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册《药》教案
【学前导引】
鲁迅为了唤醒民众,寻找救国的出路,弃医从文,就有了小说集《呐喊》,《药》就是其中的一篇。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药到病除”,足见药在人们心目中是疗治病痛的希望,但不是每味药都能治好病,药未能挽救鲁迅的父亲,鲁迅笔下的华小栓吃了药也未能活过来。这是为什么呢?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中国,能解救满目疮痍的民族的良药又是什么呢?小说《药》就解答了这些问题。
【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积累、丰富识记仓库。
2.分析小说情节,掌握小说双线结构特点。
3.通过分析人物和环境描写,归纳小说主题,学会对典型环境描写的分析方法。
4.理解小说结尾的意义。
【基础知识精讲】
一、背景介绍
鲁迅在日本留学时,革命组织光复会成员徐锡麟、秋瑾等被清政府杀害,烈士的血强烈震撼了鲁迅的心。随着一些革命者妥协倒退,辛亥革命给鲁迅带来的振奋也变成了失望。在北京,鲁迅亲眼目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混战的黑暗,而民众的麻木不觉醒更促使其深入探索救国救民的良药,他深刻剖析了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不断探求救国的真理。《药》就写于这一时期,秋瑾就是夏瑜的原型。
二、识记积累
1.正音
蹩(bié)进拗(ǎo)开瘐(yǔ)毙
丛冢(zhǒnɡ)竦(sǒnɡ)然攫(jué)取
板滞(zhì)褴(lán)褛(lǚ)瞥(piē)咳嗽(sou)
2.辨形(括号内为错误)
瘐(庾)毙褴褛(蓝缕)攫(掘)取饱绽(淀)
歪斜(邪)宛(婉)然冤枉(妄)报(抱)应
3.词语辨析
[界限、界线]“界限”指不同事物的分界;尽头处,限度,如“殖民主义者们的野心是没有界限的”。“界线”指不同事物不同范围的分界线,或某些事物的边缘,如“我们要同民族的敌人划清界线。”
[板滞、呆滞]两者都有“停止不动”的意思。“板滞”可形容文章、图画、神态等呆板;“呆滞”主要指脸色或眼神不活动,也可指“不流通”,如“资金呆滞”。
[弥漫、迷漫]都表示充满的意思。“迷漫”指漫天遍地,茫茫一片,不分明,如“大雾迷漫”;“弥漫”指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徘徊、彷徨]都有犹豫不决的意思,徘徊重在外部表现;彷徨重在内心活动。
4.成语识记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恍然大悟:忽然醒悟。
三、课文剖析
(一)以《药》作标题的作用
标题是文章的核心,是文眼,本文以“药”为题,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1.揭示主题。资产阶级革命者的血被愚昧群众拿来治病,并不能挽救人命,那么什么是疗救民众的良药?什么是疗救中国的良药?以“药”为题目,将鲁迅提出的问题彰显出来。
2.概括情节。小说围绕“药”展开情节:买药—吃药—谈药—药效。
3.连接线索。作为“药”的人血馒头,连接了华、夏两家的故事,使明、暗两条线索互相连接。
(二)情节结构及主题
《药》的主要情节,由明、暗两条线索构成,华家的故事是明线,夏家的故事是暗线,图示如下:
主题:控诉封建统治阶级毒害人民,揭示群众愚昧落后的现实。指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脱离群众的弱点,启示人们只有发动广大群众才能取得革命胜利。揭露封建统治阶级残酷镇压革命的罪行,热情赞颂革命者的斗争热情。
双线连接,交织的事物,人血馒头。交织的人物,康大叔。
(三)分析人物形象
这篇小说成功地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无论直接描写,还是间接描写,都给人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印象。在众多的人物形象中,作者以其鲜明的爱憎,着重描写了三类典型人物:
人物
身份
具体描写
表现手法
性格特点
作者态度
夏瑜
(暗线主角)
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者,家境贫寒
刑场被害,茶馆被谈,狱中劝牢头造反,宣告大清天下是大家的,被做药,斗争不为群众理解,坟顶上的花环
夏瑜没有正面出场,而是通过茶客们的议论来描写的,运用的是侧面描写的手法
英勇不屈,嫉恶如仇,满怀信心而又孤军奋战,后继有人
赞扬他的革命精神,指出其斗争的悲剧性
华老栓
(明线主角)
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劳动者,经济困难,生活艰难,地位低下
买人血馒头做药,不敢接,踌躇着掏钱“半天”,“抖抖”装钱“按一按”衣袋对康大叔恭恭敬敬“笑嘻嘻地听”
对其心理、动作的直接描写
愚昧,落后,麻木,善良忠厚,胆小,节俭勤谨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康大叔
(线索连接交织的人物)
统治者的帮凶与爪牙,封建势力的代表,对群众凶恶,对革命极端仇视,流氓刽子手
卖人血馒头,嚷,抢,扯,裹,塞,抓过钱,捏一捏。满脸横肉闯进茶馆
通过对其肖像、动作、语言等描写表现出来
凶狠残暴蛮横贪婪
抨击、鞭挞
(四)小说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本篇小说既有社会环境的描写,又有自然环境的描写。
1.社会环境描写。写刑场上围观杀人的场面;写了茶馆里谈论夏瑜以及夏瑜血被吃的事的茶客所组成的社会背景;又写了点油灯、用洋钱、士兵衣服上的大白圈、上坟摆菜饭化纸等生活场景。
作用:渲染了那个时代的特有的气息。
2.自然环境描写。运用环境描写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心理,表现作品的主题,是本文的显著特点,本文多次运用了自然环境描写。
(1)文章开头,“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这段景物描写烘托了气氛,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时刻的突出特征:阴暗、凄清、恐怖,同时也渲染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肃杀的气氛。
(2)“太阳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这段景物描写,烘托了老栓拿到药后的高兴心情,以及他的愚昧、麻木、落后、不觉悟。
(3)“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这段环境描写揭露了封建社会吃人的罪恶本质,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表现了作品所揭示的主题。
(4)“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
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烘托了两位妇人十分悲痛的心情,也激起读者的悼念,对受害者的同情。
(五)写作特点
1.采用双线结构,使主题内涵更丰富、更深刻,使读者在体味到明线所揭示的明显主题之外,还能进一步思索其深层的寓意。
2.景物描写文字简洁、含义深刻。它们有的烘托人物心理活动,或从侧面揭示,例如人物的某个性格特点;有的直接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罪恶;有的为人物活动渲染了气氛。尽管它们是分散的,然而都有阴冷的色彩,由此又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创造了与悲剧内容相统一的氛围,达到了血肉一致的境地,使景物描写直接为表现主题服务。
(六)疑难解析
1.小说中华小栓吃了人血馒头后,作者为什么几次提到他的咳嗽?
点拨:从表现手法看,这是细节描写。文中四次描写小栓咳嗽:“又是一阵咳嗽”;“里面睡着的小栓也合伙咳嗽起来”;“小栓两手按了胸口,不住的咳嗽”;“小栓也趁着热闹,拼命咳嗽”。这些细节描写都是伏笔,暗示了小栓吃药后仍不免一死的悲剧命运,为后文设下了伏笔,进而揭示夏瑜所从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不能唤醒民众,疗救社会这样的主题。
2.第四部分,鲁迅在夏瑜的坟上加了一个花环,怎样理解?有什么积极意义?
点拨: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便体格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的看客。”为唤醒民众,他“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他说:“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些在寂寞里奔驰的勇士,使他不惮于前驱……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了。所以我不惜曲笔,在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他又进一步解释:“为达到这希望,是必须与前驱者取同一步调的,我于是删削些黑暗,装点些欢容,使作品比较地显出若干亮色。”其实,夏瑜的死并不是毫无影响的,他坟头上的花环,就点明了唤起民众的主题,说明革命后继有人,革命者仍在怀念他,革命的火种不会灭,表现了作者的期望。
【学习方法指导】
关于小说中的典型环境的鉴赏
典型环境是指文学作品中形成人物性格并驱使人物行动的生活场所,是一定历史时代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趋势的具体表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们是人物活动的舞台,理解环境描写,才能把握情节的发展、人物间的关系、人物活动的原委、性格发展的原因等。
社会环境即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环境决定和影响人物性格,同时,人物性格也对环境有一定影响。自然环境是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常常是为制造气氛、烘托人物的情趣和心情、表现人物的心理而安排的,一般都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被当作是社会环境的暗示。
分析典型环境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典型环境同人物联系起来,从中去寻求因果联系。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起着强化作用。作者为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往往为人物设置各种不同环境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出其性格。
(2)要看到典型人物在如何改变典型环境。人物对环境有反作用,常常会使环境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也有些人物几经抗争,仍无法改变自己的环境,造成悲剧性结局,或者仅仅起了揭露黑暗的作用。
(3)要看到环境所展示的世态风情以及它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祝福》开头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年底祝福的风俗画,给人以艺术的美感受。
总之,优秀的环境描写,并非静止地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所和制造气氛,而是人物和情节水乳交融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小说体现人物性格的有机部分。
【知识拓展】
1.关于《呐喊》及《〈呐喊〉自序》
《呐喊》是鲁迅的一部很重要的小说集,共收集从1918年的《狂人日记》至1923年的小说,其中《孔乙己》《药》《一件小事》《故乡》《阿Q正传》《社戏》等都被选入中学课本,这部小说集为现实主义的新小说奠定了基础。
《〈呐喊〉自序》详尽说明了自己创作小说并结集命名为《呐喊》的原由。在文中鲁迅谈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历程,这也正是其思想发展的过程。在“救国救民”思想指导下,鲁迅认识到发动民众“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要首推文艺”,所以“呐喊”的含义从《自序》中见有两方面:一是表示写小说是为了唤醒精神麻木的人们,促使他们起来抗争而发出的战斗呐喊,也即要暴露旧社会的病根,设法加以疗治;一是为勇猛的前驱者呐喊助威,使之不惮于前驱,不再感到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毫无反应的寂寞孤独。
2.关于《药》中人物姓氏的理解
华夏两家合称华夏,中国古代称华夏,华夏两家代表中国,中国当时就如小说中描述的那样子:辛亥革命脱离人民,人民落后不觉悟。如果不是为着暗喻中国,秋瑾可叫夏瑜,但华小栓一家不一定非姓“华”不可。
3.关于《药》的主要人物
谁是《药》的主要人物,这是历来争论较大的一个问题。第一种认为《药》的主要人物是华老栓而非夏瑜,因为华老栓的思想行为在全局起着主导作用,夏瑜只是小说的一个关键人物。第二种看法认为夏瑜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他处于各种矛盾冲突中心,是主题的体现者,各个形象的描写,都以他为枢纽。第三种看法认为是双主人公。华老栓和夏瑜都是小说的主人公,都是矛盾冲突的体现者,也都是小说主题的体现者,明暗双线结构也决定了双主人公的结构特点。
药
教学目的
一、领会《药》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二、通过课文了解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关系。
三、通过课文学习分析情节结构(特别是双线结构)和归纳主题的方法。
教学时数三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一、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二、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导入新课
(略)
指导预习
学生阅读“预习提示”,教师提问并归纳“提示”要点。
研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
要求:
(1)请把能体现小说时代背景和社会政治情况的有关人物服饰、语言、环境描写的文句勾画出来。
教师巡堂点拨,逐步缩小范围(尤其是环境描写方面的),引导学生把“思考和练习”一的1—4句画出即可。
(2)讨论:作者通过上述描写,反映了怎样一个典型环境?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文反映的是清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一方面是清政府对革命者的残酷镇压;另方面是革命者绝不会因遭受挫折而消沉。(完成“思考和练习”一)
二、二读课文,理清本文的情节结构。
“所谓情节,就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学生第二遍阅读课文时要求准备:
(1)讲述《药》所包含的两个故事,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发展变化与结局交待清楚,要给小说的四个部分各拟一个小标题。
(2)讨论:《药》的情节包括几个部分;比较两个故事叙述方法上的区别。
(3)讨论:小说两条线索是怎样连接、交织、融合在一起的。
在以上讲述和讨论过程中,教师订正、筛选学生的语言,板书小说明、暗并行的双线结构图,同时完成“思考和练习”三第一部分。
板书依次出现的顺序应是:1.华家的故事情节;2.夏家的故事情节;3.两个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4.明、暗线;5.两条线索的连接、交织、融合的地点。主题暂不板书,待分析完人物后再归纳。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
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药》的“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
华老栓(《药》的主人公)
1.华老栓的身分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一个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经济困难(如,“满幅补钉的夹被”),地位低下(如,“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还要对客人“笑嘻嘻的”)。
2.华老栓有哪些性格特征?
愚昧、落后。他爱子心切,深信人血馒头能够治儿子的病,他能为买到这种药深感“爽快”(如,对他“……觉……变……得……有……”这些充满信心的神情描写。完成“思考和练习”四、2),感到“幸福”(如,对他“……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的心理描写。完成“思考和练习”四、3),他只关心儿子,对革命不关心更不理解,不知他儿子吃的人血馒头正是革命者的鲜血(见“……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这又表现了他麻木、无知。但他又和一切劳动者一样,具有勤劳、善良、俭朴的品格(见:高潮部分对老栓的外貌、动作的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开端部分有关对老栓的动作描写;如,“老栓接了”显得庄重,“抖抖的装”显得激动,“按了两下”显出小心瑾慎,这些都联系着他内心活动显现着性格;再如,“吃一惊”不但写出场面的可怕,并显现了老栓的胆怯,“按一按”写出了老栓的钱来得不易和对钱的珍惜,以及对儿子医病的渴盼,“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写出了他对钱珍惜及惊惧神态,又“不敢拿他的东西”更体现了他的胆怯与善良及其矛盾心情),应当说这些才是他性格的主要方面。
3.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可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来概括。既同情他的不幸,又批判他的愚昧落后;他的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长期统治造成的。
夏瑜(《药》的主人公)
分析之前,教师可介绍一些夏瑜这个人物形象的背景材料,补充资料四“关于秋瑾烈士被并适当讲解一些生活原型与艺术典型的关系。分析夏瑜时应紧扣课文进行分析。
夏瑜在作品中没有出场,作者主要是通过刽子手和茶客的谈话来侧面描写他的行为思想。
1.夏瑜的身分、家境和对革命的认识是怎样的?
夏瑜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家境贫寒,对革命矢志不渝,具有革命者英勇无畏、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和为革命而献身的精神。
2.作者对他的态度怎样?
既赞扬其精神,也形象地指出他的斗争的悲剧性;即,他的主张、行动、牺牲未能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同情;但他的牺牲并非毫无影响。(参见高潮和结局部分)
康大叔
1.他的身分与社会地位是怎样的?
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和镇压群众的工具,是直接杀害夏瑜的凶手,但还不是罪魁祸首。他对群众蛮横凶恶;对革命极端仇视。是个穷凶极恶贪得无厌的刽子手。(其间可联系人们对他的“笑”和“敬”的后面隐藏着“怕”来分析,适时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2.康大叔有哪些性格特征?
他凶暴、残忍、贪婪、无耻(可用关于对他的语言、装束、动作描写,尤其是那些动词的使用来分析,如:嚷、抢、扯、裹、塞、抓、担、捏、哼——表现了他的凶狠、贪婪;闯、披、散、捆、嚷——表现了他的蛮横、凶暴。并通过对作者选词的推敲,同时完成了“思考和练习”五)
作者以鲜明的爱憎描写了以上三个人物,也可说是三类人物的典型;即,资产阶级革命者、人民群众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情节的设计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至于对一帮茶客的分析,教师可参看教参。华大妈的性格与华老栓有相似处,这里从略;夏四奶奶的性格,可在讲授课文《夜》时再联系着谈。
第三教时
教学要点
一、归纳《药》的主题。
二、联系《药》的情节初步理解阅读小说时要注意的情节设计的后两个“是否”。
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两节课的授课内容后,布置学生讨论以下四个讨论题。
1.《药》的主题是什么?
在学生分析小说主题时,教师应按单元知识向学生提出:“首先要从人物、情节、环境出发,进行认真的考察。”“其次,还得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小说的动机。”
在讨论时学生可能提出多种见解,教师也不妨将教参“补充资料”的五种提法出示,以引起学生讨论。我们的意思是赞成课文“预习提示”的见解,因为其中注意到了作者的创作动机。《药》的主题可作以下概括:
小说通过描写华、夏两家的悲剧,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革命和愚弄人民的反动本质;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药”这一发人深省的事件,表现了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作品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现实,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2.根据本文主题,谈谈你是怎么理解作品把夏瑜的英勇献身作为暗线来安排?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好处?(完成“思考和练习”三要求回答的)
3.《药》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揭示主题。讨论这个问题时,教师应照应起始课释题时留下的悬念来作结。
4.单元知识短文中指出:“阅读小说时,要注意情节的设计是否有力地表现了人物性格,情节的发展是否由人物性格的内在力量所推动,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否由其独特性格决定的。”联系《药》的情节发展谈谈你的一点看法。
这些问题的回答应当说都是肯定的。第一个“是否”由于在分析人物时学生已有较多的感性认识,这里讨论可着重讨论后两个“是否”。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课文第四部分(结局)为例来研究,一方面易于达到目的,另方面也可加深这部分思想内容的理解。根据讨论情况,教师可适时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1)第四部分(结局)为什么会出现华大妈、夏四奶奶上坟这个情节?为什么在夏瑜的坟头上会出现花环这一细节?
由于小栓的病未能对症下药,死是必然的。两位母亲在“这一年的清明”要去上坟,正是母亲对亲子之爱驱使;至于坟头上要出现花环,不但是为了展示华大妈和夏四奶奶的愚昧不理解,更重要的是革命者夏瑜的思想行为并非毫无影响的必然显现。因此说华大妈、夏四奶奶上坟以及夏瑜坟头上的花环这一情节和细节的出现,都是由人物性格的力量推动的。学生只要谈得出或理解到这些,可说对情节的发展与人物性格的关系有了初步的理解。
(2)为什么夏四奶奶上坟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脸上出现“羞愧”?
因为,一方面她不理解她儿子的行为是革命的,另方面她又怀念被清政府杀害的儿子,但又怕人发现,她的表情,正是她这种内心隐秘的矛盾心理的反映(完成“思考和练习”四、4)学生只要能谈得出或理解到这些,就是对人物的行动和行动方式是由其独特性格决定的有了初步理解。
布置作业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小组选出一名对戏剧创作较有兴趣的学生执笔,用《药》的第三部分(高潮)内容为材料,以《茶馆人物谱》为题,将该部分改为独幕剧(课外“思考和练习”六的要求可纳入其中),然后集体修改,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作汇报演出(各组演出时间不超过15分钟)
药---题意背景简介情节结构人物形象景物描写
题意(三层含义)
1.人血馒头不是药,这迷信的结果,只会使人早日丧生。
2.夏瑜式的奋斗和牺牲也不是药,救不了社会的病苦,唤不起愚昧群众的觉悟。
3.真正疗救中国──华夏,只有舍此另找新药,能根治脱离群众这一症结的新药。
小说标题为《药》,寓意深刻。穷苦的城市贫民以革命者的鲜血作为治病的良药,这是何等可悲的社会现实!革命者应该吸取历史教训,克服脱离群众的弱点,发动群众起来共同斗争,这样才能推翻黑暗社会,这对于革命者是一剂良药。一个“药”字,不仅简明而集中此揭示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同时也尖锐地向读者提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鲁迅在小说中指出:人血馒头是医不好小栓的痨病的,辛亥革命也医治不了社会的病症,只有充分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唤起人民的觉悟,推翻整个封建制度,才是改造旧中国,拯救劳动人民的良药。这就是鲁迅用“药”作这篇小说题目的用意。
背景简介
这篇小说写于1919.4.25,“五四”运动爆发前夕,小说以1907年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秋瑾被害事件为背景,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社会现实。
《药》是描写辛亥革命时代的作品。辛亥革命后,清朝的封建统治虽然被推翻了,但是,由于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实行妥协,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严重脱离群众的,空想依靠少数人的力量(包括用恐怖手段)代替群众的革命运动。1907年,光复会的成员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事败被捕,恩铭的亲兵残酷此挖出徐的心肝炒食。不久,光复会的另一成员秋瑾被捕于绍兴城的“古轩亭口”。
鲁迅对他们的被害很是悲痛,同时又结合自己的经验,深感人民不觉悟,革命是不会成功的。“五四运动”前夕,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感召下,鲁迅为了“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以秋瑾被杀害的事件为背景,写了《药》,正确地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启示人们:只有发动群众,革命才能成功,中国才能得救。
关于《药》中人物姓氏的理解
华夏两家,合称“华夏”,中国古代称“华夏”,华夏两家代表中国,中国那时候就那样子;辛亥革命脱离人民,人民落后不觉悟。但如果不是为着暗喻中国,“秋瑾”勿须叫“夏瑜”,华老栓一家不一定非姓“华”不可。
情节结构
一、明写华老栓买“药”,暗写夏瑜牺牲。
开头写阴暗气氛,接着写华老栓拿着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血汗钱去买“药”的情景,然后写他怀着无限希望回家。──情节的开端
二、明写华老栓夫妇煨“药”和华小栓吃药,暗写革命者夏瑜的血被吃。
从华老栓夫妇煨“药”和看着华小栓吃“药”的描绘中,可以看出他们爱子心切和深信人血馒头是治病的良药。华小栓吃“药”的情景和他吃“药”后的咳嗽,预示着华小栓的悲剧命运。──情节的发展
驼背五少爷到茶馆,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
三、明写刽子手和茶客们谈“药”,暗写革命者在狱中的英勇斗争。
开头写华老栓的辛勤劳动,接着写“闯进”来的一副凶相的刽子手康大叔,他先自欺欺人地吹嘘“药”,又怀着炉羡的心情介绍了他的同伴牢头阿义和出卖革命者的夏三爷,然后作者又借他的口讲述了夏瑜的英勇无畏和坚贞不屈;而驼背五少爷等人对他叫嚷的反应,则再次反映了各阶层群众愚昧的精神状态。──情节的高潮
这一部分人物最集中,作者把不同人物都清晰地刻画出来了,在这么多的人物中,竟然没有一个略表同情的,作者从深沉的悲痛中暗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四、明写华大妈和夏四奶奶上坟,暗写革命者死后的寂寞与悲凉。
作者写了华大妈因儿子吃了“灵药”,仍不免一死的悲哀与空虚,并刻画了夏四奶奶伤心羞愧的感情,反映了夏四奶奶对儿子的不理解,同时也写了华大妈对夏四奶奶的关心。坟场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而花圈的描写则表现了革命的希望和作者对革命的关心。──情节的结局
两条线索通过刑场、茶馆、坟地等场景由连结到交织,最后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作者之所以把华老栓一家的悲惨遭遇作明线来写,而把革命者夏瑜的英勇斗争作为暗线来写,是由小说所要表现的主题所决定的。把明线暗线交织在一起写,特别是选择华老栓的小茶馆作为主要场景,让各种人物聚集在一起,可以简明地表现人物间的复杂关系和各自性格,使情节集中,结构严谨,更好突出主题。
《药》的人物形象
作者以爱憎分明的感情,塑造了几个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深刻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1.华老栓──当时社会中一部分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的代表
勤劳善良:经营小茶馆,借以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为了给儿子治病,不惜拿出长期辛勤积攒的钱。但到了买“药”的市场──刑场,却吃了一惊,不敢走近,退到一家铺子屋檐下发愣。看到康大叔像两把刀的眼光,刺得他缩小一半,一再吃惊,在他的眼里,看杀人的闲人竟像“鬼似的”,当刽子手给他“良药”──人血馒头时,他却不敢去接。这是他性格中本质的一面。
愚昧麻木:用人血馒头治病,是一种迷信,他却深信不疑,为有机会去买“药”而感到爽快、幸福,买到“药”后,无比兴奋。他对人血馒头来历的态度上表现更为突出,只关心自己的儿子,偏不想一想,手中馒头所蘸的人血不正是来自别人的儿子吗?对刽子手康大叔是那样地卑躬屈膝,他完全不理解什么是革命,对革命者的死无动于衷,对敲诈他的骗子,毫无认识,以为是好心,结果上当受骗,人财两空。这是他性格另一个重要方面──即消极落后的一面。
他拮据的生活,卑贱的地位,久病的独子,渺茫的前途,确实令人同情。他愚昧麻木,极端自私,为封建统治者长期奴役的产物,他不敢同命运抗争,逆来顺受,确实令人可憎,所以作者对他既同情又批判。“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2.夏瑜──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者的形象(通过刽子手的谈话侧面描写他)
坚贞不屈、视死如归:在狱中坚持斗争,宣传革命,甚至劝“牢头造反”,还要在老虎头上搔痒,声称“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尽管挨打,不但没有丝毫的恐惧和胆怯,反而觉得阿义不觉悟而可怜他。他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孤独与寂寞:但他对如何造反,如何打天下,是不清楚的。他在狱中竟劝极端顽固的牢头阿义造反,把阿义错当群众,而群众在他眼里是“可怜虫”,夏瑜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行动连自己的母亲也不能理解,儿子为革命牺牲,她感到“羞愧”,更可悲的是:他的鲜血竟被贫穷、善良的华老栓当做一种“药”给儿子治病。他宣传的革命道理,二十多岁的人“感到气愤”,他挨了打,驼背、花白胡子感到高兴。他说阿义可怜,茶客们说他疯了。他被杀害时,“潮一般”的人在看热闹。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他脱离群众是孤独与寂寞的。
夏瑜的牺牲,只是给母亲带来了悲哀和羞愧,给华老栓提供了一味假药,给刽子手一份诈骗钱财的资本,给看客们一次鉴赏杀人的盛举,给茶客们增添了无聊的谈资。这一惨痛事实,一方面极其深刻地揭露封建统治者对广大人民思想毒害的严重程度,一方面也显出辛亥革命的失败,是与资产阶级革命者脱离群众分不开的。
当然夏瑜的死并不是毫无意义。小说写夏瑜坟顶上“有一圈红白的花”不很整齐,倒也有精神,表明还有人纪念革命烈士,革命者并没有被斩尽杀绝,革命火种是扑不灭的,在黑暗中给人以希望。
3.康大叔──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
凶残、暴虐、贪婪无耻:他是一个刽子手,替主子杀害革命者,公开宣扬革命有罪,告密有功,殴打革命者有理。诈骗群众,出卖革命者的鲜血,宣传人血馒头是治病的良药。总之,从外貌、行动、语言中显示了他的野蛮和凶残的本相、卑鄙的灵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封建统治者及其走狗的可憎面目。
借麻木的民众唤醒民众的麻木,借凶残的刽子手控诉刽子手的凶残,借失败的革命者剖析革命者的失败,正是这几个形象在体现主题上的深远意义。
4.阿义──封建统治阶级的帮凶
凶残、贪婪、顽固:为了榨取夏瑜的油水去盘问夏瑜,听到夏瑜的宣传,竟打夏瑜的嘴巴,等夏瑜牺牲后,拿走夏瑜身上的衣服。
5.夏三爷──出卖灵魂的势利之徒
卑鄙自私:为了独得赏银,丧心病狂告发侄儿,显示了他维护封建统治的反动立场。
6.死者的家属和茶客(华大妈、华小栓、夏四奶奶、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
他们精神麻木、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施行愚民政策的结果。
《药》的景物描写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和“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景物是这样的单调和阴暗,一方面写华老栓爽快和充满希望的心情,形成十分鲜明的对照,另一方面为夏瑜的牺牲制造了沉寂肃杀的气氛。
华老栓出发买“药”,“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和买“药”回来时,“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是用景物烘托把华老栓的心理活动“精神兴奋和对儿子的命运充满信心”突出了,这就更好地突出了华老栓的愚昧。
第四部分描写了寒风、枯草、秃树、乌鸦等景物,制造了一种很强烈的悲凉气氛。既烘托了两位母亲极为凄惨的心情,又能激起读者对革命者的悼念,对受害者的同情。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在教学前就要准备好教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药》导学案”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药》导学案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5895.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