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高中教案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第六单元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一部分:教案内容

历史课程标准: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学习要求: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主要内容,认识阿里改革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重点:⒈理解19世纪初期埃及只有打开国门进行改革,才能摆脱外敌入侵,走上富强道路的原因。⒉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与改革给埃及带来的积极变化;在此基础上,客观评价阿里改革。
难点:⒈通过对阿里改革的内容、改革的积极影响等有关史实的学习,理解改革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⒉通过对阿里改革局限性及其最终失败的史实学习,理解改革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国情。

一、知识与能力
比较工业革命后埃及与欧美列强发展的差距,认识到埃及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必须改革以求发展的紧迫性,并进一步训练比较与分析能力。
了解马木鲁克的腐朽统治和阿里领导埃及人民赶走外国侵略者的基本史实,充分认识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面临的内忧与外患。
识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基本内容,对比改革前后埃及发生的变化,感知其在埃及历史上的积极作用。
通过搜集资料,分组讨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影响,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历史分析和归纳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埃及历史地图,观察埃及重要的地理位置,分析列强入侵的原因,并体会埃及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艰巨性。
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特别是英国经济增长的数据,与埃及进行对比,讨论近代埃及面临的严峻形势。学会查阅资料的一般方法,运用比较法和阅读法学习和解决有关问题。
可以根据教科书中有关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材料,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对阿里改革的是非得失发表自己的看法,用阅读和讨论等方法学习有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埃及反侵略史实的学习,理解殖民侵略的残暴性、殖民主义的罪恶和埃及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正义性,培养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初步树立反对霸权主义与维护世界和平的正确世界观。
通过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给埃及带来的积极变化这一史实的学习,理解改革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方式,形成评价历史现象主要看它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否符合当时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有益于国家富强的价值取向。

埃及地跨亚非两大洲,领土大部分在非洲,只有西奈半岛位于亚洲的西南。埃及东临红海,西接利比亚,南连苏丹,北滨地中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埃及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

万岁,尼罗河!
你来到这片土地,
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
阿隐秘之神,你已将黑夜引导到白昼,
我们庆祝你,给我们指引。
你种植了拉神开垦的花园,
给一切行走者以生命;
永不停息地浇灌着大地,
沿着你从天国下降的旅程。
食品的珍爱者,赐予谷物的人,
普塔神啊,你给每个家带来了光明!
——《尼罗河颂》
就是这样一片美丽富饶的土地,在近代却饱受欺凌。
 19世纪中期,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他们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把殖民扩张的触角伸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一些尚处于农业文明的国家,如埃及、中国、日本等都受到其武力侵略和思想冲击。如何摆脱落后的局面,富国强兵,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主要问题。
(板书)进行改革,向西方学习,实现社会转型。
(板书)本课提纲
一、改革背景
二、改革内容
三、改革结果
四、改革评价
(板书)一、改革背景
⒈政局动荡
⒉经济落后
⒊外敌入侵
⒋阿里上台
当时的埃及是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
:奥斯曼土耳其的扩张
奥斯曼人是西突厥人的一支,原在伊朗高原东部从事游牧。13世纪初,蒙古帝国兴起并西侵,奥斯曼人被迫向两河流域上游迁徙,其中一支进入小亚细亚,占据了该地区西北部与拜占庭帝国接壤的索古德地区。1290年,奥斯曼继承首领职位后,开始以“圣战”的名义袭击拜占庭帝国边境,抢掠财物,扩张领土,经过数十年的战争,急剧扩大了版图。到穆拉德一世(1359—1389)时期,奥斯曼人开始大规模进军东南欧地区。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从而灭亡了拜占庭帝国,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作为帝国的首都。
新兴的奥斯曼帝国继续在亚非扩张,经过战争,将北部美索不达米亚归并入版图。1517年,谢里姆一世(1512—1520)率领大军攻入开罗,俘虏了埃及阿拔斯王朝的最后一个哈里发,从而使奥斯曼素丹可以成为哈里发,掌管所有正统伊斯兰教徒的大权。至此,奥斯曼帝国终于发展成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但是,由于埃及毕竟远离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中心,所以埃及的实际统治权落入埃及封建统治集团马木鲁克手中。
马木鲁克
马木鲁克原意“奴隶侍卫队”,他们原是埃及统治者从中亚和高加索等地买来的奴隶,编入军队充当侍卫。埃及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后,马木鲁克仍保留了相当的实力,他们生性强悍、习于骑射,为了各自帮派和家族利益,经常进行仇杀、凶斗活动,劫掠民财,是埃及社会动乱的祸源之一。
(板书)一、改革背景
⒈政局动荡:马木鲁克争权夺利
⒉经济落后:盛行包税制
包税制
⑴背景: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后,素丹在埃及主要是通过包税制的形式征税。
⑵实质:奥斯曼帝国对埃及进行掠夺的一种经济手段。
⑶基本内容:
①凡是能够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的,就可以获得包税权。
②包税人在包税区享有绝对的权利,包税人将土地分租给农民耕种,可以随意在包税区内向农民征收地租和各种捐税,税收余额归自己所有。
③包税权可以世袭,也能转让或出卖。
投影:
包税人“在夜晚催促农民第二天早早起来干活。谁稍晚一点,哪怕家里有紧要事情,也不行,乡丁们会来揪着他的胡须又打又骂”。
——埃及历史学家迦白鲁谛
问:这则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答:……
⑷影响:
①包税人在控制了土地的同时也控制了土地上的农民。
②严重破坏埃及农业,并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
在奥斯曼帝国和马木鲁克的双重剥削下,埃及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经济落后,国力衰弱。恰在此时,西方侵略者盯上了埃及这个“软柿子”。
(板书)一、改革背景
⒈政局动荡:马木鲁克争权夺利
⒉经济落后:盛行包税制
⒊外敌入侵:英、法
 
请思考:法国进攻埃及的原因有哪些?它占领埃及的最终目的何在?
答:主要原因是埃及地理位置重要;占领埃及可以与英国争霸,打击英国对外扩张势头。最终目的:建立法国对外扩张的东方基地,称霸世界。
法国对埃及的侵略自然引起了老对手英国的警觉,于是英法在埃及的领土上大打出手。
(板书)一、改革背景
⒈政局动荡:马木鲁克争权夺利
⒉经济落后:盛行包税制
⒊外敌入侵:英、法
 ⑴背景: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对外侵略
 ⑵概况
 ⑶影响:双重性
投影:狮身人面像(据说狮身人面像的鼻子是被拿破仑轰击掉的)
它也是西方对阿拉伯世界中心地区的一次文化入侵。拿破仑除了将解释古代象形文字的科学家和制定把地中海和红海连接起来的计划的工程师带到埃及外,还给埃及带来了第一台印刷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问:由上述材料,同学们能否分析出法国对埃及的侵略带来了哪些影响?
答:……
我们不否认拿破仑对埃及的侵略给埃及人民带来灾难。但同时也要看到,拿破仑侵略埃及,客观上打击了埃及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文化,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起到了诱导作用。
投影:
拿破仑侵略埃及,客观上打击了埃及的封建势力,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文化,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起到了诱导作用。
在反抗英法侵略和马木鲁克封建统治的过程中,穆罕默德阿里脱颖而出。
(板书)一、改革背景
⒈政局动荡:马木鲁克争权夺利
⒉经济落后:盛行包税制必要性
⒊外敌入侵:英、法
⒋阿里上台——可能性
在反抗侵略的过程中,阿里经受了西方工业文明的洗礼。
投影: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为了实现富国强兵,穆罕默德阿里推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
(板书)二、改革内容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从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归纳阿里改革的内容,分析其作用。
投影:
领域具体内容作用
经济
(农业)
经济
(工业)
领域具体内容作用
经济
(农业)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包税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恢复发展农业;
为工业提供原料和资金
统一土地税
兴修水利
鼓励种植经济作物
经济
(工业)发展机器工业,
创办近代工厂军事工业促进民族经济发展;
加快埃及近代化进程
民用工业
投影:
1834年,法国元帅马尔蒙参观了亚历山大造船厂,他在访问记中写道:“这个厂建立不到六年,就造了十艘主力舰。每艘备有百门大炮,其中七艘已在海上游弋,另外三搜即将下水……埃及是一个没有木材、铁矿和铜矿的国家,是一个缺乏训练有素的工人和水手的国家。正是在这个国家里,建成了造船厂,并在短期内把海军扩展到如此惊人的地步。”
投影:
领域具体内容作用
政治
领域具体内容作用
政治改革行政制度中央设最高国务委员会加强中央集权;
出现同一局面
简化地方行政区划
大力压制马木鲁克势力(萨拉丁城堡大屠杀)
投影:
阿里的“鸿门宴”
1811年,阿里邀请开罗附近的马木鲁克大小头领及其随从470人前往萨拉丁城堡出席宴会。平素骄横惯了的马木鲁克头领根本不会想到阿里敢把他们怎么样,因此他们只带了少数随从,肆无忌惮地前来赴宴。宴会结束后,早有准备的阿里立即对疏于防范的马木鲁克首领发动突然袭击。通向大门有一段石头垒成的高墙,前面是狭窄的下坡石阶小道,当马木鲁克们经过此处时,阿里军队突然从高墙上推下无数块大石头,把他们砸得抱头鼠窜,与此同时,密集的子弹又毫不留情地雨点般飞过来,结果只有一人漏网,其余的全部被歼。紧接着,阿里在全国展开大搜捕,一共消灭了1000多人,残余分子或仓皇逃窜各地,或就地宣誓效忠阿里。至此,统治埃及达500年之久的马木鲁克作为一股政治势力不复存在。
投影:
领域具体内容作用
军事
领域具体内容作用
军事实行征兵制军事实力增强;
获得民族独立
建立新军
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按照西法练兵
投影:
领域具体内容作用
文化教育
领域具体内容作用
文化教育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学校引进西方科技;
促进文化繁荣;
培养改革人才
派留学生
建印刷厂,办报纸
经过改革,埃及一扫过去积贫积弱、任人蹂躏的屈辱历史,进入到一个空前强盛的时期。但是改革的最终结果,却是以失败告终。
(板书)三、改革结果:失败
改革后,阿里很快走上了穷兵黩武、对外扩张的道路。

材料一 在我第二次(1833—1835)访问埃及时,农村中体格健全的人已经少见,不是缺一两颗门牙(这样就无法咬住子弹)或断一节手指,就是少一只眼睛或双目失明,这样可以不被征召入伍。
——英国旅行家兰恩
材料二 为了保证国家工厂获得充足的廉价劳动力,阿里经常发布命令,要求各地官员征召各类工匠,送到官办工厂去做工。这些工人丧失了挑选工种、工作地点的自由。由于国家缺乏近代工业所需的机器,因此工厂依靠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产量,工人每天都要从日出一直做到日落,但是获得的工资报酬却很微薄,还经常被借故克扣,或者是发给一些不值钱的票据,或者是以一些早已霉烂变质的食物和滞销的工业品作为替代品。
问:根据上述材料,请同学们分析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
答:……
(板书)三、改革结果:失败
⒈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外患:欧洲列强干预
 内忧: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激化阶级矛盾
阿里改革的性质
观点一: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
观点二:认为是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
问:同学们赞同哪一种观点?
答:……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其突出的进步之处在于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本民族的社会经济。但改革未能涉及对政治体制的根本性改造,所以改革的性质可认定为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
(板书)三、改革结果:失败
⒈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外患:欧洲列强干预
 内忧: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激化阶级矛盾
⒉性质: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
四、改革评价
⒈进步性
 ⑴政治
 ⑵经济
 ⑶军事
 ⑷文化
⒉局限性
答:……
(板书)四、改革评价
⒈进步性
 ⑴政治:确立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奠定埃及民族国家基础
⑵经济:建立近代工业,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⑶军事: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推迟列强侵占埃及进程
 ⑷文化:促进埃及技术、思想近代化
所以,阿里又被人们称为“埃及的彼得”。
(板书)四、改革评价
⒈进步性
 ⑴政治:确立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奠定埃及民族国家基础
 ⑵经济:建立近代工业,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⑶军事:摆脱奥斯曼帝国统治,推迟列强侵占埃及进程
 ⑷文化:促进埃及技术、思想近代化
⒉局限性
 ⑴没有触动封建政治体制
 ⑵给人民带来灾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的比较
背景:
目的:
性质:内容:
结果:
作用:
答:……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的比较
背景:内忧外患
目的: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
性质:地主阶级改革(封建性质)内容:创办近代企业(先军后民)、兴办新式学校、派留学生和创建新军等
结果:失败
作用:引进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历史的进步第二部分:反思与点评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以前的教材中没有,是新增加的内容,但是本专题线索比较清晰。
阿里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后,确立的土地制度究竟是国有制还是私有制,这个问题还有待探究。
岳麓版教材中没有农业方面的改革措施,而人民版教材中没有整顿社会秩序的内容。
最后在比较阿里改革和中国的洋务运动时,由于高中人民版教材缺少洋务运动的内容,所以需要引导学生回顾初中课本中洋务运动的相关史实。

延伸阅读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六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学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六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一节亟待拯救的文明古国

课程标准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

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土地、税制、发展经济以及政治体制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主要措施。 

过程与方法

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的统治、马木鲁克、包税制以及法国与英国对埃及的入侵等方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阿里改革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简述阿里改革在土地、税制、发展经济以及政治体制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主要措施。

教学难点认识阿里改革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学习

情境创设:“马木鲁克”和“包税制”

1、1517年,征服了埃及,将其变成奥斯曼帝国的一个,委派称为的驻埃及总督进行统治。但是到18世纪末,实际统治权落入手中。

2、马木鲁克封建统治集团在埃及的黑暗统治表现为:政治上;经济上盛行;对外奉行的政策,使埃及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欧洲落后了几个世纪。

3、随着工业革命的进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殖民扩张,埃及遭到了的入侵。

4、18世纪末埃及社会存在着两对主要的矛盾:一是和的矛盾;二是和的矛盾,埃及人民面临着和的两大任务。

5、1805年5月,控制了埃及的统治实权的被推举为埃及总督,并被授予封号。

一、资本主义文明的冲击

1、内忧:

(1)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①1517年征服埃及将其变为一个行省,通过委派实行统治,后来实权落入马木鲁克手中。②掌权后,奥斯曼帝国准备扼杀新政权。③奥斯曼失去控制能力的根本原因: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后,仍然保持封建生产方式。(2)马木鲁克的暴政:

①对内政治上:不断发动,内部争权夺利,社会动荡不安。经济上实行制度,征收苛捐杂税,灌溉工程得不到维护,水旱灾害频繁,经济衰退,土地荒芜,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欧洲几个世纪。②对外奉行政策,排斥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技术。

⒉外患: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获得巨大发展,埃及成为英法争夺的对象。

⑴目的:英法企图占领埃及,作为其争霸东方的基地。

⑵史实:①随着的发展,埃及成为的争夺对象。

②1798年,远征埃及,占领开罗。

③1801年,英国配合攻入埃及。

⑶影响:埃及人民遭杀戮,经济遭破坏,金字塔古建筑遭洗劫,爱资哈尔清真寺被焚毁。二、阿里政权的迅速崛起。

1阿里崛起原因:①主要矛盾:与埃及民族的矛盾;和马木鲁克封建统治集团的矛盾。②在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埃及人民的觉醒。③阿里卓越的和领导才能,成为举足轻重的实权派人物。2、阿里崛起经过:①阿里采取策略,削弱势力,奥斯曼帝国被迫授给他封称号。②领导人民抗击侵略,使其被迫放弃腊希德,退回亚历山大,最终撤出埃及。

结合埃及改革前面临的严峻形势,说明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必要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包税人)在夜晚催促农民第二天早早起来干活。谁稍微晚一点,哪怕家里有紧要事情,也不行,乡丁们会来楸着他们的胡须又打又骂。

——埃及史学家迦白鲁谛

材料二农民的地位比用金钱买来的奴隶还要卑贱。奴隶在走投无路时还可能逃亡;农民则不行,他们不能轻易遗弃自己的土地,即使逃跑了,他们的主人也会把他们追回来,加倍地惩罚他们。

——埃及史学家迦白鲁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析农民在埃及的地位。(2)上述材料是指埃及的哪一经济制度?试分析这一制度产生的消极影响。(3)拿破仑统治埃及时对这一制度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什么?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六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二节中兴埃及的改革

课程标准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

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土地、税制、发展经济以及政治体制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主要措施。 

过程与方法

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的统治、马木鲁克、包税制以及法国与英国对埃及的入侵等方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阿里改革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简述阿里改革在土地、税制、发展经济以及政治体制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主要措施。

教学难点认识阿里改革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学习

情境创设:“马木鲁克”和“包税制”

1、为了巩固胜利成果,实现,穆罕默德·阿里推行了的改革。

2、1814年,阿里政府宣布实行,将一部分土地出租给,并废除,只向农民征收;阿里把另一部分土地分赐给他的,这些人成为埃及,构成阿里政权的。3、阿里政府大力,改善,推广用和带动的水车,鼓励农民广泛种植,埃及种植就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

4、阿里政府引进西方的和,建立了一批近代化的工厂;出于、、的需要,重点扶持。

5、阿里政治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在中央设立,下设7个部,各部长官由直接任免;在地方实行、、、四级行政体制,下级对上级负责。阿里还废除了雇佣兵役制,实行,建立了一支装备的军队。

6、在文化教育上,阿里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立了各类、选派、创办了埃及近代第一份报纸——。

一、阿里改革的背景

1、内忧:

1)统治下的埃及四分五裂、经济凋敝、人民困苦。

2)帝国的腐朽统治及失去控制殖民地能力。

2、外患: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获得巨大发展,埃及成为争夺的对象。

3、可能性:政权的迅速崛起。

二、阿里改革目的:

巩固胜利成果,维护,实现富国强兵,抵御

三、阿里改革内容:

(一)经济上——发展民族经济

1、农业

1)措施

⑴土地国有化:一部分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农民耕种。一部分土地分赐部下亲信,成为新兴地主阶级。

⑵取消杂税,只向农民征收统一的土地税。

⑶兴修水利,推广风力和畜力带动的水车。

⑷推广经济作物,埃及长绒棉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

1)作用

⑴恢复和发展了农业,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⑵为工业提供原料和积累资金。

1、工业

1)措施

⑴引进西方技术,建立一批近代化国营工厂。

⑵发展军事工业,硝石厂、火药厂造船工业开始起步,

其主力舰与拿破仑军舰相差无几。

2)作用

⑴工农业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要,而且可以出口创汇。

⑵民族工业初具规模,加快埃及近代化进程。

(二)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1、政治

1)措施

⑴制造撒拉丁城堡大屠杀,铲除马木鲁克势力。

⑵在中央:设立高级国务会议,下设7个部门,由阿里直接任命。

⑶在地方:设立县、乡、村三级行政机构,下级对上级负责。

2)作用:

加强了中央集权,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行政体系。

1、军事:

1)措施

⑴废除雇用兵役制,实行征兵制,改编旧军队,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军队。

⑵派人到西欧学习,聘请外国教官,按照西式方法训练军队。

2)作用:这支军队由阿里完全控制,成为他加强集权,维护统治的工具

(三)文化教育上——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1、教育:

1)措施

⑴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立世俗学校和专科学校,传播了西方先进思想文化。

⑵采用西方教学形式和教材,兴建中小学,扩大教育范围,提高普及教育程度

⑶选派优秀青年到欧洲留学,成为国家建设栋梁。

⑷邀请各国专家来埃及讲学,造就高层次人才。

2)作用:

教育制度的改革,为埃及的振兴提供了人才。

2、文化:

1)措施

⑴建立布拉格印刷厂,改变书籍只能手抄的历史,加快知识普及速度和范围。

⑵创办埃及近代第一份报纸《埃及战役报》

2)作用: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化上的落后局面。

四、阿里改革的评价

1、性质: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

2、积极:

⑴结束混乱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⑵安定的局面保证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带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⑶有限的开放政策,加强同西方的交流,一定程度上消除封建主义阴霾,带来近代化一丝曙光。

⑷使埃及一扫积贫积弱、人人蹂躏的历史,进入空前强盛的时期。

3、局限:

⑴改革没有从根本上出动封建生产关系。

①农民仍然依附于地主阶级,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甚至被降到农奴程度。

②工人也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用劳动力,是被强征服役的农奴。

③改革只是单纯引进西方近代技术,强硬嫁接到本国封建制度之上,找不到合适土壤。

⑷对外扩张引起了欧洲列强的干涉,也削弱埃及的国力,1849年被阿巴斯废除。

五、阿里改革的结果-------失败

1、结果:失败:

2、失败的原因

1.内因:⑴阿里对外战争加重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

⑵根本原因----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2.外因:⑴西方列强的扩张政策,埃及必定成为侵略的对象。

⑵列强宁可维持腐朽的奥斯曼土耳其,也不愿埃及在中东地区称霸。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何影响?

答案:

1、阿里改革消除了以往军阀割据、四分五裂和内战不休的状况,中央集权得到了空前的强化,形成了以阿里为首的新兴地主阶级统治集团。

2、安定、有序的政治局面保证了经济的复苏与发展,带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3、阿里政府还进行有限的开放,加强同西方的交流,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封建主义的阴霾,带来了近代化的一丝曙光。

阅读下列材料:有学者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做出的回应,试图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使埃及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是:现代化的结构变革,具有明显的互动性,一个国家全面性的结构变革,会产生一种威力巨大的整体效应.由于阿里的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海军和兴办军事工厂,他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强大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改革从长远看对富国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阿里改革的悲剧之一即在与此.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外在因素是什么?(2)据材料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答案:

(1)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影响。

(2)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未产生巨大的整体效应。如政治改革不仅未变革封建政治体制,反而加强了封建专制;试图通过军事工业的建立、军队的改革与欧洲列强并驾齐驱

高二历史选修改革专题六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二节中兴埃及的改革

课程标准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

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土地、税制、发展经济以及政治体制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主要措施。 

过程与方法

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的统治、马木鲁克、包税制以及法国与英国对埃及的入侵等方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阿里改革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简述阿里改革在土地、税制、发展经济以及政治体制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主要措施。

教学难点认识阿里改革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教学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学习

情境创设:“马木鲁克”和“包税制”

1、为了巩固胜利成果,实现,穆罕默德·阿里推行了的改革。

2、1814年,阿里政府宣布实行,将一部分土地出租给,并废除,只向农民征收;阿里把另一部分土地分赐给他的,这些人成为埃及,构成阿里政权的。3、阿里政府大力,改善,推广用和带动的水车,鼓励农民广泛种植,埃及种植就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的。

4、阿里政府引进西方的和,建立了一批近代化的工厂;出于、、的需要,重点扶持。

5、阿里政治改革的重要目标是,在中央设立,下设7个部,各部长官由直接任免;在地方实行、、、四级行政体制,下级对上级负责。阿里还废除了雇佣兵役制,实行,建立了一支装备的军队。

6、在文化教育上,阿里仿照西方教育制度,建立了各类、选派、创办了埃及近代第一份报纸——。

一、阿里改革的背景

1、内忧:

1)统治下的埃及四分五裂、经济凋敝、人民困苦。

2)帝国的腐朽统治及失去控制殖民地能力。

2、外患: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获得巨大发展,埃及成为争夺的对象。

3、可能性:政权的迅速崛起。

二、阿里改革目的:

巩固胜利成果,维护,实现富国强兵,抵御

三、阿里改革内容:

(一)经济上——发展民族经济

1、农业

1)措施

⑴:一部分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农民耕种。一部分土地分赐部下亲信,成为新兴地主阶级。

⑵,只向农民征收统一的土地税。

⑶,推广风力和畜力带动的水车。

⑷推广,埃及长绒棉在这一时期发展起来。

2)作用

⑴恢复和发展了农业,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⑵为工业提供原料和积累资金。

2、工业

1)措施

⑴引进,建立一批。

⑵发展,硝石厂、火药厂、造船工业开始起步,其主力舰与拿破仑军舰相差无几。

2)作用

⑴工农业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要,而且可以出口创汇。

⑵民族工业初具规模,加快埃及近代化进程。

(二)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

1、政治

1)措施

⑴制造撒拉丁城堡大屠杀,铲除势力。

⑵在中央:设立高级国务会议,下设7个部门,由直接任命。

⑶在地方:设立县、乡、村三级行政机构,负责。

2)作用:

加强了中央集权,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行政体系。

2、军事:

1)措施

⑴废除雇用兵役制,实行,改编旧军队,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军队。

⑵派人到西欧学习,聘请外国教官,按照方法训练军队。

2)作用:这支军队由阿里完全控制,成为他加强集权,维护统治的工具

(三)文化教育上——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1、教育:

1)措施

⑴仿照教育制度,建立学校和学校,传播了西方先进思想文化。

⑵采用西方教学形式和教材,兴建中小学,扩大教育范围,提高教育程度

⑶选派优秀青年到留学,成为国家建设栋梁。

⑷邀请各国专家来讲学,造就高层次人才。

2)作用:

教育制度的改革,为埃及的振兴提供了人才。

2、文化:

1)措施

⑴建立印刷厂,改变书籍只能手抄的历史,加快知识普及速度和范围。

⑵创办埃及近代第一份报纸《》

2)作用: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化上的落后局面。

四、阿里改革的评价

1、性质:有利于埃及近代化发展的改革。

2、积极:

⑴结束混乱局面,确立了的国家体制。

⑵的局面保证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带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⑶开放政策,加强同西方的交流,一定程度上消除封建主义阴霾,带来近代化一丝曙光。

⑷使埃及一扫积贫积弱、人人蹂躏的历史,进入空前强盛的时期。

3、局限:

⑴改革没有从。

①农民仍然依附于阶级,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甚至被降到农奴程度。

②工人也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劳动力,是被强征服役的农奴。

③改革只是,强硬嫁接到本国之上,找不到合适土壤。

⑷对外扩张引起了的干涉,也削弱埃及的国力,1849年被阿巴斯废除。

五、阿里改革的结果-------失败

1、最终结果:失败:

2、失败的原因

1)内因:

⑴阿里加重人民负担,激化了阶级矛盾。

⑵根本原因----没有改变制度

2)外因:

⑴西方列强的政策,埃及必定成为侵略的对象。

⑵列强宁可维持腐朽的奥斯曼土耳其,也不愿埃及在中东地区称霸。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何影响?

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有学者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做出的回应,试图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使埃及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是:现代化的结构变革,具有明显的互动性,一个国家全面性的结构变革,会产生一种威力巨大的整体效应.由于阿里的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海军和兴办军事工厂,他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强大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改革从长远看对富国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阿里改革的悲剧之一即在与此.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外在因素是什么?2、据材料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答案:

高二历史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课题

第13课阿里改革

授课

新授

教学

目的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教学

重点

难点

关键

本课重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作用

本课难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评价

教学

方法

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时代大背景: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开展了工业革命,随后,他们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把殖民扩张的触角延伸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一些尚处于农业文明的国家,如埃及、日本、中国等都受到其武力侵略和思想冲击。如何摆脱落后局面,实现富国强兵,成为摆在亚非诸多国家面前的主要课题。

显然出路之一就是进行改革,向西方学习,实现社会转型。

新授:

一、阿里改革的背景

1、政局动荡:属于奥斯曼帝国行省的埃及,各种政治集团(马木路克、帕夏和近卫军)争权夺利,战乱频仍。

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和扩张知识概览:

①建立:13世纪末,一个突厥人部落的首领奥斯曼在小亚细亚建国,国家名称──奥斯曼土耳其。

②政权特点:军事封建国家

③国教:伊斯兰教

④都城:伊斯坦布尔即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占拜占廷首都)

⑤影响:16世纪,成为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由伊斯兰化的突厥人建立起来的军事封建帝国。16世纪中叶,苏里曼一世统治时期(1520-1566年),帝国的版图囊括了昔日拜占廷和阿拉伯帝国统治的大部分地区,形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臻于鼎盛。

埃及国内的三大政治力量:

①马木路克: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前的马木路克王朝的统治者。原意为“奴隶”(mamluk),曾是埃及阿尤布王朝时期从中亚买来的军事奴隶。马木路克的统治。政治上,由担任各地的地方长官,到18世纪末架空甚至可以废黜奥斯曼帝国派遣的帕夏;经济上,掌握包税权,控制埃及土地,随意向农民征收租税;军事上,单独组建近卫军,争权夺利,互相攻伐。

②帕夏:土耳其派遣驻埃及的总督,代表素丹,是埃及的最高行政长官。

③近卫军:有土耳其近卫军和马木路克近卫军两类。

2、经济落后:埃及盛行包税制,沉重的剥削导致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

经济制度:包税制

包税制(taxfanning)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非常古老的制度。它是指国家将政府的征税活动承包给最高的投标者,后者只需要事前付给国家某个定额的租金就可以保留其他的税收收入。包税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包税制使得古希腊人可以不用官僚制度来获得税收。而且,在19世纪之前,包税制都是许多国家运用的最主要的征税机制。在许多人眼中,包税制是一种罪恶的制度,因为它使得纳税人的命运被操纵在贪得无厌的包税商的手中。然而,在近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过程中,包税制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因为它为国家建设提供了财政资源。同时,包税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因为它使得这些国家新兴的商人阶层与传统的权力精英都成为国家的"投资人",从而降低了他们从这些新兴的政治实体中分离出去的动机。

3、外部危机:18世纪末19世纪初,已进行工业革命的法、英先后侵略埃及,埃及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

国际形势:工业革命时英法对外殖民

1、“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2、“真正的独立需要有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4、条件具备: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建立。面对内忧外患,阿里志在推行维护统治、抵御侵略、建立强国这一富国强兵的、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

政治人物:穆罕默德·阿里

穆罕默德·阿里(1769-1849)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爱琴海沿岸海港卡瓦拉,阿尔巴尼亚族人。成年后,做过生意,交游广泛,结识了很多西方人,逐渐认识到奥斯曼帝国的衰败和西方的先进。1801年,穆罕默德·阿里应征入伍,随军开赴埃及,同法军作战。他能征善战,迅速成为高级将领,掌握了奥斯曼帝国驻埃及军队的大部分军权。1805年迫使土耳土素丹任命他为埃及总督(帕夏),建立起穆罕默德·阿里王朝,成为埃及实际上的国王。

二、改革的目的:富国强兵,建立军事强国,抵御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建立强大帝国,维护自身封建统治。

三、改革的内容:

1.

措施

内容

影响

经济

发展机器工业创办近代工厂军事工业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加快埃及近代化进程。民用工业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培养本国技师,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行政手段减少进口,保护民族工业2.

措施

内容

影响

政治

加强中央集权改革行政制度确立统一的中央集权体制;稳定了社会秩序大力压制马木路克势力整顿治安,消灭盗匪3.

措施

内容

影响

军事

创建步兵学校,加紧征兵军事实力增强,获得民族独立大力发展海军(地中海舰队、洪海舰队)

积极对外扩张

4.文化:(结合课本P90知识链接)发展近代教育,培养新式人才。 促进社会文化繁荣,推动埃及近代化。四、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影响:

㈠积极作用:改革使埃及发生了数百年来未有的变化,使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

⑴政治上,建立起封建的中央集权制,结束了埃及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宁。

⑵经济上,兴办了第一批近代工业,引进了先进的科技,培养了第一批新型知识分子,为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⑶军事上,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

㈡局限性:

⑴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

因为对外战争,阿里不断征收重税,并强制人民参军,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了人民的反抗。

⑵经济改革的困难。

一是资金匮乏,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多少利润;二是管理不善,现役军官担任厂长,他们营私舞弊,克扣工人工资。

(三)思考:联系当时埃及国内外的有关史实,分析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

⑴重要原因: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为了对外战争,阿里不断征收重税,并强制人民参军,激化了阶级矛盾,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⑵经济改革的困难。一是资金匮乏,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多少利润;二是管理不善,工厂的厂长多是现役军官,他们营私舞弊,克扣工人工资。

⑶外商挟技居奇。外商将老式的、甚至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外国技师故意不向埃及人传授技术,有意破坏生产。

⑷欧洲列强的破坏:阿里帝国的建立,引起欧洲一些列强的嫉恨,它们想方设法破坏改革。

第六单元第2课《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教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在教学期间更好的掌握节奏。所以你在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第六单元第2课《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六单元第2课《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教案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改革土地制度

①逐步废除包税制,歼灭了残余的马木路克;②没收了许多违规的宗教地产,打击了宗教长老阶层;③实施单一的土地税,确定了土地私有制

1.引导学生将改革内容和背景联系起来,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必然性和改革内容的针对性

2.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会涉及到方方面面,必须全方位的推进,才能确保改革的成功

引导学生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探究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问题讨论法

1.通过对改革内容、过程分析,体现了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2.穆罕默德·阿里是一位有作为的改革家,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改革会有阻力,只有不畏艰难才能取得成功,从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促进经济发展

农业: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设立农业的专门机构管理
工业:限制私营手工业生产,发展官办工厂。引进西欧国家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创办民用工业
商业:开罗(商业);亚历山大(对外贸易)

问题探究法

归纳比较法

情境再现

政治、文化和军事改革

政治

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
中央设立国务会议、咨议会;
地方建立起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法问题探究法

分析归纳法

情境再现法

文化

创办学校培养人才;
聘请外国专家传授技术;
选派留学生去欧洲;
出版和翻译著作

军事

废除雇佣制,实行征兵制;
按照法国模式组织训练军队;
采用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关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内容。

难点

如何从改革的内容分析改革的性质并概括其特点。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是向学生介绍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教材分“改革土地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及“政治、文化和军事改革”三目叙述。又通过三段和一段等材料补充介绍细节内容,从而全方位地介绍了改革的内容。本课知识点较多,但知识结构条理清晰,通过教学学生便于从整体把握。较难处理的是如何从改革的内容来分析改革的性质,把握其特点。

第一目“改革土地制度”

(1)取消包税人的免税地,歼灭了残余的马木路克

建议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包税制”和“马木路克”两历史概念,再指出当时包税权基本落到马木路克手里,这样马木路克通过包税权控制了土地和农民,也从经济和政治上严重威胁了中央,这样,改革首先从改革包税制开始,而包税制的改革势必会损害马木路克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穆罕默德·阿里并没退缩,而是趁机歼灭了残余的马木路克,没收了他们的土地。

(2)没收宗教地产,打击宗教势力

课文分三点讲述:第一,宗教长老阶层过去起的作用和目前对政权的威胁。第二,1809年颁布的法令内容。第三,措施的影响和结果。

(3)废除包税制,改革赋税制度,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由没收不向政府纳税的包税人的土地到正式废除包税制,通过这种渐进的方式国家逐步掌握了土地。再将土地分配或分租,既构成了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统治基础,又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赋税制度的改革,将各种捐税折合为单一的土地税。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地制度的改革承认了土地占有者的转让和抵押权,实质就确立了土地的私有制。

本目第一段是介绍穆罕默德如何消除马木路克势力的,由此看出穆罕默德·阿里的机智、果断。

第二段突出地反映了宗教长老阶层对宗教地产改革的不满,表明改革会涉及到利益的调整,会遇到阻力。建议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前一课奥马尔·麦克莱姆领导开罗起义驱逐法国侵略者的史实,看到其在埃及独立中的重要作用。材料中奥马尔·麦克莱姆扬言:“穆罕默德·阿里是我扶上台的,我保证也能把他赶下台”,明显已成为改革的障碍。由此,引导学生辩证历史地评价历史人物。

第二目“促进经济发展”

(1)农业

建议教师从三方面分析:第一,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的发展。以修建马哈茂德运河为例,说明水利事业对浇灌农业的重要性。第二,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如发展棉花。第三,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农业生产的管理。

(2)工业

建议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从世界范围看,这一时期工业革命正在欧美国家展开,欧美国家走在工业化的前列,这样亚非国家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必须引进西方的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穆罕默德·阿里先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后又创办了一系列的民用企业。

(3)商业

教材列举两例:商业繁荣以开罗为例,贸易发达从亚历山大港为例。

由学生阅读,从统计数字具体地反映了改革后,埃及的外贸额、国库收入和人口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说明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社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第三目“政治、文化和军事改革”

(1)政治

课文分三点讲述。第一,目的: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第二,内容:课文是从中央和地方机构的设置来分析,既要看到形式上有仿效欧美国家的一面,更应注意其实质是强化中央集权。第三,影响:穆罕默德·阿里垄断了国家政权,同时,结束了埃及长期的分裂和割据局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文化

课文叙述了三方面的措施:第一,创办学校,培养人才。不仅有世俗学校,还有各类专门学校。第二,聘请外国专家来埃及讲学和传授技术,选派大批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第三,出版了许多阿拉伯文和土耳其文的学术著作和普通读物,翻译大量欧美国家的著作,创办了阿拉伯文的报纸。

(3)军事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按如下思路理清课文线索:征召、组织军队──训练军队、培养军官──先进武器装备军队。可结合课本的插图进一步说明。

学生阅读这一目的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改革的内容了解更全面。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是第六单元第2课,讲述的是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属理解、记忆性的知识点比较多,应引导学生按类别、要点进行归纳,从整体把握。

(1)关于新课的导入,建议教师先设问:“穆罕默德·阿里上台后统治面临哪些问题?其出路何在?”在学生结合前课内容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面对内忧外患的窘境,只有通过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才能消除统治危机。由此,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2)关于“改革土地制度”

建议教师帮助学生理清两条线索:第一,逐步废除包税制将包税地收归国有──国有土地分配、分租──土地允许转让、抵押──确立土地私有制度。第二,土地制度的改革损害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阻挠、反对,这也促使穆罕默德·阿里加快消除马木路克和长老阶层势力的决心。

建议教师在此引导学生分析改革势必会触及到一部分人的利益,会遭到他们的反对,这就要求改革家要具备胆识和策略。

设计探究性问题,启发学生讨论:试结合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来说明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

(3)关于“促进经济发展”一目的教学。按课文分三方面讲述,农业方面可从兴修水利、推广农具、引进良种和强化管理等方面来概括。从而使学生得出农业生产发展基本性的要素有:水利、农具、种子和政策等,有助于对同类问题的分析。工业方面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埃及建立民族工业,重点先发展军事工业,后再创建民用工业,这一选择和中国洋务运动有其一致性,其共同原因是什么?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繁荣应结合埃及地图让学生明确开罗、亚历山大两城市的位置,借助区域位置帮助思考商业兴旺和贸易中心形成的各自因素。

(4)关于“政治、文化和军事改革”一目的教学。建议按课文分三方面来组织教学:第一,目的:政治方面其核心是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巩固自己的统治。第二,内容:注重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如:设立中央机构国务会议和咨议会,国务会议、咨议会在形式上看有仿效欧美国家的一面,但却由自己的儿子担任议长,仍是维护其专制集权的实质。第三,影响:建议教师从目的和客观效果两方面来分析: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穆罕默德·阿里的统治。同时在客观上又有其进步性:结束了埃及长期分裂和割据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文化教育方面可由学生依据课文自己概括其要点。

军事方面,建议教师设计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如:“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为什么更多地参照法国军队的模式,聘请法国军事顾问训练自己的军队?”

2.教学案例

案例一在介绍“促进经济发展”一目时,用计算机、幻灯介绍两幅图片和统计资料。

图片1:《19世纪上半叶,英国的纺织厂》

宽敞的车间、排列整齐的纺织机和忙碌的纺织工人

图片2:《十九世纪中叶埃及长绒棉种植丰收情景》

一望无际的产棉区,一片白茫茫的棉花。

统计资料:投影课文中的中的统计资料。

教学构思:结合这一案例,既要反映埃及农业生产中棉花种植业的发达,又要揭示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一步步地把亚非国家纳入到资本主义体系中来,将其逐步变为他们的原料产地和商品的市场。

案例二在讨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为什么更多地参照法国军队的模式,聘请法国军事顾问训练自己的军队?”时可用计算机、幻灯介绍三幅图片

图片1:《拿破仑在战场上》

图片2:《法军入侵埃及》

图片3:《穆罕默德·阿里聘请当年拿破仑手下军官担任自己的军事顾问》。

教学构思:在讨论中,既要引导学生对拿破仑率领军队侵入埃及后所采取的措施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又要看到穆罕默德·阿里后来对外扩张不可否认有受拿破仑影响的一面。

案例三建议教师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内容与中国的洋务运动内容进行比较,加深对两次改革的理解,促使学生思考。

教学构思:首先要明确改革性质的一致性。其次,两者创办近代企业、兴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和创建军队等内容的不谋而合,究其原因是因为地处亚非的中国和埃及同样面临着共同的使命,即富国强兵,都希望通过改革“师夷长技以自强”。如具体到,为什么两国都会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后又发展民用企业呢?显然重点发展军事工业是基于两国都面临欧美国家侵略的威胁和国内各种矛盾的激化背景,必须首先壮大军事力量,才能巩固统治。而在军事工业发展过程中又遇到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发展民用工业才会有出路。第三,还应看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由最高统治者推行,而中国的洋务运动更主要的是由地方实力派的推动,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洋务运动遇到的阻力更大,改革也更不彻底。

四、问题解答

(一)本课测评

1.简要叙述穆罕默德·阿里是如何巩固政权的。

解题关键:明确穆罕默德·阿里上台后为巩固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思路引领:穆罕默德上台后颁布了一些法令,先后通过推翻了马木路克统治和削弱了宗教长老阶层的势力来巩固统治的。

答案提示:穆罕默德·阿里颁布法令,没收了一些不向政府纳税的包税人土地,马木路克不服,发动叛乱,穆罕默德趁机歼灭了残余的马木路克,从此,统治埃及几百年的马木路克从埃及历史舞台上消失了。后来,他颁布法令,规定宗教地产不再享有免税权,宗教长老阶层对宗教地产改革不满,穆罕默德·阿里联合人民,打击长老阶层,埃及长老的势力由此削弱,从而,巩固了政权。

2.穆罕默德·阿里经济改革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

解题关键:此题为叙述题,中心词是“措施”,限定词是“经济”。

思路引领:在熟悉经济措施的基础上按农业、工业和商业分类作答。

答案提示:农业: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各地农作物种植品种和面积,重要的经济作物实施国家专卖制度,向贫苦农民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贷款。工业:限制私营手工业生产,发展官办工厂,引进西欧国家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创办民用工业。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开罗、亚历山大等城市日益繁荣。

(二)学习延伸

2013届高考历史欧洲宗教改革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复习


第3课时 欧洲宗教改革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欧洲宗教改革:(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1.欧洲宗教改革:(1)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2)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及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3)欧洲宗教改革的扩展及历史作用。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性质;(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对应学生用书P228

,欧洲的宗教改革(一)背景

1.中世纪天主教在欧洲处于统治地位,是最大的封建势力。

2.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天主教的束缚。

3.德意志是受天主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及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1.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背景

①天主教会对德国的压榨导致德国社会各个阶层对教会普遍不满。

②导火线:教会兜售“赎罪券”。

(2)主张

①思想核心是“因信称义”,即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

②提出“信徒皆为祭司”的思想,否定了教皇和教会作为上帝代言人的特权地位。

③主张建立一个廉俭教会、民族教会。

2.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盖下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皇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

(三)欧洲宗教改革的内容和历史作用

1.卡尔文宗教改革

(1)内容

①信奉“因信称义”的思想,并提出先定论,宣扬“选民”和“弃民”。

②主张彻底改组教会,建立民主教会。

(2)影响

①日内瓦建立了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

②镇压其他信仰的教派和个人。

③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2.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内容: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断绝英国教会与罗马教廷的关系。

(2)影响

①亨利八世改革是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的,改革很不彻底。

②出现了更加激进的清教运动。

3.尼德兰宗教改革

(1)背景

①尼德兰工商业发展较快,较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卡尔文教盛行。

②西班牙统治者仇视新教,迫害新教徒。

(2)性质:是一场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性质的宗教改革运动。

(3)结果:尼德兰北部赢得独立,建立荷兰共和国。

4.天主教会的改革

(1)背景: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使罗马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社会政治地位受到严重威胁。

(2)内容

①清除内部积弊,重新审定教义、教规。

②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

③网罗各种狂热信徒,组建反对新教改革的团体,破坏宗教改革,提升教皇声威。

(3)结果:通过内部改革,罗马天主教会暂时摆脱了困境。

 )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一)背景

1.政局动荡:马木鲁克、帕夏和近卫军争权夺利,战乱频仍。

2.经济落后:盛行的包税制导致生产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

3.外部危机:法、英先后侵略埃及,埃及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

(二)内容

1.经济上:创办近代工业以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加快埃及近代化进程。

2.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使埃及出现了数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

3.军事上:建立新式军队,军事实力增强,获得民族独立。

(三)性质:有利于近代化发展的封建改革。

(四)评价

1.积极作用: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埃及民族工业的发展,抵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埃及成为地中海东部的头等强国。

2.局限性:改革给人民带来灾难;改革未突破封建性质,这是其失败的主要原因。

 )对应学生用书P229

,欧洲的宗教改革

(1)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政治斗争。

(2)目的:建立适合本阶级本民族的教会。

(3)性质:既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的社会政治运动,又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各国宗教改革的结果:瑞士日内瓦:宗教改革家卡尔文创立了卡尔文教,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英国: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案》,创立英国国教,英王取代教皇成为英国宗教的最高代表;荷兰:新兴资产阶级高举宗教改革的大旗,实现了民族独立,建立起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法国:经过三十年宗教战争,天主教仍为法国国教,但允许信仰新教。

角度1为什么说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运动?

提示:(1)从其原因看,是欧洲资本主义的出现和发展。

(2)从其斗争对象看,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天主教会。

(3)从其内容看,简化宗教仪式,迎合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要求。

(4)从其结果看,它从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沉重打击了天主教,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角度2宗教改革的特点及作用

提示:(1)特点:①这是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运动。②改革是披着宗教外衣或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进行的,把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建立起适应本民族的宗教。

(2)作用:①沉重打击并瓦解了罗马教廷在欧洲的统治地位,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民族意识的高涨,建立了新的教派。②宗教改革思想,否定了罗马教会的权威,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奠定了基础。

角度欧洲宗教改革及意义

 

(2007广东卷,31)阅读下列材料:

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请回答:

(1)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在欧洲以德意志、瑞士和英国的宗教改革为典型。三国宗教改革的发动者分别是谁?

(2)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何历史意义?

点拨 本题以约翰巴克勒所著的《西方社会史》对宗教改革的评价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比较简单,依据教材内容回答即可。第(2)问,可从对天主教神权的打击、思想文化发展、民族国家的发展、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等方面作答。

答案 (1)马丁路德;卡尔文;亨利八世。

(2)打击了欧洲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为确立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奠定了基础;新教登上历史舞台;增强了欧洲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使语言、文学、艺术、音乐、教育等诸多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这幅图反映出欧洲出现了什么重大事件?说出你的依据。

(2)该事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事件在欧洲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通过图片来解读、概括历史信息及知识联系的能力。第(1)问图片反映了《圣经》重于教皇,由此可以分析这是宗教改革运动。第(2)问再现基础知识回答即可。

答案 (1)宗教改革运动兴起。从图中可见天平上《圣经》重于教皇,肯定基督教的最高权威是《圣经》,否定教皇、教会的最高权威。

(2)原因:民族国家形成,王权日益强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教会腐败堕落,人民反对教会勒索。积极影响: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内忧外患,局势动荡。穆罕默德阿里迅速崛起,掌握了国家政权,在政治、经济、文教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军队建设,对外扩张;引进西欧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人才,发展农业和近代工商业,以实现富国强兵,巩固统治。改革促进了埃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埃及的社会面貌,揭开了埃及近代史的序幕,因而这是一次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角度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特点、作用

提示:(1)改革特点:①为了扫清改革的障碍,穆罕默德阿里坚决同旧势力进行斗争,先歼灭了马木鲁克势力,没收了他们的土地,后削弱宗教长老阶层的特权,没收了许多违规的宗教地产。②努力推动经济、政治、军事近代化。改革不仅注意发展农业,还采取了推动商业发展的措施,政治上仿效欧美国家,军事上建立了新式军队。

(2)改革作用:①结束了长期混乱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②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近代化。③增强了经济军事实力,促进了文化的繁荣。④引进西方科技、思想和文化,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埃及历史的进步。

角度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

(济宁模拟)阅读下列两幅图:

请回答:

(1)根据图一、图二写一段文字,要求能够体现两幅图之间的联系。

(2)如何评价图二中的人物?

解析 第(1)问马木鲁克势力较强,成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绊脚石,穆罕默德阿里上台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政治改革中大力压制马木鲁克势力。第(2)问评价历史人物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答案 (1)马木鲁克势力较强,成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穆罕默德阿里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方面大力压制马木鲁克的势力,萨拉丁城堡大屠杀彻底消灭了马木鲁克的势力,从而出现了数百年来未有的统一局面。

(2)提示:功绩:可以从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的改革措施来总结;不足之处:可以从改革所存在的问题上考虑。

2.阅读下列材料:

魏源说:“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请回答:

(1)所谓“灭弄权之骁骑”是指什么?有何影响?

(2)所谓“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是指什么?试举例说明。

解析 本题考查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把握其中关键词“弄权”“骁骑”可知为马木鲁克。第(2)问考查对阿里改革措施的掌握。

答案 (1)消灭马木鲁克势力。消除了马木鲁克势力对政权的威胁,巩固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为进一步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2)指阿里实行的重商主义政策和向西方学习的措施。向西方学习,如从西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人才、资金,发展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选派青年学生去欧洲留学;实行征兵制,按照西欧国家特别是法国军队的模式,组织和训练新式军队等。对应学生用书P230

级考情感悟

?欧洲宗教改革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属于课标、考纲的重点内容

?侧重于对宗教改革兴起的历史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历史意义的考查

?2007年广东在此处命题

级深层探秘

?从历史角度: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为欧洲教育的普及和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从现实角度:凸显了思想解放的重要性。开阔人们眼界,使人们可以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这个变化了的世界,并从思想上为人们接受新的政治制度打下基础

 

欧洲宗教改革的形成与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的历史,即从13世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请回答:

据材料分析资产阶级早期斗争的形式,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1)形式:反对天主教神学的“异端”形式。

(2)原因:①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处于垄断地位。②新兴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

对应学生用书P231

1.(杭州高中第一次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丁路德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的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

材料二 卡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家……他废除主教制,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贷钱取利同担任教士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卡尔文的神学思想在许多方面与路德相同,如强调《圣经》是基督教徒信仰的惟一根据和权威;主张“因信称义”等。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

(1)路德认为的“因信称义”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路德、卡尔文宗教改革主张的异同。

(2)路德、卡尔文宗教改革体现了强烈的人文精神,你认为他们的人文精神的含义是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第(1)问由材料中的“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可以判断其实质是否定罗马教皇、教会的权威;第(2)问可结合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的相关知识回答。

答案 (1)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

相同:强调《圣经》的绝对权威,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主张因信称义。

不同:卡尔文主张废除主教制,实行共和式长老制;鼓励经商致富。

(2)含义:反对盲从盲信,倡导个性解放,是对个人能力的进一步尊重。(或答相信只要信仰上帝,灵魂就可以获得拯救。)

2.(济宁质检)阅读下列材料:

作为世界文明古国的中国和埃及,其城市历史源远流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其城市发展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随着1798年法国侵入埃及和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埃及与中国的历史开始由传统国家向近代国家过渡,其城市在西方文明的撞击下开始接受新文明的洗礼。

——车效梅《开罗、上海城市现代化进程比较研究》

请回答:

(1)结合时代背景,概述1798年法国入侵前,埃及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

(2)埃及通过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实现了从传统农耕文明向近代文明的过渡,简述其措施。

(3)埃及和中国向现代化国家过渡的过程有何相似性?

解析 本题考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与中国洋务运动的比较。第(1)问考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背景,题目要求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来回答。第(2)问考查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内容的掌握。第(3)问结合材料明确中国在西方文明撞击下开始接受文明洗礼的事件是洋务运动,然后比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洋务运动的相同点。

答案 (1)①政治上:奥斯曼帝国统治下各政治集团混战,社会动荡不安。②经济上:盛行包税制,农业、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激化。

(2)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②加强中央集权,改革行政制度;③实行军事改革,建设一支强大的近代海军。

(3)①都是在遭到西方工业文明侵略后才作出变革的反应;②都是从学习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开始;③早期都没有改变原有的政治体制;④都建立了一支强大的近代化海军。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面两幅图反映了中世纪罗马天主教会的情况:

材料二 比较一般的历史运动带有宗教的色彩,甚至在基督教传播的范围内,具有真正普遍意义的革命也只有在资产阶级以往的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的历史,即从13世纪到17世纪,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而且,这种色彩……要用以往的整个中世纪的历史来解释,中世纪的历史只知道一种意识形态,即宗教和神学。

——恩格斯

材料三 当钱投入钱柜叮当作响时,增加的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教的正道。——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四 加尔文教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加尔文教的教会体制是完全民主的、共和的;既然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人民的王国难道还能仍然听命于君主、主教和领主吗?

——恩格斯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西欧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的最初阶段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

(2)材料三的论述是针对材料一中哪幅图反映的情况而提出的?马丁路德提出怎样的宗教原则?

(3)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信条对上帝的共同态度是什么?从材料四看,加尔文教对于社会政治变革产生了什么影响?

解析 第(1)问注意天主教会的地位和资产阶级的力量。第(2)问注意对教材知识的准确再认、再现。第(3)问明确路德教和加尔文教反对的是罗马教皇及其神学,但并不反对上帝。

答案 (1)中世纪的西欧,以罗马教廷为首的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处于垄断地位。因此,最初的反封建斗争必然带有宗教的色彩,因为最初的斗争首先是针对教会的。

(2)图二。“因信称义”。

(3)不反对信仰上帝。提出“先定论”,主张建立民主教会,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8653.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