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早早地准备好适合的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贯彻“三主”思想,即:以学生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素质、能力培养为主线。
教学目的:
1、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方法:自读棗讨论棗点拨式
教学重点:散文的形和神
教学媒体:投影机、录音机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步骤及内容:
导语设计
上课之前,我先给大家播放一首歌,(播放录音带〈〈前门情思大碗茶〉〉)这首歌名叫〈〈前
门情思大碗茶〉〉,歌中唱的是我们国家的哪个城市?对,北京。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
首先请全班同学朗读全文;
读罢全文,你们觉得郁达夫主要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的?请用一字来概括。
答:味。(板书)
教学设想:
此问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回答此问无须作太多理性分析,凭语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现达八处之多。
若学生思维过于分散,讨论与答案差异较大,可提供几个答案供学生选择。如:色、声、形、味,实,情,课文虽也写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写秋之味。
读一、二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答:北国的秋棗清、润、悲凉
南国的秋棗慢、润、淡
教学设想:此问旨在训练学生的文字概括能力,答案均在文段中找到。
读第三~第十一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秋花、秋槐、秋雨、秋果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为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
答:即不是以时间为序的,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这么一个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教学设想:
(1)此题有意要引起学生的争论,题干以选择问的形式设置一个非此即彼的圈套,看学生能否跳出思维的二维空间。
(2)通过争论,可使学生加深对散文的“形散神不散”特点的认识,此为本课教学重点。
(3)为了方便学生的讨论,可在讨论前出示本课投景胶片之一:
秋花棗色
秋槐棗形
秋蝉棗声
秋雨棗味
秋果棗实
2.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答:的确,作者所写的秋景是“清、静、悲凉”的,他所写的秋色是冷色,秋形是便人觉得有点儿落寞的,秋声是衰弱的残声,秋味的都市闲人雨后话秋凉的情韵,秋实也是淡绿或微黄,而不是红熟了的时候。之所以这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物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关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第一,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因此,上术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教师总结时,可出示本课投影胶片之二:
(1)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2)旧中国时代气质的抑郁善感;
(3)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
(4)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教学设想:
(1)此题旨在学生把握散文情和景的关系,这是本课教学难点。
(2)分析时可与导语中的《前门情思大碗茶》作比较,体现课堂线索。北京的名胜迹有很多,但词作者只选取前门、蛐蛐、冰糖葫芦、窝头咸菜、杏仁豆腐、大碗茶来写,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故都风情画,很好地表达了选海外游子的故都情思。
(四)读第十二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
答:应该是:足风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教学设想: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学生意见出现岐,可提出几句站学生进行辩析。如:
A、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B、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C、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到底。
A、是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B、是观点提出后对观点的阐释;C是本段中扣题的句子。
(五)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答:味。(板书)
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比喻。作者用了四级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教学设想:
(1)此题旨在训练学生的修辞辩认能力及理解能力。
(2)部分学生可能会答成对比或类比,这是不对的。应该说总体上是比喻,但比喻中有对比,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本身是对比。本体与喻体这间的相似点就是“味”。
(3)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出示本课投影胶片之三:
三、结语设计
1.教师播放《前门情思大碗茶》的后几句:
“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那醇厚的香味儿,直传到天涯,它直传到天涯?”
2.郁达夫在《故郁的秋》中给我描绘的故都的秋味也是如大碗茶的香味一样传遍天涯!
附:《故都的秋》板书设计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作为高中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帮助高中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故都的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2.能力目标:
(1)培养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
(2)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体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3.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3.理解本文“主观情”与“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三、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
四、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提问法
3.对比法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通过五幅画面,引导学生赏析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秋色、秋声、秋味。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情去诠释心中的秋(复习有关秋景的古诗词)。
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有人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感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此人是谁?(马致远)
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散文——《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独有的“故都秋味”。(板书课题:故都的秋郁达夫)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北平、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现在的都城是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2.大家快速阅读,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啊!)
情感:向往、迷恋、眷恋
三、具体研习
1.文章的哪些段落描写了故都的秋?郁达夫先生既然这么喜欢故都的秋,那么他选取了哪些画面来写故都的秋?(学生阅读圈点,教师引导学生找关键词、关键句。)
明确:从3-11自然段。主要是5幅画面,第3段庭院静观(破屋秋色),第4段槐树落蕊(街头落蕊),第5段秋蝉残鸣,第6—10段闲话秋凉,第11段清秋佳果。
2.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
明确:清、静、悲凉。
3.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呢?(下面先请同学来诵读课文3—11段,其他同学要眼耳手脑并用,一是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我们将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秋色】
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秋草(枯黄)
落蕊(灰白)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板书】
①那么这些色彩有什么特点?(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
明确:冷色。
②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
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
③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
【秋声】
鸽声帚声蝉声衰弱风雨声人声静
四、小结
本文情与景的密切关系: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板书】
五、布置作业:
思考:这节课我们主要赏析了3-11段,感受了作者笔下故都秋的清、静、悲凉。文章的第2、12、13、14段这些文字看似多余,它们有没有作用,如果有,有何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赏析意象,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分析第12段。
【教学过程】
一、朗读
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赏析意象
①牵牛花:作者选择的牵牛花条件是非常严格的啊,要“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既写“静”同时也写“清”;为什么是“一椽破屋”“破壁”?这些都说明了这是“故都”,它是从漫长的岁月中走过来的,有了一定的岁数与历史了,更能体现作者的悲凉情绪。试想,在崭新的房子里面,能够有这些悲凉、凄清的情绪吗?而且,作者对这些牵牛花的颜色也是挑三拣四的,“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为什么淡红色最下?因为“红”的暖色调不符合作者悲凉的心境。“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试做陪衬。”体现了“悲凉”。这里看出作者此时所欣赏的是一种萧条,落寞,凄清的景。
②雨后话秋有一句,“唉,天可真凉了”,作者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是出于什么目的?
明确:目的在于渲染“清、静、悲凉”的气氛。“了”字音抬得高,拖得长,好比是对着无边的大森林呼唤,呼唤的越响,回荡得越远,森林越发显得空寂。
三、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两者的比较点都是
“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
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
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3.文章还有没有前后呼应的段落?
明确:1和14段,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四、难点探讨
第12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突出,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时作业》
板书:
故都的秋
郁达夫
庭院静观清秋色:青天(蓝绿) 蓝朵(蓝色)
槐树落蕊秋草(枯黄)灰沉沉的天(灰色)以以
秋蝉残鸣静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情景
闲话秋凉秋声:鸽声、蝉声、风雨声、人声驭显
清秋佳果悲凉情感:向往、迷恋、孤独景情
一、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构思上的奇特之处:
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崐
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融为一体。
2.抓住景物的特征清静悲凉,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抒写故都的秋是怎样紧扣清静悲凉的。
2.难点:
情景的浑然一体。
三、教学时数:
课内自读课文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词语注释:
自然而然:
不经外力作用而如此。
息列索落:
象声词,形容轻微的动作声或风雨声。
秋士:
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P254注③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浙江省富阳人。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崐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1922年崐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1930年参崐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活动,并到南洋崐参加新加坡华侨抗敌委员会、新加坡文化界战时工作团、文化界抗日联合会的崐工作,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斗争。1945年9月被日本崐宪兵秘密杀害。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她是崐一个弱女子》、《薄奠》、《出奔》、《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崐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崐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出版有《达夫全集》(七崐卷)、《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集》和《郁达夫选集》等。
时代背景: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崐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崐居杭州,1936年离杭州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崐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在家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崐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将行动和平时有所移易;总之是懒得动。崐(引自郁达夫《住所的话》)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崐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游崐山玩水的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崐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多是静崐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崐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内容提纲:
①写作者对北国之秋的感
受与向往(1自然段)
1.总起(1─2自然段)
②写江南之秋不能让人满
足(2自然段)
①写清晨作者在院子所
见的景象(自然段)
②写槐树的落蕊及其有
关的情况(4自然段)
抒发了赞
故
记叙
③写秋蝉的残声(5自然段)
美、眷恋故
都
④写秋雨及雨后话秋凉
都自然风物
的
的场面(6─10自然段)
的真情,流
秋
2.分写(3─12自然段)
⑤写枣树在秋天里的奇
露出深远的
景(11自然段)
忧思和孤独
议论
凡有情趣的人,对于秋,
感
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
幽远、严厉、萧索的感
触(12自然段)
①写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
北国之秋(13自然段)
3.总括(13─14自然段)
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
眷恋之情(14自然段)
洈
小结:
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作者身处的社会环境,使他的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崐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正因为这样,他笔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崐意境与姿态,自然也就笼上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文章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崐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写作者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崐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但是,故都的秋,又并没有因为作家崐的主观感受而受到扭曲,失却了它固有的特征。那牵牛花,那槐树的落蕊,那崐秋蝉的残声,那秋风秋雨,还有那枣子树,多么逼真,多么清晰!
作者只用了崐寥寥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一切景语崐皆情语,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崐它既是对北平之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
作业:
[思考和练习]第三题。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作为教师就要在上课前做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您知道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故都的秋》教学实录”,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故都的秋》教学实录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60548.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