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亲爱的同学们:拿到这些历史学习资料的时候,你要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尊重老师的辛勤劳动,认真阅读,深刻理解,主动去探究历史这一学科,学好历史,从历史现象中学会分析人物事件的善恶美丑以及对社会的促进或阻碍作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学会做人,不要让老师的心血付之东流,记住我永远爱你们!真诚祝福你们都能够成才成人,两鬓斑白时无怨无悔,我的孩子们,趁现在还年轻,永不言败、永不放弃,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谱写你不平凡的人生华章吧!------(致九年级年级175、176班学生师寄语)
世界古代史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
[识记]1.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人类在距今三四百万年前形成。世界上的人类可分为三大主要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种族无优劣:各人种之间,在自然体质特征上虽有一定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且具有逐渐过渡的现象。这充分说明全世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并具有共同的祖先。
2.完全形成的人
进化阶段主要代表
猿人 早期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晚期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智人早期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
晚期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3.有了人就有了人类社会,人类最先进入----------原始社会
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原始社会(特征:生产力低下,人类社会平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母系氏族1、群婚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2、农业和采集业为主,妇女在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3、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也以集体为主
父系氏族1、婚姻关系相对固定,“既知其母,又知其父”2、农业、畜牧业、手工业进步,商品生产出现3、男子占据主导地位
4.父系氏族后期: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私有财产==私有制==奴隶制==军队,监狱、法庭===国家形成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瓦解,奴隶社会形成
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s大河
流域
—人类文明的摇篮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
古印度:金字塔地点:古代埃及(前3500年)、非洲尼罗河流域;功能:古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地点:古巴比伦(前3500年),西亚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制定者: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前18世纪);
目的: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地位: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古代印度:种姓
制度
地点:古代印度(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古代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形成等级制度。
分四个等级:
1婆罗门(祭祀、贵族——掌握神权);
2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政大权);
3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二等级);
4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特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古代中国的分封制地点:发源黄河长江流域(前2070年),
了解它们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亚非文明与大河有关
西方文明与海洋有关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海洋文明)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1.爱琴文明
爱琴文明的中心在:最先在克里特岛、后在迈锡尼
2、斯巴达、雅典
A、斯巴达(崇尚武力,少数奴隶主贵族掌权)
B.雅典.雅典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城邦之一,是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雅典在伯利克里当政期间,达到全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伯利克里的改革
内容: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
表现:
政治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
文化上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评价:
第一,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
第二,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
3.罗马共和国的兴亡
①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
②经过三次布匿战争,打败迦太基,成为地中海霸主。
③公元前1世纪,发生严重社会危机,屋大维在公元前27年开始独揽国家大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罗马由共和国变成帝国。
④公元1、2世纪,帝国由于内战停止和统治政策的加强,局势安定,经济呈现繁荣局面。
⑤395年,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⑥476年,西罗马被日尔曼人灭亡,标志西欧奴隶制结束,封建社会开始(进入中古社会)
⑦1453年,东罗马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罗马帝国(前27~476年)—与中国秦朝、汉朝同期。
教案课件是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大家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了。将教案课件的工作计划制定好,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知道适合教案课件的范文有哪些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古代史二,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古代史二
中古时期——封建社会
一、亚洲封建社会
l日本一)早期历史:
1、1世纪前后,日本出现奴隶制国家.2、后来本州中部兴起奴隶制国家大和,大和5世纪统一了日本。
二)大化改新(孝德天皇的年号是大化,故名“大化改新”)
1、历史背景:(1)国内,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2)国际上,中国隋唐的制度非常先进,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朝鲜半岛上新罗国家的崛起,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
2、时间、方式和实施者:7世纪中期(645年)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拥立孝德天皇上台,(646年)颁布改新诏书。中臣镰足是力主改革的重要人物。
3、内容:(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2)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作用:A.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古代中国隋唐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进行的改革。B.它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C.日本特有的民族精神也从原来的"神道"向"武士道"演变。D.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5、影响和意义: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6、启示:日本民族是一个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它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正是因为这种善于向他国借鉴的精神,才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起来。
7、其他A、"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国,意为"日出之处的国家"。
B、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日本当时频频派遣留学生(遣唐使)来到长安,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唐朝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日本人今天的和服、文字、家具等等,还保留着中国唐朝的习俗。
l阿拉伯国家的建立(中国古代的大食)
1、伊斯兰教产生原因:A、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为了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B、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C、主观上,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国家。D、各部落间的多神崇拜不利于阿拉伯的统一。
2、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A.创立伊斯兰教(时间:7世纪初、地点:麦加);
B.在麦加城传教(由于麦加贵族担心伊斯兰教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所以千方百计迫害信徒们)失败;C.622年(伊斯兰教历元年)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D.630年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3、伊斯兰教所起的作用。A、严格的一神教反映了统一国家的政治要求,为建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B、伊斯兰都是一种宗教、行政、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这种组织为统一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形式。伊斯兰教的传播,有利于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到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和扩张,将穆罕默德创立的阿拉伯国家建成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阿拉伯帝国。(8世纪)
二、中古欧洲社会——封建社会
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
1、西欧早期历史: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建立起了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法兰克国家的封建制度不断发展起来.843年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分为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
2、查理·马特改革(又叫采邑制改革)时间:八世纪前期人物:查理·马特(宫相)
内容:改变无条件赏赐土地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领主有责任保护附庸,附庸也有义务效忠,随时去前线作战。
性质:采邑制是一种以土地为纽带的代表封建主与附庸之间关系的封建土地制度。
作用:它大大提高了国家的战斗力。结果和意义:在西欧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加强了中小封建主阶层,是西欧封建社会骑士制度的基础。
3、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国王、封建主和基督教会通过层层采邑分封建立起依次互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但是,附庸只效忠于直接的领主,对于其他领主包括更高级的领主,则不必承担什么义务。于是,中小封建主阶层的力量得到加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中国古代所实行的则是中央集权制度,则强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相比较,差异十分明显。
二)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罗马教廷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①由于长期动乱,教会乘机扩大势力和影响,②各国国君纷纷接受基督教,基督教成为各国的国教,封建势力与教会勾结起来,并向教会赐赠地产。(矮子丕平献土,加强了国王与教会的联系,是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③教会本身巧取豪夺,教会势力发展起来。
地位: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思想文化上: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如:布鲁诺最后就是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由于中古世纪,教会对西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所以以后西欧出现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等均与教会有关)
三)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城市衰落.2、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时间:10世纪(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
3、分布的地区: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如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曼彻斯特和法国的琅城
4、发展的原因:那里既有西罗马帝国的手工业和商业基础,又适于同拜占廷帝国以及东方维持政治、经济上的联系,城市容易发展。
5、产生方式: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自发产生起来。
6、城市市民争取自治运动:(1)原因: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与封建主之间的阶级冲突日益尖锐,封建主日益贪婪,不断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2)自治方式:金钱赎买或武力夺取自治权。
(3)代表:法国琅城的市民起义(先是金钱赎买,后武力夺取自治权)
7、城市兴起的意义: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8、市民阶级形成意义:A.经济方面,城市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B.政治方面,那些拥有自由和自治权利的城市,成为新的政治实体,它们与王权联合,共同对付大贵族。城市里的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C.思想文化方面,伴随着市民阶级在政治、经济生活方面地位的提高,一种新的世俗生活观念逐渐形成,这为以后出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奠定了基础。
9、东西方城市的比较:与东方城市相比,西欧城市的特点就是其从产生起,即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并取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拥有独立的行政、司法、财政等职能.中国城市一般首先是政治统治中心,城市与专制统治同心,而西欧城市对封建制度起离心作用.
四)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1、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还未能建立一种与古典文明媲美的新文化.而拜占廷帝国则融合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和东方文化,绚丽多彩,傲立于当时相对黑暗的欧洲世界(代表建筑:圣索非亚大教堂).
2、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所以东罗马帝国又叫拜占廷帝国。
3、拜占廷帝国由盛转衰的过程和原因。
(1)过程:①6世纪东罗马帝国为了恢复过去的帝国荣耀,四处征讨,财尽民穷,被征服地处处遭遇反抗,此后帝国内忧外患不断,国力衰弱,②13世纪上半期曾被西方军队征服半个多世纪,复国后领土大大缩小,四分五裂,③15世纪中期(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土军攻陷,拜占廷帝国灭亡。
(2)灭亡原因: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3)给我们的启示: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4、13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在西亚兴起.先占领小亚细亚,又渗入巴尔干半岛,灭掉拜占廷帝国.
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古代文明交往有暴力冲突和和平往来两种方式
一、战争与征服
一)希波战争:1、波斯历史:今天伊朗高原的西南部,是古代波斯人的故乡。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先后征服了埃及等国家。
2、时间:公元前5世纪早期—前5世纪中期
3、过程: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以少胜多),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军民彻底战胜波斯,赢得战争的胜利。4、重要战役:马拉松战役(马拉松长跑)
5、希波战争的影响:它是东方波斯帝国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此后,世界文明发展的格局便逐渐形成东西方并立共存之势,一直延续至今。
二)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马其顿国的兴起:公元前4世纪,希腊城邦衰败之时,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强大起来。公元前4世纪后期打败希腊联军,控制了希腊。
2、亚历山大东征路线:亚历山大成为马其顿国王,史称亚历山大大帝。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在埃及建立了著名的亚历山大港。然后回师两河流域,攻占巴比伦等城市,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进军印度河流域,遭当地居民的顽强抵抗,气候不适,士兵普遍厌战,被迫退回两河流域)建立了横跨亚、非、欧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2、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对世界产生的影响:A.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文明:希腊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以及从两河流域文明派生出来的犹太文明、波斯文明等。B.这些文明同属于亚历山大帝国管辖,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被打通。因此,伴随着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希腊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扩大了古代科学知识的传播范围。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1、罗马帝国到2世纪,疆域达到最大,东起幼发拉底诃上游,西临大西洋,南到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北达不列颠、莱茵河和多瑙河,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2、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476年)的"黄金时代"--罗马和平时期(1)时间:罗马帝国建立最初的约二百年间;(2)原因:战争停止、统治政策加强:(3)表现:局势安定,经济繁荣
(4)罗马的扩张影响: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罗马的建筑风格、拉丁语,罗马法传到世界各地,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境内诞生和发展)。
四)关于古代战争的影响: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战争与文化的传播紧密相连,一般来说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类带来沉重的灾难,但它也有积极的一面,伴随战争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交流与融合。
五)几个主要的帝国:
名称
时间
疆域
灭亡
社会形态
同期中国政权
古埃及军事帝国
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
地跨亚、非
被西亚的波斯所灭
奴隶制社会
西周
波斯帝国
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30年
地跨欧、亚、非
被亚历山大帝国灭亡
奴隶制社会
春秋战国
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00年
地跨欧、亚、非
瓦解
奴隶制社会
战国时期
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公元476年
地跨欧、亚、非
(分裂)瓦解被日耳曼人灭
奴隶制社会
东汉、两晋
拜占廷帝国
公元395年—1453年
地跨欧、亚、非
被奥斯曼帝国灭亡
奴隶、封建社会
两晋到明朝
阿拉伯帝国
公元7世纪—10世纪
地跨欧、亚、非
封建社会
唐朝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4世纪—公元1922年
地跨欧、亚、非
瓦解
封建社会
明清
二、东西方文化的和平交流
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1、古代联接亚欧的商路: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2、商路上来往的主要商人:阿拉伯人(13世纪有意大利人)。
3、中国传入欧洲的商品有丝绸、瓷器、茶叶、珠宝、四大发明。印度传入欧洲的有糖、稻米、棉花
4、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交流的贡献:(1)把中国古代发明传入西亚与欧洲,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2)发展和传播了印度人创制的0--9十个"阿拉伯数字"(12世纪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16世纪阿拉伯数字的写法与现在基本一致)。(3)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4)创立了完整代数学,有世界上第一部代数学著作。(5)拉齐斯的《医学集成》、依本·西拿的《医典》被欧洲医学界长期奉为权威著作。(6)文学:著有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5、作用:阿拉伯人(丝绸之路)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二、马可.波罗
1、马可.波罗,意大利人,1271年沿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元朝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期间),曾到中国的大江南北视察,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在中国居住了17年,从海路回到意大利,写了记述东方经历和见闻的《马可.波罗行纪》,为中西文化的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马可.波罗行纪》影响:向西方展示了迷人的东方文明,介绍了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情况,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友好往来。
3、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虽然暴力冲突是古代文明交往的方式之一,但暴力冲突往往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而和平往来才是东西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世界各民族地区和平交往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友谊。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和谐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维护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对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产生了持续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文字
使用者
书写方法
年代
代表
意义
象形文字
古代埃及人
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
公元前3000年左右
罗塞塔石碑
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后世字母文字的基础。
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
用芦秆或木棒写在湿软的泥版上
公元前3000年左右
汉谟拉比法典
后来流传到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腓尼基字母
腓尼基人
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补充:1.腓尼基文→希腊文→早期拉丁文→晚期拉丁→欧洲字母,拉丁字母上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2.中国商朝的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象形文字。3.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的主要使用者是僧侣和书吏
三大宗教
1、宗教广泛传播,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原因:A:三大宗教的教义迎合了身处苦难中的下层人民的精神需要;B:统治者的利用和扶持。
2、12月25日为“圣诞节”。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的“耶稣出生”之年算起的。这一年就是公元元年。3、基督教的分裂:1l世纪,分别以罗马和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基督教会正式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16世纪,从德意志开始,西欧出现宗教改革运动,从天主教中分出新教。基督教从此分为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4、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
5、关于迷信、邪教的说明:迷信活动:指民间的巫婆、算命先生、风水先生等所从事的抽签、打卦、算命、看相、看风水、驱鬼、跳大神等活动。邪教:指冒用宗教、气功或其他名誉建立,神话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迷信欺骗他人,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
6、我们对待宗教的态度:我国政府维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坚决取缔封建迷信活动,打击防范邪教。但对于那些利用宗教,企图颠覆国家的行为是坚决制止的。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确信世界上没有鬼神,自觉崇尚科学,尊重宗教信仰,破除迷信,打击邪教。
名称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时间
前6世纪
1世纪
7世纪
背景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使社会矛盾尖锐。
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
客观上:社会矛盾十分尖锐。主观上:阿拉伯人民都渴望统一的国家。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传说中的耶稣
穆罕默德
地区
古代印度(西亚
巴勒斯坦地区(中东)
阿拉伯地区的麦加
教义
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但不反对奴隶制度。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
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教人忍受苦难,以便死后升入"天堂"。
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信徒的先知。号召大家都信仰安拉,放弃信仰本部落的神。
传播
①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国王阿育王在位时,以佛教为国教,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向北,经中亚地区传到中国大部分地区,以后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向南,传入斯里兰卡、泰国、缅甸等国和我国境内傣族地区。
欧洲、西亚、美洲地区
阿拉伯帝国在扩张过程中大力传播伊斯兰教,传到西亚和北非等地
经典
金刚经
圣经
古兰经
节日
浴佛节、成道节、涅槃节
圣诞节、复活节
开斋节、宰牲节、圣纪
影响
打击了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受到群众的欢迎,后被统治阶级用为思想统治的工具。
开始时使穷人有了精神寄托,后来成为统治阶级思想控制的工具。
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并形成了阿拉伯帝国。
共同点:
都是在社会矛盾激化、阶级矛盾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都变成了统治阶级麻醉劳动人民的工具,初期都是劳动人民反抗压迫的精神武器从而得以传播,后期都被统治阶级作为统治人民的工具而得以迅速传播。
科学成就阿基米德从小就善于思考、喜欢辨论,一生献身科学,忠于祖国(品质)
代表人物
国别
成就
地位
阿基米德
古希腊
杠杆定律浮力定律螺旋式水车
"科学之神"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
古代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学科体系
“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文学成就
文学
作品
作者
内容
价值
《荷马史诗》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
荷马
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是一部不朽文学名作,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
《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阿拉伯人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
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显示了阿拉伯人民高度的智慧和丰富的想象力,是阿拉伯人民留给世界人民的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
戏剧成就(古代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戏剧
作者
代表作
特点
称谓
索福克勒斯
《俄底浦斯王》
注重人物性格和心里的刻画,把古代悲剧艺术推向成熟
埃斯库罗斯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通过神话题材表现雅典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的斗争,语言雄浑有力,寓意深刻
“悲剧之父”
阿里斯托芬
《鸟》
用喜剧讽刺当时的政治、宗教和伦理道德
“喜剧之父”
建筑成就
建
筑
名称
地点
建筑类型
宗教
特点
地位
其他
相同点
麦加大清真寺
沙特阿拉伯麦加
古罗马建筑
伊斯兰教
大而高
伊斯兰教第一大圣寺
又称禁寺,穆斯林朝拜圣地--克尔白神庙
相同点则都是宗教圣地
巴黎圣母院
法国巴黎
哥特式建筑
天主教
高而尖
巴黎最古老的、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被誉为"中世纪建筑中最完美的花"“石头的交响乐”
中西建筑风格比较
种类
特点
中国古典建筑
主要按中轴线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体突出
罗马式建筑
普遍采用拱顶与梁柱的结合
哥特式建筑
高、直、尖和强烈的向上感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在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后,这样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才会更加好!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古代史一”,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古代史一
世界古代史
世界古代史分为上古时期和中古时期,上古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中古社会指封建社会。
上古时期
一、人类的形成
一)现代人类是由非洲南方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南方古猿(代表是埃塞俄比亚发现的化石"露西")属于"正在形成中的人"(已经能直立行走,使用工具),人类在距今三四百万年前形成。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人类形成过程: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
(1)"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
(2)"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
(3)"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
二)完全形成的人
中国人类学家把“完全形成的人”分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进化阶段
主要代表
猿人
早期猿人
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晚期猿人
印尼爪哇人、中国元谋人和北京人
智人
早期智人
德国尼安德特人、中国丁村人
晚期智人
法国克罗马农人、中国山顶洞人
三)世界人种形成:晚期智人出现的同时,现代人种差异已显现出来,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可分为黄种、白种和黑种人。形成原因: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种族无优劣:各人种之间,在自然体质特征上虽有一定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且具有逐渐过渡的现象。这充分说明全世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并具有共同的祖先。
四)氏族社会: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的历史,人类最初经历的是原始社会。
人类社会的发展: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低下,人们靠集体生活,采集狩猎为生。后来出现了氏族社会,根据社会的主导地位的不同,我们又把它分为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
(1)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母系氏族社会特征:A实行群婚,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B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采集是食物的主要来源)。C财产公有,生产和分配以集体为基础平均分配。大地女神该亚的故事反映了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居于主导地位的状况。)
(3)父系氏族社会特征:A出现产品交换和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B男子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从事农业畜牧业),开始支配社会,C婚姻关系相对固定,人们开始既知其母又知其父。D在父系氏族后期,出现剩余产品和私有制(厄瑞斯忒的传说表明重视父权的思想在同维护母权传统的较量中已经占据上风。)
五)氏族社会的作用:①氏族社会实行族外群婚制,避免了血亲通婚对人的体质造成的危害;②氏族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增进了人们之间的凝聚力,推动了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六)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相同与不同点:(1)相同点:A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B都实行财产分配的公有制。(2)不同点:A母系氏族妇女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父系氏族男子在社会中占主导地位。B母系氏族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父系氏族人们既知其母又知其父。C母系氏族实行公有制,父系氏族后期出现私有制和奴隶制,原始社会开始解体。
七)原始社会的解体:A.时间:父系氏族晚期。B.过程:生产力提高→出现剩余产品→私有财产→私有制产生→奴隶制出现→阶级矛盾激化→军队,监狱、法庭→国家机构形成。C.统治阶级设置了一系列机构和设施,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八)比较国家与氏族的不同:
氏族是按血缘关系自然组成的,没有剥削和压迫,共同劳动。国家是按地域关系通过政府、军队、监狱等暴力机构(公共权力)来组成,这些公共权力实行阶级统治、剥削和压迫。
九)国家和阶级的产生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进步。判断一种事物的产生是否是历史进步的标准是看这种事物是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二、人类文明——奴隶社会的文明
文明名称
古国名
地理位置
河流
文明初现
统一时间
文明成果
影响
文字
古代埃及文明
古埃及
非洲东北部,土地肥沃,便于农业种植
尼罗河流域
约公元前3500年
约公元前3000年
金字塔(法老坟墓)狮身人面像
是古代埃及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代统治者压迫、奴役人民的见证
象形文字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巴比伦
亚洲西部两河流域土地肥沃有利发展农业生产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公元前3500年以后
公元前18世纪
《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
地位: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性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典)
楔形文字后来腓尼基人创立腓尼基字母
古代印度文明
古印度
亚州南部水源充足,土地肥沃
印度河,恒河
约公元前2500年
雅利安人建国
种姓制度
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印度后来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梵文
古代中国文明
古中国
亚洲东部
黄河
约公元前2070年
分封制
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甲骨文
文化
古埃及:历法:制定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建筑:金字塔和卡尔纳克神庙。数学:推算圆周率为3.16,能计算多种形状面积。医学:制作和保存干尸"木乃伊"。
两河流域:天文历法:古代两河流域人们编制了太阴历和创立星期制度。建筑:两河流域的"空中花园"。数学: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使用十进位法和六十进位法,把圆周分为360度。文学:古代西亚有"诺亚方舟"的神话故事,收入基督教的《旧约圣经》里。
古印度:数学:发明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这些符号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和现在通用的计数法。长篇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古中国:青铜文明
一)东方文明——大河文明(四大文明古国)
大河文明是一种农业文明,建立了奴隶主专政的奴隶制国家
1、公元前15世纪,埃及国力强盛,成为地跨亚非的大帝国。公元前6世纪,埃及被西亚的波斯灭亡。
2、两个地理概念:新月沃地、两河流域,
在这一区域生活的人类:腓尼基人、希伯来人、阿卡德人、苏美尔人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3、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将社会分为四个等级:
统治阶级: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被统治阶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首陀罗(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内容:各个等级之间高低贵践有别,下一等级不能从事上一等级职业,不同等级之间不能通婚)。
性质:维护奴隶主贵族特别是婆罗门阶层的利益。其实质是古印度的社会等级制度
影响: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4、大河流域产生人类文明的原因:(1)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2)第二,大河上游高山积雪的融化,导致河水的定期泛滥,泛滥的河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西方文明——海洋文明(商品经济发达,海洋贸易繁荣,城邦林立,奴隶制民主政治发达)
l雅典城邦的繁荣
1、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发祥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先以克里特岛为中心,后来转到迈锡尼(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时800年后消亡。
2、希腊城邦:(公元前8世纪)主要有斯巴达、雅典
A、斯巴达:(外族斯巴达人侵入征服当地居民建立的奴隶制军事国家)
(1)特点:内陆国家,农业为主,崇尚武力,实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制度,少数奴隶主贵族掌权。
(2)斯巴达崇尚武力的历史原因:斯巴达境内被征服居民人数数倍于斯巴达人,需要用暴力镇压反抗以维持统治。
B.雅典:(当地希腊居民建立的奴隶制共和国)
(1)雅典特点:近海国家,海上交通便利,工商业发达,崇尚文化,奴隶主和公民(平民)广泛参政(公元前6世纪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2)雅典工商业发达的原因:雅典境内多山、临海且有良好的港湾,在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对外开放对内民主的政治模式。
3、雅典伯利克里的改革
(1)改革的原因:雅典奴隶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奴隶劳动普遍,中小奴隶主要求扩大政治权力。
(2)内容: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3)表现:政治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文化上: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4)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5)评价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制民主政治:第一,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第二,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排除在民主政治之外)
(6)为什么说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高峰:
这是因为伯克利在执政期间,进行了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各平、战争等重大问题,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他还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使这一时期的雅典经济繁荣、文化繁盛,所以说达到了奴隶主民主政治的高峰。
l罗马共和国的兴亡(中国古代的大秦)
①公元前8世纪,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
②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标志着罗马进入奴隶社会.(前509年—前27年,奴隶制共和国)
③称霸地中海:A: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首先征服意大利半岛;B: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掠夺资源与奴隶,同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罗马打败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④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起义[奴隶起义]罗马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奴隶主开始建立独裁统治(公元前49年,凯撒夺取政权,后被刺杀),以稳固政权。
⑤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独揽国家政权,成为实际上的皇帝。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帝国开始的约两百年间,内战停止,统治政策加强,局势安定,经济繁荣,史称"罗马和平"时期。
⑥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⑦东罗马帝国(395——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l罗马帝国时值我国秦汉时期,当时我国称其为大秦,罗马帝国与中国的官方接触最早始于166年,记载在《后汉书》一书中
l欧洲文明的起源与亚非文明的起源的比较和对我们的启示
(1)欧洲文明起源于海洋文明(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亚非文明起源于大河文明。(2)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兴起于海洋旁边,海上贸易和工商业特别发达;亚非文明古国兴起于大河流域,以农业经营为主。(3)启示:这说明了在古代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方式影响重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经营方式和文明类型。
l比较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
项目
古希腊文明
古罗马文明
不同点
由各个城邦国家组成的联盟,不统一,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共和国发展到帝国经历近千年,统一而强大,公元前2世纪,共和国称霸地中海。
相同点
都是地中海孕育出的文明,奴隶制共和国都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都有民主政治色彩,如雅典公民大会、罗马贵族元老院
联系
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并入罗马版图,罗马保存并发展了古希腊文化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7894.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