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整理1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对工作更加有帮助!你们知道多少范文适合教案课件?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整理1”,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知识集锦
八年级下文言复习题解
《与朱元思书》
一、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艺文类聚》。作者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二)文言词语
1.词类活用【湍】急流。【奔】飞奔的马。【轩邈】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高。邈,远。
2.通假字【转】通“啭”,鸟叫声。【反】通“返”。【见】通“现”,露出。
3.常规词语【风烟】烟雾。【共色】一样的颜色。【从流】随着江流。从,顺,随。【缥(piǎo)碧】青白色。【无碍】毫无障碍。【甚箭】比箭还快。【夹岸】两岸。【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绿而密。【负势】凭依高峻的山势。负,依凭。【竞上】争着向上。竞,争。【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千百】形容很多。【泠泠(líng)】形容水声激越。【作响】发出声响。【相鸣】互相和鸣。【成韵】形容声音和谐动听。韵,和谐的声音。【千转】长久不断地叫。千,表示多。【绝】停止。【鸢(yuān)飞戾(lì)天】鸢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功名的人。鸢,一种凶猛的鸟。戾,至。【息心】平息热衷功名之心。【经纶】筹划,治理。【柯(kē)】树木的枝干。【蔽】遮蔽。【犹】像。【交映】互相掩映。
二、阅读探究
1.表明富春山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全貌)的句子是什么?风烟俱尽,天山共色。
2.既写出江流宛转,小舟随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的句子是什么?从流飘荡,任意东西。3.总写所感,统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奇山异水,天下独绝。4.作者是怎样有层次的描绘“异水”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先写“缓流”,突出澄澈(游鱼细石);再写“急湍”,突出凶猛(急湍、猛浪)。运用了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
5.作者是怎样表现“奇山”的?①整体形象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②生长状态奇。两岸峭壁,皆生寒树,层峦叠嶂,③自然声音奇。
从听觉写泉音、鸟鸣、蝉嘶、猿叫,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交响曲
6.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是什么?这句对写“奇山异水”有什么关系?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有这样的“奇山异水”,必然有人的足迹,有人的触景之情,这句是游览者自然生发的感情。同时这句又是侧面着笔,通过衬托手法,强化了山水诱人的力量,突出了“奇山异水”。
7.结尾“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似是多余,对此你有何看法?
不多余。一是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前面对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加奇色异彩。二是使结构更加严谨完美。全文犹如作者放出的千里之线,这里又收回手中,承接文章开头四句,清幽淡雅,余音缭绕。
三、拓展延伸
1.由“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你想到了哪两篇文言文中的话?写出相应语句、作品和作者。“潭中鱼可白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柳宗元《小石潭记》)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2.由“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你联想到生活中的什么现象?
富贵人虽然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是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固然有种种不便,但其快乐是无法比拟的。
四、参考译文,见参考书!重点记住几个句子的翻译!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一、基本知识
(一)文学常识1.节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朝人。2.序,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两种。本文是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
(二)文言词语1.古今异义【走】古义:跑。今义:步行。2.通假字【支】通“肢”。【被】通“披”。
3.古今异义【汤】古义:热水。今义:做菜的汤汁。【再】古义:第二次;两次(本文)。今义:指重复。
4.词类活用【腰】挂在腰间。
4.常规词语
【嗜学】酷爱读书。嗜,喜欢,特殊的爱好。【致】取得。【假借】借。假,借。【手自】亲手、亲自。【怠】懈怠,放松。【逾(yú)约】超过约定的期限。逾:越过,超过。【以是】因此。以,因为。【既】已经。【加冠】表示男子已成年。冠,帽子。【益】更加。【道】思想、学说。【患】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游】交游,交往。【趋】快走。【从】跟从。【执经】拿着经书。执,拿。【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德,道德。望,声望。隆,高。尊,声望、地位高。【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语言和脸色。【侍】侍侯。【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倾耳】侧着耳朵。倾,侧斜。【请】请教。【或】有时。【斥咄(duō)训斥,呵责。【色】表情。【恭】恭顺。【至】周到。【复】回复,回答。【俟(sì)】等待。【欣悦】高兴。【卒】终于。【获】收获。【负箧(qiè)曳(yè)屣(xǐ)】背着书箱,拖着鞋子。箧,小箱子。曳,拖,拉。屣,鞋子。【穷冬】隆冬,深冬。【皲(jūn)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舍】这里指学舍,书馆。【僵劲(jìng)】僵硬。【媵(yìng)人】这里指服役的人。【沃灌】浇洗。【衾】被子。【拥】围裹。【覆】盖。【寓】寄居。【逆旅】旅店。逆,迎。【容臭(xiù)】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烨(yè)】光彩照耀。【缊(yùn)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缊,旧絮。敝,破。【略无】毫无。【慕艳】羡慕。慕,羡慕。艳,欣羡。【奉】供养。【不若】不如。
二、阅读探究
1.作者是怎样表现自己在年轻时的求学之难和用心之艰的?(1)幼时求学的艰难: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2)成人后求师的艰难:a.叩问之难。b.旅途之难。c.生活之苦。
2.作者“因得遍观全书”的原因是什么?爱好读书,克服家贫和自然条件的恶劣,借书苦学。
3.作者用大量的文字书写求师之艰的目的是什么?拿自己的艰苦求学经历勉励马生珍惜太学的条件,刻苦学习。
4.全文中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拿作者自己的粗袍敝衣与同舍生的豪华穿戴作对比。通过对比,说明了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是否努力的道理。
5.作者写赠序的目的是什么?勉励马生努力学习。
7.古人有克服艰苦条件努力学习的佳话,试举例。①欧阳修画荻习字。②王冕僧寺夜读。③杨时程门立雪。④匡衡凿壁借光。⑤车胤囊萤夜读。8.你所知道的什么文章阐述了与本文相似的道理?《为学》。本文和《为学》都说明了学业有成不在于良好的客观条件而在于主观努力的道理。9.你从作者身上看到了什么优良品质?①从作者年轻时求学上看:作者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为学有所成,不畏艰难,学习刻苦,有克服困难奔向目标的坚定决心和毅力。②从作者写本文的态度上看:作者德高望重,但却不摆出名人的架势说教,而是真挚诚恳,循循善诱,反映了他高尚的品德,也反映了他对后代人的殷切关怀。10.马生本是一个用心学习的人,作者为什么还要勉励他刻苦学习?宋濂深知当时的太学使人养尊处优,所以勉励马生。
三、拓展延伸
11.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条件优越,你怎样学习?(自做答案)从树立远大理想,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发愤读书,为国为民作贡献等角度作答。12.请写出古代勉学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五、参考译文,见参考书!重点记住几个句子的翻译!
《小石潭记》
一、基础知识(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本文是其中的第四篇。
(二)文言词语1.词类活用【西】向西。【空】在空中。【西南】向西南。【斗】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像蛇那样蜿蜒前行。【凄】使……凄凉。【寒】使……寒冷。2.古今异义【小生】古:旧时对后辈的称谓。也指年轻人。今:指戏曲中扮演的年轻人的一类角色。3.一词多义【以】①全石以为底(把)②卷石底以出(而)③以其境过清(因为)【为】①全石以为底(作为)②为坻,为屿,为堪,为岩。(成为)【清】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澈)②以其境过清(凄清)【可】①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②不可知其源(能)
4.常规词语
【篁(huáng)竹】竹林。【珮(pèi)环】玉制装饰物。【尤】格外。【清冽】清凉。冽,寒冷。【以为】作为。【卷(quán)】弯曲。【坻(chí)】水中高地。【屿】小岛。【嵁(kān)】不平的岩石。【蒙】覆盖,遮掩。【络】缠绕。【缀】连结。【参(cēn)差(cī)】长短高低不齐。【披拂】随风飘动。披,开,分散。拂,摆动。【许】表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依】依靠。【澈】通透,有“照”的意思。【布】散布,铺开。【佁(yǐ)然】呆呆的样子。【俶(chù)尔】忽然。【逝】去,离开。【翕(xī)忽】轻快敏捷的样子。【明灭】忽明忽暗,又指时隐时显。【势】姿态。【差(cī)互】参差不齐。【源】源头。【环合】环绕。【寂寥】静寂。【悄(qiǎo)怆(chuàng)】忧伤的样子。【幽邃(suì)】幽静深远。【境】环境。【过】过于,太。【乃】于是,就。【余】我。【隶】随从。【从】跟从。
二、阅读探究
1.作者是怎样精心地写小石潭的出现的?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2.直接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语句是分别是什么?直接写潭水的语句是:闻水声,如鸣珮环,下见小潭,水尤清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3.第一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石奇、水清、树绿。环境清幽,景物奇美。4.文中从哪儿可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隔篁竹,伐竹取道。5.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6.作者在第二段里具体描绘了什么?水清鱼乐。第二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 游鱼 、 鱼影 、 日光 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 水,却又无处不在写 水 。
7.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什么?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8.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⑴鱼静态的句子:佁然不动。⑵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⑶鱼情态的句子:似与游者相乐。9.作者是怎样活灵活现地描绘潭中游鱼的?⑴动静相应。“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既写出了环境的幽寂,又表现了鱼儿的自由欢快。⑵恰当映衬。“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等语映衬了水之澄澈,与“石潭”照应。⑶借景抒情。“似与游者相乐”以及之前对鱼儿忽停忽去、怡然自得的描写,都反映了作者想在山水之中求得片刻欢乐,反映了作者改革受挫时的心境。10.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景色和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景色和气氛:幽深冷寂;心情:孤凄悲凉。11.为什么作者先描写“水、石、树蔓”,而后才描写鱼呢?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先看到水石树蔓,才能再看到游鱼。12.作者描写日光、鱼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衬托水的清。13.文中提到“乐”字,这跟全文的情调协调吗?说说你的理解。作者为了摆脱政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看到荒野中隐藏着这样清幽美丽的景色,又看到鱼儿的自由欢快,心情变得好起来,这里的“乐”与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成了强烈反差,更有力地提示了痛苦的深度。
14.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如何理解这“一乐一忧”?“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作者参与政治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摆脱这种抑郁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15.“若”“似”“如”都可以用来打比喻,但有时又不一定是比喻。试指出下列句子哪些是比喻,哪些不是。①闻水声,如鸣珮环。②皆若空游无所依。③似与游者相乐。比喻:①闻水声,如鸣佩环。
16.用自己的话概括各段大意。第一段: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及石潭概貌。第二段:小石潭的水清鱼乐。第三段:写潭的水源。第四段:潭周围景色及作者的感受。第五段:交代同游者。17.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溪源流→潭中气氛
(闻声见形)(水→石→树→鱼)(溪身→岸势)(气氛→感受)18.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三、迁移拓展
19.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你怎样看待这种心情?
作者为了摆脱政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当看到鱼儿时心情变得欢快起来,后来又看到小石潭这么美的景色被埋于荒远,加上凄清的自然环境的触发,于是想起自己被贬的遭遇,而产生愤懑不平的心情。
这种心情是特定环境与作者经历结合的产物,是一个正常人都会有的,它也反映了古代不得志文人普遍的心情。
20.本文历来被誉为精品,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
①作者敢于选择被遗弃于荒野的无名小潭作为表现对象,有过人的艺术胆量。
②情景合一,形成了凄清的艺术境界,表现了高超的艺术技能。
③手法高妙。移步换形,以鱼衬水,以景衬人,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四、参考译文,见参考书!重点记住几个句子的翻译!
《岳阳楼记》
一、基本知识
(一)文学常识1.范仲淹,自希文,谥号文正,苏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有《范文正公集》。
2.本文写于作者贬居邓州期间,应好友滕子京要求而写。(二)文言词语1.古今异义
【守】古义:做州郡的长官。今义:看护,把守。【制】古义:规模。今义:多指制度。【气象】古义:景象。今义:多指有关大气变化的现象和规律。【薄】古义:迫近。今义:多指不厚的,浅显的。【去】古义:离开。今义:由某地到某地。【惊】古义:起,动。今义:指受惊吓。【景】古义:日光。今义:景色、景物、景观。【集】古义:栖止,鸟停息在树上。今义:多指集市、聚集、集合等。【国】古义:国都、国家。今义:多指国家。【空】古义:消散。今义:指天空,某处没有某事物等。【心】古义:多指思想感情等抽象事物。今义:多指心脏。【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微】古义:无、没有。今义:小的。2.一词多义【或】(1)有时。(2)或许。
3.通假字【具】通“俱”,都。【属】通“嘱”,嘱托。4.词类活用【先】在……之前。【后】在……之后。5.成语【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又重新兴办起来。现形容事业蓬勃发展的兴旺景象。兴,起。【气象万千】景象千变万化。今形容家乡或事业壮丽而多变化。万千,没有穷尽。【心旷神怡】心胸开阔,精神愉快。
6.常规词语[谪]古时官吏降职或远调。[越]到,及。[明年]第二年。[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盛状]盛景,好景色。[浩浩汤汤(shāng)]形容水势盛大的样子。[涯]边。[晖]日光。[则]就是。[大观]雄伟景象。观,景象。[备]详尽。[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极]尽。[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因战国屈原作《离骚》而得名。[览]看,欣赏。[得无]莫非,岂不是。[淫(yín)雨]连绵的雨。淫,过多,过甚。[霏(fēi)霏]雨(或雪)繁密的样子。[开]放晴。[排]推开。[曜]光辉。[形]形体。[樯(qiáng)]桅杆。[倾]倒。[楫]船桨。[催]折断。[冥]昏暗。[斯]这。[谗]说坏话。[至若]至于,又如。[万顷]极言其广。[锦鳞]美丽的鱼。[芷(zhǐ)]芷草。[汀(tīng)]小洲。[郁郁]形容香气很浓。[长烟]大片的烟雾。[一]全。[璧]圆形的玉。[何极]哪有穷尽。极,尽。[偕(xié)]一起。[宠]荣耀。[把]执,拿。[临]对着。[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二者]指上文中的两种心情。[为]这里指心理活动(即两种心情)。[庙堂]指朝廷。庙,宗庙。堂,殿堂。[进]指在朝廷做官。[退]指不在朝廷做官。[归]归依。
二、阅读探究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却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作者写“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目的是什么)?说明滕子京虽然被贬谪,却依然积极进取,有“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2.“衔远山,吞长江”用“衔”和“吞”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生动表现了远山、长江和洞庭湖的关系,写出了洞庭湖的浩淼和气势。
3.第二段表明“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是什么?景物特点怎样?“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现了洞庭湖景象开阔而多变化的特点,渲染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4.表明洞庭湖的地理优势的句子是什么?北通巫峡,南极潇湘。5作者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什么?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有联系吗?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吻合:洞庭湖景色开阔,极有气势,这与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吻合。
6.由景入情,领起下文的句子是什么?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三、四两段写出哪两种不同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览物之情?景色一:天气阴冷(阴);相关览物之情: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悲)景色二:春光明媚(晴);相关览物之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喜)
8.“宠辱偕忘”的“宠”和“辱”分别之什么?“宠”:提升;“辱”:降职。
9.洞庭湖一带并没有虎和猿,怎样理解“虎啸猿啼”?可能是迁客骚人览物时产生的幻觉,也可能是由风声产生的想像。10.郦道元在《三峡》中也以“猿鸣”烘托凄凉的气氛,他是怎样写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阴情两幅图画,都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由白天到黑夜。12.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的实质是什么?
他们的悲喜之情都是“以物”“以己”而生。(以物喜,以己悲。)13.作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目的是什么?
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之心。14.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阔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天下为己任)。15.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与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思想感情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思想感情不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有开阔的胸襟,以天下为己任。)
16.“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分别指什么?“进”和“退”分别指(呼应)什么?“居庙堂之高”指在朝廷做官,“处江湖之远”指不在朝廷做官。“进”指(呼应)“居庙堂之高”,“退”指(呼应)“处江湖之远”。
17.用原文语句回答怎样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8.点明中心的句子是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什么?
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之情。20.“微斯人”中的“斯人”指什么人?古仁人(暗含滕子京)。
21.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滕子京的劝勉,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就全文来看,这句有何言外之意?[2003年中考题]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2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品德。23.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三、延伸拓展
24.第三段、第四段具体表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以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2003年中考题]例:(1)悲阴风怒号,喜渔歌互答。(2)悲景色隐晦,喜天光晴朗。
25.“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体会。[2003年中考题](提示:谈体会既要联系原文,又要结合自己生活。第一句可围绕政治理想谈,第二句可围绕旷达胸襟谈;第三句可围绕远大抱负和民族责任感谈。)例: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滕子京在自己的政治生涯遭受挫折之时,仍然奋发有为,政绩卓著,有积极的政治理想,这是他身上最宝贵的东西。这启示我们:生活中不会一帆风顺,只有不畏逆境,志存高远之人,方能使自己的人生永闪光芒。
26.你如何看待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我国古代就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也有“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民本思想,不过这是针对君主提出的,目的在于缓和封建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客观上有利于人民,但不具有普遍意义。范仲淹把它发展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并以此作为仕途进退的原则,则具有深远影响。他的“忧君”思想,虽然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
四、参考译文,见参考书!重点记住几个句子的翻译!
《醉翁亭记》
一、基本知识
(一)文学常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皆好,散文成就最高。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理论,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二)文言词语1.一词多义【秀】(1)秀丽;(2)发荣滋长的意思。[谓](1)称作,叫作;(2)是。2.词类活用【名】起名字,命名。3.古今异义【提携】古义:搀扶,带领。今义:多指提拔。
4.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水落石出】水位落下,石头显露出来。形容真相大白。【觥(gōng)筹交错】觥,酒杯。筹,酒筹。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5.常规词语[环]围绕。[尤]尤其。[蔚然]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回]曲折、迂回。[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临]靠近。[开]这里指消散。[辄(zhé)]就。[意]情趣。[寓]寄托。[霏(fēi)]雾气。[归]聚拢。[暝(míng)][晦]昏暗。[芳]香花。[发]生长、开放。[时]季节。[负]背。[伛(yǔ)偻(lǚ)]驼背。[洌]清澈。[肴(yáo)]荤菜。[蔌(sù)]菜蔬。[杂然]纷纷地。[陈]陈列,摆放。[丝竹]丝,弦乐器。竹,管乐器。丝竹指音乐。[弈]下棋。[酣]尽兴地喝酒。[颓然]原意时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已而]不久。[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述]记述。二、阅读探究1.作者写醉翁亭是怎样落笔,一步步自然入题的?从山落笔,由山写到泉,由泉写到亭,自然入题。2.第一段的写景顺序是什么?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由山及泉及亭。3.第一段文字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常用意思是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4.“太守自谓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引出下文。5.第一段写了哪两个主要内容?(1)醉翁亭的自然环境;(2)命名缘由。6.表明“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是什么?“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微露主旨,为全文奠定抒情基调。8.表明全文线索的句子是什么?“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9.写山和泉有什么作用?由山引出泉,再由泉引出亭,既介绍了环境,又为写亭作了自然的铺垫。10.说太守而不称名,为什么?为文末设伏。11.本文写景的作用是什么?以景美寄托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12.以简短的话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写山间朝暮、四时的不同景色。
13写朝暮之景的句子和四时之景的句子分别是什么?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14.第二段在描绘景色时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的?
抓住了不同时令景物的各自特点。15.第二段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分——总。先写山间之景,再写景中之乐,强调了“乐亦无穷”。16.第二段把山水之乐具体化(总收之笔)的句子是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抒发了作者被美景陶醉时的欢乐心情。17第三段写了什么内容?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18第三段分几层?分别用三字概括层意。哪一层是核心?四层:(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太守醉是核心。19“伛偻提携”指什么?是什么修辞方法?老人、小孩。借代。20.滁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的原因是什么?生活安定富足,怡然自乐。21.太守与宾客出游,不事铺张、不讲排场,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是什么?临溪而渔;酿泉为酒;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
22“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呼应前文什么话?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23太守真正的醉因是什么?太守励精图治,滁人生活安定、富足、欢乐,自己也能与民同乐。
24.太守宴中饮食之物的共同点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山间野味,取之于当地。揭示宴酣之乐采自山水之乐。
25.醉和乐有什么关系?醉乐统一。因乐而醉,醉又增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26第四段写了什么主要内容?太守与宾客日暮醉归,归结全文主旨。
27“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照应上文什么内容?暮而归。
28.作者怎样使用陪衬手法的?以禽鸟乐衬托人之乐,再以人之乐衬托太守乐,层层加高,突出了太守之乐。
29.太守所醉、所乐的是什么?太守被贬,但仍励精图治,政绩卓越,使得滁州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因此太守“醉”于其中,也乐在其中。30全文的主旨句(将“醉”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什么?醉能同其乐。31.怎样理解“太守之乐其乐”?励精图治,心系百姓,以百姓的平安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即与民同乐。32.“太守之乐其乐”中“乐”的含义有哪些?(1)寄情山水之乐;(2)政绩卓著之乐;(3)与民同乐之乐。33.本文写景之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悠然自得的心情和与民同乐的旷达胸襟。
三、拓展延伸
34.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两人有都被贬的政治遭遇,但“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思想,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35.“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的为官原则,请联系本文,谈谈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我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时刻谨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党的宗旨,像欧阳修那样,把百姓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这样才能赢得百姓的支持和拥护,巩固我党作为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执政地位。郑培民同志就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身居领导岗位,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鞠躬尽瘁,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范。
36.联系本文谈谈为官者怎样才能做到“与民同乐”。
为官者要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像欧阳那样,抛弃个人荣辱,胸襟阔达,时刻以人民疾苦为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把百姓是否同意、人民是否满意作为衡量自己业绩的标准,以高尚的人格和行为解决人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人民谋福利,创造出人民满意的业绩。
五、参考译文,见参考书!重点记住几个句子的翻译!
《马说》
一、基础知识
(一)文学常识1.韩愈,字退之,唐代河阳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集》里。2.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里的《杂说》,是其中的第四篇。
(二)文言词语袛(只是)辱(受屈辱而埋没才能)于奴隶人(指马夫。奴隶,仆役)之手骈死(并列而死。骈,两马并驾)于槽枥(喂牲口用的槽)之间不以千里称(著称)也故虽(即使)有名马一食(吃一顿。食,吃)或(有时)尽粟(小米,泛指粮食)一石食(通“饲”,喂)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通“饲”,喂)也是(这样)马也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且(犹,尚且)欲与常马(一般的马)等(等同,一样)不可得(达到)安(怎么)求其能千里也策(鞭打)之不以其道(正确的方法)食(通“饲”,喂)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本领)鸣之而不能通(通晓,懂得)其意执(拿,握)策(马鞭)而临(面对)之其真无马邪(通“耶”,吗)其真(果真)不知(识别)马也
(三)字形字音袛(zhǐ)骈(pián)枥(lì)粟(sù)石(dàn)一食(shí)食(sì)马者而食(sì)也外见(xiàn)二、阅读探究1.本文的体裁是“说”。它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最终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2.表明论证前提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说明伯乐对千里马有决定作用,千里马才能的发挥依靠伯乐。3.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从第1段看是:伯乐不常有;从第2段看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从第2段看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从第3段看是:其真不知马也。4.第1段具体写千里马终身遭遇(命运)的语句是:袛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直接表明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句子是:不以千里称也。5.第1段伯乐不常有的深刻含义是:统治者缺少能发现人才、重用人才的人,含有愤世嫉俗之意。6.第2段是从反面论证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在于谴责食马者。
7.说明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并分析其作用。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愤怒谴责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感情强烈。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反问。强烈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加强了否定的语气,增强了否定的力量。8.第3段痛斥食马者愚妄、浅薄(列出了“不知马”表现)的语句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9.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其真不知马也。10.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这是什么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千里马”比喻人才;“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摧残、埋没人才的统治者)。这是托物寓意的写法。11.本文托物寓意,表明了怎样的见解?统治者应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12.用自己的话概括中心。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阐述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原因;揭露了统治者不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社会现实;说明封建统治者只有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才能发挥他们的才干。13.第2段连用四个“不”字,表明了食马者的无知,第3段连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表现得淋漓尽致。从“不”字可见作者的郁愤之情。14.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三、延伸拓展14.你如果是千里马该怎样做?是“食马者”该怎样做?
我如果是千里马,我会挣脱缰绳,摆脱“食马者”的束缚,主动寻求碧绿的草地,使自己膘肥体壮,再找机会显示自己的超凡本领,相信会有伯乐发现自己的才能的。我如果是“食马者”,我会平等对待所喂养的所有的马,使它们有强壮的身体,各尽其能。
15.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当今是经济社会、信息社会,社会竞争强烈,需要具有综合素质和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的人才。国家应该创造宽松的人才环境,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积极主动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重用人才,使人尽其才、才尽起其用,促进多出人才、人尽其才。
四、参考译文,见参考书!重点记住几个句子的翻译!五柳先生传
1.出处: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见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
本文视为作者的自传,以第三人称,从五柳先生的身份和称号写起,重点描写了他的生活、性格特点,描述出一个安贫乐道,抱朴存真,不追求荣华富贵的隐士形象。表达了作者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来取得富贵,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情感。在写法上多用否定句,突出了作者与世俗的格格不入以及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是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A字音:辄[zhe]箪[dan]俦[chou]觞[shang]
B词语: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
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辄,就。其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不求甚解: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在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古今异义:
①造:往、到,造饮辄尽;今常用于“创造”“制造”等义。
②赞:传记结尾处评论性文字。今常用于“赞美”、“夸赞”等义。
一词多义:
①以:把,因以为号焉;凭借,以此自终。②之:代词,他,或置酒而招之;助词,译为“的”,无怀氏之民欤?③言:说话,说,闲静少言;言语,话,黔娄之妻有言。④其:代词,他,亲旧知其如此;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⑤如:…的样子,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像,亲旧知其如此。
词语活用:
①亦不详其姓字:详,形容词作动词,详细地知道。②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亲旧,形容词作动词,亲戚朋友。
③以乐其志: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省略句:①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应为“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家中贫穷不能经常有酒喝。)
②因以为号焉。(应为“因以为号焉。”译:于是就把(五柳)作为号了。)
倒装句: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应为“不知先生何许人也”,译: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于贫贱”“于富贵”介词结构后置,译: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翻译: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译:已经醉了便回家,没有留恋之情。“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留;表现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满井游记
1.出处:选自《袁中郎集笺校》作者是明代著名文学家袁宏道,字中郎,号右公;代表作有《袁中郎全集》。他与其兄袁宗道、其弟袁中道,以“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鲜明旗帜,反对前七子的复古主张,世称“公安派”,与其兄弟被称为“公安三袁”。
A字音:廿[nian]靧[hui]鬣[lie]罍[lei]蹇[jian]浃[jia]曝[pu]呷[xia]堕[hui]事
B词语:
稍和:略为暖和。于时:在这时。未始无春:未尝没有春天。堕事:耽误公事。
古今异义:
披风:古为偏正短语,“在风中开散”的意思,柔梢披风;今作为名词,一种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一词多义:
①.时:时常,冻风时作;时候,春和景明之时。
②.为:表被动,被,山峦为晴雪所洗;写,故为之文以志之;是,人为刀,我为鱼肉。
③.得:能够,欲出不得;得意,悠然自得;得到,得道多助。
④.之:助词,的,脱笼之鹄;舒缓语气,不译,如倩女之靧面;限定关系,以,郊田之外;代词,未乏知也。
⑤.乍:初,开始,波色乍明;突然,忽然,冷光乍出于匣也。
⑥.鳞:像鱼鳞,鳞浪层层;代鱼,呷浪之鳞;鱼鳞,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偕:一起,宠辱偕忘;和,与,偕数友出东直。
词语活用:
①.泉而茗者:泉,名词作动词,用泉水。②.泉而茗者:茗,名词作动词,煮茶。③.罍而歌者:罍,名词作动词,端着酒杯。
④.红装而蹇者:红装,名词作动词,穿着艳妆。
⑤.作则飞沙走砾:飞,动词使动用法,使…飞;走,动词使动用法,使…走。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倒装句:
①.冷光乍出于匣也。宾语后置,“于匣”是状语,“出于匣”即“于匣出”,译:冷光突然从镜匣子里闪射出来。)
②.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
宾语后置,“于山石草木之间”是“萧然”的状语,正常语序应为“于山石草木之间者”。译:在山石草木之间潇洒自然。
③.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宾语前置,“之”是代词,代指上文所说“郊田之外未始元春,是“知”的宾语。在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经常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形成宾语前置的句式。正常语序应为“未知之也”。译: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这一点。
省略句:
①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省略主语“我”,即偕数友出东直。)译: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我便)同几个朋友出了北京城东直门,到了满井。②柔梢披风。(动词后省略介词“于”,应为“柔梢披风”,“于风”作“被”的状语,又构成状语后置。)译:柔软的柳梢在风中散开。
判断句: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译:能够不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不受拘束流连忘返在山水草木之间的,恐怕只有我这种清闲的官吧。
翻译:①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译: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
②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译:高高的柳树夹着河堤,肥沃的土壤有些湿润,放眼望去是一片开阔的景象,感到自己好像是从笼子里飞出来的天鹅。
第六单元文言文复习资料
26、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向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好像)鸣珮环,心乐(以……为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格外)清冽(清凉)。全石以为(以之为,用……作为)底,近岸,卷石底以(相当于“而”)出,为坻(水中高地)为屿,为嵁(不平的岩石)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大约)百许(表示约数,相当于“来”)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映)石上。佁然(呆呆的样子)不动,俶尔(忽然)远逝,往来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像狗牙那样)差互(参差不齐),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感到凄凉)神寒(感到寒冷)骨,悄怆(忧伤的样子)幽邃(深)。以(因为)其境过清(凄清),不可久居(停留),乃(于是)记之而去(离开)。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二、翻译句子。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下面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凉。
3、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动,周围什么也没有似的。
6、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静止不动,又忽然向远处游走,往来很快,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
7、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曲曲折折,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8、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9、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
10、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三、理解。
1、课文写了哪些景物?各有何特点?
课文写了潭水、树木、石头、游鱼和小潭源流五种景物,各自特点是:水清,树密,石多,游鱼活泼闲适、轻快灵敏,源流曲折悠长。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顺序: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特点:幽静
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3、本文从哪几个角度写小石潭的水?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水之清、水中鱼、水之源;采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
4、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第四段描写了小石潭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表现了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不得志文人的痛苦心情。
5、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作者先乐后忧,两种感情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描写心情的句子:“心乐之”“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理解: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6、作者是怎样活灵活现地描绘潭中游鱼的?
⑴动静相应。“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既写出了环境的幽寂,又表现了鱼儿的自由欢快。
⑵恰当映衬。“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等语映衬了水之澄澈,与“石潭”照应。⑶借景抒情。“似与游者相乐”以及之前对鱼儿忽停忽去、怡然自得的描写,都反映了作者想在山水之中求得片刻欢乐,反映了作者改革受挫时的心境。
7、为什么作者先描写“水、石、树蔓”,而后才描写鱼呢?
作者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先看到水石树蔓,才能再看到游鱼。
8、作者描写日光、鱼影,真正的目的是什么?衬托水的清。
9、文中提到“乐”字,这跟全文的情调协调吗?说说你的理解。
作者为了摆脱政治失意而寄情于山水,看到荒野中隐藏着这样清幽美丽的景色,又看到鱼儿的自由欢快,心情变得好起来,这里的“乐”与作者内心的愤懑不平成了强烈反差,更有力地提示了痛苦的深度。
10、默写填空:
(1)直接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语句是分别是什么?
直接写潭水的语句是:闻水声,如鸣珮环,下见小潭,水尤清洌;间接写潭水特点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2)文中从哪儿可看出小石潭人迹罕至?隔篁竹,伐竹取道。
(3)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什么?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什么?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5)摘出有关写“鱼”的句子:⑴鱼静态的句子:佁然不动。⑵鱼动态的句子:俶尔远逝,往来翕忽。⑶鱼情态的句子:似与游者相乐。

27、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降职或远调)守巴陵郡。越(到)明年(第二年),政通(顺利)人和(和乐),百废具(通“俱”,全,都)兴。乃(于是)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在)其上。属(通“嘱”)予作文以(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胜景),在洞庭一湖。衔(连接)远山,吞(吞噬)长江,浩浩汤汤,横(广远)无际涯(边);朝晖(日光)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景象)也,前人之述备(详尽)矣。然则(虽然如此,那么)北通巫峡,南极(尽)潇湘,迁客(降职远调的人)骚人(诗人),多会于此,览(观赏)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像那)霪雨(连绵的雨)霏霏(繁密),连月不开(放晴),阴风怒号,浊浪排(冲向)空;日星隐耀(光辉),山岳潜(隐藏)形;商旅不行,樯(桅杆)倾楫(桨)摧(折);薄(迫近)暮冥冥(昏暗),虎啸猿啼。登斯(这)楼也,则有去(离开)国(国都)怀乡,忧谗(诽谤)畏讥(讥讽),满目萧然,感极(极点)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日光)明,波澜不惊(起,动),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鸟停息在树上),锦鳞(美丽的鱼)游泳;岸芷汀(小洲)兰,郁郁青青(形容草木茂盛)。而或(有时)长烟一(全)空,皓(皎洁)月千里,浮光跃(闪烁)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穷尽)!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荣耀)辱偕(一起)忘,把(持,执)酒临(对着)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探求)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之心(思想感情),或(或许)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何哉?不以(因为)物喜,不以己悲;居(在)庙堂(朝廷)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地方)之远则忧其君。是(这)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在……之前)天下之忧而忧,后(在……之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没有)斯人,吾谁与归(归依)?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二、翻译句子。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展它旧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今人的诗赋刻在上面。
3、属予作文以记之。
嘱咐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依我看来,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
5、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它连接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无边无际。清晨,湖上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昏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6、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这些就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已经描述得很详尽了。
7、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然而,(此地)北面通向巫峡,南面直达潇湘,被贬的政客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景物时的心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8、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晴,阴冷的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
9、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太阳和星辰都隐藏起了光辉,山岳也潜伏起形体;
10、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商人和旅客无法通行,桅杆歪斜,船桨折断;
11、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特别是)在傍晚时分,湖上一片昏暗,(只听到)老虎的长声吼叫和猿猴的悲啼。
12、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来,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会觉得)满眼萧条的景象,感慨到极点而十分悲伤的了。
1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天光和水色交相辉映,碧绿的湖水一望无际;
14、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五彩的鱼儿(在水中)畅游;
15、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岸上的芷草和洲上的兰花,茂盛、青绿。
16、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有时湖上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上金光闪烁
17、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月儿的影子犹如一块玉璧,静静的沉浸在水底,渔夫的歌声也响起来了,一唱一和,这样的乐趣,真是无穷无尽!
18、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这时人们登上这座楼来,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遗忘了,(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
19、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
2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是因为)他们不因环境顺心而高兴,也不因个人失意而悲伤;
2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
22、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这样看来,进朝廷做官也担忧,退处江湖也担忧。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23、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大概他们一定会说“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吧!
24、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啊!(如果)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三、理解。
1、用课文语句填空
(1)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写洞庭湖全景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第二段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4)天气阴冷时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5)天气晴朗时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是: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古仁人之心”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古仁人”的忧乐观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点明中心)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作者写“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目的是什么?
说明滕子京虽然被贬谪,却依然积极进取,有“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3、“衔远山,吞长江”用“衔”和“吞”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
生动表现了远山、长江和洞庭湖的关系,写出了洞庭湖的浩淼和气势。
4、第二段表明“岳阳楼之大观”的句子是什么?景物特点怎样?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现了洞庭湖景象开阔而多变化的特点,渲染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
5、作者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什么?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有联系吗?
写岳阳楼及其周围景色的目的是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景色特点与作者本人特点吻合:洞庭湖景色开阔,极有气势,这与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吻合。
6、三、四两段写出哪两种不同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览物之情?
景色一:天气阴冷(阴);相关览物之情: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悲)景色二:春光明媚(晴);相关览物之情: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喜)
7、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的实质是什么?
他们的悲喜之情都是“以物”“以己”而生。(以物喜,以己悲。)
8、作者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的目的是什么?
与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之心。
9、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什么?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胸襟阔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以天下为己任)。
10、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与古仁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思想感情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思想感情不受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所左右,有开阔的胸襟,以天下为己任。)
11、“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分别指什么?“进”和“退”分别指(呼应)什么?
“居庙堂之高”指在朝廷做官,“处江湖之远”指不在朝廷做官。“进”指(呼应)“居庙堂之高”,“退”指(呼应)“处江湖之远”。
12、用原文语句回答怎样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3、、“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什么?
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之情。
14、“微斯人”中的“斯人”指什么人?古仁人(暗含滕子京)。
15、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滕子京的劝勉,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就全文来看,这句有何言外之意?
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1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品德。
17、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及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18、请你简单评价一下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先忧后乐”的思想是作者对待仕途进退和报效国家的道德准则,在封建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客观上有利于人民。从本质上讲,他的“忧天下”的主张是忧君思想,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
19、第三段、第四段具体表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例:(1)悲阴风怒号,喜渔歌互答。(2)悲景色隐晦,喜天光晴朗。
20、“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体会。
(提示:谈体会既要联系原文,又要结合自己生活。第一句可围绕政治理想谈,第二句可围绕旷达胸襟谈;第三句可围绕远大抱负和民族责任感谈。)
例:政通人和,百废具兴:滕子京在自己的政治生涯遭受挫折之时,仍然奋发有为,政绩卓著,有积极的政治理想,这是他身上最宝贵的东西。这启示我们:生活中不会一帆风顺,只有不畏逆境,志存高远之人,方能使自己的人生永闪光芒。

28、醉翁亭记
环(围绕)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各个)峰,林壑(山谷)尤美,望之蔚然(茂盛的样子)而深秀者,琅琊也。山(顺着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像鸟一样张开翅膀)临(靠近)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的人)谁?山之僧智仙也。名(命名)之者谁?太守自谓(命名)也。太守与客来饮于(在)此,饮少辄(就)醉,而(表并列关系)年又最高,故(因此)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情趣)不在酒,在乎(在)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领会)之心而寓(寄托)之酒也。
若夫(像那)日出而(表承接关系)林霏(雾气)开,云归(聚拢)而岩穴暝(昏暗),晦(昏暗)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香花)发(开)而幽香,佳(好的)木秀(滋长)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四季)也。朝而(表修饰关系)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背)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腰背弯曲)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到)溪而渔(钓鱼),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清),山肴(野味)野蔌(菜蔬),杂然而前陈(摆开)者,太守宴也。宴酣(尽兴地喝酒)之乐,非丝(弦乐器)非竹(管乐器),射(投壶)者中,弈(下棋)者胜,觥(酒杯)筹(酒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面容)白发,颓然(醉醺醺的样子)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不久)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跟从)也。树林阴翳(遮盖),鸣声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游人去(离开)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表转折关系)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用)文者,太守也。太守谓(是)谁?庐陵欧阳修也。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二、翻译句子。
1、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滁州的四周都是山。它的西南方向的几座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远远看上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就是琅琊山。
3、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路,渐渐听见潺潺的水声,从两个山峰之间流出来的,就是所谓的酿泉。
4、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的,这就是醉翁亭了。
5、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造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起名字的是谁呢?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称呼这亭子的。
6、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太守和宾客们来这里饮酒,喝一点点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因此给自己起了个号叫醉翁。
7、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心思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啊。
8、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的。
9、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要说那太阳出来以后,树林里的雾气散了,云雾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10、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野花盛开,幽香阵阵;林木繁盛,枝叶成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溪水低落,石出水面,这是山中四季的景象。
11、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象各不相同,而乐趣也就无穷无尽了。
12、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至于那些背着东西在路上边走边唱,走累了在树下歇歇脚,前面的的呼喊,后面的回应,拉着老人和孩子,来来往往不间断的,是滁州人在游玩。
13、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在溪水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酒味清;野菜野味,随意放在地上,这就是太守的酒宴。
14、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宴会畅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有的站了起来,有的坐了下去,吵吵闹闹的,是诸位宾客快乐的样子。
1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那个面容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16、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不久,夕阳要落山了,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们跟从啊。
17、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着,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18、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19、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和大家一起快乐,酒醒后可以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啊。
20、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太守是谁呢?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三、理解
1、按课文内容填空
(1)现在用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的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
(2)写朝暮之景的句子和四时之景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3)表明“醉翁”雅号由来的句子是什么?“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4)太守与宾客出游,不事铺张、不讲排场,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有哪些?
临溪而渔;酿泉为酒;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
(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呼应前文什么话?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6)后文与“暮而归”相呼应的句子是:“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7)表明全文线索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全文的主旨句(将“醉”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醉能同其乐。
2、作者写醉翁亭是怎样落笔,一步步自然入题的?写景顺序是什么?
从山落笔,由山写到泉,由泉写到亭,自然入题。写景顺序是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由山及泉及亭。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微露主旨,为全文奠定抒情基调。
4、本文写景的作用是什么?以景美寄托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5、第三段分几层?分别用三字概括层意。哪一层是核心?
四层:(1)滁人游;(2)太守宴;(3)众宾欢;(4)太守醉。太守醉是核心。
6、太守真正的醉因是什么?
太守励精图治,滁人生活安定、富足、欢乐,自己也能与民同乐。
7、醉和乐有什么关系?
醉乐统一。因乐而醉,醉又增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8、作者怎样使用陪衬手法的?
以禽鸟乐衬托人之乐,再以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层层推进,突出了太守之乐。
9、怎样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一是借欣赏山水秀丽景色,排遣心中抑郁,二是借与众人游琅琊山,寄寓与民同乐的理想。
10、“太守之乐”有哪些?
(1)“山水之乐”;(2)“宴酣之乐”;(3)“乐人之乐”。三乐归一,都是“与民同乐”。
11、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两人有都被贬的政治遭遇,但“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思想,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29、满井游记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起),作则飞沙走砾(碎石)。局促(拘束)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疾行)行,未百步辄(就)返。
廿(二十)二日天稍(略微)和(暖和),偕(偕同)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肥沃)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天鹅)。于时(在这时)冰皮始解,波色乍(初、始)明,鳞(像鱼鳞似的)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打开)而冷光之乍(忽然)出于匣(镜匣)也。山峦为(被)晴雪所洗,娟然(美好的样子)如拭(擦拭),鲜妍明媚,如倩女(美丽的女子)之靧(洗脸)面而髻鬟之始掠(梳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柳梢)披(开,分散)风,麦田浅鬣(兽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寸许(左右)。游人虽未盛,泉(汲泉水)而茗(煮茶)者,罍(端着酒杯)而歌(唱歌)者,红装(穿着艳装)而蹇(骑驴)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猛),然徒步则汗出浃(湿透)背。凡曝(晒)沙之鸟,呷(吸)浪之鳞(代鱼),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未尝)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因为)游堕(坏,耽误)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只)此官也。而此地适(正好)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怎么)能无纪(记录)?己亥之二月也。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
二、翻译句子。
1、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
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冬天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
2、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冷风经常刮起来,飞沙走石。
3、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我拘束在一室之中,想出去不可得。
4、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每次冒风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
5、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二十二日天气稍微暖和,偕同几个朋友出东直门,到满井。
6、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像是逃出笼子的天鹅。
7、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这时河的冰面刚刚融化,水波开始发出亮光,像鱼鳞一样的波浪一层一层,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明镜刚打开,清冷的光突然从镜匣子里闪射出来一样。
8、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山峦被晴天融化的雪水洗过后,纯净清新,好像刚擦过一样;娇艳明媚,(又)像美丽的少女洗过脸刚梳好发髻一样。
9、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飘荡,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
10、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游人虽然还不算多,但是用泉水来煮茶喝的,端着酒杯唱歌的,穿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
11、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风力虽然还很强,但是走路就汗流浃背。
12、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所有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上吸水的鱼,都悠然自得,羽毛鳞鳍当中都透出喜悦的气息。
1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我这才知道城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14、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己亥之二月也。
大概说是不能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的,流连忘返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只这个官儿罢了。
15、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而此地正好离我近,我将从现在开始出游,怎能没有记录?
三、理解
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
本文是从写水光山色、柳枝麦芽、游人欢欣、鱼鸟之乐、作者的内心感受等方面来写出城游玩的喜悦之情的。
2、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
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把那种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给读者,为下文勾画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满井做铺垫。
3、文中哪些句子运用了比喻?请找出来,品味其表达效果。
(1)作者将初春旷野中的自己比作“脱笼之鹄”,表现自己从局促小屋投身到大自然怀抱的欣喜、舒朗的心情。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新开明镜比喻新绿水波,写出了水的明丽,贴切而有新意。
(3)“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以新妆倩女比喻被晴雪洗过的山峦,写出了春山的“鲜妍明媚”,生动而又传神。
(4)“麦田浅鬣寸许”,以兽颈之毛比喻返青还没有长高的麦苗,简明而又形象。
4、文中“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它们悠然自得,洋溢着喜气,这样写,增加了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时也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5、本文哪些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体会其表达效果。
如写水,“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写柳条为“将舒未舒,柔梢披风”,笔法极为简练,却又鲜明如画。
6、第2自然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
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笼之鹄”;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的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写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7、本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找出来并说说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及其所包含的哲理。
主旨句是“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表现了作者冒寒出游见到美丽的早春景色的欢快的心情,对“城居者”困坐京城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官场的厌弃,对哲理的追求。
哲理:从这次出游他认识到城居时所以不知有春,是因为自己“局促一室之内”,而实际上春已降临人间。这是思想境界升华的表现。这就表明: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地摆脱某种限制,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M.jAb88.Com

相关推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整理2


八年级下册文言诗文知识点归纳
霜林菊影
一、通假字
1、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2、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3、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4、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通“饲”,喂养。“材”通“才”,才能。
5、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7、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8、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9、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
10、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
11、玉盘珍羞直万钱:“羞”通“馐”,美味的食物。“直”通“值”,价值。
1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通“现”,出现。
二、词类活用
1、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作动词,分别指向高处伸展和向远处伸展。
2、以乐其志:乐,形容词使动用法,使……乐。
3、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作动词,鞭打,驱使。
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数量词作动词,行千里。
5、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6、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緼袍敝衣,名词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7、手自笔录:手,名词作动词,动手;笔,名词作状语,用笔。
8、心乐之:以…为乐,形容词意动用法。
9、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10、下见小潭:下,向下,名词作状语。
11、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12、似与游者相乐:形容词作动词,嬉乐,逗乐。
13、潭西南而望:西南,向西南,名词作状语。
14、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15、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
16、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寒冷。
17、近岸,卷石底以出: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接近。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19、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20、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给……命名。
2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
22、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第一个“乐”,形容词作意动用法,以……为乐。
23、泉而茗者:泉,名词作动词,汲泉水,取泉水。茗,名词作动词,煮茶。
24、罍而歌者:罍,名词作动词,端着酒杯。
25、红装而蹇者:红装,名词作动词,穿着艳妆。蹇,骑驴。
26、作则飞沙走砾:飞,动词使动用法,使……飞;走,动词使动用法,使……走。
三、古今异义
1、经纶:古义:筹划,治理。(经纶世务者)
今义:指规划、管理政治的才能。(满腹经纶)
2、走:古义:跑。(录毕,走送之)
今义:行走。
3、汤:古义:热水。(媵人持汤沃灌)
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4、假:古义: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今义:虚伪的,不真实的。
5、趋:古义:奔,快走。(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今义:趋向,归向。(大势所趋,日趋繁荣)
6、小生:古义:青年,后生。(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7、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
今义:前往,跟“来”相对。
8、微:古义:没有。(微斯人,吾谁与归)
今义:细小,轻微。
9、披风:古义:在风中散开。(柔梢披风)
今义:斗篷,一种披在肩上的没有袖子的外衣。
五、几种特殊句式
1、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在否定句中代词“之”作宾语,经常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形成宾语前置的句式。如:
①弗之怠
正常语序应为“弗怠之”。
②城居者未之知也。
正常语序应为“未知之也”。
(2)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经常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形成宾语前置的句式。如:
吾谁与归?
正常语序应为“吾与谁归”。
(2)状语后置
①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于途”是“歌”的状语,“于树”是“树”的状语。“歌于途”即“于途歌”,行“休于树”即“于树休”。
②冷光乍出于匣也。
“于匣”是“出”的状语,“出于匣”即“于匣出”。
③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
“于山石草木之间”是“潇然”的状语,正常语序应为“于山石草木之间潇洒者。
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于贫贱”“于富贵”介宾结构作状语后置,译: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⑤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于其上”介宾短语作“刻”的状语,后置。正常的语序应为“于其上刻唐贤今人诗赋”。⑥多会于此
“于此”介宾短语作“会”的状语,后置。正常的语序应为“多于此会”。
(3)定语后置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是“庙堂”的定语,“远”是江湖的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居高之庙堂”,“处远之江湖”。
2、判断句
(1)“……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①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②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2)独用“者”或“也”也可表判断。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断)
3、互文句
①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译: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悲或喜。
②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将士们的角弓被冻得拉不开,铁衣太冷,难以穿着。
4、省略句
(1)省主语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省略主语“我的小船”,译为(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②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省略主语“五柳先生”,译为(五柳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家中贫穷,不能经常有酒喝。
③以其境过清。
省略主语,应为“(余)以其境过清。”
④斗折蛇行。省略主语“溪泉”,应为“(溪泉)斗折蛇行”。译为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爬行。
⑤属予作文以记之。
省略主语“藤子京”,应为“(藤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
(2)省宾语
因以为号焉。
应为“因以(之)为号焉。”译:于是就把(五柳)作为号了。
(3)省介词
①坐潭上。
“坐”的后面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坐(于)潭上。”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两个“之”后都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③寓逆旅
“寓”字后省略了介词“于”,应为“寓(于)逆旅。”
八年级(下)古诗文默写
1、“欲为圣明除弊事,。”(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莫道不消魂,,。”(李清照《醉花阴》)
3、“,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4、“,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蝉则千转无穷,。”(吴均《与朱元思书》)
6、《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历来为人们传诵的两句是:,。
7、《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寓情于景是诗句是:,
8、《别云间》中深刻的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亡国之痛十分深沉的诗句是:
“,!”
9、《水调歌头》中诗句“,,。”到出了世间万事万物不可能永远完美、团圆,人生有聚也有散的自然规律,富含人生哲理。《水调歌头》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10、人们常引用韩愈《马说》中的句子:“,。,
。”来说明:人才需要有人来发现和培养,发现人才的人很重要,比人才更难得。《马说》中阐明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马说》中写千里马的屈辱至死的句子是:“,。”
《马说》中表明全文主旨的一句是:“,。”
11、《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揭示作者写作意图的句子是:,
12、《陈涉世家》写陈涉年轻时的远大抱负的句子是:“。”
《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对封建贵族制度不满的句子是:“!”
13、生活中,许多人(比如优秀的人民教师)有极强的奉献精神,我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来称赞他们。
1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雪的千古名句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寓情于景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15、《天净沙.秋思》中表现了游子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16、《雁门太守行》中表达欲报效朝廷的诗句是:,
17、《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中的主旨句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中,“聚”和“怒”分别从觉和觉两个方面写出了潼关地势的。
附:文中出现的要求记诵的名句
1、“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3.《气候的威力》)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0.《邓家先》)
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22.《核舟记》)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语文书221页)
八年级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小石潭得名的由来。(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3、文章如何描写潭水清冽的?(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27岳阳楼记
4、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5、岳阳楼重新修建后,有变化的句子是:(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6、文中具体描写“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7、文中直接概括出迁客骚人“悲”的句子(去国怀乡,忧馋畏讥),“喜”的句子是(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8、作者从正面阐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9、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也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10、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副对联,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8醉翁亭记
11、文中描写早晚四时的句子。早:(日出而林霏开)晚:(云归而岩穴暝)
 春:(野芳发而幽香) 夏:(佳木秀而繁阴)秋:(风霜高洁) 冬:(水落而石出)
12、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千古名句(破题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也是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
13、美国攻打伊拉克是别有用心,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29满井游记
14、作者用(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绘出初春水光;用(娟然如拭,鲜妍明媚)画出春山之态。用两个长句作比喻,水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新奇生动。
30诗五首
15、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诗人决意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心远地自偏)。
《饮酒》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句被王国维誉为“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6、《行路难》中表现诗人内心愁苦、无所适从的诗句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表现诗人欲行无路,心绪茫然的句子是:(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充满信心,有远大抱负和坚定信念的名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17、《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博大宽广胸襟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002年我国人均住房面积已超过20平方米,如果杜甫再生,就不必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1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本诗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以春花喻冬雪的千古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起承上启下过度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格调高昂,把送别的思念延伸向远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9、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的诗句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表现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甘愿牺牲自己,培植新生力量的高尚品质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欧阳修曾叹: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其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意呢?
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1与朱元思书
20、文中总说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1、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异曲同工之妙。
22、写出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3、既表现了富春山的魅力,也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4、写出富春山全貌的句子是:(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2五柳先生传
25、课文概括五柳先生性格特点的句子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与其相呼应的是“赞语”中(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
26、归纳出五柳先生生活状况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7、与“不戚戚于贫贱”相呼应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3马说
28、千里马的处境(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受到哪些不公正待遇(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9、食马者的愚蠢无知的表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5诗词曲五首
30、.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1、杜牧的《赤壁》:作者发挥想象,从反面落笔议论历史,抒发感慨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2、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的诗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3、苏轼《水调歌头》中阐释人生哲理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中乐观旷达、与亲人共勉的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4、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诗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也是本文的主旨句。
附:课后诗十首
35、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同窗好友将随父去西藏就读,请选择古诗名句赠别留念,以示万水千山隔不断真挚友谊:(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朝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如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用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3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描写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的诗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37、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的意思的句子是:(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诗中通过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8、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诗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写出诗中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曾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9、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写小儿顽皮淘气的句子是(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八年级下册名著阅读检测试题
1、《西游记》中“”的故事最能表现孙悟空桀(jié)骜(ào)不驯的性格和追求自由、追求平等、敢于斗争的精神。他蔑视天庭、竖起了“”的旗帜。(2分)
2、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文字出自于名著《》,作品的主人公___________,他受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物影响很大,经过艰苦的锻炼,成为共产主义战士。(4分)
3、《名人传》的作者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成功就是写出了许多惊世之作,包括《约翰克里斯朵夫》、《母与子》、《贝多芬传》等,1915年获文学奖。(2分)
4、根据有关描写语句判断人物: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眼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5、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语言描写。下面这段话出自
之口。“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
6、肖像描写也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下面是《名人传》中的一段肖像描写:“他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面部肌肉常常隆起,青筋暴跳;野性的眼睛变得格外地吓人。”“他”指的是。
7.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在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4分)
宽广的前额上两道微弯的皱纹,白色的双眉异常浓密,一部忠厚长者的胡须,使人想起第戎的摩西像。苍老的面庞变得平静、温和,留着病痛、忧伤和慈祥的痕迹。从二十岁的粗野豪放、塞瓦斯托波尔从军事的呆板严肃,到现在的他改变有多大呀!但明亮的眼睛仍然锐利深沉,显得坦白直率、胸无城府却又明察秋毫。
以上文字描写的人是,出自《》一书。
8、下段文字出自_________一书,作者是_______,此情节_______。
“好妖精!停下阴风,在那山坳里,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左手提着一个青砂罐儿。右手提着一个绿瓷瓶儿,从西向东,径奔……”
9、书目:《西游记》、《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名人传》、《海底二万里》。
请从上述书目中选择一部你熟悉的作品,对其中你喜欢的一个人物进行简要评析。
人物:
人物评析:
10.下面两部古典名著你读过吗?请用简洁的语言各写出两个你熟悉的故事。(小学、初中课本中的故事除外),并选一个故事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例:《三国演义》 水淹七军舌战群儒
 《西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底二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后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结合具体语境,仿写句子。(2分)
读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我喜欢他“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种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志趣;读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我喜欢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请你从读过的文学名著中选择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
作品名称:《》人物姓名:________________
(2)写—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令你感动的英雄人物。要求简洁流畅,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所给提示,填上恰当的内容:(14分)
我爱读书。
我读吴承恩的《西游记》,领略齐天大圣()降妖除魔的神通广大;我读笛福的(《》),品尝那个漂流者在荒岛上的酸甜苦辣;我读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走进保尔柯察金的心灵世界;我读《名人传》体验历经磨难造就的伟人、贝多芬、米来朗琪罗的坎坷一生。
书还引领我与古人对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使我感受到了游子思乡的惆怅;“,。”是李白政治上遭受坎坷之后表现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则是杜甫替天下劳苦大众发出的压在心底的呐喊!
14.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4分)
《西游记》:
《水浒》:
15、填人名,补足歇后语。(2分)
(1)(_____________)打宋江——过后赔礼
(2)(_____________)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
16、猜谜语。(2分)
(1)谜面:旅客留言(打我国古代一部文学名著)谜底:
(2)谜面:三代两传捷报(打一水浒人物)谜底:
17、有一篇新闻的标题是:纯净水市场“李鬼”泛滥。李鬼出自__________,在这里指代___________。(2分)
18、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初中阶段你读过不少中外名著吧?请从下列书目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中的一点,写出你的阅读体会。书目:《海底二万里》《名人传》《西游记》
名著:《》
①感受:(2分)
②情节:
19、请根据课外阅读的外国名著,补全下面的名人对联。(2分)
上联: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
下联:炼钢铁意志(奥斯特洛夫斯基)
20、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唐僧这二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3分)
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
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
21、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4分)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西游记》,;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读《名人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名著浩如烟海,为了便于记忆,有人编了一首十八字口诀: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三言两拍赞古今,聊斋史书西厢镜。请你说出这二十八字诀包括哪些古典文学名著,除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四大名著外,至少说出其中的五部。(5分)
答: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整理5


积累与运用
1、赤橙黄绿青蓝紫,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五彩斑谰,你最喜欢什么颜色,为你喜欢的颜色写几句亮丽的语言。(50字左右)
红色:热情、大方、充满活力,人心因为有了你而有激情,生命因为有了你而有意义,世界因为有了你而有光彩。
蓝色:令人想起宽广、深邃的大海,高阔辽远的天空,纯净、甜蜜的梦乡,更令人想起能够包容万物的胸怀。
黄色:成熟的色彩,金黄的麦浪、金黄的高梁、金黄的桔园……谱写了丰收的喜悦,成熟的乐章。金色的年华,金色的心,金色的人生,金色的路……铸就了生命的辉煌!
紫色:神秘、朦胧、妩媚。少女的梦幻,仙女的面纱,心灵深处的向往……无不带着紫色的成份。
2、你知道十二生肖吗?⑴请你为自己的生肖写几句诙谐的话(30字以内);⑵任选三个生肖,编一个有趣的故事。(100字左右)
①虎:该死的狐狸已经穿着你的衣服在耀武扬威了,快拿出你的虎气治治它,为民除害吧。
羊:和鱼在一起就成了(仙)鲜。
狗:来一次性格上的脱胎换骨,别老忠实地呆在家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
牛:不知是谁来了个错误的说法“吹牛”,其实你一点也不傲慢,有的只是谦虚的勤劳。
马:一些卑贱之人总喜欢拍你的屁股来圆自己的梦,你应该醒醒,制止他们,别让你们得逞。
龙:孙猴子要了我的定海神针才有那超人的本领,成了千古流传的勇敢者的化身,我得找个机会要猴子好好地谢谢我。
鸡:“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你能作个让步和犬去沟通沟通吗?那样这个世界会充满温情的。
蛇:你不要自卑,人是龙的祖先,龙的精神是你的延伸,你不要气馁,你只要永不言弃。“蛇吞三窟”之说呢?
②故事:一年,天久旱而未降一滴甘霖,猴子于是持如意捧前往龙宫责问,路上遇蛇,猴操起棒猛击之,临走之时骂道:“你敢整容,别以为刮了鳞,去了角我就认不得你了。”
3、网络世界离我们的生活不再遥远。⑴为网络写一句广告词。⑵用形象化的语言描述网络。(50字左右)
广告词①网络进万家,全家笑哈哈。②走进网络,走近你我他。③网络,浓缩的精品。
描述网络:①键盘敲打出一个神秘的世界,鼠标点击出一个知识宝库,荧屏显示出一个妩媚的人生。②网络只是一根线,连结了天南海北,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拥有一个共同七彩人生。③网络是一本巨大的百科全书,它贯穿古今,包罗万象。
4、描绘捐赠场面。(100字以内)
老师来了,同学们来了,周围的乡亲也来了。老师们、乡亲们都慷慨解囊,为灾民送来了钱、衣物,同学们也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钱,挤到了募捐箱前,长龙似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一元、两元、伍元、练习本、笔、橡皮擦……纷纷地落进了募捐箱里。刹时,大家的眼睛都定格在一位双脚残疾的同学身上,只见他慢慢的一腐一拐的走到面前,很自然地投进了两元钱,又是一阵经久不息的掌声。
5、电视台为我们中学生开辟一个栏目,⑴请你为这个栏目命名(不超过5个字);⑵请你为栏目设计一段导语。(50字左右)
栏目命名:①青春快车道青春的乐曲在这里奏响,青春的梦想在这里放飞,青春的活力在这里释放,这是中学生自己的栏目,敬请关注《青春快车道》。
②快乐大星园这里有精彩的银河之声,这里有激烈的智力竞赛,这里有感人的实话实说……要想快乐,请到《快乐大星园》。
6、你最喜欢哪个电视栏目。⑴用精炼的语言写出你喜欢的理由。(50字左右)⑵你最想对主持说什么?(30字左右)
最喜欢的栏目:①《美术星空》,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美的享受,观看世界名画,凡高的《向日葵》,毕加索的几何图形,把你带进艺术的殿堂。对主持人的话:×××,人是《美术星空》的灵魂。⑵《幸运52》,智慧的碰撞,实力的较量,刺激的闯关,大奖的诱惑,幸运52,就是你我的幸运!我最想对主持人说:李咏,风趣智慧和你的自信,倾倒了我,看你的节目,我快乐!
7、如果说,没有音乐是生命中的一个错误的话,⑴那么,没有体育,生命将会怎么样?(30字以内)⑵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为你所喜欢的体育项目献辞。(50字以内)
①没有体育,8848的珠峰不会有人类的足迹;没有体育,波涛汹涌的大海就不会有人去搏击;没有体育,我们如火的青春将得不到情感的渲泄。没有体育,生命像醉汉一样颓废,如同一个新鲜水果必将面临着腐烂。
②乒乓球:空中的一道道孤线给人以深深的启迪,人生从此端到彼端,需要努力奋斗。跳高:跨越中的美丽,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只要敢于跨越,你便会拥有更多的美丽。
8、翻开你的相册,会勾起你点点滴滴的回忆。⑴为你的相册取一个有意义的名字。⑵用一句话介绍名字的寓意。(30字以内)⑶为你的相册寄语。(30字以内)
相册名:①风铃②足迹③岁月歌④黄书包
寓意:①相册它装载了永不抹灭的记忆,那记忆点点滴滴似一串串风铃永远珍藏在心底。②成长的足迹像不断线的珍珠,串联成美丽的回忆。
寄语:心的归宿、爱的港湾、美的享受!
9、为迎接“五一”,学校要举行辩论会,请你写几句广告语。要求充满激情。(30字以内)
①九四辩论赛,激情大舞台,智慧碰碰车,能力尽开怀!②口与舌的交锋,智慧与心灵的碰撞,初三辩论会,风景这边独好!③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场决定智力高下的对打。④耳闻不如一见,事实胜于雄辩!
10、学校要举行“三峡之春”艺术节。⑴为在文艺晚会的舞蹈《童年》、独唱《常回家看看》、歌剧《白毛女》节目中任选其中一个写串词(50字以内)。⑵一句话评价艺术节(20字以内)
舞蹈《童年》的串词:秋千上的童话,知了声中的舞蹈,儿时斑阑的梦想,难忘的童年难忘的歌,让我们随着欢快的舞蹈再一次走进《童年》。
评价:三峡之春——艺术的殿堂。走进三峡之春,走进我们中学生自己的节日。
11、你是本期黑板报的主编。⑴为板报命名;⑵为板报设计三至四个栏目;⑶根据本期主编写刊首语(50字左右);⑷为你的板报写一句广告词,以引起更多人关注。(15字以内)
板报命名:青春之歌栏目:青春寄语少年心声知识竞答时事窗口
刊首语: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一、阅读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吴均),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从流飘荡()(2)急湍甚箭()
(3)猛浪若奔()(4)横柯上蔽()
2、用现代汉语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4、把下列表达的感情与文章最接近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二、比较阅读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以:②期:③劳:④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
三、阅读《马说》片断,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食或尽粟—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B.且欲常马等不可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其真无马邪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D.只辱于奴隶人之手执策而临之
2.将下列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策之不以其道
译句。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译句。
3.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作者对此表现出强烈的之情。
4.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强调了作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被人发现,完全可以(填相关成语),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地显露出来;而在位者也应(填相关成语)正确识别、选拔和任用人才。
四、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乙)陶潜,字元亮,大司马①侃之曾孙也。祖②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③融然④。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张,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四》)
【注】①大司马:官名。②祖:祖父。③适:满足。④融然:和悦的样子。⑤畜:通“蓄”。⑥徽:系琴弦的绳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B.造饮辄尽(到……去)
C.潜亦无所辞焉(告辞)D.亦雅咏不辍(停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期在必醉陈太丘与友期
B、博学善属文忠之属也
C、或置酒而招之前人之述备矣
D、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写五柳先生姓字不详,表现了作者对门第观念的蔑视;乙文从人物的姓氏、门第
写起,符合纪传体文章的一般特征。
B.甲乙两文在内容上各有侧重。甲文主要表现五柳先生的“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乙文主
要表现陶渊明的“颖脱不羁,任真自得”。
C.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相似之处,都是运用简笔勾勒人物,虽只寥寥数语,但人物形象鲜
明突出,跃然纸上。
D.甲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五柳先生的肯定与颂扬之意,乙文则以“为乡邻之所贵”道出人
们对陶渊明的厌恶之情。
4.用现代汉语写出甲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5.乙文中,陶渊明“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并自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你认为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
五、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无从致书以观致:__________(2)走送之走:__________
(3)援疑质理质:__________(4)俟其欣悦俟:__________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先帝不以臣卑鄙
C.或遇其叱咄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益慕圣贤之道孔子曰:“何陋之有?”
3.请将“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一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段分别从哪两方面叙写了作者的求学之难?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直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舍,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本文是____________(朝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名)所作。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其岸势犬牙差互B.而不知日之入
其如土石辍耕之垄上
C.杂然而前陈D.以其境过清
苍然暮色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3.翻译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这两篇文章写于同一年,所写都是永州山川景物,但《小石潭记》更偏重于客观描写,《始得西山宴游记》更偏于主观感受。试举一两个例子,作简要分析。
七、《醉翁亭记》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这个片段写了四种情况。从原文中找出最能概括每种情况的短句.依次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2.下面各组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往来而不绝者B.临溪而渔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莅临指导
C.宴酣之乐D.泉香而酒洌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杂然而前陈者
3.将“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翻译成现代汉语。
4.联系全文看,对作者在这个片段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山水之乐B.与民同乐
C.被贬后的抑郁心情D.“醉”与“乐”的和谐统一
5.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境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一样具有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所展露的“________,________”旷达胸襟。
八、(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下列划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A、浩浩汤汤(tāng)B、衔远山(xián)
C、互相轩邈(miǎo)D、泠泠作响(líng)
7、、解释句中划横线的词。
(1)横无际涯(2)先天下之忧而忧
(3)猿则百叫无绝(4)窥谷忘反
8、翻译句子。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译文:。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
9、在景物描写方面,甲段主要从视觉角度进行描写,突出洞庭湖的景色特点。乙段则从视觉和角度进行描写,体现从富阳至桐庐沿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作答)的特点。
九、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问题。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薄:景:
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请从选文中找出概括“迁客骚人”“悲”、“喜”情感的语句。
4.“迁客骚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是和。
十、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问题。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下列词语中“回”字与“峰回路转”中“回”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妙手回春B.蓦然回首
C.回复短信D.回环往复
2.解释选段中加点的词语。
(1)蔚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自己的话说出醉翁亭在滁州的详细地理位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小石潭记》(节选),完成问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影:(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悄怆: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有横线两处句子的意思。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请用第④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
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4.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限在40字以内)
十二、(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乙)世之人有喜作肥字者,正如厚皮馒头,食之未必不佳,而视其为状,已可知其俗物。字法中绝将五十年,近日稍稍知以字书为贵,而追踪前贤者未有三四人。古之人岂皆能书,独其人之贤乾传遂远。然后世不推此,但务于书,不知前日工书者随纸与墨泯弃者不可胜数也。使颜公书虽不佳,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杨凝式以直言谏其父,其节见于艰危。李建中清慎温雅,爱其书者兼取其为人也。岂有其实,然后存之久耶?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其馀泯泯不复见尔。(选自《书学集成汉宋卷》,有删节)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伛偻提携提携:②宴醋之乐酣:
③字法中绝将五十年绝:④后世见者未必不宝也宝: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①至于负者歌于途B①醒能述以文②其节见于艰危②近日稍稍知以字书为贵
C①禽鸟知山林之乐D①泉香而酒洌②食之末必不佳②而追踪前贤未有三四人
3.翻译下面的句子。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译文:②非自古贤哲必能书也,惟贤者能存尔译文:
4.欧阳修的为人之道,既体现在为官之时,又体现于书法之论中,请根据两个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一、1、(1)随着,顺从(2)甚于、超过(3)奔驰的马(4)树枝
2、竭力攀高的人,看到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功名的心;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大意对即可)
3、从“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从“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句中表现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能结合语句分析,大意对即可。)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二、1、①用、把②希望、愿望③使……劳累④助词,将宾语前置。
2、①喝醉以后就回家,从不顾惜留恋。②同我谈笑往来的,只有博学的人,没有浅薄
的庸人。3、答案: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高洁傲岸,安贫乐道。
三、1.A。(“而”都表示转折关系。)2.考查古文翻译能力。要通观全文;抓住关键词、(如“策”“道”“食”“尽其材”)坐实词义,疏通句意,译句便水到渠成。答案:①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②喂养它,又不让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3.考查提取文段要点能力。“不知马”是贯穿全文的核心,造成千里马悲剧的根源,抓住就迎刃而解。答案: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也。
4、命运起决定作用。毛遂自荐知人善任或举贤授能
四、1C2D3D4、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追究;每逢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高兴得忘了吃饭。5、洒脱不羁,悠闲自得。(意思对即可)
五、1、(1)得到,获得(2)跑(3)询问(4)等,等待
2、B因为(A中“于”分别是“向”和“在”之意:C中“其”分别是“他”和“难道”之意;D中“之”分别是“的”和用来表示宾语前置。)3、参考译文: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像结成的冰块一样坚
硬,手指不能弯屈伸直,(我)也不敢放松学习。4、(1)得书难:(2)拜师难
六、1唐朝柳宗元2、C3直译、意译均可。
⑴(望过去,溪水)像北斗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一会出现或一会儿又隐没。
⑵(此身于山顶)使人悠悠然仿佛与整个宇宙的浩气融为一体,不能够知道它的边际;又像飘飘然与造物主遨游于天地间,无穷无尽。
4例:《小石潭记》全篇较少议论抒情,如:写潭中鱼的静态动态,都是工笔细描,刻画入微;《始得西山宴游记》则多议论抒情,写景也多寓意,如:写西山之“怪特”、“特立”,实际上是抒写作者的襟怀和个性。
七、1.①滁人游②太守宴③众宾欢④太守醉2.B3.背东西的人在路途中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对一句给2分.对两句给3分)4.B5、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八、1、A2、(1)涯:边(2)先:在……之前;把……放在前面(3)绝:停止(4)反:通“返”,返回
3、(1)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2)(有时飞速的)急流比箭还快的,迅速的波浪好像奔腾的马群。“予、求、心、奔“等几个词落实较好,能将句子意思表达清楚准确,可得满分。如个别重点词落实不好,表意不够清楚、完整,酌情扣分,翻译的句子与愿意相差甚远,不给分。4、雄伟听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一个空如填“壮阔”“横无际涯”或“雄伟”的近义词为对;第三空只填“奇山异水”或“天下独绝”也对。
九、1、薄:迫近景:日光2、浮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璧3、悲: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心旷神怡,宠辱偕忘4、个人的遭遇外物的触发
十、1、D2.(1)茂盛的样子(2)就3.(1)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似的,高踞在泉水上边的亭子,这就是醉翁亭。(2)醉翁的心意(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秀丽的山水之间)。4.答案:①在滁州西南方向的琅琊山;②沿山行六七里处的酿泉之上。
十一、1(1)鱼的影子。(2)忧伤(的样子)。
2.(1)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中为之一乐。
(2)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能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等名句中的其中一句恰当地融合于内容之中。
十二、、1、①小孩子②酣畅、痛快③消失、断绝④以……为宝2、A3、①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②并不是自古以来的贤人哲士一定能够写出好的书法,只有真正好的书法能保存下来罢了。
4、《醉翁亭记》体现了欧阳修在仕途失意时“与民同乐”的恬淡、豁达的情怀;《书学集成》则呈现了欧阳修在书法之论中寄予了追求卓越的理想。
(三)阅读《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选段,按要求答题。(21分)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大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大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若夫霪雨露靠,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墙倾揖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A.负者歌于途B.杂然而前陈者
 C.去国还乡D.长烟一空
2.翻译下列句子。(6)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②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不要求加标点符号)(2分)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答:【】(2分)
 A.《岳阳搂记)表达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醉翁亭记》“句句记山水,却句句是记亭,句句是记太守”。
 C两文都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
 D.两文在景物描写上都采取了情景交融的写法,语言都清丽明快,气势磅礴。
⒌乙文中的“进”指 ,“退”指。(2分)
⒍《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眼于“”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2分)
⒎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3分)
(三)1.A负(背着)B.陈(摆放)C去(离开)D一(全)
2.(1)没有这种人,我同讹一道呢?
(2)游人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3)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4.D?
5、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6、忧醉与乐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资料整理3


八(下)语文生字词专项复习
1、《滕野先生》词语
【阅读提示词语】
1、感人至深:至,极。发人深省:启发人深刻醒悟。“省”也作“醒”。
【课文词语】
1、烂熳(màn):也作烂漫、烂熳。①颜色鲜明而美丽。②坦率自然,毫不做作。本文取第一义项。绯(fēi)红:鲜红。
2、油光可鉴(jiàn):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标致: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3、物以希(稀)为贵:事物因为稀少而被人看得很珍贵。
4、芦荟(huì)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它的名字叫。
5、好意难却:却,推辞、拒绝。
6、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7、不逊(xùn):无礼。逊,谦逊。
8、匿(nì)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姓名。匿,隐藏。
9、毫不介意: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在意﹤多用于否定词后﹥
(在意:放在心上;留意﹤多用于否定式﹥。)
10、诘(jié)责:质问并责备。托辞:借口。
11、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12、正人君子: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也用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深恶痛疾(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13、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
14、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15、遗民:①留下的在国外的人。②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③大乱后遗留下来的人民。

2、《我的母亲》词语
【阅读提示词语】1、启迪:开导;启发。
【课文词语】1、文绉绉(zhōu):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2、面红耳热: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3、天资:资质。4、随口:没有经过考虑,随便说出。
5、轻薄:言语举动带有轻佻和玩弄的意味。〖轻佻(tiāo):言语举动不庄重不严肃。〗
6、责罚:处罚。7、宽裕:宽绰富余。经营:①筹划并管理。②泛指计划和组织。这里取第一义项。调度:①管理并安排﹤工作、人力、车辆等﹥。②指做调度工作的人。这里取第一项。
8、做好做歹:各种语言和行为都使用上了。相当于“好说歹说”。
9、下流:①下流。②旧时比喻卑下的地位。③卑鄙龌龊。这里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
10、待人接物:跟人相处。宽恕(shù):宽容饶恕。

3、《我的第一本书》词语
【阅读提示词语】
1、永志不忘:永远记着,不会记忆。承载: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
2、迢迢(tiáo):形容路途遥远。回首:①把头转向后方。②回忆。这里取第二义项。挥之不去:无法抹去。受用:①享受,得益。②身心舒服。这里取第一义项。
【课文词语】1、幽默:言谈、举止有趣而意味深长。荒寒:荒凉。
感应(因受外界影响而引起相应的感情或动作。
2、凄惨:凄凉悲惨。3、奥秘:指隐藏的或还没有被认识的内容或道理等。
4、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5、磨磨蹭蹭(mócèng):缓慢地向前行进,比喻做事动作迟缓。
6、苦楚:痛苦﹤多指生活上受折磨﹥。
7、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也说“知情达理”。

4、《列夫托尔斯泰》词语
【阅读提示词语】1、文豪:杰出的、伟大的作家。洞察:观察得很清楚。
2、深邃:①同“深”,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②深奥。这里取第二义项。
【课文词语】1、黝黑(yǒu):黑;黑暗。
2、滞留:停留不动。愚钝:愚笨,不伶俐。
3、平淡无奇:事物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特点和出奇的地方。
4、器宇:气概,风度。5、禁锢(gù):束缚,限制。
6、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7、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8、侏儒(zhūrú):身体异常矮小的人。9、酒肆:﹤书﹥酒馆。
10、尴尬(gāngà):①处境困难,不好处理。②﹤神色、态度﹥不自然。这里取第二义项同。直勾勾:形容两眼直视发怔。11、炽热(chì):极热。
12、粗制滥(làn)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也指工作不负责任,草率从事。
13、藏污纳垢(gòu):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14、蒙昧:①未开化。②不懂事理。这里取第一义项。郁郁寡欢:心理苦闷。
15、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16、正襟(jīn)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17、泰斗:泰山北斗。比喻德高望重或卓有成就而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颔(hàn)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有加:又加深了一层。
18、诚惶诚恐:惶恐不安。19、无可置疑:不能怀疑。
20、黯(àn)然失色:面容和眼神阴暗下来。
21、广袤(mào)无垠(yín):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5、《再塑生命》词语
【阅读提示词语】
1、不屈不挠:指在困难或恶势力面前不屈服,不低头。挠,弯曲,屈服。
【课文词语】1、搓捻(cuōniǎn):用手指揉搓。2、企盼:盼望。
3、繁衍(yǎn):逐渐增多或增广。迁徙(xǐ):迁移。
4、觅食(mì):寻找食物。5、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地产生。
6、花团锦簇(cù):鲜花围成团,锦绣聚成堆。形容色彩缤纷、灿烂绚丽的景象。
美不胜收:形容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接受不完。
7、小憩(qì):稍稍休息一会儿。
8、繁花似锦:无数盛开的花朵像美丽多彩的锦缎。
9、风云突变:风云忽然发生了变化,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
10、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11、落英缤纷:落花纷繁的样子。
12、冥思遐(míng)想:漫无边际地深思想像。遨游:漫游。游历。
13、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八:下语文第二单元词语解释
6、《雪》【阅读提示词语】1、特色: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
营造:经营;管理。氛围:周围的气氛和情调。2、精粹:精练纯粹。
蕴含:即蕴涵。(1)包含,也作蕴含。(2)判断中前后两个命题间存在的某种条件关系叫蕴涵,表示形式为:如果……则……。
【课文词语】1、博识:学识丰富。2、滋润:含水分多,不干燥。
美艳:美好艳丽的样子。3、奁:lián:盒子
胭脂:yānzhi:一种红色的化妆品,涂在两颊或嘴唇上。也用做国画颜料。
4、消释:﹤书﹥消融;溶化。
5、褪(tuì)尽:颜色退没了。6、粘(zhān)连:比喻联系;牵连。
7、凛冽(lǐnliè):刺骨地寒冷。升腾:﹤火焰、气体等﹥向上升起。
精魂:精神,灵魂。8、灼灼:zhuó:﹤书﹥形容明亮。
7、《雷电颂》【阅读提示词语】
1、慷慨:kāngkǎi:①充满正气,情绪激昂。②不吝惜。
激昂:﹤情绪、语调等﹥激动昂扬。
独白:戏剧、电影角色角色独自抒发个人感情和愿望。
【课文词语】1、伫立(zhù):长时间地站着。
睥睨(pìlì):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2、咆哮(páoxiào):①﹤猛兽﹥怒吼。②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鞺鞺鞳鞳(tāngtāngtàtà):原是钟鼓象声词。污秽:huì:不干净﹤的东西﹥。
3、迸(bèng)射:向外溅出或喷射。4、播弄(nòng):摆布。
5、虐待(nüè):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6、雷霆:tíng:①雷暴;霹雳。②比喻威力或怒气。
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7、景仰:佩服尊敬。8、踌躇(chóuchú):心里不安的样子。
9、鞭挞(tà):鞭打。比喻抨击。
10、祈祷(qídǎo):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11、罪孽(niè):迷信的人认为应该受到报应的罪恶。
8、《短文两篇》:《日》《月》【阅读提示词语】
1、咏叹:歌咏;吟咏。2、别样:差别,不一样。
【课文词语】1、旸(yáng)谷。2、一撮(zuǒ)
9、《海燕》【课文词语】1、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
2、胆怯:胆小;畏缩。3、翡翠:fěicuì:一种矿物。绿色、蓝绿色或白色中带绿色斑纹,有玻璃光泽,可做装饰品。4、精灵:①鬼怪。②﹤方﹥机警聪明;机灵,聪灵。
5、蜿蜒:wānyán:①蛇类爬行的样子。②﹤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
10、《组歌》(节选)【阅读提示词语】
1、敏感:生理上或心理上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多情:重感情﹤多指重爱情﹥。
2、灵气:机灵劲,悟性。生生不息:永远都具有生命力,不停息。
理性:①指属于判断、推理等活动的﹤跟“感性”相对﹥。②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
【课文词语】1、执拗:niù: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2、炽热:chì:极热。
3、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4、馈赠(kuì):﹤赠送礼品﹥。
5、真谛(dì):真实的意义或道理。6、璀璨(cuǐcàn):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7、镶嵌:qiàn:把一个物体嵌入另一个物体之内。8、酷肖(xiào):酷似。
9、海誓山盟:男女相爱时所立的誓言和盟约,表示爱情要像山和海一样永恒不变。
长吁(xū)短叹:因伤感、烦闷、痛苦等不住地唉声叹气。
10、千山万壑(hè):山峦连绵,高低重叠。
11、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12、心扉(fēi):指人的内心。
八(下)语文第三单元词语解释
11、《敬畏自然》【阅读提示词语】1、无与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多含褒义﹥。
【课文词语】1、蓬蒿(hāo):飞蓬和蒿子,借指野草。
2、咫(zhǐ)尺:比喻距离很近。3、狼藉:乱七八糟,杂乱不堪。
4、呐喊:大声喊叫助威。5、不自量力: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
6、相形见绌(chù):相比之下,显出不足。
7、精巧绝伦:精细巧妙独一无二,没有什么可以相比。8、美味佳肴:味道鲜美的食品。
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课文词语】
1、萧瑟(xiāosè):形容冷落、凄凉。2、和煦(héxù):温暖。
3、干涸(hé):﹤河道、池塘等﹥没有水。4、吞噬(shì):吞食;并吞。
5、裸(luǒlù)露:没有东西遮盖。
6、戈壁:蒙古人称沙漠地区,这种地区尽是沙子和石块,地面缺水,植物稀少。
7、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13、《旅鼠之谜》【阅读提示词语】
1、谜团:比喻一连串捉摸不定的事物;疑团。
2、绞尽脑汁:绞,挤压。形容费尽心机,苦思积虑。奥秘:奥妙,神秘。
【课文词语】1、媲(pì)美:美的程度差不多;比美。
2、挑衅(xìn):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3、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4、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辅,帮助,辅助。
14、《大雁归来》词语【阅读提示词语】
1、喧闹:喧哗热闹。集会:集合在一起开会。寂寥:﹤书﹥寂静;空旷。
沼泽地:水草茂密的泥泞地带。情趣:情调趣味。生机:生命力;活力。
【课文词语】1、缄(jiān)默:闭口不说话。2、窥探(kuī):暗中观察。
3、狩(shòu)猎:打猎。4、凋(diāo)零:草木凋谢零落。
5、滑翔:某些物体不依靠动力,而利用空气的浮力和本身重力的相互作用在空中飘行。
6、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15、《喂――出来》【阅读提示词语】
1、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形容非常深,也比喻不易捉摸。
【课文词语】1、哂(shěn)笑:讥笑。
2、拍板:①打拍板。②商行拍卖货物,为表示成交而拍打木板。③比喻主事人做出决定。另:打击乐器,用来打拍子。一般用三块硬质木板做成,互相打击能发出清脆的声音。
3、牟(móu)取:非法谋取利益。4、黑咕隆咚:形容很黑暗。
5、颤颤巍巍:抖动摇晃﹤多形容老年人或病人的某些动作﹥。
6、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7、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也说成竹在胸。
8、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9、慷慨大方: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10、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11、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12、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理很坦然。
13、逍遥法外:指犯了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旧自由自在。
八(下)语文第四单元词语解释
单元提示词语:1、民俗:民间的风俗习惯。积淀:长期积聚沉淀﹤多用于抽象事物﹥。民生:人民的生计。2、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的总和。轶事:散失,失传的事。吆喝:大声喊叫。有声有色:形容表现得十分生动。风情:指风土人情。画卷:比喻壮丽的景色或动人的场面。
〖风土人情――风土: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土地、山川、气候、物产等和风俗、习惯的总称。人情:①人感情;人之常情。如:不近人情。②情面。如:托人情,不讲人情。③恩惠;情谊。如:做个人情,空头人情。④指礼节应酬等习俗。如:行人情,应人情。⑤送礼。如送人情。〗
16、【提示】1、蕴涵:蕴含,包含。浓郁:①色彩重。②繁密。③兴趣大。
【课文】1、生面别开:即别开生面。蹲:dūn踞:jù:蹲或坐。
2、酬和:hè:用诗词应答。即物起兴:xìng: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起兴,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譬:pì喻:比如。
3、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4、悠游自在:悠闲自在。
5、熹:xī微:形容阳光不强,多指清晨。6、淳:chún朴:诚实朴素。
7、龙吟凤哕:huì:龙在吟啸,凤在鸣叫。哕,鸟鸣声。
8、呈贡(gòng)向例:一向的作法。9、面善:面熟。
17、【提示】1、情结:①心中的感情纠葛。②深藏心底的感情。
超然自在:超出物外的安宁。咂摸:zā:①用手接触。②用手探取。③试着了解。④在黑暗中行动。出如许:①如此,这样。②这么些。
【课文】1、寄名:旧俗幼童认僧尼为师而不出家,或认他人作义父母以求长寿。
2、门楣:méi:门框上的横木。3、苋(xiàn)菜4、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5、囊:náng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yìn﹥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来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囊萤,用口袋装萤火虫。映雪,用雪的反光。
6、籍:jí贯:原籍,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地表示敬意。
7、腌(yān)
18、【提示】1、都市:大城市;以盛产某种东西而闻名的城市。喧嚣:xuānxiāo:①声音杂乱;不清静。②叫嚣;喧嚷。遐思: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像。
【课文】1、招徕(lái)招揽。2、铁铉(xuàn)3、铂(bó)白金,一种金属元素。
4、荸(bí)荠(qí)可人:﹤书﹥①有长处可取的人;能干的人。②可爱的人;意中人。③可人意;使人满意。5、马趴:pā:身体向前跌倒的样子,就像马趴在地上,四肢着地。
6、合辙:zhé押韵:这里指押韵。7、糠(kāng)这里指萝卜因失去水分而质地变松。
8、囿(yòu)局限,拘泥。9、伶俐:聪明灵活。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10、吆喝:叫喊﹤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饽饽(bō)
11、秫(shú)秸(jiē)杆(gǎn)12、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
13、钹(bó)打击乐器。
19、【提示】1、甘醇:形容美酒很香甜。
【课文】1、一马当先:作战时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2、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3、家醅(pēi):自家酿的酒。醅,这时泛指酒。4、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5、炮(páo)制:用烧、炒等方法把药材制成药物,比喻照现成的办法做事。
6、挑剔(tī):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斥。7、巴结:﹤方﹥指人做事勤快。
8、大约摸:﹤方﹥大概的意思。9、枸杞(gǒuqǐ)薏(yì)米仁橄榄(gǎnlǎn)
20、【提示】1、市井里巷:街市里面的小街小巷。凡夫俗子:平凡庸俗的人。
不乏:不缺少。何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大书特书:书,写文章。形容文章意义重大,需要用力去写,着力去写。也指事件重要,特别值得加以记载,以引起人们注意。
【课文】1、自来:从来。唱大戏的,都讲究闯天津码头。
2、可是要是稀松:①懒散;松懈。②差劲。③无关紧要。要哪没哪:﹤方﹥意思是要什么没什么,无论哪一方面都不行。3、蔫:niān:精神不振。4、怵(chù)惧怕。
5、抠:kōu:用手指或细小的东西从里面往外挖。6、营造:这里指建筑行业。
7、赛:﹤方﹥赶得上、如同的意思。

即物起兴(xìng)呈贡(gòng)向例面善蹲(dūn)踞(jù)酬和(hè)熹(xī)微譬(pì)喻
淳朴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凤哕(huì)寄名门楣苋(xiàn)与有荣焉囊萤映雪
腌(yān)籍(jí)贯肃然起敬招徕(lái)铂(bó)荸(bí)荠(qí)马趴(pā)合辙(zhé)压韵
糠(kāng)囿(yòu)铁铉(xuàn)饽饽(bō)秫(shú)杆随机应变油嘴滑舌巴结大约摸家醅(pēi)自来要哪没哪营造抠(kōu)
八(下)第一单元生字练习题1、下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烂熳(màn)绯(fēi)红油光可鉴(jiàn)B、芦荟(huì)不逊(sùn)匿(nì)名诘(jié)责
C、抑扬顿挫(cuò)深恶(wù)痛疾磨磨蹭蹭(mócèng)D、迢迢(tiáo)文绉绉(zhōu)宽恕(shù)庶(shù)
2、下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黝黑(yǒu)禁锢(gù)侏儒(zhūrú)尴尬(gān‘gà)B、炽热(chì)粗制滥(làn)造藏污纳垢(gòu)
C、正襟(jīn)危坐颔(hàn)首低眉黯(àn)然失色D、广袤(mào)无垠(yín)髭(zī)鬈(quán)锃(zèng)
3、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滞(zhì)留酒肆(sì)尴(gān)尬(gà)B、搓捻(cuōniàn)繁衍(yǎn)迁徙(xǐ)
C、觅食(mì)郁郁寡(guǎ)欢花团锦簇(còu)D、小憩(qì)冥(mng)思遐想
八(下)第二单元生字练习题1、下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奁(lián)朔(shuò)方胭脂(yānzhi)褪(tuì)尽B、粘(zhān)连凛冽(lǐnliè)灼灼(zhuó)
C、慷慨(kāngkǎi)伫立(zhù)睥睨(pìlì)污秽(huì)D、咆哮(páoxiào)鞺鞺鞳鞳(tāngtāngtàtà)迸(bìng)射2、下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A、播弄(nòng)虐待(nüè)雷霆(tíng)鞭挞(tà)B、踌躇(chóuchú)祈祷(qídǎo)彷徨(pánghuáng)
C、罪孽(niè)霁(jì)眷(juàn)念荷戟(jǐ)D、稽(qí)首旸(yáng)谷一撮(zuǒ)3、下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翡翠(fěicuì)蜿蜒(wānyán)胆怯(qiè)执拗(niù)B、馈赠(kuì)真谛(dì)璀璨(cuǐcàn)
C、镶嵌(qiàn)酷肖(xiāo)长吁(xū)短叹D、千山万壑(hè)心扉(fēi)憔(qiáo)悴(cuì)馈(kuì)赠
八(下)第三单元生字练习题1、下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蓬蒿(hāo)咫(zhǐ)尺B、美味佳肴(ráo)萧瑟(xiāosè)和煦(héxù)
C、干涸(hé)吞噬(shì)裸露(luǒlù)D、媲(pì)美挑衅(xìn)相形见绌(chù)2、下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缄(jiān)默窥探(kuī)B、凋(diāo)零哂(xī)笑
C、香蒲(pú)啮(niè)齿类D、狩(shòu)猎牟(móu)取
八(下)第四单元生字训练题
1、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蹲(dūn)踞(jù)酬和(hé)即物起兴(xìng)B、譬(pì)喻熹(xǐ)微淳(chún)朴C、龙吟凤哕(suì)呈贡(gòng)咂(zā)摸D、门楣(méi)苋(xiàn)菜囊(náng)萤映雪
2、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车胤(yìn)籍(jí)贯腌(yān)B、喧嚣(xuānxiāo)招徕(lài)铁铉(xuàn)C、铂(bó)荸(bí)荠(qí)马趴(pā)D、合辙(zhé)押韵囿(yòu)饽饽(bō)
3、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秫(shù)秸(jiē)杆(gǎn)钹(bó)家醅(pēi)B、炮(páo)制挑剔(tī)枸杞(gǒuqǐ)C、薏(yì)米仁橄榄(gǎnlǎn)蔫(niān)D、怵(chù)抠(kōu)糠(kāng)
八(下)第五单元生字训练题下列读音有误的二项是()
A、缥(piǎo)碧轩(xuān)邈(miǎo)嘤嘤(yīng)B、鸢(yuān)飞戾(nì)天横柯上蔽(bì)疏(shū)条交映
C、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屡空晏(yàn)如D、衔(xián)觞(shāng)赋诗硕(shuò)师叱(chì)咄(chū)
E、俟(sì)负箧(qiè)曳(yè)屣(xǐ)皲(jūn)裂衾(qīn)
八(下)第六单元生字训练题1、下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珮(pèi)环篁(huáng)竹坻(dǐ)清冽(liè)B、蒙络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fú)斗(dǒu)折蛇行
C、犬牙差(cī)互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D、浩浩汤汤(shāng)霏霏(fēi)山岳潜(qián)行
2、下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隐曜(yào)樯(qiáng)倾楫(jí)摧忧谗(chán)畏讥B、琅(láng)琊(yá)暝(míng)繁阴(yīn)
C、弈(yì)觥(guāng)筹交错阴翳(yì)D、浅鬣(liè)蹇(jiǎn)浃(jiā)曝(pù)呷(xiā)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712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