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中国的国土
1、基础知识目标:
(1)能说出我国陆地面积及其在世界的位次。
(2)能说出陆疆、大陆还岸线的长度及我国的陆上邻国和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3)能据图说出我国主要的内海、半岛和岛屿以及濒临的海峡、边缘海。
(4)了解我国资源总量大,种类丰富的优势。
(5)了解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后备力量不足,优质品种比重小的局限性。
(6)了解我国主要资源的种类及储量在世界上的排名。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认识我国领土辽阔和资源丰富的基本国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介绍我国资源的优劣特点,形成一种正确的资源观,培养他们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观念。
3、能力目标:
(1)加强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
(2)通过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重点:领土的组成、陆疆与陆上邻国、大陆海岸线与隔海相望的国家。自然资源的特点。
难点:领土、领海、内海、专属经济区等的确切概念。举例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读图指导法;
2课时
1、继续创设环境,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2、结合书本的资源,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3、结合书上的“活动区”,培养学生利用手中的资料进行分析、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4、补充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
§1辽阔的疆域
一、领土组成与陆地面积
1、领土的含义:
2、陆地面积
二、陆疆与陆上邻国
1、陆疆长度
2、邻国名称
三、大陆海岸线与隔海相望的国家
1、海岸线长度
2、主要半岛
3、主要岛屿
4、主要边缘海
5、主要海峡
四、领海、内海和经济专属区
1、领海
2、内海
3、专属经济区
(复习旧课)略
(导入新课)结合上学期讲过的内容。
(新课教授)
一、讲清楚“领土”的概念,什么是领土,他包括哪些方面?
1、领陆
2、领海
3、领空
强调:而我国的领陆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
(看图)读图《中国行政区划》,找出我国陆疆的走向。
知道我国陆疆的长度是22000多千米。
(找一找)找出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要知道他们的名字和相应的地理位置?
(学生活动)略。
(看一看)我国的海岸线的起点和终点,知道我国的海岸线的长度是18000千米。
(找一找)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哪些?
(学生活动)略。
(提问)从海陆位置上分类,我国应该属于什么类型的国家?
——临海国家
(找一找)我国的东南有哪些海?
我国有哪些岛屿?
(学生活动)略
(介绍)什么叫“内海”,什么叫“海峡”
(找一找)我国有哪些内海?有哪些海峡?
(概念介绍)
1、林海
2、经济专属区
知道我国的海域面积有约3000000平方公里。
(总结新课)板书。
(巩固)练一练。
读书指导法、启发式教学
一、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
1、总量多
2、种类齐全
二、我国自然资源的劣势
1、优质资源比重偏小
2、人均占有量少
3、后备资源不足
(复习旧课)略。
(导入新课)我国疆域辽阔,南北、东西跨度大,那么是不是我国的资源也是如此广博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克课时——多种自然资源。
(新课教授)
这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所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读一读)迅速通读全文,找一找本课到底讲到了哪些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优势在哪里?劣势又是什么?
(学生活动)略
总结:优势1、总量多
优势2、种类齐全
(辩一辩)为什么这么说呢?请你找出例子来说明?
材料:中国自然资源在世界上的排位。
(提问)那么种类齐全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气候类型多样
2、矿藏资源种类繁多
(读一读,找一找)结合地图册进行。
总结:劣势1、优质资源比重小
劣势2、人均占有量少
劣势3、后备资源不足
(举例说明)耕地、矿产
材料:P26数据
(总结)板书
(巩固)练习
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大家在认真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制定教案课件工作计划,可以更好完成工作任务!你们了解多少教案课件范文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四课《唐代的边疆各族》”,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四课《唐代的边疆各族》
[课标]: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a了解唐代时活跃与边地、与唐朝交往较为密切的少数民族突厥、回鹘、吐蕃、靺鞨、南诏等的地理位置;b了解唐朝政府的少数民族政策;了解唐与吐蕃的关系;知道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事迹。
2、能力目标:a通过了解唐代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政策,认识唐的国力强盛与当时的民族关系、民族政策间的关系。B通过了解文成公主的事迹,认识文成公主在加强汉、藏关系上所起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图示教学法与课堂讨论法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讨,并适时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的重要性;认识到国力强盛与民族关系,民族政策间的关系。
2、通过了解唐代的民族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加强民族团结对维护整个中华民族民族的繁荣昌盛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老师问:同学们,哪位同学能根据我们前面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出我国历史上被后人赞誉的清明盛世时期?请同学们勇敢的回答。
学生:举手、回答
西汉文帝景帝时的文景之治
东汉光武帝时的光武中兴
隋朝隋文帝时的开皇之治
唐朝太宗时的贞观之治
唐朝玄宗时的开元盛世
老师:同学们,正因为唐朝前期的贞观之治武周政权,中期的开
元盛世,使唐朝前期达到前所未有的极盛时期。国力强盛,经济
繁荣,政治制度开明,以泱泱大国称雄与世界,被誉为大唐帝国,唐代的边疆有哪些少数民族,各民族与唐的关系如何,唐又实行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通过本节学习,同学们就会明确。板书课题。
(一)民族关系
要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册6页《唐朝前期边疆各民族的分布图》和《唐朝后期边疆各民族的分布图》同学们结合课本看图思考如下问题。
1、唐朝时边疆地区主要有哪些少数民族?
2、唐朝时实施少数民族政策的基础是什么?
3、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态度,唐朝时少数民族人当宰相之多各说明了什么?
学生在分组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提问,然后总结:
经过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边疆地区与中原的联系更加密切了。唐朝国力强盛,政治制度开明,社会经济繁荣,使边地民族慕风向化,中原王朝则开放、宽容,更显容纳百川的自信与气魄,各民族和睦相处。唐朝时期,边疆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有突厥,回鹘、吐蕃,吐谷浑、靺鞨、契丹、南诏等。
(二)民族政策
师:唐朝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什么政策?具体做法如何?体现了什么特色?你能说出今天我们国家对少数民族实行了什么政策吗?
学生看书、讨论、教师总结。
唐朝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全其部落,顺其世俗”的
政策(“全其部落,顺其世俗”的意思是,使少数民族集中居住,
并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少数民族地区设专门的地方行政
制度━羁縻州。(羁,马笼头,縻,穿在牛鼻子上用来牵引的绳子,
羁縻,原来是牵制的意思,喻意为联络,维系。羁縻州是唐朝设
在周边少数民族的部落中的特殊的地方行政单位,最初均设在边
疆地区,后来也有添置于内地的,这种制度加强了中原与边疆地区的联系。这种制度的建立,很能体现一国多制的精神和唐代政治开明的特色。我们今天汉族和少数民族是一家,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各民族一律平等,对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政策。
指导学生看19页的小字部分及插图,让学生理解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生活上,唐朝和少数民族都是密不可分的。
(三)文成公主入藏
学生结合课本第20页至21页看课本上的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像,《步撵图》《唐蕃会盟碑》及历史地图册的《日月山图》和《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线图》思考下列问题:
1、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说明了什么?
2、唐太宗送文成公主远嫁说明了什么?
3、唐蕃联姻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4、目前,部分国际反华势力支持西藏达赖分裂势力,企图将西藏从中国的版图中分裂出去,你怎样看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
松赞干布向唐朝求婚,说明了吐蕃对唐王朝的尊敬和对中原经济文化的仰慕。
唐太宗送文成公主远嫁,说明唐朝统治者对吐蕃的友好善意及其开明的民族政策。
唐蕃联姻对加强唐蕃友好关系,发展吐蕃经济文化有重大影响,文成公主不负众望,起到了传播和交流的作用,因而直到今天仍深受藏族同胞的尊敬和爱戴,唐蕃友好合作是汉藏两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因而得到两族人民的共同支持。
目前部分国际反华势力支持达赖分裂势力,企图将西藏从中国的版图中分裂出去,历史证明吐蕃很早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任何企图分裂中国,制造西藏“独立”的阴谋,都不会成功。
课堂小结
唐代民族关系的发展不仅是各民族人民积极努力的结果,也与统治者的民族政策密切相关,唐初的统治者以稳定国内政局、发展生产、与民休息为主要目标,对少数民族实行宽厚的“羁縻”政策,各族上层分子或在京师任官,或成为军事将领,受到与汉族官吏同等的待遇,并且通过与唐联姻保持密切的政治关系。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团结,这不仅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社会安定,而且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
板书设计:
北
东北
西
西南
第四课、“大危机”与“新政”教案
课程标准(内容标准)
了解德莱塞和《美国的悲剧》、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认识和理解美国悲剧的所在。
主备人姚银华辅备人
导学目标(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特点和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综合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历次危机爆发的形式虽有所不同,但就其根源来讲,都是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新政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调整改革,克服了危机,但不能根本消除危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懂得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和彼此之间政治矛盾的尖锐化。
导学重难点
重点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难点罗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影响
导学设计意图
1、由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导入新课的学习。
2、学生自学,了解课文大意。
3、分析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了解它的特点,认识它的影响。
4、客观公正的评价罗斯福和他的新政。
教具准备与本课相关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导学设计过程教师导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
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新课由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导入新课的学习。
二、安排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导学新课
(一)《美国的悲剧》如何理解《美国的悲剧》这部作品?(强调作品的作者和地位。)
(二)“黑色星期四”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
2、这次危机从哪个国家开始?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3、这次危机具有哪些明显的特征?产生什么深远影响?
(三)罗斯福新政
1、罗斯福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当选美国总统?
2、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其内容有几个方面?
3、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世界产生哪些重要影响?
四、拓展训练:如何客观公正的评价罗斯福新政?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听老师介绍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知道的同学自己说说情况,进入新课的学习。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生结合第一目的内容回答。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课文内容,回答相关的问题。指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公正的评价罗斯福新政。完成作业。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8219.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