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优秀的教师在每次教学前有自己的事先计划,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学生吸收,帮助授课经验少的高中教师教学。你知道怎么写具体的高中教案内容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高二历史教案:《新时期的理论探索》教学设计”,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课标要求)
2、过程与方法:谈话法,分析法和归纳对比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老一辈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的高尚品格。
重点难点:1、重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2、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地位。
教学过程:
凡是毛泽东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泽东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我们只拥护“正确的毛泽东思想”,而不拥护“错误的毛泽东思想”。
准确地、完整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思想。……把毛泽东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文革结束后,对待毛泽东思想有哪三种态度?为此,思想理论界发生了哪一事件?
一是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不肯承认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二是通过否定毛泽东的错误来否认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三是继承和坚持毛泽东思想,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在实践中发展毛泽东思想。掀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一、邓小平理论:
1、形成过程和内容:
(1)1978年酝酿准备:①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2)1982年首次提出:中共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3)1987年初步形成: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规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作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新中国三条经济建设路线: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987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南方谈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哪两大根本问题?他是如何回答这两大根本问题的?这两大问题的解决有何意义? 彻底打破了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澄清了对市场经济的错误认识,进一步解放了思想,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是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书。
(4)1992年发展成熟:①邓小平南方谈话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判断工作的是非标准是“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②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5)写入党章:1997年中共十五大。
指导思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髓);建设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共同富裕;判断工作是非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其他内容:一国两制构想;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外交要独立自主、不结盟。
2、形成原因:
(1)政治:文革结束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关键问题。(2)经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取得巨大成就。(3)思想:①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②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③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
3、历史地位:
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邓小平(1904?8?22—1997?2?19)生平年表:1947年与刘伯承率军跃进大别山,次年参与指挥淮海战役。1956年中共八大后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66年文革爆发受到批判,后被押送到江西参加劳动。1975年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全面整顿,不久再次被打倒。1977年复出,在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恢复高考。1978年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1979年访问美国,提出建立特区。1982年在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提出一国两制构想。1983年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4年考察和肯定经济特区,建议增加对外开放城市。1986年批示开展“863计划”。1989年会见戈尔巴乔夫,辞去军委主席职务。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创立背景:①国际: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②国内: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中共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
2、过程内容:2001年阐述,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础和根本),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灵魂和先导),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本质和归宿)。2002年中共十六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地位作用: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003年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2007年十七大写入党章。内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相同之处: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集体智慧的结晶;都包含社会主义建设的学说;本质上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都代表人民根本利益,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具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内在联系:继承与发展。
高二历史知识点整理: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一、伟大的转折
1、背景: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将向何处发展,引人关注。
(2)1978年底,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讲话,号召大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在中国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2、转折: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揭开序幕,中国人民开始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1)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3)1992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4)党的十四大,会议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1997年,中共十五大决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
(6)意义:邓小平理论除了对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主义的论述外,还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阐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等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背景:
(1)20世纪末21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
(2)中国共产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
2、内容:
(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意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2)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
高二历史知识点-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为大家带来过了,希望大家能够重视高二历史知识点的记忆,这样才能熟练的运用知识点进行做答,从而取得好的历史成绩。
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考试说明
学习要求
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指导意义
1.知道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的标志和首次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概念的党代会。
2.要将邓小平理论置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时空背景下,概述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3.联系必修Ⅱ中第三专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必修Ⅰ中的“一国两制”来认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感受邓小平的创造性智慧和胆识。
一、伟大转折
1、伟大转折的历史背景
①文革结束后,提出“两个凡是”的指导方针。——说明:左倾思想未根本改变。
②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掀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奠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2、伟大转折的宣言书——1978年底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意义: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
3、伟大转折的实现: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内容(决策):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③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意义:①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
④是党和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⑤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从此成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2、第一次系统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主要内容——1987年中共十三大:邓小平系统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3、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南方谈话
①内容——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作出回答。解释社会主义本质和“三个有利于”标准+市场、计划手段互补。
围绕的根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②意义——被视为改革开放第二次宣言,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
4、形成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明确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中共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概念,并作为当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6、其它理论:提出“和平”“发展”两大主题和“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等。
三、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四、历史地位
(1)内涵:在新时期伟大实践中,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2)历史意义:①邓小平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②是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③是当代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柱。④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08考试说明中删除
1、背景:(1)形势: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新时期,中共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
(2)实践基础:建设中国特色的实践中,积累治党治军经验,提出新思想
2、创立过程——①2001年“建党80周年大会讲话”江泽民阐述其科学内涵。
②2002年党的十六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
3、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内涵
①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②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
③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思想精髓: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5、历史地位: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思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分别是在何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形成时期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
毛:1945年中共七大。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邓:1997年中共15大。背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特色理论逐渐成熟。
三:2002年中共16大。背景:进入21世纪,中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这些理论创新成果反映了怎样的共同特点?这些理论分别解决了什么重大问题?共同特点: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
毛:民主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问题。
邓: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分别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了什么作用?
毛泽东思想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根源。
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武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指导思想。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帮助高中教师有计划有步骤有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怎么才能让高中教案写的更加全面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8124.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