申,时间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
2.天体测量
(1)秦汉时期,已经发明创制了浑仪。
★知识链接★
“盖天说”和“浑天说”:汉代对宇宙的构成问题主要有哪两种观点,一种是“盖天说”,认为天如盖,地如盘,天覆盖着地;一种是“浑天说”,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地在内,地象蛋黄一样被天包在里面。后一种说法是两汉时出现的一种新学说,比较接近真实。“浑仪”就是依照“浑天说”理论创制,验证“浑天说”理论正确性的天文仪器。
(2)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水运浑象仪,对浑天说得到承认起了重要作用。他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张衡还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到千量之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曾成功地测定出发生于陇西的一次地震。
(3)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同创制了黄道游仪,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这在世界上是首次。一行还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并制成了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
★知识链接★
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运动”分为两种情形,即“周日视运动”和“周年视运动”。“周日视运动”即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现象,这实质上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一种视觉效果;“周年视运动”指的是地球公转所引起的太阳在星座之间“穿行”的现象。天文学把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视运动轨迹,既太阳在天空中穿行的视路径的大圆,称为“黄道”,也就是地球公转轨道面在天球上的投影。
太阳在天球上沿着黄道一年转一圈,为了确定位置的方便,人们把黄道划分成了十二等份(每份相当于30°),每份用邻近的一个星座命名,这些星座就称为黄道星座或黄道十二宫。这样,相当于把一年划分成了十二段,在每段时间里太阳进入一个星座。在西方,一个人出生时太阳正走到哪个星座,就说此人是这个星座的。黄道与天赤道有23度26分的交角(黄赤交角);黄道与天赤道的两个交点是春分点和秋分点。
(4)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了一种新型浑仪——“简仪”,突破了浑仪环圈交错不便观测的缺点,将环组分别架立,装置简便,而效用更广,具有实用、简便、灵巧的特点,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要早300多年。郭守敬还主持了全国的天文和大地测量工作,测定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极其精确,受到世界天文学界推崇。
★要点点拨★天文仪器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文观测水平的高超。
3.历法
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是我国古代最精密的一部历法。它以365.2425日作为一年,同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
★要点点拨★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巨大的原因:
满足农业生产“授农以时”的需要,服务于农业生产;为封建王朝统一天下提供“授命于天”的依据,宣示政权的合理性、合法性;朝迁集中人力对天文历法实观测和研究,取得显著成就。
二、数学成就(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
(一)先秦时期计算方法的改进
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九九乘法口诀——最晚在春秋末年,发明了度量衡——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筹算计算法(算筹是一种10多厘米长的竹棍,在元代出现珠算法以前,一直使用这种筹算法)
(二)汉朝时期的数学著作
1.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周髀算经》包含有大量数学方面的内容,在世界上最先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这一勾股定理的特例。
2.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专著,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书中记载田亩面积和谷仓容积的计算方法,还总结了正负数加减运算、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十进制记数系统来计算的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要点点拨★
《周髀算经》含有数学方面的内容,而《九章算术》则是一部数学专著。中国古代数学正是从计算入手,发现了一系列的方法,因而把数学叫做“算术”,这也是与西方数学的差异之处,西方往往注重公理的推演,根据假设的条件进行推断,而中国侧重于实用和计算。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圆周率的精确计算
南朝宋、齐之际的祖冲之在刘徽割圆术的基础上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这一成果领先世界达1000年之久
三、古代农书
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百姓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发展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发展是一切农业文明演进的物质基础。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我国先后出现了下列各种农书:
(一)《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作者是北朝的贾思勰。
全书共10卷,92篇,内容十分丰富,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还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许多宝贵的思想。
★要点点拨★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古代农业生产水平长期走在世界的前列。《齐民要术》等农书是对我国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发达、技术先进的反映。
(二)《农书》
元代王祯的《农书》,37卷,13万多字。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其中《农器图谱》占全书篇幅的4/5,附有306幅插图。这部农书特别重视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对提高生产力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书中详细记载了冶金“水排”、水转大纺车、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等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的重大发明。
★要点点拨★
强调生产工具的改革,是王祯《农书》的突出特点。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的思想,能够有力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三)《农政全书》
由明代徐光启编定,该书系统总结了历代农业、手工业积累的经验,并参照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在博采古今农学大成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达到了传统农业科学的顶峰。全书共60卷,近6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水利、农器、农事等12门,包罗了农业及与农业有关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技术等各种知识。徐光启也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知识链接★
《农政全书》基本上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贯彻这一思想正是本书不同于前代大型农书的特色之所在,前代农书,无论是《齐民要术》还是《农书》,虽然也都是以农本观念为中心思想,但重点在生产技术和知识,可以说是纯技术性的农书。
《农政全书》按内容大致上可分为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两部分,书中有关开垦、水利、荒政的内容占了全书将近一半的篇幅,这是前代农书所鲜见的。徐光启并没有因为着重农政而忽视技术,相反他还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农事试验的经验,极大地丰富了古农书中的农业技术内容,这就使得《农政全书》成了一部名副其实的农业百科全书。
四、医药学成就
(一)中医学的成就
1.《黄帝内经》
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该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阅读提示★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的依据:中医学五大核心理论——阴阳五行说、脏象学说、经络学说、形神学说、天人学说都源于此书。
2.《伤寒杂病论》
东汉张仲景编著,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张仲景也被后人称为“医圣”。
3.名医华佗
东汉人,精于方药针炙,擅长外科手术,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此外,他还认识到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发明了最早的体育保健体操——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的动作进行健身)。
★知识链接★
中医学与近代西方医学的不同点。西医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中医强调人的健康需要身、心、社会三才的统一,还强调个体与整个宇宙的和谐,中医的诊疗方法灵活多样。
(二)中药学的成就
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就是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该书共52卷,190万字,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本草纲目》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推进了世界生物学的发展,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要点点拨★
《本草纲目》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
五、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
(一)造纸术
★问题探究★成语“学富五车”能让你联想到什么样的情况?
1.纸出现前的书写材料及其缺陷
中国古代起初把文字刻、铸在甲骨、青铜器上,后来更多使用竹木简和缣帛做书写材料。但是,竹木简太笨重,缣帛太贵,很难推广。
2.纸的发明过程
①西汉时,发明了植物纤维纸,但纸质粗糙,不适合书写。
②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适合书写的纤维纸。这种纸原料易得,绳头、乱麻、树皮、桑根、藤、苔、竹子、稻草、麦秆、布片都可以用做造纸的原料,并且纸张质地细腻,集中了缣帛与竹木简的优点,被时人称为“蔡侯纸”,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
★要点点拨★
造纸术是西汉发明的。蔡伦的重大贡献在于改进了造纸术,使造纸的原料易得,大大降低了造纸成本,为纸的推广与普及创造了条件。
(二)印刷术
1.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隋唐时期,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技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朝咸通九年(868年)印刷的《金刚经》。
★知识链接★
雕版印刷工艺过程如下:把硬度较大的木材创平、锯开,表面刷一层稀浆糊,然后把写好字的透明薄纸,字面向下贴在木板上,干燥后用刀雕刻出反向、凸起的文字,成为凸版。经过在版面上刷墨、铺纸、加压后,便得到了正写的文字印刷品。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改进、传播
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它的作用是节省了印刷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
★知识链接★
活字印刷排版时用两块带框的铁板,板上铺一层松脂、蜡、纸灰的混合物。先将泥活字依据需要排在一块板上,用火烤板底,混合物遇热熔化,再取另一铁板将字压平,待混合剂凝固,就可以印刷了。另一铁板接着排字,两版交替使用。第一版完后,再加热熔化药剂,将活字取下,另行排新字。
毕昇发明的活字是用胶泥刻成单个反体字烧制而成的,此后,又出现了木活字,到13世纪出现了金属活字。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要点点拨★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造纸术和印刷术,是我国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
★阅读提示★回顾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活板》一课的课文,了解毕昇活字印刷技术的主要特点。
(三)火药
1.发明及应用
唐代,人们在炼制“仙丹”的过程中,炼丹家发现硫磺、木炭和硝石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加热极易燃烧和爆炸,从而“无意”地发明了火药。最早关于火药的记载见于孙思邈著的《丹经》,称作硫磺伏火法。
唐朝末年,火药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时,火药还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当时的火器主要有火炮、火箭、火蒺藜、突火枪等,威力巨大。
2.传播及影响
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问题探究★火药在唐朝末年就用于战争。五代宋元时,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什么到清朝时期,中国的火药武器却远远地落后于世界?
——解答此问题,可以参考本书第18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的有关内容。可以在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的过程中完成。
(四)指南针
1.发明及应用
战国时期,我国就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发明了指南仪器——司南,此后又出现了指南车、指南鱼等。
北宋时,进而发明了使用人工的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2.传播及影响
13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
★问题探究★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造纸术、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在欧洲的应用与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使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使西欧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会,整个世界在其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注意比较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和欧洲社会开始转型的时间)
第十二单元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
本单元主要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和介绍中国古代灿烂辉煌的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状况及地位。
春秋战国时期,曾经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也是儒学的产生时期。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经过孟子、荀子等对儒家思想的阐发和改造,成为蔚然大宗。西汉时期,董仲舒糅合儒道,形成新儒学体系,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兴办太学,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宋明时期以二程和朱熹为代表的思想家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程朱理学。程朱理学顺应了封建等级秩序,成为儒学的第二个高峰期。南宋陆九渊提出“心即理也”,明朝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理”、“物”和“理”都是“心”中派生出来的,成为理学的旁支—陆王心学。明清之际,一批新思想家崛起,在继承宋明理学基础上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的更近,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古代科技文化主要有三个方面成就:一是中国古代科技进步,领先世界,尤其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更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起了重要促进作用。二是中国古代艺术,种类繁多,名家辈出,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三是古代文学,体裁丰富、内涵深厚、风格新异。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都创造出灿烂的精品
第一讲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重点知识:“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2.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重点知识: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主张,西汉教育制度的初步建立。
3.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重点知识:掌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重点知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一.“百家争鸣”
(一)背景
1.经济上,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逐步瓦解,奴隶制经济崩溃。而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树立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
3.阶级关系上,“士”在社会生活中活跃起来,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
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
(二)诸子百家
1.概念:指在社会上形成的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学者和思想流派。2.主要流派和代表:(1)道家:老子、庄子;(2)儒家:孔子、孟子、荀子;(3)墨家:墨子;(4)法家:商鞅、韩非子。
(三)历史地位和意义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2.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3.儒家思想就是在“百家争鸣”中吸收、融合各家之长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4.“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之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学派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终于形成古代中国的思想。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侧;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四)儒学勃兴
1.孔子创立儒学
(1)政治思想:①“仁”为核心;②“德政”,即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③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2)教育思想: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
2.孟子
(1)把孔子的“仁”思想发展为“仁政”,进一步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2)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通过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3.荀子:
(1)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2)看到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君舟民水”观点;
(3)主张“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5.道家、法家和墨家
①老子创立道家学派
a.唯心思想: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b.政治思想:无为而治;c.朴素辩证思想:万物、社会是运动的,关系是相对的。
②庄子对道家学派的发展
a主张:认为世界万物是相对的。b.影响:道家学说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③韩非子对法家思想的贡献
a贡献:以法治国,法、权、势相结合;b作用:利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c影响: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④墨子的主张和影响
a主张:第一,“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第二,“非攻”,谴责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灾难;第三,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第四,治国主张“尚贤”,反对任人唯亲。b影响:墨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一)董仲舒的新儒学
1.背景
(1)汉武帝时西汉国力强盛,但社会也潜伏着危机。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成为时代的需要;(2)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3)汉武帝的举贤良对策为董仲舒阐发儒学思想提供了良机。
2.特点: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3.主要思想主张
(1)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董仲舒还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
4.结果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于扭转内外松弛的局势十分有利,深受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付诸实行。
5.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评价
(1)“春秋大一统”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国家、稳定社会秩序起着积极作用。但是其中的唯心主义成分应批判。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学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起了积极作用。但是扼杀不同流派的思想专制做法不可取,应当鼓励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
(3)“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应批判。
(4)要求统治者实行仁政,限制土地兼并,减轻农民负担,在当时有稳定社会秩序的积极作用,对后世也有积极影响。
(5)“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提倡孝道,对中华美德的发扬广大起了积极作用,对现代社会道德建设也具有深刻的启示,但是宣扬纲常伦理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应批判。
(二)汉武帝措施
1.措施:(1)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2)儒家垄断教育;(3)兴办太学,各郡设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三.宋明理学
(一)背景
1.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盛行,儒学面临挑战;
2.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又称“三教合一”;
3.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的地位受到挑战。
4.北宋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同时,他们又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二)程朱理学:
1.二程主张: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理先物后;②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③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物皆有理,把知识、道理、天理联系起来。
2.朱熹主张:①天理是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②“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③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3.影响:①适应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②三纲五常的纲常名教,严重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和生活;③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日本、朝鲜和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的主张:①“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②天地万物都在心中;③反省内心就得天理。
2.王阳明主张:①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②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学说。
3.影响:①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②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宋明理学的影响
宋明理学在产生初期不为统治者重视,到明朝开始确立了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是积极的,对人的人格、气质、品行、立志、责任感等方面的塑造具有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它所规定的“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规范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摧残、扼杀人性,压制思想进步,消极影响是突出的。
四.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时代背景代表思想主张意义
政治: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封建统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
经济:商品经济发展,江南一带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市民工商业者经济实力增强,成为社会上的重要力量。思想:宋明理学日益束缚人们的思想,文化专制加强,科举制度僵化,科技停滞。
李贽(1)破除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迷信。(2)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去空谈仁义道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黄宗羲(1)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以后的反专制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顾炎武(1)提出“经世致用”思想,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2)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王夫之(1)世界是物质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2)物质是有变化规律的。(3)事物是可以认识的。(4)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启发了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观点有何异同
(1)相同点:①背景: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②目的: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孔子以维护奴隶制统治为目的,孟子和荀子则是为了缓和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使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③性质:包含民本思想,体现人文精神,具有古典人文主义性质。④内容:主张“仁”和德治,以德治国,施政以德。
(2)不同点:在人性和伦理观上,孔子主张“性相近”;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性恶论”,并主张礼法并施,使人便善,与孟子主张有明显分歧。
2.联系战国到西汉时期儒学的发展,分析一定时期影响思想发展的因素。
(1)发展
a战国时期,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善。
b秦灭六国后。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焚书坑儒”,儒学遭到沉重打击。
c西汉时期,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对此全面肯定,并加以全面推行,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影响因素:a借鉴吸收其他思想中合理成分并加以改造;b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需要;c适应统治者的需要,并得到其支持;d.根植于群众;e.思想家的个人努力。
3.对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全面认识
(1)背景:①汉武帝时期,“无为”思想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②土地兼并、边界不宁、王国问题困扰西汉统治,西汉需要一种新的统治思想;③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造。
(2)核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3)特点:以儒学为基础,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具有神学色彩,哲学思想的主流是唯心主义。
(4)目的: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政治上主张实现大一统,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专制;思想上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维护思想上的封建专制。
(5)影响:①对当时的影响:对维护加强西汉中央集权,防止分裂,具有进步意义,适应了西汉社会的发展;②对历史的影响:提出的封建伦理纲常,被后人奉为道德规范。把儒家思想神化,使儒学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不仅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论支柱,而且对中国人的伦理观念、文化教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4.比较理学与心学的异同点
(1)相同点:同属于唯心主义范畴,主张克服“私欲”,维护封建伦理道德,都是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思想武器;
(2)不同点:朱熹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位的,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是客观唯心主义。王阳明反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认为心即理,“心外无理”,主张“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是主观唯心主义。
5.明清儒家思想有何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明朝思想家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他还提出“男女平等”等观点,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十分惊惧。(2)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清初黄宗羲揭露君主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学风。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这些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影响。
(3)提倡“经世致用”。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致力于社会变革,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6.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和法国启蒙思想的异同
17~18世纪的东西方出现了反封建的社会思潮,中国以三位进步思想家为主,法国以启蒙思想家为主。
(1)相同点:这两种思想分别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制度进行了大胆揭露和深刻批判,即都是反封建的。
(2)不同点:明清时期的民主思想尚未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没有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新政权方案,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民主革命产生的影响有限;而法国启蒙思想彻底批判了封建制度与封建神学,提出了“三权分立”等资产阶级国家政治蓝图,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
7.儒家思想发展的历程
(1)春秋战国时期是儒家思想的产生时期。孔子在思想活跃的氛围中创立了儒家学派;战国时期孟子、荀子改造发展儒家思想逐渐使用了社会需要。
(2)在经历秦“焚书坑儒”的沉重打击之后,汉代的儒家思想经董仲舒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逐渐得到自汉代以来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宋明时期,儒学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经朱熹、王阳明等人吸收佛、道的思想,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
(4)明清之际,以黄宗羲为代表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5)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把孔子打扮成变革的先师,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以减少变法阻力。
(6)新文化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派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矛头指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宣传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新道德,严重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7)21世纪的今天,我国提倡的以德治国、公民道德教育、传承中华文明,都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1.(08四川文综)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
C
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韩非”“仁义”“乱”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考生儒家主张“仁义”,法家主张“法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A、B、D项不符合题意,被排除。由此可以判断C项为正确选项。
2.(08重庆文综)“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
为徙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旧中国时期为
A.墨家思想 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A
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考生墨子的治国主张是“尚贤”,反对任人唯亲;消除亲疏、贵贱的差别。B、C、D项不符合题意,被排除。故正确选项为A项。
3.(08上海历史)战国时期有人提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这句话反映的是
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
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战国时期”“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考生法家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A、B、C项不符合题意,被排除。D项符合题意。
4.(08海南历史)“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B.孟轲C.荀况D.韩非
D
本题的关键词“法”,强调“法”对国家的重要性。故正确选项为D项。
5.(08宁夏文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这里的“某人”是指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A
解答本题的本题是抓住题干中的“狂悖乖谬”“排挤孔子”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考生李贽自称为异端,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B项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排除。C项主张“经世致用”,排除,D项唯物思想,排除。A项符合题意。
6.(08广东历史)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
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两位心动”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考生王阳明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A项主张“仁”,排除。B、C项主张理学,排除。故正确选项为D项。
7.(09年福建文综)
材料一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
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材料二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德,或世诬陷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懂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利,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是,他说:“你们宣布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到判决更感到害怕。”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
(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
(4)结合16世纪欧洲社会各方面的变化,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
⑴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时代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进一步壮大;倡导个性解放的新思想出现。
⑵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相似之处: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
⑶君主专制空前强化;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自己的设想。
⑷新航路开辟,欧洲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深入发展,近代科学兴起,人文主义逐渐成为主流思想,教会统治受到冲击。布鲁诺坚信自己的学说是科学真理,对未来充满信心。
(1)解答第一问的关键是归纳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解答第二问要注意结合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儒学的发展等方面。(2)相同的原因要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从挑战正统等方面分析;“临终的表现”要从历史人物的信念等方面进行分析,(3)明清时期政治方面的特征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方面的特征是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缓慢;思想方面的特征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4)解答本题注意从16世纪欧洲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变化分析理解布鲁诺的话。
一.易错知识点
1.孔子“仁”的思想是爱人,民本思想是为政以德,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人文主义精神。在伦理观上主张性相近。孔子在儒学中的地位被尊称为“至圣”,孟子为“亚圣”,荀子为儒学集大成者。
2.西汉初年的统治思想是道家思想——“无为而治”,汉武帝时期的统治思想是儒家思想。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术”是指糅合了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等学说的儒学。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仅仅是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5.理学在社会道德规范上是儒家的三纲五常。所谓“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二程认为“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其意思即三纲五常是天理。朱熹主张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人性或天理具有仁、义、礼、智、信等美德。朱熹的观点是要人们接受封建道德观念(存天理,灭人欲),可见儒家的三纲五常在宋代披上了哲学色彩的(理学)外衣。
6.李贽不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称谓“反封建的先驱”。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儒学)重新焕发生机。
二.方法点拨
1.复习本讲要注意纵向把握历史事件的整体发展过程,明确各发展阶段的不同特征。如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趋势及特点是:(1)春秋末年,儒学创立;(2)战国后期,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3)西汉时期,确立儒学为正统思想地位;(4)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理学新阶段,成为官方哲学;(5)明清之际,儒学得到批判继承。
2.要注意横向把握归纳同一历史阶段各方面的社会变化。如(1)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经济上井田制瓦解,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确立;政治上出现变法改革如管仲改革、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2)明末清初思想文化上涌现进步思想家,促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政治上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3)明清之际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反封建是它们的共同点。
3.应注意全面认识同一历史时期的许多历史事件的特征,理解彼此的相互关系。对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理论的概括及其理解是本讲的重点和难点。
4.贯穿辩证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的分析。理学、心学的进步和落后性的评价。
5.注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如法家思想为秦朝的统一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但残酷的法律又是秦朝灭亡的重要因素。
一、选择题
1.(09山东临沂一中)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A.仁者爱人B.忠恕之道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
2.(09山东师大附中)在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如何遏制学生上课说话现象”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说:“这是品德问题,应该以德教化。’’乙生说:“这是违纪行为,应该严格惩罚。”丙生说:“这是无意识的,要让学生自我觉悟。”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甲—儒,乙一法,丙—道B.甲—儒,乙—道,丙—墨
C.甲一墨,乙一法,丙—道D.甲—道,乙一墨,丙—儒
3.(09山东泰安英雄山中学)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此中“智慧”是指
A.“兼爱”和“尚贤”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D.“有教无类”
4.(09山东平邑实中)下列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A.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B.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
C.法家思想备受统治者推崇D.阴阳家最受欢迎
5.(09山东淄博一中)董仲舒所提出的“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学说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②体现了“仁政”的思想③使儒学增加了迷信色彩④与孟子的民本思想完全一致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6.(09山东临沂一中)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最主要的社会行为现象是
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
B.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行为成为普遍的社会规范
C.提倡个性解放的作品明显减少
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
7.(09山东临沂一中)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中说:“二千年来皇帝皆盗贼。“与唐甄这种政治思想相似的思想家是
A.顾炎武B.黄宗羲C.王夫之D.魏源
8.(09江苏镇江一中)2003年12月lO日,温家宝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时引用了宋代一位理学家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段话()
A.否定了传统儒学B.创立了心学
C.阐明了理学的纲常伦理D.说明了理学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非选择题
9.(09山东平邑实验中学)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东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
材料二“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讲明义理之归,闭塞私邪之路,然后乃可得而正。”——朱熹
材料三“仲尼虽圣,效之则颦,学之则为步,丑妇之贱态。”——李贽
材料四从18世纪后期起,伏尔泰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他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对孔子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孔子画像。他反对君主专制,希望有一位开明君主,因此儒家的“民为贵,君为轻”被他当作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伏尔泰推崇孔子的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来影响别人。……伏尔泰是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材料五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当国家的现代化成为主要目标时,全体国民能够形成集团协力组织,大规模地开展经济建设。……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正是这种刚健有为的性格、自强不息的精神,韩国才能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处变不惊,从容应对,让经济稳步复兴。——王淑臣《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蕴》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三,归纳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变化的过程。
(2)根据材料四,说明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五,指出儒学对韩国的影响。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儒家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10.(09江苏东台一中)古往今来,不少思想家对人性作过认真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轲《孟子.告予上》
材料二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是性人为之所生,其不同之征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利法度。——荀况《荀子性恶》
材料三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侧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因为我们还不知道美德的本性和性质,我们也必须在一个假设之下来问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问题,就像这样:如果美德是属于这样一类心灵的善,它是否应该由教育而来?让我们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知识或不是知识——在这种情形之下,它是由教育来的或不是由教育来的?……但美德是否由教育而来的呢?或毋宁是否每一个人都能看到只有知识是由教育而来的呢?——苏格拉底
材料五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总是要追求其个人私利的。要改变人性,就像要阻挡狂流一样困难。聪明的立法者应该巧妙地通过改变河道而对其加以引导,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其导向公共利益方面。——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
请回答:
(1)综合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荀子与孟子的人性观及政治主张不同点,二人政治主张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王阳明认为应怎样加强道德修养?
(3)根据材料四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
(4)据材料五分析,汉密尔顿主张对政府进行“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对政府进行了怎样的“内在的限制”?综合上述材料,与其他思想家相比,汉密尔顿主张如何对人性进行规范引导?
参考答案
1.C
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2.A
3.B
B项是孔子的核心主张。
4.C
战国时期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起来。5.B
6.B
程朱理学所提倡的“天理”即儒家主张的“三纲五常”等。
7.B
8.D
强调理学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积极作用。
9.(1)西汉董仲舒对儒家思想进行改造,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南宋朱熹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试图以“讲明义理”、“闭塞私邪”来立纲纪;明末李贽对儒学思想进行了大胆的否定和批判。
(2)原因:以儒家思想的某些观点为武器来攻击封建君主专制;孔子注重用道德的说服力来影响别人;从中国古老文化中为法国启蒙精神汲取营养。
(3)影响:儒学的集体意识和自强不息精神推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促进韩国经济的发展。
(4)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类文明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结合问答,第(1)到(3)问的答案,都是来自材料信息,然后对信息加以归纳、总结。第(4)问部分答案来自教材知识。如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等。
10.(1)异:孟子:人性善;荀子:人性恶;孟子要实行仁政扩充人的善性,荀子强调用礼乐法度来规范人的行为。共同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2)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3)美德即知识;美德是由教育而来的。
(4)人性恶。三权分立。汉密尔顿主张通过法律对人性加以规范引导。
依据所学知识可以回答第(1)问: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荀子主张“人
之性恶”。回答第(2)问:王阳明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回答
第(3)问时概括材料信息即可。回答第(4)问时,所学知识是:三权分立。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
第1课孔子与老子
导入:1988年,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一次集会上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还要到2500年前孔子的思想中去寻找智慧。
那究竟孔子有什么魅力呢?让这位诺贝尔获奖者如此断言,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圣贤,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他们的魅力,寻找启迪。
一、孔子的学说
1.孔子的生平
孔子是谁?圣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财产。但他一生历尽坎坷。他3岁丧父,17岁丧母,生活十分惨淡。幸好孔子自小就勤奋好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在他青年时代曾先后担任过管理仓库和管理牛羊的小官。办学的成就使孔子赢得一定得社会声誉,之后他积极地从事政治活动。五十多岁时担任司寇,(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空、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各诸侯国亦置此官,职掌同周,楚、陈等国称司败。后世也用作刑部尚书的别称。)成为政府高官。但是由于齐人的离间,鲁定公对孔子的态度逐渐冷淡,孔子便率领弟子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理想,希望当权者能加以重用。孔子曾经非常自信的宣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可他在周游卫、宋、陈、蔡等国的十多年中却备受冷遇。有时甚至处于饥寒交迫,生命危险,狼狈不堪的境地。
政治上的不断碰壁,使孔子知道自己的政治理想在当世已经无法实现。为了使自己的学说传于后世,便返回鲁国专心致志于文化教育事业。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除了继续收徒讲学外,还收集并整理了古代的文化典籍,形成了《诗》、《书》、《礼》、《易》、《乐》、《春秋》。
过渡:《论语·为政》中孔子用一段话总结自己的一生:“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请学生解释,然后教师再做总结,(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这段话其实反映了孔子一生精神修养的历程。象这样反映孔子思想和精神的言论我们熟悉的也非常之多?接着我们来学习孔子的思想
2孔子的思想
a核心——“仁”
“礼”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达一百多次,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孔子认为,仁是解决人际关系的学说,
孔子说的“仁”的内涵是什么呢?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就是“爱人”.“仁者爱人”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对统治者而言,要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另一方面,对所有人而言,要广泛的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来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
而如何实行仁,实现“爱人”。孔子提出了“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换位”思考,多替别人想一想!)。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的“仁”体现出一种深刻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这种思想贯穿于孔子思想学说的各个方面。
孔子思想的另一个核心是“礼”。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揭示了“仁”跟“礼”是什么关系呢?他认为“礼”是实行“仁”的手段。是“仁”的根本要求。要达到“仁”必须做到“克己复礼”,它作为孔子“礼”学的基本内容。有什么含义呢?它的含义是,做人要克制自己,是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这里的“礼”是指西周等级名份制度。
如何实现“礼”呢?一个重要的标准是“正名”(看课本小字介绍)
接下来我们在看看孔子的政治思想
b政治思想——为政以德
展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
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孔子在政治上的主张是?——统治者若能以“德”来治理国家,就能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中枢而众星环绕。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如此则国家没有不能得到治理的。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孔子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这也是孔子“仁”的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
思考:如何看待孔子的“仁”和“德”?
(1)进步性:①调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稳定
②提高人民地位,促进生产发展
(2)保守性:主张恢复周朝制度,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C孔子的天人观
展示: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根据我们所能掌握的资料,孔子并没有正面讲过关于神灵的言论。但从孔子回答他弟子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神灵的一些看法。他其中一个弟子子路曾问他如何侍奉神灵候,孔子回答说,你还不能侍奉人,又怎么能侍奉神灵呢?子路接着问到了死,得到的答复是,你还不理解生,又怎么能理解死呢?他的弟子樊迟请教智慧,孔子告诉他说,认真对待那些适合于人民的东西,还要尊敬神灵并与他们保持适当的距离。也就是说孔子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他否定了宗法传统的神权观念,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注重于人的本身。
3孔子的教育理论和实践
孔子除了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是最早创办私学的人之一。他广收门徒,打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状况。
请同学列举有关孔子教育思想的言论
1.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2.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他的教育思想甚至超越了他的时代。
4.孔子思想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在后世有重大的影响,为何在当时没有引起重视呢?
社会背景:春秋时期礼乐崩坏,诸侯纷争,社会秩序相当混乱,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或占据有利的位置,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所以对于支撑兼并战争的思想,如法家思想比较关注,因此儒家思想也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冷落。
儒家自身:虽然儒家思想符合人民的利益,但在当时未能适应形势和统治者的需要。
过渡:现在,我们来做一道选择题,以下四种政府,你们认为哪一个是最好的?
A.人民只知道政府的存在,但不知道它做了什么事情
B.政府的执政得到广大人民的赞扬
C.政府充满威严,人民因为对它畏惧而安分
D.被人民轻视、打心眼里瞧不起的政府
如果是孔子,他会选择第二种,但在老子的眼中,最好的政府是第一种,最上等的国君推行无为之治,使人民各顺其性,各安其身。次一等的国君,用德教感化人民,用仁义治理人民。第三等国君,用政教治理人民,用刑法威胁人民。第四等国君,用权术愚弄人民,用诡计欺骗人民。最好的政治是无为而治,人民各顺其性,各安其身,人们得到最好的益处。功成事遂,老百姓还浑然不觉,说是自然如此的嘿。为政者,像肺之于人体,最好的肺是让你没感到有它在替我们呼吸工作。当你天天感到肺在替你呼吸,那么这个肺已经有病了。这出乎一般人的意料,老子的思想真是非同寻常。
二、老聃与《道德经》
老子还有很多与常人不同的看法,比如,有和无哪个作用比较大?一般人注意到了有,而老子却重视无,一个房间,我们利用了它的无容纳人和物,门窗、器皿,正是它们的无成就了其作用;柔弱与坚强哪个好呢?在老子的眼中,柔弱胜于坚强,人活着时躯体是柔软的,死后僵硬了;草木活着时是柔软的,死后僵硬了;天底下最柔弱的莫过于水,可是水却能攻克最坚硬的东西,比如滴水穿石
,所以刚强不是最高层次,柔弱才是最高境界;力争上游好吗?老子却发现水是往低处流的,大江大海能成为百川之王,是因为它们处在一般人瞧不起的卑下之处。老子特别崇尚水的品质,在他看来,水柔弱、不争,还能滋养万物,已经达到道的境界了。总之,一件事情,一种东西,一般人注意到正面,老子却看到了反面。
让我们来了解这个思想不同寻常的人。
1老子的生平
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西周末年人,公元前571年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
东周时期,曾被周王召为守藏室的史官,负责征集和收藏文化典籍。这使他博学多智,精通礼法,熟悉各种典章制度。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有关“礼”方面的知识。
这里的“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大概凡是有学问有德行的人都可以得个称号。
全国老子像有几千尊,最为著名在清源山,同学们能理解其中的缘故吗?(因为一来它的历史悠久,是中国最大的宋代道教石雕,至今已有上千年;二来它雕琢得十分传神:特别是它的眼睛,它的眼神空空的,正应了老子的自然、无为、大象无形的思想,空洞的眼神实则洞察一切;这个老子在做什么呢?他什么都不做,甚至也不思考,他是无为的,不象其它的老子像或忙着炼丹,或骑着青牛匆匆赶往哪里。)
2老子的思想
老子有一本书叫做《道德经》,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老子》,可见老子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的伟大思想家之一。
它的核心思想就是“道”
1、“道”的哲学概念
“道”是什么——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
2、辩证法思想
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他主张只要能“守静”,就可以“以弱胜强”。
3、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即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要使用权谋,以“无事取天下”,认为这样才能“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为今用如果说孔子的学说对今天的以德治国有指导意义,那么老子的观点能否运用于今天呢?1987年美国总统里根在国情咨文中引用了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引起了强烈反响,《老子》一书畅销美国,一时“纽约纸贵”。同学们结合必修二所学的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经济状况和80年代里根的执政措施,想一想里根为什么会引用老子的治国主张?(1980年,里根当选,当时的背景是,因为二战后运用凯恩斯主义指导经济,70年代出现了经济“滞胀”,主张减少政府干预的新自由主义抬头。里根执政,实行“三个少”的改革,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放松政府对企业的管制,减少税收,减少福利开支,政治无为的思想使美国经济迅速好转。)
回到刚才的选择题,现在能够理解为什么老子认为最理想的政府是人民不知道它做了些什么事的政府吗?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春秋时期两位思想家和他们的主张,到了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更是异彩纷呈,儒、墨、道、法、名、兵等家各执一词,自成一派。可以说,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自由、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时代,这些思想家生前或“遑遑然如丧家之犬”;或骑青牛,过函谷,不知所终,然而,他们的思想没有消失,这个伟大时代的不朽精神也不会消失!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2843.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