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要求1.认识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新词。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3.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
难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教学
课时两课时
小 麻 雀
有只黄嘴小麻雀名叫普季克,住在屋檐下那个温暖的窝里。[句导读:交代了小麻雀的窝在屋檐下,为下文写普季克从窝中摔下来遇到危险作了铺垫。][①课文开篇介绍了文章的哪些要素?“黄嘴”写出了什么特点?]他还不会飞,只能拍着翅膀,伸着脖子,往窝外东张西望,想快点儿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合不合自己的心意。[②“东张西望”写出了小麻雀怎样的神态?]麻雀妈妈看见了,有些不放心,就说:“孩子,小心,会摔下去的!”[③“看见了”“就说”表现了麻雀妈妈怎样的心情?]
段导读:普季克不会飞,在窝里东张西望,妈妈不放心。
“摔下去会怎么样呢?”普季克歪着脑袋问。
“一摔下去,猫就会把你吃了!”妈妈向他解释。
日子就这么过去了,可普季克的翅膀长得不紧不慢。[句导读:“不紧不慢”表现出小麻雀想飞出去的急切心情。]
有一回,天上刮起了风,普季克又问妈妈:“这……这是怎么回事啊?”[④句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妈妈向他解释:“这是刮风。刮风时,你要当心,不然的话,被风刮到地上,就会让猫给吃了!”[句导读:妈妈两次提醒,说明妈妈时刻关注着孩子,唯恐他出意外。][⑤用“不然……就……”的句式说明了什么?]
普季克不爱听这些,他摇着脑袋说:“树为什么要摇来晃去呢?树不摇,风就没了……”[句导读:这里的省略号表示普季克还问了许多问题,这是对问题的省略。][⑥“不爱听”“摇着脑袋”表现了普季克怎样的心理?]
妈妈说不是那么回事儿,可普季克还是不相信,他样样都爱按照自己的意思解释。[⑦“还是”“样样都”“按照自己”说明普季克是个怎样的孩子?]
一个庄稼汉从屋檐下走过,两条胳膊摆来摆去。普季克就说:“他翅膀上的毛都让猫给咬掉了,光剩两根骨头了!”[句导读:从普季克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勤奋好学,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急切地想去了解这个陌生的世界。]
妈妈纠正说:“你说得不对。他是人,人没有翅膀。”
“为什么?”
“人是高一等的动物,他们不是用翅膀飞,而是用双脚走。”[⑧用“不是……而是……”的句式意在说明什么?]
“不对!谁都该有翅膀。我长大了,要让所有东西都能飞。”[⑨“不对”“都该有”“都能飞”与前文有什么关系?表现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13自然段):写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好奇,又不听妈妈的劝告,总爱按自己的意愿做事。
普季克不相信妈妈的话。[⑩这句话起什么作用?]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这句话与下文有什么关系?]一天,他蹲在窝边,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编的歌。他越唱越高兴,不知不觉就手舞足蹈(dǎo)起来,一不留神,掉到窝下边去了。[“越唱越高兴”“不知不觉”“手舞足蹈”这些细节,写出了普季克怎样的神态?]一只大花猫,眼睛绿莹莹的,正好蹲在那里。[句导读:这句话表明大花猫很想吃小麻雀,也说明麻雀妈妈的告诫是正确的。“绿莹莹”是描写大花猫的眼睛的,给人一种恐惧的感觉。]普季克惊慌失措,拼命扇动着翅膀。
段导读:写普季克从窝里掉了下去,正好有一只大花猫蹲在那里,情况十分危急。
妈妈从树上扑下来。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dènɡ)着大花猫。[这两句话中“扑下来、推到一边、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等词语说明了什么?]她那凶猛的样子,使大花猫大吃一惊。
段导读:写妈妈不顾一切地挡在普季克身前。
普季克又害怕又着急,一下子竟从地上飞了起来,落到了窗台上。[句导读:“竟”字写出小麻雀能飞起来是件出人意料的事。]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上的羽毛却让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不过,她好像一点儿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怎么样?怎么样?”[“一点儿也不在乎”“欢天喜地”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写妈妈询问普季克的情况。
“嗯,没什么!”普季克说,“总得一样一样学嘛!”[句导读:普季克告诉人们,小孩儿获得本领,不仅需要长辈们的言传身教,更需要在实际生活中经受锻炼,这样才能快快成长。]
大花猫蹲在地上,舔(tiǎn)了舔爪上麻雀妈妈的羽毛,绿莹莹的眼睛盯着他们,懊恼地叫着:“妙极了的一只肥嫩小麻雀,像老鼠一样妙,喵喵,可惜没有了!”[这句话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第二部分(第14~18自然段):写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地保护他,尾巴上的羽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普季克终于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鼻子酸酸的”说明了什么?]
第三部分(第19自然段):写普季克会飞了,心里很高兴;可看到妈妈光秃秃的尾巴,心里又很难
过。
说明了妈妈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孩子,对自己受的伤根本没放在心上。表现了妈妈对普季克的爱。
拟人手法。这句话用拟人的手法把大花猫在麻雀们逃开后的馋涎欲滴相完全暴露出来了。
说明了普季克感到心疼与内疚,他已经开始懂得母爱的伟大,他已经长大了。
1.学习本课的生字及新词,提高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能力。
2.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生字、新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一 回忆旧知激趣,导入课文题目
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了好多篇有意思的童话,你们还记得哪些呢?这些童话,不仅向我们叙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还给我们以启示,让我们知道为人处世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看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板书:小麻雀)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小声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和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
(2)重点指导:蹈。(形声字,左边表形,右边表声。)
右边部分谁认识?(舀 yǎo。)
你还知道哪些带“舀”的字?(稻、滔、韬。)
你有什么发现?(这些字的韵母都是ao。)
这个字哪儿最容易写错?(右边容易写成“”。)
你还知道哪些带“”的字?(馅、焰)这些字在读音上有什么特点?(韵母都是an。)
(3)理解词语。
手舞足蹈:双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极点。
惊慌失措:由于害怕慌张,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
懊恼:心里别扭,烦恼。
纠正:改正。
3.整体把握,理出线索,感受小麻雀的成长过程。
(1)找出写成长发展的阶段。默读课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长过程中,大致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找出文中相应的概括性语句,画出来,读一读。
出示课件:开始( ),后来( ),最后( )。(第8自然段:不相信,样样按自己的意思解释——第14自然段:不相信,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第19自然段:会飞了,感到高兴;但看到为自己受伤的妈妈,鼻子酸酸的)
(2)根据成长阶段分段,看看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讲述了上述内容。
第一部分(第1~13自然段):写普季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好奇,不听妈妈的劝告,总爱按自己的意愿做事。
第二部分(第14~18自然段):写普季克不小心掉在一只大花猫的旁边,妈妈奋不顾身地保护他,尾巴上的羽毛却被大花猫咬掉了。
第三部分(第19自然段):写普季克会飞了,心里很高兴;可看到妈妈光秃秃的尾巴,心里又很难过。
4.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梳理,明确重点问题。
小麻雀和麻雀妈妈是一对怎样的母子?
(小麻雀普季克是个自负、不虚心的孩子;麻雀妈妈是个对孩子十分关心体贴的好妈妈。)
三 总结感悟
1.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有感情地熟读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
1.理解课文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全面、正确地认识这对母子。
2.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重点句投影。
一 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屋檐脖子嗓子手舞足蹈绿莹莹 懊恼老鼠光秃秃
2.同桌互相检查、纠正。
二 引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在自然界中,动物与人的成长过程有着相同的经历,妈妈们在教育自己子女上也有着共同的做法。高尔基就介绍了这样一只叫普季克的小麻雀和他的妈妈。今天,我们就随着大作家高尔基去体验小麻雀普季克的成长过程,或许你能吸取到一些成长经验呢。
三 交流探究,品评赏鉴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成长过程。
这是一对怎样的母子呢?让我们到普季克的成长过程中去感受。以读代讲,初步体会人物特点。
默读课文第1~13自然段,你对普季克及他的妈妈分别有了什么了解?
(1)普季克:对外界很好奇,求知欲很强。普季克是一个自以为是、自作聪明的孩子。
(2)他的妈妈:对孩子十分关心,总是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生活常识,生怕孩子有危险。
分角色朗读:同座位两个同学一个读妈妈,一个读普季克,只读两人的对话。读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读出普季克的天真与幼稚。
2.品读重点段,感受母爱的伟大与普季克的成长。
(1)出示第14、15自然段。
①对比读:
普季克不相信妈妈的话。他还不知道,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一天,他蹲在窝边,扯着嗓子,唱着自己编的歌。他越唱越高兴,不知不觉就手舞足蹈起来,一不留神,掉到窝下边去了。一只大花猫,眼睛绿莹莹的,正好蹲在那里。普季克惊慌失措,拼命扇动着翅膀。
妈妈从树上扑下来。她把普季克推到一边,浑身的毛竖起来,张大了嘴巴,双眼直瞪着大花猫。她那凶猛的样子,使大花猫大吃一惊。
通过对比读,你有什么体会?对这对母子,你有怎样的认识?画出重点语句体会。
(这段话中“扑下来”“推到一边”“竖起来”“张大了嘴巴”“直瞪”说明妈妈心里只挂念普季克的安危,毫不犹豫地飞下来,挡在孩子的面前,丝毫没有想到自己,使读者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小结:妈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孩子,爱孩子超过爱自己。
②朗读,展开想象。
读着这样的语句,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同学描绘头脑中出现的画面。)
(出示书中的图)教师激情设疑:同学们,在强大的敌人面前,有一只老麻雀挺身而出,用渺小的身躯拯救自己的孩子。此时此刻,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学生朗读。
(2)出示第16自然段。
普季克又害怕又着急,一下子竟从地上飞了起来,落到了窗台上。紧跟着,妈妈也飞了起来,可尾巴上的羽毛却让扑上来的大花猫咬掉了。不过,她好像一点儿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边,啄啄他的后脑勺,欢天喜地地问:“怎么样?怎么样?”
重点体会“一点儿也不在乎”“欢天喜地”。
(“一点儿也不在乎”“欢天喜地”说明了妈妈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孩子,对自己受的伤根本没放在心上,表现了妈妈对普季克的爱。)
谈感受,朗读。
(3)让我们再一次感受那母爱的伟大。指名分角色朗读第14~18自然段。(分角色对话,感受小麻雀的成长。)
多么动人的画面,多么感人的话语!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普季克,当你掉下来,正在害怕时,看到妈妈扑下来,你有什么想法?是什么力量,使你竟然飞了起来?当你看到妈妈因保护你而失去了尾巴,因你学会飞而高兴得忘却自己的疼痛时,你又有什么感受?经历了这些事,你都学会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
(引导学生一方面感受母爱的伟大;一方面认识小孩子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另外,明确要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生活的本领。)
(4)学习第19自然段。
普季克终于会飞了,他感到十分高兴;可看着妈妈那光秃秃的尾巴,他又觉得鼻子酸酸的。
你能用“既……又……”的句式表达同样的内容吗?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普季克为什么觉得鼻子酸酸的?此时此刻,你有话要对普季克的妈妈说吗?(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谈:一方面感受妈妈的爱,一方面请妈妈不要唠叨,应该多教小麻雀一些本领。)
四 拓展延伸,检验成长
创设新的情境:看来普季克从中总结了成长的经验与教训。学会飞的小麻雀普季克,开始在妈妈的带领下练习捕食了。这回,妈妈会吸取经验,怎样教普季克,普季克又会怎样学习呢?想象场景,动笔写写人物之间的对话。注意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的使用。
1.自然界的动物和人有着相似的经历,因此可以让学生体验小麻雀普季克的成长经历,并联系自身实际吸取成长经验。
2.课外链接老舍的《小麻雀》和屠格涅夫的《麻雀》,让学生比较阅读,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梳理自己的发现,体悟感情和写作方法的异同。
1.看拼音,写词语。
2.照样子,写词语。
绿莹莹 红彤彤 金灿灿
不知不觉 不紧不慢 不慌不忙
欢天喜地 顶天立地 惊天动地
3.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1)普季克惊慌失措,拼命扇动着翅膀。
(2)她那凶猛的样子,使大花猫大吃一惊。
4.读句子,给加点的词写出意思相近的词。
(1)他还不会飞,只能拍着翅膀,伸着脖子,往窝外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2)妈妈纠正说:“你说得不对。他是人,人没有翅膀。”(改正)
一 作者资料库——高尔基
高尔基(1868~1936),苏联作家。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代表作《母亲》描绘了无产阶级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塑造了共产党员工人巴维尔和革命母亲尼洛芙娜的感人形象,被公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
二 麻雀
麻雀是与人类伴生的鸟类,栖息于居民点和田野附近。白天四处觅食,在地面活动时双脚跳跃前进,翅短圆,不耐远飞,鸣声喧噪,主要以谷物为食。当谷物成熟时,多结成大群飞向农田掠食谷物。繁殖期食部分昆虫,并以昆虫育雏,繁殖力强。在北方,三、四月开始繁殖,每年至少可繁殖两窝。在南方,几乎每月都可见麻雀繁殖雏鸟。巢简陋,以草茎、羽毛等构成,大都建在屋檐下或墙洞中。
三 人类对麻雀的评价
在历史上,麻雀曾经一度被列入“四害”而遭到捕杀,但是在2000年8月,国家已经将麻雀列入保护动物的目录之中,从那时起,任何捕杀、销售和食用麻雀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麻雀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四 有关麻雀的歇后语
麻雀嫁女——细吹细打麻雀饮河水——干不了
麻雀搬家——叽叽喳喳麻雀飞进照相馆——见面容易说话难
教学
要求1.认识本课的生字,学会书写。能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课文叙述中领悟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重点
难点1.阅读课文内容,领悟本文的表达方法,提高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
2.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
课时两课时
狼牙山五壮士
1941年秋,日寇(kòu)集中兵力,向我晋察冀(jì)根据地大举进犯。[句导读:从“集中兵力”“大举进犯”中可看出敌人兵力强大,与下文担任掩护任务的五位壮士形成对比,说明敌众我寡,五位壮士接受的任务将十分艰巨。][①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当时,七连奉命在狼牙山一带坚持游击战争。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七连六班接受掩护群众和连队的任务。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②他们是采取怎样的策略来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句导读:这句既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又是总起下文的中心句。][③“一次又一次”说明了什么?]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ɡ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④这句话表现了什么?]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běnɡ)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⑤以上几句话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⑥“横七竖八”说明了什么?]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五壮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tuó),那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句导读:这是一个设问句,告诉我们五位战士走向狼牙山顶峰的原因。一个“走”字,体现出班长态度坚决果断,饱含着五位战士高昂的斗志与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⑦试分析“斩钉截铁”和“热血沸腾”这两个成语的表达效果。]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⑧如何理解“绝路”二字的含义?]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五壮士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⑨用“一面……一面……”的句式表达五壮士怎样的性格特点?]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句导读:概括了诱敌上山途中,五位壮士英勇歼敌的情况。]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jiàn),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句导读:具体介绍了班长沉着冷静地指挥战斗,有效地利用手中的战斗武器。从“他举起石头”,指挥战士“用石头砸”这个举动,可见他的机智善战。“砸”字体现出战士对敌人刻骨铭心的仇恨。]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⑩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简要分析。]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段导读:写五壮士痛歼敌人。
又一群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嗖(sōu)的一声拔出手榴弹,拧开盖子,用尽全身气力扔向敌人。[句导读:“用尽”一词体现了五位战士对敌人的仇恨。同时这句与上段中“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一句照应,突出最后一颗手榴弹的作用。]随着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五壮士诱敌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
五位壮士屹(yì)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回头望望”四个字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说明了什么?]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句导读:文中“说”“砸”“走”“跳”“昂首挺胸”等词写出了五位战士跳崖时的无畏与悲壮,好像不是走向死亡,而是又投身于一场新的战斗。]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的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这两个词语赞扬了五壮士怎样的崇高精神?]
第五部分(第6~9自然段):写五壮士英勇跳崖,为革命献身。
赞扬了五壮士为祖国、为人民壮烈牺牲的崇高精神。他们那壮烈豪迈的口号是亿万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表达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侵略者斗争到底的坚定决心。
1.认识本课的生字,学会书写。能正确读写本课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理清文章脉络,并能概括出各部分的小标题。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生字、新词卡片。
一 图片导入,激发情感
1.出示狼牙山风光图片,请同学们欣赏。
2.导语:同学们欣赏了这组风光图,你们一定被那绮丽的景色吸引了。这里由于群峰状似狼牙,直刺云霄,故名为狼牙山。狼牙山有五坨三十六峰,山上既有流泉飞瀑、苍松翠柏,又有石棋盘、老君堂等历史遗迹。在巍然耸立的顶峰棋盘陀有一座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高大雄伟,你们想知道这座纪念塔的来历吗?今天,我们将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一同了解他们的事迹,感受他们的伟大精神。
3.书写课文题目——狼牙山五壮士。
二 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学习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扫清生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根据自学生字的方法,掌握字形,规范书写,注重积累。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
(4)标出自然段序号,把不理解的语句标出来,与大家讨论。
2.学生按要求自主学习。
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
(1)读准字音。(投影生字、新词卡片)
(2)认清字形。
①找出相同结构的生字。
上下结构:壁 坠 雹半包围结构:庙
左右结构:榴 弹 抡 绷 瞄 拧 眺
②形近字识记法。
换偏旁的字:抡——论 壁——璧 眺——桃
加偏旁的字:留+木=榴 朋+纟=绷 苗+目=瞄 包+雨=雹 队+土=坠
(3)一字组多词。
坠——坠落 坠毁 坠地 耳坠
(4)规范书写。
①字变部首、笔画变形的字:“雹”部首是“雨”,作为部首应该写成“”。
②“抡”的笔顺:
(5)理解词语。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山涧:山间的水沟。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惊天动地:惊动了天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辉煌。
全神贯注:全部精神(精力)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贯注,集中。
(6)全文共有9个自然段。
三 细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五壮士”是哪五个人。
(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自己英勇跳崖的故事。“五壮士”是指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2.再次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课文分为哪几个部分,讨论每一部分的意思。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学生讨论全文的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介绍七连六班接受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五壮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五壮士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五壮士诱敌上狼牙山顶峰,英勇歼敌。
第五部分(第6~9自然段):写五壮士英勇跳崖,为革命献身。
3.根据课文记叙的顺序,请同学试着概括小标题,突出每一部分的重点内容,完成填空。
接受任务→()→()→()→英勇跳崖
(可概括为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
4.分部分朗读课文,谈一谈你被哪部分内容所感动。
5.有感情地朗读令自己感动的内容。
四 总结全文,拓展资料
1.总结:这节课我们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课文的层次,学习了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课文的表达方法,同时我们还准确概括了各部分的小标题,更清晰地把握了课文的脉络。
2.拓展:开课伊始,我们欣赏了狼牙山的风光图。在抗日战争时期狼牙山是晋察冀边区的东大门,它不仅在军事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是抗日根据地的武器装备库。1941年秋,日军纠集三四千人的兵力,进犯我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地区。当时在这一地区隐蔽着许多干部和三四万群众。由于我主力部队转移到敌后去了,所以防守狼牙山的八路军只有一个连的兵力,这个连就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七连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决定将连队主力和干部群众转移到龙王庙,由这个连的六班担任掩护任务。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即由此引发。
1.理解课文内容,重点学习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时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语句,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的献身精神。
2.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一些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重点语句投影。
一 课文题目导入,激发兴趣
1.齐读课文题目,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狼牙山”告诉了我们地点,“五壮士”告诉了我们主要人物。)
2.“五壮士”可以换成“五战士”吗?谈谈自己的看法。
(不能换。因为文中的五位战士不是一般的战士,他们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敢于献身,所以用“壮士”。)
3.一个“壮”字,已经让我们对他们油然而生崇敬之情。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题目。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朗读课文,回忆课文的记叙顺序,用小标题的形式汇报。
(接受任务、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
2.自读全文中令自己感动的部分,与同学们交流。
三 精读课文,体会伟大的献身精神
1.出示自学要求。
(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五壮士英勇战斗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结合当时的背景,谈谈自己的体会。
(2)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2.学生按要求学习。
3.交流、汇报成果。
(1)痛击敌人。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①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说说你的感受。
(动作:吼、抡、瞄准。神态:沉着、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从他们各自的动作和神态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他们心中充满了对敌人的仇恨,他们英勇杀敌,他们一心想拖住敌人,为群众和连队转移争取时间。)
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以及他们英勇杀敌的无畏精神。
(2)引上绝路。
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①朗读这一部分,想一想五壮士完成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他们完成掩护任务后,准备转移时面对两条路:一条是生路,一条是死路。他们没有选择生路,是为了吸引敌人,他们要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的安全,于是他们毅然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②读一读描写班长和战士们的表现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个“走”字,铿锵有力,体现出班长态度之坚定、决定之果断。“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这里,没有写出其他战士的语言,只写他们的内心状态“热血沸腾”和动作“紧跟”,饱含着五壮士对人民深切的爱,以及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
③用四个字的词语概括出他们的崇高精神。(坚定不移、勇于献身。)
④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班长和战士们的表现的句子,体会他们的精神。
(3)顶峰歼敌。
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①朗读课文,说一说顶峰歼敌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
(从两个方面记叙顶峰歼敌:一方面写五壮士英勇奋战,用石头砸;另一方面写敌人的惨败,抓住了“叽里呱啦”的叫喊声,“纷纷滚落深谷”等词句,形象地写出了敌人的可耻下场。)
②找出五壮士共同英勇歼敌的句子,谈谈自己的感受。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得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的英勇杀敌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③在这部分,你又能用什么样的词语概括他们的精神呢?
(英勇顽强、坚强不屈。)
④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他们英勇顽强、坚强不屈的伟大革命精神。
(4)英勇跳崖。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①联系上下文,说说“屹立”的意思。
(“屹立”本义是像山峰一样高耸、稳固地立着。这里指五壮士意志坚强,不可动摇,突出他们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
②五壮士站在狼牙山顶峰,知道自己将要牺牲了,为什么脸上还露出胜利的喜悦?谈谈自己的感受。
(他们为胜利完成掩护任务,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已经平安转移而高兴,表现出他们高度的责任感。)
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①找出五壮士是怎样跳崖的语句,你从他们的动作、神态、语言中体会出什么?
(从班长马宝玉把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能体会出他不给敌人留下一枪一弹,也表明了他跳崖的决心。从“纵身”“相继”“昂首挺胸”体会出壮士们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
②播放国际歌,引读。
师: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生: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师: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师生齐读: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③同学们,此时你们有怎样的感受呢?
(五壮士的口号,体现出他们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
④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并背诵五壮士壮烈跳崖部分。
四 播放影片,升华情感
1.同学们看书上插图,这是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的画面,此时你们最想对他们说什么呢?
(敬爱的战士们,你们为了人民群众和部队主力的安全,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你们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的名字: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请接受少先队员对你们的崇高敬礼。)
2.播放影片片段:壮士跳崖。
3.总结。
狼牙山五壮士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抗日颂歌,他们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他们的名字鼓舞着中国人民的斗志,他们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永放光彩,他们的名字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
1.《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所写的事件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事,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所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好课文,搜集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材料来加深理解。
2.小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太浅,往往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自己无法表达这些情感。此时,教师就可以进行范读。但教师范读时必须充满感情和有一定的朗读技巧,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以启发和感染。
3.在教学“顶峰歼敌”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学生质疑、答疑,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石头像雹子一样砸向敌人”中“雹子”是什么样的。孩子们有的喊“很大很硬”,有的说“砸人很疼”,你一言我一语地把壮士们痛恨敌人、不畏牺牲的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
4.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让学生抓住这部分中的重点词语去谈自己的体会,然后再进行朗读,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感觉,读出了班长的“斩钉截铁”和其他战士的“热血沸腾”。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
2.“立”可以组很多词语,根据下面的句子,用所组词语填空。
(1)人民英雄纪念牌(耸立)在天安门广场中央。
(2)新建的北京电视塔高高(矗立)在三环路旁。
(3)董存瑞像钢铁巨人一样(屹立)在桥底。
3.根据画线部分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观察成语的特点,再照样子写出两个成语。
(1)战士们也仰起头,挺起胸脯,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昂首挺胸 狂风暴雨 左顾右盼
(2)在崎岖的山路上,有横的,有竖的,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横七竖八 惊天动地 七上八下
4.照下列表格中的样子,写成语。
坚强不屈
坚忍不拔
坚定不移
坚持不懈
坚贞不屈
一 狼牙山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易县西南部。因其群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狼牙山,以八路军五壮士浴血抗击日寇舍身跳崖而闻名于世。其实,狼牙山还是一座雄险奇伟、景色秀丽的名山。早在两千年前的战国时期,“狼牙竞秀”就是当时燕国十景之一。远远地可以看到群山中的一个山头上,有一组白色建筑,五角五层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两座五角亭,一座石牌坊,一圈围墙。如今,这里既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省级森林公园。
二 勇斩双头蛇的孙叔敖
有一次,孙叔敖外出玩耍,忽然看到路上爬着一条双头蛇。他以前听别人说,谁要是看见双头蛇,谁就会死去。孙叔敖乍一见这条蛇,心中不免一惊。但是,他决定马上把这条双头蛇打死,不能再让别人看见。于是他拾起路边的大石块,打死了双头蛇。
三 “撒尿”小英雄
14世纪时外国侵略军准备炸毁布鲁塞尔这座城市,小于连急中生智,用一泡尿浇灭了正在燃烧的导火线,从而挽救了布鲁塞尔古城,使全城百姓幸免于难。比利时人民以小于连引以为豪,盛赞他那勇敢机智、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四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教学
要求1.指导学生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若有所思、舒坦、若有若无”等词语。
2.引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革命前辈关心群众、热爱人民的精神。
3.指导学生简要复述课文。
重点
难点指导学生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
课时一课时
紫 桑 葚
“小鬼,怎么好像不太对头啊?”[句导读:“不太对头”指这里的情况有点儿不正常。]他四下里扫了一眼,问警卫员。[①本文开篇使用了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警卫员扭头向西面的山峰看了一下——每个山头硝烟滚滚,枪声炮声此起彼伏——就把两脚啪地一并:“报告首长,老乡都躲了,门没顾上锁。”[②“没有锁门”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本段写警卫员解释“好像不太对头”的原因。
“唉,打仗嘛。”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咱们就在这里落脚吧。老乡的东西,我们要照管好啊!”[③从本段看,许世友是怎样一个人?]
段导读:写许世友在老乡家落脚。
紧张忙碌过后,瞅点儿空隙,他走出房门,两手举过头顶,伸了个懒腰,然后看看田野里的青草和绿树,感到舒坦了一些。正想转回身去,钻进耳朵里的枪炮声中,似乎夹杂着一种若有若无的咝(sī)咝的声音。[句导读:许世友将军能在嘈杂的炮声中听到“咝咝”的声音,说明他是个乱中有序、忙中有细的人。][④“似乎”和“若有若无”说明了什么?]他仔细听了一阵,就来到西屋门口。警卫员立即跟了过来。他先敲了敲门,没动静,就慢慢推开虚掩着的秫秸(shújiē)扎的门。[⑤“先敲了敲门”说明了什么?]迎门是一个大秫秸笸箩(pǒluo),里面养着已长到一寸左右的蚕宝宝。一条条蚕虫,在蠕(rú)动着,叠压着,有的还把头抬起来,来回扭动几下。他笑了笑,慢慢退出来,又轻轻地把门关上。[句导读:“笑了笑”指的是许世友将军发现发出细微声音的原来是这些“蚕宝宝”,这是喜爱的笑。“慢慢退”和“轻轻地”说明了他对老乡家里东西的爱惜,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的文明有礼。]
段导读:写许世友发现了蚕宝宝。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许世友在老乡家落脚,并发现了老乡留下的蚕宝宝。
回到正房的指挥所,他问了一下25、26、27师所在的具体位置,命令道:“不许从任何人手下漏掉一个敌人!”[句导读:讲许世友将军短暂休息后,又回到了指挥战斗的沉着冷静中。][⑥从本句看,许世友是怎样一个人?]
他端起茶杯,举到嘴边,还没碰到嘴唇,又猛地放下,桌面被碰得响了一声,人们都抬起了头。他谁也没看,大声叫道:“警卫员!”
“到!”两个警卫员跑到他跟前,举手敬礼。
他严肃地看了他俩一眼:“我命令你俩,马上去给我采一筐桑树叶子来,要干净,要肥实。”[⑦“猛地”“大声”“严肃”这几个词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第6~8自然段写许世友命令警卫员去采桑树叶喂蚕宝宝。
警卫员稍一愣神,随即大声应道:“是!”看着警卫员跑步出了院子,他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然后,又大步走到地图前,看了看部队目前所在的位置,轻轻地舒了一口气。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两个警卫员还没回来。他默默地站起来,又慢慢地走到西屋门前。手刚伸到门上,又猛地缩回来。[句导读:“站”“走”“伸”“缩”等词,体现了将军急切盼望警卫员采桑叶回来的心情。]他自嘲地笑了笑,走到大门口:“这两个小鬼,怎么搞的?”[句导读:这句话不仅写出了将军对警卫员长久不归的担心,也很自然地承接了上下文的内容。]
段导读:写许世友发现警卫员还没有回来。
又过了一会儿,门口传来怯怯的声音:“报告首长!我俩没看到桑叶。”[句导读:“怯怯”写出警卫员没有完成首长的命令,没有采到桑叶的内心的紧张心情。]
他看了他俩一眼,见他们还喘着粗气,一副疲劳的样子,就把心里腾起的火强压下去,指指他俩,冷冷地问:“怎么回事?”[⑧“冷冷”二字说明了什么?]
警卫员回答:“在方圆两公里之内我们找了一圈,没有桑树,所以……”
另一警卫员说:“西边倒是有三棵桑树,但被炮火打得光秃秃的了,树上一片树叶也没有了。”[句导读:此句既是写警卫员没采到桑叶的原因,又从侧面烘托出当时这场战斗的激烈。]
他锁着眉头,没吭声。[句导读:“锁”在这里是皱的意思,写出了许世友为找不到喂养老乡蚕宝宝的桑叶而着急的神情,表现出了许世友将军心系群众利益与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情感。]过了半天,才又轻声说道:“你俩再去一趟,要扩大搜索的范围。”他把手使劲儿往下一按,声音略大了一点儿,“但必须采到桑叶。”[⑨“必须”二字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许世友再次命令警卫员去采桑叶。
“保证完成任务!”两人的眼角有点儿湿,敬礼后拿着筐又跑了出去。
四下里的炮火仍很激烈。他的心里有点儿为自己的警卫员担心,两个小鬼可要小心哟。[“两个小鬼可要小心哟”说明了什么?]他不敢分散自己的精力,又马上把注意力转回到对战事的考虑上。
段导读:写许世友担心警卫员的安全。
太阳已经过午,当他再次抬眼往大门外看时,两个警卫员终于走进了视野。
段导读:“已经过午”说明用了很长的时间,也说明警卫员到了很远的地方才采到桑叶。
两人抬着一大筐碧绿的桑叶回来了,脸上显露着兴奋的神情。
他走出来,高兴地说:“给我给我,你俩快去喝口水。”
段导读:本段再一次表现了许世友对警卫员的关心、爱护。
但警卫员并没有走,与他一起抬着桑叶来到西屋。
他瞅着一个个蚕宝宝,嘿嘿地笑着,慢慢抓起一把桑叶,反过来顺过去地看了看,没有杂质,只是叶柄上带着几个紫色的桑葚。他把桑葚摘下来,塞到警卫员的嘴里。[许世友往警卫员嘴里塞桑葚这一细节描写说明了什么?]
警卫员没防备,只好吃了:“首长?”
他笑了:“慰劳你俩一下。”
段导读:把桑葚给战士吃。
说着,他小心地把桑叶撒[sǎ]到笸箩里。[“小心地”说明了什么?]蚕宝宝快速地蠕动起来。刷刷刷,绿油油的桑叶一会儿就被咬出一个个大豁(huō)口。他又抓起一把桑叶,摘下桑葚放到旁边的一个小凳子上,再把桑叶撒给蚕宝宝。[句导读:“抓”“摘”“放”“撒”这一系列动作细致地描绘出许世友给老乡的蚕宝宝喂食的情景,表现了他对人民群众的关心。][“摘下桑葚”这一细节说明许世友是个怎样的人?]
警卫员看到首长非常投入,就咂(zā)咂嘴,小声说:“首长,桑葚真好吃,您尝尝吧。”
他摇摇头:“不,给房东的孩子留着吧。”
段导读:许世友把桑葚留给房东的孩子,表现了许世友的爱心。
第二部分(第5~27自然段):写许世友让警卫员两次去采集桑叶和喂蚕的经过。
炮火越来越猛了……
段导读:这是一个过渡句。
不久以后,被写入战史的孟良崮(ɡù)战役(yì)胜利结束。
躲出去的房主人回来了,他发现自己养的蚕吃得很饱,旁边一只筐里还有小半筐桑叶。在一堆紫色的桑葚边,还压着一张纸条:
打扰了,感谢给我们留门。
许世友
1947.5.13
看到这里,老乡的眼睛湿润了。蒙眬(lónɡ)中,他发现那堆紫桑葚更加鲜亮了。[试简要分析这段话。]
段导读:给老乡留信的举动感动了老乡。“蒙眬”说明老乡非常感动。
第三部分(第28~31自然段):写许世友离开后给老乡留下纸条。
重点句解析:躲出去避难的群众本来是狼狈的,但进门后看到被喂饱的蚕,以及旁边剩的桑叶,还有许世友留的感谢字条,他们觉得未来有了希望,因为胜利一定是属于这样爱护他们的部队的。“紫桑葚更加鲜亮”一是因为眼睛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与光明。
1.学会本课的生字。注意“葚”是上下结构,正确读写“若有所思、舒坦、若有若无”等词语。
2.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革命前辈关心群众、热爱人民的精神。
3.简要复述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复述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革命英雄的故事。多媒体课件。
一 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课前同学们已经初读了《紫桑葚》,你们知道课文主要讲了谁的一件事吗?(许世友)
2.通过课文后的“学习链接”,我们可以对许世友同志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咱们快来读读吧。(学生自由读“学习链接”中的内容,读后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什么。)
二 结合背景,整体感知
1.这样一位将军是怎样对待普通的老百姓的呢?相信我们读了这个故事后一定会有很深的感受。请大家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许世友在激烈的孟良崮战役中,喂养群众家的蚕宝宝的故事。)
2.孟良崮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山东孟良崮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的战役,从1947年5月13日一直激战到16日,最终歼灭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击毙师长张灵甫,共歼敌三万二千余人。由此可见,孟良崮战役是十分紧张激烈的。许世友同志在如此激烈的战役中,为什么一定要做这件事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地学习课文,看看许世友同志是个怎样的人。
3.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写许世友在老乡家落脚,并发现了老乡留下的蚕宝宝。
第二部分(第5~27自然段):写许世友让警卫员两次去采集桑叶和喂蚕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28~31自然段):写许世友离开后给老乡留下纸条。
三 掌握字词
1.学习生字。
葚:读音是shèn,不要误读为rèn。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甚。
蠕:左边是虫字旁,右边是需。
豁:这里读huō,另一个读音是huò,如:豁亮、豁达。
役:“投”去掉“扌”,加上“彳”就是“役”。
眬:目+龙=眬,组词:蒙眬。注意与朦胧区分。
蒙眬:①形容两眼半睁半闭,昏昏欲睡的样子。②形容景象模糊不清。
朦胧:月光不明。
2.解释词语。
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接连不断。文中指枪炮声不断。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若,好像。
肥实:肥壮。多用于口语。
光秃秃:形容没有草木、树叶、毛发等盖着的样子。
四 感悟写法,积累运用
(一)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我们学习了一些描写人物的方法,谁来回忆一下?(抓住人物自身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抓住他人的心理活动体会人物;通过环境描写体会人物。)
就让我们利用这些方法来自学课文,了解许世友同志。我们可以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边作适当的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1.同学们先进行自学画批。
2.自学后可以在学习小组里和其他同学交流。
3.在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学生感受到许世友同志在激烈的战斗中还不忘关心、爱护老百姓的蚕宝宝的崇高精神。)
(二)如果要你把这个故事简要地讲给别人听,你准备怎样讲?
1.回忆一下简要复述的方法。(抓住这件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点,用自己的话讲出来;还可以先编写一个提纲,再练习简要复述。)
2.我们就自己选择的方法来练习简要复述课文。
3.指名在全班进行简要复述。
五 布置作业
1.课文中还有一些生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并说说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记住这些生字。
2.简要讲述一个你敬仰的革命前辈的故事,和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敬仰他。
教师点拨:有很多革命前辈为我们民族的解放而流血牺牲。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也教给了我们很多道理。找一位你比较熟悉、敬仰的革命前辈,讲讲他的故事,说说他都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以及你为什么敬仰他。
1.孟良崮战役是一次十分紧张激烈的战斗,它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本文作者以“紫桑葚”为题,将文章的中心用这样一个鲜明清香的物象来表现,让人回味无穷。在教学的过程中,从课题入手,搜集孟良崮战役的背景资料与之对比,引导学生理解军民之间的浓浓鱼水情。
2.课文在描写许世友给蚕喂桑叶的时候用词非常准确、生动。如:“他小心地把桑叶撒到笸箩里。蚕宝宝快速地蠕动起来。刷刷刷,绿油油的桑叶一会儿就被咬出一个个大豁口。他又抓起一把桑叶,摘下桑葚,放到旁边的一个小凳子上,再把桑叶撒给蚕宝宝。”这段话中的“小心”“抓起”“放”“再把”等词就非常准确、生动。这些词语从侧面反映了许世友对老百姓财物的关爱。让学生思考: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怎样才能用词准确、生动。
3.“吭声”“大豁口”中的“吭、豁”是多音字,读音容易读错,学生难以把握,教学时应给出指导。正确读法为:吭(kēng)、豁(huō),顺势写出另外的读音:“引吭(háng)高歌”“豁(huò)然开朗”。此外,还应注意“朦胧、蒙眬、曚昽”的用法,指导推荐词形为“蒙眬”。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2.填字成词。
硝烟(滚滚) 此(起)彼(伏) 若有所(思)
若(有)若(无)前仆后(继)大义(凛)然
3.按要求改写句子。
(1)地面上种着西瓜。(扩句)
(2)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圆月。(缩句)
(3)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修改病句)
4.课文以“紫桑葚”为题好在哪里?
这样的题目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紫色代表高贵,那堆鲜亮的紫桑葚不正象征了许世友司令员在生与死的炮火中,时刻不忘人民群众的可贵精神吗?这样的题目让人经久不忘,以后每当我们再次见到紫桑葚时,就会想起那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这样的题目将文章的中心用这样一个鲜明清香的物象来表现,让人回味无穷。
一 桑葚简介
桑葚又名桑果,为多年生木本植物桑树的成熟果穗。我国传统医学认为桑葚味酸,性微寒,具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等功效。现代研究证实,桑葚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并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常吃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延缓衰老、驻容养颜的功效。
二 许世友
许世友(1906~1985),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北麻城许家洼(今属河南省新县)人。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山东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常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三 孟良崮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地区歼灭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七十四师的战役。此战役歼敌三万二千余人,击毙敌师长张灵甫。
教学
要求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3.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4.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
重点
难点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
教学
课时两课时
西风胡杨
胡杨,秋天最美的树,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留下的最古老的树种,只生在沙漠。[句导读:开篇交代了胡杨悠久的历史和生长的环境。“只生在沙漠”表明胡杨生的长环境很艰苦,是沙漠植物。][①本句指出了胡杨的哪些特征?]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胡杨在中国新疆的塔里木。[②“全世界百分之九十”说明了什么?]我去过塔里木。在那里,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三十多万平方千米的塔克拉玛(mǎ)干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三千八百平方千米的塔里木胡杨林。[句导读:一边是世界第二大的大沙漠,一边是世界第一大的胡杨林,二者相互映衬。作者运用具体数字,说明了沙漠的辽阔和胡杨林的广袤。][③“一边……一边……”说明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出了胡杨是一种最美而又最古老的树,它主要生长在塔里木。
胡杨,是最坚韧(rèn)的树。[④本句指出了胡杨的一个什么特点?]胡杨的根茎(jīnɡ)很长,能深达二十米,穿透虚浮漂移的流沙,去寻找地下的泥土,并深深植根于大地。它能在零上四十摄氏(shì)度的炙(zhì)热中耸(sǒnɡ)立,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suǐ)的斑斑盐碱(jiǎn),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句导读:介绍了胡杨的生长特点,从中“我”感受到胡杨能适应沙漠恶劣的环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这也是它能生存一亿三千万年的原因。][⑤胡杨林不怕炙热和严寒的原因是什么?]
段导读:指出胡杨是最坚韧的树。
胡杨,是最无私的树。[⑥本句又指出了胡杨的一个什么特点?]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yún)芸众生,可它们不在乎。[⑦胡杨为“并不了解它们的芸芸众生”提供保护,说明了什么?]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这摧(cuī)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⑧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指出胡杨是最无私的树。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⑨三个“不”写出了胡杨怎样的性格特点?]在塔里木和内蒙古的额济纳旗,我都看见了大片壮阔无边的胡杨林,它们生前为保卫所挚爱的热土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枝丫奇屈的身躯仍坚定地挺立着。[⑩“它们生前……死后……”是紧扣胡杨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段导读:指出胡杨是最悲壮的树。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出了胡杨的性格和特点——坚韧、无私、悲壮。
胡杨曾孕育了整个西域(yù)文明。[说“胡杨曾孕育了整个西域文明”,是从什么角度来说的?]两千年前,西域被大片葱郁的胡杨覆盖,塔里木、罗布泊等水域得以长流不息,水草丰美,滋润出楼兰、龟兹[qiūcí]等西域文明。[两千年前的西域的景色是怎样的?]可是,拓荒与征战,使水和文明一同消失在干涸的河床上。[句导读:笔锋逆转,写由于拓荒与征战,那里的水域干涸了,古老的文明也随之消失了。][西域变成沙漠的原因是什么?]
段导读:本自然段描写了胡杨的过去。
胡杨也有哭的时候,每逢烈日蒸(zhēnɡ)熬,胡杨树身都会流出咸咸的泪。它们想求人类,将上苍原本赐(cì)给它们的那一点点水留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什么?]上苍每一滴怜悯的泪,只要洒在胡杨林的沙土上,即便是入地即干,也会让这批战士继续屹(yì)立在那里奋勇杀敌。[“奋勇杀敌”这一成语说明了什么?]我看到塔里木与额济纳旗的河水在骤减,我听见上游的人们要拦水造坝围垦(kěn)开发,我怕他们忘记曾经呵护他们爷爷和爷爷的爷爷的胡杨,我担心他们的子孙会重温那荒漠残城的噩(è)梦。[这几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意在说明什么?]
段导读:本自然段写出了胡杨的现在。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写出了胡杨的过去和现在。
我站在这孑(jié)然凄立的胡杨林中,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上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我看着胡杨林中坚持拼搏着的“战士”,看着那些倒下去的伤者,无比心痛。[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然而我坚信: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还在,生命还在,苍天还在,苍天的眼睛还在。那些伤者将被治疗,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将被激励。[“我坚信”表达了什么?]
段导读:本段表现了胡杨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作者对胡杨的赞美。
直到某日,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烈烈西风中会有无数声音回答:我们是胡杨![本段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意在表达什么?]
段导读:本段写了“我”坚信“直到某日”会出现这样的景象:大片的胡杨林依然挺立在烈烈的西风中。结尾点出了课文题目的含义。
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写作者祈求上苍要给予胡杨生存的环境,让这些美丽忠直的生命永存。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3、4自然段中的一段。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课件或挂图;搜集到的胡杨、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的相关资料。
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出示西风胡杨的图片,师生谈话,认识胡杨。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不会读的向同学请教,有难度的多读几遍。
(2)指名学生读生字,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
(3)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西风胡杨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启发学生体会胡杨的特点。)
2.学生汇报,分享学习成果。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3)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茎(jīnɡ):不要误读为jìng。
炙(zhì):与“灸(jiǔ)”区分。
躯(qū):左边“身”最后一笔不出头。
垦(kěn):与“恳”区分。
祈(qí):左边是“礻”,不要写成“衤”。
铺天盖地:布满天空和大地。形容来势迅猛,到处都是。
芸芸众生:原指世间一切生灵。后多指大群无知无识的人。文中指的是后一种意思。
稍纵即逝:稍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饱食终日: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遍体鳞伤:浑身受伤,伤痕像鱼鳞一样密。形容受伤很重。
三 深入学习,理清文章的脉络
1.默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2.小组汇报。
教师点拨总结: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出了胡杨是一种最美而又最古老的树,它主要生长在塔里木。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出了胡杨的性格和特点——坚韧、无私、悲壮。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写出了胡杨的过去和现在。
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写作者祈求上苍要给予胡杨生存的环境,让这些美丽忠直的生命永存。
四 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1~4自然段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的有关段落。
2.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1)从第1自然段中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美而又最古老的树,它主要生长在塔里木。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一亿三千万年前、百分之九十、三十多万平方千米、三千八百平方千米)。
(2)从第2自然段中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坚韧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的数据(深达二十米、零上四十摄氏度、零下四十摄氏度)和词句(穿透、去寻找、深深植根、不怕……不怕……)。
(3)从第3自然段中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无私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词语(屏障、芸芸众生)和句子(它们将……让给了……让给了……让给了……而将……留给了……)。
(4)从第4自然段中体会到胡杨是一种最悲壮的树。
引导学生理解有关句子(①胡杨生下来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去千年不朽。②它们生前……死后……)。
3.引导学生理解写法。(借物寓人)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热爱、赞扬之情。
2.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
课件或挂图;搜集到的胡杨、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的相关资料。
课文重点句投影。
一 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作者笔下的胡杨是一种怎样的树?
2.出示句子:
(1)胡杨,秋天最美的树,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留下的最古老的树种,只生在沙漠。
(2)胡杨,是最坚韧的树。
(3)胡杨,是最无私的树。
(4)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悲壮的树。
归纳:胡杨是秋天最美、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的树。
二 深入学习,聚焦胡杨的特点
1.整体感知胡杨的特点。
2.从第2自然段中体会到胡杨是最坚韧的树。
(1)引导学生抓住“耸立、挺拔”两个重点词语,了解胡杨在沙漠中的生存状态。
(2)抓住重点句子“它能在零上四十……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黄沙”反复朗读,感悟胡杨“最坚韧”的特点。
教师点拨:教师通过激情引读,让学生从读中感受胡杨的“最坚韧”。
(3)通过“胡杨为什么能在这样残酷的气候,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这样一个问题,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3.从第3自然段中体会到胡杨是最无私的树。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它们……让给……让给……让给……留给……”,体会作者反复用“让给”强调胡杨的“最无私”。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摧肝裂胆、芸芸众生、不在乎”,领悟作者通过对比的方式表现了胡杨的“最无私”。
4.从第4自然段中体会到胡杨是最悲壮的树。
创设情境,通过师生交流,音乐、图片渲染,引导学生感悟胡杨悲壮的特点,升华学生对胡杨的敬佩之情。
三 深入思考,关注胡杨的命运
1.默读课文,思考:胡杨为什么流泪?
2.拓展教材,介绍相关背景资料。
3.创设情景,师生对话,训练说话能力。
通过学习前面的内容,胡杨的品格已经深深植根于学生心中,通过背景资料的引入,通过学生对文本的研读,学生能感受到胡杨流泪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教师设计师生对话的环节,让学生对胡杨流泪有更深刻的理解。通过对话,让学生体会胡杨的生存现状,体会作者为什么而担心,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增强环保意识。
四 升华感情,祈盼胡杨永存
1.范读课文片段,定下感情基调。
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
(1)理解“祈求”是什么意思?(祈求:请求;恳切地希望得到。)
(2)思考:作者祈求的是什么?师生交流。
(3)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胡杨深深的爱。)
2.指导朗读,熏陶感染。
然而我坚信:胡杨还在,胡杨的精神还在,生命还在,苍天还在,苍天的眼睛还在。那些伤者将被治疗,那些死者将被祭奠,那些来者将被激励。
(上面的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环保事业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对人类崇高理念和可贵品格的追怀。)
3.师生对读,升华感情。
通过师生对读,再次激发学生对胡杨的敬佩,升华学生对胡杨的情感,祈盼胡杨永存。
五 课后拓展
利用各种资源,搜集有关胡杨、塔里木、西域的信息及其他类似情况的介绍,编辑手抄报。
1.学生能通过朗读感受到胡杨的坚韧,但对于重点词语表达的意思和传递的情感可能理解得不到位,在此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耸立、挺拔”等感悟胡杨的生存状态,为体会胡杨的“最坚韧”埋下伏笔。
2.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要尽量增加信息密度,丰富与课文有关的信息量,用教师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课外查阅资料也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从视觉角度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强烈的触动,为下面的教学构建良好的氛围,从而体会人类从中应吸取的教训,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3.课后拓展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掌握搜集整理有用信息的方法,培养忧患意识,从我做起,切实行动。
1.看拼音,写词语。
2.辨字组词。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挚爱—(热爱)屹立—(耸立)怜悯—(可怜)干涸—(干枯)
4.课文内容回放。
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祈求上苍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就三天。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你再仿写一段话。
一 作者资料库——潘岳
潘岳,男,1960年4月出生,汉族,江苏人。历史学博士,副研究员。原为新闻工作者,后任国家环保总局领导。新闻工作者的良知和环保工作者的职责,使他关注胡杨命运,关注环保工作。对于祖国环保事业的忧患意识是贯穿《西风胡杨》全文的骨骼和精髓。
二 西域的地理概念
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即今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地区。
三 丝绸之路
西汉初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张骞将大汉文明带到了西域,同时也将西域的葡萄、胡桃、西瓜、黄瓜和音乐、文化带回了长安,开拓了一条闻名世界的、从长安至古罗马的丝绸之路,将自古隔绝的东方和西方连接起来。
四 碱树
在新疆塔克拉玛干盐碱沙漠上,有一种胡杨树,能从土壤里吸收大量盐分,而后从树皮裂缝中排出碳酸钠(碱面)。当地居民把它收集起来,供蒸馒头和加工肥皂用。
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老师离不开一份优质的教案。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有什么样的教案适合新手教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上《梅花魂》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2学习梅花的坚贞不屈,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及爱国情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爱国情意。
教学准备:
1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一些写梅花的诗词
教学时间:2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
(播放音频文件)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同学们,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总让我想起外祖父。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触摸一位老人的“梅花魂”。板书课题:6梅花魂
释题(板画梅花),说说你印象中的梅花,教师相机小结:
(播放多媒体课件)梅花很美,老师吟诵: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梅花高洁,老师吟诵:我家许愿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梅花高洁淡雅,一直是我们中国人赞颂的花。
“魂”原指灵魂,这里指梅花的什么?梅花有怎样的精神?外祖父和我与梅花有过哪些故事?让我们来品读课文。
二初读探究
1(播放幻灯片)布置自学要求:小声快速诵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几件事?它们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交流梳理:课文讲了几件事?能用小标题概括下吗?
老师示范:读诗落泪
学生反馈:爱墨梅图
不能归国
赠墨梅图
赠血梅帕
3读文过程中,你感受到老人一颗怎样的心?
三品读感悟
(一)老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我们可以从“读诗落泪”这件事上体会到。
1快速浏览第二自然段,思考:“我”的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老人?什么叫“颇负盛名”?
2外祖父抱着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哪儿,他就黯然泪下了?你能揣摩老人当时的心情去读一读这几句诗吗?这些诗句表达的都是怎样的感情?你还能背诵几句表达乡愁的诗句吗?
乡愁的确让人难以释怀!
3外祖父为什么满怀乡愁?因为他思乡情怯,所以——(学生接读)读诗落泪了。
4看到外祖父哭了,我有什么表现?我为什么不解乡愁?因为我不解乡愁,所以——(学生接读)拍手欢笑。
(二)因为我的“不懂”,有一天竟惹恼了外祖父。
1外祖父最珍爱的东西是什么?
2默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划,哪些语句最能说明外祖父对墨梅图格外珍爱?
师生朗读交流,抓住重点语句感悟——“不甚在意”“唯独”“拉下脸来”“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
3在老人心里,这梅花已不仅仅是梅花了,老人把对祖国对故乡的情怀,都寄托在梅花身上了。梅花代表的是谁?
四结束语
因为时间有限,今天的课先上到这里。后面的故事更精彩,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教学
要求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4.让学生了解梅兰芳的爱国之情,并激发学生对梅兰芳的尊敬以及热爱中华民族的思想感情。
重点
难点1.理解梅兰芳其人以及他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教学
课时两课时
梅 兰 芳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不久,上海沦(lún)陷。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指出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历史背景。
日本侵略者打着“中日亲善”的幌(huǎnɡ)子,找到了著名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请他到电台去为他们播一次音。[句导读:“打着‘中日亲善’的幌子”形象地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丑恶面目。]虽然并没有明说播音的内容,但梅兰芳心里明白,他们是想利用自己的影响,美化侵略者的丑恶行径。[句导读:从心理上写梅兰芳的敏锐。][①请你概括一下日本人找梅兰芳播音的目的。]于是,他便以去香港演出为由拒(jù)绝了。[句导读:从行为上写梅兰芳的坚定。]
段导读:梅兰芳拒绝了日本人的邀请。
然而,日本人并未善罢甘休,他们又“邀请”梅兰芳登台演出。[②“邀请”带引号,说明了什么?]梅兰芳平时性情温和,但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纠缠,他发怒了。[③本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说明了什么?]他明白,虽然这场戏的大多数观众是普通百姓,但一旦应邀登台唱戏,日后如果日本人邀请去唱戏,去“满洲国”或东京演出,那么又有什么理由回绝呢?[句导读:心理活动描写体现了梅兰芳想法的长远、周全。]于是,他又一次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段导读:梅兰芳再次拒绝了日本人的邀请。
著名画家丰子恺(kǎi)曾慨叹:“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línɡ)’,有几人欤(yú)?”[④丰子恺的话说明了梅兰芳是怎样的一个人?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作为当时的中国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便是其中之一!
段导读:丰子恺对梅兰芳拒绝日本人的评价。
当然,梅兰芳也意识到,只要他留在上海一天,日本人对他的骚(sāo)扰就一天不会停止。深思熟虑之后,梅兰芳离开了上海,来到了香港。[⑤梅兰芳离开上海的原因是什么?]
段导读:梅兰芳离开了上海。
因为战乱,梅兰芳被迫滞留在香港达四年之久。在日军围攻香港期间,日本人仍然别有用心地邀请他。[句导读:表明日本人仍在纠缠梅兰芳。]只要梅兰芳答应登台演戏,一切奢华的生活都唾(tuò)手可得。[⑥日本人是用什么手段来引诱梅兰芳登台演戏的?]然而,他对这些不屑一顾。他不愿也不可能为侵略者粉饰太平。他宁[nìnɡ]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或者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顶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⑦用“宁愿……宁愿……也不愿……”的句式表现了梅兰芳怎样的品质?]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⑧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什么?]
段导读:梅兰芳再次拒绝日本人的利诱,不为日本人演出。
香港沦陷后,日本占领军又三番五次地邀请梅兰芳登台演出。生活上的困顿,梅兰芳能够忍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危险,他也能坦然面对;但难以排遣的苦闷是:为抗拒日本人一次又一次的骚扰,他需要太多拒绝的借口。[句导读:“生活上的困顿”能忍受,“无处不在的危险”能坦然面对,唯一的苦闷是如何拒绝日本人的邀约,从中可见梅兰芳对物质生活的淡然及对生命危机的无畏。同时也为下文梅兰芳蓄须埋下伏笔。]
段导读:梅兰芳为编造拒绝日本人的借口而苦闷。
怎样才能让日本人断绝请他登台演出的念头呢?冥思良久,梅兰芳终于有了一个办法,那便是“蓄须”。一向爱好整洁的梅兰芳,开始改变自己的形象:衣着变得极其随便,头发很长时间才理一次,而以前每天都要刮掉的胡须,也开始出现在嘴边了。[句导读:“一向爱好整洁的梅兰芳”用“蓄须”来对付日本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梅兰芳的内心是很苦闷的。]孩子们好奇地问他:“爸爸,你怎么留起卓别林的小胡子来了?”[⑨梅兰芳想出的让日本人断绝请他登台的念头的办法是什么?]
段导读:梅兰芳为拒绝日本人而留起了胡子。
梅兰芳起初笑而不答,只是抚摸着胡须,露出一副得意的样子。[⑩“得意”二字说明了什么?]孩子们追问急了,他才装作幽默地答道:“我留了小胡子,日本鬼子还能强迫我演戏吗?”[句导读:“装作幽默”说明梅兰芳此时的心情是极度痛苦的,从他的话可以看出,他把“蓄须”作为与日本侵略者斗争的一种手段。]
谁都知道,梅兰芳在京剧舞台上,从来都是扮演旦角的。一旦他蓄须,便是宣告不再登台了。
段导读:写梅兰芳为拒绝日本人而作出的牺牲。
但是,对他这样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呀!多少次,他冲上太平山顶,想狂歌,想飞舞,积聚在内心的对唱的渴望与对舞的向往,就像是被挡在堤坝后的滚滚洪流,澎湃(pénɡpài)激荡,却又无法冲破阻隔,奔腾万里。[以上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什么?]
段导读:写出了梅兰芳对艺术的热爱。
老奸巨猾的日本驻港部队司令酒井猜到了梅兰芳蓄须的目的。但面对这样一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这样一位同样受日本人民爱戴的艺术家,他着[zhuó]实有些无奈。[句导读:“这样一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和酒井的“无奈”,从正面和侧面体现出梅兰芳在艺术界具有的国际影响力。]况且,梅兰芳以“我是个唱旦角的,年纪老了,扮相不好看了,嗓子也坏了”为由拒绝登台,也合情合理。[日本人无可奈何的原因是什么?]
段导读:写日本人也拿梅兰芳没有办法。
然而,“蓄须”也不是一劳永逸(yì)的。当他最终从香港返回上海之后,日本人、汉奸轮番登门,有的说“小胡子是可以剃(tì)掉的嘛”,有的说“年纪大不再登台,也可以,出来说一段话,与年纪大和胡子都是没有关系的嘛”。[句导读:具体写出了梅兰芳返回上海后受到劝诱甚至威胁。]面对这些劝诱甚至威胁,梅兰芳一律斩钉截铁地拒绝。[“斩钉截铁”说明了什么?]他一方面坚持蓄须,一方面甚至不惜自伤身体。为了拒绝日伪的邀请,对疫苗过敏的他曾请私人医生为他一连注射三针伤寒疫苗,致使自己连日高烧不退,差点失去性命。[句导读:具体写梅兰芳为拒绝日本侵略者邀请而不惜伤害身体的做法。]梅兰芳的良苦用心,终于击碎了日伪的痴心妄想。
段导读:梅兰芳为拒绝日本人的邀请而付出巨大牺牲。
第二部分(第2~13自然段):写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登台演出。
就这样年复一年,虽然不能登台演出,生活日渐窘(jiǒnɡ)迫,但梅兰芳始终坚持着,等待着抗战胜利。[体会这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梅兰芳始终没有答应日本人的要求,等待着抗战胜利。
一是梅兰芳是文化名人,受人爱戴,不敢对他下手;二是唱旦角的,却留须,不适合演出了。
说明了梅兰芳态度的坚决。
疫(yì)苗:用病毒、细菌等制成的生物制剂。接种或注射于机体内,能产生免疫力,对有关疾病起预防或治疗作用。
重点句解析:“就这样年复一年”说明时间的持续性长,不是朝夕之间。有人可能会说“短时间内的坚持不算什么”,但像这样长时间地坚持着实让人可敬可叹。这句话表现了梅兰芳的矢志不移。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理解相关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
多媒体课件。
一 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京剧吗?说一说你听过谁演唱的京剧。指生说。
2.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梅兰芳照片),你认识他吗?生:认识。引出课题并板书。
课后的“学习链接”对他有简单的介绍,请读一读。(学生自读后,教师继续说)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讲述了他生平中一段令人感动的事迹。
二 初读全文,读通读顺
1.读课文时你给自己提点儿什么要求?
2.带着要求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并能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检查生字、新词。
(1)小组内共同学习。
堤:不要误读为tí。
骚:不要误写为“搔”。
猾:与“滑”区别。
妄:与“忘”区分。
沦陷:被敌人占领。
善罢甘休:轻易地了结纠纷,心甘情愿地停止再闹。多用于否定或反问。
别有用心: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唾手可得: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极容易得到。
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粉饰太平:把社会黑暗混乱的状况用太平盛世的景象来掩饰。
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2)指名读,开火车读。
三 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一边默读,一边思考:
(1)课文写了梅兰芳的哪几件事?(注明每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梅兰芳的表现)
(2)文中哪件事写得比较详细,具体描写了哪些内容?
(3)梅兰芳的表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在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基础上,组织讨论交流,可先分小组,然后在全班汇报。
3.自读自悟,理解内容。
教师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加深自己的感悟。
4.汇报交流。
(1)学生研读之后就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学生在汇报梅兰芳避港拒演中的表现时,首先让学生说出从哪件事可以感受到梅兰芳的爱国情怀,再结合具体的句子,谈谈自己的理解,然后带着体会去读。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唾手可得”“不屑一顾”,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课文。
(2)抓住重点句子理解。
他宁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或者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顶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
教师提问: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3)句式练习,加深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梅兰芳还会遇到哪些困难?随着问题的提出,教师出示句式练习。
他宁愿,宁愿 ,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
(4)指名回答,并齐读“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
学生顺势体会到“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5)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
四 布置作业
1.写生字新词。
2.继续熟读课文。
1.阅读课文,归纳梅兰芳与敌人斗争的具体事例。
2.联系实际,感受梅兰芳的民族气节及自尊自爱的高尚品质。
多媒体课件。
一 激情引趣,引导探究
导语: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24课《梅兰芳》,感受梅兰芳的爱国情怀,领略他令人感动的一幕幕往事。(板书课题)
二 整体回顾,设境质疑
1.回顾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生答:梅兰芳拒演的具体内容。教师板书。)
2.交代任务:继续研读课文,感受梅兰芳在蓄须拒演、自伤身体这几件事中所体现出来的爱国情怀。
三 品读感悟,个性解读
1.学习梅兰芳在蓄须拒演中爱国情怀的体现。
(1)图文结合,深入理解。
教师出示蓄须前后的图片,进行对比理解。
学生汇报:“一旦他蓄须,便是宣告不再登台了。”
教师提问:为什么蓄须之后梅兰芳就不能登台了?学生回答。
(2)读句理解,深刻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读出有关的句子,并加以体会。
学生汇报出对句子的理解,教师抓住时机交代反衬的写法,并强调这种写法在今后习作中的运用。
(3)再读文本,体会人物。
学生能够体会出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丢掉祖国的尊严,民族气节比生命更重要。
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第10~12自然段,深入理解。
2.学习梅兰芳在自伤身体中爱国情怀的表现。
(1)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生默读第13自然段,找出重点词语“斩钉截铁”“良苦用心”加以理解。
教师抓住“良苦用心”提出:他的良苦用心指的是什么?
学生汇报自己的理解。
(2)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教师指导朗读。(读出人物的斩钉截铁,读出人物的良苦用心)
学生练习朗读,教师指名朗读。
3.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教师激情导语:是啊,凭着满腔的爱国情怀,凭着高尚的民族大义,梅兰芳承受着无尽的痛苦,终于击碎了侵略者的痴心妄想,使国人不能不为之慨叹!
(1)学生齐读课文,谈自己的理解。
(2)教师讲解,学生体会。
四 通读全文,整体感悟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文。学生汇报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及所表达的情感。
五 超越文本,拓展延伸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建议学生课后结合学习链接和相关资料制作一份以梅兰芳为主题的手抄报。
六 情感升华,激情总结
为了民族大义,为了中华的尊严,一代大师挺直了脊梁,他高尚的情操照耀着万代千秋。老师即兴做了一首小诗,就让我们以这首小诗来结束本课。(齐读:一代大师梅兰芳,蓄须明志表衷肠。拒演举债八年整,梅兰芬芳四海扬。)
1.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后,应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通过朗读深化自己对梅兰芳的理解。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让学生能够了解梅兰芳是如何在抗战期间和日本侵略者、汉奸作斗争的,体会梅兰芳热爱祖国、珍惜名誉的表现,感受他的民族气节及自尊自爱的高贵品质。
1.看拼音,写词语。
2.比一比,再组词。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善)罢(甘)休 别有(用)(心) (粉)(饰)太平
(唾)(手)可得一劳(永)(逸)斩(钉)截(铁)
4.抗战爆发后,梅兰芳是如何同日本侵略者、汉奸作斗争的?
5.梅兰芳是一个怎样的人?
梅兰芳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八年抗日战争期间,他蓄须明志,坚决拒绝为敌演出,表现了一名艺术家大义凛然的高贵品质。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愧是享誉中外的文化名人。
一 无所不在的“四”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古代文房四宝:笔 墨 纸 砚
岁寒四君子:梅 兰 竹 菊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 程砚秋 荀慧生 尚小云
二 梅兰芳艺名的由来
梅兰芳(1894~1961),京剧演员。原名梅澜,字畹华,原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艺名兰芳,他是我国杰出的京昆旦行表演艺术家,举世闻名的中国戏曲艺术大师。他是中国京剧史上鼎盛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繁荣时期承上启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以其精妙的艺术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全国人民的高度赞赏。他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精心创造,善于革新,塑造了众多鲜明的女性艺术形象,演出了大量优秀的剧目,发展了京剧旦角的表演艺术,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采的艺术流派,世称“梅派”。
三 京剧名称的嬗变
京剧的前身是徽班。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起,安徽的四大戏班陆续进京,揭开了京剧历史的序幕。京剧形成的初期,称“皮黄”“乱弹”等。最先称它为“京剧”的,是上海人。清同治六年(1867)起,一些京津著名演员携艺南下,把北方的“皮黄”传到上海。上海观众对其声腔来源并不熟悉,由于戏班多来自京城,便称为“京班戏”“京戏”“京班”“京剧”等。后来“京剧”一词一枝独秀,逐渐通行全国。
教学
要求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思想主张。
2.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3.通过不同途径(上网、查阅书籍、向家长了解等方式)了解孔子。认识他的人格和坚持的理想主张,决不放弃的精神。
重点
难点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教学
课时两课时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zhònɡ)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句导读:介绍孔子的名、字、出生时期和国家。]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rú)家学派的创始人。[句导读:讲孔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优秀的有七十二人。[句导读:讲他作为我国最早的教育家所取得的非凡成就。][①能不能把文中的“相传”二字删去?]
段导读:介绍孔子,指出孔子的弟子很多。
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最后专心从事整理《诗经》《尚书》《春秋》等古代文献的工作。[②这句话包含哪两层意思?]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把他平时的言行记录下来,编纂(zuǎn)成一部书——《论[lún]语》。[③从本句看,《论语》是怎么形成的?]这部著作是我们今天认识孔子最直接、最可靠的文献。在这部著作中,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样为人处[chǔ]世。
段导读:写孔子的贡献和《论语》的核心思想。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介绍孔子并指出孔子的贡献和《论语》的核心思想。
《论语》记载,弟子子贡曾经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回答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人们很推崇这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处世准则,便把这句话概括成“推己及人”的成语,一直沿用至今。
段导读:写孔子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一次,孔子在游历讲学途中,口渴得厉害。[句导读:“厉害”一词准确地描写了孔子当时渴的程度,急需喝水。]他看见路边有一眼泉水,正要畅饮解渴时,发现泉边石头上刻有“盗泉”二字。孔子非常厌恶这个“盗”字,虽然干渴难忍,也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⑤孔子为什么不喝“盗泉”里的水?]
段导读:写孔子不喝“盗泉”里水。
还有一次,孔子在陈、蔡(cài)两国之间的路上断了粮,跟随的弟子都饿得爬不起来了。[句导读:“饿得爬不起来了”说明因断粮而导致的饥饿状况非常严重。]弟子子路向孔子抱怨道:“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⑥从本句看,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是什么?]
段导读:写孔子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写孔子和弟子们谈论人生哲理。
后来,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好不容易找到一点儿米,便赶紧埋锅做饭。饭快熟的时候,孔子看到颜回从锅里抓出一把米饭送入口中。[句导读:“抓”“送”两个动词把颜回的举动刻画得非常形象。]等到颜回请孔子吃饭时,孔子假装说:“我刚刚梦见了父亲。我想用这干净的米饭来祭祀(jìsì)他。”[⑦孔子说这话的目的是什么?]颜回连忙说:“不行,不行,这饭不干净,刚才烧饭时有些烟尘掉到锅里,我觉得弃之可惜,便抓出来吃掉了。”[句导读:明确了颜回把米饭送入口中的原因。]
段导读:孔子看见颜回吃了米饭,以为弟子偷吃。
孔子这才知道颜回并没有偷吃,心中不由感慨万分,便对弟子们说:“我们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眼睛看到的就是事实,但眼睛不一定可信;我们依靠自己的内心,以为内心的判断一定正确,但内心不一定可靠。你们一定要记住,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⑧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段导读:告诉我们了解一个人非常不容易。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写应该怎么了解一个人。
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的,一部书要写许多竹简,还必须用熟牛皮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在一起。[句导读:写出了春秋时期书的特点,为下文描写作了铺垫。]平时卷起来放着,读的时候就打开。《周易》文字艰涩(sè),内容隐晦(huì),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句导读:“翻来覆去”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孔子读书的情景。]这就是“韦(wéi)编三绝”成语的由来。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句导读:孔子的语言充分体现了他晚年对读书的强烈愿望和从不满足的读书态度。][⑨从本段看,我们应该学习孔子怎样的精神?]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写孔子晚年研究《周易》并介绍了“韦编三绝”成语的由来。
即,此处读jí,要与“既(jì)然”的“既”区分开。
⑨学习孔子谦虚,勤学上进的精神。
1.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指导学生默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孔子的相关资料。
一 谈话导入
1.导入:同学们,《百家讲坛》栏目中,于丹教授曾为我们解读《论语》,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于丹教授说,《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其实《论语》在古代社会就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一部传世的经典,两千多年来它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你们知道《论语》的作者是谁吗?(孔子的弟子。)
2.课前,同学们都从不同途径了解了孔子,请大家初步交流一下。(学生可从孔子的生平、著作、言论、小故事等多方面去谈。)
二 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学生轻声朗读全文,教师提醒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指名学生依次朗读各个自然段,师生共同评点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三 交流预习成果
1.学生交流易读错的字音和易错的笔画。
读音:仲(zhòng) 儒(rú) 祀(sì)
笔画:怨(夕) 祭() 祀(巳)
2.需要掌握的词意。
儒家: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常关系。西汉以后,逐渐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学派。
仁:古代儒家的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相互友爱、互助、同情等。
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隐晦:(意思)不明显,不容易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四 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介绍孔子及孔子的贡献及《论语》的核心思想。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孔子和弟子谈论人生哲理。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孔子教育弟子怎么了解别人。
第四部分(第8自然段):孔子到了晚年喜研究《周易》并介绍“韦编三绝”的由来。
2.默读第1、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称孔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指导学生一边默读思考,一边画下关键的词句)
要点:(1)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么为人处世。因此,人们称他为圣人。
(2)流传于世的一部《论语》,其中许多思想,可让人终生奉行,而且沿用至今。
点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联系这句话的意思,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思考孔子是在教导我们做什么样的人。
师总结:人要学会关爱别人,这就是儒家理论中最核心,最精髓的东西“忠、恕”——宽容。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一些思想主张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学生可通过不同途径,网上、书籍、向家长请教等方式了解孔子。
一 整体入手,回顾全文
1.指名读课文,思考:文中讲述了关于孔子的哪几个故事?并试着给每个故事加小标题。
(1)与子贡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不喝“盗泉”之水。
(3)与弟子谈君子与小人及“识人不易”。
(4)晚年读《周易》。
小标题可概括为:推己及人、安守节操、识人不易、学而不厌。
二 细读课文,品读感悟
1.默读故事,抓住重点的语句去感悟孔子的言行。
2.小组间交流。
3.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第一个故事
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作为终身奉行的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所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这是一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处世原则。)
第二个故事
为什么孔子口渴得厉害,却不喝一口“盗泉”里的水?
(盗,即盗窃,由此可看出孔子对偷盗行为的厌恶,认为“盗”不是君子之举,人要靠自己的劳动去获取,“盗”是可耻的,因此对“盗泉”里的水反感,不喝“盗泉”里的水。)
第三个故事
(1)你怎样理解君子在穷困的时候能安守节操,小人穷困了就会为所欲为,可结合生活实际谈。
(君子由于有修养,能够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小人心中无德,穷困时自然不择手段,以此获取利益。)
引导学生感悟: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恬淡和安宁。穷困不要紧,重要的是有节操,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2)孔子为什么说了解一个人实在不容易啊?
(眼见不一定为实,内心的想法太主观,要从多角度、不同方面去了解一个人。)
孔子知道错怪颜回,才有此感叹,从他的感叹中,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圣人?(肯于反思,肯于自省,拥有智者般的智慧。)
引《论语》语: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想象孔子当时的心情,读读他对弟子们说的话,再指名读。
第四个故事
抓住故事中的重点词,试用一些词语来形容孔子的学习精神。
(笃信好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活到老,学到老……)
三 整体回顾,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以几个小故事的形式,让我们品悟到两千多年前孔子这位圣人的思想,并结合学习生活实际,谈几点感受。
总结:本文通过对孔子生活中几件小事的描写,展现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揭示了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突出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四 拓展阅读
1.推荐阅读《孔子的故事》《庄子传奇》。
2.如有兴趣,可阅读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并写一写读后感。
1.这个学段的学生已经接触过《论语》,对孔子有一些较为感性的认识。课前,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了解更多孔子的资料,为学习这篇记述孔子生平活动及成就的文章作准备。
2.本文脉络清晰,讲了孔子的四个小故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概括总结,并试着再列举其他古人类似的故事进行补充。
1.看拼音,写词语。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优秀的有七十二人。
(2)在《论语》这部著作中,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早期儒家学说,教导人们怎样为人处世。
3.写出下列成语的含义和由来。
(1)推己及人: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由《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概括而来。
(2)韦编三绝:编联竹简的牛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出自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
4.课文写了与孔子有关的几件事?表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品质?
5.你对《论语》中的哪句话有感触?结合生活经历谈一谈。
一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人。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二 中国历史上的十四位圣人
酒圣杜康 文圣孔子 诗圣杜甫 史圣司马迁 武圣关羽 草圣张旭 兵圣孙武
医圣张仲景 茶圣陆羽 谋圣张良 木圣张衡 画圣吴道子 药圣孙思邈 书圣王羲之
三 孔子为何名“丘”
孔子得名“丘”的缘由主要有两种说法。《史记孔子世家》:“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圩,读wéi,义同“凹”,即中央低而四周高。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出生时头顶有个小“凹”,因而名“丘”,为什么头顶上有个小“凹”就取名“丘”呢?因为古代“丘”也有“中间低四周高”的意思。第二种说法是,鲁国有座尼丘山(在山东曲阜东南),孔子出生前其母曾“私祷于尼丘之山”,孔子因而名“丘”,字“仲(孔子排行老二)尼”。此说源自《孔子家语本姓解》。
四 中国的儒文化
在我国历史上,儒、释、道三家并存,但三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不同,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从儒家思想文化形成的体系来看,儒家所传承的“六经”,都是在孔子以前已经形成的,这些经典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精华;而孔子开创的儒家与先秦各家最大的不同就是儒家始终以自觉传承“六经”为己任。“六经”所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正是通过和依赖于儒家的世代努力而传承至今的。由于儒家具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由于儒家的积极处世的实践精神,由于儒家表现出来的所具有的浓厚历史感、文化感、道德感,由于儒家在传承历史文化上的自觉努力,它的价值观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价值观的主流。儒家“德治爱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取向,渗透到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哲学、宗教、伦理、文化、艺术、科技、医药以至政治、经济诸多方面,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教学
要求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吃年糕的经过。
3.了解猫在吃年糕的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
难点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弱者的深切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暖的不满与愤恨。
2.理解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
课时两课时
我 是 猫
我虽说是猫,却并不挑食,不管什么,能填饱肚子就行。[句导读:介绍“我”在吃这方面的特点,自然引出下文。][①文章用的是第几人称?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因此,如今想吃年糕,绝非贪馋(chán)的结果,而是从“能吃便吃”的观点出发。我思忖(cǔn),主人也许会有吃剩的年糕放在厨房里,于是,便向厨房走去。
段导读:指出“我”想吃年糕。
粘在碗底的还是早晨见过的那块年糕。坦率地说,年糕这玩艺儿,我至今还未曾粘过牙哩(li)。[②如果把“未曾粘过牙”改为“从未吃过”,可以吗?为什么?]展眼一瞧,好像又香又瘆(shèn)人。[句导读:形象地描写出“我”此时矛盾的心理,年糕很香,确实想吃,但也有点使人害怕。]我搭上前爪,将粘在表面的菜叶挠下来。[③句中的“挠”能不能换为“拿”?为什么?]一瞧,爪子上沾了一层年糕的外皮,黏(nián)乎乎的;一闻,就像把锅里的饭装进饭桶里时所散发的香气。[句导读:点明“我”已被年糕的气味深深地吸引了。好想吃啊!]我向四周扫了一眼,吃呢,还是不吃?不知是走运,还是倒霉(méi),连个人影都不见。女仆在门外踢毽(jiàn)子,小孩儿在里屋唱着歌。若想吃,趁此刻,如果坐失良机,只好胡混光阴,直到明年也不知道年糕是什么滋味。[④这时“我”偷吃年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刹那间,我虽说是猫,倒也悟出一条真理:“难得的机缘,会使所有的动物敢于干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⑤偷吃年糕而悟出的真理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看见厨房里没有人,决定抓住机会吃了那块年糕,并由此悟出了第一条真理。
其实,我并不那么想吃年糕。[⑥文章在这里发生了转折,为什么?]相反,越是仔细看它在碗底里的丑样,越觉得瘆人。[⑦此句与上文的哪一句相照应?其目的是什么?]这时,假如女仆拉开厨房门,或是听见屋里孩子们的脚步声向这边走来,我就会毫不吝(lìn)惜地放弃那只碗,而且直到明年,再也不想那年糕的事了。[句导读:表明“我”有点想放弃吃年糕的念头。]然而,一个人也没来。不管怎么迟疑、徘徊(páihuái),也仍然不见一个人影。[⑧句中的“迟疑、徘徊”说明了什么?]这时,心里在催促自己:“还不快吃!”
段导读:写“我”并不想偷吃年糕,只是在没人的情况下,才偷吃的。
我一边盯住碗底一边想:假如有人来才好呢!可是,终于没人来,也就终于非吃年糕不可了。[⑨“我”偷吃年糕的依据是什么?]于是,我将全身重量压向碗底,将年糕的一角叼住一寸多长。[句导读:“压、叼”形象地写出“我”开始吃年糕的样子。]使出这么大的力气叼住,按理说,差不多的东西都会被咬断的。然而,我大吃一惊。[⑩“然而”二字说明了什么?]当我以为已经咬断而将要拔出牙齿时,却怎么也拔不动。[“我”为什么拔不出牙?]本想再咬一下,可牙齿又动弹不得。当我意识到这年糕原来是个妖怪时,已经迟了。[用“妖怪”一词说明了什么?]宛(wǎn)如陷进泥沼的人越是急着要拔出脚来,却越陷得深;越咬,嘴却越不中用,牙齿一动不动了。[句导读: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我”咬年糕后的尴尬景象。]那东西倒是很有嚼头,但却对它奈何不得。正烦躁之时,我忽地又悟到了第二条真理:“所有的动物,都能直觉地预测吉凶祸福。”[“我”通过吃年糕而悟出的第二条真理是什么?]
段导读:本段描写了“我”没有经受住年糕的诱惑而去吃年糕,但是却被年糕粘住了。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我”仍不见一个人影,咬了一口年糕不能动时,又悟出了第二条真理。
真理已经发现了两条,但因年糕粘住牙,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牙被年糕牢牢地钳(qián)住,就像被拔掉了似的疼。[体会此时“我”的感觉。]若不快些咬断它逃跑,女仆可就要来了。孩子们的歌声已停,一定是朝厨房奔来。烦躁已极,便将尾巴摇了几圈儿,却不见任何功效。将耳朵竖起再垂下,仍是没用。想来,耳朵和尾巴都与年糕无关,摇尾竖耳,也都枉然,所以干脆作罢。[“我”为了拔出被年糕粘住的牙齿而采取了哪些措施?]急中生智,只好借助前爪之力拂掉年糕。我先抬起右爪,在嘴巴周围来回摩挲[māsɑ],可这并不是靠摩挲就能除掉的。接着抬起左爪,以口为中心画了个圆圈儿。单靠如此咒语,还是摆脱不掉妖怪。[句导读:表明靠咒语还是摆脱不掉妖怪(年糕)。]心想:最重要的是忍耐,便左右爪交替着伸缩。然而,牙齿依然嵌在年糕里。[句导读:“嵌”字表明怎么伸缩都无济于事。]唉,这太麻烦,干脆双爪一齐来吧![“我”为了摆脱被粘住,又采取了什么措施?]谁知这下,破天荒第一次,两只脚竟然直立起来。我都觉得我已经不是猫了。
段导读:本自然段描写了“我”为摆脱被粘住的命运而采取的措施。
可是,到了这种地步,是不是猫,又有何干?[“是不是猫,又有何干”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无论如何,不把年糕这个妖怪打倒,决不罢休,便大鼓干劲儿,两爪在妖怪的脸上胡抓乱挠。由于前爪用力过猛,常常失重,险些跌倒。必须用后爪调整姿势,又不能总站在一个地方,只得在厨房里到处转着圈儿跑。跑着,转着,第三条真理又蓦(mò)地闪现在心头:“临危之际,平时做不到的事这时也能做到。”[在摆脱被粘住的危机时,自己悟出的第三条真理是什么?]
段导读:“我”在被粘住时悟出的第三条真理。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写“我”为了摆脱那年糕,使出种种伎俩,最终直立起来感觉自己已经不是猫了,又悟出了第三条真理。
正在与年糕妖怪决战时,忽听有脚步声,好像有人走来。这当儿有人来,那还了得![句导读:心理活动的描写证实了“我”内心的着急、紧张。]我跳得更高,在厨房里绕着圈儿跑。脚步声逐渐近了。啊,遗憾(hàn),终于被女孩儿发现,她高声喊:“哎哟,小猫吃年糕,在跳舞哇!”第一个听见这话的是女仆。她扔下毽子,叫了一声“哎哟”,便从厨房门跑了进来。女主人穿着绉(zhòu)绸和服,说:“哟,这个该死的猫!”男主人也从书房走出,喝道:“混账东西!”[“该死”“混账”这两个词语说明了什么?]只有小家伙们喊叫:“好玩儿啊,好玩儿!”接着像一声令下似的,齐声咯(ɡē)咯地笑了起来。[“好玩儿”“齐声咯咯地笑了起来”说明了小孩子怎样的心态?]我恼火、痛苦,可又不能停止蹦蹦跳跳。[句导读:写“我”面对人类的嘲笑及责骂时的感受。]这回领教了。总算大家都不再笑,可是,就怪那个五岁的小女孩儿说什么:“妈呀,这猫也太不成体统了。”于是,又掀起一阵笑声。[句导读:足见“我”已成了大家的笑料。]
段导读:本段通过大人、小孩子的不同反应,描绘了不同人物面对猫的艰难窘境时表现出来的冷漠心态。
我大抵也算见识过人类缺乏同情心的各种行径,但从来没有像此时此刻这样恨在心头。[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我只好哑口无言,直到演完一场四条腿爬和翻白眼的丑剧。
段导读:“我”最终没有摆脱年糕,而是在人们的嘲笑下无奈地演完一场丑剧。
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写在人们的嘲笑下“我”无奈而愤怒地演完一场丑剧。
重点句解析:这是猫在偷年糕不成反被发现后看到各个主人的表现时的心理描写。这只猫可谓善于辞令,它透彻淋漓地讽刺了人类的弱点。猫见识了人类缺乏同情心的表现,并对他们痛恨不已,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人类的同情心,尤其是对于动物的同情心已大大减弱。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多媒体课件。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日本著名作家夏目漱石先生的代表作《我是猫》中的一个精彩片段。(板书课题:我是猫)
看到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1.这是一只怎样的猫?
2.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
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二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新词。
2.交流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重点指导:
(1)属于左右结构的生字有哪些?(糕 馋 瞧 沼 预 枉 拂 挠 憾 掀 徘 徊 钳)
(2)哪些字的字形容易混淆?(馋—搀 毽—健、键)
(3)“钳”的读音是qián,不是qiān;“枉”的读音是wǎng,不是wàng;“掀”的读音是xiān,不是qiān。
(4)“糕”的右边下面是四点,不要少写;“毽”是半包围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枉”的右边是“王”,不要写成“主”。
三 再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想一想: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讲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我”看见厨房没有人,决定抓住机会吃了那块年糕,并由此发现了第一条真理。
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写“我”仍不见一个人影,咬了一口年糕不能动时,又发现了第二条真理。
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写“我”为了摆脱那年糕,使出种种伎俩,最终直立起来感觉自己已经不是猫了,又发现了第三条真理。
第四部分(第7、8自然段):写在人们的嘲笑下“我”无奈而愤怒地演完一场丑剧。
四 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了解猫在吃年糕的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深刻理解猫在吃年糕过程中悟到的三条真理。
多媒体课件。
一 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可以通过听写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年糕 贪馋 倒霉 毽子 宛如 钳住 枉然 咒语 遗憾 掀起
二 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回忆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 默读思考,自主学习
出示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思考:猫在偷吃年糕的时候发现了哪几条真理?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你觉得哪些情景最可笑?为什么?
2.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
四 交流汇报,深入学习
1.引导学生,梳理猫发现三条真理的过程。
第一条真理:难得的机缘,会使所有动物敢于干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这条真理是在猫看见年糕时发现的,它当时的心理活动是:若想吃,趁此刻,如果坐失良机,只好胡混光阴,直到明年也不知道年糕是什么滋味。)
第二条真理:所有的动物,都能直觉地预测吉凶祸福。(这条真理是在猫吃年糕的时候发现的,它当时的心理活动是:假如有人来才好呢!)
第三条真理:临危之际,平时做不到的事这时也能做到。(这条真理是猫在拔年糕时发现的,它当时的心理活动是:最重要的是忍耐。唉,这太麻烦,干脆双爪一齐来吧!我都觉得我已经不是猫了。可是,到了这种地步,是不是猫,又有何干?)
2.引导交流:你觉得哪些情景最可笑?为什么?
(1)自由读第一部分,画出你觉得可笑的情景,说说你从哪些语句感觉到可笑?
(教师引导学生从猫的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体会。理解“瘆人、难得的机缘”等词语。)
(2)学习第二、三部分。
默读第3~6自然段,画出你觉得可笑的情景,说说你从哪些语句感觉到可笑。有感情地朗读你所画的语句。
①第二部分交流重点:体会猫咬了一下年糕,牙齿动弹不得的尴尬处境。
课件出示:
本想再咬一下,可牙齿又动弹不得。当我意识到这年糕原来是个妖怪时,已经迟了。宛如陷进泥沼的人越是急着要拔出脚来,却越陷得深;越咬,嘴却越不中用,牙齿一动不动了。
(这几句话很形象地描写了猫在吃年糕时发现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容易吃掉的情态。)
②第三部分交流重点:重点体会猫在摆脱年糕时的动作和心理活动。(通过评读的方式体会猫的可笑——可怜——令人同情,通过读把情感的变化表现出来。)
课件出示:
烦躁已极,便将尾巴摇了几圈儿,却不见任何功效。将耳朵竖起再垂下,仍是没用。想来,耳朵和尾巴都与年糕无关,摇尾竖耳,也都枉然,所以干脆作罢。急中生智,只好借助前爪之力拂掉年糕。我先抬起右爪,在嘴巴周围来回摩挲,可这并不是靠摩挲就能除掉的。接着抬起左爪,以口为中心画了个圆圈儿。单靠如此咒语,还是摆脱不掉妖怪。
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猫当时的处境。
(这几句话很形象地表现了猫为了摆脱被年糕粘住的尴尬,又是摇尾竖耳又是念咒语的情态,引人发笑。)
3.学习第四部分。
(1)自由读第四部分,把人物的不同表现画出来。
(2)分角色朗读第四部分,深入体会其蕴含的思想感情。
啊,遗憾,终于被女孩儿发现,她高声喊:“哎哟,小猫吃年糕,在跳舞哇!”第一个听见这话的是女仆。她扔下毽子,叫了一声“哎哟”,便从厨房门跑了进来。女主人穿着绉绸和服,说:“哟,这个该死的猫!”男主人也从书房走出,喝道:“混账东西!”只有小家伙们喊叫:“好玩儿啊,好玩儿!”接着像一声令下似的,齐声咯咯地笑了起来。
读出各种不同人物面对猫艰难的窘境而表现出来的冷漠心态。
(“该死”“混账”说明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好玩儿”“齐声咯咯地笑了起来”说明小孩子的心态,也说明小孩子也是冷漠而缺乏同情心的,他们不是想去救助小猫,而是想到了好玩儿,看到这种情形而笑起来。这说明了这个社会都是冷漠的,连小孩子都受到了影响。)
4.自由朗读全文,并重点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提出自己还不太明白的问题,全班交流。
五 总结全文
学完文章之后,你的脑海中留下的仅仅是猫可笑的形象吗?还有什么?(引导学生领悟作者蕴含在文字中的情感: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借此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及对弱者给予的极大同情。)
六 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拓展阅读:《泰戈尔散文诗二首》《狗的友谊》《母爱》。
1.课文的写作重心不在于描写故事情节,更着重于刻画小说中主角的特定心理。领悟作品将猫类习性的刻画与人类弱点的刻画并重的写法,并尝试将此种写法运用到习作实践中。
2.课外补充夏目漱石的资料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可将他的独特文风与鲁迅相比较,并能够深刻领悟作者深沉的情感世界。
1.看拼音,写词语。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果断—(迟疑)虚伪—(坦率)束手无策—(急中生智)振振有词—(哑口无言)
3.选词填空
竟然枉然仍然
(1)谁知这下,破天荒第一次,两只脚(竟然)直立起来。
(2)不管怎么迟疑、徘徊,也(仍然)不见一个人影。
(3)尽管他付出了很大努力,结果还是(枉然)。
4.猫在偷吃年糕的时候发现了哪几条真理?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
第一条真理:难得的机缘,会使所有的动物敢于干出他们并非情愿的事来。这条真理是在猫看见年糕时发现的。
第二条真理:所有的动物,都能直觉地预测吉凶祸福。这条真理是在猫吃年糕的时候发现的。
第三条真理:临危之际,平时做不到的事这时也能做到。这条真理是猫在拔粘在牙齿上的年糕时发现的。
一 作者资料库——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1867~1916),日本明治时代的小说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深的造诣。写作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叠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
二 关于猫的有趣数字
猫鼻子上的纹路和人的指纹一样独特,全世界有超过5亿只家猫,它们可分为33个主要品种。
猫的心跳速度是人的两倍,每分钟大约110~140次。
猫的身体由290块骨头和517块肌肉组成。
家猫的平均寿命是15年,但野猫只能活3~5年。
三 猫的得名
猫的得名,有两说。其一,认为猫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捕捉老鼠,而老鼠损害禾苗,猫有保护“苗”的作用,故其字从“苗”。《埤雅释兽》:“鼠善害苗而猫能捕鼠去苗之害,故猫之字从苗。”其二,认为猫是一个拟声词,是模拟其叫声“喵——喵”而来。李时珍《本草纲目》:“猫,苗、茅二音,其名自呼。”
四 猫为什么爱吃鱼和老鼠
猫之所以喜爱吃鱼和老鼠,是因为猫是夜行动物,为了在夜间能看清事物,需要大量的牛黄酸,而老鼠和鱼的体内就含有牛黄酸,所以猫不仅仅是因为喜欢吃鱼和老鼠而吃,还是因为自己的需要而吃。
教学
要求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抓住“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重点
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窗给乡下孩子们带来的无尽遐想和无穷快乐。
2.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
课时两课时
天窗
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暖和的晴天,木板窗扇扇打开,光线和空气都有了。
碰着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木板窗只好关起来,屋子就黑得像地洞里似的。[①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如何?]
于是乡下人在屋顶上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乡下人在屋顶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
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句导读:“跑跳”“仰”“看”充分展现了孩子们的活泼可爱。]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呀!”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jiè)。[②写透过天窗观看外面下雨的情景,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段导读:写孩子们很喜欢下雨。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划;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句导读:形象地描写了孩子们通过天窗看到和想到的情景。][③从本句看,透过天窗可以想象哪些情景?]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活跃起来。[④写天窗可以让自己想象力丰富,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段导读:透过天窗,看见外面的雨后的所思所想。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你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句导读:“又”承接上文,与第4自然段相照应。][⑤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段导读:写晚上怎样透过天窗观察外面的世界。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颗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恶霸(bà)似的猫头鹰——总之,美丽而神奇的夜的世界的一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⑥作者的想象有什么特点?]
段导读:晚上透过天窗,看见外面的世界后产生的联想。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啊唷(yō)唷!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句导读:此句总起本段。][⑦“神奇”二字说明了什么?]它会使你看见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想不起来的宇宙的秘密;它会使你想到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的种种事件![⑧本句话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描写天窗是怎样带给“我们”神奇的想象的。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该被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会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⑨试分析这段话。]
段导读:由对大人们的感谢进一步说明天窗是神奇的。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写天窗是神奇的,想象丰富的孩子会因此产生种种联想。
⑤说明天窗是晚上自己观察外面世界的唯一途径。
⑥美丽而神奇;想象从天空到地面,空间较大。
⑦形象地说明了天窗为什么能带给我们丰富的想象力。
⑧重点句解析:说明天窗能带给我们无限的联想。反复句式的运用,使句式整齐,气势如虹,具体说明了天窗的神奇。
阔达:豁达,文中指胸襟、视野更加开阔。
⑨因为孩子们的想象是丰富多彩、富有变化的,所以想象到的内容要比看到的更真切、更复杂、更确实。也正因为没有任何利益的影响,没有任何附加因素的充斥,所以他们的思想显得纯真且真切。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说说自己透过天窗看到和想到了什么,培养学生自主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
一 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1.在大人眼里毫不起眼的天窗竟是孩童时代的作者最美好的记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著名作家茅盾的童年时代,看看那里究竟藏着孩子们怎样纯真的梦想吧!(板书课题并齐读课题)
2.师:看到课题,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学生可能会问“什么是天窗”)
3.学生带着“什么是天窗”的疑问读课文。(学生可就课文中的描述说一说:“在房顶上面开一个小方洞,装一块玻璃,叫做天窗。”也可以说一说自己见到过的天窗。)
4.天窗虽小,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了想象,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天窗的魅力。
二 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同桌互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3.出示生字、新词,指名学生认读。
(1)学习生字。
Jièbiānfúbàzhòu
慰藉蝙 蝠恶霸 宇宙
藉:也读jí,如狼藉。
蝙:不要误读为biǎn。
宙:不要误读为zòu。
(2)词语解释。
慰藉:安慰。
恶霸:独霸一方,欺压人民的坏人。
4.齐读全文。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脉络结构。
课文主要讲了与天窗有关的一些往事,表达了作者对天窗的赞美与留恋之情。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天窗的由来。
第二部分(第4~7自然段):写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写天窗是神奇的。
5.自读课文,思考: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学生读,读后交流感受,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来谈。
(“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这句话在课文中共出现了两次,这两次都是说孩子们在屋里通过天窗观察外面的世界。“慰藉”是安慰的意思。小小的天窗会使孩子们的想象活跃起来,当孩子们被逼着上床休息时可以欣赏月光,可以欣赏到在外面欣赏不到的美景,想象自己在外面从来没有见到的奇特景象。)
1.反复读课文,理解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激发自己去透过窗户来看世界的情趣,唤起与作者的共鸣。
多媒体课件。
一 回顾课文内容
1.回忆:天窗给乡下的孩子带来了什么?(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2.问:慰藉是什么意思?(安慰,抚慰。)
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一个人什么时候需要安慰、抚慰呢?
二 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章的哪些部分触动了你的心灵?反复阅读,体会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边记录。
2.引导学生抓住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词、句、段落,交流读后的感受,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
课件出示:
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呀!”孩子们跟着木板窗的关闭,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慰藉”,安慰。也就是说当孩子们被大人唤回屋里,告别了急风暴雨中的玩耍,告别了月光下草丛中的嬉戏,天窗成了孩子们唯一的心灵寄托。只能透过天窗去观看下雨的情景,这为孩子们透过天窗想象外面下雨的世界埋下了伏笔。)
(1)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孩子们被唤回时的失落(也可以结合自己类似的经历体会孩子们当时的心情),理解孩子们又从天窗中想象出无穷的情形、故事,从而找回失去的快乐。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到屋里来呀!”一句中体会大人的命令、不可违抗的气势。从“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体会孩子们当时的无奈。
(在失落和无奈中,天窗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片光明,抚慰了孩子们的心灵,从而理解为什么说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
三 拓展积累
1.教师启发提问:“在你无奈的时候,什么是你的慰藉?”
让学生谈自己在生活中排解不愉快的方法:也许是读书、看电视,也许是摆弄什么小玩具。
2.把自己的经历像作者这样记录下来,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一份美好的回忆。
1.针对课文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可以使学生的思维与教材编排意图产生碰撞,从而产生阅读的欲望。
2.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把阅读和生活结合起来,把读和写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
3.课文中的“想象”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学生通过去掉“想象”部分对比阅读,体会到了想象在生活和写作中的作用,但这还是表层的理解。应该在此基础上增加练笔的环节,让学生思考:通过天窗还可以看到哪些景物?由此你能想到什么?
1.选字填空。
慰 蔚历 厉蝙 偏
蔚蓝慰藉历史严厉偏心蝙蝠
2.按原文内容填空。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 ,你会看见;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 。
3.换一换句中的加点词,但句意不能发生变化。
(1)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安慰)
(2)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活跃起来。(欢跃)
(3)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永远不会联想到种种事件!(如果)
(4)这比任何他看到的更真切!(确切)
(5)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奇特)
4.透过天窗,作者还可能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一 作者资料库——茅盾
茅盾(1896~1981),中国作家、社会活动家,本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代表作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等。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文联副主席、文化部部长、作协主席,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二 童趣诗——宋杨万里《船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三 童趣诗——清高鼎《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四 中国的窗文化
在中国园林文化中,“窗”是一种极其有代表性的空间艺术。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在其著作《美学散步》中说:“中国诗人多爱从窗户庭阶,词人尤爱从帘、屏、栏杆、镜以吐纳世界景物。”我们有“天地为庐”的宇宙观。老子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庄子曰:“瞻彼阙者,虚室生白。”孔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中国这种移远就近,由近知远的空间意识,已经成为我们的宇宙观的特色了。
教学
要求1.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一刹那”“分辨”等词语。
重点
难点1.通过重点词句,感受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象。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写景的方法。
教学
课时两课时
海上日出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①开篇说“我常常早起”,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②“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呼应了上一句中的哪个词语?“只听见”“机器的声音”说明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观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次数。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③“转眼间”说明了什么?“红霞”在“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象?给人怎样的感觉?]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④“我知道”与第1自然段中的哪个词语照应?“目不转睛”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写日出前天空的变化。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⑤“负着什么重担”“一纵一纵地”“使劲”等词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说明了什么?]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句导读:太阳尽管吃力,但仍然不懈地努力上升,冲出海面发出夺目的光芒。“圆东西”写出了作者对太阳的喜爱之情。]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有时候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句导读:这句话描绘了天空有薄云时的日出景色。此时看到的是阳光透过云缝直射水面的景象:天空、水面一片亮光。][⑥为什么会出现水天相连的现象?]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⑦“镶”字写得较形象,请你具体解释一下。]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⑧“透”“染”二字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句导读:作者直接抒怀,写太阳把周围的一切都照亮了。]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我”在有云的天气看到的海上日出。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⑨用这句话结尾有什么好处?]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赞叹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分辨:区分;辨别。
⑥“直射”说明这种现象是阳光在云层较薄的时候照射海面的情况。由于阳光灿烂,水天一色,因此难以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
⑦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这一奇特美丽的景象,也形象地说明了太阳的光芒不可阻挡。
⑧“透”是讲太阳逐渐从黑云中露出,出现在天空;“染”字写出了由于云朵的薄厚、颜色不同,阳光透过形成颜色的不同,就像用染料着色一样。
⑨重点句解析:作者采用反问的语气,强调了“海上日出”这一雄伟壮丽而又少见的伟大景象。作者在赞颂太阳透出黑云重围给大地带来强烈的光芒和力量时,也表达了自己欢欣鼓舞、无比激动的心情。反映了作者热爱自然,不怕艰难险阻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1.初读课文,了解海上日出的过程。
2.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一刹那”“分辨”等词语。
3.初步感受海上日出壮丽的景象。
一 简介作者及课文内容
本文作者巴金,是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鲁迅赞扬他是一位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80年代以后被誉为“文坛泰斗”。2005年逝世。
每当人们来到海边,总忘不了早早起来看海上日出。那是一种怎样壮观的景象呢?读了巴金爷爷的这篇文章,你们不仅会如同亲眼看见大自然的这一伟大奇观,而且会被作者的细心观察和生动描述所折服。仔细观察书上的图画,看一看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二 引导学生观察插图,练习口述图意
1.老师提示学法。
先整体观察,再仔细观察细微部分,最后再回到整体印象。练习边观察边叙述。
2.检查交流。
课文的插图描绘了海上日出的景象。
太阳刚刚从海面上升起时的景象,图的下方全是海水,说明这是在海上看日出。太阳比较接近海面,红而圆,没有夺目的亮光,说明太阳刚刚升起。
三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提示学法。
(1)默读课文,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2)边读边想边批画。
2.检查交流初读情况。
(1)检查交流学习生字的情况。
“刹”的左下边不要写成“木”。
“辨”的中间是“”。注意与“辫”“辩”“瓣”区分。
(2)检查交流学习新词的情况。
目不转睛:不转眼珠地(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睛,眼珠。
一刹那:极短的时间。“刹”也读shā,如:刹车。
夺目:(光彩)耀眼。
奇观: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四 理清课文层次
按照时间顺序理清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观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次数。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我”在有云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赞叹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1.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2.学习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海上日出的录像、图片。
一 导入
同学们通过初读课文,已经初步感受到了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象,那么,今天我们就伴着优美的乐曲,把你想象到的海上日出的景象用你的画笔描绘出来。
二 读课文,听音乐,想象作画(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把你想象到的画面勾勒出来。(放音乐)
2.边画边悟,然后用一两句话描绘所画出的图画。
3.互相评画,细细揣摩,品味语言的精妙。
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1)一纵一纵:缓慢的状态。(“一纵一纵”读得语速要慢。)
(2)冲破:速度快。(“冲破”要读得有力、节奏快,体现“冲破”的力量。)
(3)一刹那:时间极短。(“一刹那”要加重语气。)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这段描写突出了“海上日出”的什么特点。(颜色、光线变化多、快。)
5.看录像,加深对“海上日出”景象的印象。
6.有感情地读课文,修改自己的图画,积累自己喜爱的句子。
三 读课文,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相互说说这两个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景象,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画面。(描写了“云薄”“云厚”两种情况。)
2.再读课文,找找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云薄”和“云厚”。
云薄:阳光透过云缝射到水面上。
云厚:黑云,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染:云朵的薄厚颜色不同,阳光透过时形成的颜色就不同,像染料染过一样。
3.这两个自然段运用了“有时候……有时候……”的句式,你能从中体会出什么吗?
(说明作者对海上日出进行了多次的观察,和前面的“常常早起”相呼应。所以我们要养成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四 品味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1.齐读第6自然段。思考:这是什么句型?(反问句。)
2.对“奇观”的理解:雄伟壮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3.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之情。)
4.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或感叹句,指名读。几种表达方法哪种好,为什么?(反问句更好,加强了句子的表达效果。)
五 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
1.在课的设计上教师也重点抓了“读”这一方面。抑扬顿挫的语调,声情并茂的情感,起到了一种先声夺人的效果,在深情的“美读”中,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了海上日出的美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一般都有看日出的体验,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谈感悟。
1.看拼音,写词语。
2.选词填空。
光芒光亮亮光光彩
(1)一刹那间,太阳发出夺目的(亮光),它旁边的云也有了(光彩)。
(2)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光彩—(光芒)分辨—(辨别)转眼间—(一刹那)
范围—(界限)奇观—(奇景)目不转睛—(全神贯注)
4.请分析下列句子在写法上的特点,并按要求做题。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这真是伟大的奇观哪!
你觉得哪句好呢?说出理由。
一 作者资料库——巴金
巴金(1904~2005),中国文学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兴。他的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长篇小说和数量可观的短篇小说。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同时也被誉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2003年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有《巴金全集》行世。
二 如何进行观察写景物
日出日落其实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作者能把很平常的事写得细致传神、变化万千呢?那是由于作者善于观察并能抓住景物的特点,多方面地展开描写。“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作者在这里观察得很仔细,并且联想丰富,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太阳写得活灵活现,让人很快就能联想到当时的情景,这就是最引人入胜的。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观察、细心观察,还要发散思维,充分想象,可以运用多种写作方法把景物写逼真,这样才能吸引读者。
教学
要求1.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严守纪律的重要性。学习邱少云以生命为代价严守纪律的伟大精神。
重点
难点理解作者发现邱少云被烈火烧身后的内心活动和深切感受邱少云在烈火中所受到的煎熬。
教学
课时两课时
我的战友邱少云
敌人控制的“391”高地,像一颗毒牙,揳(xiē)入我们志愿军的阵地。[①“毒牙”二字说明了什么?]我们准备在黄昏时分发动突然袭击,拔掉这颗毒牙,把战线往南推移。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志愿军准备拔掉敌人的“391”高地。
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连悄悄地摸进“391”高地下面的山坳(ào),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②“天还没有亮”说明了什么?]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说话都听得见。[③这句话层层递进地写了潜伏战士们离敌人很近,意在说明什么?]敌人居高临下,当然很容易看见我们。[④写敌人很容易看见,意在说明什么?]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quán)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句导读:“纹丝不动”就是一点儿也不许动,用“必须”来修饰“纹丝不动”就是非这样做不可,这是战斗纪律和要求。]我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伏在枯黄的茅草丛里。他们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伪(wěi)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藏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⑤这几句话突出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写潜伏部队周围的环境和我军的隐蔽情况。
我们的炮兵不断地轰击敌人的阵地,山顶上腾起一团团的青烟。敌人阵地前沿的地堡一个接一个被掀翻了。看着这种情景,我只盼望天快点儿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⑥心理描写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段导读:写敌人阵地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志愿军伪装潜伏在离敌人前沿阵地很近的山沟里。
到了中午,敌人突然打起炮来,炮弹一排又一排,在我们附近爆炸。显然,敌人已经感觉到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太安全了,可是没有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出来搜(sōu)查,只好把看家的本领“火力警戒”拿出来了。[⑦“看家的本领”“拿出来了”,意在说明什么?]
段导读:写敌人发觉前沿阵地不安全,从而打起炮来。
排炮过后,敌人竟使用了燃烧弹,我们附近的荒草着火了。[⑧“竟”字说明了什么?本句与后文有什么关系?]火苗子呼呼地蔓延,烧得枯黄的茅草毕毕剥剥地响。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他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着风势乱蹿,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句导读:火借风势,风助火威,邱少云的生命受到了极大威胁——整个身子被烈火包住了。]
段导读:本段写敌人使用了燃烧弹,点燃了“我们”隐蔽处附近的荒草,火烧到了邱少云的身上。
这个时候,邱少云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我趴在他附近,只要跳出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⑨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两个“只要”说明了什么?]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就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了。[⑩本句用“但是”一转折,意在说明什么问题?]
段导读:本段是对“我”的心理描写。通过“我”的心理描写衬托出邱少云想到的不是个人安危,而是整个部队,整个作战计划。
我的心绷[bēnɡ]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这两句说明了“我”怎样的心情?为什么用“年轻”来修饰“战士”?]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本句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忍不住”“盼望”这两个词语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这句话写出了什么?]
段导读:通过“我”的心理活动描写来烘托邱少云当时极端危险的处境,从侧面反映了邱少云为革命利益、全局利益,宁可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精神。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半个多钟头”“像千斤巨石一般”这些语句说明了什么?]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nuó)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shēn)吟。[这句话体现了邱少云的什么精神?]
段导读:这一自然段讲邱少云壮烈牺牲。
第三部分(第4~8自然段):讲的是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
黄昏时候,漫山遍野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口号:“为邱少云同志报仇!”我们怀着满腔怒火,勇猛地冲上“391”高地。[“满腔怒火”一词表达了战士们怎样的心情?]敌人全部被歼(jiān)灭。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二十分钟。[句导读:“才”字说明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段导读:讲战友们在邱少云的英雄行为的鼓舞下,夺取了战斗的胜利。
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以时间结尾,有什么作用?]
第四部分(第9、10自然段):讲战友们在邱少云的英雄行为的鼓舞下,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以及邱少云留给“我”的深刻记忆。
1.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揳入”“居高临下”“漫山遍野”“纹丝不动”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课文时读出作者的感受。
生字卡片,磁带。
一 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放录音带)这隆隆的炮声,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朝鲜平康以南、铁原东北的“391”高地。这一天是1952年10月12日,穿过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阵地,我们来到“我”的战友邱少云身边。
2.板书课文题目——我的战友邱少云。
二 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扫清生字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2)根据自学生字的方法,掌握字形。
(3)查字典、词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学生自主学习。
3.汇报自学成果。
(1)读准字音。
蜷(quán)腿:不要误读为quǎn。
歼(jiān)灭:不要误读为qiān。
潜(qián)伏:不要误读为qiǎn。
乱蹿(cuān):不要误读为cuàn。
(2)认清字形。
①结构相同的生字。
上下结构:堡 轰 蔓左右结构:制 咳 嗽 伪 仗 搜 棉 扭 呻 激 歼
②形近字记忆。
加偏旁:亻+为=伪 车+双=轰 亻+丈=仗 歹+千=歼
换偏旁:该—讠+口=咳 瘦—疒+扌=搜 绵—纟+木=棉
(3)规范书写。
制:左边的竖是一笔。
扭:右边的笔顺是。
(4)理解词语。
居高临下: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临,面对。
看(kān)家:指本人特别擅长,别人难以胜过的(本领)。文中是说敌人没有别的办法了,只有最后一招了。说明了敌人内心的虚弱和胆怯。
眼巴巴:形容眼看着不如意的事发生而无可奈何。
三 细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记叙了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身上被烈火烧着,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一动不动,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
2.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可分成几部分,并讨论每部分的意思。
学生讨论层次的划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志愿军准备拔掉敌人的“391”高地。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讲志愿军伪装潜伏在离敌人前沿阵地很近的山沟里。
第三部分(第4~8自然段):讲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
第四部分(第9、10自然段):讲战友们在邱少云的英雄行为的鼓舞下,夺取了战斗的胜利,并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
3.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受感动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
1.体会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句子。
2.了解严守纪律的重要性。学习邱少云的精神。
幻灯片,挂图。
一 导入
1.上节课我们大概了解了邱少云的英雄事迹,今天我们将深入学习课文的内容。
2.(老师挂出插图)当看到这幅图时,你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自由提问。
学生甲:邱少云在执行什么任务?为什么要这样做?
学生乙:邱少云潜伏在哪儿?为什么在那儿潜伏?
学生丙:邱少云的身上是怎么着火的?
学生丁:邱少云在烈火中的表现怎样?
…………
3.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到文中去找答案吧!
二 了解情况,感受情感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并在文中找到相应的答案。
2.组内成员进行交流。
3.组间互相解读,老师随机引导。
A组解答:邱少云在执行什么任务?为什么要这样做?
(1)学生汇报:邱少云所在的部队接到潜伏在山沟里,准备突袭敌人控制的“391”高地的命令。
(2)学生汇报:“我们”这样做是因为“391”高地被敌人控制,阻挡了我军战线南移的计划,正如文中所写的,它“像一颗毒牙,揳入我们志愿军的阵地”,是“毒牙”就必须要拔掉。
(3)学生汇报:从“把战线往南推移”这句我知道了这次任务非常重要,决定着整个志愿军部队的战斗计划是否能顺利进行。从“揳”字我也能体会到这次任务还非常艰巨,因为敌人很强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4)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B组解答:邱少云潜伏在哪儿?为什么在那儿潜伏?
(1)学生汇报:邱少云潜伏在离敌人很近的山坳里,近得离敌人的前沿阵地只有六十多米,近得“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说话都听得见”。可见已经近得不能再近了。
(2)学生汇报:这么近,而且敌人在高处,我们在低处,因此必须纹丝不动、一声不出地潜伏在那里。“纹丝不动”就是一动也不动。说明这次任务非常危险,对每个战士都是一次考验。因为只要一动,整个战斗就可能会失败。
(3)学生汇报:这样危险也要潜伏在这里。我想是因为离得近,这样可以不给敌人喘息的时间,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同时也是为了减少牺牲。
C组解答:邱少云的身上是怎么着火的?
学生汇报:邱少云身上着火是因为敌人运用“火力警戒”,使用了燃烧弹,点燃了邱少云身边的茅草,并蔓延到了他的身上。
D组解答:邱少云在烈火中的表现怎样?
(1)学生汇报:邱少云在烈火中的表现可以用“纹丝不动”这个词来说。
(2)学生汇报:邱少云在烈火中如千斤巨石一般。
教师引导:
你们知道为什么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而不是“巨人”吗?石头有什么特点?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出示幻灯片“填空练习”,帮助学生理解。)
石头是无声的,邱少云(没发出一声呻吟)。
石头是不动的,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石头不怕火烧,邱少云(没挪动一寸地方)。
石头的质地是坚硬的,邱少云(意志是坚定的)。
(3)学生汇报:通过一个“才”字,我知道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烧了很长时间,常人是不可能忍受的。而邱少云不仅任烈火烧身,并且还像“千斤巨石一般”,说明他的意志是那么坚定,更说明他为严守纪律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品质。
(4)有感情地朗读。
E组补充回答:邱少云在烈火中的表现怎样?
(1)学生汇报:我们小组通过“我”的内心变化体会到邱少云在烈火中的表现。
(2)学生汇报:通过“我”的想法——“只要……只要……就”这句话说明了邱少云是可以自救的,而他没有那样做;邱少云也可以让身边的战友救他,而他也没有这样做;如果他做了,不仅战友会牺牲,部队会被敌人发现,整个战斗也会失败,所以他宁可牺牲自己生命也要严守纪律。
(3)学生汇报:“我”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绷紧”说明烈火烧身对于邱少云来说是一次多么巨大的考验。“不忍”说明“我”看到了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的样子,简直是惨不忍睹,而邱少云却能忍受,说明了邱少云的意志坚如磐石。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我”的心理变化。
4.师生情感升华。
(1)教师导语。
战斗胜利了,而邱少云——这位年仅二十一岁的伟大战士,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我”永远忘不了的只是那个日子吗?
(“我”忘不了邱少云甘愿牺牲自己也要严守革命纪律的品质。)
(2)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体会。
1.从教学开始到教学结束,教师始终饱含着对英雄的崇敬之情。通过生动的教学语言、绘声绘色的范读,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进入情境,他们仿佛已身临其境,目睹了那一幕幕感人的情景,对邱少云这位英雄的敬佩之情已油然而生,缩小了时代背景的差异。
2.恰当地运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其强烈的视听效果,缩短了时空的距离,使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邱少云处境的万分危急,以及邱少云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中纹丝不动的壮举。
3.在教学中,教师还非常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上,学生通过讨论、读书等多种形式,自主地学习。教学时以读为本,通过默读、轮读、引读、范读、齐读等形式,使学生在读中深入地挖掘语言文字,品析重点词句,从而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地体会人物的崇高精神。以读促情,以读促理解,使师生情感互动,充分发挥“读”的作用和功能。也就是说课文内容是学生读懂的,是他们自主学习的结果。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2.根据意思写成语,再选一个造句。
(1)一点儿也不动。(纹丝不动)
(2)胸中充满极大的愤怒。(满腔怒火)
(3)山地上和田野上到处都是,形容很多。(漫山遍野)
他站在那里纹丝不动,像一尊雕像。
3.词语巧搭配。
4.体会句子中“才”字的不同意思。
(1)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
表示烧的时间很长。
(2)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二十分钟。
表示时间很短。
一 邱少云
邱少云,四川铜梁(今属重庆)人,1931年生。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平康以南铁原东北的“391”高地的战斗中光荣牺牲。部队党委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的称号及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二 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27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对此,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
三 怎样才能有远大的志向
诸葛亮在给儿子的信中指出了两个条件:一个叫静,一个叫俭。他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教学
要求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2.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奘、缉、僧”;积累“缉拿、束手无策、百折不挠、传奇、家喻户晓”等词语。
重点
难点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玄奘西行取经的艰苦过程和传奇经历。
2.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教学
课时一课时
唐玄奘(zànɡ)西行取经
玄奘是唐朝的一位和尚。他精通佛教经典,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①本句中的括号起什么作用?]在研读佛经时,他发现以前翻译过来的佛经错误很多,就决定到佛教的起源地天竺(zhú)去学习。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玄奘的身份和为什么去天竺学习。
公元629年(一说627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到了凉州(今甘肃武威)。当时,朝廷禁止唐人出境,他在凉州被驻守边境的兵士发现,命他回长安去。[句导读:交代西行取经的具体时间及当时朝廷禁止唐人出境这一背景。]他设法绕过边防关卡,向西来到玉门关附近的瓜州(今甘肃安西)。
段导读:写玄奘出发去天竺学习。
在瓜州,玄奘打听到玉门关外有五座堡垒,每座堡垒之间相隔一百里,中间没有水草,只有堡垒旁才有水源,并且由兵士把守。[句导读:写出玄奘面临的困难。]这时候,凉州的官员已经发现玄奘偷越边防,发出公文到瓜州缉(jī)拿他。如果经过堡垒,他一定会被兵士捉住;可是不经过堡垒,他又无法补充水源。[句导读:写玄奘面临着矛盾的选择。]玄奘正束手无策,碰到了一个当地人,说愿意给他带路。玄奘变卖了衣物,买了两匹马,连夜出发,跟着他混出了玉门关。[句导读:“混”形象地描写出玄奘出玉门关的情景。]谁知走了一程,那人就不想再走了,甚至想谋杀玄奘。玄奘发现他不怀好意,就把他打发走了。[②从上面的情况看,玄奘遇到了哪些麻烦?]
段导读:本自然段写玄奘西行碰到的第一个难关——怎么能绕过堡垒。
玄奘单人匹马在关外的沙漠地带摸索前进。约莫走了八十多里,才到了第一堡边。他怕被守兵发现,白天躲在沙沟里,等天黑了才走近堡垒前的水源。[句导读:写为躲避守军,玄奘只能夜里行动。]他正想用皮袋盛水,忽然一支箭射来,差点儿射中他的膝盖。玄奘知道躲不过,索性朝着堡垒喊道:“我是长安来的和尚,你们别射箭!”
段导读:写取水时被守护的士兵发现。
堡中的人停止射箭,打开堡门,把玄奘带进堡垒。守堡的校尉王祥信奉佛教,问清玄奘的来历后,不但没为难他,还派人帮他盛水,又送了一些食物,亲自把他送到十几里外,给他指引一条通向第四堡的小道。[③玄奘为什么会被放行?]
段导读:守堡的校尉放了玄奘。
第四堡的校尉是王祥的同族兄弟,听说玄奘是王祥那里来的,也很热情地接待他,并且告诉他,第五堡的守兵十分凶暴,叫他绕过第五堡,到野马泉去取水,再往西走,就是一片长八百里的大沙漠了。
玄奘离开第四堡,又走了一百多里,迷了路,没有找到野马泉。[句导读:“迷了路”表明玄奘将面临新的危机。]他正要拿起随身带的水袋喝水,哪知一失手,水都撒在沙土上了。[④水撒落在地上这一细节与后文有什么关系?]没有水,怎么越过沙漠呢?[句导读:写玄奘因为没有水,想越过沙漠是非常难的。]玄奘想折回第四堡去取水,走了十几里,忽然想起临走的时候,他曾经立下誓言,不到达目的地,决不后退一步。[⑤从本句看,玄奘是怎样的一个人?]于是,他拨转马头,继续朝西前进。
段导读:写玄奘把水撒落在沙漠中。
大沙漠里一片茫茫,上不见飞鸟,下不见走兽,有时一阵旋风,卷起漫天沙土,像暴雨一样落下来。[⑥这句话对描写玄奘有何作用?]玄奘在沙漠里接连走了四夜五天,没有一点儿水喝,口干得像火烧一样,终于支撑不住,昏倒在沙漠上。到了第五天半夜,天边起了凉风,把玄奘吹得清醒过来。他站起来,牵着马又走了十几里,发现了一片草地和一个池塘。[句导读:草地和池塘的出现,说明玄奘有了生还的希望。]有了水草,人和马才摆脱绝境。又走了两天,终于走出大沙漠,经过伊吾(今新疆哈密),到了高昌(在今新疆吐鲁番东)。
段导读:写玄奘昏倒在沙漠后又绝处逢生发现了水源。
高昌王也信佛,听说玄奘是大唐来的高僧,十分敬重,请他讲经,还恳求他留在高昌。玄奘不肯,高昌王只好给他准备行装,派二十五人,随带三十匹马护送;他还写信给沿路各国的国王,请他们保护玄奘过境。[⑦从本段看,玄奘是个怎样的人?]
段导读:写玄奘得到高昌王的帮助。
玄奘带领人马,越过雪山冰河,冲过暴风雪崩,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通过西域各国,来到天竺。[⑧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玄奘在天竺游历各地,朝拜圣迹,向高僧学经。玄奘的游历,不但在佛学上取得很大成功,而且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⑨关联词的运用有什么作用?]公元645年,他带了六百多部佛经,回到阔别十多年的长安。
段导读:写玄奘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取得了佛经。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写玄奘取经的经过。
玄奘和尚百折不挠的取经事迹,轰动了长安城。唐朝皇帝对玄奘的壮举十分赞赏,亲自召见了玄奘。
段导读:玄奘的举动打动了皇帝,得到了皇帝的召见。
从此,玄奘就在长安的大慈恩寺专心翻译从天竺带回来的佛经。他还和弟子们一起,编写了一部《大唐西域记》。在这本书里,他把亲自到过的一百一十个国家和听到过的二十八个国家的地理情况、风俗习惯都记载了下来,成为重要的历史和地理著作。[⑩列举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段导读:写玄奘编写《大唐西域记》。
由于玄奘取经这件事本身带有传奇色彩,后来,在民间流传了许多关于唐僧(sēnɡ)取经的神话,说他取经路上,遇到许多妖魔精怪,这当然是虚构出来的。到了明朝,小说家吴承恩根据民间传说做了艺术加工,写成优秀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句导读:表明《西游记》源于玄奘西行取经的历史事实。]这部著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也使得唐僧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
段导读:《西游记》是由玄奘取经的故事改编的。
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写玄奘取经带来的影响。
传奇:(情节)离奇的;经历非同一般的。
1.指导学生学会本课的生字,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唐玄奘西行取经的坎坷经历以及行走路线。
3.体会玄奘严谨治学、百折不挠的精神。
教师准备的课堂教学PPT;学生搜集的玄奘法师生平资料、图片。
一 讲述背景,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唐玄奘西行取经,指导“奘”的读音及书写。(“奘”读zàng,而不读zhuàng;分清“壮”与“奘”的区别)
2.导入: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明朝小说家吴承恩便以唐三藏西行取经为原型创作了家喻户晓的《西游记》,其实历史上的玄奘西行取经的真实事迹和小说中的描述相差极大。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了解这位中国历史上伟大的高僧的事迹。
二 检查预习效果,通览全文内容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出示一组词语指名读。
玄奘(zàng) 缉(jī)拿 高僧(sēng) 天竺(zhú) 堡垒(lěi) 朝(cháo)拜
2.测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束手无策:束,捆绑。策,计策。就像双手被捆住一样无法解脱,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办法。
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
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明白,户户知道。形容人人皆知。
3.默读课文,了解各个自然段的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1)理清脉络。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玄奘的身份和为什么去天竺学习。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写玄奘取经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11~13自然段):写玄奘取经带来的影响。
(2)了解重点段落的层次。
默读第2~10自然段,思考玄奘西行取经的过程中,途经哪些地方?(可先在文中画一画)
(长安—凉州—玉门关—高昌—西域—天竺。)
三 研读课文,重点理解
1.指名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大家共同思考:
玄奘西行取经的原因是什么?(在研读佛经时,他发现以前翻译过来的佛经错误很多,就决定到佛经的起源地天竺去学习。)从中你能悟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僧人?(学识渊博,治学严谨。)
2.读了课文第一部分,自主设疑。
(1)玄奘的学识已很渊博了,为何还要不远万里地去天竺学习?
(2)从长安到天竺,山高路远,是一种什么力量使他毅然前往,并克服重重困难?
师:学完这篇课文,你自然能解开心中的疑问。
3.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感悟人物品质。
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取经过程中,玄奘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对待的,从中你感到他具有一种怎样的品质?
屏幕出示句子:
玄奘想折回第四堡去取水,走了十几里,忽然想起临走的时候,他曾经立下誓言,不到达目的地,决不后退一步。
(从“不到达目的地,决不后退一步”可以感受到他有着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
总结:玄奘克服了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越过雪山冰河,冲过暴风雪,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天竺求学,一切源于他心中坚定的信仰,与一生的追求——对佛法的弘扬。
4.结合课外资料,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了解玄奘的历史贡献。
(1)学习小组合作读最后一部分,结合资料思考:回国后玄奘潜心做了哪些事情?(翻译佛经;编写《大唐西域记》。)
师生合作交流资料,屏幕出示句子:
玄奘带回来的佛经数量大、覆盖面广、质量特别高,如果我们把唐朝汉译佛经比喻成为汉译佛经中的皇冠,那玄奘翻译的佛经就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
玄奘西行求法历经千辛万苦,只为求取真经,而取到真经只不过才走了求法之路的一半,另一半就是翻译佛经,他魂系真经,迫不及待,也只有这样,才能弘扬佛法的功德圆满。
阅读了课文,结合资料谈:你觉得玄奘只是一个普通的僧人吗?
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
1.从学者的角度,他敢于对前人的译作提出批判,严谨治学,敢于探求真理。
2.作为一个高僧,他历经艰险,百折不挠,远赴天竺,学习真经,弘扬佛法,发展佛教,功德无量,是中国佛教史上继往开来的人物。
3.作为一个翻译家,他翻译方面的贡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4.他又是一个文化交流的使者,玄奘西行,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四 总结全文,提炼升华
1.浏览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玄奘西行给你印象最深的场景或细节。
2.出示季羡林先生引鲁迅的一段话作为总结:
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季羡林:舍身求法的人,首先就有玄奘在内,这一点是无可怀疑的,具有这种精神的玄奘的确算得上是“中国的脊梁”。
五 拓展阅读
1.推荐阅读《鉴真东渡》《苏武牧羊》。
2.写一篇读后感。
1.将本文中的玄奘形象与《西游记》中的玄奘形象进行对比,指出异同,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课外拓展部分让学生查阅资料,搜集中国古代或现代的人物不畏艰险,为促进文做出贡献的故事在全班交流。注意说的时候态度认真、口齿清晰,在情节紧张处可以适当增加动作来渲染气氛。
1.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2.结合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1)束手无策:遇到问题,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2)百折不挠: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3)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3.玄奘西行取经途中遭遇了哪些坎坷?
4.玄奘为什么能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到天竺求学取经?
玄奘之所以能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来到天竺求学取经是因为他心中有着坚定的信仰——对佛法的弘扬。
一 天竺
天竺是中国古代对印度的称谓之一。在中国历史上,对印度的最早记载见于《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山海经》记载“西方有天毒国”。汉书记载“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唐初统称为天竺。
二 不到长城非好汉——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三 美丽的藏语地名
雅鲁藏布——从高坡而来的清洁江水 尼亚曲(即雅砻江)——多鱼之水
喜马拉雅——冰雪之乡 唐古拉山——高原上的山 冈底斯山——众山之王
四 《西游记》
《西游记》主要描写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取自历史上真实的事件。大约距今一千三百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年仅25岁的青年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途经中亚、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了天竺。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并在一次大型佛教经学辩论会任主讲,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公元645年,玄奘回到了长安,带回了六百多部佛经。他这次西天取经,历经前后十几年,行程几万里。
《五年级语文上23黄帝教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85195.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