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3.函封之
4.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左右既前,斩荆轲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设九宾
使动用法
1.使使以闻大王
2.使毕使于前
3.自引而起,绝袖
意动用法
1.太子迟之
2.群臣怪之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1.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2.欲与(之)俱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
2.给贡职如郡县
3.燕王拜送于庭
定语后置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荆轲刺秦王知识点小结2
六、重点实虚词
1、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打开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出发
发尽上指冠头发
2、故
故遣将守关者特意
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缘故
鲰生说我……故听之所以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老交情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登上
轲自知事不就成功
故人具鸡黍老,旧
3、诚
诚能得樊将军首如果真的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的确,确实
4、度
度我至军中,君乃入估计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常态,气度
5、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只是,不过
荆轲顾笑武阳回头
大行不顾细谨顾忌,考虑
6.为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
为之奈何对付,处理
乃为装遣荆轲准备
乃令秦武阳为副做为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为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发出
7.而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并且,表递进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因而,表因果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却,表转折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就,或不译,表承接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
七、固定用法
1.臣乃得有以报太子(“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2.然则将军之仇报(既然这样,那么)
3.荆轲有所待(有……的)
4.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5.而卒惶急无以击轲(“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6.以故荆轲逐秦王(因此)
一名优秀的教师就要对每一课堂负责,作为高中教师就要精心准备好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保证学生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帮助高中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全梳理:过秦论》,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过秦论》
(一)文学常识:
“论”是我国古代议论文的一种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我国古代论文源远流长。先秦诸子散文,如《孟子》、《韩非子》,实际上都是论说文。后来人们把论说文划分为若干种类,如论、说、辩、原等。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论学等内容,重在说理。从现存的文献看,贾谊《过秦论》是最早以“论”名篇的文章。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文学家。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过秦论》,原文分为上、中、下三篇。载于《新书》第一卷,《文选》卷五十一,另见于《史记秦本纪》、《史记陈涉世家》及《汉书》。全文着重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本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
(二)指出下列通假字:
1.合从缔交
2.赢粮而景从
3.外连衡而斗诸侯
4.始皇既没
5.而倔起阡陌之中
6.百有余年矣
(三)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今义:
②山东豪俊遂并起古义:今义:
(四)词类活用
(1)有席卷天下
(2)天下云集响应
(3)赢粮而景从
(4)内立法度
(5)外连衡而斗诸侯
(6)南取汉中
(7)金城千里
(8)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9)会盟而谋弱秦
(10)履至尊而至六合
(11)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12)过秦论
(1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14)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15)会盟而谋弱秦
(16)以弱天下之民
(17)以愚黔首
(18)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19)因利乘便
(20)外连衡而斗诸侯
(21)吞二周而亡诸侯
(22)却匈奴七百余里
(23)序八州而朝同列
(2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25)约从离衡
(26)流血漂橹
(五)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③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2.因
①因遗策
②因利乘便
③因河为池
3.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②追亡逐北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
4.制
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
5.兵
①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
②收天下之兵/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
6.策
①蒙故业,因遗策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
②致万乘之势
8.之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②赵奢之伦制其兵
③商君佐之
④聚之咸阳
9.及
①非及向时之士
②及至秦始皇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
②追亡逐北
11.度
①内立法度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12.遗
①因遗策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
13.爱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②宽厚而爱人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吞二周而亡诸侯
14.区区
①然秦以区区之地
②何乃太区区
③感君区区怀
(六)指出句式特征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为天下笑者,何也?
(4)威振(于)四海
(5)而倔起(于)阡
(6)铸以(之)为金人十二,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略
(7)身死(于)人手
(8)委命(于)下吏
(9)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10)铸以为金人十二
(11)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12)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七)知识积累
1.天下的别称
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
2.九州
古时天下分九州,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包括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雍州、梁州。九州常用来代指“中国”。
3.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4.合纵、连横
合纵: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亦作“合从”。
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过秦论》
(一)文学常识:
“论”是我国古代议论文的一种文体,按《韵术》:“论者,议也”。《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我国古代论文源远流长。先秦诸子散文,如《孟子》、《韩非子》,实际上都是论说文。后来人们把论说文划分为若干种类,如论、说、辩、原等。论是论断事理,它包括论政、论史、论学等内容,重在说理。从现存的文献看,贾谊《过秦论》是最早以“论”名篇的文章。
贾谊(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文学家。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善属文闻名于郡中。年二十提出改革制度的主张,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得到汉文帝的赏识,但却因此受到守旧派的诋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贬谪后,虽身居闲职,仍心系朝事,后为梁王太傅。梁王落马而死,贾谊以为是自己失职,哭泣岁余,抑郁而终,年仅33岁。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从此长逝历史天空。所著政论文以《过秦论》《陈政事疏》《论积贮疏》最为有名。
《过秦论》,原文分为上、中、下三篇。载于《新书》第一卷,《文选》卷五十一,另见于《史记秦本纪》、《史记陈涉世家》及《汉书》。全文着重从各个方面分析秦王朝的过失,故名为《过秦论》。本文旨在总结秦速亡的历史经验,以作为汉王朝建立制度,巩固统治的借鉴。
(二)指出下列通假字:
1.合从缔交“从”通“纵”
2.赢粮而景从“景”通“影”
3.外连衡而斗诸侯“衡”通“横”,连横
4.始皇既没“没”通“殁”,死了
5.而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
6.百有余年矣“有”通“又”
(三)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古义:在这种情况下;今义:连词
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河流)
②山东豪俊遂并起(古义: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义:山东省。)
(四)指出加点字词类活用类型
(1)有席卷天下像席子,口袋一样
(2)天下云集响应像云,像回响那样
(3)赢粮而景从像影子那样
(4)内立法度在国内
(5)外连衡而斗诸侯在国外
(6)南取汉中向南
(7)金城千里像金属一样
(8)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做帝王
(9)会盟而谋弱秦集会
(10)履至尊而至六合登上
(11)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用鞭子打
(12)过秦论指出过失
(1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草绳做
(14)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变小,变弱
(15)会盟而谋弱秦使……削弱
(16)以弱天下之民使……弱小
(17)以愚黔首使……愚昧
(18)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的地势
(19)因利乘便有利的形势
(20)外连衡而斗诸侯使……斗
(21)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
(22)却匈奴七百余里使……退却
(23)序八州而朝同列使……朝见
(24)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灭亡
(25)约从离衡使……分离
(26)流血漂橹使……漂流
(五)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③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2.因
①因遗策(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3.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
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
4.制
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动词)
③履至尊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
5.兵
①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②收天下之兵/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兵器,名词)
6.策
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名词)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
②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动词)
8.之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②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④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词)
9.及
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
②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
11.度
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
12.遗
①因遗策(遗留下来,动词)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动词)
13.爱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动词)
②宽厚而爱人(爱护,尊重,动词。)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跑的军队)
吞二周而亡诸侯(使动,使…灭亡)
14.区区
①然秦以区区之地(小小的)
②何乃太区区(见识浅薄)
③感君区区怀(诚恳)
(六)指出句式特征
(1)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判断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判断
(3)为天下笑者,何也?——被动
(4)威振(于)四海——省略
(5)而倔起(于)阡——省略
(6)铸以(之)为金人十二,临不测之渊以(之)为固——省略
(7)身死(于)人手——省略
(8)委命(于)下吏——省略
(9)非铦于钩戟长铩也——介后
(10)铸以为金人十二——介后
(11)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介后
(12)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宾前
(七)知识积累
1.天下的别称
宇内、四海、八荒,都是“天下”的意思。
2.九州
古时天下分九州,关于九州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包括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雍州、梁州。九州常用来代指“中国”。
3.五岳
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4.合纵、连横
合纵: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亦作“合从”。
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教师要准备好教案为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关于好的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全梳理:师说,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师说》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9766.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