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教案网

奇妙的生命现象复习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奇妙的生命现象复习”,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m.jab88.com

第一章奇妙的生命现象复习
一、复习目标:
1、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3、关注身边的生物,培养学习生物学、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4、概述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和研究方法。
5、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复习过程:
我们身边的生物
自学课本内容(5分钟),并回答:
1、请同学们列举自己熟悉的生物。
2、看课本图1.1-1的图片。请学生说出名称。
精讲点拨:在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众多的生物简单分类,明确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细菌和病毒等五类。
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
那么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
生物的生命现象
出示一盆生长旺盛的绿色植物A和一盆塑料花B,让学生判断哪一盆是生物,并列举它是生物的理由。
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进行评比,看哪一小组列举的理由多而合理。学习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
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生命现象的理解,以小组为单位分题讨论:举例说明生物所具有的这些生命现象。本小组的题目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的讨论。
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
1组: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例子为:
2组:生物需要呼吸
例子为:
教师参与:植物需要呼吸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例子吗?
3组:排除体内的废物
例子为;
4组:生物都能生长
例子为:
5组: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例子为:
6组:生物都能够繁殖
例子为:
(对回答好的同学给与鼓励)
拓展延伸: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生物,分析它是否具有上述生命现象?
精讲点拨:上述生命现象是生物所共有的,生物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生命现象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即:
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能够摄取营养和排出体内的废物
具有生长发育现象
具有繁殖现象
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应激性)
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其实在两个世纪前,人们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被困惑了长达20年之久,是一位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为此做出了突出贡献;简单介绍巴斯德。
自学指导:自学课本第6页的巴斯德实验,并讨论:
(1)巴斯德的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2)他根据提出的问题和早期的研究,做出了什么样的科学假设?和你的假设有何不同之处?你和巴斯德相比,谁的问题更有研究价值?说出理由。
(3)让学生对照巴斯德的实验过程,找出自己在设计中有哪些可取之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
(4)在巴斯德的实验中,设计的曲颈瓶妙在何处?
(5)在巴斯德的实验中,除了控制变量之外,还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可信?
(6)归纳一下,巴斯德实验从提出问题到得出结论并表达交流,可分几个步骤?
讨论后交流,各抒己见。
精讲点拨:
(1)介绍控制变量法。
(2)科学探究的步骤:
巴斯德发现肉汤变酸→为何变酸→可能是微生物引起→肉汤装瓶、煮、

→直颈中变酸、曲颈瓶中不酸→打破曲颈瓶口,肉汤接触空气,变酸
→结果证明肉汤变酸是因为空气中微生物导致

(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探究成功的关键。)
实验法、观察法的延伸
自学课本“相关链接”有关的探究方法。知道什么是观察法、实验法。
教材中的“思考与练习”: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在于仔细的观察中。以及孟德尔对豌豆种子的文字描述:要么是圆形或近似圆形的,表面即使不光滑,也只有浅浅的凹痕;要么是带有棱角的不规则形,而且表面有深深的皱褶。
分发豌豆种子:让学生观察它的形态特点,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请同学们踊跃发言!
拓展延伸:你认为科学家要得到一定量的证据,还可以通过什么途径获得?

1、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A、电动狗B、海带C、机器人D、潜水艇
2、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是()
A、生殖和发育B、遗传和变异C、生长D、新陈代谢
3、变黄的菜叶最后从蔬菜上脱落,这说明()
A、蔬菜的生活需要营养
B、蔬菜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
C、蔬菜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
D、蔬菜能够生长和繁殖
4、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实验法B、观察法C、文献法D、分类法
5、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并证明这些微生物来自空气,他成功的关键是()
A、运气好B、动脑设计了曲颈瓶
C、观察时认真D、实验用具好
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及“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着和现象。
7、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生命现象:
(1)猫生小猫属于。
(2)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到洞里的现象属于。
8、请仔细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
宇宙航天时代的到来,使“宇宙食品”的供应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到了小球藻:它的直径只有35微米,却能够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的营养物质并且放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2至3代。
小球藻是生物吗?从文中找出证据。
收获大家谈:(发展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节课你的收获什么?
9、请回答下列有关科学研究方法的问题:
(1)要了解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应采用法。
(2)要了解马和驴在外形上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应采用法。
(3)要了解鱼的尾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如果单凭观察难以得出结论,可采用法
10、丹丹为了认识桃花的结构,她取了一朵桃花,首先仔细看了它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然后用镊子依次摘下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并用镊子夹开一个花药,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进而看了里面的结构。
(1)丹丹在认识桃花结构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2)用这种方法来研究生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1、我们刚入学,学校将为每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身高、体重、视力、有无家族遗传病等),请你想一想将用到哪些研究方法?
12、请大家阅读课后“病菌被找到了”材料,请分析这个过程符合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吗?从中你有什么启发?
13、小明同学非常喜欢观察、思考生物现象。雨后的一天下午,他仔细的观察地上的蚯蚓,想到了一个问题:蚯蚓生活在地下的土中,它们到底喜欢明亮还是喜欢黑暗?你能根据小明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设计一个探究活动吗?

延伸阅读

第一章奇妙的生命复习


每个老师需要在上课前弄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大家在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了吧。写好教案课件工作计划,才能规范的完成工作!你们会写一段优秀的教案课件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第一章奇妙的生命复习”,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章奇妙的生命复习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弹钢琴B、火山爆发时岩浆喷出
C、钟乳石在慢慢长大D、馒头上长出“白毛”
2、研究光照对黄粉虫生活影响的实验正确的顺序是()
①)提出问题②制定计划③做出假设④实施计划⑤表达交流⑥得出结论
A.①②③④⑤⑥B.⑥⑤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⑤⑥D.①③②④⑥⑤
3、以下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A、感冒病毒B、变形虫
C、细菌D、霉菌
4、下列都属于非生物的一组是()
A、竹和山石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D、松和丹顶
5、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蜻蜓点水B、钢铁生锈
C、公鸡打鸣D、葵花向阳
6、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A、都能运动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D、都生活在水中
7、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
A、需要营养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繁殖
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A、呼吸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发育
9、调查时要选取的对象是()
A、对象中的一个B、对象中的一部分
C、全部对象D、以上都对
10、下列哪个是生物()
A、枯死的树B、桌椅板凳C、蚂蚱D、机器人
11、下列关系相近的一组生物是()
A、玉米和大豆B、鱼和水草
C、空气和水D、岩石和苔癣
12、人体内部废物随汗液排出,属于()现象。
A、生长现象B、遗传现象C、新陈代谢D、应激性
13、下列古诗词中不含生物的是()
A、牧童骑黄牛B、遥看瀑布挂前川
C、处处闻啼鸟D、浅草才能没马蹄
14、有些植物如含羞草,它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一现象属于生命现象的()
A、生物体的生活需要营养B、生物体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D、生物体都能生长

15、变黄的菜叶最后从蔬菜上脱落,这说明()
A、蔬菜的生活需要营养B、蔬菜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C、蔬菜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D、蔬菜能够生长和繁殖
16、一般的说,一种生物不会由于个体的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的绝灭,这是因为生物具有()
A、遗传性B、生殖作用C、生长现象D、应激性
17、以下各项科学探究中,那一项不是调查法()
A、我国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
B、2002年我国进行第五次人口普查
C、同学们在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
D、女科学家珍妮弗在非洲森林中研究黑猩猩,她如实记录下了黑猩猩的食物、生活环境、表达感情的方式以及叫声的含义
18、在进行实验研究时,为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一般还应该同时设计()
A、分组实验B、重复实验C、对照实验D、独立实验
19、探究过程中需要()
A、实验法B、观察法
C、调查法和测量法D、以上多种方法灵活运用
20、巴斯德用曲颈瓶保存的肉汤4年都没有腐败,其原因在于()
A、曲颈瓶是封口的,微生物根本无法进入
B、没有空气,微生物无法生存
C、曲颈瓶中的空气不能与外界中的空气相通
D、曲颈瓶口又细又长,空气中的微生物很难通过这样的瓶口进入肉汤中
二、非选择题:(1~4题每空1.5分;5~7题每空2分,共60分)
1、生物在生命活动中都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取____________,同时不断地排出体内的________,这是____________现象。
2、生物能够___________,由小变大,个体成熟后能够通过__________产生后代。
3、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提出有研究价值的__________,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__________;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_______________。
4、探究计划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以及所需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
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曲中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中的非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猫生小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一次小明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阳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明觉得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他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于是他和同学们一起去探究。
(1)你能帮他提出问题吗?是能影响黄豆芽叶绿素的产生吗?
(2)针对你的问题,再作出假设吧:
(3)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两个甲、乙两个容器中。这一步是为了设置实验
B、把甲放在下,乙放在处培养。C、本实验的变量是。
(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绿,乙中的黄豆芽绿。(填“变”或“不变”)
(5)该实验的结论是:叶绿体的形成需要。
8、学校中午时,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爱去食堂用餐,仅以方便面、肉串、汉堡包一类食品果腹,你为了同学们能健康成长,在制定平衡膳食方案之前,先要作广泛的调查。那么,你将怎样去作这个调查呢?
(1)我的调查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我的调查对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我的调查范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我设计的调查表是(4分):

第一章奇妙的生命现象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2345678910
DDACBBCDBC
11121314151617181920
ACBCBBDCDD
二、非选择题1、营养物质废物新陈代谢2、生长发育繁殖3、问题假设计划4、方法步骤材料用具5、(1)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2)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6、(1)生长与发育现象(2)生殖现象(3)遗传现象(4)变异现象(5)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7、(1)光照(2)光照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3)对照有光照条件无光有无光照(4)变不变(5)光照8、(1)了解学生中午的用餐情况,为制定中学生平衡膳食方案做准备。(2)我校初中学生。(3)我校初中三个年级各选一个班进行。
调查班级调查时间
被调查人姓名在校时午餐常食用的食物(选2—3项打勾)
米饭面条、水饺等方便面面包肉串粉条其它(请注明)
1
2
3
……

《声现象》复习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大家应该开始写教案课件了。只有写好教案课件计划,才能够使以后的工作更有目标性!你们知道哪些教案课件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声现象》复习教案”,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声现象》复习教案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一、声音是什么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1、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______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声。_____停止,发声也停止。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注意:振动一定会发声,但发出的声音人不一定会听到;如果物体不振动,是决不会发出声音的)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2、声音的传播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1)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一切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_____,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叫做_____。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2)_____不能传声。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的传播速度最慢。
3、声波能使物体振动,能粉碎小石头,这表明声音具有。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二、声音的特征
1、声音的三要素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1)声音的三要素是指声音的____、_____和______。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2)音调指声音的_______,是由物体振动的_______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_____,是由物体振动的________决定的;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声音,依据的是声音的________。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3)
声音的特征
响度
音调
音色
影响因素
振动的
声源的远近
振动的
发声体的材料、结构
改变方法
改变力的大小
改变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
举例
震耳欲聋
脆如银铃
悦耳动听
说明
1、频率:,单位:
2、振幅:振动的幅度
2、用一把直钢尺完成下列探究实验:
(1)探究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什么关系?
(2)探究声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什么关系?
(1)实验方法:将钢尺一端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另一端伸出桌面外(相同)。第一次拨钢尺,使钢尺振动发声;第二次拨钢尺,使钢尺振动发声。
现象:第二次比第一次的响
结论:振幅越大,。
(2)实验方法:将钢尺一端放在桌面上,用手按住,另一端伸出桌面外(用大小相同的拨动钢尺)。第一次伸出的一些,使钢尺振动发声,此时钢尺振动的;第二次伸出的一些,使钢尺振动发声,此时钢尺振动的。
现象:第二次比第一次音调低
结论:振动越慢,。
三、令人厌烦的噪声
1、噪声的来源、危害和控制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1)划分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是___,用符号“dB”表示。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2)减弱噪声的方法有:从噪声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环节来防治。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第一章声现象(复习)
1、由于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Hz~_______Hz,在这个范围以内的声音称为可听声。人们把频率低于____Hz的声音叫做_____,频率高于_____Hz的叫做_____。
2、超声波具有,,易于获得较为集中的声能等特点。生活中的应用:声呐、B超图像、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
3、次声波可以传的很远,容易。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伤害。

光现象复习教案


第四章复习教案
一、基本概念
二、重点难点及典型例题
1、凸透镜和凹透镜的辨别
(1)摸(形状)(2)看(放大还是缩小)(3)照(对光线的作用)
2、透镜中的三条特殊光线
例1
作图训练指南66页13题
例2.A下图中a为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b为点光源S发出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S的位置。
B.如图,A为发光点,A/是A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横线是主光轴,利用作图法找出透镜的位置和焦点位置。
C如图所示,已知一入射光线经过某镜后的光线传播情况,试通过作图确定三种不同镜子的类型及镜子所处的位置.

例3.如图所示,A是一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B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C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若从外径与圆孔B相同的厚玻璃板、凹透镜、凸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孔B中,发现在光斑C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比圆孔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B的那个光学器件()
A.只能是凸透镜B.只能是平板玻璃
C.只能是凹透镜或凸透镜
D.平板玻璃、凹透镜、凸透镜都有可能
3、光的折射定律
例1.如图所示为一上下表面平行且打磨光滑的玻璃板平放在木桌上。一束光线以人射角50°从空气中入射玻璃板的上表面,已知光线进人玻璃的折射角为30°。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线在玻璃板的上、下表面发生的所有反射和折射的光。(注意标明法线)
例2.如图为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中,反射角_______度,折射角_______度.
例3.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是反射光线,是折射光线。

例4.如右图所示,为什么池塘底的石块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若要用竹竿去击中它,应瞄准哪一点?若要用一束光线去击中它,又应瞄准哪一点?
4、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探究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物距u像距v成像特点应用
u>2f
f<u<2f
u<f
焦点和的分界点,2倍焦距处是和的分界点。
例1.某同学利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数据记录的表格如下,请根据实验情况,补充完整。

例2.如图C-8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
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放好仪器,点
燃蜡烛,调整和
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
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
做的目的是
.图C-8
实验中发现蜡烛放在点时,它的像成在2F′点;放在点
时,它的像成在2F′点以外;放在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例3.在研究凸透镜城厢规律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倒立的实像,此时若用一张黑纸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能否得到一个完整的像?像与原来比有哪些变化?
例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烛焰发光时,若无论如何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烛焰的像,试分析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2)规律应用
例1.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的主光轴上距透镜30cm处,则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例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6cm,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则所用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4cmB.8cmC.10cmD.18cm
例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右图中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A.照相机B.幻灯机C.放大镜D.潜望镜
例4.在“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____点,图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
(4)如果把烛焰从a点移到d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像的大小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5.春游时,全班准备照张集体照,站队后,发现两侧均有人在画面外,为了使每个人都能入画面,下列措施符合要求的是()
A.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
B.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远些,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
C.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增大些
D.使照相机镜头离人近些,并使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减小些
例6.如.图表示分别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处射向透镜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它们通过透镜后的光路(P是与透镜距离等于2倍焦距的位置)。
如图所示,S是凸透镜主光轴上一个发光点,Sa是它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正确的是()
A.abB.ac
C.adD.ae
例7.如图,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点燃蜡烛,并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凸透镜焦距为10cm)()

5、眼睛的模型
例1.在图9中,________图(选填“甲”或“乙”)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
例2.近视眼是青少年常患的一种疾病。近视眼究竟是怎么回事?某校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
如图甲所示,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中间,使光屏上映出清晰的像,标出光屏位置,表示近视眼的视网膜位置。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再标出光屏位置。观察眼球结构图如图乙并结合以上实验,回答:
(1)你猜想眼球中晶状体相当于实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看见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_____________(填“前方”或“后方”)。
(3)矫正近视眼应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图中,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一下应将光屏()
A.靠近透镜B.远离透镜
C.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都可以D.保持在原来位置
例4.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镜及妈妈的平光眼睛,如图所示,则奶奶的眼睛是()

三、拓展训练
1.把反射面向上的凹面镜放在容器内,在凹镜的焦点F处放一点光源S,然后往容器内注水,使水面处于光源S的凹镜之间,要使光源射到凹镜的光线仍是平行射到空气中,光源S的位置()
A.不变B.适当提高
C.适当降低D.若水面高则升高,水面低则降低
2.如图,S点光源,S/为S的像点,MN为透镜主轴,用作图的方法确定透镜的种类、位置和透镜的两个焦点。

3.下列所示的透镜对光线起什么作用。

4.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天文望远镜能看见遥远的星体,是因为星体上的光线通过望远镜后所成的像比星体本身大得多
B.显微镜可以将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两次放大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
C.望远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
D.显微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一组凹面镜组合而成

文章来源:http://m.jab88.com/j/47519.html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