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能够保证教课的顺利开展,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高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二历史知识点归纳: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历史是一门记忆类的学科,高二大家学习了很多历史知识点,大家需要经常回顾才能把知识点记忆深刻,为了加深大家对高二历史知识点的记忆,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历史知识点-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

书画艺术和戏曲艺术的发展都有其内在的继承性和规律性,而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状况的变化也会对其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决定其发展的方向。在复习该部分内容时,重点把握几个方面:汉字、书法与绘画的演变过程、特征;京剧的艺术成就。

京剧形成的原因:

1.北京的中心作用。当时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戏曲舞台十分活跃,为徽剧、汉剧等融合形成京剧提供了舞台。

2.封建政府的推动。统治者对戏曲的喜爱,使地方戏曲进京演出,为京剧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3.广大艺人的努力。一批戏曲表演艺人在演出过程中广泛吸收其他剧种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京剧。

4.社会发展、人民大众文化娱乐的需要。

高二历史知识点-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是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能够掌握好高二历史知识点,这样就能熟练运用这些知识点解题,从而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相关知识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课标要求: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汉字的起源时间和演变过程、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和基本特点、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和基本特征。

理解“书画同源”;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能说出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书画作品、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通过问题探究、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教学难点:理解“书画同源”。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将本课标题用楷书、隶书和行书三种字体共同组合而成,请学生辨别。

书法艺术大家都很喜欢,我们班就有好几位书法爱好者。谈到书法必然与汉字与绘画相联系,无字就无书法,有书就往往有画,所谓“书画同源”。那么,中国汉字的起源是什么?演变的过程是怎样的?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基本发展脉络是怎样的?这些我们都将在本节课探讨。

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1、请学生或者老师自己讲仓颉造字的传说。

提问:古书上普遍记载的这个传说可信吗?

(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慢慢丰富发展起来的。仓颉有可能是文字的整理者或者颁布者。)

2、汉字的起源——图画文字。(半坡彩陶上的象形字)

3、成熟文字的出现——甲骨文。(图片展示)

4、甲骨文之后出现了什么文字?(金文)

5、学生总结:汉字的发展。

汉字发展至今约有36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汉字形体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以及草书、行书这样的发展脉络,虽然字形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他们的基本结构仍是相通的。

6、提问:汉字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总体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

二、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

文字本来是用来记事的,但发展到魏晋时期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学生分组讨论楷书、行书、草书的各自特点,并举例说明或板书。

1、楷书:笔画详备,结体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代表作《宣示表》等。

2、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任情纵性。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等。

3、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它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第二行书《祭侄文稿》。

小结:我们不但要了解书法演变的历史而且要通过书法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特别是在电脑时代疏忽书写的情况下,提倡书法艺术更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三、笔墨丹青中国画。

在中国书法和绘画总是相提并论的,书画同源、琴棋书画、能书会画等词语都是证明,探讨了书法之后我们再来看看同具魅力的中国绘画。

学生分组探讨各时期绘画特征与成就。

1、新时期时代: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2、夏商周三代:人物肖像画。《人物龙凤图》等。

3、秦汉时代:绘画门类丰富。《夫妇宴饮图》。

4、魏晋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人物肖像是创作主题。《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

5、隋唐五代时期:绘画的高峰,山水画、人物画都很繁盛。《步辇图》、《送子天王图》、《游春图》等。

6、两宋时期:绘画艺术全面发展。《清明上河图》。

7、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突出。《墨梅》、《黄甲图》等。

8、探讨:绘画艺术和当时社会有没有关系?能不能举例说明?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由当时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例如宋朝时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增加,文化需求扩大,风俗画开始流行;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画家们多画残山剩水寄托抑郁心情。)

小结: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它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构筑了独特的透视理论,大胆而自由地打破了时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京剧的出现。

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戏曲。中国戏曲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繁花似锦,尤其是京剧,被视为国粹。

1、提问:世界上有三种典型的戏剧文化形式:歌剧、芭蕾舞、京剧,京剧是何时入何形成的呢?

(乾隆末年,徽班进京,道光年间徽汉合流,光绪年间走向成熟)

2、京剧表演知识。

角色:生旦净丑。

艺术特征:念唱做打。

乐器:打击乐和管弦乐。

脸谱:(图片展示)

五、小结全课:这一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中国古代艺术成就,包括书法、绘画和戏曲。作为新时期的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是必须的。也希望中国传统艺术能在现代条件下不断创新,继续发扬光大!

高二历史《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高二历史《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高二历史《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识记:汉字的起源及发展脉络,书法艺术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中国画的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京剧的发展历程、京剧艺术特点以及艺术家代表;(2)理解:书画同源和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3)通过了解汉字书画的发展历程特点,初步学习欣赏书画艺术。(4)通过对京剧艺术的了解,学会欣赏京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体会国粹京剧的魅力;(2)汉字书画及京剧都是祖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要珍惜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难点:理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书画同源)
学法指导
1.绘画艺术和当时社会的关系:一定时期的文化是由当时政治经济条件决定的。例如宋朝时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增加,文化需求扩大,风俗画开始流行;元朝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画家们多画残山剩水寄托抑郁心情。
2.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不单纯拘泥于外表形似,更强调神似。它以毛笔、水墨、宣纸为特殊材料,构筑了独特的透视理论,大胆而自由地打破了时空限制,具有高度的概括力与想象力,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过程
一.书法艺术的演变过程
1.汉字
(1)演变:
①起源: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起源于图画文字。
②成熟: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③演变: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
(2)特点: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2.书法
(1)阶段特征:
①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
②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从此,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2)主要代表:
①楷书:特点: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其他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
发展: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唐代楷书步入盛世。
代表:魏晋的钟繇、王羲之,唐朝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②草书:特点: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发展:魏晋以来,草书盛行不衰,名家辈出。
代表: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等。
③行书: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雅俗共赏。
代表:东晋的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明朝文征明等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汉字书法是线的艺术,它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各种形体、感情和气势。书法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下列四幅图片中所示的文字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③②④B.②③④①C.②①③④D.②③①④
答案B
解析怀素是唐朝书法家,甲骨文出现在商朝,秦始皇时期采用的是小篆,王羲之生活在东晋。
二.中国绘画的发展
1.先秦时期
(1)远古:彩陶画《鹤鱼石斧图》是其中的杰作。
(2)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2.秦汉时期
(1)特点:中国画又称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
(2)秦汉以后的历代画家们,用笔、墨和矿物颜料,在纸、绢等材料上创作出大量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
3.魏晋时期
(1)特点:士大夫画家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提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2)代表:东晋画家顾恺之留下了《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
4.隋唐时期
(1)特点: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2)代表:展子虔的《游春图》、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等。这一时期,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更是盛极一时。
5.两宋时期
(1)特点: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
(2)代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6.元明清时期
(1)特点: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2)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对书画同源的理解
(1)书画同源是中国传统书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①指中国文字与绘画在起源上有相通之处。②指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的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后者曾经成为文人画兴起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2)中国古代的甲骨文、金文中保存有大量的图画文字,这些文字具有一定的绘画因素和广泛的表现范围。文字的形成和发展反映出人对自身和客观事物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同时也反映了人的绘画意识的发展。随着图画文字由图案化的形象符号逐渐演变为由线条构成的文字,人们也提高了对于线条自身表现力的认识,并逐渐发展运用毛笔的技巧,形成了独立的书法艺术。而运用毛笔的线条来描绘图像,也正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特点。
(3)书画的区分来自目的不同。文字的作用在于传意,绘画的作用在于见形。宋元以后文人画家由于对笔墨的重视,又从新的角度强调了书画同源的观点,其用意在于强调绘画用笔本身独立的形式、趣味和审美意义。例如,元代书画家赵孟在题《枯木竹石图》中说:石如飞白木如箍,写竹还应八分通,若还有人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汉字起源于()
A.数字B.标记C.图画D.生产工具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和理解能力。原始汉字与绘画是密不可分的,是通过图画表达出来,是象形文字。
三.全面认识京剧
1.戏曲的演变
(1)起源: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优伶。
(3)元代: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4)明朝: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
2.京剧的出现
(1)背景
①清朝前期:北京戏曲舞台非常活跃,昆曲和各种地方戏曲,同城争辉。
②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
③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京剧。
(2)发展
①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②京剧由北京走向全国各地。
③民国以来逐渐走向世界。
3.地方戏曲
秦腔、越剧、川剧、粤剧、黄梅戏等。
京剧的主要艺术特色
(1)虚拟化:中国艺术最大的特点就是对虚无的重视。戏曲表演受限于舞台,表现手法上体现虚拟性或写意性,超越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具体表现在舞台布置、人物化妆、人物服饰和舞台行动等方面。
(2)综合性:京剧中包含着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与内容,文学、音乐、舞蹈、武术、杂技都有所体现,并且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
(3)脸谱化:京剧依据人物性别、年龄和身份、职业,更主要的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各行当,并根据不同的脸谱勾画,区分人物的忠、奸、善、恶,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
(4)故事性:京剧大多以历史故事为依托进行编演,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吸引观众,并赋予其深刻的寓意,起到一定的教育或启迪的作用。?
(5)程式化:京剧表演的过程和形式都已形成许多规范化、固定化的东西,即所谓程式。
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京剧是中国成就最高的戏剧形式
B.京剧的形成体现了我国戏剧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特点
C.京剧是以北京的地方戏为主形成的,因此称京剧
D.京剧的形成、发展与满族统治者的喜好、支持密不可分
答案C
解析京剧是徽剧、汉剧在京城合流,吸取了昆曲、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字韵上受京城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而形成的。
本课测评:
一、选择题
1.我国史学工作者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一批甲骨文以前的刻符和早期文字,如:半坡陶文、大汶口文字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国家形成的标志B.已经全部得到识读
C.与以后成熟的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D.具有相通性,起到了加强各地联系的作用
2.如果有人想师从名家练习行书,你认为最好的字帖是()
A.《兰亭序》B.《颜氏家庙碑》
C.《自叙帖》D.泰山石刻
3.阅读教材48页第二幅插图,它体现了()
A.文人情趣B.民间风情C.质朴与浪漫D.王朝鼎盛气象
4.下列连线,不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B.战国时期──帛画──《人物龙风图》
C.唐朝时期──宗教画──《送子天王图》
D.北宋时期──风俗画──《洛神赋图》
5.歌曲《说唱脸谱》中唱到:蓝脸的窦尔敦盗玉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所述的是哪一种戏曲?()
A.南戏B.杂剧C.京剧D.昆曲
6.《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书画艺术上的巅峰之作,千百年来一直是帝王将相、王公贵族竞相争夺的至宝,普通百姓根本就无缘一睹真容,现藏于故宫。该画(部分)见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A.吸收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
B.以文人画为特色,讲究借物抒情,追求意趣
C.以风俗画为亮点,描绘北宋京城的繁华
D.题材广泛,场面宏大反映了唐朝时的盛景
7.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
A.由大到小B.由繁到简C.由象形到会意D.由图画到符号
8.下列是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吉祥物福娃。这种画风继承了中国画的哪种风格?
A.战国帛画人物肖像画风格B.秦汉工笔重彩
C.隋唐山水画的风格D.表现个性,追求神韵意趣的写意画风格
9.京剧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戏曲已经成为城乡人民的文化需求B.文化专制导致了戏剧的繁荣
C.地方戏曲日益繁荣D.安徽、湖北艺人的长期努力
1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15分)
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状字,经历了约7000年的发展,至今仍充满活力。下图以虎、象、鹿、鸟四字为例,分别展现了汉字七体的风采: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A、B、C、D分别指的是哪几种字体?(4分)
(2)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什么时期?其产生的条件有哪些(3分)
(3)分析出中国印本身所含的三种历史信息。(3分)
(4)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名字叫什么?象征了什么?据你推测它属于什么画种?(5分)
参考答案:
1.B.A项不成立,因为这些图画文字远远早于国家的产生;C项与史实不符,迄今为止,史学家还不能全部识读这些符号(部分的识读恰恰证明了B项的正确性);D项迷惑性最大,但是在原始社会中,人们生活相对隔绝,区域交流几乎不存在。故答案为B。
2.A.题干要求是行书中最好的字帖,所以选A,《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故答案为A。
3.A.本图是元朝王冕的《墨梅图》,是这一时期文人写意画中的代表。问人写意画,追求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故答案为A。
4.D.本题考查中国绘画的发展历史,属于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北宋时期,风俗画成为一大亮点,杰出的代表作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洛神赋图》是魏晋时期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传世佳作。故答案为D。
5.C.材料所反映的是京剧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化装谱式。故答案为C。
6.C.《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的绘画代表作品,属于风俗画。A项是隋唐时期绘画发展的特点;B项是元明清时期的绘画特点;D项中的时间唐朝错误。故答案为C。
7.B.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中国汉字的发展演变趋势是:由繁到简。故答案为B。
8.D.回答本题,注意从画风上观察,认清吉祥物五福娃绘画的思想性、艺术性。战国人物帛画讲求造型准确、线条流畅;秦汉工笔画讲求色彩绚丽,线条流畅;这幅图不属于山水画。故答案为D。
9.B.本题考查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文化是政治经济发展的反映。B项本身表述错误,文化专制只能压制戏剧的发展。故答案为B。
10.解析:第(1)问读图结合中国各种字体的特点即可得出正确结论。第(2)问只要掌握了汉字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原因就不难作答;第(3)问考查从图片材料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中国印将汉字京人格化,体现了中国书法艺术同时又是篆刻作品,包含了中国的汉字、书法艺术、篆刻艺术三种历史信息,所以需要从汉字与书法方面考虑,第(4)问可以结合时事知识,福娃正是把我们中国人对于举办奥运会和社会发展的喜悦之情表达出来,属于民间风俗画。
答案:(1)A-甲骨文B-小篆C-草书D-行书(4分)
(2)魏晋南北朝时期。首先,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为个性化的艺术创造准备了材料;其次,这一时期,一个特立独行的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最后,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这一时期书法的产生和创新提供了条件。(3分)
(3)中国的汉字、中国的书法艺术、中国的篆刻艺术。
(4)福娃。繁荣与收获;欢乐;奥林匹克圣火;绿色奥运;春天和喜悦。民间风情画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备课教案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备课教案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发展历程:

(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六千多年前,“图画文字”出现。

(2)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3)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2、书法艺术的形成:

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3、代表人物及特点:

(1)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钟繇、王羲之贡献最大。

(2)唐代楷书步人盛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具特点,分别被称为欧体、颜体和柳体,成为后人学习、临摹的范式。

(3)魏晋以来,草书盛行不衰,名家辈出。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等,都是草书大家。

(4)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书,历来备受世人喜爱。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中国画的发展历程:

(1)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是其中的杰作。

(2)战国帛画:《人物龙风图》《人物驭龙图》,造型准确,线条流畅,色彩绚丽,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

(3)魏晋时期,顾恺之留下了《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传世佳作,提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4)隋唐时期,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创作出《游春图》《步辇图》和《送子天王图》等许多优秀作品。

(5)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6)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三、京剧的出现

1、发展历程: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称为优伶。

(2)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

(3)明朝时候,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

(4)清朝前期,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

(5)道光年间,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形成了一个新剧种,就是后来的京剧。

(6)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2、代表人物: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教案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国汉字、书画的发展演变脉络

2.理解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碑帖、历史比较、欣赏图片、欣赏戏剧等方法,了解中国书画和戏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珍惜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京剧艺术的特色和成就

难点:理解中国书画和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导入:

[课件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图案]

教师提问:北京奥运会为什么采取这样的设计图案?学生讨论。

教师指出:这是奥运会徽史上第一次汉字字形的引入。汉字是表意文字,是象征性的符号体系。汉字中的一笔一划,充满者对生活气氛的烘托和对生命意义的隐喻。由此引入新课。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汉字的起源

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2、汉字演变的基本脉络

汉字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经历了由商周的甲骨文发展到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教师可以一边介绍,一边借助课件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通过图片欣赏对比的方法给学生以直观印象。

3、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它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书法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征。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从此,书法的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4、书法艺术

(1)、楷书

特点: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

发展:始于东汉。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唐代步入盛世,名家群起。初唐的欧阳询、盛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结合课件展示楷书名家的代表作。

(2)、草书

特点: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虽难于辨识,实用性不大,却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发展: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魏晋以来盛行不衰,名家辈出。

代表人物: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盛唐的张旭、怀素等。

(3)、行书

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跃的字体。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发展:经过东汉至西晋约两个多世纪的演变,书体完全成熟。

代表作:王羲之等。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三、中国画的起源、演变及特点

教师:什么是中国画?特点?

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其绘画形式、艺术风格、表现技法都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

1、远古的绘画艺术

起源:早在六七千年以前,黄河流域的祖先就在陶器上绘制图案。

代表作: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2、战国时期的绘画艺术

特点: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

代表作:战国楚国帛画《人物龙凤图》和《人物御龙图》。以线条勾画物象,构图简洁而有序,平面感和装饰性极强,生动的气韵,简洁的笔墨,流畅的线条,表达出完美的意境,反映出画家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它们虽然不能叫卷轴画,但可以窥见当时的绘画水平,这时确立了中国绘画艺术以线条造型的民族风格形式。

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术

特点: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了。这一时期士族兴起,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他们文化修养很高,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地推动绘画艺术的提高。此时人物肖像画是主要的创作主题。顾恺之“传神写照”理论提出,要求绘画作品应重表现人物的风貌、气质。这和后来的绘画理论家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对当时绘画风格有很大的影响,也为中国画重气韵的特点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发展到晋、南北朝,中国画逐渐演变成单幅的卷轴画,成为独立的艺术欣赏品,题材亦日益扩大。除人物,宗教题材外,初期山水画也随之出现。同时,书画理论著述的问世,指导了艺术创作的方向。

代表作: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杨子华的《北齐校书图》。

4、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艺术

特点:中国绘画的一个高峰。在继承魏晋以来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产生出许多画家和优秀作品。中国的绘画发展是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紧密联系的。从唐朝开始,由于是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再加上唐诗的伟大成就和影响,绘画重情趣求意境,追求一种“画中有诗”的意境,希望通过绘画来表达一种心境。文人士大夫追求的抒情性成为当时绘画的主流,文人画从此兴起。唐朝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开创了新纪元。唐代在隋代承前启后过渡的基础上,获得了全面的发展。

代表作: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初唐阎立本的《步辇图》。盛唐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此外,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

5、两宋时期的绘画艺术

特点: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适应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这些因素,使绘画艺术得以全面发展。各画种全面发展,题材愈加广泛,画派并出,空前繁荣,盛极一时,其光辉璀璨,照耀百代。中期出现了以水墨写意为主体的文人画,讲求诗书画统一,注重笔墨情趣,是富有生命力的画派新支。体备众法,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是这一时期绘画艺术的特点。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

代表作: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卷。它描绘了北宋汴河沿岸风光和繁华的景象,作品充分展示了画家的写实功力,河流、物舍、舟船、城关、人群、虹桥、楼观、店铺、市街、驼队,等等,一切物象都刻画得入微传神。

6、元明清时期的绘画艺术

特点: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这一时期文人画开始占据画坛的主导地位。所以适合于表现文人画家意识的山水画和枯木竹石、梅、兰以及墨笔花鸟大量涌现,人物故事画的相对减少。随着文人画的繁荣,绘画作品中诗、书、画进一步密切结合而且成为普遍的风尚。这加强了中国画的文学趣味,更好地体现了中国画的民族特色。同时,绘画理论和创作实践中,特别强调了笔墨技巧的运用,讲究绘画作品要具书法韵味,将书法融入画法之中,在笔墨技巧上起了新的变化,使水墨写意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要求绘画体现书法性用笔,反对刻意求工、求似,主张神似,逸为上。追求作品的古意和“士气”,重视画家主观意兴和思想感情抒发。中国画在明代产生了许多流派,各派又在创作和理论上自成体系。清代的绘画艺术,继续着元明以来的趋势,文人画日益占据画坛主流,山水画的创作以及水墨写意画盛行。更多的画家在文人画创作思想影响下,追求笔墨情趣,很多画家钟爱梅、兰、竹、菊等题材和泼墨大写意手法,他们的艺术对近现代花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代表作:元代王冕的《墨梅》、明代徐渭的《黄甲图》、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

三、京剧的出现

1、京剧的形成

清代开始,地方戏曲日趋繁盛,一批大型地方戏曲趋于定型和成熟。这些地方戏曲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和风格。

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在安徽一带很有名气的“三庆”徽戏班,来到北京演出。徽戏在北京经常和其他剧种同台演出,注意吸收和借鉴他们的长处。尤其是与以唱二黄调和西皮调为主的汉戏的合演,逐渐形成了二黄与西皮的合流,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后来徽剧又吸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逐渐形成以“皮黄”为主要声腔的京剧。到1840年左右,京剧的唱腔、念白、剧本和表演已经成熟,尤其是出现了以演“京戏”为主的一批演员,他们不再以徽戏、汉戏为名,而以演“京戏”自居。从此,诞生了一个独立的剧种──京剧。

2、京剧的发展

早期的京剧以迷人的唱腔、丰富的剧目、精彩的表演和京腔京味吸引了观众,使京城出现了京剧热。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已经被京城市民承认,成为人们最喜爱的舞台艺术。并涌现出著名的“同光十三绝”。

3、京剧走向世界

京剧来源于地方戏,有着南北方许多剧种的优点,所以很容易地被各地观众所接受。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京剧迎来了它的繁荣期。京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风靡全国,被誉为“国剧”。20世纪以来,京剧在不断革新的基础上,迅速发展,流派纷呈,新剧迭出,走向世界,达到了艺术上的顶峰时期,创造了中国戏曲史上令人振奋的辉煌。

4、京剧表演特色

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管弦乐器和鼓、板、大锣等打击乐器伴奏;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唱、念、做、打有机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表演有程式性和虚拟性,虚实结合,形神兼备。

小结:运用知识网络概括本课基础知识

拓展:

中国文人画的精髓在于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宋代画院考试中曾出现过以下题目:踏花归去马蹄香、竹锁桥边卖酒家、嫩绿枝头红一点。结合文人画追求意境的特点,请你来构思,什么样的画面设计在当时会获得考试的好名次?

戏曲欣赏

在介绍完相关知识点后,教师可选取中国各地著名的戏曲剧种进行播放,指导学生进行欣赏,展现艺术本身的魅力,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究。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7153.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