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导学案
第一课时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使用时间:
设计人:审核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
温馨寄语:我自信,我学习,我展示,我快乐!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50页的例1。用红笔勾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合作探究,并总结方法。
2、针对自主探究找出疑惑点,课上组内交流,解疑答惑。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小数的计数单位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等。
2、能说出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一、自主学习
动手量课桌、书本的宽度,发现了什么?
二、合作探究
1、举例说明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2、举例说明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3、举例说明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4、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5、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三、交流展示
1、讨论为什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分别写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2、为什么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四、课堂小结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五、课堂检测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等。
2、相邻两个小数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3、用分数和小数表示下列各数。
四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导学案
第二课时小数的读法和写法使用时间:
设计人:审核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
温馨寄语:我自信,我学习,我展示,我快乐!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52、53、54页的例2、例3。用红笔勾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合作探究,并总结方法。
2、针对自主探究找出疑惑点,课上组内交流,解疑答惑。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出小数。2、会正确写小数。
一、知识链接
1、0.15是()位小数,表示()分之();0.008是()位小数,表示()分之()。
2、0.07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0.138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二、自主学习
1、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举例说明。
2、整数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等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那个最大?为什么?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
1、试着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
2、你们组认为读小数时要注意什么?
3、你们组认为怎样写小数,写小数时要注意什么?
四、课堂小结
(1)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
(2)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
五、课堂检测
1、读出下面各数
(1)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6.772读作:
(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6年29.46读作:
2、写出下面的小数。
零点零七十点零零二零点零一四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使用时间:
编写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
温馨寄语:相互交流,共同成长。
学习目标:
1.通过自学,交流,探讨出小数的性质。2.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化简和改写。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2.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具准备:米尺、小黑板
一、【知识链接】
1、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一位是(),第三位是()位。
2、0.328是由3个()、2个()、8个()组成的。
0.5里面有()个十分之一。
0.03里面有()个百分之一。
3.填小数或分数。
米=()0.45米=()米=()
=()0.08=()0.9=()
二、【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第58.59页的内容,自学完成下面的问题。(学生观察米尺)
A、0.1米是几分之几米(米)?用整数表示就是多少分米?(分米)
B、0.10米是几个几分之1米?(米)1/1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厘米(厘米)?10个1/100米就是多少厘米?(厘米)
C、0.100米就是几个几分之1米(米)?1/1000米用整数表示是几毫米(毫米)?那么100个1/1000米就是多少毫米?(毫米)
因为1分米=()厘米=()毫米所以0.l米=()米=()米
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提问三个小数0.1、0.10、0.100有什么不同?
()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发现什么规律?
规律:在小数的()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合作探究】
1.把0.70和1050.900化简
进行例2可让学生根据小数的性质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1)0.70应怎么化简?依据是什么?
(2)1050.900应怎么化简?依据是什么?
(3)小组合作,说出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0.70是70个(),0.7是7个(),因为70个1/100是7个1/10,所以两个小数的大小相等。
(4)强调:今后在一般计算时,遇到小数末尾有0时都要化简。
2.出示例3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数的小数。
思考:改写时根据什么才能做到不改变小数的大小?()
0.2=4.08=3=
四、【拓展延伸】
“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用小数的性质可以做到哪些?改写小数的依据是什么?
六、【课堂检测】
化简下面各小数:
0.401.8502.9000.50600
0.09010.83012.0000.070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四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使用时间
设计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
温馨寄语: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
学习内容:p44页例4
学习目标:能正确迅速比较小数的大小
学习重难点: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迅速比较小数的大小
一、【知识链接】
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
10005008991001832823
1000200052352424562467
二、【自主学习】
1、老师带了300元钱去买自行车,一辆自行车的价钱是286元,请问老师带的钱够吗?
2、小明带了14元8角到超市买一支钢笔,结果发现一支钢笔的价钱是13.5元,小明带的钱够吗?
说说你是怎么比较这些数的大小的?
三、【合作探究】
1、观察课本第60页主题图,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吗?
2、说说你是怎么给他们排出名次的?
3、总结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部分,整数部分的那个数就。
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的那个数就。如果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上的数字的那个数就……
四、【拓展延伸】
1、比较下面每组数中两个数的大小。
3元2.6元6.35米6.53米
4.7234.790.4580.54
2、下面方格能填哪些数字?(可以填的数一个都别漏哦!)
3.□7〉3.2745.16〈45.1□
13.□5〉13.750.62=0.62□
五、【课堂小结】
我学会了
六、【课堂检测】
1、把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0.50.3050.530.053
0.60.631.260.704
2、在○里填上“〈”、“〉”“﹦”。
3.01○3.109.6○6.94.08○4.80
7.89○7.981.607○1.767.100○7.1
5角○0.4元5千克○500克4分米○0.4米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五课时小数点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使用时间
设计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
温馨寄语: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
学习内容:P61页例5
学习目标:通过合作探究,总结出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学习重难点: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一、【知识链接】
1、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2、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3、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
0.54○0.5402.8○2.8003.26○32.66.19○61.9
小结:一个小数在它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没有变,是因为没有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
二、【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第61页例5,回答问题:
①0.009米=()毫米
②0.09米=()毫米
③0.9米=()毫米
④9米=()毫米
三、【合作探究】
1、从上往下观察,从0.009米变成0.09米,小数点向移动了位,即长度由毫米变成了毫米,长度到原数的倍。因此,小数点向移动一位,小数就到原数的倍。同理,比较①和③,小数点向移动了位,即长度由毫米变成了毫米,长度到原数的倍。比较①和④,小数点向移动了位,即长度由毫米变成了毫米,长度到原数的倍。
从下往上观察,小数点的位置依次向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到原数的、、。
2、练习:4.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向右移动两位是()
0.30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是3.05,向左移动()是0.0305,向()移动()是305,向()移动()是30.5。
3、小结:小数点移动要牢记:右移,左移。移动一(二、三……)位是扩大(或缩小)10(100、1000……)倍,位数不够用补位。
四、【拓展延伸】
原数扩大还是缩小由什么决定?移动的位数决定什么?
五、【课堂小结】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到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到原数的、、……。
六、【课堂检测】
1、填空
(1)把6.2扩大()倍是62。
(2)把59缩小到它的()是0.59。
(3)0.28去掉小数点得(),原数扩大了()倍。
(4)73.21变为0.7321,原数就()。
2、判断
(1)、0.8的小数点向右移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到了它的1/1000()
(2)、3.69扩大1000倍是36.9。()
(3)、把一个数缩小到它的1/10,就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六课时把一个小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使用时间
设计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
温馨寄语: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
学习内容:P62页例6、例7
学习目标:1、能熟练说出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
2、能运用这个规律把小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学习重难点: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一、【自主学习】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把3.6扩大()倍是36(2)把3.14扩大100倍是()
(3)把30缩小()倍是0.03(4)把42缩小()倍是0.042
2、按要求填表
3.0250.0484.760.2
扩大10倍
缩小100倍
扩大1000倍
小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到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到原数的、、……。
二、【合作探究】
1、看课本第62页例6,回答问题:
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把它扩大10倍,就是把它()10,只要把0.01的小数点向()移动()。
把0.01扩大100倍,就是把它()100,只要把0.01的小数点向()移动()。
把0.01扩大1000倍,就是把它()1000,只要把0.01的小数点向()移动()。
小结:把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就是用这个数分别()10、100、1000……,也就是将小数点向()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即一个数扩大到它的几倍,就用这个数()几。
2、看课本第63页例7,回答问题:
把1平方米缩小到它的,就是把它()10,只要把1的小数点向()移动()。
把1平方米缩小到它的,就是把它()100,只要把1的小数点向()移动()。
小结:把一个数缩小到它的、、……,就是用这个数分别()
10、100、1000……,也就是将小数点向()移动一位、两位、三位……。位数不够的用“0”补足。
3、练习:
4.43×10=32.7×100=10.47×1000=38.5÷10=54.7÷100=1.18÷1000=
三、【课堂小结】
一个数扩大到它的几倍,就用这个数()几,即小数点的位置向()移动,一个数缩小到它的,就用这个数()几,即小数点的位置向()移动。
四、【课堂检测】
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6.25×10=()[A62.5B0.625C625]
(2)9.4×1000=()[A940B0.0094C9400]
2、填空:
(1)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数就()倍,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数()。
(2)把57.05的小数点去掉,变成了(),()到原数的()倍。
(3)把0.859扩大到它的10倍与把859缩小到它的()的结果相同。
3、计算:
5.28×10=43.6×100=52.43×1000=26.3÷10=34.5÷100=7.26÷1000=22.3×10=81.2×100=94.6×1000=13.44÷10=96.12÷100=6.41÷1000=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七课时生活中的小数使用时间
设计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
温馨寄语: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
学习内容:p68页例1
学习目标: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学习重难点:会进行名数的改写
一、【知识链接】
1千米=()米1千克=()克1米=()厘米
1吨=()千克1时=()分1分=()秒
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二、【自主学习】
1、自学课本第67页。你看到了生活中的哪些小数?水果糖的质量是千克小明的身高是米
小红体操得分是分小丽的体温是度
2、你还能说出一些生活中的小数吗?
3、填空80厘米=()米4500千克=()吨
4、观察课本第67页做一做,对子之间互相说一说这些小数的含义。
三、【合作探究】1、下面是4个小朋友的身高,请你按从高到矮的顺序,给下面的小朋友排排队
80厘米1米45厘米0.95米1.32米
讨论:这些数的单位有米又有厘米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你有什么办法吗?
注意: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
2、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80厘米=米方法一:1厘米=()米,80厘米有()个1厘米,所以80厘米=()米
方法二:1米=100厘米,80厘米=(÷)米,利用小数点的移动规律,80÷100小数缩小了()倍,缩小100倍,小数点就要向()移动()位,所以80厘米=()米,厘米是低级单位,米是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的数向高级单位的数转化就要()进率就可以了。
讨论:你是怎样想的?你喜欢哪种方法?
小结:把低级单位的数改成高级单位的数,我们可以把低级单位的数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如果进率是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二位,三位……
四、【拓展延伸】
1米45厘米是多少米?
五、【课堂小结】
我学会了
六、【课堂检测】
1、把合作探究的第一题的单位转换成以米做单位的数,再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排队。
80厘米=()米1米45厘米=()米
比较大小:
2、()分米=1.5米()千克=4.08吨510米=()千米516厘米=()米
4700克=()千克9020千克=()吨7450米=()千米23分米=()米1350克=()千克80千克=()吨
3、在括号里填上﹤﹥或﹦
3.61米()362厘米284克()0.284千克1480米()1.5千米532厘米()5.3米
4、比较下面没组数三个量得大小,并用“<”连接。
(1)0.52平方米50.2平方分米5520平方厘米
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八课时生活中的小数使用时间
设计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
温馨寄语: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
学习内容:课本69页例2
学习目标:能说出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会进行名数的改写。
一、【知识链接】
1、填空:3500克=()千克480厘米=()米9分米=()米9千克200克=()千克
3米6分米=()米20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自学课本69页,并完成下面各题。
0.43米=()厘米0.27千克=()千克0.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0.76千米=()米0.6厘米=()毫米0.93吨=()千克1.32米=()厘米这个题你是怎么想的?
三、【合作探究】
1.讨论:把一个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应该怎样改写呢?
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我们可以把高级单位的数()它们之间的进率,如果进率是10、100、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应的()位、()位、()位……。
3平方米18平方分米=()平方米0.15千克=()克350克=()千克
提问:这道题中包含了我们学过的单位换算的两种类型,请大家在进行单位改写时要注意什么?
概括:要观察清楚是低级单位改成高级单位的数,还是高级单位改成低级单位的数,决定怎么计算;要弄清楚单位之间的进率;根据上面两方面确定小数点向左还是向右移动,移动几位。
四、【拓展延伸】
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90分米,宽是60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把它的宽延长30分米,长不变,那么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五、【课堂小结】
我学会了
六、【课堂检测】
1、填空:
3.001吨=()吨()千克3.7平方分米=()平方毫米5.80元=()元()角840厘米=()米
8.36米=()米()分米()厘米
2.72元=()元()角()分2.04吨=()吨()千克
2、从大到小排列.
3.2米3米8厘米310厘米
3.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把5米3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是().
①3.50米②5003米③5.03米
(2)1.7千米=()米
①17②170③1007④1700⑤1070
(3)400千克()4.00吨
①②=③④无法比较
四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导学案
第九课时求一个数的近似数1使用时间:
设计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
温馨寄语:我自信,我学习,我展示,我快乐!
学习目标:
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学习重难点:
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一、知识链接:
1、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3472000463500165408765000
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我们用的是的方法,保留到万位,要
看位。
二、自主学习
1、预习73页情境图
豆豆的身高0.984米,我们一般怎么表述豆豆的身高?
2、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
(1)0.984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小数后面的第位,这一位上是,就要。
(2)0.984如果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看小数后面的第位,这一位上是,就要。
三、合作探究:
1、保留一位小数,近似数是1.0还是1,为什么?
2、0.984保留整数是多少呢?
3、注意: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
4、总结: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
四、拓展延伸:
1、将下面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9.99899.998
2、同学们想知道老师的身高吗?提示:身高大约是1.6米,老师的实际身高是两位小数,猜一猜老师的身高最多是多少米?最少是多少米?(老师的身高是用四舍法得到的)。
五、课堂小结: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
①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是几;……然后按“法”决定是舍还是入。
②取近似值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
六、课堂检测:
1、将下面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98.653458.74131.200
50.0473.980101.4870
2、将下面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3.720.589.0546
四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导学案
第十课时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使用时间:
设计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
温馨寄语:我自信,我学习,我展示,我快乐!
学习目标:能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学习重难点: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一、知识链接:
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4720000463500001654000087650000
小结: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去掉或后面的0即可。
2、将下面各数保留两位小数:0.25612.0069.995
3、将下面各数保留一位小数3.720.5843299.965
二、自主学习
1、木星的直径是142800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778330000千米。
(1)它的直径是多少万千米?并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到十分位。
想:把一个不是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在位的右面,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字。
(2)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并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到十分位。
想:把一个不是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在位的右面,点上小数点,在数的后面加上字。
三、合作探究:
1、讨论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方法。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位,加上字。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位,加上字。
2、后面的万或亿字是不是可以省略不写?为什么?
四、拓展延伸:
像这样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3.4528亿,小数点后有4位,小数位数太多,往往实际又没有用,这时就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如这道题保留两位小数应该是多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五、课堂小结:
把多位数改写成以“万”、“亿”为单位的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位或()位,再添上()、()即可。
六、课堂检测:
1、把248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2、把下面个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35990平方千米。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面积34000平方千米。
3、2003年我国在校小学生116897000人,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作为一小学位老师,我们要让同学们听得懂我们所讲的内容。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吗编写一份教案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西师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
教学目的:
1.经历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实际体验。
2.会解决涉及倍数关系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目标:
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使本来抽象、复杂、静止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及推理过程动起来。计算机能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使学生自主领悟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随着画面去观察、体验、发现,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运算顺序。(课件出示)
1254+543402-120(90-25)322.情境引入
教师:你知道哪些动物可以称得上是森林医生吗?
学生:啄木鸟、山雀。
(课件出示)例4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观察后提出问题学生:啄木鸟每天吃多少只害虫?
教师:我们学习了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就来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索
1.教学例4。
教师:从这个情境中你知道哪些数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你能用图(最好是线段图)表示出他们每天吃害虫的关系吗?学生自主用图画表示山雀与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关系,教师巡视指导
(课件出示线段图的画法)
先用1653得到山雀吃害虫只数的3倍是多少,但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没有山雀的3倍那样多,而是比3倍少45只,所以,还要在此基础上减去45只才得到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指导学生写出答语。
(课件出示)将例4中的少45只改成多45只,
学生画线段图并独立解决,然后交流。
学生1:我的线段图这样画
学生2:我是这样列式的:1653+45。
教师:你发现这两个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学生:相同点是啄木鸟每天吃害虫的只数与山雀吃害虫的只数都有倍数关系。但一个是比山雀的3倍少45只,所以计算出3倍后要减去45只;一个比3倍多45只,所以要计算出3倍后要加上45只。
2.教学例5。
教师:刚才我们解决了森林医生吃害虫的问题,下面我们来解决小朋友在集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课件出示例5,并提出数学问题。)学生独立解决,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解决方法。全班交流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学生1:我这样思考:要求小青有多少张邮票,必须先知道小明有多少张邮票,因为题中告诉了小青的邮票张数是小明的3倍。而要求小明有多少张邮票,可以直接用80减去15,因为题中告诉了小明比小华少15张。由此可以这样列式
课件出示算式(80-15) 3。
学生2:我这样思考,根据小明比小华少15张邮票,可以求出小明的邮票张数为:80-15=65张。根据小青的邮票是小明的3倍可以求出小青的邮票张数,即:653=195张。列成综合算式是:(80-15)3。指导学生写答语。
三、活动思考(课件出示内容)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先在组内交流思考方法,再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全班交流。
四、独立练习学生完成练习一第10题,做后交流。
五、小结教师:通过今天的问题解决,你有什么收获?
《解决问题》课后问卷
解决问题:
1.一辆汽车从新华村开往县城,每小时行42km,开出2小时后离县城还有6km。新华村到县城的公路长多少千米?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各个数据吗?
2.场上有山羊75只,绵羊比山羊的4倍多20只,草场上有绵羊多少只?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它们的只数吗?
统计数据分析
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统计
图表一
能准确列出算式并计算的人数 正确率% 能正确画出线段图的人数 正确率%
实验班(40人) 38 95% 37 92.5%
对照班(40人) 35 87.5% 30 75%
效果分析: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有了多媒体课件展示线段图的画法,就大大提高了画线段图的正确率,全班40人中,有37人都能正确画出线段图,正确率达到了 92.5%,而对照班的正确率只有75%,可见,利用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对画线段图的展示和指导,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随着画面去观察、体验、发现,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学会了画线段图的方法。
学会了画线段图的方法,就可以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使本来抽象、复杂、静止的数学知识和概念及推理过程动起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使学生自主领悟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根据问题,正确的列出算式并计算,使计算的正确率提高到了95%。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在上课前要仔细认真的编写一份全面的教案。上课才能够为同学讲更多的,更全面的知识。你知道怎样才制作一份学生爱听的教案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合集: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来阅读。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课学习的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延伸,把学生的视角引入到图形的旋转,意在通过欣赏、探索、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简单图形变成复杂图案的过程,理解旋转的中心点、方向、角度不同,形成的图案也不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今后继续学习图形变换奠定基础。
1.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
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应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在操作的过程中积极地思考。如“图形的旋转”活动(教材第54页),教材中展示的两幅美丽的图案是由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而得到的。教学中,可以准备四张画着同一图案的纸,然后逐张围绕某一点进行旋转,旋转90°后,贴上一张纸,再旋转90°,再贴上一张纸,直至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在旋转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醒学生观察并思考:图案发生了哪些变化,是绕着哪一点旋转的。
本单元的很多练习都是可以操作的,因此,在课前可以请学生准备一些小的学具,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就有操作的机会。练习中的一些问题也通过学生的操作回答,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2.在图形的变换中,提倡不同的操作方法
一个图形经过变换后,可以得出新的图形,但得到同样的新图形,可以有不同的操作方法。因此,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再在方格纸上试一试,然后全班来说一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活动中去,从中发现学生有特色的操作方法,并给予鼓励与肯定,为学生互相学习与交流提供条件。
3.在欣赏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设计制作美丽的图案
本单元的数学欣赏内容是任意一个简单的图形,当它围绕一点进行旋转,并把每次旋转后的图形沿轮廓画下来,那么就会形成一个美丽的图案。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欣赏了正方形旋转的过程,并进行了制作。本单元把这一内容进一步扩展,可以是任意的简单图形。在教学中,先请学生欣赏,然后,每个学生用硬纸剪一个任意的简单图形,接着进行变换制作。对学生制作的图案,只要基本符合要求,教师就应肯定。对一些设计特别优秀的学生,也可以让他们当场再演示一遍,以带动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1.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
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1、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绕固定点顺时针旋转90°并说出旋转过程。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每桌一个学具袋(基本图形、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这是一只小朋友很喜欢玩的风车。
请两个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一玩。(生操作)
其他孩子请注意观察风车是怎样运动的?
谁来说说,在风车的运动中,你看出了什么?
(解决旋转、旋转中心、旋转方向)
出示钟面
在数学里,我把向这个方向旋转的方向叫做顺时针方向;
逆时针方向。
手势,比划。
小结:在刚才的运动方式中,我们可以说,
风车绕中心点顺时针方向旋转;
或者风车绕中心点逆时针方向旋转。
会说了吗?
二、新授:
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有的是简单的图形通过平移、旋转得到的。
你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吗?(想知道吗?)
那我们今天就进一步研究“图形的旋转”。(板书课题)
那么我们选一副简单的图案,由易到难研究它是通过怎样的简单图形,怎样旋转而成的,请仔细观察。
课件展示
为了便于研究,老师还专门做了一个这样模型把它粘贴在黑板上。
讨论:
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刚才,你看到了什么?
(形状、大小都不变)
师:从图形A到图形B是如何变换的?
是如何旋转的。(绕点O顺时针方向。)
旋转了多少度?
你是怎样判断它旋转了90°的呢?
(有什么方法,想一想,互相说一说)
结合图例,图中画出对应边,标出旋转角。测量。
这个度数叫做旋转度数
小结出,图B可以看作图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
谁能完整地再说一遍。
强调三要素。
师:从图形B到图形C是如何变换的?
图形A到图形C呢?
同学们,我们可以说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得到图形C;还有其他的说法吗?(配合手势)
逆时针方向
看到这副图,你还能像这样说些什么吗?
师小结,只有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度数三者都确定了,旋转以后的位置才能确定。
三、巩固练习:
1.转一转。(动手操作)
说一说这些三角形是以哪个点为中心旋转的
四、欣赏,升华。
感受旋转的美,数学的美。
由什么简单图形旋转而成的?
教学目标
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一、情景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游乐园玩一玩,看,游乐园里都有些什么?你们想玩吗?
师:这3位小朋友也想玩这些游乐项目,可是他们不知道如何付钱买票,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
2.看价格表,提问题,并列出式子:
5×3 8×3 10×3 20×3
3.师:哪些算式你们计算出结果?把能你会计算的算出来。
师:10×3 20×3 12×3像这类口算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数口算乘法”
二、互动新授
1、学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1)合作学习、探究算法
①首先我们看到10×3=?
师:用我们的乘法口诀解决不了,那我们可不可以用数的组成来解决呢?(3个10是30)。
② 20×3=?
师:20×3表示什么?,用小棒摆出3个2捆结果是多少呢?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先算2×3=6,再添1个0,师:你们听明白了吗?
师:20×3为什么可以先算2×3;2指的是2个什么?
强调:2个+×3=6个十就是60;让学生多说算理。
(2)迁移类推,发现规律
师:20×3同学们会,能不能根据刚才的计算方法算出
200×3 20xx×3呢?
同桌可以说一说,在作业纸上写出来,汇报时强调学生说出算理。
(3)引导,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归纳: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先用“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练习30×4= 3000×3= 400×4=
2、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12×3=?
师:12是几位数?你能不能把它转变成我们前面学过的乘法呢?
同桌2人交流说一说,你口算的方法,用小棒摆一摆,(一起作业网倒计时3分钟)。用希沃上传学生的作品。
师:你看明白了吗?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向这位同学提问?师:强调。
12×3=36(元)
先算:10×3=30
在算:2×3=6
最后:30+6=36
让学生多说一说
拓展延伸:22×3=?
引导学生归纳总,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它们的积相加。
三、巩固练习
口算下面各题,和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0×7= 200×7= 700×2=
21×4= 23×2= 32×3=
(1)学生独立在作业纸上完成。
(2)全班校对答案。
(3)选取其中几题指名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具体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体会图形运动的基本方式,积累一些图形变换的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有关内容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分课时)二度备课
第四课时 练习一
教学内容:
课本练习一第7~13题,并开展“动手做”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处学生知道图形中的对称,体会平移、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2.鼓励学生富有个性地完成设计图案的任务,感受数学美和数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准备:
把教材中的有关图片整理加工,做好一个资料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前几天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认为要哪些方面需要向同学们提醒一下?
小结:平移 找对应点比较方便
旋转 要找对应的边旋转
练习第8题 判断哪些是平移得到?哪些是旋转得到的?
通过演示,帮助学生弄清每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加深对图形平移和旋转的认识,感受平移和旋转的价值。
二、练习指导:
1.两次平移
第9题
填空,再同桌说一说,你是根据哪个点来数的?
每人发一张方格纸,同桌互画一个梯形,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6格
2.先旋转再平移
师生共同完成第10题
提问:你认为先确定哪条边比较合适?
把能够旋转的边确定后,再根据图形的特点确定另两条边,确保图形旋转后,图形没有变形。
每人发一张方格纸,同桌互画一个梯形,先向顺时针旋转90度,再向右平移6格。
3.完成10~13题
①多媒体演示
②让学生在书上练习
③学生设计后,全班交流欣赏
三、动手做
1.学生读题
2.讨论方法,明确移动的顺序
3.学生动手操作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一
平移 找对应点比较方便
旋转 要找对应的边旋转
作业设计
1、练习簿;2、《补充习题》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
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能列式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情境图:把4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2.提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新课
1.教学例6
把刚才呈现的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引导: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能分到1块吗?你是怎样想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每人分得的不满1块,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提出要求:那么,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3÷4的商呢?请大家拿出3张同样的圆形纸片,把它们看作3块饼,按照题目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
学生操作,了解学生是怎样分和怎样想的。
组织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小结: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4/3块。完成板书。
把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多少块?学生口述算式
提问:3除以5,商是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小组交流。
2. 总结归纳
谈话:请大家观察上面两个等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板书课题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提问: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用b表示除数,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写?
板书a÷b=a/b
讨论:b可以是0吗?
3.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学生尝试填空。
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口答:把7分米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7÷1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23分改写成用时作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23÷6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
指出:两个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可以用分数表示。
4.做练一练的第1题学生填写后,引导比较:上下两行题目有什么不同?
5.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填写,要求说说填写时是怎样想的。
三、练习
1.练习八第1题
2.第2题
3.第3题学生看图填写后,可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第4题
学生填写后,提问:这道题中的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
5.第5题
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填空,再引导学生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列算式,并写出得数。
四、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在上课时老师为了能够精准的讲出一道题的解决步骤。老师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让学生能够快速的明白这个知识点。这样我们可以在上课时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那怎样写才能有一份高质量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课标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田忌赛马》教案(四)”,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数学广角 --田忌赛马
代营小学 田艳丽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体会"策略"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题意帮助学生列出田忌所有可以采取的策略,通过对照找到赢齐王的唯一方法。
3、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田忌的这种策略可以在哪些地方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列举田忌所有可以采用的策略,来找出并体会田忌赢齐王的策略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新课]
1、我们来玩个游戏,每人三张扑克牌,比大小,三局两胜制三局两胜什么意思?
出示两组扑克牌,分别是红桃10、7 、5和黑桃9、6、3
问:你选择哪一组牌和老师比大小,让学生先出,老师几次比赛都赢了。
2、你有什么想法?
3、 "比赛中,怎么研究双方的情况,运用策略,找到能够取胜的方法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要学的《田忌赛马》,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有兴趣吗?"
[提出问题,研究策略]
1、 老师讲故事:田忌赛马 师:齐王和大将田忌喜欢赛马,他们把马分成三等,按照3局两胜制论输赢,第一次比赛,齐王的上等马对田忌的上等马,齐王的中等马对田忌的中等马,齐王的下等马对田忌的下等马,由于田忌每个等级的马都比齐王的稍差一些,所以田忌输了,田忌很不服气,要与齐王再赛一局,你来帮田忌想一想,可以怎么安排三匹马的比赛顺序?
(学生可以随意说一说想到的方法)
师:同学们真能干,帮田忌想到了这么多方法,究竟一共有多少种比赛的方法呢?其中哪些方法是能够赢得齐王的呢?
2、同桌两人合作研究。
(1)找一找田忌共有多少种比赛方法以及能够赢得齐王的方法。
(2)分析这种方法为什么能够取胜齐王。
3、汇报研究分析结果。
(1)谈一谈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找的。
(2)你有什么发现?(田忌只有一种可以取胜齐王的方法。)
(3)分析:这种方法为什么能够取胜齐王?
小结:像同学们刚才这样,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性一一找出来,并从中找到最好的方法,这是数学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4、想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结局吗?
师:田忌第一局比赛输了,正当他束手无策时,他的一个谋士,也就是出谋划策的人,叫孙膑,就像同学们刚才一样,为田忌一一分析各种策略的优缺点,最后找到了这唯一能够取胜的对策,最后,田忌以弱对强,反败为胜。
5、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学以致用]
1、联系课开始的扑克牌游戏
同学的牌:10、7 、5 老师的牌:9、6、3
老师怎样出牌,能够确保自己一定取胜?
小结:在游戏中,能不能找到确保自己一定取胜的方法,非常重要。 2、乒乓球团体比赛,如果你是教练打算如何出兵 中国队队员:王励勤、孔令辉、王皓、马琳、陈王己), 世界队队员:瓦尔德内尔、萨姆索洛夫、柳成敏、 波尔、施拉格
师:你们认为要保证胜利最主要是什么?(平时的勤奋训练,实力+用兵)
3、、出示游戏规则:10颗棋子,两人轮流拿,每次只能拿一颗或两颗,谁最先拿到最后一颗,谁就获胜。
(1)游戏怎么玩?(解释游戏规则)
(2)试玩几次,想办法找到自己必胜的对策,找到以后在四人小组里进行讨论。(学生活动)
(3)反馈方法。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提醒:
小学数学试题、知识点、学习方法
尽在“”微信公众号
为了使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要根据班级同学的具体情况编写教案。让同学们很好的吸收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科版)”,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教科版)教材研读:
《礼物》是一篇感情极其真挚的记叙文。课文以礼物一辆自行车为线索,这是外现的一条线索,我认为,这份礼物除了父亲送女儿的自行车外,还有女儿将乘公车的钱节省下来为父亲买的那双皮鞋。正因为双方都在为彼此着想,节省每一分钱,为对方买最需要的一份礼物,才能更加体现父女俩的情意深厚。因此,他们对彼此深厚的情意,又是一份最真挚的看不见但却能用心感受到了精神上的礼物。课文通过写父亲疼爱女儿、女儿体贴父亲的点点滴滴的事情,赞美了这种纯洁无瑕的世间真情。
《礼物》作为礼物这个单元的一篇拓展阅读,虽然它是阅读课文,但是它的故事性很强,在叙述顺序上也很有特点,细节描写生动传神。而且贴近学生生活,深受学生喜欢,加上心理描写细腻。无论是文章内容、表达方式、思想情感,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篇很好的范本,所以把它作为主体课文教学。
由于这篇文章很长,课时又相对有限,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长文短教的形式。因为本课篇幅虽然长,但是内容浅显易懂,字里行间流露真情。采用长文短教的方式,着力点放在学生品读具体语句,感受父女真情,体会心理活动描写。
针对我研究的问题,我认为本课有几个相当好的整合点:
1、以课题小《礼物》整合主题词大礼物
本课的题目叫礼物和主题单元词字面相同,但它们却隐藏着许多的不同。在教学中让学生比较两个礼物的不同,体会本课礼物的两层含义,它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自行车和鞋子,又是只能用心体会到了父女俩间深深的情意。这和主题词礼物所包含的更广更丰富的含义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它是送给失败者的鼓励,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微笑,是父女俩深厚的情意,是华侨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等等,体会礼物可以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礼物不在于价值到底而在于送收双方的情意,正所谓礼轻人意重。
2、记叙顺序方的整合
本单元在写作的顺序上很有特色,就是要让学生,了解插叙、倒叙和顺序。前面的《献你一束花》里学习了插叙的写法,本课恰好运用了插叙的手法,对学习插叙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体会。同时,又渗透了一种新的记叙顺序倒叙。让学生更全面了了解了记叙顺序,《礼物》这篇课文更好的整合了单元教学在认识记叙顺序上的要求。
3、说话训练,整合了金钥匙中口语交际的要求
本单元金钥匙让学生在课堂发言、表明自己的见解是,注意说明理由,本课教学中,就是让学生在读书中去感受父女俩的深情,注重能表现深情的理由,训练学生说话有理有据。
4、抓住人物的内心活动,整合笔下生花的习作要求,提高学生读想说写的能力。
本单元要让学生学会心理活动的描写,在笔下生花中作了明确的要求。在《礼物》这个生动感人的故事中,有很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但是省略描写了。在教学中,设计让学生对人物内心活动描写的补白,既能更好的体会文章中所包含的父女俩深厚的情意,又能让学生学习心理活动描写,为笔下生花作好铺垫。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在预习中完成自读笔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条理,体会文章情感。所以在教学中,重点就是让学生通过重点语句的品析,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与人物心灵对话,体会生动、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同时,我所执教的班级,在家庭条件来讲,都非常优越,他们对于文中所描述的家庭条件是无法理解的,因此,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课文情景当中,在学中比较阅读,体会家境的困窘,让学生能入情入景体会女儿生活的环境。同时让学生感受礼物不在于价值的高低,而在于送于收者之间的情意,懂得礼轻人意重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贴父亲的真挚情感。
2、初步了解倒叙及记叙顺序。
3、边读边想,体会人物内心,并学会心理活动的片断描写。
4、体会礼物不在于价值的高低,而在于送于收者之间的情和意。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父亲疼爱女儿,女儿敬爱、体谅父亲真挚情感。
2.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内心,并学习心理活动的片断描写。
课前准备:
PPT课件写话题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单元词入手,整体感知
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礼物这个单元,请孩子们回忆一下,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都收获了哪些礼物?
学生交流
礼物,是一份祝福,一份情意。也许它很平凡、很普通,也许它别出心裁;也许它看得见、摸得着,也许它只能用心感受,但是无论怎样的礼物,它对赠送的人和收受的人都有特别的心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分享一份礼物,感受这份独特的心情。(板书课题)
1.孩子们,通过预习,你能围绕礼物,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评价(板书)
2.你们在预习的时候,对于课文的写作顺序有没有新的发现或是疑问?
(初步了解倒叙的写作顺序)
3.课文一开始就告诉了我们这份礼物就是自行车,而且是一辆有意义的自行车.那么这辆自行车究竟满载着父亲怎样的情意,就让我们走进故事,去感受、分享。
请孩子们快速浏览课文,一边浏览一边想,文中的父亲和女儿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学生自读课文
指名交流,板书
二、品读课文感受父女俩深深的情意。
(一)通过自读、交流感受父亲的爱
是啊,文中父亲对女儿的爱无时无刻不在。于是他决心松女儿一份礼物。父亲为什么要送女儿一辆自行车呢?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呢?相信能干的孩子们一定能从书中找到答案。
1、请孩子们看看学习要求:出示PPT
指名读学习要求。
2、学生自学
3、交流汇报。
(二)通过与人物心灵的对话,体会女儿的体贴
1、面对如此贫穷的家庭,面对如此疼爱自己的爸爸,这位仅仅比我们大3、4岁的姐姐,她又是的怎样体贴父亲的呢?
请孩子们默读课文,找到文中直接描写女儿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读一读,每读一处,你都静下心来,与她对对话,体会她的心里面都在想些什么?
找一处最打动你的地方,勾画下来,再仔细的读一读,,并把你的感受用简短的语言批注在旁边。
2、指名交流
重点语句:
(1)女儿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黯淡了下来。
(亮了一下,说明女儿心中充满了激动和高兴,因为她太需要了,随即黯淡了下来,说明她想到了生活的困难,爸爸没有钱,不能再给爸爸增添负担。)
随即可以换成什么?为什么她变化的如此之快,想一想,此时,女儿心理变化,前后两次不同的反应,心里都想了些什么?
一瞬间,时间那么短,女儿却为爸爸想那么多,多么体贴爸爸啊,真是家贫出孝子。
(2)两次落泪。
重点体会两次落泪,女儿的心情。
3、学习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
如果你就是文中的女儿,两次落泪时,你都想了些什么?选择一次把你内心的想法写下来?
4、小结:你知道文章怎样打动你了吗?那就是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出女儿的内心想法,但是孩子们都入情入景地走进了她的心灵,与她对话,并把她内心的想法写了下来,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女儿对父亲的体贴。你们真棒。学会描写人物内心活动来生动故事情节,这就是我今天要送给你们的礼物。你收到了吗?
(三)升华感情,体会礼物的深层含义。
今天我们一起分享了这篇感人至深的文章礼物,那么这份礼物是不是只有这辆自行车?还有没有别的?
(鞋子)
鞋子和自行车都是父女双方节省下每一分钱来为对方买的最需要的一份礼物。这都是我们能看见的,那么还有没有什么礼物是我们看不见,但是能够读懂了呢?(相互的爱和体谅)这就是父女俩之间深深的情意。看来,礼物不仅仅可以是实实在在的物质上的,还可以是看不见、摸不着,但能用心感受到的精神上的。
三、整合主体单元,感受礼物的情意
孩子们,我们今天学习的礼物这篇课文,正好和我们本单元的主题词相同,你们觉得它们所包含的意思相同吗?说说你的见解?
学生交流
总结:虽然礼物各不相同,送的对象不同、用处也不相同,但是它们却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学会了互相欣赏、互相关心、互相体谅,明白了礼物不在于价值的高低,而在于送与收者之间的情和意。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描绘了在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纪传体的喜爱之情。
第四、五自然段写纪传体的韧性及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作者许多幻想是课文的重点,而理解夹竹桃可贵的韧性是文章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无不造句。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前准备:
有关夹竹桃的资料,写有生字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一、导入
1、板书课题:17、夹竹桃,齐读
2、简介夹竹桃:这是我国各地常见的栽培观赏植物。它的叶、皮、根、花均有毒。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
(2)画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指名读后集体朗读。
(2)说说词语意思
融洽: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
乍起:刚刚开始。
韧性:柔软而结实。
(3)指名读课文
三、理清课文脉络
1、自由读课文,想想如何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总写夹竹桃是作者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
第二段(2)写作者家中的夹竹桃开花时红白相映,景象奇妙有趣。
第三段(35)写夹竹桃的可贵以及引起作者的幻想。
第四段(6)写作者爱上了夹竹桃。
四、作业
1、课作:描红
2、家作:抄词、默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题是夹竹桃,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的呢?哪些自然段直接描述夹竹桃的呢?(2、4、5)
2、课文的2、4、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夹竹桃的什么内容?请同学们边读边想,努力把课文读好。
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思考:我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2、讨论,交流:
(1)这是什么景象?(两盆夹竹桃,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
(2)为什么觉得这景象十分奇妙,十分有趣?(火与雪:不相容融洽)
3、轻声读,体味这奇妙有趣的景象。
学习第5自然段
1、轻声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2、讨论:
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的幻想。
3、默读,思考:
(1)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引起作者的幻想?
(2)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了作者哪些幻想?
4、月光下的夹竹桃有什么特点》读第5自然段,试着完成填空练习:
我想它是地图()。()是亚洲,()是非洲,()是大海。(),
()是远渡重洋的海轮。
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地展现出()。(),()就是游鱼。
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5、小结:
月光下的夹竹桃香气袭人,叶影参差,花影迷离,我把它幻想成地图,幻想成荇藻,幻想成一幅墨竹让我领略了无限的妙处。
6、练习朗读。
学习第4、3自然段
1、那么第4自然段又写了夹竹桃的什么呢?轻声朗读
2、讨论:写了夹竹桃的韧性。
3、默读,画出最能表现夹竹桃韧性的句子。
自由读,交流,出示:
(1)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2)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①这两句话主要讲了什么?
(主要讲了无论是季节的变更,还是气候的变化,只有夹竹桃始终如一,没有哪一天不是迎风开放;它的花期之长,没有哪一种季节性的花可以与之相比。)
②体味无不、无不的作用。
③练习用无不、无不造句。
4、读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把它改为陈述句。
5、课文重点写夹竹桃,为什么要用一个自然段来描写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的景象呢?(反衬)
6、指导朗读
7、小结:
这两个自然段通过一年三季、花开花落的衬托和夹竹桃花期之长,始终如一写出了夹竹桃的韧性。
8、练习背诵
学习第1、6自然段
1、自由读第1、6自然段,联系全文想想作者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
2、课文的最后一节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前后呼应,总结全文)
三、作业
1、抄写词语
2、造句:
无不(无时不,无日不,无人不,无法不)
无不
附板书:
韧性
17、夹竹桃值得留恋和回忆 爱上了夹竹桃
幻想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分为四部分:
一、小数
二、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三、空间和图形
四、统计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旨在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向学生渗透植树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的魅力,不作具体要求,因此,在本单元没有单独安排复习内容。
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数概念,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复习重点: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复习难点:
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总课时:7课时
分课时: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 1课时
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 1课时
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1课时
三角形 2课时
位置与方向 1课时
统计 1课时
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一)
复习目标:
1.让学生回忆、掌握小数的相关知识(小数数位顺序表、小数性质、改写、化简、小数移动)。
2.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个清楚且有条理的归纳,使知识能科学、合理的总结归纳、吸收。
复习难点:小数相关的一些灵活题
复习重点:数位顺序表
复习过程:
1.将第四单元的概念画出,让学生回家归纳在练习本上。P51、P52、P61、P73的概念。
2.复习数位顺序表(书P53)
请一学生说一说小数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注意数位、和记数单位的区别,帮助学生记忆。
小组比一比:
小数点( )是整数部分,( )是小数部分。
在小数中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 )。
(1)小数点右面第二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左边第二位是( ),它的计数单位是( )。
(2)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 )。
(3)小数一定比1小吗( )举例。
(4)比1小的小数,它的整数部分一定是( )。
(5)大于7小于8的小数有( )个。
(6)大于7小于8的一位小数有( )个,二位小数有( )个。
(7)由5个0.1,6个0.01和8个0.001组成的数是( )。
(8)0.4里有( )个十分之一,有( )个百分之一。
注:在小组比赛中复习小数相关易错知识。
3.小数性质
(一)复习概念
(二)小数化简1.2300000,将1.23改写成5位小数。
注:强调小数末尾去掉或者添上零,小数大小不变。但是如果是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或者去点零,小数大小有可能改变。
再强调3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3位,几位小数就是小数点后面有几位。
练习:
(1)0.6里面有( )个0.01 (2)0.61里面有( )个0.01
(3)3.61里面有( )个0.01 (4)0.061里面有( )个0.001
0.25写成分数( );0.312写成分数( )
把小数90.90100化简后是( )
将小数40.070化简后是( )
4.小数点的移动
复习P61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注:在移动过程中要画出路线图,这样不容易出错。小数点前面要添零,小数点后面不必添零。
练习:
(1)63.6 10 100 1000
63.6 缩小为原数的1/10 缩小位原数的1/1000
把300缩小为原数的( )是0.3。
(2)由0.56到0.056是( )。
a 缩小10倍 b 扩大10倍 c 缩小100倍
(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两位,再向左移动三位,得到的数比原数( )。
第二课时:小数的性质和意义、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二)
复习目标:
1.巩固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
2.小数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熟练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复习过程:
一、练习以下几种类型的题
1.口算。
2.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及验算。
3.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复习将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要求掌握好单位间的进率和小数点的移动)。
将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分数改写成小数。
4.小数的简算(复习巩固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连减的简算方法)。
5.解决问题(复习购物小票的填写方法)。
二、复习小数单位改写、小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
1.复习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想想,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怎样的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如何应用这个变化规律把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缩小它的1/10、1/100、1/1000
练习:12.37610=( )100=( ) 1000=( )
2.复习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练习:2.37米=( )厘米 1.46米=( )毫米
5070千克=( )吨 6.5吨=( )千克
1吨25千克=( )吨 52米4厘米=( )米
教师提问:
这些题是从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还是从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
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
小数点向哪个方向移动,移动几位?
通过上面的改写,再想一想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名数和低级单位的单名数互相改写时应注意什么?
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的名数和复名数互相改写时应注意什么?这个方法与以前学的名数的变化有什么联系?
3.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和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
练习:345670000千米=( )亿千米( )亿千米(保留二位小数)
教师:想想,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该怎样求?
与求整数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取近似值时,小数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
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哪位?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哪位?
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哪一位?
三、综合练习
课本P125小数 P128 1、2、3
第三课时:四则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复习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带小括号四则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带小括号.
2、复习运用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和一些简算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复习过程:
一、口算:
2500500 0250 10025 5829 2501 915 333+1 67+5
1、口答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4728-73549+7 4728-(73549+7) 47(28-73549)+7
同桌互说再集体反馈
二、组织练习 改错先说说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该如何订正?
235+5(200-10025)
=240(10025)
=2404
=960
5(12-1212+12)
=5(0+12)
=512
=60
说说运算顺序
4300-(22478) (41-16)(89-64) (375+31-16)(89-64)
2、小结:四则运算顺序
3、师:下面四张扑克牌上的点数,经过怎样的运算,才能得到 24呢?你能想出几种方法?
6点、4点、2点、3点(小组活动讨论)
三、复习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
1、引导学生用文字总结并用字母归纳
(教师板书:用字母表示各个运算定律)
2、课堂练习
1、计算并运用运算定律验算
578+3864= 178X26=
2、简算(并用字母表示所用的运算定律)
25X12 514-389-111
87X201 125X88
66X99 28X3+28X5+2X28
25X47X40 98X27
23X37+27X37
3、应用题
A、一个水池的长是98米,宽是27米,水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B、班上共有男生23人,女生27人,每人交课本费37元,一共要交多少钱?
(生独立完成,请个别同学上台板演,全班订正,重点说说运用什么运算定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四、综合练习:课本P125-126 3、4、5、6P129-130 6、7、8、9
第四课时:三角形
复习内容:
三角形的特征、特性、分类、内角和。
复习目标:
1.巩固掌握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知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复习过程:
活动一:简单基础的题目。
1、作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高和底。
谈谈注意什么问题?(强调钝角三角形高的画法)
2、三角形的稳定性。
说说生活中很多事物都用到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
3、给出三根小棒说说可不可以组成三角形?
3.4.5 3.3.3 2.2.6 3.3.5
为什么?
三角形的分类:注意三角形各自之间的联系及个三角形的特点。
活动二:解决问题
1、求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1)三边相等
2)等腰三角形,顶角是50度
3)有一个锐角50度,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分析解决汇报解题思路
2、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5度,顶角是多少?
观察找信息分析解决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
活动三:提高题
1、能画出有两个直角或者两个钝角的三角形吗?为什么?
交流汇报
2、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能求出下面的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内角和吗?
交流讨论汇报
四、综合练习:课本P127 8 P130-13110、11、12、13
第五课时:三角形的练习
复习目标:
1、通过讲评练习使学生对三角形的相关概念更清楚。
2、熟练画出三角形的高和底
3、三角形按角分和按边分的分类,以及通过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来求三角形的各角,特殊三角形的求角度。
复习过程:
1、复习概念:
概念:1、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3、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4、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
2、练习讲评:
(一)在钉子板上画指定的三角形
注意:画的时候为了准确,需要画在钉子之间
(二)填空:
1、一个三角形有( )条边、( )个角和( )个顶点
2、三角形按角的大小来分,可分为( )、( )( |三类
3、三角形按边的长短来分,可分为( )、( )
注意:基础概念题,主要是给学生对知识做个梳理
4、5、6、题主要是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来计算角度,除了方法外,还要强调细心计算。
(三)判断:
1、2、3、4、5都为概念的延伸题,要求学生要记忆
6、7、8为多项选择,主要是让学生利用公式、概念灵活做题
(四)画高:
注:重点也是难点,放慢速度,让学生用幻灯展示作业,大家来评一评做对了没有。
学生说一说画高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1、用三角板画垂线,用虚线
2、要标上垂直符号
(五)计算
1、在三角形中角1=136度;角2=29度;角3=?
2、妈妈买了个等腰三角形的风铃。它的一个底角是25度,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3、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35度,另一个锐角是多少度?
注意:强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第六课时:位置与方向
复习内容:位置与方向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能够准确描述。
(3)能准确的量出物体所在位置的角度及正确画出路线图
复习过程:
1、幻灯片显示方位图,并标有角度。让学生根据图说一说各个地点距离学校的位置。
此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看图说位置,并正确说明是在哪个方向偏几度。
结合练习卷,做练习题1
2、复习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结合练习卷,做练习题2(注意:量角器的正确使用,并注意一段线段表示实际距离多少)
巩固练习:测一测(练习卷3、4题)
3、算平均距离、平均速度
学生说一说方法,再做一做练习4(2)
4、画路线图
注意:
幻灯显示:
例:沙漠驱车越野:绘制简单路线图
根据所给信息画出越野路线
(1)在起点的东偏北40方向距离350千米的地方是点1
(2)2在点1的西偏北25方向距离200千米的地方是点2
(3)终点在点2的西偏南20 方向距离它300千米的地方
学生在课堂练习本上做,说一说
结合练习卷5
5、课堂小测:一份小练习,巩固知识
第七课时:统计
复习目标:
1、让学生巩固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2、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复习过程:
1、说一说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是要注意什么?
3、练习:19912003年沙尘暴总天数的变化情况(幻灯片显示)
在每学期开学之前,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因此,老师会想尽一切方法编写一份学生易接受的教案。对教学过程进行预测和推演,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老师怎样写才会喜欢听课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数学教案”,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教学内容
二、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口算、估算融入到笔算教学中。
2.增加了一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对比较熟悉的单价、数量和总价的例题进行概括、总结。
3.以填空的形式,给出了积的变化规律文本。
三、具体内容
1.例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材以简单行程问题为背景,一是体会计算的现实需要,二是为后面抽象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积累一些经验。因为学生已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在估算后直接揭示145×12的笔算过程,另外,把估算融入笔算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2.例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第1小题的重点是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积的末尾0的个数确定。第2小题的重点则既有竖式的简便写法,又有因数中间的0是否应与另一个因数相乘的问题。
例2的编排把口算融入了笔算教学中,通过呈现两位学生的不同算法,意在引导学生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下面的阅读材料介绍了”格子乘法“,使学生了解”格子乘法“的计算过程与笔算乘法的密切关系,也可作为整数乘法算理的一种解释方式。
3.例3:积的变化规律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
例题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思路的引导非常清晰:
(1)研究问题:教材设计了两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乘法算式,在观察、计算、对比的基础上发现问题。
(2)归纳规律:结合广泛交流,畅说发现的规律,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积的变化规律。
(3)验证规律:举例验证积的变化规律的普适性。
与实验教材相比,这里的编排还给出了规律的文本表示,便于学生系统掌握规律。
4.例4: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提供两个典型购物问题,通过解决“这两个问题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从两个问题的相关性入手,提炼出单价、数量、总价,明确这三个概念的内涵。然后结合具体问题情境,分析“单价、数量与总价”三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总结出数量关系。
5.例5:速度、时间与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对于“单价”,对“速度”的理解更难。教材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150千米/时、60米/分,意在让学生体会用这样的符号表示运动速度具有简明、清楚的特征。探索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并应用模型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建议
1.充分发挥学生原有经验的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
本单元学习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与“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感悟“单价、数量和总价”与“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并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重视引导学生探究运算中的规律,并作一定的归纳与抽象。
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合情推理能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本单元不但在相关的练习设计中,编排了一些引导学生探索规律的内容,如打上了“*”号,不作普遍要求,但却是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的好素材),而且将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作为例题专门加以研究。不但可使学生形成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而且还利于培养学生数感和推理能力。
4.适当增加计算量,加强计算技能训练。
鲁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13触摸春天(第一课时)
修改日期: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1个字,认识多音字“悄”。正确读写“盲童浓郁穿梭流畅引导悄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清香袅袅”等词语。
2理解“流连穿梭一瞬间清香袅袅”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规范书写。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板书设计:
13触摸春天
瞬间磕袅
盲童安静触摸春天
一导入新课:
二回顾梳理学习内容:小组内交流。
1根据音节读准生字,正确认读以下词语。
盲童浓郁穿梭流畅引导悄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概念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清香袅袅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流连穿梭一瞬间清香袅袅
我还理解的词语有:
3认真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把难写的多写几遍。
4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我知道课文讲了谁的什么故事。
三集体交流:
1检查生词认读:
盲童浓郁穿梭流畅引导悄然灵性经历瞬间扑闪概念
弧线飞翔权利缤纷花繁叶茂磕磕绊绊多姿多彩清香袅袅
悄然合拢
2交流生词的理解。
3书写指导:
提出难写的生字,重点指导:梭磕瞬
4课文朗读:
指名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5整体感知课文。
说说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四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体味“流连、穿梭、流畅、悄然、神奇的灵性、张望、飞翔、多姿多彩”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后三个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味安静的内心世界,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是课文理解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
教学准备
1从生活中、网络中去寻找盲人的生活,体会盲童的内心世界
2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了解海伦凯乐的生活
板书设计:
13触摸春天
伸向生活
安静合拢蝴蝶热爱春天
(盲童)张开生命
张望
创造自己多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梳理课文整体感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这篇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谁说说这篇课文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说后,见机板书:
故事的主角是谁?(安静),安静是个什么人?(盲童)
板书:盲童安静——触摸春天
三、体验盲童初感奇迹
1我们闭上眼睛,体验一下,你的眼前一片漆黑,盲人的眼睛看不见色彩,盲人的眼睛看不见世界。
2“春天来了,小区的绿地上花繁叶茂,桃花开了,月季花开了。”可是安静却却看不见春天。
3没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但安静却着着实实地触摸到了春天,她的内心中的春天,和我们一样的丰富。她做到了一个明眼人所做到的一切。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那安静所创造的就是什么?——奇迹!
四小组交流自学情况。
(在这个春天的早晨,看看安静是怎样触摸春天的?在她触摸春天的过程中,我们都看到了哪些奇迹的发生?从中你感悟到安静是怎样的一个女孩?在让你的心灵怦然心动处,画上“!”,说说自己的体会。)
五集体交流:品读奇迹感悟安静
1、导入语:在这个春天的早晨,看看安静是怎样触摸春天的?在她触摸春天的过程中,我们都看到了哪些奇迹的发生?
2、学生汇报(一):品奇迹、读课文、悟安静
问题: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早晨,发生了哪些在我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呢?
(1)安静在花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
A、说说看,你为什么认为这是一个奇迹呢?
B、想象一下,如果你闭着眼睛,什么也看不见,走路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感觉?(摸摸索索、磕磕绊绊、踉踉跄跄、)
C、读这句话。根据学生的朗读提问:这可不是一般的流畅——很;不是没有磕磕绊绊,而是——没有一点儿;多么不可思议啊,创造奇迹的是个盲童。
D、安静为什么能走得如此流畅呢?
(2)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A、流连什么意思?
B、让安静留恋不止的是什么?(花香)
C、整天让你明白了什么?(安静熟悉这儿的一切,有花香引导,自然走得流畅)
(3)从“流连”这个词中,你还读懂了什么?(安静是个有感情的女孩,她爱花,爱春天,爱生活,别忘了她可是个盲童,多么乐观、多么活泼、多么灵气的女孩啊!你根本看不出她是个盲童。)
3、学生交流汇报(二):品奇迹、读课文、悟安静
问题:在这样一个春天的早晨,奇迹还在继续……
(1)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出示幻灯片4伸出双手)
A、你从哪儿感受到这真是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盲姑娘)
B、结合上下文,结合你的想象,想想看,安静一个盲童,她为什么能够拢住蝴蝶呢?
悄然(无声无息,蝴蝶发现不了;慢慢地,甚至是屏住呼吸)
双手合拢,所以蝴蝶跑不了
可是她看不见啊?(在花香的引导下)
C、我们可有过捉蝴蝶或者蜻蜓的经历?同样也是屏住呼吸,悄然而行,可就在你要捉住它的一刹那,它飞走了……我们同样做着安静所做的动作,而且我们还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可我们却捉不到,为什么?
D、能够抓住蝴蝶,是安静神奇的灵性,你认为什么是神奇的灵性呢?
聪慧,有才智
用心与捕捉,用心去体验,自然就有了奇迹的发生。
E、小结:安静拢住了蝴蝶,她拢住的仅仅是一只蝴蝶吗?她拢住的是一个春天,是一个世界。这是怎样的一个内心的世界呢?(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回答——多姿多彩)
(2)蝴蝶在她的手指间朴腾,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这是一次全新的经历,安静的心灵来到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
A这是怎样一个多姿多彩的春天呢?(学生自由地说,根据课堂上的情况,可随机提示学生温习学习过的古诗或者文章的精彩片段)
B安静的脸上充满了惊讶,安静惊讶什么?(蝴蝶带着她来到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从惊讶当中你读出了什么?)
(3)指导读这段(自由读、个别读)
4、学生交流汇报(三):品奇迹、读课文、悟安静
(1)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能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一下安静的内心的感受呢?(陶醉、沉浸、幸福、甜蜜……)
(2)多么幸福啊!多么奇妙啊!多么令人感动啊!蝴蝶给安静带来了一整个春天!可是,安静居然把蝴蝶给放了。
(3)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A、安静为什么把蝴蝶给放了?那可是给她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的生灵啊!(放飞蝴蝶、放飞心情、放飞春天、放飞希望)
B、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她能看得见吗?她是用什么张望?她张望的就是她的理想,——飞翔的蝴蝶、飞翔的心情、飞翔的春天、飞翔的希望。)
C、她的心灵看到了这一切吗?读句子
(4)让我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像安静一样地,用心灵去张望,你看见什么?(教师范读课文)
(5)齐读。
5、学生交流句子,感悟安静
(1)一瞬间,我深深地感动着。如果说安静在花香中穿梭是个奇迹,而当她极其准确地伸手拢住蝴蝶是个奇迹,那么,当她放飞蝴蝶的时候,这样的奇迹就令人感动了。谁也不会想到,但是想想却又是那么必然,安静这个八岁的盲童,是在用一个具有灵性的心灵,与春天对话,与世界对话啊!安静告诉我一个道理: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
(2)结合课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自由说)
五、延伸探究
1、其实生活中,有许多像安静这样从小就眼盲孩子,他们看不见世界,但是他们却有着一颗对生活热爱,对生命热爱的慧心,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触摸着这个世界;也或者他们耳聋、腿残……但是他们却用心灵扣开了生活之门,感知着这个缤纷的世界
2、你想到了谁?结合实例,再次体会“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
3、学完这篇课文后,你想对自己说点什么呢?
一句话: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教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的世界
六、再读再悟背诵课文
七、交流有关凯伦的资料。读阅读链接:谈感受
八、作业: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们同作者一样感动,感动安静创造的奇迹,我想,我们一定有很多的话想说,或者你想对安静说点什么,或者你想对作者说点什么,或者你想对自己说点什么,或者你想对家人、朋友、同学说点什么,那么,就拿起笔,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教后记:
14永生的眼睛
修改日期:上课日期: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积累本课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作者在三位亲人去世后捐献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五、教学设计:
7永生的眼睛
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
(不理解)——→(理解)——→(影响)(“我”的态度)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示课题,齐读题目。
2.本文为什么要用“永生的眼睛”为题?你怎么理解“永生的眼睛”?
二检查生字词语:
1指名读词语
捐献屡屡热泪盈眶遵从搂住
不假思索栩栩如生突如其来重见天日
2交流词语理解。
三整体感知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感人的故事呢?请概况说说。
四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小组内自主交流学习情况。
(1说说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人重见光明,他们是怎样做的。2从课文中找出含有“骄傲”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再联系上下文,讨论讨论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2集体交流。
(1)琳达一家人为了让盲童重见光明,他们是怎样做的。
(2)谈带有骄傲的句子,说说为什么骄傲,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
(3)体会人物特点,深化学生感受。
读过课文后,你最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五、总结,升华感情:
温迪的母亲说:“这次,我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课文选到这里为止,原文的结尾是这样,请同学们听一听原文的结尾,然后交流自己的感受。
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萦绕在我的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失去温迪二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俄勒冈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的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的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学生谈体会:
教后记:
15生命生命第一课时
修改日期:上课日期: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3个。正确读写“骚扰跃动强烈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规律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等词语。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况课文讲了哪几个生命现象。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三个事例的内容。
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杏林子的材料,以了解台湾女作家杏林子。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张海迪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绝顶》,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自1998年开始创作,耗时四年,共计35万字。
责任编辑胡玉萍第一次与海迪面对面交谈时,心中就担忧——以她这样的身体状况,能完成这部长篇创作吗?后来,她了解到,张海迪只要身体稍微好一点,就继续艰难地创作。张海迪说:“每天我都想放弃生命,但每天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拾起来,精心地、像看护一小簇火焰一样,让它燃烧,生怕它熄灭……”
去年岁末,胡玉萍拿到书稿后,确确实实地感到了它的分量。她也小心翼冀地捧着,仿佛是捧着海迪那脆弱的生命,然而,确乎是沉甸甸的……
无独有偶,台湾女作家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后来病情恶化,她忍着极大的痛苦,高声呼喊着“生命生命”!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去感受她强烈的生命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她珍视生命、坚强勇敢的精神,让人生更有意义,更有光彩。
二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
(1生字词的认读,理解。2相互间检查课文朗读。3想想课文给我们讲了哪三种生命现象。)
三集体交流:
1检查生词认读
骚扰跃动强烈欲望冲破坚硬不屈茁壮规律震撼糟蹋短暂有限珍惜听诊器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和疑问。
3生字书写指导。重点指导以下字。
骚截撼蹋
4作者就生命给我们讲了哪三个事例,用一句话来概括。
四小结:正是由于为生命而奋斗,所以才勇敢地活了下去。12岁就患了类风湿关节炎的香港女作家杏林子,虽然病情恶化了,仍然忍着病痛,强烈地呼喊着:“生命、生命”。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意思。
2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
板书设计:
生命生命
飞蛾险境求生强烈的求生欲
瓜子砖缝生长顽强的生命力
倾听沉稳心跳积极的生命观
珍爱生命不懈努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杏林子的《生命生命》是饱蘸着她生命的汁液,从心灵深处唱出的一曲珍爱生命的美妙乐章。
文章之所以如此地震撼我们,是因为它的思想内容深刻,而深刻的思想又是靠准确、生动的语言来表现的。下面我们再细细研读文章。
二小组回顾交流自学情况。
(1在作者所写的事例中,你最喜欢哪个事例?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或者找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例,说说自己的体会。2画出自己认为写得最好,最精彩,最能表达感情的语句,把自己的感悟写出来。)
三集体交流:
可围绕以下内容感悟。
1“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跃动”改为“跳动”行不行?为什么?明确:不行。跳动是一起一伏地动;跃动表达心情急切。用“跃动”更能表达“生之欲望”。
2“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竟然,为什么不能去掉?竟然表达了一种意想不到,表达出一种惊喜,若去掉就没有了这种表达效果。
3“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本来形容力量巨大,这里指小瓜苗在没有生存条件下,竟然冒出了一截,充分表现了小瓜苗的生命力。“肃然”,形容十分恭敬的样子。“肃然起敬”表达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一种崇敬,在这里是不可随便调换的。
4“小瓜苗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又说“它仅仅活了几天”……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小瓜苗在没有生长的条件下,靠瓜子本身的养分,确实能茁壮生长、昂然挺立,而瓜子的养分仅仅能供养它活几天。
5“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地活下去。”作者为什么要加“勇敢地”来修饰“活下去”?作者那种难以忍受的病痛,活着会比死了还要难受。张海迪也是如此,同样是生不如死。像她们这种情况,活着比死亡还更需要勇气,因此在“活下去”的前面加上“勇敢地”这个词。
三、体验与反思
朗读课文最后三段,说说你学习了此文的思考。结合你的生活,从你的周围举出一两个例子,谈谈你的认识。
四、整体回味,升华情感。
无论是奋力求生的飞蛾,顽强生长的瓜苗,还是自己沉稳而又规律的心跳,都让作者感到生命的伟大,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也由此展开。在文章最后,作者从小现象悟出大道理,水到渠成地昭示了这样一个观点:“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再齐读。
作者还在此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齐读。)
结合杏林子的材料谈自己的感想。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课后练笔:把学习后的感受写下来。
2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教后记:
16花的勇气
修改日期:上课日期:
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领会作者语言的精妙。
4.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树立无所畏惧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难点:
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理解变化的原因。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全文和阅读练习《泥土里,成长着大片大片彩色的故事》。
板书设计:
16花的勇气
爱花寻花盼花看花
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当你看到花儿在阳光下绽开笑脸,在温室里展露娇媚时,也许你并不会太在意,然而当你面对千万朵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小花的时候,你可以熟视无睹吗,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让我们跟作者一起去风雨中赏花吧!(板书课题,齐读。)
二、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交流生词的理解。2说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3找出描写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4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同伴听。)
三、集体交流。
1说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能分别用两个字的词语概括出来吗?(板书:爱花寻花盼花看花)
2.维也纳的春天犹如一位善变的魔术师,作者的情感也随之跌宕起伏。细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指名回答并相互补充)
四、品味语言,情感共鸣
1.默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再美美地读几遍,体会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2.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词语细细品味,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读出作者的失望──吃惊──遗憾──惊奇──震撼。
五、回归全组,升华思想
请同学们结合本文及前面三篇课文,和小组同学谈谈自己对人生、对生命的再认识。
六、拓展阅读,同步练习
阅读《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全文。
七作业:鼓励学生阅读练习《泥土里,成长着大片大片彩色的故事》。
教后记:
每一位任课老师,为了能够给学生给一个最简单易懂的教学思路。通常大家都会准备一份教案来辅助教学。才能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那么优秀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小编收集整理了一些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归纳总结》数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归纳总结》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法则:
(1)先用个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与个位对齐。
(2)再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
(3)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注意加进位。
2、 积的变化规律(一),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以(或除以)几,积也乘以(或除以)几。
3、 积的变化规律(二),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注:在乘法中,要想使积不变,两个因数的变化就要相反,一个因数乘一个数,另一个因数就要除以相同的数。
4、 积的变化规律(三),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乘以2,另一个因数乘3,积就乘(2×3)。
5、 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行驶的路程。
(1)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小时,读作:80千米每小时。
(2)小林每分钟步行60米,小林的速度是60米/分,读作:60米每分。
(3)飞机的速度是340千米/小时,表示:飞机每小时飞行340千米。
6、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 ÷ 速度 =时间
7、 估算
(1)估算必须符合两个要求:一是接近准确值(符合实际),二是计算方便(将两个因数看成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
(2)估算时所得的结果是近似数,所以一定要用“≈”号。
注:
①乘法估算,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但结果一定要接近准确值。
② 有关带钱问题的估算,要做到估大不估小。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理解蹑手蹑脚、逃之夭夭、俘虏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文中的关键词揣摩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父女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学会尊重生命。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语感受人物的心灵美。
教学难点
揣摩父亲的心理,能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松鼠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质疑启思 1出示松鼠图片,板书松鼠。提醒学生鼠的书写注意事项。你喜欢松鼠吗?了解它吗?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学生交流,了解松鼠。 2听到大家的介绍,我觉得松鼠十分可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那只松鼠》,板书那只。 3齐读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4师归纳问题。(那是一只怎样的松鼠?那只松鼠怎么了?那只松鼠在哪里?)
二、初读,扫清字词障碍 1学生读课文,自主识字。 2认读词语:惦记携带俘虏抗拒乞求缩回逃之夭夭活泼伶俐可怜巴巴高楼大厦毛茸茸蹑手蹑脚密林深处得意忘形稚气未脱饱含深情
三、速读,初步把握 主要内容围绕着那只松鼠,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逮松鼠、放松鼠、惦记松鼠)
四、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松鼠的活泼伶俐学习逮松鼠这一部分 1读1~3段,用划出描写松鼠的句子,在被逮到以前那是一只怎样的松鼠? 2交流:读自己勾画的句子,说一说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抓住描写松鼠外形和动作的词句,感受松鼠的活泼伶俐。指导学生用轻快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 3你还体会到了什么?(指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父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捉到松鼠;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教给学生学法:联系生活实际或做动作理解蹑手蹑脚,联系上下文理解逃之夭夭等词语。) 4那样机敏活泼的松鼠,父亲用网袋总算网住了一只,此时,父亲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呢?这只松鼠的命运如何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五、作业 1工整、美观地书写生字词。 2用蹑手蹑脚、逃之夭夭等词语造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在被捉到之前,那是一只怎样的松鼠?捉到松鼠的父亲心情怎么样?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 (一)学习放松鼠这一部分。 1捉到了松鼠,父亲异常兴奋,而此时的小松鼠呢?勾画描写松鼠的句子,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思考:此时那是一只怎样的松鼠?指名读,谈感受。引导学生猜测松鼠在想什么,会说什么。句子:突然,我看到了它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绝望是对失去生命、失去自由的极度恐惧;抗议是指责作者的做法不对;乞求是希望作者能放了它,给它一条生路。这时的小松鼠又是一只怎样的松鼠呢?有感情地齐读。 2面对这样的一只松鼠,我是怎么做的呢?感情朗读第5段,用标出描写父亲动作的词,体会父亲此时的心情。 3最后我是怎么做的?你从咬咬牙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4这时的松鼠又是一只怎样的松鼠呢?我看着它恢复自由后的活泼、开心。 5你认为父亲的做法对吗?为什么?文中是怎么写父亲放了松鼠后的心情的?虽然父亲不能说出放松鼠的原因,但在父亲心中,他早已想清楚了,早已做出了决定,因为他是一个关爱动物的人。 (二)学习惦记松鼠部分。 1用引读的方式学习第8、9段。第8段,体会父亲的心情,抓住女儿的语言感受她善良、美好的心灵。(相机理解得意忘形的意思。学生用稚嫩的语言体会女儿的稚气未脱。)第9段要读出如释重负之感。 2读写结合:老师深情地点拨:父亲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战胜了自己,把小松鼠放回了大自然。虽然女儿的心愿没能实现,但是女儿不但没有责怪父亲,还深情地关注着小松鼠的命运。如果这父女俩就在你面前,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呢?先写下来,再在班内交流。 3带着敬佩的感情读一读。三、总结,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四、搜集资料搜集关爱动物、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资料(故事、图片等),在班内交流。
附:板书设计 18那只松鼠 逮松鼠放松鼠惦记松鼠
《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角教案(西师版)》一文就此结束,希望能帮助您在小学教学中起到作用,如还需更多,请关注我们的“小学四年级教案数学”专题。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5009.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