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在教学时能够胸有成竹,高中教师要准备好教案,这是教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高中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关于好的高中教案要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豹——在巴黎动物园》教案”,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豹——在巴黎动物园》教案
里尔克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朗读、背诵《豹——在巴黎动物园》,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蕴含的感情;感受这首诗浓厚的象征主义风格,并理解其象征意义,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反复朗读;联系诗人生活经历,知人论世;对精彩的诗句鉴赏评议,注重个性解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作者在探索人生意义时所面临的孤独、彷徨、苦闷,从而让学更积极地认识自己人生意义及生活,培养学生诵读外国诗歌的兴趣。
●教学重点:诵读品味,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象征意义及理解诗文蕴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评点质疑法。
●教具准备:朗读录音、CAI课件演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法导入
本单元我们初步领略了我国现当代诗歌的风采,感受了比较丰富的文学意象之美,同时也学习了几篇外国诗篇,管窥了普希金、华兹华斯等浪漫主义诗人的情怀。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二十纪初的东欧文坛,去关注那来自著名的(后)象征主义诗人里尔克心灵深处的震颤——(板书)《豹——在巴黎动物园》。
二、联系旧知对比体验,整体感知诗文“豹”的形象
1、设置情景,复习铺垫
当你看到这个题目后,你会联想起我们初中阶段学过的哪一首诗呢?(《华南虎》)
这首诗中的“华南虎”是怎样一种形象?(维护个性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
2、那么请你认真地看着课本,听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录音朗读的同时,思考:同是猛兽,又同是囚禁于动物园的铁笼中,在里尔克的笔下的“豹子”还有“华南虎”的这种高傲不羁的个性吗?
3、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自读一遍后,结合相关诗句及自己的感受来回答。
4、抽学生回答问题后,老师适时引导,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诗句去感悟(作开放性的点评,适时板书)
三、感知意象特点
1、那么我们现来看看,本诗三节具体抓住了“豹”的哪些方面在作刻画呢?(眼睛、脚、眼帘及心理)
2、在这三节蕴含着豹细微的心理变化,你感觉到了吗?豹的心理有何变化呢?(抓表心理活动的词来理解)
(第一节中写在铁栏后来回走动寻找出路的目光,和那目光后透露出的内心世界:疲倦。第二节具体描绘了豹的脚步和身影,透视了豹那强大的力量和意志被困铁栏中的悲剧状态:昏眩。第三节中通过写豹的眼帘和四肢,描写了豹的雄心一现即消失的悲哀与无奈。)
3、诗人写关在铁栏里的豹子,为什么要选择从豹子的眼神入手?第一节中,“缠得这般疲倦”中“缠”用的很传神,试分析好在哪里?(第一节中豹的眼帘因“疲倦”而垂下,一个“缠”字形象地把铁栏比作是蟒蛇或柔软但越勒越紧的绳索,豹被束缚的精神和意志由疲倦、失望变得麻木。)
4、第三节中,诗人再次写到豹的眼睛,与第一节相比,你觉的豹子的眼神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又怎样理解“在心中化为乌有”这句话?(第三节有时无声地撩起眼帘,好象在瞬间又一次获得意志和力量,似乎看到一副诱人的前景,它的四肢因此而变得紧张起来,好象要猛然跃起,冲出牢笼。但是当它看到周围的铁栏,以前的努力,刚才的美好景象都“化为乌有”了)
过渡:像这样一只豹子还能称其为豹子吗?一个消失了生命力,雄心不再,被非兽的生活折磨得成为一个无聊的玩物,被人观赏,虽名曰豹但已名不符实的豹子跃然纸上,它那幅可怜的模样不禁令我们要问作者刻画这样一种豹是想要传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呢?
四、了解作者人生经历,探究诗文意象的象征意义,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要体会诗人借豹表达的情感和在豹身上所赋予的象征意义,要从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创作此诗的时代背景入手。
1、下面请同学们互相说说你知道的作者情况及时代背景情况,鼓励学生相互交流
2、老师通过媒体强调与补充
(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洲三颗最璀璨德语诗人之一。在诗歌艺术的造诣上,放射着穿透时空的日益高远的光辉。
(2)寂寞而不正常的童年时代,暗淡而郁郁寡欢的少年时代,造成了他极端敏感而丰富的内心。
(3)满怀理想的青年时代,却在巴黎体味着极度的贫困、人情的冷暖和世界的冷漠。
(4)一生无家可归,临终死得既痛苦又孤单。
(5)不幸中的万幸,1902年旅居巴黎,结识了大雕塑家罗丹,创作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此诗就是在这一时期写的。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巴黎圣母院》的了解,激发并培养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在课堂导读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通过教师对《巴黎圣母院》的分析,引导学生大致了解小说的人物、情节、主题及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1、消除阅读障碍,提出阅读《巴黎圣母院》的建议
2、以片段学习与影片相参照,进一步学会阅读、欣赏外国长篇小说的方法
教学难点
对中世纪的欧洲及法国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
课前准备:
1、上课前两周利用阅读课布置学生通读《巴黎圣母院》原著至少一遍
2、课前播放电影《巴黎圣母院》,并留相关问题由学生提前查阅资料
教学辅助手段:ppt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851年6月1日,法国举行了一场有200万人参加的隆重的葬礼。这场葬礼哀悼的既不是至高无上的国王,也不是战功卓著的将军,而是世界文学名著《巴黎圣母院》的作者维克多·雨果。
作为享誉世界的文学名著,《巴黎圣母院》塑造了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敲钟人卡西莫多等众多经典文学形象。这些形象,有的很美,美得无与伦比;有的很丑,丑得世所罕见。《巴黎圣母院》也是各种艺术门类改编 “永恒的主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回到最原汁原味的小说本身。
二、欣赏名著
(一)走近雨果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家雨果:(ppt展示)
维克多·雨果 (1802-1885),法国诗人、剧作家、小说家、散文家、政论家和文艺理论家。2002年他诞生200周年时,法国把当年命名为“雨果年”,足见其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地位。
作品有26卷的诗歌、20卷的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学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在中国,雨果更多以小说家的身份出现,因为中国的读者更熟悉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
其中《巴黎圣母院》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
板书: 雨果 《巴黎圣母院》
“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
(二)回顾方法
结合学生已有的小说阅读知识,梳理小说阅读方法,提出阅读建议
师生探讨:阅读一篇小说,应该从什么角度切入呢?(教师引导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归纳)
明确:小说阅读的切入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课堂设置:教师以学生熟悉的小说《祝福》为例,引导学生梳理小说的阅读方法
例:小说塑造了祥林嫂这样一个饱受封建礼教和婚姻生活折磨的妇女形象(人物形象)。通过祥林嫂两次婚姻中第一次丧夫→出逃→被婆家贩卖再嫁→失去孩子、再次失去丈夫→被众人嫌弃→被主人赶出家门,流落街头,最终悲惨地死去的人生命运(故事情节),控诉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主题)。小说以“祝福”为题目,营造了主人公祥林嫂活动的社会环境,以祝福的喜庆场面反衬了祥林嫂悲惨地人生命运(环境)。
(三)文本探究
1、主要人物梳理
吉普赛女郎:爱斯梅拉达
敲钟人:卡西莫多
穷诗人:甘果瓦
花花公子、弓箭队队长:弗比斯
副主教:弗洛罗
(以上内容ppt展示)
2、学生概述小说情节 (生1、生2……)
聋人卡西莫多被巴黎圣母院的神父弗洛罗收养,做撞钟人,外貌正经的弗洛罗神父自从遇见美丽的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后,沉迷于其美色而神魂颠倒,指使卡西莫多强行掳走爱斯梅拉达,途中被骑兵队长弗比斯所救,爱斯梅拉达因而爱上了弗比斯。但弗比斯生性风流,被怀恨在心的弗罗洛刺杀却没有死。并嫁祸于爱斯梅拉达,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时,卡西莫多将爱斯梅拉达救走并藏身于圣母院,乞丐群众为营救爱斯梅拉达而冲入教堂,误与卡西莫多大战,爱斯梅拉达被由克罗洛带领的军队冲入圣母院所杀,最后卡西莫多愤然将弗洛罗从教堂顶楼摔下,卡西莫多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进入圣母院地宫殉情。
课堂讨论:请用一句话来概括小说《巴黎圣母院》的一个方面。
例如:这是一个关于________的故事,这里有_________________
参考: 爱情、亲情、人格分裂(神性与人性的争斗);
荒谬的司法、暴力与反暴力(封建与反封建)的矛盾冲突,奇迹王朝的互相救助……
(以上内容ppt展示)
《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国国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小说中的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卡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弗洛罗和贵族军人弗比斯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情欲。
3、主题归纳
师问:读完《巴黎圣母院》,你觉得雨果在这部作品中想表达什么:
生答:1、2、……
明确:中世纪的欧洲——黑暗的年代
二位一体(宗教、世俗)的封建专制统治
(四)欣赏小说的亮点
1、作为雨果个人文学艺术特色的最明显标志之一,最为典型的是“美丑对照”原则
课堂讨论:“美丑对照”原则在小说中是如何体现的?
人物形象上的美丑对照
学生讨论列举:
爱斯美拉达的“美”与卡西莫多的“丑”
爱斯美拉达的善良与弗洛罗的狠毒
爱斯美拉达的钟情与弗比斯的轻薄
同一人物身上也存在着对比:
卡西莫多相貌的“丑”与其内心的善良
弗比斯的英俊潇洒与其风流成性、卑鄙肮脏的灵魂
情节上的美丑对照
法国法庭的审判:表面公正庄严实则荒唐残忍
奇迹王朝的审判:似有悖常理却隐含着真正意义上的公正
2、在故事情节安排上追求离奇,生动曲折,扣人心弦
爱斯梅拉达在黑夜里被劫后意外获救;
遭陷害后被送上刑场
被救入圣母院后险象环生;
临刑前夕母女相认;
3、大胆的夸张,绮丽的幻想
为了救出爱斯梅拉达,乞丐们全体出动攻打巴黎圣母院,前赴后继、视死如归。除此以外,巴黎圣母院高大挺拔的哥特式建筑,狂欢节上五光十色的人群,千奇百怪的笑声和表情,专门在黑暗里活动的副主教弗洛罗的阴险歹毒,还有和爱斯梅拉达同样可爱但象征着厄运的山羊,都洋溢着雨果无比丰富的想象力和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板书:浪漫主义文学
4、鲜活的人物形象
首先是弗比斯轻薄的爱。弗比斯是爱斯美拉达唯一心爱的男人。他风流潇洒,英俊健美,在卡西莫多劫持爱斯美拉达时,他英雄般的救了她,基于对英雄的爱慕,爱斯美拉达死心塌地爱上他。而弗比斯呢?实际上是个轻薄的花花公子,他对爱斯美拉达的爱只是逢场作戏、对女性的玩弄与占有。对他来说,美丽但贫穷的爱斯美拉达绝不是他的梦中情人。因此当爱斯美拉达落难无辜的被黑暗势力迫害致死时,他根本不看她一眼,与贵族小姐完婚了。因此,弗比斯的俊美掩盖着心灵的空虚与丑恶。
其次是副主教弗洛罗兽欲的爱。弗洛罗与爱斯美拉达的矛盾是小说的主要线索,贯穿始终,他们是对立的力量。弗洛罗道貌岸然,骨子里却是衣冠禽兽。他对爱斯美拉达的美色垂涎三尺,表现出疯狂的爱恋,但这是一种兽念、占有。在勾画弗洛罗的卑劣灵魂时,作者运用一分为二的辨证观,一方面写他的灵魂是丑恶的,品行是卑下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弗洛罗的兽欲意念的强烈与西方宗教的禁欲主义分不开,弗洛罗既是施恶者,也是受恶者。
第三,是穷诗人甘果瓦——一个能编会写,知识丰富的知识分子。爱斯美拉达出于不让有才学的诗人无辜丢命的目的表示愿意与他结婚,而并非爱上他。甘果瓦虽然知识丰富,却是一个“心灵本来就是混沌,无决断,且复杂的人”,如此平庸之辈不可能激发爱斯美拉达纯洁的爱。就甘果瓦来说,对爱斯美拉达的救命之恩知而不报,这就说明这个人无情无义;当爱斯美拉达受难时他还协助敌人陷害救命恩人,这说明他不但是懦夫、庸人,还是一个无灵魂无品行的卑鄙恶人,因此甘果瓦对爱斯美拉达的感情是一种干瘪的无品行的爱。
第四,是卡西莫多对爱斯梅拉达纯正而自卑的爱。作者对其倾注了无限的同情,其人性的光辉让人产生一种丑到极处却是美到极处的文学感受。他对爱斯拉达的爱慕从外表看来似乎不配,而且他内心也有自卑感,但这是他对理想的追求,是一种忠诚,感恩,崇拜及献身的精神,是人类自然天性中最美好的情感。特别是当意识到自己被弗洛罗利用并使爱斯美拉达死去时,他杀死了收养自己的弗洛罗,这表明了他人性的正义,外表丑陋却无法掩盖灵魂的纯洁。
雨果通过描写四个处于不同地位,不同阶级的人对爱斯美拉达的内容不同,方式不同的爱,在强烈对照中揭示了美与丑,善与恶,形式与内容,灵魂与躯体,情与欲之间的内在矛盾。
(五)电影片段与文本的比较,以此感受小说语言的魅力
课堂准备:播放视频片段
(1)爱斯梅拉达救助受刑的卡其莫多(眼睛的描绘)——女主人公的善良
(2)拯救爱斯梅拉达于绞刑架下 (动作 心理)——弱者的无助
三、拓展延伸
师生探讨:如何认识文学作品中的悲剧形象?
1、什么是悲剧?
西方标准:崇高、悲壮、悲悯——崇尚英雄的文化传统
中国文学:“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学生讨论:普罗米修斯、布鲁诺、爱斯梅拉达、窦娥、杜十娘、祥林嫂、西门庆、郑屠哪些是文学意义上的悲剧形象?陈述理由。
2、悲剧形象的美学意义
震撼人心、引发悲悯、传递正义
四、课外作业(学生选做)
1、学生改编小说为剧本,做《巴黎圣母院》课本剧的编排
2、以文学欣赏中的悲剧理论,合作探究《悲惨世界》
五、课后反思
《巴黎圣母院》作为世界文学名著,学生读过的不多,且小说情节神秘惊险、扣人心弦,主题深刻,小说涉及的历史及文化背景学生了解甚少,这为本课教学造成一定的障碍。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扫除这个阅读障碍,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思考。
本课性质为“导读”,因此我认为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导”上,即经过对《巴黎圣母院》的分析,教给学生欣赏小说的基本方法,学生利用领会到的方法去阅读其他文学名著,以期形成知识、能力的迁移,这是本课教学的最终目的。
附板书设计:
《巴黎圣母院》——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
中世纪的欧洲——黑暗的年代
二位一体(宗教、世俗)的封建专制统治
美丑对照”原则
“悲剧”
西方标准:崇高、悲壮、悲悯
中国文学: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美学意义:震撼人心、引发悲悯、传递正义
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准备好一份优秀的教案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教案可以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实现教学目标。写好一份优质的教案要怎么做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第四单元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第13课巴黎公社”,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四单元社会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
第13课巴黎公社
[教学目标]
1.知道“三月十八日革命”及其爆发的背景,知道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措施,理解巴黎公社的政权性质和经验教训。
2.通过梳理课文内容和解读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原因,学习分析历史事件原因的方法。通过分析巴黎公社性质,掌握从政权组成人员、实行的措施等方面分析政权性质的方法。通过学习马克思对巴黎公社经验的总结,初步了解将实践活动的经验教训提炼为社会理论的方法。
3.通过学习巴黎公社运动,对公社社员为了建立理想社会而英勇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产生敬仰,并能汲取经验教训,感悟巴黎公社原则的现实意义,明确以史为鉴的学习意义。
[重点与难点]
重点:巴黎公社的背景和措施。
难点:巴黎公社的爆发原因和经验教训。
说明:
1.对巴黎公社的背景的理解需要联系工人运动发展的大背景,又要结合当时法国的具体情况,学生的把握应有一定的困难。同时,认识巴黎公社的爆发原因是理解其经验教训的基础,所以将其定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巴黎公社的一系列措施具有历史创举性,是理解公社的政权性质的重要切入口,体现了巴黎公社的原则,并且在今天对于我们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和谐社会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由于学生对工人运动和巴黎公社等相关史实的掌握并不全面,要结合较为抽象的社会主义理论,站在历史的高度分析和认识巴黎公社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应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设计]
1.导入新课
播放《国际歌》中的一段音乐,渲染氛围,使学生产生肃然起敬的情感。
提问:你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和它的由来吗?
介绍:这是一首巴黎公社运动失败后所创作的著名革命歌曲。它诞生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进行生死搏斗的枪炮声中,记载了那个热血飞扬的年代,无数无产阶级革命斗士为了理想而不懈斗争的历史。在歌中号召全世界受苦的人们联合起来,为真理而斗争,并成为天下的主人。
2.分析巴黎公社运动的背景
提问:在巴黎公社运动之前,已有哪一本著作同样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建立一个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而奋斗?
结合材料一(见资料附录,下同)关于里昂工人起义的内容和材料二国际歌歌词,提问:随着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法国的工人阶级逐渐有了怎样的觉悟?
参考答案:法国一部分先进的工人当时已意识到要拿起武器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理想。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三月十八日革命”这一目,了解三月十八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结果。
结合课文图片提问:普法战争中、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命运如何、巴黎人民有何反应?
追问:面对兵临城下的普鲁士军队,新政权是如何作为的、是否缓和了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巴黎人民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剖析法国资产阶级政府、普鲁士侵略者和巴黎革命三者的互动关系。
同时引导学生观看课文插图:拿破仑三世向普鲁士首相缴械投降和巴黎围城时期居民守在下水道捕捉老鼠充饥的漫画,感受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屈辱投降对社会的普遍心理影响和给巴黎人民带来的苦难。进而导出巴黎人民对资产阶级政权的失望和夺取政权的尝试。
结合文献选读中列宁的经典论述,引导学生得出三月十八日革命爆发的基础是资本主义和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是法国在历经民族危机的情况下阶级斗争发展的结果、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结果。3.讲授巴黎公社的成立及其措施
展示图片一:巴黎公社成立大会,讲述巴黎公社成立时的情景。
提问:公社代表的产生有何特点?
了解公社成立的情况,认识到公社的成立体现民主选举的原则。
阅读文献选读《巴黎公社四月一日法令》,提出问题:巴黎公社的这一措施有何意义?根据课文内容归纳:巴黎公社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从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归纳巴黎公社实行的措施,并通过逐一解读、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贯穿着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和运行方式,实现劳动者的平等解放的根本精神。4.讨论巴黎公社的政权性质
展示材料三、四: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巴黎公社的论述
讨论:这两段材料把巴黎公社定义为什么性质的政权?判定巴黎公社政权性质的依据是什么?
引导学生从建立方式、领导成员的组成、实行的政策措施几个方面全面分析巴黎公社政权的无产阶级性质,掌握从政权组成人员、实行的措施等方面分析政权性质的方法。5.探究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教训
展示“五月流血周”的图片(见图二)和巴黎公社战士殉难处的图片
讲述巴黎公社最后被残酷镇压的历史,让学生感悟巴黎公社所体现的精神,认识到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阅读材料五、材料六和材料七,师生共同探究:巴黎公社的失败留给后人哪些经验和教训?
指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解读、从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中总结它的经验教训。
经验: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的国家机器的尝试
教训:无产阶级必须掌握足够的革命力量、要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等
使学生认识到巴黎公社运动为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请学生谈谈巴黎公社实行的措施对于今天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普选产生公社委员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体现人民政府人民选,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一基本政治原则,对于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借鉴意义。“公社委员及所有公职人员最高薪金不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体现社会主义社会工人与公职人员的经济平等,对防止公职人员的腐败具有借鉴意义。“实行免费劳动介绍、禁止克扣工资、男女同工同酬等社会立法”,对于建立公正、公平、和谐的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推行免费义务教育和世俗教育,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对于今天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使每个孩子都拥有受教育的机会,体现社会主义平等,具有借鉴意义。“反对民族沙文主义、民族压迫和侵略战争”,对于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争取稳定的国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6.本课小结
教师小结: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为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它在无产阶级政权建设上的一些做法,至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公社的革命精神和首创精神通过《国际歌》响彻世界,激励着人们为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资料附录]
材料一:在这次起义(指19世纪30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起义)中,工人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而出现了。这一次起义已在世界的历史上开辟了新的一章。对资产阶级说来,它的掘墓人是已经站起来了。
——让勃吕阿《法国工人运动史》第一卷
材料二:“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国际歌》
材料三:“巴黎公社的真正秘密在于: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结果,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用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材料四:“你想知道无产阶级专政是什么样子吗?请看看巴黎公社吧!这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恩格斯
材料五:“英勇的三月十八日运动是把人类从阶级社会中永远解放出来的伟大的社会革命的曙光。”、“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工人阶级掌握政权的第一个条件是改造传统的国家工作机器,把它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加以摧毁。”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材料六:这次革命到处都是由工人阶级干的:构筑街垒和流血牺牲的都是工人阶级,只有巴黎工人在推翻政府的同时也抱有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明确意图。但是,虽然他们已经认识到他们这个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存在著不可避免的对抗,然而无论法国经济的进展或法国工人群众的精神的发展,都还没有达到可能实现社会改造的程度。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材料七:凡尔赛当时具有先进的军队和武器,国民自卫军怎么抵得过呢。另外,工人阶级不成熟,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巴黎公社的领导人都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有的是这个派别,有的是那个派别,完全以工人阶级的本性,爱国的热情搞这么一个起义。
——张芝联《欧洲十八、十九世纪史》
[板书设计]
普法战争的战败(民族矛盾)
背景:国防政府与巴黎人民的矛盾(阶级矛盾)三月十八日革命
经验教训:
原则
法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成立:1871.3.28人民选举产生
政治
措施:经济建立新的国家政权性质:无产阶级专政
文教维护劳动者权益
外交
[训练设计]
1、列宁在概括巴黎公社革命形势时说“统治阶级的政治危机,给被压迫阶级的愤怒和不满造成爆发的缺口”,“被压迫阶级的贫困和灾难超乎异常地加剧”,“群众积极性大大提高,整个危机形势和‘上层’本身都迫使他们去进行独立的历史性的发动”,以下论述对此理解不确切的是()
A.普法战争的失败是巴黎公社革命的导火线。
B.在民族危机下法国人民和资产阶级政府的矛盾加剧了。
C.法国人民的革命积极性是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主要原因。
D.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发的结果。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公社废止了面包工人的夜工”,“取消了从第二帝国时起由警察局指派的最精于剥削工人之道的家伙们独家经营的职业介绍所”,“下令封闭当铺,因为当铺是供私人用来剥削工人的”,“用严惩的办法禁止雇主们以各种借口对工人罚款以减低工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问题:请依据以上材料判定巴黎公社的政权性质,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c
2.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它所实行的一系列措施充分显示出它始终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8017.html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