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012届高考历史文史常识类总复习专题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帮助教师能够更轻松的上课教学。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12届高考历史文史常识类总复习专题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2012届高考历史文史常识类总复习专题教案

近几年的高考文科综合试题,文史常识类试题已连续出现多次,试题的数量逐渐增多,考查范围日渐扩大。在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的今天,我国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力正受到巨大的冲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命题者出于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连续不断地命制文史常识类试题,可谓是用心良苦。同时,我们也发现这类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历史人文素养的试题,不仅符合当今历史学科新课程改革的方向,而且也切合了目前高考试题的命题趋势。

考题示例1(2011桂林调研)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低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由此类推,王、侯、公孙姓氏应源自()

A.族号B.邑名

C.爵号D.官名

解析:C。本题考查文史常识之姓氏的起源,意在考查考生对历史文化常识的分析运用能力。王、侯、公孙等姓氏是由古代的爵号发展而来的。故选C。

C

以氏为姓以国名为姓以邑名为姓氏以乡、亭之名为氏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以居住地为姓

姬、姜、姒程、房、杜苏裴、陆、郝林、刁、皇甫东郭、西门、上官

以次第为氏以官名为氏以技艺为氏古代少数民族融合

汉族带来的姓以谥号为氏因赐姓、避讳而改姓

孟孙、叔孙、

季孙司马、司徒、司空巫、卜、屠慕容、宇文、呼延庄、康汉文帝名恒,恒氏

改为常氏

考题示例2(2011广州模拟)古人云:“日之所照曰阳。”下列各项中,两者均属于“阳”的方位是()

A.山之南 水之北B.山之南 水之南

C.山之北 水之北D.山之北 水之南

解析:A。因为中国位于北半球,以我们的视点来观察太阳会是从东方升起经由南方最后落到西方,山的南面是阳坡,山的北面是阴坡,南面的日照一定较北面充足,所以山南谓阳、山北谓阴。由于中国地形是西北高然后向东南渐低,河流在流动时会倾向于往东南方向流动,南岸较容易受到河水的侵蚀,形成南湿北干的情形,故称水北为阳、水南为阴。所以有“山南水北谓之阳,山北水南谓之阴”之说。

A

阴阳左右河江

山北水南山南水北东为左西为右黄河长江

五岳佛教四大名山六合八荒中国的古称㏒琰茞

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天、地、东、南、西、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琰茞

考题示例3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JaB88.COm

A.秦始皇B.汉武帝

C.唐太宗D.清康熙帝

解析:B。本题表面上看考查学生文化常识,实质上是对中国古代史上杰出历史人物功绩的考查。题干中明确指出“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据此分析四个选项,表述帝王行为的只能是B项,汉武帝“武”之意为威强睿德,武帝刘彻在位时曾三次出兵匈奴,经略西南,武功显赫。A、D项为年号,C为庙号,正确答案为B。

B

年号是皇帝活着的时候,为了记录在位时间而立的名号

庙号帝王死后,其继承者立庙奉祀,追尊为“某祖”、“某宗”的名号即为庙号

谥号古代对死去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评定后,给予褒贬或同情的称号。谥号是一些固定的字,大致分为三类,属于表扬的,属于贬义的,属于表同情的

考题示例4(2011赣州模拟)民国时期,民间多因循传统,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1949年以后则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这一变化表明()

A.民国时期传统节日得到完整保留

B.1949年以后传统节日彻底改变

C.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普及

D.西方节日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

解析:D。本题考查学生历史现象变化的认识能力。A、B、C的说法都过于绝对并具有片面性,元旦日期的变化明显反映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的文化结合起来的特点。故答案为D。

D

王公即位年数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崤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

干支纪年法所谓干支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天干、地支按照一定规则(单配单,双配双)可以搭配成60对,也就是一个甲子(60年),周而复始记录时间。近代史上提到的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名词就是干支纪年

续表

年号干支

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e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

公元纪

年法中国于1949年9月在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正式使用。公元纪年法源于基督教,相传为耶稣诞生之年为公元元年

国号纪

年法南京临时政府“以中华民国纪元”

帝号纪

年法湖北军政府成立时改用黄帝纪元(1911年为黄帝纪元4609年)

答案及解析

D。“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比如“四书五经”;“史”是各种体裁历史著作,比如《史记》;“子”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孙子兵法》属于此类;“集”是收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诗文评、诗、词五类,故乐府民歌属于此类。

A。本题主要考查五行相生的问题。五行指:金、木、水、火、土。本题的关键词是“禅让”。而“禅让”是指古代帝王让位给有才能的人,如尧让位给舜,舜让位给禹,反映了原始公社的民主制度。根据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土德”后应为“金德”。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B。因为唐太宗名李世民,所以为了避讳,将民部改为户部。其他各项都与题干所示现象无关。

A。古人以十二支来纪时,每个地支对应一个时辰,即两小时,从子时(午夜23点到凌晨1点),依此类推,寅时是凌晨3点到5点,卯时是5点到7点。而每个时辰又分为头、正、尾,如寅头为3点、寅正为4点、寅尾为5点。所以答案为A。

B。卫、许、陈都是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的名称,后作为姓氏流传下来。

C。乾隆四十年是乾隆皇帝登基的第40个年头。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颁布于1954年,这一年是甲午年。台湾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是1945年,这一年是民国34年。

相关推荐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轮总复习专题教案2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轮总复习专题教案2”,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2012届高考历史第二轮总复习专题教案

考纲要求考情分析考向预测

(1)雅典民主政治。(2)罗马法。

(3)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本讲在今年高考中共有6个选择题和3个主观题。命题的重点主要集中在雅典民主的内容、运作方式、积极意义及局限性、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及罗马法的案例判决等知识点上。所有试题考查的知识都来自教材之外,但其思想都在教材之中雅典民主的精神和原则仍然会是高考考试的重点,还会沿用将雅典民主与近现代民主联系起来考查的命题思路。对罗马法更多的应关注其重要条款,深刻理解其法制思想,并运用于具体案例之中

高考真题示例1(2011江苏卷)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

C

解析:C。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克利斯提尼改革在制定行政选区时以地域为基础,而不是以血缘为基础,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故C项正确,A、B与材料无关,D是伯利克里改革。

题目属于不完整选择题,即题干没有明确提出问题,要与题肢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这类题解答时要注意:一是构成的这个完整句子与材料信息是否相符;二是构成的这个完整句子是否符合历史事实。

雅典民主政治的内容和特点

内容特点

(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2)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3)国家最高长设行政机关是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4)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5)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1)雅典民主制度体现着雅典奴隶主自由民多数人的主权。(2)同公民主权密切相联系的是公民个人的自由和平等。(3)雅典的官吏制度是民主原则的重要体现。(4)在雅典国家有一整套相当严密的制度,保证公民对国家官吏实施有效监督。(5)在雅典的政治生活中,与民主相得益彰的是雅典国家的法制

高考真题示例2(2011天津卷)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趋势,并随着时代进步不断完善。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之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结合所学知识,解读“男人就是城邦”的内涵。

雅典城邦由成年男性公民当家做主,妇女、外邦人、奴隶不享受政治权利。

解读“……的内涵”实际上是属于历史概念的理解,要求全面掌握历史概念的知识部分和理论部分。知识部分就是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概括和评价,包括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间、地点、原因、人物、内容、经过、结果、影响等,即“事件本身+前因后果”。历史概念的理论部分就是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共同特征的理论概括,重在对规律、特征、本质的总结。

高考真题示例3(2010福建卷)从适用范围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

A.适用于所有罗马人的法律

B.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

D.调整罗马人与外来人关系的法律

解析:C。此题考查对《十二铜表法》的准确把握,《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协调的是罗马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贵族和平民属于公民内部之间的关系,故选C。

C

三项标准推敲四个备选项:

一辨: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是否正确);

二辨:是否与题干内容相关(是否有关系);

三辨:是否与题干要求有密切的联系(关系是否密切)。

在辨析中排除;过了一辨看二辨,过了二辨用三辨。

时间适用范围及地位

习惯法前6世纪末~前5世纪中期法律和习惯无明显界限,贵族随意解释法律,为贵族特权提供方便

成文法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特权、保护平民利益

公民法前3世纪中期之前法律限于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万民法前3世纪中期之后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自由民

民法大全前3世纪末~6世纪查士丁尼组织编纂《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编纂的结晶,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高考真题示例4(2011全国新课标卷)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B

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信息“唤醒、说服……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等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强调人的思想自由,重视个性,而不是强调公民生存权利,A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结合所学可知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B项。

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材料和他捍卫思想自由的原则教材均未出现,但此题并未超“纲”,也不“怪异”,因为其精神还是来源于教材。对这种“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试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此类型题要得到高分的途径有二:一是准确掌握教材基础知识,二是准确提炼信息。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的认识,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雅典民主政治是“民众的统治”,是应该大力弘扬提倡的。第二种观点认为雅典民主政治是“贵族和富人或者奴隶主阶级的寡头统治”,不应过高估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雅典民主政治既非“民众的统治”,也不是“贵族和富人或者奴隶主阶级的寡头统治”,而是民众与政治领袖的共治,民主政治权力为民众和政治领袖所共享。

——黄洋《雅典民主政治新论》

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背景,民主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及民主政治对后世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雅典公民大会的设置主要是经历了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的改革。公民大会是全体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政治机构,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机构,以各种形式完全控制着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问题都只能在公民大会上进行最终决议。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机构。在实践上,它给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训练。

——《雅典公民大会初探》

材料三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

请回答:

(1)读材料一,图中政权结构模式反映了两种政治制度的何种差异?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评价,你认为这两种政治制度各有何利弊?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比较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和雅典公民大会的主要不同之处。

(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民主政治有何认识?

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本题主要从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考查雅典民主与中国古代专制、现代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含义,从而认识到民主的多样性、时代性、阶级性和逐步发展完善。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要正确把握题中涉及的三种政治文明的本质含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找出其共性和个性。

(1)差异:皇权至上,君主专制——人民主权,民主政治。利:中国——有利于国力增强,政局稳定,促进大一统的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雅典——有利于提高公民积极性,激发创造力,从而创造辉煌的精神、文化,同时为近代民主政治提供了宝贵借鉴。弊:中国——君权至上容易引起独裁与腐败,压制全体民众的民主意识和创造力,从而阻碍社会进步;雅典——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往往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隐患,狭隘的城邦体制最终无法容纳政治经济的迅速发展,辉煌一时的希腊文明湮没在历史的尘封中。

(2)不同:人民代表大会是代议制民主,公民大会是直接民主;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大多数人的利益,具有广泛性,公民大会只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民主专政,公民大会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专政。

(3)认识:各地区的民主存在着差异;民主具有时代性、阶段性;民主需要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才是真正的人民民主。

答案及解析

A。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再现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可以看出这样的判决很难保证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同时说明这种司法程序还有缺陷,故排除C、D项。

“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可以避免事先有人说情、贿赂等,说明公民的平等不仅仅是形式的,排除B项。

这种运作方式既体现民主也有不足之处,但确实是体现了当时雅典民主的运作方式,这符合史实,故选A项。

B。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明确学者的观点是强调古代雅典政治的局限性,然后结合选项分析;另外要抓住时间提示“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

A、C项都是雅典政治的民主性,而D项是克利斯提尼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确立时期)。故符合题意的只有B项(说明只是少数人的民主)。

D。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历史常识的积累。一百年为一世纪,如公元前1世纪指的是公元前100年~公元前1年,故公元前509年为公元前6世纪末。答案为D。

B。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及材料解读能力。“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强调重视道德和知识的作用,这与苏格拉底的观点和哲学地位一致,因此答案选择B项。

D。从材料可以分析出,罗马法对于借贷关系进行规范,保护借贷人的利益,限制高利贷等。A、B、C三项说法,材料没有直接反映。

A。材料强调的是不诉不理、谁主张谁举证的法律程序。

2012届高考历史罗斯福新政总复习教案


2012届高考历史罗斯福新政总复习教案

考纲要求考情分析考向预测

(1)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罗斯福新政。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本讲在近年的高考中时有体现,2011年全国各地的新课程卷中涉及该专题的考题共有5个选择题和1个主观题。命题主要集中在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战后福利国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知识点上跨本讲综合题要引起注意:一是将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与当今经济危机比较,分析两次经济危机原因的共性与个性,两次应对危机的对策。二是将西方经济体制与苏联斯大林模式、中国的改革开放比较,注意几种经济体制的优劣,从中分析资本主义经济体制调整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经济政策时提供的借鉴和区别。三是将本讲内容与当今社会热点联系考查,如罗斯福新政对农民实行补贴、弱势社会群体的救助、“以工代赈”等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借鉴意义,如我国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可从西方福利国家中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等

高考真题示例1(2011福建卷)下列图片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

解析:B。本题主要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图文材料解读能力。根据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期间大量产品积压,物价下跌,大量工人失业,购买力下降,所以本题该选择B项。

漫画类选择题的解法:一是注意漫画中的图像信息,找出其基本的含义;二是注意漫画中的文字说明和题干对漫画的总说明,这往往有助于快速与教材知识建立起联系;三是仔细审读选项,找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高考真题示例2(2011江苏卷)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

C

解析:C。罗斯福“炉边谈话”的主要内容是向人民阐释新政,C是新政的内容。罗斯福,提倡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但不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二战后福利国家纷纷建立起来;“新经济”时代出现于克林顿执政时期。A、B、D表述错误。

注意“炉边谈话”的背景是新政期间,它所涉及的内容肯定就与新政有关。仔细审读选项,往往有很多选项是不符合新政的。所以这类题的解法就是在审清题目要求的前提下,一个一个地排除选项。

近代化史观罗斯福新政对过国家干预的手段,调整美国的经济模式,缓和了经济危机,探索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新模式

社会史观罗斯福通过加强救济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加强社会立法等措施有效解决了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缓解了社会紧张局势

生态史观罗斯福减少农业耕种面积、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等措施保护了美国的生态环境,保证了可持续发展

整体史观罗斯福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了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了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同时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中国改革反映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借鉴,说明市场和计划都是调节经济的手段

高考真题示例3(2010上海卷)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解析:B。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A项不符合史实,不是强化自由放任主义。大力推行社会福利政策意味着政府的财政支出更大,C项不对。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性质,D项不对。

B

识破选择题备选项中的陷阱——似是而非

“似是而非”原意是好像对,实际上并不对。本题的几个选项就是“似是而非”。在历史高考选择题中,命题者一般以相关、相似、相近或相反的知识组成干扰题肢,主要考查考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的特定性,对相关题肢逐一辨析,谨防被似是而非的题肢所干扰。

史学界对“新政”作用的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持“功大于过论”者认为“新政”在美国历史上基本上是一种进步现象。首先,“新政”挽救了危机,使美国人民摆脱了危机的困苦局面;其次,在缺少足够的宏观经济政策知识的时代,罗斯福所做的努力确实是开创性的;再次,罗斯福“新政”开启了美国以后历届政府实施国家干预政策的大门,成为缓解自由主义经济制度之弊病的一剂良方,并在实质上加强了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威;最后,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同日本、德国为转嫁危机而发动战争的策略相比,“新政”无疑代表了一种进步、民主的解救危机方式。持“过大于功论”者认为“新政”未能使美国

走出萧条、步入繁荣。由于政府对私人企业持敌视态度,对其管制过严,甚至政府直接参与同私人企业的竞争,因而私人企业的活力大大降低,美国经济反而遭到重创,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美国通过向交战双方兜售军火才使美国真正走出经济危机。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教师教学用书》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措施、特点和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的两个小故事:

故事一:这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的场景: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因为煤太多了。”

故事二:在美国纽约州的一所小学里,有一位教员劝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东西,可这位小女孩有气无力地回答老师:“不行啊,我们家是轮流吃饭,今天该我妹妹!”

——21CN财经综合

材料二 1930年美国首先宣布提高关税,引起40个国家的报复行动,国际关税战愈演愈烈。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世界局势开始紧张。各国普遍面临着因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由于希特勒承诺解决人们的失业问题,所以1933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合法的总理。备受经济危机打击的日本也走上了与德国类似的道路。德国和日本应对经济危机的对策使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和亚洲策源地分别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

——《经济危机的表现》

材料三 其实,罗斯福新政的最大贡献,不是帮助美国经济复苏,而是帮助美国民众度过了大萧条的艰难日子。比如通过设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为存款者提供保障;通过建立住房拥有者贷款公司,给住房所有者提供保障;通过建立新的劳工关系法,给劳工权益提供保障;通过农业调整法案为农民收入提供保障;通过建立社会保障法案,为长者和失业人士提供保障。这些措施是与罗斯福的施政理念一脉相承的。他认为对老百姓来说,最重要的自由莫过于免于(经济)恐惧的自由。如果老百姓的经济安全感增强了,他们就有能力应对各种各样的经济冲击。

——黄益平《罗斯福新政的启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经济危机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及整个世界所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罗斯福应对危机的显著特点并加以评价。

本题重在考查对经济危机发生原因的理解,材料提供的只是表面现象,要透过这种现象看到本质,看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出现的根本原因。

第(1)问从故事可看出,一方面产品积压,另一方面人民买不起产品。

第(2)问从材料中提炼观点。

第(3)问的特点是材料提供的,评价可以结合教材回答。

(1)原因:生产过剩与劳动人民相对贫困而导致产品积压。

(2)影响:①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经济战,加紧争夺国际市场;②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争夺;③世界局势开始紧张;④各国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政局更替频繁,下层人民生活恶化,阶级矛盾尖锐);⑤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形成了欧亚战争策源地。

(3)特点:保障广大人民的利益;国家干预。评价: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负担,稳定了社会秩序;刺激了消费和生产,促进了经济复苏。

答案及解析

A。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国家力量平衡供需,而国家干预经济的最终后果是增加国家的财政支出,故选A项。B、C、D与史实不符。

A。联系罗斯福新政中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的内容,即可解答。

C。农产品价格在危机中是逐步下降,新政中通过调整逐渐恢复,排除A。

社会失业率在新政中通过经济恢复逐渐下降,但不是一下就消失了的,排除B。

公共工程投资在新政中是扩大的,排除D。

A。材料所给1914年的国家平均关税率,英国最低,美国,俄罗斯高,此时第一经济大国是美国,排除D,从材料中无法看到自由贸易政策的放弃和争夺世界市场矛盾的加剧。英国关税率最低,体现了英国坚持自由贸易政策。

C。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记忆与理解。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困境重要原因是石油危机引发了一场经济危机。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是医治“滞胀”的思路。

B。本题主要考查知识的迁移和材料解读能力,1973年由于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利用石油为武器与以色列及其后台进行斗争,导致世界性石油短缺,所以才出现了马拉汽车的场景。

2012届高考历史必修3专题教案


学生们有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离不开老师辛苦准备的教案,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工作有一个明确目标!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2012届高考历史必修3专题教案》,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1.条件:

(1)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 胜利,为经济发展扫清障碍。

(2) 工场手工业 的发展,应用机器生产成为可能。

(3) 科学技术 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发现和发明。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2.进程:

(1)瓦特改良 蒸汽 机。

(2)作为动力应用于各行业。

(3)蒸汽机在欧洲、北美被广泛应用。

3.影响:

(1)真正意义上的 社会化 大生产逐渐形成。

(2)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多个 工业国家 。

(3)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1.条件:1831年, 法拉第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发明: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话、电车、无线电报、电影等。

3.影响:

(1)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垄断组织 形成。

(2)改变着 社会结构 和世界形势。

(3)使 城市 面貌和人们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1.发展概况:

(1)1946年 美国 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

(2)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加紧研究和开发。

(3)1969年,美国建立起四个站点的网络。

(4)20世纪90年代, 互联网 发展为全球信息网。

2.影响:

(1) 信息化 社会开始出现。

(2)加快了经济 全球化 的步伐。

(3)促进了传统产业的发展。

(4)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

一要看表头及出处,二要看表格中的项目,三要看表格中的数据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与已掌握的历史基本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从而作出判断,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表格材料类选择题解答方法

1.三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

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

时代特征“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背景①早期蒸汽机排除矿井积水

②工业革命开始后,纺织业的需要①各种工业生产的需要

②科学家们对电的不懈研究

③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①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冷战”时期,美国争霸需要

主要发明①18世纪60年代,瓦特改良蒸汽机

②1785年,“万能蒸汽机”投入使用并得到推广①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②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③爱迪生发明电灯①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②互联网的产生

1.三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

主要特点①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的结合

②从一国到多国①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②多国同时进行①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②各学科互相渗透的程度越来越深

意义①解决了工业发展中的动力问题

②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进入人们生产和生活各个领域,人类进入“电气时代”①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

②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③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和交往方式

④标志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社会影响①促进了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②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③加速了城市化进程;④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⑤带来了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

图中的“第二次现代化”中,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出现了革命性变化的最恰当解释是()

A.由于第三产业的出现

B.由于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兴起

C.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D.由于互联网的广泛利用

D

2.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导致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知识对社会经济的作用日益加强,促使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更新改造。

②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人们的工作方式不仅突破空间限制,而且提高了效率;人们的生活方式更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变化。

2.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③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不仅使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完善,而且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从而引发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

④思维方式的变化:人们对生产、生活、社会交往形式等多方面的认识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

2.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消极影响:

①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②全球各国围绕互联网的竞争日益加剧,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各个领域,造成世界更加动荡不安。

③互联网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虚拟社会,往往使部分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特别是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易于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

“成功——只需一个点击”简要而准确地说明了网络信息化工具的最大特点与优点,高度地概括了它对人类社会生活及人类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活动的重大作用和影响。这本质反映了()

A.在当前要想取得事业成功相对来说比过去更加容易

B.在现代社会中,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C.电子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整个网络时代

D.数字网络技术已经普及千家万户,深入生活领域

B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2亿,突破了4亿大关,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手机网民规模为2.77亿,半年新增手机网民4334万。

CNNIC报告显示,在4.2亿的网民数量中,宽带网民规模为36381万,使用电脑上网的群体中宽带普及率已经达到98.1%。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1508万,占整体网民的27.4%,半年增长7.7%,低于城镇网民相应增幅。而网民年龄结构继续向成熟化发展,学历结构则呈低端化变动趋势。

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了包括四个站点的网络,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计算机研制工作。现在,中国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制工作已居于世界前列。

“人肉搜索”在中国网络中曾是一个热门词。在汶川地震中,人肉搜索帮助许多人找到了亲人;但是也发生了某大学生因被怀疑谩骂周恩来而遭人肉搜索,最后只好弃学的事情。这些情况表明()

①网络具有传递信息快捷的特点

②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③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

④网络自由的滥用带来一些弊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C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发明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社会生产需要直接的结果;都是经过长期的科学实验而创制成功的;都是解决人类社会的动力问题。

不同点:“蒸汽时代”的发明侧重于轻工业;科学含量不高;发明者主要是工人、技师;发明主要集中在英国。“电气时代”的发明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科学含量高;发明者主要是科学家;发明涉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斯塔夫里阿诺斯写道:“工业所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他所描述的现象反映了()

A.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

B.垄断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C.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 

D.国家全面干预科学研究

A

以棉纺织业中心城市曼彻斯特为例,工业革命前,这里人口仅在1万左右,几条又窄又暗的街道,连通城外高凹不平的旧路,河边的独木桥形影相吊。它没有市政机关,也不选派议员到英国下院,作家笛福称之为“英国最大的村落之一”。1786年,居民们看到了第一根烟囱,即高耸在屋顶的阿克莱特纱厂的烟囱。仅过了15年后,曼彻斯特已有约50个纱厂,大多数都拥有了蒸汽机,成排的大烟囱日夜不停地将滚滚浓烟吐向天空。纱厂周围是工人的棚屋,绵延数里,几乎将旧城区包围。城市中心区域已经美化,那里开辟了宽阔的街道,旁边设有商店。

──罗伊斯顿派克《被遗忘的苦难英国工业革命的人文实录》

解读:城市化加快,一方面城市更加繁荣,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另一方面人口过度集中,工厂污染严重,也是造成环境恶化的原因之一。

诺贝尔获奖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被奇迹般的送到1750年的英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进来,就会发现,自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作者提出最后一种假设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D.各国间交往密切

A

1.(2008上海卷)18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改进和运用为标志,大大推动了人类交通工具的改进。1814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A.瓦特 B.史蒂芬孙 

C.富尔顿 D.莱特兄弟

B

第一次工业革命

2.(2008重庆卷)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A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3.(2010安徽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第二次工业革命

3.(2010安徽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

3.(2010安徽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第二次工业革命

3.(2010安徽卷)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本题以科技为突破口,大跨度的考查中国古代科技与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影响。解答此题首先要审题,题目怎么问,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内容组织答案。

第(1)问,有两个小问,古代科技的特点与古代成就的原因,从材料分析可以获得其特点,从所学内容分析可以获得其发展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2)问,也有两小问,科技成果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世界为什么要加大科技投入,强调近代科技的成果,现代科技在社会发展的作用日趋重要,结合所学分析加大科技投入的原因。

第(3)问,同样也是两小问,如何理解动摇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潜在的危险,从科技的负面作用来谈。

(1)实用性,继承性。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

(2)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科技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经济危机。

(3)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近代

以来

世界

的科

学发

展历

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发电机、电动机等——电气时代

电子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时代(信息化社会)

物理学

科学

理论

经典力学

伽利略——奠基

牛顿——建立

现代物理学

爱因斯坦

普朗克

发展

生物学——进化论

细胞学说的创立

拉马克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达尔文进化论

科技成果

1.物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物理学的发展,按自身特点为主,按时代划分为辅,通常分为萌芽时期、经典物理学时期和现代物理学时期三个发展阶段。

(1)萌芽时期:又称经验科学和“自然哲学”时期。特点:对自然界的认识是从最简单的外部现象开始的。力求用简单原理来说明复杂现象。试图同人的直观经验与常识一致。

1.物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2)经典物理学时期:15世纪末,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技术大发展,给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强大的推动力。这一时期物理学特点是:物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已从自然科学中逐步分化出来,同时在科学研究方法上,也逐步走向了科学化。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西方科学开始挣脱封建枷锁进入飞速发展时期。

1.物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3)现代物理学时期:这一时期的物理学理论呈现出高速发展的状况。研究对象由低速到高速,由宏观到微观,深入到广垠的宇宙深处和物质结构运动规律和微观物质的运动规律的认识,各领域都产生了重大的变革。

2.15~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阶段原因进展

产生阶段(15~16世纪)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物质基础);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中世纪的生产经验的积累天文学领域的革命(哥白尼)

形成和发展阶段

(17~18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手工工场的技术积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2.15~20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

阶段原因进展

迅速发展时期(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西方主要国家工业革命的进行,使经济发展对科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电磁学的新成就、细胞学说、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

重大突破和系统化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电的发明和使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论等

2012届高考历史必修1专题教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到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需要我们认真规划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2届高考历史必修1专题教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制度形成的条件

1.地理环境:

(1)古希腊以海洋为依托,航海和海外贸易条件优厚。

(2)山岭与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

2.城邦制度:

(1)形成:公元前8~前6世纪逐渐形成。

(2)特点: 小国寡民 和 独立自主 。

(3)性质: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 成年男子 ,才享有公民资格。

(4)影响:使 公民 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地追求民主权利。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

1.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1)背景:社会矛盾尖锐。

(2)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3)内容:

①根据 财产多寡 ,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

② 公民大会 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

③建立 四百人议事会 ,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

④建立 公民陪审法庭 。

⑤废除 债奴制 等。

(4)意义: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内容:

①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 部落 为单位举行选举。

②建立 五百人议事会 ,由各部落轮流执政。

③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 十将军委员会 。

④继续扩大 公民大会 的权力等。

(3)意义: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三、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1.时间:公元前5世纪,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

2.表现:

(1)所有 成年男性公民 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他们也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商定城邦重大事务。

(2) 五百人议事会 的职能也进一步扩大。

(3) 陪审法庭 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4)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为公民发放“ 观剧津贴 ”。

“不动笔墨不看书”是古人总结的学习方法,在今天仍然有用。边听讲或边看书的同时,在课本上边写、边做记号,可以促进注意力的集中,提高复习效率,并为以后的继续复习创造条件。写的内容包括:

“不动笔墨不看书”

①表示知识要点的词语,如原因、特点、性质、结果、意义等;

②序号,使知识要点化、有序化。写序号时,要注意序号的规范性、层次性;

③学习提示,主要指老师补充的知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相似知识的归纳和比较等。为节约时间,划记号一般使用横线、波浪线、圆圈,长短记号交替使用,以突出知识的层次、重难点。

1.古代希腊文明的三要素:城邦、公民、民主

城邦:公元前8~前4世纪古代希腊城邦主要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家,雅典是其中最强大的。城邦是孕育希腊文明的载体,其本质特征在于其社会政治结构,即它是公民的自治团体。

公民:是指父母祖籍都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包括平民和贵族两部分。公民是雅典文明的主体。

民主:在雅典既是一种政治制度,也是一种公民权利。作为制度是指城邦中全体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行使决定国家大政和参与国家管理的权力的政治制度;作为权利是指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公民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雅典公民的权利包括:参加公民大会;参与讨论、决定本城邦各项重大问题;参加陪审法庭;监督公职人员;参加立法等。

某同学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在“参考文献”中列出了以下几篇文章(书籍),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希腊文化》。据此判断,该研究论文的题目应该是()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C.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D.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D

D。四篇参考文章分别从地理和自然环境、城邦、宽松的社会环境等方面阐述了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

2.雅典民主的意义与局限

(1)意义:

①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②民主有利于正确决策。多数人比一个人拥有更多的信息和智慧,一项政策通过多数人的认真讨论,往往会更加符合实际需要,更为周全。

③民主有利于修正错误。虽然多数人也会犯错误,真理有时在少数人手里,但多数人自我调解的功能一般比君主个人相对有效。

④民主有利于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而非君主任命,使公职人员对社会负责,并使其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⑤民主有利于促进文化广泛深入发展。

(2)历史局限性:

①它与现代民主不同,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而那些没有公民权的居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隶和他国公民,都没有民主的权利。

②古代世界是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和夫权社会,雅典也不例外。雅典民主是男性公民的民主。

③它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成雅典政治、经济和文化臻于极盛的同时,又残忍地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它既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又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这是其最大的历史局限。

“我们的城邦这样伟大,它使全世界各地一切好的东西都充分地带给我们,使我们享受外国的东西正好像是我们本地的出产品一样。”这段话说明()

A.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大大地促进了雅典经济的发展

B.雅典成为了世界的中心

C.雅典民主政治影响到了全世界

D.雅典进行了对外掠夺

A

A。通过材料考查对雅典民主政治影响的理解。从材料内容看,材料引自当时人的记述,因此,一方面要注意材料内容,另一方面不能脱离当时的雅典社会。B、C、D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也不符合当时的雅典。

3.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1)经历了民主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梭伦改革奠定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正式确立、伯利克里改革达到顶峰。

(2)经历了民主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由血缘世袭到财产、地域为主,由财产等级限制到逐步取消,由贵族共和到公民广泛参与、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3.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3)民主制度不断创新:抽签选举、差额选举制,立法、行政、司法分权制的尝试(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五百人议事会和十将军委员会为行政、陪审法庭为司法)。

(4)少数人的民主:以城邦制为基础,适合小国寡民,只属于雅典少数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经济条件差的男性公民则无法享受。

2010年5月1日下午,以“POLIS—充满活力的城市”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希腊馆举行开幕式。

“POLIS”,在希腊是城市的意思,指的是“一个生活舒适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生气的城市”。希腊语中,有许多单词都是以“POLIS”为词根,如“politis”(公民),“politismos”(文明),“politia”(国家),“policy”(政策)和“politics”(政治)。

今天繁荣、舒适、充满活力的希腊城市,源于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形成的城邦。古希腊城邦是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若干村落的地区。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城邦,不仅创立了民主政治,而且工商业发达、文化繁荣,是希腊历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页。

柏拉图在评价古代雅典时指出:“人人都做自己的工作而不要作一个多管闲事的人;当商人、辅助者和卫国者各做自己的工作而不干涉别的阶级的工作时,整个城邦就是正义的。”这说明()

①古代雅典城邦制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形成

②柏拉图提倡构建公平和公正的社会秩序

③古代雅典公民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集体荣誉感

④古代雅典公民大会的权力至高无上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③④

B

用排除法:①虽正确但不能从材料中得出;④不正确,公民大会的决定还需要陪审法庭核准。

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

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形式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限制,决定任何内部问题。五百人议事会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它的职责是落实公民大会的决策,是一个总司一切事务的行政组织。陪审法庭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和最高司法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它包括6000名陪审法官,由抽签方法选出。

在举行公民集会的那天,所有的男性公民纷纷涌向一个公共场所,在那里选举与罢免公职人员,并决定是否判处某个公民的死刑。这样的场所应是()

A.罗马的元老院B.雅典的广场

C.美国的国会山D.英国的法院

B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权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解读:苏格拉底认为统治权力不应该交给全体公民,而应该交给有道德有知识的人。苏格拉底的观点有一定道理,实际上也是在批评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

雅典民主只是少数人的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只适合于小国寡民的雅典,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不是理想的政治模式。

古雅典执政官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下列各项不能体现其观点的是()

A.公民大会向全部居民开放

B.五百人议事会通过抽签选举产生

C.陪审法官由选举方式产生

D.向参加城邦活动的公民发津贴

A

雅典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妇女、奴隶、外邦移民不享有民主的权利,所以A的说法是错误的。

1.(2010天津卷文综)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

C.平民中不再有债权

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D

2.(2010海南卷)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

B

3.(2009上海卷)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t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A

4.(2009海南卷)在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绝大多数公职任期一年,只能连任一次,且均为抽签选举产生,只有军事领导职务通过举手表决产生,一年一任,但可无限期连选连任。这是因为()

A.军人实际上控制着国家

B.雅典军人享有崇高威望

C.军事事务需要专人执掌

D.军职比行政公职更重要

C

注意材料给出的军职与其他公职的比较。军职需要更加职业和更高的军事专业水平,承担起保家卫国、对外殖民的重任。抽签并不能选出理想人选,因此雅典的军事首领通过举手表决产生,并且只要有足够的军功和军事才能,就有可能连选连任。雅典是民主国家而不是军人专政;享有崇高威望的不仅是军人;军职和公职都重要。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1958.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