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第六单元教案

做好教案课件是老师上好课的前提,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第六单元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语文八年级下第六单元教案

26小石潭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落实字词,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掌握课文的记叙顺序。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学会多种描写景物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加强朗读,通过朗读领会作品写景的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小石潭优美的景色,培养审美情趣。
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
教学重点:
1.常见文言实词:坻、屿、嵁、邃、清等
2.常见文言虚词:以、其等
3.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
教学难点:
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借景写情。
教学手段与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美点寻踪法延伸拓展法
教学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的字词。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由“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柳”导入。
二.关于柳宗元和“永州八记”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又考取博学鸿词科,先后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和监察御史里行(见习御史)。因参加王叔文的革新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元和十年(815),43岁的他被召回长安,但很快又被派到柳州当刺史。三年后病死在柳州。后人又称他为柳柳州。
永州在当时是相当荒僻落后的地区。柳宗元在永州整整过了10年的放逐生活,虽然被剥夺了从事政治活动的权利,但使他有机会直接了解人民痛苦的生活,进一步认识黑暗的社会现实,潜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他的主要作品基本上是在被贬后,特别是在永州时期产生的。
柳宗元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
柳宗元的散文成就表现在很多方面,山水游记是其中的主要部分。其中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母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更是山水散文中的珍品。这些作品语言精巧,观察细致,展示了永州附近一幅幅山水胜景。文中常描写幽深孤寂的境界,寄托了他在苦闷中的精神追求。他的游记多二三百短篇,笔法简洁,描写细腻。明代茅坤称赞说“夫古之善记山水,莫如柳子厚。”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研读课文。
(一)目的:
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文,培养学生自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⒈同学们听配乐朗诵《小石潭记》,注意字音。
篁(huáng)竹清洌(liè)坻(chí)嵁(kān)佁(y)
俶(chù)翕(xī)差(cī)怆(chuàng)邃(suì)
2.同学们根据书下注释对全文进行文意的疏通。
要求:翻译文章时要做到“对号入座”,翻译时要注意翻译的方法,即留、补、换、删、调、贯。
译文:
原文译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从小丘再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茂密的竹林,就听到流水的声音,像是玉佩和玉环相互撞击而叮当作响,听了令人心中很是快乐。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于是砍开竹子开辟道路,下面有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潭底是一整块大石头,靠近岸边,它又向上翻卷上来露出水面,成为小石礁,成为小岛屿,成为小石垒,成为小石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树上翠绿的藤互相连结着、缠绕着、覆盖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中鱼儿大约有一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日光一直照到潭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底上,呆呆地一动不动;
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突然间又向远处游开,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与游人开玩笑。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向潭西南方向望去,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弯弯曲曲溪水像蛇爬行一样,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两岸的地势就像狗牙那样互相交错,根本就看不到溪水的源头。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坐在石潭上,四周都是竹子、树木,静悄悄地没有人声,整个气氛使人感到孤寂、凄凉、寒气透骨,心里忧伤。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因为这环境实在过于冷清,不能久留,于是我记下景色就离开了。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一同去游玩的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跟着的还有,两个崔姓的青年: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3.齐读课文,把握文章各自然段大意。
讨论1: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段落大意?
明确: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潭的概貌。
第二段写潭中游鱼的情趣。
第三段写潭的水源。
第四段写潭的景色给人的感觉。
第五段交代同游人的姓名。
讨论2:怎样理解文章中的最后一段的叙述?
明确:本文是古代山水游记的一种格式。“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四、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归纳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词语知识点,积累有关的文言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继续分析课文,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品味《小石潭记》,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问题:读了课文,小石潭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明确: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各抒己见。
听来本文给同学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小石潭的美景。
提问:本文的线索如何?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安排结构的?
明确: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清楚: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提问: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明确:“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提问: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用课文中的语句)
明确:“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四周的景物的?
明确:“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提问:这一段采用了怎样的写景方法?
明确:移步换景的写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光影片,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齐读第1自然段。
提问:表现“游鱼”的“动”与“静”的句子有哪些?运用了哪些手法?
明确:游鱼的“佁然不动”及“俶而远逝”表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写鱼时运用的是对比的方法,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这一段既写了鱼,又写了水;明写了自由自在的游鱼,暗写了清澈透明的潭水。
提问:这一段采用了怎样的写景方法?
明确:这段采用了“定点特写”的写法,只用四十个字就活灵活现地描写了潭水中游鱼的美景。
齐读第2自然段。
提问:文中第3段,介绍了潭水的源流,作者也写出了潭水的“静”与“动”,请找出来相对应的句子。
明确:小溪。就溪身来说“斗折”是静止的;就溪水说“蛇行”是流动的。用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
提问:这篇游记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因为被贬谪,作者的心情常常是忧伤悲凉,欲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这种情感,从文中哪句可以看得出来?
明确:“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先写了观鱼时的“似与游者相乐”,这远离尘世的充满生机的小石潭,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环绕,其幽深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为了摆脱忧郁的心情,他寄情于山水,而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齐读课文。
总结归纳
1.中心思想: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自己谪居生活的苦闷、抑郁忧伤的情感。
2.写作特点:
⑴本文按游览的先后顺序来描写景物。在描写中采用“移步换景”、“定点特写”的写景方法,引人入胜。
⑵本文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细致地加以描画。文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运用了对比、反衬等手法,突出了小石潭的美景。
⑶寓情于景,以景写情的表现手法。
课后作业:
请阅读《钴母潭记》,试比较两篇文章不同的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

顺序景物写法抒情
发现小潭:隔、闻、伐、取、见[移步换景]
潭水:清澄(侧面)
潭中景物:[特写镜头]
游鱼:(动静)
溪身:曲折蜿蜒
小潭溪流:[形象比喻]
岸势:参差不齐
潭中气氛:幽深冷寞[寓情于景]
记录同游者
27、岳阳楼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朗读、背诵全文。
2、学习文章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
3、理解作者所阐述的主要观点。学习和积累文言词汇。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学习时,还可在听课文范读录音、看“岳阳楼胜景”(岳阳楼就在本市)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本文语言凝练、形象而富有音乐美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诗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及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
教学重点:
1、掌握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写景,由景抒情,由情言志。
2、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表达了作者深刻而丰富的感情。
3、理解整句与散句结合,使文章既和谐又富于变化的语言,读起来琅琅上口。
教学难点:
1、掌握全文的思路,即由事写景,由景写情,由情言志。
2、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进步的政治主张。
3、学习记事、写景、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学习精炼、生动的语言;培养翻译和朗读的能力。
教学手段与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美点寻踪法延伸拓展法
教学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作者,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学习生字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二、讲新课
(一)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范仲淹(989─1052年),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刻苦攻读,1015年中进士,官至副宰相。他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极深。他不断议论朝政,切中时弊,得罪保守派,被排挤出朝廷。著有《范文正公集》。
2.介绍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5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触动了朝中保守派的根本利益,被罢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第二年6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即将落成,去信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一年9月15日写成的。
(二)范读课文,学习生字。
谪守(zhé)滕子京(téng)予观夫(yú)(fú)衔远山(xián)浩浩汤汤(shāng)朝晖夕阴(huī)潇湘(xiāo)(xiāng)迁客骚人(sāo)霪雨(yín)霏霏(fēi)(fēi)怒号(háo)樯倾楫催(qiáng)((jí)山岳潜形(qián)薄暮冥冥(bó)(míng)波澜不惊(lán)沙鸥翔集(ōu)岸芷汀兰(zhǐ)(tīng)皓月千里(hào)静影沉璧(bì)宠辱偕忘(xié)嗟夫(jiē)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具通俱,都。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叮嘱。
(三)自由读课文,直至读熟。
(四)学习文章的第一节。
1.本节课文,并根据页下注释翻译这一节。
2.学习这一节中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作太守。
越明年:越,到了。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
属予作文以记之:予,我;以,来;之,指重修岳阳搂这件事。
3.概括这段文章的内容。
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写这篇文章的原因。、
4.背诵课文第一节。
三、作业。
熟读课文,记忆生字,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第二、三、四节,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复习引入。
朗读全文,复习生字。
二、新授。
(一)学习课文第二节。
1.朗读本节课文,说说这一节写了洞庭湖哪些方面的内容。
洞庭湖的大观。
2.翻译描写洞庭湖大观的课文,想象洞庭湖的壮丽景色。
予观夫巴陵胜状:夫,发语词,无意义;观,观看;胜,美好。
此则洞庭湖的大观:则,就是;观,景象。
3.翻译本节课文剩余的内容说说这部分写的是什么?
北通巫峡:北,向北;通,到达。
南极潇湘:极,到。
这部分写的是: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4.想一想,既然是岳阳楼之大观,为什么不详细记述呢?
因为“前人之述备矣”,如果作者再详细写就会显得重复没有新意。
5.背诵本节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三节。
1、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一节写的是岳阳楼什么时候的景色?
“霪雨霏霏”时的景色。
2、这“霪雨霏霏”时写了洞庭湖哪些方面的内容?
霪雨霏霏时间之长;天气阴冷,风高浪大;天昏地暗;傍晚时节两岸的声音。
3、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景色,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悲伤)
4、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登斯楼也:斯,这。
去国怀乡:去,离开。
感极而悲者矣:极,极点。
5、朗读这节课文,体会其中描绘的情形。
6、背诵这一节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四节。
1、朗读课文,说说这节课文描写的是岳阳楼什么时候的景色?
“春和景明”时的景色。
2、这“春和景明”时节,作者描绘了岳阳楼哪些方面的景色?
宽阔而平静的水面,水面上下自由自在的动物,岸边郁郁青青的植物,皓月千里的月色,相互对答的渔歌。
3、面对如此的美景,人们会产生那些感受?(喜)
4、重点的实词和虚词。
春和景明:和,和暖;景,阳光。
而或长烟一空:或,优势。
宠辱偕忘:偕,都。
5、自读课文体会文中描写的美好景色。
6、背诵这节课文。
小结:课文的第三节和第四节写出了洞庭湖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色,以及不同的人面对这两种不同的景色时产生的不同的思想感情。“霪雨霏霏”时的感极而悲,“春和景明”是的喜洋洋,照应了第二节课文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些人因为自己不同的遭遇,面对洞庭湖壮观的景色产生差距强大的感受,是因为他们的心情不同。
三、作业。
翻译并背诵课文前四节。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课文第五、六节,背诵课文,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引入复习。
二、新授
(一)学习课文第五、六节。
1、仔细朗读课文第五节,看看作者在这一节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2、学习重点的实词和虚词,并翻译者节课文。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曾经。
或异二者之为:或,或许;异,不同;二者,指以上两种不同的心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因为。
是进亦忧:是,这样。
先天下之忧而忧:先,在……之先;而,就。
后天下之乐而乐:后,在……之后。
3、这一节作者由对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写到了古仁人的感情,借对古仁人思想感情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作者要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本文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之一。
4、背诵这两节课文,体会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全文,整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介绍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写作本文的原因洞庭湖的胜景
览无之情之异霪雨霏霏之悲春和景明之喜与以上二者之不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情言志)
(三)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1、将叙事、写景、抒情、言志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2、整句与散句相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
(四)成课后第三题。
三、作业。
熟读默写全文。
完成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一.简述重修背景和作记原因。
二.具体描绘洞庭湖壮丽景色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1)写景[总]气势大,变化多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写景[分]阴冷天气
情(以己)悲览物之情,因景而异
(3)写景[分]春和景明
情(以物)喜
三.借“古仁人之心”表达自己的高尚情操和政治抱负。
(1)设问:情之异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递进
(2)设问:何时而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提出论点自勉又慰籍友人

28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实词的词义和重要虚词的用法。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及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品味、赏析本文语言。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与赏析语言的能力。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及其积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熟读成诵。
2、品读课文,鉴赏本文的意境美、结构美、手法美、语言美,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文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肩负民族、胸怀天下”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内容,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
2、指导朗读,以读代讲,以讲促读。在朗读中疏通文意,推究文理,品味意境,力求当堂成诵。
教学难点:
1、赏析本文简炼传神的语言
2、“醉翁之意”在何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太守之乐”乐什么?
教材解读
《醉翁亭记》是作者因政治改革被贬滁州太守时所写。文章极其生动的描写了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了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表达了作者旷达情怀以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全文结构精巧,以“乐”为主线,承接展开,以“醉”为表象,“醉”与“乐”达到形神统一。写作上情景交融,让读者饱览了一幅幅自然风光和人情风习画。语言凝炼传神,且声调铿锵,读来可琅琅成诵。
教学手段与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美点寻踪法延伸拓展法
教学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作者,理清文章的思路,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江西滁州的琅琊山上有一座著名的亭子,因宋代欧阳修而声名远播,让我们循着先生的记述,作一次醉翁亭之游,去感受山中的美是,去聆听先生的心音。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1、欧阳修(1007~1072),安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庐陵人。北宋文学家。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甲科,历任翰林学士、枢密使、参知政事、兵部尚书等,卒赠太子太傅,谥文忠。有政治抱负,早年追随范仲淹,要求改革时弊,富国强兵;晚年反对王安石新法,趋向保守。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视内容,反对浮靡,并积极培养后进,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等皆出自他的门下,成为宋代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诗词、史传等都有相当成就。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词》存世。
2、关于写作背景
宋仁宗庆历五年,欧阳修曾参加了以范仲淹为首的改革派,推行“庆历新政”,不久在政敌的打击下,改革失败,范仲淹等降职远调。欧阳修被贬为滁州知州。作为执政者的反对派,有很多政见要说,有满腹的抑郁不平要发泄。但现在只能从侧面含而不露的表示。本文与作者同一时期写的另一篇文章《丰乐亭记》是姊妹篇。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文意,理清思路,背诵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骈句的韵律节奏。
2、学生读课文,疏通文句,旨在读得通顺。
(1)学生默读课文,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文意,画出疑难词句。
(2)四人一组,按照“读文——释句——译文”的步骤小组内讨论交流,并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各组,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3)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文意,积累词语。
①生词
蔚然:茂盛的样子。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颓然:精神不振的样子。杂然:错杂的样子。
伛偻提携:驼背。山肴野蔌:蔬菜。
②语段翻译(教师指导)
3、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也”的不同语气和“而”的轻重音;通过推究文理,梳理文脉,读出词、句、段的逻辑停顿和逻辑重音,旨在读得流畅。
四、作业布置
熟读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探究文理,疏通文意,品读课文,鉴赏美点
教学步骤:
一、提问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稍加指导。
二、探究文理,疏通文意,旨在让学生能快速理解文意。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整理出每一段内容的梗概。
第一段:山、水、亭、名、太守
第二段:朝、暮、春、夏、秋、冬
第三段: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第四段:太守归、游人去、禽鸟乐、众人乐、太守乐
三、品读课文,鉴赏美点
1、设问:通过上面的整理,我们对全文已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你觉得这篇文章美在哪里?
明确:风景美
山水映衬之美
朝暮变化之美
四季变幻之美
动静对比之美
风俗美
(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
2、设问:山水之美禽鸟乐之,游人亦乐之,而游人不有一个快乐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太平之乐。
3、设问:太守快乐吗?(快乐)哪句话表现出来的?(“太守之乐其乐也。”)怎样理解这句话?
小组讨论明确
“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情感,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的欣慰。
4、难点处理:欧阳修从京师被贬到滁州还仍然乐对生活,他的这种“乐”你能理解吗?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
明确:欧阳修乐在与自然溶为一体,乐在与民同乐。表达了他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和虽遭贬谪却仍情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四、拓展延伸:
被贬职的坎坷在欧阳修心中隐隐作痛,革除弊制的报国之志却换来了贬谪的命运。然而欧阳修没有抱怨,没有沉沦,却写出了自己醉情山水的悠然自乐的情怀。你还熟悉历史上的哪位文学家也与欧阳修有类似的情怀呢?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品味本文出色的语言,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积累语言。
教学步骤:
一、品味本文出色的语言
1、学生自选佳句揣摩
2、介绍本文的写作特点
(1)语言高度概括,含义丰富。如“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已演变为成语。
 A、醉翁之意不在酒:本义不在此而在别的地方。
 水落石出:比喻真相大白。
 B、与“醉翁之意不在酒”意义相近的成语:
 含沙射影指桑骂槐别有用心打草惊蛇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C、“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一句话在今天被用到多种场合,你能举出几例吗?
(2)语言精练准确,晶莹润畅
 (3)语言抑扬顿挫,锉锵悦耳,骈散结合,差参多变。
二、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明确:1、金线串珠。用“乐”作为主线贯穿全篇,集中抒发作者被贬之后怡然自乐情怀。
 2、曲径通幽。用移步换形、层层缩小之法来写景和人物。
3、呼应有方。讲究前后照应,注意埋下伏笔。
三、《醉翁亭记》的影响
这篇佳作一出,盛传不衰。滁人唯恐失之,于庆历八年请人把全文刻在石碑上。后来又嫌字小字浅,怕日久磨灭,又请苏轼用真、行三种字体书写刻重,往来文人墨客乃至商贾争相摹拓,可见其感人的艺术魅力。《滁州志》:“打碑用尽,至取僧室卧毡给用。凡商贾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以赠官,可以免税。”可见当时的影响之大。
四、总结
琅琊山,是蜿蜒于皖东平原的一座小山,它既没有黄山的神奇、雁荡的险怪,也没有庐山的秀媚,但经过欧阳修的大手笔却变得清幽深秀、妙趣横生。
五、拓展延伸,积累语言
(过渡语:“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也!”只有醉翁吗?我们也来和欧公比试一下。)
1、说一句游滁州后所感。
2、吟诵描写山水,感悟人生哲理的诗词名句。
3、结束语:让我们走进山水,体验生活乐趣,珍爱我们幸福生活,感悟美好的人生!
六、布置作业
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向大家介绍一处旅游景点,要写出景物的特色来。

29满井游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词语,增强文言语感。
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作者丰富而微妙的思想感情。
3.感受北方初春景象,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意趣。
4、体会本文白描和拟人手法的运用以及比喻句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把握形象生动的写景技巧。
过程与方法
1.重视诵读,在朗读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作者个性化的写景抒情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北方早春宜人的春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品读课文,体会本文写景的技巧,学习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点生动传神地进行描写的方法。
 2.理解“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的丰富意蕴。
教学方法
1.讨论点拨法。
2.比较阅读法。
教学准备:录音带、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作者借景抒感,给读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
二、解题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三、朗读课文,归纳段意
1.要求: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读出作者喜悦的感情。
(1)读准字的音,特别是一些难字。
(2)对一些较长的句子能恰当地断句。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如/倩女之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3)归纳加点词的意义。
①局促一室之内
②髻鬟之始掠
③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吾欲之南海何如
①呷浪之鳞,悠然自得
然②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③吴广以为然
2、学生先朗读后回答,老师归纳:
“之”的用法主要有三种:(1)当助词,可译为“的”,也可不译,如①②;(2)当代词,第三人称,可代人,也可代物,如③;(3)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④。
“然”的用法主要也有以下几种:(一)用在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如①;(2)用在词头或句首,表示转折如②;(3)“正确,对”的意思,如③。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听读并纠正自己的错误。)
四、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1.第1自然段。冻风时作:冻风.冷风。作,起。局促一室之内:局促,拘束、局限。
每冒风驰行:驰行,坐车出行。
未百步辄返:辄,总是,就。
2.第2自然段。
廿二日天稍和:和,暖和。
土膏微润:土膏,肥沃的土地。膏,肥沃。润;滋润,润湿。
于时冰皮始解:于时,在这时。冰皮,河床上结冰的表面。泼色乍明:波色:水波的颜色。乍;初:始。
鳞浪层层:鳞浪,像鱼鳞似的浪纹。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晶晶然,亮晶晶的。然,形容词词尾。新开,刚打开j
娟然如拭:娟然,美好的样子。
如倩女之hui面而髻鬟之始掠也:hui面,洗脸。掠,梳掠。
柔梢披风:披风,在风中散开。披,分开,散开。
浅鬣寸许:浅嫩的麦苗高一寸左右。鬣,兽颈上的鬃毛,这里形容麦苗。
泉而茗:用泉水煮茶喝。泉,用泉煮。茗,泡茶喝。泉、茗名词活用为动词。
而歌者:端起酒杯唱歌的。,酒杯,名词用为动词,端起酒杯。
红装而蹇者:蹇,本文跛足的,引申为驴,用作动词,骑驴。
凡曝沙之鸟:瀑,晒太阳。曝沙,在沙滩上晒太阳。
呷浪之鳞:呷,吸而饮。鳞,借代鱼。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毛羽鳞鬣,鸟的羽毛,鱼鳞鱼鳍。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未始,未尝。
3.第3自然段。
夫不能以游堕事:堕,坏,耽误。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潇然,心中没有牵挂的样子。
惟此官也:此官,当时作者任顺行府儒学教授,是个闲职。
而此地适与余近:适,正好。
恶能无纪:恶,安、怎么。无纪,没有记游的文章。
五、集体朗读,思考讨论
阅读思考:
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
2.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第l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第2自然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
4.第3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5.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
讨论明确,归纳要点:
1.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
2.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作用是: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
3.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笼之
鹄;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的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写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4.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了上述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从这次出游他认识到城居时所以不知有春,是因为自己局促一室之内,而实际上春已降临人间。这是思想境界升华的表现。这就表明: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地摆脱某种限制,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
5.(1)若脱笼之鹄:以人比物(把人比作物)。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物比物。
(3)如倩女之酿而髻鬟之始掠也:以物比人(把物比作人)。
(4)麦田浅鬣寸许:以物比物。
六、自读小结
1.本文是写景的小品。小品是散文的一种,特点是:在说理上深入浅出,在记叙上简明生动。明清两代这种体裁最为盛行。这篇游记短文,在写景状物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白描的笔法。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
(2)拟人的写法。作者写山,用倩女新妆作喻;写鱼鸟,说它们洋溢着喜气,都是用了拟人的写法。这种表现方法,可以增加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时也融人作者的主观情感。把景物拟人化,是袁宏道常用的写景方法。
(3)生动的比喻。比喻的表现方法虽然很常见,但在这篇游记中,比喻大多是用来写景的,也有的是写人(自身)的,如形容自己出城游玩为脱笼之鹄。这些比喻都很恰当,因为是出自作者深切的体会和感受。
2.袁宏道反对复古,并努力实践,他写文章强调。性情,强调自然、天真、趣味。他主张自然地流露个性,语言流利净洁。这篇游记,就是他这种主张的实践范例。他的缺点是题材狭窄,往往只是写些风景名胜之类,因而成就受到一定的限制。
3.我国游记的传统写法,在末尾写出作记的原故,同游者姓名,游览的时间。本文选人课本时,末了几句话删掉了:删文大意是作学务这种闲官,没有什么心中牵挂的事,游满井仅仅是开始而已。于此可见袁宏道为人的闲适之致。
七、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二、三题。

30诗5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五言古诗、歌行体古诗(以七言为主)和绝句三类诗歌体裁,体会它们的区别。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五首诗歌。
4.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趣。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鉴赏诗歌,通过比较诗歌在形式、写法、抒情等方面的异同,加深对诗的理解。
2.品评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间接接触社会,完善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
1.理解《饮酒》中“心远地自偏”。
2.探讨《行路难》(其一)的主旨。
3.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4.岑参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5.怎样理解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化作春泥更护花”?
6.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鉴赏诗歌。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这五首诗歌,都是抒情名作,极富艺术感染力。陶诗中的率性自然、李诗中浪漫的济世情怀、杜甫的家国兴亡之叹、岑诗的雄奇瑰丽、龚诗浓浓的爱国情怀,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才能悉心体会。教师宜以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学生,以读代讲,以讲促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意,体味诗情。
2.联想想象法。这五首诗语言优美凝练,内涵丰富,留有充分的想象空间。教师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其余由学生自主讨论研习,真正体现鉴赏的主体性。
4.比较鉴赏法。五首诗,两课时,容量大,时间紧。为提高课堂效率,避免肢解诗歌、断章取义,教师宜从整体出发,通过两两比较,求同存异,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学习《饮酒》和《行路难》,指导学生自读《己亥杂诗》。朗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探讨诗歌主旨,积累名句,并且比较《饮酒》与《行路难》,把握两诗的不同点。背诵三首诗。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漫步在古诗苑中,那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练优美的语言……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每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就是一支美妙动听的歌,就是一颗执著跳动的心,就是奔涌的热血,就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继续欣赏五首古诗,相信“这边风景独好”!
二、师生共同学习《饮酒》
1.教师播放终南山美景:夕阳西斜,终南山中暮霭缭绕,日光斜斜拂照,山中归鸟啁啾,一片安谧宁静。
多媒体声屏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边看画面边听朗读,初步感知诗歌。
2.学生大声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及韵律。
教师作朗读提示: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全诗应读得舒缓、悠然。
3.学生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教师补充注释。
①《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组诗共20首,以这一首的格调最为闲雅有致。
②人境:指朴素的田园;车马喧:指奔竞于仕宦之途的喧嚣。
③尔:作如此、如是讲,概指前面两句。
④菊:陶渊明爱菊、咏菊,寄托着高洁的情致。
东篱:东边的篱笆,后多象征远离尘俗。
⑤真,指人的自然本性,萧统《陶渊明传》言其“任真自得”,陶在田园中保全了一份质性自然的“真我”。真意,即真趣。
学生仔细读诗,整体把握诗意。
(2)说诗,学生概述诗意。
选两位同学概括诗意。明确:《饮酒》通过写诗人隐居南山闲适、恬淡的生活,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前四句为第一层次,从哲理的高度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一、二句写自己在人世间结庐而居,却无车马喧闹的烦恼。三、四句自问自答,正是因为心境高远,心情闲适,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即心静境自静。后六句为第二层次,写诗人从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哲理的启迪。诗人采菊,南山归鸟,尽显自然和谐之美。九、十句深刻地指出大自然中含有人生的“真意”,只能用心体味,却难以言传。
4.品诗,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教师提示:这是一首酒后抒怀的作品,诗人描绘了饮酒赋诗自娱自乐的隐士生活,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对画面作创造性描述。
学生思考并积极发言。
明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仅抒写了“处士胸中别有春,田园寄托写天真”的淡泊情怀,而且生动地塑造了诗人飘逸潇洒的自我形象,我们仿佛看到徘徊东篱的诗人沐浴着秋菊的馨香,在不经意间似乎看见那莽莽苍苍的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南山的优美景致。南山浮荡着山岚和暮霭,沐浴着夕阳的余辉,禽鸟结伴飞回自家之巢,鸟声啁啾,给山的幽静增添了活力和动感,生机盎然,也暗示着诗人回归田园的怡然自得。全诗融景、情、理为一体,意境深远含蓄。
5.品评名句,积累名句。
教师提示:这首诗中“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被视为名句而流传千古,请你谈谈对这些诗句的理解。
学生自由发言。
生1:“心远地自偏”说出了人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可以影响人,但人也可作用于环境,隐居更主要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处闹市若幽谷。
生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语言简洁,明白如话,但意境清新、纯真。诗人归隐田居后,闲来在园子里种植菊花,精心侍弄,等到菊花盛开,诗人便可欣赏、采摘了,抬头随意一望,空旷幽静的南山即在眼前。“菊花”是诗人高洁、不与世俗相争的品质的象征,“悠然”更是传神地表达了诗人那种闲适、恬淡的心境。
生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句诗颇富哲理,很有些为而不为的意味,深刻指出了大自然中含有人生的“真意”,它只能体会却难以言传。后来多用于表达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与“得意而忘言”“此时无声胜有声”相似。
6.学生齐读诗歌并尝试背诵。
三、研读《行路难》。
1.选两位同学介绍李白。
教师补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诗风豪放、清新、飘逸,享有“诗仙”之美称。杜甫有诗赞曰:“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其诗作大家熟知的有《静夜思》《秋浦歌》《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等。“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语),可见其影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便是李白人格的写照。
写作背景简介:“行路难”是乐府古题。李白以此为题的诗有三首,大约写于天宝三年(744)。其时,作者应召入长安已两年,未能受到重用,“济苍生”“安社稷”的愿望无法实现,愤而写了这组诗。这首诗抒写了怀才不遇的悲愤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
2.指导朗读。
(1)教师配乐朗读全诗,学生循声低和。
教师提示朗读节奏: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朗读节奏有两种划分方法:音节划分、意义划分。七言古诗的节奏一般有”“二二三”式或“二三二”式,这首诗七字句均为“二二三”式。
(2)教师领读两遍,学生自由练读,注意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3.研习诗歌内容,理解诗歌主旨。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教师补充注释:
①茫然:迷惘的样子。
②歧路:岔路。《淮南子说林》里说,战国时杨朱见到歧路便哭起来。今安在: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呢?
(2)学生用第三人称代词复述诗意。
指名两位同学发言,其余同学评点。
成果展示:
金杯里盛着上等酒,这种酒一斗就值十千钱;玉盘里盛的精美菜肴更是昂贵,这菜一盘就值一万钱。李白对着这样珍贵的杯盘和酒菜,却停住了杯子,放下了筷子,一口也吃不下去。他拔出剑来向四周看看,心里茫茫然,不知如何是好。他心里说:“我要渡过黄河,河上却冰块堵塞。我要爬上太行山,却遇上漫天大雪。”闲来无事,他只好像吕尚一样,坐在溪边垂钓,一会儿又像伊尹一样,梦见自己乘船经过太阳旁边。他不禁连连叹息:“行路难!行路难!”又愤慨地责问上苍:“都说人生的道路很广阔,我现的路在哪儿呢?”他无路可走,但并不悲观失望,反以言明志。“施展壮志雄心的机会,将来总会有的。到了那时候,我要挂起高耸入云的风帆,乘长风破万里浪,一直驶过大海。”他坚信自己的理想将来总会实现的。
教师稍作概括:《行路难》前四句以金樽玉盘的酒宴,消除不了诗人心头的郁抑不平来写诗人内心的苦闷、寂寞和惆怅。五、六句以“冰塞川”“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交待了诗人惆怅的原因。七、八句写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想隐退闲居,可又幻想随时能受君命,实现“安黎元”“济苍生”的宏愿。“行路难……今安在?”是诗人理想抱负不能实现而发生的悲愤的慨叹和痛苦的呼号。最后两句展示了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相信未来是非常光明的。
(3)深层探讨,理解诗歌主旨。
明确:这首诗借乐府古题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郁愤和相信理想、相信未来的勃发情志。李白少有大志,“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他24岁离开蜀地,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岁才奉诏供奉翰林,两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所以这首诗既有激愤之语,也有慨然之志。
4.品评名句,积累名句。
学生讨论,探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深层含意。
明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诗人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的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宗悫(què)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两句诗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为我们后来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源泉,充分展示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个性精神。
5.学生齐读诗歌,深切体会诗人的情感,并尝试背诵。
四、比较鉴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
提问:陶渊明的《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而李白的这首《行路难》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境。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可提示学生宜从写作背景及主旨的角度思考辨析。
学生明确:《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表达了他对田园的热爱和生活在田园的安乐、惬意之情,也可从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唯其具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采菊东篱下”的闲适,“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岚雾霭飞鸟的真趣。《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怀才不遇之感的诗篇,忿忿不平之气溢于言表。
这两位诗人抒发的情感不同,除了他们的身世、追求不同的原因外,还有一个大的社会背景问题。陶渊明身处晋宋易代之际,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虽有济世情怀却不能施展,只能远离尘俗,保全“真我”;李白身处恢宏开朗的大唐盛世,士人学子人人自奋,期望施展才华成就功业,所以仍存积极进取之心。
五、指导学生自读《己亥杂诗》。
1.教师提供背景资料,内容如下:
(1)龚自珍(1792~1841),字人,号定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进步思想家和诗人。三十八岁中进士,做过礼部主事等小官,后辞官南归,两年后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他学识渊博,对于经学、史学、文学等有很深的造诣,与林则徐、魏源等结成“宣南诗社”,讲求“经世致用”的学问,主张改良内政,抵御外侮,是近代史上改良主义运动的先驱之一。他的诗,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具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语言瑰丽,气势挺拔,颇有特色。他是晚清重要的诗人,著有《定庵全集》。
(2)写作背景介绍。
道光十九年(1839),作者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家眷,往返途中写成这组诗,共三百五十首,杂述见闻、感想以及往事、回忆等。
2.请两位同学播放课前录制好的配乐朗诵磁带,其余同学听读,并点评,掌握朗读节奏、语气、重音。
3.学生反复读诗,结合注解,理解诗意。
选两位同学概括诗意。
明确:这首诗四句两层意思。一、二句写诗人愤然辞官后扬鞭东去远赴天涯;三、四句写诗人愿像护花的春泥一样始终关注民众,心系国家。
4.深层探究,理解诗中所流露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辞官南归的痛苦心情,同时表现了作者不畏挫折不甘心沉沦、立志始终都要为国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5.品读诗歌,鉴赏美点,并积累名句。
(1)这首诗写法上有何特点?
明确:这首诗的前两句,用“浩荡”修饰离愁,用“白日斜”“天涯”来烘托映衬离愁,可见诗人辞官南归的心情是极度痛苦的。当时政治腐败,官场黑暗,诗人的理想抱负无法实现,所以才愤而辞官去寻找另一种方式去继续为国效力。诗的最后两句对此作了明确的表述,鲜花虽然凋谢,但它绝不是无情地随风飘洒而是立志将自身化作肥料,用来滋养新花。全诗移情于物,巧妙构思、寓意深刻。尤其一个“更”字,鲜明地表达了作者以身献国的高尚情操,令人肃然起敬。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景理交融,被视为名句而广为流传。从这句诗中你会联想到什么?
学生四人一组,交流看法,然后任选几位同学发言,其余同学评点。
明确:这两句诗为读者展现了动人景象:
一片片飞花离开故枝纷纷坠落,在那一丛丛花树下堆砌起来,化作红粉香泥,养护新苗新花。诗人以落花自喻,向春天发誓:我们这片落花啊,绝不是无情的废物。花落归根,最后化作春泥了,我们也还要去滋润未来的花,去孕育未来的五彩缤纷的春天。
今天用此来表达为了美好事物勇于献身的精神。即使自己像花一样凋谢了,也要化作“春泥”去护花,为社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6.背诵这首诗。
六、学生齐背三首诗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
2.从三首诗中任选一首,写一段赏析文字。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朗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意;深悟诗意,体味诗情;鉴赏诗歌的写法;感知诗歌的艺术风格,并进行比较鉴赏;延伸拓展、课堂讨论。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二、诗体简介
(多媒体显示)
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古乐府诗中的一类。专指汉魏以后乐府中题名为“歌”“行”的诗歌。“行”是乐曲的意思。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歌行的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如李白的《长歌行》《秋浦歌》,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属于这一类。
三、研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作者及背景简介
选二位同学介绍杜甫,其余同学补充,教师也可提供相关资料,内容如下:
杜甫,字子美,做过“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人称“杜工部。”。他自幼学习刻苦,七岁时便学会做诗,到了十四五岁,其诗已备受前辈诗人的称赞。他曾在洛阳住过三年,与李白成为好友。杜甫三十五岁来到长安,本想为国家做一番事业,可是处处受到排挤、打击,就连小儿子也活活地饿死了,这苦难悲惨的遭遇,使他认识到了社会的黑暗,于是开始用诗歌反映人民的痛苦,批判封建统治者,著名的“三吏”(《潼关吏》《新安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也就应运而生了。他的诗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有“诗史”的美称,杜甫本人也被尊称为“诗圣”。他对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晚年他流浪在潭洲、衡洲、耒阳一带,船成了他的家,长期在水上生活,使杜甫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公元770年冬天,病死在湘江的一条破船上,时年五十九岁。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荒,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经同谷到了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起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歌唱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酒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他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2.指导朗读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循声低和,初步感知诗意。
教师强调一些字的读音
(2)学生大声读诗歌,注意掌握歌行体的朗读节奏。
3.学生参照注释,疏通诗句,理解诗意,概括诗意。
选两位同学概括诗意,明确:全诗共四段。第一段写秋风破屋的情景;第二段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第三段写长夜沾湿的苦痛;第四段写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
4.请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诗歌,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选两位同学交流。
成果展示:
深秋时节,天空高阔辽远,狂风怒吼,卷走了草堂顶上的茅草。茅草被风卷着,飞过了江,散落在江边上,高的挂在高高的树梢上,低的飘来飘去,落在积水的洼地里。南村的一群孩子欺负我老了,没有力气了,竟忍心这样当面抢起东西来,公开地抱着茅草跑进竹林里去。我喊他们不转来。只好回到家里,倚着拐杖独自叹气。
一会儿风停了,云的颜色像墨一样。秋天的天空迷迷蒙蒙的。渐渐进入黄昏,进入黑夜。盖了多年的布被冷得像铁似的。宝贝儿子睡相不好,把布被的里子都蹬裂了。屋顶漏了雨水,淋下来,床上没有干的地方。阵雨虽然过了,小雨还密密麻麻地不断地下着。这样长的夜晚,床上湿淋淋的怎么挨到天亮呢?这一夜因为很难挨过,所以觉得夜更长了。
杜甫睡不着觉,想到在这个“丧乱”的年代里,不知有多少穷苦的读书人跟他一样流离失所。他想:怎么才能有千万间宽大的房子,庇护天下所有的读书人,让他们一个个喜笑颜开呢?想到这里,他不由得长叹一声:什么时候在我的眼前能出现这样的高屋华舍,那么,即使我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
教师点拨: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生活的不幸遭遇和思想上的苦痛,并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宽广胸襟和济世情怀,抒发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5.深层探究,突破难点
教师提问:如何看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学生展开讨论,有的同学认为杜甫是在做秀,自己身居破茅屋,怎么能“大庇天下寒士”呢?
教师点拨:杜甫身处漏雨茅屋,怎么会突发狂想,要“大庇天下寒士”呢?这和杜甫的思想是密切相关的。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地主家庭,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对他影响非常大,使他从小就立下了“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由于仕途不顺,生计窘迫,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近下层社会,关心民生疾苦,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的诗篇。他晚年客居成都,靠朋友接济为生,但忧国忧民之心不减,他因“茅屋为秋风所破”一事发出的不止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诗人由自己的苦难想到“天下寒士”,在这受冻的长夜,诗人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甚至说:只要能看到这样的广厦,冻死也心甘情愿。总之,杜甫的感情是真挚的,是不容置疑的。
6.学生齐读诗歌两遍。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共同研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朗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意;深悟诗意,体味诗情;鉴赏诗歌的写法;感知诗歌的艺术风格,并进行比较鉴赏;延伸拓展、课堂讨论。
教学步骤:
一、指导学生自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教师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内容如下:
岑参(公元715~770),江陵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其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做过宰相,所谓“国家六叶,吾门三相”。但他的伯祖父和伯父都是获罪被杀的,父亲岑植做过刺史,在岑参幼年时便已死去。由于父亲早死,家道中落,他从小便刻苦读书,以求出路。30岁中进士,授兵曹参军。时值西北边境一带战争频繁,岑参向往建功立业,曾两度从军到西北边防军队工作,有舍身抗敌的雄心壮志。晚年迁嘉州刺史,所以世称岑嘉州。56岁那年,客死于成都,有《岑嘉州集》传世。
岑参现存诗360多首,其中以写边塞生活的诗最为出色。他曾两度出塞,边地风光,戎马生活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写出许多气势豪迈、充满报国激情的边塞诗。
唐代天宝年间,李唐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边境战事不断,许多文人也纷纷投入军人幕府,寻求个人发展,并体验到边塞紧张激烈的军旅生活和新奇独特的自然风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是岑参在出塞的时候创作的。
2.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同桌之间交流看法。
教师选两位同学概述诗意,明确:从诗题上看,全诗有两个主要内容:咏雪和送别。开头四句写胡地奇丽的雪景。“北风卷地白草折”写风,“卷”字写北风席卷大地的态势;“胡天八月即飞雪”写雪,先点明时间、地点,突出飞雪之早,气势之奇。“即”字足见作者惊诧之情。“飞”表雪下得猛而紧,与“卷”照应,写出风雪交加的恶劣环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状写飞雪落缀在千树万树上的奇景,用梨花喻飞雪,而且以千万株梨树枝上的繁英喻玉树琼枝上的雪花,奇异夺目,气象万千。
“散入珠帘湿罗幕……都护铁衣冷难着”四句,笔锋由帐外转入帐内,写军中将士的苦寒生活,侧面写大雪的寒威。风吹散雪花点点入帘湿幕,四周骤冷,白日狐裘不暖,黑夜锦衾嫌薄,将军的硬弓拉不开,都护的盔甲冷难着,实在奇寒难忍。
“瀚海阑干百丈冰……雪上空留马行处”写雪中送别归客。“瀚海”两句,万里阴云,百丈坚冰,是雪的陪衬。这两句过渡,将视线又转向“外景”,以百丈坚冰点缀大的环境,以万里愁云引出送别的气氛。“中军”两句,中军置酒,众乐齐奏,一时热闹,却提不起送别人的兴致。“纷纷”以下六句,写酒宴后送别的情景。别宴持续到垂暮,终须散席;送客从辕门外直到轮台东门,总要分手。出得辕门,环顾四周,但见雪白世界中的一面鲜红旗帜。它在茫茫雪原中显得如此鲜明;在北风的猛烈拉掣和冰棱的覆盖下欲翻不能,显得异常坚强。再看归客前程,雪满天山,归途艰险。归客远上,山回路转,不见人影,只在雪地上留下数行马蹄印迹,惹得诗人凝思慨叹。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深层探究,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感受岑参诗独特的艺术风格。
(1)学生自选写景诗句,揣摩诗人的情思。
生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不仅写出边塞气象变幻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迎风赏雪的惊喜之情。
生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不仅写冰天雪地,阴云低垂,而且传达出诗人送友离别的伤感情绪。
生3:“风掣红旗冻不翻”不仅写出了边塞奇寒,而且红旗在风雪中坚强挺立也喻指边塞将士不屈的斗志,写出了他们心中奔涌的豪情。
生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以景作结却不离送别,景中融情,耐人寻味:友人已去,诗人不顾风雪侵衣,看着雪上马蹄印迹,在想什么?不尽思潮,凝聚笔端。而巍巍天山、茫茫雪海为背景,为送别增添豪壮的气氛。
教师总结:从大家的发言中可以看出这首诗表现的情调是豪放的。诗人描绘了边塞的大风雪和气候的早寒,可是在他笔下着重表现的不是将士生活的艰苦,而是西北边塞奇异雄伟的雪景;诗中虽然写了惜别之情,却丝毫没有伤感的情绪。在西北大风雪景下,送别的场面带有雄浑悲壮的色彩。
(2)这首诗表现了岑参诗怎样的艺术特色?
学生思考,明确:岑参的诗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立意奇、构思新,常以新奇的想象、极度的夸张、宏大的气势、绚丽的色彩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开拓出广阔、隽永的境界,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
(3)学生读诗,感受岑参诗的艺术特色。
二、比较鉴赏
教师提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奔放。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两首诗的异同。
学生思考,并合作研讨。
明确:两首诗的相同之处是:都无固定的格式,篇无定句,诗句多少依要表达的内容而定;都以写气候景物开篇,都将写景与叙事融为一体;都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怀。
不同之处表现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七字句为主,间以九字句和二字句,句式杂错;叙事故事性强;抒情强烈而深沉;艺术结构严谨,层层推进,埋下伏线,最后直抒胸臆,过渡自然。《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七字句,句式整齐;叙事简洁;抒情含蓄而典雅;四个“雪”字(送别前雪景、饯别时候的雪景、临别时的雪景、送别之后的雪景)一线串珠,章法严谨而又富于变化。
(以学生自主评价为主,教师不宜动辄评判,只需稍作指导即可,以激发同学的探究兴趣为主)
三、课堂小结
1.学生齐背五首诗。
2.教师小结:这五首诗体裁不同,题材有别,情思独特,风格各异,有陶渊明饮酒东篱的悠然遐思,有李白困居长安的慷慨悲吟,有杜甫身处茅屋的济世情怀,有岑参送别友人的边塞放歌,有龚自珍辞官还乡的浩荡离愁,无不情真意切,耐人寻味。
在欣赏中,我们发现陶渊明以归隐表达与官场的决裂,李白以勇往直前表达对黑暗社会的抗议,杜甫以热血衷肠为民众呼喊,龚自珍以身许国而有万般愁绪。他们壮志难酬、失意悲愤,我们不禁为他们扼腕叹息。如今时代变了,有才能的人终有用武之地。如果你是一个胸有大志的人,那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呢?
学生畅所欲言。
四、布置作业
1.背诵五首诗,并积累名句。
2.阅读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完成下列题目。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人不自哀的原因是什么?
(2)诗中哪些句子写的是梦境?哪些句子写的是现实?二者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3)诗中表达要守卫边疆志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
(1)不是考虑自身的衰老,而是考虑国家的兴亡。
(2)铁马冰河入梦来;夜阑卧听风吹雨;风吹雨既是眼前的实景,又象征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诗人巧借自然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巧妙地融为一体,借此抒发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3)尚思为国戍轮台
(4)强烈的爱国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板书设计
饮酒
陶渊明

行路难
李白
金樽美酒玉盘珍馐欢乐气氛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内心苦闷
坚冰塞川大雪满山道路艰险
闲钓碧溪忽梦乘舟相信希望
长风破浪挂帆济海充满信心

延伸阅读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1


26小石潭记

柳宗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柳宗元的作家作品常识,能正确的朗读课文,能借助工具书、注释掌握重点字词的意思并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

能力目标:

体会文章按照游踪移步换景和抓住景物特征、生动形象的写景方法。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赞美自然的豪情陶冶自身的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1.情境导入:

杜甫曾有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见,景与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曾写过永州八记,寄情山水,落笔不俗,视角独特,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今天,我们就一同欣赏他的八记之一——《小石潭记》。

2.简介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

解题:“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也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展示目标:

1.读准本课的字词,熟练并准确的诵读课文。

2.整体感知本文的内容。

三、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画出读不准的字词,同桌讨论,如果再有弄不懂的地方,小组进行交流,5分钟后,看谁学的有快又准。

1.带着问题自学文本

2.交流研讨,教师巡视

3.质疑答疑

教师明确重点:

(1)读准下列加粗字的音

悄怆()篁()竹清洌()为坻()为屿()

翕()忽为嵁()差()互寂寥()幽邃()

(2)以竞赛的形式,让同学边读边记,看谁写的对。

(3)让同学们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之上朗读课文。

自读——听读——分读——自由读

指导: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停顿正确;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4)在知道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感情齐读全文。

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并能回答问题:

①这篇散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具体写了哪些景物?(要能概括出每节的大体内容)小组交流研讨,4分钟后有个小组选派代表出示讨论结果。看那个小组说的最准确、最快。

(1)自学文本

(2)交流研讨,教师对各小组加以指导

(3)质疑答疑

教师提示:以游览的先后次序(游踪:发现――近观――远望――感受)来描写的。先写潭上的大概景象,再写近处潭中景象,再写远望溪流水源之景,最后写潭上气氛。具体描写了石潭、潭水、游鱼和溪流。

②小石潭的全貌是什么?

提示: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岩。

③潭上有什么景物?

提示: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作者准确的读准字音并能够整体感知了课文,领略了小石谭的美丽的景色,下节课我们继续去领略它的迷人的风采。

五、综合测评:

1.给下列字注音:

篁()冽()坻()屿()嵁()佁()俶()翕()怆()邃()

2.《小石潭记》作者是,字唐代河东人,所以世称。曾经在柳州做官,所以又称

3.这篇散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具体写了哪些景物?

以游览的先后次序来描写的。先写潭上的大概景象,再写近处潭中景象,再写远望溪流水源之景,最后写潭上气氛。具体描写了石潭、潭水、游鱼和溪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字词的意思。

2.准确的翻译课文。

一、导入新课(复习旧课)

1.找一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找出不准确的地方。

2.让一位学生介绍作者。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2)

三、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快速朗读课文,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解决字词的意思,如有不懂的圈划出来在小组内解决,再弄不懂的在班上交流,5分钟后看谁那个小组做的又快又好。

1.自学文本,对照提出的问题。

2.交流研讨,教师进行小组内指导。

3.质疑答疑。

教师提示:解释加粗的字词

西()行心乐()之清洌()为坻()为屿()为嵁()青树翠蔓()参差()披拂蒙()落()摇缀()

许()空游()下()澈()影()布佁然()俶尔()斗()折蛇()行犬牙()差互()

寂寥()幽邃()乃()

4.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记忆并比一比,看谁记的快。

5.同学之间相互质疑。

6.出示专题进行测评。

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在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然后同小组的学生对本课文进行翻译,如有解决不了的在班上交流,6分钟后看那个小组做得最好。

1.对照要求,自学文本。

2.交流研讨,教师进行巡视。

3.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

教师提示:本文的重点的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5)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让学生积极的提出不会的问题,大家帮助解决。

5.在没有问题的基础上,学生轮流进行翻译,每人负责一句。

6.在让学生进行自由翻译,加以巩固。

四、让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课文。

五、课堂小结。(让学生进行归纳)

六、综合测评

(一)文言实词与虚词归纳

(1)古今异义

去:(古)离开(今)前往,到某处;怡然:(古)静止不动的样子(今)痴呆或深思的样子;小生:(古)年轻人(今)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一词多义

以:①全石以为底(介词,用)②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③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为:①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动词,“成为”)

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②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②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

差:①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②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二)重点句翻译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③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2.通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3.背诵课文。

一、导入新课:(复习旧课)

1.找一名学生说出字词的意思。

2.给出相应的句子让学生翻译。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2、3)

三、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下列的问题,6分钟完成,看哪个小组做的又准又快。

1.带着下列的问题,自学文本。

2.巡视学生交流的状况。

3.质疑答疑。

教师明确:作者在文中重点写了哪些景?表达了怎样的情?

(1)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突出了石有怎样的特点?

点拨: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说明“潭”的的确是个“石潭”。“如鸣佩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奇而冰冷)“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

(2)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运用了怎样的写法?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

点拨:“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句话正面写出游鱼的生动活泼,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小溪的形状。

(3)文中的“动”景与“静”景的结合。

点拨:①游鱼的“怡然不动”为静及“俶尔远逝”又表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②小溪。就小溪本身来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用了这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

(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情语皆情语。”那么你能说出作者是怎样把情和景结合起来的?

点拨: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遇,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佩环”,但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抱,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作者离开国都长安来到荒僻的南方州郡,政治上受挫折,生活上不习惯。因此,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

自学指导(二)

让学生通读全文,在书上划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并讨论下列的问题: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浏览重叠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

1.自学文本。

2.交流研讨,看谁做得好。

3.质疑答疑。

教师明确: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有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便会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就很自然的融情入景了。

四、学生自读、齐读,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及作者情感。

五、背诵向导:按照游览的顺序,即:游踪

发现――近观――远望――感受

从小丘-隔-闻-如鸣佩环-心-伐—下-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坻-屿-青树翠蔓……潭中鱼-皆若-日光-影-佁然-俶尔-似与……

潭西南-斗折-其岸势……坐潭上-四面-寂寥-凄神-悄怆-以其境-不可……同游者……

五、课堂小结

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寂,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艺。

六、综合测评

1.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方面烘托“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全文有何作用?

提示:这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凄清寂静、寂寞忧伤的氛围。揭示全文的主旨,是画龙点睛的句子。它虚实相生,由景生情,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3.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并加以积累。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如鸣佩环。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板书示例:

发现小石潭(闻声——见形——)

潭中景物(水-—石——树——鱼——)

小潭源流(溪身——岸势)

潭中气氛(气氛——感受)

26小石潭记

柳宗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准确翻译第一、二自然段。积累文言词语。

重点难点:熟读课文,准确翻译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于唐宪宗元和元年被贬为永州司马,这期间他心情压抑,寄情山水,写了一组很有名的山水游记,被后人称为《永州八记》,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的第四篇——《小石潭记》。

二、展示目标:

1.了解作者,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准确翻译第一、二自然段。积累文言词语。

N(1)

1.自学文本:

请你初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了解作者,学习生字生词,不会的内容做上标记待小组交

流。

2.交流研讨:

(1)汇报自学收获。(2)小组交流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不了的组长记下来以便全

班交流。

3.质疑答疑:

(1)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解决。(2)对学生没有学到的需掌握的教

师通过质疑帮助学生学习。

4.专项训练:

(1)本文的文体作者字他是代著名的家,又

是之一,本文选自。

(2)注音:篁珮冽坻堪

佁俶怆邃龚

N(2)

朗读课文:1.要求: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

2.过程:自读、抽读及指导、范读、赛读。

N(3)

1.自学文本:

请你结合注释并适当运用工具书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自译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不会的内

容做上标记待小组交流。

2.交流研讨:

(1)汇报自学收获。(2)小组交流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不了的组长记下来以便全班

交流。

3.质疑答疑:

(1)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解决。(2)对学生没有学到的需掌握的教师

通过质疑帮助学生学习。

4.专项训练:

翻译下列句子: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三、课堂小结:

谈谈你的学习收获。

四、综合训练:

1.本文的文体作者字他是代著名的家,又是之一,本文选自。

2.听写:篁珮冽坻堪佁俶怆邃龚

3.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3)卷石底以出(4)潭中鱼可百许头

4.翻译下列各句:

(1)闻水声,如鸣佩环(2)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3)全石以为底(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课下练习:熟读并练习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准确翻译课文第三、四、五段。

2.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准确背诵全文。

重点难点:准确翻译,正确背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提问式导入

二、展示学习目标:

1.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准确翻译课文第三、四、五段。

2.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准确背诵全文。

N(1)

1.自学文本:

请你结合注释并适当运用工具书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自译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不会

的内容做上标记待小组交流。

2.交流研讨:

(1)汇报自学收获。(2)小组交流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不了的组长记下来以便全

班交流。

3.质疑答疑:

(1)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解决。(2)对学生没有学到的需掌握的

教师通过质疑帮助学生学习。

4.专项训练:

翻译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西南()斗()蛇()犬牙()

寂寥()悄怆()清()余()

隶而从()

N(2)

1.自学文本:

请你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以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

2.交流研讨:

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背诵与指导。

3.质疑答疑:

4.专项训练:

学生背诵课文。

三、课堂小结:

谈谈你的学习收获?

四、综合训练:

1.翻译下列加点的词语:

(1)潭西南而望(2)其岸势犬牙差互

(3)以其境过清(4)余弟宗玄

2.翻译下列各句: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4)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3.默写第三段中“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课下练习:在笔记本上翻译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2.探究本文的写作特色。

重点难点:感知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小石潭记》是一篇游记中的名文,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就跟随柳宗元的足迹,走进小石潭去细细欣赏小石潭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感受。

二、展示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2.探究本文的写作特色。

N(1)

1.自学文本:

请你结合下列提示,跟随柳宗元的足迹,走进小石潭去细细欣赏小石潭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感受。探究本文的写作特色。

游览顺序写作内容写作特色主旨

2.交流研讨:

(1)汇报自学收获。(2)小组交流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不了的组长记下来以便全班交流。

3.质疑答疑:

(1)以小组为单位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解决。(2)对学生没有学到的需掌握的教师通过质疑帮助学生学习。

4.专项训练:

三、课堂小结:

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内容、方法等)?

四、综合训练:

1.小石潭的整体特点是什么?

2.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态度是什么?

3.请你用比较简洁、生动的语言为小石潭写一则导游词。

课下练习:参观当地的某个景点并写出一则解说词。

附: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游览顺序写作内容写作特色主旨

发现小潭发现:闻声伐道

全貌:全石为底,青树翠蔓移步换形环境幽清抑郁忧伤

潭中景物虚写:鱼影布石

实写:清澈见底定点特写

小潭溪流溪身:斗折蛇行

岸势:犬牙差互比喻手法

潭中气氛景:凄神寒骨

情:悄怆幽邃景情交融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县二中王文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背诵课文

2.积累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二)能力目标

1.朗读能力

2.理解古文的能力

3.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仁人高尚的思想情操,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二、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在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2)积累和运用文言词汇,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虚词的用法。

2.难点:

(1)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结合的写法。

(2)理解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领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三、教学准备

1.我国古代的四大名楼的电脑展示图片。

2.将课文的知识整理成PPT.幻灯片。

四、设计思路

1.这篇文章是千古传诵的名篇,立意高远,文采斐然,句式整齐中见变化,尤其便于朗读。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位,体会文章的特点,理解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领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2.引导学生自读,教师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启发引导。

3.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国古代的很多名胜古迹,大多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我国古代的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鹭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成为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这一名篇,看看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二、展示目标:

1.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熟练朗读课文,积累生字词。

三、电脑示图解题,作者及文体简介。

岳阳楼楼址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北的巴丘山下,其前身是三国时期吴国都督鲁肃的阅兵台。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张说在阅兵台旧址建造楼阁,取名“岳阳楼”,常与文士们登楼赋诗。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滕子京谪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滕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像,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拥有宽阔的胸怀。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作者简介:《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四、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把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标注出来,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解决,解决不了的字词在小组内交流,6分钟后看谁完成的最好。

1.学生自学文本,按指导要求完成上述问题。

2.小组内朗读交流,相互质疑答疑。

3.课上交流,教师指导。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谪()守朝晖()夕阴霏霏()薄暮冥冥()

霪()雨心旷神怡()皓()月宠辱偕()忘

潜行()浩浩汤汤()潇()湘

(2)每组出一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学生点评。

4.教师明确:

(1)朗读时应注意节奏。本文骈散结合。读骈句,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其余按意义划分,不要读破句。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邻的两组骈句之间,要有稍长的停顿。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熟练朗读下列四字短语: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淫雨霏霏阴风怒号浊浪排空薄暮冥冥樯倾楫摧虎啸猿啼

满目萧然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一碧万顷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把酒临风喜气洋洋

五、综合训练

1.文学常识填空:

(1)《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_______,字______,_______朝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__家。

(2)岳阳楼与武汉的___________、南昌的__________合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2.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汤_____晖_____涯_____楫_____芷_____潜_____薄暮冥冥_____汀____旷_____嗟_____樯_____谪守____属予作文_____浩浩汤汤__________

若夫霪雨霏霏______________岸芷汀兰_________郁郁青青____潇湘______

2.下列句子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先/天下/之忧/而忧D.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收获?那位同学说一说,(找学生说)其他同学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写在笔记本上。

七、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前三段。

(2)巩固文学常识及生字词。

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作者被贬,受朋友之托作记。

识记生字词:谪守怒号予观夫属于作文偕忘

樯倾楫摧浩浩汤汤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及作者的相关的知识,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名篇,学习它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志向的。

二、展示目标:

1.翻译课文一、二、三、四段。

2.理通文意,掌握文中实词。

三、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翻译这两段,如遇有不会的词,可在小组内交流,同时思考:1这一节告诉我们哪些信息?2、请说说你所了解的“唐贤今人”吟咏岳阳楼的“诗赋”。3、课文第二段描写了洞庭湖怎样的胜景?(8分钟后,看谁完成得最好。)

1.学生自学文本,思考并解决上述问题。

2.交流研讨,教师巡视指导。

3.质疑答疑,教师明确。

(1)解释语段中加粗的字词,翻译划线句。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酒,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词语解释:

属:极:越:具:衔:

谪守:旧制:胜状:大观:然则:

浩浩汤汤:迁客骚人:

2.翻译下列句子: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a、哪些语句记载滕子京的政绩?

讨论并归纳: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b、“属予作文以记之。”中“之”指代什么?

讨论并归纳: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c、哪些句子写岳阳楼大观?

讨论并归纳:(洞庭湖全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湯湯,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为什么略写岳阳楼之大观?

讨论并归纳:前人之述备矣。

e、第二段哪两句话引起下文情景交融?

讨论并归纳: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四、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翻译这两段,如遇有不会的词,可在小组内交流,同时思考:1.第三段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有何特点?2.面对此景,“迁客骚人”生出怎样的情感?3.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节的意思。5.第四段描写景物的句子有哪些?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有何特点?6.面对此景,“迁客骚人”生出怎样的情感?7.为何会产生这种情感?8.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节的意思。8分钟后,看谁完成得最好。

1.学生自学文本,思考并解决上述问题。

2.交流研讨,教师巡视指导。

3.质疑答疑,教师明确。

(1)解释语段中加粗的字词,翻译重点句。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词语解释:

霪:霏霏:开:排:耀:斯:国:

景:翔集:锦鳞:芷:

句子翻译: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a、描写洞庭湖阴天景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讨论并归纳: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b、描写洞庭湖晴天景色。

讨论并归纳: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c、迁客骚人悲的感情?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d、迁客骚人喜的感情?

讨论并归纳: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e、“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之为”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五、综合训练:

1.给加点着重号的子注音。

谪守()霪雨霏霏()()岸芷汀兰()()

樯倾楫摧()()浩浩汤汤()阴风怒号()

2.解释加着重号的词。

①增其旧制()

②前人之述备矣()

③沙鸥翔集()

④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3.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①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文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②从时空两个角度描写洞庭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③“前人之述备矣”与上文“____________”一句照应。

④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古仁人内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翻译下列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简练的语句概括每一段落的含义

第一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前四段,你们有什么收获?那位同学说一说,(找学生说)其他同学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写在笔记本上。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前四段。

2.把前四段的译文写在作业本上。

板书设计:

岳阳楼记

范仲淹

作记缘由————重修岳阳楼,

总写洞庭湖———岳阳楼之大观

迁客骚人————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第三课时

一、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前四段,了解了作者的作记缘由,领略了洞庭湖的胜景,感受了迁客骚人览物的悲喜之情,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五段,体味作者阔大的胸襟。

二、展示目标:

1.翻译理解第五段,体味作者阔大的胸襟。

2.学习文章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结合的写法。

3.理解作者阐述的主要观点,领悟文中警句的思想光彩。

三、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五自然段,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翻译这一段,如遇有不会的词,可在小组内交流,同时思考:1.“二者之为”具体指哪两种心情?2.哪些句子体现了作者阔大情怀?哪句话体现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3.“进”“退”指代的内容分别是什么?4.最后一句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8分钟后,看谁完成得最好。)

1.学生自学文本,思考并解决上述问题。

2.质疑答疑。

3.交流研讨,教师明确。

(1)解释语段中加粗的字词,翻译划线句。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解释词语:

予:心:进:退:微:

翻译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斯人,吾谁与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讨论交流下列问题

a“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讨论并归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b“进亦忧,退亦忧。”中“进”、“退”各照应什么?“进亦忧”、“退亦忧。”各照应什么?

讨论并归纳: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作者的阔大胸襟,政治抱负?

讨论并归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警句、名句、劝勉滕子京的话、主旨句、中心句、观点)

4.分析重点段

(1)“古仁人之心”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古仁人”的忧乐观是怎样的?

讨论并归纳:先讲“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讲“乐”,“后天下之乐而乐”。

(3)“进”指什么?“退”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进”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上做官;“退”指“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上做官。

(4)“微斯人”的“斯人”指什么人?

讨论并归纳:指“古仁人”,也暗指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5)怎样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讨论并归纳: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l来源于民本思想。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表现他旷达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他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6)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是怎样推出这个警句的?

讨论并归纳:作者十分巧妙地利用设问方式逐层推进,最后才点出警句。先用比较方式设问,以“不以物喜……则忧其君”说明“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由此得出“进亦忧,退亦忧”的论断,突出一个“忧”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何时而乐”,使文章又推进一层。设问后而警句出现,给人印象极深。

四、自学指导(二)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认真梳理全文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中心,中找出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的句子,体会一下这几种表达方式是怎样巧妙结合的。在小组内讨论,5分钟后看谁完成得最好。

1.学生自学文本,思考并解决上述问题。

2.质疑答疑。

3.交流研讨,教师明确。

(1)学生笑组内交流。

(2)教师明确:

中心思想:通过对迁客骚人登楼时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政治抱负。

写作手法:

A对比

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

“古仁人之心”的内涵

阴天景色迁客骚人的悲

晴天景色迁客骚人的喜

B记叙、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备课指导


第六单元写景记游备课指导

一、单元学习要点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内容,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并能熟读成诵。

2.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

3.品味古诗词名句的思想感情,结合亲身体验加深理解。

二、学习要点解析

本单元诗文以山水游记散文为主,这些借景抒情的佳作,有的表达怨愤抑郁之感,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乐,有的抒发闲适之情。学习本单元,要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文意,感受、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能熟读成诵,领会课文优美的意境。并能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等资料,初步学会欣赏、品味诗文中的名言佳句。

三、教学建议

1.注重诵读,在流畅诵读的基础上,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及艺术风格。古诗文的学习,诵读是十分关键的环节。课文内容的理解,作品美感的熏陶和感染,都必须在流利诵读的基础上,才能展开的。诵读的形式可以多样,如首字串连法,完形法,补充法,排除法等,以激发诵读的兴趣,培养语感。

2.继续培养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的能力。并在义项确定不了的时候,和同学讨论交流,对于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帮助很大。

3.采用比较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种比较可以是课内几篇文章之间的比较,可以是课内与课外相关内容的文章的比较。

四、自主学习思路探究和拓展迁移设计

《小石潭记》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

2.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3.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4.你最欣赏哪些语句,为什么?

课外阅读“永州八记”中的《钴姆潭记》

提示:课文以游踪为序采用移步换形,依次写景组织材料。写小石潭,先写水声,后写潭中景物。写潭中景物又先写“近观”(水、石、树、鱼),后写“远望”(水源),最后概写环境,引发感触。作者抓住了小石潭潭小、水清、石奇、鱼多等特点,表达自己怨愤抑郁之感。

《岳阳楼记》

1.作者认为古仁人之心和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不同在哪里?

2.你认为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3.课外可以诵读杜甫的《登岳阳楼》或余秋雨的《洞庭一角》。

附: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提示: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往往因个人遭遇或外物的触发而变化;古仁人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者通过这样的对照,否定了迁客骚人的悲喜观,进而,作者又以古仁人的名义引出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见解,表明自己不为个人得失而悲喜,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

《醉翁亭记》

1.全文以“乐”为线索,作者到底在“乐”些什么呢?读后请找出有关语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2.与黄庭坚改写此文而成的一首词《瑞鹤仙》进行比较阅读,说说你喜欢的是哪一篇?为什么?

提示:课文以“乐”为线索,分别写了“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太守乐”。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题。

《满井游记》

1.第二段中作者描写了哪些初春的景物?有什么样的特点?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本文直接抒发作者心情的语句有哪些?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变化?

提示:课文先写全景,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了“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特点,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

《诗五首》

《饮酒》

1.“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是什么?

2.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背诵王维的《渭川田家》

渭川田家

作者: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歌式微。

《行路难》

1.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的吗?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2.你能说说吕尚、伊尹的故事吗?作者为什么提到他们呢?

3.课外抄一抄、背一背李白的《蜀道难》。

《己亥杂诗》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你怎么理解?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2.挑选《己亥杂诗》中你喜欢的来背几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情景?在这样的困境中诗人却有怎样的情怀?

2.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

《白雪歌送五判官归京》

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边塞风光?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它。

2.读这样的送别诗给你怎样的感受。

3.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比较这首诗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异同,以加深对这类古诗的理解。

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第四单元教案


一般给学生们上课之前,老师就早早地准备好了教案课件,大家静下心来写教案课件了。必须要写好了教案课件计划,未来的工作就会做得更好!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第四单元教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八年级下第四单元教案

《云南的歌会》

一、教学课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云南的歌会》

二、授课学时:两课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能力目标: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

重点:

1、理解课文所写的三种场合中唱歌的不同情境,体会内容和写法的上的差异。

2、深入理解云南歌会所蕴含的美。

难点:

揣摩语言,品味文中人物描写和场景描写的妙处。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本文所写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充满了情趣,根据文章这一特点,我将充分发挥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作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借助多媒体等电教手段,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探究、研读、讨论来使学生深入体会云南歌会的美,理解课文的深刻含义。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在地理课中,我们已领略过美丽的西双版纳那热带雨林特有的自然景观和别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也经常在电视中欣赏到傣族优美的孔雀舞和热闹的泼水节。今天,我们将要学习沈从文先生的《云南的歌会》,作者独具匠心地为我们展示了云南这个多民族地区的另一种风情——歌会,下面让我们跟随沈从文先生的脚步,在“月光下的凤尾竹”的乐曲中去神游云南歌会,去品味人生的美好,生活的美好。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yí)西譬(pì)喻糯(nuò)米蹲(dūn)踞

忌讳(huì)酬(chóu)和铁箍(gū)熹(xī)微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的)。淳朴:诚实朴素。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忌讳:忌怕而隐避。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2、学生在背景音乐中朗读课文,要求读完课文后能说出自己通过本文对云南的歌会有了哪些了解。

本文以老练而又富有表现力的文字描绘了云南歌会的三种形式,这是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就可以获取的信息。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时应引导大家注意每种歌会形式的特点,如:每个场面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并总结归纳:

山野对歌——对歌具有对抗性质,才智大比拼;

山路漫歌——即兴自由歌唱,发乎性情,自然成趣;

金满斗会——民歌传承,是一间传授民歌的课堂。场面宏伟,气势壮观。

3、学生根据以上感知整理全文结构:

总起全文(1)

山野对歌(2~3)

分写三种场合的歌会(2~5)山路漫歌(4)

金满斗会(5)

(三)赏析品读课文:

1、文章对三个歌唱场面的描绘在内容上各有侧重,而在写法上也是各不相同的。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第一个场面――山野对歌,去感受那一股扑鼻而来的浓郁的乡土气息。指名朗读2~3段,要求其余学生思考作者通过什么方式表现山野对歌并做批注。

(学生不难看出“山野对歌”这一片断首先介绍了对歌的地点和内容,然后主要通过描写对歌中的年轻女子的动作、神态、外貌来表现山野对歌的热烈与欢快。)

教师导引:

(1)、同学们注意,由于云南少数民族生活在大山、丛林里,所以对歌地点就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这就是“山野对歌”。

(2)、我们先来听听“对调子”都唱些什么?(唱的多是情歌酬和)

(3)、“多”字说明什么?能不能去掉?(不能。“多”说明“对调子”多数以情歌为主,但也有其他方面的内容。)

(4)、既然“对调子”多唱情歌,那么它采用什么方式唱歌呢?(或见景生情、或提问、或互嘲互赞)

(5)、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对调子”都是什么大比拼?(机智才能)

(6)、这里作者着重写了“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的情景。请同学们齐读这个内容,看看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刻画这个年轻妇女?(动作、神态、外貌)

(7)、其中第三段作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了人物的外貌,分别从面容、牙齿、衣饰特别是对衣着的描写,你觉得这个少数民族农村妇女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性情开朗、活泼、聪明、手脚勤快)

(8)、在这个对歌场面中,作者侧重写了唱歌人,有什么作用?(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明确:这是以人衬景的写法,表现出山野对歌的热烈与欢乐。

2、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直观的去理解对歌时人物的情绪,可引导学生模仿《刘三姐》即兴对歌(多媒体播放《刘三姐》对歌的片段)

3、集体朗读2~3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云南的歌会》,理清了文章脉络、感悟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请同学们思考回答:文章首先总写对云南的感受和认识,然后在“歌会”的大标题下,描绘了哪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每个场合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生答)看来,同学们已经很好的掌握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对云南的歌会也已经有一定的了解。

(二)研读品味4~5段

1.赏读“山路漫歌”。

(1)、默读第4段,勾画出好词好句,并与同学分享。

我们再来看看那些赶马女孩,听听她们都唱些什么歌?(悦耳好听的山歌)

她们的歌声充满一种什么样的美?(淳朴本色美)

现在默读课文第四段,感受那一种离尘世很远,离心灵却很近的美。并勾画出好词好句,等会让大家分享一下。(提示:我们可以抓住动词、形容词、副词和修辞手法来赏析好词好句)

例: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用了拟人修辞,显得活泼生动,它的蓝色令人疑心“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更是奇特的联想,让人感受到花的灵性和花色的纯净。又如,“最有意思的是云雀……”中,“起飞”“扶摇”“盘旋”“唱歌”“钻”等动词把云雀轻捷的身姿、悦耳的鸣叫描绘得栩栩如生。(教师在让学生说得尽兴时提醒学生注意:本段要表现的歌会形式是什么?写人们唱歌的有几句话?写环境的又有几句话?目的是引入下一环节的讨论。)

(2)、讨论:本段写赶马女孩唱歌仅三句,却用了许多优美的语句描写由呈贡一路进城的景色。这是否偏离了“山路漫歌”的“歌”字?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白:这些优美的语句描写出了当地优美的环境,自然环境之美与歌声之美相得益彰,浑然天成,只有这一方水土才能孕育如此美妙的歌。为“赶马女孩的歌唱”创设了一个动人的场景。在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女孩,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山鸟的鸣唱,与“赶马女孩的歌唱”交相应和,交织成一支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

总之,这些内容既是对“赶马女孩的歌唱”的真实写照,又是对中心的铺垫,还是一种烘托映衬――以优美的环境映衬优美的任务优美的歌!板书:以景衬人

(3)、拓展想象:请同学们猜想一下,赶马的女孩会唱什么?(自由讨论)

(4)、齐读第4段。

2、赏读“村寨传歌”

(1)、老人常说“十年难逢金满斗”,齐读第5段,将“金满斗会”与前两种形式的歌会比较,说说“金满斗会”的难得之处在哪里?

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特点:

场面盛况空前

人多:集合了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

时间长: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

盛妆:和逢年过节差不多,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

B、传承民族文化——由老一代汇集记忆中充满智慧和热情的东西,全部传给下一辈。

(2)、齐读第5段。

(三)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如有时间可简单介绍《边城》与凤凰)

(四)总结

赏读《云南的歌会》这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我们似乎与作者进行了一次云南之旅。在作者引领下,我们对自然、对人、对艺术进行了一番品味,我们领略到了我国民歌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同时在作者的笔下,我们读出了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同学们,生活就像歌声一样美好,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也热爱那美丽浓郁的民俗文化吧!

(五)拓展延伸

播放剪辑好的相关音像资料

1.趣味竞猜:所播放的音像片段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或地方的民歌?

(如:《阿诗玛》—彝族,《五朵金花》—白族,四川的“跑马溜溜的山上”、陕北的“信天游”、内蒙古的“敖包相会”、新疆的“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

2.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其他民俗文化现象。

(六)作业布置

1、课后练习第二题,体会不同的人物描写

2、学唱一首民歌

《端午的鸭蛋》

王诗路

一、教学课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七课《端午的鸭蛋》

二、授课学时: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能力目标:诵读课文,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端午风俗,感受鸭蛋包含的文化意味和民俗风情,提倡珍惜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情感。

难点:

品味本文平淡自然而有韵味十足的语言特色。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谈话激趣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拓展延伸法等。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国自己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08年五一的7天长假被取消,但同时增加了三个传统节日假,分别是(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大家回忆一下在过这些节日的时候家里都会有哪些习俗?

今天,我们就随作家汪曾祺一起去江苏高邮,不但看看那儿的端午风俗,还要尝尝他们端午的鸭蛋。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自由快速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2、检查学生自读课文情况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门楣(méi)苋菜(xiàn)籍贯(jí)硝药(xiāo)

腌腊(yān)络子(lào)大襟(jīn)车胤(yìn)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城隍: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

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3、再读课文,用勾画圈点的方式思考:(先独立思考,再邻座二人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①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②作者家乡的鸭蛋有什么特点?

③作者笔下的端午的鸭蛋有哪些情趣?

明确:

①作者家乡的端午共有七种风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②作者家乡的鸭蛋有三个特点:质细、油多、蛋黄红。

③作者笔下的端午的鸭蛋情趣有:挂“鸭蛋络子”、挑鸭蛋、吃鸭蛋、做鸭灯。

4、在上述三个问题的解答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端午的风俗①―――家乡的鸭蛋②③―――端午的鸭蛋④⑤

(三)、品读课文

1.让学生从课文的三个层次中任选一层,先同桌二人练读,再自主全班示范朗读。师生共同评点,并交流阅读感受。

如:一个小小的鸭蛋,作者却写得有滋有味,用了一些方言,挺有地方色彩的……

2.教师先肯定学生们的感受,并介绍汪曾祺的创作特点:

汪曾祺长于江南,定居京城。翻阅他的作品,不乏风和日丽、小桥流水的江南秀色和小四合院、小胡同的京城一景,极少见到雷霆怒吼,阔大无比的壮观场景。他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领悟和审美发现,从小的视角楔入,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考辞典故,即兴偶感,娓娓道来,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成就了当代小品文的经典和高峰。

汪曾祺曾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

3.师生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1)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为什么要先写端午节的风俗?

明确:

①、第一段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开头,介绍了“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风俗;又列举了“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这两种较为独特的风俗。

②从文章思路来看,先谈端午风俗很有必要。文题为“端午的鸭蛋”,因此,首先必须先写端午风俗,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再写到“十二红”,写到“咸鸭蛋”,于是水到渠成地转写“端午的鸭蛋”;从写作手法上,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就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

[过渡:看来在家乡端午的众多风俗中,作者对鸭蛋情有独钟,想来它必定有什么独特的滋味令作者魂牵梦萦吧。]

(2)思考:高邮鸭蛋有什么特点?为何引用袁枚的《腌蛋》、否定北京的鸭蛋?

明确:

蛋白柔嫩、油多、黄是通红的“双黄蛋”(总:质细而油多)

(可通过引导回忆尝过或见过的鸭蛋加深印象)

[过渡: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读出汪先生的一个心愿:让高邮鸭蛋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同学们你能否用一句话替汪先生宣传他家乡的鸭蛋。(学生交流,然后进行即兴回答)]

如:

高油,高油高邮的鸭蛋很多油

高邮鸭蛋谁吃谁知道

高邮油高鸭蛋中的大金蛋

日啖鸭蛋三两个,不辞长作高邮人。

(评出最佳语句)

[过渡:其实,在很久以前就有人为它作了宣传,他就是袁枚。我们读读他是怎样宣传鸭蛋的。(学生读引文,然后讨论问题)]

②引用袁枚的《腌蛋》,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引用他的文句,更可以增添文章的古雅之气,避免了行文的单调死板。而且袁枚对于咸鸭蛋的见解,与作者暗合,所以作者要说到袁枚。说自己不喜欢袁枚,体现了作者率真的个性。同时也说明高邮鸭蛋历史悠久,闻名全国。否定北京的鸭蛋留露出对家乡由衷的喜爱之情。

(3)思考:端午的鸭蛋着重写鸭蛋络子、吃鸭蛋、玩蛋壳,为什么写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行文活泼生动。充满童趣,抒写了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留恋、对故乡的热爱、眷恋之情。

(四)、口头表达

现在有一位外地游客想请你介绍南川的风俗,你会重点介绍什么,怎么介绍?

(五)、课堂小结

家乡的鸭蛋是与众不同的,声名远播的,历史悠久的,吃法多样的,美味可口的,色彩鲜艳的……一提起家乡的鸭蛋,作者就用那平淡自然而又韵味十足的语言诉说内心的赞美和自豪。这种赞美,这种自豪都缘于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缘于那深深的故乡情结吧。(板书:故乡情结)

写鸭蛋——抒故乡情,这种写作方法是:借物抒情(板书:借物抒情)

(六)、课堂延伸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端午佳节。然而在07年端午节来临之际,忽然有“可靠消息”(《人民日报》)说,这个我们的传统节日,亚洲某国家(指韩国)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并且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你对此有何看法?

学生交流,小结

1、果真人家要申报,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尽管这节日的“出生证”在我们这里,但谁叫我们这几年连粽子都懒得吃了,而人家却有“规模和气派”地发展起“端午文化”了呢?

2、端午节等会不会被“端”走,根本还在于我们对待传统节日的态度问题,那就是我们对待民族特色的文化是不是热爱,以及热爱到何种程度。

3、与情人节、圣诞节等一系列洋节近年来在中国的火爆热闹相比,端午等中国传统佳节实在是太冷清,太受冷落了。

小结:看看我们自己,一提起吃就是肯德基,一提起穿就是耐克,一提起节日首先想到的就是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再对照对照作者,有谁今天还这样虔诚地吃鸭蛋?有谁把端午吃鸭蛋还当作一种幸福和快乐?有谁还在一年之中早早地期待着端午节幸福地到来?我们看看屈原是怎么死的,人们为什么纪念他,就会明白端午节一旦流落异乡我们失去的将会是什么。因此,我们要热爱,要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板书:珍视传统文化)

(七)、作业布置

1、搜集关于端午节传说

2、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把你在中秋节中记忆犹新的一件趣事、一种美食写成200字左右的片段。

《吆喝》

一、教学课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八课《吆喝》

二、授课学时: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作者。

2、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作者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事物的方法。

能力目标:揣摩语言,体会吆喝声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写“吆喝”时的内在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开展记录街头吆喝声并整理的语文活动,为抢救文化遗产做贡献。

重点:

1、把握文章的结构,学习作者剪材组材的技巧。

2、品味语言,理解作者的内心感受。

难点:

开展语文活动,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本文所写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富有表现力,充满了情趣,根据文章这一特点,我将充分发挥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作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借助多媒体等电教手段,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探究、研读、讨论来使学生深入体会北京吆喝声的情趣,理解课文的深刻含义。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放一段带有老北京方言特色的录音或音乐,看大家是否听得出。“京片子”或者“京味儿”,比如北京人的那张嘴呀,不但能吃、能喝、更能说。今天我们就来听听老北京最有特色的声音——吆喝[板书]。

(二)作者简介

萧乾——原名萧秉乾,生于北京,蒙古族。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主要著译作有《梦之谷》、《人生百味》、《尤利西斯》等。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提示一些字词的读音:

囿(yòu)钹(bō)招徕(lái)铁铉(xuàn)隔阂(hé)

饽荠(bíqí)秫秸秆(shújiēɡǎn)馄饨(húntún)

钳形(qán)佐料(zu)雪花酪(Iào)蘸(zhàn)卤煮(I)

2、整体感知

(1)作者在文中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吆喝声?

明确:大米粥、油炸果、青菜、花、馄饨、硬面饽饽、还有烤红薯、青菜、小金鱼儿、蛤蟆骨朵儿、乞丐、荷叶糕等

可见老北京吆喝玲琅满目的商品真是应有尽有。借用《口技》里的一句话,形容就是“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2)吆喝这么多东西,读起来却杂而不乱,作者是如何有条不紊地把它们一一描绘出来的呢?(写作顺序)

明确:本文介绍了旧北京城大街小巷一年四季、从早到晚各种各样的吆喝声。

(四)、赏析课文

1、全文提到的吆喝中关于哪一类的最多?(吃食)在这些吆喝中让你最想吃的是哪一种?试试你来叫卖一次,注意吆喝的特色。

2、这小小的吆喝词,真可谓手法多样,贴切生动,不时借个比喻、拟人、来点夸张;不仅写味儿、还写形状、写色彩。平实中透着儒雅,质朴又不失鲜活。这些诱人的吆喝,老北京人可不是读出来的,他们是……唱出来的!

找出作者写的怎样唱出吆喝。

3、欣赏老北京吆喝声。

(五)、问题探究

1、北京街头卖东西的有很多,为什么作者只介绍了其中的几种吆喝,其余的只简单的说他们卖什么。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学生自由发言。

从全文看,作者有较高的对材料加工裁剪的写作功夫。如何合理介绍说明纷繁复杂的事物,本文为我们作出了示范。

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声会吓了个马趴?

作者上文有交代“我怕听那种忽高忽低的”,对卖荷叶糕的吆喝声“特别害怕”,所以当有人在背后突然发一声喊,自然很可能会“吓了个马趴”。这样写也有一些幽默调侃的用意。“等我站起身来,他才用深厚的男低音唱出‘荞麦皮耶’”一句就十分幽默风趣。

3、作者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六)、拓展延伸

1、回忆你儿时所听到过的吆喝声与同学们交流。

2、现在你的身边是否还有这样的吆喝声?

(七)、课堂小结

本文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此外,文章在结构的安排上也颇有独到之处。

(八)、作业布置

1、收集现在还存在的吆喝,记录下来

2、以“我们身边的广告”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可以是调查报告,可以是散文小品,也可以是相声等其他形式)。

《春酒》

一、教学课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九课《春酒》

二、授课学时: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品味文章的关键性词语和句子,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2、理解文章表达的思乡这一主旨。

能力目标:

1、根据积累的生活经验,创设阅读氛围,领悟文章的意蕴。

2、通过分析课文,体会琦君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流畅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文中所表现的故乡的风俗之美、人情之美,品味文中所表达的浓浓的思乡之情,从而获得美的情感体验。

重点:

1、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

2、理解作者通过叙述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

难点:

体会琦君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流畅的特点。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情景教学法、朗读教学法、讨论质疑法、品读鉴赏法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导语: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从小到大,我们都是伴随着这些年年依旧的节日,和亲人一起度过的。在这些传统节日中,同学们最盼望的无疑是春节。春节不仅有玩的、吃的、穿的,更有压岁钱,可以买很多想要的东西。但每个地方过年的风俗又不尽相同,那么浙江温州一带是如何过年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琦君的《春酒》。

2、作者简介:

琦君,1918年出生,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三江大学中文系。1949年赴台湾,后定居美国。琦君以撰写散文开始她的创作生涯,而她现在已成散文大家。她的名字总是与台湾散文连在一起。琦君出版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是电视连续剧《橘子红了》的作者。其作品多以儿童故事为主,大半以她家乡浙江温州为背景,作品中的那些风土人物勾画出一副中国农村社会的朴素生活图景。琦君的作品,有与人不同的独特风格。特别是散文,作品中那股真挚的情意,感人至深。再加上笔致婉约,使文章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二)、整体感知课文,体味作者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配乐《思乡曲》)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划出你认为能表达思乡之情的句子。

2、想一想,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指导:

(作者不仅仅是怀念家乡的春酒,文中主要通过春酒写故乡的风俗美、人情美,写自己对家乡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其间流淌着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是对一种让人难忘的生活的深情怀念。)

(三)、指导学生分组合作研讨课文

1、作者在文中叙述了儿时在故乡的哪几件事?这些事都是作者家乡的风俗,你喜欢这儿的风俗吗?为什么?

板书小结: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风俗美

2、在这几件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板书小结:母亲“我”阿标叔乡邻乡亲

3、作者用一些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描写风俗。请你找出来,并谈谈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1)、母亲

①“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是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

②“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喜气。”

小结:突出母亲热情好客、慷慨大方。

(2)、花匠阿标叔

“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兴高采烈”。

小结:突出花匠阿标叔的热心。

(3)、乡邻乡亲

①“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

②“席散时,会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

③“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小结:表现了乡亲们的热情大方。

(4)、“我”

①“尤其是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②“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

小结:表现我充满了童真童趣。

4、通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你对这些人物也有自己的看法,请谈谈!学生讨论、交流:

师指导要点:人情美(板书)

5、作者为什么能在几十年之后对家乡的过年时的生活细节记得那么清楚,描写得那么细致呢?

指导要点:对故乡有感情。

问:对故乡的什么有感情呢?

指导要点: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也表达了游子殷殷思乡之情。

问:所以“春酒”是一杯什么样的酒?

指导要点:怀旧思乡的酒(板书)

(四)、迁移扩展

思乡是远离故乡的人都会产生的一种思绪,余光中的《乡愁》为什么能有这么广的影响,就是因为它道出了许多游子的心声。叶落归根,这是人之常情,对故土的眷恋,是任何人也无法割舍的情感。你读过这类作品吗?把你所读作品的内容说给同学们听一听。

1、余光中《乡愁》……

2、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李白《静夜诗》

4、杜甫《月夜忆舍弟》“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5、马致远《秋思》

6、苏轼《水调歌头》

(五)、总结

琦君说过:“人和花草树木一样,都有自己的根。”是啊!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有谁能够忘记生养自己的故乡呢?,远离故乡的人,无论与故乡的距离有多远,总不会忘记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亲人、故乡的一切。每年春节前夕,离家的人尽管票难买、车难乘,但家还是要回的。父爱天高,母恩难报,最难忍受思乡情。这是五千年中华文化积淀下来的中国人最深厚的情感基础。事实上,正是这种特有的情感基础,才让我们中华民族一代一代繁衍壮大,成为伟大的民族。

(六)、作业:

积累“思乡”的诗句。

研讨与练习

预习新课

(七)、播放《思乡曲》结束这一节课

《俗世奇人》

一、教学课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十课《俗世奇人》

二、授课学时: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曲折有致安排情节的结构方法。

能力目标:

熟读课文,理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对文章的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培养重视、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

重点:

体会本色朴素、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特色。

难点:

学习曲折有致安排情节的结构方法。

四、教学手段与方法

1、朗读法。知道学生朗读,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声调、语气,读出情趣,要读得活灵活现、声情并茂,并联系表情朗读。

2、讨论点拔法。本文文字浅显,故事生动,阅读障碍不大,教学中宜用学生自主活动、合作研究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品读法。集中鉴赏本文独特的语言风格,揣摩语句的丰富意蕴,可口头评析,也可联系写简短的评析文章。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也许不会忘记那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吧。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形象地再现了苏轼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奇绝!妙绝!今天,我们再来见识两位高人,他们就是冯骥才笔下的刷子李、泥人张。

(二)、课前口头演讲,徽剧奇人绝技

多媒体播放话剧《俗世奇人》片断。

学生讲述课前搜集的奇人高手的故事,教师也可介绍冯骥才《俗世奇人》中的其他人物,如:酒婆、张大力、青云楼主、牙医华大夫等。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范读,学生循声低和,初步感知问意。

2、学生联系表情朗读,要求读出声调、预期,要读得活灵活现,声情并貌,读出单口相声的味道来。

3、学生自荐,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其余同学评点。

教师也可示范朗读文章片断,如“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站者。”顺势作朗读知道:朗读时对于“绝活”“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等词语则应该用降调,应读出没落、受窘的情状,还应该表现出“码头”对他们不屑一顾的神情;可辅以一定的手势动作以增强表达效果。

4、学生大声读课文,力求表现最佳水平。

(四)、课堂小结

《俗世奇人》奇绝!妙绝!奇在人物,妙在情节、语言。做派奇的刷子李,行事奇的泥人张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冯骥才先生写人虚实的高潮技艺更让我们拍案称奇;那津味十足、本色朴素而又幽默传神的语言更是余音绕梁,历久不绝。读这样的作品,如夏日饮冰茶,爽口又爽心。

值得人深思的是该如何保护这些无形的民间文化遗产,我们该做点什么?从冯骥才先生充满睿智的文字中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让我们勇敢地承担起这一责任,为文化大厦添砖加瓦,为文化巨轮保驾护航!

(五)、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小组讨论,大家共同明确。

1、如何理解题目中的“俗事”“奇人”?

2、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都是“奇人”,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

3、本文在清洁结构有什么特点?

4、文章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六)、体验与反思

1、学生推选班里有绝活的小能人上台展示才艺。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特征,写一篇人物速写。

3、学生读自己的文章,然后集体评议。

(七)、布置作业

1、整理课上的“人物速写”片断,把它收藏在《成长的足迹》中。

2、课外阅读冯骥才《俗世奇人》中的其他篇章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280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