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写好了之后,这样接下来工作才会更上一层楼!有没有好的范文是适合教案课件?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海水晒盐”,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海水晒盐

课题6-2海水晒盐(第三课时)

内容标准了解粗盐中杂质的成分、实验的用途

学会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分离物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粗盐中杂质的成分

过程与方法学会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分离物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化学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法及学法重点:粗盐提纯的方法

难点:化学方法除杂质的原则

教法学法:实验探究及小组合作学习

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图示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实验仪器

板书设计6-2海水晒盐

三、粗盐的提纯

1杂质:不溶性杂质:泥沙—过滤除去

可溶性杂质: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钙

2物理除杂:溶解:玻璃棒烧杯

过滤:玻璃棒烧杯漏斗铁架台

蒸发:玻璃棒蒸发皿铁架台酒精灯

3化学除杂:除杂试剂的选择:氯化钡、碳酸钠、氢氧化钠、盐酸

4食盐的用途

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

三、粗盐的提纯

1杂质:不溶性杂质:泥沙—过滤除去

可溶性杂质: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钙

2物理除杂:溶解:玻璃棒烧杯

过滤:玻璃棒烧杯漏斗铁架台

蒸发:玻璃棒蒸发皿铁架台酒精灯

强调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搅拌,加速溶解

过滤:引流

蒸发:搅拌,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飞溅

3化学除杂:除杂试剂的选择:氯化钡、碳酸钠、氢氧化钠、盐酸

问题:是否需要注意加入试剂的顺序?

杂质离子:Na+Cl-SO42-Ca2+Mg2+

过量BaCl2

Na+Cl-Ca2+Mg2+Ba2+

过量Na2CO3

Na+Cl-Mg2+CO32-

过量NaOH

Na+Cl-CO32-OH-

过滤

盐酸

Na+Cl-

注意:添加的试剂必须过量,以达到完全除杂的目的

氯化钡和碳酸钠的添加顺序不可颠倒

除杂遵循的原则:不与原物质发生反应

不引进新的杂质

4食盐的用途

重要的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

制造烧碱、氯气、盐酸、纯碱等的基本原料

制造化学肥料、塑料、合成橡胶、燃料等

相关阅读

海水制盐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大家应该在准备教案课件了。用心制定好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这对我们接下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海水制盐”,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海水制盐
课题6-3海水制盐(第一课时)
内容标准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中国化工专家侯德榜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和步骤
2、知道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过程与方法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侯德榜的事迹,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法及学法教学重点: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教学难点:树立元素守恒观
课前准备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新授内容:
一、氨碱法制纯碱
[过渡]纯碱又称“面碱”,在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你知道如何从海水中制取纯碱吗?
自学指导一:快速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问题,并与同学们交流。
1、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是以、为原料,以氨为媒介,采用法制得的。
2、氨碱法制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3、氨碱法制纯碱的工序?
[教师精讲]:
反应原理:

[交流共享]:
1、石灰石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氨盐水比食盐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
3、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
[教师点拨]:1、石灰石煅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作为氧源和碳源,氧化钙转化为氢氧化钙后再与氯化铵反应放出氨气,从而实现氨的循环利用。
2、氨气易溶于水,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生成较多量的碳酸氢钠。
3、碳酸氢钠先析出,在相同温度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要小得多。
练习一:
1、利用海水制碱,是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
A.CaCl2B.MgCl2C.NaClD.ZnCl2
2、工业上常用氨碱法制取碳酸钠(将氨和二氧化碳先后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析出小苏打,再经过过滤、焙烧得到纯碱),但却不能用氨碱法制碳酸钾,这是因为在溶液中()
AKHCO3溶解度较大BKHCO3溶解度较小
CK2CO3溶解度较大DK2CO3溶解度较大
[多识一点]:我国的哪位科学家改进了制碱技术?
二、纯碱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
[过渡]工业上我们用氨碱法得到的纯碱有什么作用呢?
自学指导二、阅读课本48页,找出纯碱和小苏打的用途。
练习二
试用①KMnO4②Na2CO3③NaCl填写下列空白:
⑴用作调味品的是
⑵医药上用作消毒剂的是
⑶用于生产玻璃的是
⑷用于洗涤剂的是
[课堂小结]:
1、学生谈收获
2、师生共同对本节的知识要点再回顾
[课堂练习]:
1、下列不属于氨碱法制纯碱所需的原料是()
A石灰石B氯化钠C氢氧化钠D水
2、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会有晶体析出,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并不发生化学反应,若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先通氨气后,再通入二氧化碳则会有晶体析出,其化学方程式:,简述其原因。
3、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一种盐,然后在此溶液中加入细小食盐粉末,由于碳酸氢钠在该状态下溶解度很小,呈晶体析出,同时由于碳酸氢钠不稳定,加热后生成纯碱、水和二氧化碳。根据以上叙述简要回答问题:
⑴用上述方法进行生产时,所用的起始原料
(写出它们的化学式,下同)。
⑵最终产品是。
⑶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⑷该生产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⑸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有四:
A生产过程中部分产品可选为起始原料使用
B副产品是一种可利用的氮肥
C反应不需要加热
D副产物不会造成污染环境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用代号回答)。

海水中的化学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都在十分严谨的想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顺利!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海水中的化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七单元

金属
单元备课(上)
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三节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单元备课(下)
第七单元金属单元备课(上)
单元教材分析金属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及为普遍的一类重要物质。教材把金属的相关知识安排在氧气、水、二氧化碳及常见的酸、碱、盐等元素化合物知识之后,让学生在积累了相当多的关于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再来比较全面地认识有关金属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既有助于形成较系统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全面地认识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又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单元教学目标1、解金属和金属材料的主要特征及其应用。知道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规律及其简单应用。
2、知道铁的冶炼原理、钢铁锈蚀的原因及其防护。
3、发展学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化学、研究化学问题的能力。
4、认识“混合(熔合)”在改善物质性能、开发新材料方面的重要意义。
5、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热情。
重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简单应用、置换反应。
难点:
合金的性质、冶铁的原理、还原反应、钢铁锈蚀的原因。

单元教学计划

节次课时主要知识点主要探究活动
第一节2金属的物理性质;合金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铁矿石;炼铁的原理;还原反应。归纳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与合金的性质比较;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
第二节2金属与氧气、盐酸、盐溶液的反应;置换反应;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简单应用。铝粉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第三节1钢铁锈蚀的原因;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废旧金属回收利用的意义。铁制品锈蚀的条件。
单元备课(下)2见单元备课(下)

课题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课型新授
第课时第周年月日




标1.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用途。
2.初步建立“混合”能改变物质性质的化学观念。知道在一种金属中熔合进一种或多种其他金属(或非金属),能得到适合人类不同需要的合金。
3.了解重要的铁矿石和炼铁的基本原理。



析学生已经有了日常生活中使用金属制品的经验,也初步了解金属制品的某些特殊用途。但学生对金属的了解还不够系统,也不十分清楚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他们不了解铁矿石是怎样冶炼成钢铁的,不了解自己使用的金属制品都是用合金材料制成的,更不了解性能各异的合金竟是通过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实验探究和交流讨论,使其将自己对金属制品的成分和各项性能及其用途的认识逐渐清晰、系统、深入,进而产生学习有关金属性质和生产知识的积极心态。
重点金属的物理性质、炼铁的原理。
难点合金的性质、还原反应。
教学媒体化学教育的多媒体素材,导线、铝箔、易拉罐、订书钉、水龙头,铝片、铝合金、铜片、黄铜片、锡片、焊锡,铁架台、酒精灯等。
教学方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板书设计

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都具有特殊的金属光泽,都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和延展性。
2.金属的用途物质的用途由性质决定
如:钨熔点高→灯泡灯丝
银导电性优良→电子制造业
二、合金
1.常见的合金:青铜、黄铜、硬铝、不锈钢等。

2.合金的性质
实验探究:金属与合金性质的比较
实验结论:合金的性质与金属相比存在较大差异。

原因:组成变化、内部组织结构改变→性质变化
3.合金的用途
三、炼铁的原理
1.常见的铁矿石:赤铁矿、磁铁矿、菱铁矿、黄铁矿等。
2.炼铁的原理
①活动天地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还原反应:氧化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4.工业高炉炼铁
教学过程
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的物理性质

2.金属的用途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
(第一课时)
(提出问题)1.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用品是金属制成的?2.你知道我国古代从何时开始生产和使用金属制品?我国现代金属工业生产状况如何?
(投影彩色图片)常见的金属制品
(提出问题)金属制品种类繁多、应用广泛的原因是什么?
(活动天地)举出一些常见或常用的金属制品,想一想各是用什么金属制成的?分别应用了金属的哪些性质?你认为金属有哪些共性?
(小结)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分组讨论,交流课下收集的有关资料及金属制品。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进行识记

学生思考

分组讨论交流,各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观察、识记
二、合金

1.常见的合金

2.合金的性质(提出问题)不同的金属性质是否完全相同?请阅读课本29页第一段,同时分析“在线测试”内容。
(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金属制品是纯金属制成的吗?究竟什么是合金?为什么要生产合金?
(设问)纯金属与合金的性质是否相同?
(实验探究)金属与合金性质的比较

(引导)金属在熔合了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后,不仅组成发生变化,其内部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科学探究)高碳钢、低碳钢、不锈钢三种不同的铁合金。

(引导)利用这种方法,人工制得一些特殊需要的金属材料。

(练习)课本P34“挑战自我”

(小结)引导学生畅谈对这一节学习内容的体会和感想,进行学习反思。
阅读、思考、讨论,完成在线测试。

阅读、回答、总结,得出合金的定义。

分组实验、观察、操作、体会、比较,得出结论。
认识合金与纯金属的比较,性质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学生分组交流各自的假设、实验设计方案及实验记录、最终结论。

课下查阅P31有关无声、记忆、低温超导等功能的新型材料的小知识以及“多识一点”栏目中的知识。

独立思考,完成练习。

学习讨论,交流学习过程中的体会、感想、收获。

教学过程
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三、炼铁的原理

1.常见的铁矿石
2.还原反应第一节常见的金属材料
(第二课时)
(引导)众多的金属材料中,铁及其合金一直在生产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钢铁工业的发展状况是世界各国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提出问题)你知道常见的铁矿石有哪些吗?
(投影彩色图片)常见的铁矿石
(提出问题)人类是如何从铁矿石中得到铁的呢?
(活动天地)演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的实验;提出问题:如何判断反应中生成了什么物质?装置中右边的酒精灯起什么作用?
(练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铁中的氧被一氧化碳夺去,铁被还原出来,一氧化碳是还原剂。化学上把氧化物中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还原反应。
(引导)钢铁工业中,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来炼铁的。

(投影彩色图片)工业高炉炼铁

(练习)课本P34“挑战自我”及《助学》相关习题

(小结)引导学生畅谈对这一节学习内容的体会和感想,进行学习反思。

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进行识记

观察实验

分组讨论交流,各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学生分别完成,相互核对检查。

学生分析识记还原反应

联系知识进行原理分析

独立思考,完成练习。

学习讨论,交流学习过程中的体会、感想、收获。

教学随笔

课题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课型新授
第课时第周年月日




标1.知道镁、铝、铁、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及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能说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
4.通过我国古代湿法冶金术介绍,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析学生已经知道了镁带、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铜能跟氧气反应,镁与盐酸、硫酸反应等事实,但这些知识是零碎不系统的。本节课应从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入手,使学生对不同的金属化学活泼性不同产生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再来认识金属在水溶液中与酸或盐反应的情况,归纳其活动性规律。
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判断金属与酸或盐溶液能否反应。
教学媒体铝粉、铁丝、铜丝、铝片、锌片、盐酸、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滤纸、坩埚钳、酒精灯、试管等。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讨论归纳法
板书设计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①镁与氧气的反应

②铁与氧气的反应

③铜与氧气的反应
2.[活动天地]铝与氧气的反应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1.实验探究

2.金属活动性顺序

3.置换反应

三、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1.①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②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2.金属(强)+盐溶液→新盐+新金属(弱)

3.湿法冶金
教学过程
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1.金属活动性顺序

2.置换反应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引导复习)许多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镁与氧气的反应
②铁与氧气的反应
③铜与氧气的反应
(活动天地)铝粉的燃烧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交流共享)分析哪些原因可以导致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引导)很多金属不仅可以跟氧气反应,还能与盐酸或硫酸反应;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镁与盐酸的反应
②锌与硫酸的反应
(实验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
盐酸稀硫酸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下列问题:①哪些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②比较三种金属与酸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按由强到弱排列。
(小结)金属活动性顺序并板书,介绍谐音记忆方法:“加盖那煤炉,心铁西迁,轻,统共一百斤。”
(活动天地)完成课本P37“活动天地”中化学方程式并分析反应的共同特点。
(小结)置换反应的定义和反应特点
(知识归纳)引导学生归纳化学反应的类型:四种基本类型和三种非金属类型。
(练习)完成课本P39“在线测试”,各小组共同交流。
(小结)引导学生畅谈对这一节学习内容的体会和感想,进行学习反思。
各组分别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相互检查核对。

认真观察反应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
讨论交流,分析可能的原因。

各组分别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相互检查核对。

分组完成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共同小结并识记

独立思考,完成练习;共同分析归纳。
各小组讨论归纳化学反应类型并分析特点,认真识记。
独立完成练习,各组共同交流核对。
学习讨论,交流学习过程中的体会、感想、收获。

教学过程
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三、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湿法冶金术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
(复习)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等知识。
(引导)金属能与氧气、酸反应,活动性较强的金属能与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而盐溶液中往往会电离产生金属离子,这些金属离子能否与金属发生置换反应吗?
(实验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硫酸铜硝酸银氯化钠
Zn
Fe
Cu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分析下列问题:哪些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你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发生的反应中,加入盐溶液中的金属与盐中的金属在活动性的强弱上有何关系?
(板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特点。
(小结)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规律
金属(强)+盐溶液→新盐+新金属(弱)
(归纳)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与剧烈程度,判断金属能否与酸反应,判断金属能否与盐溶液反应等。
(开阔视野)湿法冶金术
(练习)完成课本P40“挑战自我”,各小组共同交流。
(小结)引导学生畅谈对这一节学习内容的体会和感想,进行学习反思。

共同回顾复习,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各组合作检查。

引起思考

分组完成实验,填写实验记录,分析回答问题。

各组讨论归纳并全班交流,共同得出结论。

认真阅读识记
独立完成练习,各组共同交流核对。
学习讨论,交流学习过程中的体会、感想、收获。

教学随笔
课题第三节钢铁的锈蚀与防护课型新授
第课时第周年月日




标1.了解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以及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
2.了解废旧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认识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对环境及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3.通过对钢铁锈蚀条件的探究,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探究各要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知道钢铁制品在潮湿空气中、表面不洁等条件下容易生锈,也了解一些防止钢铁生锈的简单方法,但尚不能全面地了解导致钢铁锈蚀的各种因素和防止钢铁锈蚀的方法。因此,教学的起点应当从学生已有的有关钢铁生锈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对钢铁锈蚀的原因提出猜想,然后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再通过交流、讨论得出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分析提出减缓钢铁锈蚀的措施。
重点钢铁锈蚀的因素及防锈方法
难点钢铁锈蚀因素的探究
教学媒体多煤体图片素材,铁钉、蒸馏水、食盐水、食醋、试管等实验素材。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自学研究法、讨论法、讲述法
板书设计

第三节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一、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
洁净铁钉现象
放入干燥试管
浸入蒸馏水
一半浸入蒸馏水
一半浸入食盐水
食醋浸湿
钢铁的修饰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二、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
1.保持铁制品的洁净干燥
2.覆盖保护层
3.制成合金(不锈钢)
三、废旧金属回收利用的意义
1.有利于金属资源的充分利用
2.有利于保护环境
教学过程
知识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钢铁锈蚀的因素

二、减缓钢铁锈蚀的方法

三、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

第三节钢铁的锈蚀与防护
(引导)家庭中使用的铁制品,如铁锅、菜刀等,隔一段时间不用就变的锈迹斑斑,而一些不锈钢制品却没有锈迹出现;这是为什么呢?
(活动天地)探究钢铁锈蚀的因素
引导各组学生展示实验成果,交流:实验假设、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洁净铁钉现象
放入干燥试管
浸入蒸馏水
一半浸入蒸馏水
一半浸入食盐水
食醋浸湿
(小结)钢铁锈蚀的原因: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导)世界各国每年因金属腐蚀所造成的损失超过7000亿美元,这多么让人惊心!那么怎样才能防止或减缓金属的腐蚀呢?
(投影)图片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图片中的金属制品是采取了什么措施防止生锈的?
(自学)课本P43内容,归纳防止钢铁锈蚀的方法。
(讨论)自行车是很多同学上下课采用的代步工具,你认为怎样保养才能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小结)防止或减缓钢铁生锈的方法:
1.保持铁制品的洁净干燥
2.覆盖保护层
3.制成合金(不锈钢)
(引导)金属制品使用过程中的新旧更替现象很常见,想一想我们身边有哪些废弃的金属制品?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的角度,应该怎样处理这些金属制品?
(自学)课本P44“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内容,讨论回收利用废旧金属的必要性和意义。
(小结)金属回收利用的意义
1.有利于金属资源的充分利用
2.有利于保护环境
(练习)课本P45“挑战自我”
(小结)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

思考分析,交流讨论。

各组展示实验成果,交流分析,得出钢铁锈蚀的原因。

共同小结,识记。

引发思考

阅读自学,归纳总结。

思考讨论,共同交流。

共同小结,识记。

阅读自学,归纳总结。

共同小结,识记。

独立完成练习并交流
交流学习中的收获

单元备课(下)

知识回顾整合
第七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元素在自然界里分布并不均匀,如智利富藏铜矿,澳大利亚多铁矿,山东的黄金储量居我国首位,但从整个的地壳含量的多少分析,最丰富的金属元素是()
A.FeB.SiC.OD.Al
2.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钛的合金是制造飞机和轮船的理想材料
C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被腐蚀
D.锌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铁的表面镀锌不能防止铁生锈
4.下列可用于验证铜、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一组药品是()
①Cu、Zn、FeSO4溶液②Cu、Fe、ZnSO4溶液③Zn、FeSO4溶液、CuSO4溶液④Fe、CuSO4溶液、ZnSO4溶液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5.镍氢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产生镉污染的镉镍电池,镍氢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NiO(OH)+H22Ni(OH)2。则Ni(OH)2中Ni元素的化合价为()
A.+1B.+2C.+3D.+4
6.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A.延展性B.导电性C.弹性D.导热性
7.纳米材料在军事上有广泛用途,美国军用飞机F-117的表面就涂有隐身材料——纳米氧化铝等。氧化铝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AlOB.AL2O3C.Al2O3D.Al3O2
8.碳在高温下可以和氧化铁反应,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Fe2O3+3C3CO2+4Fe,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铁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碳是还原剂D.氧化铁是还原剂
9.随着社会的发展,废旧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因废旧家用电器里的电路板张含有Al、Fe、Cu、Ag、Au(金)等多种贵重金属,使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贵重金属成为一种新的行业。在回收贵重金属的过程中,如把废旧电路板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然后过滤,剩余的固体不应该有的金属是()
A.Al、FeB.Fe、Au(金)C.Al、CuD.Fe、Ag
10.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用盐酸除去铁锈Fe2O3+4HCl===2FeCl2+3H2O
B.验证铜的活动性比银强Cu+2AgCl===CuCl2+2Ag
C.检验二氧化碳气体CO2+Ca(OH)2===CaCO3↓+H2O
D.制取少量硫酸镁MgCl2+Na2SO4===MgSO4+2NaCl
二、填空题
1.第七单元学完以后,化学学习兴趣小组对“金属活动性顺序”从内容、规律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请你认真填写下面的空白内容:

(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AlZnFeSnPb(H)CuAgPtAu

(2)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是。

试举出实际应用的实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必须符合三点①K、Ca、Na三种金属非常活泼,不能把金属直接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②;
试举出实际应用的实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化学是关于人类如何应用物质的科学。根据你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保护膜,是为了防止和减缓铁的锈蚀;在实验室里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加热和加入二氧化锰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虽然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极其复杂,但是人类可以根据物质的,通过改变来控制化学反应。
3.通过化学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化学反应。请用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1)不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原因。
(2)用石灰乳粉刷墙壁能形成坚硬的墙面。
(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既方便快捷又环保。
4.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⑴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
由此可判断:
①S、Cl2、I2、Br2非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
C.D.
5.下列有三种制取硝酸铜的方案:
方案一:Cu+4HNO3(浓)=Cu(NO3)+2NO2↑+2H2O
方案二:3Cu+8HNO3(稀)=3Cu(NO3)+2NO↑+4H2O
方案三:2Cu+O2+4HNO3(稀)=2Cu(NO3)2+2H2O
请你从经济、环保的角度分析考虑选择一种最适宜的方案,你选择方案而不选其它方案的理由是(写两点):。
三、实验题
1.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钢铁年产量的1/4。某学生想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他将干净的铁钉分别同时入放A、B、C三支试管中进行研究。
(1)请你帮助该学生完成下列实验设计的内容:
编号操作方法实验目的
A探究铁在干燥空气中的生锈情况
B放入铁钉,注入蒸馏水浸没铁钉,并用植物油液封
C探究铁在有空气和水封时的生锈情况
(2)一周后,编号为________的试管中的铁钉最易生锈。
(3)用相同材料制作,经过相同时间防锈处理的铁栏杆,安装在南方比安装在北方更易生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焊接铁管时,为了使接口更加牢固,常用稀盐酸清洗接口处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校学生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实验情况如下:

实验
操作

实验
现象铝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没有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从上述实验现象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猜想]针对你发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大胆提出你的一个猜想:

[设计方案]根据你的猜想,任选下列实验用品,进行实验设计。
实验用品:10%的稀硫酸、30%的稀硫酸、相同大小的铝片(若干)、氯化钠
试管、试管夹、酒精灯、镊子、药匙、砂纸
操作步骤
(用图示说明或文字叙述均可)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相应的结论
(请在考试结束后,到化学实验室实施你的设计方案,验证你的猜想。)
[评价与反思]通过这次探究,你得到的启示或感受是:
四、计算题
1.某同学为探究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项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所取合金的质量/g202040
所加稀硫酸的质量/g10012080
生成氢气的质量/g0.40.40.4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试回答以下问题:
(1)上表三次实验中,合金里的铁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溶液的质量是_____g。
(2)该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第三次实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结果保留至0.1%)。

2.小娟想测定Cu—Zn合金和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了一瓶末标明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她能测出铜的质量分数的合金是合金。
(2)小娟取该合金的粉末32.5g,与足量该盐酸充分反应后,经测定产生了0.4g气体,请你帮助她计算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3)若想测出该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你认为实验时必须提供和测出的数据是
(选填序号)
A、参加反应的合金质量B、参加反应的稀盐酸质量
C、生成的气体质量D、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体积和密度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


《海水为什么是蓝的》
邓琮琮
【自学指导】
1.学习本文随笔式的表现形式,不必拘泥文章中的科学术语及科学原理。
2.感受文中不同表达方式的作用,学习在叙述故事中穿插议论、阐述道理的写作方法。
3.了解“好奇心”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意义,培养勤学好问的观念。
【正音正字】
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
呈勋爵稚愧疚忌讳
【积累词语】
一时语塞饶有兴味闻名于世源源不断训练有素不知不觉闭目塞听
止步不前失之交臂痛心疾首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不得而知难以信服
【朗读课文】
【课文简析】
第一部分(第1-9段),写拉曼巧遇一对母子,并为他们释疑解惑。这一部分以记叙为主,并为下面拉曼的质疑作铺垫。
第二部分(第10-15段),举例证明好奇心的重要性。这一部分以议论为主,两个反面事例论证有力。
第三部分(第16段),写拉曼的新探索、新贡献。这一部分以说明为主。
第四部分(第17-18段),写拉曼荣获诺贝尔奖。卒章显志,揭示文章的主题。
作者文笔生动,中心亦不难看出,但其中隐含的许多意思未必一下子都能注意到。
要在朗诵中感受文章的美,在朗诵中体会作者的深意,在朗诵中提高文学修养。文章中所涉及到的科学原理,恐怕难以解释透彻,所以这部分虽然会成为阅读文本的难点,利用课后自己搜寻资料的方式解决,课堂上只要明白作者的写作目的不是为了介绍具体的科学原理,而是着重于表达认识就可以了。
【思维训练】
1.拉曼为什么会获得诺贝尔奖?
①他发现了“拉曼效应”,为人类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②“好奇心”将他领上了神圣的奖台。
2.概述课文内容,“好奇心”有什么作用?如果在科学研究中失去好奇心会怎么样呢?
拉曼受充满好奇感的稚童的触动,唤醒科学的“好奇心”,经过科学的探索,终于探明了“海水为什么是蓝的”原因,也由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约里奥居里和李比希两位科学家因失去好奇心而错失机会。这就是失去“好奇心”带来的恶果,从而强调“好奇心”在探究科学知识中的重要性。
3.圈划课文的中心语句。这个句子的含义是什么?
全文的末句。
要点:只有始终保持不断反思、孜孜以求、不倦探索的精神,我们才能获得成功。
4.列举中外科学家因好奇心而获成功的例子,进一步体会科学发明需要好奇心的道理。
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产生好奇心,进而创立万有引力定理。
瓦特看到壶水沸腾,产生好奇,进而发明蒸汽机。
5.本文的主旨是什么?
本文以拉曼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任何事物始终都要保持“好奇心”,“失去好奇心是科学家发现与发展中最大的忌讳。”
6.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拉曼效应”。
拉曼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称为“拉曼效应”。
7.读了这篇课文,你认为科学发现需要哪些精神品质?
科学发现需要有好奇心;有严谨细致的研究态度;不迷信权威、不自以为是,深入探究的精神品质。
8.你从约里奥居里和李比希的经历悟出什么道理?
轻信和自以为是往往会扼杀科学家的好奇心,使他们不能深入研究,最终使他们与科学发现失之交臂。
9.约里奥居里和李比希的经历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从反面说明失去好奇心是科学家发现与发展中最大的忌讳,同时与拉曼形成对比,衬托拉曼作为一名科学家而具有好奇心的难能可贵。
10.拉曼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拉曼的成功在于既有好奇心,又有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的工作方法,不自以为是、马虎松懈等素质。
11.用日常生活实例,说明好奇心的培养对学习的重要意义。
12.举例说明“也许新的发现就在你‘已知’的‘未知’之中”这个观点。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3.预习《诉衷情》。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8970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