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学案

俗话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帮助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教案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学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学案

※目标与结构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作用。

知识网络结构:

※精析与探究:
1.阐释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评述三民主义的历史作用。
三民主义来源于对同盟会纲领的阐释。民族主义的基本内容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以“创立民国”为内涵的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学说的核心部分,其基本含义就是进行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权主义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以“平均地权”为核心内容的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是他的“社会革命”纲领。通过平均地权实现土地国有,是孙中山设计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
三民主义的评价,一是它的进步性,它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二是它的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2.简析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评述新三民主义的历史作用。
三民主义指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具有与时俱进精神的孙中山先生为了推动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将旧三民主义进行发展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而苏俄和中共对孙中山的帮助野是促使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重要因素。
新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它的提出,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形成了以北伐战争为主要标志的大革命的高潮。

※巩固与拓展

一、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孙中山提出“知难行易”说的主要目的是
A.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B.强调革命理论的重要性
C.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D.放弃革命实践,潜心理论研究
2.下列各项属于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是
A.反对满洲贵族,反对民族压迫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国政府
C.国民有言论、集会、著作自由
D.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向地主收买土地
3.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
A.民权主义B.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4.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主要是因为它
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要求
B.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C.适应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
D.提出了平均地权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5.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A.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
B.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C.没有提出反封建的土地要求
D.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6.康有为、孙中山两人政治主张的相同点是
A.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
B.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C.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
D.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7.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主张兴民权的不同之处是
A.主张给人民一些基本的民主权利
B.主张给资产阶级以参与政权的权利
C.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D.反对保留君主,主张建立共和政体
8.新三民主义不同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有
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②平均地权③反对民族压迫④节制资本
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④D.②③
9.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革命胜利后的前途B.民主革命的对象
C.民主革命的力量D.要实现的人民权利
10.毛泽东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对此,下列理解最准确的是
A.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C.新三民主义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在于蕴含了三大政策的精神
D.新三民主义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不可能实现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3日
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l月
材料四“故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回答:
(1)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日本“维新之政”“大有可观”的成就主要有哪些?
(2)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
(3)造成辛亥革命后13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俄国革命和当时的中国革命有什么本质区别?

(4)为了这场“民族革命”,孙中山先生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中,在思想、政治和方针政策上有何重大发展?促成孙中山这些重大发展的客观原因是什么?综合材料一至四,并运用你的历史知识。对孙中山作一最简要的评价。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孙文《同盟会宣言》
材料二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与所谓“天赋人权”者殊科,而难求所以适合于现在中国革命之需要。详尽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凡卖中国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无论其为团体或个人,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
——《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材料三统一中国东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工人、农民,无论男女,在各级议会有无限制的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等自,由。制定关于工人、农民以及妇女法律;(1)改良1人待遇(2)废除包工制(3)设工人医院(4)工人保险(5)保护女工、童工(6)保护失业工人。
——《中共二大宣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旧三民主义同新三民主义在民权主义方面主要的相同点是什么?对享有民权者的范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2)新三民主义对民权主义的解释有什么重大发展?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共二大宣言对民权的解释与新三民主义有何原则区别?M.jaB88.COM

参考答案
知识结构填充:
革命理念哲学理论中国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报
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土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24帝国主义资本

巩固与拓展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BDAADADBAC

二、非选择题:
11.(1)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或达到国家富强的目的)。日本“维新之政”“大有可观”的成就主要有: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挽救了民族危机。
(2)孙中山思想的两个显著变化是:方法:以前采用温和的改革(或用“改良”的方法),以后主张革命;目的: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建立共和国。
(3)主要原因:封建军阀统治;帝国主义压榨;帝国主义在中国实行分裂剥削的政策,中国的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本质区别:前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后者是资产阶级革命。
(4)重大发展: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客观原因:依靠军阀屡遭失败(或国民党的涣散无力);苏联的帮助(或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影响。对孙中山的评价: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一生坚持民主革命(或是民主革命的先驱);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步;最终走上了与共产党合作之路。
12.(1)都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旧三民主义把民权赋予反对帝制的国民,因为当时革命主要对象为清政府。新三民主义把民权赋予中国国民中一切反对帝国主义的人,因为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2)旧的三民主义民权只为少数资产阶级所有,新三民主义的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3)新三民主义内容抽象,缺乏具体内容;中共“二大”有彻底实现人民的权利,如八小时工作制、工人福利待遇、保护女工、童工等项内容。

扩展阅读

第22课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教学设计


第22课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教学设计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孙中山 先生关于“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新旧三民主义在推动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三民主义的提出、内容和影响;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内容和影响;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掌握它们之间的差异,了解其在理论内容上的变化,掌握这种变化对后来中国革命发生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结合三民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的理解,认识到思想理论成果既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能指导社会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孙中山和民主追求的学习,理解伟人顺应时代潮流、与时具进的高贵品质和为革命事业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通过了解三民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到革命理论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的规律。

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影响
难点:三民主义的影响,包括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

★导入新课
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海峡两岸、国共两党在对中国近代许多历史人物的评价上都是大相径庭,唯有 孙中山 先生,得到了国共两党的一致尊重,国民党尊称他为“国父”,中国共产党则尊称他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的思想为什么能得到国共两党的一致重视?他的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呢?
★梳理知识
一、知难行易——三民主义的基础
二、三民主义
1、背景
(1)必要性:鸦片战争后,各种救国主张相继失败
想一想: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的三民主义,其产生应当具备怎样的土壤和条件?
经济:
(2)可能性:阶级
文化
2、提出: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东京成立。提出了“、、、”的革命纲领,并在《》发刊词中,将其概括为三民主义。
想一想:三民主义和十六字纲领,存在着怎样一一对应的关系?“驱除鞑虏”中的“鞑虏”指的是不是帝国主义?是不是要反满?“驱除鞑虏”与“创立民国”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哪一个才是核心所在?为什么还要加上“平均地权”?
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3、内容
主义:反对的专制统治(前提)
主义:推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
主义:即“”(补充)
4、评价:
(1)积极性:a是较完整的资产阶级纲领。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和的共同愿望。
b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并制订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想一想: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三民主义到底有没有反帝的要求,能不能起到起到反帝的作用?反帝要求是通过什么途径曲折表达的?实际效果怎样?反封建的要求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取缔封建制度?
(2)局限性:未明确的提出反对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纲领,不可能彻底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
三、新三民主义
1、背景
(1)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相继失败
(2)俄国的胜利和中国运动的影响
(3)和的帮助
(4)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的不懈追求。
2、提出:年,国民党“一大”上通过宣言,确立了 、 、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对内各民族
3、内容民权主义:授予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和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实行“”政策
4、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5、评价: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是指导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的革命性,体现了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是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推动了的发展
四、三民主义学说的历史地位:三民主义学说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既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色,并迅速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
★落实课标
简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能力提升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有何异同?新三民主义最主要的“新”在哪里?

这篇宣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区分了三民主义的两个历史时代。在这以前,三民主义是旧范畴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在这以后,三民主义是新范畴的三民主义,是新三民主义。这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新民主主义论》
结合材料谈谈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有何关系?

孙中山先生将西方的先进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提出了三民主义,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将其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先后推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历程,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帝国主义的破坏,这些斗争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的独立与富强之路还有很远。路更长、夜更黑,但黎明即将到来,一个新时代正在酝酿中。

2005年4月26日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开始了两岸的“和平之旅”。他首站抵达北京,并于 4月27日 拜谒中山陵。
1、请说明连战先生首站和第一个活动安排的原因
2、连战先生在拜谒感言中说道:“中山先生领导国民革命……他是一位革命家,更是一位政治家,他以民主、自由、均富的理念来追求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昌盛。”请你简要阐释孙中山的“民主、自由、均富”的理念

1、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中指出:“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
A夺取地主土地B收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D国家核定地价
2、下图中,最能体现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文献是
ABCD
3、《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4、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悼念的是
A孙中山B宋教仁
C陈独秀D鲁迅
5、孙中山在遗嘱中说:“集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原则与孙中山以下那一主张一致?
A兴中会纲领B同盟会纲领
C新三民主义D三大政策
6、本课内容涉及到孙中山先生一生两次重要的转变。你知道是哪两次吗?
(2)孙中山先生的这两次转变说明了什么?
(3)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我们应向孙中山先生学习什么?
参考答案
★落实课标
三民主义有新旧三民主义之分
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是指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民权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是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并制订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自决,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是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状况。
新三民主义是指导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是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能力提升
相同点:旧三民主义所提出的基本纲领,新三民主义基本都继承了,因为旧三民主义是新三民主义的基础。
不同点:民族主义: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而旧三民主义主要强调反对满清统治,具有狭隘性。民权主义:新三民主义强调普遍的平等的民权,而旧三民主义只提出“国民一律平等”的空洞口号。民生主义:新三民主义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具体提出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工人生活问题,与“扶助农工”政策紧密相连;旧三民主义只是空洞的提出“平均地权”。
新三民主义最主要新在明确提出了反帝的要求

1、新三民主义是国民党在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革命指导思想,三大政策是国民党的执政原则。
2、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的途径、方法,而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的目标。
3、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没有三大政策就没有新三新民主义;没有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就不可能形成体系。

一、选择题1.A2.B3.B4.A5.D
二、非选择题
1、孙中山先生一生有两次重要的转变,第一次是放弃改良而走向革命道路;第二次是在他领导的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失败后,接受苏俄和中共的帮助,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2、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不断调整革命思想;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民主追求;积极探索,顺应时代发展等。
3、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一定要紧扣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为民主革命贡献毕生精力的高贵品质。

第23课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第23课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作用。

落实课标

一、知难行易

1、原因:

孙中山认为造成民国初年因循守旧、放弃理想社会心理等思想根源是“知易行难说”,这种观念使革命党人忽视了革命理念对实践运动的指导作用,危害极大。

2、含义:

人们的一般行为是普遍的、广泛的,也是极容易的,但要知道其中的道理,认识事情的本质与规律却很难。

3、地位

“知难行易”学说是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政治纲领——三民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

二、三民主义

1、背景:

鸦片战争后的救亡探索纷纷失败;孙中山由改良转向革命;1905年同盟会成立;

2、提出:1905年孙中山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首次提出

3、内容

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压迫;

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思想)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产重新分配问题。

4、传播与实践:

创办报刊;与保皇派激烈论战;组织起义;推翻清朝,建立民国,颁布约法和政令。

5、评价:

积极影响:

第一,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代表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第二,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三,以它为指导制定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局限性:

第一,民族主义只反对清政府,未明确提出反对造成民族危机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第二,民权主义虽强调建立“国民”的政府,未提出民众的个人权利;第三,民生主义虽表达的对农民的同情,未提出的土地革命纲领。

三、新三民主义

1、背景:

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屡遭挫折;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和五四运动给孙中山新的启示与希望;共产国际和共产党帮助;

2、内容:

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与平等;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强调各民族的平等和自决;

民权主义: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现“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生活状况

3、核心: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4、总结:

与三大政策的关系:新三民主义是纲领,是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实现纲领和目标的方法和手段。

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关系: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相同,是两党合作基础;但没有彻底的人民权利、彻底的革命纲领和最终的社会主义目标,是两党阶级基础不同。

与旧三民主义不同:民族增加反帝内容;民权普及到反帝反封的一般平民;民生增加节制资本和耕者有其田政策。

5、评价

继承性:是三民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与发展;

指导性:是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体系;

革命性: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合作性: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

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相信您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第22课孙中山和他的民主追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 孙中山 先生关于“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新旧三民主义在推动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

知识与能力:三民主义的提出、内容和影响;新三民主义的提出、内容和影响;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掌握它们之间的差异,了解其在理论内容上的变化,掌握这种变化对后来中国革命发生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对比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结合三民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的理解,认识到思想理论成果既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能指导社会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孙中山和民主追求的学习,理解伟人顺应时代潮流、与时具进的高贵品质和为革命事业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通过了解三民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到革命理论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完善的规律。

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影响
难点:三民主义的影响,包括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关系。

★导入新课
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异,海峡两岸、国共两党在对中国近代许多历史人物的评价上都是大相径庭,唯有 孙中山 先生,得到了国共两党的一致尊重,国民党尊称他为“国父”,中国共产党则尊称他为“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的思想为什么能得到国共两党的一致重视?他的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呢?
★梳理知识
一、知难行易——三民主义的基础
二、三民主义
1、背景
(1)必要性:鸦片战争后,各种救国主张相继失败
想一想:作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的三民主义,其产生应当具备怎样的土壤和条件?
经济:
(2)可能性:阶级
文化
2、提出:年,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东京成立。提出了“、、、”的革命纲领,并在《》发刊词中,将其概括为三民主义。
想一想:三民主义和十六字纲领,存在着怎样一一对应的关系?“驱除鞑虏”中的“鞑虏”指的是不是帝国主义?是不是要反满?“驱除鞑虏”与“创立民国”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哪一个才是核心所在?为什么还要加上“平均地权”?
孙中山说:“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3、内容
主义:反对的专制统治(前提)
主义:推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
主义:即“”(补充)
4、评价:
(1)积极性:a是较完整的资产阶级纲领。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和的共同愿望。
b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并制订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想一想: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三民主义到底有没有反帝的要求,能不能起到起到反帝的作用?反帝要求是通过什么途径曲折表达的?实际效果怎样?反封建的要求又体现在哪些方面?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取缔封建制度?
(2)局限性:未明确的提出反对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纲领,不可能彻底完成的民主革命任务。
三、新三民主义
1、背景
(1)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相继失败
(2)俄国的胜利和中国运动的影响
(3)和的帮助
(4)孙中山坚持民主革命的不懈追求。
2、提出:年,国民党“一大”上通过宣言,确立了 、 、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对外反对,对内各民族
3、内容民权主义:授予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和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实行“”政策
4、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5、评价:是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是指导的思想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的革命性,体现了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是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推动了的发展
四、三民主义学说的历史地位:三民主义学说是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既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色,并迅速成为当时中国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革命斗争的纲领。
★落实课标
简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能力提升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有何异同?新三民主义最主要的“新”在哪里?

这篇宣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区分了三民主义的两个历史时代。在这以前,三民主义是旧范畴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在这以后,三民主义是新范畴的三民主义,是新三民主义。这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或真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中,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
——***《新民主主义论》
结合材料谈谈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有何关系?

孙中山先生将西方的先进思想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提出了三民主义,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将其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先后推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和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历程,但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帝国主义的破坏,这些斗争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的独立与富强之路还有很远。路更长、夜更黑,但黎明即将到来,一个新时代正在酝酿中。

2005年4月26日 ,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开始了两岸的“和平之旅”。他首站抵达北京,并于 4月27日 拜谒中山陵。
1、请说明连战先生首站和第一个活动安排的原因
2、连战先生在拜谒感言中说道:“中山先生领导国民革命……他是一位革命家,更是一位政治家,他以民主、自由、均富的理念来追求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昌盛。”请你简要阐释孙中山的“民主、自由、均富”的理念

1、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中指出:“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说,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这表明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对
A夺取地主土地B收买地主土地
C土地国有政策D国家核定地价
2、下图中,最能体现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的文献是
ABCD
3、《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B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
C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4、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悼念的是
A孙中山B宋教仁
C陈独秀D鲁迅
5、孙中山在遗嘱中说:“集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个遗嘱的原则与孙中山以下那一主张一致?
A兴中会纲领B同盟会纲领
C新三民主义D三大政策
6、本课内容涉及到孙中山先生一生两次重要的转变。你知道是哪两次吗?
(2)孙中山先生的这两次转变说明了什么?
(3)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我们应向孙中山先生学习什么?
参考答案
★落实课标
三民主义有新旧三民主义之分
旧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是指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民权主义”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民生主义是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是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并制订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
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是对外反对帝国主义,谋求中华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的独立和自决,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是授予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个人与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民生主义”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状况。
新三民主义是指导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是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能力提升
相同点:旧三民主义所提出的基本纲领,新三民主义基本都继承了,因为旧三民主义是新三民主义的基础。
不同点:民族主义: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而旧三民主义主要强调反对满清统治,具有狭隘性。民权主义:新三民主义强调普遍的平等的民权,而旧三民主义只提出“国民一律平等”的空洞口号。民生主义:新三民主义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具体提出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工人生活问题,与“扶助农工”政策紧密相连;旧三民主义只是空洞的提出“平均地权”。
新三民主义最主要新在明确提出了反帝的要求

1、新三民主义是国民党在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革命指导思想,三大政策是国民党的执政原则。
2、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的途径、方法,而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的目标。
3、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没有三大政策就没有新三新民主义;没有新三民主义,三大政策就不可能形成体系。

一、选择题1.A2.B3.B4.A5.D
二、非选择题
1、孙中山先生一生有两次重要的转变,第一次是放弃改良而走向革命道路;第二次是在他领导的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失败后,接受苏俄和中共的帮助,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2、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不断调整革命思想;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民主追求;积极探索,顺应时代发展等。
3、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一定要紧扣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为民主革命贡献毕生精力的高贵品质。

第四单元第1课孙中山学案


第四单元第1课孙中山
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的主要史实。概述孙中山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孙中山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体会孙中山的革命献身精神和追求“民主”、“自由”的人文情怀。

一、弃医从政图谋救国
1、他认为“医国”比“医人”更重要,“借医术为入世之媒”,开始从事。
2、前夕,上书李鸿章,提出富强中国、发展生产的系统主张,结果失败。
二、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看书比较记忆)
1、兴中会
2、中国同盟会
三、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2、成立中华民国:1912年1月1日成立,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1912年3月,颁布了《》。特点: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基本精神:按照西方资产阶级“”原则,在中国建立一个实行议会制和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意义:体现了中国的利益和愿望,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
3、结果和影响:1912年4月1日,窃取革命果实,名存实亡。
(1)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
(3)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这是一个伟大创举,也是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
四、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
1、致力于民生主义2、二次革命3、护国运动
4、第一次护法运动5、第二次护法运动
五、促成国共合作
1、条件
(1)捍卫共和斗争的屡屡失败,给孙中山带来极大困惑。
(2)俄国的成功,的爆发,使孙中山受到鼓舞和启发。
(3)给予孙中山真诚帮助。
(4)孙中山排除一切阻力和干扰,作出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政策转变。
2、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时间:1924年1月。(2)地点:广州。
(3)内容: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3、北京政变: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直系将领趁机发动,并电邀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共商国是。
4、孙中山北上:
(1)目的:为了谋求国家的和平统一。
(2)主张:宣传召集国民会议和废除。
5、孙中山逝世:1925年3月1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历史功绩:领导中国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的伟大革命家。
请评价孙中山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孙中山的思想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在转变过程中对中国社会或多或少产生了一定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
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六年革命,而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绊。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认为“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也”中的“本”和“末”分别是指什么内容?
(2)根据材料二,孙中山为了达到革命的目的,在辛亥革命前组织上有什么重大行动?思想上用什么来体现他的革命主张?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在孙中山晚年为了“民族革命”的继续,在理论上有什么重大发展?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第四单元第1课孙中山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高举三民主义的大旗,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和民主精神的高涨,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求新求变的历史潮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此后他开创了新三民主义时代,继续推进中国革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他是站在时代潮流前面,领导中国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的伟大革命家,是亚洲觉醒的先驱。
(1)“本”是进行全面的维新变法。“末”是引进生产技术和军事技术。
(2)组织上是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成立同盟会。思想上提出了三民主义。
(3)理论上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原因有:孙中山在一系列捍卫共和运动失败后的经验教训,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启发,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5312.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