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第二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教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方面无论做什么事都有计划和准备,作为教师准备好教案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帮助教师提前熟悉所教学的内容。那么一篇好的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第二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二课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下设五个子目,其中“玄武门之变”和“晚年的反省”二目为课外阅读内容。其它三目其实是一个问题的几个方面,即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思想文化五个方面论述了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及其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理解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过程与方法:
从“社会”二字入手,理解贞观之治的原因和表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唐太宗善于纳谏、用贤的优秀品质。
二、课前导学:
“贞观之治”是一种社会现象,而社会是由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思想文化五个方面组成的,因此,要了解“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也要从这五方面入手分析。而要阐述“贞观之治”的表现,也必须从这五方面着手。我们不妨把本课的内容概括为两个方面,即(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贞观之治”的表现有哪些?
三、教学设计
1、隋朝的灭亡和唐朝的建立
2、玄武门之变和李世民继位
这两个内容《指导意见》不作要求,由教师简单地讲述一下即可。
3、“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思想文化五个方面概括“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1)政治方面:重用贤能,选官不避亲仇,用人扬长避短;虚怀纳谏。
(2)经济方面:以“存百姓”思想为指导,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
(3)思想文化方面:文德治国,崇儒尊孔;慎用刑法,仁义为本;完善科举,提高进士科地位。
(4)民族关系方面:采取“战而后和”的策略,对不同的民族地区采取不同的统治措施,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5)对外关系方面:采取积极友好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大大增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4、“贞观之治”的表现
学生再次阅读教材,依然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思想文化五个方面概括“贞观之治”的表现。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产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中外交往频繁。
以具体的史实来论证这些表现:
(1)政治清明:重用贤能,“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如对魏征的任用;用
人扬长避短,如对房玄龄、杜如晦的任用;
善于纳谏,如魏征的进谏和太宗的纳谏。
(2)社会安定:囹圄常空,外户不闭。
(3)生产发展:马牛布野,粮价低廉,尚需要联系必修二专题一第二、第三课
内容。
(4)文化繁荣:进士科人才济济,科举制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尚需要联
系必修三专题二有关内容。
(5)民族团结:①设置羁縻府州:东突厥归附唐朝后,唐在当地设羁縻府州,任命突厥首领为都督,可以世袭。后成为唐代管辖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
②册封:西北各族首领尊请唐太宗为“天可汗”,他们的后嗣由唐册封。
③设置机构:唐攻下西突厥后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
④和亲: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请求与唐通婚,唐太宗以文成公主和亲。文成公主带去种子、工匠、书籍和冶金技术、中原文化。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关系。
这种民族团结政策加强了唐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管辖,也为唐朝盛世局面的出现提供有利的条件。同时有利于少数民族吸收汉族先进的文化,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6)中外交往频繁:设立专门机构鸿胪寺接待外宾;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居住、做官、通婚;对各国使者,以礼相待;都城长安不仅是国内各民族的大都会,也成了世界性的大都会。实行开放的文化政策:佛教、景教、回教、摩尼教传入中国;高僧玄奘去天竺取经;朝鲜、日本僧人来唐游学,朝鲜、日本深受汉文化影响。
这种开放的对外政策,大大增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也使唐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强大的辐射作用,促进了亚洲各国的文明进步,尤其是朝鲜的新罗、日本的“大化改新”。
举一反三:概述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四、通用课件:另附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PPT
五、课后练习:
1、唐太宗曾多次说过:“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这些看法表明唐太宗(A)
A.正确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B.认真总结了隋灭亡的教训
C.清醒地看到了身为天子的危险处境
D.及时制定了防止“覆舟”的统治政策
2、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其根本目的是(D)
A.当一代贤明君主B.减少决策失误
C.笼络人才D.维护封建统治
3、唐太宗认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据此,他采取的措施有(A)
A.选贤任能、虚怀纳谏B.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C.力倡节俭、禁造台榭D.限制佛教、裁汰僧尼
4、“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繁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这反映了唐太宗(D)
A.民贵君轻的思想B.农业为本的思想
C.君治为本的思想D.心存百姓的思想
5、下列关于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C)
A.为吐蕃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B.表明了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
C.加强了唐政府对吐蕃的管辖
D.表明了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
6、唐太宗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抚九族以仁,这一政策说明当时(B)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B.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C.各族之间关系一直非常和睦D.统治者通过册封各族首领以巩固边防
7、《步辇图》描绘了松赞干布的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D)
A.采用册封的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政府
B.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遍民族的巨大向心力
C.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持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D.通过和亲的手段有效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8、下列受唐朝文化影响最大的国家和地区是(A)
A.朝鲜、日本B.印度C.东南亚D.西亚、中亚
9、派遣留学生到唐朝学习先进文化,推动了本国政治经济改革的国家是(B)
A.天竺B.日本C.新罗D.波斯
10、唐朝中外交流十分频繁,最根本的原因是(A)
A.唐代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B.对外交通发达
C.统治阶级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D.唐代重视对外贸易
六、资料汇编:
1、唐太宗的三面镜子
《贞观政要论任贤第三》:太守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
2、唐太宗的“存百姓”主张
《贞观政要论务家第三十》: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及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贞观政要论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太宗)见其(太子)乘舟,又谓曰:“汝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
4、“房谋杜断”
《旧唐书》卷66《房玄龄杜如晦传赞》:世传太宗尝与文昭(房玄龄)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谟,……相须而成,俾无悔事。
5、贞观之治
《资治通鉴》卷一九三《太宗皇帝》: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相关知识

第18课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教案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作为高中教师就要好好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听懂所讲的内容,让高中教师能够快速的解决各种教学问题。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第18课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教案”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

第18课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教案

了解牛顿的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其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牛顿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

牛顿获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1课时

(导入新课) 人们普遍认为,牛顿是大科学家,是近代科学的象征。他生前就成为科

学界的主宰,几乎被当作偶像崇拜。他作为英国皇家学会连任24年的终身会长,法国

科学院至尊的外国院士,还兼任英国造币局局长和国会议员,并前所未有地被封为贵族,

获得爵士称号。他死后作为自然科学家又第一个获得国葬,长眠于威斯敏特教堂,这是

历代帝王和第一流名人的墓地。牛顿身后的声望有增无减。他不仅以不朽的著作《自然

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等流传于世,而且由于后继大师们的发展,他的思想观念

长期统率着科学战线上的士卒。他在物理、数学研究上的主要成果,至今仍是各国大中

学生必修的功课。然而他却并不是天生的神童.今天我们来剖析牛顿的生涯,寻觅伟大

科学家行程的足迹,揭示这位智慧巨匠崇高的人格魅力,将是我们对这位近代科学体系

奠基人的最好的纪念。

一.成长的足迹

(提出问题):

A.你认为牛顿真的从小就是一个天才吗?

B.他在成长中是否也遇到过一些困难甚至困境?

C.他又是如何面对这些困难或者困境的?

D.你觉得牛顿成长过程中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学生活动)

1、幼年的牛顿:(1643.1.4-1727.3.20)

牛顿SirIsaacNewton(1643—1727)是伟大的英国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出生于林

肯郡伍尔索普的一个自耕农家庭,恰与伽利略的去世是同年。牛顿出生之前,父亲已去

世。牛顿是遗腹子,又是早产儿,先天不足,出生时体重只有3磅,差点夭折。他两岁

时母亲改嫁,靠外祖母抚养。牛顿小学时期,体弱多病,性格腼腆,生性孱弱,有些迟

钝,自幼沉默寡言,性格倔强,而这种习性可能来自他的家庭处境。他学习成绩不佳但意

志坚强,有不服输的劲头。据说,一次班上功课第一的“小霸王”欺侮他,踢了他的肚

子一脚。牛顿被迫鼓起勇气与他较量,同时暗下决心在功课上一定要超过小霸王。他告

诫自己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是没有不成功的。”经过刻苦努力,牛顿

果真超过了小霸王,一跃而为全班第一。大约从五岁开始,牛顿被送到公立学校读

书。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资质平常,成绩一般,但他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

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

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

2青年牛顿:

①1661.6,以减费生身份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

牛顿19岁时进入剑桥大学,成为该学院的减费生,靠为学院做杂务的收入支付学费。

在这里,牛顿开始接触到大量自然科学著作,经常参加学院举办的各类讲座,包括地理、

物理、天文和数学。牛顿的第一任教授伊萨克巴罗是个博学多才的学者。这位学者独

具慧眼,看出了牛顿具有深邃的观察力、敏锐的理解力。于是将自己的数学知识,包括

计算曲线图形面积的方法,全部传授给牛顿,并把牛顿引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

②1665年,由于瘟疫剑桥大学被迫关闭,回到故乡。一生中科学研究最旺盛的时期

1665年剑桥大学评议会通过了授予牛顿大学学士学位的决定。1665年大学毕业,成绩

平平。正当牛顿准备留校继续深造时,严重的鼠疫席卷了英国,剑桥大学因此而关闭,

牛顿离校返乡。家乡安静的环境使得他的思想展翅飞翔,以整个宇宙作为其藩篱。这短

暂的时光成为牛顿科学生涯中的黄金岁月,这两年之内,他在自然科学领域内思潮奔腾,

才华迸发,思考前人从未思考过的问题,踏进前人没有涉及的领域,创建前所未有的惊

人业绩。他的三大成就:微积分、万有引力、光学分析的思想就是在这时孕育成形的。

这18个月竟为牛顿一生科学的重大发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此时的牛顿已经开

始着手描绘他一生大多数科学创造的蓝图。后来牛顿返回到剑桥大学,10月被选为该

学院初级院委,翌年获得硕士学位,同时成为高级院委。1669年,巴罗为了提携牛顿

而辞去了教授之职,26岁的牛顿晋升为数学教授。巴罗让贤,在科学史上一直被传为

佳话。

③1672年牛顿入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689年当选为英国国会议员;1696年出任皇家

造币厂厂长;1703年当选为皇家学会会长;1705年英国女王加封牛顿为艾萨克爵士。

牛顿是17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巨匠。他的成就遍及物理学、数学、天体力学的各个领域。

牛顿在物理学上最主要的成就是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综合并表述了经典力学的3个基

本定律——惯性定律、力与加速度成正比的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引入了质量、

动量、力、加速度、向心力等基本概念,从而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公理体系,完成了物理

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建立了自然科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其重要标志是他于1687

年所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一巨著。在光学上,他做了用棱镜把白光分解为

七色光(色散)的实验研究;发现了色差;研究了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发现了牛顿环;

制造了以凹面反射镜替代透镜的“牛顿望远镜”。1704年出版了他的《光学》专著,

阐述了自己的光学研究的成果。在数学上,牛顿与德国莱布尼兹各自独立创建了“微积

分学”;他还建立了牛顿二项式定理。牛顿在声学、热学、流体力学等方面也有不少研

究成果和贡献。

二、万有引力定律

(提出问题):归纳牛顿的科学成果:

(学生活动)

1、天文学上:在牛顿以前,天文学家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绕日运动的三大定律,伽利略也

发现了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

2、物理学上:牛顿通过大量的研究,证实任何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这种无处不有的引

力叫“万有引力;”

3、科学体系:1686年牛顿用拉丁文撰写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力学三大

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人们把“牛顿力学”体

系的建立当做近代科学体系形成的标志。

4、万有引力定律意义:

(1)牛顿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形成了完

整的近代力学体系;

(2)把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和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统一在相同的物理定律之中,从而完成

了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自然科学的大综合,为近代天文学奠定了基础,对以后的天体

研究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人们把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当作近代科学体系形成的标志。

5、牛顿获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1)主观条件:善于思考与观察的学习习惯;虚心好学的学习态度;严肃的科学态度;

科学的研究方法;勤奋的探索精神;善于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等等。

(2)客观条件:①西欧思想解放运动提供思想基础;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③前

人的研究成果为牛顿提供很好的条件;④社会经济的发展为理论研究提供物质基础

又对理论发展提出迫切要求。

三、晚年的困惑

(提出问题):晚年的牛顿为什么转而迷恋和钻研宗教与神秘思想

(学生活动)原因: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原因;认识的局限(认识的相对性);时代的局限(神学的阴影)

1、晚年的牛顿转而迷恋和钻研宗教与神秘思想。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奠基人。

晚年的牛顿开始致力于对神学的研究,他否定哲学的指导作用,虔诚地相信上帝,

埋头于写以神学为题材的著作。当他遇到难以解释的天体运动时,竟提出了“神是

第一推动力”的谬论。他说,“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

他。”40岁以后,他把兴趣逐渐转向政治、化学(贱金属变成黄金)、神学问题,

写了近200万言的著作,毫无价值。

2、从伽利略到牛顿,在人类科学发展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是一个产生科学巨人

的时代,是实验自然科学诞生的时代。

结合材料回答:牛顿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思路点拨

1、任何新事物的发展都不一帆风顺的,科学的发展也有一个艰辛的历程;2、科学需要

许多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甚至毕生的精力或生命;3、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神学是阻

碍科技发展的最大阻力;4、科学要发展就必须有勇于献身的勇者。(其他答案只要

合情合理均可)

2、虚怀若谷、谦虚好学精神;尊重他人的科研成果有勇于探索精神;甘于寂寞,献身

科学的精神等;(其他答案只要合情合理均可)

提示:凯恩斯对认为牛顿“不再只是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个醉心神学和炼金术的人”。

这一评价过份强调了牛顿一生的局限性,忽略了牛顿的科学贡献。爱因斯坦则认为,

“只有把他的一生看作为永恒真理而斗争的舞台上之一幕才能理解他。”这就充分肯

定了牛顿一生热爱真理、为真理而斗争的高贵品质,尽管由于时代的局限,牛顿的追

求进入歧途,但瑕不掩瑜,牛顿仍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1、牛顿为什么在科学上获得巨大成就?他是怎样由一个平凡的人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

家的?

(1)、成就巨大原因:牛顿自身的因素:具有虚怀若谷、谦虚好学精神;尊重他人的科

研成果有勇于探索精神;甘于寂寞,献身科学的精神等;客观条件:西欧思想解

放运动提供思想基础;前人的研究成果为牛顿提供很好的条件;

(2)怎样成为伟大科学家:爱动脑筋,动手能力非常强;进入大学后潜心研究科学,发

现了代数二项式定理,为牛顿后来在数学领域做出贡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家乡

居住的两年,发明了微积分,发现了日光的组成,并开始研究引力问题。1686

年撰写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

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标志着近代科学形成。牛顿终于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

家。

2、结合物理课所学知识,评价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对近代科学体系形成的重要影响?

牛顿的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标

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万有引力定律把地上的运动和天体运动统一起来,为近

代天文学奠定了基础;人们把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当作近代科学体系形成的标志。

高二历史教案;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


人们普遍认为,牛顿是大科学家,是近代科学的象征。他生前就成为科学界的主宰,几乎被当作偶像崇拜。他作为英国皇家学会连任24年的终身会长,法国科学院至尊的外国院士,还兼任英国造币局局长和国会议员,并前所未有地被封为贵族,获得爵士称号。他死后作为自然科学家又第一个获得国葬,长眠于威斯敏特教堂,这是历代帝王和第一流名人的墓地。牛顿身后的声望有增无减。他不仅以不朽的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光学》等流传于世,而且由于后继大师们的发展,他的思想观念长期统率着科学战线上的士卒。他在物理、数学研究上的主要成果,至今仍是各国大中学生必修的功课。然而他却并不是天生的神童.今天我们来剖析牛顿的生涯,寻觅伟大科学家行程的足迹,揭示这位智慧巨匠崇高的人格魅力,将是我们对这位近代科学体系奠基人的最好的纪念。

点击下载:http://files.eduu.com/down.php?id=271831

第14课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教案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高中教师需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帮助高中教师缓解教学的压力,提高教学质量。您知道高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第14课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教案”,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四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
第14课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奠基人列宁教案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列宁创建布尔什维克的主要过程及其在流亡国外期间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取
得丰硕理论成果的史实。了解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活动和理论贡献。探讨
列宁结合本国国情探索俄国革命道路的创新精神及其革命品质。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和收集有关列宁创建布尔什维克,捍卫、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领导俄国十月革
命胜利等方面的基本史实,观看相关的历史题材影片,或运用多媒体手段重组历史资料,
使学生在再现历史情景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提高对历史人物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列宁不屈不挠、矢志革命的勇气,以及他结合本国实际而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
神,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坚定求真、
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列宁为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理论与实践活动
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课时

(导入新课)投影:2008年4月22日是列宁诞辰一百三十八周年纪念日,俄罗斯
*******等组织及当地居民向红场列宁墓敬献鲜花。当天,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萨
马拉、车里雅宾斯克、罗斯托夫等地的民众也分别举行了纪念活动。《莫斯科共青团员
报》当天的民调显示,大部分俄罗斯民众仍对列宁持正面看法。俄罗斯国家杜马议员哈
里东诺夫说:“对于我来说,列宁的名字就是诚实、廉洁、勤奋和保护弱者的代名词,
他所缔造的苏联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投影:苏俄领导人身材对比,列宁比普京矮14毫米
在地位、作用、影响等方面都非常高大的列宁,在身材上却是苏联和俄罗斯著名领导人
中最矮的一个,比前总统普京还矮14毫米。
正是这位身材“最矮”的领袖,领导俄国革命改变了俄国和世界历史的面貌,开辟了一个
崭新的时代……
感受列宁:列宁9岁时的全家合影(右坐者为列宁)。1919年,列宁与妻子克鲁普斯卡
娅在苏维埃宫。1922,莫斯科郊外戈尔克村,列宁夫妇在天文望远镜旁。列宁与斯大林。
列宁墓坐落在红场西侧,在克里姆林宫墙正中的前面,1924年1月27日建成。墓前刻
有“列宁”字样的碑石净重60吨,墓顶是平台,平台两翼是可容纳万人的观礼台。沿黑
色大理石台阶而下,可进入陵墓中心的悼念大厅,列宁安详地躺在铺有红色党旗和国旗
的水晶棺内。
一、从大学生到革命家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列宁成长的历程。
(学生活动)
1、家庭出身:1870年 进步的知识分子家庭哥哥是激进的民主革命者天性活泼、
好动、爱学习坚毅的性格、强烈的责任感、体谅他人的优秀品质
2、投身革命事业,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
(1)1887年,哥哥被处死→探索不同的斗争道路
(2)1887年,喀山大学法律系学生,结识有革命思想的学生因参加反对沙皇的大会
被开除和流放
(3)1888年,开始阅读马列著作,成为喀山马克思主义小组的积极分子;
(4)在萨马拉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1889年建立当地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将《共
产党宣言》译成俄文。
二、布尔什维克党的缔造者
(提出问题)简述布尔什维克党建立的条件、建立、意义及其主要活动。
(学生活动)
1、诞生的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19世纪70年代,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工人阶级力量壮大,需要政党领

(2)思想基础:19世纪80年代后,俄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组织基础:出现一批马克
思主义小组
(3)伟人的主观努力:A.1893年,在彼得堡指导、教育和组织工人阶级同专制制度进
行;成立中心领导小组;B.1895年秋,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地位:是
俄国革命政党的萌芽,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与俄国工人运动开始结合。C.1900年,
创办《火星报》作用:团结了更多的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了一批工人运动的领袖,
唤醒了更多的民众,是俄国工人阶级的喉舌,为在俄国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从思
想上和组织上做准备。
2、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
(1)地点:开幕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陈旧仓库,后转移到英国伦敦的一个俱乐

(2)任务:建立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3)内容:通过了国际共运史上第一个以争取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任务的党纲
(4)意义:标志着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5)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建党组织原则存在分歧列宁对孟什维克的批判
(6)使布尔什维克党成为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1912年在党的六大上,将孟什维克
驱逐出党,布尔什维克成为一个独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
3、列宁主义的早期思想:
1、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
2、与农民结盟,是革命胜利的保证;
3、革命胜利的手段是武装起义;
4、胜利后建立工农民主专政(苏维埃),并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三、列宁在十月
(学生活动)十月革命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十月革命的过程、性质和意义
如何?
(提出问题)
1、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
(1)俄国参加一战,导致国内经济崩溃,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矛
盾孕育了这场革命。)
(2)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战争,顺应了民心;
(3)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资产阶级建立了临时政府;
(4)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帝国主义战争,拒绝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俄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继续激化。
(革命的条件日渐成熟)
2、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1)号召者:二月革命前号召俄国人民“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
(2)组织策划者:二月革命后,发表《四月提纲》,号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9
月,发出夺取政权的号召,制定武装起义的具体计划;
(3)指挥者: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亲自指挥起义;起义胜利后,成
立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任主席。
3、十月革命的意义: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标志着十月革命取得的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1)性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国内: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
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世界: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
道路
(4)人类历史: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5)对马克思主义:是对马义理论的实践、完善与发展
四、新经济政策→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提出问题)新经济政策实行的背景、内容、作用及历史意义如何?
(学生活动)
1、实施背景:1921年春天,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战争的破坏、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失误)
2、主要内容
项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固定的粮食税(实物税)
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实行租让制、租赁制,恢复私人小企业,进行工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商业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由国家集中分配允许自由贸易和商品交换,多种经济成分共存
分配强制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按劳分配
3、作用及历史意义:
(1)实质:是苏维埃国家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利用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来
稳定发展社会主义或国家资本主义。
(2)作用:①巩固了苏维埃政权,使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②对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展开了进一步的探索,打到了一条
使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这就是确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
系,在生产力发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③对以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经济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列宁的政治遗嘱
1、撰写的理论著作《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等
作用:创造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2、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思想:
革命思想:十月革命的特殊性
建设思想:
(1)经济文化建设(2)国家党政机关改革(3)民族问题
作用:不仅对苏联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整个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
义。
3、列宁的逝世
1924年1月,因脑溢血逝世
4、对列宁的评价
1)伟大的思想家: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俄国实际,创立列宁主义;
2)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①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
历史新纪元;②巩固政权,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毕生努力;③为世界人民指明
新方向。
列宁的贡献:
①一个政党:缔造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
②一个国家:领导十月革命,创立社会主义俄国
③一个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列宁主义
④一大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俄国发展道路
1、评价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革命方面:列宁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创建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
党,制定了革命路线;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了新生政权。
建设方面:十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党和苏维埃政权及时调整政策,把工作重心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出向社会主义过
渡的正确途径,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进一步巩固了苏俄社会主义政权。


[解析与探究]
1、俄国并不具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两个条件,但十月革命仍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那为什么还说十月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呢?
提示:列宁没有机械地照搬马克思、恩格斯的论断,而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与俄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学说,所以十月革命
的胜利仍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
2、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态度给我们以什么启示?
提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
的;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本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取得革命或建设的胜
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自我测评]
1、评价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提示:1、革命方面:列宁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创建了俄国无产阶级政党------
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路线;领导了十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
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粉碎了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巩固了新生政权。2、建设方面:十月革命后,以列宁为首的党和苏维埃政权及时调整政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进一步巩固了苏俄社会主义政权。
2、有人说新经济政策是列宁除了十月革命以外最大的历史贡献,请评价新经济政策对苏维埃俄国、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意义。
提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新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根据俄国社会生产力善对社会生产关系所做的一次正确调整和为向社会主义过渡面探索出的一条正确的途径,它对于缓和社会危机、巩固工农联盟,恢复国民经济起了重大作用。它还表明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对于今天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3、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再到晚年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列宁的思想在不断改变,这说明了什么?
提示:说明了列宁作为无产阶级政治家所具备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同时也说明了社会主义运动是在探索中不断前进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授课前,依照惯例,布置学生课前预习,准备课件,上台演示。高二制作的课件,不拘泥于课本内容,条理清晰,形象生动,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为其他同学树立了榜样。可见学生当中确实不乏人才,应该多创造机会让人才脱颖而出。

第18课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教学案


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教学时都会提前最好准备,作为高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合适的教案。教案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积极的参与互动,帮助高中教师能够井然有序的进行教学。那么,你知道高中教案要怎么写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第18课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教学案”,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清单一 勤奋好学、善于探索

 成长的足迹 

1.童年时代

出生于英国林肯郡的一个村庄,爱动脑筋,动手能力强。

2.中学时代

一度辍学,喜欢读书及钻研数学问题。

3.大学时代

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发现代数二项式定理。

4.乡下两年

发明了微积分,发现了日光的组成,并开始研究引力问题。

清单二 创立经典力学体系

 万有引力定律 

1.提出“万有引力”概念

(1)条件

①开普勒发现了行星绕日运动的三大定律。

②伽利略发现了力学的一些基本原理。

(2)内容:通过研究证明宇宙间所有的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

(3)意义:对以后的天体研究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创立经典力学体系

(1)标志:1686年,撰写《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文,提出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1687年问世。

(2)地位:是近代科学体系形成的标志。

[深化认知]

近代科学是建立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分析,揭示客观事物本质规律,并形成系统的科学理论。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飞跃,标志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用数学方法描述宇宙运行自然法则,为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 

 

清单三 对牛顿的评价

 晚年的困惑 

1.晚年的困惑

迷恋和钻研宗教与神秘思想,写下了大量的《圣经》评注和其他神学论文。

2.地位与作用

(1)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奠基人。

(2)从伽利略到牛顿的时期,对后来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深化认知]

牛顿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他在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研究方面都做出了划时代的发明和发现,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牛顿是17世纪科学革命中所涌现出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探究点一 牛顿对近代科学的巨大贡献 

[史料探究]

材料一 牛顿由于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而创立了科学的天文学;由于进行了光的分解而创立了科学的光学;由于发现了二项式定理和无限理论而创立了科学的数学;由于认识了力的本质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

——恩格斯

(1)从材料一恩格斯的评价可以看出牛顿的科学研究具有什么特点?概述牛顿对古典物理学所做的主要理论贡献。

[答案] 特点:研究范围涉及天文、光学、数学、力学等多个领域;在各个领域里都成果突出,贡献巨大。理论贡献: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与力学三个基本定律,建立起完整的力学体系,从而把天上的行星和它们的卫星的运动规律同地上重力下坠的现象统一起来,完成了物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实现了人类认识上的飞跃,成为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标志。

材料二 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我不知道在别人看来我是什么样的人,但在我自己看来,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对于展现在我面前的浩瀚的真理的海洋,却全然还没有发现呢。

任何不是从现象中推论出来的说法都应称之为假说,而这样一种假说无论是形而上学的还是物理学的,无论属于隐蔽性质的还是力学性质的,在实验哲学中都没有它们的地位。

——牛顿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为什么牛顿能够取得如此伟大成就的理解。

[答案] 生活在欧洲科学革命的大时代;善于吸收、借鉴前人的优秀成果和经验;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忘我的投入与勤奋的探索;谦虚的态度;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

[结论形成]

牛顿建立力学体系的原因及深远影响

1.原因

(1)具备了较好的经济基础。当时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牛顿在科学方面的贡献创造了条件。

(2)具备了良好的知识条件。开普勒和伽利略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伽利略的实验科学方法和培根所倡导的唯物主义的科学研究法。

(3)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对力学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4)牛顿在科学领域的探索精神和不畏艰辛、勇于牺牲的思想品质。他在系统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与研究。

2.深远影响

(1)牛顿力学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将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以及与之有关的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2)牛顿经典力学揭示了力学与运动的关系,使人们可以精确掌握力及其作用,使人们掌握了机械的制造与应用,从而引发了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3)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揭示出宇宙万物的物质本性和科学性,也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探究点二 评价牛顿 

[史料探究]

材料一 爱因斯坦说:“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1942年,爱因斯坦为纪念牛顿诞生300周年撰写了一篇文章,对牛顿的一生作了如下评价:“只有把他的一生看作为永恒真理而斗争的舞台上之一幕才能理解他。”

材料二 据英国米切尔怀特《牛顿:最后的巫师》记载,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从一个收藏者手里购买了一批有关牛顿的秘密资料。通过几年的研究,凯恩斯于1942年在英国皇家学会俱乐部发表了一次名为“牛顿其人”的演说,给出一个与传统模式截然不同的牛顿形象,即牛顿不再只是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个醉心神学和炼金术的人。

(1)根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爱因斯坦和凯恩斯对牛顿的评价。

[答案] 爱因斯坦肯定牛顿对其所处时代的贡献和他对物理学的奠基作用;认为应该放到人类“为永恒真理而斗争的”的长河中评价牛顿。凯恩斯认为,牛顿“不再只是一个科学家,也是一个醉心神学和炼金术的人”。

(2)结合材料,指出二人评价牛顿的不同角度。

[答案] 爱因斯坦主要强调牛顿的科学贡献;凯恩斯则强调牛顿的多面性。

[结论形成]

评价牛顿

牛顿是著名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

(1)《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里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奠定了之后三个世纪中物理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现代工程学的基础。

(2)牛顿为人类树立起“理性主义”的旗帜,开启工业革命的大门。为近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牛顿谦虚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还有勤奋的探索精神等值得后人学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牛顿在科学研究上做出的重大贡献是()

A.阐明了进化论 B.建立了量子力学理论

C.提出了相对论D.构建了经典力学理论

解析:选D 达尔文阐明了进化论,故A项错误;普朗克提出了著名的量子概念,故B项错误;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故C项错误;牛顿构建了经典力学理论,故D项正确。

2.近代科学体系形成的标志是()

A.万有引力定律B.狭义相对论

C.广义相对论D.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

解析:选D 人们把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当做近代科学体系形成的标志。

3.有人说:“牛顿是接过了伽利略传过来的接力棒,并最终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巨大飞跃。”下列对牛顿的评价正确的有()

①第一个充分利用实验得出科学结论的人 ②创立的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第一次理论大综合 ③其科学成就推动了启蒙运动兴起 ④在伽利略的基础上,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微观世界

A.①②B.①③④

C.②③D.②③④

解析:选C 伽利略注重实验和实践,被视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故①错误;牛顿的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的、合理的说明,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故②正确;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的发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故③正确;牛顿力学主要关注宏观物体的运动,故④项错误。C项符合题意。

4.右图是1970年英国发行的D系列1英镑纸币上的图案。牛顿身后是一根开花的苹果树枝,身边的桌上是他手制的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纸币背面左半部分的主要图案,是各种椭圆形的天体运行轨道。钞票上纪念牛顿的贡献除反射式望远镜外还有()

A.机械运动三大定律

B.万有引力定律

C.微积分

D.发现冥王星

解析:选B 图片中的图案包括天体运行轨道,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对解释天体现象有重要作用,因此正确答案为B。

5.牛顿晚年迷恋和钻研宗教与神学思想,他认为“上帝统治万物,我们是他的仆人而敬畏他、崇拜他”。这说明()

A.牛顿毕生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研究

B.牛顿晚年否定了自己所发展的科学

C.牛顿受时代的限制也有其局限性

D.牛顿真实的目的是用科学战胜神学

解析:选C 在牛顿生活的那个时代,中世纪神学的巨大阴影还未消退。晚年的牛顿认为“上帝”是一个永恒、无限、绝对完美的主宰者,正是这种时代局限性的体现。

6.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发表后的百年牛顿出生,那一年伽利略刚刚去世。这似乎预示着牛顿所从事的研究将开始孕育一个“全新的文明”。所谓“全新的文明”是指()

A.农业文明 B.工业文明

C.后工业文明D.信息文明

解析:选B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推动了物理学领域众多研究成果的发展,从而为后来的两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两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全新的文明”就是工业文明,故答案为B。

二、非选择题(第7题12分,第8题14分,共26分)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牛顿已发现了一个数学上能证实的根本的宇宙规律……,实际上,自然界好像是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上述材料反映了牛顿在哪一领域的什么贡献?(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牛顿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8分)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科学进步的感想。(2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阅读材料一图片,紧扣教材知识,并结合材料二的评论得出结论。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牛顿个人素养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原因。第(3)问,谈感想一定要紧扣主题,切忌空泛,并注意语言的精炼。深刻认识个人成就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1)在物理学方面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大定律,创立了“牛顿经典力学”。

(2)主观方面:牛顿具有勤奋探索的科研精神;勤于动手,注重实验的科学方法;谦虚、谨慎,善于吸收,总结前人经验和成果的科学态度。

客观方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既对力学的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又为牛顿的科研工作奠定了物质基础;开普勒、伽利略等人的科学成就为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提供了条件。

(3)科学的进步,不仅需要科学家的勤奋努力,更需要适宜的社会环境。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一尽善尽美的包括太阳、行星的大系统,惟有出于全能的神之手……就像一个盲人对于颜色毫无概念一样,我们对于神理解万事万物的方法简直是一无所知。

——牛顿

材料二 更让人扼腕的是,牛顿在晚年时竟成了神学的奴隶,一心要证明上帝的存在。提出了太阳系起源于神秘的“第一推动力”。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第二版中,他加进了一个《总释》,他在《总释》中说:“这个由太阳、行星和彗星组成的最完美的体系,只能来自一个全智全能的主宰的督促和统治。”在出任造币厂的监督后,又埋头于荒唐的炼金术……

——《太空探索》2006年第4期

材料三 在牛顿描述的世界中,处处充满着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则……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建立这样一种世界观:既然物质世界有着如此的自然规律,那么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律存在,只要能将牛顿破解自然之谜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那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能被掌握。

——《大国崛起》

(1)材料一说明牛顿具有怎样的信仰?结合材料二说明,这种信仰与其科学研究有什么关系?(4分)

(2)材料三中的“井然有序的规律和法则”主要是指什么?这些规律的发现有何影响?(6分)

(3)综合三则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牛顿?(4分)

解析:第(1)问分析材料得出牛顿对上帝的信仰,进而说明其通过科学研究理解上帝的目的。第(2)问根据牛顿的科学贡献进行回答。第(3)问从牛顿所处的时代背景角度进行概括。

答案:(1)信仰:虔诚信仰基督教(上帝)。关系:牛顿希望通过科学研究来理解上帝、验证上帝的存在,因此对基督教的信仰成为其科学研究的重要动力。

(2)规律和法则:指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影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系统性的理论概括,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也奠定了近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极大地推动了人们世界观的革新,使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进一步促进人们以科学精神来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使人们掌握了机械的制造与应用,从而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3)牛顿因其勤奋好学和善于研究而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又因中世纪神学影响而迷恋于宗教,展现出其平常人的一面。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5324.html

更多

猜你喜欢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