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5-1朝鲜战争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课程标准:了解朝鲜战争的进程和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战争的主要经过和结果;朝鲜战争主要对中国的影响。
2、理解:了解朝鲜战争原因及影响,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以及朝鲜战争对中美关系和世界局势的影响。
3、运用:通过学习朝鲜战争背景、经过、影响等基本史实,学习如何思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通过朝鲜战争的学习,探究朝鲜战争与美苏冷战的国际背景之间的关系。
2、综合分析:从两极格局形成的大背景下综合分析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以及对中美关系和世界格局的影响。
3、情景再现:关于朝鲜战争中国的出兵,可组织学生分两组进行正(同意出兵)、反(反对出兵)辩论,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使学生明确认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借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应以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为前提。正确的外交策略对于国家发展、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3、了解朝鲜战争,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提高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朝鲜战争主要对中国的影响。
难点: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与冷战格局的关系。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朝鲜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军队进入朝鲜,双方以北纬38度线作为受降分界线,形成了南北两个占领区。在美国、苏联的分别支持下,朝鲜半岛南、北部形成了两个对立的政权。美国为了巩固和扩大在东亚的利益,进一步推行霸权政策,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使朝鲜内战扩大为一场国际性的局部战争。战争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同朝鲜人民军一起抵抗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侵略,取得了一定战果。在苏联建议下,交战各方开始进行停战谈判。经过战场上和谈判桌上的反复较量,1953年7月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由于朝鲜战争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的复杂背景下爆发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它对主要参战国及东亚地区的国际局势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使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加剧。中国通过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了深刻认识此次战争的性质,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相应的背景资料,增强学生对这一时期世界局势的理性认识。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多媒体导入:
在多媒体上展示“朝核问题北京六方会谈”图片资料(如下图)
教师说明:
2007年2月13日,朝核问题第五轮六方会谈第三阶段会议在北京举行,并通过《落实共同声明起步行动》共同文件。根据文件,朝方同意关闭封存宁边核设施,并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人员重返朝鲜进行监督和验证。7月14日,朝鲜宣布正式关闭宁边核设施,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出现重大进展。10月3日,第六轮六方会谈第二阶段会议达成了《落实共同声明第二阶段行动》共同文件,朝鲜同意在2007年底以前完成对宁边核设施的去功能化,并对其全部核计划进行完整、准确的申报。然而,截至2007年底,朝鲜方面并未如期提交有关核计划、核设施和核材料的申报文件。
2008年8月26日,朝鲜宣布,由于美国拒绝将朝鲜从所谓“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除名,朝方已停止宁边地区核设施的去功能化作业,并“考虑采取按原状重新恢复宁边核设施的措施”。2009年4月5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新闻公报,宣布朝鲜于当地时间4月5日11时20分(北京时间10时20分)成功发射“光明星2号”试验通信卫星。4月13日,联合国安理会就朝鲜发射问题一致通过一份主席声明。声明说,发射活动违背安理会2006年通过的第1718号决议,安理会对此表示“谴责”,要求朝鲜不再进行进一步的发射活动。2009年5月25日,朝鲜宣布成功实施核试验,称这次核试验在爆炸当量和控制技术方面取得进展,进一步提高了核威慑能力。
关注“近来朝鲜半岛局势再现冲突边缘”的时事新闻报道:
2009年1月30日,朝鲜和平统一委员会发表声明,宣布废除朝韩间停止政治、军事对抗的协议。声明说,朝韩关系已经到了无法改善的地步,政治军事对立已经使朝韩关系走到了战争边缘。
朝核问题危机和韩朝关系的不断滑坡,为何引起世人关注?韩国与朝鲜的这种关系是怎样形成的?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而导入新课学习。
一、朝鲜战争的爆发(背景):
1、朝鲜半岛的分裂:
(1)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分别进军朝鲜,接受日军投降。双方以北纬38度线作为受降分界线,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
(2)1948年5月,在美国扶持下,朝鲜南部成立以李承晚为总统的大韩民国;
(3)1948年9月,在苏联支持下,朝鲜北部成立以金日成为国家元首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朝鲜半岛分裂的缘由
(1)历史:美苏造成的(美苏以38度线作为对日受降分界线,形成南北两个占领区);
(2)现实:美国进一步推行霸权政策,遏制共产主义;
(3)国际:两大阵营对峙,美苏冷战;(根本原因)
(4)国内:韩朝两个政权的对立。
雅尔塔会议上,美国为了换取苏联的出兵,签订了一个“雅尔塔秘密协定”。协定规定了苏联对日作战条件,确定了包括外蒙古独立、苏联使用中国大连港和苏联通往大连铁路的优先权益、租用旅顺为海军基地等条款。这些协定是完全背着中国政府做出的,完全是赤裸裸的强权政治交易,严重践踏了中国主权。连号称“五大强国”的中国在主权问题上都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何况小小的日本殖民地朝鲜呢?朝鲜问题不仅没有按照大国的安排发展,而且愈加复杂化,为朝鲜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在协商过程中,罗斯福提出将来朝鲜由美苏中英四国“托管”朝鲜,以便能实现朝鲜的真正独立。1945年4月中旬,美国总统罗斯福突然病逝,由当时的副总统哈里杜鲁门接任总统。斯大林仍向美国保证,苏联执行4国托管朝鲜的政策不变。
4国托管朝鲜,因英国此时国力军力大衰,有些自顾不暇;中国的蒋介石政权奉行的是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一心想着尽快占领国内各大城市和解放区,根本无暇顾及什么朝鲜问题,实际上只剩下苏联和美国托管朝鲜。随着二次大战结束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南北朝鲜作为美苏对抗的抵押品,就必然地走向战争。所以说,雅尔塔会议实际上是朝鲜半岛分裂乃至爆发战争的祸水酿造者、始作俑者。
三八线以北面积占朝鲜半岛总面积的57%,人口占总人口的40%,南部面积占总面积的43%,人口占60%。朝鲜半岛北部为工业区,南部则是主要的粮食产区。
2、美国进一步推行霸权政策:维护和扩大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借机在全球推行自己霸权政策,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视为自己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在美国看来,朝鲜半岛上的冲突不仅威胁到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更是“苏联发动世界性战争的第一阶段”。对朝鲜进行武装干涉,既可以维护和扩大美国在东亚的利益,也可以借机向全球进一步推行自己的霸权政策,加紧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包围和封锁。
因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半岛成为美苏两极格局的一个缩影,成为美苏冷战的焦点。正如美国学者贝文亚历山大在《朝鲜:我们第一次失败》中所述“如果世界……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可是由于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因素,朝鲜将成为美国和苏联之间力量竞赛中的一名小卒,而双方的目的则跟朝鲜半岛毫无关系,朝鲜人本身也已沦为牺牲品”。
3、朝鲜内战的爆发与扩大:
(1)爆发: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意欲统一朝鲜半岛,进军汉城。
1945年12月,美、英、苏三国外长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朝鲜问题莫斯科协定》,主要内容是:美苏占领军司令部代表组成联合委员会,同朝鲜各政党和社会组织协商,组成朝鲜临时政府。1946年3月20日,美苏联合委员会在汉城成立,并开始讨论允许哪些组织参加咨商组织朝鲜临时政府,经过24轮会谈,双方未达成任何协议。1947年5月21日,美苏联合委员会在汉城重开会议,由于双方无法消除分歧,该委员会于10月18日停止工作。从此,美苏两国开始各自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和寻找合适的代理人。
然而,美国率先违反同盟国关于朝鲜自由、独立及成立统一的朝鲜政府的协议,在南朝鲜支持成立政府。1947年11月14日,第二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美国提出的关于朝鲜问题的议案,决定设立联合国朝鲜临时委员会,派驻朝鲜监督全朝鲜的选举,然后成立全国政府。1948年3月29日至5月10日,美国占领军出动几万名军警强行在南朝鲜进行了普选,并由被选出的198名议员组成国民议会。5月31日,国民议会推举李承晚担任议长,7月17日公布宪法,20日李承晚当选为总统。8月15日,大韩民国宣告成立。
在南朝鲜宣布成立大韩民国之后,朝鲜北方亦采取了相应的行动。1948年6月29日至7月5日,平壤召开各政党及社会团体会议,决定在8月进行朝鲜最高人民会议选举,然后建立统一的朝鲜政府。8月25日,朝鲜北方进行了最高人民会议议员的选举,共选出572名议员。9月2日至10日,最高人民会议通过了宪法。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金日成当选为首相。
从此,朝鲜半岛出现了两个各自为政、互相对立的政府。之后,两个政府围绕着国家的统一展开了尖锐的斗争。从1949年1月至1950年6月,朝鲜南北双方在“三八线”附近共发生2000多起纠纷。这种武装冲突不断升级,终于于1950年6月25日大规模的内战在“三八线”上爆发了。
内战爆发的细节请参考本人的博客:
(http://eblog.cersp.com/userlog28/203456/archives/2009/1259257.shtml),其基本轮廓是:金日成在1949年就向苏联提出通过军事手段推进革命,完成统一大业。苏联为了保持在远东的战略目标,必须实现对整个朝鲜半岛的控制,以替代在中国东北丧失的战略地位。于是,莫斯科决定积极支持北朝鲜发动突击战,迅速统一朝鲜半岛。但是,作为亚洲革命的负责人,毛泽东又无法拒绝金日成的要求,特别是在斯大林已经表态之后,中国只能接受既成事实。
1950年6月25日凌晨,在得到斯大林的同意之后,又不给中国打招呼的情况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兼朝鲜人民军司令官金日成下令军队越过三八线,发动了对大韩民国的突然进攻。当时大韩民国国防军三分之二的军队尚未进入战备状态,根本没有招架之力,三天之后汉城(今首尔)就失守了。在撤退时,韩高层惊慌失措,将汉江大桥给炸了,把大批军队送给了朝鲜,更快瓦解了韩军抵御能力。到8月,朝鲜人民军已占领了南部90%以上的地区和人口。
(2)扩大:15国“联合国军”出兵朝鲜(1950年7月);美军仁川登陆(1950年9月)。
1950年6月26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命令驻日本的美国远东空军协助韩国作战,27日再度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基隆、高雄两个港口,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攻占台湾。美国驻联合国代表还向安理会提交了动议案,在苏联代表因自1950年1月起抗议中国代表席位被中华民国(台湾)政府继续占有而缺席的情况下,以13:1(南斯拉夫投了反对票)的情况下动议得到通过,但苏联解体后,随着前苏联档案的公开,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时苏联驻联合国大使曾向斯大林建议,苏联代表应于6月底前返回安理会,以便行使否决权,反对联合国通过不利于朝鲜的决议,但被斯大林拒绝了。这就使联合国顺利通过了上述三个决议联合国军队组成。联合国军以美军为主导,其他15个国家也派小部分军队参战。英国、土耳其、加拿大、泰国、新西兰、澳大利亚、荷兰、法国、菲律宾、希腊、比利时、哥伦比亚、埃塞俄比亚、卢森堡、南非与大韩民国国防军均归驻日的美远东军指挥,麦克阿瑟上将为美军远东军司令。7月5日美军参加了第一场对朝鲜的战役。
战争初期,朝鲜军队节节胜利,6月28日夺取汉城,7月20日占领大田,7月24日占领木浦,7月31日则占领了晋州,韩国国防军和美军被一直逼退到釜山。此时美军第25师收到死守南方防线的命令,不得再后退。朝鲜人民军已占领朝鲜半岛90%的土地,92%的人口。8月6日麦克阿瑟将军在东京与其他高级军官会面,并说服他人实施风险很大的仁川登陆计划。9月15日,麦克阿瑟登上旗舰麦金利山号亲自督战,在美英两国300多艘军舰和500多架飞机掩护下,美军第十军团成功登陆仁川,从朝鲜军队后方突袭,切断朝鲜半岛的蜂腰部一线,迅速夺回了仁川港和附近岛屿。9月22日,撤退到釜山环形防御圈的联合国军乘势反击,9月27日仁川登陆部队与釜山部队水原附近会合,一日之后重夺汉城。
10月7日,美军大举越过三八线,向平壤推进。美国总统杜鲁门在美军大举进攻前,与麦克阿瑟在威克岛会面。麦克阿瑟保证不会侵略中国,并且自信地表示中国“无意参加这场战争。当今是我们强大而中国软弱的时代,若中国部队渡过鸭绿江,我就要使他们遭受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屠杀。”他同时还认为战事将在感恩节前结束,称要让美国的子弟兵回家过这个美国的传统节日。10月11日韩国国防军占领元山,10月19日(同一天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跨过鸭绿江,不过当时美军还不知道具体情况)美军就已经占领了平壤,朝鲜政府迁往江界市。韩国国防军陆军第六师的部队已进抵鸭绿江畔楚山郡,美国空军飞机多次进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市附近的机场与交通线,胜利似乎就在眼前。
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中国出兵的目的和方式: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方式: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为司令员)
1950年10月1日,麦克阿瑟通过广播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无条件投降。当晚,金日成召见中国驻朝大使,希望中国尽快派兵援助。金日成还向毛泽东主席发出紧急求援电报。
中国早在朝鲜战争爆发之前,将第四野战军的朝鲜族部队以师为单位按金日成的要求转交给朝鲜。1950年5月底,金日成派密使至北京,但毛泽东主席表示了对美国参战的担心,并在战争爆发后,仁川登陆前,多次提醒金日成和朝鲜人民军,指出仁川将会是美国登陆地点。仁川登陆后,朝鲜半岛局势逆转,中国政府几乎每天都通过广播警告美国,如果跨过三八线,中国就会出兵。9月30日,总理周恩来在政协国庆大会上发表强硬讲话,10月3日凌晨美国部队大规模进入朝鲜半岛北部前,周恩来召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要他转告美国政府:“若美军跨过三八线,侵略朝鲜,我们不会坐视不顾。”这番警告被杜鲁门视为北京对联合国的“外交讹诈”而没有被重视。
中国虽然做出强硬声明,高层领导人内部意见却不一致,大部分倾向于不参战,因为中国历经多年战乱,百废待兴,加之台湾还没有统一,卷入这场战争对国家发展不利。前苏联解密档案表明,斯大林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首脑指示中共派兵介入,但是直到10月初,中国政府仍然未能对参战与否做成最后决定。10月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才最终决定介入朝鲜战争。中国政府作出这个决定直接原因是美国飞机轰炸中国丹东的文物市场,中国领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朝鲜如被占领,将会更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利益。中国政府十分顾虑麦克阿瑟是否有可能在取得整个朝鲜半岛后继续向北进军,威胁到共产党在中国大陆的政权。即使美军不袭击中国,一个与中国有长达1000多公里边界线的国家落入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也是很大的威胁。而如果朝鲜亡国,中国势必要让金日成在中国的东北设立流亡政府,但这对中国十分不利,因为将为美军侵犯中国东北提供了强有力的借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0月初就已经基本确定要派兵入朝参战,但是由于苏联方面顾虑美苏迎头相撞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不愿意提供空军掩护,派兵计划一直没有执行。10月9日周恩来亲自访问莫斯科,与斯大林讨论朝鲜问题。但是双方还是无法就该问题达成协议,甚至一度在10月13日宣布放弃,准备让金日成到东北组建流亡政府。不过经毛泽东与其他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高层讨论决定最终还是出兵参战,但要求苏联方面最迟在两个半月内提供空军掩护,还要负责中国各主要城市的领空安全。斯大林最后也在17日同意了请求。
决策形成后,毛泽东和周恩来曾研究过以什么名义出兵的问题,并初步拟定了“支援军”的名义。黄炎培认为支援军,就是派出去的,容易让国际认为中国对美国宣战。因此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并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号。表示不是中国跟美国宣战,是人民志愿支援朝鲜。虽然名称为志愿军,但实际是现役部队整建制地参战。总司令彭德怀更打趣说:“什么志愿军,我就不是志愿的!”当时的口号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中国人民志愿军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边防军改编而成。战争初期,这一名称让联合国军误以为这不过是一只小规模的志愿者队伍。后来联合国军弄清中国人民志愿军是成建制的正规部队,只是使用了完全不同的番号后,也愿意承认“志愿军”这一名称,以将战争限制在朝鲜半岛,避免将战争升级。
模拟辩论会
主题:“中国是否出兵朝鲜”。
要求:①分成两组,一组为正方(坚持出兵),一组为反方(反对出兵);
②必须站在50年代初的立场上进行论证,不能从结果来推断,也就是说,你是经历开国大典的中学生,当时志愿兵还没有出兵朝鲜。
过程:(以下仅供参考)
正方:必须出兵。理由:(可供选择)
①中朝两国友谊源远流长,朝方提出请求不能不接受;②中国人民是战无不胜的,正义必胜;③美国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理应给予美国一击;④美国发动战争,是为了统一朝鲜半岛,以包围苏联和中国;⑤新中国一成立就面临外部威胁,既不利于政权的巩固,也不利于经济建设;⑥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嚣张,对各方都不利,尤其对东北不利,因此必须出兵,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⑦“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是周恩来总理的严正声明。
反方:不能出兵。 理由:(可供选择)
①美国侵略朝鲜,尚不至于对中国构成大患;②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缺乏对外作战的条件,中国需要进行恢复经济上的工作,这是巩固政权的决定因素;③出兵太冒险。美国是战后最强大的国家,中国参与战争仍是“小米加步枪”,无异于以卵击石;④北朝鲜是苏联利益之所在,苏联都不出兵,我们为什么要出兵;⑤面对侵略,中国军队应立足于巩固边防,主要在东北集中力量抗击美国的侵略行为;⑥面对国际事务,必须讲究外交策略;⑦光靠一身正气、一腔热血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有理智,尤其是重大的决策问题。
2、入朝作战:五次战役;停战谈判。
(1)五次战役,五战五捷(1950年10月到1951年6月);
1950年10月19日晚,以彭德怀为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从安东(今称丹东)、河口(即宽甸县长甸镇河口)、辑安(今称集安)等多处地点秘密渡过中朝边界鸭绿江,10月25日发动突袭。当天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第118师在北镇突然对敌军发起攻击,用了一个多小时便占领了温井,歼灭所有敌军。联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全面撤退至清川江以南。该次战役也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抗美援朝战争”正式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这场战争定义为“为援助危难的友好邻邦和保家卫国而战”,实际是履行共产主义阵营的国际义务,扶助弱小的共产主义邻邦防止其灭亡。第一次战役以中国军队的全面告捷结束,中方宣称歼灭了3.5万名联合国军士兵。
11月24日,麦克阿瑟发动了对清川江以北中朝军队的进攻,并宣称要让美军士兵“回家过圣诞节”。中国人民志愿军先示形于敌,诱敌军进入战役发起线后于11月25日发动第二次战役,在西线战场使用志愿军第38军、42军从左翼突击美军第8集团军纵深。联合国军兵败于西部战线的清川江两岸和东部战线的长津湖畔,美韩军被迫全线突围南撤至三八线,12月5日弃守平壤。
1950年12月31日中朝军队发起第三次战役,推进至三八线以南50英里处,汉城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与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攻占。这一时期,麦克阿瑟提出过多次针对中国的攻击,如大规模轰炸中国东北、动用原子弹轰炸中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以及邀请蒋介石军队参战等,都一一被杜鲁门驳回。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最终决定免除麦克阿瑟的最高司令官职务,由马修李奇微将军接任。
1951年1月的第四次战役由于战线过长,后勤补给困难,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后退,第四次战役的发动过于仓促,使志愿军遭到入朝作战以来的第一次挫折。1951年3月14日,志愿军不得不放弃仁川和汉城,全线被迫后退了100多公里,撤回到了北纬38°线以北。4月21日战役结束,歼敌78000多人。
1951年4月2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第五次战役,至29日“礼拜攻势”结束,联合国军开始发动“第二次春季攻势”,逼进铁原、涟川。其中志愿军63军开始逐山逐水地死守,联合国军第二次跨进北纬38°线,志愿军被迫全线后撤退约40公里以勉强阻止住联军的进攻,美军的弹药量是平常五倍,被称为“范弗里特的弹药量”,中国人民志愿军损失惨重,负伤、阵亡和情况不明的总数为7644人,180师人员损失大部分为被俘,被俘人数约为5000余人。6月10日,第五次战役结束,志愿军共歼敌80000多人,敌我双方转入对峙状态。
(2)停战谈判(1951年7月~1953年7月):边谈边打、打打停停;1953年7月27日签订《朝鲜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
早在1951年1月13日美国提出停战建议,但在顺利的战争形势面前毛泽东认为中国有能力将美国军队逐出朝鲜半岛,他在给彭德怀的指示中称现在停火“将给政治面上以很大的不利”,要求趁热打铁,统一朝鲜半岛。结果,志愿军与人民军损失较大。
经历了一年的大规模冲突后,1951年6月23日,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实际上受中方委托)提出双方进行停火谈判的建议:“目前最尖锐的朝鲜武装冲突问题,也是能够解决的。……苏联人民认为,第一个步骤是交战双方应该谈判停火与休战,双方把军队撤离三八线。”
1951年6月25日,中国和美国几乎同时发表声明表示赞同,中国在当日《人民日报》中发表社论表示,“我们中国人民完全赞同这个建议”。而美国总统杜鲁门则在田纳西州参加航空工程研究中心落成典礼上发表演说表示美国“愿意参加朝鲜半岛和平解决的谈判”。
双方第一次停战谈判于7月10日在开城举行。朝中方代表为:南日(朝)、李相朝(朝)、邓华(中)、解方(中)、张平山(朝)五位将军。韩美方代表为:特纳乔埃(美)、克雷奇(美)、霍治(美)、勃克(美)、白善烨(韩)五位将军。
朝中方提出三点建议:①停火;②恢复三八线为朝韩边界;③外国军队尽快撤离。韩美方并没有接受这一建议,要求将停火分界线放置在朝中方控制地区。第一次谈判破裂。
为获得停战谈判的有利条件,联合国军和韩军于8月18日~9月18日和9月29日~10月22日分别发动了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分别进攻朝中方西线和东线防线。经过两个月的激战,联合国军占领了646平方公里土地,平均推进约2公里。于是,停战谈判在10月25日重新恢复,地点改在了板门店。
10月30日至11月下旬间,志愿军发起局部反击战,占领了280平方公里土地,并巩固了开城地区的防御。11月27日,双方就军事分界线及非军事区问题达成协议:“以双方现有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各自由此线后退两公里以建立停战期间的非军事地区。如军事停战协议在本协议批准后30天之后签字,则应按将来双方实际接触线的变化修正上述军事分界线与非军事区。”
由于双方的条件过于悬殊,停战谈判整整进行了两年。王树增提到:“在这两年中,在双方的防御线上,密集地部署着200多万人的大军,构筑了世界战争史上最漫长的、最复杂的、最坚固的防御工事。联合国军的防线由部署严密的火炮阵地、坦克群以及步兵组成,数层阵地使其纵深达300公里,每一层防线都构筑了永久性的工事和堑壕,每一层防线都制定了周密的空军支援预案,形成了一个火力强大的立体防御网络,这条防线被称做‘一道不可逾越的死亡深渊’。中国军队的防线上,数十万官兵开始建设世界上最浩大的地下防御工程,其土石方总量能开凿数条苏伊士运河、沿着对峙线自西向东,数百公里的防线上,深理在地下的永久式坑道和交通壕蛛网般四通八达,前沿的数十万中国官兵设施齐全地生活在地下,他们所布置的火力陷阱能令任何进攻的敌人立即遭到毁灭性打击,这些在地下枕戈待旦的中国官兵被称之为‘闭居洞中的龙’。”
1953年7月27日上午10时双方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及《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的停火协议。谈判的最终结果是在北纬38°线附近以1953年7月27日22点整双方实际控制线南北各2公里宽设立非军事区。1954年,苏联官员和在朝鲜半岛参战的各国代表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谈。但谈判未达成一个永久和平计划,未能解决朝鲜半岛南北统一问题,直到今天,朝鲜半岛依然是分裂的两个国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
3、战争结果:两败俱伤,朝鲜分裂依旧。
中国打的是“人员消耗战”:自1950年10月25日参战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共阵亡11.4万余人,医院救治战斗和非战斗负伤的伤员38.3万余人次,其中救治无效致死者2.16万余人,去掉伤员因第二、第三次负伤而造成统计上的重复数位和救治无效死亡以及非战斗负伤者,故最后确定的战斗伤亡减员总数为36.6万余人。除伤亡减员外,志愿军还有2.9万余人失踪,失踪者中除在美方战俘营中的2.14万余人外,尚有8000余人下落不明,估计多已在战地或在被俘后死亡。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军民因各种原因死亡的人数在156万余人左右,这是一个巨大的牺牲。在战争中,中国军队共消耗各种物资560万吨,其中弹药一项即达25万吨,开支战费62亿元人民币。中国军队共战损坦克9辆、飞机231架、各种炮4371门、各种枪87559支(挺)。
1953年10月23日,美联社曾发表了一个数位,称联合国军方面的伤亡和失踪/被俘总数为147万人,其中美军战斗伤亡及失踪人数为14.4万人。1976年韩国国防部战史编写委员会出版的《韩国战争史》则声称,联合国军方面的伤亡及失踪/被俘数位是116.8万人。而韩国军队的损失为98万余人,其中阵亡22.78万余人,负伤71.7万余人,失踪4.35万余人。而据美国方面近年的数据统计,在整个战争中,美国军队共计阵亡33629人,其他原因死亡20600余人,负伤103248人,被俘后遣返3746人,另外尚有8142人失踪,估计也只好归于死亡一类。共计损失169300余人。
美国打的是“物质消耗战”:在朝鲜战争中,美国投入了本国全部陆军的1/3,空军的1/5和近半数的海军,投入了7300万多吨军用物资(等于在太平洋战争中消耗军用物资的11倍,是中国军队的13倍),使用了除核武器外的一切现代化武器,战费开支多达830亿美元,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伤亡和被俘109万人。美国还投入了第24师、第25师、第一海兵师等在许多次侵略战争中“未曾战败”的“精锐”师,还调用了麦克阿瑟、李奇微、克拉克、渥克、范佛里特、泰勒等许多将领。日本出版的一本书在《‘强大’的神话破灭了》的小标题中写道:“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所受损失几乎等于4年太平洋战争中所受损失的2.3倍。”在朝鲜战争中直接指挥了作战的美军将领们的下场,更是悲惨。美国第8军司令渥克遭朝鲜人民军敌后部队的埋伏,一命呜呼了。接任了渥克的范佛里特,被评为“无能的指挥官”而遭罢免。自夸“常胜师”的美国第24师,在大田战斗中被全歼,师长迪安为了逃命,换上士兵服装逃跑,被年轻的人民军战士活捉。美国海兵队第一师师长史密斯,因为他的士兵全被打死,被扣上了“坟墓将军”的污名。
三、朝鲜战争的影响:
1、性质:朝鲜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2、对国际局势的影响:朝鲜战争对主要参战国及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局势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
朝鲜战争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麦克阿瑟被撤职后到美国国会作证说:“美国在朝鲜遭到惨败。”克拉克将军在停战协定签字时说:“在执行我政府的训令中,我获得了一项不值得羡慕的荣誉,那就是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和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麦克阿瑟将军和李奇微将军一定具有同感。”布莱德雷在美国国会为反对麦克阿瑟全面进攻中国的主张而说的一句话:“参谋长联席会议认为,这一战略将使我们在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同错误的敌人打一场错误的战争。”
有人认为,朝鲜战争中最大的赢家是苏联、日本和台湾的蒋介石。
苏联:战争对苏联的影响就十分复杂。一方面来看苏联是最大的赢家,战争令中美爆发直接冲突,而自己则从未正面介入。战争削弱了美国的实力,把美国超强的国力军力从欧洲铁幕一线的争夺转移到朝鲜战争的泥潭。为苏联争取了时间在二战后的废墟上治疗战争创伤,发展国防尖端技术,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而美国人则始终相信苏联是真正的幕后指示者。美国的国防军费开支在战后增加三倍,主要就是针对苏联。西方阵营也开始联合对抗苏联。
日本:日本虽然没有参战,但是,战争期间美军在日本大量的物资采购,对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的经济复苏,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台湾:对当时退守台湾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而言,朝鲜战争的爆发及中国的参战使得美国认识到台湾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将台湾重新纳入防御体系,杜鲁门总统派遣第七舰队巡弋台湾海峡,宣布台海中立化,阻止了中国共产党渡海攻台及蒋介石反攻大陆的企图。有史家称韩战为“国民党的西安事变”,挽救了国民党的危局。
朝鲜战争对朝鲜半岛的双方来说,都是一场灾难,除战争中的大量人员伤亡外,更主要的是大国插足朝鲜半岛,加剧了半岛分裂的现实,使朝鲜问题国际化了,以至今日朝核危机造成东北亚局势的不安。
2、对中国的影响:
①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彭德怀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中指出:“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它也雄辩地证明,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中国革命胜利后起了深刻变化的亚洲历史的前进车轮,是侵略势力所绝对不能扭转的。毫无疑问,朝鲜的教训将鼓舞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为保卫祖国而抵抗帝国主义者的决心和信心,鼓舞他们加紧地展开争取本国的独立、和平、民主、统一的斗争。这对于保障远东和平,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新加坡《联合早报》论坛:没有朝鲜战争,就不会出现将军战俘换钱学森等科学家归国的重要事件,况且没有这场战争,科学家们能相信新政府不同于北洋军阀吗?他们如果不回来,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核潜艇、卫星上天这些可能吗,或者说有那么快吗?
台湾暂未统一确实可惜,但也没办法,稍有些军事常识的人就应该知道,在我们没有核武器的情况下,朝鲜比台湾重要得多,但好在大势所趋,统一是必然的。
②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的和平环境。
③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振奋了革命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国际主义精神,推动了我国各项工作的发展。
3、对中美关系的影响: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恶化了中美关系)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朝鲜战争的经过与影响,内容包括:朝鲜战争的爆发和扩大、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和朝鲜战争的影响。与旧人教相比,新教材突出战争的全过程,全面地阐释了朝鲜战争的前因后果,对了解今日朝鲜半岛对峙局面和朝核危机复杂的国际局势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二战结束后,饱受战争苦难的人们虽渴望和平,极力避免类似灾难的发生。然而在两极格局形成、发展的局势下,苏美尽力避免在欧洲正面冲突,但在亚洲局部战争不断。朝鲜战争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发生的。
朝鲜战争既是已过去的不堪回顾的往事,又是现代国际热点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对学生来说,尤其认识到朝鲜问题的由来(三八线的由来)——美苏在二战中强权政治和二战后两极格局对抗的产物。关注战争的影响,正如美国学者贝文亚历山大在《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一书中试图说明,美国在朝鲜赢得了一场针对北朝鲜的政治战争,输掉了另一场针对红色中国的战争。这场战争对主要参战国及东北亚地区的国际局势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使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加剧。中国通过抗美援朝战争捍卫了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得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出席了日内瓦国际会议。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结合本课内容,你认为朝鲜战争对中国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提示:第一,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对国际局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第三,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的和平环境。第四,使我国建立了一支较为现代化的海陆空和其他各兵种的国防军,并取得了对美国作战的经验。第五,提高了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振奋了革命精神,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国际主义精神。全国人民空前团结,推动了我国各项工作的发展。
⊙本课测评:
朝鲜战争对交战国有哪些影响?
答案提示:朝鲜战争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新中国捍卫了国家安全,支援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战争后,中美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学习延伸:
答案(略)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5-6两伊战争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1975年两伊谈判达成协议;1979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什叶派与逊尼派;两伊战争的经过;两伊战争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对中东局势的影响。
2、理解:了解两伊战争,分析伊朗和伊拉克冲突的原因(在阿拉伯河主权归属上的分歧;宗教派间的矛盾;库尔德少数民族问题)以及造成中东国家分裂的原因。
3、运用:了解两伊战争,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化解民族矛盾。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探究两伊攻守战略态势转换的条件,两伊战争给两国、中东地区和世界局势带来的负面影响。
2、归纳分析:分析达成的协议未能实现的原因;宗教派别矛盾与两国领导人的个人恩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尽管造成两伊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并且十分复杂,但仅靠战争一种方式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战争给两伊、中东地区乃至世界局势的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这再一次证明,战争不是解决国家间矛盾的明智选择;
2、初步理解国家社会安全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正确处理领土边界纠纷、宗教问题、民族问题的重要性,明白我国安全团结的政治局面与党的政策的关系;
3、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两伊战争的教训与影响。
难点:宗教教派分歧与战争的起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介绍了两伊战争的起因、经过以及它带来的教训与产生的影响。像其他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一样,两伊战争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与前面讲过的中东战争、印巴战争有相似之处。但不同的是,引发两伊战争的宗教因素并不是源于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而是源于同一种宗教中的不同教派分歧。这使我们在认识引发局部战争原因上,眼界要更宽阔。两伊战争既给两伊自己带来巨大损失,留下了惨痛教训,也为中东局势和世界局势增加了不稳定因素,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关本课的内容有较多的文字材料和可视材料,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到讲述中,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在分析战争原因和总结教训和影响时,可以采用分析和归纳、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面认识两伊战争的特殊性,培养历史理性思维能力。
建议:①本课主要介绍了两伊战争的起因、经过以及它带来的教训与产生的影响。学习时注意总结与前面的四次战争的异同,从深层次上认识两伊战争的特殊性。②从领土、宗教、民族、资源及现实等方面综合分析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③联系历史和现实问题,认识“冷战”期间和两极格局结束后中东局势的复杂性与和平的艰巨性。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利用教师提问法导入:
在中东穆斯林国家中,根据宗教和教派情况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其中逊尼派和什叶派据重要地位。伊朗、伊拉克是同属于什叶派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在历史上伊朗和伊拉克都曾经是历史上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为什么同属于一个教派的两个国家会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一场长达8年的战争呢?它给我们留下了值得思考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而导入新课学习。
一、矛盾重重的邻国:
伊拉克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公元前2000年先后建立被誉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巴比伦王国、亚述帝国和后巴比伦王国。中国古称伊拉克为黑衣大食。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有记载的历史和文化始于公元前2700年,我国汉史称安息。两国相邻,共同边界绵延1200公里,长约100公里的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的自然边界。
1、领土争端:焦点是阿拉伯河主权归属
两伊之间最突出的领土争端源于阿拉伯河的划界问题。阿拉伯河是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汇流而成,最后注入波斯湾。全长205千米,其中100千米在伊拉克境内,10千米为两伊界河。
围绕这条河的争夺由来已久。历史上,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曾在阿拉伯河一带展开激烈争夺。后来,英、俄等国也把争夺的触角伸到这里,插手阿拉伯河的划界成为它们体现自己势力存在的一种方式。1913年,在英、俄裁定下,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签订了《君士坦丁堡议定书》,一年后确定了在阿拉伯河上的边界走向。除一段外,两国边界都以靠近伊朗一侧的浅水线为界,整条河流的主权属于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解体后,该河的主权归独立的伊拉克所有。
1937年,两伊通过条约对边界做出调整,在伊朗的阿巴丹附近两国边界以靠近伊拉克一边的深水线为界。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石油资源日益重要,伊朗和伊拉克的竞争趋于激烈,伊朗越来越不能忍受这一重要油运航道为伊拉克所控制。1969年,伊朗国王巴列维单方面废除了1937年条约,导致两国断交。1975年,双方一度达成协议,同意以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两国水上边界,为此伊朗应让出原属伊拉克的部分地区共300平方千米,作为伊拉克因水上边界改划受到损失的补偿。但伊朗并未履行协议,迟迟没有把上述地区交给伊拉克。伊拉克对此极为不满。1980年,伊拉克萨达姆总统宣布废除1975年协议。两伊边界领土争端骤然升级。
2、宗教矛盾:什叶派与逊尼派的矛盾
两伊正好处于两大文明的交汇处,伊朗继承了古波斯文化传统,伊拉克属于阿拉伯文化圈。两伊虽然都信奉伊斯兰教,但教徒却分属两大教派。95%的伊朗居民属于什叶派,伊拉克有60%的教徒也属于什叶派,但国家政权长期掌握在逊尼派手中。两派在对宗教教义的解释上存在不同,对政权的态度也不同。简单地说,什叶派更推崇和信奉宗教领袖,而逊尼派更愿意服从政权。
1968年逊尼派的复兴社会党在伊拉克上台执政,建立一党统治,自然对国内的什叶派穆斯林高度警惕并严加限制。而此时,伊朗的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正流亡伊拉克,并在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中享有极高威望,被伊拉克什叶派反政府力量推崇为精神领袖。这就引起复兴党政府的不满与敌视。1978年,伊拉克政府将霍梅尼驱逐出境。
1979年对两伊来说都是重要的一年。年初,伊朗爆发了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成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霍梅尼成为最高精神领袖,是实际的国家领导者。年中,萨达姆出任伊拉克总统,开始了长期的铁腕统治。霍梅尼掌握政权后,提出要建立高于世俗政权的宗教统治,严格按照古兰经教义行事,对外抵制西方的一切影响。霍梅尼主张对外输出这种“伊斯兰革命”,在中东各国什叶派穆斯林中造成强烈影响,伊拉克的什叶派穆斯林首次公开要求实行社会革命,改变政治制度,这给伊拉克政府增添了巨大压力。萨达姆上台后,更是视“伊斯兰革命”为国家安全的威胁,一方面对国内的什叶派进行严厉打击,另一方面,要利用伊朗革命后政局尚不稳定的时机,先发制人,对伊朗给予打击。
3、民族纠纷:
(1)波斯人(伊朗)与阿拉伯人(伊拉克)的冲突;
(2)伊拉克支持伊朗境内的部分阿拉伯人自治(胡齐斯坦省);
伊拉克的主要民族阿拉伯人和伊朗的主要民族波斯人在历史上多次发生战争,积怨很深。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三岛阿布穆萨、大通布、小通布的归属问题上,两个民族争执不休,伊朗在1971年占领了三岛。伊朗的胡齐斯坦省99%的居民是阿拉伯人,伊拉克长期支持该地区阿拉伯人争取自治的运动。
(3)两伊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族人自治。
库尔德族问题历史久远,情况复杂。库尔德族是仅次于阿拉伯、土耳其和波斯的中东第四大民族,分布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四国交界处,人口总数约为2000~2500万,以土耳其的库尔德族人为最多,约8013到1000万。库尔德族人在伊朗有600万,在伊拉克有400万,叙利亚有200万,还有1513万人左右散居在欧洲各国。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大部分属逊尼派。
一般认为它形成于公元二世纪左右,是由古代西亚一些民族长期融合而成的,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和风俗习惯,但是迄今没有统一的文字,也未形成统一的行政区划,更未形成一个统一稳定的民族独立国家。进入20世纪,库尔德人也要求建立独立国家,但都未能实现。在伊朗的库尔德人约有400万,他们的自治要求屡次被伊朗政府拒绝,这就引起了库尔德人与伊朗政府的冲突。伊拉克对伊朗的库尔德人反政府武装给予了暗中帮助。而在伊拉克,库尔德人是第二大民族,总数在350万~400万之间。同样,这里的库尔德人要求自治的愿望也被伊拉克政府拒绝。库尔德人同样成为反伊拉克政府的力量,多次与政府武装发生武装冲突。而一些外部势力,也利用库尔德人问题,给两伊政府制造麻烦。在两伊矛盾尖锐过程中,伊朗政府就资助了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人武装,反对伊拉克政府。他们遭到伊拉克政府军的镇压。两伊战争中,库尔德人武装频频出击,使伊拉克政府腹背受敌。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伊拉克派出正规军进行“剿灭”,摧毁了25个库尔德人城镇和4000多个村庄,150万库尔德人无家可归。
4、大国介入:“伊斯兰革命”的主张和石油资源
霍梅尼的泛伊斯兰主义思想:①主张全世界的穆斯林民族应当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统一强大的伊斯兰国家;②通过向外输出革命建立伊斯兰世界;③强烈地反帝、反西方化,对外抵制西方的一切影响。伊朗“伊斯兰革命”的主张,特别是对西方世界的全盘否定态度,使西方国家深表忧虑。特别是美国,自然把伊朗视为自己在海湾利益的最大威胁者。遏制和打击霍梅尼势力的增长与扩张,成为西方国家的一致目标。
另外,重要的战略位置和丰富的石油资源,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这就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伊拉克在从苏联获得了很大外交和军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国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则提供了经济援助。另外,美国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经济援助。自1985年起,美国在出售给伊拉克武器的同时也出售给伊朗。这引发了后来里根政府的伊朗门事件。
二、两伊战争的经过(1980~1988):
1、导火线:阿齐兹被炸事件
自1979年以来,两伊的摩擦和冲突时断时续。1980年4月1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一次群众集会上,一名伊朗人投出一枚炸弹炸伤了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萨达姆总统立即指责这是伊朗背后指使的。这一事件成为两伊冲突升级的直接导火索。9月中旬,伊拉克部队先后收复了一些被认为属于自己的地区,9月17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宣布废除《阿尔及尔协议》,收回阿拉伯河的主权,边界冲突急剧升级。
2、经过: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对伊朗发动进攻,至此两伊战争就全面爆发了。分三个阶段:
第一时期,战争在伊朗境内进行:初期,伊拉克占领伊朗大片领土;随后,战场转入拉锯战。
1980年9月22日晨,伊拉克调集大量飞机对伊朗首都德黑兰等15座城市和空军基地进行空袭。23日凌晨3时,出动地面部队5个师又2个旅,1200余辆坦克,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发起进攻。到10月底,伊朗终于挡住了伊拉克军队的全面进攻。从1982年3月起,伊朗军队转入反攻。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布已将其军队撤出所占伊朗领土,两国边界又恢复战前状态。
第二时期,战争在伊拉克境内进行:伊朗军突入伊拉克境内;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
1982年7月13日,伊朗集中10万军队,向伊拉克南部巴士拉地区发动猛烈进攻。经过多次拉锯战,至9月底伊朗军队已控制了伊拉克境内面积约200多平方千米的狭长地带。从10月开始,伊朗又出动5万军队向伊拉克北部曼达利地区发起进攻,深入伊拉克境内,对巴格达造成威胁。伊拉克军队前后组织7次反击,将伊朗军队阻挡在边界一带。1983年2月以后,伊朗在中线和北线再次发动了一系列攻势。伊拉克基本守住了防线。至1984年3月底,伊朗的攻势基本停止。
第三时期,战争在两国边境展开:“袭船战”与“袭城战”
从1984年4月开始的4年多时间里,双方在边境地区互有攻守,战争转入长期消耗战。至1988年7月,伊朗所占伊拉克领土几乎全部丧失。
两伊的“袭船战”或称“油轮战”,系指双方于1984年4月开始专门袭击对方运输石油和货物的油轮与货船而言。伊拉克海军由于在战争初期大部分被摧毁,其余部分被封锁在乌姆卡斯尔军港和阿拉伯河内,它进行“袭船战”的主要手段是使用空军飞机发射导弹、投掷炸弹和发射炮火。伊朗则使用炮艇、直升机和短距离导弹。自1984年4月“袭船战”起到1988年7月底为止,约有400艘油轮和货轮遭到两伊的袭击,260名海员丧生。早在1980年8月22日上午伊朗同伊拉克就开始了袭击船只的行动。当时伊朗军队用炮袭击了在阿拉伯河航行挂伊拉克国旗的日本船和希腊船。战争初期被两伊击沉、击毁在阿拉伯河航行的各国船只90多艘,其中包括几艘中国货船。战争初期,两伊的海军还在海湾北部进行了海战,双方的舰只都遭到很大的损失。但上述这些袭击船只行动还不属于两伊“袭船战”的范围。从1980年9月战争爆发到1988年7月底止,总共有540艘船只遭袭击,300多名海员丧生,完全被击毁的船只约50艘,总共货物损失约达1000万吨。在此期间,西方海军力量介入该地区,试图保护海湾航道畅通。由此导致伊拉克导弹攻击美国斯塔克号护卫舰;以及美国文森斯号巡洋舰击落伊朗民航客机,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丧生。
“袭城战”:1988年2月27日拂晓,伊拉克军队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出动了8架米格-23战斗机和4架图-16轰炸机对伊朗首都德黑兰南郊一个发电厂和一个炼油厂进行了突然袭击。其中,炼油厂遭损严重,发电厂基本瘫痪,并造成伊朗72人伤亡。第二天,伊朗军队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射了2枚“飞毛腿B”导弹,作为其首都遭到袭击的报复,造成伊拉克16人伤亡。殊不知,伊拉克早有准备,在伊朗发射导弹的当天,伊拉克就宣布,将使用更多的导弹予以还击。3月2日上午当地时间10点,伊拉克军队果然向伊朗首都德黑兰发射了8枚经过改装的、射程达700千米的“飞毛腿”导弹(伊拉克称之为“侯赛因”导弹),由于技术原因只有6枚到达德黑兰,造成德黑兰31人伤亡,一幢居民楼遭到严重破坏。伊朗则也不甘示弱,两天后,再次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发射了2枚“飞毛腿B”导弹。于是,双方你来我往,开始用导弹袭击对方的首都以及大中城市。在这次历时53天的导弹袭城战中,伊拉克共向伊朗发射了189枚导弹,袭击了以伊朗首都德黑兰为中心的6座大城市,其中,德黑兰135枚、卡拉季2枚、库姆23枚、设拉子3枚、大不里士4枚、伊斯法罕22枚。炸死伊朗居民近200人,炸伤近万人,并摧毁了大量建筑物,造成近40万人被迫迁移,数万人无家可归。与此同时,伊朗也向伊拉克发射了77枚导弹,袭击了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3座主要大城市,其中,巴格达43枚、巴士拉22枚、基尔库克12枚。炸死伊拉克居民数百人,炸伤近千人,并使伊拉克的大量建筑物受损。
3、停火:1988年8月20日两伊全面停战
1987年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引起全世界人民的积极响应,同年7月23日伊拉克宣布接受这项决议,1988年7月18日伊朗宣布正式接受这项决议。在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及其助手的多次奔走后,两伊同意从1988年8月20日起全面停战。这是两伊从战争走向和平的重要转折。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
三、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
1、结果与教训:
(1)结果:两败俱伤
两伊战争前后历时7年又11个月,是20世纪最长的战争之一。它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消耗战,是一场对双方来说都得不偿失、没有胜利者的战争。这场战争前,伊拉克的外汇盈余近400亿美元,战争结束时,它的外债是800亿美元,其中400多亿是欠西方国家和苏联的军火债、300多亿是欠其他阿拉伯国家的贷款。战争中,两伊伤亡人数约270万,其中,死亡约100万,受伤约170万。伤亡人数约占两国总人口的4.5%,相当于4次中东战争伤亡人数的17倍。伊拉克的死亡人数是30万、伤60万,直接损失(包括军费、战争破坏和经济损失)是3500亿美元。伊朗也欠外债450亿美元,死亡70万、伤110多万,仅德黑兰就有20万妇女失去丈夫;直接损失3000亿美元。战争使两国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20至30年。
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结果两败俱伤。伊拉克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伊朗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两国军费开支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达5400亿美元,双方的综合国力因此受到很大的削弱。
(2)教训:残酷的战争不仅影响了两国的经济发展,而且造成了经济的全面倒退。
可以从三方面展开分析:
①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源被损坏了。巨额军费开支,耗费了两伊多年积累下的国民财富,仅军费开支一项就达2000多亿美元,而且还欠下了巨额外债,其中伊拉克的外债平均到每一个人头上为350美元。经济发展离不开劳动力,而战争使两伊大量人员伤亡。
②经济发展的支柱受到破坏。两伊都是石油生产大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石油工业。战争中,双方不惜余力地对对方的石油工业进行破坏,双方的石油生产和出口能力急剧降低。
③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也趋于恶化。战争没有解决两伊之间的问题,致使两伊双方关系没有根本缓和;在战争中随着中东地区格局的改变,两伊的对立国都有所增加。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的主张和行动,引起了海湾各国和中东国家的警觉与不满。伊朗在袭船战中,也把打击的目标扩大到了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国。同样,伊拉克的外部环境也没有好转。战后不久,伊拉克的地区争霸野心再度膨胀,与科威特的关系逐渐恶化,两伊战争结束仅仅两年,伊拉克又发动了海湾战争,并且与绝大部分中东国家关系紧张。输掉了海湾战争后,伊拉克长期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经济发展更是举步维艰。
2、影响:
(1)对两伊:①给双方带来巨大损失(战争摧毁两国的石油设施),造成国民经济的全面倒退;②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了难以抹去的阴影。
(2)对中东:①造成中东国家的分裂,形成更为复杂的矛盾,增添新的紧张因素;②导致中东新一轮军备竞赛。
两伊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发生分化,埃及、约旦和沙特或明或暗支持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和南也门等则公开支持伊朗,土耳其基本保持中立。在两伊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时,叙利亚关闭了经过其领土的一条伊拉克输油管道,给伊拉克造成巨大损失,叙利亚和伊拉克的矛盾日益加剧。同时,对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深怀恐惧的埃及、约旦、科威特等国,则向伊拉克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的援助,伊朗采取袭击这些国家的油船进行报复。
(3)对美苏:美苏介入加剧了地区矛盾。
①由于伊朗鲜明的反美和反西方政策,在两伊战争中,美国和西方的总体政策是支持伊拉克,通过战争达到削弱伊朗现政权的目的,因而美国和西方各国对伊朗实行武器禁运,但这又为苏联的介入提供了机会。苏联希望借此削弱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影响,因此直接或间接地支持伊朗。
②两伊开始“袭船战”后,一些承担运油业务的国家呼吁国际社会给予保护。美国担心会直接卷入两伊战争,迟迟没有回应。苏联认为这是渗入海湾的又一个良机,则立即抓住这一机会,表示可以提供护航,引起阿拉伯世界的关注。美国不敢怠慢,急忙答应提供护航。这样,美苏两国军舰都“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海湾地区。
③在两伊战争结束后,两国军舰理应撤出该地区。但苏联利用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在海湾的军事存在的考虑,要求所有非海湾国家军舰全部撤出海湾地区。不出所料,这一建议遭到美国拒绝。美苏两国军舰又这样“权利平等”地留在了海湾。美苏两国在海湾的军事存在,为两国插手海湾事务,左右海湾局势提供了方便。
(4)对世界:造成国际油价的飞涨。
地区冲突的原因与教训(以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为例)
⑴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
①殖民主义政策的产物
②领土(能源)争端
③宗教冲突
④民族矛盾
⑤国家领导人的地区霸权主义
⑥大国力量的介入
⑵地区冲突产生的教训:
①残酷的战争不仅制约本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世界经济;
②战争给交战国人民心灵投下了阴影,不利于世界和平;
③地区冲突为大国插手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往往加剧冲突升级;
④地区霸权主义也是影响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两伊战争的前因后果,内容涉及矛盾重重的两伊邻国、两伊战争的经过、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这些内容都是新教材新增的,尤与时政热点密切相关,是高考文综热点必须关注的知识点。
伊朗、伊拉克是同属于伊斯兰教什叶派占人口多数的国家;这两个同属于一个教派的两个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一场长达8年的战争,被称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之间规模最大、损失最为惨重的(两个之“最”)战争。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找一找两个“最”之间的联系。规模最大,意味着双方的投入巨大,同时战争持续的时间也就更长,这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两伊惊人的损失。实际上,两伊的战争目标都没有达到,也就是说它们耗尽了几乎全部财力打的这场战争,双方几乎是一无所获,投入与收效出现了严重失衡。这场战争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其教训和影响将永远为人们吸取和牢记。
★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结合课文想一想,造成两伊之间冲突的还有什么原因?
答案提示:可从领土纠纷、教派分歧、境内少数民族问题、国际因素四个方面去答。答案(略)。
⊙本课测评:
1、两伊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是什么?交战双方各自有哪些有利条件?。
答案提示:两伊之间围绕阿拉伯河部分领土归属问题的争执;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的分歧,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对伊拉克政权的威胁;两国相互帮助对方的反政府武装;美苏在海湾地区的争夺和对两伊的分别帮助。
双方各自的有利条件:伊朗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出口大国;兵力和武器与伊拉克不相上下;可以得到苏联的帮助;国内民族成分和宗教信仰比较单一,霍梅尼新政权鼓动起宗教狂热。伊拉克经济实力略占优势;兵力较强;得到美国支持帮助,在领土问题上得到阿拉伯世界的普遍支持。
2、试分析两伊战争给中东地区局势和世界和平带来的负面影响。
答案提示:两伊战争造成中东国家分裂,出现了三大阵营,形成更复杂的矛盾,给这一地区增添了新的不稳定因素。美苏趁机插手中东事务,以护航为名派军舰进入波斯湾,加强了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存在;在战争中美国和伊朗发生军事冲突,增加了紧张局势,也殃及了和平居民。
⊙学习延伸:
调查报告:(略)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4年高中历史1-2旷日持久的战争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课标要求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重大战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目标:
1、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的三条战线、“史里芬计划”、一战中的五大战役即马恩河会战、东普鲁士战役、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和索姆河战役。
2、理解凡尔登战役为何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以及新式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
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战争残酷性及血腥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问题探究:分析凡尔登战役对法德双方各造成了什么影响,战争的结局更有利于两大集团的哪一方。
2、情景再现:索姆河战役中首次使用坦克以及凡尔登战役被称为“绞肉机战斗”的内涵,让学生体会战争的残酷性及血腥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装备和战略战术的局限,双方都无法迅速战胜对手,战争转入旷日持久的相持阶段。
2、增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残酷性的认识,加强对热爱和平、避免战争的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马恩河会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难点:战争为何转入旷日持久的相持阶段?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三条战线和西线的三大战役──马恩河会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欧洲参战国的增加,在欧洲形成了西线、东线、南线三条战线,其中西线和东线是主战线。英法比军队与德军作战的西线更为关键,教材着重强调了西线的三大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超出了作战双方的预期,打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东西两线双方都陷入相持局面。本课涉及大量的军事知识和军事理论,建议教师采取讲述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并适当放映一些有关影像资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思考、讨论,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及要点:
〔新课导入〕采用多媒体导入法:
播放课件:
与过去战争每天死亡人数的比较(单位: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概况
战争历时4年零3个多月(1914.7.28——1918.11.11)
参战国家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
战争范围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卷入人口超过15亿
参战人员7000多万
伤亡人员3000多万,其中死亡1000多万人。
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
从以上两幅图表中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和血腥性,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灾难,与以往战争相比是一场旷日持久的世界大战。
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1、欧洲的三条战线:即西线、东线和南线,其中西线和东线是主要战线。
欧洲三条战线及其对峙形势
战线地理范围作战双方
西线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法边境英法军队←→德军
东线]波罗的海南岸至罗马尼亚俄军←→德、奥匈军队
南线巴尔干地区塞尔维亚军队←→奥匈军队
由于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协约国和同盟国分别是由英法俄为主构成的和德奥为主构成的,因此英法比军队与德军作战的西线,俄军与德奥军作战的东线是这次大战的主战线。更由于西线交战双方分别是两大集团的核心,实力相对较强,所以西线的战争更有决定意义。
2、“施里芬计划”:集中兵力进攻西线,从不设防的法比边境攻进法国。六周内击败法国后,再东进击败俄国,打“时间差”。
施里芬计划
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出生于1833年,早期曾学习法律,后从军。1853年作为一名服役期限一年的志愿者加入第一禁卫枪骑团。1854年12月调服正规军,并被任命为少尉。1858-1861年,在军事学院学习。1865年,施里芬进入德国总参谋部,在德国参谋本部的历届参谋总长之中,成就最高的当数辅佐俾斯麦先后打赢丹麦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统一德意志的毛奇(Moltke);而最为中国人所熟悉的,当数毛奇的继任者、1900年出任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元帅的瓦德西。施里芬是瓦德西的后任,任参谋总长的时间是1891年至1906年,共15年时间。
施里芬在辅佐老毛奇与瓦德西时,便对法国与俄罗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历了拿破仑战争的法国,虽然在普法战争中失败,并失去了盛产铁矿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其陆军却雄风不减,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是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在欧洲大陆上最大的敌人。反观俄罗斯,虽有600万常规部队,但装备落后,战略思想仍旧停留在冷兵器时代。当德国的克虏伯大炮、毛瑟枪已经驰名世界,德国参谋本部正在着重研究马克沁机枪的价值时,俄罗斯的士兵不少还以绑了尖刀的木棍作为唯一装备。同时,俄罗斯广阔的领土、落后的铁路网和老化的战争动员机制使得俄国的战争反应速度大打了折扣。仔细研究了双方力量对比之后,施里芬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利用德国兵力动员迅速的优势,先行击败法国,而后回头集中力量对抗俄罗斯。施里芬判断,俄罗斯落后的军事动员体制使得俄国至少需要6到8周才能完成对德国的军事集结。而在这段时间内,拥有毛奇时代主持修建的密集铁路网,德国完全有能力迅速完成军事集结并打败法国。这就是“施里芬计划”的基本战略思想,以三个字来概括,就是“时间差”。
1891年,也就是出任德军参谋总长的第一年,施里芬便提出了一份“备忘录”,被称为第一号备忘录。在这份备忘录中,施里芬采用了军事学家所罕见的“剧情排演”的方式,推演了未来欧洲大战的基本过程,提出了“时间差”的战略构想与实施方式。之后,施利芬又在1892年和1894年提出了第二、第三号备忘录,这三份备忘录,便是“施里芬计划”的基本雏形。此后,在任期内,施里芬主导进行了对未来战争的无数的演习、沙盘演练与讨论,对备忘录进行了反复的修改。1905年12月,施里芬完成了最后一份备忘录,并于1906年亲手交给了继任者,老毛奇的侄子小毛奇,至此,完整的“施里芬计划”终于成形。
在一次大战发生后,德国总帅小毛奇便立即施行施里芬计划。当德国之精锐部队开始进攻法国时,其参谋部却开始发现此计划有一弊病—完全忽视英国的存在。由于1907年的三国协约早已签订,故英国便履行承诺,尽派精兵以协助法国。由于外力的帮助,法国未被迅速击溃,而此时俄国之总动员令亦已完成,故施里芬计划完全失败。
3、马恩河会战(1914.9):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宣告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的破产。
1914年的第一次战役1914年8月法国边境之战后,法第4、第5集团军和英国远征军于9月初撤至马恩河以南,在巴黎至凡尔登一线布防。德军总参谋长毛奇获悉法军即将反攻后,于9月4日命令第1、第2集团军在巴黎以东转入防御,第3、第4、第5集团军南下,协同从东面进攻的第6集团军合围凡尔登以南的法军。但德第1集团军司令克卢克拒不执行命令,继续率军南下,形成有利于联军反击的态势。当时,在巴黎至凡尔登一线,联军66个师108.2万人对德军51个师90万人;在主攻方向上,联军兵力是德军的两倍。
9月5日,法第6集团军先头部队与德第1集团军在乌尔克河西岸遭遇。法军首次使用汽车(共1200辆)把第6集团军一部由巴黎运往前线。克卢克发觉右翼和后方受到威胁后,命令所部于8日全部撤至马恩河北岸,遂与第2集团军之间出现宽50千米的防御间隙。6日,法第5集团军和英远征军从德军防御间隙地带穿插,8日逼近马恩河,构成对德第1集团军的包围态势。同时,德第2集团军业已暴露的右翼也面临被围的危险。9日,德第1、第2集团军被迫后撤。德军在其他地段虽略占上风,但鉴于第1、第2集团军所面临的态势,毛奇于10日下令全线停止进攻,撤至努瓦永至凡尔登一线。此次会战以德军失败告终。
在这场会战中,交战双方先后投入150万的兵力,伤亡人数在30多万以上。其中,法军阵亡2.1万人,受伤12.2万人;德军阵亡4.3万人,受伤17.3人。自大战爆发后的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德军遵循施里芬定下的基本方针,迅速穿越比利时领土向法国本土挺进。那时整个德国,甚至几乎全世界,都深信德军会很快胜利,巴黎即将被占领。然而,当德国人的胜利似乎唾手可得,法国人的灾难迫在眉睫时,协约国军却在马恩河畔转败为胜,因而被人们称为“马恩河畔的奇迹”。
德军总参谋长小毛奇战后向德皇威廉二世说:“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小毛奇因此战失利被撤职。马恩河会战后,双方的主要战斗是“奔向大海”,即争夺法国北部多佛尔海峡沿岸地区,经过两个多月激战,双方都未能达成战略目的,各自挖掘战壕,修筑工事,军事进攻几乎停止,双方呈胶着状态,由运动战转为阵地战。
4、东普鲁士战役(1914.8):俄军战败,但使德军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
德军在西线的迅速胜利引起了协约国的惊恐,法国统帅部不断催促俄军在东线发起进攻,以减轻西线的压力。
俄国早在开战前就开始了总动员,至8月底,俄军已从一百二十万增加到五百三十万。但俄国交通十分落后,集结速度实在慢得吓人。俄军在8月中旬可立即投入东线作战的只有六十五万人,多数部队还挤在路上,远东的一些单位甚至三个月后才赶到。鉴于西线的严峻形势,俄军统帅尼古拉大公决定提前发动攻势。其中西北方面军负责进攻东普鲁士,西南方面军负责进攻加里西亚。
双方的交通状况差距悬殊。德国的铁路系统包括十七条通向东普鲁士的铁路干线,每天可通行五百五十列列车;多条支线从干线分叉到许多边境地区,以迅速调动部队应付突然事件。相形之下俄国从内地到华沙只有六条铁路干线,每天只能通行二百二十三列列车,支线也太少。东普鲁士境内每平方公里有公路7.88公里,而华沙军区只有4公里,维尔诺军区更是只有0.72公里。
8月17日,俄第一集团军越过国境。8月19日,俄第二集团军也开拔了。俄军在进军中遇到了不少麻烦:食物、弹药和其它补给物资都没有充分准备;俄国的边境地带多是被森林和灌木丛隔断的半荒芜地,未铺砌的道路下大雨时就变成一片泥浆;俄国铁路网不发达,几乎没有延伸到边境的支线;俄国铁路的轨距与德国不同,由铁路运输的物资要经过国境必须“转车”……这一切都把俄军的后勤军官搞得焦头烂额。
8月18日,在斯塔卢佩年发生了第一次交战,连宁坎普夫击退了德第一军,开始深入东普鲁士境内。
8月20日,德军在古姆宾年发起了对俄国第一集团军的进攻。起初德军打得颇为顺手,但俄军发起了强大的反击。先是第一军被击退,接着第十七军也遭到痛击。第十七军在此役伤亡军官二百人,士兵八千人,元气大伤。俄军抓了约一千名俘虏,缴获十二门火炮。与此同时第二十军在戈乌达普与俄第四军进行了小规模接触,得知主战场失利后也撤退了。但是连宁坎普夫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停在原地休整,错过了大好机会。
8月28日,俄军开始了反突击。俄第十三军和第十五军猛攻德第一军阵地,战斗空前激烈,萨松诺夫亲临前线指挥。但是饥饿又疲劳的俄军已经达到了耐力的极限,无力突破德军防御。到傍晚,萨松诺夫只好认输,下令全线退却(实际上是让部下各自逃命的委婉说法)。另一方面,连宁坎普夫吃过午饭后终于开始出援,俄第二军和第四军于下午开拔。可是近百公里的路程不是说到就到的,到次日傍晚,萨松诺夫已被吃定的消息传来,援军就不得不先考虑自己的出路了。
8月29日早晨,包围圈合拢了,俄第十三军,第十五军和第二十三军的第二师被围于科慕辛森林地域。俄军士气彻底崩溃,已经无法进行有组织的抵抗,德军在发现俄国士兵时只需“给他指出俘虏营的方向”。傍晚时分,萨松诺夫在卡罗利南戈夫的一片小树林里开枪自杀。8月30日,代理俄第二军团军司令官的第十三军军长克留切夫率残部投降,被围俄军至此就歼,只有少数散兵逃出包围圈。
此后,德第8集团军迅速北调,得到来自西线的近卫预备军、第11军和第8骑兵师的加强后,企图以第1预备军、第11、第20和第17军发动正面进攻,以第1军和近卫预备军分别从两翼实施迂回突击,围歼俄第1集团军。俄军大本营决定在第1和第2集团军之间的中间地带组建第10集团军,用于保障第1集团军左翼,并命令第1集团军坚守马祖里湖以北地区,以牵制德第8集团军,使其无力支援奥军。9月6日,德军发起进攻,遭俄军抵抗,正面进攻受挫;9~10日,右翼第1军顽强作战,突破俄军左翼防线,迫使俄第2军撤退,打开通向贡宾嫩的道路。连年坎普夫担心退路被切断,命令所部撤退,同时以2个师的兵力从正面实施反突击,掩护主力撤退。德军包围俄国第1集团军的企图未能得逞。至15日,俄军全部撤至涅曼河东岸。德军担心俄军有诈,未迅速实施追击。俄第1集团军被俘4.5万人,伤亡约10万人,损失火炮150门。
俄军在东普鲁士失败的时候,在对奥匈军队的加里西亚战场上却大获全胜。奥军抵挡不住俄军的进攻,接连败退。到12月中旬,双方都停止了进攻,于是东线同西线一样,也呈现阵地战状态。1914年的东线双方互有胜负,德军虽然取得了东普鲁士战役的胜利,但这个胜利迫使它从西线调来援军,从而扩大了东线的战争规模,越来越深地陷入两线同时作战的境地。
二、“凡尔登绞肉机”:
1、1915年东线战局:德军击溃俄军计划落空,双方呈胶着状态
1915年,德国和奥匈把战争的重点放在东线。两军合同作战,旨在击溃俄军,迫使俄国投降,然后把军队调往西线,歼灭英法军队。所以从1915年初起,德军从西线抽调大量部队增援东线。俄军不是对手,被德军击败,但俄军却击败了装备较差的奥匈军队。德军被迫继续向东线增兵,5~9月,德军集中优势兵力在东线大举进攻。俄军节节败退,损失了大片领土,战线大幅度东移。但是德军没有获得决定性胜利,它没有摧毁俄军,也没能使德军统帅部抽调其东线的全部兵力转移到西线去。
为减轻东线俄军的压力,英法联军在西线发动了进攻。但几次下来,前进的步幅不大,被迫停止了攻势,西线再次转入阵地对峙。1915年的战局中,双方虽然都损失惨重,但战局没有太大的变化。
2、凡尔登战役(1916.2~12)——“绞肉机战斗”、一战的转折点。
1916年,德意志帝国决定把进攻重点再次转向西线,力图打败法国。德军统帅部选择法国的凡尔登要塞作为进攻目标。
凡尔登是法国的军事要塞,像一只突出的拳头,深入德国阵线,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德军选择凡尔登为主攻目标,是“攻敌所必救”,企图吸引法军精锐部队到这里来加以歼灭,使凡尔登成为“碾碎法军的磨盘”,进而打开通往巴黎的道路。德军调集了27万人、1000门大炮,由皇太子亲自指挥;而法国守军当时只有10万人、200余门大炮,处于劣势。
1916年2月21日,德军集中前线所有大炮在宽40公里的正面上对凡尔登附近狭窄的三角地带连续轰击10多个小时,将这一小块地区的森林、山头、战壕夷为平地,航空兵首次对法军阵地实施轰炸,摧毁部分防御阵地,并杀伤大量有生力量。随后以6个师兵力向前推进。法军总司令霞飞增派援军,任命H.P.贝当为凡尔登地区司令,组织法军拼死抵抗。双方出动飞机进行空战和轰炸对方的机场与补给线。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弹,杀伤大量法军并造成恐慌,但未能取胜。法军殊死抵抗,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了德军前进。法国政府进行紧急增援,在一周内赶运来19万援军和2.5万吨军火物资。这是战史上首次大规模汽车运输。由于法军有效的抵抗,德军未获进展,至月底,德军第一次大规模进攻失败了。
4~5月间,德军集中兵力兵器包括使用喷火器、窒息性毒气和轰炸机,对西岸法军实施重点突击,但步兵进抵304高地和295高地一线后,遭法军炮火猛烈反击,5月底停止进攻。在东岸,法军频繁轮换作战部队,不断实施反击,与德军反复争夺,迟滞德军进攻。6月初,德军再次发动大规模攻势,经七天激战切断沃堡与法军其他阵地的联系,迫使沃堡守军于7日投降。6月下旬,德军首次使用光气窒息毒气弹和催泪弹猛攻苏维耶堡,在4公里宽的正面上发射11万发毒气弹,给法军造成重大伤亡,一度进抵距凡尔登不足3公里处,但终被击退。
10~12月,法军在凡尔登调集部队,开始反攻,夺回大部分失地。德军战略进攻终于失败。战役结束后德皇威廉二世撤销法金汉的总参谋长职务,改任兴登堡为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为其副手。
凡尔登战役前后历时10个月,法军累计参战兵力达60多个师,德军累计参战46个师,双方伤亡人数总计70余万,因此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凡尔登要塞始终掌握在法军手里,德国想在凡尔登“让法国人把血流干”的企图失败了,法军站稳了脚跟。这次战役不仅是战争中期阶段的决定性战役,而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德意志帝国从此逐步走向最后失败。
三、日德兰海战(1916.5):一战中最大的一次海战,被称为“大炮巨舰的高峰”。
日德兰海战,德国称为斯卡格拉克海峡海战(1916年5月31日─6月1日)是英德双方在丹麦日德兰半岛附近北海海域爆发的一场海战。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大规模的海战,也是这场战争中交战双方唯一一次全面出动的舰队主力决战。
自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以来,英国一直保持着海上霸主的地位,它的庞大舰队耀武扬威地游戈于全球的各个海洋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尽管德国加强了海军力量,但在舰只数量和排水吨位上仍然落后于英国,火炮口径和数量也不及英方。1916年德国公海舰队只有18艘战列舰,而皇家海军本土舰队有33艘。
1916年1月,莱因哈德.谢尔海军上将被任命为德国大洋舰队司令。面对实力强大的英主力舰队,谢尔这位“粗暴好斗”的老水兵想出一个大胆计划:首先以少数战列舰和巡洋舰袭击英国海岸,诱使部分英国舰队前出,然后集中大洋舰队主力聚歼,继而在决战中击败英国主力舰队。
1916年5月,德国公海舰队司令谢尔命令希珀指挥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在斯卡格拉克海峡佯动,企图诱使英国海军编队出海,然后以公海舰队主力进行截击并将其歼灭。英国大舰队司令杰利科从截获的电报中得悉德国舰队即将出海的消息后,率舰队前往迎击,企图将其一举歼灭,以夺取波罗的海制海权,打破德国对俄国的海上封锁。双方参战兵力为:英舰151艘(战列舰28艘、战列巡洋舰9艘、巡洋舰34艘、水上飞机母舰1艘、驱逐舰78艘、布雷舰1艘),德舰110艘(战列舰22艘、战列巡洋舰5艘、巡洋舰11艘、驱逐舰72艘)。战役分三个阶段
前卫战斗5月30日22时许,英前卫舰队(战列巡洋舰6艘、战列舰4艘,由贝蒂指挥)和主力舰队分别从罗赛斯、斯卡帕湾和因弗戈登出航东驶。31日2时许,德前卫舰队(战列巡洋舰5艘,由希珀指挥)由亚德湾出航北上,主力舰队随后跟进。当日14时许,双方前卫舰队在斯卡格拉克海峡附近海域遭遇。英前卫舰队向东南方向疾进,企图切断德舰退路;德前卫舰队转向回驶,企图将英舰引向德舰队主力。15时48分,双方成同向异舷机动态势开始交战。英战列巡洋舰“不倦”号和“玛丽王后”号被击沉,旗舰“狮”号受伤;德舰损失轻微。一小时后,谢尔率公海舰队主力赶到,英前卫舰队北撤,以与大舰队主力会合。
舰队主力战斗谢尔在不明英大舰队主力出海的情况下,率德舰队追击英前卫舰队。18时许,英前卫舰队摆脱德舰追击,与舰队主力会合。杰利科判明德舰准确位置后,命令舰队主力成单纵队向东南方向航行,以迂回向东北方向航行的德舰。在队形变换尚未完成时,英舰即同德舰交火。经激烈炮战,英舰“防御”号、“无敌”号和德舰“吕佐夫”号先后沉没,并各有数艘舰只受损。谢尔判明英大舰队主力投入战斗后,决定撤出战斗。18时36分,德舰队同时转向,向西南方向撤退。杰利科因担心受到潜艇和鱼雷攻击,没有下令追击,而是改向南驶,企图切断德舰向基地返航的退路。19时许,德舰队再次同时转向,企图从英舰队尾向东突围,结果进入英主力舰队中央,遭到对方火力猛烈攻击,数艘舰只受创。19时13分,德舰队第三次同时转向,向西而后向南撤退,并以驱逐舰向英舰实施鱼雷攻击。英舰队为免遭德舰鱼雷攻击,于19时21分由南改向东南航行,从而丧失歼灭德舰的良机。14分钟后,英舰队转向西南航行。20时17~26分,双方再次进行炮战,随后德舰队向西撤退。
夜间战斗21时许,英舰队以轻巡洋舰分舰队为前卫,驱逐舰为后卫向南航行。谢尔为突破英舰拦截,以主力舰为前卫,改向东南冲向英舰。22时至次日凌晨2时,双方多次交战,英舰损失5艘,德舰损失2艘。杰利科在夜间一直未判明德舰的位置和航向,直到5时40分才获悉德舰已从英舰队尾摆脱拦截,因担心遭德潜艇袭击和触雷,最终放弃追击德舰的计划而返航。中午,德舰队驶回亚德湾。
海战结束后,交战双方都宣称自己是胜利者,以至于如何评判它成了世界海战史上的一段著名公案。此战英国舰队共损失3艘战列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战斗吨位达11.5万吨,伤亡6945人;德国舰队共损失了1艘老式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战斗吨位达6.1万吨,伤亡3058人。英德双方损失比近2比1。就战术而言,德国人的确是这场海战的胜利者,大洋舰队向强大的英主力舰队发起了勇猛的挑战,希佩尔舰队重创了贝蒂舰队,舍尔准确的判断和优良的航海技术,使他成攻地摆脱了占极大优势的杰利科的追击。然而就战略而言,德国海军没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全球海洋仍然是英国海军的天下,大洋舰队困在港内毫无作用,仍然是一支“存在舰队”。正如美国《纽约时报》所评论的那样:“德国舰队攻击了它的牢狱看守,但是仍然被关在牢中。”
四、“索姆河地狱”(1916.6~11):一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首次使用坦克。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英、法军队在法国北部索姆河地区对德军的阵地进攻战役。战役从1916年6月24日开始,至11月中旬结束。其目的是突破德军防御,以便转入运动战,同时减轻凡尔登方向德军对法军的压力。
从6月24日起,英、法军进行了7天的炮火准备,7月1日晨7时半步兵在炮火支援下发起进攻。当天法军和主攻方向上的英军都突破了德军第一道阵地,但英军左翼则毫无进展。英军以密集队形前进,遭到德军机枪和炮兵火力的严重杀伤,第一天即伤亡近6万人。7月3日英军右翼和法军占领了德军第二道阵地。德军利用对方进攻的间歇,迅速调集兵力,加强纵深防御,并在一些地段上实施反击。英、法军于7月中、下旬再度发起进攻,南岸法军占领了第三道阵地,但未能发展为战役突破。9月3日,英军32个师、法军26个师第三次发起进攻,截至12日向德军纵深只推进了2~4公里。9月15日,英军在进攻中首次使用坦克,共出动49辆,而实际参加战斗的18辆(被德军击毁10辆),步兵的进攻速度因而有所增加,当天占领了第三道阵地的几个要点。在战争史上这是第一次使用坦克。在9月下旬和11月的进攻中,英军又两次使用坦克,但数量较少,收效不大。
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典型的、双方伤亡皆极为惨重的阵地战。不论是双方所投入的兵力、兵器,都是本次大战中最大的战役。英军投入作战有54个师,法军32个师,德军为67个师。英、法联军伤亡79万4千人,未能突破敌方防御,仅推进5—12公里。德军损失53万8千人,虽然失去240平方公里的壕沟阵地,却成功拦截了协约国的战略目标。但进攻方在西南战线的胜利仍使得战局的主导权逐渐从德国移向协约国一方。英、法军未达到突破德军防线的目的,但钳制了德军对凡尔登的进攻,进一步削弱了德军实力。
坦克的发明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机动、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英国人E.D.斯文顿在一起意外中发现,如果在拖拉机上装上火炮或机枪,它不就无敌了吗?1915年,英国政府采纳了E.D.斯文顿的建议,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试制了坦克的样车。
1916年生产了“马克”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刚性悬挂,车体两侧履带架上有突出的炮座,两条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该坦克乘员8人,有“雄性”和“雌性”两种。“雄性”装有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雌性”仅装5挺机枪。1916年9月15日,有60辆“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当时为了保密,英国将这种新式武器说成是为前线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英军在工厂建造坦克时,总要告诉工人们说,这是为沙漠作战制造移动式“水箱”,以防止德军间谍获取坦克方面的情报。结果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这个单词的音译。
英军向前线总共投入了49辆“马克”Ⅰ坦克。然而,参战的坦克编队9月13日出发后,还没抵达前线战场,就有17辆因各种原因半途抛锚。这样,接近1/3的装甲编队尚未发射一枚炮弹就失去了战斗力。剩下的32辆坦克驶到离德军阵地不远的目的地后,在8公里长的战线上散开,开始使用57毫米火炮向德军阵地猛烈轰击。为了达到突然袭击的企图,黑格将军下令所有坦克9月15日凌晨向德军阵地突破。
9月15日凌晨,战场烟雾蒙蒙。英军“马克”Ⅰ坦克开始嘎吱嘎吱地向德军阵地驶去,很快就从英军指挥官的视线里消失了。然而,32辆坦克还没驶到德军阵地,又有14辆趴了窝:要么出现了技术故障,要么陷入了泥潭,要么掉到了弹坑里。这样,世界第一次坦克作战只剩下18辆参加。那些坦克像老黄牛那样慢腾腾地向德军阵地驶去。
虽然这49辆坦克命运各不相同,但是,首次参战的18辆坦克却使9月15日的攻击被永远地载入世界战争史册。这一天,英国以21个步兵师的兵力,在坦克的支援下,在10公里宽的正面上分散攻击,5个小时内向前推进了5公里,这个战果以往要耗费几千吨炮弹,牺牲几万人才能取得。正在战壕里待战的德军士兵忽然听到英军阵地方向传来了极为奇怪的金属噪音,不知其奥妙何在,纷纷从战壕里伸出脑袋窥探。德军士兵忽然发现,外形怪异的机械装置从迷雾中的无人地带钻了出来,直向德军阵地爬来。德军士兵还没来得及搞清这是怎么一回事,“怪兽”突然喷火。一些德军士兵立即倒在血泊之中。其余德军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离战壕,争先恐后地向后方跑去。于是,英军迅速占领了战壕。英军坦克开始追击德军逃兵。其中有一辆坦克未放一枪就攻占了一座村庄;另有一辆坦克夺取了一条堑壕,并俘虏了300多名德军士兵。正当英军坦克试图继续前进的时候,燃油耗尽,不得不停止行动。这样,英军坦克越过德军战壕后,只推进大约13公里,就不得不终止了军事行动。因此,英军坦克虽然突破了德军一段防线,但未能迫使德军放弃整个防线。从此开辟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代;从那时起到现在,世界上已经制造了数十万辆坦克,成为各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的主要作战武器。
小结:从1914年7月战争爆发至1916年底的两年多时间里,交战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都没能置对方于死地,战争仍不见分晓。当时由于速射来复枪、机关枪、现代榴弹炮等大量装备部队,使得防御一方的实力大大增强,而进攻一方还完全依靠士兵的血肉之躯,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加之当时军队机动性差,后勤保障能力低下,所以大战就变成了持久战和阵地战。交战双方都深深陷入了战争的泥潭,元气大伤。再打下去,双方都感到力不从心了。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介绍了一战的进程,教材的布局显得有点零乱,教师应重点阐明一战的主要五大战役,即马恩河会战、东普鲁士战役、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和索姆河战役。除东普鲁士战役属于东线战役外,其余都发生在西线,突出教材中“西线和东线是这次战争的主要战役”。
教师在板书时,最好作如下调整: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1)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和南线。
(2)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致使德军速决战的计划破产。
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三次大型陆战和一次海战。
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国的参战加强了协约国的力量。俄国的“二月革命”把交战国的反战运动推向高潮;“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加速了大战的结束。(教材第3课的内容)
(3)三个特点:持久性、残酷性、血腥性。
(4)五大战役:马恩河会战、东普鲁士战役、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和索姆河战役。
一战又是新式武器的试验场。在这场世界大战中,许多新式武器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或应用。如马恩河会战中的空战与毒气战;日德兰海战中军舰的较量;索姆河战役中坦克首次派上了用场,缓解了阵地战持久消耗。正式由于新式武器的使用,使得这场战争谁也不能消灭谁,战争势必转入持久的消耗战。
另外这场战争又突出交战双方的残酷性、血腥性。凡尔登战役消耗了法国许多最勇敢最优秀的46万人;索姆河战役中,英军曾在一天内伤亡6万人,其中2万人阵亡,这是一战中一天内伤亡人数的最高纪录。对战争的理解也许会因人而异,但对战争带来的残酷现实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带来的痛苦回忆也是经历过战争的每个人内心中都难以忘怀的。战争虽然远去,但战争留给人们的创伤却是永久的。深入领悟战争的巨大破坏力,加强对战争带来的残酷和血腥性的认识,领悟珍爱和平的重要性。
学习本课时,可联系到中国史相关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如:
(1)暂时放松侵略,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
(2)美日争夺中国:府院之争
(3)中国参战
(4)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山东,引发山东问题
(5)对西方资本主义怀疑,学习转向。
★问题解答:
⊙本课测评:
第一次世界大战发展成持久战局面,对交战双方来说,更有利于哪一方?为什么?
提示:大战变成了持久战有利于协约国一方。因为协约国在面积、人口、资源等方面都远胜于同盟国,还占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但其兵员分散,装备较差,利于长期作战。同盟国军队虽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争准备充分,但其人口、资源都无法同协约国相比,利于速战速决。战争转入相持,显然对其不利。
⊙学习延伸:
(略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抗日战争教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课题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能力
使学生了解掌握日本侵华后全民族的抗战、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等相关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提高全面分析历史问题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
与
方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设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进一步认识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也是一个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努力教会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使学生能基本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以及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的能力;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通过学习抗战初期中国军民英勇抗战的史实,让学生明辨是非,具有鲜明爱憎观和正义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对学生进行国家、民族利益高于党派、阶级利益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阐述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面抗战路线;正面战场抗战;抗日战争胜利意义。
难点突破
抗日战争中两个不同的抗日战场及其关系;如何评价国民政府抗战初期的功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前面我们和大家共同学习了国共的十年对峙,在此期间,毛泽东创建了我国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并开创了一条新型革命道路,分别是什么?此后,毛泽东还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其内容是什么?
提示:井冈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国共十年对峙后,日本大举侵华,揭开了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再次走向合作,共同抗日,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内容。
一、全民族的抗战
甲午战争后,日本并没有满足已经获得的侵略权益,在20世纪30年代,继续推行侵华战争,结合课本历史纵横思考: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相继进行了哪些侵华战争?说明了什么?对国共两党产生了什么影响?
提示: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华北事变等。说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并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1、九一八事变——民族危机加深
2、七七事变——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前面日本进行多次侵华战争,都没有作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为什么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呢?
提示:这场战争引起了中国的全民族抗战。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4、全面抗战路线的制定:1)时间:1937年秋
2)内容: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机,制定了全民族抗战的正确路线。而国民党呢?制定了怎样的路线?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提示: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当时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存在两个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条路线——全面和片面抗战路线,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为抗日战争的最终的胜利提供了保证。)导致了正面战场的大溃败。
5、正面战场的四次大会战:1)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2)太原会战3)徐州会战4)武汉会战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四次会战结果怎样?为什么?如何来看待国民政府在抗战初期的表现?
提示:失败。客观——敌人准备充分,武器装备精良,主观——执行片面抗战路线。抗战初期国民政府作战是比较积极的,在抗战中起了很大作用:第一,消耗了日军大量兵力,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对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重要作用;第二,鼓舞了民心士气,特别是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大捷,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御敌。第三,支援了敌后战场的抗日游击战争。第四,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影响,争取了国际上的同情和支持。但这时期也正是在正面战场上出现了丧师失地、一溃千里的严重局面。
二、日军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30多万人
2、潘家峪惨案——1941年初,1200多人
3、七三一部队——细菌战惨无人道
结合我们学习的日军的暴行和课后的学习延伸思考:日本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怎样的危害?面对现在日本右翼势力否定暴行、美化战争的行为,你如何反驳他?
提示: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
三、抗战的胜利
1、百团大战——1)时间:1940年下半年2)结果:胜利
3)意义: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精神,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
2、中国缅甸远征军——1940年
3、抗战胜利——1945年8月15日
抗日战争中国为什么能够取胜?
提示:日本发动的战争是侵略的、非正义的、法西斯战争,这种战争必然以失败告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战;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
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外国列强的侵略。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屡战屡败,每次战争的结果都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经过八年的抗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人民彻底扭转了一百多年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战争中屡败的局面,第一次取得了完全的胜利。抗日战争无论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是在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16课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1368.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