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22.月球之谜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22.月球之谜》,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2.月球之谜

重庆市高新区石桥铺小学人教版实验教材集体备课组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书写“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探索”等词语。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月球的奥秘,激发学生爱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课前准备

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月球的知识.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前交流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就太阳的奥秘,你们了解月球的知识吗?(生交流收集的资料)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寻月球的奥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把子音读正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4.现在你了解月球的有关的知识了吗?

三、指导生字

1.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听写后同桌互相批改。

二、交流,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人们都会有哪些遐想呢?

就因为人们对月球有那么都的遐想,人们为探索月球的奥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2.自由读2-6自然段,边读边想

人们都做了哪些努力?

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课文写了月球的哪些没有解开的谜?

3.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4.小组讨论。

5.全班交流、讨论。

三、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四、布置作业

1.收集描写月亮的诗句。

2.课外留心科学的新发展。

小编推荐

22 月球之谜 教学设计


22月球之谜

【课前准备】

1.带生字的词语卡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3.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4.游戏:猜一猜。

从学生的描述中猜测他讲的是哪个词语。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

1.读课文过程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指导书写词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

2.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

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指导写字

引导学生比较“菌”“藻”,书写“菌”“藻”“项”“遐”。

五、积累词语

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设计意图

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体现课程与现代教育技术融合的教育理念。目前,传统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受到一定束缚,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总体设计思路

22月球之谜


22月球之谜
教学内容位于教材的第93页至96页
教学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
2.为学生印发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
3.学生收集的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3.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提出自读要求
1.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组内交流
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所画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全班交流
1.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a.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b.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1.对某一未解之谜感兴趣的同学结为一组,大家共同猜想谜底。
2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袋”展开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提供的资料,供参考)

资料袋

b.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宇宙飞船”说。

c.月球年龄之谜: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d.两位宇航员在登上月球后,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竖立在月球上,纪念碑上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然后,又在月球表面安装了电视摄像机;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间距离的激光仪,测定月震的月震仪。他们又取出美国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这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月亮和地球间的第一次通话。

第二课时

指名朗读课文
读读写写,并发现生字的记忆方法
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
撒在水藻一旦一项估计年龄

创设情境,感悟月亮的文化内涵

1.出示月色皎洁的图片,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曲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古往今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各样的情感,有数不清的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音乐绘画。下面,就让我们在《春江花月夜》这首名曲中,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关于月亮的名句写在黑板上。(教师板书课后诗句)
2.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反复吟诵几遍,再抄写下来。

实践活动

人类虽然登上了月球,但并没全部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月球上的无穷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感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通过阅读和登录网站,去进一步了解月球。

板书:
月亮神秘
课后反思
1、学生有收集的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的愿望。
2、运用多媒体,让学生学会自己上网找资料。

22月球之谜 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研究教案

22月球之谜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悬挂、奥秘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月球课件

2、月球资料库

3、学生收集的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师: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瞧-课件出示月亮清幽皎洁图。

2、师: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向往和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写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描写月亮的诗句或句子?

3、学生说有关描写月亮的诗句或句子。

4、师:我们班的同学可真能干,能背出这么多描写月亮的诗句和句子。月亮离我们那么遥远,可又和我们的生活这么密切联系,它藏着多少秘密呀!多年来,人们都想把月球探悉清楚,可它总又给我们带来新的秘密!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

生:(齐读课题)月球之谜!

师:今天我们也实施登月计划,去探索月球,愿意吗?

二、读课文,理解词语

1、师:昨天晚上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回家读课文,并且要求同学们读课文时做到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现在老师就来检查同学们的读书情况。

2、学生齐读课文

3、师:老师仔细听了同学们读课文,觉得读的不错,做到了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看来大家登月的第一步走得不错。但还有一些小障碍妨碍了我们对月球的探索---大家对文中的词语都了解了吗?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在小组里交流你弄不明白的词语,小组里能帮助理解的就在小组里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将不明白的词语写在纸条上,等会我们依靠大家的力量来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4、小组内交流

5、学生提交纸条

6、同学们不理解的词语有:

师归纳板书学生不理解的词语。(皎洁、遐想、荒漠、奥秘、悬挂、环行山、费解)

7、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联系你刚才看的图或你课外了解的知识,想一想这些词什么意思?

8、学生再读课文

9、这些词中,哪个是你弄明白的?你能做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吗?

10、学生讲解词语。教师注意鼓励学生,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用哪些方法明白这些词语的。

11、师:这些小老师真了不起,用了联系上下文、字理解词等方法自己弄明白不理解的词。其他同学今后也可以学习他们的办法自己去理解词语。把你们学会的词语大声读一遍吧。

三、想象结合,理解课文

1、再次出示课件明月图

2、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同学们读一读这一句,想一想人们会产生哪些美好的遐想?

3、学生想象汇报。

4、师:是呀,美丽的月亮给人们带来了美妙的遐想,你能边想象边美美地读这一句吗?(学生练习读,齐读)

5、因为月球的神秘,所以引起了人们的遐想。读读课文,找找课文里提到了哪些月球之谜?

6、学生回答,出示问句。

7、读问句

8、除了课文中提到的6个月球之谜,月球还有未解之谜吗?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学生找出省略号,体会月球之谜还有许多许多)

除了课文中提到的问题,你对月球还有哪些疑问?(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

9、同学们提的问题真有趣,也真会提问题。有的问题课文里已经给我们揭开了谜底,有的没有,接下来就带着你感兴趣的问题再读课文,到电脑资料库中或老师推荐的网站中看看,你能找到哪些问题的谜底,不能找到的你能不能和小伙伴进行大胆的猜想。(小组合作完成)

10、你刚才带着什么样的问题去看书找资料的?现在有了什么收获?我想先听听看哪一组小朋友是从课文中揭开谜底的。

11、是呀,月球上的景象多么奇异,让我们再来读第二段,感受月球上神秘奇异的景象。(齐读第二段)

12、哪位小科学家对哪个问题你还有自己大胆的猜想,说给大家听听。(注意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发言,如:你的设想真有意思,说不定谜底就真的是你想的那样,你的想法很特别,将来你去研究这个问题,可能会有很大的发现哟)

13、刚才同学们对月球进行了大胆的猜想.这一轮明月,从古代到现代,我想甚至到将来,人们还会对月球产生新的遐想,让我们带着对月亮的喜爱再来读第一句。

四、学习写法

1、月球的神秘令人向往,而《月球之迷》这篇课文也有许多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以下是老师为大家归纳的几种好写法,你能找到他们分别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句段中吗?

2、出示

这样写真好在课文中的哪儿

大量运用问句,增加文章感染力。

第七自然段只有一个省略号,引起读者更多遐想。

课文里还有许多好的写法呢,比如

3、是呀,写一些文章我们也可以仿照《月球之谜》这篇课文的写法来写。根据老师的提示,我们来试一试,行吗?

4、出示

(1)可以写一段话,把你对月球感兴趣的一个问题的设想写下来。

(2)可以仿照课文,查查资料,介绍别的星球

(3)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内容来写一个题目,比如《月球无水之迷》《月球从哪来?》《神秘的水星》等等。

5、思考,汇报。

五、小结结束

看着同学们认真的样子,老师仿佛看到了一群科学家们在专心地研究太空之谜,回家后就把你们的设想大胆的写出来吧。

教学反思

《月球之谜》是第六册的课文,本课主要是通过学习,让学生对月球有初步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索月球,探索宇宙,热爱科学的思想。本教案的设计也是围绕着这一点来设计。主要体现在让学生学习课文后,查阅相关资料,共同探讨月球未解之谜,引导学生利用有限的资料大胆猜想月球的一些未解之谜。在上课过程中,我没有能够引导得好,所以学生在想象方面没有能够打开思路,达不到我预期的目的。

22.观潮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2.观潮”,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22.观潮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

(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

(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

(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mn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

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板书

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时间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月球之谜- 教案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月球之谜-教案,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月球之谜-第一课时-教案

一、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入课题:

师: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无数美丽的星球,每一个星球都是一个未知的神秘的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离我们最近的美丽星球月球,去探索探索它的奥秘吧!

(板书课题:月球之谜)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

师: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会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呢?你说(指名说)你真了不起能联想到写月亮的诗句,你说(指名说)你想到了杨力伟叔叔登月的情景,掌声送给他。你说(指名说)哦,你联想到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看来咱们班的孩子知识面真广。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齐读课题)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自己自由的去读读课文《月球之谜》,注意在读的时候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提出自读要求

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想想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2、检查生字词,初读课文。

悬挂遐想奥秘努力土壤

细菌水藻一项估计皎洁

师:好了吗?都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刚才咱们班的孩子读书的习惯非常好。谁愿意成为我们的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读生字组成的新词。

好,你来。(指名当老师带读)。你读得真棒,不仅读得对,声音又响。

还有谁想读?(指名读)你来读。

那组愿意开火车来读?(开火车读)第3组开火车读。

读着读着,你们有不理解的词?你说。(指名提不理解的词)水藻不理解?谁能帮他?哦,你知道的真多。同学们看,这些都是水藻类植(师出示水藻图片做简单介绍)。

大家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齐读词语)

3、、检查课文朗读

师: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第1小组代表来读。要注意读准遐想的遐字。

请第2小组代表读2小节,

第3小组的代表读3、4小节。

请第4小组的代表读5、6、7小节。

看来你们都已经把课文读通读顺了。真不错。

4、做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快速搜索的游戏,谁能用最快地的速度把课文中带有遐想(出示词语)这个词的句子找出来。你说---[大家的眼睛真犀利,一下子就找到了]

师:我们班上,哪位小朋友最勇敢,请你把手举起来,请你把你找到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你来读---[读得很流利,声音真大声,不愧是我们班上最勇敢的孩子]

师:(课件出示第一句)找到的同学咱们一起来读。

5、换词,展开遐想,

师: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xun)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这里的遐想可以换成什么词来说呢?--你说---想象你说---幻想你说--猜想---大家的词汇量真不少。

师:面对这一轮明月,你想到了什么?

(如果生:神话)师:是啊,自古以来,月亮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如果生:问题)师:(书本上的)

(非书本上的)师:你是个爱提的问题的孩子,真棒!

(如果生:古诗)师:月亮这么神秘、这么美,许多文人墨客和伟大的诗人都情不自禁地写下古诗来赞美月亮,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古诗句?你说-你说--我仿佛看见了一位小小诗人。

师:你还有什么不一样的想法呢?你说

师:过渡:面对这轮明月,我们有多少美好的遐想呀!让我们带着这些遐想登陆月球吧!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月亮的荒凉)

1、看录像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边看边想月球是怎样的一个世界?你说月球是个寂寞的星球---你说,月球是个荒凉的星球(板:荒凉)[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

2、师:课文哪些句子描写了月球是一片荒漠呢?谁来读一读---你来读---(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3、师:是啊,月球之所以荒无人烟,都是因为月球上只有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资源和生命。谁能把这两句话用因为所以连成一句话说一说:

(课件出示:因为月球上___________,所以说月球__________。)

你说---你说---你说----对,因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_,所以说月球是一片荒漠_。

4、这些宇航员们不仅拍了照片,还做了些什么?自学课文后面部分,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月球之谜?

5、交流汇报:

(1)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2)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

(3)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6、出示句子: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指名读句子,说说费解的意思。)

7、月球就这几个现象令人费解吗?带上你的资料,约上你的好朋友,一起去猜测、探索一下,看看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新的不解之谜,比比哪一组收获最大。(学生学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的样子,找好朋友合作学习、交流。)

8、同学们通过激烈的讨论、认真的探索对美丽的月球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疑问,这些疑问对于我们来说是种种不解之谜,希望同学们在不久的将来努力探索揭开这团团迷雾。

8、同学们,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不适合我们久留,所以我们只能依依不舍与它告别。(再见了,美丽的月球!再见了,奇妙的月球!)

9、(老师扮演记者角色)欢迎你们的归来,我是天文报的记者,今天很荣幸有机会进行独家采访。谁愿意第一个接受我的采访,说说这次月球之旅的收获。

老师扮演记者采访学生,提问:(1)在登上月球时,你看到了什么?(2)月球与我们地球相比有什么不同?(3)这些谜底能揭开吗?

三、总结升华,激发探索宇宙的兴趣。

感谢你们接受我的采访,这次太空之旅,收获真不小,相信你们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希望你们能够去查阅更多的资料,让大家对月球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下节课举行一次新闻发布会,接受更多记者的采访,好吗?

荒凉

板书:月球之谜探索

未解之谜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月球之谜,月球之谜教案,月球之谜-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月球之谜》课文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jiǎo)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从哪里来的?上面有些什么东西?它跟地球一样吗?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劳动。

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们多次发射宇宙飞船,把月球上的石块和尘土带回来化验,还把宇航员送到月球上去探险。可是,月球上仍有许多谜,至今还未解开。

月球离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4401公里。科学家们用来发射飞船的三级运载火箭,有110米高,起飞时的重量是3200吨。这样重的东西,飞向那么遥远的地方,多不简单啊!

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上月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异的景色:在地球上,阳光是从头顶上照下来的,可这里的上空是黑洞洞的,月球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宇航员的周围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的世界。

把宇航员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四种尘土化验一下,结果更使人感到月球还有许多的谜。

把月球尘土撒在细菌上做试验: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尘土撒到细菌上,细菌一点变化也没有;第四种尘土撒到细菌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第四种尘土是美国阿波罗飞船12号从月球表土的下层取回来的。它怎么会有特殊的杀菌力呢?

再瞧用植物做试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它的生长与在地球土壤里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碰到月球尘土,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这一连串试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

苏联科学家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说,月球岩石中有玄武岩,这就证明月球上曾经有火山活动。关于月球早先有火山活动,世界上许多科学家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是,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据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了,而在地球上,只有在格陵兰最偏僻的地方才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

著名的宇宙航行科学家齐奥尔可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神秘的天体宇宙正在向我们招手。

《月球之谜》教学建议


1课前准备。准备教学挂图和其他的与月球相关的图文资料。如果有条件,课前应布置学生围绕月球收集材料,可以是月球的图片,可以是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也可以是描写月亮的诗句。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增加对月亮的了解。

2识字指导。在本课的认字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注意悬不要读成xinxin,遐不要读成jiǎ,努不要读成lǔ,藻不要读成zhǎo。在写字指导中,幕字下边不要写成土,还要注意与慕区别字形;临左边不要写成竖心旁,右下角不要多一竖;奥上半部不封口。要指导学生根据字形结构特点,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匀称。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可以让学生先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第二个习题中提出的问题,然后以讨论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知道文中所写的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它有哪些没有解开的谜。

初知课文大意之后,教学中还要注意运用想象、资料交流、质疑等各种方法,强化学生对月球魅力的感受。第一自然段是写人们对月亮的遐想,其中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是个很重要的句子,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个句子及相关泡泡,引导学生展开更多的遐想,感受月亮的魅力。可以让学生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想象夜幕降临,皓月当空的景象,最后交流各自对月亮的感受和遐想。第三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是具体列举月球的不解之谜的。每个谜的提出都是先列举实验结果,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揭示其中的神秘之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理清这些不解之谜提出的思路。比如,从把细菌撒在月球尘土上,细菌全死了的事实,提出了一个疑问:月球尘土是否有杀菌的本领?从月球岩石和地球岩石年龄的比较,提出了两个星球年龄大小的疑问和对两个星球火山活动的猜测等等。第七自然段只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它表示文中的列举并没有穷尽,月球之谜还有很多很多,月球因此显得更神秘了。另外,省略号也使文章结尾具有了开放性,提供了师生交流搜集的月球知识的园地。教学时可以用月球真是个神秘的星球啊,我们来交流一下搜集的月球资料,看看月球还有哪些未解之谜之类的提问,自然地把资料交流和引导学生深化对文章的理解结合起来,资料交流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试着根据所交流的材料提出问题,以充分了解月球的情况,进一步感受月球的神秘,激发起探索月球和宇宙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摘抄课文中写得好的词句。

4积累一些描写月亮的诗句也有助于感受月亮的魅力。课后提供了一些描写月亮的诗句,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熟读诗句,想象诗句描写的景象,做到熟读成诵。诗意以总体感悟为主,不要作过多过细的讲解。最后还可以交流各自搜集到的描写月亮的诗句。还要充分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醒学生在以后的阅读实践中要注意把自己觉得好的诗文摘抄下来。月亮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景象,描写月亮的诗句很多,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5要重视朗读指导。本课尽管是知识介绍性的文章,但朗读训练的资源非常丰富,读课文时特别要注意文中感叹语气和疑问语气的处理。同是感叹句,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这个句子因紧接皓月当空的优美的景色描写,所以读起来语气可轻柔舒缓些。而这一连串实验结果是多么令人费解啊!这个句子由于上承好多件让人迷惑的事实,读的时候语气可以稍微强烈一些。同是疑问语气,第一段中的几个疑问句因为写的是遐想,可以读得稍显轻柔,甚至可以读出自言自语的意味。第三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中的疑问句表达的都是对一些现象的不解,读的时候语气可以稍重些。

《月球之谜》教学札记


怎样引导学生读书?重要的方法就是以问促读。听了林青的课深深感到学贵有疑。无疑,学生的学习就好像是少了动力,学习活动就难以进行下去;有疑,便能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要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进程中来,引导他们如何发现问题这是关键。

一、引导学生抓课题质疑初读课文。

如:《月球之谜》一揭题,林青老师先引导看课件,引导学生:看到月亮,我们会想到什么问题?(这月球有哪些谜?)学生通过初读课文便会带着课题的这些疑问去研读课文。

二、引导学生抓课题再质疑细读课文。

朗读课文,林青老师又可引导学生:哪一部分你最提出什么问题?(月球的哪些谜已经解开,哪些还没有解开?)有了这个疑问,学生便会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样的学习才是学生自己真正的、有目的、有兴趣的主动学习。在读文的过程中,老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或工具书来辅助自己解决问题。

此外,引导学生学文过程再质疑,即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随时去发再问题。如当学生学懂了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后,让学生来说此时在头脑中会产生什么疑问。学生便会自然地想到:月球上的景色为什么会这么奇异?这样就更有利于知识的课外延伸去阅读更多的科普说明文,以致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悬、遐、奥等8个生字,会写幕、临、悬等14个字,正确读写。

2.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现出月色皎洁、清幽的图片;乐曲《春江花月夜》。

2.为学生印发有关月球奥秘的图文资料。

3.学生收集的古诗词中描写月亮的名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导语:茫茫太空,有着不可计数的星球。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太阳,今天,我们要走近地球的近邻──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洁、环境清幽的图片)同学们,古往今来,人们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总会激起无穷的疑问。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曾问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今天,我们面对着这散发着冷冷清辉的明月,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她吗?(及时肯定鼓励,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3.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都是民间传说。人们多想登上月球,去解开心中的疑问。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提出自读要求

1.画出生字新词,练习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课文中列举的月球上有哪些难解之谜。

3.就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不解之谜,结合上节课搜集的资料和小练笔,在空白处写一写自己的猜想。

组内交流

1.小组长设计形式,检查组内同学的生字、生词认读情况和课文朗读情况。

2.组内同学交流所画出的月球之谜。

3.讨论大家都比较感兴趣的关于月球之谜的猜想。

全班交流

1.各组选派代表或组员接读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读的正确、熟练程度,其他小组注意对生字词的正音。

2.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a.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如,月球是从哪儿来的?它跟地球一样吗?月球上的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为什么不同植物种进月球尘土里生长得不一样?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等等。

b.鼓励学生依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月球上为什么会有那样奇异的景色?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没有任何生命吗?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合作学习,探究问题

1.对某一未解之谜感兴趣的同学结为一组,大家共同猜想谜底。

2.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袋展开讨论,组内成员分工,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教师提供的资料,供参考)

a.课后资料袋。

b.月球起源之谜:目前,人类关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种假说:月球被捕获说,地月同源说和地球分裂说。到目前为止,三种假说都没有取得强有力的证据,因此产生了第四种假说──月球──宇宙飞船说。

c.月球年龄之谜:根据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可以测定月球的年龄。经分析发现,与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年龄更长。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月球岩石年龄为53亿岁,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有些科学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d.两位宇航员在登上月球后,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工作:他们检查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一切正常;他们拿出铁锹,采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样品;他们从登月舱中取出一块纪念碑,把它竖立在月球上,纪念碑上刻着地球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图像,上面还刻着:

1969年7月,太阳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类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迹,我们代表全人类,来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然后,又在月球表面安装了电视摄像机;又安装了一台太阳风测定装置,用来检测宇宙射线;还安装了用来精确测定月球和地球间距离的激光仪,测定月震的月震仪。他们又取出美国星条旗,神色庄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这些工作完成后,他们舒了一口气,跟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了月亮和地球间的第一次通话。

e.21~22世纪,人类将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将利用太阳能取暖,利用月球上发现的水生产蔬菜、粮食,建立各种生活设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务是开采氮-3,并运回地球,利用这一热能源发电,供应全球所需电能。人类还将开发地球人拜访月球村的旅游业。

f.从阿波罗8号开始,10号、11号、16号、17号都曾目击或拍摄过月面不明飞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国的月球轨道环形器2号就发现,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状建筑物,随后,苏联的宇宙飞船也发现了这些建筑。

h.月球表面照片和课文插图。

3.举行月球奥秘发布会。

a.各小组选派代表有感情朗读本小组感兴趣的月球之谜,力争通过朗读激起同学们强烈的好奇心。

b.派中心发言人有条理地说清本组对月球之谜的猜想。

c.听了其他小组的发言,你们对月球又产生了哪些疑问?

第二课时

指名朗读课文

读读写写,并发现生字的记忆方法

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

撒在水藻一旦一项估计年龄

创设情境,感悟月亮的文化内涵

1.出示月色皎洁的图片,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曲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古往今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各样的情感,有数不清的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音乐绘画。下面,就让我们在《春江花月夜》这首名曲中,把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关于月亮的名句写在黑板上。(教师板书课后诗句)

2.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反复吟诵几遍,再抄写下来。

实践活动

人类虽然登上了月球,但并没全部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月球上的无穷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感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通过阅读和登录网站,去进一步了解月球。

《月球之谜》教材理解


今日,实习生小徐在我班准备试教《月球之谜》,小徐胆怯而期盼地问我:老师,你说说这堂课怎么上?

当时我就哑然失笑了,这跟我几年前的行径何等相似:拿到课文首先就思考课文怎么教?

你应该先问我这篇文章有什么特点?学生学习有哪些困难?这篇文章应该教些什么?于是我认真地纠正着,我始终认为,教学中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而生本资源与文本资源的差距恰恰是教师需要教的地方。有人说教师有三个不教,学生已经懂的不教,学生多读会懂的不教,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懂的不教。这样删选后,目标就简单明确了。明确了教什么,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形成合力,重拳出击,达到课有所得。

小徐连连称是。

我们针对《月球之谜》继续探讨:《月球之谜》作为说明性课文有着本文体常规特点:结构严紧、逻辑性强,语言表达准确。又有着本文的个性特点:围绕谜字从已解之谜向未解之谜逐步深入,诱发学生对太空探索的盎然兴趣。从本班学生学情来分析,读通课文应该没有问题;对皎洁、遐想、奥秘、古往今来、费解等重点词,引导联系上下文能够理解;对文章结构、内在逻辑三年级学生可以忽略不讲,而文章中准确简练的语言表达恰恰是学生容易疏忽的,正是教师需要点拨的。

剖析至此,教学目标基本明朗。于是设计教学板块如下:

一、

读通课文,并圈出皎洁、遐想、奥秘、古往今来、费解等重点词在文中位置,联系上下文猜测揣摩,然后把词语所在的句子指导读顺读好。如根据遐想词义来引申出已学与月有关古诗,然后根据古诗意境指导读出这句话的美感。

二、自读课文,想想读了本文你对月球了解了什么?可先照文读原句,然后引导归纳提炼表面景象、尘土特点、岩石年龄重在引导学生学会概括。

三、根据课题,让学生寻找文中哪些是已解之谜,哪些是未解之谜。你们还有什么谜?激发学生探索宇宙未知世界的欲望。

四、欣赏文中语言,选择两处:1、夜幕降临美好的遐想。从形象地描写中感受月亮的魅力;2、把玉米种长得特别鲜嫩青绿从明显、一旦、特别等修饰用词中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五、收集资料,完成《月球知识小百科》一文,评出最佳百科奖

22.狼牙山五壮士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那你们知道有哪些优秀的小学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22.狼牙山五壮士》,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22.狼牙山五壮士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快速阅读的方法,理清文章的结构。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抗日战争时期,英雄的中华儿女,不畏强敌,同敌人展开了殊死的搏斗,这期间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五位英雄的故事。(二)检查预习情况1、读生字表中的生字,并组成词语:日寇、晋察冀、指挥、尸体、悬崖、磨盘、斩钉截铁、壮烈豪迈、坚强不屈、昂首挺胸。2、说说下列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寇尸崖豪3、词语解释:斩钉截铁:比喻处事或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事业伟大。气壮山河:形容气魄像高山那样雄伟、豪迈。居高临下:站在高处,对着低处,形容所据的地势有利。(三)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教师提示:快速默读就是一行一行地读,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用眼睛扫视,边读边想。板书小结: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第二部分(2)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第三部分(3)把敌人引上绝路第四部分(4—6)英勇歼敌第五部分(7—10)壮烈跳崖(四)练习朗读课文,划出不懂的问题。第二课时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2、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3、提高阅读的速度。教学重点:1、体会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抗击日寇的英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崇高精神。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壮士跳崖的部分。教学难点:本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在理解五壮士跳崖的举动上有一定的难度。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提出疑问。1、师板书课题,问:课题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让学生明确壮士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为什么把他们叫做“五壮士”?自由读全文,说说每段主要讲的是什么?看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梳理,提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将重点问题板书。2、明确学习目标(l)分小组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五壮士的豪壮。(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自由学习全文,默读画批: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他们是五壮士?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学。三、确定重点,小组自学1、小组经过讨论,很快确定1——2段为学习重点。教师要根据情况做相应调整,保证每段都有小组选择。2、投影出示学习要求:小组学习要求:(l)先读一读学习的内容。(2)抓词句,谈谈五壮士的“壮”表现在哪?(3)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些句子。告诉学生,主持人要根据发言情况,给组员评分,老师要根据小组学习的效率、发言情况评优秀讨论小组。四、全班交流在汇报时教师要把握以下几点:1、汇报由小组共同发言,充分体现小组学习的成果。2、一个小组表达不完整,别的小组补充,其他同学认真听,也要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3、重点指导朗读的地方,要带动全班同学读。要体现以读为主。五、教师指导重点1、第一段引导学生抓住“集中兵力,大举进犯”看出敌我力量悬殊,而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部队转移,接受了重任,决心拖住敌人重兵,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这充分显示了五壮士的豪壮之气。此段略讲。2、第二段通过五位战士在完成掩护任务时的动作、神态,体会五壮士的豪迈,此段以读带讲。可采取小组读、师生互读。让学生体会到五位战士勇敢机智、奋勇杀敌,这就是壮。3、第三段(1)投影填空:(2)填完后有语气地读一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3)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引上绝路”。自由读、指名读、齐读。4、解决学生的提问。通过对道路的选择,体会五壮士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在生与死面前,五位战士为了群众和部队的安全,义无返顾地选择了死亡,表现了无位壮士不怕死的英雄气概。5、第四段(1)由学生的问题入手,“为什么用石头砸?”抓住下列句子“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向敌人头上砸去。”让学生体会到五壮士不顾激战数小时的劳累,不顾累累伤痕的剧痛,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壮举。(2)指导朗读“同志们,用石头砸!”。个别读——学生评读——示范读——齐读。指导朗读两个“带着”。自由读——个别读——学生评。两个“带着”,后一个语气更强,“砸”前稍做停顿,“砸”读重音。师范读——自由读——齐读6、第五段(1)此段仍由学生的提问入手,“五壮士为什么跳崖?”找出下面句子“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相继从悬崖上往下跳。”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五壮士跳崖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2)模仿“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带着……”写话五壮士胜利完成任务之后,带着(),带着(),昂首挺胸,相继跳崖。有感情地读一读你填写的句子。(3)为什么说五壮士的口号声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大动地、气壮山河”?有感情地读一读。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打动学生,让学生充分地读。六、总结1、这篇课文表现了五壮士的什么精神?通过分析题目,通过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概括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2、五壮士跳崖后的情景怎样?人民又是怎样来纪念他们的?交流课下查阅的资料。3、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4、总结语:历史不会忘记英雄,让我们记住这悲壮的历史场面,做一个坚强不屈、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七、背诵描写五壮士跳崖的部分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讲解课文要善于联系实际。通过联系课文中事例,联系现实生活,把“决心”“仇恨”两个词放在具体事实中理解,从抽象到具体,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使之动心,再以“情”促读。强烈的情感需要通过读来表现。这样就把读的质量提高了。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


《月球之谜》教学反思

《月球之谜》是一篇典型的科普知识短文,讲的是人们对月球的种种遐想和各种谜团。它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说到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看到的奇异景色,接着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全文最大的特点紧扣谜来写,可谓谜象从生,课文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让读者去遐想,去探索。根据文本特点,我把第一课时重点确定为: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综观整节课,并综合各位评课老师的意见,觉得以下几个地方比较有特色。

一、定位明确,有效地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这篇课文虽然散发着科普知识的光芒,但其文字优美,要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球的神秘,不失语文的本味。因此,我把文本的三维目标定位为:1、认知目标会认悬皎遐壤藻等几个生字,会写幕、临、奥、撒等字。了解遐想、奥秘、令人费解等词的意思。2、技能目标了解有关月球的知识,积累有关月亮的诗句。3、情感目标感受月亮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探索月球的欲望。课堂教学中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重视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月球的奇异与神秘。

本课尽管是知识介绍性的文章,但朗读训练的资源非常丰富。例如,课文的第一句话,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由于这句话的生字较多,而且易读错,我通过多媒体画面及多形式的读(范读,指名个别读,齐读)来启发学生遐想。再如,在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时,我是通过问题的设计: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看到的是什么景色?来让学生先找出答案,再通过朗读来理解什么是奇异,在读后感悟荒漠。又如:在学习月球的未解之谜时,通过朗读品味其文字的优美与用词的准确性,达到读中品、读中悟的目的。整节课以读代讲,书声琅琅。

三、体现学科特点,注重知识技能教学,符合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课前,小柯曾向我建议,上公开课不宜上这类的文章,教学的侧重点很难把握。千万小心别把科普类的文章上成科学课。我谨记谏言,多次重复地阅读教材,翻阅教参,在设计教案时紧紧扣住以语言文字训练为主,科普知识渗透为辅这条主线。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大转折点,课程增加,阅读量与写作大幅度提高。无论是读还是写,仍需继续扶持,尤其是像我们农村小学不能忽视。这是第一课时教学,对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脉络我都采取了一定的教学策略。本堂课最大的特点是我将生字词教学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法,适时适度地在不同的板块教学中重点指导读或写。在学生在一堂课中真正的学有所得。

四、把信息技术与文本进行巧妙的整合,使学生能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也弥补了教材的不足。如:在学生了解环形山、月球的荒漠时,我采用图片与解说的方式,让学生在视觉上有形象直观的体验。在拓展月球的未解之谜时,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其他的未解之谜,使学生又一次给月球蒙上神秘的面纱,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当然,人无完人,再完美的课也是有缺陷的。在本堂课中也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1、情境模拟练习没有体现它的亮点。让学生讲解月面特点时,我本是想通过模拟打电话这一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但这类的表演在平时的课堂中训练太少,几乎没有,以至于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角色,发挥它的优势。所以,精彩的课堂应该是功在平时,厚积薄发的。这也是我今后要给学生弥补的一课。

2、学生学习的模式比较单一。虽然课堂训练的参与面比较广,但形式不够多样。在让学生介绍月面特点时,可先同桌模拟练习,再展示汇报,可能效果会大不一样。在了解月球的未解之谜时,也可小组合作探究,再让小组派代表发言汇报。学习的形式多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面也会更广泛。

在公开课中充分肯定自己,正确认识不足。一课一得,让今后的路走得更宽更远。

《月球之谜》 考点练兵2


快乐阅读

枣树

春天来了,杨树、柳树都发芽了,惟独枣树在懒懒地睡懒觉。它一不出叶,二不开花,树干上爬满了密密的皱纹,像老人的脸;长满了小黑疙瘩的枝枝杈杈,静静地伸向天空。它默默无闻,长得一点儿也不起眼。

一直到四月,不几天就抽出了几片叶,那淡黄色的叶子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真是新鲜可爱。

接着枣树开花了,六个尖尖的花瓣,像是金黄的六角小星星。它能混在树叶中,散发出一阵阵清香,招来了许多蜜蜂。听大人说,枣花蜜还是上等蜜呢。

枣花一落,就长出枣来了,绿色的,像一粒糖豆豆,不太好吃。这小青枣,长得慢极了,老也不变红。

到了秋天,枣长大了,像麻雀蛋圆滚滚的,也变红了,像小玛瑙球,红亮亮的。远远望去,绿叶中缀满了一只只小红灯笼,真美呀!那脆生生的红枣一吃到嘴里,立刻就有一股甜味往嗓子眼里钻,把嗓子都刺痒了。

啊!枣树,春天到来时,你不像杨树、柳树那样的早早的就换了绿稠袍,争着比漂亮。但到了秋天,你却献给人类脆甜的果实。这种高尚的品质,真值得赞颂啊!

积累

1、多音字组词

zun()zhǎng()

钻长

zuān()chng()

2、找出短文中一个比喻句抄写下来。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默默无闻:

赞颂:

感悟

4、根据理解完成

短文是按照枣树的生长顺序写的,先写了枣树的(),接着写了枣树的()。又写了枣树的(),最后写了枣树的()。和()、()对比,赞美了枣树的高尚品质。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22.月球之谜》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月球之谜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8246.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