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连加

老师在上课时经常会遇到难解决的问题而耗费半节课的时间吧,即使每天晚上一两点都要坚持制定出一份最详细的教学计划。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连加”,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详细介绍:

课题:连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个竖式计算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熟练地运用凑十法,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点

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哪一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演示课件“连加”】

1.板演

请同学说计算过程,最后说说笔算加法的法则,教师贴出: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2.口算

682=579=375=674=

149=355=486=892=

87=76=58=46=

95=75=38=47=

找两名程度差不多的同学,同时做左右两组口算,问左边做得快的同学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快.(左边把能凑成十的两个数先加,再与另一个数相加,这样算得快)看右边一组,问:从得数上看与二十以内的口算有什么不同?(10以内的两个数相加得数永远不会超过20,而三个数相加,就有可能超过20了)

4.小结引出新课

师说:两个数相加的笔算加法这部分知识大家掌握得很好,如果三个数连加你还会计算吗?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连加.(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6【继续演示课件“连加”】

(1)出示袋子图

(2)看图说图意,列出算式88+97+105=

师说:以前我们算三个数连加,要用两个竖式,从这节课开始,为了简便,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进行计算.

(3)教计算方法

师说:谁能把它写成竖式的形式?一人板演其他同学在课堂练习本上写.教师强调相同数位对齐.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总结:以前我们学过两个数相加满10,向前一位进1,现在个位三个数相加满20,就要向十位进2.那么笔算加法的法则第三条应该怎么改一改呢?教师用红笔在法则第三条上改:

板书:(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

2.反馈练习.【继续演示课件“连加”】

(1)教师板书702+2984+368=

(2)引导学生交流,在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应注意的问题:

①三个数相加,能简算的要简算.

②三个数相加,和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教师巡视,如果发现问题考虑的不全面,教师可适当提示.

(3)师生共同计算.

引导学生回答:计算个位时,先把个位上的2和8加起来得10,再加上4得14.

教师同时用彩色粉笔把2和8用括线连起来,在得数的个位上写4,向前一位进一.

板书:

计算十位没有简便算法,学生直接口述.

教师板书:

引导学生回答:计算百位时,先把百位上的7和3加起来得10,9和进上来的1加起来也得10.

教师用彩色粉笔按回答顺序画括线.两个10合起来是20,在得数的百位上写0,向千位上进2.教师板书:

千位上结果是4(竖式板书完整)

引导学生归纳:计算连加法,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较简便.

启发学生表述: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较简便.(教师同时板书).

3.小结

师说:今天我们学的新知识是连加.做连加的题,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较简便.

(三)巩固反馈【继续演示课件“连加”】

1.先想一想怎样算简便,再口算

647=892=755=

1535=971=2397=

2.做一做

3.练一练

这四道题可进行比赛,让学生想办法,用凑十法把题算得又对又快.

4.笔算下面各题

48159+66=653+2185+924=247968+8293=

教师巡视,如发现学生数位对错,忘加进位的数,横式上忘写得数等错误,要帮助他们及时纠正.

板书设计

连加

682=579=3+75=67+8=

149=354=486=896=

87=76=58=46=

95=75=38=47=

96=55=39=28=

例688+97+105=290(千克)

702+2984+368=405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连加

精选阅读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应用题的对比


相信很多老师都希望自己的课堂上同学们能够积极的与自己互动。为此老师就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教案,以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你有没有为了一个问题而去做过一份教案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应用题的对比,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详细介绍:

课题:应用题的对比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和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正确解答应用题.

教学重点

掌握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两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学具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游戏活动,创设情境.

(1)启发学生根据两组人数不同的条件,提出问题,并口头解答,使学生明确,可以提出:

甲组有8人,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几人?

甲组有8人,乙组比甲组少2人,乙组有几人?

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2人,甲组有几人?

甲组有8人,乙组有6人,乙组比甲组少几人?

(2)通过游戏,互相议一议,你知道了什么?

数量关系一样,只是问法不一样.

②甲组有8人,乙组比甲组少2人,乙组有几人?

知道甲组人多,乙组人少,求少的.

③乙组有6人,甲组比乙组多2人,甲组有几人?

知道甲组人多,乙组人少,求多的.

注意: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限制,但教师重点训练①、②两种类型.

2.操作学具,巩固所学的数量关系.

(1)用学具摆一摆: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数量关系.

(2)同桌互相交流,知道了什么?

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学生操作和口述.

(二)探究新知

1.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例12)”,出示例12.

2.小组活动.

(1)教师继续演示课件“比一个数少几的应用题(例12)”,学生讨论两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通过讨论和看示意图,知道了什么?

使学生明确:两道题都是红花多,黄花少.

(3)想一想: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使学生明确:第一个已知条件相同;不同的是第一题的第二个条件是第二题要求的问题,第一题要求的问题是第二题已知的第二个条件.两题都用减法计算.

3.独立解答.

(1)填空(课本).

(2)订正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反馈练习:完成“做一做”.

独立填在课本上,订正时启发学生互相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全课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这节课学习什么,注意什么.

随堂练习

1.练习二十四第8题.

分组练习,组长带领同学订正.

2.练习二十四第3题改编为接力计算.

布置作业

1.有手风琴76架,电子琴比手风琴多18架。有多少架电子琴?

2.有电子琴94架,手风琴比电子琴少18架。有多少架手风琴?

板书设计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应用题的对比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人教新课标二下)


老师要承担起对每一位同学的教学责任,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这时就需要自己去精心研究如何做一份学生爱听老师爱讲的教案。让同学听的快乐,老师自己也讲的轻松。如何才能编写一份比较全面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人教新课标二下)》,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91、92、9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与独立性。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突出多样性算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口算的算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口算的算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清新的早晨,沉睡了一夜的小岛醒了,清清的水,绿绿的树,小岛多美呀!听!是谁在唱?(小鸟)你想去这座鸟岛看看吗,(想)巧极了,苗苗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们正要去呐,我们看看去,好吗?

二.教师引导主题图数学信息

1.码头上的人真多呀,你看到苗苗小学二年级的同学了吗?

2.二年级有几个班?(四个)你怎么知道的?(看班牌)

3.每个班有多少人?(23,31,32,39)

4.所有的同学坐一条船坐的下吗?(坐不下)为什么?(因为一条船最多能坐68人)

5.你怎么知道的?(船上写着限乘68人)

6.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68人以下可以,68人以上不行。)

7.四个班大约有多少人?(大约120人,因为120比68大的多,所以四个班同坐一条船坐不下)

8.不能一起乘坐一条船,他们会乘坐几条船,小朋友们能猜一猜吗?(2条?3条?…)

9.他们究竟要乘几条船呢?小朋友们,你想知道苗苗小学的老师是怎样让小朋友们乘船的吗?(想)

那就让我们接着往下看吧。

三.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一)不进位加法

1.二(2)班的小朋友先上了船,二(1)班的小朋友正在上船,站在岸上的老师问:二(1)班,二(2)班能坐下吗?

2.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引出算式:23+31=(课件出示)

3.你是怎么算的?(预见)

23+31=(1)1+3=420+30=5050+4=54

(2)23+30=5353+1=54

……

(二)进位加法

1.小朋友们,小精灵想知道:二(3)班和二(4)班合乘一艘船坐的下吗?谁来告诉他?

引出算式:32+39=(课件出示)

2.你是怎么算的?

32+39=(1)2+9=1130+30=6060+11=71(课件出示)

(2)32+30=6262+9=71(课件出示)

因为71人超过了68人,所以不能同乘一条船。

四.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一)不退位减法

1.一条船最多可以上68人,二(1)、二(2)班一共上了(?)人,这条船还可以上人吗?*(可以)

2.还能上几人?

引出算式:68-54=(课件出示)

3.你是怎么算的?

68-54=(1)8-4=460-50=1010=4=14(课件出示)

(2)68-50=1818-4=14(课件出示)

(二)退位减法

1.小精灵还想知道:二(3)班上了14人后,还能上多少人?

引出算式:32-14(课件出示)

2.你是怎么算的?

32-14=

(1)心里列竖式

(2)32-14=32-10=2222-4=18……

3.口算练习

在不知不觉中,小朋友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已经学习了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点出本课时知识课题)的知识了,还找到了不少好算法。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参加一个摘星星活动:给你一分钟,用自己喜欢的算法口算,当音乐响起时开始口算,音乐停止时,停下手中的笔。(课件出示做一做6道口算题,随之响起一分钟的轻柔音乐)

(关注所有的孩子,尤其要关注没有摘得6颗星的孩子,真诚的评价鼓励他们寻找自己的不足并帮助其树立信心。)

五.选择乘船的优化方案

小朋友们,要想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让我们继续关注苗苗小学二年级的小朋友。

1.二(3)班(14)人上了船,还剩(18)人,剩下的人和

二(4)班的同学还要坐几条船?(1条船)

2.为什么?

引出算式:18+39=57剩下的人只要坐一条船。

3.原来,苗苗小学的小朋友们是这样乘船的:一共需要两条船。

第一条船坐68个小朋友,第二条船坐57个小朋友。你猜对了吗?

4.第一条船还能上老师吗?(不能)老师们只能上(第二)条船了。你觉得这样乘船合理吗?(引起小朋友的争论)

5.小朋友们,现在离开船的时刻还有一段时间,不如我们来和苗苗小学的老师换换角色。如果让你来当小老师,你能想出更合理一些的办法吗?(学生讨论)

(学生们可能会从安全、师生感情、同学友谊、乘船限乘条件等因素出发,考虑出比苗苗小学老师们更加合理的方案)

预见方案:(1)、(4)两班合乘一条。

(2)、(3)两班合乘一条。

让学生说一说。

六.结束

小朋友们的办法真不错,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

让我们和苗苗小学的小朋友们一起去鸟岛吧!(课件出示鸟岛美丽的风光。)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本P91~105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估算。共安排了5个例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鱼计算起就铺垫作用。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单元教学重点:
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单元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单元课时安排:六课时。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91~93页。“做一做”以及练习十九1、2、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准备:题单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口算题目,并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口算:50+70300+600800-40030+40
200+700600+40080+9080-30
说出怎么计算的。
二、学习情境创设
1、春天到了,这节数学课老师安排就一次春游特别行动,你想参加吗?
2、播放展示动画。我们将去一个十分美丽的地方,一起去看看吧。
3、可是美丽的鸟岛却在海中央,我们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呢?
【设计意图】:由谈话引发去春游的愿望,抓住孩子的兴奋点,搭建生活平台,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师生互动活动
1、组织活动1——码头乘船。
(1)认真观看,回答问题。
二年级一斑有23人,
二年级二班有31人,
二年级三班有32人,
二年级四班有39人。
一艘船限乘68人。
(2)根据这些信息,想一想,我们在乘船时将碰到哪些问题?
学习不断提出问题,教师及时肯定,引导。鼓励拓展思路,尽可能多提出数学问题。
同时板书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让学生去寻找有用信息,收集信息,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培养估算意识。重点是口算方法。
(4)选择书上例1、例2的问题,加以解决。
先看第一个问题:四个班能合乘一条船吗?我们用举手的方式,认为不行的举手?为什么不行?说说原因。
23+31=
(5)互相交流算法。
3+1=420+30=5050+4=54
23+30=5353+1=54
31+20=5151+3=54
(6)同学们相到了那么多种方法,真能干!算一算:32+39=?怎么算的?说一说!
尝试计算32+39并说说算法。
(7)对比两个算式,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提醒:注意进位!
(8)引导完成。
(9)我们知道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合坐需54个位子,现在你能不能独立完成第3个问题还剩下多少人?
(10)二年级一班和二班合坐后,还剩14个座位,你想怎么安排?
32-10=2222-4=18
强调退位在头脑中算。
四、教学效果测评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集体评议。
1、练习十九第1题。
2、练习十九第2题。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的掌握。
拓展性学习
1、练习十九第5题
2、把3、6、9、12、15、18、21、24、27填在方格里,每行相加的和都是45。
五、课题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学习本节课后,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第二课时练习十九
教学内容:课本第94~95页。
教学目标:
1、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
教师准备:
练习十九第3题和第8题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引导学生完成口算题目,并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引导学生采用较简捷的方法计算。
2、引导学生完成“算一算”。
巡视、辅导。
帮助计算有困难的学生。
及时评价,表扬计算有进步的学生。
【设计意图】: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法。
二、学中做
1、组织活动1——买东西。
出示练习十九第3题主题图。
(1)观察练习十九第3题主题图。汇报看见的东西和价钱。
(2)列式计算。
58+25=83
(3)提示: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4)要是你来到商店,你会想买些什么?提出要求:
小组讨论,选出一个记录员,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
(5)组织学生进行汇报。
2、组织活动2——篮球比赛。
出示练习十九第8题的主题图。
(1)你看了以后有什么问题吗?
自己独立提出问题,然后同桌交流,最后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买东西的活动,复习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法。
三、做中学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6题。
(1)说说意图。
(2)独立计算。
(3)集体订正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题。
(1)用讲故事的形式说说图意。
(2)解决书上的问题。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能解决吗?
3、引导学生完成应用题。
引导读题、理解题意。
列出算式,正确计算。
【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总结所学的知识。
四、课堂总结。
要求学生完成数学日记的填写。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教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
教学内容:
课本96页例3。“做一做“第1、2题中加法,练习二十第1、2题加法。
教学目标:
1、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2、掌握竖式计算的规范书写。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对学生进行绿化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
1、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口算和笔算的算法。
教学准备:教材第96页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教师出示两位数加的算式卡片,让学生抢答。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说说图上的内容。
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现在搜集矿泉水瓶子的小朋友们遇到了一个难题,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3、出示问题:500个送一次现在够吗?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请一个同学板演,其余同学自己在练习上写出算式。
5、订正算式。
6、看看这两个加数都是什么数?
7、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几百几十的加法。(板书课题)
三、探究新知
1、现在我们再动动脑,想一想应该怎样计算。
2、提出要求:
(1)先独立计算。
(2)计算完成后同桌交流。
3、组织学生汇报。
用口算。因为18+34=52所以180+340=520
用竖式计算。百位、十位和个位分别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算起。
4、同学们能想到两种那么好的方法来计算,而且还提醒我们竖式应该怎样计算。我们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每个数位上的竖对齐,如果满了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5、但是老师还是有个疑问:为什么百位上不是4呢?
让学生回答:因为十位上的8+4=12,向百位进了1,百位上就是应该是1+3+1=5
竖式计算时进的1要写上,算的时候不要漏掉了。
口算180+340,算了18+34后要记得在末尾再写上0。
……
同学们很棒,那么你能提醒一下小伙伴们,我们在计算中哪些地方要特别小心吗?
四、教学效果测评
1、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第1、2题中有关加法的练习。
2、完成练习二十第2题。
(1)说说图意。
(2)根据图上问题列式计算。
(3)根据变化的数据进行计算。
五、拓展性学习
想一想:最小三位数加上最小四位数和是多少?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此类题大多学生都会算。所以我们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去探究,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不要去为学生设计“过渡题”“样板题”,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入教师预设的方法中。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分析,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或心服口服的认同书本上相对较好的方法。
如《万以内加法与减法》的例3,被减数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减法。因为被减数只有三位数,所以笔算原理与例2相同。在这里,教材安排了用多种方法计算,即竖式和口算,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就计算教学而言,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不仅纠正了“计算方法单一,过于注重计算技能”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鼓励了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计算经验,让他们继续去探究、发现、创造不同的算法。
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独立口算,并在小组内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的成果,体会到自主学习所带来的成功。出现了这样几种口算方法:
(1)把185看作200,500-200=300,因为多减了15,所以300+15=315。
(2)把185分成100和85,500-100=400,400-85=315。此外还有这样一种方法,虽然学生没有想到,我还是提示学生相处了第(3)种方法:把500看作485,485-185=300,因为被减数少了15,所以,300+15=315。当然,例3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有了例2的基础,例3的笔算也就不成问题了。我完全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并让学生自己上来把你的算法说说同学听听,再让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说说他的理由。
此节课,我也深深的感到,作为一名教师要有耐心,要把机会让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孩子在启发中互相创新,在启发中激起探究的热情。因为这种动态生成的效果正是我们所追求的。虽然对一时的“创造发明成果”还没有马上转化,但在这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发展,共同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本节课让学生了解每一种计算方法,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学生“多种选优,择优而用”的科学研究态度。同时当学生自己创造的算法被肯定时,他们幼小的心灵所萌发出的自我价值、学习信心、主动挑战意识等不也是课堂教学的成功所在吗?我认为这些才是提倡算法多样化乃至教学改革的真谛。

第四教时加、减法估算
教学内容:
加、减法估算(教材第98页例5,练习二十第5—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综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1、在具体的情站境中,掌握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教学难点:
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教学准备:教材第98页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近似数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60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米,
3.一台彩色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于近似数的复习引出加减估算的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尝试、交流、讨论中掌握估算的一般方法,体验估算策略的多样性。
二、新知研讨
1.引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大家都学会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下面还是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列表,“明明”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愿意试试吗?
2.出示问题。
展示例5如下的数据表,出示“明明”的问题:“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收集矿泉水瓶情况
第一周240个
第二周380个
第三周192个
第四周219个
3.讨论算法。先让学生明白:要解决明明提出的问题,不需准确计算,只进行估算就可以了。然后教师出示课题——加减法的估算。
4.探究估算方法。先让学生各自独立尝试着估计,在同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想的。然后全班交流。只要想的合理,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如:192+219=200+200=400,192+219=190+220=410
5.出示问题二。问:再收集多少个,又可以再送一次?让学生结合刚才自己估算得出的结果,回答还需多少个。其中可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算出,也可以用精确计算的方法算出结果。
6.延伸拓展。师: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能估算出结果吗?
三、形成应用
1.完成教材第98页“做一做”。独立估算,指名说一说各自的估算过程,结果是多少。
2.完成教材第100页练习二十第5题。先让学生说说题意,明白题意后独立完成。用连线的方式把鱼分装在两个筐里。
3.集体研讨完成练习二十第6、7题。
四、课题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课时几百几十的加、减
(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综合练习(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第3、4、8、9、10、11、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以及相应的估算。
2、使学生更加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只要合理就行,要与实际情况相符。
3、渗透培养学生将数学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能熟练计算几百几十的加、减。
2、能运用正确的估算策略进行加、减法的估算。
教学难点: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相关练习题的情景图,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算式卡。
教学过程:
一、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练习
1.完成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第3题。
教师分别出示数字卡片:650,200,160,280,450,以开火车的方式要求学生连续计算60+200-160+280-450,集体评价订正。
2.独立完成教材第101页练习二十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把结果直接填在书上,然后集体交流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笔算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1.完成教材第99页练习二十第4题。
(1)大屏幕出示第4题情景图,要求学生认真看图、读题。说一说题中说的是什么?怎样列式?
(2)讨论交流后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00—150=150(度),教育学生要保护自己的视力。
2.独立完成教材第101页练习二十第10题。
(1)大屏幕出示第10题的情景图,要求学生独立思考题意,独立列式解答,并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2)集体交流汇报。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列算式?结果是多少?然后集体评价订正。
三、技能训练。
1.完成练习二十第11题的估算。
先让学生独自估算,将结果写在书上,然后指名说一说估算的过程,引导其它学生评价该生估算是否合理,使学生理解估算策略的多样性。
2.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练习二十第8题。
大屏幕出示第8题情景图。引导学生分析出本题中的隐蔽条件:“小朋友已看的页码是142—143页”,进而一起估算出结果。
(2)完成练习二十第12题。
大屏幕出示第12题情景图,先让学生独立估算。学生估算结果后,引导学生对估算的结果进行分析,预测冷饮店叔叔第二天两种冷饮的进货情况。如,矿泉水比冰棍卖得多,第二天矿泉水要多进些。
【设计意图】: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巩固、深化知识的掌握。
四、练习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收集矿泉水瓶例5”是关于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内容,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估算,是标准明确提出的要求。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是这样做的。
创设情境,激活思维。这节课我通过熟悉的身边的生活事例-----收集矿泉水瓶入手,引导学生从统计表里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解决问题。
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探索估算策略的多样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探索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体验估算的全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并掌握一些基本估算方法和估算策略,表现在学生对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能选择恰当的算法,还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使学生对数的感觉得到提高。
培养应用意识,注意实际问题的解决。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估算方法和策略后,引导学生解决了“乘火车比乘飞机大约便宜多少钱”从而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估算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平常应该用数学的眼光去看生活,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还渗透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六课时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整理和复习(教材第102页内容,练习二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整理和复习以及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2、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估算策略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才能使估算结果与实际相等。
教学重点:
通过对本单元学习内容的整理和复习以及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和要注意的问题,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明确估算策略可以不同,估算策略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调整,才能使估算结果与实际相等。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及大屏幕出示相关的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准备学习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教材102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52+3586—3447+33
23+6962—1870—26
以开火车的方式口算,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口算的(口算步骤)。
2.总结归纳口算要注意些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3.口算练习。完成第103页练习二十一第1题。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要求他们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独立尝试、交流、讨论、进一步感受估算策略的多样性,明白应该怎样选择恰当的估算策略。
二、基本训练。
1.练习教材第102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
(1)让学生采用不同方法独自完成第2题。(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
(2)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3)、归纳总结“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如果是口算应注意哪些问题;如果采用笔算,
要特别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如果是进位加或是退位减又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笔算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第2题。
仿照第2题的形式先由教师出数,学生算;然后2个同学一组,相互出数,相互计算。
三、技能训练。
1.集体研讨教材第102页“整理和复习”第3题。
(1)大屏幕出示第3题情景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
(2)讨论交流题目中的条件有哪些?聪聪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3)交流各自的估算过程及结果,集体评价订正。
2、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二十一第3题。
先独自估算出结果,然后集体交流估算的思考过程。同时教师可结合这一学习内容使学生了解到上海的“东方明珠”是亚洲最高的广播电视塔,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复习总结
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内容?请你口述一遍1
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了哪些收获?还存在问题吗?

第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
知识点: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能力点:1、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估算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对比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
5、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德育点:1、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鼓励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3、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课时:13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计算,并说明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

单元教学重点:在熟练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1、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2---P13例1、例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1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12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3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实践应用

1、练习二第1题交流算法并汇报。

2、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4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4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4想一想。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自己试着写一写。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五、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15---P16练习二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准备。

2、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在辨识的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重点: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而准确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学习了关于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指名汇报。

2、总结得真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二、合作探索,巩固知识。

1、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4、5题。教师巡视、指导。做完以后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指名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3、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6题。这些计算对吗?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把错误的改正过来。指名汇报,并说出错误应该如何改正。

4、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9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5、完成第16页练习二第7题。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6、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8题。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现在它们正在为谁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闹,你能帮帮它们吗?

8、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10题。请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9、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11题。

(1)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2)说说题意,该怎么买?有几种买法?独立列式。

(3)独立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四、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不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8例1,练习三1---3题。

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1.

仔细地观察图。怎么解决聪聪的问题。板书算式:56-22,思考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试算。小组交流算法。指名汇报。

2、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二、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

2、完成第18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3、完成练习三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四、布置作业

第五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9例2、例3

教学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这情。

教学重点:

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

教学难点:

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回答。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2。

A.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思考计算方法。

B.分小组交流想法: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

C.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

E.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

F.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思考并汇报。

2、教学例3。

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3、小结。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分小组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练习、交流总结,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9页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5题。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指名汇报

3、完成练习三第6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第六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20---P21练习三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和题卡

教学过程:

一、总结引入

小朋友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指名汇报。总结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设计意图]:课前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巩固练习

1、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3题。请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一听。怎样求还剩多少个?指名回答。板书算式:32-11。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呢?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1、2、4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选一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9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4、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7题。同桌两个同学与相说一说下面各题差的十位上是几?你是怎样想的?

5、第22页练习三第10题。仔细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汇报。怎样求雨伞多少钱一把?独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指名汇报,并说明算法。

6、第22页练习三第11题。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计算的方法。指名汇报、订正。

三、强化练习

1、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教师巡视。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2、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3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

3、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2题。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指名汇报。选择两个你喜欢的问题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练习

第七课时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

教学内容:

课本P23例4、例5

教学目标:

1、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问题。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数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汇报。

二、合作探究

(一)、教学例4

1、出示题目,仔细观察、思考。分组讨论。

2、学生探讨解答的方法。学生回忆、迁移思考,或是摆学具帮助理解。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答的思路。学生汇报。

(二)教学例5

1、出示题目,生独立完成。

2、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3、小结方法。

(三)、完成第24页做一做。

观察图,在小组内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说明解题思路。思考、提问,在小组内交流问题。选择一个提问进行解答。全班交流并说出解答思路。

(四)、小结: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第4,选择二题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四第1、2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总结。

五、布置作业

第八课时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25---P26,练习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简单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的计算技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二(1)班原有38位同学,这学期又转来5位同学,二(1)班现在有多少位同学?这道题该怎样解答?把你的解答思路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学生自由说。

二、合作探索

1、完成练习四第3题。观察题目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信息?独立列式。

2、完成练习四第8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选题说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汇报、归纳。

3、完成练习四第7题。观察图中的信息。说说优惠的意思,和同桌交流问题。学生汇报提出的问题及解答思路。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练习四第5题。观察图,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并汇报:怎样做可以知道少得几票?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学生汇报解题思路。

2、完成练习四第6题。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指名回答。怎样做可以知道小玉攒了多少钱?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指名汇报解答方法。做了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回答。

五、布置作业

第九课时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课本P27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难点:

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口答。

7+6+58+9-1324-10-720+30+1017-3+4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的加减法。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1、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8+34+22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

2、教学例2。

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分小组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息。思考解题方法。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

3、完成练习2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28页做一做。

2、完成29页练习五第1、2题。

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

五、布置作业

第十课时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

课本P28例3、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现在有多少人?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2、练习。完成P28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3、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4题,第8题分小组比赛完成。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五第5、8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观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发现。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生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五、布置作业

第十一课时练习五

教学内容:

课本P30-31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口算。P30练习五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P30练习五第10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完成P30练习五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练习五第9题,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问: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独立列式,反馈。

4、完成P31练习五第13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

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

1、完成P30练习五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

2、完成P30练习五第6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

3、完成P31第1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完成第13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

5、完成第12题。说说题意,小组讨论你有什么发现?

6、完成第14题。讨论思考方法,交流算法。

四、课堂总结:

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

五、布置作业

第十二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32例5

教学目标:

1、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学会先解决一个稍简单的问题后,运用所得的数据解决另一个稍难的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看,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写生,从图上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二、合作探究

1、提出问题

男生有多少人?

美术兴趣小组有多少人?

2、知道了什么?

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3、怎样解答?

我们有两个问题,应当先解答哪一个问题呢?

生:先解答男生有多少人这个问题。

为什么呢?

因为知道了男生有多少人就能算出一共有多少人。

怎样求男生人数呢?说说你的想法。

14-5=9(人)

一共有多少人呢?

9+14=23(人)

4、解答正确吗?

5、小结解答方法

先解答比较简单的问题,再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1、完成做一做

全班交流解决方法

2、完成P33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思考的。

3、完成练习六第3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解答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梳理。

五、布置作业

第十三课时练习六

教学内容:

课本P33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口算。P33练习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反馈,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P33练习七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1、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完成P36练习六第5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练习六第4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

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

1、完成第7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

2、完成P37第6题读题理解题意。根据问题独立列式,交流反馈,说说解题思路。

3、完成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

四、课堂总结:

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

五、布置作业

第十四课时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35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口算。P37练习七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P36练习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1、整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学生独自思考笔算加减法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

2、完成P36练习七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练习七第5题,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以后在小组内交流。并选择两个问题解答说说解题思路。学生汇报。

4、完成P37练习七第6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

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

1、完成P36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

2、完成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

3、完成P37第9题读题理解题意。要知道大约需要多少钱?你是怎读想的?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回答。

4、完成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

四、课堂总结:

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

五、布置作业

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复习


复习内容: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复习要求: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加减法的含义,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的熟练程度
复习重点: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数学游戏
1、教师将1——10的两组卡片,打乱顺序,分放在两个纸盒里。
2、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如果算错了,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卡片抽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
二、指导练习
1、第6题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一个学生出示口算题卡片,并做裁判,另外两个学生抢答,看谁又对又快,给得胜的学生发红花,然后,三个学生交换角色,再玩。
(2)视算(开火车)
7+52+95+87+46+6
8+96+77+83+92+9
10+310+812+615+5
(3)数学游戏,通过游戏复习一位数的加法。教师可以指名从20张卡片中抽出两张卡片,很快说出两个数相加的得数。做法是: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里,如果算错了,要把卡片放回去;然后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照样说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的卡片抽完算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
(4)复习20以内加法的游戏。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的学生说出一个算式,另一组的学生说出得数,然后两个组再交换,由说得数组的同学说算式,由说算式组的学生说得数。说的算式同样多,哪一组答对的多,哪一组获胜。还可让每个学生拿一套写着1~20各数的卡片,在课内、外经常做加、减法的数学游戏。游戏的玩法由三人一组,一人做裁判,其他二人出卡片抢答。遇到两个一位数先算加,再用大数减去小数,裁判评定,记分,总结胜负。三人轮换做裁判。
2、复习10以内的减法
(1)作为游戏来复习10以内数的减法。教师可以叫几名同学每人拿一张数字卡片,教师拿出一张(1~10)的卡片,让学生从老师拿的数里减去自己拿的数。然后教师再换一张卡片,让学生再减……还可以换几名同学来做,看哪组同学做得又对又快。
(2)视算(开火车)
8-75-37-49-28-87-2
9-98-710-810-510-4

四、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我们要给学生一个优质的课堂。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你们知道那些比较有创意的教学方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第一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内容:教材P50——52例1、2课堂活动
教学目的:1、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初步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方法。
2、培养和发展生动手操作的能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让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识,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感和乐趣,让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及计算过程。
教具准备:10捆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9—47—28+15—26+2
3+57+41+68—49—2
2、对口令
两人一组,一人出小棒(如:3捆小棒说“30里有3个十”
另一人接“3个十是30”
二、合作探索
1、40+20
(1)创设情景(出示例1图)
师口述:3个小动物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文具,熊猫爷爷笑眯眯地说:“我要考考你们,看看谁最聪明,左边有4盒铅笔,右边有2盒铅笔,每盒10支,一共有多少支?
(生口答并列式:40+20)
(2)提出问题
“40加20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3)动手操作,独立思考
学生动手操作,摆学具,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和交流,想好的同学再开动脑筋,有别的方法吗?
(4)交流启发,师生互动
(5)点拨,提高
对每种算法作出适当的点评,对岩石出不同算法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梳理生的不同算法。
2、探索60—10
(1)创设情景,出示例2图
师口述:小白兔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铅笔,熊猫爷爷笑眯眯地问:“我一共有6盒铅笔,每盒10支,你买走了10支,还剩多少支呢?
生列式:60—10
(2)提出问题
“60—10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3)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分小组相互交流,启发,师巡视,与各学习小组进行交流,指导
(4)分组汇报
各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3、试一试
50+3090—40
生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说是怎样算的?
4、课堂活动
(1)摆一摆,填得数
教材P52、摆小棒,填得数
(2)看图填得数
生看图,独立计算,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游戏
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互相出题,一人说算式另一人说得数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第三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P53—54练习五、1——4
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使生进一步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学会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熟练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第4题的图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
二、练习
1、计算练习五1、2
生独立完成,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订正是请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送信
先弄清题意,用连线的方法完成。
3、练习五、4看图
师: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要我们求什么?
你能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吗?
第2小题,同桌交流,这个问题该如何解答?

4、实践活动
两人一组,每人准备10元,20元、50元人民币各一张,一人扮演顾客,一人扮演售货员,购买东西,并能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5、课堂小结:
你本节课运用了什么知识来解决问题,还有什么问题吗?
6、P54思考题
可让生先独立思考,若不能解答可小组讨论交流,有余力的生完成

人教三上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二)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三上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二)》,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三上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二)

2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第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材第11页例2)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经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3.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难点: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口算,并说出算法。(老师提问,学生齐答)

27-6= 32-9=

35-20= 50-30=

师:真棒!大家对已学的减法计算掌握得都很到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11页例2。

(1)创设学习情境。

师:如果去参观“世博会”,你会选择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呢?选择之前,先来看看三类交通工具的票价:普通快客的票价是65元,动车的票价是54元,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是48元,然后一起来做做下面两道口算题。(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

①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

②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问题①和②应该如何列式?(点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学生给出问题①算式:65-54,问题②算式:65-48。

师:我们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时,把两位数拆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进行计算,相减时可以这样算吗,如果可以,应该怎样计算呢?(学生继续回答,老师板书)

学生给出问题①计算过程:先算65-50=15,再算15-4=11。(板书)

学生给出问题②计算过程:先算65-40=25,再算25-8=17。(板书)

师:除了用口算,我们还学过笔算,哪位同学能演示下笔算过程吗?(点名学生上台板演)

师:不错,我们还可以通过列竖式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对于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当我们口算能力还不足够时,可以用列竖式计算来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3)组织学生交流。(学生交流讨论,老师总结)

Ⅰ根据情境图中的已知条件,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进行解答吗?

Ⅱ问题①和②中的两位数减两位数有什么区别?

Ⅲ两位数减两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88 32 83 9 45 49

四、课堂小结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大家都掌握了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具象化教学,引导学生认识退位减法。

对于不退位的减法学生都会做,而退位减法有小部分学生容易出错,当被减数个位不够减时,往前一位借位,相当于给这位数加上10,再进行计算。对于那些始终不明白计算方法的学生,可采用小棒图帮助他们理解。

2.注意巩固已学知识和方法,为未来教学做铺垫。

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教学中,引导学生回顾列竖式笔算的相关内容,虽然教材讲解中主要涉及口算,但后面章节的教学中列竖式笔算会继续使用。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有效巩固已学知识和方法,还能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小明看一本书,已经看了一部分,今天从70页开始看,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分析:“从70页开始看”说明第70页还没有看,即看了69页,求还剩多少页没有看,用减法计算。

解答:70-1=69(页)

90-69=21(页)

答:还有21页没有看。

解法归纳:从哪一页开始看,通过上一页的页码就能知道已经看完的页数,由总页数减去已看完的页数,就能求得还未看的页数。

相关知识阅读

世博会

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综合性世博会,另一种是专业性世博会。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对各种生活范畴有正面影响的成果。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三上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六)


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为了教学顺利的展开。为了不消耗上课时间,就需要有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三上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六)”,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三上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六)

4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第2课时 练习课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及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的运用练习。(教材第16~18页练习三第1,5,7,13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几百几十数加、减几百几十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难点: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合适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教材第16页练习三第1题。(点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师:注意笔算时,先从个位算起,加法进位时不要忘记进位的数字,减法退位时,借出的数位一定要先减掉,然后计算。

二、指导练习

1.教学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5题。

师:(1)中是找接近整百数的数,(2)中是找接近几百几十的数,我们求近似数都是根据“四舍五入”来取得的,那么,要找接近这些数的数,我们应该分别近似到哪一位呢?(点名学生回答)

师:回答正确,找接近整百数的数,就需要我们把数字四舍五入到百位,找接近几百几十的数,就要四舍五入到十位,明白了这点,大家就可以把上面的数字分别填入对应的椭圆中了。(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教学教材第17页练习三第7题。

师:问题中有“大约”两字,因此,提示我们只需要估算,那么估算“坐动车比坐飞机大约便宜多少钱”,应该如何列式呢?(点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师:估算700-218的值,其中700是整百数,因此我们只需要将218看成近似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你准备把218近似成哪个数呢?(点名学生继续回答)

师:因此,你的估算结果是多少呢?(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师: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时,通常我们把三位数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计算,这样估算值与准确值更接近。

3.教学教材第18页练习三第13题。

师:说说图片中给出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点名学生回答)

师:要求今天大约卖出多少根雪糕,我们需要用到哪些数据?(学生回答)

师:如何列式计算呢?需要计算准确值吗?(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师:说说你是如何估算的。(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师:根据图片中给出的数据,你还能掌握这个冷饮店的哪些信息呢?(点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6~17页练习三第3,4,6,8题。(学生独立完成3,4题,集体订正,点名学生上台板演6,8题)

第3题:850 690 970 520

第4题:150

第6题:比500大:720-112 106+438 864-243 349+226

比400小:525-239 119+201

第8题:245>240 187>180 240+180=420 420>400 答:买这两件商品不够。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大家对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掌握了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还有疑问吗?

板书设计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及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的运用练习

7.列式:700-218

把218看成200,700-200=500(元)

答:坐动车比坐飞机大约便宜500元。

13.列式:392+219

把392看成390,把219看成220,390+220=610(根)

还剩大约多少瓶矿泉水?

列式:528-184

把528看成530,184看成180,

530-180=350(瓶)

答:今天大约剩下350瓶矿泉水。

教学反思

1.重视对估算的认识及应用。

教学中,应让学生明白题目中“大约”表示不要求得到准确值,只要估算出大致结果就可以了。另外对于有关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比较大小问题,也可以考虑用估算解决。

2.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各种估算方法。

估算的方法很多,既可以看成整百数,也可以看成几百几十数;有时看成较大数估计,而有时看成较小数估计。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难度,应引导学生理解前者影响估算值与真实值的差值,后者影响估算值与真实值的大小方向,就不难掌握。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学校组织一至六年级的学生(学生人数如下表)去参观博物馆,已知博物馆每时段限制参观人数为500人,如何进行安排最合适?

分析:将六个年级的人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如下223,239,241,246,254,265,将最大数与最小数相加,223+265

解答:应该安排一年级和五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四年级和六年级一起去参观博物馆。

解法归纳:解决这类问题时,将需要组合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将首尾两个数依次相加,判断是否满足条件,若不满足,将大的数舍去,选择较小数继续尝试。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三上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五)


作为大家敬仰的人民教师,要对每一堂课认真负责。每位老师都会提前准备一份教案,以便于提高讲课效率。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那么教案怎样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人教三上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五)》,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人教三上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五)

4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第1课时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教材第15页例4)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估算的一般方法,能将三位数看成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进行近似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

3.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填空。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

(4)学校图书馆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小结:这种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估算。

(1)小红想买一支5元的钢笔,一个4元的笔记本,你能快速说一说小红大约要带多少钱吗?

(2)一盆花25朵,另一盆花33朵,一共大约有几十朵花?

师:刚才的过程不仅估计了价钱和数量,还进行了计算,就是一种估算。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15页例4。

(1)创设学习情境。

师: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组织全校学生去电影院看巨幕电影,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4人,可是巨幕影院只有441个座位,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出示教材第15页例4情境图)

师:怎样才能知道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能否坐得下呢?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点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正确。要判断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能否坐得下,首先要知道六个年级的总人数,即223+234得多少,再与巨幕影院座位数441比较。不过,三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运算我们还没有学过,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办法解决了呢?学完这节课的内容,相信同学们就能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板书课题: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2)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要比较六个年级的总人数和巨幕影院座位数的大小,其实并不需要准确计算223+234的大小,我们可以进行估算。还记得上一节课我们学的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吗?我们可以把这两个三位数估算成几百几十数,然后相加,比较它们的和与441的大小,从而得到问题的答案。大家先自己尝试做一做。(点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学生给出估算一:把223看成200,把234看成200,因为223>200,234>200,200+200=400,所以223+234>400,但是400

学生给出估算二:把223看成220,把234看成230,因为223>220,234>230,220+230=450,450>441,所以223+234>441,座位不够。

(3)提出新的问题并用估算解决。

师: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点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学生给出估算一:把196看成190,把226看成220,因为196>190,226>220,190+220=410,所以196+226>410,但是410

学生给出估算二:把196看成200,把226看成230,因为196

(4)交流总结,理解估算方法。

①三位数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是什么?(点名学生回答)

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应该注意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应将三位数估算成最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

③如何选择正确且合适的估算方法?(学生交流讨论,老师点评总结)

三、巩固反馈

小张看一本书,他第一个星期看了287页,第二个星期看了349页,他两个星期看的页数超过615了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把287看作280,把349看作340,280+340=620(页),620>615,两个星期看的页数超过615。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会做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了吗?

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例4:六个年级的总人数:223+234

巨幕影院的座位数:441

估算一:把223看成200,把234看成200,

因为223>200,234>200,200+200=400,

所以223+234>400,但是400

无法判断223+234和441的大小。

估算二:把223看成220,把234看成230,

因为223>220,234>230,220+230=450,450>441,

所以223+234>441,座位不够。

两个旅行团的总人数:196+226

巨幕影院的座位数:441

估算一:把196看成190,把226看成220,

因为196>190,226>220,190+220=410,

所以196+226>410,但是410

估算二:把196看成200,把226看成230,

因为196

所以196+226

教学反思

1.估算是一种简算,不能本末倒置失去估算的意义。

估算使计算更为方便,而有些学生将估算复杂化,先算出计算结果,再估算,这样失去估算本身的意义。

2.估算的方法有多种,如何择优选择是难点。

在实际操作中,很多学生喜欢把算式的各数看成整百数来估算,有的同学喜欢把它们看成几百几十数来估算,所以就导致了估算结果有一些出入,这都是在正常合理的范围之内的。难就难在当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对比策略优劣的时候出现了迷茫的情况。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打印机每台647元,扫描仪每台335元。购买前,王叔叔要估计一下至少要带多少钱,下面的估算方法最合适的是()

A.647≈600,335≈300,估计要900元

B.647≈1000,335≈500,估计要1500元

C.647≈650,335≈300,估计要950元

D.647≈650,335≈340,估计要990元

分析:打印机每台647元,扫描仪每台335元,估计一下至少要带多少钱,就是两样的价格加起来大约是多少,因为是买东西,所以估算时要把数估大。

A中,647≈600,335≈300,估计要900元,把数估小了,带的钱少了,不合适;

B中,647≈1000,335≈500,估计要1500元,把数估太大了,带的钱太多,不合适;

C中,647≈650,335≈300,估计要950元,把数估小了,带的钱少了,不合适;

D中,647≈650,335≈340,估计要990元,把数估大了,带的钱多一些,合适。

解答:D

解法归纳:这类问题中,应将三位数估算成大于它且最接近它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三上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三)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你们有没有写过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人教三上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三)》,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人教三上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三)

2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第2课时 练习课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运用练习。(教材第12~13页练习二第3,7题)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经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口算。(学生齐答,集体订正)

24+13= 35+57=

45-14= 61-25=

二、指导练习

1.教学教材第12页练习二第3题。

师:姐姐去文具店买东西,她看中了一个地球仪和闹钟,它们的价格分别是58元和25元,同学们能告诉我,姐姐一共要付多少钱吗?

师:求姐姐一共要付多少钱,应该用加法还是减法计算?(学生齐答)

师:姐姐一共要付多少钱,你是怎么计算的?(点名学生回答)

师:如果去这个文具店购买一个收音机和一个闹钟,算一算你需要花多少钱?(点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师:很好,看来大家对两位数的加法运算都已经熟练掌握了。那么根据图中的已知信息,大家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并进行解答吗?(小组交流讨论,由小组代表回答,老师板书)

2.教学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7题。

师:学校运动会的篮球比赛中,上半场比赛结束时,两队比分为28∶43,2队领先,请问2队领先多少分呢?

师:求2队领先多少分是一个加法问题还是减法问题呢?(学生齐答)

师:计算2队领先的分数,应该用1队的分数还是2队的分数做被减数呢?(学生齐答)

师:那么,2队领先多少分呢?(学生齐答)

师:经过下半场的较量,最终全场比分定格在45∶67,2队获胜,下半场2队得了多少分?

师:计算下半场2队得分,应该如何列式?(学生齐答)

师:下半场2队得了多少分?(学生齐答)

师:下半场1队得了多少分?(点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2~13页练习二第2,4,8题。(学生齐答第2题,点名学生板演第4,8题)

第2题:82 99 77 87 90 89

58 51

第4题:36+25=61(个)

第8题:46-38=8(元) 46+38=84(元)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同学们是否已经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对进位加法以及退位减法是否能正确计算?

板书设计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运用练习

3.购买收音机和闹钟:72+25=97(元) 7.下半场1队得分:45-28=17(分)

收音机价格比地球仪贵:72-58=14(元) 4.36+25=61(个)

地球仪价格比闹钟贵:58-25=33(元) 8.46-38=8(元) 46+38=84(元)

闹钟价格比书包便宜:37-25=12(元)

……

教学反思

1.注意联系生活,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内容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练习课,通过给出实际情境,先列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式,再进行计算。因为贴近生活,相比简单数字组成的加、减法计算题,更有吸引力和趣味性,因此也更受学生的喜爱,同时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2.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中多注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新的问题并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小马虎做一道加法题,把第二个加数33前面的“+”号写成了“-”,结果算出来的结果是26,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分析:根据减法运算的结果倒推求出第一个加数,再通过加法运算求出正确的结果。

解答:33+26=59 59+33=92

答:正确的结果是92。

解法归纳:求解类似问题时,可以利用倒推法,利用错误结果求出算式中的未知值,再进行计算。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三上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一)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这样不仅拉进了学生与自己的距离,还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人教三上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一)》,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人教三上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一)

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导航

一、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材第10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法则。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

三、重点难点

重点: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难点:能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口算,并说出算法。(老师提问,学生齐答)

54+5=  26+9=

20+40= 15+30=

47+42=

师:前面4个加法算式利用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算法就能够进行口算,那最后一个如何口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类似47+42这样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10页例1。

(1)创设学习情境。

师:学校组织全校学生乘车去参观“世博会”,客车马上就要来了,可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却遇到了一个难题: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呢?大家能帮他们算一算吗?(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情境图)

(2)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计算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首先要知道一年级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已知一(1)班有35人,一(2)班有34人,也就是求35和34的和,那同学们打算用什么方法计算呢?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并进行汇报。(板书学生的汇报)

方法一:35+30=65 65+4=69

方法二:30+30=60 5+4=9 60+9=69

师:同学们都很棒,已经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并能通过多种方法求解。方法一中通过将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和,使问题转化为求两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和一位数的和;方法二中通过将两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和,使问题转化为求整十数和整十数、一位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和一位数的和,而这些都是我们利用所学知识能够解决的。

师:现在我们来看另一个问题,二(1)班有39人,二(2)班有44人,那么二年级的小朋友们要买多少张车票呢?联系前一个问题中的两种方法,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点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方法一:39+40=79 79+4=83

方法二:30+40=70 9+4=13

70+13=83

师:很好,看来大家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都掌握得不错。39是一个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你还有什么好的计算方法吗?

方法三:39+1=40 40+43=83

(3)引导学生比较并总结两位数加法的口算方法。

师:问题(2)中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和的十位上为什么是8而不是7呢?(点名学生回答)

师:说说我们应该如何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学生交流讨论,老师总结)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点名学生回答)

(1)35+36=71(张)

(2)36+38=74(张)

(3)(答案不唯一)五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41+42=83(张)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例1:  35+34=69

方法一:35+30=65 65+4=69

方法二:30+30=60 5+4=9 60+9=69

39+44=83

方法一:39+40=79 79+4=83

方法二:30+40=70 9+4=13 70+13=83

方法三:39+1=40 40+43=83

教学反思

1.注重规范表达,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学生都会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然而要他们说出计算方法,大多数学生不会表达。如35+34=?学生有的会说成是3+3=6,5+4=9,所以35+34=69。正确的表达是30+30=60,5+4=9,60+9=69,所以35+34=69。要让学生清楚十位上的3表示的是3个十,应该说成是30。

2.注重知识梳理,提升学生的归纳能力。

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计算方法比较多。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转换到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上。小部分学生似乎对口算并不感兴趣,仍然使用笔算,老师可以加以引导。

3.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典型例题准备

【例题】计算:49+45。

分析:直接计算比较麻烦,观察算式发现49+1就是50了,用50加45计算比较简便,再把所得的结果减1就是49+45的答案。

解答: 49+45

=(50-1)+45

=50+45-1

=95-1

=94

解法归纳: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如果其中一个数接近并小于某个整十数,可以先计算这个整十数和另一个两位数的和,再减去整十数和这个两位数的差值。

相关知识阅读

加号的由来

运算符号并不是随着运算的产生而立即出现的。我国在商代就已经有加法、减法运算,但同埃及、希腊和印度等文明古国一样,都还没有加法符号,只是把两个数字写在一起来表示相加。公元6世纪,印度人开始把单词的缩写当成运算符号。后来欧洲人承袭印度人的做法,如16世纪,意大利科学家N·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首先使用“+”当加号,“+”是在横线上加一竖来表示增加的意思。1514年,荷兰数学家V·赫克把它用作代数运算符号之一,后来又经过法国数学家F·韦达的宣传和提倡,“+”开始普及,但直到1630年才得到公认。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人教三上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十)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做好课前准备,编写一份教案。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人教三上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十)”,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三上数学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十)

第3课时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例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加法中进位和减法中退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多媒体出示世博园内游客在纪念物商店购物的场景图。

上午卖出380个“海宝”,下午卖出550个“海宝”。

2.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的问题,并根据图画信息列出算式。(板书:380+550=)

3.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特点?(是几百几十)(板书课题: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二、新知探究

1.教学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

(1)怎样计算380+550?

学生试算,然后同桌交流。

(2)指名说算法。教师板书口算和笔算方法。

口算: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

笔算:列竖式计算,个位、十位、百位分别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加起。

(3)百位上为什么不是8呢?

指名回答后强调:十位相加满了10就向百位进1,并且百位上的数相加时要把进位的1一起加上。

2.教学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

(1)那550-380又该怎样计算呢?能不能口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指名说口算方法。

(2)除了口算,还可以怎样算?

学生独立计算,师巡视,同时指名学生板演。

(3)指名板演的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大家都是这样算的吗?

(4)课件出示550-380的笔算过程。

(5)为什么百位上是4减3呢?小组或同桌之间可以说一说,议一议。(十位不够减,向百位借1,百位上的5要减1。)

(6)你认为笔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十位不够减,要从百位退1当10再减)

3.巩固练习,做一做。

第14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14页“做一做”。

全班分成四个组,每组做一列,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对?

2.练习三第3题。

这是一道连算计算题,教师先讲明题目意思,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集体订正。

3.练习三第4题。

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图画,了解图画的信息,教师根据图画内容对学生进行保护眼睛、注意用眼卫生的教育,再让学生列出算式,算一算明明的眼睛度数减少了多少度。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计算课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之一。要达到这个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经历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理解算法、构建方法、完善思路、升华想法的过程,真正掌握算法,消化算理。

点击查看更多: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提醒:

扫码关注回复“教案”

获得上下册教案资料!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连加》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减法的教案”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72665.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