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九年级上《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说课稿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开始动笔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是时候对自己教案课件工作做个新的规划了,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九年级上《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说课稿》,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九年级上《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章第1节的内容,共两课时。本节是第一课时,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导入课,主要内容是介绍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般形式,它为进一步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及应用起到了铺垫作用。
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可以对已学过的实数、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二次根式等知识加以巩固,同时又是今后学习二次函数等知识的基础。此外,学习一元二次方程对其它学科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地位、作用及其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公式法的概念,使学生熟练地应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
[能力目标]经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增强学生分折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数学的意识;通过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能力。
[情感目标]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喜悦,增强自信心。
3、教学重点与难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
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正确识别一般式中的“项”及“系数”
二、说教法与学法
1、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了解和学习过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掌握了一些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的能力,再者,九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具有一定分析推理能力,同时,在讨论、探索、交流学习等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因此,除利用与生活实际有关的问题导出新知识外,应更多地应用探讨、合作交流等方法让学生去求得新知识,加深和扩展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情分析,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我采用以下教法与学法:
2、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引探式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教师着眼于“引”尽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学生着眼于“探”通过探索活动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发展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3、学法
本课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认知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思考、探索、交流应用等活动,灵活的应用旧知识去研究新问题,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最后到“乐学”。
4、教学手段
采用电脑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进行集体交流,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三、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七个环节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
情境1:(由多媒体出示图片、提出数学问题)
小区在每两幢楼之间,开辟面积为900平方米的一块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则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
情境2(由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讲故事提出问题)
从前有一天,一个醉汉拿着竹竿进屋,横拿竖拿都拿不进去,横着比门框宽4尺,竖着比门框高2尺,怎么办?他的儿子告诉他沿着门的两个对角斜着拿竿,这个醉汉一试,不多不少刚好进去了,你知道竹竿有多长?
通过这两个情境问题的设计,情境1来源于实际生活,是学生熟悉的题型,对于大多数学生都容易列出方程,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学生主动加入到学习数学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情境2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贴近学生,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为进一步探究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
2、合作探究,获得新知(12分钟)
通过两个情境设计,让学生合作讨论,我在讨论的过程中精心组织引导并让学生分别列出如下两个方程:
情境1设长方形绿地宽为x米,列方程得:
x(x+10)=900即x+10x–900=0①
情境2设竹竿为x尺,则门框宽为(x–4)尺,门框高为(x–2)尺得方程:
x=(x-4)+(x-2)即x+12x-20=0②
观察刚才所得的两个方程:
x+10x-900=0①
x+12x-20=0②
问题1观察与讨论:(1)方程①中未知数的个数和最高数各是多少?方程②呢?
(2)讨论这两个方程有什么特点?
第一个问题让一位学生回答,第二个问题学生自己讨论去寻找方程的特点,我加以引导,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师生共同得出方程的特点:①方程两边都是整式②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③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问题2.对照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对此类新方程下定义.(板书课题)
通过对旧知识的比较,学生很容易得出这种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此时(板书课题)目的是通过类比培养学生下定义的能力。
问题3.讨论: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通过让学生讨论、总结两者的联系和区别,求同存异,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能力。
问题4.探讨:你能写出所有的一元一次方程吗?如不能,则对照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如何一般地表示一元二次方程呢?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举例探索,我加以引导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有无数个,写不完,能否用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表示,得出用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bx+c=0来表示,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通过探索活动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探索能力和归纳能力.
得出一般形式后师生互动,并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问题:
问题5如何识别方程中各项名称及常数?
通过这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认识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的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及系数。
问题6思考:二次项系数a的取值范围并回答为什么?(强调a≠0)
通过此问题设计,让学生意识到二次项系数a≠0这个条件,培养学生观察意识。
3、讲解例题、体验新知(8分钟)
例1: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试说明理由。
(1)x+2x–4=0(2)4x=9(3)+1=x(4)3y–5x=7(5)x–4=(x+2)
例2:把方程3x(x-1)=5(x+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边引导边板书规范步骤)
例1主要通过我引导及讨论方式,让学生巩固新知识,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例2是通过我的边引导,边师生互动、边讲解板书规范步骤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求方程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要先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引导学生整理方程时养成按未知数的降幂排列习惯,才容易找出项和系数,目的是让学生正确识别一般式中项和系数,培养学生一般到特殊的思想,这也是本节课难点突破所在。
四、反馈练习、应用拓展(10分钟)
1、判断下列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并说明理由
(1)x+3x=0(2)3x+2=5x–3(3)x=4(4)—–1=x
(5)x–4=(x+2)(6)mx–3x+2=0(m是系数)
2、将下列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而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3x–x=2(2)7x–3=2x(3)x(2x–1)–3x(x–2)=0
(4)2x(x–1)=3(x+5)–4
设计这两个练习主要通过学生交流合作,教师巡视引导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能加以应用,使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知识回顾、反思提高(5分钟)
分组讨论:在什么条件下方程(2a-4)x-2bx+a=0为一元二次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此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通过分组讨论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ax+bx=c=0必须满足的a≠0条件,一元一次方程满足a=0、b≠0使学生更好地地理解一元二次方程,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六、课堂小结(3分钟)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什么知识?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引导。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bx+c=0(a≠0),强调“a≠0”这个条件的重要意义。
7、布置作业、分层落实(2分钟)
必做题:教科书第34页习题22、1第1、3、5题
选做题:教科书第34页习题22、1第6、7题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实际问题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并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各项名称和系数,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模式“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尝试应用与拓展”。并配合使用多媒体演示设备辅助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一气呵成,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力求在数学活动中营造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规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进学习数学的自信。
五、说板书
在教学中板书应用得好可以引导学生把握教学重点,全面系统地理解教学内容,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我的板书注意到了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层次清楚,条理分明,具体设计如下:
板书设计:
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1)两边都是整式
(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未知数最高次数是2次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x+bx+c=0(a≠0)
ax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
bx是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
c是常数

精选阅读

解一元二次方程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是时候写教案课件了。只有规划好新的教案课件工作,才能更好的在接下来的工作轻装上阵!你们会写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解一元二次方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8.2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的知识技能认识形如x2=p(p≥0)或(mx+n)2=p(p≥0)类型的方程,并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2+px+q=0.
数学思考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依据是用平方根的定义来进行降次的,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化成形如x2=p(p≥0)或(mx+n)2=p(p≥0)的形式来求解.
配方法是把方程x2+px+q=0转化为(mx+n)2=p(p≥0)形式的方程再应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解决问题通过两边同时开平方,将二次方程转化为一次方程,向学生渗透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往往由未知(新知识)向已知(旧知识)转化,这是研究数学问题常用的方法,化未知为已知.
情感态度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感觉到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美.
教学难点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知识重点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问题一:填空
如果,那么.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开平方的方法,解x2=p(p≥0)形式的方程.
学生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直接开平方法.
问题二:解方程
教师活动:与学生一起探究此种形式的方程的解法.
学生活动:仿照上题,解此问题,并总结出形如(mx+n)2=p(p≥0)方程的解法.
练习:解下列方程:
(1)(2)
问题三:解方程:
师生一起探究解法,通过配方把该方程转化为(mx+n)2=p(p≥0)形式的方程,再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做一做
把下列方程化成的形式.
例题1:解方程
教师活动:给学生作出配方法解方程的示范.重点在配方的方法:在方程的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配方法是为了降次,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解.
学生总结配方法解形如x2+px+q=0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入手,解决形如x2=p(p≥0)类型的方程,引导进入直接开平法法.

解决并练习形如(mx+n)2=p(p≥0)类型的方程,

在解决形如x2=p(p≥0)和(mx+n)2=p(p≥0)类型的方程的基础上,给学生设置悬念,探究这个方程的解法.
引出配方法.

在转化的同时,给学生讲解配方的方法,为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作准备.

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课堂练习解下列方程:
课本24页习题2
学生完成后,交流结果,交流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方法

使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小结与作业
课堂
小结引导学生对直接开平方法和配方法进行总结.

本课
作业34页习题1、3把学习延伸到课外,巩固课上所学.

课后随笔(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新的工作才会如鱼得水!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多少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4课时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式法
一、学习目标了解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不解方程能判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
掌握公式结构,知道使用公式前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通过判别式判断根的情况;
学会利用求根公式解简单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二、知识回顾1.什么是配方法?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配方法:通过配方,先把方程的左边配成一个含有未知数的完全平方式,右边是一个非负数,然后运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配方法.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移常数项到方程右边;
(2)化二次项系数为1;
(3)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4)化方程左边为完全平方式;
(5)若方程右边为非负数,则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得方程的根.
2.怎样用配方法解形如一般形式ax2+bx+c=0(a≠0)的一元二次方程?
解:移项,得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
配方,得
即:,
因为所以
当;

三、新知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根的判别式,通常用希腊字母表示它,即.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
(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方程没有实数根.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地,对于一般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当时,它的两个根分别是
,,
这里,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它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ax2+bx+c=0(a≠0);
确定a,b,c的值;
求出的值,并判断方程根的情况:
当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当时,将a,b,c和的值代入公式(注意符号).

四、典例探究

1.根据根的判别式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例1】(2015重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x2﹣5x+3=0,则该方程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两个根都是自然数D.无实数根
总结:
求根的判别式时,应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正确找出a,b,c的值.
根的判别式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关系如下:当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练1.(2015铜仁市)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3x2+4x﹣5=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D.无法确定
练2.(2015泰州)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x+m2﹣1=0
(1)不解方程,判别方程根的情况;
(2)若方程有一个根为3,求m的值.

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
【例2】(2015温州)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4x2﹣4x+c=0有两个相等实数根,则c的值是()
A.﹣1B.1C.﹣4D.4
总结:已知方程根的情况求字母的值或取值范围时:
先计算根的判别式;
再根据方程根的情况列出关于根的判别式的等式或不等式求解;
若二次项系数出现了字母,应注意“二次项系数不为0”.
练3.(2015凉山州)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x2+2x+1=0有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3B.m<3C.m<3且m≠2D.m≤3且m≠2

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例3】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2+2x﹣2=0;
(2)y2﹣3y+1=0;
(3)x2+3=2x.

总结:
公式法的实质是配方法,只不过省去了配方的过程,而直接利用了配方的结论;
运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要注意两个前提:
(1)先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即确定a,b,c的值;
(2)必须保证b2-4ac≥0.
练4.(2014锦江区模拟)解方程:x(x﹣2)=3x+1.

练5.当x是何值时,3x2+4x﹣8的值和2x2﹣1的值相等?

五、课后小测一、选择题
1.(2015云南)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没有实数根的是()
A.4x2﹣5x+2=0B.x2﹣6x+9=0C.5x2﹣4x﹣1=0D.3x2﹣4x+1=0
2.(2015贵港)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x+2=0有实数根,则整数a的最大值为()
A.﹣1B.0C.1D.2
3.(2015烟台)等腰直角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2,且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n﹣1=0的两根,则n的值为()
A.9B.10C.9或10D.8或10
4.(2015株洲)有两个一元二次方程M:ax2+bx+c=0;N:cx2+bx+a=0,其中ac≠0,a≠c.下列四个结论中,错误的是()
A.如果方程M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方程N也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如果方程M的两根符号相同,那么方程N的两根符号也相同
C.如果5是方程M的一个根,那么是方程N的一个根
D.如果方程M和方程N有一个相同的根,那么这个根必是x=1
5.(2013日照)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x﹣3=0的较小根为x1,则下面对x1的估计正确的是()
A.﹣2<x1<﹣1B.﹣3<x1<﹣2C.2<x1<3D.﹣1<x1<0
二、填空题
6.(2011秋册亨县校级月考)用公式法解方程2x2﹣7x+1=0,其中b2﹣4ac=,x1=,x2=.
三、解答题
7.(2014秋通山县期中)用公式法解方程:2x2﹣4x=5.

8.(2014秋金溪县校级月考)解方程:2x2﹣2x﹣5=0.

9.(2013春石景山区期末)用公式法解方程:x(x)=4.

10.(2015梅州)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x+a﹣2=0.
(1)若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当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时,求a的值及方程的另一根.

11.(2015咸宁)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m+2)x+2=0.
(1)证明:不论m为何值时,方程总有实数根;
(2)m为何整数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整数根.

12.(2015昆山市一模)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3)x+m+1=0.
(1)求证:无论m取何值,原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x1、x2是原方程的两根,且|x1﹣x2|=2,求m的值.

13.(2015南充一模)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k﹣1)x+k﹣2=0(k≠0)
(1)小明考查后说,它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小华补充说,其中一个根与k无关.
请你说说其中的道理.
典例探究答案:
【例1】(2015重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x2﹣5x+3=0,则该方程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两个根都是自然数D.无实数根
分析:判断方程的根的情况,只要看根的判别式△=b2﹣4ac的值的符号就可以了.
解答:解:∵a=2,b=﹣5,c=3,
∴△=b2﹣4ac=(﹣5)2﹣4×2×3=1>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要熟练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
练1.(2015铜仁市)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3x2+4x﹣5=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B.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没有实数根D.无法确定
分析:先求出△的值,再判断出其符号即可.
解答:解:∵△=42﹣4×3×(﹣5)=76>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根的判别式,熟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与△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练2.(2015泰州)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x+m2﹣1=0
(1)不解方程,判别方程根的情况;
(2)若方程有一个根为3,求m的值.
分析:(1)找出方程a,b及c的值,计算出根的判别式的值,根据其值的正负即可作出判断;
(2)将x=3代入已知方程中,列出关于系数m的新方程,通过解新方程即可求得m的值.
解答:解:(1)∵a=1,b=2m,c=m2﹣1,
∵△=b2﹣4ac=(2m)2﹣4×1×(m2﹣1)=4>0,
∴方程x2+2mx+m2﹣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x2+2mx+m2﹣1=0有一个根是3,
∴32+2m×3+m2﹣1=0,
解得,m=﹣4或m=﹣2.
点评:此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也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即用这个数代替未知数所得式子仍然成立.
【例2】(2015温州)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4x2﹣4x+c=0有两个相等实数根,则c的值是()
A.﹣1B.1C.﹣4D.4
分析:根据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知△=42﹣4×4c=0,然后解一次方程即可.
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4x2﹣4x+c=0有两个相等实数根,
∴△=42﹣4×4c=0,
∴c=1,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
练3.(2015凉山州)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x2+2x+1=0有实数根,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3B.m<3C.m<3且m≠2D.m≤3且m≠2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的意义得到m-2≠0且△≥0,即22-4×(m-2)×1≥0,然后解不等式组即可得到m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2)x2+2x+1=0有实数根,
∴m-2≠0且△≥0,即22-4×(m-2)×1≥0,解得m≤3,
∴m的取值范围是m≤3且m≠2.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
【例3】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2+2x﹣2=0;
(2)y2﹣3y+1=0;
(3)x2+3=2x.
分析:(1)求出b2﹣4ac的值,代入公式x=求出即可;
(2)求出b2﹣4ac的值,代入公式y=求出即可;
(3)求出b2﹣4ac的值是负数,即可得出原方程无解.
解答:解:(1)这里a=1,b=2,c=﹣2,
∵b2﹣4ac=22﹣4×1×(﹣2)=12>0,
∴x==﹣1,
∴x1=﹣1+,x2=﹣1﹣;
(2)这里a=1,b=﹣3,c=1.
∵b2﹣4ac=(﹣3)2﹣4×1×1=5>0,
∴?y=,
∴y1=,y2=;
(3)移项,得x2﹣2x+3=0,
这里a=1,b=﹣2,c=3.?
∵b2﹣4ac=(﹣2)2﹣4×1×3=﹣4<0.
∴原方程没有实数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公式法正确解方程的能力,前提是先判断判别式的符号,再根据情况代入求根公式求解.
练4.(2014锦江区模拟)解方程:x(x﹣2)=3x+1.
分析:整理后求出b2﹣4ac的值,再代入公式求出即可.
解答:解:x(x﹣2)=3x+1,
整理得:x2﹣5x﹣1=0,
b2﹣4ac=(﹣5)2﹣4×1×(﹣1)=29,
x=,
x1=,x2=.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能正确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难度适中.
练5.当x是何值时,3x2+4x﹣8的值和2x2﹣1的值相等?
分析:根据3x2+4x﹣8的值和2x2﹣1的值相等,即可列出方程,然后利用公式法即可求解.
解答:解:根据题意得:3x2+4x﹣8=2x2﹣1,
即x2+4x﹣7=0,
a=1,b=4,c=﹣7,
△=b2﹣4ac=16+28=44>0,
则x==﹣2.
点评:本题考查了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注意公式运用的条件:判别式△≥0.
课后小测答案:
一、选择题
1.(2015云南)下列一元二次方程中,没有实数根的是()
A.4x2﹣5x+2=0B.x2﹣6x+9=0C.5x2﹣4x﹣1=0D.3x2﹣4x+1=0
解:A、∵△=25﹣4×2×4=﹣7<0,∴方程没有实数根,故本选项正确;
B、∵△=36﹣4×1×4=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故本选项错误;
C、∵△=16﹣4×5×(﹣1)=36>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故本选项错误;
D、∵△=16﹣4×1×3=4>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A.
2.(2015贵港)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x+2=0有实数根,则整数a的最大值为()
A.﹣1B.0C.1D.2
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1)x2﹣2x+2=0有实数根,
∴△=(﹣2)2﹣8(a﹣1)=12﹣8a≥0且a﹣1≠0,
∴a≤且a≠1,
∴整数a的最大值为0.
故选:B.
3.(2015烟台)等腰直角三角形边长分别为a,b,2,且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n﹣1=0的两根,则n的值为
()
A.9B.10C.9或10D.8或10
解:∵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①a=2,或b=2,②a=b两种情况,
①当a=2,或b=2时,
∵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6x+n﹣1=0的两根,
∴x=2,
把x=2代入x2﹣6x+n﹣1=0得,22﹣6×2+n﹣1=0,
解得:n=9,
当n=9,方程的两根是2和4,而2,4,2不能组成三角形,
故n=9不合题意,
②当a=b时,方程x2﹣6x+n﹣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6)2﹣4(n﹣1)=0
解得:n=10,
故选B.
4.(2015株洲)有两个一元二次方程M:ax2+bx+c=0;N:cx2+bx+a=0,其中ac≠0,a≠c.下列四个结论中,错误的是()
A.如果方程M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方程N也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如果方程M的两根符号相同,那么方程N的两根符号也相同
C.如果5是方程M的一个根,那么是方程N的一个根
D.如果方程M和方程N有一个相同的根,那么这个根必是x=1
解:A、如果方程M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那么△=b2﹣4ac=0,所以方程N也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
B、如果方程M的两根符号相同,那么方程N的两根符号也相同,那么△=b2﹣4ac≥0,>0,所以a与c符号相同,>0,所以方程N的两根符号也相同,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
C、如果5是方程M的一个根,那么25a+5b+c=0,两边同时除以25,得c+b+a=0,所以是方程N的一个根,结论正确,不符合题意;
D、如果方程M和方程N有一个相同的根,那么ax2+bx+c=cx2+bx+a,(a﹣c)x2=a﹣c,由a≠c,得x2=1,x=±1,结论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5.(2013日照)已知一元二次方程x2﹣x﹣3=0的较小根为x1,则下面对x1的估计正确的是()
A.﹣2<x1<﹣1B.﹣3<x1<﹣2C.2<x1<3D.﹣1<x1<0
解:x2﹣x﹣3=0,
b2﹣4ac=(﹣1)2﹣4×1×(﹣3)=13,
x=,
方程的最小值是,
∵3<<4,
∴﹣3>﹣>﹣4,
∴﹣>﹣>﹣2,
∴﹣>﹣>﹣2,
∴﹣1>>﹣
故选:A.
二、填空题
6.(2011秋册亨县校级月考)用公式法解方程2x2﹣7x+1=0,其中b2﹣4ac=41,x1=,x2=.
解:2x2﹣7x+1=0,
a=2,b=﹣7,c=1,
∴b2﹣4ac=(﹣7)2﹣4×2×1=41,
∴x==,
∴x1=,x2=,
故答案为:41,,.
三、解答题
7.(2014秋通山县期中)用公式法解方程:2x2﹣4x=5.
解:原方程可化为:2x2﹣4x﹣5=0,
∵a=2,b=﹣4,c=﹣5,
∴b2﹣4ac=(﹣4)2﹣4×2×(﹣5)=56>0,
∴x=frac{4±sqrt{56}}{4}=1±.
∴x1=1+,x2=1﹣.
8.(2014秋金溪县校级月考)解方程:2x2﹣2x﹣5=0.
解:这里a=2,b=﹣2,c=﹣5,
∵△=8+40=48,
∴x==.
9.(2013春石景山区期末)用公式法解方程:x(x)=4.
解:整理得:x2+2x﹣4=0,
△=b2﹣4ac=(2)2﹣4×1×(﹣4)=28,
x=,
x1=﹣+,x2=﹣﹣.
10.(2015梅州)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x+a﹣2=0.
(1)若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当该方程的一个根为1时,求a的值及方程的另一根.
解:(1)∵b2﹣4ac=(﹣2)2﹣4×1×(a﹣2)=12﹣4a>0,
解得:a<3.
∴a的取值范围是a<3;
(2)设方程的另一根为x1,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解得:,
则a的值是﹣1,该方程的另一根为﹣3.
11.(2015咸宁)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x2﹣(m+2)x+2=0.
(1)证明:不论m为何值时,方程总有实数根;
(2)m为何整数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整数根.
解:(1)△=(m+2)2﹣8m=m2﹣4m+4=(m﹣2)2,
∵不论m为何值时,(m﹣2)2≥0,
∴△≥0,
∴方程总有实数根;
(2)解方程得,x=,
x1=,x2=1,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整数根,
∴m=1或2,m=2不合题意,
∴m=1.
12.(2015昆山市一模)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3)x+m+1=0.
(1)求证:无论m取何值,原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x1、x2是原方程的两根,且|x1﹣x2|=2,求m的值.
解:(1)∵△=(m+3)2﹣4(m+1)=m2+2m+5=(m+1)2+4>0,
∴无论m取何值,原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x1、x2是原方程的两根,
∴x1+x2=﹣m﹣3,x1x2=m+1,
∵|x1﹣x2|=2,
∴(x1﹣x2)2=8,
∴(x1+x2)2﹣4x1x2=8,
∴(﹣m﹣3)2﹣4(m+1)=8,
∴m1=1,m2=﹣3.
13.(2015南充一模)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k﹣1)x+k﹣2=0(k≠0)
(1)小明考查后说,它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小华补充说,其中一个根与k无关.
请你说说其中的道理.
解:(1)∵△=4(k﹣1)2﹣4k(k﹣2)=4>0,
∴一元二次方程kx2﹣2(k﹣1)x+k﹣2=0(k≠0)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x=1时,k﹣2(k﹣1)+k﹣2=0,
即一元二次方程kx2﹣2(k﹣1)x+k﹣2=0(k≠0)有一根为1,
x=1是一元二次方程kx2﹣2(k﹣1)x+k﹣2=0(k≠0)的根,与k无关.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henao6202授课时间:2007-3-27

授课地点:xx中学八(1)班公开范围:数学组

授课内容:20.2一元二次方程解法(3)---配方法

教学目标:理解配方法的意义,会用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重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因式分解的完全平方公式内容。[a2±2ab+b2=(a±b)2]

2、填空:

(1)x2-8x+()2=(x-)2(2)y2+5y+()2=(y+)2

(3)x2-x+()2=(x-)2(4)x2+px+()2=(x+)2

说明:配方的关键是两边同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前提是二次项系数是1。

二、讲解新课

1、解方程(1)(x+3)2=2

解:x+3=±

x=-3±

即:x1=-3+x2=-3-

(2)x2+6x+7=0

这个方程显然不能用直接开平方法解,能否把这个方程化成可用开平方法来解的形式?即(x+m)2=n的形式。

我们可以这样变形:

把常数项移到右边,得

x2+6x=-7

对等号左边进行配方,得

x2+6x+32=-7+32

(x+3)2=2

这样,就把原方程化为与上面方程一样的形式了。像这种先对原一元二次方程配方,使它出现完全平方式后(即化为(x+m)2=n形式),再用开平方来解的方法叫配方法。

(板书)(一)、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二:配方法

2、例1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4x-1=0(2)2x2-3x-1=0
说明:第(1)小题引导学生自己完成,第二小题引导学生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再让学生自己完成。

解:(1)移项,得

x2-4x=1

配方,得

x2-4x+22=1+22

(x-2)2=5

开方,得

x-2=±

∴x1=2+x2=2-

(2)化二次项系数为1,得

x2-x-=0

移项,得

x2-x=

下面的过程由学生补充完整:

----------------------------------------

----------------------------------------

三、归纳小结

配方法的一般步骤(让学生总结,在黑板上板书)

1、化二次项系数为1

2、移项

3、配方(两边同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平方)

4、开方

其中“化、移、配、开”及“一半平方”用彩色粉笔标出。

四、练习

P40练习1、2

五、课外作业

P451、2

六、板书设计

20.2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一)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二--配方法例1解方程

(二)配方法的一般步骤(1)x2-4x-1=0

1、化二次项系数为1(2)2x2-3x-1=0

2、移项解:------------------------

3、配方(两边同加一次项系数一半平方)------------------------

4、开方------------------------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9018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