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教师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那么,你知道教案要怎么写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第八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第23课时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复习”,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八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第23课时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一、单项选择题
1.美国1787年宪法是资产阶级法制建设的主要成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B.宪法赋予联邦政府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和统一
C.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防止专制独裁
D.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完全实现了自由平等
2.美国1787年宪法的内容及其实践结果不能反映()
A.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的进步性
B.当时以华盛顿为代表的一批美国政治家们高超的政治智慧
C.宪法虽然存在局限性,但它适应了美国实际,历史的进步性是主要的
D.宪法首次证明了联邦制是普遍适合所有国家的进步的政治体制
3.下列选项违反美国1787年宪法的是()
A.最高法院法官兼任国会议员
B.总统是武装部队总司令
C.总统与外国缔结条约
D.最高法院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4.“(美利坚合众国)在邦联时期,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债台高筑,人民的生活陷于困境,终于激起了谢斯起义;外部的英、法、西等国虎视眈眈,伺机侵犯年轻的共和国。”这一材料说明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标是()
A.实现公民的民主平等B.实践先进的政治理论
C.建立强大的世界帝国D.建立强有力的统一政权
5.华盛顿在1787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谈到:“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华盛顿这段话表明美国建国之初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
A.人民起义不断B.大州与小州之间的矛盾
C.中央政府软弱无力D.南北生产方式的差异
6.下图是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下列不符合这一结构的说法是
A.联邦法院行使立法权B.总统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C.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大权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A部门对克林顿弹劾条款的投票结果(1998年12月19日)
条款内容
绯闻案中作伪证
琼斯案中作伪证
妨碍司法
滥用职权
同意
228
205
221
148
反对
206
229
212
285
弃权
1
1
2
2
结果
通过
否决
通过
否决
材料二美国B部门1999年1月7日在肃穆的气氛中举行仪式,开始了对美国总统克林顿弹劾案的审讯程序。开幕式的内容包括:宣读去年12月19日通过的对克林顿的两项弹劾条款,C部门首席大法官伦奎斯特向临时主席斯特罗姆宣誓就职主持审讯,100名参议员向伦奎斯特宣誓担任陪审员。
请回答:
(1)材料一、二种所指的A、B、C部门分别指的是什么机构?
(2)材料二提及的大法官和参议员各是如何产生的?
(3)A部门的弹劾与B部门的审讯能够进行的主要依据是什么?(4)克林顿受弹劾案体现了美国联邦政府机构之间的什么原则?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上册
材料二美国已成为自由和机会的一个象征。例如,德国的音乐家和诗人舒伯特宣称,在美国,十三扇“金色的大门向不容异说和专制政治的受害者们敞开。”
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又是怎样维护民主的?(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舒伯特对美国独立后的“金色的大门向不容异说和专制政治的受害者们敞开着”的评价?并用史实加以论证。
第23课时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一、1.D2.D3.A4.D5.C6.A
二、7.(1)A指众议院,B指参议院,C指联邦法院。(2)大法官由总统任命,须经参议院同意,除非犯罪,终身任职。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每州均为2名。(3)1787年美国宪法。(4)分权与制衡。
8.(1)制定1787年宪法,通过联邦制,在广阔的地域上建立了新型共和国,突破了小国寡民的限制;实行代议制民主形式;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通过分权制衡维护和保障民主。(2)不同意。①美国独立还存在着种植园奴隶制经济。②还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或:同意。①美国独立后建立了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国家。②赢得独立,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2019年高三一轮历史复习:罗斯福新政
一、罗斯福新政“新”在何处?
1.新的理论和政策:主张政府要干预经济事务,使经济有序发展,以减少或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2.新的特点:在尽量避免国有化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的同时,采取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缓和社会矛盾。
3.新的起点:实际上是对生产资料进行的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迅速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
4.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二战后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和继承,促使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
二、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1.美国以独立战争和民主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对旧思想、旧势力的消除比较彻底,这是罗斯福新政能够成功的历史条件。
2.美国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受益者,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这是新政能够成功的有利国际条件。
3.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一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这是新政能够成功的经济基础。
4.阶级矛盾相对缓和、民主制度较健全和民主势力较强大是其成功的政治基础。
5.民众参政意识较强是其成功的思想基础。
2019年高三一轮历史复习: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2)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
2.消极影响
(1)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进一步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源远流长。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从未中断,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
2.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在人神关系上,鼓吹君权神授,君权至上,以神权服务于君权。在君臣关系上,宣扬君令臣从,下级依附上级,全国依附君主。在权力配置原则上,君主一人全面垄断全国的一切大权,国家所有政治制度的设置,无一不是为了确保这种权力的集中,确保君主意旨的畅通无阻。
3.人治高于法治。人治的实质是权治、官治,是独裁统治。
4.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国古代政治机构的设置是相当完备的,从君主到臣僚,从中央到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连,统治网络严密周全。
5.宗法关系的残余严重影响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到国家政治制度中。
6.在漫长的政治制度发展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2019年高三一轮历史复习: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
一、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分析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
1.抗战胜利的原因
(1)中国方面(主要因素):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国共两个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2)国际方面: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及配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和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2.近代两次中日战争不同结局的原因
(1)领导者态度不同:前者清政府腐败无能;后者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
(2)民众动员不同:前者清政府不发动甚至压制民众的抗日;后者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3)战略战术不同:前者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后者两大战场相互配合,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持久战的方针,最后赢得了胜利。
(4)国际环境不同:前者西方列强偏袒日本,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后者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中国的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
二、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
1.相同点
(1)两次合作都符合时代的需要和两党的利益。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时代要求。第二次国共合作时,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合作抗日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两次合作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实现的。第一次是在中共三大制定了合作的方针的情况下,帮助国民党改组、实现了合作;第二次是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在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情况下,实现了合作。
(3)两次合作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第一次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第二次合作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不同点
(1)基础和任务不同:第一次是两个革命政党的合作,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共同的目标是“打倒列强、除军阀”;第二次是两个性质对立的政党的合作,政治基础是国共合作宣言,共同目标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2)合作的方式不同:第一次是党内合作的方式;第二次是党外合作的方式,没有共同的政治纲领和固定的组织机构。
(3)两党的历史地位不同:第一次合作时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军队和政权,国民党也只有少量的军队和弱小的政权,国共合作时政权和军队基本上都是由国民党掌握;第二次合作时国共两党是中国的两大政党,都有自己的军队和政权。
(4)国际条件不同:第一次合作时只有共产国际、苏联的支持,英、美等国都反对中国革命、国共合作;第二次合作时苏、英、美等国都支持国共合作、中国抗战。
(5)合作的结果不同:第一次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犯了右倾错误,导致合作中途破裂;第二次尽管两党存在着矛盾和斗争,但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维护下,合作坚持到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1638.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