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导学案人教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规划教案课件的时刻悄悄来临了。此时就可以对教案课件的工作做个简单的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有没有出色的范文是关于教案课件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导学案人教版”,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导学案人教版

—新授课
★整体设计说明★
本课由生活中实例引出功不仅有多少之分,还有快慢之分,再通过前面已有的速度概念,帮助学生迁移建立新的概念——功率。并借助速度知识,迁移得出功率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教材分析★
这节要通过功、功率的教学,为学生了解“能”做铺垫,然后通过动能和势能以及机械能及其转化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力学中的功和能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内能以及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打基础。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功率的概念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理解功率在实际中的应用。
★教法建议★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及生活的应用。
教学中首先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做功不仅有多有少,而且有快有慢,进而引出“功率”这一物理量;接着通过与“速度”这一物理量的定义方法的类比,从而引出功率的物理意义,推导出功率的计算公式;在介绍功率的单位瓦特时,可以简单介绍瓦特的生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汽车爬坡时换档减速这一现象,推导P=Fv,知道如何利用平均速度计算功率,并能用其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对功的概念已经建立,能够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并且已经学会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常用方法,知道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及公式。这些都对学生学习功率做了很好的铺垫,将有利于学生对功率知识的理解。
★学法引导★
不同物体做相同的功,所用的时间往往不同,也就是说,在力对物体做功的实际问题中,不但存在着做功多少的问题,还有做功快慢的区别。物理学中如何来描述做功的快慢呢?引导学生采用类比的方法,用类比描述运动快慢的方式来思考如何描述做功的快慢。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功率的概念和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结合实例理解功率的概念并用P=W/t进行解题。
(3)正确理解公式P=Fv的意义,并能用其解决相关问题。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2)通过对功率概念的建立,让学生充分领略比值定义法在物理中的广泛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同学们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功率的概念。
2.知道功率的种类及其计算
难点:
功率的表达式P=F·v的物理意义和运用。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约5分钟)
要求:地上一共有6捆完全相同的书,每人搬3捆放到桌面,比一比,看谁更快搬完。
教师:两位同学谁做的功多?
学生1:因为他们搬的书一样重,而且把书搬到了相同的高度,所以两人做功一样多。
教师:两位同学谁做功快?
学生2:完成的功相同,但×××同学花的时间更少,所以他做功更快。
【设计意图】课始,通过学生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力对物体做功时,不仅有做功多少之分,而且有做功快慢之分。总结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引出本课的主题。
教师: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它们做功快慢的?
学生3:做功相同,比较做功的时间,时间短的做功快;
教师:还有其它办法吗?
学生4: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说明: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方案可能有问题或不完整,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交流中补充完善自己的认识。
二新课讲解
一功率(约5分钟)
教师:做功的多少和做功的时间均不相等时,如何来比较做功的快慢?
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思考:当做功多少和做功的时间均不相等时,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做功的快慢,引出比值法。
教师提示:在前面我们学过:当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均不相等时,我们是怎样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呢?
学生讨论:
我们引入了速度用以比较单位时间里物体通过的距离。
而且采用比值法定义速度,其计算公式是:
教师:为了“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了功率,用符号P表示。
(板书功率的物理意义)
教师:请思考:大家能用类比的方法给功率下一个定义吗?
学生:定义:物体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板书功率的定义)
二功率的计算:(约5分钟)
教师:大家能类比速度得出功率的计算公式吗?
学生:计算公式:
(板书功率的定义式)
教师:请一位同学正确地说出定义式中各个字母所表示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学生:W→功→单位:焦耳(J)t→做功所用时间→单位:秒s)
P→功率→单位:焦耳/秒(J/s)
教师:焦耳/秒是一个复合单位,为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瓦特。功率的国际单位:瓦特,符号:w。
教师:介绍瓦特生平。
【设计意图】通过对瓦特生平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史,进行人文教育,并学习这位伟大科学家为了科学精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
常用单位:千瓦,符号:kw。
换算关系:1w=1J/s1kw=1000w????
(板书功率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设计意图】用已知物理量速度的比值定义新的物理量,是建立物理概念常用的方法。使用该方法能够进一步揭示和表述被探究对象的某些物理性质及变化规律,培养熏陶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三课堂例题(约10分钟)投影
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机械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2)机械做功所用的时间越少,功率越大
3)相同时间,机械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4)机械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5)机械做功越多,所用时间越少,功率越大。
例2.叫功率,功率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功率的基本单位是。功率的公式是。某台机器的功率是800W,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例3.甲、乙两人爬楼梯,若两人重力之比7:6,从一楼跑上三楼两人所用时间之比为4:5,则甲、乙两人功率之比为。
例4.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功与所需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
A.P甲<P乙B.P甲>P乙C.P甲=P乙D.无法确定
例5.功率是25kW的拖拉机,它4h做的功如果由平均功率是400W的耕牛去完成,需要多长时间?
让学生快速思考回答,教师做适当点评。
四、思维拓展(约5分钟)
教师:在路面情况相同的情况下,轻载的汽车要比重载的汽车的速度要来的快,为什么?
教师和学生一起推导:P=
即:额定功率一定的机器,其牵引力F与速度成反比,重载时需要较大的牵引力,因此可通过减速的方法提高牵引力。所以,重载时的速度低于轻载。
教师:同一辆汽车,爬坡的时候比平路时慢,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交流补充。
五达标测试(约7分钟)学案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单独完成达标测试题,对学生错误的题目进行讲解。
课堂小结(约2分钟)
让学生归纳这节课学到的知识。
布置作业约1分钟)
完成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总结和归纳,以及达标测试演练、课后作用等方式,是运用不同的手段来考核评价学生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的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
一功率:
1.物理意义: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物理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二功率的计算:
1.公式:P=W/tP=Fv
2.单位:W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用两个生活实例,并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找出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符合STS的理念。由做功一定比较做功时间及做功时间一定比较做功多少这种特殊现象,引导学生如何得到比较做功快慢的普遍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速度知识,用类比方法从而顺利得出功率的相关概念、计算公式及单位。为了化解本节课的难点突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都是从学生身边的场景设问,让学生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对教学难点功率的表达式P=F·v的物理意义和运用,使学生能够较轻松地掌握。

精选阅读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教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教案人教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功率物理意义和利用功率公式解决综合题目
学习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功的定义?
2、功的计算公式?
二、创设情境
播放多媒体素材,如1000块砖有三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类似的事例还有吗?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四、展示汇报
自学指导
一、阅读课本几段内容,知道物体做功有快慢之分.并填写下列空白:
建筑工地上要把砖送到楼顶,或用起重机搬运,或用工人搬运,不管怎样搬运,都是克服重力做功,那么运送砖块所做的功我们可以用公式_________来计算.运送同样多的砖,起重机和工人所做的功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但是工人所用的时间_______(填“长”或“短”),所以工人做功较______(填“快”或“慢”).
不同物体做相同的功,时间短的做功较_____,时间长的做功较_____.(填“快”或“慢”)
不同物体做功的时间相同,做功多的物体做功较______,做功少的物体做功较______.由此可见物体做功有_______之分.这跟物体的运动也有_______之分是一样的.
二、阅读课本学习功率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及物理意义.
功率表示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功率.
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其中W表示______,单位是____;t表示________,单位是______.P表示_______,根据公式写出的功率的单位是_______,专用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符号是______,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工程技术上还常用________做单位,1kW=________W.功率是机械的_____________之一.
某物体的功率是1000W,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在车辆中,常用“马力”来表示汽车的发动机的大小.“马力”是功率的单位,
1马力=735W,这个单位我们在物理上一般不用,只是在日常生活中用.
三、学习课本上的例题,学会写文字说明和步骤,然后做下面的例题.(注意单位要统一)
典型例题
例1.建筑工地上,水泥板质量是1t,起重机在20s内匀速把它提升到5m的高度,起重机提升重物的功率是多少W?合多少KW?(g=10N/kg)

例2.质量为50kg的雪橇上装载了350kg的货物,一匹马拉着它沿水平道路将货物匀速运到了3000m外的货场,共用时40min,如果雪橇行进中受到的摩擦力是800N,求马运货时做功的功率.
四、拓展提升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做的功越多,它的功率一定大B机械做功时间短,它的功率一定大
C机械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越大D做相同的功,机械用的时间长,它的功率大
2.下列都是功率的单位的是()
AW、J/sBKW、PaCW、N/mDN/m2、Nm
3.某机械在2min内把600N的物体匀速提升4m,这个机械的功率为()
A2400WB1200WC20WD50W
4.10kw的机器正常工作时,每分钟做的功是()
A10JB2.4×107JC6×105JD104J
5.一台机器的功率是750W,它表示的意思是()
A这台机器1min做功是750WB这台机器1min做的功是750J
C这台机器1s做的功是750JD这台机器1s做的功是750W
6.甲乙两台机器,功率之比为2:3,工作时间之比为1:3,则它们所做的功之比为()
A2:9B2:1C3:2D3:1
7.计算功率的公式是P=_______,由此公式变形可得计算功的另外一个公式W=_______.此公式中只有功率的单位是______,时间的单位是_______,功的单位才是焦耳。
8.甲乙两台机械,它们的功率之比是3:1,在相同的时间里,所做的功之比为______,若做相同的功,则所需时间之比是______.
9.蓝鲸游动时的功率可达350KW,合__________W;某洗衣机的功率是350W,合_______kW.
10.在水平地面上,小明用50N的水平推力推重100N的箱子,在10s内前进了10m,小明推箱子的功率为__________W.
11.起重机以0.1m/s的速度将重400N的重物匀速提高5m,起重机做功________J,它的功率是_______W,合________KW.
12.建筑工地上有300块砖,已知每块砖的质量是1.2kg,把这些砖运送到15m高的楼顶,如果用起重机需要1min,而如果用工人则需要1个小时,分别计算起重机和工人的功率.(g=10N/kg)
五、课后反思: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学案新版新人教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到底知道多少优秀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学案新版新人教》,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八年级物理下册《功率》学案新版新人教

教学目标
1、理解功率的公式。
2、知道功率的单位。
教学重点
1、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
2、能用公式P=EQF(W,t)解答相关的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功率实际上是表示能量转化快慢的物理量
教学准备
课件,导学案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
教学后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一、复习引入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2、说出功的公式和单位。
3、什么叫功率?它的公式、单位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问题:在施工现场,有一堆砖,需要搬到正在修建的楼房上去,我们可以采用几种方法搬上去呢?
多种方法:人分批搬上去;用滑轮组分批搬上去;用起重机一次吊上去。
这几种方法,做功哪个多?
有什么区别?
这几种方法所做的功是一样多的,可花的时间不同。我们说他们做功的快慢是不同的。就是说,物体做功时有快有慢。为了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叫功率。
在物理学中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用P表示功率。
分析,用比值定义法。
P=EQF(W,t)
P——功率W——功t——时间
功率的单位:J/s,即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
其它功率单位:1kW=103W
注:分清表示物理量中W与表示单位中W的含义。
一、复习引入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是什么?
2、说出功的公式和单位。
3、什么叫功率?它的公式、单位是什么?
二、新课教学
问题:在施工现场,有一堆砖,需要搬到正在修建的楼房上去,我们可以采用几种方法搬上去呢?
多种方法:人分批搬上去;用滑轮组分批搬上去;用起重机一次吊上去。
这几种方法,做功哪个多?
有什么区别?
这几种方法所做的功是一样多的,可花的时间不同。我们说他们做功的快慢是不同的。就是说,物体做功时有快有慢。为了描述物体做功的快慢,我们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叫功率。
在物理学中用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用P表示功率。
分析,用比值定义法。
P=EQF(W,t)
P——功率W——功t——时间
功率的单位:J/s,即瓦特,简称瓦,用符号W表示。
其它功率单位:1kW=103W
注:分清表示物理量中W与表示单位中W的含义。
1、回顾本节学习内容
2、在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小结。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导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浮力》导学案人教版

—新授课
★整体设计说明★本课由浮在水面的物体和浸没水中的物体是否都受到浮力引入新课,进而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自然展开,体验整个探究过程,重点培养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重点突破“突然出现”的、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溢水杯。根据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技能划分,本节课主要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探究知道浮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第二部分通过分析数据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并验证。按照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探究浮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并在寻找过程中收集数据、总结规律。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阿基米德原理。在这个难点上先通过定量探究浮力大小和ρ液、V排的关系。再通过对数据“分析与论证”,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教材分析★
本课安排在《压强和浮力》的最后一节,学生对于力和运动已经有较深认识,同时也说明本节综合性较强。
★教法建议★
本课分为三个板块:认识浮力,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很多学生没有经历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直接进入了阿基米德原理,这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也是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建议从真实的生活现象入手一一探究破解,加深学生对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理解。有条件的学校因设置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学情分析★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已经对漂浮在水面的物体受浮力有比较浅显的认识,但对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是否受浮力”及“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认识还不够,甚至存在错误的前概念。
★学法引导★
大胆让学生对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进行猜想,然后一一设计实验来验证、破解。整个过程中不断穿插实验,让学生认真观察,缜密思考,交流与合作来归纳总结,加深认识。这样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来体会物理、体会科学的发展。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2.过程和方法
(1)注重培养学生收集数据的能力。
(2)注重培养对实验数据“分析与论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足迹探索浮力,来培养其科学精神。(2)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感知实验的意义和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过程
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得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约2分钟)
请同学们看到讲台上的水槽,其中盛有一些水。现在将泡沫、木块、金属块放入。请同学们通过所观察到的现象来判断,哪些物体受到浮力。
(学生:)
木块泡沫被水托住了,所以受到浮力。请用你用桌上的仪器来验证,浸在水中的金属块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并求出它所受浮力的大小。
(学生:)
【设计意图】课始,通过展现现象,引发学生的思考,破除部分学生对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的错误前概念。
二新课讲解
1浮力的定义(约2分钟)
老师把气球作为奖品送给回答问题的同学。“将球抛过去”(氢气球上升)
没有关系,老师补一个给你。先请坐。谁能告诉大家是什么力使得气球向上运动?
(学生:)
原来物体浸在气体中也受到浮力。
浮力: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的托力
【设计意图】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浮力概念,同时明白浮力不止是浸在液体中能产生,同时浸在气体中的物体也是受浮力的。
2关于浮力的探究(约25分钟)
生活中与浮力有关的现象很多,请提出关于浮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的猜想?可以先思考一下关于浮力大小的猜想
(学生回答)
下面请同学们用桌上的器材,来验证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深度的关系。实验时请使其它变量保持不变。
(学生:)
接着咱们来验证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这里有一个塞满橡皮泥的气球,将它放入水中,请同学们记住此时指针的位置。拿出来,请这为同学来改变它的形状。再次放入,请同学们观察指针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这说明浮力大小和物体形状什么关系?
(学生:)
现在我们来实验探究一下:浮力大小与浸入体积的关系。这个圆柱体的每一格体积是0.2×10-3m3。我们使它浸入水中的体积每次增加一格,则它浸入水中的体积就会如表所示。我们通过实验来测算与之对应的浮力大小。
我们把它所受的浮力大小输入。请寻找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体积的关系。可以讨论。
(学生:)
物体浸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入的体积成正比。
(学生:)
我们的结论是: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的体积成正比。这个规律在水中成立,在其它液体里是否也成立,我们换到酒精中来验证下。
请大家仔细分析表格数据,并回答浮力大小和浸入酒精中体积的关系。
关于浸入液体中的体积,阿基米德有着亲身体验,有人知道这个故事吗?掌声鼓励一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浸入液体体积就等于排开液体的体积。我们把V浸换成V排。
(学生)
科学研究表明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液体体积成正比。
班上会游泳的同学请举手?如果游泳圈套在身上,你敢不敢去游泳?给你一个游泳圈,但我要提醒你这是一个破损的、吹不起来的游泳圈,你现在敢跳到游泳池深水区去了吧?
(学生)
能不能用我们刚才的结论来解释一下,没吹起的游泳圈为什么不能起到作用?
(学生)
回到我们的实验数据,已经完成了我们的研究任务,但其中是否还暗藏玄机,请仔细分析。
(学生:)
请大家进行数据分析,看能否得出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具体关系。
(学生:浮力的大小还和液体密度成正比。)
你是如何得出来的?
还有其它数据能佐证吗?
实验数据给了我们一个惊喜: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液体密度成正比。
有了游泳圈就可以浮起来,对吧?
(学生:)
现在请你在空气中浮起来。
(学生:)
在水中能浮起来,在空气中却不行。请用刚才的结论解释一下好吗?
(学生:)
这是我们的两条结论,下面利用结论来做两到题目。
如果V排不变,液体密度增大到两倍,那么浮力增大到原来的几倍?
(学生:)
如果液体密度增大到两倍后,V排再增大到三倍,那么浮力增大到原来几倍?
(学生:)
原来浮力和V排、ρ液的乘积也会成正比。那么V排、ρ液的乘积是什么呢?
(学生:)
我们把刚才所有的实验数据都放到一起来。然后用电脑算出排开液体的质量。把V排、ρ液遮盖住,我们的数据是不是也证明它们成正比?
真的是。浮力和排开液体质量的比值是多少?
(学生:)
还有哪个物理量和质量的比值也是10N/kg?
(学生:)
浮力和排开液体所受重力之间是否会有联系,一起来看一下。先用电脑算出重力,再遮盖住排开液体的质量,请寻找关系。
(学生:)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真正的探究过程,将传统的验证实验改进成探究实验。让学生深刻体会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本过程虽然探究的七个环节都有体现,但重点是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3.验证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约5分钟)
同学们提出了浮力等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猜想,下面咱们要来验证。请同学们看到大屏幕。
由步骤①、②我们可以算到浮力,③、④可以算到排开液体的重力。请注意步骤①中溢水杯中的水必须盛满。在动手实验时,请在纸上记录实验数据。现在从抽屉里拿出器材。
不仅我们的实验符合浮力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日常生活中所有的事实都符合,因此它可以称为一个原理。这个原理最早提出是阿基米德,所以该原理称之为:阿基米德原理。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浮力的概念,探究了浮力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并得出了阿基米德原理。
下面来我们做一个估测浮力大小的游戏。老师手上有一个重力不计的方形泡沫。请大家仔细观察它的大小。压入水中,使其浸没。请大家估测其所受浮力大小。
(学生)
请同学们报一下自己的估测数据,现实中的数据并非总是整数。我们来看一下哪一组估测最准确。
【设计意图】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在本节课第二个部分属于理论分析,有必要通过实验来验证其正确性,这也是浮力学科的特点之一。同时也可让学生学会使用溢水杯和理解溢水杯的构造特征。
三课堂小结(约1分钟)
让学生归纳这节课学到的知识。
四课堂例题(约2分钟)游戏
下面来我们做一个估测浮力大小的游戏。老师手上有一个重力不计的方形泡沫。请大家仔细观察它的大小。压入水中,使其浸没。请大家估测其所受浮力大小。
(学生)
请同学们报一下自己的估测数据,现实中的数据并非总是整数。我们来看一下哪一组估测最准确。
五达标测试(约8分钟)学案
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单独完成达标测试的8道题,对学生错误的题目进行讲解。
六布置作业约1分钟
完成课后作业3、4题
★板书设计★
浮力
一、认识浮力
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
受到的向上托力就叫浮力二、探究浮力
与V排有关
与ρ液有关
阿基米德原理
F浮=G排
★教学反思★
本节是该章的核心内容,也是力学版块的重点和难点。教材中关于浮力的大小的得出是利用了溢水杯实验得出。笔者以为这是一节带有验证色彩的课型。若能加以改进设置为一堂探究课,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会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建构起相关的物理知识。本着这个想法笔者进行尝试,对课型进行了重新设置。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52720.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