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2课 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教案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2课 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第四单元二里头文化的探索

第2课 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教案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丰富的文化遗存

二里头遗址中的遗迹、遗物、墓葬

工具用具制造水平反映当时生产力水平

通过遗存考察社会状况

观察图片对比分析

了解先人们的生活生产状况

宏伟的宫殿

一号宫殿建筑遗址情况

宫殿是王者居住地,社会政治中心

宫殿建筑反映了当时建筑水平的发展

问题探索

居住建筑的优化美化特权化

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

不同的系类、质料、形制、纹饰

陶器变化反映生活水平变化

考察陶器与宫殿建筑的联系

分析对比

饮食器具进化,建筑材料的进化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初步掌握宫殿和陶器的一般知识。

难点

大型宫殿基址与都城的关系。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3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丰富的文化遗存,宏伟的宫殿,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在遗存中突出对宫殿和陶器的介绍。

本课引言由3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介绍陶器:因为陶器能反映人们的生活、反映时代特点、区域风貌,成为考古学界探索古文明的重要物件。仰韶彩陶、山东龙山黑陶、河南龙山灰陶是不是夏文化,有激烈的争论。第二部分:明确提出2个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大型宫殿遗址与都城的关系如何?二里头文化各期陶器有何异同?引发好奇心,激起对二里头遗址考察的关注,引向华夏文明的探索。第三部分:列出3个重要的概念,文化遗址与遗存,房址和宫殿基址,陶器系类。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第一目“丰富的文化遗存”

教材介绍了遗存的内容是指遗迹、遗物和墓葬三个方面的问题。

1.先人足迹──遗迹:指灰坑、铲迹、房址、窑址、灶址。三期是繁荣阶段堆积较厚,内涵丰富。一号、二号宫殿基址考古意义最大。它反映这一时期建筑水平的代表性遗存,建议教师通过图片,补充以下说明。已经发掘的两座宫殿遗迹都建筑在夯土台基之上。1号宫殿位于遗址中部,为整体略呈方形的夯土基址。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高0.8米。基址北部正中,为一座略高起的长方形台基,东西长30.4米,南北宽11.4米,四周有檐柱洞,可复原为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四阿重屋式的大型殿堂建筑。殿堂前是平坦的庭院;围绕殿堂和庭院的四周是廊庑建筑;夯土台基正南边缘中部是大门。其东北约150米,为2号宫殿基址,南北长72.8米,东西宽58米。殿堂同样建筑在基址北部的长方形基座上,可复原为面阔三大间、进深一大间带有回廊的宫殿建筑。殿堂南面是庭院,发现有地下排水管道。围绕殿堂和庭院有北墙、东墙、东廊、西墙、西廊,南面亦有廊和大门。大门中间是门道,两侧为塾。这两座由殿堂、廊庑、庭院、大门等单位建筑组成的宫殿,布局严谨,主次分明,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其形制开中国宫殿建筑之先河。

2.精神生活──遗物:二里头遗址出土遗物有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骨角器和蚌器等。建议教师结合课本插图补充以下内容和图片。其中有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铜爵,另一件柄形饰物上雕琢有规整的兽面纹,纹样与后来在铜器上常见的一致,是目前已知年代较早的兽面纹样,工艺相当精致。还有一件兽面铜牌,用200多块绿松石镶嵌而成,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铜镶玉制品,也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二里头已经有了陶铃、铜铃等乐器。一些大口陶尊的口、肩部有二十多种刻划符号,其中有的可能就是原始文字。此外,还见有卜骨,大多用猪、牛等动物的肩胛骨,上有灼痕。这些遗物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奴隶主贵族的精神生活。

3.等级差别──墓葬:在二里头遗址发掘出一批墓葬,皆为长方形土坑墓。其中大型墓1座,位于2号宫殿基址中心殿堂与北墙之间。墓口东西长5.35米,南北宽4.25米,深6.1米。墓内填土经夯筑,遗物被盗,仅剩一些朱砂、漆皮、蚌饰片和涂朱陶龙头等,推测原来墓中的随葬品是相当丰富的。中型墓葬有6座,墓口长2米多,宽1米多。有的有二层台或腰坑,墓底铺朱砂,还有漆棺残皮。随葬有铜爵、戈、戚、玉璋、钺、圭、绿松石饰及各种陶器、骨珠、海贝等。小型墓葬有20多座,墓口长不及2米,宽仅0.6~0.7米。随葬品只有少量陶器。另一类墓葬在灰坑或灰层中,还散见30多具人骨架,有的捆绑双手,有的身首异处,有的和兽骨埋在一起,可能是被杀害的,或与祭祀有关。不同的埋葬方式,说明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存在等级差别。

第二目“宏伟的宫殿”

教材详细介绍了一号、二号宫殿遗址的内容,要求学生研读课本,说出两者的主要区别。建议教师补充关于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的内容:考古学家最近在我国已知最早的大型宫殿基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2号宫殿下面,发掘出一座时代更早、规模更大、结构更为复杂的大型建筑基址,将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的年代提早约百年左右。这座现编为3号的建筑基址属于二里头文化早期,它结构复杂,规模庞大,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二里头文化最早的大型夯土基址。它南北窄长,已探明的长度达150余米,主体部分至少由三重庭院组成。有专家说过去由于材料所限,学术界对肇始期的中国早期宫室建筑的认识来源于过去发掘的二里头遗址1号、2号宫殿,认为其形制简单,独门独院,到了稍后的偃师商城时期,宫室建筑的结构才复杂起来,3号基址的揭露改变了这种看法。

第三目“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

教材从质料、型制、文饰等方面归纳其特点。二里头一期陶器陶色多深重,夹砂灰陶的色调多变,或泛蓝,或泛黑,或泛褐,砂粒粗大,往往凸现于器表。常见泥质黑陶或黑皮陶;以深腹罐最多见,其他常见器类主要有圆腹罐、鼎、甑、刻槽盆、捏口罐、壶、觚、盉、爵、豆、三足皿、圈足盘、折沿盆、平底盆、小口尊、矮领尊、缸、器盖等。夹砂陶以篮纹为主,绳纹次之,方格纹再次之。篮纹深而清晰,或竖或斜;方格纹多呈菱形,少数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绳纹很细,直而整齐。泥质陶多磨光,纹饰有篮纹、弦纹。到二里头三期时,陶器发生较大变化,与一期文化相比,判然有别。陶色浅而纯正,一般均表里一色。夹砂灰陶所占比例较前增大,砂粒多较细小,白陶、黑皮陶已不多见;卷沿盆取代折沿盆成为盆类的主流,盉取代鬶成为流行的酒器,浅盘口深腹罐大量出现,典型大口尊开始流行。深腹罐和圆腹罐最常见,其次是大口尊和卷沿盆,另外有缸、小口尊、矮领尊、器盖、捏口罐、刻槽盆、平底盆、三足皿、豆、平底盆、鼎、盉、爵等。以绳纹为主,早段流行细绳纹和偏细的中绳纹,偶尔可见篮纹,基本不见方格纹,少数器物的内壁上出现小麻点。晚段流行中绳纹,篮纹、方格纹基本消失,常见中型麻点。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丰富的文化遗存”一目的教学,重点掌握遗迹中宫殿遗址,并进行以下常规了解。宫殿建筑遗址共发掘2座,1号宫殿基址平面呈正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残高0.8米;基址的中部偏北处有一长方形台基,长30.4米,宽11.4米,台基上有一周排列整齐的柱穴,每个柱穴前侧还有2个小柱穴,可能是支撑殿堂四檐的檐柱。据此可以复原出一座高大的四阿重屋式殿堂。殿前有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大庭。在基址的四周还环绕着一面坡或两面坡式的廊庑建筑。这一宫殿遗址的发现引起史学界的关注,专家们认为,四阿式,从形制到结构都保留了早期宫殿的特点,为以后的历代宫殿建筑所沿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开创了中国宫殿建筑的先河。

遗物中重点掌握文化的乐器有陶埙和石磬两种。文化艺术品多见陶塑,有蛤蟆、羊、龟、龙、鱼、蛇、猪、狗、乌等造型,陶刻有人像、饕餮纹、蛇纹、鱼纹、几何形等图案,其中有一片陶器残片上刻有两条蛇(龙)的形象,巨眼、利爪,身上饰有鳞片。

关于“宏伟的宫殿”一目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国宫殿的以下内容。①“宫”的象形意义:公元前11世纪以前的殷墟甲骨文“宫”是一个象形字,所表现的只是一座最简单的穴居小屋:顶上象形穴居小屋的屋顶,它下面的一个“口”字表示屋顶上的天窗,再下又一个“口”字为屋门。“宫”字最初的意义泛指所有的房屋,秦汉以后这个字才专属于帝王。“殿”字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秦汉以后更多,原意是泛指高大的建筑。“宫”“殿”二字连用,就是现在一般理解的帝王宫室。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曾经发现过有可能属于晚夏的宫殿遗址,是在庭院内建造一座长方形殿堂。规模当然已经比“大房子”大得多了,却仍可看出“大房子”的影子,也就是说仍是合集会、祭祀与居住三项功能为一体的。殿堂前部开敞,称“堂”,面积最大,是处理政务、接见群臣和祭祀的场所;后部和左右隔为许多小房间,作居室,称“室”。②宫殿的功能作用:起初它是集居住、聚会、祭祀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古人生活活动场所,然后才与祭祀功能分化,发展为只用于朝会和君王后妃居住的独立建筑类型。在宫内,朝会和居住功能又进一步分化,形成为所谓“前堂后室”,以后发展为“前朝后寝”或称“外朝内廷”的规划格局。更后,约在西汉,又在宫内朝、寝之后,布置了御花园,一直到明清两代都是这样。二里头宫殿首次使用了院落式的群体布局方式。院落以横向的延伸来补偿木结构不易造成的高,以室外空间的大和多变以及室内外空间之间的丰富关系,来补偿木结构建筑单体内部空间的较为仄狭和形体变化的不足,从而有利于创造出宫殿建筑所要求的壮丽气势和谨严肃穆的氛围。

关于“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一目的教学,请学生归纳其用途,并设想没有陶器时,人们饮食生活遇到的困难和不便。陶器为什么热不怕膨胀,冷不怕收缩?分小组讨论:根据学生们的发言归纳讲解如下。当人们开始用陶器烧煮食物的时候,发现普通泥质陶炊具没烧多少次就会破裂,这又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那么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大家知道,绝大多数材料在受热时要膨胀,冷却时要收缩,而且热膨胀越大,冷收缩也越大,而不同材料在相同升降温条件下,其热胀冷缩的量是不同的,为了能对各种材料的这种性能作比较,在热物理学上确立了一个材料的测试指标,称之为膨胀系数,此系数大,说明材料的热胀冷缩量大,反则反之。由于普通泥质陶炊具的膨胀系数相对较大,抗冷热急变的稳定性就差,因此普通泥质陶炊具经不起多次烧(快速升温)和停(快速冷却)的考验而破裂。如何才能解决此难题呢?当时先民又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一种夹砂陶,其工艺是在黏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砂,混合均匀后,用此泥成形、干燥并烧成陶器。这种夹砂陶在很多新石器的遗址中都有发现。由于一般河沙中的主要矿物是石英,它的膨胀系数很小,因此陶器中羼和了砂,能使它的膨胀系数降低,而抗冷热急变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从而使夹砂陶炊具的使用寿命延长。在那样早的年代,我们祖先就成功地利用配方来改进制品性能,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这种加羼和料技术至今还在使用,水泥混凝土制品就是例证。

陶器出现的意义?分小组讨论归纳。1?生活陶器:使人的饮食习惯发生巨变,人们在进入新石器时期过起定居生活。使人类从生饮、生食和吃烧烤食物中解放出来,从而吃上既卫生又易消化的烧煮食物,使人类的饮食习惯获得重要突破。2?建筑陶器:为人类居住条件的改善作出过重大贡献。陶水管:例如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有很多陶水管出土。陶瓦:在大型宫殿建筑顶部使用的有版瓦、筒瓦、瓦当和瓦钉等。陶砖:最早出现在距今2500年左右的春秋时期,当时的制作量还较少,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薄砖。到了距今2300年左右的战国时期,各国在都城等地大兴土木,建造城市、宫殿和木梁砖瓦房,促进了建筑陶业长足的发展。而且很多世界闻名的建筑历史遗产如长城、宫殿、皇陵等,都离不开砖和瓦。直至近现代砖瓦还是我国建筑业的重要材料。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学习丰富的文化遗存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介绍三幅图片。

图片一:遗迹——房址:先人足迹

图片二:遗物——嵌绿松石牌饰:精神生活

图片三:墓葬——等级差别

案例二 在学习宏伟的宫殿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向学生展示《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复原图》,形成直观印象。

偃师二里头遗址中的宫殿建筑基址,全部由夯土筑成,最厚的地方有四米多。整个平面略呈正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在基址上面保留有排列整齐的柱洞和墙基。考古工作者根据基址遗迹进行了复原,发现基址中部偏北为一座大型的主体殿堂,殿堂面阔八间、进深三间,四坡出檐,外有一周挑檐柱。主殿堂的前面为平坦开阔的庭院,庭院南面为面阔七间的牌坊式大门。基址的四周还围绕着一组完整的廊庑式建筑。从整个来看,这是由堂、庑、庭、门等单体建筑组成的一座大型建筑群,布局严整,主次分明,极为壮观。这座建筑已基本上具备了宫殿建筑的特点和规模。根据殿内发现若干埋有人骨架和兽骨的祭祀坑,推测这座宫殿可能是宗庙建筑遗存。宗庙是古代国家政权的象征,它不仅是祭祖的地方,也是处理军国大事,举行策命典礼、外交盟会的地方。在古代,“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因此这里是王都所在地。这座宫殿的遗址发现于二里头第三期文化层中,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其绝对年代为距今三千五六百年,约当夏代末年。据记载,夏末桀居斟。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夏桀的都邑斟。但也有专家称其为商都西亳。

案例三在学习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向学生展示二里头陶器。领会陶器怎样改进了先人们的生活。古往今来,每一次重要的科学技术发明都会对人的生活发生较大的影响。如果你仔细想想,很可能也会有同感。要证实这一结论的事例有很多,就拿不起眼的陶器被发明来说吧,它就给人类的生活带来过巨大影响,这并不夸张,请看以下事实:在那遥远的古代,先民以生饮和生食猎物、野果为生,过着茹毛饮血、艰难困苦的不定居生活,不知经过多少岁月,才进入新石器时期,出现农业、畜牧业,人们开始定居下来。虽然在这以前已懂得使用火烤猎物,吃上烧烤熟食,但到新石器时期,人们迫切希望能吃上烧煮的食物,可是当时没有耐烧的器皿,要盛东西只能用破瓠和蚌壳之类。这些器物是经不住火烧的,因此可想而知当时要喝开水和吃煮熟的食物是多么困难,故先民迫切需要有一种耐烧的盛器。陶器被发明,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事实,使人们的饮食发生了巨大变化。开水和美味丰富的烧煮食物,促进了人体的消化吸收,并大大减少了病菌入口,从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延长寿命。吃烧煮食物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显而易见,这一饮食习惯的突破,是多么的重要。

四、问题解答

你同意哪种推论?

解题关键:古人对生与死的理解。

思路引领:死是生的另一种活法。

答案提示:对生的留念,死后仍然享用生前华丽的宫殿。

本课测评

1.二里头的文化遗存主要有哪些?

解题关键:熟悉课本内容。

思路引领:遗存的丰富内涵。

答案提示:遗存的内容是指遗迹、遗物、墓葬。

2.二里头文化的陶器有何特点?

解题关键:从质料、形制、纹饰等方面归纳其特点。

思路引领:课本文字和图片。

答案提示:生活陶器、建筑陶器、泥质夹沙灰陶、卷沿侈口三足饰纹。w.w.w.zxxk.c.o.m

相关阅读

第四单元二里头文化的探索第2课 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


第四单元二里头文化的探索

第2课 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

教案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丰富的文化遗存

二里头遗址中的遗迹、遗物、墓葬

工具用具制造水平反映当时生产力水平

通过遗存考察社会状况

观察图片对比分析

了解先人们的生活生产状况

宏伟的宫殿

一号宫殿建筑遗址情况

宫殿是王者居住地,社会政治中心

宫殿建筑反映了当时建筑水平的发展

问题探索

居住建筑的优化美化特权化

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

不同的系类、质料、形制、纹饰

陶器变化反映生活水平变化

考察陶器与宫殿建筑的联系

分析对比

饮食器具进化,建筑材料的进化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初步掌握宫殿和陶器的一般知识。

难点

大型宫殿基址与都城的关系。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3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丰富的文化遗存,宏伟的宫殿,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在遗存中突出对宫殿和陶器的介绍。

本课引言由3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介绍陶器:因为陶器能反映人们的生活、反映时代特点、区域风貌,成为考古学界探索古文明的重要物件。仰韶彩陶、山东龙山黑陶、河南龙山灰陶是不是夏文化,有激烈的争论。第二部分:明确提出2个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大型宫殿遗址与都城的关系如何?二里头文化各期陶器有何异同?引发好奇心,激起对二里头遗址考察的关注,引向华夏文明的探索。第三部分:列出3个重要的概念,文化遗址与遗存,房址和宫殿基址,陶器系类。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第一目“丰富的文化遗存”

教材介绍了遗存的内容是指遗迹、遗物和墓葬三个方面的问题。

1.先人足迹──遗迹:指灰坑、铲迹、房址、窑址、灶址。三期是繁荣阶段堆积较厚,内涵丰富。一号、二号宫殿基址考古意义最大。它反映这一时期建筑水平的代表性遗存,建议教师通过图片,补充以下说明。已经发掘的两座宫殿遗迹都建筑在夯土台基之上。1号宫殿位于遗址中部,为整体略呈方形的夯土基址。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高0.8米。基址北部正中,为一座略高起的长方形台基,东西长30.4米,南北宽11.4米,四周有檐柱洞,可复原为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四阿重屋式的大型殿堂建筑。殿堂前是平坦的庭院;围绕殿堂和庭院的四周是廊庑建筑;夯土台基正南边缘中部是大门。其东北约150米,为2号宫殿基址,南北长72.8米,东西宽58米。殿堂同样建筑在基址北部的长方形基座上,可复原为面阔三大间、进深一大间带有回廊的宫殿建筑。殿堂南面是庭院,发现有地下排水管道。围绕殿堂和庭院有北墙、东墙、东廊、西墙、西廊,南面亦有廊和大门。大门中间是门道,两侧为塾。这两座由殿堂、廊庑、庭院、大门等单位建筑组成的宫殿,布局严谨,主次分明,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其形制开中国宫殿建筑之先河。

2.精神生活──遗物:二里头遗址出土遗物有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骨角器和蚌器等。建议教师结合课本插图补充以下内容和图片。其中有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铜爵,另一件柄形饰物上雕琢有规整的兽面纹,纹样与后来在铜器上常见的一致,是目前已知年代较早的兽面纹样,工艺相当精致。还有一件兽面铜牌,用200多块绿松石镶嵌而成,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铜镶玉制品,也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二里头已经有了陶铃、铜铃等乐器。一些大口陶尊的口、肩部有二十多种刻划符号,其中有的可能就是原始文字。此外,还见有卜骨,大多用猪、牛等动物的肩胛骨,上有灼痕。这些遗物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奴隶主贵族的精神生活。

3.等级差别──墓葬:在二里头遗址发掘出一批墓葬,皆为长方形土坑墓。其中大型墓1座,位于2号宫殿基址中心殿堂与北墙之间。墓口东西长5.35米,南北宽4.25米,深6.1米。墓内填土经夯筑,遗物被盗,仅剩一些朱砂、漆皮、蚌饰片和涂朱陶龙头等,推测原来墓中的随葬品是相当丰富的。中型墓葬有6座,墓口长2米多,宽1米多。有的有二层台或腰坑,墓底铺朱砂,还有漆棺残皮。随葬有铜爵、戈、戚、玉璋、钺、圭、绿松石饰及各种陶器、骨珠、海贝等。小型墓葬有20多座,墓口长不及2米,宽仅0.6~0.7米。随葬品只有少量陶器。另一类墓葬在灰坑或灰层中,还散见30多具人骨架,有的捆绑双手,有的身首异处,有的和兽骨埋在一起,可能是被杀害的,或与祭祀有关。不同的埋葬方式,说明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存在等级差别。

第二目“宏伟的宫殿”

教材详细介绍了一号、二号宫殿遗址的内容,要求学生研读课本,说出两者的主要区别。建议教师补充关于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的内容:考古学家最近在我国已知最早的大型宫殿基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2号宫殿下面,发掘出一座时代更早、规模更大、结构更为复杂的大型建筑基址,将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的年代提早约百年左右。这座现编为3号的建筑基址属于二里头文化早期,它结构复杂,规模庞大,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二里头文化最早的大型夯土基址。它南北窄长,已探明的长度达150余米,主体部分至少由三重庭院组成。有专家说过去由于材料所限,学术界对肇始期的中国早期宫室建筑的认识来源于过去发掘的二里头遗址1号、2号宫殿,认为其形制简单,独门独院,到了稍后的偃师商城时期,宫室建筑的结构才复杂起来,3号基址的揭露改变了这种看法。

第三目“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

教材从质料、型制、文饰等方面归纳其特点。二里头一期陶器陶色多深重,夹砂灰陶的色调多变,或泛蓝,或泛黑,或泛褐,砂粒粗大,往往凸现于器表。常见泥质黑陶或黑皮陶;以深腹罐最多见,其他常见器类主要有圆腹罐、鼎、甑、刻槽盆、捏口罐、壶、觚、盉、爵、豆、三足皿、圈足盘、折沿盆、平底盆、小口尊、矮领尊、缸、器盖等。夹砂陶以篮纹为主,绳纹次之,方格纹再次之。篮纹深而清晰,或竖或斜;方格纹多呈菱形,少数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绳纹很细,直而整齐。泥质陶多磨光,纹饰有篮纹、弦纹。到二里头三期时,陶器发生较大变化,与一期文化相比,判然有别。陶色浅而纯正,一般均表里一色。夹砂灰陶所占比例较前增大,砂粒多较细小,白陶、黑皮陶已不多见;卷沿盆取代折沿盆成为盆类的主流,盉取代鬶成为流行的酒器,浅盘口深腹罐大量出现,典型大口尊开始流行。深腹罐和圆腹罐最常见,其次是大口尊和卷沿盆,另外有缸、小口尊、矮领尊、器盖、捏口罐、刻槽盆、平底盆、三足皿、豆、平底盆、鼎、盉、爵等。以绳纹为主,早段流行细绳纹和偏细的中绳纹,偶尔可见篮纹,基本不见方格纹,少数器物的内壁上出现小麻点。晚段流行中绳纹,篮纹、方格纹基本消失,常见中型麻点。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丰富的文化遗存”一目的教学,重点掌握遗迹中宫殿遗址,并进行以下常规了解。宫殿建筑遗址共发掘2座,1号宫殿基址平面呈正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残高0.8米;基址的中部偏北处有一长方形台基,长30.4米,宽11.4米,台基上有一周排列整齐的柱穴,每个柱穴前侧还有2个小柱穴,可能是支撑殿堂四檐的檐柱。据此可以复原出一座高大的四阿重屋式殿堂。殿前有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大庭。在基址的四周还环绕着一面坡或两面坡式的廊庑建筑。这一宫殿遗址的发现引起史学界的关注,专家们认为,四阿式,从形制到结构都保留了早期宫殿的特点,为以后的历代宫殿建筑所沿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开创了中国宫殿建筑的先河。

遗物中重点掌握文化的乐器有陶埙和石磬两种。文化艺术品多见陶塑,有蛤蟆、羊、龟、龙、鱼、蛇、猪、狗、乌等造型,陶刻有人像、饕餮纹、蛇纹、鱼纹、几何形等图案,其中有一片陶器残片上刻有两条蛇(龙)的形象,巨眼、利爪,身上饰有鳞片。

关于“宏伟的宫殿”一目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国宫殿的以下内容。①“宫”的象形意义:公元前11世纪以前的殷墟甲骨文“宫”是一个象形字,所表现的只是一座最简单的穴居小屋:顶上象形穴居小屋的屋顶,它下面的一个“口”字表示屋顶上的天窗,再下又一个“口”字为屋门。“宫”字最初的意义泛指所有的房屋,秦汉以后这个字才专属于帝王。“殿”字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秦汉以后更多,原意是泛指高大的建筑。“宫”“殿”二字连用,就是现在一般理解的帝王宫室。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曾经发现过有可能属于晚夏的宫殿遗址,是在庭院内建造一座长方形殿堂。规模当然已经比“大房子”大得多了,却仍可看出“大房子”的影子,也就是说仍是合集会、祭祀与居住三项功能为一体的。殿堂前部开敞,称“堂”,面积最大,是处理政务、接见群臣和祭祀的场所;后部和左右隔为许多小房间,作居室,称“室”。②宫殿的功能作用:起初它是集居住、聚会、祭祀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古人生活活动场所,然后才与祭祀功能分化,发展为只用于朝会和君王后妃居住的独立建筑类型。在宫内,朝会和居住功能又进一步分化,形成为所谓“前堂后室”,以后发展为“前朝后寝”或称“外朝内廷”的规划格局。更后,约在西汉,又在宫内朝、寝之后,布置了御花园,一直到明清两代都是这样。二里头宫殿首次使用了院落式的群体布局方式。院落以横向的延伸来补偿木结构不易造成的高,以室外空间的大和多变以及室内外空间之间的丰富关系,来补偿木结构建筑单体内部空间的较为仄狭和形体变化的不足,从而有利于创造出宫殿建筑所要求的壮丽气势和谨严肃穆的氛围。

关于“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一目的教学,请学生归纳其用途,并设想没有陶器时,人们饮食生活遇到的困难和不便。陶器为什么热不怕膨胀,冷不怕收缩?分小组讨论:根据学生们的发言归纳讲解如下。当人们开始用陶器烧煮食物的时候,发现普通泥质陶炊具没烧多少次就会破裂,这又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那么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大家知道,绝大多数材料在受热时要膨胀,冷却时要收缩,而且热膨胀越大,冷收缩也越大,而不同材料在相同升降温条件下,其热胀冷缩的量是不同的,为了能对各种材料的这种性能作比较,在热物理学上确立了一个材料的测试指标,称之为膨胀系数,此系数大,说明材料的热胀冷缩量大,反则反之。由于普通泥质陶炊具的膨胀系数相对较大,抗冷热急变的稳定性就差,因此普通泥质陶炊具经不起多次烧(快速升温)和停(快速冷却)的考验而破裂。如何才能解决此难题呢?当时先民又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一种夹砂陶,其工艺是在黏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砂,混合均匀后,用此泥成形、干燥并烧成陶器。这种夹砂陶在很多新石器的遗址中都有发现。由于一般河沙中的主要矿物是石英,它的膨胀系数很小,因此陶器中羼和了砂,能使它的膨胀系数降低,而抗冷热急变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从而使夹砂陶炊具的使用寿命延长。在那样早的年代,我们祖先就成功地利用配方来改进制品性能,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这种加羼和料技术至今还在使用,水泥混凝土制品就是例证。

陶器出现的意义?分小组讨论归纳。1?生活陶器:使人的饮食习惯发生巨变,人们在进入新石器时期过起定居生活。使人类从生饮、生食和吃烧烤食物中解放出来,从而吃上既卫生又易消化的烧煮食物,使人类的饮食习惯获得重要突破。2?建筑陶器:为人类居住条件的改善作出过重大贡献。陶水管:例如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有很多陶水管出土。陶瓦:在大型宫殿建筑顶部使用的有版瓦、筒瓦、瓦当和瓦钉等。陶砖:最早出现在距今2500年左右的春秋时期,当时的制作量还较少,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薄砖。到了距今2300年左右的战国时期,各国在都城等地大兴土木,建造城市、宫殿和木梁砖瓦房,促进了建筑陶业长足的发展。而且很多世界闻名的建筑历史遗产如长城、宫殿、皇陵等,都离不开砖和瓦。直至近现代砖瓦还是我国建筑业的重要材料。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学习丰富的文化遗存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介绍三幅图片。

图片一:遗迹——房址:先人足迹

图片二:遗物——嵌绿松石牌饰:精神生活

图片三:墓葬——等级差别

案例二 在学习宏伟的宫殿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向学生展示《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复原图》,形成直观印象。

偃师二里头遗址中的宫殿建筑基址,全部由夯土筑成,最厚的地方有四米多。整个平面略呈正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在基址上面保留有排列整齐的柱洞和墙基。考古工作者根据基址遗迹进行了复原,发现基址中部偏北为一座大型的主体殿堂,殿堂面阔八间、进深三间,四坡出檐,外有一周挑檐柱。主殿堂的前面为平坦开阔的庭院,庭院南面为面阔七间的牌坊式大门。基址的四周还围绕着一组完整的廊庑式建筑。从整个来看,这是由堂、庑、庭、门等单体建筑组成的一座大型建筑群,布局严整,主次分明,极为壮观。这座建筑已基本上具备了宫殿建筑的特点和规模。根据殿内发现若干埋有人骨架和兽骨的祭祀坑,推测这座宫殿可能是宗庙建筑遗存。宗庙是古代国家政权的象征,它不仅是祭祖的地方,也是处理军国大事,举行策命典礼、外交盟会的地方。在古代,“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因此这里是王都所在地。这座宫殿的遗址发现于二里头第三期文化层中,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其绝对年代为距今三千五六百年,约当夏代末年。据记载,夏末桀居斟。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夏桀的都邑斟。但也有专家称其为商都西亳。

案例三在学习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向学生展示二里头陶器。领会陶器怎样改进了先人们的生活。古往今来,每一次重要的科学技术发明都会对人的生活发生较大的影响。如果你仔细想想,很可能也会有同感。要证实这一结论的事例有很多,就拿不起眼的陶器被发明来说吧,它就给人类的生活带来过巨大影响,这并不夸张,请看以下事实:在那遥远的古代,先民以生饮和生食猎物、野果为生,过着茹毛饮血、艰难困苦的不定居生活,不知经过多少岁月,才进入新石器时期,出现农业、畜牧业,人们开始定居下来。虽然在这以前已懂得使用火烤猎物,吃上烧烤熟食,但到新石器时期,人们迫切希望能吃上烧煮的食物,可是当时没有耐烧的器皿,要盛东西只能用破瓠和蚌壳之类。这些器物是经不住火烧的,因此可想而知当时要喝开水和吃煮熟的食物是多么困难,故先民迫切需要有一种耐烧的盛器。陶器被发明,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事实,使人们的饮食发生了巨大变化。开水和美味丰富的烧煮食物,促进了人体的消化吸收,并大大减少了病菌入口,从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延长寿命。吃烧煮食物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显而易见,这一饮食习惯的突破,是多么的重要。

四、问题解答

你同意哪种推论?

解题关键:古人对生与死的理解。

思路引领:死是生的另一种活法。

答案提示:对生的留念,死后仍然享用生前华丽的宫殿。

本课测评

1.二里头的文化遗存主要有哪些?

解题关键:熟悉课本内容。

思路引领:遗存的丰富内涵。

答案提示:遗存的内容是指遗迹、遗物、墓葬。

2.二里头文化的陶器有何特点?

解题关键:从质料、形制、纹饰等方面归纳其特点。

思路引领:课本文字和图片。

答案提示:生活陶器、建筑陶器、泥质夹沙灰陶、卷沿侈口三足饰纹。

第四单元第2课 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第四单元第2课 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四单元二里头文化的探索

第2课 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教案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丰富的文化遗存

二里头遗址中的遗迹、遗物、墓葬

工具用具制造水平反映当时生产力水平

通过遗存考察社会状况

观察图片对比分析

了解先人们的生活生产状况

宏伟的宫殿

一号宫殿建筑遗址情况

宫殿是王者居住地,社会政治中心

宫殿建筑反映了当时建筑水平的发展

问题探索

居住建筑的优化美化特权化

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

不同的系类、质料、形制、纹饰

陶器变化反映生活水平变化

考察陶器与宫殿建筑的联系

分析对比

饮食器具进化,建筑材料的进化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初步掌握宫殿和陶器的一般知识。

难点大型宫殿基址与都城的关系。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3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我国二里头遗址的文化遗存:丰富的文化遗存,宏伟的宫殿,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在遗存中突出对宫殿和陶器的介绍。

本课引言由3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介绍陶器:因为陶器能反映人们的生活、反映时代特点、区域风貌,成为考古学界探索古文明的重要物件。仰韶彩陶、山东龙山黑陶、河南龙山灰陶是不是夏文化,有激烈的争论。第二部分:明确提出2个要探究的主要问题,大型宫殿遗址与都城的关系如何?二里头文化各期陶器有何异同?引发好奇心,激起对二里头遗址考察的关注,引向华夏文明的探索。第三部分:列出3个重要的概念,文化遗址与遗存,房址和宫殿基址,陶器系类。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第一目“丰富的文化遗存”

教材介绍了遗存的内容是指遗迹、遗物和墓葬三个方面的问题。

1.先人足迹──遗迹:指灰坑、铲迹、房址、窑址、灶址。三期是繁荣阶段堆积较厚,内涵丰富。一号、二号宫殿基址考古意义最大。它反映这一时期建筑水平的代表性遗存,建议教师通过图片,补充以下说明。已经发掘的两座宫殿遗迹都建筑在夯土台基之上。1号宫殿位于遗址中部,为整体略呈方形的夯土基址。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高0.8米。基址北部正中,为一座略高起的长方形台基,东西长30.4米,南北宽11.4米,四周有檐柱洞,可复原为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四阿重屋式的大型殿堂建筑。殿堂前是平坦的庭院;围绕殿堂和庭院的四周是廊庑建筑;夯土台基正南边缘中部是大门。其东北约150米,为2号宫殿基址,南北长72.8米,东西宽58米。殿堂同样建筑在基址北部的长方形基座上,可复原为面阔三大间、进深一大间带有回廊的宫殿建筑。殿堂南面是庭院,发现有地下排水管道。围绕殿堂和庭院有北墙、东墙、东廊、西墙、西廊,南面亦有廊和大门。大门中间是门道,两侧为塾。这两座由殿堂、廊庑、庭院、大门等单位建筑组成的宫殿,布局严谨,主次分明,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其形制开中国宫殿建筑之先河。

2.精神生活──遗物:二里头遗址出土遗物有青铜器、玉器、陶器、石器、骨角器和蚌器等。建议教师结合课本插图补充以下内容和图片。其中有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铜爵,另一件柄形饰物上雕琢有规整的兽面纹,纹样与后来在铜器上常见的一致,是目前已知年代较早的兽面纹样,工艺相当精致。还有一件兽面铜牌,用200多块绿松石镶嵌而成,是目前已知最早的铜镶玉制品,也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二里头已经有了陶铃、铜铃等乐器。一些大口陶尊的口、肩部有二十多种刻划符号,其中有的可能就是原始文字。此外,还见有卜骨,大多用猪、牛等动物的肩胛骨,上有灼痕。这些遗物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奴隶主贵族的精神生活。

3.等级差别──墓葬:在二里头遗址发掘出一批墓葬,皆为长方形土坑墓。其中大型墓1座,位于2号宫殿基址中心殿堂与北墙之间。墓口东西长5.35米,南北宽4.25米,深6.1米。墓内填土经夯筑,遗物被盗,仅剩一些朱砂、漆皮、蚌饰片和涂朱陶龙头等,推测原来墓中的随葬品是相当丰富的。中型墓葬有6座,墓口长2米多,宽1米多。有的有二层台或腰坑,墓底铺朱砂,还有漆棺残皮。随葬有铜爵、戈、戚、玉璋、钺、圭、绿松石饰及各种陶器、骨珠、海贝等。小型墓葬有20多座,墓口长不及2米,宽仅0.6~0.7米。随葬品只有少量陶器。另一类墓葬在灰坑或灰层中,还散见30多具人骨架,有的捆绑双手,有的身首异处,有的和兽骨埋在一起,可能是被杀害的,或与祭祀有关。不同的埋葬方式,说明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存在等级差别。

第二目“宏伟的宫殿”

教材详细介绍了一号、二号宫殿遗址的内容,要求学生研读课本,说出两者的主要区别。建议教师补充关于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的内容:考古学家最近在我国已知最早的大型宫殿基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2号宫殿下面,发掘出一座时代更早、规模更大、结构更为复杂的大型建筑基址,将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的年代提早约百年左右。这座现编为3号的建筑基址属于二里头文化早期,它结构复杂,规模庞大,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二里头文化最早的大型夯土基址。它南北窄长,已探明的长度达150余米,主体部分至少由三重庭院组成。有专家说过去由于材料所限,学术界对肇始期的中国早期宫室建筑的认识来源于过去发掘的二里头遗址1号、2号宫殿,认为其形制简单,独门独院,到了稍后的偃师商城时期,宫室建筑的结构才复杂起来,3号基址的揭露改变了这种看法。

第三目“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

教材从质料、型制、文饰等方面归纳其特点。二里头一期陶器陶色多深重,夹砂灰陶的色调多变,或泛蓝,或泛黑,或泛褐,砂粒粗大,往往凸现于器表。常见泥质黑陶或黑皮陶;以深腹罐最多见,其他常见器类主要有圆腹罐、鼎、甑、刻槽盆、捏口罐、壶、觚、盉、爵、豆、三足皿、圈足盘、折沿盆、平底盆、小口尊、矮领尊、缸、器盖等。夹砂陶以篮纹为主,绳纹次之,方格纹再次之。篮纹深而清晰,或竖或斜;方格纹多呈菱形,少数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绳纹很细,直而整齐。泥质陶多磨光,纹饰有篮纹、弦纹。到二里头三期时,陶器发生较大变化,与一期文化相比,判然有别。陶色浅而纯正,一般均表里一色。夹砂灰陶所占比例较前增大,砂粒多较细小,白陶、黑皮陶已不多见;卷沿盆取代折沿盆成为盆类的主流,盉取代鬶成为流行的酒器,浅盘口深腹罐大量出现,典型大口尊开始流行。深腹罐和圆腹罐最常见,其次是大口尊和卷沿盆,另外有缸、小口尊、矮领尊、器盖、捏口罐、刻槽盆、平底盆、三足皿、豆、平底盆、鼎、盉、爵等。以绳纹为主,早段流行细绳纹和偏细的中绳纹,偶尔可见篮纹,基本不见方格纹,少数器物的内壁上出现小麻点。晚段流行中绳纹,篮纹、方格纹基本消失,常见中型麻点。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丰富的文化遗存”一目的教学,重点掌握遗迹中宫殿遗址,并进行以下常规了解。宫殿建筑遗址共发掘2座,1号宫殿基址平面呈正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残高0.8米;基址的中部偏北处有一长方形台基,长30.4米,宽11.4米,台基上有一周排列整齐的柱穴,每个柱穴前侧还有2个小柱穴,可能是支撑殿堂四檐的檐柱。据此可以复原出一座高大的四阿重屋式殿堂。殿前有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大庭。在基址的四周还环绕着一面坡或两面坡式的廊庑建筑。这一宫殿遗址的发现引起史学界的关注,专家们认为,四阿式,从形制到结构都保留了早期宫殿的特点,为以后的历代宫殿建筑所沿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开创了中国宫殿建筑的先河。

遗物中重点掌握文化的乐器有陶埙和石磬两种。文化艺术品多见陶塑,有蛤蟆、羊、龟、龙、鱼、蛇、猪、狗、乌等造型,陶刻有人像、饕餮纹、蛇纹、鱼纹、几何形等图案,其中有一片陶器残片上刻有两条蛇(龙)的形象,巨眼、利爪,身上饰有鳞片。

关于“宏伟的宫殿”一目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中国宫殿的以下内容。①“宫”的象形意义:公元前11世纪以前的殷墟甲骨文“宫”是一个象形字,所表现的只是一座最简单的穴居小屋:顶上象形穴居小屋的屋顶,它下面的一个“口”字表示屋顶上的天窗,再下又一个“口”字为屋门。“宫”字最初的意义泛指所有的房屋,秦汉以后这个字才专属于帝王。“殿”字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秦汉以后更多,原意是泛指高大的建筑。“宫”“殿”二字连用,就是现在一般理解的帝王宫室。在河南偃师二里头,曾经发现过有可能属于晚夏的宫殿遗址,是在庭院内建造一座长方形殿堂。规模当然已经比“大房子”大得多了,却仍可看出“大房子”的影子,也就是说仍是合集会、祭祀与居住三项功能为一体的。殿堂前部开敞,称“堂”,面积最大,是处理政务、接见群臣和祭祀的场所;后部和左右隔为许多小房间,作居室,称“室”。②宫殿的功能作用:起初它是集居住、聚会、祭祀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古人生活活动场所,然后才与祭祀功能分化,发展为只用于朝会和君王后妃居住的独立建筑类型。在宫内,朝会和居住功能又进一步分化,形成为所谓“前堂后室”,以后发展为“前朝后寝”或称“外朝内廷”的规划格局。更后,约在西汉,又在宫内朝、寝之后,布置了御花园,一直到明清两代都是这样。二里头宫殿首次使用了院落式的群体布局方式。院落以横向的延伸来补偿木结构不易造成的高,以室外空间的大和多变以及室内外空间之间的丰富关系,来补偿木结构建筑单体内部空间的较为仄狭和形体变化的不足,从而有利于创造出宫殿建筑所要求的壮丽气势和谨严肃穆的氛围。

关于“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一目的教学,请学生归纳其用途,并设想没有陶器时,人们饮食生活遇到的困难和不便。陶器为什么热不怕膨胀,冷不怕收缩?分小组讨论:根据学生们的发言归纳讲解如下。当人们开始用陶器烧煮食物的时候,发现普通泥质陶炊具没烧多少次就会破裂,这又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那么这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大家知道,绝大多数材料在受热时要膨胀,冷却时要收缩,而且热膨胀越大,冷收缩也越大,而不同材料在相同升降温条件下,其热胀冷缩的量是不同的,为了能对各种材料的这种性能作比较,在热物理学上确立了一个材料的测试指标,称之为膨胀系数,此系数大,说明材料的热胀冷缩量大,反则反之。由于普通泥质陶炊具的膨胀系数相对较大,抗冷热急变的稳定性就差,因此普通泥质陶炊具经不起多次烧(快速升温)和停(快速冷却)的考验而破裂。如何才能解决此难题呢?当时先民又展示了他们的智慧,创造了一种夹砂陶,其工艺是在黏土中加入一定量的砂,混合均匀后,用此泥成形、干燥并烧成陶器。这种夹砂陶在很多新石器的遗址中都有发现。由于一般河沙中的主要矿物是石英,它的膨胀系数很小,因此陶器中羼和了砂,能使它的膨胀系数降低,而抗冷热急变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从而使夹砂陶炊具的使用寿命延长。在那样早的年代,我们祖先就成功地利用配方来改进制品性能,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这种加羼和料技术至今还在使用,水泥混凝土制品就是例证。

陶器出现的意义?分小组讨论归纳。1?生活陶器:使人的饮食习惯发生巨变,人们在进入新石器时期过起定居生活。使人类从生饮、生食和吃烧烤食物中解放出来,从而吃上既卫生又易消化的烧煮食物,使人类的饮食习惯获得重要突破。2?建筑陶器:为人类居住条件的改善作出过重大贡献。陶水管:例如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有很多陶水管出土。陶瓦:在大型宫殿建筑顶部使用的有版瓦、筒瓦、瓦当和瓦钉等。陶砖:最早出现在距今2500年左右的春秋时期,当时的制作量还较少,它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薄砖。到了距今2300年左右的战国时期,各国在都城等地大兴土木,建造城市、宫殿和木梁砖瓦房,促进了建筑陶业长足的发展。而且很多世界闻名的建筑历史遗产如长城、宫殿、皇陵等,都离不开砖和瓦。直至近现代砖瓦还是我国建筑业的重要材料。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学习丰富的文化遗存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介绍三幅图片。

图片一:遗迹——房址:先人足迹

图片二:遗物——嵌绿松石牌饰:精神生活

图片三:墓葬——等级差别

案例二 在学习宏伟的宫殿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向学生展示《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复原图》,形成直观印象。

偃师二里头遗址中的宫殿建筑基址,全部由夯土筑成,最厚的地方有四米多。整个平面略呈正方形,东西长108米,南北宽100米,总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在基址上面保留有排列整齐的柱洞和墙基。考古工作者根据基址遗迹进行了复原,发现基址中部偏北为一座大型的主体殿堂,殿堂面阔八间、进深三间,四坡出檐,外有一周挑檐柱。主殿堂的前面为平坦开阔的庭院,庭院南面为面阔七间的牌坊式大门。基址的四周还围绕着一组完整的廊庑式建筑。从整个来看,这是由堂、庑、庭、门等单体建筑组成的一座大型建筑群,布局严整,主次分明,极为壮观。这座建筑已基本上具备了宫殿建筑的特点和规模。根据殿内发现若干埋有人骨架和兽骨的祭祀坑,推测这座宫殿可能是宗庙建筑遗存。宗庙是古代国家政权的象征,它不仅是祭祖的地方,也是处理军国大事,举行策命典礼、外交盟会的地方。在古代,“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因此这里是王都所在地。这座宫殿的遗址发现于二里头第三期文化层中,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其绝对年代为距今三千五六百年,约当夏代末年。据记载,夏末桀居斟。二里头遗址可能是夏桀的都邑斟。但也有专家称其为商都西亳。

案例三在学习形制多变、种类繁多的陶器时,用实物投影,或计算机,或幻灯向学生展示二里头陶器。领会陶器怎样改进了先人们的生活。古往今来,每一次重要的科学技术发明都会对人的生活发生较大的影响。如果你仔细想想,很可能也会有同感。要证实这一结论的事例有很多,就拿不起眼的陶器被发明来说吧,它就给人类的生活带来过巨大影响,这并不夸张,请看以下事实:在那遥远的古代,先民以生饮和生食猎物、野果为生,过着茹毛饮血、艰难困苦的不定居生活,不知经过多少岁月,才进入新石器时期,出现农业、畜牧业,人们开始定居下来。虽然在这以前已懂得使用火烤猎物,吃上烧烤熟食,但到新石器时期,人们迫切希望能吃上烧煮的食物,可是当时没有耐烧的器皿,要盛东西只能用破瓠和蚌壳之类。这些器物是经不住火烧的,因此可想而知当时要喝开水和吃煮熟的食物是多么困难,故先民迫切需要有一种耐烧的盛器。陶器被发明,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事实,使人们的饮食发生了巨大变化。开水和美味丰富的烧煮食物,促进了人体的消化吸收,并大大减少了病菌入口,从而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延长寿命。吃烧煮食物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显而易见,这一饮食习惯的突破,是多么的重要。

四、问题解答

你同意哪种推论?

解题关键:古人对生与死的理解。

思路引领:死是生的另一种活法。

答案提示:对生的留念,死后仍然享用生前华丽的宫殿。

本课测评

1.二里头的文化遗存主要有哪些?

解题关键:熟悉课本内容。

思路引领:遗存的丰富内涵。

答案提示:遗存的内容是指遗迹、遗物、墓葬。

2.二里头文化的陶器有何特点?

解题关键:从质料、形制、纹饰等方面归纳其特点。

思路引领:课本文字和图片。

答案提示:生活陶器、建筑陶器、泥质夹沙灰陶、卷沿侈口三足饰纹。

第四单元二里头文化的探索第1课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第四单元二里头文化的探索

第1课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寻找夏文化

用考古的方法探究传说中的夏史

史传说、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和关系

对其他历史奥秘的探究

提供材料

历史比较

探究问题

夏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探索夏文化的重要意义

发现二里头

遗址

考古学家徐旭生对“夏墟”的考古调查

二里头遗址

的发掘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过程及成果历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和发掘。

难点

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的联系、区别。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二里头文化的发掘:寻找夏文化、发现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这些内容一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兴起和基本常识,另一方面又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二里头遗址及二里头文化的考古成就,有助于学生理解“传说”与“史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仰古、述古、探古,进而考古,向来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明显的学术特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首发其端,汉代司马迁撰写《史记》,北魏郦道元作注《水经》。他们对相关的遗迹遗物,尽可能地做到亲自考察和调查,既能辨史又可补史。这种寻根追源的治学态度,为后世学术上的探古、考古树立了榜样。此后,山河间的访古和书斋式的究古相继开展,特别是对古器物的研究,成了唐、宋时期的文化时尚,逐渐兴起了一门新的学问——金石学。他们也为中国考古学的起步铺设了最早的一段道路。

20世纪初,近代考古学从西方传入。中国学者继承金石学的研究成果,学习并运用西方考古学方法,开始从事田野考古,通过历史物质文化遗存,探寻和认识古代社会,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如北京周口店遗址的发掘、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都取得了重大收获,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俗称“锄头考古学”的诞生以及中国考古学体系的基本完善,是20世纪中国学术界与文化界的大事。它从材料和方法两个方面彻底刷新了持续数千年之久的中国古代史学传统,不但为中国学术界和文化界开拓出更加广阔的研究天地,也为一切关心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人们提供了可贵的精神滋养和力量源泉。

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进行,田野考古勘探、调查和科学发掘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蓬勃有序地开展,许多重要的典型遗址和墓地被发掘出来,重大发现举世瞩目。它们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文化相连,不仅弥补了某些地域上的空白,而且衔接了年代上的缺环,为研究中国古代史、文化史、科学史以及其他学科领域,提供了珍贵、丰富的实物资料,极大地影响着人文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专业的研究和发展。这段时间被学术界称为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代。

夏朝历史究竟是“传说”还是“史实”?后世关于夏朝历史的记载,目前考古界尚未发现夏代文字资料和比较完整的年代学标尺可以证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夏朝历史仍然属于传说的范畴。不过,古史传说中夏商周三代一体,商周已经相继被证实,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夏朝同样会被证实,此其一;而且考古发现的二里头文化中有些内容的确与传说中的夏文化很相似,这又是促使人们相信夏文化存在的重要因素,此其二;再说,商代甲骨文已经是很发达的文字,这种文字应该有相当长的发展过程,而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存中曾发现有刻画痕迹,很像是文字的雏形,人们相信,这个过程在时间上与传说中的夏文化吻合,夏文字只是尚未发现,不会没有文字保留下来,此其三;最后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传说中的夏朝与商周有很多共同点,而夏以前的文化遗存与夏朝也有许多共同点,但与商朝则很不同,若没有一个夏朝,夏以前的文化与商朝之间的巨大鸿沟就很难沟通和弥合,这中间数百年的历史空白就无法解释,只有把夏朝当作信史,夏商周的文明史才完整,此其四。根据以上四点,人们普遍相信夏朝应为“史实”,而非“传说”。

本课引言由文物插图和文字两部分组成。插图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乳钉纹铜爵,形态为长流短尾,束腰平底,三棱锥足,并装饰有乳钉纹,乃二里头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文字内容则重点介绍,由于历史学家顾颉刚的“疑古”,无意中指出了一条探索夏史的路径。1959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使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并开始的考古学上夏文化的探索,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建议教师以插图和文字内容为素材,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并思考问题:顾颉刚的疑古与探索夏史有何关系?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简要介绍顾颉刚其人,带领学生学习本课。

第一目“寻找夏文化”

教材首先阐述了顾颉刚等学者质疑历史文献中有关夏史的“传说”,其后,随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展,学术界开始将历史文献的传说材料与考古发掘的实物材料相印证,对夏文化进行探究。最后叙述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代遗址的发现发掘,为人们寻找夏文化打开了大门。

(1)顾颉刚“疑古”

顾颉刚疑古,实际上是对历史“传说”提出疑义。在古代,“传说”和“史实”没有严格区别。近代科学思想和近代考古学的兴起,人们开始把被考古资料证实的某个朝代称为“历史”,把这个朝代的文献称为该朝代的“历史文献”,把这些历史资料记载的该朝代的事情称为“史实”。未被考古资料证实的朝代称为“传说时代”,把有关这个朝代的文献称为“传说资料”,把这些传说资料记载的事情称为“传说”。“传说”与“史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曾是传说,往往表达相同的思想和情感,对于民族文化和心理的形成起过相同的作用。它们的最终区别在于是否有地下发现的文字证据。若有,即属于历史范畴,可能成为史实;若没有,就不可以说成是史实。对学生讲明这些,不单纯是能力培养要求上的难易问题,而且是一个如何对待资料的问题,也是如何培养科学思想和了解科学方法的重要问题。

(2)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代遗址的发现发掘

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多年,因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是一种彩陶文化,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半坡氏族是其代表。

龙山文化距今约4000多年,因发现于河南章丘市龙山镇而得名。因出土文物以表面磨光黑陶为主,又称黑陶文化。大汶口氏族是其代表。

1952年,在郑州发现了二里冈遗址,这是比殷墟的青铜文化还要早的早商文化。它的分布面积与殷墟遗址不相上下,共约25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商城。

新华网郑州2004年2月5日电(记者桂娟程红根)考古工作者近期在位于郑州市闹市区的商代早期都城遗址——郑州商城内找到了它的外郭城,护城壕,确认其面积约13平方公里。新的考古钻探资料表明,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第一座具有一定规划布局的都城遗址,并且拥有完整的防御体系。

近年来的考古资料表明,郑州商城的内城内主要为宫殿区,除宫殿基址外城内还发现有宫城墙、规模宏大的蓄水池、排水沟、大型夯土水井等。从这些夯土基址的规模以及宏大的蓄水池等设施我们可知内城是当时统治阶级生活的主要场所,而外郭城内则不同,主要为手工业作坊和墓地、祭祀坑等。内城与城外的商代文化层紧密相连,表明它们为一个整体,但二者的保护对象不同,所以功用也不一样。

教学时,建议教师首先与学生探讨,为什么要寻找夏文化?探索夏文化,有其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性问题。研究它,不仅是中华文明起源问题,还是中国国家起源问题。这是中国国家的历史,这是中国城乡开始分化的历史。其次,老师提供夏史的有关文献资料,提问学生为什么顾颉刚会“疑古”?特别是夏朝的历史?回答后,再帮助学生分析“传说”与“史实”之间的关系。

让同学分组,收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郑州商城遗址的图片资料,了解这些考古成就对寻找夏文化有何意义?

第二目“发现二里头遗址”

着重介绍了考古学家徐旭生从全面整理古代文献中有关夏代的史料,到提出一系列重要的考古课题,最后确定河南偃师二里头为考察重点的研究过程,向学生展示了科学考古的精神和方法。

如何寻找夏文化?除了从古代文献资料外,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察:

1.从中原文化系统上看:即从中原文化体系的来龙去脉上观察。夏文化绝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绝不是从别处移植来的,它是中原地区土生土长的固有文化。

2.从地域上看:探索夏文化,只能在夏墟内寻找遗迹遗存。夏代地域范围,根据文献记载,东至济水流域(豫东),西至渭河流域,北至汾河流域,南至颍川南阳。

3.从时间上看:夏王朝的年代一般认为是公元前21~前16世纪。有的认为是公元前22~前18世纪。

4.从社会发展阶段上看:夏王朝正从原始社会解体,由部落联盟组织到初期国家的形成时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质变阶段。

徐旭生对这些所见不多的材料进行了缜密的考证,推测夏人可能主要在以下两个区域活动:第一是河南中部的洛阳平原及其附近地区,尤其是颍水谷的上游登封、禹县一带;第二是山西西南部汾水下游(大约自今山西霍山以南)地带。他认为“夏氏族或部落早期活动的中心当在河南中部,不在山西西南部”。

接着徐旭生等研究人员结合学术界给考古工作者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课题,列出了此次调查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文化、商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

在对诸多可能区域进行细致调查和研究之后,河南偃师二里头成为专家们考察的重点地区。1959年秋,二里头遗址的科学发掘工作正式开始。

教学时,建议教师先组织同学讨论,如何寻找夏文化?引导同学得出结论。再让同学准备徐旭生先生的有关生平和论著进行交流,着重讲述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科学的考古方法,并提供古代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资料,加深学生对夏朝的认识。

第三目“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主要介绍了二里头遗址的发掘经过及其重要成果,还讲述了考古发掘的常识及常用工具,分析了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二里头遗址位置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偃师西南约九公里处,包括三个自然村,平面像个半岛。

(2)发掘成果

二里头文化的分布,主要以豫西伊洛颍汝四河流域为中心,但边缘所及,西到陕东,南到鄂东,东到皖西,范围相当大,也颇符合传说中夏代的疆域。其碳十四测定的时代,是公元前2080~前1620年,也切合传说中夏代公元前21至前17世纪的年代。过去有人以二里头型为早商文化,最近考古资料显示,二里头文化的晚期文化曾经过突然改变,最后呈现商文化的特征。是以,目前有人以为二里头文化晚期,正是夏商递嬗之际,而中期以前应当是夏文化。

二里头文化在偃师的遗址第三期出土一个大型宫殿基址。殿堂是一座30.4×11.4平方米的大建筑,坐落在方形夯土基址上,夯土台高出地面0.8米。夯土土方达2万立方米,须十万工日始能完工,殿堂是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木结构,成列的柱洞有石础为底。屋顶大约是草顶。堂前大庭,面积约五六千平方米,足可容纳万人。宫殿四周有一组廊庑建筑。宫殿正门在庭内,是一座面阔八间的牌坊式建筑。整个宫殿,当年必定气象壮伟,象征了巨大的政治权力,足以动员十余万工,来建筑这个大型建筑。至于一般平民,大约居住在半地下室草顶的浅窖穴中。青铜器中的工具,形体较小,如凿,多仿自石器、骨器。青铜兵器则有大型的锁与戈及小型的箭镞,也多仿自石器。礼器仅见尊,仿自陶器,有陶范、石范及铜炼渣出土,分别出土于二里头及东下冯遗址。陶器上往往出现刻划符号,有的符号(如羌)根本就与甲骨文的文字相似了。有大型宫殿,足见二里头已有了强大的政治组织,以动员相当的人力;其体制之差别,也足以说明政治权力的尊崇。有文字,似可指明二里头文化已踏进用符号交流的领域。铜器出现了,但仍以仿制石器陶器为主,可见其原始性。这些条件,的确符合国家初起、文明肇始的情况。

(3)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址以外具有二里头遗址文化特征的上百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

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夏文化主要是在龙山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又高于其他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实体。夏文化的来源又是多元的。

教学时,建议教师充分利用图、资料介绍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经过和成果,并将有关二里头文化的最新消息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的联系与区别。最后让学生讨论,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吗?为什么?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寻找夏文化”一目的教学。先用回忆法,帮助学生复习尧舜禹的传说,提问“传说”与“史实”有何区别?导入新课。然后组织讨论,为什么要“寻找夏文化”?并请学生提供顾颉刚先生和中国近代考古学诞生的有关资料。

关于“发现二里头遗址”一目的教学。先应讲清楚如何“寻找夏文化”?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几个组,分领一个课题,如,仰韶文化组、龙山文化组、郑州商城组;或分领课文中现成的重要课题,然后各自准备,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老师点评并加以指导。

关于“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一目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查找资料,将历史文献与考古实物结合起来。

2.教学案例

略。

四、问题解答

1.顾颉刚等学者的研究对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有何影响?

解题关键:影响。

思路引领:“激将”。

答案提示:顾颉刚等学者的“疑古”,促使中国学术界开始将文献中有关夏史的传说材料与考古发掘的实物材料相印证,虽是“激将”,却无意中指出了一条探索夏史的路径。

2.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是如何找到二里头遗址的?

解题关键:发现二里头遗址。

思路引领:如何整理和运用历史文献材料。

答案提示:徐旭生先生先全面整理古代文献中关于夏史的资料,然后确定夏朝的活动范围,再根据研究课题进行实地调查,最后推断二里头为考察重点。

1.半坡氏族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郑州商城遗址等。

2.最主要是到今天都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夏朝历史的可信性还有待更进一步的证实。这项目标的提出,与现在的考古成就相符合。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才能使接下来的工作更加有序!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识记理解运用
寻找夏文化用考古的方法探究传说中的夏史史传说、历史文献与考古发掘在历史研究中的作用和关系对其他历史奥秘的探究提供材料
历史比较
探究问题夏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探索夏文化的重要意义
发现二里头
遗址考古学家徐旭生对“夏墟”的考古调查
二里头遗址
的发掘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过程及成果历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重点
二里头遗址的发现和发掘。
难点
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的联系、区别。
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二里头文化的发掘:寻找夏文化、发现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这些内容一方面向我们介绍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兴起和基本常识,另一方面又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二里头遗址及二里头文化的考古成就,有助于学生理解“传说”与“史实”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仰古、述古、探古,进而考古,向来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明显的学术特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首发其端,汉代司马迁撰写《史记》,北魏郦道元作注《水经》。他们对相关的遗迹遗物,尽可能地做到亲自考察和调查,既能辨史又可补史。这种寻根追源的治学态度,为后世学术上的探古、考古树立了榜样。此后,山河间的访古和书斋式的究古相继开展,特别是对古器物的研究,成了唐、宋时期的文化时尚,逐渐兴起了一门新的学问——金石学。他们也为中国考古学的起步铺设了最早的一段道路。
20世纪初,近代考古学从西方传入。中国学者继承金石学的研究成果,学习并运用西方考古学方法,开始从事田野考古,通过历史物质文化遗存,探寻和认识古代社会,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如北京周口店遗址的发掘、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都取得了重大收获,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轰动。俗称“锄头考古学”的诞生以及中国考古学体系的基本完善,是20世纪中国学术界与文化界的大事。它从材料和方法两个方面彻底刷新了持续数千年之久的中国古代史学传统,不但为中国学术界和文化界开拓出更加广阔的研究天地,也为一切关心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人们提供了可贵的精神滋养和力量源泉。
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进行,田野考古勘探、调查和科学发掘工作在全国范围内蓬勃有序地开展,许多重要的典型遗址和墓地被发掘出来,重大发现举世瞩目。它们脉络清晰,层次分明,文化相连,不仅弥补了某些地域上的空白,而且衔接了年代上的缺环,为研究中国古代史、文化史、科学史以及其他学科领域,提供了珍贵、丰富的实物资料,极大地影响着人文社会科学等诸多学科专业的研究和发展。这段时间被学术界称为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代。
夏朝历史究竟是“传说”还是“史实”?后世关于夏朝历史的记载,目前考古界尚未发现夏代文字资料和比较完整的年代学标尺可以证实。从这个意义上说,夏朝历史仍然属于传说的范畴。不过,古史传说中夏商周三代一体,商周已经相继被证实,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夏朝同样会被证实,此其一;而且考古发现的二里头文化中有些内容的确与传说中的夏文化很相似,这又是促使人们相信夏文化存在的重要因素,此其二;再说,商代甲骨文已经是很发达的文字,这种文字应该有相当长的发展过程,而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遗存中曾发现有刻画痕迹,很像是文字的雏形,人们相信,这个过程在时间上与传说中的夏文化吻合,夏文字只是尚未发现,不会没有文字保留下来,此其三;最后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传说中的夏朝与商周有很多共同点,而夏以前的文化遗存与夏朝也有许多共同点,但与商朝则很不同,若没有一个夏朝,夏以前的文化与商朝之间的巨大鸿沟就很难沟通和弥合,这中间数百年的历史空白就无法解释,只有把夏朝当作信史,夏商周的文明史才完整,此其四。根据以上四点,人们普遍相信夏朝应为“史实”,而非“传说”。
本课引言由文物插图和文字两部分组成。插图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乳钉纹铜爵,形态为长流短尾,束腰平底,三棱锥足,并装饰有乳钉纹,乃二里头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文字内容则重点介绍,由于历史学家顾颉刚的“疑古”,无意中指出了一条探索夏史的路径。1959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使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并开始的考古学上夏文化的探索,获得了可喜的成果。建议教师以插图和文字内容为素材,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并思考问题:顾颉刚的疑古与探索夏史有何关系?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简要介绍顾颉刚其人,带领学生学习本课。
第一目“寻找夏文化”
教材首先阐述了顾颉刚等学者质疑历史文献中有关夏史的“传说”,其后,随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发展,学术界开始将历史文献的传说材料与考古发掘的实物材料相印证,对夏文化进行探究。最后叙述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代遗址的发现发掘,为人们寻找夏文化打开了大门。
(1)顾颉刚“疑古”
顾颉刚疑古,实际上是对历史“传说”提出疑义。在古代,“传说”和“史实”没有严格区别。近代科学思想和近代考古学的兴起,人们开始把被考古资料证实的某个朝代称为“历史”,把这个朝代的文献称为该朝代的“历史文献”,把这些历史资料记载的该朝代的事情称为“史实”。未被考古资料证实的朝代称为“传说时代”,把有关这个朝代的文献称为“传说资料”,把这些传说资料记载的事情称为“传说”。“传说”与“史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曾是传说,往往表达相同的思想和情感,对于民族文化和心理的形成起过相同的作用。它们的最终区别在于是否有地下发现的文字证据。若有,即属于历史范畴,可能成为史实;若没有,就不可以说成是史实。对学生讲明这些,不单纯是能力培养要求上的难易问题,而且是一个如何对待资料的问题,也是如何培养科学思想和了解科学方法的重要问题。
(2)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代遗址的发现发掘
仰韶文化距今约5000多年,因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是一种彩陶文化,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半坡氏族是其代表。
龙山文化距今约4000多年,因发现于河南章丘市龙山镇而得名。因出土文物以表面磨光黑陶为主,又称黑陶文化。大汶口氏族是其代表。
1952年,在郑州发现了二里冈遗址,这是比殷墟的青铜文化还要早的早商文化。它的分布面积与殷墟遗址不相上下,共约25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商城。
新华网郑州2004年2月5日电(记者桂娟程红根)考古工作者近期在位于郑州市闹市区的商代早期都城遗址——郑州商城内找到了它的外郭城,护城壕,确认其面积约13平方公里。新的考古钻探资料表明,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第一座具有一定规划布局的都城遗址,并且拥有完整的防御体系。
近年来的考古资料表明,郑州商城的内城内主要为宫殿区,除宫殿基址外城内还发现有宫城墙、规模宏大的蓄水池、排水沟、大型夯土水井等。从这些夯土基址的规模以及宏大的蓄水池等设施我们可知内城是当时统治阶级生活的主要场所,而外郭城内则不同,主要为手工业作坊和墓地、祭祀坑等。内城与城外的商代文化层紧密相连,表明它们为一个整体,但二者的保护对象不同,所以功用也不一样。
教学时,建议教师首先与学生探讨,为什么要寻找夏文化?探索夏文化,有其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性问题。研究它,不仅是中华文明起源问题,还是中国国家起源问题。这是中国国家的历史,这是中国城乡开始分化的历史。其次,老师提供夏史的有关文献资料,提问学生为什么顾颉刚会“疑古”?特别是夏朝的历史?回答后,再帮助学生分析“传说”与“史实”之间的关系。
让同学分组,收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郑州商城遗址的图片资料,了解这些考古成就对寻找夏文化有何意义?
第二目“发现二里头遗址”
着重介绍了考古学家徐旭生从全面整理古代文献中有关夏代的史料,到提出一系列重要的考古课题,最后确定河南偃师二里头为考察重点的研究过程,向学生展示了科学考古的精神和方法。
如何寻找夏文化?除了从古代文献资料外,还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察:
1.从中原文化系统上看:即从中原文化体系的来龙去脉上观察。夏文化绝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绝不是从别处移植来的,它是中原地区土生土长的固有文化。
2.从地域上看:探索夏文化,只能在夏墟内寻找遗迹遗存。夏代地域范围,根据文献记载,东至济水流域(豫东),西至渭河流域,北至汾河流域,南至颍川南阳。
3.从时间上看:夏王朝的年代一般认为是公元前21~前16世纪。有的认为是公元前22~前18世纪。
4.从社会发展阶段上看:夏王朝正从原始社会解体,由部落联盟组织到初期国家的形成时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质变阶段。
徐旭生对这些所见不多的材料进行了缜密的考证,推测夏人可能主要在以下两个区域活动:第一是河南中部的洛阳平原及其附近地区,尤其是颍水谷的上游登封、禹县一带;第二是山西西南部汾水下游(大约自今山西霍山以南)地带。他认为“夏氏族或部落早期活动的中心当在河南中部,不在山西西南部”。
接着徐旭生等研究人员结合学术界给考古工作者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课题,列出了此次调查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文化、商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
在对诸多可能区域进行细致调查和研究之后,河南偃师二里头成为专家们考察的重点地区。1959年秋,二里头遗址的科学发掘工作正式开始。
教学时,建议教师先组织同学讨论,如何寻找夏文化?引导同学得出结论。再让同学准备徐旭生先生的有关生平和论著进行交流,着重讲述其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科学的考古方法,并提供古代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资料,加深学生对夏朝的认识。
第三目“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主要介绍了二里头遗址的发掘经过及其重要成果,还讲述了考古发掘的常识及常用工具,分析了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二里头遗址位置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偃师西南约九公里处,包括三个自然村,平面像个半岛。
(2)发掘成果
二里头文化的分布,主要以豫西伊洛颍汝四河流域为中心,但边缘所及,西到陕东,南到鄂东,东到皖西,范围相当大,也颇符合传说中夏代的疆域。其碳十四测定的时代,是公元前2080~前1620年,也切合传说中夏代公元前21至前17世纪的年代。过去有人以二里头型为早商文化,最近考古资料显示,二里头文化的晚期文化曾经过突然改变,最后呈现商文化的特征。是以,目前有人以为二里头文化晚期,正是夏商递嬗之际,而中期以前应当是夏文化。
二里头文化在偃师的遗址第三期出土一个大型宫殿基址。殿堂是一座30.4×11.4平方米的大建筑,坐落在方形夯土基址上,夯土台高出地面0.8米。夯土土方达2万立方米,须十万工日始能完工,殿堂是面阔八间,进深三间的木结构,成列的柱洞有石础为底。屋顶大约是草顶。堂前大庭,面积约五六千平方米,足可容纳万人。宫殿四周有一组廊庑建筑。宫殿正门在庭内,是一座面阔八间的牌坊式建筑。整个宫殿,当年必定气象壮伟,象征了巨大的政治权力,足以动员十余万工,来建筑这个大型建筑。至于一般平民,大约居住在半地下室草顶的浅窖穴中。青铜器中的工具,形体较小,如凿,多仿自石器、骨器。青铜兵器则有大型的锁与戈及小型的箭镞,也多仿自石器。礼器仅见尊,仿自陶器,有陶范、石范及铜炼渣出土,分别出土于二里头及东下冯遗址。陶器上往往出现刻划符号,有的符号(如羌)根本就与甲骨文的文字相似了。有大型宫殿,足见二里头已有了强大的政治组织,以动员相当的人力;其体制之差别,也足以说明政治权力的尊崇。有文字,似可指明二里头文化已踏进用符号交流的领域。铜器出现了,但仍以仿制石器陶器为主,可见其原始性。这些条件,的确符合国家初起、文明肇始的情况。
(3)二里头文化
二里头文化既包含了二里头遗址的文化,又包括了二里头遗址以外具有二里头遗址文化特征的上百处遗址所反映的文化面貌。
二里头文化就是夏文化,夏文化主要是在龙山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又高于其他文化的一种考古学文化实体。夏文化的来源又是多元的。
教学时,建议教师充分利用图、资料介绍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经过和成果,并将有关二里头文化的最新消息提供给学生。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的联系与区别。最后让学生讨论,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吗?为什么?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寻找夏文化”一目的教学。先用回忆法,帮助学生复习尧舜禹的传说,提问“传说”与“史实”有何区别?导入新课。然后组织讨论,为什么要“寻找夏文化”?并请学生提供顾颉刚先生和中国近代考古学诞生的有关资料。
关于“发现二里头遗址”一目的教学。先应讲清楚如何“寻找夏文化”?可以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几个组,分领一个课题,如,仰韶文化组、龙山文化组、郑州商城组;或分领课文中现成的重要课题,然后各自准备,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老师点评并加以指导。
关于“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一目的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查找资料,将历史文献与考古实物结合起来。
2.教学案例
略。
四、问题解答

1.顾颉刚等学者的研究对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有何影响?
解题关键:影响。
思路引领:“激将”。
答案提示:顾颉刚等学者的“疑古”,促使中国学术界开始将文献中有关夏史的传说材料与考古发掘的实物材料相印证,虽是“激将”,却无意中指出了一条探索夏史的路径。
2.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是如何找到二里头遗址的?
解题关键:发现二里头遗址。
思路引领:如何整理和运用历史文献材料。
答案提示:徐旭生先生先全面整理古代文献中关于夏史的资料,然后确定夏朝的活动范围,再根据研究课题进行实地调查,最后推断二里头为考察重点。

1.半坡氏族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郑州商城遗址等。
2.最主要是到今天都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夏朝历史的可信性还有待更进一步的证实。这项目标的提出,与现在的考古成就相符合。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2255.html

更多
上一篇:小溪生病了教案 下一篇:数星星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